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型适应度

2024-05-28

新题型适应度(共7篇)

新题型适应度 篇1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从1987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 以考查在校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 规模最大、涉及学生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强的标准化考试。其先后经历了几次题型调整:首先是在1997年, 添加了“简短回答问题”、“短句翻译”、“复合式听写”等题型。2005年2月, 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试行方案, 并开始在部分院校进行试点, 于2007年1月开始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 进行了题型及计分体制的巨大变革, 由以前的百分制变成了710分总分制。首先, 增大了听力题型的比重, 由20%增加到了35%, 其中增加了长对话题型, 把原有的选考项段落理解和复合式听写变成了必考项;减少了深度阅读的比重, 由40%降到了35%, 增加了快速阅读题型, 以典型的任务型阅读几种题型进行考查, 即判断正误, 多项选择, 理解填空, 简短回答问题及英译汉。2013年8月14日,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宣布, 自2013年12月起, 四六级考试题型再次调整:变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为单词、短语听写, 变快速阅读题型为阅读理解信息匹配, 去掉完形填空题型, 变短句翻译为段落汉译英, 考试时间由一贯的120分钟延长至130钟。

在2013年12月四六级考试结束之后, 笔者就所带六级强化班学生对此次考试新题型的适应度及难易度对比做了一次调查,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调整教学策略及改善题型处理技巧, 更好地指导后期的教学, 适应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试验设计和实施

本次调查对象为200人, 全部为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二年级学生, 具有较深厚的英语语言基础, 先后经历了2013年6月的旧题型测试和2013年12月的新题型的测试。问卷从学生民族、籍贯、性别三个维度对新题型的难易度分别进行了调查, 作答时间为考试结束的第三天, 学生对新题型印象深刻, 对新旧题型的变化感触最清晰, 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新题型适应度调查问卷结论

1.学生对新题型考试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 学生中有86人认为此次考试有点难, 占总人数的43%;54人认为难度一般, 占27%;52人认为非常难, 占26%, 此三项之和占总人数的96%;只有1人认为非常容易, 仅占0.5%。因此, 总体来说, 学生普遍认为此次考试比较难。一般54 27.0 27.0 31.0有点难86 43.0 43.0 74.0非常难52 26.0 26.0 100.0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Total200100. 0100. 0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Total200100. 0100. 0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2.学生对新题型改革中三个新增加题型的适应度分析% of Total 32. 5% 67. 5% 100. 0%

(1) 学生对新题型中听力部分sectionC (单词和短语听写填空) 的总体印象Frequency PercentValidPercentCumulativePercent

从上面可以看出, 学生中有93人认为此项考题有点难, 占总人数的46.5%;72人认为非常难, 占36%, 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2.5%;只有6人认为容易, 占3%;0人认为非常容易。因此, 总体来说, 学生认为此题型难度较大。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 学生中有94人认为此题型难度一般, 占总人数的47%;71人认为有点难, 占35.5%, 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2.5%;只有4人认为非常容易, 占2%。因此, 总体来说, 学生认为此题型难度中等偏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 学生中有72人认为此题型难度一般, 占总人数的36%;69人认为有点难, 占34.5%;43人认为非常难, 占总人数的21.5%, 此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92%;只有1人认为非常容易, 占0.5%。因此, 总体来说, 学生认为此题型偏难。容易15 7.5 7.5 8.0一般72 36.0 36.0 44.0有点难69 34.5 34.5 78.5非常难43 21.5 21.5 100.0摇摇摇民摇摇族汉族少数民族Total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Total 200 100. 0 100. 非常容易Count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四、结语

2013年的新题型的调整 , 整体难度较大 , 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新调整的三个题型, 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听、读、译能力的综合要求。对于不同民族、不同籍贯、不同性别的学生, 新题型难易度程度略有差异。其中, 汉族学生明显较少数民族学生占优势, 中部和东部省份学生普遍较西部学生占优势, 男生和女生差别不是太明显, 体现了民族院校学生在语言基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理念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由此, 民族院校学生在题型适应和对应语言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从1987年开始的, 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 以考查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标准化测试, 其已先后经历了几次题型调整。2013年12月的新题型考试之后, 作者就民族院校学生对此次考试新题型的适应度做了一次调查, 以期探讨最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四六级考试,新题型适应度,民族院校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调整说明[S].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 2013.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教育部办公厅, 2007.

[3]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J].中国大学教育, 2005 (5) :49-53.

[4]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外国语, 2003 (3) :21-29.

[5]谢玉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考试, 2008 (4) :62-64.

中考“代数式”新题型 篇2

一、程序求值型

【分析】这是一个代数式的求值问题, 但没有直接给出代数式, 而是通过运算程序来给出的.可先根据程序列出运算式子, 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计算.

解:由转换器的程序可知, 运算程序的代数式为 (x+3) 2-5, 输入x的值为2, 则 (2+3) 2-5=20.所以应填20.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 根据图表准确写出运算程序是解题的关键.

二、整体思考型

【分析】观察发现:求值式的底数已知, 故采用整体思想代入计算即可.

解:因为a+b=2, a-b=5, 所以 (a+b) 3· (a-b) 3=23·53= (2×5) × (2×5) × (2×5) =1000.

【方法指导】在进行整式运算时, 需先观察式子的特点, 然后进行计算, 有时采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会事半功倍.

