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实现

2024-10-11

转化实现(通用11篇)

转化实现 篇1

2009年底,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特大事故,晚自习后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的惨剧。

另外,还出现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学生做完早操,全体师生1000余人集合在操场上,周常德校长突然走到初三年级145班学生的前面,双手合拢一下子跪在地上,大声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的闹剧。

想起“神童制造商”聂其文将15岁的儿子送进名牌大学,成为“少年天才”的孩子却对记者说“恨不得将父亲杀死”的悲剧。

正如江苏一考生在其《请大家不要为难我》一文中说道:“爸爸妈妈,直面高考,也许您不知道,在笑对您,口口声声说不会害怕、不会紧张的同时,我的心里真的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

这些现象让人困惑与自省,教育的理想的确诱人,教育的现实却令人痛心,到底是我们的教育“感冒”了?还是我们的孩子们“病”了?

掩卷细思量,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社会瞬息万变,人们面对压力与挑战;另一方面教育提速,家长们望子成龙,青少年感到困惑与压抑。“少年天才”现象不属个别,长期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者在痛惜之余,深有感触。如何让这些“世纪宠儿”拥有普通人的意识与责任,让他们的精神家园不再荒芜?我认为以生命激励生命,心灵塑造心灵,竞争引导竞争,演奏好转化、溶化、进化“三部曲”,学识能力与身心健康方可实现“双赢”。

一、转化:生命激励生命

学生纯如净水,装在不同容器中会呈现出不同状态,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在给《世界教育报告》所写的前言中留下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留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

从“蹒跚学步”到“低头赶路”,摔跤是常有的,尤其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进高中的磨合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需我们对学生细心观察和进行心理疏导,充分尊重其人格与尊严、名誉与地位,不随意污辱与践踏,把他们推向我们的对立面。因为孩子是来学习的,人格上和我们是平等的,要让孩子活得有尊严,学得有滋味。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盘晓红所言:“对学生要像对自家的孩子一样,尊重他、爱护他、浇灌他,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一次课堂上,房XX看《新世纪周刊》,我请他给大家讲文化的作用,他的脸微红,收起了杂志,课后我们交流,我告诉他:“这杂志是本好书,只是你在错误的时间与地点看。”满脸困惑的他说爸妈常年在外面打工,自己在家很孤独,十六七岁的留守儿童令人怜爱,自此我们还成了朋友。

人性是善良的,人心是向上的。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当前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教师指导与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品质。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的积极期待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消极的期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我们通过推行今日班长岗位责任制,设计文明示范窗口,树立标兵,学习先进人物事迹(袁隆平、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群体),让学生做一粒健康的种子。甚至还可以引入励志电视剧《士兵突击》,其中的许三多,从屁孩到孬兵,从孬兵到好兵,再到一个优秀士兵的发展,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可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信心、责任与使命感,尤其是提高学习工作的主动性与进取精神。

把学生当作平凡人看,不当“神”供,内束外导,“铁树也会开花”。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二、溶化:心灵塑造心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成长的不规则性与成才的曲折性决定了教书育人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次心灵的旅程。

一个不能少,一个不掉队,个个都成才是我们常为之奋斗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是立足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寻求学生长远的发展。中学生思想敏锐、头脑机灵,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美国学者戈尔曼强调:“人的成功20% 依靠智商,80% 则依赖于情绪智商,即学习兴趣、个人理想、人生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等。”因此我们不仅要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且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后进生,多给其创造大量“智力劳动”的机会,使其学习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从而挖掘自身潜能。

被誉为“艺坛活宝”的大兵虽勉强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毕业,却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成名之后回拜母校的培育之恩,感谢母校给了自己健康的心灵。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一名好的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管看似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与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全面发掘学生,寻找闪光点,点燃信念之火,铸造成才。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我们承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与品质的差异,并按这种差异加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条件向健康成长总目标迈进。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看到共性,又承认其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念其功容其过,发现其最美的一面,作为个人发展的增长点。学校是百花园,也是大舞台。受家庭社会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学生思想超前、行为幼稚、聪明活泼、热爱生活。他们的茁壮成长,既需师长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又需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其以“粉墨登场”的舞台,人尽其才,陶冶性情,激发热情,唤起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随着社会发展,电子网络广泛运用,与生活密切相连,利弊共存,尤其是一些青年学子沉溺其中,影响了学习与健康。疏而不堵,更不回避,我们开展网络辩论,结合国家网络治理专项行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尤其是央视视频《“网瘾”怎么治》让孩子们明白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导致一些中学生不能自已,深受其害。受到教育与启发,权衡利弊,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把沉迷网络的唐X同学从网游的“泥潭”里拉出来,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同学迷恋网络。

2009年10月是祖国六十年华诞,我们组织了“我爱我的祖国建设我的祖国”故事接龙等系列活动,从“感动中国——此生唯愿长报国”的钱学森到“让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的张海迪,从“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的杨利伟到“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徐虎,从“甘做螺丝钉”的雷锋到“坚强天使”的文花枝,从“神七”太空遨游到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暴走妈妈”陈玉蓉,我们学会了感恩。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请进来”与“走出去”,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又开阔了视野,学生们在喜闻乐见中受到教育,心灵随榜样升华,获得收益。

三、进化:竞争引导竞争

班级是大家庭,也是小社会。玉不琢不成器,不竞争难成金,成长是需要磨炼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面向现代化。学贵求真致用,花季女孩的困惑,周校长的下跪只为要学生“别闹了,好好学习”,不仅是学校教育问题,而且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问题;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缺失,而且是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的缺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置身校园、服务社会是我们教书育人的落脚点。

学校是块净土,也如战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们要积极参与,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关注结果,更要做好过程,培养“瓦伦达心态”(心理学上指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

