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相互作用论

2024-10-16

认知相互作用论(精选10篇)

认知相互作用论 篇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幼儿道德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 可塑性最强;同时也是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 如果幼儿能接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 他们就可以分辨真与善, 从不懂到懂, 从不知到知, 从不辨是与非到明辨是与非, 为幼儿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一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儿童德育, 它是通过童话场景来呈现具体的人物和情境, 以展示一定道德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对童话的欣赏, 逐渐加强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的学习, 幼儿可以够获得大量逼真、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 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当中去, 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 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幼儿期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奠基阶段。个体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因素相辅相成, 彼此相互渗透。其中, 道德情感是动力, 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关键。而道德认知则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起着先导作用, 是德育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首要环节, 也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人的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 其道德观念就越明确、越坚定, 就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 形成道德品质。”[2]道德认知起引导和控制幼儿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只有在必要的道德认知基础上才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认知是行为的先导, 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点。”[3]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作为引导, 幼儿很难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从道德认知入手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无论是对幼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形成, 还是对整体道德品质的又快、又好发展, 都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童话契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有效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对幼儿进行德育启蒙, 首先, 要遵循幼儿道德认知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感受性, 其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 幼儿期是幼儿接受熏陶,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4]在幼儿期, 幼儿容易接受外界各种教育刺激的影响, 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后期的反复刺激和强化下, 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因此, 从幼儿期以正确的道德认知来影响幼儿, 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是错失了幼儿道德发展的关键期,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在幼儿的早年, 不能合理地教育幼儿, 使幼儿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

幼儿心理具有具体、形象和情境性的特点, 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比较贫乏, 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他们只能理解一些简单、形象, 且与自身的原有的社会经验或者具体事物及情境相联系的道德要求, 只能从具体的、个别的、表面的方面去理解道德问题。以往“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幼儿道德启蒙, 不顾幼儿园有的社会知识经验基础, 也不顾及幼儿自身的感受, 只是灌输抽象的道德规范, 严重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 违背幼儿心理年龄特点, 会对幼儿道德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脱离幼儿的生活、脱离幼儿的世界而进行的道德教育适得其反, 会培养伪君子, 会造成童年的败坏、道德的败坏。”[5]

(一) 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感性, 符合幼儿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在幼儿道德教育中, 试图通过抽象的灌输道德规范来进行, 往往是收效甚微的。而童话经过人们加工、具有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情节。其中正面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或能够引起幼儿同情的道德形象, 它能够激起幼儿强烈情感共鸣, 这样童话自然能够吸引幼儿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知去领悟童话的寓意, 因此, 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 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境性, 有助于幼儿对道德知识的实际运用。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 它是通过呈现具体的人物、情境, 来展示一定道德所使用的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聆听童话, 逐渐丰富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 幼儿能够获得大量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 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地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中去, 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道德的熏陶, 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三) 童话提供的道德形象和榜样具有形象性, 易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幼儿的许多社会性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习得的, 在社会情境中, 个人的行为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幼儿的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幼儿都喜爱这些良好的道德形象, 并容易为他们的良好的行为或事迹所感动。再加上讲述者对童话的动情叙述, 以及绘声绘色的表演, 童话中的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个幼儿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机智勇敢的小红帽”“勤劳能干的猪老三”“团结友爱的鸭弟弟”等童话形象为幼儿所喜爱、所铭记。在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中, 幼儿便会对这些榜样的行为进行模仿, 进而推进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 幼儿正处在直觉思维阶段, “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表象与直接感知与道德事物的形象直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6]而童话正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创编的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表达方式, 童话给幼儿带来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道德形象。如勇敢的小红帽、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女孩、不气不馁的丑小鸭, 等等。“幼儿在听或读童话时就会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获得一些教益。这些教益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道德认知的重要前提。”[7]

三、关注道德教育中童话的使用方式

(一) 选择童话时应关注幼儿的兴趣。

当前, 童话的种类甚多, 在选择童话是要以幼儿的兴趣而非成人的意志为依据, “无论童话的创作还是欣赏, 都要更多的提倡愉悦性、快乐性。”[8]因为一则童话越有趣, 它的内容越能为幼儿所记忆, 有的甚至让幼儿一生难忘, 终身受益。

(二) 以合理方式呈现童话, 唤起幼儿的道德体验。

“体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这正好符合了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 有助于幼儿对童话寓意的理解, “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 它将主体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衔接、贯通, 并帮助主体实现认知的升华。”[6]为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讲述, 让幼儿表演, 多媒体辅助等方式, 为幼儿创设好童话中的情境, 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情境, 去感受童话的道德寓意。

(三) 引导幼儿解读童话, 启迪幼儿道德智慧。

教师要引导幼儿的道德成长。引导关键在于两点:首先, 要发掘童话中有利于幼儿道德成长的主题。如《小鸭和小熊》写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让路给小鸭子》使幼儿意识到对小动物也要有爱心。其次, 教师要指导幼儿对童话的解读。当幼儿沉浸在童话的情节当中, 就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 帮助幼儿明确童话的寓意。

(四) 把握幼儿道德成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不仅要针对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 更要考虑幼儿的潜在的发展水平。过高水平的道德内容对幼儿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而水平过低的道德内容, 幼儿又不感兴趣, 因此, 在选择童话时要以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 不应过高或过低。因此, 教师组织的童话, 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 又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童话德育契合了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 通过感染、启迪而不是说教、灌输, 童话让幼儿逐渐体验、理解人际交往中必要的道德规范, 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 成为引导幼儿道德行为的准则。

四、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随着人们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以及童话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的不断重视, 童话作为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素材, 已经渗透到幼儿家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中的近200多名教学一线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有94%的幼儿教师在本班幼儿一日生活中适时投放数量不等的童话,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表明教师们, 尤其是一线的幼儿教师们十分重视运用童话寓意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也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 但是这些成果大多是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难以准确说明童话在幼儿道德认知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 更难把握运用童话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规律。为了让人们更为准确地掌握童话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给幼儿以适合发展特认知发展特点的、快乐的道德教育, 提高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自觉性, 需要我们对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问题作出持续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摘要:运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 适应了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幼儿在欣赏自己所喜爱的童话的同时, 能轻松愉悦地去理解童话中所蕴涵的道德寓意, 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以提高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童话道德教学,道德认知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66.

