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主义

2024-10-21

文化中心主义(精选12篇)

文化中心主义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上代表们也重点对庭审中心主义与审判中心主义展开了讨论。而庭审中心主义与审判中心主义两者区别在何?两者间有何联系?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如何加以实行?笔者将在本中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庭审中心主义与审判中心主义之间差异

根据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的精神, 所谓“庭审中心主义”, 是指审判案件以庭审为中心, 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 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 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 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1]。

审判中心主义指审判 (尤其是第一审法庭审判) 是决定国家对于特定的个人有无刑罚权以及刑罚权范围的最重要阶段, 未经审判, 任何人不得被认为是罪犯, 更不得被迫承受罪犯的待遇。审判中心主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整个刑事程序中, 审判程序是中心, 只有在审判阶段才能最终决定特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侦查、起诉、预审等程序中, 主管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罪责的认定仅具有程序内的意义, 对外不产生有罪的法律效果。二是在全部审判程序当中, 第一审法庭审判是中心, 其他审判程序都是以第一审程序为基础和前提的, 既不能代替第一审程序, 也不能完全重复第一审的工作[2]。

由此可见, 两种制度实质上有着鲜明的对比:

第一, 两者关注范围不同。庭审中心主义强调“审判案件以庭审为中心”, 强调未经庭审的案件事实不予承认, 证据材料不予采纳, 裁判结果无效且不予执行。而审判中心主义则将刑事审判程序放在了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的中心地位, 其强调刑事审判阶段相对其他诉讼程序的中心地位, 强调审判外的侦查、起诉, 甚至庭后的判决执行等其他程序均主要为刑事审判提供服务, 审判中心主义关注范围较之庭审中心主义关注范围更大。

第二, 两者适用范围不同。由于庭审中心主义的性质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庭审中心主义应仅适用于一审程序, 只有在一审程序上才能充分地在法庭上对案件的事实、证据进行详尽调查与核实、控辩双方对定罪量刑充分辩论。倘若在后续程序中再次严格实行庭审中心主义, 不但繁琐地重复了一审法庭程序流程, 延长二审、再审庭审程序的时间, 加重诉讼负担以及司法成本,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司法效率将会受到影响, 折磨被告人、被害人等多方利益相关人的心智, 实是不宜适用也无必要适用庭审中心主义。

第三, 两者适用的案件类型不同。严格实行的庭审中心主义仅适用于较为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以及被告人不认罪等较为棘手的案件中, 而在案情简单、社会危害性小且被告人主动、自愿认罪的案件中, 实行庭审中心主义则将再次费时耗力。但对于审判中心主义而言, 不论案件的简易繁杂影响, 审判中心主义均可对其诉讼进行指导。

第四, 两者对诉讼各阶段程序的影响不同。庭审中心主义强调于在庭审的作用, 通过开庭对案件事实调查, 而审判中心主义则由侦查阶段开始, 至公诉程序、法庭审判程序、上诉程序、重审程序都会产生影响, 以至于庭后的刑罚执行程序等阶段, 其都会产生影响。

第五, 两者适用要求和实现的效果不同。根据庭审中心主义的要求, 在法庭上还要适用“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 为保障此原则的有效实施, 即必须充分保障被告人、证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等诉讼参加人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而在司法实践中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确有难度, 尤其是对于被告人而言, 试想被告人坐在特殊的位置, 面前是身穿制服、神情严肃的法官、检察官、律师, 身后坐着旁听人员, 其一般都会感到心理压力巨大, 从而导致无法表达出被告心里真实想法, 因此在庭审中心主义下实行严格的直接言词原则, 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陈述权、诘问权以及辩论权, 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庭审的质量。

相比之下, 审判中心主义在侦查、起诉、审判乃至后续的执行程序的刑事诉讼过程中, 均围绕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案件事实来推进, 庭前的侦查、起诉均为审判做准备, 在开庭之前即将已较为完整、充分地收集好证据资料, 使得庭上的质证环节也可进行得相对顺畅。审判中心主义强调了庭审的中心地位, 同时也对庭前侦查、起诉两个阶段做了严格要求。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起诉全部案卷移送制度得到恢复, 庭前会议程序的设立, 这些措施也大大地促使法庭环节更好地进行。

两种制度的区别也可总结为, 审判中心主义是“整个刑事司法活动的公正价值最终通过公正的法庭审判来实现”, 而庭审中心主义偏向于一种“法官审判独立的方式”[3]。

第六, 两者中心问题不同。庭审中心主义强调“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审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由此可见庭审中心主义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存在于审判法庭上, 属于审判内部问题。其要求法庭上必须包含事实证据调查、定罪量刑辩护以及审判结果的得出这三个必要程序, 以及要求在这三个必要程序中均必须严格实行直接言词原则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而审判中心主义是坐观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基础上, 庭审是中心, 庭前的侦查、起诉两个阶段都是为了为后续的法庭审判做足充分准备, 也即审判中心主义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庭前准备程序与庭审程序之间关系的外部问题, 其强调的是庭前准备程序是为庭审程序服务, 强调庭审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三、庭审中心主义与审判中心主义之关联

实质上看, 庭审中心主义的内容实际上包含在审判中心主义之中。实质上, 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刑事审判制度。一者致力于完善庭审内部结构, 强调事实证据需要当庭出示, 并进行辨认与质证, 相关必要的证人也必须出庭作证;强调控辩双方辩论, 尊重控辩双方对定罪量刑的意见;同时裁判形成于法庭上, 一方面防止法官庭前未审先定、形成错误预断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防止庭后裁判忽视采纳庭上重要证据的情况发生。

