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

2024-09-23

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共12篇)

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 篇1

摘要:我国现行保险法对重复保险制度的规定十分笼统,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保险人相同时是否构成重复保险?重复保险是否适用所有的财产保险?不定值保险是适用?人身保险是否适用重复保险?投保人的通知义务以及违反后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是否要对重复保险进行善意与恶意的区分?等等。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对重复保险作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重复保险,通知义务,法律效力

一、重复保险的构成要件

我国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 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但有学者提出重复保险其实有七要件:同一要保人, 同一保险标的, 同一保险利益, 同一保险事故, 与数保险人分别订立数个保险合同, 数个合同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 保险期间发生重合或交叉。笔者认为重复保险必须存在同一保险期间, 如果不在同一保险期间, 即使其他要件相同, 其实质仍然是单保险。而这里的同一保险期间, 不需要始期与终期完全相同, 仅其中有一段时间重复相同而发生共同之利害者就可以。而判断重合的时间点应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为准。因为只有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才有认定有无重复保险存在的必要。”而对于重复保险投保人是否同一, 保险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那么重复保险的主体是否一定是同一投保人?对此, 笔者认为, 同一保险利益这一构成要件中暗含了同一被保险人之义, 若被保险人为不同之主体, 则不存在重复保险。且保险合同可以是涉他合同, 受益者可以是投保人自己, 此时投保人就是被保险人。也可以是第三人, 第三人是被保险人。据此, 可能获取重复保险不当利益的主体是被保险人, 而在财产保险中, 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多为同一人, 因此并没有对此进行区分。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一致时, 应以被保险人为准。

虽然保险法明确规定了重复保险的保险人必须是两个以上, 但如果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与同一个保险人订立多份保险合同, 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是否也能构成重复保险呢?从逻辑上而言, 保险人相同时也可以构成重复保险但并不是保险法意义上的重复保险。笔者认为这种情形其实质是一种超额保险, 且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通知义务的前提就是保险合同要在不同的保险人之间签订, 在同一保险人的情况下, 该保险人对投保人是否有签订多份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超过了保险价值的行为肯定是知晓的, 根本无需通知。如果重复保险包括同一保险人的情况, 那么这与设立通知义务的逻辑相违背, 故应将同一保险人的情形排除。被险人明知此情况, 仍然超额承保的, 实际上是一种违规行为。

二、重复保险的适用范围

重复保险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损失补偿原则在保险法上的具体体现, 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 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而财产保险就是损失补偿性质的保险, 学界对财产保险适用重复保险制度基本达成共识, 主要争论的焦点是是否适用人身险。有学者总结了学界对重复保险适用范围的不同见解, 主要是以下几种:既适用人身保险也适用财产保险、仅适用财产保险、例外适用于人身保险、适用于财产保险以及非定额给付人身保险。

(一) 财产保险

根据估价的不同标准, 财产保险可分为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定值保险是在投保人与保险人在缔约之时就约定好了保险标的的价值, 保险人给付保险金额时不必对保险标的重新鉴价。不定值保险是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之时, 根据当时的市价对保险标的进行估价后才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合同。保险价值一般都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按照双方当事人的自主约定的话, 保险人给付的保险金可能低于或高于被保险人所受的实际损失, 而如果在缔约之时不预先约定保险金额,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估算保险价值, 就会按照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赔付, 支付的保险金就是等于实际损失。这与损失补偿原则相符, 也就是说财产保险中的不定值保险是适用重复保险的。而财产险适用定值保险的标的物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主观性的保险标的物, 比如古董、照片、纪念物品等。首先缺乏市场价格参考, 其次其价值流于主观, 因此如果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进行鉴价是十分困难的。另一类是虽有市场价值但鉴价成本太高的保险标的。比如界定在火灾保险或海上保险中已经损毁的保险标的, 故法律从经济角度出发, 允许定值保险, 要求损失补偿作出让步。那么不定值保险是否适用重复保险制度呢?笔者认为是不适用的, 因为首先不定值保险是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 而重复保险制度的基石就是损失补偿原则。其次, 在保险实务中, 不定值保险会存在投保人高估保险标的或者重复投保的行为 (因为保险标的的价值具有非常大的主观性) , 但是这也意味着投保人需要支付高额的保费, 保险人往往非常愿意接受按照投保人申报的保险金额进行承保, 因为如果保险事故没有发生, 保险公司可以获得高额保费。如果一旦发生了保险事故, 保险人便会质疑保险标的的价值, 最后其实际给付的金额往往低于约定的保险金额。如果用重复保险制度调整不定值保险, 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 因此, 不定值保险不应适用重复保险的规则。

(二) 人身保险

我国重复保险采取的是狭义论, 即保险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 但是在人身保险中, 保险价值根本无法衡量,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根本没有适用的空间。笔者认为, 人的生命、身体确实不可以用金钱进行衡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用金钱对生命和身体受到的损害进行补偿, 比如, 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人身保险部分险种中是具有损害填补性质的, 如健康保险等。虽然我国保险法不承认人身保险的经济利益, 但是在实践中, 却遵循着损害填补原则而对健康保险进行保险金的给付, 因此在人身保险中仍有损补偿原则与重复保险的适用空间。其实, 关于人身险适用重复保险的矛盾是不应讨论的, 因为将保险划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就是一种保险制度的设计缺陷, 这种划分忽略了独立在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之外的中间型保险, 如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有损失就有保险应该是保险的应有之义, 这种制度的缺陷违背了保险法的立法原意。因此, 笔者认为, 人身保险中部分中间型保险是适用重复保险制度的。

三、重复保险的通知义务及其法律效力

关于重复保险的通知义务, 我国保险法仅在56条第1款规定了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 太过抽象和宽泛。仅规定了有关情况, 而有关情况到底指什么呢?而且对投保人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时间都没有规定, 不利于保护保险人的知情权。对于违反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也没有进一步明确, 使通知义务很难发挥其实际作用。

(一) 通知义务的主体、时间、方式、内容

1、通知主体

虽然在保险法56中规定的通知主体是投保人, 但是在保险法52条中规定被保险人为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人。笔者认为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非同一主体, 投保人并不能够全面了解被保险人的信息, 无法很好地履行通知义务, 因此通知义务的主体应该做扩张解释, 应包括被保险人。

2、通知时间

关于重复保险的通知时间, 是保险合同订立时通知还是订立保险合同后通知呢?前者是对后订立的保险合同的告知, 而后者是对前面已经订立保险合同的各保险人的通知。德国和日本立法的观点均是一旦出现重复保险的事实, 应当立即通知各保险人。但是笔者认为, 投保人在索赔前或索赔时履行通知义务应该被允许, 因为重复保险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被保险人获得不当得利, 只要在保险人支付保险金之前告知以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即可, 但通知主体应当通知所有保险人。

3、通知方式

关于通知的方式, 大多数国家并没有作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 除非双方约定必须书面通知, 一般情况下, 口头和书面的都可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通知主体应该采取容易证明自己履行了通知义务的方式履行, 这样可以避免举证的问题。

4、通知的内容

保险法仅规定了通知“有关情况”, 那么如果投保人仅告知保险人与其他保险人也订立了保险合同, 是否可以认为已经履行了通知的“有关情况”?笔者认为, 仅通知与其他保险人也订立了保险合同是不够的, 因为保险人没有获知保险金额, 无法进行判断。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保险法第36条的规定:复保险, 除另有约定外, 投保人应将他保险人之名称及保险金额通知各保险人。即告知通知保险人以外的其他各保险人的名称以及保险金额。

(二) 违反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根据投保人的主观状态, 违反通知义务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恶意重复保险, 投保人故意不为通知。另一种是善意重复保险, 因投保人疏忽、估价失误、市场行情变化等非恶意未履行通知义务的情形。

