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病房

2024-06-11

无陪护病房(通用10篇)

无陪护病房 篇1

我科自2012年12月应用无陪护优质护理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6月间收治于NICU的新生儿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观察组男15人,女15人,其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12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8人,新生儿肺炎(NOS)10人。对照组男15人,女15人,其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12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10人,新生儿肺炎(NOS)8人。两组患儿均无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其性别、年龄、病程、病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

足月儿,出生28天内,体重2 000~3 900 g,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得分5分以上的新生儿。

1.3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

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先天性畸形患儿以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得分5分以下的新生儿。

2 方法和要求

2.1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即按照医嘱完成常规治疗任务,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每日的各项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细化护理工作,优化就医环境,观察患儿康复情况和患儿家属的反应。

2.2 优质护理的具体工作要求

2.2.1 人力资源合理化

采取弹性排班模式[1]:以患儿为中心,弹性排班分层分组,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甚至个性搭配,能力优势互补,尊重个人意愿,护士自选搭配对象,采取24小时双人值班制,确保患儿安全;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级管理模式:根据护士的职称、年资、教育与培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将护士分成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3级,分为两个工作组,每个护理小组由责任组长负责,实行责任包干制;组织模式:责任组长通过民主选举上岗,形成了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结构,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责任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责任组长自身分管1~2张床位,主要负责难度大、病情危重患儿的护理及治疗,并负责本组患儿全面护理工作指导,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单元的管理工作,指导责任护士对新入院患儿进行身份确认、基础护理、辅助治疗、系统治疗。护士长及时解决责任组长反馈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科室业务情况制订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组长的培训由护士长进行,组内护士的培训由组长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落实,护士长检查落实效果。

2.2.2 应急管理细节化

我院NICU现有床位14张,主要收治出生28天以内的重症新生儿、早产儿。重症新生儿是一个生命力非常脆弱,极其需要保护的群体。他们刚脱离母体,不会说话,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再加上疾病使其机体抵抗力低下,也相应地对护理工作和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患儿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身心状态,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才能使我们的护理服务让患儿家属满意。由于无家属陪护,患儿的吃、喝、拉、撒均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完成[2]。患儿入院后,根据病情轻重安排暖箱、辐射台、婴儿车,重症患儿配有齐全先进的监护设施,可以随时发现患儿微小的病情变化。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认真及时地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在患儿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掌握常用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患儿热卡、输液速度、辅助治疗的潜在安全隐患,患儿留置胃管、氧疗的副作用及光疗的注意事项等。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系统了解患儿的病情,加强监护。对重症患儿,要配合医师及时抢救。

2.2.3 安全教育制度化

首先是强化安全教育,注重流程管理。利用科室会议、小讲课、床头交接班、护理查房、教学查房、业务查房等机会,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患沟通技能,强调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结合,做到:(1)常整顿:对病区各类物品规范放置,保证数量,急救药品及时补充,针对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技能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合理排班。(2)常组织:做到每天每班的护理工作流程细化,达到井然有序、分工合作。(3)常学习: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鼓励自学和成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4)常清洁:加强环境清洁和各类物品的消毒。(5)常规范:患者的床单位物品、治疗护理物品均统一摆放且具有明显的标志。责任护士细心观察病情,及时处理不良反应。(6)常自律: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有关医疗、护理法律法规,自觉守法用法[3]。对护理人员不断进行质量教育,将创优、创品牌服务效益作为每一位护理人员追求的目标。每一位护理人员在具体实施护理时,完成护理业务技术工作,减少护理差错,杜绝护理事故。

2.2.4 感染管理流程化

制订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各类仪器物品、病室环境、台面地面及人员自身的消毒。探视人员每周探视两次,完善探视制度。建立每月一次的空气监测登记制度,严格奶瓶奶嘴的清洗与消毒,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标准预防技术的应用,严格终末消毒。宣传健康教育,通过入院教育、住院教育、探视教育、出院教育4个环节紧密相连的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使其了解患儿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喂养、环境等对健康的影响。

2.3 工作任务

2.3.1 责任护士介绍入院须知

包括病区环境、救治设备、配套的喂养和消毒设施及配套的洗澡用具等,双方确认患儿身份,让患儿家属放心。

2.3.2 住院期间班班查对

24小时连续观察患儿的病情、反应、喂养、排泄、睡眠等。

2.3.3 观察内容

观察患儿的健康状况以及探视期间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2.4 评价工具与方法

评价工具:采取自制的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调查[4],让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工作、护理知识告知、病房管理、对患儿的关爱、工作能力、技术操作、护理质量的提高8项内容给予评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分“满意”和“不满意”两项,最后的统计指标以每项回答“满意”的人数及占所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主。评价方法:两组患儿家属均于医生开出出院医嘱的前一天,由具备护师资格的责任护士采用上述问卷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统计学处理:两组患儿家属测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见表1)