班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组建学习探究小组,以各科代表为中心,志趣爱好者加盟,研究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集中大家智慧,为同学们释疑解惑。一学期结束后评选出优胜小组与优秀作品,开展竞争与传帮带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激发了潜能。就如2009年高考状元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3班班主任崔轶楠常说的:“学要学会,更要会学。”争优创先,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竞争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与张力,就如《学记》中所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而善竞者,使人彰其力。在竞争中,学生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柏野的作品《空调机与换气扇联动的自动控制装置》获湖南省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学科竞赛、文体活动、学业成绩等方面常赚得钵盆满载。和谐竞争,科学发展,置身西安交通大学的屈茹兰说:“竞争是最好的磨刀石,痛并快乐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在关注世界、服务社会中,定位与实现人生的价值是“90后”的成长路途。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的艺术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人对人的爱与责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望时代车轮运转,需要我们以发展的观点来审视教育,把握其脉搏来培育孩子,让孩子心田“长满庄稼,除去杂草”,使其逐步转化、溶化、进化,直至“枝繁叶茂、惠及众生”。

转化实现 篇2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如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差生”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怀和教育,本文从“差生”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教师所采取的不同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后进生 培养 自信心

在一个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集体里,学生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好,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在学习、相对来讲比较弱的后进生,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课题。

1.搞清楚后进生的成因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们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讲圆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拼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就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后进生往往有两种矛盾心理:一是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们,即使他们有优点也不会被别人发现,所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失去上进的信心。二是他们也有自尊心,也想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和信任,要集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针对后进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首先要亲近他们并随时随地去观察他们。掌握他们过去的思想发展变化过程;掌握他们不易被人发现的种种心态和表现;掌握他们现实的内心思想状况;掌握家庭教育的情况。在了解后进生的同时,决不能歧视他们,而要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对他们多尊重,多增加“感情投资”,促进后进生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增强转化的信心,打好转化的起点。

5.数学教学更应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和尊重,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将丰富的情感化为自尊。因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教师要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4.学习指导适当,帮助他们进步课堂上分层次教学

后进生多数基础知识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信心不足。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进步,在学习指导上对他们采取了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教学中适当对他们降低要求,着重纠正他们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大部分“差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创造一些表现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尽管后进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性格内向,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平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以表扬奖励为主,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后进生也有优点,只是因为他们缺点多,优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教师要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学生都喜欢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在班上提出,奖励也要向后进生倾斜。班级自己设立了面向后进生的“进步奖”。与此相配套,实行量化目标管理,确定了易于考查和操作的评比标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和荣誉的机会,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对班级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把好考试关 培养自信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差生”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篇3

关键词:农民;转化;市民

一、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而不是以打工为目的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短期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政策的推行,阻碍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体制性障碍逐渐得以减少或消除,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到2005年,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已达1.2亿人,其中进城农村劳动力约为1亿人。当前进城务工的1亿多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就业很不稳定,绝大多数只是以打工为目的的短期流动,据资料统计2002年城乡净迁移1814.92万人,2003年城乡净迁移1821.55万人。这里所指的城乡净迁移是农民通过资本积累(包括财富、经验和知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到城镇工作、定居,成为城市居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徘徊在城乡间的游离人,他们是在城乡间游动的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他们虽不完全是农民,但他们也不是市民。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现代化进程就会出现严重的曲折,城乡、地区和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将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城市化首先是人口的城市化。同时农民向市民转变是农村小康的推进器,只有农民转变为市民,减少农业人口和剩余劳动力,才能促进农民增收,才能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措施与途径

1、提高农民素质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前提。融入城市,是一种心理上的融入,农民要转变观念,有融入城市的意识。在行为上,在城市中逐步培养城市化行为习惯。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一个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仅难以有效地转移到二、三产业,即使就业了,也难以取得较高的收入和保持就业稳定。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必然要求。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继续抓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普及高中教育,使农村潜在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次,在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走向培训。引导农民学习,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增强农民适应转移的能力。

2、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之间有一定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但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并没有像托达罗理论模型预期的那样,随着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扩大;相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并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重要阻碍力量。近二十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来,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2005年的城乡差距在2004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如此严重和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大部分农村人口很难筹集起长期迁移到城镇生活所需的启动资金。为了降低迁移成本,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采取短期流动的形式到城市打工。因此适当的城乡实际差距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长期迁移,而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过大将阻碍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因此各地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扩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3、大中城市要轉变观念、降低准入门槛,接纳农民成为长期居住的市民

目前,全社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还存在着种种陈旧观念和错误认识。认为农民进城是抢了城市人的饭碗,农民进城后会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紧张,会带来社会混乱。有一些地方为此对进城农民采取清、赶、堵的办法,甚至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收容遣返、市容整顿等方式,减少外来人口。因此,必须通过政府文件、党报党刊以及电视、电台等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当前,城市中的失业增加并不是进城农民工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没有市场。过多的农民滞留农业,不仅农民没有其他就业机会,收入下降,形成了农村市场增长缓慢,相对萎缩,城市工业品销售困难。只有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才可能加强劳动力市场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为城市工业品开辟广阔市场。

城市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农民市民化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大力发展住宅产业,降低商品房价格,可以减少农民进城安居成本。

4、选择合适的转移途径

农民向市民转化,从转化主动性上看农民市民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农民通过长时间积累,拥有足够资本后主动进城而成为市民。一种是城镇迅速扩张,城镇吞并或非农产业占用农民的土地,迫使农民成为市民。第一种转移途径遵循市场规律,是一种较理想的路径选择。第二种途径使农民成为激进化市民,由于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不足,无法进入高技能劳动力市场,但又不愿意从事低技能劳动从而造成失业率很高。因此应在城镇规划时尽量避免大量征地造成激进化市民失业,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岗位。

