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

2024-07-12

农机管理(通用12篇)

农机管理 篇1

近年来, 黑龙江省巨浪牧场贯彻落实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的战略方针, 以加快推进农机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2009年巨浪牧场原有4个作业区全部撤并, 场部成立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对牧场农业机械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牧场通过“抓更新、强管理、上标准、增科技”, 发挥农机化作用, 实现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 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农机管理服务水平。

1 抓更新, 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

随着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为适应牧场种植业结构的调高调优, 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牧场加大了农机更新力度, 提高了现代农机装备水平。牧场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 并出台购置农机具补贴配套政策, 加大个人购买农机具的扶持力度, 进一步调动职工更新农机具的积极性。自2009年起, 淘汰了原有东方红-75/1002等履带式拖拉机、E512/514等联合收获机。更新购置73.5kW以上轮式拖拉机6台, 玉米4行联合收获机4台, 并按动力配套农具。特别是玉米收获机的更新, 解决了牧场因玉米面积大、收获不及时影响秋整地进度等问题, 并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的更新, 使巨浪牧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使玉米及青贮平均产量提高了10%以上, 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通过不断探索, 建立起“加快更新、集中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益”的垦区小型农牧场农机管理模式。

2 强管理, 提高现代农机管理水平

巨浪牧场根据农机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 成立了现代农机服务中心, 坚持实行“六统一”管理, 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了农机管理水平。牧场利用原有4个作业区的土地连片、地势较为平坦、相对比较集中的优势, 在原有场机械化队的基础上扩建了机务区的“一场三库”, 牧场农机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了农机技术指导和服务人员。将全场的动力机械都纳入农机服务中心管理, 实现了“统一停放、统一调配、统一维护保养、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作业收费标准、统一结算作业费”的“六统一”管理。产权清晰, 农机服务中心基本建设由牧场投入、管理;农机设备归职工所有, 统一停放在农机服务中心, 按使用面积交纳管理费。2012年, 在牧场相关部门指导下, 由各车主自愿组合、制定章程, 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为农户代耕作业, 实行“种、管、收”一条龙服务。合作社的机车实行单车核算, 车组机具更新是自主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主体。经农机服务中心调配的机车到作业区作业, 由种植户对作业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作业完成后, 由农机服务中心牵头, 农业中心、有机户、种植户在作业质量验收单上签字后, 方能到牧场计财科结算作业费。

牧场对农机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实行农机管理目标责任制, 做到人人有专责, 事事有人管,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有考核、有结果。牧场对农机管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能者上, 庸者下, 平者让, 工作政绩与农机管理各项目标挂勾, 兑现奖罚。由于农机服务中心管理规范, 机具检修标准高, 技术状态完好, 没出现一例作业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的现象, 为农业增产、职工增收、企业增效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

3 上标准, 提高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

为了发挥机械化优势,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在农机田间作业各环节上, 坚持“标准、合格、安全、优质、高效”10字管理方针, 加强田间作业管理, 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标准”就是春播、中耕、秋整地等每项作业前召开作业现场定标会, 确立标准, 强化意识, 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合格”就是在每项作业前, 对参加作业的机具逐台、逐项进行验收, 不合格者严禁作业。“安全”就是安全教育到地头、到岗位、到参加作业的每一个人员, 并做到安全教育签字率为100%, 不得代签、漏签。“优质”就是按照农机作业质量验收标准对作业地号进行检查验收, 随时抽查质量, 结束后农机服务中心、农业中心、有机户及种植户共同对作业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经全部签字后方可兑现作业费, 对达不到作业标准要求的, 不能兑现机车作业费, 并责令返工, 赔偿损失。“高效”就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推广大机械作业, 严禁小型拖拉机从事深松、整地、播种作业。由于严格管理, 实现了深松、耙地、起垄100%大机械作业, 使田间标准化作业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农机田间作业安全管理上, 首先, 增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 使参加作业人员安全受教育面达100%, 作业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完好、齐全。其次参加作业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 牧场农机部门进行严格检查, 对检验合格的发给合格证, 准予作业, 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作业。再次, 严格执行田间作业规程, 实现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4 增科技, 提高农机培训和技术服务水平

牧场坚持集中培训学习与现场实际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加强对机务人员进行科技培训, 增强机务人员对现代农机知识的了解、掌握。每年农闲时节, 牧场农机部门借助阳光培训、职工致富培训等组织培训班, 聘请农机专家进行授课。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传送农机技术, 每年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 提高了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农场在引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中, 聘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场对驾驶员及机务管理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技术服务, 讲解使用与保养技术知识, 注重抓好新机具、新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近年来, 农场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紧紧抓住时令, 针对播种、插秧等农忙季节, 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 提供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技术指导服务, 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做出较大贡献, 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好评。

加强现代农机管理要不断探索、创新农机管理服务模式, 继续加强现代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促进农业增产、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推动牧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管理 篇2

一、 春耕生产工作

(一) 粮食种植情况。

老厂镇xx年大春粮食种植面积计划50350亩,完成50350亩,占计划的100%。其中:1、稻谷计划350亩,完成种植面积350亩,占计划的 100%;2、玉米计划33000亩,完成种植面积33000亩,占计划的100%;3、大春马铃薯计划16000亩,完成16000亩,占计划的 100%; 4、杂粮计划1000亩,完成1000亩,占计划的100%。

(二) 魔芋产业发展情况

1、魔芋面积完成情况

xx年老厂镇计划魔芋种植0亩,实际完成 20000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商品芋计划9200亩,完成9200亩,占计划的100%;种芋计划10800亩,完成10800亩,占计划的 100%。预计总产量2750吨,实现总产值7140万元。主要分布在9个村委会,108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5372户,人口24693人。

2、魔芋样板完成情况

老厂镇xx年计划举办魔芋样板1250亩,其中:县级300亩,镇级400亩,村级550亩。完成1250亩,占计划的100%。

1、县级样板300亩,主要分布在:者米村委会上洒佐300亩。

2、镇级样板400亩,主要分布在:新角村委会吊戈厂、牛角板大寨200亩;者米村委会上寨100亩;押租村委会100亩.

3、村级样板550亩,主要分布在:押租丫依朵100亩;者米村委会100亩;迤德黑村委会100亩;黑克村委会平箐、独家村100亩;新角村委会100亩;新堡村委会50亩。

3、科技措施完成情况

(1)病害综防计划20000亩,完成20000亩,占计划的100%;(2)生物多样性种植计划20000亩,完成20000亩,占计划的100%;(3)两年制垄作免耕计划15000亩,完成15000亩,占计划的100%;(4)挖大留小计划3000亩,完成3000亩,占计划的100%; (5) 交互换带计划2300亩,完成2300亩,占计划的100%;(6)魔芋标准化示范计划17000亩,完成3000亩,占计划的100%;(7) 标准化培训计划300人,完成300人,占计划的100%。(8)良种繁育计划3000亩,完成3000亩,占计划的100%;(9)叶面肥施用计划 3000亩,完成3000亩,占计划的100%;(10)微生物肥计划1000亩,完成1000亩,占计划的100%.