而另一者———审判中心主义, 在其指导下, 刑事诉讼程序从最开始涉及涉案人员的权利的侦查程序开始就应得到重视, 从获取证据的方式必须合法, 当事人诉讼权利应得到充分保障;到公诉阶段, 检察院要对公安机关提交上来的案件证据资料进行审查, 并决定是否需要提起公诉, 在此阶段也当事人也应及时行使自身诉讼权利, 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为后续庭审做足准备;庭审阶段与证据采纳上, 审判中心主义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其一, 其要求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客观性;其二, 依据公认的无罪推定原则, 在未经法院依法确认为有罪之前, 任何人都应当被视为无罪。而为确认被告人是否有罪而进行的法庭审判, 原则上必须公开进行, 以此增强庭审的公开性、公正性以及公平性。

四、我国现状及刑事诉讼模式发展态势

由现今我国刑事审判司法实践可观,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尚未确立一个较为鲜明的诉讼制度, 同时一些传统的诉讼理论仍有遗留。

而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将庭审置于诉讼制度的中心, 从法院系统开始操刀, 改革主力将庭审制度严格化, 同时配合司法改革的进程, 处于庭审中心之位的法官的质量得到保证, 法院系统率先完善, 从而使得庭审更具效率与质量。庭审中心主义逐步得到推进和实行。

但笔者认为, 审判中心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制度最具联系性与全面性的诉讼制度, 其明显优势在于将公检法紧密联系起来, 在严格要求三家司法机构完成其独立职责的同时更加强调了三者相互合作性, 促使刑事诉讼程序中各个环节都以查清案件事实真相、完善案件证据、使得犯罪人获得与罪行相当的刑事惩罚、保证当事人合法合理的权利与义务为根本目的, 以刑事诉讼法为法律准则指导公检法各家各阶段的独立工作, 从而增进了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合法性。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应往审判中心主义方向发展。

而如何推进?笔者有以下几点鄙见:

第一, 进一步完善庭审中心主义制度。做到这一点, 必须要保证庭前准备与法庭审判之间有一个很好地衔接, 保证程序合法, 要求相关证人必须要庭, 同时也要求法官对案件的审判必须是“所判即所听”, 强调由事实证据都由法庭中得出, 定罪量刑充分聆听双方当事人的辩词后再下定论。

第二, 保证公检法三司法机构独立职能的优质履行。在庭审外部上, 侦查阶段、公诉阶段都会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查明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侦查阶段公安必须合法地收集第一手证据资料, 保证关键证据的及时、合法获取;公诉机关在充分审查公安机关移交的案件材料后决定起诉与否, 不可以罪轻而不起诉、罪重而过严定论;而对于法院内部, 则是强调法官对案件的独立审判, 防止受外界或相关其他部门的干扰导致法官对案件的独立判断受到影响。

第三, 保证侦查、起诉、审判及后续的刑罚执行几层程序的相互合作性。笔者认为, 此点是庭审中心主义走向审判中心主义的关键, 因此加强公检法的相互联系、便利三个司法机关合作通道、快捷相互事务的处理机制是必要措施。

五、结语

我国正不断探索适用于我国司法现状的刑事诉讼制度, 笔者认为,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应先从庭审中心主义步入, 再逐渐向审判中心主义迈进, 由此进一步促进我国刑事审判程序公平、实体合法的发展。

摘要:庭审中心主义强调审判案件过程中应当以庭审为中心, 而审判中心主义则强调了审判程序相对于其他程序的中心关键地位及决定性作用, 两种主义内容相互交叉但实质又有所不同。另, 我国现阶段的刑事诉讼模式尚未有明确的定位, 其所含现代诉讼模式特点不明显, 且遗有陈旧的纠问式诉讼模式特点。而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首当其冲的即是要充分认清庭审中心主义与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与内涵, 同时明白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更好地完善我国刑事审判制度。

关键词:庭审中心主义,审判中心主义,区别

参考文献

[1]顾永忠.试论庭审中心主义[J].法律适用, 2014 (12) .

[2]孙长永.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J].现代法学, 1999 (4) .

[3]周虔.我国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实质辨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 (3) .

文化中心主义 篇2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权利观转变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反思传统人类主义价值观的结果,便出现了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非人类存在物,这是人类理智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 者:单桦    Shan Hua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广播电视大学 期 刊:理论前沿  PKUCSSCI  Journal:THEORY FRONT 年,卷(期):, (9) 分类号:X2 关键词:权利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的存在主义文化背景 篇3

关键词:抽象表现主义;存在主义

二战后,存在主义盛行,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西方尚未摆脱战争的阴影,而同时又无法适应新的时代的来临。作为战争的幸存者,人们急于找寻存在着的自我意识。

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他的一生都实践着对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一切非正义的抗争,是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者。萨特在1944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一句话,人必须创造他自己的本质;正是由于他投身到世界中来,遭受世界的苦难,与世界搏斗才一点一滴地定义了他自己。”[2]这就是说,存在本没有本质,人存在着,进行自由选择,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因而,萨特在他的小说描写中所强调的也往往是处境,而不是刻画人物。萨特的思想和理论为苦于在荒诞之中挣扎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出路——自我选择。但是,一方面他们认为自由超于自然现实中的一切,扭曲、变形的心态使他们个人的行为无法接受社会制约;另一方面,这种极端扩张的个人主义导致孤独,无法被社会认同,也无法与社会沟通。对于他们来说,激情和活力是与痛苦和寂寞并存的,对空虚和无聊的恐惧使他们像逃离自己的影子一样逃离现实。

