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服务

2024-07-23

农机管理服务(精选12篇)

农机管理服务 篇1

近年来, 黑龙江省巨浪牧场贯彻落实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的战略方针, 以加快推进农机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2009年巨浪牧场原有4个作业区全部撤并, 场部成立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对牧场农业机械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牧场通过“抓更新、强管理、上标准、增科技”, 发挥农机化作用, 实现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 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农机管理服务水平。

1 抓更新, 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

随着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为适应牧场种植业结构的调高调优, 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牧场加大了农机更新力度, 提高了现代农机装备水平。牧场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 并出台购置农机具补贴配套政策, 加大个人购买农机具的扶持力度, 进一步调动职工更新农机具的积极性。自2009年起, 淘汰了原有东方红-75/1002等履带式拖拉机、E512/514等联合收获机。更新购置73.5kW以上轮式拖拉机6台, 玉米4行联合收获机4台, 并按动力配套农具。特别是玉米收获机的更新, 解决了牧场因玉米面积大、收获不及时影响秋整地进度等问题, 并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的更新, 使巨浪牧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使玉米及青贮平均产量提高了10%以上, 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通过不断探索, 建立起“加快更新、集中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益”的垦区小型农牧场农机管理模式。

2 强管理, 提高现代农机管理水平

巨浪牧场根据农机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 成立了现代农机服务中心, 坚持实行“六统一”管理, 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了农机管理水平。牧场利用原有4个作业区的土地连片、地势较为平坦、相对比较集中的优势, 在原有场机械化队的基础上扩建了机务区的“一场三库”, 牧场农机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了农机技术指导和服务人员。将全场的动力机械都纳入农机服务中心管理, 实现了“统一停放、统一调配、统一维护保养、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作业收费标准、统一结算作业费”的“六统一”管理。产权清晰, 农机服务中心基本建设由牧场投入、管理;农机设备归职工所有, 统一停放在农机服务中心, 按使用面积交纳管理费。2012年, 在牧场相关部门指导下, 由各车主自愿组合、制定章程, 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为农户代耕作业, 实行“种、管、收”一条龙服务。合作社的机车实行单车核算, 车组机具更新是自主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主体。经农机服务中心调配的机车到作业区作业, 由种植户对作业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作业完成后, 由农机服务中心牵头, 农业中心、有机户、种植户在作业质量验收单上签字后, 方能到牧场计财科结算作业费。

牧场对农机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实行农机管理目标责任制, 做到人人有专责, 事事有人管,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有考核、有结果。牧场对农机管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能者上, 庸者下, 平者让, 工作政绩与农机管理各项目标挂勾, 兑现奖罚。由于农机服务中心管理规范, 机具检修标准高, 技术状态完好, 没出现一例作业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的现象, 为农业增产、职工增收、企业增效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

3 上标准, 提高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

为了发挥机械化优势,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在农机田间作业各环节上, 坚持“标准、合格、安全、优质、高效”10字管理方针, 加强田间作业管理, 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标准”就是春播、中耕、秋整地等每项作业前召开作业现场定标会, 确立标准, 强化意识, 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合格”就是在每项作业前, 对参加作业的机具逐台、逐项进行验收, 不合格者严禁作业。“安全”就是安全教育到地头、到岗位、到参加作业的每一个人员, 并做到安全教育签字率为100%, 不得代签、漏签。“优质”就是按照农机作业质量验收标准对作业地号进行检查验收, 随时抽查质量, 结束后农机服务中心、农业中心、有机户及种植户共同对作业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经全部签字后方可兑现作业费, 对达不到作业标准要求的, 不能兑现机车作业费, 并责令返工, 赔偿损失。“高效”就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推广大机械作业, 严禁小型拖拉机从事深松、整地、播种作业。由于严格管理, 实现了深松、耙地、起垄100%大机械作业, 使田间标准化作业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农机田间作业安全管理上, 首先, 增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 使参加作业人员安全受教育面达100%, 作业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完好、齐全。其次参加作业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 牧场农机部门进行严格检查, 对检验合格的发给合格证, 准予作业, 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作业。再次, 严格执行田间作业规程, 实现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4 增科技, 提高农机培训和技术服务水平