(三)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1、中药材计划种植面积1000亩,完成1000亩,占计划的100%。

2、xx年老厂镇计划魔芋种植20000亩,实际完成 20000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县级样板300亩;镇级样板400亩;村级样板550亩。

3、蔬菜产业计划种植面积17200亩,完成11700亩,占计划的68%。其中:辣椒计划种植面积700亩,完成700亩,占计划的100%;秋马铃薯计划种植面积1000亩,还未种植;冬马铃薯计划种植面积4500亩,还未种植;其它蔬菜计划种植面积9000亩,完成9000亩,占计划的100%。

3、水果产业计划种植面积4000亩,完成4000亩,占计划的100%。

4、水产面积计划种植面积990亩,完成990亩,占计划的100%。

(四) 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为切实做好xx年全镇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良种补贴兑现工作,维护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我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镇认真贯彻“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全镇水稻良种补贴0.525万元;小麦良种补贴6万元,玉米良种补贴33万元,土地流转大户7户补贴资金2.0835万元;农资补贴565.45万元;油菜良种补贴11万元;共计618.0585万元,

(五)科技措施落实和高产样板创建情况。

1、 科技措施完成情况

(1)粮食作物覆盖膜栽培技术完成情况

xx年老厂镇地膜包谷计划种植面积30000亩,完成30000亩,占计划的100%。其中:核心样板计划种植面积8000亩,完成8000亩,占计划的100%。

(2)农作物间套种技术计划推广34000亩,其中:样板6000亩。完成34000亩,占计划的100%。其中:样板完成6000亩。占计划的100%。

(3)农作物优良(专用)品种及配套综合技术计划推广62000亩,其中:样板4000亩。完成62000亩,占计划的100%。其中:样板完成4000亩。占计划的100%。

(4)水稻塑盘育秧及抛摆技术计划推广100亩,完成100亩,占计划的100%。

(5)洋芋高龙双行栽培技术计划推广9000亩。完成9000亩,占计划的100%。

(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计划推广40000亩,完成40000亩,占计划的100%。

(7)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计划推广20000亩。完成20000亩,占计划的100%。

(8)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配套综合技术计划推广28000亩,其中:样板1000亩。完成28000亩,占计划的100%。9、农机综合技术推广计划2.76亩,完成2.76万亩,占计划的100%。

(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计划推广26000亩。完成26000亩,占计划的100%。

(10)农机作业配套综合技术计划推广29600亩。完成29600亩,占计划的100%。

(11)种植秋冬绿肥计划推广2000亩,其中:样板2000亩。目前还未种植。

2、高产样板创建情况

xx年地膜包谷样板计划种植面积8000亩,完成8000亩,占计划的100%。

(1)黑克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2600亩,以公路沿线为主,地点是从沈家坟开始,小枯坑、老坟山、枯坑梁子直至黑克大丫口,完成2600亩,占计划的100%。

(2)迤德黑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1400亩,地点是迤德黑叉路鱼塘口子片,得村凹塘、发土克三片。完成1400亩,占计划的100%。

(3)者米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1500亩,地点是城街、上寨坪子、发尼至新堡交界。完成1500亩,占计划的100%。

(4)新堡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200亩,地点是抹朵凹塘至洒黑朝子。完成200亩,占计划的100%。

(5)新角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1500亩,地点是尼其克凹塘、独瓦房。完成1500亩,占计划的100%。

(6)押租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600亩,地点是大路海子。完成600亩,占计划的100%。

(7)老厂村委会:计划种植面积200亩,地点是押德克。完成200亩,占计划的100%。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市场监管情况

自入春以来,老厂镇配合县执法队、镇工商所、派出所到老厂镇马街、龙街、迤德黑市场、大丫口、老厂街等市场进行检查。一是宣传依法销售种子。老厂镇按照《种子法》关于种子生产经营的标准要求,积极配合县种子执法大队对镇内玉米、蔬菜、大豆等种子生产经营户的经营资质进行了严格监督检查,从源头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二是宣传合法经营种子。对全镇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销户进行了严格监督审查,杜绝无证经营和自行变更经营,以严格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三是宣传依法使用种子。通过广播、宣传栏、培训班等宣传,引导农户到正规种子销售部选购种子,并当场取要发票和种子说明书。目前,我镇依法合法经营种子、知法使用种子已为群众共识,群众参与种子生产经营意识逐步提高。

(七)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根据《XX县xx年种植业保险项目实施方案》(富农发农机管理年终总结【xx】10号)要求,xx年老厂镇未分配任务。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任务目标的实现

为确保老厂镇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牢固树立发展农业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识,因地制宜,搞好规划,把农业生产列入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村委会也相应成立实施领导小组。农业中心负责搞好技术指导和物质就位,村委会负责动员农户并组织样板的实施和物质的发放。相关人员分片挂钩责任到人,做到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的格局。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确保 xx年技措施顺利完成。

(二)强化科技意识,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

以良种为中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的各项科技措施。主要做好六个抓:一是抓旱作节水栽培农业地膜覆盖技术,大力推广三干和三漕播种技术。二是抓优良品种的选择,玉米杂交品种主要以盘玉5号、明增127、胜玉2号和陆玉4号等为主。三是抓好在最佳节令种植。四是抓好物资早就位、任务早落实。五是抓好技术指导工作,达到规格化、连片化、区域化 。 六是抓好岗位职责、明确责任,中心人员分片挂钩,李雄锋负责老厂、张丽娟负责拖竹、杨云辉负责新角、李伟负责黑克、贺富先负责迤德黑、瞿建东负责押租和新堡、陆正维负责者米。

(三)抓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为了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实现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素质工程培训计划1000人,目前已经培训了500多人,确保农业科技措施的顺利推广。

(四)科技示范户“三个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提高了学习接受能力。通过技术指导员入户零距离的技术指导与培训,科技示范户学习技术的兴趣更高,不但主动问指导员肥料怎么用,产量怎样测,病虫怎样识别等,而且提出的问题逐步加深,还提出了其他作物、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民关注、实用的技术问题。

二是提高了辐射带动能力。在项目实施中,示范户从技术指导员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真本领,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好收成,在示范带动中赢得了好声誉,而且还享受到了物化补贴,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愿意真心实意地服从技术指导员的指导和安排,带领周边群众科技致富,争当示范户已成为全镇农民的新愿望和行动。

三是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技术指导的范围不断拓宽,示范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指导员及时找有关专家咨询,满足示范户的要求,示范户的自身发展也更加全面,指导员不仅是指导蔬菜科技栽培,还要指导示范户进行其它作物包谷、果树等管理、有时还指导农户进行农产品加工、农资经营,提高了示范户的收入。

三、 存在的问题

1、老厂镇属高寒冷凉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2、农技推广经费少,农业科技措施推广难

老厂镇是魔芋种植老区魔芋软腐病发生严重,制约魔芋产业的发展。农技中心经费少,农业科技措施推广难。

3、和魔芋科技示范样板补助不到位,魔芋种植成本高,从而影响了今年魔芋种植农户的积极性。

四、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大春作物的中耕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提高防灾意识,切实做好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为民增收,必须提高防灾意识,切实做好我镇xx年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针对今年大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生较早,易于流行,因此要高度重视虫情、病情的发生发展,及时组织做好监测和防治工作。防治方法:1、马铃薯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深埋,现蕾期及时喷药,亩用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每亩喷施 75 千克左右。

