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布局研究

2024-07-12

工业布局研究(共12篇)

工业布局研究 篇1

1 水泥工业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产业布局就是在特定空间的运动和发展中,寻求社会生产力空间运动的最佳规律,也就是实现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有差异、社会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的国家。这种客观现实构成了国民经济包括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国情出发,从各区域经济特点出发,合理组织生产经营的空间运动,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

1.1 水泥工业产业布局的历史回顾

我国水泥工业布局大致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泥工业是在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水泥市场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当时国家确立了平稳工业布局和备战的区域目标,经济建设以内地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布局基本是以城市为重心的点状布局,许多重点企业布点和建设都是经过行业主管部门论证和选址后确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

第二个阶段即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期间经历了几次宏观经济调控,在计划和市场体制的双重影响下,水泥工业总体上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均衡布局,体现了公平布局的原则。但这一时期国家对水泥工业的投入不足,迫使水泥行业不得不采取“两条腿走路”,兴办社队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甚至提倡“大家办建材”这样的举措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水泥的需求,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95年。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决定了我国水泥工业长期处在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状态,且水泥工业的技术结构长期以立窑等落后工艺为主体。之后暴露出的问题就落后工艺增长过快,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较低。在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后,由于诸多认识上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放松甚至忽视了对产业布局的研究。

第三个阶段即为进入21世纪以来,是我国历史上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从1996年开始,我国水泥市场开始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我国水泥工业步入结构调整阶段,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逐年加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步入快车道。这一时期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发展很快,产业结构得到迅速改善,在市场拉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下,水泥工业布局进行了新的调整,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点线面网交织的多维网络结构。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非常突出。

1.2 水泥产业布局现状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9年6月底对全国水泥统计调查汇总数据,2008年底我国水泥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7亿t(据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统计全国水泥生产能力为22亿t,但其中粉磨站比重很大,约占1/3左右,所以本次分析以发改委统计数据为基准),其中新型干法熟料能力7.6亿t。2008年水泥产量14亿t,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9.3亿t。截止2008年,全国六大区水泥总产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立窑水泥产能、水泥产量和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分布见图表1~表4。

/万t

/万t

/万t

/%

从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水泥产能和产量的分布情况看,华东地区,其水泥总产能和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均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在全国位居第一位,其2008年水泥产量占到全国的38%,而且从水泥产能达产率来看,华东和华北地区低于全国水平,说明该地区水泥产能存在过剩倾向。中南和西北地区,2008年水泥产量占全国比重均高于产能所占比重,同时达产率超过或接近80%,表明该区域水泥市场需求旺盛。

统计数据显示,从六大经济区的水泥总产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布局来看,大多数省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新型干法水泥布局已基本完成。其中华东地区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国44%,产量超过4亿t;位居第二位的是中南地区,水泥总产能占全国25%,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占全国26%。伴随新型干法水泥的快速发展,以及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下一阶段,我国水泥工业布局将进入填平补齐阶段的发展阶段。

1.3 水泥工业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

1.3.1 产业布局总体上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

受市场指向驱动,我国水泥工业的产业布局大体与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格局相一致。2008年我国六大区水泥产量的比例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基本吻合(数据见表5)。我国水泥工业总体上能够满足各地经济建设的需求,避免大量产品跨区域流动给铁路、公路部门带来巨大的运输压力。

/%

目前,我国重点消费城市周边均布局有大型水泥企业或现代化水泥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正逐步向次一级的消费中心或农村市场延伸,初步形成了主次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

1.3.2 产业布局具有与资源指向趋同的特点

我国水泥工业布局的资源指向是十分明显的,一般水泥项目在厂址选择上都倾向于靠近矿山,靠近资源地布局将大幅度减少工厂的物流总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位于华东腹地的安徽省是我国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泥产区之一,已经形成了沿长江的水泥产业带;河北省唐山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已布局了超过3 000万t的水泥生产能力;广东省英德市石灰石资源丰富,该市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国内其它地区的水泥工业发展也无不与石灰石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

1.3.3 围绕核心消费区域布局特征显著

目前在国内围绕核心消费区域布局成为水泥行业布局的基本特征。无论是2003年是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还是之后几年的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增长期,围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塘环渤海经济带水泥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地区,大量布局水泥生产线现象愈演愈烈,使得这3个国内水泥布局的“黄金区域”已提前进入水泥产能饱和状态。

1.3.4 沿江沿海水泥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的普及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水泥企业生产成本的差距逐步缩小,而物流组织、运输成本正逐渐成为决定水泥产品是否具备竞争优势的1个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依靠低价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减少物流成本成为企业有效地控制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成为企业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的重要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从湖北、江西、安徽到江苏绵延千里的长江沿岸水泥工业生产条带;被称为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的西江沿岸地区,目前也布局几千万吨的水泥生产规模。

1.4 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当时业内有一种观点,就是新型干法水泥怎么发展都不过分。但经历了2004年以来令人难以至信的发展之后,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1.4.1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水泥工业布局和新型干法水泥布局很不均衡,目前,华东地区人均水泥生产能力已接近2t,人均新型干法水泥占有量也达到1.2t;中南、华北、西北人均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有量超过700kg,其中华北地区人均水泥总产能接近1.5t,而新型干法水泥的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泥,说明落后水泥产能比重较大;西南是全国人均新型干法水泥占有量最低的地区,人均不足500kg。总体看来,各大区域间水泥发展很不均衡。

1.4.2 局部地区市场激烈波动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盲目跟风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在奥运概念的吸引下,北京周边地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纷纷上马,2002~2003年期间集中新增了2 000万t的水泥生产能力;在立窑没有被大量淘汰的背景下,市场供需失衡,之后便是北京市场的持续低迷。2002年以后,围绕炙手可热的长三角市场,浙江省及华东地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某些地区出现了盲目扩张、不切实际地追大求快。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随之浙江等地的水泥市场陷入低谷。目前,围绕长三角市场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超过2.7亿t;2008年受宏观调控影响,长三角地区需求增长明显放缓,水泥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滑。2009年在国家刺激经济增长一系列政策影响下,1~9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6%,而长三角水泥市场范围内的浙江省,水泥产量同比增长幅度为3.8%,江苏为8.8%,山东为6.7%,均低全国平均增速,效益指标华东6省均为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无论是2008年的市场低迷,还是2009年的市场火暴,过度布局给市场带来的不良后果非常严重。

浙江省是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最快的省份,全省已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近1亿t。人均水泥消费量高达1 800kg (2008年全国平均1 030kg),预计其水泥需求的峰值将很快出现。值得关注的是,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开始走缓,浙江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已成定局,业已形成的水泥产能中,至少有2 000万t过度布局的新型干法产能成为无效产能。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泥输出省份,近年来其沿江地区水泥产业发展迅速;全省年水泥消费量不足5 000万t,年水泥和商品熟料输出量超过4 000万t。据了解,该省规划2010年水泥和商品熟料达到1.8亿t, 2015年达到2.4亿t。安徽省某市2007年新型干法水泥产能950万t, 2008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1 000万t,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可新增产能达4 600万t。如此高强度、跳跃式的发展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在本地区市场容量有限、长三角地区水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其后果不难想象。

珠三角市场是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水泥消费市场,也是水泥投资的热点地区。广东省决定在珠三角区域内不再发展水泥工业,所以,具备便利运输条件的西江沿岸成为水泥投资的热土。2008年,仅西江沿岸地区就投产6~7条5 000t/d级以上规模的大型生产线,新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1400万t左右。目前,两广地区围绕珠三角市场的新型干法水泥建设再度升温,初步统计仅在建拟建生产线就有30多条,可形成新型干法水泥产能6 000万t。珠三角地区水泥消费已呈低速增长态势,大规模的产能增长或短时间内的集中释放对区域市场的稳定将是十分有害的。

值得警惕的是,有迹象表明东部地区这种围绕水泥需求热点地区过度投资布局的发展模式正向中西部地区传导。据了解,尽管湖南省目前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还较低,但围绕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市场的已建、在建新型干法水泥规模已超过2 000万t。河南也是新型干法产能高度扩张的地区之一,如果2009年6月统计的在建、拟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建成,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超过1.3亿t,成为仅次于安徽省的新型干法水泥总量第二大省。

灾后重建极大地激发了四川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热情。据有关信息,灾后核准、签约、规划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多达72条,可新增产能超过1亿t (2007年四川省水泥消费量约为6 000万t)。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亚东水泥等10多家水泥巨头纷纷入川设厂或扩能;有一家水泥企业7天内就在川渝两地签订了3条5 000t/d生产线。水泥是典型的区域性产品,重建高峰过去后四川水泥市场极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一些仓促上马的生产线可能会遭遇市场寒冬。

1.4.3 不考虑资源和能源供给条件盲目发展

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企业投资的自主权得到了体现。但少数企业家由于对水泥行业缺乏认识,不理解资源条件对水泥生产的重要性,近年来在资源条件、配套设施尚不落实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水泥项目屡见不鲜;有的水泥项目干脆就不落实资源,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

22015年全国水泥消费量预测及各经济区发展空间研究

衡量一个产业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以该产业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否基本平衡为衡量标准。市场需求是水泥工业产业布局的重要参照因素。

2.1 对未来水泥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水泥总量保持适度的增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按照这一要求,未来一定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按翻两番的目标计算,2020年前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要保持在7%以上;未来国民经济将继续呈现持续增长的走势,所以2020年以前,水泥产量也还将保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适度的增长。

2.1.2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渡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发布的我国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蓝皮书指出,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分析,目前中国总体上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渡阶段,即城镇化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将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

2.1.3 我国水泥消费走势处于上升期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以发展为中心,这就必然带动水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此观点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国家的投资重点,特别近2009年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有相当大的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国范围内大批重点基础工程项目提前投入建设,拉动了水泥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量仍将占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当比重,而且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交通、城乡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有效拉动水泥需求的增长;二是住房建设量将稳定增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将快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高达55%,乐观的估计可望达到60%以上,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这一目标将使住房及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升温。未来5~10年我国每年要兴建城镇住宅约6~8亿m2,农村每年住宅建设量也将在约8~10亿m2,加上公共设施的建设,预计每年的房屋建设量将维持在22~25亿m2。

2.2 对2015年水泥需求总量的预测

2.2.1 基础数据选择

(1)国内水泥消费量。选择了1980年以后的水泥消费量数值作为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数据。

(2)宏观经济指标。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

(3)国家统计局2009年10月22日发布,2009年前1~9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全年可实现“保八”目标。

2.2.2 预测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趋势外推法

建立以水泥消费量y为因变量,时间x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

Yt:水泥消费量

X:时间

(2)回归分析法:

建立水泥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作的一元回归模型。经检验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9904,表明水泥消费量与GDP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回归模型如下:

Y:水泥消费量

(3)弹性系数法:

水泥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水泥消费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关性不断下降。1990~2008年水泥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0.6%,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10%,弹性系数约为1.06。“十一五”前三年,水泥产量与GDP的弹性系数下降为0.866,其中2008年,水泥弹性系数下降至0.49。水泥弹性系数数学模型为:

△Y:水泥弹性系数

KY:水泥年平均增长率

KGDP:GDP年平均增长率

2.2.3 预测结果

/(万t)

综合分析,根据水泥行业的先行特征,特别2009年在国家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已超前实施,并刺激今年水泥需求量实现突破性上涨,上述数学模型预测中已参照2009年的快速增长的消费趋势,所以会使对2015年的需求量偏高,为此初步判定,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量约为19~19.5亿t。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新型干法熟料能力7.6亿t,折合水泥生产能力11亿t。如果按2015年水泥消费量19.5亿t,按全部为新型干法水泥计算,预计2015年前我国新型干法熟料能力还有6亿t的发展空间。如果2009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新增量达到2009年6月底统计的4.2亿t,则全国新型干法熟料的发展空间1.8亿t。

2.3 各经济区域水泥需求预测及产需平衡分析

2.3.1 各经济区域水泥消费现状

国家统计口径中没有对各地区水泥消费量的统计,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根据30年来对水泥市场的跟踪分析,计算出各地区水泥消费,具体指标汇总见表9、表10。

从水泥消费量的增长来看,进入21世纪后,各区域水泥消费量均翻了一番以上,其中华北、华东和西南水泥消费的增长较快,增长幅度在2.5倍以上;东北、中南、西南的消费量略慢,分别在2.2~2.5倍之间。

2008年各区域水泥消费数据显示,华东地区水泥消费量为4.94亿t,占全国消费总量的36%;中南地区水泥消费量为3.5亿t,占全国总量的25%;华北和西南地区水泥消费量为1.7~1.8亿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3%;东北和西北地区水泥消费总量在0.8~1亿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不足10%。

从人均水泥消费量指标来看,华东地区人均水泥消费量最高,2008年已接近1 300kg,华北地区次之,人均消费量达到1 135kg,西北地区最低,为856kg。

/(万t)

/(万t)

2.3.2 各区域水泥需求预测及产需平衡分析

按上述全国水泥需求量预测结果,按各经济区发展的趋势及重点。综合分析并初步估算六大区2015年水泥需求量见下表;按各地区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以及2009年中期统计的各地区在建水泥熟料线的统计,计算各区域到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空间见表11。其中:中南地区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空间最大,西南次之;华北、东北也有一定发展空间;华东的发展空间不大,西北地区已出现过度发展的苗头,华东和西北地区水泥发展需适度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次研究是以六大经济区为基础,区域内甚至包括各省范围内,水泥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本次分析某一区域具有发展空间,也并不表明区域内所有省份都布局更多的水泥项目,而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判断。

/ (万t)