[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138.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34.

[4]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92.

[5]刘晓东.“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J].幼儿教育, 2004 (11) .

[6]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2:74.

[7]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学前教育, 2000 (2)

[8][9]童话精神与幼儿审美教育[A].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认知相互作用论 篇2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高中生物教学;作用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专家戴维·保罗奥苏伯尔于1963年提出著名的认知同化论,他认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为了达到有意地学习这个目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该将新学的知识建立在已掌握知识架构的基础上,通过将新获取的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将新学习的知识同化,进而获取新知识。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对学习具有主观意向性,对学习内容具有理论逻辑性。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认知同化论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革命性进步,通过认知同化论,可以让生物教学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知识逻辑性强的特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一、认知同化思维的重要性

跟随社会发展趋势,市场化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具有专业性的学术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能够顺应时代竞争趋势,采取正确的思维模式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发展的高端多功能性人才,认知同化论是科学论证的教学理论,能够让学生达到21世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合理运用学生生物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同化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已掌握知识的理解基础上的,通过对旧知识的逻辑推理整合,理解和获取新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就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点,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基本知识框架的构建过程,其框架的基础是已掌握的生物常识,高中生物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清楚了解授课对象已掌握知识的认知程度,即生物基础,尤其是与所要教授的新知识之间有关联的部分的认知程度,并以此为重要参考因素,合理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双子叶植物时,先讲述苹果树、杨树、洋槐、棉花、向日葵、叶子的特点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发现其中共性,再讲述“新知识”单子叶植物,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获取新知识。

2.恰当地选取教学例子,增强学生兴趣

奥苏伯尔提出认知同化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有意愿去学习,才能更好地将已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相结合,归纳总结,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具有主动性就要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保持新鲜感和兴趣,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学生通过自己逻辑推理获取的结果,对学生保持对新知识的新鲜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所要做的则是通过选取恰当的例子,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逻辑性链接,让学生有主动意愿去学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当对课堂所要教授内容具有全局观,能系统看待所教授内容,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和生活较接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分层次地教授内容,通过合理选取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渐进学习。如,在呼吸作用教学中,因为细胞是微观层面的,比较抽象,学生对这种模型没有概念,如直接灌输新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讲述工厂流水车间的工作方式,再加之动画播放,那么学生通过对例子的了解,再去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就比较简单,这个过程中,既可以避免学生因为知识枯燥而丧失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

3.构建良好的学习认知结构,提升学习质量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良好的学习质量建立在合理的学习认知结构基础上,生物学科是一个知识繁杂的科目,内容琐碎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科目时,自身能很好地梳理,具有清晰的框架。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自身构建的知识结构体系,将课堂教学内容纵向分述,运用学科本身之间联系的知识网络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构建认知结构的能力,并最终建立良好的学习认知结构。如,分析遗传信息时,应将核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等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知识框架。高中生物教学就是要将学生构建的各个知识网络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新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助学生思维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认知同化论中的教育观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所学知识,合理设计知识结构,充分运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保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生物的意愿,最大化发挥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认知相互作用论 篇3

一、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的主要内容

1. 认知结构。[1]

这一概念是由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Piaget提出的(叶浩生,1998:479-480)。认知心理学认为(吴庆麟,2000:217;施良方,1994:223),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即个体已经知道了什么。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学习就是通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2. 同化。

“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在生理学中,它是指机体吸收食物并使之转化成原生质。最早用这一概念来解释知识学习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随后皮亚杰(Jean Piaget)用同化和顺应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奥苏伯尔扩大了“同化”一词的内涵,将皮亚杰讲的“顺应”的含义也纳入“同化”一词中。[3]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模式。第一种,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第二种,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第三种,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新旧知识的三种关系就导致了三种形式的同化,即下位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2]

3. 意义接受学习。

所谓意义接受学习(meaningful reception learning),简称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或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是指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3]

4. 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

(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3)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对分析教学任务的作用

教学任务分析的目的是在开始教学活动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德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德习得的有效条件。教学任务的分析和制定要以认知同化论为理论指导。

1. 教学任务要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为教学的基础,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

在规定教学任务时,不能脱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如果教学目标太高,学习者会感到学习吃力而且有可能失去对教学材料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目标订得太低,则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容易引起教学活动中学生精力的不集中。

2. 教学任务的分析需要考虑到教学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性。

缺乏逻辑意义的教学材料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认知结构不相符,因而难以被同化。如果教学材料本身缺乏逻辑意义,教学任务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将这些材料逻辑化,按照学生能理解的逻辑结构梳理材料。若教学材料难度过高,还应考虑插入先行组织者的材料作为过渡,靠先行组织者的知识来连接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教学材料知识水平的差距。

3. 教学任务要有激励学生主动丰富完善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内容,要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性条件进行分析。

比如对学生了解到习得知识必要性的认识要求,或者在传授新的知识技能前需要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都应在教学任务分析时有所考虑。

三、认识与启示

1. 教学设计要考虑新旧知识的联系,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及教学环节间的过渡。

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强调潜在有意义的新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确实无论学习什么新东西,总是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感悟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看到同化理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富有意义的顺序来组织单元或主题,把学生要学的新东西与以前学过的类似的东西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有意义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碎片。例如借助导入问题,在主题、社会和学生间找契合点,鼓励学生从自身到社会的不同角度探讨单元话题。这种学习的情境性以及知识在情境中呈现的多样性,一方面有助于体现课程学习与显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促使学习者开启原有知识储备,注意到自己既有知识与现实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教什么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因为教科书、练习册和课程纲要中已经被详细地制定了,但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开发、再创作,包括创作练习、课件、教案。传统的教案通常包括课堂时间分配、课文讲解与练习的布局安排,补充教师用书没有提供的难点解释、例句等。现代教案则还要体现教育理念与原则,细化目的和标准,并且自然延伸,扩展课堂,尽可能地将教材内容逻辑化,按照学生能理解的逻辑结构梳理材料,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4]

3. 创建一个能支持鼓励学生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有意学习的心向,使其愿意学、主动学。

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优化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的比例,多开展小组活动和结对活动以增加提问,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讲授要吸引学生注意,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在课文学完后强调重点和难点则可以推动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不断分化、丰富,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

综上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对于英语教学富有指导意义,也为我们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明确了方向。只有积极参与、大胆探索与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 阐述了同化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 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合理使用教材, 强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调动学习者有意学习的心向, 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英语教学,作用及启示

参考文献

[1]任连奎, 王洪月.认知同化论语境下对可理解输入的再界定及其对外语网络教学作用的实验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10:51-53.