(二)继续抓好魔芋防病试验、中耕管理、确保魔芋增产、增收

1、中耕管理

栽植新区重栽培,栽植老区重管理,针对老厂而言,农民更关心研究的是魔芋的中耕管理工作。因此,要继续抓好魔芋中耕管理工作: ① 除草培土是魔芋中耕管理工作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科技措施之一,必须及时进行; ② 掏沟排水是防病栽培的有效措施; ③ 科学追肥是保证魔芋健康生长,增加抗病性的保障措施。 播种后至展叶期往往杂草很多,特别是一年生植株较小,竞争不过杂草,应及时除草。除草可手工拔除,也可用草甘膦、农达等除草剂两种除草,效果较佳,时间以魔芋冒尖出土达5-10厘米时施用为宜。 7—8月份魔芋封行前,为了抗旱防涝,增大土壤温差,结合施肥,及时向植株周围培土1—2次,每次培土5—10厘米。培土以后为了避免伤根、伤叶不再动土。

2、及时防治病虫害

魔芋病害,主要是软腐病和白绢病。这两种病害是魔芋大田生产减产的主要原因。

软腐病特点是植株腐烂,有恶臭味。初发时植株的小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小叶黄化,以后整个复叶枯萎,并引起倒苗,叶柄组织条状腐烂,球茎初起孔洞,最后全部烂掉。

防治方法 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扩展蔓延。芋田一旦发现软腐病病株,立即全株带土挖走,烧毁或深埋,在病塘及周围撒石灰,踩紧土壤,以免雨水传播病菌。并用农用链霉素200—500ppm。可杀得200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灌于病塘四周魔芋植株的根部,每株灌0.5—1公斤。

白绢病 彻底清除病残体、杂草,保持田园清洁,并对全田撒石灰,使ph值达7以上。7月以后随时检查病株,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带土挖走深埋或烧毁,在塘内及周围撒石灰,踩紧土壤,并对全田普施石灰一次。 施杀菌王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500—1000溶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溶液,从7月份起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防治 魔芋的虫害不如病害危害大,但魔芋一年只长一片复叶,若遭损失,无法弥补且虫啃食后伤口易为病菌侵入,造成虫害、病害双重损失。魔芋虫害主要有:甘薯天蛾、豆天蛾和斜纹夜蛾的幼虫,铜绿金龟子,蛴螬(地下害虫)。一般数量不大时,可人工捕捉,严重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敌杀死2000— 3000倍液喷洒。蛴螬啃食球茎,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杀死幼虫。

(三)搞好素质培训和绿证培训工作

根据富政发[xx]56号文件精神,下达我镇培训任务1590人,其中: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190人;2、普通农民培训计划1000人;3、绿色证书培训计划200人,其中办证60人,4、引导培训计划200人。结合我镇实际计划在3月份、7月份、10月份分期分批进行培训。

(四)抓好科技示范户科技入户指导工作

在xx年是XX县老厂镇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的第三年,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对照科技入户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年初制定的科技入户实施方案,定期深入到老厂各个村委会,到田间地块帮助科技示范户, 为他们送去种植技术和春耕生产所需的地膜化肥等物资;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下半年我单位继续带着责任、带着真情、带着感情,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五)抓好xx年冬季农业及小春生产任务

一是小春粮食计划播种面积22800亩,总产259万公斤,其中:1、小麦计划6000亩,产量54万公斤。2、大麦计划4000亩,产量38万公斤。 3、蚕豆计划2300亩,产量25万公斤。4、杂粮计划面积9000亩,产量112万公斤。5、冬早马铃薯(折粮)计划面积1500亩,产量30万公斤。

二是小春经济作物种植计划面积13500亩,其中:1、冬油菜计划种植面积11000亩,总产145万公斤;2、冬早蔬菜计划2500亩,总产347万公斤。三是秋冬绿肥计划面积22000亩。

三是xx年冬季农业开发科技措施及中心样板:

1、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计划推广面积1000亩,

2、优质 “双低油菜基地建设计划推广面积9000亩,

3、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推广面积500亩,样板面积500亩,其中:新角200亩、新堡300亩。

4、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计划推广面积8000亩。

5、小麦间作套种技术推广计划面积2500亩,其中:麦、豆、油间套种2000亩,其他间套种模式种植计划500亩。

农机管理 篇3

(集安市太王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通化1342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农机具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很大程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使用方法及操作要求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这对农机手和维修维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的安全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主要针对农机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机;安全;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4.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16

1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袁宣传教育培训滞后

农机的使用场所主要是在农村,使用者也多数为农民,而如今我国的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同,基本都是初小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机的使用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使用,在安全意识和机械保养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出现操作不当,以及在发生故障时不能正确的进行操作处理,所以农机事故时常发生,给操作者带来人身安全问题,有的导致机械损坏而不能继续工作。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农机主管部门又没能引起足够的认识,缺乏宣传教育,缺乏培训,使得一些农户的安全意识、基本的操作常识都很欠缺,这些方面都是导致农机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1.2对于农机安全缺乏认识

在农机的安全管理方面,从上到下都没有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识,对于操作者,由于其接受的培训有限,在安全意识方面自然就淡薄,而在农机管理部门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高度的生产安全意识,导致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安全知识普及的也不够,往往一些农机安全的宣传组织发发文件便了事,没能真正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在很多地方,安全组织工作基本没什么实际性的开展,多流于形式,导致在农机使用中缺乏安全监管。

1.3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农机管理资金的不足也导致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深入有效的开展,农机监管在农机管理中主要负责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很少,多数都是由不同的部门的人代为工作进行监管,而专业的监管工作人员又十分缺乏,加上资金的短缺,很多地方的监理工作基本上以收费为中心,起不监管的作用,这种重收费、轻管理的局面往往令很多农机户反感,使得农机安全监管的工作很难开展。

1.4基层农机监管服务网络不全

我国的农机管理基本上是以三级机构组成,在县级以上的农机部门,安全监理机构还是比较健全的,这些机构在编制、人才配备和设施配套方面都相对完善和齐全,但是对于基层农机机构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机构不完善,人员不齐全,设施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机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农机管理法律法规

农机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机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一些庞大的农机作业,需要农机作业人员的数量必然会增加,这对于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没有相关的条文法规进行约束指导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建立和完善农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然的趋势。只有通过法律条件的相关规定,才能对管理者和操作者形成很好的约束和监管,确保管理到位,监督有效,使用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使农机在安全宣传、安全检验、上牌、报废等方面都能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保证农机的优质、高效、低耗地安全生产。

2.2加强宣传袁提高安全意识

农机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真正认识到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担负起宣传的任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采取现代的科技方式,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机的安全法规,提高农机户的安全意识,加强农机操作水平的学习,培训农机手对于农机操作保养方面的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及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避免农机使用中的一些事故发生。

2.3加强农机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

农机的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持续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这项工作需要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胜任,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必要。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选拔一些文化水平高,素质强,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才充实到监管队伍中来,通过强化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熟悉农机的相关法规条文,熟练具体的实际工作,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体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从大专院校引进一些农机专业的毕业生,补充到农机队伍中来,做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后备军,完成人才储备,避免青黄不接,可使农机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4加大资金保证力度

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经费,所以充足的经费保证是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保证。过去的农机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而财政的拔款基本上只能保证农机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农机安全监管的资金保证往往是杯水车薪,但工作还要开展,这就导致一些基层的农机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的情况出现,对农机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农机部门要立足于农机部门的实际情况,发挥农机部门的优势,在争取财政更多支持的情况下,集思广益,利用开展农机服务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农机安监管的有效进行。