三、多元思考型

【分析】求代数式值的基本方法是代入, 但本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一个等式, 如何代入呢?这正是本题的绝妙之处.解题者思考角度的不同, 解法也不同.

解法1: (参数代入法) 将a当做已知数 (参数) , 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 可得b=2a-5, 则6a-3b=6a-3 (2a-5) =6a-6a+15=15.

解法2: (整体代入法) 把6a-3b变形为3 (2a-b) , 然后把2a-b整体代入, 即可求得其值.6a-3b=3 (2a-b) =3×5=15.

解法3: (特值代入法) 取a=0, 则b=-5, 当a=0, b=-5时, 6a-3b=0-3× (-5) =15.

【方法指导】对于给定的条件, 要善于从多角度来看, 这里解法1是将字母a看作常数来参与运算的;解法2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的, 从待求的代数式中变换出已知条件式2a-b, 整体代入, 十分简捷, 也可以将已知式两边同时乘以3, 整体得出结论;解法3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角度来看的, 巧妙地取a=0, 则b为整数, 代入求值式计算比较简捷, 用这种方法解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取的字母值要使已知式和求值式有意义, 二是所取的字母值要使计算简便.

四、定义运算型

【方法指导】对于这类新定义运算的代数式求值问题, 理解“定义的运算”是关键.

五、规律探索型

例5 (2012·珠海) 观察下列等式:

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

34×473=374×43,

62×286=682×26,

……

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 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 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

(1) 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 使式子成为“数字对称等式”:

(2) 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且2≤a+b≤9, 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 (含a、b) , 并证明.

【分析】 (1) 等式左边两个因数的特点是: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两位数的个位数字, 个位数字是两位数的十位数字, 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等式右边两个因数的特点是:两位数是将等式左边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互换, 三位数是将等式左边的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互换; (2) 用字母表示数并对上述规律进行验证.

解: (1) (1) ∵5+2=7, ∴左边的三位数是275, 右边的三位数是572, ∴52×275=572×25; (2) ∵左边的三位数是396, ∴左边的两位数是63, 右边的两位数是36, 63×396=693×36.故答案为: (1) 275, 572; (2) 63, 36.

(2) ∵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左边的两位数是10a+b, 三位数是100b+10 (a+b) +a, 右边的两位数是10b+a, 三位数是100a+10 (a+b) +b, ∴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 ×[100b+10 (a+b) +a]=[100a+10 (a+b) +b]× (10b+a) .

证明:左边= (10a+b) ×[100b+10 (a+b) +a]= (10a+b) (100b+10a+10b+a) = (10a+b) · (110b+11a) =11 (10a+b) (10b+a) ,

右边=[100a+10 (a+b) +b]× (10b+a) = (100a+10a+10b+b) (10b+a) = (110a+11b) · (10b+a) =11 (10a+b) (10b+a) ,

左边=右边, 所以“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 ×[100b+10 (a+b) +a]=[100a+10 (a+b) +b]× (10b+a) .

初中数学题型呼唤新特点 篇3

一、问题要具有“真实性”

数学的概念、运算、法则、命题等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波利亚很早就提出人为编造应用题的危害:“有些学生求出船的长度为16130英尺,船长的年龄为8岁零2个月,顺便说一下,这位船长已经是位祖父.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会坚信不移.如此不顾明显的错误并不是他们愚笨,而只不过对人为编造的题目漠不关心罢了!”从波利亚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为编造的应用题严重脱离生活实际.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毒害将是根深蒂固.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数学,甚至憎恨数学.从下面这道某地的中考数学题就不难看出.

题目: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要确定其长度,先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为M kg,再从中截取5 m长的钢筋,称出它的质量为N kg,那么这捆钢筋的总长度为()

首先,在现实中,“确定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的长度”的操作是否比“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要简单?而且题中的所述的“截取5 m长的钢筋”的做法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行为,一种巨大的资源的浪费,生活中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测量钢筋的长度.因此该题没有体现试题背景的现实性,以及数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切性.

像这样的应用题不胜枚举,编者随心所欲,蚂蚁在坐标轴上按什么路线爬行,通讯员步行30千米去送信……,这些数学问题的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有的甚至严重脱离实际.长此以往,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无意义和毫无用处的.这与新课标“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二、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题的教学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认同并应用与实际的教学中.传统的封闭题条件和结论唯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明确的指向.而开放题的特点正是“正确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有时甚至条件的给出也不是很具体”.开放性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因为要想顺利解出开放题,必须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充分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既要注意力集中,又要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有些开放题还可以长时间研究,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例如,A离学校10千米,B离A 3千米.B离学校多少千米?