1、恶意重复保险的法律效力

在恶意重复保险中对保险合同的效力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 投保人一开始就是为了不当得利而订立与各保险人订立数分保险合同, 所有保险合同都无效。因为基于获得不当得利的意图而订立保险合同的, 不管重复保险合同是同时还是异时成立都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都应该被认定无效。第二、投保人就是单纯不想履行各个保险人的通知义务, 并没有获取不当得利的意图。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若直接将保险合同视为无效, 对投保人而言太过严厉, 保险人若知悉投保人故意不为通知义务, 或者投保人不通知, 对于道德风险与保险人对于危险的评估影响不大时, 保险人可以通知投保人要求减少保险金额、增加保费, 使保险合同继续有效或者解除保险合同。在我国保险法中其他关于通知或告知义务违反时, 保险人一般享有保险合同解除权, 如保险法第16条规定, 投保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享有解除保险合同权。重复保险的通知义务可以一般适用或者类推适用保险法中关于保险人行使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的规定。综上, 故意不履行通知义务, 保险合同并不当然无效。

2、善意重复保险合同

在善意重复保险合同中, 投保人虽然没有通知, 但不是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造成的。例如投保人为了分散风险进行分散投保, 保险金额总和并没有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但是在损失发生时, 因保险标的折旧等客观原因导致总的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价值。因此, 笔者认为善意重复保险合同应当在保险标的价值限度内有效, 超额部分的合同无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涉及到保险人之间的损失分摊问题。我国目前采取的是比例分摊方式, 即不区分同时重复保险和异时重复保险, 一律要求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 按照其承保的保险金额与总保额之间的比例分摊保险金额。虽然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出现部分保险人丧失给付能力的情况时, 被保险人的利益难以实现。因为在比例分摊的方式中, 各保险人所负担的赔偿比例是一定的, 当重复保险中的部分保险人因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被保险人无法获得清偿时, 其他保险人的责任不发生变化, 部分保险人不能清偿的不利后果最终由支付了超额保险费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承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连带责任的分摊方式。被保险人可以向任一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 各保险人在所承保金额的范围内承担连带给付赔偿的义务。保险人给付保险金后, 按照各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与总保额的比例, 再向其他保险人追偿。

参考文献

[1]温世扬, 黄军.复保险法律问题研析[J].法商研究, 2001 (4) .

[2]梁宇贤.保险法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秀全.重复保险的法律规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

[4]董彪.论我国重复保险制度的立法完善[J].金融与法律, 2010 (3) .

[5]刘宗荣.新保险法—保险契约法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民大学出版社, 2009:186-187.

[6]韩长印.大陆与台湾保险合同比较与评析[J].保险研究, 2009 (07) :10-11.

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 篇2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什么是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或在某些规定情况下,遭遇意外事故,造成伤残、职业并死亡等伤害,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

1、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组成部分,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工伤保险的实施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达的标志。

2、实行了工伤保险,保障了工伤职工医疗以及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工伤保险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职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工伤保险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工伤保险与生产单位的改善劳动条件、防病防伤、安全教育、医疗康复、社会服务等工作紧密相联,对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防止或减少工伤、职业病,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工伤保险保障了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

工伤保险制度的原则

工伤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立法较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工伤保险制度遵循的普遍原则有:

1、责任补偿原则又称为无过失补偿原则。

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无论职业伤害责任主要属于雇主或者第三者或自已个人,受伤害者应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二是,雇主不承担直接补偿责任,由工伤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组织工伤补偿,而一般不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法院裁决。这样做,既可以及时、公正地保障工伤待遇,又简化了法律程序,提高效率。使雇主解脱了工伤赔偿事务,有利于集中精力搞经营。按照这一原则建立工伤保险基本消除了雇主责任制的弊端。

2、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这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基本原则,首先是通过法律,强制征收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金,采取互助互济的办法,分担风险。其次是在待遇分配上,国家责成社会保险机构对费用实行再分配。这种基金的分配使用,包括人员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调剂。它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个人不缴费的原则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这是工伤保险与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区别之处。由于职业伤害是工作过程中造成的,劳动力的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劳动者为单位创造财富而付出了代价,所以雇主负担全部保险费,如同花钱修理和添置设备一样,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这一点在世界上已形成了共识。

4、区别因工与非因工的原则职业伤害与工作或职业有直接关系,工伤保险待遇具有补偿性质,医疗康复、伤残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等比其他保险待遇优厚,享受条件只要符合工伤保险范围,不受年龄和缴费合格期的限制。因病与非因工伤亡基本上与工作无直接关系,保险待遇属补助性质,待遇水平低于工伤待遇,享受条件受到年龄和个人缴费年限的限制。因此,区别因工与非因工是建立工伤保险的出发点和前提。

5、工资损失的原则职业伤害,损伤了肢体或器官,甚至丧失了生命,这种损失既不能换回,也不能象财物一样作价赔偿。工伤补偿主要是对工资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这是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出发的。工伤保险待遇与受伤害者既往的工资收入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的津贴一般不发100%工资,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待遇和死亡待抚恤待遇也换算成若干年工资来表示,补偿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也是体现雇主与雇员分担风险的原则,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雇员在事故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6、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这是工伤社会保险方式和雇主责任工伤保险方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工伤保险首要的直接的任务是工伤补偿,但这不是它唯一的任务。社会保险的根本任务是保障职工生活,保护职工的健康,促进社会安定和生产力发展。从这个根本任务出发,工伤保险就就应当与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和万一发生事故时及时地进行抢救治疗,采取有力的措施恢复职工健康并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这对于社会利益和职工根本利益来说,它比工伤补偿工作具有更积极更深远的意义。把工伤补偿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目前国家实行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法律涉及的程序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适用涉及的程序问题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及流程、工伤认定中需提交的证据及举证责任及工伤索赔项目的举证等,现分述如下:

(一)工伤认定

“认定为工伤”是工伤保险适用的前提条件,所以工伤认定是适用工伤保险的前置程序,同时也是当事人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程序中的关键之一。

1、工伤认定程序流程

工伤保险是法定的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故工伤的认定也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程序中的“证据”问题

工伤认定的关键在于证据问题,如前所述,工伤认定带有很大随意性,既体现在工伤认定人员的主观判断,又体现在申请人所提供的相关材料以及材料的真实性的审查问题上。申请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必须按照规定向认定机构提交相关材料。根据《条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业伤害程度的基本情况),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即使答应签订也总是推迟签订,或未来得及签订就已经发生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事故应该怎样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劳动关系证明呢?理论上认为,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认定为工伤。但问题是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虽然相关法规规定只要有工友证明即可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但是因为目前很多工人担心替工友作证后遭老板报复或被开除,迫于生存的压力,不愿意替工友作证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即使有出工记录,有关的书面记录也为用人单位所掌握,工伤受害者难以获得出工记录,这就为工伤职工的举证带来一系列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对策:其一是采取事前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产生,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使其能克服种种顾虑,自觉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然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有先有后,可能由于还没来得及签订劳动合同而事故就已经发生,所以应该在工作当天或之前签订劳动合同以防止发生事故后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其二是,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发生事故后工伤职工应注意及时收集证据并妥善保管,并与用人单位协商。由于工伤职工处于弱势地位,由其举证存在一系列困难,也不符合公平原则,所以应立法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职工仅需提供一些简单的证据即可,如身份证、工作起止时间及工作地点等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存在,则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反证据证明,即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实行特殊的举证原则。