3结语

农机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为了保证农民在生产操作时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农机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的建立农机安全制度,有效普及安全知识,以身作则,承担义务的同时尽其责任,使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安全的使用农机,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农机管理 篇4

1. 椒江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规模及措施

近几年来, 椒江区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规范操作、严格管理, 层层建立责任制, 认真按程序和要求操作, 补贴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据统计, 2004-2012年全区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77万元, 其中中央补贴资金542万元, 省级财政补贴资金101万元, 区级财政补贴资金134万元。购置各类拖拉机89台, 粮食烘干机32台, 收割机34台, 高速插秧机22台, 田园管理机23台, 秧盘1.55万只, 育秧流水线15套, 增氧机835台, 杀虫灯 (含灭蛾灯、诱虫灯) 315盏, 母猪定位栏、分娩床、妊娠栏588套, 其他各类机械百余台, 涉及补贴种类11大类70多个品目, 引导农民投入购机资金超过1 500多万元。为实施好补贴政策, 重点是做到“三到位”。

(1) 补贴政策宣传到位。一是召开专门的农机工作会议进行布置, 要求各镇、街道农机站做好购机补贴政策的发动和宣传工作;二是印发农机具宣传资料, 在新闻媒体及政府网站上刊登和发表相关文章, 利用农民信箱发送政策短信, 多渠道进行宣传;三是以送科技政策法规、信息“三下乡”活动为契机, 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 细心讲解各项购机补贴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深入人心。

(2) 补贴程序到位。严格执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操作流程须知》, 由购机者提出申请, 经各镇、街道农机部门审核后报区农机管理站, 区农机管理站确认符合购机条件后, 经公示方可办理购机手续。农民享有自主购机权, 农机部门不向农民指定农机品牌和经销商, 也不从中谋利和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认真做好补贴机具的建档管理工作。

(3) 补贴监督到位。实行补贴资金发放公示制, 将享受购机补贴的机手姓名、补贴金额 (分中央、省和区) 在各村张榜公布, 并附举报电话。发放补贴资金时, 认真核对购机者身份证、购机发票及农业机械补贴资金申请表, 并在购机发票上加盖“20**年度财政补贴资金已发放”印戳。对在核查或年检年审中未见机器者, 暂停资金发放, 发现情况不符的, 取消补贴资格, 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监督经销商的销售行为, 督促严格执行补贴机具的销售价格, 不得因季节性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而乱涨价, 确保购机户的利益不受侵害。

2. 椒江区农机购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少农业机械停放场地。近几年来, 椒江区农业机械发展迅速, 但农机停放场、库棚缺乏。据了解, 全区有80%以上的农业机械都没有建停放场、库、棚。有的农机手用完后, 把农机放在屋檐下, 有的放在院子里, 有的一年四季都露天停放。日晒雨淋, 农机的机件锈蚀, 油漆脱落, 发动机冻裂等等, 一些本来可以使用3年的农机具现在只能使用1年左右就报废了, 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和以后的农业生产,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 缺少专业的农机技术保养知识。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民购买农机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高涨, 但是, 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购机容易养机难的现象普遍出现。购机农民不懂机械原理及维护保养常识, 导致机具作业质量低、技术状况差、人为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与寿命。

(3) 缺少专业的农机维修网点。目前, 椒江区的农机维修点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 大多数是只能承担中型农用机械的维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 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修理的维修点很少。有相当一部分维修点设施简陋, 在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维修设备的条件下从事农机维修服务, 维修工艺简单, 维修服务质量差。特别是近几年高新农机具的普及使用, 对维修技术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机维修行业低水平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服务要求。农机经销点和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效率低, 特别是农忙时机械出了事故, 经常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贻误农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4) 缺少农机供油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农民购柴油不出乡镇, 有的不出村, 给农机用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后来, 经过成品油市场的整顿, 乡镇的农机供油点都被取消。现在的加油站都建在国道、省道旁, 建在县道旁的也不多。农机需要用油, 农民来回跑一二十公里去购买, 有的甚至更远, 十分不便。一是耽误农时;二是还要添置油桶存油, 增加开支;三是安全运油和用油知识缺乏, 容易引发事故。有的农民叹气说:购农机容易买油难。

(5) 农机的使用成本高。现在的大中型收割机, 一般售价在6万元左右, 使用年限在4~5年, 平均一年仅机器直接成本就达1.2~1.5万元。同时, 取消后的养路费摊入油价, 油价不断上涨, 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成本不断提高。

3. 进一步做好农机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加强农业机械停放场、库、棚的建设, 改善农机的技术状况。农机手要提高对农机停放保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农业机械长年不停地为机手工作, 为机手发家致富而效劳, 应该给它们做个“窝”。让它们白天为机手工作, 晚上在温暖的“窝”中歇息, 加上机手对它们精心维护保养, 使它“身强力壮”, 技术状态良好。有条件的地方, 应利用新农村建设、新房改建的机会, 把农机停放场、库、棚建设列入其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地方, 农机手也可临时搭建一个简易棚或用塑料布等遮盖机具, 只要能抵挡风雨、烈日、霜雪就可以了。

(2) 加强农业机械操作、保养等方面的培训, 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农机主管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高度, 深刻认识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和新农机具的推广培训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或集中培训, 或送教下乡, 或修训结合, 按照因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 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实际技能的培训, 传授农民欢迎的先进、适用技术。

(3) 加强农业机械专业维修点建设, 提高农机的服务水平。农机维修业是保持农业机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与农机推广、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机化发展规划, 从而加快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主管部门还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修理设备和仪器;二是向农机维修人员传授农机维修技术, 帮助解决维修中的难题, 农忙时随同他们一起, 巡回田间地角, 维修机具;三是推广科学合理的农机维修制度, 推广季节性检修制度;四是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使之遵纪守法、诚信为民服务。

(4) 加强农机供油点建设, 提高农机的服务效率。上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订乡镇农机供油点建设规范, 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应批准兴建农机供油点。与此同时, 恢复和完善原有的乡镇农机站的农机供油点, 对原有的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对供油人员进行培训。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 批准恢复农机供油。有条件的地方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农机供油点还可延伸到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购油不出乡镇、不出村, 为农机的“粮食”供应提供方便, 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

农机管理标准化制度 篇5

1、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经县(含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考验合格,领取驾驶、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操作证件签注相符的农业机械。

2、驾驶各种类型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运输车及其它自走式农业机械的人员,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驾驶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

3、不准酒后驾驶、操作。

4、机车起动前按技术要求检查、保养,达到要求方可起动。

5、发动机起动前,必须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动力输出装置处于分离状态,严禁先冷却小起动,严禁冬季起动时不准聚加热水,不准明火烤车。

6、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自走式农业机械发动机及座机起动后必须空转预热,达到规定的水温和油温,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起步或作业。

7、起步或接合动力前,必须环顾四周,发出信号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

8、起步或传递动力时,离合器要迅速分离彻底,结合要平稳,逐步加大油门,不准猛抬离合器的踏板起步。

9、驾驶室不准超员驾驶乘座,不准放置有碍安全操作的物品。

10、拖拉机挂接农具时,挂接人员不准站在农具挂接点前方,必须在停稳后挂接农具,并应插好安全销。

11、拖拉机挂接农具时,驾驶员必须低速小油门,脚不准离开离合器踏板,听从挂接人员指挥,悬挂的农机具挂后要检查升降是否灵活。

12、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倒车时,驾驶人员必须鸣号、嘹望,确认后方可低速倒车。