牧场坚持集中培训学习与现场实际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加强对机务人员进行科技培训, 增强机务人员对现代农机知识的了解、掌握。每年农闲时节, 牧场农机部门借助阳光培训、职工致富培训等组织培训班, 聘请农机专家进行授课。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传送农机技术, 每年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 提高了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农场在引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中, 聘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场对驾驶员及机务管理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技术服务, 讲解使用与保养技术知识, 注重抓好新机具、新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近年来, 农场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紧紧抓住时令, 针对播种、插秧等农忙季节, 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 提供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技术指导服务, 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做出较大贡献, 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好评。

加强现代农机管理要不断探索、创新农机管理服务模式, 继续加强现代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促进农业增产、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推动牧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管理服务 篇2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机投入仍显不足

一是购机补贴资金仍然较少,补贴标准依然偏低,补贴范围有限,与农民的迫切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农机合作社壮大发展的需要。二是对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燃油补贴至今没有落实。三是政府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的专项资金缺乏。

(二)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不高

当宣汉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不够壮大,影响力不足,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作业市场比例失调

该县中小型农机具近年来发展较快,就农机拥有量看基本不能满足,但每逢作业旺季,作业市场很大,出现田多机少的状况,有田无机只有使用人畜,加重农民种田成本。这些都影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效率。

(四)作业成本骤升,经济效益普降

近几年来,机械用油、零配件、雇工等成本普遍大幅上涨,涨幅远高于作业费涨幅,农忙的关键时候,还经常出现柴油断货、零配件短缺等状况,加上部分机械作业市场渐趋饱和,导致机械作业效益普遍下滑,有的甚至是保本经营。

(五)家庭经营规模较小,机插组织难度较大

机械育插秧对育秧、大田都有一定要求,工序较复杂,对习惯了简单、省事的手工抛秧或直播的农民来说,觉得麻烦,懒得采用。目前宣汉县农村绝大部分农户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面积不大,种植品种复杂,习惯于一家一户自己育秧,自己栽植,要组织起来,统一标准,按序育秧、机插,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影响了机插合作社在本县的效益发挥。

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议对策

根据《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四川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意见》的要求,各地各级都要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的颁布实施,为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因势利导,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培育、发展、壮大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科学制定发展目标规化

要认真贯彻落实《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意见》,把党和国家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内外部环境。认真总结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并广泛宣传推广,加以引导。要依据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全面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规划,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并逐步完善、落实。

(二)创新发展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力度

建立“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的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机和作业用油的补贴,以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在项目安排上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加大比例,优先安排;在资金使用上要实行优惠政策,对购臵先进适用的大中型机具和插秧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叠加补贴,优先补贴;在税收政策上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免征税、费,鼓励发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用油及零配件要优先保证,优先实行燃油补贴;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产品供求、作业市场需求、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科研成果、农机管理等信息服务方面要优先提供;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要认真落实,给予保证;要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合法权益的保护,制止各种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各地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将农村机耕道扩修、建立高标准农田、统一农作物种植规模等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优先建设,实现路成网、田成方,作物连片,规模经营,方便农机专业社规模化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壮大组织规模,完善运行机制

要积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壮大组织规模,上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增强辐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培植1-2个龙头社,扶持其做大做强,规范运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巩固发展。

(四)优化机具结构,提高组织效益

在机具配制上,农机部门要制定措施,引导组织成员优胜劣汰,科学投资购机,优化机具结构。要及时组织农机合作社参加跨区作业服务,不断完善跨区作业线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率,增加作业面积,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以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巩固发展壮大。

(五)发展订单式作业,提高社会化程度

要采取内引外联、整体推进的形式,积极发展订单式作业,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提早摸清作业市场需求,签订团队作业合同,确保合作社的农机作业量,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利用率。

农机管理服务 篇3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

中图分类号:S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54-1

1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在农机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年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农机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为做好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先后在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网上及时发布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40多条,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和农机户适时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化服务,针对全市水稻插秧机、水稻、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较多,适宜机械作业期较短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组织水稻插秧机80多台,玉米、水稻收获机130多台开展跨村、跨乡、跨县、跨省机械作业。据统计,全年共组织完成跨区作业面积180万亩,实现作业收入1.2亿元。

2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主要是以农民自发松散型为主,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农机跨区作业认识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宣传工作不到位;行政和法律约束力不够;缺乏宏观调控和指导;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人员素质较差,作业市场不规范,供需矛盾突出。

3 抓好农机跨区作业采取的措施

面对迅速发展的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是提高农机综合使用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农机化进程后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统筹各方力量,把农机跨区作业抓实抓好。加大市场引导和监管力度,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能。