4 讨论

由于没有家属的陪护和监督,NICU安全隐患比有陪护的普通病房要高许多,NICU是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高发地。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高低是反映护理质量优劣的可靠指标,优质护理不只影响着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该项研究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患儿的康复、生理功能的恢复均起到了促进作用。该项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优质护理模式从患儿住院治疗的全过程入手,将疾病管理与康复护理,整体护理工作的改进与患儿个体因素,重视消除客观环境的影响因素与提高主观环境对患儿的重视与关心程度,进行病区护理质量宏观调控与重视每个细节的精心管理,创优、创品牌服务效益与对患儿实施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和舒适护理等方面最佳最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当代整体护理思想的内涵,是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的进一步论证,满足了患儿被尊重、被照顾、被认可、被接纳、被关心等的需求。人力资源合理化的要求,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规范了护理服务,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人员自身价值。应急管理细节化使病区护理服务工作目标明确、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更加有利于护理人员开展无缝隙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安全教育制度化又使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理念等不同程度地得到强化,促使护理人员时时刻刻将安全体现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现象的出现。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换来的是病区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患儿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也为患儿的全面康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感染管理流程化对院内感染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控制作用,杜绝或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患儿原发疾病的加重与继发疾病的发生,为减轻疾病对患儿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促进患儿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 结语

优质护理服务在NICU的实施,落实了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湘玉.传承护理专业发展进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2-313.

[2]商明霞,雷娜,董建英,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6):3167-3169.

[3]杨梅.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和护理安全管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1,7(10):237.

[4]刘庆素,安秀艳,于蕾,等.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21-23.

无陪护病房 篇2

(第一首)

床前伺奉已三周,满腹忧伤满腹愁。

水米难吞形骨瘦,吊瓶插管气微游。

愧心无计难为替,问道良方何处求?

垂老那堪遭此罪,可怜耗尽一灯油。

(第二首)

呓语寻常已惯鼾,病房一夜坐无眠。

街灯凿户雪欺晓,铁榻劫温凉透衫。

风紧楼高身暂寄,路滑人困步时蹒。

回头何处久干净?车往人来摧复残。

(第三首)

古有慈尊不远游,常常为此愧心头。

惯逢假日暑天避,赶遇婆親疾恙纠。

床后床前筹寸草,诗中诗外报春流。

楼前绿水青山傍,霭气氤氲散晴柔。

(第四首)

老伴生灾受罪熬,病房陪护数通宵。

时时观望药瓶滴,日日被催钱款掏。

窗口长龙站酸腿,楼梯群蚁累弯腰。

千般短缺愿无病,免得身家挨一刀!

(第五首)

床前尽孝已三周,满腹忧伤满腹愁。

茶饭难吞形骨瘦,吊瓶插管气微游。

愧心无计难为替,妙手仙丹何处求?

老弱那堪遭此罪,可怜耗尽一灯油。

(第六首)

路净人稀夜幕垂,忽惊惆怅紧相随。

一群弟妹常思我,几个云衣在语谁。

荒水略经知冷暖,老躯微创有安危。

耄年终晦萦心事,待到何时可展眉。

(第七首)

别了世上是非事,拋却人间烦恼丝。

游气一丝尚觉暖,不知三魄阎王知。

奈何桥头敢垂钓,渭水老翁甩钩直。

无陪护病房 篇3

【摘要】 分析国内外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综述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全面实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无陪护护理模式;面临问题;对策

无陪护护理模式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需要家属的照顾,而是由护士取代家属给患者实施生活护理,它是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加上全程护理的一种创新模式[1]。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病人对医院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且使护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但面对中国目前的国情现状,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还有较多的实际困难。现将无陪护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中面临的问题综述如下:

1 无陪护护理服务面临的问题

1.1 病人方面:

①病人及家属会认为没有亲属陪伴在病人身边,病人会感觉不到亲情的温暖,病人因疾病本身内心就比较孤独、焦虑,再加上在一个没有熟人陪伴的陌生的医院环境下,认为会不利于病人的康复。②担心“无陪护”护理服务会使住院费用大幅增加而无力承担[2]。目前我院的一级护理费用是9元/日,一个陪护工的价格是50—80元/日,相形之下护理技术含金量颇低,而一旦增加了护理费用则担心这部分费用能否纳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如果全部由患者承担,对于有人力承担陪护且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难以接受[3]。③担心在无家属的陪伴下,无法监督医方对患者的诊疗过程。④怀疑医方服务能否对患者尽心尽力。

1.2 医院方面:

①护理人员的价值观问题。护士认为“无陪护”护理服务只能是一种理念,而难以真正实施起来。护士需要帮病人做一些洗脸、洗脚等日常护理工作之前,护士需要先摆正心态;无陪护护理的开展,使护士的日常任务包含了所有的护理工作,如日常生活、基础、治疗性、康复等护理。这样就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无形中延长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强度。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是成倍增加,原来低廉的护理费显然是不合适的,继续维持一个低水平的护理价格势必挫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在无陪护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护理基础知识、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等了解掌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诸多学科有所了解,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其他方面能力的锻炼培养,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2]。②基础配置的问题。在实施无陪护护理,对医院而言为保证无陪护病房的落实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5],护士工作量大,治疗任务繁重,按现在的配置无法承担过多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2 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的对策

为了顺利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得到患者的认可,针对面临的问题,在实行过程中应采取了以下对策。宣传“无陪护”护理服务的意义: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思想工作,改变以往的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无陪护”护理的必要性。

2.1 病人方面

鉴于病人及家属的诸多顾虑,考虑到无陪护护理刚刚开始兴起,尊重病人按需、自愿原则,不强求所有病人立刻接受无陪护护理服务,[6]允许家属陪而不护,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避免出现过度的检查化验等,减轻病人经济上的负担,以便病人逐渐接受护理项目上的收费。