13、农具手须坐、站在规定的操作位置上,其他位置不准坐、站人,悬挂式农具升降时,不准坐和站人,农具升起后不准在其下面清除泥土、杂草或保养、调整排除故障。

14、农具作业时,不准用手、脚或用工具清除农具上的泥土、杂草,不准在作业中保养、调整和排除农具故障,需要时必须停车或切断动力后进行。

15、拖拉机与农具挂接后,应插好安全销,调整限位链,下拉杆后端的横向摆动不得过大。

16、起步要平稳,转弯时须减速,不准操作过猛。

17、地头转弯或过沟坎时,应将农机具升到最高位置。

18、升起农具排除故障或更换零件时,必须支撑牢靠,农具不准悬挂停放。

19、牵引装置安全销折断后,不准用其它的物品如钢筋代替。

20、收割机在作业和升降时,不准人员在割台前停留。

21、收割机在运输和地头转弯时,割台必须高离地面,不准触及田埂或其它较硬的障碍物,收割台上不准坐人或装运物品。

22、排除故障后,起动或结合动力前须得到排除故障人员的通知并清点人数。

23、卸粮时不准人体进粮箱,不准用手、脚或其它铁器伸入卸粮搅龙内清理粮食。

24、作业时发动机排气管须装有灭火罩,蓄电池装有防火罩。

25、保养、加油或排除故障时,不准用明火照明。

26、本制度以外的其他事项,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农机管理标准化是以提高驾驶员的素质为本,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农机安全生产为保证,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状态为重点,实现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农机管理坚持“六统一”和“七加强”

“六统一”: 一是农业机械统一停放和保管; 二是农业机械统一保养和维修验收; 三是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统一质量和验收; 四是农业机械油料统一供应; 五是农业机械统一管理和指挥;

六是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统一收费和结算。

“七加强”:一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农业机械技术保养和维修;三是加强农业机械田间标准化作业;四是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六是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档案和统计资料管理;七是加强农业机械更新和新技术推广。

1.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标准化

农机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农机具停放场所和管理活动场所及设施。农机具停放场所和管理场所,统称为机务区。农机具停放场,有永久性停放场和临时停放场。临时停放场是指农机具在进行田间作业期间不进行全面清理、不入场入库而临时停放的场所。在永久性停放场内,建设有标准的机车库、零件库、油料库,农机具停放场和停放棚,统称为“三库一场”。农机具停放场内还建有机车保养间,有的同机车库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机务区或“三库一场”建设和管理还要达到“两室四化”的标准,“两室”:警卫室、机务办公活动室;“四化”:围栏化、砂石化、绿化、香化。少级机务区或“三库一场”可达到“四室四化”的标准。“四室”包括警卫室、办公室、活动室、淋浴室。停放在场、库、棚内的农机具,按标准清理干净,摆放整齐,排列有序,有的机具或部件总成还要进行包、涂、卸、封、支、垫等。2.农业机械保养和维修标准化

农机保养和维修严格按农机产品出厂说明书要求按耗油、按时间和按项目进行。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方针,经常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采取计划预防维修、故障维修、视情维修制。3.农机安全监理标准化

严格执行农业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规章》和黑龙江省《两个条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各种拖拉机和自走联合收获机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实行核发牌证照并全部实现微机信息化管理,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各级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经常深入场院、地头、田间进行田查路检,积极清理“黑车非驾”,消除事故隐患,使农机事故率降到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农机技术档案、资料管理标准化

生产队有关农机管理的台帐、图、表、卡、册、安全教育记录等基础资料要齐全,要填写准确无误,并张榜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农场以上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5.农业机械技术状态标准化

浅谈农机管理创新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农机;管理;创新;发展

一、实施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新技术示范项目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示范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是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汶上地处鲁西南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辖14个乡镇,493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78.20万,其中农业人口70.12万,耕地面积84.7万亩。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6.1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6.79万亩,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突出特点是四季分明,具有充足的光能资源,年平均气温13.3℃——14.1℃,年均降水量597——820毫米左右,全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厚、土质好,适合推行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项目建设。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所需机械主要有: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拖拉机、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

(1)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要求播种均匀,播量符合农艺要求。使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在小麦联合收获后的田间直接进行玉米播种作业,播种量一般为1.5—2.5kg/亩,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

(2)选择优良品种,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

二、农机农艺相融合

农机农艺相融合,是以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为依托,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户专题解决困忧粮食作物的农机作业与农艺相融合的难题。同时,与农机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搞好协作关系,结合现代种植结构,提高新式农机具适应性,形成与农艺相配套的机械作业链条。另外,与农业种植专家相配合,改变粗放落后的传统种植习惯,适应新式农机具的作业要求,提高农作物整体效益。此外,还应做好以玉米晚收与小麦晚播新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机械化综合防控,农作物收获,秸杆还田等环节机械化为内容的试点改革。

三、惠及民生、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环节多,操作难度大,农机部门作为政府农機购置补贴政策的主要职能部门,为把好事做好,有利于农机发展,实现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目标,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主管科室具体分工负责。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农业部“三个绝不,八个不得”和省“21”条规定,严格遵守《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的要求,规范操作程序,全力保障补贴政策的实施落到实处,制定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的“六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了履职有标准,教育有载体,预警有措施,监督有责任,问责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把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这个着力点,加强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覆盖全程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使补贴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确保农机补贴政策惠及民生,推进农机化工作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

四、落实责任创建“平安农机”

按照“农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保平安,促发展”这个主题,把打造“平安农机”作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农机“三率”为重点,以创建平安农机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为载体,强化农机安全意识,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政府主导、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机安全管理新格局。

农机管理 篇7

10月18日廉江市农机局邀请了久保田、铁牛收割机厂家到廉江举办“送收割机配件暨维修培训班”, 湛江市农业局农机化办副主任计文皓到培训班指导并作了讲话。培训班的举办为确保全市收割机在即将开始的水稻秋收中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 廉江市农机推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和市有关单位的配合、镇村干部的积极支持下, 市农机局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稳步推进, 特别是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突飞猛进:2 0 0 9年打破水稻插秧机推广瓶颈 (2 0 0 8年全市仅有插秧机4台, 到2 0 0 9年插秧机拥有量达5 6台, 到2 0 1 1年8月已达2 2 9台, 是2 0 0 8年拥有量的6 0倍) ;2 0 1 0年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化进程, 又大力推广水稻育秧机械化生产线, 到2 0 1 1年8月止, 全市水稻育秧机械化生产线已达3 2条, 至此水稻生产已完成机耕、育秧、插秧、机收各领域进入机械化。在水稻生产机械化同时, 其他领域如渔业生产, 节水灌溉, 农产品加工等机械推广也稳步推进, 至目前止, 全市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5 1个, 复耕良田5 0 0 0多亩。

农机管理 篇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 (“三农”) 工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战略地位, 农业现代化建设将继续推进。而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基础是农业机械化, 因此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是促进我国农业普及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实践, 也是确保利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必要方法。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是我国农机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对于基层一线的农业机械推广人员, 其农机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传统农机推广工作的不足