[2]刘艳红.同化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南京: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34-35.

[3]余杨.浅谈意义——同化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活动家, 2007, 6:148-149.

中美战略相互认知与“冷和平” 篇4

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中美关系有许多分析和预测,其中颇引人瞩目是认为中美会出现“霜冻式和平”或者“冷和平”状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其相互认知,不仅将决定两国关系发展的走向,还影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冷静分析,从两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拨开地缘政治棋局错综复杂的迷雾,看清国际格局大趋势,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西方学者认为,中美关系在21世纪可以用3C来概括“Cooperation,Competition, Conflict”,即合作、竞争、冲突。目前主要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冲突还是遥远的“影子”,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结果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修昔底德陷阱”吧。他们把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发展看成是亚洲大国关系乃至世界秩序的重组,从“零和”博弈的角度机械地观察大国力量的历史消长,把中国视为美国的“挑战者”,是想推翻美国一手创立的“世界三个体系”,即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政治安全体系、以关贸总协定(现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贸易体系、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为核心与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这样的逻辑思维得出的结论必然是负面、悲观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核心有两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应用到中美关系上更是如此。中国认为,中美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的责任。两国经过几十年的合作,已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格局,经济金融联系十分紧密,对全球治理体系的维护和改革也有着广泛的共识。

当然中国并不回避矛盾和分歧,中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都有不同,战略取向未必一致,出现摩擦和矛盾是正常的。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给我们最深的启迪是,大国合作则共赢两利,相斗则双输互损,只有双方寻找共同利益汇合点,坚持不懈的做出努力,两国合作的“蛋糕”才有可能越做越大。

战略认知的差异和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选项,我们常说,指导思想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管方向的。正是因为中美两国“块头大”,关系重要,我们有必要梳理清楚中美战略认知的脉络和误差,以正确认识对方,正确认识我们的世界和时代。

如何避免战略认知的偏差和错误,寻求新时代大国的和平竞争与相处之道,是历史对中美两国的考验。

最近,美国著名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了布莱克威尔和特里斯两位学者撰写的《修正美国对华大战略》报告,认为“北京和华盛顿之间长期处于战略对抗的可能性很大”,并出谋划策,建议美国如何集中所有“力量要素”,以“平衡”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维护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联想到2015年初美国防部中国专家白邦瑞《百年马拉松》一书,指责中国1955年开始就对美实施“战略欺骗计划”。这些与2010年以来奥巴马政府极力推行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如出一辙,更是此战略的理论基础。

这些说法或者理论离事实相去甚远,连不少西方学者都认为,美国这一思路是行不通的,只会引发中美长期冲突。如果修昔底德在世,他也会“坐立不安”,他的有关大国冲突“陷阱”的预言在21世纪还会出现新的版本。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中国的需求上升,G20头几年几次峰会,中美通力合作,同舟共济,成功避免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崩盘。当然,世界经济也因主要大国的全力合作而迅速走上复苏的道路,美国经济恢复势头最强。常言道,好了伤疤忘了疼。美国摆脱了经济衰退、赤字缠身之后,加上页岩油气大规模开发成功,开始回到地缘政治的传统思维,琢磨如何保持美国霸权地位这个根本问题。思考是应该的,可是逻辑思维出现了偏差。

不少学习国际关系的人都读过芝加哥大学米尔斯海默教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该书2014年再版时增加了关于中国的章节。米教授的观点是,大国为了自身安全一定会追求霸权,而守成霸权则不会容许后来者坐大。它对付潜在或上升霸权的主要战略是“平衡”,在对付中国时则是“离岸平衡”,因为美国与中国之间还隔着浩瀚的太平洋。

中美之间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其关键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

由此,我们可以在亚洲错综复杂的变化中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矛盾加深,海洋权益争端激化,乃至于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的关系在一些问题上也有些纠葛,甚至在个别重大项目的合作上出现反复。这后面都有美国“离岸平衡”之手在起作用。最近,奥巴马总统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还拿中国说事,称“我们必须确保是美国在制定(亚洲)的贸易规则,而不是中国替我们制定这些规则。”奥巴马在这里说的是美国极力推动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且不提中美双边贸易已超过5000亿美元,如此将美国与中国对立起来,是典型的“零和”思维方式。其实,贸易应该是双赢、多赢的,而且亚洲的贸易规则应该由亚洲和与亚洲打交道的国家一起商量制定,不应该像TPP谈判那样把中国排挤在外。

2011年有本书叫《世纪之争》,作者迪亚虽然描述的是中美在21世纪可能发生的“争夺世界”,但他在书中同时说,“自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以来,亚洲经历了几十年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繁荣”。这句话一语中的,道出了中美和平竞争的合作共赢结果。

习近平主席近年提出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破解中美关系许多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双方目前对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已有基本共识,需要尽快细化,落实到双边关系的方方面面。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两国进行战略沟通、推进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时机。

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和中国提出的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主张,美国的TPP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摆在一起比较,从根本上说,是两国整体战略思想的不同。路线定方向,路线错了,就有可能使一国对他国作出误判,如果再采取相应的政策,那么错误战略就会被固化成行动,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我们都知道,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不允许任何国家坐大,从而损害美霸权地位。而“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如何引领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改革朝着“不冲突、不对抗”的方向发展,是各国尤其是大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迪亚在《世纪之争》中忠告,核国家之间战争打不得。给我们这个时代冠以“零国集团”(即没有领导的世界)的美国学者布雷默认为,中美继续处于“非敌非友”的稳定状态对我们避免地缘政治危机恶化是有利的。

