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美(精选5篇)
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美 篇1
“语言”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信息载体, 是动员学生参与运动、调节紧张, 掌握动作要领的关键,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与学生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教学语言不是一般的讲话和背诵教案, 而是培养人才的工具。我们要上好体育课, 除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及熟悉教材外, 还必须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
身教教育的直接贯彻者就是体育教师。体态语言指的是人的手势语或身势语, 它是非语言信息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是体育教育的“语言”因素。人身体的动作姿态或者姿势是体态语言美的一种美好表达, 它是人的知识品位、思想情感、道德修养、性格、聪明智慧等方面境界的反映, 也就是说, 人的本质力量的理想或直接的形象显现出了性格, 人的精神品质与其息息相关。包含体态语言美实行于体育教师身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对体育教师实行身教而言, 这些因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提出要求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美对体育教育有重大意义。体育教师、教学语言体态语言的重要性无需熬述, 仅就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特点、运用、价值等方面加以论述。
1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价值、特点及体态语言主体化
体态语言美是人的内在境界, 通过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文化教养、聪明智慧等方面, 借助人的身体动作姿势或姿态表现和显现出的一种美, 如身段和面部表情、体魄、动作神态、仪表、举止等等是其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产生情感或情绪上的体验, 是通过对这些形象表现的判断、欣赏和感知而形成的, 感受到体态语言的美感是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体育教师实质的体态语言美, 对体态形象而言, 主要指的是举止高雅得体、仪表大方、体魄健康匀称、神情竟韵洒脱、姿态优美以及演示性操作敏捷、协调、熟练、优美等等;对伦理内涵而言, 体态语言表达的真与善, 即反映正面精神品质的坚毅的性格、道德情操、文化品位、豁达的胸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体育教师在其体态语言形象塑造上表现为两方面: (1) 要有动作美、健康美、形体美; (2) 要有通过身体姿势或姿态展现心灵美和艺术美。激励人们探索美、追求美的力量源泉就是树立美好的体态语言形象。体育教师的一姿一态、一举一动对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审美意义。例如教师在冬季教学中, 精神抖擞, 不畏严寒, 乐观、自信、泰然自若的体态面貌展现出来, 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仍然以严要求和高质量地完成, 学生不仅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 又鼓舞了士气, 学生练习的信心和勇气得到鼓舞和激励。反之如果教师在冬季教学中, 动作敷衍、精神委顿、马虎, 甚至两手插于裤袋中瑟缩着身体, 这种体态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怕冷和懦弱, 根本无美可言。
1.1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作用、特点
自然性、非自然性作用这两个部分组成了体育教师体态语言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自然性作用, 而自然作用是建立在知识层次、威信、思想情操、敬业精神、道德品质等理性层面上的, 只有体育教师优美的姿态、匀称的体型、健壮的骨骼、发达的肌肉、健康的气色、秀丽的皮肤与之相互联系才能发展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决定体态语言美的关键是相互交融的情感姿态、聪明智慧与创造性动作姿势的结合、健与力融为一体的优美旋律等。
形象感强是体态语言最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举止庄重而稳健、风度潇洒而具有魅力、表情要时刻友好亲善、身体需要健美、眼神能够传情表意等。体态语言美是劳动创造的,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它与人的所有美并无二样。“美由必裁”, 人的体态语言美的教育以及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世人早已肯定了它的广泛影响力、持久性的魅力。体育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启蒙, 在体育中体态语言的地位和价值是由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特点决定的。父母是史前儿童的体育教育启蒙老师, 例如男孩直观的看见父辈投枪、投掷石块守猎得到野兽以及抵御侵袭者来进行模仿, 这就是人类最初期的、最基本的, 靠父传子的教育模式来接受体育教育的形式。儿童们在以模仿为手段的学习过程中, 不仅学会了父辈们最基本的技能知识, 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其中得到了父辈们的深刻的影响和感染, 诸如情感的、意志品质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 这当中当然也包含体态语言美的熏陶。