有学者认为,没有相关证据佐证,仅凭工伤认定申请提供的申请材料是无法认定当事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其理由是工伤认定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事实认定,而非专业认定,工伤认定不是认定受害人的人身伤害程度,是否属于职业病,而是通过类似的审查程度,确认当事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系职业伤害,并且符合法定范围的工伤的相关条件。笔者认为,工伤认定的确更倾向于事实认定,但这也是所有举证、认证活动普遍追求的,并非只有工伤认定如此,虽然劳动鉴定结论和职业病诊断证明(职业病鉴定结论证明)是由专业机构来完成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这并不与事实认定相排斥,相反是利用专业结论来为事实认定服务,提供充分、科学的根据。也就是说,没有专业认定就很难进行科学的事实认定。申请人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后,工伤认定的相关机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以确定其真实性,如果确认材料上内容真实,完全可以认定当事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根据证据规则,工伤认定机构对材料的调查核实只是对证据的认证过程,并不是证据中的一种,也就不算是其他证据,所以学者认为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调查核实后可以认定所遭受的伤害是否是工伤。

(二)工伤索赔中的“证据”与举证责任

1、工伤索赔中的“证据”

工伤索赔中的“证据”是指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项目时,所需提交的相应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等。在实践中,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时,针对不同的赔偿项目应提交不同的证据。例如,工伤职工要报销医疗费,而医疗费包括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药费等,针对不同的项目应提交相应的证据,所以就必须提供个人病历、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医药费和住院费收据等;如果工伤职工要报销交通费和住宿费,就要提供有关的发票或收据。总之,工伤职工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证据,要结合前文中论述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只有针对赔偿项目提供相应的单据才能获得赔偿。

2、举证责任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在仲裁或者诉讼中应该由谁来承担提出证据并用证据来证明事实的责任,否则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一般而言,在解决争议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但是在工伤索赔案件中,为了切实、充分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举证责任的分配作了一些特殊规定。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工伤认定办法》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根据这些规定,可知在工伤案件中是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当然,工伤职工也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如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时要提供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

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篇3

摘要:环境责任保险既可保障环境污染受害人及时获得补偿,也可避免企业因承担巨额赔偿而破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责任保险;缺陷;措施

一、环境责任保险概念

环境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因玷污或污染水、土地或空气等环境资源,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它要求投保人依据保险合同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承担损害赔偿和治理责任时,就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保险金。

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缺陷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一)环境责任保险推行缺乏法律保障,对企业是否参保无制度约束,加之目前我国环境责任事故大都由政府和社会买单,缺乏有效的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社会惩治氛围尚未形成,企业自身缺少参保动力,难以深入推进。另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缺少责任赔偿和损害评估方面的法律规定,环境诉讼制度不明确,缺乏合理的程序保障,难以及时合理地确定环境责任。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多样性、分散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污染事故往往给人身、财产造成重大影响,且我国环境责任事故进入高发期,仅依靠保险公司商业模式运作过于单薄。目前,部分试点省市虽给予了政策支持,但主要停留在给予投保企业保费补贴层面,缺乏税收以及风险保障基金等深层次支持措施。

(三)风险分散度小。从当前情况看,参保企业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企业和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及航运等风险相对集中的中小企业为主,而对于资金实力雄厚、污染防治工作相对到位的大型企业,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需求较弱,投保时存在逆选择,导致业务覆盖受限,风险无法有效分散。

(四)风险识别和量化难度较大。首先,由于环境污染事故涉及面广,因果关系比较复杂,责任较难认定;其次,缺乏历史损失数据,加上业务量小,风险概率难以确定,保险产品合理定价难。

三、构建中国环境责任保险机制的设想

尽管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建立和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设相关法律制度

众所周知,一种法律制度并不能脱离它的生长环境而独立存在,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也不能脱离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而自生自长。此外,其它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也将对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产生直接的和间接的巨大影响。例如,环境责任追究法律制度就对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正常运行发挥着巨大的功效。

(二)扶持政策性保险机构,设立公共保险保障基金

环境侵害发生有突发性和渐发性两种。前者的责任保险应为商业保险,后者的责任保险应为政策性保险。我国环境侵害行为多为渐发性,从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长远发展考虑,国家应重点扶持政策性保险机构。

公共保险保障基金指保险组织为了有能力应付可能发生之巨额赔款,从年终结余中专门提存的后备基金。因环境责任保险具公益性,设立公共保险保障基金自然成为国家扶持政策性保险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可通过税收拨付和环境行政征收费用转移的方式,把排污费等在上缴国库后按一定比例转移至公共保险保障基金中,保障基金属保险人的资本金,主要用于应付巨大污染事故的巨额赔款,只有在保险人业务收入和其他准备金不足时,保险公司方能动用此项基金。

(三)以强制性责任保险为主

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一般为自愿性保险。我国公民保险意识不高,通过保险分散环境赔偿责任的意识更为薄弱;同时,受害人的赔偿利益普遍无法得到及时保护。因此,我国适合确立以强制性责任保险为主的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此外,我们应立足行业,通过试点的形式逐步开展,对高危的突发性环境侵害行为尽量采取强制投保方式,而对低危的突发性环境侵权行为实行自愿性方式。

(四)确定适合国情的承保范围

我国环境法制的现状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将所有的环境侵害行为都纳入责任保险的范围,应采取渐进方式推进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一般说来,可保的环境责任风险只有:①清理费用;②因污染而造成的对第三者身体的伤害或财产的损失;③因污染而造成的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为使环境损害责任作为可保标的且具可操作性,还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须有一个或几个可查明的污染者;二是损害须是具体、可计量的;三是损害与可查明的污染者间须有因果关系。环境责任保险险种的开办应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目前我国适宜建立一般环境责任险和环境恢复险。

(五)规定环境责任保险的索赔时效

环境责任保险事故的发生有突发性与累积性的,从而使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发生在保险单有效期内的污染所造成的损害难以把握其未来的赔偿责任。国外保险人为限制其责任,在保险单中使用了“日落条款”,即在保险合同中约定自保险单失效之日起最长30年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的最长期限:在此期限内,对保险单有效期内发生的被保险人环境侵害索赔事件,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而超过这一期限向被保险人请求环境侵害责任赔偿的,保险人不再向被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为平衡受害人和保险人的利益,我国应与国际并轨,规定较长的索赔时效。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环境科学,2010

[3]曹明德.环境侵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9

[4]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7

[5]郑立,王作堂.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1.张婷芳(1987-),女,长安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经济法专业。

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研究 篇4

对于现代保险公司来讲, 其经营活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当事人:公司所有者、公司管理者和保单所有者, 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如何恰当的处理股东、管理者和保单所有人之间的利益, 最大限度的降低代理成本, 使股东价值达到最大化成为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现代保险公司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一) 抑制腐败的滋生, 使公司运作公正、高效。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委托人与代理人相比掌握的信息更少。良好的公司治理有一套解决此类信息非对称的制度安排, 包括公司外部证券市场规则方面的法律性制度安排以及公司内部由规则、测量方式和报告系统组成的非法律性制度安排。

(二) 降低成本, 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中, 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必然会淘汰那些追求股东价值目标以外的企业, 这是商业竞争的规律。与此同时, 企业要建立激励约束经理人员的机制, 也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董事会制度来监督和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降低成本, 公司才能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 增强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三) 降低融资成本, 扩大公司资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能够在以上两个层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扩大公司资本, 提升公司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方面增加投入, 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中国保险企业制度发展历程

(一) 保险公司所有权结构逐步趋向多元化。

从20世纪80年代国内恢复保险业经营以来, 市场竞争的主体越来越多, 出现了所有权结构多元化的趋势。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和外商独资保险公司的成立, 进一步冲击了国有保险公司垄断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 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的进入加剧了保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外资公司的冲击加上市场和监督环境的变化迫使国内的保险公司开始谋求所有权制度的创新。三家最大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相继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 国内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也相继开始增资扩股,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 股改上市取得突破进展。

股份制改造重组上市已确立为国有保险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选择模式, 在改革进程中, 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首先拉开了保险公司改制上市的序幕。