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无论是中美之间,还是别的大国之间,其关键都是相互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美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去年曾著书提议,中美平行采取战略再保证措施,“把分歧装进箱子”,以维护两国合作大局。中美合作共赢、增加互信最为有利的领域是全球治理,即双方就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而进行合作,并带领其他国家一起通过谈判,寻求核不扩散、反恐、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想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重新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新压力、制造新障碍,显然不是正面的做法。

文化认知对翻译的作用 篇5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 蔡晖指出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大体为: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概念范畴—语言符号。认知语言学认为, 人类语言并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语言行为是基于体验的认知行为, 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与外界的互动式体验与感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 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应当既要考虑到作者, 又要考虑到作品本身, 也应兼顾读者。只有将交际过程中的三个环节要素 (作者、文本、读者) 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考虑到体验和认知这两个要素的制约作用, 努力处理好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作者、理解作品、译好文本。

二.从文化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翻译

从隐喻的认知特点来分析, 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译者经常会遇到认知方式与语言形式 (编码形式) 矛盾或统一的两种情况。矛盾是指两种认知方式不同而表现出两种语言形式不一致。相反, 如果两种认知方式相同, 就会出现语言形式上的统一。

1.直译

由于客观自然规律具有相对统一性, 不同文化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也有相似的认知经验。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以自然现象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对象, 因此, 隐喻结构在不同的两种语言中有些是完全相同的。当两种隐喻的认知方式相同, 语言形式统一时, 采用直译将源语的喻体形象地移植过来传递给译文读者, 可以保持对等的形象与风格, 做到“神形兼备”。如成语:a heart of gold—金子般的心, 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等等。句例如下: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2.意译

由于一种语言词语范畴的隐喻性和两种语言词语范畴以及结构的非对应性, 使翻译成为一种认知的、创造性的活动。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隐喻的异质性, 有的隐喻形象是不可译的, 其直译会令读者百思不得其旨。此时宜改用意译, 舍弃原文形象以忠实原文意义。正如世界著名口译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所说, 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 而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意义, 翻译的任务是转达意义, 而语言只是理解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的丑事)

It was diamond cut diamond when the two men met because they were both so sure their own ideas were right. (这两人都坚信自己的主张正确, 因此他们相遇是一场棋逢对手的酣战。)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 选择哪一种译法需要充分考虑到源语和目标语在形成概念时的差异以及两种文化的差异。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 同时也是两种思维形式的转化活动, 隐喻思维和认知密不可分, 又都以语言形式为记录符号。因此, 要做好隐喻翻译, 不但要通晓语言知识、文化知识, 同时还要熟悉人类的认知规律。

三.英汉颜色隐喻的跨文化认知对比及翻译方法

1.英汉颜色隐喻的跨文化认知对比

颜色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民族对颜色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认知, 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颜色隐喻。以红、黄、白三种颜色为例, 对英汉颜色隐喻的认知进行跨文化对比。红色在中国有温暖、光明的含义, 是幸福、吉祥、喜庆的象征。但红色在西方往往与死亡、流血、暴力、危险等有关, 是人们不太喜欢的颜色。“黄”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威严和崇高的象征, 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颜色。然而黄色在西方却意味着胆小和怯懦。白色在中国具有冷清、凄惨和恐惧的含义, 是悲哀的象征。而在西方, 则象征着和平、欢乐、高贵与纯洁, 常与圣诞节、婚礼联系在一起。

2.颜色隐喻的翻译方法

隐喻的翻译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 而是涉及到民族文化心理的解读、表达与接受。

(1) 替换

当原文中的颜色隐喻在译文中不存在, 但译文中有其他的颜色隐喻表达相同的意义时, 可采用替换的翻译方法。比如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怡红公子”时, 将“红”归化为西方人喜欢的“绿”, 译为“Green Boy”。中国人将嫉妒比作“红眼病”, 而英语国家则将其称为“green-eyed monster”, 因此要翻译“得了红眼病”, 可直接替换译为“to be green-eyed”。这种归化式翻译, 兼顾了颜色隐喻内涵意义的传递和语言的形象性表达, 可谓“一石二鸟”。

(2) 直译加注

一些颜色隐喻在原文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但在译入语中却没有相似的联想意义。如果这个隐喻中的颜色意象对于读者了解整个语篇或源语文化起着关键性作用, 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比如根据中国的民间习俗, 生了小孩会向亲戚朋友送“红蛋”报喜, 寓意吉祥。由于西方没有类似的习俗, 读者会对“红蛋”产生好奇, 适当加注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一民俗。同时由于红色在西方有贬义的联想, 加注还可以消除误解。直译加注不仅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还能增加作品的异国情调。

(3) 意译

过多的直译会影响译文的通顺, 使其失去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跨文化交际的流畅。有时可采取意译的方法。比如对于小说中的“红娘”可直接意译为“match-maker”而不用对其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因身穿红衣、头戴红花来彰显其职业形象, 以及其在中国民俗中替男女牵线促成美满婚姻这一“红喜事”的得名由来进行大段的加注。即使读者对“红娘”这一文化意象的内涵不太了解, 也不会影响其对译文整体的审美接受。这样使译文不会因为生僻的颜色意象而拒读者于千里之外, 同时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四.结论

在跨文化、跨语际交流活动中, 英汉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翻译 (即信息的交流)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的微妙复杂关系若能逐一比较理清, 一定能提高翻译质量, 对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颜色隐喻具有认知作用。各民族语言中的颜色隐喻既有共性, 也存在差异, 反映了各民族对外部世界不同的体验和认知。正确翻译颜色隐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摘要: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 都离不开语言。一个异域的表达方式能否最终被目标文化接受, 并不是经过译者完成了语码转换就一蹴而就的, 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知机制。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个性, 使不同的文化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反映到语言层面上, 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个民族语言在其漫长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 因而不可规避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考虑到目标语与语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使得源语无限靠近目标语。

关键词:文化认知,源语,目标语,翻译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范勇.文学中的形象思维[J].外语学刊, 2001 (2) :85.

[4]蔡晖.转喻思维产生动因的多元思考[J].外语学刊, 2006 (6) :41-45.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30.

[6]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 2002 (5) :21-25.

[7]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2) :64-67.