题目中没有指明A、B、学校三者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一个平面上所以解答时这三种情况都要考虑.这是荷兰弗赖登塔尔数学研究所所长德朗治1993年在上海数学会作报告时介绍的题目之一.题目的小巧简洁,简直是一年级小学生的问题,但是深入思考,却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数学道理,这就是一道优秀数学问题的魅力.开放性数学题不仅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而且,能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问题探究的方法要具有“多样性”

数学问题可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同时解决问题也存在多种途径.在当前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主要体现为“一题多解”.传统数学问题的解决多是在教室或考场中进行.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空间及其有限.新课程中的数学活动、社会调查、实习作业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去动手实验.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调查搜集相关信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能为解决有关问题提供大量的信息,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传统的数学题主要是依靠纸和笔加以解决,在这种情况的限制下很多问题的设置受到束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问题解决的手段要具有“时代性”

传统的数学题主要是依靠纸和笔来解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目前数学教学中仍然以传统数学问题为主,这些问题指向了大量的形式化的训练,容易让学生掉进题海麻木训练.这些过量的训练不仅效能低,而且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加重了学生学习上的负担,减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然这些题目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目前数学教学中的这种状况,必须提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新题型.如设置实验性新题型,要求学生制作出符合某个数学要求的数学对象,如制作立体实物.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和使用工具数学教具模型进行数学活动.加强电子计算器的应用.如用科学型计算器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传统题目因计算而受到大大的限制,计算器的使用将会解决这个问题,这将会给命题人很大的命题空间.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几何实验室.网络学习是信息社会的一大特点,它将对传统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带来冲击.

应对四级新题型的课堂策略 篇4

关键词: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教材,课堂策略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出了局部调整。针对具体的调整内容,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做出一定的调整以来应对这些变化, 尤其是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目前的教材资源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来应对这些调整。目前, 我们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其实内容都相当丰富, 但由于四级题型的调整会让这些丰富的语言材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但仅仅因此就将之搁置一旁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 更是一种教学上的懒惰。只要利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可以将这些教材内容充分调动起来, 并使其符合新题型的调整, 跟上四级准备的节奏。该文将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英语C班为例来分析四级题型调整后可能采取的课堂应对策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英语C班所采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综合教程、快速阅读教程和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视听说教程》, C班同学人数众多,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非常突出, 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亟须提高, 在英语四级的准备上需要具体的指导策略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该文结合在C班的一些教学策略的试验性应用提出了针对四级题型调整方面的一些具体应对策略。

1 听力方面

1.1 听力方面的题型变化及分析

复合式听写部分由过去的八个单词和三句话的这种题目的形式, 改成了考察十个单词或短语的形式, 听写部分依然播放三遍, 但是每一个空的得分将由过去的不等分值变成每空得一分的情况。在朗读语速方面, 复合式听写的文章会以同样的速度完成三遍朗读, 不会再有额外的停顿, 依然需要很好的手耳配合。

1.2 可能的课堂策略

1.2.1 听写训练和教材、课堂的结合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基础, 我们每个单元都为学生呈现了大量的词汇, 老师们也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 比如词汇听写, 来督促学生加强词汇的记忆。

结合听写练习, 我们可以就地取材, 让学生针对眼前的精读课文进行词汇和短语的听写训练。首先, 学生教材所配套的光盘上有课文的音频文件, 把全文分成合适的部分, 要求每个学生选择或分配给每个学生一个段落或一个部分, 可以先看着课文听几遍, 着重关注自己不熟悉的词汇是如何发音和拼写的, 然后再不看课文听几遍, 看能否让自己听清听懂每个词和每个句子。老师要在课前把每个部分的文章中所要考查的词或短语挖空, 不用必定是10个空格, 可以根据段落的长度或想要考察的词汇数量来定。

课堂上老师抽选出一个或两个学生, 播放他们的段落或部分, 让他们当场进行听写练习。至于其他同学, 老师可以把挖空后的文章分享给学生, 提醒他们课后进行自我检查。

我们每个单元的词汇量都不小, 而C班的学生又有不少人存在见难而退的倾向有人会认为这么多单词根本记不住, 索性不记了;或者这么多单词和这么长的文章, 有学生会觉得单词都挺重要却陌生, 反而不知该从何入手。让学生先认真对待一个段落或一个部分, 内容量不大, 不会吓退学生, 只要学生认真对待肯定会从这一个段落或部分中较为牢固地掌握一些词汇和句子。另外, 我们的课文大多没有进行编改, 四级词汇、六级词汇和低于四级、超出六级的词汇共同出现, 这其实对于学生是挑战, 更是好的学习机会, 因为词汇的掌握是越多越好, 人为的词汇分级并不是绝对依据。对于这种听力上的新变化, 如果学生长期忽视听写和拼写, 必然导致失分率的增加。所以我们平时进行的这种听写对于学生词汇基本功的练习或许会有一定裨益。

1.2.2 朗读的启用

朗读一般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似乎进入大学后就根本不好意思张嘴朗读了, 感觉进入大学后就各方面水平都自然上涨, 都只能默读了。其实, 朗读在语言学习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有语言学家认为外语学习离不开朗读, 尤其是初始阶段, 朗读有助于训练发音器官, 使其灵活运转, 保证发音准确, 语调流利自然。朗读时还可以通过监视看到自己的口型是否正确, 通过监听了解自己的语音语调是否自然准确。其实,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也基本上天天朗读对话、短文, 也都发现是十分有益的。

但现在我们的学生有的连最基础的单词发音都掌握不好, 这对他们的听力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为自己听到的单词读音和自己读的出入很大, 就很难在听到的瞬间让脑子反映出正确的单词。另外, 我们单元的课文都是精选的文章, 若学生把其中一些段落读熟, 句子读连贯, 可能就会不知不觉中增强对句子的整体把握以及提高语感。学生把自己朗读的声音录下来, 再对照原声的朗读, 就会立刻发现很多单词的读音、很多意群的停顿都需要改进。如果能激发学生清晰地、高声地、认真地, 甚至略懂感情地把段落读出来, 学生会在自己的声音进步中感受到一定的自信的。