2.2 护士方面

对护士进行无陪护护理服务的教育,让护士从心底里感受到这种新式护理模式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减轻病人家庭负担,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率进行,而且能够保障病人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7]同时,随着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增大,医院应该同时相对应的提高护士的待遇、对护士的日常工作安排实行弹性排班,让护士能够劳逸结合,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医院还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3]

2.3 医院方面

医院适当购置开展无陪护护理日常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4],包括治疗性护理、生活护理、基础护理等各个方面;还应该完善各种相关管理制度,保证无陪护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8]同时应该加强对病人家属的宣传和讲解,取得病人家属的配合和理解,保证无陪护的顺利进展。

3 小结

“无陪护病房”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成长并总结经验才能够逐渐发展成熟,更好地为更多的病人带去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让病人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无陪护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切实地为病人带去安全和保障,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整体素质,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1—375.

[2] 周建平.整体化护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1,11(4):5960.

[3] 孟祥丽,张传坤,高波,等.无陪护护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2010,16(29):110111.

[4] Supporting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are homes for older people: the contribution of primary care nurses.[J Nurs Manag. 2008]

[5] 周建平.整体化护理的实践与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1(4):59-60.

[6] Nurses' perceptions of ethical issues in the care of older people.[Nurs Ethics. 2009]

[7] 萬瑜,无陪护病房之我见[J]. 医学信息,2010(12):3810.

无陪护病房 篇4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老年抑郁症病人56例, 其中男19例, 女37例;年龄60岁~70岁40例, 71岁~80岁15例, 80岁以上1例;已婚50例, 丧偶4例, 未婚2例;与子女生活在一起33例, 单独生活23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 3) 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5,6]。很多老年人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疾患, 其中高血压13例, 糖尿病6例, 低蛋白血症3人。辅助检查心电图异常8例, 肝功能异常5例。除具备抑郁症病人的一般表现外, 还合并有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 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2 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难点

由于老年抑郁症病人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饮食不规律等多种原因, 存在较多护理问题:①共病焦虑障碍, 严重自伤自杀。②合并有躯体疾病, 全身性营养不良。③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代谢能力减弱。④孤独不合群, 易受到其他病人的攻击。⑤社会和家庭支持不够。⑥生活自理能力降低。⑦便秘。

3 护理对策

3.1 安全护理

3.1.1 焦虑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 约有50%的抑郁症病人有焦虑障碍, 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丧失自信, 为一点小事慌张、坐卧不安, 甚至有自伤、自杀的企图。其原因:一是怕子女嫌弃, 二是怕治疗失败, 三是对死亡恐惧, 四是由躯体疾病引发。因此, 要多与病人沟通, 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 因病施护、因人施护。

3.1.2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病房内光线要充足, 地面要保持干燥、防滑, 墙壁和卫生间要安扶手, 浴池要有防滑垫, 活动场地无台阶和杂物。必要时病床要加护栏, 活动场所的运动器材要有柔性, 增加防护垫, 避免使用尖锐利器和易碎、易燃物品。

3.1.3 做好日常护理

老年抑郁症病人反应迟钝、动作慢, 容易发生跌倒、压疮等意外, 也易遭受其他病人的攻击, 应设专人护理, 24 h在工作人员的视线之内;遵医嘱按时给药, 做到“送药到手, 看服到口, 咽下再走”, 保证病人的安全。

3.2 生活护理

3.2.1 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的病情合理配备饮食,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尽量做到少量多次, 必要时两餐之间可增加点心或水果, 对于拒食和食欲差的病人, 给予喂食、鼻饲或静脉输液。对合并高血压的病人给予低钠饮食, 糖尿病者要限制糖的摄入, 低蛋白血症病人可增加牛奶、鸡蛋、鱼类等, 以保证机体营养的供给, 增加机体抵抗力。

3.2.2 睡眠护理

老年抑郁症病人情绪低落、生活懒散。应给病人合理安排一定量的户外活动, 使病人的生活有一定规律。避免久坐、久立、久卧, 坚持定时沐浴, 保持清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可每晚热水泡脚、睡前喝热饮[7]。有特殊爱好的病人提供简单必要的设施, 如手工制作室、棋牌室、书画室、定点小菜园, 让病人在劳动中找到乐趣、找回自信,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3.2.3 用药管理

抑郁症是人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表现, 是一种完全可以用药物干预治疗的疾病, 但是老年抑郁症病人随着年龄增大, 器官功能退化、代谢缓慢、对药物耐受性较差, 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较易发生。所以,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 要认真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8]。

3.2.4 便秘护理

排泄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 由于药物的作用, 老年抑郁症病人的排泄障碍更加严重, 解决其排泄问题就显得更加迫切。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蔬菜、多运动以外, 也可以采用针灸、穴位按摩, 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灌肠等方法。

3.3 心理护理

主要采取集体和个别心理干预, 鼓励病人自述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支持, 消除病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引导病人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安慰, 从多角度看待问题, 鼓励病人多参与社会活动,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保持良好的情绪, 正确对待衰老与疾病, 使病人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新树立起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提高自我[9,10,11]。