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和认知 篇6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作用

高校的档案中记录了几乎所有学校在运行的过程中涉及的资料, 包括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等, 因此, 档案实际上是学校运行情况的一个真实的记录。从其他的角度来看, 高校的档案是国家教育部门对该学校的进行监督与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评价高校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是高校是否能够被评定为重点学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 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日常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 可以说档案管理水平对学校的发展前景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 高校应该在注重教学活动的同时, 对档案管理方面加以同等的重视, 这不仅仅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在促进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管理水平各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与认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

高校档案对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档案管理工作没做好, 很可能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教师在借鉴学校以往的教学的经验上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这样一来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就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除此之外, 在很多方面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实际上高校的正常工作中, 档案的管理的开展对其他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校在档案管理手段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管理方式已经由实体化逐渐向数字化、科学化转变, 这样的管理手段使得档案的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对于高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以及管理的积极影响也逐渐加大。除此之外, 高校档案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校的运行提供客观的、真实的资料, 其具体的作用如下。

(一) 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作用。

高校的档案管理实际上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学校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对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管理工作的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学校做出任何一项重要的决定的时候, 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改革, 档案在这个过程中就给学校的领导层提供了做决定的基础, 帮助领导做出最能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决定, 从而提高学校的工作与管理的水平。

(二) 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作用。

对于高校来说, 教学科研是学校最主要的职能, 也是学校在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 教学科研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综合能力, 然而档案管理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其所使用的教案、材料, 以及教师在自己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记录下来的听课笔记等等, 都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 在之后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把这些资料作为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参考依据, 可以使教师少走很多歪路, 就可以在以往的基础之上对教学质量进行提升。

(三) 在高校教学评估方面所起的作用。

高校的教学评估是指根据已经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资料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 也需要高校档案作为重要的材料, 以此来提高学校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这是因为在教学评价过程中, 需要对工作程序、组织机构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评价, 这样就需要大量的高校的档案资料来提供依据, 这样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具有说服性, 使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

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所谓的提高文化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从提高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等等。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根据时代发展以及管理手段的更新等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更新, 那么很有可能在工作时候就遗漏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对于档案资料的客观性会有很大的影响。除了档案学的专业知识之外, 管理人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知识在进行高校的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 在高校的正常运行过程中, 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以及其他管理工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 学校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对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更应该在学校的运行中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承小科.浅析高校人事代理中的人事档案管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4 (07) .

[2]曾红.论高校人事代理中的档案管理[J].镇江高专学报, 2008 (02) .

UI设计对于消除认知摩擦的作用 篇7

1.1 UI设计概念的出现

UI (User Interface) 设计主要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的整体设计。在人机系统模型中, 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面”, 称为人———机界面, 在人机界面上, 人与机之间产生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机器的各种显示都“作用”于人, 实现机———人信息传递;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接受来自机器的信息, 经过脑的加工和决策之后对机施以动作, 这时人———机实现信息传递。

1.2 UI设计的组成

UI设计包括用户研究、交互设计、界面设计三个部分。用户研究是通过调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使用过程、使用环境、使用习惯, 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发现产品的功能需要, 为界面设计提供研究方向。交互设计是人与机之间的交互工程, 一般由软件程序员来承担, 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 在于加强软件的易用、易学、易理解。界面设计是屏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复杂的由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 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 界面设计工作者实际上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对界面进行美化, 而是在进行用户调查, 对于界面层级交互的深入研究之后再对界面进行设计。

2 编程中产生的认知摩擦

2.1 认知摩擦概念

Cooper指出认知摩擦是“当人类智力遭遇随问题变化而变化的复杂系统规则时遇到的阻力”。即认知摩擦是由于产品设计者根据既有的设计思维、设计习惯定势对产品进行设计而使使用者不得不去适应设计者而产生的。“高科技产品”由于新兴的设计理念以及人类文化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在产品形态中的契入, 常常会令消费者一时无从下手。

2.2 认知摩擦产生原因

产品设计与使用是“编码”与“解码”的关系, 由于设计者和使用者不同则在产品认知层面必然会有差别。认知摩擦产生因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认识误区, 缺少调整正确的设计流程以及工程师、程序员和交互设计师的关系;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因素, 技术以及操作复杂度叠加也是产生认知摩擦的重要原因。

3 通过UI设计消除使用中的认知摩擦

UI设计的提出就是希望可以更好的解决认知摩擦, 由于认知摩擦主要是围绕人的认知心理和物的表现形态等因素而产生的, UI设计的概念引导了设计重心的转移, 从关注设计程序的本身转移到关注人、关注人与设计物的关联上。正确处理设计师、产品和用户这三者关系的设计方法都可以成为规避认知摩擦的手段。

3.1 用户研究消除认知摩擦的重要作用

随着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程度的增加, 界面设计的好坏成为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设计界面时, 对用户的研究及其重要。如果一个产品的界面引起了用户的注意, 界面自身就对使用者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错误。

在界面设计过程中, 界面的组件、布局、风格很重要, 设计的好坏决定着是否能支撑有效的交互。当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越来越由普通大众组成的时候, 对交互体验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 这时设计中对于认知摩擦的消除就会是一种习惯, 界面的设计就会向着越来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交互设计是一种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的技术并, 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 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还涉及到多个学科以及和多领域多背景的人员的沟通。

3.2 UI界面外观设计如何提高可用性

在界面设计中, 形式应当符合功能。无论是人类的思维还是人工智能的思维, 都是由原本简单的设计元素相连而成, 这些元素又会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即思想和感情的东西, 这些思想和感情可以转化为人类的体验, 在体验中产生的认知摩擦可以通过界面形态、色彩和风格的设计来消除。

3.2.1 界面形态

界面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与使用者进行交流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设计语言 (如点、线、形的合理运用, 尺度、形状、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操控, 形体的分割与组合等) 进行形态设计, 提高可用性, 并且传递设计师的理念与思想。

3.2.2 色彩

色彩在产品设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产品信息传达任务, 是塑造产品形象的关键。从色彩的视觉心理角度分析, 色彩相对于形和质来说更感性, 它的象征作用和对使用者情感的影响力远大于形和质。色彩是最抽象化的语言, 作为首要的视觉审美要素, 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情绪。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 印象也最深刻。色彩对界面意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中色彩与具体的形、质、功能结合, 才能使认知更加明确。