与抽象表现主义类似,存在主义并非明确的哲学派别。除萨特之外的存在主义者,克尔恺郭尔(Kierkegaard)、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卡夫卡、海德格尔、雅斯贝斯(Jaspers),也都极其关注个体性和主观经验的独特性,他们拒绝自己属于任何思想流派的说法。克尔恺郭尔故意在著作中回避系统的论述,他声称:“‘个体’是一个范畴,从宗教的层面讲,在这个时代,在全部历史中,作为整体的人类都是必须要经过这个范畴的。站在塞莫皮莱山口的人就其所处位置而言,并不像我一样可以安全地站在这里保卫这个狭隘的山口——‘个体’——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这个山口,除非成为一个个体。”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地下室手记》中也提出个体性是最高的善,无论它多么乖戾或受到折磨。而尼采则写道:“没有一个人能为你建造一座你正好可以跨过人生河流的桥,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存在主义者拒绝系统的信仰,他们都对传统的哲学不满意,认为它们肤浅、學术化,而且远离生活的当下性。雅斯贝斯厌恶所有的教条,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由一个人的个体存在的内在世界中涌现。他把理性看成是亚哲学的,并宣布哲学只在理性失败的地方开始。海德格尔坚持返回前苏格拉底,因为他自己认为对希腊思想家的拉丁文错误翻译损坏了所有后来的哲学,而个体当下的经验才是思考的开始。

抽象表现主义当时就处在这样一个复杂文化背景之中,他们的题材、主题和隐喻的产生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实现人对自然的超越,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根本宗旨,而超越自然,超越人自身,也是整个社会所处时代的精神实质的体现。尽管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并不是哲学家,也没有在作品中图解存在主义的想法,但是他们无法免受当时文化气候的影响。就像德库宁所说的:“我们没有直接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但是它就在空气中,所以我们尽管对它了解不多却能感受到它。我们与这种情绪保持着接触。”[3]

大萧条和艺术品进步管理局、西班牙内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政治行动主义和行动精神,这些都是波洛克、德库宁以及他们圈子内的其他画家要寻求一种风格来表达的东西。在这种风格中,艺术家是通过创作艺术的行动来定义艺术的,行动意味着了解个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手段。行动绘画中,没有一部分过程是纯粹技术的;按照罗森伯格的说法,一切都是与画家的传记相分离的、有意义的姿态。“一种解放了的姿态,它从政治,审美,道德的价值中解放出来。”[4]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尤其是行动绘画的这种预先没有任何思考的绘画行为,与存在主义只从经验开始的思考不谋而合。

在行动画家那里,他们所追求绘画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所蕴含的更深层意义是对自由个性的渴望。迈耶·夏皮罗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个性和自发性的意识……刺激了艺术家去发明处理、平涂表面的方法,给自由创造提供最大限度。因此所有艺术家活动中产生的符号—标记、笔触、画笔、色滴、油彩自身物质的特性以及作为创作领域和作为一个结构的画布表面都很重要……通过画布表面画出的标记使冲击力变得确实和肯定。”但是自发性并不是一切,所以,夏皮罗接着指出:“这些冲击力的因素起初似乎是在画布上被无目的地形成一个整体的……今天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从混乱多变的因素中创造出一种秩序……这个秩序在你眼前被创造出来,但是它的规律却无处可寻……艺术家手的力量传达出一种连贯的被称为偶然性的因素,它属于一个定义明确的形式和分组的个人种类,它服从于艺术家的控制,艺术家对因素的正确与错误传达保持着警觉以决定接受或拒绝它们。”

从战后美国艺术的角度来看,存在主义在1945年至1946年之间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当时卡夫卡、萨特及后来的海德格尔的著作开始用英文出版。较早时候,可以看到克尔恺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的翻译作品,他们已经对现代艺术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萨特那种专注于厌倦、失败、死亡,关注焦虑和模糊,探寻直接地、自然而然地与自我相遇,都成为所有的存在主义作家的特点。罗森伯格1947年站在行动画家的立场上声称,每个画家“都不幸地意识到只有他自己所构筑的东西对他来说才是真实的”。类似地,马瑟韦尔在1951年把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对现代生活的反应描述为“叛逆的、个人主义的、非传统的、敏感的、急躁的……这种态度来自不能在宇宙中轻松驾驭的一种感觉……所需要的就是追求可感觉的经验”[2]。

参考文献:

[1]柳鸣九.萨特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

[2] 乔纳森·费恩伯格.1940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M].王春辰,丁亚蕾,译.易英,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0,41.

[3] Irving Sandler.The Triumph of American Painting:A History of Abstract Expressionism[M].Harper& Row,Publishers,1976:98.

文化中心主义 篇4

第一, 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存在的意义。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开始重新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类开始逐渐摆脱过去对主体与客体的理解模式, 试图改变过去对大自然的顺从和敬畏的地位, 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 借助科学技术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至上性、唯一性的特点日益暴露了出来,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认为人类是高于一切的“绝对主人”, 人类是世界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 人是“自然之主宰, 万物之灵长”,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 人是一切非人类存在的主体, 与人类相比, 自然本身不具有价值的意义。因此, 人类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而后期演化出的“人类征服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人类统治主义”等都是在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处在的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 没有正确理解人类自身的需要。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其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在过去, 人类的活动目的仅仅是为了维系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对自身的属性和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主观需求开始飙升, 以人类的需要作为标准来判定其他非人类自然物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其结果是人类只关注自身的需要完全忽视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时刻以人类的自身需要为准则和一切价值的衡量标准, 把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当做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 对其毫无节制的索取, 因此他们仅仅是考虑到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而忽视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人类的发展应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发展, 应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而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旗帜下的发展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是一种以牺牲子孙后代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短暂的、片段性的、昙花一现性的发展。