注:负值表示缺口量。

3 我国水泥工业产业布局思路

3.1 产业布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水泥工业合理布局和均衡布局非常重要,是“十二五”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水泥工业产业布局必须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要综合考虑原、燃材料的供给条件、获取成本,产品物流条件、对外输出条件和运输成本等因素,要统筹考虑和全面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产业基础、市场发展潜力等前提下,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的布局。

水泥产品具有区域性、同质性的特点,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和环境敏感型产业,社会对水泥的需求量的多少与当期经济发展规模高度相关。水泥产业布局的指向特征既不能是单纯的市场取向,也不可能是单纯的资源取向,而必须在市场、资源和运输等诸多因素中寻求最理想的结合点。具体布局上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1 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布局的首要因素

根据水泥产品的区域性特点,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水泥投资项目单位产品的成本费用总和(包括工厂成本,运输和销售费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超过这一范围,其单位产品的成本费用总和就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且受运输、销售费用的影响呈迅速增加趋势,从而使投资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减弱,效益指标下降。

合理的水泥工业布局,就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成本的最低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了解市场、研究市场,掌握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提出一定时期内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目前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水泥生产力布局已基本完成,同时受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的制约,水泥工业布局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向。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沿海地区的市场环境和物流条件,市场的增量空间有限,如果没有科学规划和引导,有可能在短时期形成新型干法生产线过度发展和无序发展的问题,这种盲目发展现象将在局部区域形成恶性竞争的市场局面,并给当地水泥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中西部地区的水泥工业布局更要特别注重控制总量、控制投资力度、把握建设节奏。

3.1.2 不能以最高需求量确定产业规模

按照发达国家水泥工业的发展规律,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或人均水泥消费量累计达到一定数额后,水泥消费量将出现峰值,并从峰值上逐渐回落到一个均衡的水平。若按最高需求量确定区域的产业发展规模,峰值后水泥需求量的下降将造成长期的产能过剩,既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水泥市场的稳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发挥。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的拉动,我国水泥生产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超过1 000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kg/人)的2倍。初步预测,我国将在2021年前后出现水泥消费高峰,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将提前出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如果仅仅依靠过度投资之后的市场调控杠杆起作用,也即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来实现结构优化,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所以,不能以最高水泥需求来布局水泥工业的发展上限。

3.1.3 产业布局要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水泥工业布局上,要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原则。我们也有过一些经验教训。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解决部分老企业社会包袱沉重、企业生存艰难的问题,国家对十四个水泥老厂给予了建设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部分老企业已位于城区或城市边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企业逐渐被城市包围,并对所在城市的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如广州水泥厂已实施了环保搬迁。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等因素,今后的产业布局必须从严控制大中城市边缘地区水泥厂的建设,结合资源和交通运输等条件适度向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经济发达地区水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体现循环经济理念,以吸纳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为主,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3.1.4 因地制宜确定企业规模

水泥行业是很适合规模生产的行业。适度的大型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节能降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生产管理和营销费用,发挥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但水泥产品又是典型的区域性产品,不适于远距离运输,否则,运输费用的增加将远大于节能降耗和管理成本的下降,表现为规模不经济。

因此,水泥企业的规模确定必须因地制宜。对市场需求相对集中的东部地区或大中城市,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企业要适度集中,以发挥规模效益,避免过度竞争。对经济总量较小特别是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企业规模则不宜定得过大。

3.1.5 资源条件和运输条件是布局的重要因素

由于大量的原材料消耗(生产1t熟料需消耗1.5t以上的原料),水泥工业的产业布局具有十分明显的资源指向。在进行水泥项目的前期工作时,首先要进行必要的资源地质工作,石灰石矿山的储量要满足拟建项目30~50a以上的需要。

外部运输在水泥工业布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生产技术日益趋同,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的差异日益缩小,并表现出一定的刚性。相反,外部运输环节的弹性较大;比如,1t水泥的市场价格一般在200~300元之间,而产品外部运输费用由于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的不同,有的不足20元,有的可达100元左右,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成本较低,尤其适合于中远距离。我国长江沿岸和西江沿岸水泥基地的迅速发展就是水泥工业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铁路运输费用低于公路运输,但铁路受运力制约严重,在中等距离运输上,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具有优势,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尤其要关注建设项目是否有铁路运输的可能。公路运输快捷灵活,目前水泥产品运输的主要方式,但公路运输的辐射半径较小,在水泥工业布局上应充分重视、扬长避短。

3.2 水泥工业布局思路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水泥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水泥工业的生产力布局必须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筹考虑和全面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产业基础、市场发展潜力等前提下,依据当地水泥工业发展条件,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的布局。

(1)由于客观上存在矿山资源分布与市场分布的不对称性, 在水泥工业的生产力配置上较难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均衡布局”。因此, 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实现水泥工业相对合理的“均衡布局”。

(2)我国地域辽阔,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而且从节能角度来看,水泥生产应尽可能面向本地市场,避免长距离运输。在资源和市场相对集中地区,可以继续采取“熟料基地+粉磨站”的建设模式,减少过度分散布局给资源、环境带负面影响。

(3)水泥生产线布局要与当地环境容量、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相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水泥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 随着土地、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应严格控制产能的扩张,以重点改造现有企业为主,不再铺新摊子;中部地区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在满足本地区水泥需求的同时也可兼顾周边地区的需要, 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西北产能有过剩倾向,不宜继续扩大规模;西南地区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薄弱、要以减少运输压力和满足本地区需求为原则,适度发展。

(4)在局部水泥企业布局密集区域,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入集团化管理,达到市场与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益的目标。

3.3 水泥工业布局建议

3.3.1 协调好地方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协调好地方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目前许多地区过度投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他们仅仅从地方财政收入、政绩业绩出发,在决策水泥项目时,不顾市场、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的要求,盲目引进投资,造成市场供需失衡,投资效率低下。在水泥工业总量过剩、局部地区严重过剩的环境下,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局部服从大局的原则,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协调,才是保证水泥工业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兼顾全局利益,引导企业通过创新发展和强化管理上要效益,政府则通过信息发布和信息引导,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3.2 以规划引导水泥工业理性发展

要落实贯彻好国务院38号文件精神,实现抑制产能过剩的任务,需要进一步做好水泥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正确引导水泥工业协调发展。以往各地区许多规划是站在自身利益上,而带有很强的局限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建议各省市投资主管部门站在区域的宏观高度,理性和深入地研究市场,在行业主管部门统一指导下,按省份和按区域制定水泥工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控制好投资力度与节奏,实际均衡布局。建议广大水泥投资商要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要切实重视科学管理和市场营销,向管理要效益,从市场营销中放大企业的优势,真正实现“做大”与“做强”的有机结合。

3.3.3 强化投资管理

鉴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后水泥投资项目主要由各省(市、区)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建议各省(市、区)投资主管部门建议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核准程序,防止多头审批。同时以规划作为投资项目核准的依据,合理控制投资规模。

建议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加强对各省(市、区)水泥投资项目核准程序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工业布局研究 篇2

环境因素是衡量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合理的布局会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丧失工业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教训很多。例如:我国辽宁省本溪市一度成为卫星找不到的城市,就是由于该市高度集中了数百家排污企业,浓烟遮蔽天空,产生极其严重的大气污染,既造成该市区大的经济损失,也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原因,基本的一条就是该市在工业布局时没有充分考虑本地四面环山,不利于烟尘疏散这一因素。

印度博尔帕农药厂的毒气泄漏事件至今还使人们心有余悸。这起事件之所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本的一条也是由于该药厂建于城市边缘,人口密集,选址不当所致。而美国的一家相同的农药厂,由于建在荒原上,虽也发生毒气泄漏,损失则小得多。

以上两例说明,工业污染源的形成及其对资源、生态的破坏与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这些教训也告诉我们在对污染物缺乏治理,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缺乏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合理布局是减少损失、减轻危害的一条有效途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球,其环境容量虽然巨大,但毕竟是有限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工厂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根据区域的环境和特征(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等特点,选择适宜的厂址及排污口位置,使污染物能较好地被环境净化或避开对人类的直接危害。如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置在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有水污染的工厂应布置在河流的下游;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布置在山谷或盆地中;有污染的工厂还应与城镇和其他居民区、风景区保持必要的距离,并用绿化带相分隔等。

工业布局还要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区域综合防治。如某些工业部门产生的“三废”有可利用的部分,适当布局一些工厂就近或就地加工利用,把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一个工厂的废料成为另一个工厂的资源,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效果。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危害很大,如回收利用,可建硫酸厂;粉煤灰是火电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回收,可建粉煤灰建筑材料厂等。因此,在制订区域的工业布局规划时,要充分重视生产力的合理组合,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工业布局如何与城镇建设相协调 篇3

一、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中的气候因素问题

先讲一个实例:在淄博,张店是中心城区,张店的南面有淄川区。淄博地处鲁中,常年的季节风多为南风和北风。建材在淄川区是历史形成的支柱产业。几年前,淄川筹划建设建材工业园,从淄川区看,他们认为把建材工业园放在城区的北面比较合理。然而,项目投产后,却发现每当南风刮来,整个张店中心城区常常笼罩在或浓或淡的烟雾粉尘之中。由此,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相邻区域而言,工业产业项目的布局定位,必须综合考虑气候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淄博有五区三县,五区各距10公里左右,组团发展的特点比较明显。

在一个区域,气候的形成是亿万年长时段自然进化的结果。作为客观存在的现实,人类的活动只有遵循它,而不可违背它。

在工业规模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区域与区域的发展因为气候因素而关联起来的连带效应,还不是能够明晰地感受得到。近几年,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淄博的工业规模不断地扩大,各城区组团的建成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样组团与组团之间因发展而引起的相互影响比较容易显现了出来。实际上,如果把淄博的情况放大了看,在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是一个大小不一的组团发展格局。毗邻区域,一个区域的工业项目布局,必然对另一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经验所囿,在考虑工业项目布局定点时,气候因素的影响经常被忽略掉。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始于对典型事物的观察与研究,以总结发现规律。淄博的问题,其实是把全国区域之间将要出现的问题,在组团型发展的老工业城市中逻辑地表现了出来。在这次考察活动中,在某些区域间行进,眼见快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深受鼓舞;然而,伴随着季节风,有时感受到阵阵或浓或淡刺激性异味袭来,则不免有些担忧。

我认为,淄博这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都比较高的组团型发展的老工业城市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全国各地,应当有预见性地引起高度的关注。概而言之,关注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任何区域工业项目的技术工艺水平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其二,任何工业项目规划选址定点时,都要系统地考虑区域气候因素所可能引发的连带效应。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的结果必然带来城市化。如果我们建设起来的城市,因为工业化过程中考虑不周,而形成污染围城,那这个城市建设得再漂亮,还有什么意义呢!? 记得上世纪初的一个英国记者写道:“伦敦在燃烧。”他劝人们走出房间、看看外面的天空。人们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那天空的确是一片火红,但不是夕阳红更不是朝霞红,而是工业废气污染的“壮举”。但愿这种情况,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重演!

二、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中空间间隔问题

近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建立是因产业而兴,大家习惯于把产业项目与居住区混合交叉。当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不大时,潜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活隐患不易被察觉到。但是,当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潜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活隐患则说不定那一天会突然迸发出来,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2004年4月16日,震惊全国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爆炸事故,就是一件较为典型的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矛盾的实例。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始建于1939年,1956年公私合营为地方国有企业,是国内最早的氯碱企业之一。当时隶属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拥有6万t/a烧碱的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生产品种有烧碱、盐酸、液氯、四氯化碳、三氯氢硅、三氯化铁、氯乙酸、漂白液、次氯酸钠。多年来,企业规模在扩张,城建规模也在扩张,企业生产区与居住区已相距很近。事故发生前,企业已有在册职工2112人,在岗人员1942人。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085万元,销售收入18722万元。因为意识到所面临的潜在危险,重庆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从2003年,随着主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天原化工总厂开始启动环保整体搬迁工程。但不幸的是,爆炸事故还是未能避免。事故发生后,殃及了几万人的正常生活。直至18日下午用坦克炮击残余储气罐,险情才被基本上解除。痛定思痛。重庆市政府彻查安全隐患,发现至少还有18家城中企业,时刻在威胁着城市的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必须及早搬离出市区。事故后,重庆市市长王鸿举曾向媒体态度坚决地表示,一定要让18户污染企业在下一年度退出主城区。他说:“我们决不能容忍‘定时炸弹’继续存在!”