3.5 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抑郁症慢性化、反复发作及社会功能缺陷、自杀风险高。由于病人长期住院, 使家人在经济和精神上承受巨大的负担。抑郁症病人的悲观情绪必然对家属产生负性影响, 出现同化效应[12], 使家属对病人的治疗失去信心, 对病人产生厌恶情绪, 甚至遗弃。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 也应该关注家属的心理问题, 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有效降低其日常应激水平, 并邀请病人家属来院探视, 这样有助于通过家属来保证病人的治疗及康复。

4 小结

老年抑郁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所发生护理问题多、护理难度大。因此, 在做好安全护理、生活护理的同时, 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社会家庭的支持, 以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对56例无陪护老年抑郁症病人的护理难点进行总结、分析, 制订护理对策, 主要从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对无陪护老年抑郁症病人采取因病施护、因人施护。

无陪护免责协议 篇5

无陪护免责协议书

我叫,性别,现年岁。经检查需住院治疗,因特殊情况(五保或 其他),无人陪护。因此,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与院方无关。请家人、亲戚和朋友勿与院方发生纠纷。本人保证服从院规,遵纪守法,服从院方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治疗。否则,自动出院。

病人签字:电话:监护人与病人关系:监护人身份证号码:

监护人签字:电话:年月日

淮滨县红十字博爱医院自愿住院期间

无陪护免责协议书

我叫,性别,现年岁。经检查需住院治疗,因特殊情况(五保 或其他原因),无人陪护。因此,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与院方无关。请家人和亲戚、朋友勿与院方发生纠纷。本人保证服从院规,遵纪守法,服从院方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治疗。否则,自动出院。

病人签字:电话:监护人与病人关系:监护人身份证号码:

监护人签字:电话:年月日

淮滨县红十字博爱医院自愿住院期间

无陪护免责协议书

我叫,性别,现年岁。经检查需住院治疗,因特殊情况(五保或 其他),无人陪护。因此,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与院方无关。请家人、亲戚和朋友勿与院方发生纠纷。本人保证服从院规,遵纪守法,服从院方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治疗。否则,自动出院。

病人签字:电话:监护人与病人关系:监护人身份证号码:

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篇6

1家属陪护率高的原因

1.1 患者自身及家属的因素

由于角色改变和陌生的环境, 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变化。住院患者对病室环境不熟悉, 对负责自己的医生和护士不了解, 对医院的饮食及作息制度不适应。外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 病情重。患者没有心理准备, 一下很难接受。因此特别希望亲人在身边照料, 以得到精神与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尤其是年龄大, 生活不便的患者需要更强烈。家属方面, 一是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再者为了照料患者的日常起居, 使患者感到欣慰。也有对护理人员不信任, 存在猜疑, 对治疗护理操作不放心而陪护。

1.2 护理人员的因素

护理工作范围越来越广,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我国目前医院的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不达1:0.4,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5~6倍。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1]。长期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 最终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有调查资料示:近80%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高度紧张, 一半以上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很疲劳。而陪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家属陪护的优点

大多数术后患者希望陪护和家庭关怀。亲人陪护除了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满足, 还可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手术能解除患者的病痛,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躯体痛苦和心理伤害。不良的心理刺激反过来可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 这时亲人的正确引导和心理支持, 可以纠正情绪和精神上的异常变化, 减轻术后患者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让患者在自己情绪最失落、最低沉的时候与家人同在,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关爱, 给予情感满足。对疾病的痊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外科术后患者身上带有多种管道, 怕压着、碰着不敢活动。如果有陪护, 可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督促其在床上早期活动,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家属陪护的弊端

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 使病区内人员流动量下降, 降低陪护率, 可以减少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由于家属缺乏消毒隔离等卫生知识, 会增加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机率。而外科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导致切口不愈, 菌群失调, 甚至危及生命。部分陪护人员不遵守病房规章制度, 大声喧哗严重干扰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且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还有病房出现财物、金钱被盗现象, 给患者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行陪护的统一管理是目前医院解决陪护多, 陪护管理难的最有效, 最实用的方法。陪护人员不参与护理工作, 只是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和一些非技术性操作。鉴于目前我国的医疗条件和国情, 实行陪护统一管理的做法比较合理和妥当, 一方面可以便于病房的管理, 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 创造良好的治疗和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患者的陪护要求。

4管理对策

4.1 做好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必须做好入院介绍, 患者入院时,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情常识、注意事项, 向患者家属讲解围手术期疾病的相关知识, 让家属能对疾病围手术期有所认识和了解。让家属树立陪护是一种权利、责任, 而不是一种选择的观念[2]。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合理安排好工作, 关心照顾患者, 使术后患者 (特别是老年术后患者)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亲人的关爱。这样有利于术后患者尽快顺利的康复。随时进行卫生知识的宣教, 结合各项护理操作, 做好卫生知识宣教。如静脉输液时, 告诉其无菌知识及滴入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滴速快慢的影响。

4.2 制定严格规章制度, 切实抓好家属陪护管理

病区护理人员根据病种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陪护制度, 。每个患者入院时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规定, 护理人员必须清楚陪护的有关要求, 并且态度一致,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严格控制陪护是为了维护患者利益。同时注意服务态度, 搞好与陪护人员的关系。亲人有病, 陪护人员承受着不同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要满怀同情与理解, 注意态度要和蔼, 忌用简单、冰冷、生硬的语言。对陪护人员要一视同仁, 切忌以貌取人, 避免造成陪护理人员心理上的不愉快。陪护人员对医疗方面有怀疑时, 应耐心解释, 尽量消除其疑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各项治疗操作落实到位。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 让患者自动减少陪护。