从转化地域跨度上看,农民市民化也是两种途径:一是就地转化,也就是通过农村城镇化,使农民“就地”因“城镇化”而成为市民;一是异地转化,农民迁移到异地城市,成为市民。第一种转化途径采取的还是城乡分开的做法。在城市,政府限制农民进城,同时对下岗、失业的城市居民支付津贴和保险;在农村,政府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倡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民就地转移。事实证明,这种城乡分开的做法成效很差,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的空间狭小,农业中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甚至在经济很发达的地区也未能缩小二元经济反差。这种“就地城镇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通常意义上的人口城市化是有距离的。农村城镇化吸引的对象,多是有钱到小城镇开业,或至少是购买商品房的富裕农民,对于只有劳动力的大多数农民来说,这种“投资移民”或“技术移民”都是不现实的。农村城镇化一时回避了“城市病”,但“农村小城镇病”却在不断的蔓延之中。“异地转化”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后,虽然他们不可能马上割断与传统农业农村的血缘关系,但他们毕竟进入了城市部门,开始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农业农村对他们的影响势必呈现弱化的趋势。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大部分城市规模也偏低,城市的积聚功能和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有必要也有能力吸纳农村劳动力。因此,在“就地”、“异地”转化途径选择上,应采取以向大中城市“异地转化”为主,“异地转化”和“就地转化”相结合的政策路径。

5、改革户籍、用工、社保、土地等制度

大中城市中都有一批进城多年的准市民,在新的人口统计中已经将他们算成城市人口,但现存的户籍制度对他们来说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旧有的户籍制度一直是阻碍农民工真正融入所在城市的根本所在,正因为户籍的划分,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世界银行(2004)的一项模拟表明,在今后能够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1%、5%和10%的假设下,全部GDP将分别提高0.7个、3.3个和6.4个百分点,Whalley & Zhang(2004)在假设户籍制度是劳动力迁移的惟一障碍的条件下,通过一项模拟表明,一旦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对于劳动力迁移的障碍,现存的收入不平等则会全部消失(蔡昉,2006)。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能够突破户籍制度障碍,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户籍制度改革,要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减少甚至取消落户费用,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要在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开方便之门。相应改革就业体制,城市的就业政策上也应消除对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待遇,取消各种限制性就业准入制度,拆除对本地劳动力就业采取保护的“壁垒”,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工傷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平等对待新进城落户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大土地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的矛盾,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受影响,为城镇扩容创造条件,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创造空间。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民真正能从土地流转中获益,与此同时,要促进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机会。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刘军,陈兰.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和特点[J].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8:6.

[2]高文书.进城农民工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5-18.

[3]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5:26-30.

[4]樊小钢.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42-46.

如何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篇4

一、深入后进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交谈

后进生的形成主观是由于自身缺乏自立自强精神, 缺乏恒心和毅力;客观是由于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和教育不当所致。后进生日常表现我行我素, 心理呈现矛盾状态:自尊好胜而不愿承认失败, 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 也就找到了主攻方向, 进而就要与之交谈。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因此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保护其自尊,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谈话的重点不应是针对错误严加痛斥, 而是要以平稳的语调、含情的言辞探讨分析其后进的原因:要么分析其家庭影响与小时候的经历;要么探讨他精神的创伤, 找寻心理的症结;要么剖析其个性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这样一定会在他们的心灵上掀起波澜, 让他们意识到班主任的关心, 自己主动认错并改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 应尽量避免谈论后进生的过失和不足, 以减轻他们精神的负担和压力。

二、心中存爱, 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

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班主任只有抱着“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态度爱学生, 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会把你当做知音倾诉衷肠。理想的教育是“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班主任应以不同的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前途, 应该坚信:后进生并非什么都后进, 某个方面的差生可能成为另一方面的优生。

三、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

谈话仅仅为班主任提供了教育的机会, 接下来就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后进生也能成为某个方面的成功者。我们要因时、因地、因材施教, 比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提供舞台, 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潜能, 从而逐步发展自己。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细微进步, 哪怕是美好心灵闪现的一瞬间、一刹那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他们顺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从而驶向人生新的彼岸。

四、发挥自身和集体的力量, 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首先班主任应以身作则, 实践证明, 班主任规范的言行、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踏实的工作作风, 会对学生产生无穷的魅力。其实, 后进生主要差在了非智力因素上, 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 过剩精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难免节外生枝。班主任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善于从各个方面为他们创造机会, 诱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 发挥集体的力量。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 因此要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来影响他们, 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同时集体也可以委以后进生任务, 以增强其集体责任感, 哪怕是开关灯, 管理笤帚、拖把等小事。最后, 形成如家访或电话联系的制度, 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对他们全方位监督。

五、抓反复, 反复抓, 常抓不懈, 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环节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客观环境无时不刻在影响他们, 他们容易在前进中出现反复和倒退, 因此班主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要急于求成, 要深入了解后进生出现反复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坚持到他们彻底转化为止。

总之, 后进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其转化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后进生的转化要在“更”字上下工夫。转化后进生的方法许许多多, 但无论那种方法, 都不能忽视师生的心理沟通以及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它需要我们班主任有足够的细心、信心、爱心和耐心, 从而实现“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崇高目标。

如何实现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篇5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转化

在多年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总结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把初中数学内容学习得很好,特别是到了九年级,情况更为严重。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是比较特殊的。它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那么如何利用九年级这一年时间转化数学困难生,这是学校、家长、数学学困生本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实践九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数学学困生的基本共性

(一)数学基础差

因为长期处于小学数学的学习状态下,所以有不多向思考、不问问题、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等情况。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正常地用数学语言再现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和说明概念之间的结构体系。

(二)作业完成不及时或者抄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不遵循该有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三)缺乏数学学习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依赖性强

上课精神恍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毫不搭理。对于课堂练习马虎了事,不积极思考。缺乏自我学习能力,不能独立找出问题的重点,不能灵活的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速度慢且很容易受外界干扰,无自觉性。

二、课堂教育如何实践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一)转化教学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从教师自身的教学过程来讲,传统教学方法过分追求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特别是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使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感到厌烦。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在课堂的设计上,应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数学和生活严密集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而这些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领悟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好奇心,开展探究性活动,调动学生思维功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厌烦学习为喜欢学习。

(二)适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针对数学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特征,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不是强硬的压制,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能直接参与又能观察和评价,乐在其中。

(三)进行学法指导,改变学习习惯

数学学困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一般不愿自己思考问题,一切知识等着老师教或者遇到问题马上丢到旁边不闻不问。在此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逐步让其独立地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当不能独立解决时,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这样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当然在这过程中必须有老师的引导,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不仅如此,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要督促学困生认真完成并注意检查完成情况,教学中也要提出严格要求。