3.2.3 风格

在软件系统的设计时要注重UI设计风格整体性和外观统一性以风格和界面设计为主线, 并贯穿于软件系统设计的始终。UI设计师要用最简洁、最漂亮的界面表现软件产品, 同时更要制定整个软件的风格, 塑造软件的形象, 并且具体的描述每一个界面中的元素和布局、文字字体等信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一定要做出每种结构每一个步骤的效果图, 最终确定软件界面的呈现形式。

4 总结

在负责软件系统设计高级程序员考虑如何将整个设计用代码实现、怎么才能更有效的复用以前已有的模块, 而不是软件是什么模样会有什么样风格。UI的美术设计师必须主动和他们交流以保证UI设计各种想法能够完整的实现, 保证功能模块风格的整体性和软件系统形象的统一性, 如果有技术实现的问题还要及时做出修改。UI的美术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客户或者产品的特定需求做一些延伸性的设计, 如软件的安装导航界面、产品的演示宣传动画、附带桌面壁纸或者屏幕保护、代表软件的卡通吉祥物、软件的logo和广告banner等等, 但这些在设计中都不能是仅仅的一个附属, 而是要对使用功能产生引导作用。

摘要:消除用户与产品间的认知摩擦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也是当下交互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认知摩擦的妥善解决将体现在界面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这两个层次中, 本文分析导致认知摩擦产生的可能性成因要素, 提出如何通过UI设计和用户研究来消除这一问题。

关键词:UI设计,交互设计,认知摩擦

参考文献

[1]库帕.让高科技回归人性——交互设计之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杨响亮, 杨君顺, 崔延琳.UI设计在塑造产品形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 2007 (09) .

[3]贺传熙.产品设计及使用过程中的认知摩擦分析[J].包装工程, 2010 (04) .

[4]陈玮.用户界面设计的现状及对策[J].今日南国, 2010 (06) .

认知相互作用论 篇8

关键词:反拨作用,考试价值,认知

考试是检查、评定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它是教学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切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为了达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而组织展开的。因此, 考试不是一种孤立的、自足的活动, 而是从属于教育活动, 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之一。在这个意义说, 教育是目的, 考试是方法。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是目的与方法的关系[1]。考试会对教与学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反馈作用, 理论界称之为考试的反拨作用 (washback or backwash effect) 。从考试反拨作用的理论成果[2]中可以看出, 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十分广泛, 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面。考试对教学的影响, 有可能是积极影响, 也有可能是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就是考试的正面反拨作用, 是方法与目的的统一, 消极影响就是考试的负面反拨作用, 是方法与目的的背离、倒置和错位。因此, 通过反拨作用认识考试的负面反拨作用及其危害, 并寻求将考试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的有效途径是非常重要的。由此不难看出, 考试的价值实质上就是考试的正面反拨作用, 其价值所在就是它主要具有评定、诊断和反馈、预测、导向和激励功能。

但是, 长期以来, 人们常常把目的与方法倒置。应试教育就是这种目的与方法倒置的典型。之所以会产生目的与方法的倒置,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反拨作用认知的不足和偏差, 尤其是负面反拨作用。

1 对考试的负面反拨作用及危害认知的不足和偏差

1.1 陈旧的考试观念误导教学观念

合护理本科生个性素质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学生的评比、选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 评价体系中加大了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力度, 这就引导护理本科生既注重智育发展, 又不忽视个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4) 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研究的过程, 更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因而该评价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考试注重书面形式, 强调统一的要求、标准的答案等等, 结果导致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理论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上面, 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阅读和记忆上面。这使得高职医学教育教学的学以致用、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教学观念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不能落实。又比如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对此也有很深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重新建构。由于经验相异, 建构知识的方法不同, 不同个体对知识有着独特的建构过程和结果[3]。因此考试命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应该了解教学双方的活动现状, 诊断教学困难所在, 判断以改进教学活动为目的的形成性考试和评价教学双方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了标准的程度。然而现实则过多关注总结性考试, 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惟一考试。结果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整体的目标, 而较少关注学生个体, 导致教学模式固化, 机械教条, 缺乏生机。

1.2 缺失的考试功能误导教学目的

由于教师对考试的认识和研究不够, 导致考试功能单一化。教师认为考试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成绩, 这是保证学生听课的手段, 学生则认为考试就是为了过关。这种评价的结果没有起到真正衡量学生水平、激励学生信心的作用, 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理想的考试操作困难, 导致教师删繁就简, 在专业考试中, 题型经常是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这种考试不能真正发挥考试诊断教学效果的功能。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与学生成长目标的一致性, 考试基本上不适合发挥学

参考文献:

[1]曾惠芳.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2) :8~12.

[2]黄殿臣.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 10 (4) :86~88.

[3]钟强.层次分析法 (AHP) 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 2007, 20 (1) :98~99.

[4]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施爱平.浅析大学生素质测评[J].江苏高教, 2001, 5:83~84.

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考试内容和方式僵化, 考试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考试的功能缺失与偏离必然误导教学目的。即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各种能力, 而是仅为考试服务, 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并使学生的这一能力片面膨胀, 其他素质片面缺失[3]。

1.3 重知识轻技能的考试内容误导教学内容

传统的考试重知识轻能力, 由于客观知识便于命题、考核和评定, 所以现在的高职医学教育考试内容多是以概念化、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考核为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很少, 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更少。从某种程度上说, 知识的记忆对于能力的发展是必需的, 但是知识的记忆并不一定导致能力的提升, 而死记硬背却往往导致思考、判断的依赖性, 导致想象力匮乏。片面注重知识的考核会使学生习惯于这种考试模式下的惰性思维, 遮蔽对发展自身能力的关注, 同时也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征相违背。片面注重知识的考核将会产生两种负面作用[4]:一是会阻碍高职教学改革, 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主, 忽视能力的培养, 违背高职教育规律;二是会使学生脱离实际生活, 习惯于这种考试模式下的惰性思维, 遮蔽对自身能力的关注, 局限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 而背离高职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1.4 单一化的考试方法误导教学方法