所以, 建议在课堂上或课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朗读, 当然不是像小学生一样齐声读课文, 朗读时应把注意力放在表情达意的语言训练上, 不追求速度, 应注意语言准确、意群停顿、爆破、连读、语流和语调的正确、自然、流利。可指定好段落和学生当堂朗读, 其他人评分, 也可让学生课后把最好的状态录下来在课堂上播放。或者不同的学生朗读同一段落, 读得认真与否大家一听自然就明了。总之就是鼓励学生张口读出来, 让自己和别人都听到自己的英语发声。鼓励学生课下认真或反复听课文段落音频, 进行一定的模仿, 不知不觉中熟悉这一段落。从一个个段落积累, 让我们的精读课文不再全文落寞。

2 阅读方面

2.1 阅读方面的题型变化及分析

阅读部分的变化就是快速阅读这部分变成另外一种题目“匹配题”, 叫作段落信息匹配题, 需要学生快速阅读十个左右或更多的段落, 然后去匹配十个信息点。

阅读新题型的变革会使得很多学生刚开始觉得特别不适应, 因为它对我们的阅读速度和做题思路、方法和顺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总体来看, 不管题型怎么变, 其实学习方法没变, 仍旧需要提高阅读的能力, 比如说读文章的时候, 是不是直接用英语读, 如果读快速阅读的时候, 还是用中文边翻译边读的话, 会发现阅读速度一直会比较慢, 所以那么长的文章很难找到细节, 所以一定要养成用英语直接阅读的习惯, 以使阅读做到又快又准。自然, 一些常见的阅读技巧也是必需的, 比如特殊信号词汇在段落和题目中的对应, 例如数字、大写、特殊符号, 段落首句作为重点信息处理, 特别关注段落衔接句等。大量的阅读训练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2.2 可能的课堂策略

段落匹配题是全新的题型, 我们目前的快速阅读教材所设置的题型还是和老题型配套的, 所以快速阅读教材的课后练习基本是就只能是阅读练习, 对于四级准备不具有时效性了。但我们快速阅读教材中所有的篇章却都可以成为练习匹配题的不错的原始材料。

2.2.1 课后练习的衔接

段落匹配题所设置的10个句子基本还是在考察段落主旨和细节, 这些句子的重要特点就是对原文某个句子的改写或对某几个句子的重组改编, 主要手法是对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进行同意替换、更改句子语序、调整句子结构等, 类似于语言学习中的paraphrase练习。其实我们综合英语每个单元的课后练习中词汇部分的第三道题目就是改写句子, 虽然侧重重要词汇的练习, 但基本每个题目都涉及语序的调整和词汇的变更。所以, 这个练习可以得到适当的强调, 至少让学生明白这个练习的目的以及句子调整的灵活性。

2.2.2 对快速阅读教程的使用

我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三册和第四册大都涉及长篇阅读文章, 难度当然参差不齐。但对于让学生作为练习之用也是完全可以的。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负责某篇文章, 在认真阅读后整理出十个句子, 然后在课堂上让大家共同匹配这些句子。或是两个小组共同负责一篇文章, 分别给出自己的10个句子,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匹配练习和对比, 发现两个小组在设置信息点和句子完整性方面的差异。或者直接把具体的某个段落分配给具体的学生, 让他在认真阅读这个段落后给出合适的句子, 这样对咱们的学生而言任务量不大, 便于他能有信心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在课堂上要大家共同来评析他给出的句子。这种练习不仅是为了这类阅读匹配题, 还督促学生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并在自己给出句子的过程中练习句子仿写、同义替换或语序调整或段落大意总结。当然, 学生给出的句子有些是不完整的, 有些是不当的, 但由于是根据原文段落信息来编写的句子, 不少句子还是可圈可点的, 也是以他们平常的水平所写不出来的句子。对于有错或不当的句子老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更正和点评, 或者针对相同的段落老师也提供自己所出的句子, 和学生的句子进行对比也是一个不错的练习方式。

3 翻译方面

3.1 翻译方面的变化及分析

四级题型的一个重大调整就是完形填空和填空式句子翻译这两类题目的消失, 取代它们的位置和分值空缺的是加长版本的段落翻译。过去的翻译只考一个句子的百分之五十五, 现在的要求是将一篇完整的小文章由中文翻成英文。文章题材考察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级需要翻译的字数是140~160字。这或许是最大的一个变化了。

真正进行翻译时需要非常精细的词汇选择和语法应用。词汇选择方面, 可以告诉学生不要一味纠结于眼前的汉语词语, 应该试着把让他们非常茫然的汉语词语在汉语层面先进行转换, 也就是试着想出这个汉语词语可能的同义词或表达相近的词语, 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脑子里涌现一些可能的英语词语进行选择。而锻炼学生进行汉语层面词汇转换的过程就是在要求学生复习回顾更多相关的词汇, 进行一定的联想记忆, 从而让学生把原来背过的单词真正能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出来, 这样对于词汇的记忆就会得到很好的巩固。