为了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可以利用班会课时间和学生探讨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做作业。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才能使思维活动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学好数学。

(四)适当开设第二课堂,给学困生找回信心

由于七年级、八年级成绩不佳的原因,九年级入学开始,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一般都会失去信心。开学之初,为学生找回学习信心是相当必要的。所以在开学之初对学困生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采取低起点、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再受到挫折,使学困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尽可能鼓励学困生积极发言,为学困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家庭教育如何实践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一)家长辅导小学数学内容

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来告知:“孩子已经上九年级了,马上就要升入高中,但是数学学习成绩很差。肯定是七年级、八年级的数学基础没有学好,希望老师给辅导辅导。”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很多学困生不仅七年级八年级没有学好,小学数学知识都没有搞明白,特别是分数运算、几何图形、方程与应用题和统计,而这四个方面又恰恰和初中数学联系很紧密。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简单,对于现在的70后家长而言,完全可以自己辅导。

(二)家长督促学困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由于学困生做作业比较困难,难免为了应付交作业而抄袭,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督促其独立完成。如果有能力辅导九年级数学的家庭,可以自己检查作业对错,并和学生探讨。如果没有能力辅导,建议家长保管参考答案书。

(三)家长在教师指导下可以适当为学困生买参考书

对于给学困生的参考书,内容不能太复杂,题目不能太多,并且对题目要有很详尽的答案解析,这样可以培养解题思路。

综上,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悉心努力下,一定能够让数学学困生学好数学,让学生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能够更好地参加中考,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芝霞,刘江洲. “四多四少” 培养自信心[J].教育,2009(29).

[2] 张海燕. 让学困生走出心理阴影的教学策略[J] .教育革新,2008(11).

[3] 吴柱香. 以人为本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青海教育,2007(4).

[4] 周俊满,奉万得. 让“学困生”体验成功[J].基础教育研究,2006(6).

如何实现“体育后进生”的转化 篇6

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是从不成熟到成熟, 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性阶段。他们思想活跃, 但情感偏激;要求进步, 但组织纪律性差, 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 接受新生事物快, 善于交往, 但不能持之以恒, 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 有所作为, 但往往知难而退, 缺乏实干精神。“体育后进生”除了具有同龄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 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 心理矛盾, 情感不稳。

“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 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 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 他们意志薄弱, 自制力较差。

2. 性格内向, 缺乏自信。

“体育后进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 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 又是举足失措, 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 缺乏自信心, 往往知难而退。

3. 意志品质薄弱。

意志品质比较薄弱, 缺乏毅力怕苦怕累, 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 (如:长跑) 难以坚持。缺乏勇气, 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 练习时束手束脚。

4. 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

由于体形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 导致体育成绩比较低, 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毅力不够, 体育成绩提高慢。

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1.个别指导、优生帮促。教师针对“体育后进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 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信心, 在掌握了一定技术后, 指导他们练习时, 态度要亲切, 指导要耐心, 手段要多样, 课上课下结合,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 从而放下包袱, 提高练习效果。另外, 还可以制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后进生”的计划, 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 便于解放思想, 投入练习。

2.降低标准、同等评优。在统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 适当降低难度, 减轻负担或放慢速度要求, 使“体育后进生”感到课有所练, 练有所获。对此, 教师应事先周密地考虑, 提出合理的练习内容、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 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 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在教学中, 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 成绩提高明显的“体育后进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体育后进生”的依据, 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后进生”练习。在此情况下, 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 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3.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 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 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 有的是由于心理素质原因, 有的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 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某同学在练习短跑时, 老是跑不快。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 是腿部力量太差, 还是技术概念不清, 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 即刻提出纠正办法, 使其尽快掌握技术。然后, 再逐步按要领练习, 直到成绩提高为止。

4.激发个性, 团结协作。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 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 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体育后进生”, 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 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 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 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的经历, 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

5. 尊重信任、正面引导。

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朋友, 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应该时刻记住,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 它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 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 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 提高自觉锻练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 要多鼓励表扬, 从肯定成绩入手, 引导其克服困难。

转化实现 篇7

我国政府的财政理念, 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 可以说历经了一个认识和行动上的巨大转变。2008年3月,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部关于预算决算的草案, 大家都可喜地看到, 我国的公共财政进一步在深化。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应该还要研究如何向民生财政这个高层次靠拢。这首先得从公共财政的内涵谈起。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从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说, 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说, 再到布坎南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对于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 公共财政有一个共同点, 即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中的。各国联系实际的结果, 就是市场作用和政府职能互相协调的过程。发展到现在, 公共财政的内涵, 理论界依然颇有争议。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公共性。

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市场有时顾及不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也是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

美国经济学教授阿斯乔曾对美国1950-1988年的公共投资作了大量研究, 发现前20年 (1950-1970年) 呈上升趋势, 后十几年下降, 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交通、排水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 与私人投资是相互补充的。如果因为经济效益而不注意国家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最终将严重阻碍整个经济的运行。美国战后前20年经济增长达10%以上, 是因为国家扩大了基础设施投资, 后20年经济增长率却持续下降, 因为当时公共设施的投资净额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项研究成果对我国如何有效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很有借鉴作用。

实践中,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占GNP的比率, 逐年提高。而理论上。马克思早就分析, 用于“公共需要”的那部分“扣除” (指公共产品) 将会日益膨胀。今天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共支出的膨胀与公共部门的强大, 马克思的预言已经得到了实践的印证, 并将继续得到未来发展的印证。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 民主性。

民主性是公共性的深化和延伸, 首先应体现公正性。很多学者把公正性放到公共性里去讨论, 但笔者认为, 公正性更是民主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主公正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公共财政发展到一定程度, 应该是一种民主财政, 应该包括财政收支活动中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与安排上民主化, 民众在享受财政成果上获取的待遇公正, 财政预算收支全过程都公开、透明, 置于民众的视野范围内。换句话说, 民主性就是形式上, 是预算全过程的公开, 也即我们所说的“阳光财政”, 只要公众愿意, 大家都能有渠道了解和参与预算的过程;内容上, 财政收支安排也应该公平公正, 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意愿为标准。