实际上,类似的事故,或大或小,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之前之后发生过多起;类似的、令人担忧的不安全情形,又岂止存在于全国的个别城市中。即以淄博而言,一百多年的企业发展,一百多年的城镇发展,已经积累下了许多让人不安的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不相协调的隐患,比如中心城区张店的东部,大小不一的化工厂基本上和居民居住区混杂地交叉在了一起。为此,我们近几年启动了中心城区西部的新区建设,有步骤地搬迁不安全的企业,有步骤地搬迁生活不安全的居民区。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讲: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后人永远没有权利抱怨前人,只有比前人做得更好的义务。2007年暑期社会考察期间,我们去过几个城市,看到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甚至于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类似的隐患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隐患已为当地政府所察觉,而有的隐患却因各种原因还未被消除,比如某些市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毗邻着企业生产区又建设起了漂亮的居民小区。显而易见,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协调发展中,安全的空间间隔问题,并没有为大家真正清醒地认识到。

历史上留下来的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中空间间隔不足的问题,现在整治起来所花费的费用,有的可能比那些工业项目所实际创造出的价值要高出许多倍。老企业搬迁,新企业建设都在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但实在地说,这些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里到底有多少是有效的财富积累,仍需要具体分析。对既有的问题,我们应分步骤、有秩序地化解掉,因为这些问题谁都不能漠视。你想漠视,然而潜在的隐患却说不定哪一天会冷不丁地找上门来。其时其景,深受其害的当地党委政府除了被动还是被动。因此,对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工业项目布局与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的和谐问题,给工业产业项目布局和城镇建设之间留足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空间间隔。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更需要各级政府按规划规范发展、引导发展。放眼世界诸发达国家,也确乎如此:只有科学而合规划的发展,才会更多地创造有价值的社会积累。

近几年,因商务活动,我到香港地区考察过多次,发现:香港的总面积尽管不是很大,但多年前其在九龙官塘规划的工业园区,与整个区域的城市建设布局和生态建设布局基本上是和谐的,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到欧美去,友好人士也常把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作为一条经验,提醒正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我们予以重视。

三、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中的地下水保护问题

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和土壤空隙里的地下水是一个区域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对于区域的生态维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很容易被发现。而地下水污染,则常常容易被忽略。根据国土资源部长期地下水监测资料、1981~1984年和2000~2002年两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以及1999年以来开展的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地下水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全国三分之二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局部地段水质恶化,300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地下水污染不仅检出的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有些地区深层地下水中已有污染物检出;天然水质不良与水型地方病问题突出(见2006年1月16日《经济参考报》)。是什么原因导致地下水污染呢?概而言之,原因有三:其一工业污染,其二农业污染,其三生活污染。在三者中,虽然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在呈加重趋势,但主要的污染源还是来自于工业。

由于地下水环境的情况十分复杂,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在我国还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因而,各地在确定工业产业项目定点时,地下水的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有的工业项目直接建在了水源地上,或与水源地达不到应有的安全距离;有的工业项目技术工艺不过关,跑冒滴漏严重;有的工业废水未达标处理,就随意排放掉;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中小企业,在企业院落中挖旱井直接渗排废水。地表水污染的治理已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地下水的污染治理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污染物不仅会污染地下水体,还会被含水介质(砂、黏土)吸附。如果深层地下水遭受污染,治理周期有的恐怕长达几百年也不止。因此,有专家认为,地下水污染,防重于治,一旦污染,从经济的角度看,几乎没有治理的可能性。比如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日本,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体污染依然比较严重。2004年,曾有日本专家估计,全日本污染重点场地达40万处之多,如果全部进行处理,需要10兆日元以上,从经济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参见中国水网)。

粗放的工业化进程,已使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教训颇多。我认为科学地对待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中地下水保护问题,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事关当代人和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问题,应纳入全国各级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总的原则应是:既有的问题,要尽快做减量化处理;新的项目布局,须从污染源头加以遏制。否则,城镇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的生产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上述三个问题,只是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所涉及若干问题中的一部分。这三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容易被忽视,但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我感觉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工业化、城市化旺盛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都在追求又快又好的发展目标,这些问题就更忽视不得。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历史性的遗憾。

科学是研究事物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事物关系把握得越是准、越是好,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高。2007年暑期,课题组所到之处的感受,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西安市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研究 篇4

(一) 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选择理论是最为古老的产业布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 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 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 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各经济主体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 进行区位决策。[1]往往有四类区位因素影响到经济主体尤其是工业企业的区位决策, 即运费指向、供给指向、市场指向、环境指向等因素。对区位决策单位来说, 区位的优劣则主要取决于该区位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状况。[2,3]正是多种多样的决策主体在不同的区位指向下, 相互竞争和协调, 共同决定了经济空间各区位单位的空间布局状况。

(二) 聚集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的创始人韦伯认为, 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 因而给生产和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成本的节约。确切的说, 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收益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一方面, 聚集的外部效应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聚集。[4]由于各种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的聚集, 基础设施的共享, 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结合以及竞争-淘汰的自反馈机制将吸引众多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另一方面, 产业的集聚和集中促使产业链不断延长。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促使企业必然将一些生产环节转包出去, 这些转包出去的部门逐步发展为许多中间产品生产部门。众多中间部门的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结成的投入产出链条, 在地域空间上是以聚集和企业之间结网表现出来的, 从而形成一种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这种组织一旦出现, 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 众多企业进入该区。这种聚集主要是为节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空间成本而引发的一种自发的聚集过程。[5]

可见, 综合考虑工业布局结构的优化, 既要从区位环境的优劣上考虑工业企业的区位决策, 也要遵循产业集聚原则, 考虑同一类型企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考虑通过大型工业企业产业链的不断延深, 和周围中小型企业间形成的合作共生集聚关系。

二、西安市工业布局的现状

(一) 西安市工业布局成就。

一是西安市已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南郊形成了以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研究、生产和加工为主的电子城和航天城;北郊和阎良形成了以飞机、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为主的飞机城;东郊称为纺织城;东郊的韩森寨工业区形成了以常规兵器工业为主的常规兵器工业制造区;西郊则是以高压输变电设备及中低压电器制造为主的电工城。二是西安市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增长明显快于轻纺工业, 装备制造业作为西安工业核心和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凸显。2003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9.0%, 远远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装备制造业是西安工业经济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 西安地区有工科院校26所, 机电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实力和规模;综合科技实力特别是高尖端技术实力强。可见西安已经具备了建成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二) 西安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1.城区内工业企业分布不合理。

西安市二环以内现有工业企业229户, 主要分布于城东区和城西区, 占地面积9130.67亩, 在职职工52, 247人, 退休职工49, 164人。其中, 城区内企业43户, 分布情况无明显规律, 占地208.67亩。市区内工业企业厂区和生活区交错, 造成城区人口相对集中, 城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 部分企业排放的的废气、废水、废渣, 严重影响了城区生态建设和市政建设。

2.工业企业分散, 专业化配套水平差。

西安是国家“一五”、“二五”、“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些企业当年大多布局在离城市比较远的山区。由于信息封闭、交通不便, 给企业相互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化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回迁, 但是仍有部分企业未列入回迁改造的计划。回迁企业依然存在选址上的随意性, 未纳入西安市整个的工业布局规划中;此外这些企业与选址区域的企业间产业关联度差, 企业间的集群效应不能发挥。

3.工业园区起点较低, 布局不够合理。

目前, 各工业 (科技) 园区规划与布局研究不充分, 缺乏科学论证, 在建设上存有盲目性;主导产业投入少、技术含量不高;有些已规划或挂牌的工业园区, 但其内的土地、项目、资金、开发商等均没有落实;有些园区规模达不到相应的产业聚集要求和起点经济规模。此外, 各工业园区在引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 重数量轻质量, 造成产业结构雷同, 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园区功能缺乏特色、聚集效益差、生产成本高, 不利于专业化园区和产业聚集地的形成。

总之, 西安市的工业布局依然存在选址混乱、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层次低等不尽合理之处, 严重制约着西安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现。因此必须研究新时期西安工业布局应考虑的因素和原则, 设计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划方案, 从而实现西安工业布局结构的优化。

三、调整西安工业布局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制定工业布局规划时, 既要充分考虑区域各种资源优势的发挥, 也要尊重企业在选址上的倾向性, 最大程度满足符合企业特征的最优区位。根据西安市的具体情况, 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工业布局优化的各种因素。

(一) 级差地租。

中心市区基础设施最为齐备、社会服务最为完善、人文环境吸引力最大, 土地价格最高。距离城市中心越远, 城市基础设施的密度不断减小, 土地价格也不断下降。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逐步建立, 中心市区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较低的工业企业土地置换的压力空前增加。而市郊区由于土地价格低廉, 对占地面积大、土地产出效率较低的工业企业吸引力逐渐增大。考虑到级差地租的影响, 西安市的工业企业应逐步向近郊、远郊布局。

(二) 劳动就业。

在特定情况下, 劳动力就业需求甚至比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 (价格) 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更大。由于城市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逐渐递减的规律,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也必须考虑城市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从增加就业的角度考虑, 在市中心应该布局劳动力密集型的都市型工业, 在市郊应该布局非劳动密集型工业, 以减少通勤距离, 降低劳动生产成本, 保障社会稳定。而在远郊地区, 则应布局劳动密集型工业, 以增加当地的就业。

(三) 交通运输。

工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工业技术进步, 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 工业产品技术含量、附加价值不断提高, 产品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企业具有承担更高运输费用的能力, 而对商品市场的反应速度快慢愈来愈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 企业生产原料输入、产品输出的速度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

(四) 企业集群。

在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今天, 企业集聚是影响产业区位的愈来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 实现市场信息共建和共享、改善技术联合开发和引进条件、提高土地开发建设的针对性是发挥西安市同类企业和相关上下游企业集聚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 一方面, 减少工业区数量、明确各工业区产业分工、大幅度扩大重点工业区规模, 提升现有各县区集群的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 发挥装备制造业的潜在优势,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延伸产业链, 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基地, 将是西安市工业布局优化的主导方向。

(五) 可持续发展。

工业布局规划是中长期规划, 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开发潜力, 考虑工业聚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对治污能力的要求, 考虑随着工业的发展逐步推动城市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各种负面效应, 例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工业企业运营所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等。

四、西安市工业布局结构优化设计

(一) 突出中心市区综合服务功能, 实施“退二进三”, 实施城区工业搬迁计划, 提升产业特色。第一, 这一区域未来布局重在实行对现有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和“退工还绿”。即所有工业企业要逐步向外调整疏散, 利用级差地租转向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以及小运量、无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 主要门类为旅游产品、工艺美术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二, 城区工业搬迁的同时, 要与区县建设规划和发展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区。新厂选址必须符合布局调整规划, 充分利用各区县工业园, 尽量不征地或少征地。对于那些污染扰民企业实施整体搬迁,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对那些产品无市场、长期亏损、无发展后劲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对无污染企业可实行就地改造发展都市型工业。第三, 产业特色上要发挥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加快高新区世界一流科技产业园、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飞飞机起落架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

(二) 在近郊城区依托两大开发区, 构筑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专业化工业园区。距中心城区10~50公里的区域内, 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是现阶段工业布局的核心区域。在这一区域内, 可根据现有工业布局状况和产业结构,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产业链条和资本链条为纽带, 以专业化和配套协作为基础, 进一步定位和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现其二次创业;并以两大开发区为依托, 构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特色工业园区。

(三) 充分利用远郊区县资源优势, 发展适合地方特色以及能够和近郊产业相配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距中心城区50~100公里这一区域, 属于城市“1小时经济圈”范围。合理布局这一区域的工业产业, 将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区工业配套产生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

1.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场产业。“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产品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制造业, 它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 提高其竞争力, 也是接纳就业的理想场所。中场产业历史上曾经是西安的优势, 但是目前西安中场产业非常薄弱, 原有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一些零部件厂、配件厂在“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中相继倒闭、破产, 相关产业链断裂。中场产业的薄弱为西安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整机企业为节约运输成本, 更愿意就近采购配套元器件。也就是说, 只要核心企业发展前景明朗, 很容易刺激中小配套企业在其周围集群发展。因此, 依托陕鼓、陕汽等大型企业, 利用郊县的土地、劳动力资源, 发展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以适用性技术为主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零部件、材料加工业等中场产业, 是远郊工业布局的重点。可以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的和西安大中型企业与军工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元器件等生产, 从而形成若干个“块状”产业集群。如泾河工业园以发展汽车零配件、印刷包装为主的产业集群。

2.发展发挥地区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充分利用区县劳动、土地和资源的低廉优势, 重点发展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如食品饮料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这类工业将带动本地的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

参考文献

[1].郝寿义, 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吕玉印著.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3].蔡福顺.集群经济与工业园区的机理分析[J].思想理论, 2003, 4

[4].张平宇.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城市规划, 2004, 28 (4) :25~30

工业布局研究 篇5

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总则...........................................................................1 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2 总体布局...................................................................4 产业布局...................................................................7 组团布局.................................................................24 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引............................................25 布局调整重点........................................................29 支撑体系.................................................................30 保障措施.................................................................3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一)落实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要求,加快建设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和科技创新的领航区,形成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区域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特点,分解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三)深化和落实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统筹各功能区产业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公共资源,走出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二)《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9)

(三)《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四)《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六)《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七)《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八)《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九)《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滨海新区行政区全部用地,以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开发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等滨海新区行政区范围外的产业规划区域。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

第二章

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

第五条 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对滨海新区发

展的战略定位和要求。

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演化规律,以产业链为纽带,完善产业体系,加快滨海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加快从制造业高地向技术创新集成地转化,率先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

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及要素市场建设的合作,依托产业发展走廊,延伸产业链条和服务网络,促进建立辐射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按照产业集群化、土地集约化的原则,以产业布局规划为引导,促进功能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布局。

第六条 发展方向

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强做优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向高端提升;做大做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改造提升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轻工纺织产业,存量调结构,增量上水平,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逐步形成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和低碳化、集约化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研发转化为核心、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深度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

第七条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0%左右;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4%以上。

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第三章

总体布局

第八条 布局原则

(一)坚持产业集群化、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土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发展。

(四)坚持远近结合、统筹发展。

(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第九条 布局策略

(一)核心强化:按“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核心区向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方向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区。

(二)区域协同:促进各功能区协同、协调发展,形成工业与服务业相融合,产业特色鲜明、高度关联的工业组团。

(三)功能提升:由“滨海制造”向“滨海创造”转化,强化研发转化和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等功能。

第十条 总体布局

按照以轴带为产业布局脉络,以组团为产业整合载体,形成以“中服务、西高新、北生态、南重化”为特征的“一核心、两轴带、三组团”的工业总体空间布局。

“一核心”: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城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使核心城区成为辐射各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带”:重点构建两大产业轴带,即沿京津塘走廊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和沿海岸线形成的临海产业发展带。

“三组团”:通过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三大工业组团:西部打造战略性新兴工业组团,实现创新、高端发展;北部打造生态工业组团,实现集约、绿色发展;南部打造重装、化工、轻纺及现代制造业工业组团,实现规模、循环发展。