段落翻译中对于语法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仔细看这些段落就会发现其实就是在考察基本句型的使用。学生们句子结构方面的错误要比词汇方面更严重, 有的学生可能连最基本的句型结构都不甚明了, 把各类词语不分词性地胡乱放置, 这样的得分就可想而知了。并且这方面的问题不是靠背背单词就可以解决的, 因为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词汇, 不知该如何正确组合这些词汇, 翻译出来的句子依然是读不通的。

3.2 可能的课堂策略

3.2.1 点滴积累

对于段落翻译, 平时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积累和背诵一些和中国节日、历史事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词汇,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以反映中国社会为主的一些英文杂志和报纸, 例如《中国日报》、《北京周报》、《二十一世纪报》及其网站。每天看看网站中的头条新闻, 配合中文新闻的背景, 就可以学到很多表达方式。或是老师总结一定的新闻内容和涉及的词汇分享给学生, 或要求学生以news report或mini speech的形式进行收集和课堂展示。

3.2.2 课后练习的应用

其实我们的综合教程每个单元后面都有5个句子翻译和1个段落翻译, 都是汉译英, 也都是我们手边的可以用来作为翻译练习的便利资源。这些翻译题目和单元内容和词汇紧密相关, 虽然看起来和四级段落翻译主题不太符合, 但对于翻译的练习是应该可以的。句子翻译虽然不再是考试题型了, 但段落翻译的一个基础还是句子翻译, 并且这些句子一般都涉及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的应用, 特别适合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进行语法的讲解和复习。在进行段落翻译练习时, 不仅要关注每个句子的翻译,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之间的逻辑衔接。也就是说, 可以给这个练习分配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学生们都可以轻松找到翻译练习答案。所以, 这不只是简单地布置成课后作业, 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参考答案中所用的词汇和句型一般都超越学生的水平。所以只能是在学生完成后进行对照参考和学习。背诵参考答案对于翻译练习也没有什么太大帮助, 因为这样会省略个人的翻译思考过程, 也无法领略自己所选词语或句型和参考答案中词语或句型的差异。最开始进行翻译练习时, 多占用一些课堂时间也应该可以的;并且, 要做好每次翻译练习的总结, 让学生明白从翻译中掌握了英语哪些词汇和句子结构。针对普遍都有错误的语法项目, 可以进行一定的专门讲解。

考试的变革是一个常态, 只有在改变的状态之下, 所有的事情才能向前推进, 包括我们的能力。其实无论试卷改成什么样子, 学生的基础能力都可以帮助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词汇的背诵、拼写的训练、语法的巩固, 读写译的练习等。其实, 学生手中的课本就是很不错的语言材料, 如何加以适当的利用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大伟.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朱晓燕.英语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3]王君.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0.

[4]吴晓真.全新版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感受离散型随机变量问题新题型 篇5

一、以函数图象为载体求随机变量分布

例1 (2013年高考北京卷 (理) ) 图1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 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 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 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 并停留2天.

(Ⅰ) 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

(Ⅱ) 设X是此人停留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 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Ⅲ) 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 (结论不要求证明)

(Ⅰ) 设B为事件“此人到达当日空气重度污染”, 则B=A5∪A8, 所以

(Ⅲ) 从3月5日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

点评:借助函数图象 (散点图) , 求出事件的概率, 把随机变量用事件表示出来, 求出随机变量相应的概率, 完成分布列.

二、以平面图形为载体求随机变量分布

例2 (2013年高考湖南卷 (理) ) 某人在如图2所示的直角边长为4米的三角形地块的每个格点 (指纵、横的交叉点以及三角形的顶点) 处都种了一株相同品种的作物, 根据历年的种植经验, 一株该种作物的年收获量Y (单位:kg) 与它的“相近”作物株数X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这里, 两株作物“相近”是指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米.

(Ⅰ) 从三角形地块的内部和边界上分别随机选取一株作物, 求它们恰好“相近”的概率;

(Ⅱ) 从所种作物中随机选取一株, 求它的年收获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点评:随机变量各种结果与已知的图形有关, 要充分利用平面图形的特点, 准确求出相应变量概率, 完成分布列.

三、以算法框图为载体求随机变量分布

例3 (2013年高考四川卷 (理) ) 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3所示, 其中输入的变量x在1, 2, 3, …, 24这24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

(Ⅰ) 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y的值为i的概率Pi (i=1, 2, 3) .

(Ⅱ) 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 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n次后, 统计记录了输出y的值为i (i=1, 2, 3) 的频数.以下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分数据.

当n=2100时, 根据表中的数据, 分别写出甲、乙所编程序各自输出y的值为i (i=1, 2, 3) 的频率 (用分数表示) , 并判断两位同学中哪一位所编写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

(Ⅲ) 按程序框图正确编写的程序运行3次, 求输出y的值为2的次数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比较频率趋势与概率, 可得出乙同学所编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

新题型适应度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定义,阅读理解,方法迁移

很多教师在讲课时, 教学内容讲得清清楚楚, 题型举例也是面面俱到。但当学生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 就不会解题了。仔细想来,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就题论题, 没有深度拓展造成的。学生抓不住问题本质, 没有掌握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 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又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乐趣。近年来, “新定义”题型已成为数学中考压轴题的亮点, 但因学生在阅读理解与知识迁移方面的欠缺, 他们对“新定义”题型的解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有的学生甚至束手无策。