二、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其的扬弃,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发扬的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挣脱大自然的束缚, 勇于开拓进取、创造价值的部分, 摒弃的是其中的“世界万物, 唯人类独尊”的绝对思想, 与此同时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还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 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体, 而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权益。尽管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人类在其中的主体地位, 但它所承认的主体不是绝对的主体, 而是具有相对性的主体。同时它也抛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唯一性和至上性等局限。

第二, 力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在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报告中指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和文明主张从人类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看做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根本条件。”总之,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的绝对和极端的部分, 同时也传承并发扬了它包括对人类价值的信仰, 对人类需要的维护, 对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理解和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在内的一系列合理的部分, 又添加了很多丰富的内涵, 如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 提醒人们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主张在尊重自然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谋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到子孙后代的长期发展。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是科学的, 正确的, 符合人类长期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应当积极的走向它。

摘要:人类要想走出环境问题所带回来的全球性的消极影响,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开辟和谐有序的发展途径, 就有必要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一个全新的审视, 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之上走向符合时代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传统,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刘丕坤译)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求实.2004.12 (吴仁平, 彭坚) [J]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网络文化与文化霸权主义 篇5

本文旨在阐述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是不言而喻,由此而产生的文化霸权主义便想争夺世界的统治地位,进而占领世界.这是一场严峻的.战争,因此,各个民族都要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在这场文化之战中,不至于使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被文化霸权主义所吞没.

作 者:王文宏 许萍丽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北京,100876 刊 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6(1) 分类号:G05 TP393 关键词:网络文化   文化霸权   民族文化   全球化  

解析人类中心主义 篇6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文明;自然

一、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则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这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立论的基础。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而且对自然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基本原则。人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对自己的能力的无比自信和自豪,这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

在追述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初历史形态,其代表思想有宇宙中心论和宗教神学的天命论。二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主体性的张扬,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的幸福。同时,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人类也不再寄希望于超人的宗教力量,而是转而向内求助于人自身的理性力量。三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结合生态学知识发展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有J·帕斯莫尔、H·J麦克洛斯基、B·G诺顿和W·H墨迪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者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对自然界的肆意掠夺和污染导致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危及了人类的生存,损害了人类的利益。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即人类把自身的生命和理性视为世界上最高贵、最有价值的存在,认为它们本身就是人类的内在价值,拥有它们的人类理应成为万物活动的目的和中心,拥有利用、统治、支配、奴役自然万物的天然权利,自然万物则只有服务于人类、满足人类需要的义务。据此,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目的和手段、中心和边缘、主体和客体、主人和奴隶、权利和义务、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利用和被利用、管理和被管理、统治和被统治、服从和被服从、支配(主宰)和被支配(被主宰) 、征服和被征服、奴役和被奴役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平等关系,从而形成了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基本关系的一般人类中心观念或一般的人类中心世界观。这种一般的人类中心世界观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认识自身与自然之间所有关系的基本观念框架,认识和评价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规范(标准),以及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行动规范

四、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文明的作用

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构造了人类文明的大厦,它的确立增强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信仰和对人的伟大创造力的理解和发挥。人类同原始社会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到后来的理性反思,发展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人类对自身利益的关心由动物的自发状态发展到自觉行为。人类中心主义不仅在精神上把人类从臣服自然、迷信自然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人类在物质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在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升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上曾起到过决定性作用。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人类极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推动了历史进步。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类改造世界的决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五、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

虽然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它片面地张扬了人类的主体性,激起了人类征服、奴役自然的野心,从而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不合理之处更为显著。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自私的心态和征服自然的野心,造成了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剧烈破坏。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发展,已把人和自然摆在了对立的位置。

大自然的报复已从局部扩展到全球范围,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危机四伏:第一,人口激增威胁着人与自然的平衡。人口的激增带来了粮食、就业、教育、贫困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产生了持久的环境压力,威胁着人与自然的平衡;第二,自然资源的短缺是人对自然过度消费的恶果。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存在先于人类,而且自然资源本身没有继续扩大和增加的能力;第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大自然对人类掠夺式开发的无情反击。现今,洪涝、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农林病虫害等频繁发生,而且范围、周期、强度较以前有大幅度增加,给人类带来了难以估计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正是人类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开发所种下的苦果。

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应该是一体的,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科学的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道进.人“类”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6,(2).

[2]欧阳志远.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的类存在主义”[J].教学与研究,2009,(12).

[3]王凤珍.论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J].哲学研究,2010,(5).

浅谈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协商

一提到“多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世界是由无数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各异,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东西是普世间都赞同的,出现多元化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的国家就是一元文化,但能肯定,它们只是表面上的一元,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它不但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且还要承认它们和谐共存,承认差异并平等的对待它们。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譬如美国,它应该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存在着三个体型面貌不同,而且几乎可以说相互敌对的种族。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命运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未能把他们混合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各自按照本身的条件向前发展。虽然说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被白人的主流文化承认过。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欧洲出现过许多可怕的溅血事件。挪威首都奥斯陆,伤痛仍在撕裂一个崇尚和平、安宁的民族,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76人罹难,爆炸声、枪声和着血色,在一个夏天明媚的阳光下,将这个北欧国家推入情感与信仰的寒极。民族冲突是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困境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少数族裔认为受到政治和社会歧视,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和街头政治事端,另一方面主流族群认为外来人口太多,对国家本色和社会经济造成威胁。奥斯陆的暴力屠杀事件,以极端的方式成为射向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颗凶残的子弹而它应和的,是近年来不断抬头的极右思潮。