第十一条 发展载体

依托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围绕航空航天、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含汽车、现代冶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节能环保八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八大具有国际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形成16个产业集聚区和12个产业集群。到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用地产出率提高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八大产业基地主要包括:

1.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主要包括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组成的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

2.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南港工业区石油和化工产业集聚区;大港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

3.装备制造(含汽车、现代冶金)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和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5.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

集聚区和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

6.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轻纺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和开发区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7.轻工纺织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临港经济区粮油产业集聚区、轻纺经济区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中心渔港水产品加工集群。

8.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的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第四章

产业布局

第十二条 产业布局原则

以“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为指导,统筹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遵循产业内在规律,实施集群战略,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刚性和柔性相结合,优化工业布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

第十三条 航空航天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世界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4%左右,地均产出达到75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28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7%左右,地均产出达到93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航空领域:大飞机产业,围绕空客A320总装项目,大力引进A320系列飞机的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机载设备等配套厂商和二次配套承包商,积极跟进承接空客后续机型,利用产业的聚集优势吸引其他零部件生产商、机载设备、机场空管设备等生产商,形成空客系列机体、部件、发动机的系列维修能力和货机改装能力,成为亚洲第一的总装制造和维修基地;以中航直升机总部与研发基地建设为契机,推进航空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发展我国自主研发民用直升机组装,形成轻、中、大和重型直升机系列化发展的新产品谱系,呈现出“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基本态势;努力发展无人机特种飞行器项目,建设具备“彩虹”系列无人机批量生产能力,成为集研发、测试、批量生产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做强做大航空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复合材料研发、民机设计与适航认证以及整机航线租赁业务,有步骤地发展航空维修产业,形成一条从发动机维修、零部件维修、机体维修到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服务的产业链。

航天领域:重点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积极引入配套厂商和二次配套承包商,基本形成冷拔管、先进复合材料、电控设备、大型模具、特种车辆、振动检测设备等产业群;大力发展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的设计制造;着力发展卫星广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惯导设备、红外与激光导航、加固计算机、太空育种等航天技术及卫星应用产业。

(3)空间布局

借助国家政策支持,依托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和大推力运载火箭项目,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依托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建设,空港经济区发展以大型民机、直升机生产为核心的航空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发展航天产业。

第十四条 石油和化工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世界级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4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9%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2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29%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35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以规模化、集约化、低碳化、一体化为方向,构建高水平“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产业体系,构筑原油加工——基础化工原料——化学中间体——精细化工、海洋化工与石油化工新材料产品产业链。重点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储备力度,力争达到年石油开采4000万吨、储备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原油炼制能力达到3500万吨;扩大上游原料加工规模,积极推进中俄东方1300万吨炼油、中卡韩1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达到3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建成百万吨级PTA、百万吨级PVC、百万吨级聚乙烯、百万吨级聚丙烯等一批超百万的石化上游产品。努力构建“四大产业”,一是加大高档石化产品开发力度,延伸开发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大石化产业链;二是完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能量综合利用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乙烯、丙烯、C1、异氰酸酯及有机硅产业等30条产品链;三是建立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产业体系;四是围绕龙头产品加速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下游产品延伸,形成高端石化产品集群。

(3)空间布局

按照世界级大型化工区规划建设理念,以中石化、中石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依托,以大港现有石化产业区为基础,结合南港工业区的石油化工区建设,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

南港工业区石油和化工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是未来石化产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南港工业区的主要产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石油储备、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新区新增石化项目全部向南港工业区聚集。

大港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发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发展高档精细化工、橡塑制品,逐步调整搬迁现有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其他功能区禁止发展上述化工产业。

第十五条 装备制造产业(含汽车、现代冶金)(1)发展目标

全力打造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化装备部件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北方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国家级高档金属制品基地。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8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7%左右,其中装备制造达到3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汽车产业达到2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90亿元/平方公里;现代冶金达到2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3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1%左右,其中装备制造达到5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汽车产业达到4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10亿元/平方公里;

现代冶金产值规模达到3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大型石油和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造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工程机械、风电成套、水电成套、核电成套、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港口机械十大成套装备,围绕大型、重型、精密装备需求,大力发展带动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关键基础零部件,重点培育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风电设备变频控制系统、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

汽车产业:依托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中高档整车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和中高档大客车,进一步拓宽整车的生产领域和规模;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水平,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大对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箱、子午线轮胎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底盘、车身、标准件等通用性零部件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整体的附加价值,开拓出口零部件和维修用零部件市场;积极发展汽车展示销售、维修养护、汽车金融、汽车物流、汽车贸易、汽车游乐等领域。

现代冶金: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以无缝钢管、高档板材和高档金属制品为代表的深加工、附加值高和市场短缺的产品。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节能减排和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升级,无缝钢管产品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重点高档金属制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空间布局

装备制造:依托中船重工造修船、中海油海工装备、太重大型重型设备、铁道部和北车集团大功率机车综合维修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专业化产业集群,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

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成套设备、重型数控机床、锅炉和动力设备、核电风电设备、大型工程机械、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口机械和以动力、传动、控制和基础制造装备为代表的关键设备,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装备配套产品,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区域竞争力的重装设备产业基地。

3个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为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总成式、整机型的大型专用成套设备,建设世界一流的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减速机、变速器、发动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液压件及控制系统、基础部

件等关键部件,精密测试仪器、发电及输配电设备、电梯、机床等轻型装备。

新引进装备制造项目原则上向上述集聚区和集群集中,其他区域限制发展。

汽车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发展中高级轿车及新能源汽车,西区重点发展轿车、客车、卡车等车辆。

现代冶金:优化现有冶金产业布局,逐步向南港工业区调整聚集,建设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其它区域限制冶金产业发展。第十六条 电子信息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国家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的软件出口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4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7 %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5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3%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4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巩固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三大优势领域,壮大

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集成电路、嵌入式电子、软件四大潜力领域,培育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电子、OLED显示器件等六大战略性新兴领域。重点扶持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物联网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及核心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力扶持3G互联网和内容服务产业发展;加快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建设,以系统应用为重点,打造覆盖分布式存储、云平台管理软件、中间件、云终端、云安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数码影音设备等高端电子产品配套所需的片式和新型元件;重点发展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推动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相关设备研发和应用升级,积极发展IPTV网络电视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等3C技术产品;重点发展整机产品、国内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集成电路和通用芯片产品;重点发展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着力培育工业及行业应用软件、内容服务、动漫游戏、信息安全等潜力领域。

(3)空间布局

集成优势、突出特色,规划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3个产业集聚区为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包括开发区东区、西区和微电子工业区,以移动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高性能服务器及网络设

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壮大现有基础,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通信、物联网、光电、航空电子和软件及信息服务;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研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物联网应用等。

1个产业集群为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第十七条 生物医药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8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2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6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4%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3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以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现代中药产业为重点,巩固化学制药优势,加大传统医药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形成 “创新—孵化—中试—生产”生物医药产业链。生物制药,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药,检测基因生物芯片、生物酶制剂、各类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新型化学制药,重点加快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发展,巩固“三素一酸”(激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的优势,建设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及肿瘤等大病种药物生产基地,提高制剂水平,加快新药研制速度。现代中药,重

点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化建设步伐,依托生产制造和研发优势,着力开发中药新药和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加快透皮吸收、靶向或定位释药等新型制剂的开发,开展现代中药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中兽药研发,保持中药现代化全国领先地位。发展壮大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药研发,推进中药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高端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诊断试剂、检测仪器、介入治疗、微创外科器械等医疗设备及器械的研发和制造。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2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

依托国家的支持,以部市共建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为核心,规划建设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华苑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滨海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产业化;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为产业研发,西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

1个产业集群为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原则上向上述集聚区和集群集中,禁止发展高污染项目。

第十八条 新能源新材料(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光伏产业基地和绿色电池之都;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22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0%左右,其中新能源产值规模达到18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新材料产值规模达到4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34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8%左右,其中新能源产值规模达到28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新材料产值规模达到6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7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风电领域:重点发展2.5兆瓦以上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和3.5兆瓦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及叶片、控制系统、发电机、变流器装置、齿轮箱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积极研究探索大型并网电机组短时储能技术;推进检测、认证、技术交易、产品设计和风力发电场建设、运营、维护等专业化服务;搭建海上风机试验场,为国内外风电整机和零部件企业提供设备运转检测和试验平台;鼓励企业开发海外风电市场。

绿色二次电池领域:重点发展超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及液流电池及关键

电池材料;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应用的移动高功率动力电池电源以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备用电源灯应用的固定大容量储能电池;支持发展原材料及零部件,绿色二次电池,产品应用及技术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太阳能光伏领域:重点发展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持发展薄膜电池、聚光电池、BIPV系统集成;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应用,支持低压并网屋顶电站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工程咨询及设计、安装及维护、光伏系统集成设备产业化;吸引、培养太阳能光伏电池配套设备生产商,积极引进逆变器生产商。

LED领域:重点发展新型衬底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功率型芯片、白光LED封装产品、LED照明产品及系统。

新材料:依托滨海新区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特种功能材料技术和材料共性技术,发展特种塑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等绿色化工新材料;硅基材料、发光二极管材料、光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锂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非晶硅薄膜、砷化镓等新能源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轻质且高强高韧、耐老化、耐腐蚀的航空航天专用材料;仿生材料、活性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和器官修复与替代等生物医药材料;以及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纺织新材料等。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

(3)空间布局

新能源: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大企业大项目的落户,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产业集群,规划用地面积28平方公里。

1个产业集聚区为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3个产业集群分别为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

新材料: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用地面积8平方公里。

轻纺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和纺织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

1个产业集群为开发区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第十九条

轻工纺织产业

(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粮油加工产业基地,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轻纺经济园区。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21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9%左右,其中食品粮油产值规模达到1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纺织产业产值规模达到4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3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7%左右,其中食品粮油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70亿元/平方公里;纺织产业产值规模达到7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7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粮油加工领域:扩大油脂加工原料种类,在大豆油加工的基础上,鼓励发展棕榈油、橄榄油产品,适度发展菜籽油等其他小品种油;延伸粮油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形成精炼、小包装油、特种油脂和油脂化工等整个油脂加工及废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模式。

食品饮料领域:继续引进传统食品饮料行业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食品生物工程、葡萄酒酿造,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生物食品产业基地。

纺织领域:重点发展产业用布(含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复合材料;以“品牌化”促进服装业发展,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发展特色产品,提升设计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包装领域:重点发展商业印刷、环保型纸餐具、纸制文具、各种功能瓦楞纸箱等产品;着力发展陶瓷、生物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包装材料;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包装印刷机械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

日用化学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涂料、日用洗化、生物制剂、植物、生物活性提取物、天然植物添加剂等新原料。

塑料领域:依托新区快速发展的石油海洋化工原料产业链,大力发展农用塑料、塑料包装、医用塑料、氟塑料,积极进入工程塑料、塑木复合,废旧塑料回收改性等领域。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

临港经济区粮油产业集聚区打造粮油加工全产业链;轻纺经济区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端纺织、轻工产品等;开发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加工。

1个产业集群分别为中心渔港水产品加工集群。第二十条

节能环保产业

(1)发展目标

建成世界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环保高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3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左右,地均产出达到3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左右,地均产出达到4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深入推进石化、电水盐联产、现代冶金、汽车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节能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智能电网中的输配电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监测设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三是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系统集成、研发及示范应用,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产业。

第五章

组团布局

第二十一条 核心区产业布局

包括开发区东区、中心商务区、东疆港区(含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塘沽海洋高新区。

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低污染、低耗能、低耗水、地均产出高的都市型工业;电子信息、汽车、轻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和进出口加工制造业。

第二十二条 西部战略性新兴工业组团

包括空港经济区、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开发区西区。重点发展航空制造及其关联产业、航天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轻型装备制造,着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提升,形成产业规模。

第二十三条 北部生态工业组团

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北疆电厂循环经济产业区等。

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游艇制造和维修以及软件等相关都市型工业,发展热电联产、海水淡化等循环经济产业。

第二十四条 南部重装、化工、轻纺及现代制造业拓展工业组团

包括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轻纺经济区、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南港新兴产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等。

重点发展重型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石油和化工、轻工纺织、新材料、粮油加工、海洋科技、节能环保以及基于开发区现有制造业优势的产业拓展等。

第六章

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引

第二十五条 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轻型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天产业、食品加工。

规划建设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4个产业集聚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3个产业集群。

第二十六条 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轻型装备制造。规划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和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个产业集群。

第二十七条 滨海高新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航天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3个产业集聚区。

第二十八条 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充分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发展重型装备制造和粮油加工产业。现有石化产业不再新引进项目,就现有项目重点进行产业链优化及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并促进石化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

规划建设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粮油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和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

远期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开发要与轻纺经济区统筹联动,利用港口岸线优势承接临港工业特点的轻工纺织项目,为轻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十九条 南港工业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重型装备制造;鼓励发展与石化、现代冶金配套的节能环保产业。

规划建设石油和化工产业集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和重装产业集群。

第三十条

南港新兴产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

作为开发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拓展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

规划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产业集群。第三十一条 轻纺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石化合成材料为原料基础,重点发展高端纺织、轻工建材、新材料以及相应的商贸物流。

规划建设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

第三十二条 中新天津生态城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软件及信息服务、新能源产业;适度发展组装型高科技制造业。

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2个产业集群。

第三十三条 开发区现代产业区产业发展指引

与开发区总体产业规划和新区北部生态旅游定位相协调,在重点产业选择上与中新天津生态城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高端机械制造和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十四条 中心渔港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水产品冷链加工,适度发展游艇加工组装与维修产业。