1.2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主体化
体态语言, 主要是人在活动和交往中, 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躯体的姿势的调整来发出交往信息的一种有形符号。任何人任何场合, 都会用体态语言配合自己的口头语言。体育教师也不例外, 它潜在地影响着教学效果, 影响着师生关系。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应具有以下几要素。
1.2.1 服饰运动化
体育教师由于职业及专业特点, 决定了其服饰必须整齐、干练。紧袖运动服、弹性运动鞋, 以及衣服的色彩、图案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给人的感觉应当是“精神”、“麻利”。体育教师的衣着对学生来讲它就是一种无声命令, 有形的示范。面对教师衣着的“精神”、“麻利”, 学生怎能不“精神”、“麻利”。
1.2.2 教师的面部表情严肃而不压抑
面部表情也是一种信号。体育教师的面部表情不应嘻嘻哈哈, 随随便便, 而应体现一种威严, 因为不威严则令不慑人。但是严并不等于紧绷着脸, 在适当时候应有所放松。比如学生作一些高难度动作, 面部表情完全可以放松一点, 甚至幽默一点。面部表情的暂时放松, 与命令时的严肃,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会在轻松的情绪下, 释放紧张, 反而会有利于动作的顺利完成。
1.2.3 躯体语言审美化
体育教师的躯体语言, 也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形象的示范。我们要求学生站立的姿势要抬头、挺胸, 走路的姿势要轻快, 富于节奏感、力度感。而对于站时弓背低头, 走时摇头晃脑的行为应及时制止。教师要求学生这样做, 自己首先应该这样做。实际上, 健与美是统一的。体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欣赏美、表达美。因此, 一堂体育课, 既让学生掌握了运动知识, 人体结构原理, 掌握了运动技能, 还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性格、审美能力是一举多得的。
1.2.4 手势要干练准确
体育教师的手势往往就是一道命令、一种运动语言。排球和足球场上的裁判信号、旗语等都离不开手势。一定情形下, 它比口头语言更为重要, 甚至会取代口头语言。体育教师的手势应该区分为命令手势和非命令手势。如前所述, 主要是命令手势, 它要求准确、有力度、干脆。而非命令手势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一种生活化的手势。比如学生在做某个动作过程中, 老师向前拍一拍肩、扶一把等, 都可能会使学生放松紧张, 得到鼓励, 增强信心。
2 口头语言的特点, 这是体育教师语言运用的主要方式
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的语言、体态形象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逻辑、幽默、富有诗意的讲解和庄重大方的体态仪表, 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 会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教学效果。
2.1 导入语言要有鼓动性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动机是引发人行动的原动力。动机的激活水平与活动效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应当通过各种方式鼓动引导学生的活动激情, 积极调动学习兴趣。比如, 田径短跑教学, 原本是比较枯燥的项目内容, 如果一上课就告诉大家, 上一届短跑最好的成绩是多少, 希望大家朝这个成绩目标奋斗并超过这个目标。看一下同学们是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级更比一级强”。面对这一挑战与鼓励, 大家肯定都会跃跃欲试。因此在学习动作时非常认真地掌握技术要领, 练习时更加积极主动, 体育积极性得到充分动员, 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2.2 讲解的语言要准确而简洁
教师的语言的准确与简洁, 是和逻辑性相辅相成的。一般地说, 凡符合逻辑规律, 准确地使用了概念、判断、推理的语言, 就会体现准确性与简洁性。体育教师语言的准确性与简洁性显得尤为必要。“准确”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表达与动作的示范相契合及动作用语言表达的恰当而明了上。因此, 真正体现了言简意赅、少而精。比如简化太极拳的教学, 应用口诀及动作要点提示范, 帮助学生记忆动作名称和动作顺序及动作方法。口诀是“起势野马白鹤飞, 搂膝拗琵琶挥”。动作要点提示:如右野马分鬃的教学, 在学生集体练习时, 教师应作到:重心后移、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这样简洁准确的语言, 与干脆利落的动作相配合, 边言边作, 言动相扣, 既具直观, 又具概括, 是非常难得的。