3.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提高现有机具使用效率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力争使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在规模、秩序、效益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3.3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管理工作;要坚持免费发放的原则,严禁以培训费、服务费、中介费等各种名义搭车收费、变相收费。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不能跨行政区域发证;三是坚持有明确作业地点的原则,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要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明确作业地点和任务后,再发放《作业证》;四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在发放《作业证》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登记《作业证》发放信息。要成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点),组织农民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专门协调解决农民在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组织农机协会等方法,加强管理,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

3.4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机跨区作业与一般农机作业相比无论是对机械的技术状态,还是对机手的驾驶操作技术,以及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机跨区作业开始前,要结合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驾驶操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党和国家对农机跨区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农机跨区作业的基本常识,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5 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要强化安全生产和检查监督,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全面做好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6 加大新闻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农机化信息网站、农机化信息简报和其他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报道农机跨区作业的工作动态、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灾害能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新突破、新亮点、新成就,为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农机管理服务 篇4

1 仪征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仪征市现有农机服务组织84个, 其中农机服务合作社23个, 农机行业协会8个, 农机服务松散联合体53个。

1.1 农机服务合作社

农机服务合作社由多个农机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参与、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 联合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机服务合作社有固定的场所、自己的名称和明确的法人, 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 在农工办进行了备案。目前, 仪征市农机服务合作社有专业性服务合作社和综合性服务合作社两种类型。专业性服务合作社入社机具品种比较单一整齐, 开展的作业服务比较单项专一。如仪征市丰谷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 入社机具都是插秧机, 主要进行机插秧服务;仪征市仪丰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 入社机具都是机动植保机, 主要进行机植保服务。目前, 仪征市农机专业性服务合作社有13家, 占农机服务合作社总数的56.50%。综合性农机服务合作社入社机具品种比较繁多, 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机动植保机等, 形成不同类型机械的联合, 使农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变单一的作业服务为提供耕种、植保、收、供、修等系列化一条龙服务, 起到了1加1大于2的效果。如仪征市乐田农机专业合作社, 拥有担架式高效弥雾机3台, 背负式弥雾机32部, 大型排灌机械3台套, 高性能久保田联合收割机15台, 大、中型拖拉机25台套, 配套机具50套, 农机供应点3户, 农机维修点3户, 会员人数达88人, 固定资产达375万元, 2009年服务农户800户, 作业服务面积达0.201万hm2, 作业收入达169万元。仪征市农机综合性服务合作社目前有10家, 占农机服务合作社总数的43.50%。农机服务合作社在仪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2009年增加了12个, 增幅达109%。

1.2 农机行业协会

农机行业协会是由政府或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农机经营者专业合作性的中介组织。仪征市农机行业协会有市级和镇级农机协会, 市级农机协会由市农机办牵头, 镇级农机协会由乡镇农服中心牵头, 以有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机户作为骨干力量组成。此外市农机监理所还成立了由多数机手参加的农机安全互济协会。协会按照协会章程规定,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 统一发布作业信息, 对农业机械实行统一调度, 统一作业标准, 统一收费价格, 并协助会员收取作业费和提供配件供应、机具维修、纠纷与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服务。这些综合性的协会组织可以有效整合农机推广、培训、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整体优势, 为农机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1.3农机松散联合体是指由两个以上农机经营主体按协议或契约组成的临时性的松散联合体。农忙季节或有作业项目时, 利用联合体的优势进行联合作战, 充分发挥所有机械的作用, 农闲时各自为战, 灵活经营。目前我市农机松散联合体主要是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和机耕作业队。农机松散联合体是农机服务组织的初级形式, 将逐步向农机服务合作社转变。如仪征新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发展转变而来。

2 仪征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较小

近年来, 虽然我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速度很快, 但总的来说规模还是较小, 成员少, 市场占有率不高。以谢集乡为例, 全乡1 866.67 hm2水稻, 2009年谢集富民植保专业合作社防治面积在333.33 hm2左右, 占1/5;全乡拥有130多台弥雾机, 参加合作社的只有35台, 占1/4左右。

2.2 服务功能单一

仪征市现有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主要提供机耕、机播、机插、机植保、机收和机械维修等服务, 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麦稻生产的产中, 产前、产后的服务较为薄弱, 服务于设施农业、林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领域的农机服务组织还是空白。

2.3 机具配置结构不够合理

主要表现“五多五少”:动力机械多, 配套机具少;小型农机具多, 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少;小麦、水稻生产机械多, 其它作物机械少;粮食作物机具多, 经济作物机具少;产中机具多, 产前、产后机具少。