规划建设水产品加工集群。

第三十五条 滨海旅游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旅游用品产业、游艇加工、组装、检测与维修产业。第三十六条 天津港保税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海洋运输、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现代冶金、粮油产业保持现有产业规模,不再扩大。

第三十七条 天津东疆港区(含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指引 适度发展低能耗、环保型、轻结构为特点的出口加工业。第三十八条 塘沽、汉沽、大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引 街镇工业园区要整合资源、集成优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与新区主导产业联动,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园区功能和发展水平。

(1)塘沽工业园区包括塘沽海洋高新区、胡家园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

(2)汉沽工业园区包括茶淀工业区、滨海物流加工区、营城工业区、大田镇工业区、杨家泊镇工业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及都市型工业。

(3)大港工业园区包括大港石化产业园区、中塘工业区、太平工业区、古林工业园区、大港经济开发区、小王庄镇工业园区等,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金属制品、汽车配件及新型建材等。

第三十九条 无瑕街、葛沽镇产业发展指引

该区域的现代冶金产业向高端提升,适时向南港工业区聚集。

第七章

布局调整重点

第四十条

近远期建设与调整重点

以“十大战役”为平台,推进增量集中调整提升,存量整合优化。

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功能区,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向西部组团集中;以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绿色现代工业产业向北部宜居旅游片区集中;重型装备制造业向临港经济区和南港工业区集中,石油和化工产业向南港工业区集中;生产性服务业向核心城区集中。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产业发展,核心城区严格控制占地大、附加值低、能耗高的工业产业项目发展;临港经济区限制发展石油和化工产业;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限制发展冶金业;开发区现代产业区禁止发展污染性产业。

适时调整、搬迁重点化工、冶金企业,核心城区、大港城区及北部组团的天化、大沽化等化工企业适时向南港工业区聚集;塘沽海洋高新区现有能耗高、水耗大的工业产业,适时调整升级;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工业区适时整合迁往南港工业区;海河下游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适时迁往临港经济区和南港工业区。

第八章

支撑体系

第四十一条 土地支撑

到2020年,工业用地面积规划为400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将主要来源于临港经济区和南港工业区围海造地及功能开发区、示范园区的新规划用地和拓展用地,工业用地产出率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完善土地供应和管理机制,合理确定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严格建设用地控制标准,鼓励兴建多层厂房,综合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加大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四十二条 交通支撑

依托主要工业区、商品集散地,充分发挥新区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优势,重点发展高速公路、快速路、普通公路、铁路和海港、空港等综合物流交通网络,服务各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承担仓储、集散中转、生产配送等职能,增强对新区产业带动、聚集和辐射作用,支撑新区工业快速发展。紧邻铁路运输通道,至少依托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园区,形成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提升产业的区位优势,强化产业关联,增强对区域经济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港口:结合“双港区”建设,规划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物流园区、南港工业区物流园区为主的海港物流集聚区,作为联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

节点,建成北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南港10万吨级航道、临港10万吨级航道,建设集装箱码头和各类大型专业化码头,改造和新建泊位100个以上,以满足临港产业和其他产业对海港物流的需求。

航空:加快发展空港物流集聚区,实施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提升机场吞吐能力,完善货运和服务设施,增强产业依托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支撑航空航天等临空产业聚集发展。

铁路:加快建设津秦专线、京津城际延长线,与津沪、津保、津秦等高速铁路组成辐射华北、华东、东北等区域的铁路网络,提高新区产业服务辐射范围;加快完善京山、津蓟、黄万、津霸、津蒲等普通铁路联通周边腹地,对工业能源材料运输及与销售市场的联通提供支撑,扩大产业辐射腹地的范围。

公路:加快建设和改造京津唐、唐津高速、津石等工程,形成连接衔接海、空两港,服务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聚集需要的交通骨架,支撑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交通需求。加快规划建设海滨大道、京港、塘承和南港高速等工程,形成和衔接南部港区、北部港区和环渤海高速公路,服务石油化工、现代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环保等产业发展聚集需要的路网骨架,支撑临海产业发展带交通需求。

第四十三条 能源支撑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强化节

能管理,新区工业单位能耗持续下降。随着新区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步伐的加快,低能耗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将会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新区将会加速建设与滨海新区工业发展相匹配的能源供应系统,创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到“十二五”末,新区工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8.5%左右;2020年工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30%左右。

电力:挖掘电厂潜力,采取“以大代小”等途径,实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建设北疆电厂二期、北塘热电厂、南疆热电厂、大港电厂二站、华能燃气热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中心渔港、沙井子二期和海上等风力发电场和电网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建成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带动其他区域智能电网工程建设。逐步调整和规范高压走廊,建成与新区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坚强电网,满足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燃气:增加燃气供应能力,建设内陆向新区的输气管道,引进鄂尔多斯市等煤质天然气气源。完善新区燃气管网布局,建成覆盖全区、环状供气、统一调度的燃气输配系统,建设天津港3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和大港10亿立方米地下储气库,提高能源储备和应急能力,保障生产用气。

供热:发展热电联产,建设南疆热电一期、北塘热电一期等

热电厂,扩大华能IGCC规模,新建一批热力管网,为新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热源。

管道:发挥港口和产业关联优势,结合原油储备、天然气输送、第二套大炼油和13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较为发达的管道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

第四十四条 水资源支撑

供水方面:建设南水北调市内配套新区段工程,改造北塘水库为水源水库。新建南部地区水厂,扩建汉沽水厂,逐步整合其他水厂,完善输配水管网布局。大力实施海水直用和海水淡化,扩大新泉、北疆等海水淡化规模,新建南港海水淡化厂,到“十二五”末,新区日产淡化水达到70万立方米左右。加快中水回用,加大水处理应用技术推广,建设中心渔港、北塘、轻纺经济区等再生水厂,提高水重复利用率,通过雨水综合利用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水供应。

排水方面:重点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等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的收水排水市政管网,配套建设相应再生水厂,实现排水系统对建成区的全覆盖。

第四十五条 环境承载力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现状燃煤锅炉改造并网,严格控制新上燃煤锅炉设施,增大燃烧清洁燃料比例,开发利用新能源,外引电力、燃气等清洁能

源。重点推进冶金、石化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建设大气、地表水环境自动检测站点,特别要加强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监测,严格控制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六条 发挥项目支撑带动作用

一是完善重大项目服务协调机制。按照“三个一批”(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推进专业化招商,进一步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按照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前期项目和招商项目等类别,实行精细化分类推进机制,推进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二是形成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的工作机制。对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聚的项目要优先支持,在项目申报、环境评估、土地供应、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第四十七条 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积极探索各功能区共享共赢的政策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新区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及固体废物处理、交通运输、信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34

切实达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提高新区整体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二是加强产业布局的统筹协调。根据我市和新区工业总体布局,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功能区。促进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之间产业优化布局和产业集聚;加强滨海新区与天津市其他区县之间的项目协调,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促进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协同发展。

第四十八条 提高工业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对国家重大产业化专项、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地方配套。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落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三是制定和实施新区知识产权战略。建立重大经济活动和项目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以国内首家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为依托,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第四十九条 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支持配套产业发展。以大企业大集团的品牌优势、资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为依托,吸引民营资本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配套环境。建立和完善服务外包示范区,引导和支持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营销策划、融资担保、商务代办、法律服务、信息中心等研发和服务机构聚集发展。

三是建立配套服务平台。引导建立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技术产业联盟,提升科技对企业、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创造支持产业发展的配套教育环境。做强做精传统和特色专业,加快发展新兴专业,建设服务于新区产业发展的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完善汽车、电子、机电等行业职业教育联盟,创建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职业教育联盟,形成集生产、教学、培训、科研为一体的教企合作示范基地。

五是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加大支持力度,做好整体规划,综合平衡新区区域、行业间信息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骨干传输网和宽带无线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产业

信息化项目示范推广,统一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积极推进物联网示范工程和企业信息化项目。

第五十条

强化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引导,编制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精确制导的产业政策。用活用足相关扶持政策,对工业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工业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完善重点产业项目信息库,定期发布工业投资导向目录,实施动态管理,为产业招商和产业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争取新区战略新兴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重点,建立上下联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扶持机制,合力共建有聚合性的新兴技术研发平台。

二是制定用地效能评估办法,出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针对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建立企业效益评估和淘汰预警机制,支持各功能区盘活闲置用地,激活低效用地,用活存量用地,逐步淘汰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效益低下、不符合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用地效能的提高。

三是制定实施品牌培育政策,研究制定工业中长期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和培育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对品牌企业培育和名牌创建工作的财税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品牌产品的保护力度,形成工业自主品牌的有效推进和保护机制。加快制定企业创品牌奖励政策,加大品牌产品推销宣传力度,规

范和完善名牌产品的认定和评价标准,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工业布局研究 篇6

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正深度刷新工业生产格局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0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其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有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的消费量将超过8万台,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万台以上,远远超过目前全球市场总量。未来30年中国都将是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

尽管需求越来越大,但反观国内机器人产业,竞争能力却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在掌握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的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以此巩固了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中国500家機器人企业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即使在30%的份额里面,中国企业在中高端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上基本依赖进口。

8月5日,工信部发布消息说,《中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初稿已完成,有望年底发布。那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全球专利布局情况如何?发达国家在华都申请了哪些专利?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应用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已超过6万件

截至2014年底,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超过6万件,去掉重复的同族专利后为3.5万余项。最早的专利申请出现在1958年,直到1985年后,专利申请数量才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在1985年制定《专利法》后,工业机器人领域主要竞争对手十分注重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从技术发展历程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共经历三大阶段。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第一件专利是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在1958年申请,名为可编程的操作装置。约瑟夫英格伯格对此专利很感兴趣,联合德沃尔在1959年共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称为Robot(中文译名机器人),即人手把着机械手,把应当完成的任务做一遍,机器人再按照事先教给它们的程序进行重复工作,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的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生产领域,特称为工业机器人。

1970—1984年是第二阶段。这时期的工业机器人是具有一定的感觉功能和自适应能力的离线编程机器人,其特征是可以根据作业对象的状况改变作业内容,即所谓的“知觉判断机器人”。

从1985年至今是智能机器人阶段。智能机器人带有多种传感器,能够将多种传感器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治功能。2000年以后,美国、日本等国开始了智能军用机器人研究,并在2002年由美国波士顿公司和日本公司共同申请了第一件“机械狗”(Boston Dynamics BigDog)智能军用机器人专利,2004年在美国DRAPA/SPAWAR支持下申请了智能军用机器人专利。

“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华申请了大量专利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1972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2—1985年的萌芽期;1985—2000年的技术研发期;2000年至今的产业化期。

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部分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部分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已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优化设计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机器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等技术,某些关键技术甚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华专利申请数据显示,瑞士的ABB、日本的FANUC(发那科)、日本的YASKAWA(安川电机)、德国的KUKA(库卡)已经在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中国申请人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我国拥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反而不太关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

在民用领域,国际上占据了工业机器人绝大部分市场的“四大家族”:安川、FANUC、KUKA、ABB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了全球专利布局,并且逐年上升。同时,“中国增长”让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巨头都把目光投向这块土地,不约而同的是,总部在瑞士的ABB、日本的FANUC(发那科)、日本的YASKAWA(安川电机)、德国的KUKA(库卡)都将其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目前,这四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总共达到八成以上,前三家在全球的机器人销量都突破了20万台。

在军用领域,由美国政府支持的军用机器人开发商占据了全球军用机器人市场的85%,欧洲占据15%,而中国仅为0.1%。军用机器人领军企业General Dynamics市场占有率为27%,诺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紧随其后。

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化应以专利为突破口

从四大民用公司的专利申请趋势来看,每一次技术产业化的时间点都是专利申请量的峰值,尤其是日本企业。专利是产品进入市场的保护伞,专利申请的时间和地域选择与产业化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例如,日本FANUC公司在2003年以前从未在华申请机器人相关专利,主要是防止泄漏相关技术,但是于2003年在中国广州、深圳等地设立近十家分公司,同年就开始了在华地区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量急剧上升,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身产品,还能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收购具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公司提升竞争力

收并购国内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的研发团队以及领先的市场地位的相关企业也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快速提升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完成国际化经营布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军工企业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便捷之路。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得大量专利,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具有研发实力的团队。例如,ABB公司从1987年开始,3年内收购了全球60多家公司,但是机器人技术方面并未快速发展,但是自1998年6月收购Alfa Laval自动化公司、1998年10月收购Elsag Bailey公司之后,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急速上升,自此开始保持了技术优势。

其中,KUKA是德国公司,相较于美国、日本来说更易于技术合作,并且KUKA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高,一开始进入中国是1986年赠送中国一汽工业机器人的友好方式。2008年KUKA与上海交大联合成立实验室,是比较有机会进行技术合作或者引进相关人才的。此外,KUKA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较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与其联合可以避免更多的知识产权风险。

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应用应关注“民转军”

2000年后,美国逐渐开始将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应用到军事领域,并且在2011年发布了针对制造、健康护理/医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类机器人的国家机器人技术倡议(NRI),明确了美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但是在2013年发布的美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中新增加了航天和国防领域机器人技术发展规划。同时,美国在花巨资研究军用机器人时十分注重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例如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发明专利US2004864715A显示,该专利已获得美国政府DARPA/SPAWAR计划支持,同时也规定其专利权属于国家;另一方面,美国的军用机器人研发采取多方合作。例如,波士顿BigDog最初的技术就是来源于日本SONY公司与波士顿动力公司联合研发,从其他媒体报道显示,该型号还与福斯特—米勒公司、喷气推进实验室、哈福大学康德菲尔德研究站进行了联合开发。