我结合2013年和2014年数学中考出现的“新定义”试题, 对试题进行分类, 并针对相应的类型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一、何为“新定义”题型

“新定义”题型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一些没有学过的新概念、新运算、新符号。

例如, 2013年四川宜宾数学中考题。对于实数a、b, 定义一种运算为:, 有下列命题:的解集为:-1<x<4;④点在函数y=x-1的图像上,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③④

不是学生学过的运算符号, 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辨析题目来发现问题, 感悟原题中对的“新定义”。然后将的运算法则迁移到四个命题中, 以此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新定义”题型分析

1.运算型新定义。这类题目是把题中的某个符号定义成一种新的运算法则。

例如, 2014年河北数学中考题。定义新运算:, 则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 。

考查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思路分析:由题意, 得, 当x>0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当x<0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象限。又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 故选择D。

教学反思:这是运算型新定义题型,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所表示的含义, 理解应全面、无差错。对于上述试题, 首先要理解新定义的运算分b>0与b<0两种情况;其次要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法则, 使得运算结果互为相反数。

2.概念型新定义。这类题目是对某种情形的数学问题赋予了新的定义。

例如, 2014年甘肃兰州数学中考题。给出定义, 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 则称该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

(1) 在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 写出两种勾股四边形的名称;

(2) 如图1, 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

连接AD, DC, CE, 已知∠DCB=30°。

①求证:△BCE是等边三角形;

②求证:DC2+BC2=AC2, 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

考查知识点:

勾股定理, 三角形的判定, 旋转的性质, 新定义的运用。

思路分析:

(1) 根据定义和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则有矩形或正方形或直角梯形;

(2) 证明△ABC≌△DBE, 得出AC=DE, BC=BE, 又因旋转角度是60°, 得出△BCE为等边三角形;

(3)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得出△DCE是直角三角形。

教学反思:

这是概念型新定义题型, 学生应深刻理解新概念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要善于根据题目变化将其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进行合理类比与迁移。勾股四边形是一个新概念, 学生唯有正确理解与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存在90°角) , 通过图形加以描述, 并将具体图形从特殊扩展到一般, 才能解决有关勾股四边形的问题。

3.开放型新定义。这类题目是根据新定义, 对某一种类的概括, 因此答案不唯一, 呈开放状态。

例如, 2014年安徽数学中考题。若两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都相同, 则称这两个二次函数为“同簇二次函数”。

(1) 请写出两个为“同簇二次函数”的函数;

(2) 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2x2-4mx+2m2+1和y2=ax2+bx+5, 其中y1的图像经过点A (1, 1) , 若y1+y2与y1为“同簇二次函数”, 求函数y2的表达式, 并求出当0≤x≤3时, y2的最大值。

考查知识点: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二次函数的性质 (开口方向、对称轴、增减性) ;二次函数的最值。

思路分析:

(1) 任选一个点作为顶点, 同号两数作为二次项系数, 用顶点式表示两个“同簇二次函数”即可。

(2) 由y1经过点A (1, 1) , 求出m的值, 再由y1+y2与y1为“同簇二次函数”, 求出y2的表达式, 然后把y2的表达式转化为顶点式,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y2的最大值。

解答:本题是开放型问题, 答案不唯一, 符合题意即可, 如y1=2x2, y2=x2, 或y1=-x2+1, y2=-2x2+1等。因函数y1的图像经过点A (1, 1) , 则2-4m+2m2+1=1, 解得m=1。故y1=2x2-4x+3=2 (x-1) 2+1。

解法一:

∵y1+y2与y1为“同簇二次函数”,

∴可设y1+y2=k (x-1) 2+1 (k>0) , 则y2=k (x-1) 2+1-y1= (k-2) (x-1) 2。

当x=0时, y2=5, ∴函数y2经过点 (0, 5) , 则 (k-2) ×12=5, k-2=5。

∴y2=5 (x-1) 2=5x2-10x+5.当0≤x≤1时, y2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0时, y2最大, 最大值为5× (0-1) 2=5;当1<x≤3时, y2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3时, y2最大, 最大值为5× (3-1) 2=20。

综上所述, 当0≤x≤3时, y2的最大值为20。

解法二:

∵函数y1的图像经过点A (1, 1) , 则2-4m+2m2+1=1, 解得m=1.

∴y1=2x2-4x+3=2 (x-1) 2+1。

∵y1+y2与y1为“同簇二次函数”, 则y1+y2= (a+2) x2+ (b-4) x+8 (a+2>0) 。

∴, 化简得b=-2a。

又1, 将b=-2a代入, 解得a=5, b=-10。

∴y2=5x2-10x+5。

当0≤x≤3时, 根据y2的函数图像, 可知y2的最大值=5×32-10×3+5=20。

教学反思:

这是开放型新定义题型, 关键是理解定义, 要明确定义呈“不严格”状态, 所以它的答案不唯一。对于上述试题, 应准确理解新概念的两个条件, 并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且只要a的符号相同, 即可解决第 (1) 题。对于第 (2) 题, 熟练并灵活运用新定义的概念是求函数y2表达式的关键, 而掌握二次函数顶点式与一般式之间的转化及二次函数增减性与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是求y2最大值的关键。