2.4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机服务组织成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市场开发意识、服务品牌意识、风险意识、合作经营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 接受和利用新知识、新机具以及新技术的能力不强, 信息化处理能力有待培养。

2.5 经费匮乏, 手段单一

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不长, 还缺乏行业有效的运作手段, 很多成员意识上仍然停留在政府部门无偿服务的模式上, 因经费来源不足, 很多农机服务合作组织运营不畅。

3 加快发展仪征市农机服务组织的对策

3.1 统一规划, 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地位

依托资源优势, 搞好统筹规划, 确立主导项目, 使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逐步形成规模。把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纳入各乡镇政府有关农村经济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 政府担负扶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提供减免税等服务工作, 创造良好的培育环境, 努力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培育, 使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真正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 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的增长点。

3.2 坚持市场引导, 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切实理解领会“民办、民管、民受益”这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原则, 注意搜寻和发现顺应市场需求而发起, 有了一定发展基础, 初具雏形的农机服务组织, 然后及时跟进服务, 引导、扶持、规范和壮大其发展。在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农机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到“搭台而不登台, 参与而不干预, 指导而不领导”, 放手让农机服务组织独立经营, 谋求创新与发展。就农机服务组织而言, 要强化“经营合作经济组织”的理念, 像经营企业一样去经营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经营的核心是农机服务组织要选配具有市场开拓意识, 热心为机手服务的农机经济人队伍, 为农机服务组织联系到更多的作业项目, 拓展服务组织成员的作业空间, 提高农机户的经营效益。有稳定作业项目的服务组织, 要尽快实现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转变, 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取得法人主体资格, 合法开展经营活动。3.3各方合力, 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农机管理部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实施国家和省、市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时, 在其它条件等同的情况下, 优先安排参加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农机户,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参加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优越性, 从而调动其他农机户参加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积极性。二是把创建农机示范园区建设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安排各类农机化项目时, 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给予重点扶持, 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出台扶持政策, 对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大型、新型农机具给予低息、贴息贷款和担保政策, 提供农机具库房、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条件。四是帮助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搞好登记备案, 建立健全合作服务章程, 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 拓展作业服务的范围和领域, 尽力提高合作服务组织成员的经营效益, 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活力。五是在农闲季节, 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成员特别是合作组织的领头人, 组织开展多批次的合作经济知识、经营管理能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机化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服务组织人员的素质, 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的后劲。六是对农机服务组织提供上门服务, 上门发放“跨区作业证”, 上门开展农机年度检审和农机安全驾驶操作以及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七是构建农机服务信息平台, 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市场信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形成合力, 支持和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

3.4 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充分调动基

农机管理服务 篇5

做好农机化管理基础工作促进农机产业化发展

“农机产业化”的观点提出了几年。根据岳阳市农机化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做好农机化管理基础工作,是促进农机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年年初,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高效农业经济走廊,实现生产手段机械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蓝图,我们农机管理部门就要为此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做好农机化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以发展和壮大农机产业。……

作 者:何培基 作者单位:岳阳市农机局局长刊 名:湖南农机英文刊名:HUN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年,卷(期):2002“”(3)分类号:F4关键词:

农机管理服务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21

农业机械化工作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各部门的努力和配合是分不开的。农机管理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与农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农业机械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国家的正确引导和领导之下,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之下才取得的。在农业机械化取得一定成果的今天,我国农业发展面对着新的历史时期,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就要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农业机械化工作内容繁杂,工作量大,需要多部门配合完成,而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部门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农业机械化工作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及时发现当前制约农机管理工作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为农机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

笔者通过本文提出了农机管理工作的几点不足和提高农机管理水平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对农机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1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机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本身的工作职能;二是个别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机管理部门放在关键位置。

1.1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本身的工作职能

有很多地方的农机管理部门对待工作不认真,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农机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当前我国农机管理团队面临工作者年龄老龄化、知识结构陈旧、新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参加这方面工作等诸多问题。

1.2 个别地区对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机管理部门放在关键位置

农机管理部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有的地方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对农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更多的是当地农民对于农机管理工作了解不够,针对农户不重视农机管理工作的情况,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宣传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且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和帮助。

2农机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农机管理人员,只有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农机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管理者的培训力度,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多学习、勤沟通,只有个人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农机管理部门要多给农机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脱产培训,让每个人都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机会。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同事之间感情的培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定期在单位内部组织知识技能评比大赛,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表扬,树立榜样的作用。