2.3 口令语言要具时空后延性
一般来讲, 体育教师授课往往在空旷的场地进行, 有时师生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因此, 要求教师在发出口令、讲话、变换队形时要铿锵有力, 声音宏亮、干脆利落、力度浑然。特别是预令和动令开和有度, 比例适当、节拍显明、声调协调。比如“向右转”, 预令“向”或“右”要向后拖得长些, “转”字要清晰、富有力度, 使动令如山洪爆发、有气有势, 砰然而出。使声音在一定的空间内有相当的力度。
2.4 指挥语言要果断
从体育教师的历史来看, 它原本是军队的武师、教练。威严、果断是其必要的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讲, 也是体育过程的规律所决定的。因此, 要令行禁止, 有令必行, 指挥才具有权威, 不容怀疑、迟疑。不能模棱两可、优柔寡断、商商量量、拖泥带水。比如在铅球最后用力技术教学中, 教师发现学生最后发力不是从下肢蹬地支撑, 反作用力经腰部传递到胸、肩、臂、手等瞬间的依次用力将铅球推出。此时, 教师必须命令学生禁止练习, 教师统一讲解。否则, 错误动作一旦形成, 就难以改正。
2.5 讲评语言要客观
当一堂课或一个动作练习程序结束时, 教师应对练习效果、课堂纪律进行评价与小结。此时的语言既要概括, 又要客观。该肯定的要充分肯定, 该批评的要批评, 对练习中出现的不规范动作或者存在的问题要直言不讳, 实事求是, 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使大家在知道反馈结果和有所领悟中结束。如:在队列教学中, 有些学生课上松松散散, 注意力不集中, 于是在授课小结中, 就应有针对性地、客观地指出课堂教学不好的原因是个别学生的影响, 随后再运用具有感染性的语言来说服学生, 打动他们, 使其懂得列队的目的及意义。
总之, 体育教师的口头语言, 无论在教学过程前、过程中及结束后, 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
3 体态语言应适应情景、综合应用
人的各种语言, 往往是作为一个整体在综合的运用, 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体育教师的上述几种语言方式不是孤立的。它们各有其适应的范围、情景, 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美的体态语言来感染学生心灵, 高雅的谈吐举止及优美体态形象, 始终是学生竭力效仿和尊崇的榜样, 尤其是教师的艺术涵养更能激起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区分情况, 灵活处理, 才能收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 也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艺术。
4 结语
总而言之, 体育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体态语言的价值和意义, 注重体态语言修养, 把握好体态语言特点, 准确运用, 使之达到较高的品位和境界。这对体育教师是十分关键的制约因素。只要达到上述体态语言特征, 在教学中娴熟运用与整合, 就能更好地传授体育运动知识, 完成技术动作, 增强体质, 就能让人感到威严而不压抑, 精神饱满而不轻浮;就能使学生把一些抽象、高难度的动作变得具体形象、容易;就会给学生以启迪, 以锻炼真正做到让每位学生对上体育课都感兴趣, 并有所收获,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熏陶, 领悟到体育即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明白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复合性劳动。师生之间就可借助具有特性的语言而进入一切特定的教学境界, 做到教与学相结合, 严与乐相结合, 动与思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摘要: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凭借物, 娴熟而富有艺术性的体态言语, 会整体优化教学效果;根据体态语言学原理, 探析体态语言的价值、特点, 教师运用语言恰当、准确, 有节奏感, 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对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教学任务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特点及应用,适应情景
参考文献
[1]孙桂芹, 毛灿.教师体态语探析[J].学理论, 2012.
[2]黄燕华.浅谈体态语言如何促进体育教学[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2.
[3]邱岚.论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美学内涵[J].体育世界, 2006.
[4]陈仲文.体育教师体态语言运用解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
[5]吴凤彬.浅析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焦旭妮.浅谈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J].今日湖北 (理论版) , 2007.