(三) 法治性。

这是公共性和民主性能够实现的必要保障。民主是相对而言的, 现实中不可能有全民赞同的纯粹的民主, 布坎南就曾经说过:“民主在规范的意义上说只是一种立宪观点”、“只有从立宪层面上看, ‘公共利益’才变得有意义”。的确如此。公共选择不外乎两种结果: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 或者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民主的含义就是尽可能体现最大多数人的意愿。为了避免出现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 就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对公共财政来说, 同样不能希冀在所有层面上实现公共性, 其法治的实质重在立宪层面的规则约束, 即要注重决策规则本身的法治性建设。

二、公共财政在我国的职能作用和基本框架

1999年初, 我国财政部门宣布将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然而, 直到现在, 如何理解公共财政, 理论界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论。这其中, 最多的就是对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是否一样、公共财政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

公共财政思想进入我国之后, 也象其他的一些现代经济学说一样, 受到了一部分人们的置疑。很多人也是把公共财政当作西方特有的理论来批判。然而, 就如市场经济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一样, 公共财政也不能以政治体制来作为界定, 而是应该以是否适合国家宏观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依据。因此, 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时候, 去纠缠于公共财政姓资姓社的问题, 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国有我国的特色和实际,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模仿公共财政在西方运作的模式, 而是应该深刻理解公共财政的内涵和职能作用, 使之实践于中国的国情。

(一)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职能作用。

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或财政的职能分为三种:稳定经济 (维护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 、收入分配、 (资源) 再配置。这三个职能作用理论界众所周知, 在我国也同样适用。不过,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还应该有扩展, 至少还要补充两个方面:

一是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 国有资产积累了30多万亿元, 这些资产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如何把构建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难题。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第60条指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 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第61条规定:“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这是由我国国情和我国特色所决定的。公共财政在各个国家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参与国有资产管理,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是中国公共财政的有机构成和独具特色的内容。

二是稳定经济的同时促进发展。经济稳定包含着经济适度增长, 但经济适度增长并不意味着发展。发展是全方位的进步, 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 国家提倡的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共同富裕等方针政策, 其实质都是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部分。财政作为统筹安排的手段和资金保证, 应该把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目标, 贯穿到财政职能和财政学体系中去。

(二)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框架。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是以国家 (政府) 为主体的分配行为, 国家具有政权行使者和国有经济代表者两种身份, 行使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两种职能。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财政管理制度下支出包揽过多, 公共财政缺位、国有资本财政越位并存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问题, 并没有否定“国家分配论”。这一点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对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扬弃, 是财政体制在我国的创新, 并把它作为不照搬西方模式的举证。

然而, 这个问题应该重新思考。前面笔者也提到, 国有资产的管理的确应该作为公共财政在我国的一种职能作用。但就此继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国家分配论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公众只能被动接受。而公共财政从本质内涵上来说, 都应该把公众同时列为主体。即政府和公众都是主体。政府更多的是用大家的钱, 为大家办事。

三、关注民生, 实现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化

笔者认为, 公共财政的更高层次应该是民生财政, 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要向高层次的民生财政靠拢。

应该说, 我国财政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形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受到关注, 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初步建立, 农村居民住房改造和补助也在探索, 涉农补贴制度不断改进,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不断完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等。再如, 为了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家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 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 降低住房交易税费,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这些都是财政从民生的角度, 及时快捷对经济形势所作的灵敏反应。

但民生财政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单讲, 民生财政意味着财政不仅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满足公共需要, 也不单纯是财政活动应公开公布于阳光下, 更重要的是还要实现众人的参与和监管, 真正体现公共财政公共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的内涵。

我国在满足公共需要方面已经加大了力度。虽然还存在问题, 但中央政府的财政理念已经发生改变。财政预算方面, 公开、透明的程度, 也逐步扩大。但是, 在公众参与和监管方面的工作, 却严重不足。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著名财税专家张馨提出公共财政主要是民生财政。他认为公共财政有两个方面:一,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二, 它是人们群众的财政, 是老百姓将钱掏给政府要政府为他们服务的财政, 这是公共财政的本意。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都是政府进行的分配活动, 但两者的前提不一样, 国家财政的活动主体和决定者是政府, 但是公共财政的活动主体是政府, 而决定者是人民群众。这种区别决定了在国家财政下, 政府的决定是恩赐型的, 而真正的公共财政则是由老百姓决定的, 政府执行的。

的确, 真正的民生财政就应该是解决民生问题, 公开透明, 公众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参与, 并且有法制保障的财政。

从我国的实情来看, 向民主财政发展, 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 抓住民生的重点, 树立人本财政思想。

民生问题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民生的重点不一样。短缺经济阶段, 民生的重点是吃饱肚子, 解决生存问题。在物质产品较为丰裕的时期, 民生的重点是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相同时期, 各地区的侧重点也不同。发达地区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 而对贫困地方来说, 脱贫才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财政服务于脱贫, 那就是民生财政。总之, 判断是不是民生财政, 关键在于是不是从人出发、最终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 继续推进财政的结构改革。

首先是在财政收支总量上的对比。现在关注的多是支出方面, 但实际上财政收入更能影响民生。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 政府财政收入总量多了, 私人部门 (包括企业和居民) 的就少了。如果政府收入总是超常增长, 居民收入只能是低增长或负增长。太多的乱收税、乱收费将造成贫民阶层。这就要求必须有合理和公平的税负, 规范政府分配秩序, 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基本同步增长。其次是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重视“民生”。这点可以说是我国公共财政目前最为重视的。除了公共投资, 在中国, 民生问题还要解决“三农问题”, 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但目前有一种误区, 就是把财政支出按比例分析用于民生的部分。这正是目前一些政府机关在观念上存在的极大问题。就民生财政而言, 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应当是服务于民生, 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理念。花钱的方式可以不同, 支出用途可以有别, 在不同的时期, 也可以有不同的支出重点, 但最终要回归到民生上来, 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把“民生支出”比例的扩大当作一项政绩工程, 把民生当作一种时尚标签来到处贴, 不是真正的“民生财政”。