近些年来, 随着农机技术成果的革新, 以及农机推广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一些农机推广原有工作方式的不足慢慢显现出来,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面临了一些困境。

1.1 基层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认识不足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 也是事关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由于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或是当地政府对基层农机管理部门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 导致对基层农机推广站点的管理宽松, 农机推广工作效率不高。基层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机推广部门往往没有足够的人手, 特别是缺少专职人员, 办公场所和设备不能到位, 难以将工作真正落实。基层农机推广站由于没有收入来源, 经费不足, 当地政府仅支付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 办公经费、补贴等无法兑现, 严重影响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农机推广效果。

1.2 忽略农民参与农机推广的作用

农机最后是要交到农民手里加以使用才能实现农机的使用目的, 只有当农民接受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时, 农机才能被农民所接受, 并进一步得以推广。因此, 农民不仅仅是农机的最终操作者, 也是农机推广的关键因素。目前, 一些基层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往往只理解到农民作为农机操作者的角色, 而忽略了农民也可以在农机推广中扮演推广人员的角色。特别是在推广新技术农机时, 推广人员只是将农民当作单纯的农机接受者, 却没有做足够的宣传或解释来打消农民对新农机的疑虑, 不能将农民吸纳到农机推广队伍中去。

2 创新农机推广工作

2.1 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

依托农机推广相关的省级甚至国家级项目, 能够为农机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支持。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应当获得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整合已有资源向上省级农机局努力争取农机科技推广项目, 加强农机试验、调试和相关技术培训。可以与当地财政部门等, 向省财政争取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补助等, 既有助于推进农机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也有利于进一步获得农机推广资金支持。但对于项目的实施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规范执行农机购买补助项目。也可以尝试展开县乡合作, 争取到新技术农机培训项目补助, 举办农机培训班, 普及新农机技术。

2.2 与农机大户合作推广

农机大户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大, 往往拥有数量较多的机械及配套机具, 能够跨区工作。一些有条件的农机大户还能开展农机销售和维修等多项工作, 扮演了当地农机服务站点的角色。县一级的农机推广站可以选择一些相对集中的乡村, 通过遴选有足够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农机大户参加到农机推广工作中。由县一级农机推广站负责引进新机具、新技术, 再以优惠条件提供给有足够资历的农机大户进行示范推广, 并把他们作为技术传授点、“三包”维修点和配件供应点, 为他们提供可靠的后勤保证。

2.3 建立示范站点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农机推广示范站点的建设工作, 健全示范站点的组织机构, 保障对示范站点运作。农机推广示范站点应当成为新技术农机及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 甚至是科技创新基地。示范站点应该具备完整的功能, 包括农机使用培训、示范推广、咨询服务等, 使其成为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服务点。农机推广示范基地也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民提供一个三方交流的平台, 这对于促进基层农机具推广工作有积极的意思, 有利于将农机的使用辐射到各乡镇, 提升当地的农机化水平, 提高农业生活的整体装备水平。

2.4 改进农机售后服务

制约农机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机的售后服务不完善, 由于农机的使用规模小, 且维修利润低, 与维修汽车等交通工具不能相比, 因此许多农机维修专业人员通常选择转行, 造成专业人才大量流失, 维修网点少, 这使得农忙时的农机使用大受影响, 特别是地处偏远的乡镇农民, 一旦农机发生故障甚至要跑几十公里才能找到农机维修点。

为改进农机的售后服务, 政府在应当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上给予方便, 建立当地农机主管部门、生产厂家、销售商为一体的售后服务体系。工商管理、税务等部门可对农机维修网店经营方面给予支持, 促进扩充服务网点, 满足农机用户的基本需求。

摘要: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规模。如何创新推广农机是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本文在总结了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不足后, 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机推广,基层,农机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德成.试论农机推广对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J].农机推广与安全, 1994 (03) .

[2]刘月初, 张超群.农机推广拓宽富民之路[J].农机推广与安全, 1997 (05) .

[3]胡仕昌.建设平安农机服务农村经济[J].贵州农机化, 2009 (03) .

农机管理 篇9

黑龙江省鹤山农场现有耕地3.56万hm2 (53.3万亩) , 拥有117.6~393.2 k W (160~535 hp) 美国迪尔、凯斯、福格森、英国纽荷兰、德国克拉斯等大型轮式拖拉机88台;189.6~384.4 k W (258~523 hp) 美国凯斯、迪尔、德国克拉斯等大型收获机32台;国产110.3 k W (150 hp) 以上大型收获机50台;进口大型自走式喷药机、割晒机16台;全球卫星定位自动导航和驾驶系统55套;配套农具1 680台套;经杂作物全程机械化种管收机具94台, 自走式玉米摘棒机21台。农机总动力4.1万k W, 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8%以上。

两年来农场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得到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善, 不仅在数量上空前发展, 而且抢战到科技制高点, 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 农场投入1.2亿元, 购置了国内外具有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各种机械及配套农具380台件, 其中凯斯535型拖拉机配备了9300型联合整地机和ST820型变量播种机、凯斯435型拖拉机配备了730C联合整地机、迪尔7830型拖拉机配备全球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凯斯超大型9120轴流滚筒收获机配带全球卫星定位自动测产系统、迪尔9670、凯斯6088、克拉斯470联合收获机、甜菜移栽机、克拉斯850、戈梅利KCK600型青贮收获机、玉米摘棒机、格兰玉米播种机、灭茬机及联合整地机, 新型农机具的引进覆盖了全场各个管理区, 农机作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2 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鹤山管理服务中心坐落在农场直西侧, 总投资4464万元, 在规划建设中坚持三个超前、一个引领, 即:标准超前、样式超前、功能超前, 引领农机发展、示范大农业建设。该中心占地10.6万m2, 总建筑面积1.18万m2, 建有农机库房128间, 农具棚2栋, 修理间、油料库、洗车间各一处, 建设1 245 m2办公楼一座, 内设有培训室、会议室、信息中心、办公室、档案室、阅览室、活动室、淋浴室, 场内建有花园式广场。中心功能集管理服务、检修停放、学习培训、指挥调度、展示引领、辐射带动于一体, 是农场现代化农机发展的典范与缩影, 是目前垦区最大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中心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农机化生产技术, 通过应用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农业网络化技术、农业数据库技术、农业智能化技术、农业多媒体技术、农业信息自动采集和控制技术, 对农场的土地进行信息化管理, 把农业单位土地管理、畜牧养殖、气象预报、机车调度及精准农业、林业、水利资源、作物种植等基础信息数据, 通过管理信息平台以电子化3D三维形式显示出来, 可以对机车田间作业实时监控, 在大屏幕上随时可以观察农机作业状态, 将农场的农业生产带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跨越式提升了农机化管理档次的目标。

3 科学管理, 为农场现代化农机发展奠定基础

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与农机科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办公方式, 由农机科科室人员对中心进行管理。农机中心以农场为单位, 对全场农业机械实行“五集中”、“六统一”和“七加强”的管理, “五集中”即:集中停放、集中管理、集中检修、集中培训和集中居住;“六统一”即:统一机具技术标准、统一田间作业指挥、统一田间作业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农机具的更新选型和统一农机设备的停放管理。“七加强”即:即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加强农机基础建设、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强农机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加强农机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加强农机具技术保养和维修以及加强田间标准化作业。