保险公司上市意义重大, 尤其是国有保险企业率先走上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推进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将会成为影响国内保险市场发展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概括来讲, 保险公司的上市直接改变了国内保险市场竞争、发展、创新以及监管的基本面, 引进了国外资本市场的治理和监管机制, 市场机制将会主导保险公司进行资源配置方面的决策, 保险公司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监管部门可以真正的实现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方向转变。不过, 上市改变了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 但并不意味着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会随之健全和完善, 因此要通过上市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三) 公司内部运营和控制制度得到加强。

国内保险公司在体制不断创新的同时, 许多方面实现较大调整。在组织架构方面, 一个变化就是由单一的专业公司向金融控股集团发展, 国内保险市场上的主要保险公司有的已经建立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有的正在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在分销体系方面, 1992年以来, 保险公司人身保险销售方式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调整, 由直销为主转变为个人代理人营销为主, 并很快成为我国寿险市场销售的主要渠道。2002年起, 银行保险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新领域。风险控制方面, 保险公司都逐步建立了自身的业务、财务、精算管理以及监察和审计监督制度, 相应的组织架构也在逐步的进行探索和调整。另外, 精算技术的引进以及精算人才的增加, 也为保险公司的科学的评估经营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尽管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 但国内的保险行业毕竟尚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新兴市场运作的规律和特点, 市场参与方面都需要一个熟悉、了解和掌握的过程, 保险公司的运营指导思想、经营策略以及经营重点转向管理和服务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保险公司企业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

四、我国保险公司企业制度发展思路和建议

(一) 创新产权制度。

股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的优化, 是创新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 解决保险公司资本金不足、偿付能力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股权多元化改善公司权力结构。大量事实表明, 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二)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治理结构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早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有所阐述,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也可窥见一斑。中国主板市场创建十几年以来, 一些本来业绩不错的上市公司逐渐沦为ST甚至退市, 一部分起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严重缺陷。所以, 股改上市后, 首要问题就是按照法律规定规范出一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相互制约, 维护投资者切身利益,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 规范公司内部组织架构。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呈现银行和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趋势。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 在组织架构设计安排上, 总分公司、母子公司之间要扁平化设置, 特别在分支机构的发展策略问题上, 要沟通协调, 确保目标一致。同时, 引进事业部等先进体制,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优化内部运作流程, 确保日常运作的有序高效, 信息畅通, 建立一个工作高效, 反应迅速的团队。

(四) 深化机制改革, 实施激励政策。

激励机制是现代保险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激励, 是指公司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各项措施。股改上市后, 建立与其体制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完善现代保险企业管理制度, 迫在眉睫。

(五) 建立外部控制机制。

有效的外部控制机制是现代保险企业正常规范经营的重要保证, 也是约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外部控制机制, 加强市场约束和制度约束, 及时真实的披露公司有关重大信息,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保险活动的透明度, 促进保险公司和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 现代保险业发展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保险企业制度的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产权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公司内部组织架构, 实施有效激励, 建立有效的外部控制机制, 才能把中国保险业真正做大做强, 适应未来经济全球化挑战。

摘要:建立科学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是当今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从保险公司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性入手, 通过分析我国保险公司企业制度发展状况, 为我国保险公司企业制度发展提出思路。

关键词:保险公司,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殿君主编.保险业九大课题.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12.

[2]裴光.中国保险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保险箱管理制度 篇5

一、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保险箱室.二、设在前台的贵重物品保险箱,只限住店客人使用.三、在客人开启保险箱时,必须按照《贵重物品保险箱记录》上所列的各项内容一一填写清楚,不得缺项。

四、客人在使用过程中,每次开启必须由客人本人填写记录,前台接待员和使用人必须签名。

五、保险箱必须由本人当面开启,其他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都不可以代开,开启时必须有接待员陪同。

六、客人丢失钥匙,要请大堂副理和保安部人员到场,请工程部人员当面毁坏箱锁,重新配锁,并请客人照价赔偿。

七、保险箱的钥匙必须由当班的接待员负责保管,并对下一班的接待员进行交接。

八、大堂副理定期检查保险箱使用情况和保险箱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九、贵重物品保险箱内不得存放变质食品、易蛀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以及腐蚀性、污染性物品。

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存款保险;必要性;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理论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持金融系统稳定,通过法律形式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规定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类机构自愿或必须按存款一定比率向该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当参保的金融类机构在经营中出现危机或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会提供资金上的资助或替其在一定范围内对存款者的存款给予偿付的一种金融制度。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包括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指一国政府基于本国国情,通过法律形式设立专门存款保险机构,对存款保险要素以及保费等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一旦投保的金融机构出现金融风险事故,存款保险机构就向其提供资金援助或通过直接的方式对存款人赔偿部分或全部存款,该制度多被金融市场完备的发达国家所采用,在这一制度下,通过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对存款人的存款赔偿额度,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稳定了金融秩序。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国政府没有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相关事项作出制度上的规定与安排,当金融类机构遭遇经营危机和风险时,以政府信用作为担保,由政府或本国的中央银行通过担当最终贷款人角色,通过采取措施来对存款人进行保护性的安排,该制度多出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国有银行占主导性地位的金融体系中,在该制度中,由于国家没有对存款人的利益保护做出法律上的规定,从而削弱了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

二、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存款保险制度自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建立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历程中,存款保险制度随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与引入。我国实行的依然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适应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而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期,再加上入世后与国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内金融系统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增多,为有效应对金融风险,我国有必要建立起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1.是保护存款人切身利益的需要

受传统储蓄观念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在世界居民储蓄率的排行榜上一直处于前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储蓄量也进一步增加,然而在这样一个储蓄大国却没有建立起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这显然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由于没有对储户的存款做出法律上的保护,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储户对银行的真实运营情况存在一些盲区,一旦出现银行经营不善的负面新闻,就会引起储户心理的恐慌,容易引发挤兑,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在这一制度下,公众已经形成了当银行倒闭时政府会出面保护存款者利益的观念,这无疑会加剧政府的财政负担,因为对银行救助最终无论是由人民银行再贷款还是政府注资,都会使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丧失部分自主性,最终无法保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于现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性,我国有必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2.是实现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需要

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既有利于实现国内中小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又可以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创造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长期以来,由于规模大、网点多、资金充足等优势,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领域中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尽管近年来,一些地区性股份制银行、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等迅速成立,但由于自身规模小、网点少、资金实力不足等先天性的缺陷,其发展仍然缓慢,这种制度上的缺失造成了中小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上的不公平性,如果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储户就可以安心将存款存放于中小银行,有效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倒逼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其经营和服务水平,进而为银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此外,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涌入,势必对国内银行业带来冲击,由于外资银行大多受到母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而我国依然没有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这就造成了中资银行在竞争力上要弱于外资银行,为此,我国应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竞争中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1.道德风险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在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保障前提下商业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可能引发银行经营危机的问题,它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过程中需要首先面对与解决的核心问题。一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如果出现了较高的道德风险,势必会对制度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轻则使政府成为道德风险问题的买单者,导致该制度的持续性受到挑战,重则一些商业银行会利用这个自身不需要付出多大代价的保障性制度,进行高风险的存贷款以及投资业务,这无疑会增加银行在经营中风险的不确定性,一旦风险变为现实,引起银行挤兑,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因此,我国在设计和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来减小道德风险问题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利影响。

2.逆向选择

大量高风险、经营不善的银行加入到存款保险体系中,把风险低、经营稳健的银行排斥在存款保险体系之外,这便是在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在自愿性存款保险制度中,风险偏好型银行更愿意加入该制度,这些银行一旦加入到存款保险制度中,为了获得高收益,便倾向于把存款投向高风险项目,投资成功可以获得高收益,投资失败则有存款保险机构为其做支撑,加剧了在投资上的投机性。而经营良好的银行由于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他们宁愿把省下来的保费进行其它再投资以获取收益,因此,参与热情不高。此外,在强制性存款保险中,规定所有加入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采取同样费率,这无疑是把稳健银行的保费补贴给了高风险银行,为其高风险投资买单,长此以往,会加剧银行间的恶性竞争,增加各个银行的风险倾向,从而使金融系统的风险增加,有违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我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中要充分考虑到逆向选择的问题。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外部条件已比较成熟,建立该制度已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尽管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以国际经验为借鉴,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国情,相信在制度建立过程中会少走许多弯路,从而让存款保险制度更好地为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光辉.存款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刘仁伍.《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张建军.存款保险:必要性\障碍\对策[J].南方金融,2003.