2.2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农机管理

可以向财政部门争取保障,强化财政支持,保障各项经费,确保职能履行。让大家重视、支持农机管理工作。建立以政府为主要的多元化农机投入体系,把公益性农机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事业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机管理体系和队伍的稳定。要切实把发展农机化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考虑,真正将农机化摆上应有的位置,增加市县财政对农机技术推广投资的比例,加大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投入。

3结语

农机管理水平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农机管理部门来说,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与其他部门多配合、多联系,上下一致,一心一意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作贡献。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机管理工作者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把努力做好农机管理工作当成自己的光荣使命,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袁玉强,胡本发,蒋晓旭. 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吉林农业,2015,(01).

[2] 韩宏丽. 浅谈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 谷继风,马辉. 浅谈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1,(05).

农机管理服务 篇7

10月18日廉江市农机局邀请了久保田、铁牛收割机厂家到廉江举办“送收割机配件暨维修培训班”, 湛江市农业局农机化办副主任计文皓到培训班指导并作了讲话。培训班的举办为确保全市收割机在即将开始的水稻秋收中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 廉江市农机推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和市有关单位的配合、镇村干部的积极支持下, 市农机局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稳步推进, 特别是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突飞猛进:2 0 0 9年打破水稻插秧机推广瓶颈 (2 0 0 8年全市仅有插秧机4台, 到2 0 0 9年插秧机拥有量达5 6台, 到2 0 1 1年8月已达2 2 9台, 是2 0 0 8年拥有量的6 0倍) ;2 0 1 0年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化进程, 又大力推广水稻育秧机械化生产线, 到2 0 1 1年8月止, 全市水稻育秧机械化生产线已达3 2条, 至此水稻生产已完成机耕、育秧、插秧、机收各领域进入机械化。在水稻生产机械化同时, 其他领域如渔业生产, 节水灌溉, 农产品加工等机械推广也稳步推进, 至目前止, 全市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5 1个, 复耕良田5 0 0 0多亩。

农机管理服务 篇8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组织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是农机部门直接为农机手服务的窗口, 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 肩负着对广大农业机械及操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的重任, 对纠正违章、杜绝事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徐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使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从而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农业增产增收, 节省用工,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在农业机械使用和农业机械技术状态等方面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 所以经常会发生农机事故, 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前消除事故隐患, 提高农机作业安全性, 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 加强农机安全技术检测和农机安全管理工作, 是一项保证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2 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1 对农机有关法规宣传不到位

目前我市的大多数农业机械属个人所有, 农村家家户户有农业机械, 所以, 对广大农机操作人员的组织学习比较困难, 从而致使农机操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经常出现部分农机手不配合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象, 严重的会出现逃避管理, 给农机监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2.2 农机手重效益、轻安全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 农机操作人员往往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不注意农机保养维护和安全检查, 大多数采取超速运行、超载运输、疲劳驾驶及带病作业的办法, 从而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事故隐患。

2.3 农机监理投入少、装备差

目前, 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对农机监理工作的经济投入较少, 从而出现农机监理装备条件差, 造成农机安全检查手段落后, 不适应农业机械大发展的要求。

2.4 基层农机监理工作人员人力不足

目前, 我市大部分乡、镇农机监理人员配备不足, 这样不利于农机安全管理、农机安全检测、农机安全法规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给广大农村的农机安全实施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从而, 严重制约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发展。

3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 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3.1 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

农机监理工作要做到文明执法, 首先要加强农机监理队伍的政治学习, 提高监理人员的思想觉悟,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工作中, 做到忠于职守, 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 尽心尽责, 以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目标。

在工作中要从实施规范管理入手,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提高大家政治思想觉悟的同时, 要加强业务技术学习,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把农机监理部门建设成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精通业务、执法文明的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使农机监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执法水平, 严格履行有关政策法规,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3.2 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

根据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特点, 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定期考核, 奖罚分明, 以农机监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自身的执法行为, 通过围绕依法行政、文明监理、优质服务这一主题, 健全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等规章制度, 使每项工作有章可循, 实现农机监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3 转变工作作风