(三) 财政预算体制本身的改革。

这个涉及面多, 笔者只谈突出的几方面:

1、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有渠道了解预算编制和决策的过程。

既然是政府在花公众的钱, 那具体怎么花, 公众必须清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外, 一切财政信息都不应该对公众保密。我国“国家财政收支数据最初是要求保密三年”, 2009年首次公布四张预算表,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财政部在每月十五日左右定期在财政部网站公布月度财政收支情况, 每季度还对当季财政收支进行分析, 但这应该是财政部门面对公众应尽的本分, 不值得沾沾自喜。我国财政还要继续完善,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有些国家是免费派发政府预算报告给公众, 公众还可以对预算安排和实施过程跟踪问效, 还可以要求听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 不仅是阳光财政的基础, 而且会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2、在预算编制方法上, 也要更加科学完善。

比如预算科目的设置。预算科目越粗糙, 漏洞越大, 会造成钱怎么花都合理, 监督就没有依据。现在我国的设置太粗放了, 预算类科目仅100多个, 预算报告通常只有几页到十几页。1999年, 应对东南亚危机, 预算草案才有八千余字, 2008年算是一个大的进步了, 预算草案达六十三页、超过一万九千字。但还远远不够。比如法国, 预算类科目有1100多条, 美国政府提交议会审议的预算有几百页。相比起来, 我们这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只有最大限度的细化, 预算对公众来说, 才可能变得通俗易懂, 也才能真正实现监管。

3、应该建立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财政资金都由国库单一帐户直接拨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商, 而不需要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帐结算, 这样不单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 也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督, 还能减少国债的发行。同时, 财政也才能真正体现国家大会计的作用。

(四) 公众参与。

财政若是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民众各自的利益诉求, 便难以保证公共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当然, 这不可能达到一致同意。如前所述, 再民主的预算和再有效率的投票制度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也只能是按多数票规则来进行, 由此必然产生相应的受益方和受损方。目前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机制, 保证公众参与的可能和畅通。

参考文献

[1]、《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刘尚希《日渐变为现实的“民生财政”》

[3]、MBA智库百科:《公共财政理论》

[4]、阮宜胜《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和发展内涵》

转化实现 篇8

关键词:学科课程,素质项目,转化实现

课程与项目的有机转化, 就是将原学科体系设置的课程知识点与完成工作项目所需的知识点对应进行分拆, 将原跨项目的学科课程体系, 回归到原始态的工作项目整体性的知识、技能、情景体系;以工作岗位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项目过程为线索、以项目结果为目标, 将知识、态度、情景融为一体, 构筑新的素质项目,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

学科课程凸现的问题

学科课程知识本身源于实际工作, 只不过是将完成实际工作所需知识按学科归集罢了, 若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 这是一种较好的课程形式, 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这种学科体系的课程就凸现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与工作任务贴近不紧。过于抽象的理论使高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

其二, 工作体系与学科知识体系不相吻合。一门或几门课程学完后, 学生还不知道实践某项工作任务要干什么、怎样干, 完成任务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其三, 学科课程很难完整的、逼真的进行实践性教学。学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而工作过程强调其过程的连续性。知识的跳跃性与任务工序的不可支离性的矛盾很难解决。许多学校在学科体系下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但收效甚微。

其四, 学科课程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多重复的内容与学非所用的东西。

“素质项目”的转化过程

按照“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的课程开发思路, 在其转化过程中要注意三个“立足”:

立足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分析专业课程开发者应尽可能对当地经济战略 (包括产业政策) 有一个较透彻的了解, 特别要到产业界去咨询, 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对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时, 应考虑的因素有: (1) 人口结构状况; (2) 劳动力市场对各种职业岗位的供需情况; (3) 因经济发展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哪些新职业与工作机会; (4) 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技术劳动力有多少等等。当这些信息被综合起来进行职业分析时, 专业课程开发人员就会对本地的劳动力市场战略有个清晰的概念, 并将社会需求的岗位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合理的职业分类。在加拿大, 职业分类的结果是一本词典, 称为《加拿大职业分类指南》。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目的, 是培养出市场经济社会中具备胜任职业工作能力, 符合业主要求的毕业生, 它着眼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立足岗位进行工作能力分析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预期, 在确定工作岗位后, 需进一步分析胜任这些岗位所应具有的能力。其操作的基本步骤是:从实际工作对口的职业岗位选拔出一些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专业人员, 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能力分析团队, 将一个职业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工作职责, 在将岗位与职责对应的两个层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与各个职责对应的综合能力及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但工作职责与任务的细分要适度, 通常一个职业可分解为8~12个综合能力, 每个综合能力包含6~30个专项能力, 对每个专项能力分别进行具体详尽的说明。职业分析人员要分别将综合能力对应的各项专项能力的内容的辩证关系进行反复斟酌、修改与完善, 使其能力源于实际、贴近实际、高于实际, 一定要考虑职业发展对能力的要求。

立足工作任务进行专项能力的分析工作能力分析的结果将被用作课程与教学开发的重要参考, 每项专项能力依任务分析确定其主要内容, 任务分析可以由进行工作分析的同一团队来完成, 但其工作方式不是全体讨论而是分组工作, 每组只处理与其有关的几个职责范围内的专项能力。任务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列出获得该项能力的所有步骤, 一般每项任务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个步骤, 按认识事物内在规律的逻辑顺序, 详细的描述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过程。 (2) 确定为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 包括人文素质知识、道德法律知识、专项能力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素质拓展知识等。 (3) 培养学生专项能力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物品与场景。 (4) 为完成工作任务应具有的态度及工作者品质, 这方面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极为重要, 也可以说这是关系事业成败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故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哪些态度和品质对该项工作任务是最重要的。 (5) 为了确保工作任务的质量, 要有机地与生产过程标准相结合, 科学地制定学生工作的行为标准, 并将其作为学生专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但标准一定要具体、直观、易测并应符合产业标准, 一般要包括质量、效率和条件。

“素质项目”的转化要注意“四性”