[4]朱钰.浅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3.

[5]陈茹渟.关于我国隐性存款存款保险制度的反思.商业时代,2011.

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风险管理启示 篇7

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是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萌芽的地方, 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达数年, 到1933年, 大批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相继倒闭破产, 而美国当时破产的金融机构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9200家。1933年, 美国的金融体系面临崩溃, 储户的信心已经到达零点, 挤兑现象不断蔓延, 很多银行在这次的危机中未能幸免, 纷纷破产倒闭。为此, 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并颁布了《1933年银行法》 (Glass-Steagall Act) 和《国家住宅法》 (The National Housing Act) , 分别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简称FDIC) 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 (FSLIC) , 全世界第一个成文并且具有法律效应的存款保险制度体系就此诞生了。

从美国1933银行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开始, 其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示范效应就开始显现, 在德国, 日本, 加拿大和英国等西方国家, 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目前, 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和实施已经颇为完善, 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的推出适合自身的存款保险模式, 建立符合本国经济金融特点的存款保险制度和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在防范系统风险、维持金融系统稳健运转等方面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实际作用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 主要有以

下两个方面, 一是各国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存款保险体系, 并且将其提升到了国家级系统的层面, 一个国家需要建立和拥有存款保险制度的理念在国际社会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已经达到了82个, 是1980年的6倍还要多;二是关于存款保险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 国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uropean Union)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等机构, 定期会举行相关的存款保险峰会, 研讨相关的制度规则, 《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实践准则》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和《存款保险制度指引》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guide) 是显存的两个存款保险规则性文件, 它们分别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制订, 其中《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实践准则》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是非强制性, 而《存款保险制度指引》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guide) 则是强制欧盟国家都需要遵照执行。规则的制定, 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系统化了存款保险制度本身, 而国际合作的不断发展, 则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通行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也日渐凸显出来。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上市,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不可能对它们提供无限的免费货币供给。二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小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比起国有商业银行来, 实力弱, 底子薄, 抵御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 非常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撑;三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是丰富我国金融体系的多样化的重要保证之一, 比如在开放民营银行的讨论上, 从一些专家的意见来看, 很大的一个阻碍就是我国还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分担化解。因此, 他们认为, 中国开放民营银行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四是我国金融目前已经对外开发,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扩张趋势有目共睹, 但是外资银行的经营受其所在国家的政策、经济因素影响很大, 风险也实际存在, 为了保证我国存款人的权益不受损害、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势在必行。

因此,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 金融监管理念也在随之变化。过去商业银行由央行独家监管, 现在由银监会和央行共同监管, 将来应该由银监会、央行和存款保险机构三家共同监管。三者作为银行业金融监管系统的三驾马车, 相辅相成, 各有侧重, 银监会则主要负责银行的日常监管, 查漏补缺, 化解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则侧重于资金与流动性的管理;而存款保险机构则可以称为“消防大队”, 主要负责“防火灭火”。

对经济金融风险防控的一点启示

金融体系自身的天然缺陷和经济运行的规律表明, 银行的倒闭不仅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具有连锁爆发力性质的事件, 同时由于金融体系的传递性很强, 银行的倒闭影响就更容易形成金融系统的整体崩溃, 所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各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且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无不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对每个存款者都规定了一个最大限制的数额, 超过这个数额就不能提供保险, 此举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特别是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其次是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第三是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这些功能从根本上补充了金融监管体系的短板, 是整个经济金融的运行更加稳健, 也使风险的防范更加可行。

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国际的实践经验来看, 存款保险制度在各国发生银行挤兑等系统性金融风险时, 对保护储户的利益、维持公众对市场的信心、维持金融体系的风险稳定过度以及为政府赢得处理危机的时间上都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是金融风险出现时不可或缺的“缓冲海绵”和“高效灭火器”, 也是现代化金融监管监管体系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因此,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运行管理理念, 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同时, 中央也明确把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提升到了战略目标的高度, 目前, 我国的金融体制正处于改革转型期, 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还有很多的真空和薄弱环节, 比如在银行的破产退市、破产银行的清算清偿和普通百姓对存款的保障诉求等方面, 没有统一的、专业的、以金融运行稳定为出发点的、系统的和可持续运行的法律和规定, 而由于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和影响力, 以及容易出现连锁风险的典型性, 这样零散的、非专业的、参杂着各地利益纠葛的处理方法无形中又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素, 不利于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因此, 成立存款保险机构, 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专业统一化、规范化、法制化、集中化处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清偿程序, 对加强我国老百姓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对整个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也是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金融改革转型的长期战略规划的。

随着时间进入2012年, 世界的金融格局和我国的金融环境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任何一个小的金融风险的爆发都有可能酿成全球性的系统危机, 不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都从客观上印证了全球金融体系网的高关联性和金融风险高扩张性的现代经济金融特点, 而存款保险制度, 在各国应对处理这些突发风险的时候, 起到了巨大的缓冲作用, 为各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风险处理途径, 没有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诸如1933年那样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和银行大量倒闭的毁灭性的金融灾难的产生, 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因此,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的良性运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也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红:《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唐明琴:《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

[3]李扬, 胡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M].社科文献, 2010

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 篇8

1.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积极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是针对风险事故而构建的一种制度。为保证投保人免于风险事故, 在金融体系内成立专门的保险机构, 它定期向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收取保险费并将之用于保险准备金的建立上。如果投保人万一遭受了风险事故, 那么就由保险机构或者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支持或者直接支付投保人全部或部分存款。首先,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完善金融安全网。金融安全网由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审慎监管构成, 审慎监管处于安全网的核心地位, 主要负责控制银行风险的形成和外化;最后贷款人制度主要预防银行的流动性危机转变为清偿性危机;存款保险制度直接服务于存款人, 具有强大的法定性和可预见性, 能够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有效防止银行挤兑的出现。这三者互相协调, 共同为金融安全提供保障;其次,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完善市场的退出机制。金融监管虽然可以预防一些事情的发生, 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 它要依据市场机制来进行适度监管, 保证银行之间的竞争和活力。对于个别经营不善的银行, 在不引发严重后果的基础上就应该让它破产。而存款保险制度就保证了这类信仰在退出市场时存款人的银行存款不受影响;最后, 促进银行公平竞争。

2.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消极影响。

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破产或者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 极大地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使得存款人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 只关心存款的利率是否能够让自己获得高收益, 对于银行的经营情况和安全措施则不甚在意。所以当银行发生风险的时候, 存款人并不着急将存款取出, 这就给了经营不善甚至资不抵债的银行以继续吸收存款的机会。这些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会采用低利率的形式, 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不想竞争, 给整个金融体系埋下风险的种子。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由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存款保险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促进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又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 盲目推进, 那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所以,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按照如下路径选择:

1. 立法先行, 扩大范围和种类。

近年来, 因为金融行业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 所以在法律基础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 所以国际上先进的《存款保险条例》和法律框架可以给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存款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应该扩大, 所有合法存款类的金融机构都应该参与其中。这是因为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常常会遭遇流动性资金无法按时清偿的问题, 对银行的正常经营形成阻碍。所以凡是境内的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在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的前提下, 都应该加入存款保险制度的管理体系。存款保险的种类一般只有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 但是同时还存在着外币存款、内部人存款、同业存款等其他的种类。为了公平起见, 所有的存款种类都应该纳入存款保险的范围之内。