农机管理服务 篇9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建设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农机统计数据大多数源于基层, 也可以说是农机统计工作的质量之本。为此, 我市健全了基层农机统计部门, 全市24个乡镇都设有农业或农机中心, 都配备了专门的统计人员。为提高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市里每年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新的历史时期, 农机统计工作也对统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摒弃“七分统计, 三分估计”的思想观念, 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统计工作, 真正做到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三勤”, 即腿要勤、嘴要勤、手要勤, 也就是要经常跑、经常问、经常记。通过技能培训, 使全市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每名统计人员都能够认真细致、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统计数据科学准确, 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二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机统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 在一定程度上给统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和负担。为此, 必须改变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才能有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在用人上, 我们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人才调整到统计工作岗位, 坚决撤换那些不负责任、敷衍了事、不思进取的人员;在统计方法上, 我们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户作为农机统计联络员, 统计人员随时与他们沟通联系, 不但可以及时准确获得新的信息, 而且也减轻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在数据统计过程中, 变以往单纯依靠基层上报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机发展动态相结合。比如农机装备质量的统计, 我们就通过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监理和农机田间机械化生产等相结合, 先汇总各方面数据, 再进行科学统计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 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

农机管理服务 篇10

一、当前后续服务不适应农机发展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一)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三个层次构成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而目前的现实是,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力量单薄、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如龙州县12个乡镇只有15名农机管理人员,与全县上万台农机具的比率约为1∶1000;农机合作社处在发展阶段,尚未成为农机作业的主力。龙州县至2014年底仅有12家农机合作社,与全县5万hm2的耕地面积相比,简直是微乎其微;农机大户因培训工作滞后, 部分机手不适应规模经营,特别是农机作业市场化的要求,未能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从客观上限制了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未能适应新常态。

(二) 机地矛盾突出。目前, 造成机地矛盾的主要因素,一是耕地细碎化,有的耕地只有几分,甚至几厘,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有效作业,往往是农机空载时间长、作业时间短,制约农机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二是不少地区属丘陵山区、地势不平、耕地不规则、土地不连片,无法实施农业机械作业。如广西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达到46%,而54%的农作物耕种收为人工劳作。

(三)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农机化经过10多年的购机补贴政策支持、需求拉动,在农机总动力、主要机具数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等方面实现了迸发式的“量”的增长。但必须看到, 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效益不高等问题逐步显现,“质” 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目前龙州县拥有各类机具9998台套,其中各类拖拉机7868台,100马力以上的仅有135台,其他的多是手拖、方拖。这种畸型的结构, 很难实现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 全面发展提速。

(四) 农机配套设施滞后。 农机化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协调发展,而目前农机化发展的配套设施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机耕道、库棚、维修、售后服务网点不健全,普遍存在“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地修”的现象。龙州县目前拥有机具9998台套,而全县仅有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点24个、二级维修服务点3个、专业修理点1个,农机修理工人78人,维修保障工作很难到位。

(五) 缺乏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农机化的后续服务是个系统工程,除各级财政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强力的资金支持以外,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用地等仍缺少具体可操作的优惠政策, 未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在农机化后续服务中发挥最大的撬动作用。

二、把握新常态,加强农机化后续服务措施

适应农业规模经营,是加快发展的需要,升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升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注重农机化后续服务。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 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和农机大户,是升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根本和关键,是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内在要求。龙州县正丰农机合作社通过入股方式,购置165马力大型拖拉机2台,120~125马力拖拉机11台, 实现了对龙州等3个乡镇的土地深耕深松任务,不仅确保甘蔗 “双高”基地建设的完成,并且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搞好农机化后续服务,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更多如正丰那样的新型服务主体。并引导服务主体之间建立紧密联结利益机制,实现规范化、品牌化运作,增强服务组织的发展后劲。

(二)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将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与农机服务有机统一,形成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合力,要大力推行机械全程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和农机跨区作业等服务形式,形成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作业收益比较稳定的新型农机作业服务模式。

(三) 强化教育培训。农机化培训是农机后续服务,适应农机发展新常态的基础和保证。必须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建设一支实践技能高、致富能力强的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队伍。方法上,要充分利用新型农机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政策,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 依靠农机产销企业、农机校、推广站等机构的技术优势和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大中型高新农机具的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活动,以适应发展新常态对机具向高质、 高效转型升级的要求。

(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随着各级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的逐年增加,国家对农机田间作业用油实行综合直补, 这些政策应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帮助其发展壮大,适应新常态对农机化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要求。 其次,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 用地上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特殊作用。