4.3 管理好陪护, 能促进患者的健康, 加快术后康复

病房陪护的管理是衡量医院病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3]。如果管理松懈, 人员多而乱, 病员及家属不理解, 会给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加强对探视和陪护的指导与管理, 可保证良好的病区秩序, 稳定患者的情绪, 沟通与患者家属的联系。对此我科制定了严格的探视及陪护制度, 普通四人间仅留一名陪护, 术后患者可留一名陪护, 躁动不安者设专人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每周六、日下午四点-五点为探视时间, 每次允许两人探视。在探视时间内, 护士巡视病区, 为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向探视者作具体指导。同时我们加大了自身的工作力度, 加强与患者沟通, 及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4.4 加强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的工作主要有家属完成。医护人员要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陪护人员讲明患者的病情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出院服药方法、疾病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及复查的具体时间。

5结论

术后患者对亲人陪护、家庭关怀产生较高需求, 反映出患者在住院期间, 特别是围手术期间, 更需要亲人的关怀和照顾, 因为这不仅可以给患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生活上的方便, 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能减轻患者的孤独, 使其早日康复,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总之, 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 陪护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我们只有适应新形势, 采取综合措施, 在完善管理措施的同时, 使陪护行为规范化、自觉化, 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摘要:目的外科病房留有陪护的必要性。方法从有无陪护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陪护对患者从心理、躯体及疾病愈合快慢程度上均有积极影响。结论通过制定严格规章制度, 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 使患者不仅能得到生理上的舒适, 还可以获得心理和个性上的满足, 对提高护理质量及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陪护,护理管理,外科病房

参考文献

[1]敖新, 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7) :1-3.

[2]李黎.护士对家人参与康复和有创性抢救的态度.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 (2) :60-61.

无陪护病房 篇7

我科主要收治胃癌、胰腺癌及四肢肿瘤患者, 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 患者及家属往往提出陪伴的需求。在这住院期间, 陪人能否积极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留陪护的原因及利弊, 探讨加强陪人有效管理的对策。

1 家属陪护增加的原因

1.1 患者自身方面

当恶性肿瘤患者得知自己患上“不治之症”、加之角色、环境的改变, 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变化。对生活失去信心, 看不到希望, 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还有的患者认为治疗费用高, 不想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也选择放弃治疗。此时绝望的患者特别期望亲人留在身边照顾, 体味家庭的温暖, 以得到精神与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消除心中的恐惧感, 重新唤起对人生的渴望, 增强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念与勇气。

1.2 家属方面

恶性肿瘤诊断的确立不但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 更给其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一方面是家属要面临着人财两空, 即将失去亲人的现实而期待多与患者相处;另一方面是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第三方面是为了照料患者的日常起居, 使患者感到欣慰;此外也有少数是对护理人员不信任, 对治疗护理操作不放心而陪护。

1.3 护理人员方面

随着先进护理模式的推行实施, 护理工作范围越来越广, 这就要求护士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 满足患者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 全面解决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然而护理人力的相对不足, 使我国目前医院的床位数和病床护士比例不足1∶0.4, 与发达国家相差5~6倍[2]。而陪护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 家属陪护的优点

我科属于外科系统, 绝大多数术后患者希望得到亲人陪护和家庭关怀。亲人陪护不但可以增强患者心理安全感, 减轻孤独感, 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满足, 还可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手术能解除患者的病痛,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躯体痛苦和心理伤害, 不良的心理刺激反过来可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这时亲人的正确引导和心理支持, 使患者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提供心理感情支持, 对疾病的痊愈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另外, 术后患者如留有家属陪护, 还可帮助患者叩背祛痰、督促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及功能锻炼, 预防并发症。

3 家属陪护的弊端

陪护人员在带给患者一些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陪护人员过多, 影响了医疗活动。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 家属把医护人员的主观见解都谨记心里, 甚至还进行录音, 由于家属对医学知识的缺乏, 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第二, 陪护人员过多增加了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术后患者体质弱、抵抗力差, 由于家属缺乏消毒隔离等卫生知识, 会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率增加。第三, 陪护人员不遵守病房的规章制度, 干扰了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 也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最后, 由于家属陪护随便进出, 使病区内人员流动量增加, 容易导致患者的金钱、财物被盗现象, 对患者的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管理对策

4.1 加强健康宣教

入院伊始, 健康宣教先行。患者入院时, 责任护士要认真做好入院宣教, 除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住院后的医院相关规定、陪护、探视、作息等制度外, 还应详细讲解相关疾病常识及围手术期的检查、治疗等, 让患者家属能对疾病围手术期知识有所认识和了解。病房走廊及休息区墙壁挂上各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的宣传画报, 加深患者、家属对疾病诊疗过程的认识, 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活动。护理人员要鼓励家属合理安排好工作, 关心照顾患者, 体现人性化管理及人性关怀。让家属树立陪护是一种权利、责任, 而不是一种选择的观念[3]。