2. 建立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强制性保险是指凡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应该参加存款保险。在金融市场上, 风险越大的银行为了寻求损失最小化, 参与存款保险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风险较小的银行则不愿意付出代价来参与存款保险制度, 因为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他们的保障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存款保险制度应该强制所有的存款类银行都参与, 这样可以使得对抗风险能力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公平的地位, 同时也可以增强公众对于银行取款的信心, 强化银行的竞争力, 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3. 实行单一费率模式。

在能够准确鉴别银行风险水平的前提下, 实行差别费率更能够体现金融市场的公平原则。但是在实践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难以公正评价, 因此费率级差就难以确定。此外, 实行差别费率要考虑很多问题, 如差别费率在无意当中划分出了银行风险的等级, 如果公开, 就会引起公众对银行公信力的怀疑, 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此外, 在强制投保的要求下, 差别费率就显得不够公平合理。差别费率的成本计算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原因, 世界上各国存款保险改革的方向都是单一费率模式, 按照投保存款的额度和总额的固定比例来提取。世界上的多数国家的保险费率都低于千分之一, 如德国的保险费率为0.3‰, 英国的存款费率最高为存款总额的3%, 美国的存款费率较高, 在23‰到31‰之间。所以, 我国在参考国外费率的基础上, 还应该结合我过银行机构的破产概率, 来确定具体的费率水平。

参考文献

[1]葛红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J].管理世界, 2001.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篇9

所谓存款保险, 是指由存款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 各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机构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 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 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 或代替破产机构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支付存款。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大大减少因银行倒闭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整个金融秩序将因此而获得稳定的保障, 而存款人的利益亦可得到维护。

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商业银行受到极大冲击。不少银行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关闭, 并由此引发挤兑风潮, 使那些本来可以维持正常经营的银行和储蓄存款机构受到拖累, 大批破产。在一片风声鹤唳中, 为了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稳定美国商业银行体系, 使广大存款人在金融机构破产时免受损失, 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Glass-Steagall Act) 。根据该法, 美国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管理机构———联邦保险公司, 具体负责贯彻存款保险制度, 同时该公司还具有金融检查、金融预警等职能, 对投保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存款保险公司。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包括三大功能:一是存款保险功能。二是金融监管功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联邦监管机构之一, 直接监管了5616家非美联储成员的州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职能虽然没有这么强大, 但也通过参与监管银行存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享有监管职能。第三, “清算人”功能。众所周知,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发生过储蓄贷款普遍经营不好、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的危机,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此成立了一个清算机构, 参与银行的资产处置和清算。

初期的美国存款保险制度还有一些主要缺陷, 一方面, 存款人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产生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 由于银行在实行存款保险之后, 所受到的失去存款来源的硬性约束降低, 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动机大增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了研究报告。讨论存款保险体系的缺陷以及解决办法, 进行了多次改革, 现在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一) 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需

我国银行业的最终改革目标是实现市场化。实现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银行业内引入“新陈代谢”机制。因此, 破产清算迟早会成为各类银行必须面临的硬制度约束。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那么银行一有风吹草动, 就可能引发存款人的挤提, 并且它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结果往往是, 不论是“好银行”还是“坏银行”都会在挤提的冲击下, 因流动性枯竭或高昂的贴现成本而破产, 从而形成19世纪欧洲和北美包括大萧条时期经常出现的所谓金融恐慌现象。当前,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经营的风险日益加剧。从几年前“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中农信”等金融机构破产事件, 到目前国有四大行股份制改造、农信社改革, 都呼唤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二) 把政府从承担银行信用风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造成我国银行业, 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量居高不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更为严重的是, 因“道德风险”问题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存量又必须依靠“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自身, 即不断向银行注资来解决, 从而使政府实施这项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但政府一直实行的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甚至还覆盖到证券、信托等各个非银行金融领域。无论是剥离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还是向它们注资, 亦或是向被关闭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 偿还私人债务, 都可看作是政府为国民提供了一种变相的“存款保险服务”。

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 它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动机, 无论是小额存款人还是大额存款人在选择开户银行时都不会关注它们的风险状况, 从而导致存款人“用脚投票”的机制失灵;并且单一的“零费率制”也使得各银行不用为它们的过度冒险行为支付额外成本。

(三) 巩固银行改革成果

如果不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那么将来四大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 经过股份制改造并实现上市的国有银行依然缺乏风险管理的压力, 还会不断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到那时, 政府可能只有选择再次对它们实施救助。为繁荣市场经济并履行在WTO下的金融市场开放义务, 我国的银行业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 由所有银行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既能提高银行效率, 也使金融风险因素的增多和因金融恐慌而产生银行挤兑的可能性加大。明确法定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通过办理存款保险业务检查银行经营活动, 对问题银行提出警告、加收保险费或必要时撤保等制裁方式加强事前危机防范工作, 而且可以在银行破产倒闭时充作事后救助手段, 有效地防止对其他良好银行的挤兑所引发的银行业危机。

综合分析,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 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 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虽已势在必行, 但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设计方案依然存在种种变数。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曾经历过曲折的演变。存款保险成败之关键完全取决于具体的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符合国情, 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可操作性。

三、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建议

央行应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 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 并形成对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 进一步加强金融审慎监管, 完善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加快建设金融安全网, 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障制度, 防范道德风险。

(一) 存款保险的成员资格

在存款保险的成员资格方面, 为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和实现公平竞争, 有必要实行强制性保险, 对于强制性存款保险可能产生的“劫富济贫”现象, 可以通过对各投保金融机构征收风险差别保费的办法来规避。

考虑到目前我国银监会还不能有效监控外国银行总行的经营与风险状况, 因此暂时可以不考虑赋予外国银行在我国分行的参保主体资格。同时, 由于无需保护外国居民, 我国银行的离岸经营机构也可以排除在参保主体资格之外。

(二) 存款保险的基金来源

存款保险的基金来源, 应主要来自于投保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以及从投保金融机构清算财产中的受偿所得。大部分专家还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基金设立初期保费收取不宜过高, 在过渡阶段可以采取国家特别融资的方式落实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

初期可以由金融机构和政府共同出资, 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 如果基金充裕, 政府可以将其在基金中的出资收回。其后如果基金仍很厚足, 参保的银行可以抽回其出资或以出资抵交存款保险费。此外, 当遇到紧急情况而使存款保险基金匮乏时, 应允许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合理条件向央行、财政部或资金市场以借款等方式充实基金。

(三) 最高赔付限额

央行2008年调查显示, 存款在5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下4个区间存款账户户数占全部存款账户比例分别为96.18%、98.32%、99.32%、99.70%。这一调查结果将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中合理确定赔付限额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既然我国储蓄存款现状是大部分存款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 那么只有实行限额赔付, 才能有效激发大额存款人监督银行的积极性。同时, 大量的存款人都是小额存款人, 保护了小额存款, 就是保护了最大范围内公众的利益, 所以限额赔付对我国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四) 费率制度

在费率制度安排方面, 专家建议在建立存保制度初期, 可主要依据投保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及资本充足率实行简单的差别费率, 以利于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待条件成熟后, 逐步过渡到基于风险评级的差别费率。

应实行与风险相联系的差别费率。保险费率的确定, 必须与投保银行的风险状况密切联系。低风险的银行只需要定期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小额的保费;而风险高的银行不但要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较高的保费, 还要按照存款保险机构的要求进行整改。这样做是为了增加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成本, 从而抑制其冒险的动机。但是这在我国现在水平还有可能达不到, 因为这一措施的顺利实施, 有赖于一个科学的风险评级体系及其他配套制度的建立。

除此之外, 要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一方面要积极稳妥设计好具体方案, 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从健全法律体系、完善会计制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监管水平、强化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 完善和创建我国实施存款保险的制度环境, 使金融机构风险及时地得到控制。

摘要:随着国有银行的上市, 民营金融企业的壮大, 外资银行的进入, 为了避免金融业风险给整个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我国强烈需要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本文介绍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情况, 并借鉴其发展历史论证了我国在当前形势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重点从成员资格、基金来源、最高赔付限额和费率制度等方面给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监管,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毛春梅.试论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J].时代金融, 2009 (8) .