课程向“素质项目”转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学科课程知识的继承性学科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科学内涵, 课程体系之所以能源远流长, 肯定有其自身存在的核心价值。我们提出素质项目并不是对学科课程的否定, 而是根据经济的发展及职业教育的特点而言的。素质项目与工作项目的根本区别在于除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 还要注意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及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就需要对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吸收,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今后的发展潜能, 必须在确定工作项目时有机地对应继承学科知识, 力求将工作项目变成素质项目。若简单地将工作项目来替代学科课程教学, 从长远看会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下滑。

教材开发的项目性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 素质项目教材要将技能、知识、情感融于一体。工作任务是教材的基础, 知识是任务质量的支撑, 情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根据工作任务完成及职业潜能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对应的有关学科知识, 以达到为将来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而获取知识, 将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在编写素质项目教材时要进行“三者结合”, 即实际工作岗位的行家、教育理论与教学专家组成的素质项目开发团队。他们要站在人才培养角度, 营造职业教学场景;从完成工作任务出发, 丰富工作项目教学内涵。经过开发团队的反复调研、论证与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并不断地倾听社会评价去进行素质项目教材的开发。

教师身份的“三重性”素质项目的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教学内容既含操作技能, 又含专业知识, 还含工作情感, 教师所具备的已有素质很难适应。此时, 教师的身份具有三重性, 即知识的传授者、操作技能的指导者、工作态度与情感的引导者。其中每一种角色的成功充当, 教师均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如教师原有的学科课程知识的结构是“条条”形的, 要求知识的深度;而素质项目所需知识是“块块”形的, 特别强调知识的广度、与工作任务的贴近性和有用性, 一个项目所需知识应是原来几门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机重组;项目操作技能不同于学科的专业实践, 它强调与实际工作的紧密性与仿真性。一个项目的操作要能真正生产出符合社会标准的有用“产品”, 这一块恰恰是我们高职教师的弱项, 现有许多教师只会动口不会动手, 动手也仅仅只知皮毛, 技术不精湛, 很难生产出标准产品, 也很难给学生在操作上起示范作用,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必须到实际工作部门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求;项目工作态度的端正与情感投入更是现行教师的盲区, 教师中能真正深入实际、身体力行全过程、全方位独立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人并不多, 有许多只是看看或学做而已。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 为了适应高职素质项目的教学, 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就是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并在两者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态度与情感的体验, 使自身的教学素质得以提高。

教学场景的职业性教学的职业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要在环境中陶冶人的职业情操。为了适应素质项目的教学, 就要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形式, 使“课堂变车间、车间变课堂”, 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条件。当然, 这种环境的提供不仅是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 更要注意校企合作, 采取“筑巢引凤”或“引凤筑巢”的形式, 将企业的先进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课堂, 也可与相应规模、技术的企业进行联姻, 共建实训基地, 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亲身感悟企业的文化氛围与工作场景。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不能将学生“放羊”, 而要派专业对口、责任心强的教师去企业进行协管, 以达到在管中学、在学中教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N].光明日报, 2007-12-10.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4) .

[3]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5, (22) .

如何实现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篇9

一、数学学困生的基本共性

(一) 数学基础差

因为长期处于小学数学的学习状态下, 所以有不多向思考、不问问题、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等情况。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不能正常地用数学语言再现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和说明概念之间的结构体系。

(二) 作业完成不及时或者抄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不遵循该有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 死搬硬套, 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三) 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积极性不高, 依赖性强

上课精神恍惚,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 毫不搭理。对于课堂练习马虎了事, 不积极思考。缺乏自我学习能力, 不能独立找出问题的重点, 不能灵活的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 阅读速度慢且很容易受外界干扰, 无自觉性。

二、课堂教育如何实践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一) 转化教学观念, 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从教师自身的教学过程来讲, 传统教学方法过分追求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 特别是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显得比较枯燥, 使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感到厌烦。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在课堂的设计上, 应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数学和生活严密集合,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而这些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 领悟新课改的要求, 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好奇心, 开展探究性活动, 调动学生思维功能,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厌烦学习为喜欢学习。

(二) 适当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让学生快乐学习, 享受学习。针对数学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特征, 教师应该充分重视, 不是强硬的压制, 而是尽量创造条件, 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 在数学学习中, 让学生既能直接参与又能观察和评价, 乐在其中。

(三) 进行学法指导, 改变学习习惯

数学学困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 一般不愿自己思考问题, 一切知识等着老师教或者遇到问题马上丢到旁边不闻不问。在此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逐步让其独立地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解决。当不能独立解决时, 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这样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 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 当然在这过程中必须有老师的引导, 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不仅如此, 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要督促学困生认真完成并注意检查完成情况, 教学中也要提出严格要求。

为了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可以利用班会课时间和学生探讨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做作业。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 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才能使思维活动更加持久, 更加深入, 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学好数学。

(四) 适当开设第二课堂, 给学困生找回信心

由于七年级、八年级成绩不佳的原因, 九年级入学开始, 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一般都会失去信心。开学之初, 为学生找回学习信心是相当必要的。所以在开学之初对学困生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采取低起点、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 尽量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再受到挫折, 使学困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尽可能鼓励学困生积!极发言, 为学困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让他们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家庭教育如何实践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一) 家长辅导小学数学内容

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来告知:“孩子已经上九年级了, 马上就要升入高中, 但是数学学习成绩很差。肯定是七年级、八年级的数学基础没有学好, 希望老师给辅导辅导。”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很多学困生不仅七年级八年级没有学好, 小学数学知识都没有搞明白, 特别是分数运算、几何图形、方程与应用题和统计, 而这四个方面又恰恰和初中数学联系很紧密。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简单, 对于现在的70后家长而言, 完全可以自己辅导。

(二) 家长督促学困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由于学困生做作业比较困难, 难免为了应付交作业而抄袭,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可以督促其独立完成。如果有能力辅导九年级数学的家庭, 可以自己检查作业对错, 并和学生探讨。如果没有能力辅导, 建议家长保管参考答案书。

(三) 家长在教师指导下可以适当为学困生买参考书

对于给学困生的参考书, 内容不能太复杂, 题目不能太多, 并且对题目要有很详尽的答案解析, 这样可以培养解题思路。

综上, 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悉心努力下, 一定能够让数学学困生学好数学, 让学生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能够更好地参加中考, 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摘要:数学是中学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 也是初中学生认为最难学的学科。本文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 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来提出对转化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见解。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转化

参考文献

[1]刘芝霞, 刘江洲.“四多四少”培养自信心[J].教育, 2009 (29) .