4.探究型新定义。这是一类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新定义题目, 要在此基础上进入新的探究与发现。

例如, 2014年舟山数学中考题。类比梯形的定义, 我们定义:有一组对角相等而另一组对角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作“等对角四边形”。

(1) 已知:如图2, 四边形ABCD是“等对角四边形”, ∠A≠∠C, ∠A=70°, ∠B=80°, 求∠C、∠D的度数。

(2) 在探究“等对角四边形”性质时:

①小红画了一个“等对角四边形”ABCD (如图3) , 其中∠ABC=∠ADC, AB=AD, 此时她发现CB=CD成立, 请你证明此结论;

②由此小红猜想:“对于任意‘等对角四边形’, 当一组邻边相等时, 另一组邻边也相等”。你认为她的猜想正确吗?若正确, 请证明;若不正确, 请举出反例。

(3) 已知:在“等对角四边形”ABCD中, ∠DAB=60°, ∠ABC=90°, AB=5, AD=4, 求对角线AC的长。

考查知识点:

四边形的内角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思路分析:

(1) 理解并运用“等对角四边形”这个概念, 因为∠A≠∠C, 所以只有∠B=∠D, 即可求得。

(2) ①连接BD,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就可解决。

②举例画图。

(3) 分类讨论:

①当∠ABC=∠ADC=90°时, 延长AD、BC, 构造特殊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②当∠BCD=∠DAB=60°时, 延长AD、BC, 构造特殊直角三角形、特殊等腰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或者过点D作AB、BC的垂线, 构造特殊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教学反思:这是探究型新定义题型, 属于现在国际上流行的PISA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能力与素养。本题以一个新概念“等对角四边形”为背景, 集中了相关的核心知识, 包括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等腰三角形、四边形等, 既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又考查了新定义的知识, 可谓一举多得。

三、策略与方法

新定义题目, 即给出一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 要求学生现学现用。这类题型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首先, 学生要正确理解“新定义”中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法;其次, 将原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合理地迁移到变化的情境中。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数学活动:

1.仔细阅读, 理解新定义的内涵。我们经常能发现, 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对题意理解有偏差。而数学学得好的学生, 其阅读理解能力要比一般学生强, 他们读得明白, 理解准确。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数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要坚持一字一句地读, 而不是一目一行地扫描式阅读,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定义题目的阅读理解能力。为顺利解决“新定义”题型, 学生只有在仔细阅读题目的情况下, 才能正确理解与把握“新定义”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法, 为后续解决“新定义”题型奠定基础。

2.根据新定义, 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再迁移。在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能力是指在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 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一种接受。有了接受, 必然就有反馈。反馈, 简单地说就是现学现用的能力。依托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为学生自觉接受新知识提供一个切入点, 使新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基于学生熟悉的某个情境, 为学生的实践运用与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 教师要理解和把握好新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认真分析学情, 让新知识有序、有效地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日积月累, 学生便能形成一定的迁移能力, 将“新定义”问题原型的解决方法合理地迁移到变化的情境中。

总之, “新定义”题型主要是对学生综合应用和灵活迁移能力的一种检测。对于这类新型题, 学生应仔细阅读材料, 找出相关信息, 正确理解定义,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归纳和推理, 从而发现解题方法, 最终灵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卫.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学数学教育, 2008 (3) .

[2]侯绳纲.初中数学经典题解题方法与技巧[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8.

新题型适应度 篇7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的四级考试在2007年1月进行了全面改革。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全面地测量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听力理解部分的分值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至35%;增加了长对话听力理解测试,复合式听写由原来的备选题型改为必考题型。相对应的,考试时间也由原来的20分钟延长到目前的35分钟。总的来说,听力题目的总量增加了,做题时间增长了,也对同学在做题目时精力集中程度提出了考验。从改革后的几次考试来看,学生的听力部分得分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中笔者从大学英语新四级考试中听力着手,具体分析了听力考试中不同题型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实战策略,希望可以为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同学们提供指导。

2 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题型和答题技巧

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的题型主要有下面的几种:1)短对话(short dialogue);2)长对话(long conversation);3)短文听力(passage listening);4)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具体分析如下:

2.1 短对话(short dialogue)的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这部分试题一共有8道试题,对话一般是有两个不同的说话者(two speakers)进行问答或者交流,然后由第三个说话者针对对话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形式一般是特殊疑问句的形式,问题主要涉及到对话的主题、人物关系、时间、地点、情节等。与后面的几种题型比较起来,这部分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它的对话内容比较短,答案也比较明显,学生要想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2.1.1 学会阅读选项

很多同学到目前为止,还是机械地把每一个选项的英文翻译成中文,这样操作,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在阅读了几道题目之后就会发现,前面阅读的选项基本已经忘光,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采用“先竖后横”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竖读”即对四个选项进行纵向的扫视,把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找出来,比如:有时我们会发现四个选项中都有共同的人称代词she or he,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该题考试的重点在哪里,如果四个主语都是she,说明考试的侧重点在SHE(女人)所说的话,反之重点则在HE(男人)所说的话。而所谓“横读”,即把四个选项的意思稍做浏览,观察其中有没有一对选项意思是相反或相似的,如果四个选项中有这样一对,那我们就基本可以判断,答案就在这二者之中,这时,我们可以再结合竖读的结果,有侧重点地去听,即能高效地选出正确答案!