3.1 明确收费, 规范管理

为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正常运转, 本着“农机用、农机管、农机自行出费用”的原则, 农机基础设施对有机户实行有偿使用, 收取以下费用。按机车经营收入2%收取农机管理费, 此费用由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统一提取, 统一下拨使用。年初一次性核定农业生产单位农具场警卫工资, 年中按农业生产单位农机基础设施损坏程度审批维修费用。农机中心停放的机车到管理区作业时, 管理区农具场无偿给予看管, 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3.2 统一调度, 科学指挥

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时回到农业生产单位, 由农机副主任按本单位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对机车进行调配。在田间实际作业过程中,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加派机车作业的, 农机副主任及时向农机中心申请, 中心将根据全场机车实际作业情况进行临时调派;机车作业期间, 各单位农机统计要及时反馈机车作业动态, 以便于农机中心及时掌握全场机车作业动态, 更好更快的对机车作业进行调配, 满足种植户的需要;临时调配的机车, 农机中心用网络或手机通知到农业生产单位。调配的机车到农业单位后由机务副主任负责管理。农业单位要保证机车作业费统一核算, 严禁有机户与种植户直接对接, 妥善处理好有机户与种植户之间的关系。为强化田间作业质量管理, 机车作业过程中, 管理人员要及时检查作业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驾驶操作人员违背作业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而造成作业质量不合格的, 由机车承担损失。

3.3 优化服务、提升品质

农机管理服务中心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 充分利用中心的培训室、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沐浴室、维修间等基础设施, 为广大机务工人提供方便的人性化服务。一是修理间经营形式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主, 经营者租用农机中心库房, 自购设备, 充分发挥农机中心农机维修、服务保障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农机中心大屏幕、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手段, 发挥农机中心培训基地的载体作用,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结合新型农机具和各项农机作业特点, 举办专业性的培训、经验交流和农机大比武活动, 不断更新机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 达到人员精、技术精、设备精的目的;三是对机务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 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农机队伍。把军队“统一、严格、规范”的管理作风, 引入到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来, 规章制度标准化、人员行为规范化、着装礼仪统一化、物品摆放整齐化、现场环境整洁化, 从而使管理更加标准化, 提升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品质。

3.4 细化管理、提高标准

坚持开展“两保持、三及时、四达标”活动。即:常年保持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 常年保持农具场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及时检修、及时入库, 阶段检修达标, 作业质量达标, 入场清理达标, 入库封存达标。

一是始终坚持执行好保养制度,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从而保证了机械的技术状态, 真正做到了动力机车“五净、四不漏、一完好”, 作业机具“六不、三灵活、一完好”。二是保持农具场地环境卫生, 重点在绿化、美化和香化上下功夫, 农机中心建

DISCUSSION农垦农机化

有花园式广场, 绿化面积达25%。三是机车进入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停放前, 必须刷洗干净, 经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人员检查合格后, 方可停入中心指定的库房内, 车头朝向库门, 车头距库门50㎝, 左右距离相等。四是做到“四个达标”, 农场开展农机标准化创先争优活动, 做到奖优罚劣, 用行政、经济手段促进农机达标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的标准化管理, 使农场农机化管理呈现出“六高二快一省”的特点。

农机化装备水平高:大功率拖拉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和配套农具数量多、国内外先进的机型多, 自动化、智能化、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 新度系数达到0.78, 多种装备齐全, 从田间作业到场院作业, 从地面到空中, 实现立体化作业。

农机化程度水平高:田间作业机械化率已达98%以上, 其中粮食烘干能力可达粮食总产的65%, 年农业航化面积35万亩。

农机化作业水平高:各项农机作业有标准、有措施、有验收、有奖罚, 标准化作业程度达100%, 实现了农场土地的高产出, 增加了有机户和种植户的经营效益。

农机化管理水平高: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 实行“六统一、七加强”, 冬季封存入库率达100%。

农机化操作水平高:加强机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驾驶操作水平和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机化科技水平高:在农机信息中心可完成机车的统一调度与指挥, 并实时监控机车的地理位置、作业速度、作业方式, 自动导航驾驶的应用, 在提高机车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的同时, 减少了驾驶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农机化发展速度快:“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农机化跨越式发展, 同时在装备质量和技术水平上有质的提高和新的飞越。2012年更新机械设备投资较2005年平均年增长177%;农机基础建设投资较2005年平均年增长125%;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较2005年平均年增长300%。

小城镇建设步伐快:为实现农机工人到场部集中居住, 农场出台补贴200元/m2的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农机工人到场直购楼, 共出资补贴170万元, 使122名农机工人住上了新楼房, 加快了撤队并区, 带动了农场小城镇的建设, 体现了“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 耕作在广褒的田野上”。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省:由原来的“分散建、分散管”建设成现在的“集中建、集中管”, 很大程度的节省了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开支, 12个农业生产单位每年可节省资金75万元。鹤山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 带动了农场“立足大农机, 实现大农业”的发展步伐, 将使鹤山农机管理服务中心成为引领黑龙江垦区大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摘要:2010年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面对农机设备不断优化的良好势头, 站在大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审时度势, 建立了目前垦区最大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了大型现代农业机械作业的优势, 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的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 有利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基层农机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篇10

一、当前农业机械管理系统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法制建设滞后。

依法行政, 必须有法可依。从现行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法律、法规可以看出, 农业机械化管理法制建设滞后表现为“三个缺乏”:

(1) 缺乏权威性。现行的农业机械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规章与地方性法规,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部农业机械管理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这里指狭义上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农业部发布了几个农业机械管理方面的规章, 我省也制定了一些农业机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农业机械管理无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 《行政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 地方性法规可以作为法院的审判依据之一, 规章在法院审判时只作为“参照”。显然, 农业机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其法律效力等级偏低。

(2) 缺乏系统性。农业机械管理法律的适用范围, 涉及农业机械管理、安全监理、教育培训、科研推广、鉴定、维修、销售、作业等方面。拖拉机以外的农业机械怎么管理, 尚无全国统一的法律依据。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安全技术检验、农机安全监理规费标准和分配制度、作业质量标准、报废标准及相关制度、保险等方面, 不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 不论是在与其配套的政策还是行业标准上, 没有建立起农业机械管理自身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3) 缺乏实用性。职责法定权责统一。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的职权与责任不对称。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都在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倒查制,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条明确了农业 (农业机械) 主管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管理职权, 主要是拖拉机登记、核发号牌和行驶证;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核发拖拉机驾驶证及审验: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的资格管理。由此可见,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在履行“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管理职权时, 执法人员不能上道路监督检查、不能处理拖拉机事故、不能对拖拉机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农业机械管理法规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不能处罚就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违反农业机械管理法规的行为没有约束力, 没有约束力就无法消除安全隐患, 那发生了农机安全事故时谁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负责?怎么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负责?实际工作中, 我县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机构处于“不作为”与“乱作为”两难的境地。

2. 技术装备落后。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缺乏资金, 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现有的技术装备根本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具体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1) 办公设备不适应。办公设备落后, 管理方式陈旧, 信息利用、交换困难。全县15个乡 (镇) 农业机械管理站没有配备电脑, 更不用说和县农机局上下联网, 在组织拖拉机驾驶员或车主参加安全联组学习时没有合适的拖拉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影视片、图片、书籍。