[2]孙雪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09 (5) .

[3]周琳.存款保险制度关键要素比较分析[J].南方金融, 2008 (9) .

[4]张圣翠.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创建[J].保险研究, 2004 (6)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研究 篇10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事实证明, 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强存款人信心、及时处置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性安排, 对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 金融稳定论坛组织 (FSF, 2001) 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两种制度形式: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一)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法律法规上未正式明确存款保险制度, 但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挤兑或者破产清偿时, 政府会采取有关政策及措施, 保障银行的存款人及其他非存款债权人的利益。

我国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属于政府的隐性担保范围。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有如下缺陷:一是制度设计上欠缺合理性、公平性, 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银行出现危机时, 政府、银行、银行股东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基金, 因此,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和措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策, 随意性较大。二是该制度不利于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 易于引发道德风险。由于银行上层预期在其发生危机时, 政府必将会提供援助与支持, 且解决风险的成本会转嫁于政府及公众, 因此, 会导致银行上层过多地开展高风险业务, 而这不利于银行的稳健运行。

(二)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置以及有问题机构的处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建立专业化机构, 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 节约处置成本;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 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 稳定存款人的信心等。

长期以来, 我国实际上是由国家承担了存款保险责任, 对市场退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实行优先偿付和全额收购政策, 导致了市场主体过度依赖国家信用、道德风险大量出现的弊端。正因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缺陷, 现实中一般国家也都是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分析

银行体系的稳定对于中国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西方国家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 有没有存款保险机制在金融危机阶段结果大不一样。在银行倒闭过程中, 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力防范了风险扩大, 避免了金融恐慌和社会不稳定, 其功能也不容忽视。

一、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利益, 增强存款人信心。如2008年10月3日, FDIC宣布将存款保险限额临时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 做到在银行倒闭后的第一时间对存款人的受保存款提供保障以防止支付体系崩溃。欧盟各国也在现有存款保险制度基础上迅速推出存款担保方面的措施。

二、对面临危机或即将破产的成员机构进行有效处置, 保证了问题银行机构的有序运行或退出。以美国为例, 对那些经营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银行, 若其破产清算不会对经济造成震荡、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不便,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毫不延迟地对这些银行进行破产清算, 对存款人进行理赔。美国FDIC在处置破产银行时, 采用多样化的风险处置方式快速及时地处置了金融风险, 有效保障了存款保险基金安全, 维护了金融稳定。

三、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为实现微观和宏观双层目标, 最佳的存款保险制度应当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防范于未然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为此, 各国都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充分的监督检查权, 以便于其履行重要的监管职能。

应当承认,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由中央银行和各级政府“买单”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但是其弊端已经日益明显, 因此建立正规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三、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存款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每个国家的公共政策目标、国家的管理体系中不同参与者的职责以及许多其他因素。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要在详细分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现实背景的基础上, 比较借鉴国际经验, 统筹兼顾, 在成本代价与效能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而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一) 关于存款保险组织机构的设置

存款保险制度具体的实施载体是存款保险机构。建立怎样的存款保险机构, 如何明确其职能定位, 是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模式构建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个人认为, 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趋势, 我国未来的存款保险机构不仅应当负责存款保险基金的征收、运用和赔付, 对投保金融机构缴纳保费和损失情况进行检查而且还必须拥有组织问题金融机构的撤销、破产清算等权责, 还要有权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否则的话, 如前所述, 一个制度设计不当的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可能引致更大的道德风险。

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环境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应当由政府牵头、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出资, 组建一个全国性、专门的、非盈利性的存款保险机构。其职能定位, 应根据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来确定, 实质是在履行政府的职能, 并且法律上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这样才能真正与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银监会的审慎监管一起, 构成完整的金融安全网。同时, 存款保险机构通过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渠道, 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和程序, 从而更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

(二) 关于存款保险范围的框定

为了体现国民待遇与公平原则, 几乎所有的国家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国家层面上的存款保险。而且,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强制要求所有存款机构全部加入保险体系的越来越多并成为主流形式。目前, 在全球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中90%以上均实行强制保险, 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自愿保险。依照这种国际通行做法,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投保对象也应包括所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 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对本国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 选择让其就地投保。这种做法既利于对存款人的保护, 更有助于银行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当然, 在实行强制型保险的同时, 也可灵活使用差别费率进行区别。具体费率究竟是多少, 应当由未来的存款保险机构理事会去研究、决定。

(三) 关于存款保险的立法

推进存款保险法律法规尽快出台, 完善其他相关金融法律法规, 对于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和改善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要加快制订存款保险有关法律法规, 以形成符合市场化原则的退出机制, 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明确有关机构在金融风险处置中的权利和义务, 更好地保护存款人、证券投资人和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我国的存款保险法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存款保险体制、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职能、投保方式、保险范围、保险标的、保险限额、保险费率、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作、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四) 关于存款保险的赔付方式

存款保险的赔偿方式一般有全额赔偿和部分赔偿两种。全额赔偿由于需要筹措巨额资金, 而且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 一般很少被采用。部分赔偿也有两种形式。一是规定一定的限额, 只对限额之下的存款予以赔付, 以此来保护小存款人的利益。二是对存款人的存款按照一定比例赔偿, 存款人也要承担一定的损失, 以促使存款人更加谨慎地选择存款银行并对其日常经营活动实施监督。

目前, 世界上采用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 大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即最高限额内赔付的方式, 总原则是, 既有利于保护大部分小额存款人利益, 又有利于发挥大额存款人对银行的约束作用。“最高限额”赔付制度有助于防范存款类金融机构参保后, 可能发生的盲目做大规模、追求利润最大化等道德风险。根据IMF的统计, 世界各国的平均保额大约相当于人均GDP的3倍, 亚洲国家是4倍。另一种在国际上比较认同的偿付标准是以覆盖面为主考虑偿付限额, 以使90%以上的存款人得到全额偿付, 绝大多数中小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护。

根据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投资渠道单一, 主要表现为银行存款储蓄率较高的实际情况, 最高赔付限额应高于国际上根据人均GDP3~4倍设定的标准, 同时结合存款人和存款金额的覆盖率一并考虑, 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等指标进行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1]王保庆,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金融理论与实践[J], 2011, (7)

[2]陆爱勤,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模式的思考, 世界经济研究[J], 2010, (6)

[3]汪冬华, 冯鹏熙,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武汉金融[J], 2007, (1)

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 篇11

【关键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48-01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范围是以户籍为依托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围,规定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两种医疗保险制度在覆盖人群上出现了交叉,城中村无业居民的医疗保险,还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家属的医疗保险问题,在各地区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与报销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参保,每人一般缴纳20元,各级政府再补助一部分,总筹资水平大概在100元左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把参保人群按照年龄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实行不同的缴费标准,然而却远远大于农民的缴费标准。两种制度在筹资标准上有差别,但是在基层的医疗机构都报销水平都能达到70%。

1.3 醫疗保险基金状况

城镇居民的人口数量是相对较少的,由于是遵循自愿参保的原则,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被吸引到保险体系中来,医疗保险基金很有限,承受风险的能力很弱。一部分城中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减弱。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运行的可行性与比较优势分析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坚定不移的目标。在当前的经济水平条件下,我们还不能实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郑功成教授讲到:“但是在几大保险中,我感觉到,最有希望走向城乡一体率先取得突破的就是医疗保障,就是城市的职工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有合作医疗保险,包括我们现在制定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我们提出的方向也是要把农村的合作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2.1 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运行的可行性