4.2 制定严格规章制度, 做好家属陪护管理

我们医院每个科室都是使用安全智能门, 进出人员要持有智能门禁卡, 家属办理的智能卡只能在限定科室使用, 超出范围无效。安全智能门的使用能严格、有效控制进出人员, 减少人员流动, 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陪护制度, 我们护理人员必须清楚陪护的相关要求, 并且口径、态度要一致, 要让患者及家属明白理解严格控制陪护是为了维护患者利益。同时要满怀同情与理解, 注意服务态度, 对陪护人员要一视同仁, 注意避免冰冷, 生硬的言语造成陪护人员的不愉快。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注重患者的生活护理, 按要求巡视病房,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 让患者自动减少陪护。如发现陪护人员对收费有疑问、医疗方面有怀疑时, 要及时耐心做好解释, 消除疑虑。

4.3 执行制度注意其严格性和灵活性

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代表着大多数患者的利益, 所以应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陪人。护理管理工作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机动灵活性, 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陪护制度, 对于手术患者当日及术后3d允许留陪护一人。对于术前患者,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留陪人, 但对有特殊需求者就可以打破这一框框, 如年龄<14岁、>70岁、生活不能自理者、语言不通者、精神障碍者、有自杀倾向者、病情不稳定随时有变化者等, 可以留陪人一个;病情危重需临终关怀者甚至可以允许两个家属陪护。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及人文关怀, 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满足其心愿, 同时对家属也是一种安慰。

4.4 加强与陪护人员的沟通, 充分发挥陪人的积极性作用

“一人住院, 全家受累”是住院患者家属的切身感受。陪人一般是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 他们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努力克制悲伤、时刻陪护在患者左右。因此我们护理工作者应富予同情和理解, 妥善处理好医护患关系, 争取陪人的积极配合。由于病情的特殊性, 有时会遇到家属不自觉地在患者面前流露出无奈、绝望、嫌弃患者等, 导致患者情绪波动, 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所以, 我们要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给予精神支持, 并注意阐明患者心理因素与治疗效果的密切关系。发挥陪人积极性, 配合医护人员, 一切以患者利益为出发点, 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生活照顾, 让其摆脱不良心境, 争取早日康复。另外向陪人解释术后患者的主动配合与康复有直接关系, 指导陪人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减少并发症。

5 小结

陪护人员除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外, 给患者心理情感上的支持、满足其心理需要是医护工作者及奇特人员不可替代的。家属的陪护, 使患者心理上没有被遗弃的感觉, 治疗的依从性增加;另外在陪护家属的协助下, 护士在服药管理、安全管理、工娱治疗等方面的工作量减轻[4]。因此, 适当放宽患者陪护的限制是医疗、护理与康复的需要, 是符合现代医学对医院管理与建设要求的[5]。但陪护人员在发挥其积极性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在保证患者良好治疗环境的同时, 通过加强对病区陪护人员人性化的管理, 加强宣教, 加强沟通,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冯建华.病人对探视与陪护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4) :245.

[2]杨前美, 陈茂君, 周玉萍.病室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医学, 2003, 32 (10) :1438.

[3]李黎.护士对家人参与康复和有创性抢救的态度[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 (2) :60.

[4]李莉, 李珊珊, 邓屏, 等.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的新模式及管理对策[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7, 21 (2) :59.

无陪护病房 篇8

1 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医院消化科护士会议上选出圈长1名, 辅导员1名, 圈员5人, 其中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名护士, 圈长由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设定圈名与圈徽。

1.2 选定活动主题

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 结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特殊性, 通过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等比较、讨论分析, 在减少陪护、消灭铃声、头发清洁、及时擦身、指甲干净等主题中筛选出降低陪护率的活动主题。

1.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召开圈会, 讨论和制定出陪护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床号及白天与晚上有无陪护等内容。2010年6月, 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施前, 对住院病人白天和晚间陪护率分别进行调查统计, 共调查4次, 取平均值。通过特性要因图[1], 从病人家属、护士、系统及其他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找出主要问题, 讨论并制定相应对策。

1.4 对策与实施

1.4.1 制定改进流程

在圈会上经过讨论, 制定了改进流程, 流程重点放在入院宣教及住院期间的管理。各位护理人员按照改进后流程对陪护人员及家属进行管理。并将该流程作为常规内容贯穿在日常工作中。

1.4.2 落实改进措施

住院患者陪护率高的原因较多, 主要是亲情牵挂, 病人要求有家属陪护, 家属也不放心病人。黄艳萍曾研究表明:患者所在医院级别、科室类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居住地、住院次数、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均影响患者对陪护的需要, 而家属陪护有利于患者的康复[2]。针对病人的心理需求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在入院时发放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告知书并加强宣教, 告知患者护士和护理员会尽力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确实需要情感交流的可以在探视时段让家属陪护。对医院不够放心的对策是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 加强病房的巡视, 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护理员的照顾与家属一样好, 甚至会更好。同时在住院期间每天由责任班护士对本组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病情及医嘱要求发放陪客证, 医院配置一名保安人员协助陪护人员的管理, 在非探视时段, 家属凭陪客证进入病房陪护患者, 从而控制陪护人员。在探视时段也适当限制探视人数, 并将探视规定内容上墙告示。