国内企业可以在工业机器人产业论证中开展完整的专利分析评议,开展关键技术的专利分析能够提高技术研发起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研究进程,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进行再创新,从而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掌握国外对标公司的专利布局,摸清型号发展与国外技术指标的差距,满足研发过程中对科技情报支撑信息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领域技术优势和技术劣势,分析国外高新技术热点、空白点、发展动态和方向,为产业提出知识产权布局建议,为战略研究、项目论证、项目立项提供决策支撑。

工业布局研究 篇7

关键词:分散,用地构成,城乡统筹

工业园区是一种人为规划的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规划的为了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目标的特殊的经济活动空间, 是区域开发政策的工具[1]。特殊的经济活动空间这一特性, 决定了不论集中或是分散布置的工业园区, 其经济、产业都具备着紧密的联系。

工业园区分散布置, 主要因为其工业发展现状的空间形态和可利用土地的地理分布。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通过对规划方法的研究和改善, 可从源头减少分散布局的工业园区对城市的影响。

1 分散布局的特点

红塔工业园区是一个典型的分散布局模式, 园区分散布置于玉溪市区周边, 呈“一园八片区”的结构。分散布局的工业园区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先天不足, 并对邻近城市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1.1 距离和性质

以1小时出行圈的距离进行分类, 依据工业园区内各个工业片区与城市的距离, 可将其类型分为三类:城市内部型、城市边缘型、远离城市型。依据其距离类型和城市之间的生产、生活依赖关系, 可分为综合型和单一型。

1.2 功能单一

分散的各个工业片区很难吸引大量的常住人口, 更多的员工往返于主城和分散片区之间, 这也导致工业片区的功能主要以工业和办公为主, 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居住和商业片区。

1.3 对周边村庄的影响

分散的各个工业片区占领了附近村庄的耕地、林地和水域, 但也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给农村富余的劳动力, 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1.4 对城市的影响

分散的工业园区为城市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上下班交通量增加。由于地形和交通的原因, 分散的各个工业片区不可避免的占据了城市的主导风向上风向, 或河流的上游, 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2 规划方法

分散的布局形成了更多单一性质的位于城市郊区的工业片区, 对城市和乡村均在交通、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 但也为乡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带来了机遇。因此在其规划方法上, 应注重减少不良影响, 发挥机遇条件, 实现工业园区、城市、乡村共赢的局面。

红塔工业园区的八个片区距城市的距离、用地规模和现状工业的性质各不相同, 这也决定了其不同的规划特点。城市内部型包括红塔集团和高新片区, 均为综合型;城市边缘型包括北城、九龙、观音山、大营街、高仓和洛河片区, 均为单一型。

2.1 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采用“完善综合, 分解单一”的方法, 减少单一功能的工业片区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

完善综合, 针对综合功能型工业片区, 完善其用地构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分解单一, 针对单一功能型工业片区, 采用分析、估算的方法, 估算就业人口, 制定合理的居住、商业用地比例, 增强该片区的吸引力, 增加常住人口, 降低和主城之间的联系。

2.2 用地构成

用地构成表明了功能定位的差别, 体现在综合型和单一型的差别。

综合型片区公共和商业设施用地比例较高, 达到14%以上, 而单一型片区均为8%以下;综合型片区工业用地比例较低, 为32%以下, 而单一型片区为44%至75%。

单一型片区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变大, 公共、商业和居住用地的比例均在变大。也有局部的单一片区, 因为用地面积太小, 其公共、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没有变大, 反而变小。

由此可见, 综合型的片区内部工业用地比例较低, 更多的用地提供给公共、商业、居住用地, 其不仅为该工业片区服务, 也为城市服务, 这种配比更能实现城市内部工业区的转型, 以及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

单一型片区内部布置居住用地, 约为5%至8%, 并配置3%以下的商业用地和5%左右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能够很好地“分解”园区单一的功能, 增强其综合性, 减弱与城区之间的联系, 并且不会造成非工业用地过多而浪费土地。

2.3 产业定位

对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或河流上游的片区进行梳理, 搬迁具有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的企业, 安排无污染的二类工业;依据用地和交通条件, 定位园区管理中心或仓储物流中心。按照片区现有产业的发展情况, 集中安排相近、类似产业用地, 形成小范围的聚集效应。

从多方面分析考虑的产业定位, 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工业对城市的污染, 降低分散带来的交通压力, 并以局部的聚集效应形成各个片区的产业特色。

2.4 城乡统筹

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创造良好的契机, 实现工业园区、乡镇、城市三者在设施、信息、服务、资源和环境的共享, 以及城乡劳动力的科学转移, 并加强城乡产业的关联性, 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园区与城市统筹

园区整合城市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 结合园区发展必须的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设施网络, 并从教育、医疗、商务、餐饮、娱乐、体育等多个方面, 依托于城市及其周边的乡镇, 并促进其蓬勃发展, 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 既服务于城市和乡镇, 又服务于工业园区的城乡结合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2) 园区与乡镇统筹

设施共享。在配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同时, 充分考虑周边乡镇对于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等设施的需求, 扩大园区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 为园区及周边乡镇服务, 体现园区发展的带头作用, 为周边乡镇统筹发展建设良好基础, 也为城乡产业关联发展做好准备。

城镇化转移。工业园区可为周边乡镇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就业重点从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实现乡镇的原地城镇化。

园区发展与城乡统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重点在园区建设之初, 就必须在整个区域范围内, 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保、用地规模、就业规模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工业园区、城市、乡镇的协调发展和布局, 统筹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以工业园区为动力的, 整个城市的统筹和协调发展。

3 结束语

分散布局的工业园区是面对现状用地条件和产业条件的必然选择, 他给城市和园区本身带来了诸多的先天不足, 但也创造了一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怎样趋优避劣, 重点在于合适的规划方法。

采用合理的功能定位、用地构成、综合交通分配等方法, 可有效缓解由于分散布局而产生的功能单一、交通拥堵、生态影响等不良后果。合理而又相互关联的产业定位和城乡统筹, 能够有效发挥分散工业片区的局部聚集效应, 并带动周边乡镇的就地城镇化, 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 改善其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充分利用分散布局带来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工业布局研究 篇8

省会经济圈是安徽省推动跨越式发展、培育区域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省会经济圈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地区间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离不开合理的工业布局。本文从生态位的角度,给工业布局的内涵一个新的诠释,并运用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对省会经济圈工业布局的现状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工业布局调整与发展的方向。其中,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理论有助于分析工业布局相对集中与分散的格局,并对地区间协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生态位态势理论有助于分析工业布局总体的演变规律与特征,并对各地市的生态位做出测算和评估,为工业布局的优化提供依据。

1 工业布局的生态位内涵及测度

1.1 生态位理论的引入

自1917年Grinell提出生态位概念以来,生态位的定义被不断延伸与扩展。虽然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定论,但包含了一个基本思想,即生态位是生物单元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与环境中以及与其它生物单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和作用[2,3]。随着生态位理论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出现了城市生态位、城市竞争生态位、企业生态位、旅游地生态位等相关概念。综观各种概念,都是在生态位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将某个研究对象视为生物单元,研究该单元在时间、空间上的地位以及与周围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如王如松将城市生态位定义为一个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类所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水、食物、能源、土地、气候、建筑、交通等)和生态关系(生产力水平、环境容量、生活质量以及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等)的集合[4] 。这一定义既反映了城市这个综合体的功能生态位,又体现了城市的空间生态位、多维超体积生态位[5]。

生态位态势理论认为,生态位包含两个属性,即生态位的态和生态位的势。“态”(S)是指生态元的状态,包含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等,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P)是生态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包括能量和物质变换的速率、生产力、增长率等[6]。生态位态势两部分的结合即生态位的宽度(大小),体现了特定生物单元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1.2 工业布局的生态位内涵

工业布局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反映了工业在区域发展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以及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工业布局就是一种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综合,工业布局也具有生态位特征。我们可把工业比作生物单元,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系统中以及与农业等其它产业部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功能就是工业生态位。如果把工业布局比作生物单元,那么工业布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农业等其它布局的功能关系就是工业布局生态位,即工业布局生态位是针对工业这个生态元进行的“定位”。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位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工业布局的生态位具有变动性,受社会、经济系统影响较大,生态位空间呈动态变化,此消彼长。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工业布局生态位定义为:工业部门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互利共生、合作与竞争)获取的多维资源空间(自然资源、劳动力、科技、市场等),以及特定的功能和地位。

1.3 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测度

生态位的测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扩充。城市生态位、人口生态位、国民生产生态位等复合生态系统特定单元的生态位测定都采用了以下公式的算法。工业布局既反映了城市的多维资源空间对工业生存与发展的适宜程度和满足程度,又与人口、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因此适用于城市、人口、国民经济生态位的测定方法同样适用于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测定。生态位的测定包括“态”和“势”两部分。工业布局生态位所获取的多维资源空间,是区域(城市)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作用积累的结果。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工业布局生态位也具有态势。“态”反映了工业布局的现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可用相关指标的现状值来表示;“势”是指工业布局的变化过程以及未来布局的趋势,用连续时间段内的指标变化率来表示。态势的结合分析即工业布局生态位的宽度(大小),用以下公式来表示:Ni=(Si+AiPi)/∑nj=1(Sj+AjPj)。式中i,j=1,2,…,n;Ni表示特定单元i的生态位,Si、Sj表示特定单元的态,Pi、Pj分别为特定单元的势;Ai、Aj为量纲转化系数。

2 工业布局生态位的优化机制研究

2.1 优化机制——生态位重叠与分离

工业布局生态位的优化主要通过工业布局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来实现。根据生态位重叠原理,当两种生物利用或占有某种共同的资源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两个生态位的重叠部分必然要发生竞争排斥作用,引起生态位分离。在工业布局生态位中,重叠意味着相似性,多表现为布局集中;分离意味着相异性,多表现为布局分散。工业布局生态位重叠度越大,抢夺同种资源空间的工业部门的数量和规模就越大,所占有的资源空间就越小,竞争就越强;生态位分离度大,工业企业的争夺减少,企业之间的内部联系容易破坏,造成投资大、成本高等后果,且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纵观国内外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布局无不沿着分散→集中→相对分散+相对集中的模式不断完善,因此工业布局生态位的优化又是通过布局集中与分散的不断调整来实现的。

2.2 优化机制的表现——态势演变

集中与分散的不断调整是维持工业布局生态位在最适状态的动力,这种优化和调整的过程即为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态势演变。通过分析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工业布局的态势变化,可把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Ⅰ分散布局阶段、Ⅱ 扩张聚集阶段、Ⅲ 优化调整阶段。从这3个阶段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演变规律:即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态”随时间呈现出明显的“S”型“逻辑斯谛曲线”,而工业布局生态位的“势”呈现出“钟”型曲线,并且态势曲线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图1)。态是势的基础,而势促进态的转化。

分散布局阶段Ⅰ:安徽省省会经济圈的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纺织、化工、食品加工、水泥、机械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如当时兴建的合肥化肥厂、水泥厂、安纺、合钢,六安农机厂、纺织厂、造纸厂,巢湖的维尼纶厂、水泥厂等都是兴建于20世纪50—60年代,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布局上看,合肥以大东门为核心布局多在东边,北面和南面零星布局一些工业点,且距离相隔较远。六安的工业分布以东、北为主,县级区域主要分布零星的化肥、造纸等小企业,不成规模;巢湖则以现有的居巢区为核心分散布局。因此,在分散布局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工业部门较少,均以零星的工业点分布,工业布局生态位具有很大的扩张潜力。从发展的“势”头来看,工业布局生态位的“势”是增长上升的;而从工业发展的状态来看,在发展初期工业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态”则处于较低状态。

扩张聚集阶段Ⅱ: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产品结构日益多元化,生产规模扩大,部门间联系加强,在布局上呈现扩大、聚拢态势,并向新的方向扩展。如合肥工业分布依然以东面为主,企业增加,布局密度增大。沿南淝河合肥自来水公司上游地区分布着合肥造纸厂、合肥红旗水泥厂、混凝土搅拌站、合肥船舶修造厂、合钢厂、安纺厂、安徽印染厂等大量企业,并先后向北、向南不断延伸,形成东北、东南两大高密度片区。六安的工业则在原来农机厂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汽车零配件加工一条龙的配套产业。主要集中在城东,如六安轴承厂、齿轮厂、江淮电机厂等均分布在此;北区则形成朝阳制药、淠东化肥为主的化工医药板块。在扩张聚集阶段,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态”始终处于上升阶段,多维资源空间被充分利用。当工业布局生态位达到最大后,生态位扩张的潜力减小,因此生态位的“势”将在达到最高点后下降。

优化调整阶段Ⅲ:安徽省省会经济圈的发展正处于这一阶段。在城市建设早期,建成区规划面积小,产业基础薄弱,加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工业企业大多紧邻城区发展。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工业布局已在城市周围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逐渐形成了五大密集区,把城区牢牢包围。随着工业的扩张和聚集,产业门类齐全,生态位重叠现象严重,资源竞争激烈,生态位空间被相互挤占。由于生态位空间容量有限,一度出现城市地价昂贵、用水不足、能源供应困难、交通阻塞、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导致生态位的发展“势”头受阻,出现衰退现象。这时工业部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新的生态位空间,促使生态位分离。目前,合肥的一些产业已经实现了向六安、巢湖转移。如合肥的汽车制造业中的零配件加工已经在六安形成规模,利用当地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合肥一些传统的水泥、化工产业也实现了与巢湖的对接,皖维集团、华星华工、巢东水泥都成为支柱产业,高沟电缆已经成为我省乃至“长三角”的知名品牌。在新的地域空间内,这些产业获得更多的生态位发展空间。此外,合肥通过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生态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式,改变了产业生态位,避免激烈竞争。伴随着优化与调整,工业布局生态位的状“态”总体上仍然是发展的。