二、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社会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的一体化是自古以来的特点,在古代是圣王一体,是皇统与儒教的一体,在当代则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这种一体化就使权威绝对化。但是这种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的一体化在战乱时期或在拨乱反正时期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一体化的权威变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制度,那么社会将会失去自身活动的空间和生长组织的能力,这样权威的错误也将无休止的蔓延下去,这将会对国家的未来造成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一定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混淆。我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三、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应该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但是要我们使文化之间平等的互相对待,自认为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的已存在的不同文化都是追根溯源的,是不可涂抹更改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观念,即使在以后成长的日子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短处,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坚守自己最初的意念。好像不同文化之间天生就是处于对抗状态,每种文化都想得到别的文化的赞同。这种力量是大的可怕的。这种力量就好比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各个宗教之间的残忍的对决,想到了人们对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残忍暴行,让他们喝汽油,然后再活活把他们烧死,小孩子更是不放过。就好像印度人对牛的尊崇,如果你试图尝试在他们面前亵渎在他们看来的圣牛,那你的下场将是惨不忍睹的,你的命在他们眼里跟牛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还可以从好多例子中看到文化信仰的力量,如果你想让印度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互相平等友好地对待,我想那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但他们确实同时存在着。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也会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差异所表现的既是异质性,也是相互依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会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促进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通过和谐的交流与发展解决许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同民族长期一起生活会使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它们已经粘合到一起了,即使是相互对立也要永远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涵化是各民族间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者希望通过民主政治的舞台,使不同民族的成员实现讨论协商和相互理解。但不同民族之间的协商不仅仅是“话语政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问题。而一谈到自己文化的利益,不同文化之间就变得自私了,根本不会为了与其他文化融合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提到的承认不同族群地位上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悬殊以及文化和政治影响上的悬殊,不可能不导致那些弱小族群的不满、甚至是反抗。

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妄想去建立某种文化的独尊地位,这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世界上存在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去使他们之间相互融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信奉三种文化的人民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信仰的文化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磐石。但我们也更不能准备在三种文化中搏斗,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从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吸收精神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包涵点,使得三种文化和平共生。

四、结语

多元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更多地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了抵制、甚至是批判的对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多元文化敞开自己的胸襟,如果缺少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那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的。在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它们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想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尽量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J].吉林大学,2015.

[2]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J].民族研究,2012,01.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

[4]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

文化中心主义 篇8

关键词:美国文化,中国文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霍夫斯泰德在1980年提出了文化维度这个概念, 用于跨文化研究。其中, 他对世界上53个国家 (地区) 的个体主义指数进行了测评和排序 (Hofstede, 2010:83) 。美国排名第一, 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虽然其中没有包括中国大陆, 但是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指数和排序可以推断, 中国的集体主义程度远高于美国, 中国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文化。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霍夫斯泰德对个人主义的界定是“人与人之间松散联系的社会;人们只照顾自己及其核心家庭。相反, 集体主义指的是这样的社会:人们从出生起就融入到强大而紧密的内群体当中, 这个群体为人们提供终身的保护以换取人们对于该群体的绝对忠诚”。

二、阿甘与郭靖的对比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描述了先天智力低下的南方小镇男孩阿甘自强不息, 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 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阿甘的人生经历是美国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经历, 他的成功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成功。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述了一个不太聪明的男孩郭靖背负国仇家恨, 努力奋斗, 最终成为一代大侠和民族英雄的武侠故事。郭靖的经历是传统中国社会中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经历, 反映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一) 阿甘与郭靖的相同之处

阿甘和郭靖在个人条件和家庭背景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资质平庸。阿甘先天弱智, 智商只有75, 他一路上到大学靠的不是头脑, 而是打橄榄球的能力。郭靖被描述为:“有点儿呆头呆脑, 直到四岁时才会说话”, 他智力平平, 缺乏悟性, 学习武功时常常被批评为笨蛋, 他高强的武功来自于坚韧的毅力。他们都来自单亲家庭, 由寡母抚养长大, 因此童年时代经历过一些磨难。他们的母亲都很坚强, 在逆境中教给他们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他们都从社会较低阶层一路奋斗向上, 得到了受到大家承认的成功。

(二) 阿甘与郭靖的不同之处

但是, 两个相似的成功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因此必然有一些文化所导致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 我们可以发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1.追求成功的动机

阿甘对于出人头地、获得成功并无多大的渴望, 他从未立志要超越他人, 升官发财。他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妈说, 要将上帝给你的恩赐发挥到极限。”这句话表达的理念是, 成功就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也就是说,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成功不是战胜他人, 而是实现自我价值。阿甘获得的成功, 从橄榄球明星到战争英雄到成功企业家到丈夫和父亲, 都不是他直接追求的目标, 而是实现自我价值过程的副产品。

郭靖的母亲和师父江南七怪一直勉励他要学好武功, 为父报仇, 这也就成了他最初设定的人生目标, 为父报仇, 不堕父辈之名, 不让母亲和师父失望, 这些动机激励着郭靖不顾自身较差的资质, 不断努力。这些动机中基本没有个人动机, 在集体主义社会中, “为了他人”被视为美德。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个人接受团体目标, 个人对团体负有责任, 个人价值体现在为他人服务上。

2.获得成功的途径

个人主义社会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每个人依靠个人努力来获得成功。在阿甘的成功过程中, 他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 而是依靠自己的美德、努力、和运气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的母亲给他的帮助很少, 主要是精神支持。他的朋友们, 巴布和丹恩, 在他的成功中贡献微乎其微, 更多的是被他帮助。个人奋斗是个人主义的重要标志, “自助者天助”这一谚语就是最好的写照。