考试方法主要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笔试形式由于其自身的弊端, 不太适合高职医学教育考试。笔试试题内容的抽象性、考生所处的考试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考试成绩的偶然性, 这是笔试无法克服的弊病。笔试中记忆力的考核为主角, 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为边缘角色。所以, 笔试对于学生素质的考查不全面, 考试无法测出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笔试一般客观题较多, 标准性答案使得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走向趋同, 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主体性的发挥。

2 考试反拨作用对医学教育考试改革的启示

2.1 考试的价值即正面反拨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第一层面, 考试成绩的评价性判断作用, 这是考试最直接的, 也是最低层次的价值标准, 它可以较为客观地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档次划分。第二层面, 考试犹如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 起着反馈和导向作用, 它促进学生摆脱“学习挫折”, 尽可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该层面在理论上和取向上要胜过第一层面。第三层面, 也是最高层面, 是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和作用, 即考试和素质教育的统一。

2.2 发挥考试的整体效能

好的考试要达到第三层面, 即考出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要能够把学生的兴趣、能力、潜质等特征性的东西描述出来, 并予以引导, 鼓励其发展自己的特长, 即马克思所说的“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第二层面, 即考试的反馈、导向作用, 发挥评价、激励、教育和发展等本质功能, 从而回归本我, 发挥整体效能。也就是说, 首先学校应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机制, 将平时的表现成绩与终结考试评定相结合, 扭转单一的终结考试成绩决定教学全局的现状。其次是教师应综合利用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 根据考试的结果调整现有的教学策略, 不仅为考生提供一个分数 (第一层面) , 还要通过各种数据给考生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报告 (第二层面) , 最后是考试应确立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 对学生素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明确学生素质的优劣及其潜能所在,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 从而过渡到第三层面。成人医学考试以及各级卫生职业培训和普通生考查课的考试和备考, 普遍存在着考试范围的条框化和训练及考试容量小、考试时间过剩以及考试的操作行为过于情感化的弊病。此类考试价值难以定论, 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3 注重考试的实用性

根据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思想, 考试应该获取最佳分数, 它对试题的实用性有很高的要求。医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 需要考试价值与考试改革的评估。因此, 医学教育诸多考试体现也应是实用性的,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示考试价值, 考试的价值观才会更加明晰。故医学教育考试改革应成为一个热点。目前各医学院校的考试改革多样化展开, 从考试方法上看, 有“教考分离”、“时间限制选择题考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纯立卷考试”、避免“选择题考试的‘二次思维’和‘紧迫思维’”等。考试形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 不能只限于笔试, 还应采用口试、实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针对护理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应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 实施模块式考试, 即理论加技能, 尤其重视对学生护理技能的考核, 如对基础护理中铺床、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护理礼仪中的姿态训练、语言交流等达标程度的评价, 这种考试不仅鉴定了学生的护理技能, 考试过程本身也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从考试内容上看, 一是考试内容应该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而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二是制订命题双向细目标, 规划测试知识和能力的题目分配,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大非智力因素考核的命题力度,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综合评估, 通过答案的灵活多样性, 给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创设一种弹性环境, 注重学生的个性, 使具有特殊学习能力和才能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四是考试不应限制答案, 标新立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考试意志及其意志行为, 激发其学习和考试情感, 追求考试与教学改革的统一。这样获取的考试价值效应也就更大。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教育与考试——目的与方法[J].教育与考试, 2007, 1:16.

[2]黄剑平.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05, 10:47.

[3]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11:12~14.

浅论司法认知 篇9

关键词:司法认知证据规则诉讼法

一、司法认知概述

(一)司法认知的缘起

司法认知的思想,源于古罗马法“显著事实,无需证明”这一古老的法谚。但作为法官的职权运用,是在英美法土壤中成长和繁荣起来的。作为一项现代意义上的证据规则,司法认知始于1872年英国高等法院法官斯蒂芬起草的《印度证据法》。该法首次在第56条和57条规定了司法认知的要旨和事项。目前司法认知已在诸多国家的证据法中普遍适用。在英美法系国家可被司法认知的事实范围广泛,如国家法律、国际法、历史世界、地理特征等。法庭可以主动对某一事实予以司法认知,也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等,立法中也有一些关于司法认知的规定。

(二)司法认知的概念

司法认知,亦称审判上知悉,从广义上说,司法认知的范围除了特定的事实外,还包含法律;从狭义角度司法认知的范围是特定事实。依据卞建林的《证据法学》,司法认知也称审判上的认知或审判上知悉,是指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一待认定的事实,法官依申请或职权初步认定其为真实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由该概念可以看出,司法认知在性质上为法官的认证行为,即法官依据证明对象事实的性质,或基于一定理由,对一定事实无须当事人举证即确认其真实性,及时排除当事人无合理根据的争议,以确保审理高效有序地顺利进行。

(三)司法认知特征

第一,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司法认知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形式。作为审判机关,为有效处理诉讼,法院有权就公认的事实或职务上知悉的事实直接予以认定。司法认知专属于法院,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就特定事实进行司法认知,但无权自行进行司法认知。公安机关、检察院依职权或依申请调查收集和審查判断的证据,也需要质证和法院审查,因此其没有进行司法的权利。

第二,司法认知具有非终局性。司法认知只适用于在法院管辖权限内人所共知的事实或当事人就其准确性不能提出合理争辩的事项,且当事人应有充分的反驳机会。司法认知仅仅是免除了主张司法认知事实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对此,对方当事人可以提出充足的反正,推翻司法认知的事实。给予当事人反驳的权利,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质证权。

第三,司法认知是一种便捷的诉讼证明方式。对司法认知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法院无需作证据调查。司法认知实际上免除了法院的调查和审查判断义务,省略了当事人举证质辩的过程,具有简便性。

二、我国证据法中的司法认知

(一)我国司法认知的现状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主要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对司法认知范围的规定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或者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等。此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建议的司法认知规则包括:常识性事实的司法认知、立法性事实的司法认知、预决事实的司法认知、司法认知的时间、司法认知的听证。

(二)我国司法认知制度的不足

(1)司法认知实体法规范不完善。首先,从以上列举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司法认知的规定多见于司法解释,而实体法中缺乏相关的规定。其次,我国没有明确司法认知的定义、性质、属性的,认知对象也仅做了列举性的阐述。但这种列举,显然使司法认知的对象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现在诉讼中新提出的要求。再者,民诉意见对“众所周知”的事实,法律没有加以界定,不能给法官正确适用司法认知提供准确的指导。