3 省会经济圈工业布局生态位研究

3.1 工业布局生态位的现状分析

规划重点不突出,产业生态位重叠:从单个地区来看,目前合肥市工业数量最多,主要以工业园区形式布局在合肥的4个方向。各园区间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主导产业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机械、汽车、家电、化工和新型建材等方面,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相对较少(表1),创新能力较差。这种偏重于资源加工型和装备制造型的产业结构是现有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2007年,合肥的汽车产业占八大产业比重的23%,而增长仅为5%左右。从整体上看,地区间产业规划同质现象较为严重,城市特色产业及定位不明显,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如在“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化工,同质性达到40%。在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方面,六安重点发展的优质粮油、奶牛、名优茶、皖西白鹅、经济林果、优质蚕茧等主导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主导产业的趋同不可避免地引起企业生态位的重叠,加上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低,各企业必然在抢占生存空间、争夺同种资源与市场资源上出现过度竞争。高度重叠的生态位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必将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

生态位宽度偏小,后续发展受限制:在工业布局中生态位宽度主要表现为工业发展的条件,包括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容量等。从资金供给看,要保持12%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应保持在18%以上。除了合肥基本能达到这个要求外,六安和巢湖两地很难年年保持这个数字。六安的工业化率比全国、全省分别低16.2%和13.3%;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4.3%和6.3%,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从人力资源看,高技术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成为制约六安、巢湖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此外,循环经济在全省尚处于起步阶段,围绕核心工业的上下游产品开发深度和废物综合利用程度不够,使整体资源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如合钢公司,由于建厂较早,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未能跟上,导致生产中的副产品、边角余料、废渣、废水等不能实现循环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3.2 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测算与分析

指标选取和测算:以安徽省省会经济圈目前规划范围内的合肥、六安、巢湖3个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业布局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对工业布局影响较大的因子按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大类进行划分,构建工业布局生态位测算的指标体系(表2)。

每个因子以2007年的现状值作为工业布局生态位的“态”的度量值,计算2004—2007年的年平均变化量作为“势”的度量值,变化量以1年为时间尺度,因此量纲转化系数为1。引用以上生态位测算公式计算得出每个因子的生态位值;再对每个因子加权平均,得出区域综合生态。根据生态位理论,生态位宽度越大,其值越接近1,说明作用越大,具有竞争的优越性。从测算结果(图2)可看出,省会经济圈内合肥的综合生态位值最大为0.46788,竞争力优于六安(0.3088)、巢湖(0.22132),这完全适合发展“以合肥为核心、六安和巢湖为两翼”的规划格局。但同时也能看出,3个地区的综合生态位差距并不十分明显,或者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六安、巢湖将和合肥融入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从自然环境生态位来看,六安为0.5242排名第一,巢湖排名第二,略高于合肥,这是因为六安地广物博,人口密度较小。区内的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林地覆盖率占整个省会经济圈的50%以上,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有9个,获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均居省会经济圈之首。此外,六安还有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五大水库以及淠河、史河等水系构成的丰富地表水资源。丰富和优质的水资源与森林资源能够提高污水、废气的净化能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生态环境容量,这些决定了在生态环境方面六安具有最高的工业布局生态位。巢湖是中国的五大湖之一,是巢湖地区影响最大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随着东西两岸合肥与巢湖地区经济的发展,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目前通过整治水体污染中工业只占小部分,主要是农业化肥、农业污染以及大量生活污水。这些污染源往往是常年的、定期的排放。本来具有自净力的水体由于常年受污染得不到净化,因此在自然生态方面对工业发展的生态位贡献不大;而且巢湖地区在其它的生态环境资源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自然环境生态位为26%,比合肥仅多5%。

从经济环境生态位和社会环境生态位来看,合肥占60%,具有工业布局的明显优势。这是因为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工业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地区,目前基础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备。到2007年底合肥电能供应约60亿kW·h,基本上能满足未来5年工业增长的需要;给排水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污水处理能力已达70万标m3/h;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190万t,工业废气处理设施数达450套,市区绿化率达到15%,城市周围3000km2范围内形成了4个层次的森林圈,初步构建起森林生态系统。这些弥补了合肥自然生态资源的不足,为工业发展增加了自然环境生态位空间。此外,合肥的立体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市场趋向成熟,为合肥在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位提供了绝对优势。而在社会环境生态位方面,六安为0.18、巢湖为0.2,在经济环境生态位方面六安略高。这是因为,六安处于大别山区,交通不发达;而巢湖到省会合肥的距离比六安近,受合肥经济的辐射较大,且地势较平坦,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优于六安,因此社会发展也较快。随着六安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2005年、2006连续两年GDP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虽然经济增长的“态”高了,但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社会发展的“势”还需要一段过程才能显现,因此在生态位上表现出少许的不一致。

4 结语

工业布局研究 篇9

日前,德州仪器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宁波中车时代-德州仪器智能传感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智能传感、工业物联网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针对于此,结合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围绕跨国企业的工业物联网市场布局现状及趋势,简要分析如下:

一、跨国企业的工业物联网市场布局现状

1. 工业巨头依托制造业先天优势,打造工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

工业自动化企业凭借在工业领域的沉淀积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制造业,通过搭建工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物联网需要将工业系统与IT系统深度融合,传统工业巨头对制造业有着深刻理解,在布局工业物联网市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工业物联网云平台以工业系统为基础,利用传感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及产品,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共享,实现了制造业资源的云化和数据的高效流动。如西门子的开放工业云平台Mind Sphere、通用电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都是在全球工业设备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将实时采集的工业生产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上传至基于云的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设备远程管理、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等定制化服务。

2. 半导体厂商抓住战略转型机遇,布局传感器及智能终端市场

工业物联网市场对智能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半导体厂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芯片巨头积极向传感器和智能终端等领域布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工业物联网产值将达到1510亿美元,随着传统芯片业务需求的持续放缓,半导体厂商正在积极加快向新兴市场转型,工业物联网在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面都离不开半导体厂商的技术及产品支持。在感知层,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及设备运行数据,是工业物联网的基础;在传输层,无线芯片及物联网网关为工业设备提供互联解决方案,为工业网络系统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在应用层,处理芯片、存储芯片为数据分析和存储提供硬件支撑。德州仪器日前宣布与宁波中车时代共建智能传感联合实验室,将重点围绕智能传感、工业物联网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

3. 互联网软件企业以服务应用为入口,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互联网与软件厂商从技术服务与应用层面入手,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为制造企业提供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当前,工业物联网的应用需求逐渐强烈,如生产、仓储、物流的高效需求,实时生产数据和设备数据的监控需求,智能预测和预警需求等。互联网与软件厂商能够凭借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与综合集成,针对具体行业提供涵盖软硬件产品及服务的工业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有部分IT巨头通过收购与合作加强工业物联网应用层布局,如微软收购意大利云计算平台提供商Solair,用于升级其Azure Io T Suite,并提供面向各种市场的物联网服务,包括智能计量、远程维护和库存管理等;思科宣布将与SK电讯加强在网络基础设施虚拟化、云计算和基于Lo Ra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等领域合作。

二、下一阶段发展趋势分析

1. 大数据在工业领域应用逐渐加深,将成为工业物联网发展的推动力

当前,大数据应用正在向工业领域加速渗透,大数据挖掘分析将成为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手段。工业物联网是以数据驱动为主的产业,工业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及生产线上的温度、压力、振动等信息,汇聚成海量数据,再通过挖掘分析、处理、应用,最终形成产品或服务,实现价值转换,典型应用包括故障预测、远程诊断、工业生产线分析、能耗优化等诸多方面。在故障预测方面,大数据应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则使得预测动态性成为可能;在工业生产线分析方面,可通过收集生产过程大数据,对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利用仿真工具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在能耗优化方面,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生产加工环节,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2. 虚拟现实应用场景逐渐增多,将为工业物联网提供远程服务等支持

随着三维显示、图像处理、传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应用场景逐渐向工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延伸,将为企业提供虚拟仿真、远程管理、诊断维护等服务。在先进制造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虚拟仿真、生产流程模拟、虚拟装配、产品展示、设备远程管理维护、远程技术培训等方面,在完善产品设计、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工业物联网相结合,将在增强设备管理、远程维护服务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5月23日,博世力士乐首次在中国推出工业4.0远程服务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搭载了博世自主研发的In Sight Live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即时的远程诊断支持,提升现场服务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

3. 工业物联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跨界合作将成为安全体系建设抓手

随着制造业的网络化、个性化、服务化发展,工业网络系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制约工业物联网发展的瓶颈,跨界合作将成为推动工业物联网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在制造业网络化趋势下,网络攻击正逐渐从互联网向工业物联网领域迁移渗透,工业自动化企业、芯片厂商和网络安全公司将积极开展跨界合作,加强技术、产品的兼容互通,促进软硬件研发协同,从工业基础设施、网关节点、数据存储、工业软件及系统等不同层面推动工业物联网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已有部分跨国企业围绕工业物联网安全领域开展跨界合作,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思科日前联手开发了一项符合工业安全应用规范的深度数据包检测(DPI)技术,从企业层、工业隔离区一直到生产单元/区域全面覆盖,以确保工业物联网的安全性。

三、对国内企业的建议

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前瞻布局新兴市场

注重传感与互联等基础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大数据、虚拟现实、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市场。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投入,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重点围绕智能传感、可穿戴设备、无线芯片、物联网网关、处理芯片、存储芯片等关键领域寻求突破口。

2. 积极开展跨界合作,推动行业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工业自动化企业、半导体厂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公司等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多方位跨界合作,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与技术研发合作。将工业基础设施、网关节点、数据存储、工业软件及系统等作为重要突破口,从不同层面推动工业物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3. 加强服务模式创新,构建系统解决方案

互联网与软件厂商从服务与应用层面入手,凭借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围绕终端设备、网络连接和云端服务等方向,积极开展工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建设,为用户提供从产品到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

1510亿美元

大气因子条件下工业区布局探讨 篇10

现行城市规划教材, 对工业区布局主要是以盛行风向或主导风向为考量依据, 考虑影响因子比较单一, 有时不能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 实际上, 风向、风速、风频、降雨情况、温度都可能对工业区布局产生影响, 该研究通过对大气条件下各因子, 以及工业项目本身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的探讨, 提出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 以大气因素确定工业区方位, 突发事故情形校核隔离带宽度的规划思想, 应用于城市规划编制实践的可能性。

1 基本情况

1.1 气候环境情况

卢龙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历年最高气温39℃ (1972年7月16日) , 最低气温-22.7℃ (1978年12月29日) , 年平均气温10.7℃。县境12月份~次年2月多西北风, 3月份~6月份偏西南风, 7月份~8月份多东北风到东南风, 9月~11月多西南风,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2.4 m/s。根据2009年—2010年大气监测数据, 卢龙县城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二级标准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10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 全年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25 d, 三级天数为40 d, 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为较清洁, 污染程度随季节变化, 一季度>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085 mg/m3, 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0.100 mg/m3) ;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37 mg/m3, 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0.06 mg/m3) ;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29 mg/m3, 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要求 (0.04 mg/m3) 。

1.2 环境功能区划

执行GB 3095—1996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依据GJ 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综合考虑卢龙县生态功能控制要求, 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卢龙大气环境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区域,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类标准。规划将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作为大气环境一类区, 农村村镇、农田、一般工业区等作为大气环境二类区。依据国家GB 3095—1996环境空气污染质量标准, 中心城区统一执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规划期内 (至2030年) , 县域内共形成两片大气环境一类功能区, 其余为二级功能区。以规划京沈高速公路第二通道和大秦铁路为界, 将卢龙县域北部山体向南连接至红山旅游景区、燕河营镇大秦铁路以北区域和陈官屯镇大秦铁路以北区域划定为大气环境质量一类功能区。将102国道以南, 燕新公路与卢昌公路东至县界间的柳河山谷周边区域划定为大气环境质量一类功能区。近期按照秦皇岛市及卢龙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控制要求, 全县辖区仍为大气环境二类区。

2 污染气象分析

2.1 风向、风速与污染系数

当地年主导风向为WSW风, 频率为9%, 次主导风向为SSW风, 频率为8%, 年静风频率为21%。

各季主导风向:夏季、春季主导风向为SSW风, 频率分别为12%, 10%;秋季、冬季主导风向与年主导风向一致, 为WSW风, 频率分别为10%, 5%。

各季中静风频率以冬季较多出现, 为31%, 夏、春、秋季分别为18%, 13%, 22%。

各季风速分级见表1, 小于1.5 m/s的风速占47%, 大于5 m/s的风速占9%, 年平均风速2.4 m/s。

%

污染系数反映了风频及风速联合作用的结果, 表现为在卢龙县城区主导风向下的污染系数较大, 污染较重。

2.2 大气稳定度

稳定度是影响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按GB/T 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所推荐的稳定度分类方法, 对其地面常规气象资料进行稳定度分类统计, 各季稳定度频率见表2, 全年各季中均以稳定的F类为主, 年出现频率为33%。其次为中性天气D类稳定度, 年出现频率为25%。

综上所述, 在规划区内环境空气多处于稳定及中性偏稳定状态,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常年盛行SSW-WSW风, 其次为NNE-ENE风, 年平均风速1.95 m/s, 静风出现频率为21%。