集体主义社会更强调团体内成员的照顾, 认为成功需要有贵人相助, 与贵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推力。在郭靖的人生中, 他与许多各领域顶尖人物有着亲密的关系, 例如成吉思汗、洪七公、黄药师等人, 这些人对他的欣赏和指导帮助在他的成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没有这些人的帮助, 就不会有郭靖的成功, 他只会永远处于社会底层, 江湖底层。

3.对成功的理解

阿甘的成功是美国梦式的成功, 得到荣誉和社会的承认, 获得巨大的财富, 拥有幸福的家庭。虽然珍妮去世了, 但阿甘还有他们的孩子和爱。这些成功的主要受益者是阿甘, 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他得到了财富和爱, 他的生活美满。个人至高无上的各种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就是个人主义对成功的理解。

而郭靖的成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他成功跻身武林顶层, 娶到了美貌娇妻, 与其他成功人士建立了关系网, 但这些并不重要。抵御外侮, 为国牺牲, 实现金庸先生所说的“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才是他最终极的中国式成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 为团体为国家奉献才是真正的成功, 而这正是集体主义对成功的理解。

三、结语

从以上看来, 虽然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同样渴望成功, 仰望英雄, 但是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差异会造就不同的英雄, 认识到并且理解这些差异,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Groom, Winston.Forrest Gump[M].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 2002.

[3]金庸.射雕英雄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4]杨帆.中西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差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9) .

文化中心主义 篇9

关键词: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能指,所指,镜像理论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在20世纪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主要采取对比的方式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延续性和对立性。由此来加深两者之间的理解,使两者各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一、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中期,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它缘起于世纪之初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的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最后于60年代在法国获得空前的胜利。二战后统治法国哲学界近二十年之久的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所谓的“意识”哲学,而结构主义这股强大的人文科学思潮的代表者宣称,他们的思想是与其相对立的。因为这个思潮的代表者都使用“结构”及相近的概念来从事相关的文学研究。于是得名“结构主义”。从理论上来说,结构主义是反人本主义的文化分析方法论。

后结构主义既是对结构主义的调整、改造和反拨,也是其某一方面的发展、扩充和超越。它的标志是“消解形而上学传统”。“后”既是历史时间标记,也是一个理论逻辑标记,它与结构主义有直接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后”字可以理解为对以往种种“主体中心化”理论立场的全面告退。它利用结构主义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指导,对符号、知识、主体性等范畴作了新的阐释,形成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质疑。它是在后现代主义这个广阔的背景下最早产生的思想运动之一。

二、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对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认识对比

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源自索绪尔关于记号的定义。索绪尔把记号定义为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后者被看作一种心理概念。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存在任何自然关系,所以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然而,一旦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被确定,由此产生的记号会被看作语言系统中相对稳定的静态结构。

后结构主义则对这种稳定的静态结构不能予以认同。他们认为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地转化和变化的,因此同一能指在不同语境或不同历史时期可以根据与之相关的所指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后结构主义以诗体和修辞手法作为例证,来强调意指的创造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与结构主义的僵化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他们指出诸如隐喻和转喻这些手段,对比于结构主义拘泥字面意义的做法更能体现语言的实际性质。后结构主义者认为,结构主义不过是隐喻和其他比喻的残留物,它们通过不断地重复和流传而丧失了文学作品的光泽。稳定的语言结构是无法捕捉到这一品质的。

三、两者共同的影响者———拉康

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学影响了结构主义阵营的一些人,例如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阿尔都塞借用了许多概念:想象的、转喻的因果性,以及偶然的隐喻的和修辞的文体。还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设计,显然是以拉康的“回到弗洛伊德”的设计为模型的,正如拉康企求把弗洛伊德从其门徒的错误解释中拯救出来那样,阿尔都塞旨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其庸俗化和曲解中解脱出来。

另外,阿尔都塞在对意识形态的讨论时也运用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把拉康的镜像理论运用于对意识形态的分析之中,把意识形态的“询唤”过程看作是一个“镜像化”的过程,拉康在镜像理论中所说的“误识”就是个体认识意识形态的方式,但又要保证这一“误识”不被发觉。

拉康对德里达的影响也同样巨大。德里达对于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否认了真理的存在,而这一挑战主要来源于对拉康的能指和所指论述的借鉴。在拉康看来,能指在语言链中不断地滑动,能指和能指之间有着一种不可逾越的鸿沟,能指永远也不可能到达无意识的所指。写作过程就是无意识中的语言经过意识的审核而产生变形的一种活动,因此,文本中不能存在真理的意义。德里达进一步把整个世界看成是文本,而文本中并不存在真理,这样德里达就否认了超验真理的存在。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是认识和理解对象的思维方式之一,在人文科学中运用结构分析方法所形成的一股研究潮流或倾向。其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即“明确地寻找心灵本身永恒的结构,寻找心灵赖以体验世界的,或把本身没有意义的东西组成具有意义的东西所需要的那种组织类别和形式。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思潮的转变,源于对所谓的文本一致与意义、微卡尔学派的统一的人的主体观念以及基础主义的启蒙观念的全面批评。其次,后结构主义借用了弗洛伊德有关“无意识”的概念,声称“自我”不可能完全知道它自身的同一性,因为它的“自我”形成完全不是在意识状态下完全产生或加以揭示的。后结构主义者们强调对结构进行建构和解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描写而得到的,是经过中介及被组织在话语中而领悟的,只通过字才同物联结起来的知识。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解释的任务不是去寻找意义,不在于关注它的普遍结构,而在于事物本身和阐读过程,现实必须作为一个文本来解读。解释在一层又一层地不断展开,而每一层又转化成为一个新的表意系统。

参考文献

[1]萧俊.结构主义的文化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

[2]杨大春.文本的世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3]Agger, Ben.Cultural Studies as Critical Theory[M].Lon-don:Falmer, 1992.