谈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影响力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态语言行为影响力因素
体态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人们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对其动作、表情、身段、手势的表达及其含义又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并进行了相应的运用,因此。重视对体育教师体态语言影响力的认识,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体态语言的定义
体态即信息。所谓体态语言就是身势语或手势语,是用人的身体的动作姿势或姿态来表达含义的。人的体态语言同行为有着密切关系,体态语言是构成行为的形成基础,也是行为的表达方式,即行为决定体态语言的含义,体态语言决定行为的表达方式。因此,通过对体态语言“词义”的辨认与了解,可以从中得到有关行为者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文化素养、技术知识等方面的信息,提取行为者的价值体系、伦理观方面的信息等等。
就其影响力而言,体育教师的身体动作姿势或姿态所派生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的能力,是衡量体态语言影响力的关键。可以说,这种影响力是一种心理力量、精神力量。在体育课中,体态语言是身教的主要手段。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此观点道出了体态语言在教育上的深远意义。虽然体态语言是些小动作,但它毕竟反映了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状态和内心境界。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有效的体态语言教育,体育教师有必要在理性层面和动作、表情、身段、手势之间的鸿沟上架设一道宽广的通道,进而在教育中发挥效力。
体态语言表达的特点
1直观、直接和形象性。体态语言的信息传递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人们只要通过对体态语言外在层面的直观感知与判断,即可推知其长期的和基本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以及文化教养等。所以说,体育教师体态语言信息,也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情趣以及审美愉悦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一致性和相象性。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和环境中的人,都能以特有的体态语言表达来反映其思维活动意图和情感内容。我们从“达尔文相信情感的面部表现在人们当中是相似的,而不论其文化如何”中得到论证。体育教师和学生是属于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所以不存在体态语言辨识问题。
3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性。人的性格差异很大,而这些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的表露而反映出来的。如头脑灵活、容易激动的体育教师,遇到挫折就表现出“哭”的情态。气质具有与生俱来性质的动力性心理特征。如多血质类型的体育教师,其体态语言表现为活泼好动、面部情绪的变化快而不稳、动作敏捷、热情外溢等。
4强制性和自然性。强制性是一种法定职权。对体育教师而言,具有强制性特点的体态语言,其“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力不是决定性的。自然性体态语言是人的内在的自然流露,反映了人的一定的思想意图和精神境界,与强制性体态语言有本质区别。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影响力因素
1感情因素。“什么姿势与什么感情状态有关。人的基本感情,如喜、怒、哀、爱、恶、惧可以在人的面部反映出来。体育课上,一个眼神、一丝笑意都蕴含着师生交流的因素。特别是在特定情境中,师生面部情绪上的一系列变化都会引起一定的感情振荡和共鸣。因此,流露在体育教师体态上的感情语言无疑将对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凝聚力。
师生间感情基础牢,便会产生亲切感。因此,体育教师养成和学生“交情”、“关心”的外部交流习惯,把体态语言融合在感情的海洋里,才是发挥感情“语义”影响力的关键。
2知识品位因素。体态语言也是反映人们知识品位高低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古代,人们往往偏重通过“直觉”来获取知识,这与人类早期的模仿教育有很大关系。因而,具备高深的知识既可为其建造成一个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等形象,又可以充实和提高体态语言“语义”的知识层次。
3才能因素。才能与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说体育教师的才能主要反映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知识的水平技巧、管理组织的能力和创造性活动等。
4品格因素。在体育课中,教师往往具有“领袖”般的权威性,其品格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人格是人的重要精神品质,而心灵则是人内心深处的灵魂境界,因此,体育教师的人格形象,必须立足于揭示其胸怀磊落、浩气荡然的一面,以体态语言“语义”中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引导和规劝之目的,忌以权力强压、体罚学生,如打、怒斥等。体育教师人格上的榜样塑造,应从一举一动中去努力。
人品是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内在的准绳,通常说的“凭良心说话、做事”就是人品的一种体现。从体育教师的行为举止上可以看出其人品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体育教师体态语言“语义”中的宽容大度、乐于助人、坦荡光明等,就是人品高尚的具体体现。
浅论体育教学中的体态语言 篇3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用于动作示范的示范性体态语言, 二是用于暗示的示意性体态语言。
一、示范性体态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就是运用动作示范性体态语言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描述所教技术动作的过程。教师正确的示范, 将运动技术的理论转化为动作实践, 这种示范性的体态语言所具有的效果是任何语言讲解都无法比拟的。它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
在教学中, 教师仅靠语言讲解是不可能表达清楚动作技术的结构的, 也不利于学生理解。例如:蹲踞式跳远的辅助动作:起跳后的腾空, 教师在语言讲解后再配合动作示范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领悟动作结构,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增强信心。
有些教学内容如跳山羊、跳高等, 对少数学生尤其是女生来讲有一定难度, 而这些困难绝大多数又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教师的正确示范, 动作轻松、简单, 使他们直观地受到感染, 得到鼓励,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增强自信心。