1.4.3 检查控制

每月根据陪护调查表对住院患者的陪护情况调查2-3次, 每次调查所有住院患者, 调查时间为白天非探视时段及晚上20:30以后。每月将调查结果在圈会上反馈, 大家进行讨论分析存在问题, 提出新措施, 持续改进。

2 结果

2010年6月在活动实施前, 由品管圈小组成员根据陪护调查表内容, 每周四进行调查, 分别在白天非探视时段和晚间20:30以后对本科室所有住院病人进行调查, 统计住院病人数和陪护数, 月底汇总, 其中白天病人总数190人, 陪护数142人;晚间病人总数191人, 陪护数108人。2011年1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及品管圈活动后, 按照同样方法调查, 月底汇总, 其中白天病人总数180人, 陪护数76人, 晚间病人总数178人, 陪护数63人。

2010年6月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施前住院患者白天和晚间的陪护率分别为74.7%、56.5%, 平均陪护率65.6%。2011年1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及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白天和晚间的陪护率分别为42, 2%、35.4%, 平均陪护率38.8%。见表1。

3 讨论

本活动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 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3]。品管圈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 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管理方面扩展。在管理活动中, 要重视人的因素, 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 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4]。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 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5], 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6], 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 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7]。在圈会上, 品管圈成员脑力激荡,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畅所欲言, 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8]。同时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 与病人家属也加强了沟通, 增进了理解, 从而构建了和谐的工作环境。

住院病人陪护率是指住院病人中有陪护的病人数占总病人数的百分比。在活动中发现, 白天的陪护率下降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在活动实施前白天的陪护率就比晚间高, 而且白天治疗多, 各种检查也较多, 家属认为患者需要更多的照顾。而活动实施后, 因为白天护士人数较晚间明显多, 家属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各种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落实得更好, 所以白天陪护率下降更明显。另外, 实施前晚间的陪护率也相对较低, 所以下降相对也较少。

活动实施后陪护率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按要求三级甲等医院的陪护率应小于等于8%[9], 由于受国情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尤其是老年患者住院, 做子女的如不能侍奉左右即有不孝之嫌, 短期内快速降低陪护率达到相关要求尚有困难。所以对一些因亲情牵挂而要求陪护的家属可劝其“陪而不护”, 从而人性化的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了巩固取得的成绩, 陪护率降得更低, 目前开展品管圈所实行的方法已列入相关的工作常规, 并依据PDCA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不断改进, 为下一次品管圈的开展奠定基础。

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优质护理病房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讨论分析陪护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住院病人平均陪护率从65.6%降低到38.8% (P<0.01) 。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降低了陪护率, 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 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 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关键词:品管圈,优质护理,陪护率

参考文献

[1]曹颖蔚.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抽血项目准确率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 9 (12) :94-95.

[2]黄艳萍.湖南省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陪护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 2010, 4:72-75.

[3]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8, 8 (6) :466-467.

[4]应莲琴, 王赛君, 陈雪英.质控员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2) :355-356.

[5]杨艳, 张莉国.品质圈活动在提高小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2) :110-111.

[6]国秀娣, 陆俊, 李益民.持续质量改进报告160份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09, 8 (11) :970-972.

[7]王利香, 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 2008, 16 (1) :255-256.

[8]鄢雨英, 林莉莉, 郑佳音.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10, 9 (7) :624-626.

无陪护病房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介入病房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 共涉及患者195例, 陪护人员134名;介入病房中护理人员21名, 均为女性, 年龄23~49岁, 平均 (30.2±3.5) 岁;学历为中专及高中5名, 大专12名, 本科4名;医师11名, 年龄为28~54岁, 平均为 (39.3±2.4) 岁, 其中主治医师5名, 副主任医师2名, 主任医师2名, 住院医师2名。

1.2 方法:

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及问卷调查法在全科护士大会上调查护理人员及医师在病房陪护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矛盾, 设计调查问卷, 包括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等内容, 对病房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干预, 主要措施为对各类标识加以规范, 展开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在入院时为陪护人员重点介绍病区陪护管理制度、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将陪护管理纳入病房晨会交接之中等。

1.3观察指标:

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为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后, 共涉及患者195例, 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为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前, 共涉及患者188例, 由医护人员根据院内相关标准对两时期内介入病房中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打分, 满分为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质量越好。利用我院护理满意率调查表对实施前后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 由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共同填写同一份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3份, 回收383份, 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研究数据, 以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情况评分分析:

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后, 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 , 具体见表1。

2.2 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度分析:

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前, 88例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为83.0% (156/188) , 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后, 95例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7.4% (190/195) , 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 。

3 讨论

介入病房属于医院中综合性病房, 常会收治晚期肿瘤姑息治疗及拟行各种介入手术的患者, 此类患者家属的陪护愿望更加强烈[1], 这给医院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 导致病区管控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因此应加强介入病房陪护管理, 不断提高介入病房管理质量, 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3]。