(1)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自愿参保,都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筹资方式都是由个人与政府共同承担。

两种制度很相近,这就使一体化运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农民与城镇中的无业居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没有很大差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针对城镇中被职工医疗保险排除在外的无业人员。这部分人没有直接的工作收入来源,在经济上或依靠父母,或依靠子女。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城镇无业居民与农民的差距并不大。新医改规定,到2010年,还将统一政府补助标准,两个人群筹资能力相近。

(3)农民的风险意识不断加强。

农村家庭和土地的保障能力越来越低,农民的风险意识与文化知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

2.2 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运行的比较优势分析

(1)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降低管理成本。

在当前我国这两种医疗保险制度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在管理方面必定会配备两套管理系统,无论是从人力还是财力上都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实现两种制度一体化运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保积极性。

一些农民不满意报销水平,一些城镇居民则不满意自己的较高的缴费水平。若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制定合适的缴费与费用补偿标准,则可以提高人们的参保积极性。

(3) 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可以加强基金共担风险的能力。

社会保障基金就是本着大数法则,风险共担的原则。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覆盖的人群范围是很小的,基金抗风险能力低。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可以增加资金数量,并可以为逐渐的提高统筹层次提供有利条件。

(4)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可以有效的解决两种制度覆盖范围出现交叉的问题,避免衔接中出现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二元现象。

实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实现两种制度的一体化运行,可以为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积累经验。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定不移的目标。在两种制度一体化操作过程中应统一管理部门,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档。另外还要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苓玲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衔接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8.

保险求偿权制度研究 篇12

(一) 从保险公司角度看保险求偿权存在问题及其思考。

我国现行的保险求偿制度下, 保险公司会出现不当得利的情况, 保险公司对保险进行代位求偿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从实际需要来讲, 都没有相关的依据。一是, 在我国现行的保险制度下, 保险公司是通过将投保人的钱集中起来, 通过投资多种金融产品实现资金的增长。保险企业首先是一个公司, 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 保险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与投保人签订协议后, 投保人发生意外事故时, 由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着协议, 因此赔偿是保险公司责任, 如果此时保险公司在对第三者进行索赔, 显然从流程上看, 保险公司在经营中毫无风险, 因此, 有不当得利之嫌。二是, 保险公司面临着保险代位求偿成本问题。保险代位求偿时, 保险公司面临着两个问题, 首先是如何处理好追缴资金与成本的关系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代位求偿时, 要花费精力和金钱进行法律审批, 而一般法律程度下的资金耗费比较高;, 然后是, 如果代位求偿过程中, 第三方无力承担责任。尽管法律角度看, 第三方应该承担责任, 但是如果第三方无力承担费用时, 赔付流程依然无法实现。因此, 现象保险求偿制度下, 保险代位求偿权存在不合理。

(二) 从第三方角度上看保险求偿权制度。

我国现行的保险求偿权制度下, 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对第三方权益有明显侵害嫌疑。一是, 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存在直接联系—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直接有投保协议, 而第三方与保险公司直接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 当发生意外事情时,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应为有投保协议, 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对投保人进行经济赔付, 但是如果因为第三方对投保人侵权, 间接对保险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而对保险公司进行经济赔付, 这种逻辑完全没有任何道理, 因此代位求偿制度存在自相矛盾。二是, 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下, 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安全危机。保险代位求偿的观点是基于第三者与保险公司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前提下。但是如果第三方为了降低风险, 而进行投保呢?我们可以创设一种情景第三方与保险公司也有投保协议, 则我们可以认为, 第三方应该赔付保险公司, 而此时保险公司又与第三方有直接协议, 那么到底赔付资金多还是保险金多。这显然存在逻辑思维错误。三是, 我国求偿权制度下, 有直接求偿权和间接求偿权。第三方既要直接赔付投保人又要间接赔付给保险公司, 这对第三方是一种歧视。

(三) 从投保人角度来看我国保险求偿权制度的问题。

从投保人角度来看, 我国保险求偿权制度主要是存在逻辑和重叠错误。第一我国现行的保险求偿权制度下, 人作为公民首先具有的权利就是赔偿权, 即, 当自己发生侵害时, 有权利要求侵害人赔偿自己的损失, 因此, 即使不参与投保, 被侵害人的权益也会受到保护。第二, 如果公民投保, 也就是说当发生侵权行为时, 在现行的保险求偿权制度下投保人既可以获得保险公司赔偿还可以对第三方进行索赔, 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法律依据。

二、保险求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虽然, 我国现行的保险求偿权制度下, 对于保险代位求偿权存在争议, 但是保险代位求偿权还是有其可行性的。主要体现在三个保险业务方面

(一) 人寿保险中的保险代位求偿权存在必要性。

人寿保险与其他保险不同, 它是以投保人生命作为保险的存在形式。一是, 当投保人死亡或者失去民事能力时, 根本无法对侵权人进行索赔操作。此时, 我国保险求偿权中的代位求偿即可发挥其作用, 首先, 投保人的家属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侵权人进行法律追权操作, 并要求第三方侵权人赔付相关的损失。然后, 投保人与投保的保险公司签订的投保协议当中, 受益人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 这种赔付是保险公司的责任, 应该赔付的。二是, 当受益人和投保人重合时, 也不会产生保险代位求偿的分歧。首先, 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无法用金钱衡量。其次, 人寿保险很显然是一定额的赔付, 与其他保险相比, 没有赔偿这一性质, 因此不符合不当得利的前提。

(二) 健康保险中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存在可能性。

健康保险中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存在是很可能的。一是, 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 健康保险保险公司赔付给投保人的金额是固定的, 而且赔付的性质不是赔偿因此, 不存在代位求偿权与直接求偿权的冲突。二是, 健康保险中的意外事故多是由于投保人自身原因引起, 不存在第三方侵权行为, 及时存在第三方侵权行为, 第三方赔付的重点是医疗费用和精神费用方面, 而保险公司的赔付主要是对于投保人固定金额的赔付, 两种不存在业务和操作上的充分, 因此不存在代位求偿行为。

(三) 意外险中的保险代位求偿权存在可能性。

代位求偿权在意外险中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依据。一是, 意外险中存在投保人死亡可能性。因此此时保险公司赔付的是死亡保险金, 与第三方赔付并没有牵连, 同时, 这种赔付既没有赔偿性质, 也和第三方赔偿没有直接联系和重叠, 因此代位求偿权可以存在。二是, 同人寿保险一样, 人的生命是无法用价格可以衡量的, 因此无论怎么赔付, 金额是固定的, 因此无法将金额与不当得利相挂钩。三是, 意外伤害中, 投保人并没有死亡, 此时, 投保人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赔付虽然有赔偿嫌疑, 但是其金额是固定的, 赔偿的对象不是投保人的精神损失和务工损失, 只是作为保险风险投资存在, 因此与投保人向第三方要求的医疗费等具有相应用途的赔偿相比, 没有代位求偿之嫌。

三、总结

目前, 我国保险求偿权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不健全, 部分还存在相互冲突的矛盾, 在某些保险领域, 直接求偿权与代位求偿权存在重叠, 并因此造成了不当得利行为。我国保险求偿权制度必须要进行完善, 特别是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建标.保险代位求偿权若干法律争议问题之探讨[J].法律适用, 2011 (5)

[2]孙聪聪, 李新天.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正当性依据[J].法治研究, 2012 (6)

[3]陈玮.基于我国保险法视角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J].法制与社会, 2011 (34)

[4]贺冠雄.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11 (21)

[5]石少刚, 田祺.保证保险法律性质再探讨[J].改革与开放, 2011 (22)

上一篇:传统文化体系下一篇:黑白激光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