(2)缺乏对司法认知的适用程序的规定。例如,由谁来提出司法认知,由谁来对司法认知进行认定,司法认知发生分歧时谁来裁定,裁定的程序如何法律均没有相关规定。这就使得实践中的司法认知没能有具体的指导,最终导致了司法认知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完善我国司法认知制度的构想

(一)完善司法认知的实体规定

笔者认为司法认知应纳入实体法规定的议程。首先,明确规定司法认知的概念和性质。其次,规定司法认知的对象范围。明确司法认知的法律与事实的对象,避免司法实践中的混乱。第三,明确司法认知事项的基本属性。这对于法官正确理解与把握司法认知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明确司法认知的主体和司法认知的方式。此外,还需赋予当事人救济权。例如在美国双方当事人对司法认知存在争议的,可以通过请求听证的方式获得救济。

(二)完善司法认知的程序

第一,在司法认知前应该告知当事人。给予当事人准备证据反驳的时间。第二,当事人举证反驳。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这个即将被认知的事项并不具备法认知的条件的时候,应该立刻提供证据予以反驳。经审查,法院认反驳的证据确实充分的,则不得进行司法认知。第三,法院依法及时进行司法认知。法院认为当事人的反驳证据能阻止进行司法认知的时候,应及时进行司法认知,防止拖延诉讼。最后,法院应以书面裁定的形式做出司法认知。法院对于司法认知的适用应以裁定的形式做出。当事人对该司法认知裁定不得上诉,可申请复议。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做出的司法认知应当尊重和认同,不得随意进行撤销。

认知相互作用论 篇10

1. 理论综述

1.1 服务质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众多学者纷纷开始对服务质量进行研究, 从不同角度提出测度和感受服务质量的方法。格罗鲁斯提出服务质量由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构成。他认为, 在提供服务和顾客消费服务的过程中,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不仅包括服务结果, 而且包括被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和态度等过程。Lehtinen把服务质量分为物质质量、交互质量和公司质量。Gummersson提出的服务质量包括设计质量、生产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Olsen认为服务质量包括设计质量、生产质量和过程质量。但是,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由格鲁克斯提出, 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期望与实际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差距。随后, Zeithaml, L.L.Berry和A.Parasuraman三位学者基于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提出了测度服务质量的SERVQUAL量表。通过衡量顾客服务预期与服务感知的差值来测度服务质量, 如果后者大于前者, 顾客才会认为服务质量是令人满意的。

1.2 消费情感

Westbrook和Oliver早期就在营销环境中对情感展开研究, 他们将消费情感定义为“在产品使用或消费经历中所引发的一系列特定的情感反应”。Menon和Dube对消费情感的来源进行了进一步考察, 认为“消费情感是顾客对产品的属性与最终获得的消费价值的情感性反应”。一个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多种属性, 对某个属性表现的肯定会带来顾客的积极情绪, 反之则造成顾客的消极情绪。人的情感心理过程相当复杂, 顾客可能同时体验到兴奋、高兴等积极情感和烦恼、愤怒等消极情感, 但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情绪则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

不同情感对顾客满意和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不同。总的来说, 积极情感与顾客满意度水平和服务质量评价正相关。但是消极情感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到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Oliver以归因理论为依据将消极情感分为三类:外在归因、自我归因和情境归因的消极情感, 改变了“消极情绪导致不满意”这一相对简单的认识。Weiner认为人类出于认知平衡的心理需要, 总是习惯于对某类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推断, 对结果的归因随之会激发人们特定的情绪, 这些情感反应进而影响其下一步的行为预期和实际行为。

2. 理论分析及经营启示

2.1 认知和情感对服务质量的综合作用

顾客服务质量期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且不同层次的期望水平对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评价及感知的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一次服务中顾客首先会根据消费经验, 朋友口碑传播, 竞争对手提供服务的情况, 角色意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理想质量、渴望质量、预期质量, 尚能接受质量甚至不能容忍质量等不同的期望水平。若供方提供的服务介于理想质量与渴望质量期望水平之间, 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感到非常满意, 赞不绝口, 赞美增加度会很高;若介于渴望质量与预期质量期望水平之间, 尽管顾客会表示满意, 会赞美提供的服务, 也可能认为一般, 不会大幅提高赞美增加度;若介于预期质量与尚能接受质量期望水平之间, 则顾客仅仅表示基本认可和接受, 尽管还没超出顾客的容忍阈限, 但顾客可能不会产生对供方有利行为的冲动, 可能会认为一般, 但同时也存在抱怨增加度上升的可能;若交付的服务低于尚且能接受质量的期望水平, 顾客就难以接受和容忍, 会表示不满意, 从而导致强烈的抱怨。

认知评价对整体服务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顾客在服务的过程中历经的积极情感对其有正向影响作用, 自我归因的消极情感对其有正向影响作用, 外在归因的消极情感对其有负向影响作用, 而情境归因的消极情感与整体服务质量则显著相关。顾客的情感因素会受到先前认知评价的影响, 认知过程也要受情感的调节, 二者共同作用形成顾客对整体服务质量的感知。

2.2 经营启示

综上所述, 消费者认知加工过程中会有情感的介入, 情感对信息处理过程、注意、记忆和决策等认知活动均存在显著影响, 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分别会对认知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商家除了要保证服务质量以外, 还要注重顾客的消费情感, 避免顾客对消极情感进行外在归因, 尽可能地提高赞美增加度, 降低抱怨增加度。

摘要:服务质量正日益成为顾客中心时代的竞争焦点, 它除了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层次性外, 还受产品使用或消费经历中所引发的消费情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服务质量及消费情感的理论综述, 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分析其对服务质量的综合作用, 以便服务从业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顾客的赞美增加度。

关键词:感知服务质量,消费情感,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范秀成, 杜建刚.服务质量五维度对服务满意及忠诚的影响——基于转型期间中国服务业的一项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6, (6) :111-118.

[2]苏秦, 崔艳武, 张驰.消费情感对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预测 (合肥) , 2008, (3) :29-35.

上一篇:IP方案下一篇:离心式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