我院为提高介入病房陪护管理水平, 在2013年10月起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①对各类标识加以规范:对进出通道、冷水、热水区域等处做好醒目标识, 加强防跌倒、吸收、紫外线消毒方法等温馨提示;在打扫完地面后, 应设置黄色警示牌, 避免患者滑倒, 在卫生间应布置防滑垫, 为患者营造舒适而安全的病房环境。②在入院时为陪护人员重点介绍病区陪护管理制度:在患者入院时, 由接诊护士为其及陪护人员重点介绍探视制度及病区管理制度, 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留陪护人员, 并由管床护士为患者和陪护人员讲解病区划分情况及消毒隔离制度, 妥当安置陪护人员休息及吃饭。③展开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在病区内设置详细、醒目的陪护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宣传栏, 在休息、治疗及查房各时段内, 健康教育宣传员通过广播播放等方式, 提醒陪护人员遵守病房管理相应要求;为患者及陪护人员定期发放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单, 组织患者及配合人员接受健康教育, 对相关知识详细讲解, 提高陪护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 增强其管理依从性。④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不同患者及陪护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不一, 若无法展开有效沟通则很容易造成护理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展开积极沟通,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以熟练的操作技巧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取患者及陪护人员的信任, 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予以有效疏导, 从而减少护患矛盾的出现。⑤将陪护管理纳入病房晨会交接之中:对于危重患者应重点关注其陪护问题, 在病房晨会交接班中进行交接, 指导陪护人员不可坐卧病床, 禁止在病房中大声聊天, 减少探视次数, 在查房过程中对陪护人员多加提醒。

结果表明, 在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 可有效改善病房管理质量, 增强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对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在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 对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前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等3方面进行评分, 调查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后, 医护人员认为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 同时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 在介入病房陪护管理中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 可有效改善病房管理质量, 增强患者及陪护人员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介入病房,陪护管理,预见性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闫静.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严重鼻出血的急症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32 (10) :1497.

[2]林翠芳.预见性护理在手术患者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 2013, 34 (18) :2903.

无陪护病房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无陪护老年病区收治老年疥疮病人8例, 男2例, 女6例;年龄 75岁~86岁, 平均 80.5岁;病程14 d~28 d;初发7例, 复发1例;合并老年痴呆症3例, 脑梗死后遗症4例, 高血压病4例。

1.2 治疗方法

首次治疗:病人均给予林旦乳膏30 g外用, 自颈部以下将药均匀涂遍全身, 无皮疹处亦需涂到, 特别是皱褶部位, 如乳房下、腋窝或外生殖器、肛门部位, 有皮疹处适量多涂;忌入口、眼, 擦药后24 h洗澡更衣, 并观察有无新皮疹出现。2周为1个疗程, 如仍有皮疹, 进行第2次治疗, 改用10%硫乳膏30 g外用, 每日2次, 连续使用5 d后, 给予热水洗澡, 更换清洁衣服, 观察2周, 均无新皮疹出现。

1.3 结果

用药1 d后瘙痒减轻, 1个疗程后瘙痒控制、皮疹消退、病人痊愈 (无新皮疹发生) 6例, 2例病人第2个疗程后治愈, 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2.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每人固定使用1支体温表、1个血压计, 做好记录。②密切观察病人全身皮疹形态、分布情况以及有无新起皮疹, 及时向医生汇报。③进病房前穿隔离衣、戴手套, 操作集中进行[1]。

2.1.2 环境护理

单间隔离, 保持病房空气干燥、清新, 室温28 ℃~30 ℃, 湿度为40%~50%, 每日杀虫剂喷洒地面, 每晚紫外线灯消毒, 将病人换下的衣服、被褥、被单等在50 ℃水中浸泡10 min, 棉胎于太阳下暴晒1 d或2 d后再用, 以消灭传染源, 防止扩大传染。

2.2 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病情顽固、传染性强, 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既关心能否一次根治, 又担心是否会传染他人[2]。由于疥疮易复发, 影响到病人的生活, 同时增加经济负担, 病人常情绪低落、烦躁、有自卑感。护士与病人沟通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关心病人的生活起居。通过向病人讲解病因、发展、转归, 以消除病人的恐惧, 使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从而改善和提高病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 早日康复治愈。

2.3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治疗前予硫磺皂洗澡, 涂药期间不洗澡, 每次治疗结束后给予38 ℃~40 ℃水洗澡, 更换清洁衣服, 观察有无新出现的皮疹及是否有压疮发生。

2.4 饮食护理

①饮食宜清淡, 多吃蔬菜和水果。②宜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如丝瓜、苦瓜、冬瓜。③不吃或少吃羊肉、鹅肉、虾, 以免刺激皮肤损伤、增加痒感。④不要吃过于辛辣的刺激物, 如辣椒、高度酒类, 以免加重瘙痒。

2.5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宣教疥疮的临床特点及防护措施[3], 加强对家属的沟通指导, 尽量减少探视, 配合治疗及护理。②对全科护士进行疥疮知识的培训,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要求护士进行治疗护理时, 做到一人一用, 一换一洗手, 工作服一日一换, 密切接触病人后当班换洗, 为病人更换床单、被套、擦浴、洗澡时, 戴防水围裙、袖套, 随用随换。1名护工对应护理1例病人, 同时告知护工不能到其他病人房间。③生活规律, 适当运动, 增强机体抵抗力, 正视疾病, 以取得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

[1]苏海娟.疥疮膏治疗疥疮100例[J].四川中医, 2007, 25 (9) :99.

[2]欧树玉, 许璧瑜, 黎玉莹.疥疮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 2009, 7 (10C) :2759-2760.

上一篇: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下一篇:“双刃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