[4]Rose.A.No Respected:Intellectuals and Popular Culture[M].New York:Routledg, 1989.

[5]Ryan.M.Maxism and Deconstructio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2.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文化多元化 篇10

“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良知的文化批判, 是指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种文化输出政策, 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 以达到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控制的目的。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论说和学术理论,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其基本思想起源于西方社会以法兰可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对战后西方文化的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系统诠释, 则是由美国传播学研究巨擎,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名誉教授赫伯特·席勒 (Herbert Schiller) 于1976年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首次阐述的。席勒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 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 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以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 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且在此过程中, 弱势国是完全被动的, 鲜明地昭示了他对战后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以新的帝国主义形式称霸全球的批判思想。

2 文化帝国主义渗透的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优势的媒体和文化产业, 继续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淡化弱势民族的文化, 而资本主义的政治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观念成为全球的唯一标准, 西方价值成为全球的主导。

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 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二战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有能力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援助向全球推广其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 把美国的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念推向全球, 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 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全球。

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 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 例如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籍、报刊、广告、流行音乐及国际互联网, 对世界各国进行文化渗透, 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入超”现象。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

三是在文化性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人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西方化。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手段所支撑的大众传播媒介和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 使文化日益成为日常的社会消品, 形成美国文化空前的扩张强势, 现在全球每个地方几乎都能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存在, 比如对肯德基的推崇, 对好莱坞影片的迷恋和对美国高科技的崇拜等等。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逐渐向人们的心理层次渗透, 使得人们的潜在欲望和心理需求受到西方文化的左右, 从而使国家的社会发展失去了正常的社会心理, 对社会各领域形成巨大冲击。

3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全球化

在21世纪, 世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的局面。文化全球化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和互补, 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而走向世界,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 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文化全球化弥补了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的不足, 使不同民族的交往更为广泛, 沟通更为便利, 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有益于人类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帝国主义不愿意放弃控制他国文化的野心, 于是改变渗透的方式, 使其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化, 于是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传播隐蔽性更强, 在传媒业的推动下传播速度更快, 与经济手段的高度结合渗透力更强。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求同存异, 相互尊重, 竞争共处, 这也是符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总趋势的要求。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借全球化中文化交流扩大的机会, 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 对他国进行渗透, 企图同化、消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危及这些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帝国主义在各个层面的渗透使各个民族纷纷寻求应对策略, 希望对美国进行文化反击。法国文化部长雅克·郎向世界提出“抵御帝国侵略”的呼吁, 并于1982年在联合国作题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演讲中提出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政府间的文化政策。法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反弹理论 (To rebound culture) 。文化反弹理论认为, 如果一种外来的浅层文化深度侵害另一种丰厚的文化, 经历一定的时期, 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文化就会实施反弹, 即人们就会重新认识并认可原有的丰厚文化。“文化反弹”是一种极为深刻的文化理论, 不仅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而且为最终认识和解决“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指明了方向, 极大地鼓舞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维护和振兴本国文化的信心, 各民族纷纷寻求多元文化的重新建构。

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

在全球文化的构建问题上存在着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不同观点。

主张一元文化的学者强调文化发展的前提是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平衡, 而某种程度的同一性则有利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以及人类的和睦与进步。文化一元论者否定同一文化有“文化支配”以及相应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说法, 所以很显然, 文化一元论的实质是在世界范围内肯定和推广美国文化。美国文论家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 认为, 主张同一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肯定了美国文化。他提醒人们谈到文化全球化时民族主义问题或民族自豪和民族尊严不是唯一面临危险的东西, 人们更应该警惕其中蕴含的另一种倾向。他提出文化和民族与流行或传统文化的形式是一致的, 而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在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 (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等) 逐出并取而代之。

文化多元化强调在重新把握现实的基础上, 各文化形态要面向世界, 将跨文化传播理念作为新的文化思维方式, 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交往与发展。英国学者M.费舍斯通 (Featherstone) 认为全球文化的相互联系状态的扩展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即“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 而这种全球文化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在他看来, 日趋全球化的世界文化中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实际上已成为全球化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全球化进程中, 多元文化不仅仅是指文化多样性, 更意味着文化深层次的不同, 以及这些差异性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各个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会导致文化同质化, 多元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多元文化主义要求我们所有人具有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和在其他人的生疏感面前承认熟悉的自我的能力。多元强调差异性、多样性, 是在与整合 (integration) 、同质化 (assimilation) 等相对的意义上使用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始终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 在对西方传媒与西方舆论的认识和评判中, 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霸权, 以保护民族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侵害和支配的威胁下, 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 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 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去寻找机遇, 去迎接挑战, 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寻找先进文化, 作为我们的文化建设的资源和素材, 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

[2]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黎风.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

[5]李艳.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 2006.

[6]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

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篇11

关键词: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

收稿日期:2010-03-19

作者簡介:马蕙紫(1986-)女,辽宁抚顺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冯琦翔(1986-)男,山西忻州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并以此作为生态道德行为的终极目的和尺度。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既肯定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人类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又继承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的依存性的合理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源于前二者又高于它们。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第二,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它强调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的利益;第三,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最初是由生态学家根据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提出来的。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接踵而至,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要求通过肯定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进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自为的和谐状态。它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际公平、国家主权、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根治生态环境恶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观 ,它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才有实际意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人类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解决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

第一,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可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文本《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1]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要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在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因而把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总结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出了和谐原则;在人与人关系上提出了公平原则。因此,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实践的方法,即用“最优化”代替“最大化”,二者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责任是一种伦理要求,只有人类认识到自然的现状,才能自觉的进行道德选择和作出道德决定。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在理论上超越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因此,我们必须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