(2) 安全检查设备不适应。全县15个乡 (镇) 农业机械管理站至今没有最起码的照像机,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 对拖拉机载人、功率下降、当事人陈述等方面无法收集证据, 一旦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提起行政诉讼, 乡 (镇) 农业机械管理站往往因为举证不力而败诉。农机安全管理人员依靠原始的“眼看、耳听、手摸”的方式怎么能够从事现代化的管理。

(3) 执法人员着装不适应。全国没有统一的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着装, 因没有着装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有的不服从农机监理人员管理, 影响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形象、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

3. 缺乏财政支撑。

我县的15乡 (镇) 农业机械管理站基本没有办公经费, 有的乡 (镇) 完全是靠罚没返还款开展工作, 靠罚没返还款开展执法活动, 更不用说乡 (镇) 农业机械管理站基本建设、装备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农机安全村建设等方面得到财政支撑。

4. 安全形势严峻。

当前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是“黑车非驾”拖拉机载人, 无证驾驶等隐患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三个不到位”: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民认为农业机械就是生产工具, 拖拉机就是一头牛, 不用这证那证 (驾驶证、行驶证) , 不用培训, 这种观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二是乡 (镇) 领导对农机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乡 (镇) 农业机械管理站的人员被抽调驻村, 或者发展产业等其它中心工作, 从而无人从事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三是宣传不到位。宣传内容不全面, 宣传形式不多, 接受宣传的对象不广。

二、对解决当前我县乡 (镇) 农机安全管理问题的建议

1. 加大立法进程。

农业部和我省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大农业机械管理法律、法规的立法力度, 制定农业机械管理立法规划, 明确重点和难点, 为农业机械管理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2. 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1) 健全体制。乡 (镇) 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 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 当地人民政府不得抽调去完成其它工作。

(2) 职权法定。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享有执法主体资格, 县农机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 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 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 尽快制定完善有关管理规范。

农机管理 篇1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21

农业机械化工作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各部门的努力和配合是分不开的。农机管理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与农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农业机械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国家的正确引导和领导之下,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之下才取得的。在农业机械化取得一定成果的今天,我国农业发展面对着新的历史时期,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就要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农业机械化工作内容繁杂,工作量大,需要多部门配合完成,而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部门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农业机械化工作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及时发现当前制约农机管理工作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为农机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

笔者通过本文提出了农机管理工作的几点不足和提高农机管理水平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对农机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1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机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本身的工作职能;二是个别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机管理部门放在关键位置。

1.1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本身的工作职能

有很多地方的农机管理部门对待工作不认真,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农机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当前我国农机管理团队面临工作者年龄老龄化、知识结构陈旧、新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参加这方面工作等诸多问题。

1.2 个别地区对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机管理部门放在关键位置

农机管理部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有的地方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对农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更多的是当地农民对于农机管理工作了解不够,针对农户不重视农机管理工作的情况,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宣传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且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和帮助。

2农机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农机管理人员,只有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农机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管理者的培训力度,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多学习、勤沟通,只有个人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农机管理部门要多给农机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脱产培训,让每个人都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机会。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同事之间感情的培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定期在单位内部组织知识技能评比大赛,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表扬,树立榜样的作用。

2.2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农机管理

可以向财政部门争取保障,强化财政支持,保障各项经费,确保职能履行。让大家重视、支持农机管理工作。建立以政府为主要的多元化农机投入体系,把公益性农机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事业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机管理体系和队伍的稳定。要切实把发展农机化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考虑,真正将农机化摆上应有的位置,增加市县财政对农机技术推广投资的比例,加大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投入。

3结语

农机管理水平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农机管理部门来说,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与其他部门多配合、多联系,上下一致,一心一意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作贡献。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机管理工作者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把努力做好农机管理工作当成自己的光荣使命,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袁玉强,胡本发,蒋晓旭. 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吉林农业,2015,(01).

[2] 韩宏丽. 浅谈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 谷继风,马辉. 浅谈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1,(05).

农机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12

1 农机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农机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农业机械的相关主管部分严格根据法律以及相关行政法规等规定对农业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的驾驶人员进行的一系列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农机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众多的农业机械的拥有者、使用者和农业机械驾驶人员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农机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2.1 农机管理面临的困境

2.1.1 现行农机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来看, 存在着执行主体地位不明确的显著问题,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道路交通法由此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但是农机管理工作却从此迎来了新的挑战, 没有统一的着装, 没有上路检查的权利, 农机管理工作究竟如何才能正常的开展呢?如果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尽快完善, 这种状况恐怕很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2.1.2 农机管理工作开展所必需的经费没有保障。

虽然农机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在现实中, 农机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就给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正是因为如此, 农机管理工作不被农民所理解, 而对这项工作投入经费的不够更导致很多工作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 管理装备差、效率低, 都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2.1.3 农机管理没有实际执法权。

农机管理无权对上道路的拖拉机和驾驶员实行动态监管, 农机管理人员工作硬了怕违法, 软了怕安全责任难解脱, 其在思想上有顾虑, 工作力度大打折扣。

2.1.4 诸多客观的因素制约, 导致农机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

由于很多乡村等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农机驾驶员违章载人的现象较为突出, 而且广大机手文化技术水平较低, 法制观念淡薄, 对机车使用管理不善, 加之安全意识较差, 不愿意积极配合, 逃避管理, “黑车非驾“现象越来越多, 造成农机管理难、执法难, 每年的年检、年审工作难度大, 年检率和年审率逐年下降。

2.2 农机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中, 我国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的确面临着一些困境。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的话, 势必会对未来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2.1 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

关于职业道德素养。作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 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而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为此, 管理站一定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让员工们深入、全面、客观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同时要树立服务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好各项工作。

关于专业素养。在21世纪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里, 作为管理站的工作人员, 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 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 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2.2 完善相关制度, 落实农机管理机构的主体性地位。

要想真正保证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要尽快落实农机管理工作的主体性地位。为此, 要尽快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农机安全管理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尽快建立起一个权力与责任相统一、义务与权利相协调的高效、廉洁、可靠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 为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群众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 要争取政府资金上的支持, 搞好管理装备, 加大管理工作方面的宣传, 争取得到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理解。最后, 管理执法人员自身要坚持学法、懂法, 增强法制观念。

2.2.3 加快推进信息化管理步伐。

为了进一步适应农机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要加大计算机技术在农机管理档案管理的应用力度, 加快推进信息化管理的步伐。为此, 要尽快组织制定、开发先进适用的档案应用软件, 争取早日实现区、市、县三级联网, 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逐步提高全区农机管理管理水平。

2.2.4 做好宣传工作。

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众人的支持, 为此, 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 让广大民众了解这项工作, 理解这项工作, 进而能够支持这项工作。为此, 我们应该让农机管理宣传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可以通报板报宣传、标语宣传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 将农机管理工作真实、生动地展现给大家, 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为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当然, 农机管理的工作人员们也要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真诚为大家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起农机管理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农机管理工作对于农业机械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由于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 在现阶段, 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遇到了一些困境, 迫切需要解决。为此, 我们一定要首先树立先进的农机管理工作理念, 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进而不断研究, 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开创农机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为真正发挥出农机管理应有的积极效用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隋世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1) :118.

[2]施立波, 王以汉, 李风良.走出误区实现农机管理规范执法[J].山东农机化, 2002, (6) :13.

上一篇:企业生存危机探源下一篇:工业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