[2]张海燕.让学困生走出心理阴影的教学策略[J].教育革新, 2008 (11) .

[3]吴柱香.以人为本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青海教育, 2007 (4) .

转化实现 篇10

【关键词】 大面积;农村英语;差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一、前言

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初中阶段学习英语时受影响的因素

1、年龄

许多的研究者在研究假设中反映出孩子在学习外语方面比年长者更为熟练,那是因为儿童在青春期之前都是自然收获语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总是在各方面比年长者更有经验。

2、学习风格

研究人员曾提出学习方式是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学习风格是指认知与互动模式,它影响学生的感知,记忆,还有思维。在外语学习中,不同的学习者喜欢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学习问题。

三、农村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受影响的因素

1、教师教法陈旧

很多农村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讲解、分析及机械的句型操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也缺乏语言锻炼的机会。

2、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较少

大多数农村学生生性胆怯,对教师心生畏惧,不敢大声地朗读英语,生怕说得不好,被其他同学嘲笑。而有些教师只知道一味地批评学生,很少鼓励他们,也很少和学生交流。

四、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时的分化点及其分化的原因

1、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时的分化点

我们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它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严重,以致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使得英语教学堕入了被动难堪的场面。

2、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时产生分化点的原因

(一)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极分化的潜在主因

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差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同学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习惯。部分教师对这样的学生黔驴技穷,最后只能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后进生。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才能的手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途径。假如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

五、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实际困难

1、基础差

农村学生由于英语教师的缺乏,在小学启蒙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教育,造成学习英语的基础不扎实,还有许多外来民工子女在小学甚至没有接触过外语。这些学生到了中学以后,知识面相对较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差导致学习英语力不从心。

2、习惯差

绝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困难户”,课前不预习,课后不认真复习,一堂课下来却不知听到了什么,加上每天很难自觉地完成当天的任务,日积月累副科对知识的掌握愈来愈少副科怎能不掉队呢?还有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上课很难照顾全面,讲课时不可能都盯着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容易被疏忽,这些学生不仅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更失去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中“差生群”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感情

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经常我利用课间时间和他们“侃”学习,利用他们部分同学爱上网的习惯,加入他们建立的学生群,乐意加他们QQ好友,和他们一起聊天传送学习资源信息,帮他们设计能够达到的学习计划,建议可行的学习方法。

2、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早自习让他常领全班同学读,大大地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增强了他学外语的信心和兴趣。课堂设计问题,尽可能触及面扩大化。我总是设计出各个层次面的问题,一节课一般都有十多位到二十多位的同学有机会回答问题。就是听到错误的答案,教室里爆发出的还是开心和愉悦的笑声,这样的氛围中,差生很少有压力,怕回答不出,被别人取笑。

3、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帮助差生克服自卑,恢复自信

在课余,教师更应该从基础语法、拼读等方面加以引导,有效地扭转学生的消极态度和不良情绪,促进师生感情的融洽。同时,对学生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赞美。这种被接受、被承认的信号,可以激发他们内心被包裹的自信,激发潜在的智能。备课时,特别安排讲新带旧,循环复习和由浅入深的教学程序,以引起后进生的注意,并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创造较多的参与机会。

4、给差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就及时地帮助他们列出学习计划。鼓励优秀生主动与差生结对子,帮助差生进步。并不断的加强班级凝聚力,利用集体给他们加压,使差生意识到自己成绩的落后会给班机拖后腿,为了班级荣誉致使他们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成绩

5、争取差生家长的配合

外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差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对差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七、结束语

任何班级都相对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生”,而差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差生”的转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婵.浅谈如何转化农村英语差生[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2011.

转化实现 篇11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有时,我们教师太急于“传道授业”了,总想把自己所学所思所想一股脑地教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就完全抹杀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这样,教师自己很累, 教学效果却不好。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Songs,Games,Chant, Story telling等形式贯穿课堂,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会大增。

二、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 忽视其他考察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 自信心得不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从被动的测验接受者变成各种各样英语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评价活动是用来发现他们能做什么,不是去寻找他们的弱点,而是尽量给每个人都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我动了一番脑筋,从平时的课堂作业、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入手,设计了一系列的各种评选活动之星,尽量让全班优秀、中等、差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感。如,选出单词听写进步之星、书写整齐评选之星、优秀板报活动和手抄报评比之星等,对这些学生进行微不足道的物质奖励。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虽然与智力因素有关, 但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过:“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那样有规律,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某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律就是指“良好的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们,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也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也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一样,涉及的量大面宽,加上它作为我们的外语语言,我们身边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我们就只有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教材资料、各种课外阅读材料等来学习。 当然,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每天都花一点时间朗读英语课文。读书时要摘抄一些好的名言、警句或句子。读到一篇好的文章,随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如,学了高一上册“Getting To Know Steven Spielberg”一文之后,我及时要求并帮助学生写下了心得体会“Learning From Steven Spielberg”,并指导一位学生把它发在了英语周报上。

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一旦有了一种稳定的内心体验,学生就不会因为一次偶尔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告诉他们有些事情只要我们有勇气尝试了,也是一种成功。如果缺乏自信心,影响的不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形成。

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自信、教学热情为学生作表率,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教室上课,你的学生也会带着沉重心情听你的课,这样当然会成为一节死气沉沉的英语课。

时代在召唤我们,新课程改革也在明确要求我们不要搞应试教育,不能把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只教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们教师急需调整心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坚信落后的学生会赶上来,我们的信心会感染学生, 关爱、信任的力量会激励学生一生。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上一篇: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下一篇: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