二、示意性体态语言
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 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 更富有成效。体育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就是思维与体态语结合并统一于学生自身的活动之中。示意性体态语言主要是体育教师的目光和表情及简单动作, 它的主要作用有:
1. 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用非语言行为来维持课堂纪律, 有时候比语言行为效果要好得多。如在上课时有个别同学不专心、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 教师如果直接加以训斥、批评, 势必会使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影响整个课堂纪律。而如果此时教师采用体态语言, 用严厉、责备的目光暗示老师的批评, 使其感到愧疚和自责, 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注意, 改正错误, 又保护其自尊心, 其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感知效果。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在讲解、示范的同时辅之以恰当的体态语言, 能增强信息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增强感知效果, 如在学生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在给学生以肯定, 使学生得到鼓励;当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出现动作失误时, 教师用惋惜和理解目光传达安慰和关切, 都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3. 有利于沟通思想, 促进情感信息的交流。
教师的多种情感给学生的学习、锻炼都带来很大影响。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信息能为学生敏感地接受, 它能沟通师生思想, 加强情感交流, 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感到老师对自己是信任和鞭策的, 从而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
三、体态语言的运用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 掌握并运用好体态语言, 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 它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努力钻研教材, 虚心向其他专业教师学习、请教, 不断学习新知识, 并熟练、正确掌握好教材规定的技术动作, 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及对体育的爱好、兴趣, 使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 使示范性体态语言和示意性体态语言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体态语言, 首先要做到适时、恰当、正确, 做到该用则用, 恰到好处, 充分发挥心理功能, 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持高涨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教师在讲解某一技术动作时, 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 这时教师悄悄走到其身边, 轻轻拍拍其臂膀, 使他感悟到自己错了。这样既不影响讲解的连续性, 又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还使教学井然有序。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持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感情、自若的神态,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之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游戏教学时, 教师的一切行动和情绪同学生一样, 都要积极地投入,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 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 把示范性和示意性体态语言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浅谈幼儿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 篇4
一、体态语言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效果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丰富与优美的语言,教师利用多种活动让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以老师常常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幼儿接触一些优秀的儿歌和故事,来丰富他们的情感,但是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一个很神圣的形象。有的时候他们会不敢靠近你。如果一开始就有了这种畏惧的印象,那么和幼儿的距离感就很难缩短了。我们应该让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就喜欢自己的老师同时也热爱自己生活的幼儿园。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由于幼儿进入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离开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心里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会哭闹不止。此时教师只是单纯的用语言进行安慰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如果老师把哭闹的幼儿抱起来,用手轻轻地摸一下他的头,把脸贴在他的小脸上,慢慢的幼儿停止哭闹。
(三)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
亲社会行为是指通过对他人情绪的共鸣体验所产生的一种利人行为。在幼儿园常可以看到老师有时会摸摸幼儿的头,拍拍他的肩,这时幼儿就会很高兴,甚至一天都会很兴奋,表现也会很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关注效应”,使他感到了老师的关爱。同样的,他也会把去关心别人,对任何事物充满兴趣和热情,不会与人产生隔阂。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形成。
二、教师如何运用体态语言
在幼儿教师的周围,围绕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教师的一个轻微的动作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正确的使用体态语言。