(五) 加快农田改造和耕地全程流转。农田改造和耕地合理流转是农机后续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快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进程,要加大农村机耕道、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修建农村机耕道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切实解决好机地矛盾问题。 另外,要加强并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机后续服务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六) 优化配置农机装备结构。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必须优化配置农机装备结构,形成耕、种、管、收四大环节的机具合理配套。如甘蔗种植地区目前是机种、节水灌溉、机收三个环节的机具少,很难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所以薄弱环节的机具,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调动农民购置使用这些机具的积极性。对购机农民,从全局机具结构考虑,可引导购置短缺、性能好、效益高的机具, 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促进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

农机管理服务 篇11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49-1

本文主要总结了新时期做好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一是要不断提高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要注意农机档案的保存条件,并尝试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三是注重农机档案管理,强化责任;四是要不断提高农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1 提高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农机档案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它是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研制的重要依据,对于新机具、新技术的完善和推广都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农机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建议定期给农机档案管理员安排培训,提高其自身专业技能和思想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保密性比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整理和管理,这就要求农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要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从我做起,高度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建议农机档案管理部门在吸纳人才时不但要考虑其专业素养,也要考虑其综合素质,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耐心,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也是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各级农机化部门要共同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图纸、资料、数据等一应俱全,正规归档,保证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 注意农机档案的保存条件,尝试建立电子档案

农机档案材质上建议要选择质量好的材质,因为质量好的档案材质,本身耐贮存。另外存放农机档案的空间中影响农机档案耐久性的各种自然总体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线等。档案制成材料的质量优劣固定之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档案“寿命”的长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温度来讲,不少国家档案部门把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上限不超过25℃,下限到15℃左右,不低于8℃。对于照片、影片、录音、录像等胶片、胶带档案的保护,则要求低温,一般在10℃以下。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档案的贮存都没有好处;对于湿度,不少国家的档案部门把相对湿度规定在50%左右,上限不超过65%,下限不低于40%。过高的湿度在一定条件下会加速纸张中纤维素的水解和降解,耐水性差的字迹会发生洇化、退色;对于光线 ,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对档案都有破坏作用,光波愈短,破坏性愈大。光会使档案载体材料变黄发脆、老化变质,降低强度,也会使字迹、音像退变,信息丧失。所以农机档案管理过程中建议避光保存。

另外现在大部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都在向电子档案管理倾斜,这也是档案管理的大趋势,既节省空间,又耐保存,同时查阅起来也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农机档案的管理也要及时向这方面倾斜。当然基层农机档案管理部门向电子档案整理和管理倾斜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要有这个意识。

3强化责任,注重农机档案管理

各农机档案管理部门要注重抓好档案工作,把档案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来抓,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同时定期组织会议,充分调动和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农机档案要适时清理,分类归档。平时注重加强档案资料整理收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好“收藏家”的角色,从个人经手办理的工作、股室业务中收集清理资料,要按照归档制度要求适时对各类文件、机构编制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并分别建立台账,编排分类目录号,编写相应的档案分目录,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充分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奠定基础。

4提高农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各农机档案管理工作部门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性,定期组织培训学习。

5结语

有效的农机档案记录和管理,对于农机具的研发,新技术的完善和推广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机化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局面,农机具势必要不断更新,农机化技术也要不断完善,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重视农机档案工作的收集和管理,按照正规的要求来管理农机档案,对于发展农机化工作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农机管理服务 篇12

一、创建“农机4S店”的目的

“农机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农业机械特许经营模式, 包括整机销售 (Sale) 、零配件销售 (Sparepart) 、售后服务 (Service) 、信息反馈 (Survey) 等。通过“农机4S店”的运营, 能够整合农机多方资源, 为提供农机综合服务搭建了新平台, 使农机销售有了新地标, 使农机维修有了新格式。同时, “农机4S店”的创建, 又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作为桥梁它能直接和农机生产企业联系起来, 把好的农机产品引进来;作为纽带它能直接和广大农民群众联系起来, 把好的农机产品销售给农民并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 在企业、市场、农民之间就形成了供机、选机、用机、修机、换机等新的服务链。

二、创办“农机4S店”条件

1.有承办单位。成立“农机4S店”要有独立的有资质的农机服务经济实体单位来承办, 并实现“统一管理、分店经营”的农机营销店。

2.有组织机构。“农机4S店”设经理、副经理、办公室主任、财务部主任、销售部主任、供应部主任、服务部主任、信息部主任、接待部主任。

3.有办公场所。“农机4S店”设经理室、副经理室、财务部办公室、销售部办公室、供应部办公室、信息部办公室、接待室。

4.有授权证明。“农机4S店”所经营的专门的产品一定要有专门生产厂家授权营销的证明材料。

5.有规章制度。“农机4S店”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比如: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问责制、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整机销售程序、售后服务承诺、信息反馈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6.有整机销售。“农机4S店”要有拖拉机 (大中型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 、耕整地机械、播种施肥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收获机械、园田管理机械、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销售等。