(一)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在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变化堪忧,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我国今后不能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而必须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关系到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条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党的十七大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科学发展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完整准确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的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问题,并把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那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采用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即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可以把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我们之所以说只有以人类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也就是因为只有它才是一种真正能够帮助中国消除当代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不和谐、不协调状态,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伦理价值观。

第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能够现实地规范人们处理自身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它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而人类的共同利益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种特殊利益得以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因此,即使人们仅从自身的特殊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最终也不得不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自觉地维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将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国民众中大力培育现代人类中心意识,并真正实践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我们的自然才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生态平衡才有望得到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利益和价值也就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维护。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文化中心主义 篇12

一、坚守群众文化公益性质,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保障群文职能部门 (文化馆、站) 的全民公益事业性质;二是大力加强公益文化建设。核心是政府统筹规划和经费投入。

公益文化事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 是以公共经费做保障,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文化事业。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 是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并付出了沉重代价而得出的结论。其次, 文化本身的历史性、民族性、大众性、交融性, 本质上所体现出的是“公益性特征”。诚然,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一部分文化产品可以是商品, 可以是市场经营, 这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倘若让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走入市场, 既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也不是文化价值的全面体现和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起始和发展于人类智慧和生活, 推动和满足着历史长河的前进要求, 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撑, 绝不可以也不可能用一般的商品属性和市场手段将其包容和引领。人类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和群众性才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广泛认同的基本前提。

文化权力是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并非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意识形态下所独有, 只是其目的、内容、手段和效果不同罢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文化建设, 其公益性特征应更加明显。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群文事业的方方面面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群文职能单位所曾有过的尴尬与无奈、群文干部队伍和文化人才的严重流失、开展群文活动的重重困难等, 至今还让我们心有余悸。因此我们在坚守群众文化主体公益性质的前提下, 还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有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努力争取使社会人力、财力成为政府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补充, 从而实现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和谐局面。文化馆、站要把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不清、不顺现象尽快理清理顺;把靠商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项目放到社会、放到市场;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 实现经营实体与公益事业的完全剥离, 使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公益文化事业及其职能部门绝不能靠市场运作或社会资助为主要生存、发展依托, 否则其“公益性”就要“出轨”, “高扬主旋律”就要“跑调”, “构建和谐文化”就会有“噪音”, 人民普遍享有的文化权利就会受到侵害, 群文工作以及群文工作者的尊严和自信也会丧失殆尽。

二、加强群文专职队伍建设

文化馆、站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处于群文建设的最基层、最前沿, 在文化建设领域起着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组织和实施群文活动的枢纽作用以及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文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职能作用。自建制以来, 群文工作者优良的作风、过硬的业务, 一直被广大群众所尊爱和依赖。文化馆、站应该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阵地, 广大群文工作者是和谐文化构建的生力军。但目前文化馆、站的自身建设却不容乐观:专业群文干部年龄普遍偏高;用人机制、工作机制僵化, 致使庸者不能出, 能者不能进;内部管理松散, 创新能力不够;很多乡镇文化站张冠李戴, 业务荒废;村级文化室有牌无人, 形同虚设。群文队伍和业务工作面临青黄不接、整体萎缩的不利局面。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加与文化馆、站职能作用的逐渐薄弱形成反差。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一是首先要根据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 在保证编制、保证预算经费和待遇的基础上改革用人机制, 真正落实馆长负责下的岗位聘用制、年终考核制, 并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文化站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配合当地政府选拔任用, 并做到站站有人、专职专用。三是文化馆、站是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业务单位, 在人员调入上一定要尊重本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和专业部门的考察意见, 不搞“长官意志”。四是强化文化馆、站的内部管理, 加大群文人才培养和业务工作力度, 提倡敬业、奉献, 提高服务水平。

三、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

现阶段, 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群文活动可谓遍地开花, 但其求新、求美的巨大热情与实际能力和活动效果相差甚远, “老人、老味、老一套”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展, 正在被历史所尘封, 任之变为“遗产”而要等将来的“专家们”去挖掘抢救;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又由于知识、能力所限而难以被享用;基层创作人才匮乏, 优秀群文作品稀少。而精英文化与市场运作联姻所形成的“赚钱文化”和“文化赚钱”越来越火, 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是“赔钱的文化”和“奉献的文化”日益被冷漠。此外, 一些封建迷信, 颓废低俗甚至黄色下流的不良文化还在蔓延, 不良文化的社会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

因此, 群文活动, 应该普及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实践技能和活动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文化馆、站更应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抓好群文创作、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四、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监管

网络文化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 已经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群众文化活动, 特别是青少年文化活动的阵地之一。由于引导和监管力度不够, 网络文化在起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一些不良的文化内容和违规的经营方式侵蚀着社会, 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规范网络市场、净化网络环境,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也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对网络文化除了加强监管外, 更应该积极引导, 因为后者是根本, 更长效。群文职能部门也应该在丰富和推广健康、进步的优秀文化方面, 有所作为。

总之, 任何一种文化环境的形成, 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文化积淀的结果。和谐文化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工程。群众文化涵盖了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 也是“专业文化”的母体。但和谐文化是全党、全民、全社会共建的文化, 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而不是孤立的、狭隘的、单纯的文化建设, 更不是文化部门的孤军作战。各级政府应在宏观规划、健康引导和“硬件”投入上加大力度;各行各业都应为和谐文化构建做出贡献;社会每个成员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参与者和享用者;文化职能部门更要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身体力行, 深入社会, 服务群众, 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发展规律, 善于发现和解决和谐文化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上一篇:中考数学复习下一篇:团队合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