(一)丰富面部表情
1、用微笑消除幼儿的胆怯
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最好的表露信号系统,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体态语言。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周围的环境还比较陌生。幼儿教师面带笑容的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就会感到亲切,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活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2、用眼神与幼儿交流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眼神来与幼儿交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通过提问进行师生互动。绝大多数幼儿也会把课堂提问当作是自己表现的机会,为了可以让老师更加注意自己,他们会踊跃的举手,不管是会的还是不会的问题,都把自己的手举得高高的,这个时候有的老师会很容易把目光注意到平时表现好的幼儿身上,忽视了另一些幼儿的心理需求,导致他们产生失落感,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会降低,积极性也就不高。教师不仅要注意好学生,更应该去关注那些不爱说话,不爱举手的幼儿,鼓励他们,暗示他们。有些坐在旁边或后面的小朋友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即使会的问题也不肯举手发言。像这种情况,老师应走下讲台,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把目光洒向每一个幼儿,让幼儿表现的积极、活跃,愿意与教师合作,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有所提升。作为老师,我们要平等的关爱每个孩子。又如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有的幼儿走神了,老师这时投以严肃制止的目光比大声的喝斥有用多了。这时既让幼儿开始认真听课,又保护了他的自尊。
(二)运用恰当的手势语
好动、好打、好吵闹是幼儿的天性,常有人认为小孩子不动一定是生病了。小班的孩子模仿性又特别强他们只要一个小孩子大声叫喊,其他小孩子就会跟着效仿。这时你就会看到老师手里拿着小铃鼓嘴巴里说着《请你跟我这样做》一边说一边做骑马、开花等手势。这时的幼儿也会安静下来跟着老师做。这就是体态语言的作用,不必多言就可以整顿纪律准备上课了。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常会制作一些教具。有时教具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还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运用恰当的手势语就不同了。有的时候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用手势做一个不要讲话的动作,会马上安静下来。在其它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有的小朋友会插嘴,老师做一个嘴巴不出声的动作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合理地使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指头部、肢体以及躯干各个部位的运用。点头表示正确或满意。摇头表示否定。如在教学诗歌《静夜思》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举”可以高高的抬头,“望”可以用远看的动作,“思”可以用想来表示。这样可以是幼儿更好的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在讲述某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时,教师昂首挺胸的形象表现出英雄勇敢会使课堂增色不少。又如讲述《小白兔回家》这一故事时,教师边讲边给予体态语,跨过四个沟(跳一下),走过独木桥(两臂侧平举,做平衡状),看见一座小房子(用手放在额前做看东西状)……这样,抽象的语言进述就变成了活生生的故事情境,孩子被引入情境之中,由于对教师摹拟动作的形象感受,抽象的语言就很容易被理解。在生活中,假如教师和幼儿之间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老师经常站着与幼儿交谈,幼儿仰着脖子吃力的望着老师,胆小的幼儿会认为是老师不喜欢他,甚至产生自卑感如:摸头、搭肩、搂抱等等,也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使幼儿感到老师倍加亲切,感觉幼儿园的温暖。
三、总结
教师不仅要知道体态语言的作用,同时也要学会正确的运用体态语言。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用心感悟并反覆实践,达到灵活运用,让幼儿得到最大的发展。
摘要:体态语言是一种很生动形象的语言。幼儿教师的体态语言有利于加强教学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使幼儿形成积极情感的作用。教师应该从面部表情、手势语和身体语言上不断地学习和加强体态语言的运用。使体态语言在教学和生活中灵活的运用,让幼儿得到最大的发展。
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美 篇5
一、小学教师体态语言的现状调查
目前, 许多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一些体态语言, 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在200多次的听课实践中, 目前小学教师体态语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体态语言运用不到位
据分析, 35.6%的教师在应用体态语言时仅仅用一些单一的、重复的手势或表情, 不能正确地传递课堂所要表达的信息, 这中间中老年教师占68%以上。15.4%的教师在应用体态语言时, 手舞足蹈, 让学生眼花缭乱, 使学生对教师的体态语言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认同和理解, 体态语言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 体态语言运用不恰当
教师在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中, 有9.8%的教师有抓耳挠腮、捂嘴等动作, 32.2%的教师习惯于双臂交叉于前胸与学生对话, 5.1%的教师在课上随意抖动大腿。这些动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 不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
18.2%的教师在整堂课教学活动中, 始终板着脸, 摆出师道尊严的样子, 目光严厉, 寸步不离讲台, 不苟言笑, 缺少和学生的亲和力。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僵化呆板的面部表情, 高高在上的形象, 使课堂气氛十分压抑。这样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容易产生对教师的敬畏心理, 这样的课堂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也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4. 对体态语言的理解较片面