7.有零配件供应。“农机4S店”要有固定的仓库、农机具棚、整机专用卖场、零配件专柜、售后服务间等。

8.有售后服务。要有按规定取得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修理网点对售后产品实行“三包”服务和产品配送服务等。

9.有信息反馈。对售后产品应用情况要及时回访, 检查农机产品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把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加以改进。

10.有良好形象。“农机4S店”要统一悬挂牌匾、统一广告牌匾、统一悬挂国旗、统一粉刷涂料、统一职工着装。

三、“农机4S店”创建

目前, 国内创建“农机4S店”主要有区农机服务中心承办、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办、农机推广站承办、依托农机大市场承办四种形式。借鉴外地经验, 旅顺口区农机总站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 结合旅顺口区农机供修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 经研究决定, 由旅顺口区农机服务中心来承办“农机4S店”。

旅顺“农机4S店”是以旅顺口区农机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旅顺大强机电公司和旅顺明利达农机商店为“农机4S分店”、以旅顺农机推广站为加工基地的农机营销服务整合体。内设主要部门:零配件供应部、销售部、信息部、售后服务部、财务部、客户接待部、农机具卖场、拖拉机卖场等。这种形式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 可以利用水师营街道的区位优势, 打造成一个以大连·旅顺“农机4S店“为旗舰店, 以周边区域的8个农机维修销售网点为补充的农机销售服务区。同时, 再以水师营街道为中心, 将全区41个农机维修网点统一打造成一个半径为12 km的农机维修销售服务圈, 加上三涧堡街道的农机维修服务带, 就形成了“一区一带一圈”的农机维修营销服务的新格局, 实现了对全区的农机供修服务的全覆盖。二是信誉优势, 区农机服务中心是国营企业, 也是区补农机具定点销售单位, 多年来在全区已经形成良好的信誉, 多次被市区工商管理部门授予“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三是技术优势, 有一支专业农机队伍, 有一套专业的维修设备, 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有二级农机维修网点、专门销售商店、农机救援车和信息网络系统。四是保障优势, 旅顺“农机4S店”由大连市农机推广站支持, 旅顺口区农机服务总站主管, 省市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认定挂牌营业。

目前, 大连·旅顺“农机4S店”被多家企业授权经销产品和售后服务。主要有高密市益丰机械有限公司授权经销YF-3WG-5园田机、YF-1WG-7微耕机、3WG-5A园田机、1WX40挖坑机、1WX挖坑机、9GXQ-1.40割草机、4UYF-70A薯类收割机和售后服务;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授权经销潜水电泵和售后服务;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授权经销TF-22、TF-45、XY-120动力喷雾机和售后服务;本溪市振兴农机制造厂授权经销卷帘机和售后服务;沈阳德农农机经销有限公司授权经销泰安嘉和农用挖掘机、莱州德丰农用装载机、东方红农用叉车产品和售后服务。旅顺“农机4S店”的创建, 标志着我区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聘请辽宁省农机局管理处吴汉勇副处长, 大连市农机处隋信龙处长、王军副处长, 大连市农机推广站马正义站长等领导成立旅顺“农机4S店”顾问委员会。成立以区农机总站站长陈维奇为组长, 以区农机总站站务会成员为组员的旅顺“农机4S店”领导小组, 使得该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市区两级共同抓, 工作人员全力抓的工作局面。

2.加强工作指导。成立以韩树清为组长, 以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栾世波、名利达农机商店经理孙丽和大强机电公司经理吕湘民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具体负责旅顺“农机4S店”的筹备工作。原则上由区农机总站管理科牵头, 具体由区农机服务中心、名利达农机商店和大强机电公司承办。

3.加强政策扶持。建设农机服务4S店, 农机购置补贴定点经销商店是主体, 高性能的检测、维修设施和操作维修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才是关键。旅顺口区农机部门紧紧抓住这两个环节, 积极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政策扶持。区农机总站要把此项工作纳入今年农机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 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旅顺“农机4S店”的资金投入, 先行发展建设农机服务4S店, 做到早落实、早启动、早见效。

上一篇:网络结构健康度研究下一篇:消化不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