2.1.2 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表示转折和让步的词语如:but、though、although等等。在四级短对话的题型中,转折或让步词出现的位置一般有三个,第一个一般出现在第一个人说话的中间;第二个大都在第二个人说话的开头;第三个会出现在第二个人说话的中间。而通常情况下,第一个人说话中间所出现的大都不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可以忽略不计,而第二个人说话过程中所出现的两个都有可能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第一个,它的出现不仅表示转折,后面紧接着的内容为答案,而且这个词本身还具有表明观点的作用,即对第一个人所说的话进行否定,意义上等同于“NO”;至于第二个人说话中间所出现的转折词,如果它在意义上表示转折,那也是我们听力的重点,但如果表示因果,承接等关系,我们同样也可以忽略不计。

2.1.3 记忆固定句式

在英语四级考试听力中,表示建议和请求的句式几乎占到听力题型的百分之五十,而其中又以五种句式最为常见,他们分别是:(1)You’d better…(2)What about(how about)…(3)Why don’t(why not)…(4)Let's…(5)反问句型。考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如果在第二个人所说的话中听到这五个句式中的任何一个,只需要顺着往后听,后面紧接着的内容即为答案,如果第二个所说的话本身就是一个反问句,那这个反问句本身就是这个题目答案的来源。

2.2 长对话(Long Conversation)的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这部分试题一共有7道试题,两个长对话,每篇的总字数约250字,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广播节目,商务活动等,内容多、杂、不象短对话那么单一,主要测试考生对对话细节的理解和记忆。从以往考试的经验来看,和短对话一样,长对话的答案一般也是从上面短对话的几个方面去考虑从而得出答案。但要想在这一部分获得高分还可以采用以下三点应试策略:

2.2.1 听前不听后

综观历次考试的长对话可以发现,长对话的出题点一般都集中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往往都不是考试的内容,而开头之处又往往是重重之重,因为要求考生在听的过程中把侧重点放在开头,

2.2.2 听答不听问

长对话的对话轮次一般在6轮到9轮之间,学生短时间内要记忆这么长的内容必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学生可以把侧重点放在答句上,事实证明,问句基本上都不是考试的重点。

2.2.3 场景切换必考题

既然是长对话,整个对话就不可能局限在一个场景,只要它的场景发生了转变,那一定是考试的出题点,所以考生应有意识地进行记录和记忆。

2.2.4 高频情景常练习

长对话的源头多是托福听力,所以诸如校园,租房,找工作,图书馆等等高频场景需着重注意,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题材听力的练习和强化。

2.3 短文听力(Passage Listening)的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这部分试题一共有l0道试题,有三个短文,每个短文之后可能会有3,4个问题,短文听力部分的试题除了上面提到的长对话的解题方案外,特别要注意三点:

2.3.1 关注开头和结尾

新四级听力短文部分的题目百分之六十到八十都是以开头和结尾为出题点,因此,听懂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2.3.2 关注转折和因果

听力短文中的表示转折和因果关系的词语往往也是出题的重点,考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重点留意关联词前后的句式。

2.3.3 关注单词和句式的重复

如果考生在听短文的过程中,只要听到某一个单词,某一个短语或者某一个句式在文章中被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那我们的考生就可以在答案选项中找出这个被重复的单词或短语或句子,而这个选项一定是这道题目的答案。

2.4 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的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在大学英语新四级考试中,复合式听写不仅测试考生听的能力,也测试考生单词的拼写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速记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有好处的。这部分试题一共11个空,其中前8个空是要求写单词的,后3个空是要求写句子的,填写单词考生都能够做得很好,需要注意的是写完之后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语法知识来自我检查一下,看看单词的形式是否正确,是否一致等。在填写句子时,由于句子都很长,考生要想原字原句的记录下来,有很大的难度,笔者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2.4.1 主干提取法

一个句子的主干是指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考生在听写句子的时候,只需要将这三个部分提取出来,其它的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添加和补充。

2.4.2 同义替换法

如果考生在听写的过程中遇到生词,可以采用同义替换法,即用相同意义的单词和短语替代。

3 结束语

以上所谈的只是笔者就新四级听力题型的分析和应试技巧方面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希望能对考生有一定的指导帮助作用,当然,考生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听力水平,取得好的听力成绩,不能靠“突击”,也不能依靠“技巧”,而必须在平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大都存在以下问题:1)大班授课;2)课时太少;3)教材更新速度慢,听力内容与时代脱节;4)听力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因此要达到有效,高效的英语听力的学习,我们应:1)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听力技能;2)选用适当的教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方面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听力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正确运用前面所讲过的答题技巧和要点,并在考场上保持良好的心态,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一定能够在听力部分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手段,已为社会所接受,而听力理解作为四级考试中的一个难点,成为了很多学生通过四级考试的一个障碍,特别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今天,能够在占总分35%的听力理解中获得好的成绩更显得至关重要,该文就针对大学英语新四级考试听力的各种不同的题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实战策略,并结合目前高职英语听力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以达到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听力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英语四级,听力理解,题型分析,应战策略

参考文献

[1]骆晓荣,高践.如何提高CET4听力能力[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2]吉绍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短文部分解题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2003.

[3]苟利绢.跨越四级[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省级医院下一篇:农村小学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