91.3%的教师认为, 体态语言只包含有表情、手势、眼神, 只有13.7%的教师考虑到仪表、服饰。其实稳重坦诚的风度, 姿态端庄的仪表, 简洁大方的衣着, 都会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感染, 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小学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思考
1. 教师形象方面
教师的体态语言一定要和自己的内心思想活动保持一致, 也就是表里如一, 做到亲切自然、庄重大方, 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师长的风度, 用自己高尚的形象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1) 面部表情。一般而言, 课堂中的面部表情可分为两类:常规面部表情和变化面部表情。常规面部表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和蔼、亲切、热情、开朗, 随时对学生的动态传递出肯定、鼓励、信任、赞许、惋惜的表情, 使学生感到对他们的关注。在必要时使用变化面部表情, 戴上“面具”掩盖自己的情感, 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可视范围之中, 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教师在生活中碰上什么不顺心的事, 切不可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挂在脸上, 带进课堂, 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面具”戴上, 以使自己的体态语言和自己的角色相协调。
(2) 眼神暗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面部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器官, 眼神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语言。教学中, 教师应该与每一个学生都有目光的接触, 这样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认为老师在高度关注他。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 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 会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遇到疑惑时, 要用注视的眼神来认真倾听他的发言, 并及时传递一个鼓励的眼神, 让他自信从容, 从而增加探究的勇气。
(3) 手势变化。手是身体中表达力很强的非语言器官, 传递信息丰富, 而且易于理解。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 伸出大拇指, 表示赞扬;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 微笑着拍拍肩膀, 表示加油, 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以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这样一件事:记得有一天, 儿子放学一进门就一脸灿烂地对我说, 今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 他第一个做出来, 老师和他握手了。一个简单的动作, 让孩子如此兴奋, 如此难忘!握手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赞扬, 使他真正地感受到了老师父母般的关怀和爱护, 也使他产生了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爱。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示范课, 就多以手势语言激励, 与学生握手, 学生第一次和于老师打交道就显得其乐融融。
2. 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在施教时, 体态语言的运用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 与课堂气氛、学生的需要相统一, 传情达意地表述书本知识的内涵。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上《第一场雪》:当学生读到“……彤云密布”时, 支老师完全脱离课本, 让学生跟着他的拍子读, 学生读时那种专注的神情, 让每一位听课教师都感到惊叹。当学生读到“……咯吱”时, 因为白天和晚上都在文中出现了这个词语, 为了区别两次的朗读方法, 支老师为学生配上动作。当体现动作的轻巧时, 他用双手为学生展示了语言的轻巧、快速和简洁;当夜幕降临, 为了体现雪深迈步的困难, 他放慢自己的动作, 学生语速慢了下来, 声音更厚重。学生在他的带领下, 读得一次比一次尽情, 这是一节多么精彩的课堂呀!它完全用体态语言, 为学生演绎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他用自己的动作启发了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高潮。
当然,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体态语言, 讲一些严肃的课文不能有轻浮的举止, 讲一些悲痛的课文则不能出现喜悦的眼神。如《江城子》是苏轼表达对亡妻悼怀之情的词作, 表达了凄婉缠绵、悱恻动人的一面。在学习时, 要体现出“悲情”的一面。再如讲到《林黛玉进贾府》, 可播放主题曲《枉凝眉》, 让学生在悠长婉转、如泣如诉的歌声中, 去感受爱情的悲剧……使其沉浸于一种悲情的氛围中。试想, 如果教师讲到严肃悲伤的地方时却笑容灿烂, 讲到高兴的地方时却作出沮丧的表情, 讲到令人气愤的地方却露出不屑的神情, 势必会造成学生心理的紊乱, 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因势利导, 调整好自己的体态语言, 才能达到和学生心理的和谐沟通。
3. 学生心理方面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当内容枯燥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当学习感到疲劳不能打起精神, 当外界干扰不能集中精力时, 教师就要巧妙把握学生的心理, 可以通过幽默的表情、夸张的手势或移动的步伐等体态语言, 来调动他们的视觉, 维持注意力。一位教师在教学直线时, 学生无精打采地听着, 突然, 他从黑板的左边开始拿粉笔一直画到黑板的右边, 没地方画了, 他仍保持前面画直线的姿势走出了教室, 过了一会儿, 这位老师才回到教室。学生看到老师这么奇怪的动作, 都开始思考了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位老师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
【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美】推荐阅读:
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07-05
教师体态语言05-09
体育教师语言修养谈08-09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美05-12
体育教学中的体态语言论文10-03
体育教师的感悟10-19
体育教师的素质09-10
体育教师的职业工具07-18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05-11
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