3 各因子单独作用下城市功能区布局形态

3.1 风速、风向因素

最大风速发生在春季的NW及冬季的WNW方向, 可知最佳工业区位置为第四象限, 最不利位置为第二象限。全年平均风速2.445 m/s, 各方位风速差异性不大。

3.2 风向频率

最大风频发生在夏季的SWS方向, 可知最佳工业区位置为第一象限, 最不利位置为第三象限。全年最大风频为SW方位, 最佳工业区位置与分季节最大风频确定方位一致。

3.3 污染系数

最大污染系数发生在冬季的WSW方向, 可知最佳工业区位置为第一象限, 最不利位置为第三象限。全年最大污染系数发生在SW方位, 与冬季最大数值在同一象限。

3.4 小结

假定单一因子下最佳位置分值为1, 最不利位置分值为-1, 则卢龙县中心城区第一象限总分值为2, 第二象限总分值为-1, 第三象限总分值为-2, 第四象限总分值为1, 可以看出, 工业区的最佳摆放位置为第一象限。

4 静风下突发事故隔离带校核

因本规划区内环境空气多处于稳定及中性偏稳定状态,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有必要对静风情况下突发事故状态进行校核。根据风环境的分析结果, 该规划区工业项目摆放在东北部比较合适, 而且工业项目已经明确为以化工项目为主, 建设化工园区。化工项目以硫酸类及树脂类项目对环境的干扰最大, 所以选取意向硫酸制取相关项目进行初步分析。

4.1 最大可信事故选取

由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期较长, 入驻企业性质不相同, 所带来的风险水平不易确定。根据卢龙县东部工业园区功能定位, 最大可信事故假定为硫酸 (93%) 和氯磺酸泄漏中毒事故及甲醇火灾爆炸事故。一是硫酸储罐、储槽或反应釜由于阀门、法兰泄漏或误操作等原因发生泄漏, 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或导致附近居民吸入硫酸雾引起中毒、灼伤。二是硫酸装置转化系统发生故障, 反应温度不能满足催化剂温度的要求, 假定转化率降低至85%。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与方法》中统计数据, 目前国内化工装置典型泄漏事故风险概率在1×10-5次/年左右。

4.2 事故状态下大气影响分析

秦皇岛市环研所对本区域内拟建的一大型硫酸项目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 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 总体上看, 建设项目对评价区域的污染贡献不大,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废气排放对敏感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通过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分析和事故泄漏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可知, 爆炸事故影响范围主要是厂区周围道路和相邻企业人员, 周围村庄敏感点距化工园区风险源约900 m以外, 不在伤害半径内。事故泄漏大气环境影响范围在640 m内, 主要是对厂内职工及周边人群的影响, 而对敏感点影响较小。目前国内硫酸、氯磺酸和甲醇储罐很多, 绝大多数都能做到安全运行, 类比分析其风险值为10-6数量级, 环境风险小于可接受水平。

1) 硫酸生产区尾吸塔产生的SO2最大落地浓度0.018 2 mg/m3, 占标率3.65%;硫酸雾最大落地浓度0.000 9 mg/m3, 占标率0.31%。硫酸装置区无组织排放硫酸雾最大落地浓度0.023 6 mg/m3, 占标率7.87%, 硫酸铝装置区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0.003 95 mg/m3, 占标率0.22%。无组织排放的硫酸雾最大浓度远低于GB 26132—2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周界外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0.3 mg/m3) , 厂界达标排放。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 预测结果表明, 项目建成后敏感点SO2、粉尘浓度满足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硫酸雾浓度满足TJ 36—19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2) 硫酸转化系统故障。假定硫酸转化系统发生故障, 转化率由99.8%降低至85%。则转化后SO2产生浓度升至44 500 mg/m3, 经尾吸塔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3 365 mg/m3, 排放速率768.1 kg/h。假定事故发生30 min, 则SO2排放量384.1 kg, 事故排放为特殊情况下的瞬间排放, 分别选取小风 (1 m/s) 、年平均风速 (2.45 m/s) 和大风 (5.0 m/s) 情况下在B, D, E三种稳定度下预测物料硫酸泄漏形成的硫酸雾在不同时刻的地面浓度。在硫酸贮罐发生泄漏5 min~30 min时间内, 下风向硫酸雾最大落地浓度在127 mg/m3~859.564 9 mg/m3之间, 但出现距离较小 (95.8 m~31.5 m) 。其中大于半致死浓度 (510 mg/m3) 的区域最远出现在16.2 m处。3) 硫酸贮罐泄漏事故。根据预测结果, 在各种气象条件下, 硫酸贮罐发生泄漏, 大于半致死浓度 (9 510 mg/m3) 的区域最远出现在16.2 m处, 位于厂区内。浓度大于环境质量标准浓度 (0.3 mg/m3) 的区域为0 m~2 230 m, 该范围包括厂区、周边企业。

4.3 小结

可以看出, 模拟的最大可信事故条件下, 环境危害性不大, 可以通过隔离带树种搭配, 进一步减小污染, 在实际项目规划选址时, 尽量将潜在污染严重的企业摆放在工业区中部稍靠下风向的位置。

5 结语

通过分析认为, 工业区布局以风向频率为基础进行初步规划是合适的, 但应就最大风速和污染系数进行校核, 确定工业区最适宜方位, 最后按工业区内最大可信事故调整隔离带的位置和宽度, 进而对工业区周边用地性质进一步调整, 甚至对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等提出控制要求, 以指导下位规划的编制。

参考文献

[1]秦皇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卢龙县生态环境评价研究[Z].2014.

[2]于志江.城市工业区防护绿带设置宽度研究[J].山西建筑, 2014, 40 (28) :221-222.

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研究 篇11

关键词:经济空间布局制造业空间布局

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1-061-03

一、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市城市发展历经6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社会背景和发展条件。如今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奠定的基本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总体上,北京市经济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经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以前,北京工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尤其是重工业成为北京重要的经济基础。但由于1960-1970年代发展的失控,也造成北京市工业在市区过度集中和不合理布局,严重影响到市民生活、城市发展和首都城市职能的发挥,工业布局与首都城市职能之间的矛盾开始突现。

第二阶段:80-90年代初,随着北京市经济结构逐步“退二进三”,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化,经济布局也提出“退三进四”,即将工业由城市中心区(即三环路以内)向郊区(即四环路以外)转移。但以工业布局主导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90年代中后期,北京城市经济结构和布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阶段,北京市基本形成了连接市区、郊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的网络状近程、远程多中心圈域型空间结构,即在城区重点发展高端的商业、服务业等;在环城近郊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形成环绕中心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在北部、东北部现有城市型工业、高科技农业和旅游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环保、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在东南部和南部现有机械、仪表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等产业;在西南部原有原材料工业以及旅游业基础上,重点发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并以此加速北京市各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以及中心区产业向周边的扩散。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和趋势:第一,第三产业继续向中心城集聚,并随着中心城规模扩大向外拓展,在中心城内部也形成了北京CBD、金融街、中关村西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多个商务中心区和高端功能区。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载体,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形成“一区多园”的多核型布局结构。第三,制造业进一步向郊区转移,主要向城市东部、东南部快速集聚,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和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区,如亦庄开发区、顺义临空经济区等。第四,进一步密切与天津、河北等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联系,逐步形成了面向区域的城市经济布局,在区域尺度上优化和调整城市经济空间格局。

总体上,目前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已逐步突破原有的圈域型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模式转变,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经济布局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二、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特征

利用2008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对北京市从业人员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总结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特征。

(一)区域分析

比较四大功能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可以发现第三产业高度集中在城六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超过90%。而远郊区县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基本持平,第二产业仍然是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的重要组成。

(二)经济(从业人员)空间布局

绘制北京市从业人员分布图,可以发现北京市经济活动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受中心大团主导,并沿主要交通轴线向外扩展,并在外围的中关村一上地、亦庄、石景山、酒仙桥、通州形成集聚组团。在远郊地区,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郊区新城,尤其在顺义新城和首都机场均形成了局部高密度聚集性区域。

二、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

使用2008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从空间布局上分析北京市制造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得到如下结论:

(一)空间布局

总体上,北京市制造业从业人员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郊区化(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转移的分散化过程)特征。从区域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三环以外,包括海淀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以及朝阳区东部地区、昌平区中部地区和怀柔区的南部地区。而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密度都比较低。

(二)空间结构特征

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分散组团布局特征——基本形成“东西对称、两带多心”的空间结构。依托主要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如燕山石化)所在地,形成多个集聚组团。同时,在西北和东北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两个制造业集聚带,一条是在西北方向由中关村经上地向昌平方向延伸,另一条是在东北方向由酒仙桥经机场和顺义向怀柔和密云延伸。此外,在城市东南方向,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地区)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集聚组团。其它组团包括房山、平谷和石景山等。

四、北京市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使用2008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与制造业空间布局形成鲜明差异,表现出很强的中心集聚特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四环路以内的中心城。

(一)空间布局

从业人员规模最大的区县主要是原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以及朝阳区的中北部地区。具体到街道,规模最大的街道包括:原西城区的金融街街道;原东城区的东华门街道;朝阳区的建国门街道;海淀区的羊坊店街道、上地街道、青龙桥街道、花园路街道、北下关街道、万柳地区;丰台区的东铁匠营街道、卢沟桥乡、花乡乡等。在中心城内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三个密度峰值,分别是朝阳区CBD、西城区金融街和西北海淀区的中关村。在中心城区:形成了“三足鼎立、高度集中”的空间格局。

(二)空间结构特征

在郊区也存在局部就业密度峰值,分别是机场周边的天竺地区、亦庄开发区、密云县的石城镇、昌平区的城北街道、海淀区的温泉镇,以及房山区的城关街道。这些区域由于不同的服务业业态发展集聚,比如,天竺地区主要依托首都机场以航空服务业为主,密云县的石城镇则主要依托“黑龙潭、京都第一瀑”等风景区,大兴区、通州区接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也是第三产业集中的区域。

(三)各行业空间布局

按照第三产业的行业空间布局特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高度城市中心区集聚的,主要行业包括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住宿和餐饮业,粗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心大团。

第二类是特定区位集聚的,主要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属于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其空间布局具有明确的区位指向,主要集中在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

第三类行业是布局相对分散的,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服务业等。公共服务业,主要根据城市居民分布进行均衡配置,所以这类行业空间布局往往与人口分布相近,具有相对分散的布局特征。

五、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评价及主要问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试图通过构建北京市域多中心空间结构,改变中心城一极集中的空间格局。在产业发展上,主要引导产业向东部和西部两个发展带上集中,并依据区县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布局。《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规划》中进一步强调,重点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区、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临空经济功能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和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以完善北京市多中心的经济空间格局。

总体研究表明: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已初步具备多中心空间结构雏形,整体上,北京经济空间布局基本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发展框架。北京市域范围内,除中心大团外,在郊区形成了多个局部经济中心,这些中心大多是规划的郊区新城。同时,在中心城范围内,除西城区的金融街和朝阳区的商务中心区两个城市主中心外,也发展了包括中关村、亚运村、公主坟、石景山等在内的多个次中心。但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城市的经济布局仍主要由城市中心大团所主导,其规模已突破五环路,且集聚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抑制仍然是强中心结构,即由单中心主导,还未形成真正意义多中心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

另一大特点是,与中心城区较为接近的郊区集聚中心已呈现与中心城连片发展的趋势。如西北部的上地一中关村地区正逐步和城市中心区融合,并进一步向西北延伸,导致中心大团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东南部的亦庄地区,也有类似的现象,由于距离中心大团较近,随着规模扩张,将与中心大团融合并导致其向东南方向延伸。这样的发展趋势显示,如果不能有效抑制中心城规模的扩张,一些郊区集聚中心最终将与中心大团融合,而导致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仍难打破单中心聚焦、中心城外延的发展模式。

研究发现,尽管北京经济空间布局总体上仍在向中心城集中,但制造业已表现出明显的郊区化趋势。依托郊区县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建设,郊区已成为北京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空间。但目前制造业仍主要在城市北部地区布局,而在城市南部,制造业中心主要是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庄地区和依托燕山石化的房山地区,布局相对比较孤立。而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格局出发,东南方向应是北京经济布局,尤其是制造业布局的重要方向,如何引导产业向东南方向进一步集中,打造由亦庄向北京东南进而延伸到廊坊和天津滨海新区的京津塘产业带,也是未来北京市经济空间布局的重点。

目前,北京市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仍表现出很强的中心城区集聚的特点。除公共服务业外,主要的消费和生产服务业仍大多集中在五环路以内的城市中心区。这导致中心城区服务功能过于集中,从而引发单中心聚焦的城市发展问题,如何进一步合理调控服务业空间布局,疏解城市中心区过于集中的城市服务功能,也是未来北京市经济布局应加强的方向。而服务业有别于制造业之处在于其布局更依赖于集聚经济,即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此服务业的疏散有赖于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可以与城市中心区相抗衡的具有同等规模和等级的次中心(集聚经济)。因此,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分散化发展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北京经济空间布局需要依据区县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从各区县经济布局的比较优势分析,目前城八区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比如,原东城区和原崇文区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具有优势,原西城区在金融业上具有优势,原宣武区和石景山区在居民服务业上具有优势,丰台区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占有优势,而海淀区则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教育业上具有优势。这些优势产业基本符合各区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但在远郊区县中,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山区还是平原区,目前各区县的优势产业普遍是制造业,产业发展缺少特色,制造业比重偏高与一些区县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并不相符。因此,进一步优化远郊区县经济布局,形成合理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也是未来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安树伟、张崇康,“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pp.101-108。

工业布局研究 篇12

建国以来, 我国的平板玻璃工业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平板玻璃工业的自身特点, 逐步形成了今天我国呈东南沿海企业密度大、大中型企业多, 中部地区企业密度较小, 西部地区密度最小的平板玻璃工业布局。同时, 也形成了较先进工艺浮法玻璃与其它生产工艺并存, 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并存的格局。

形成当前我国平板玻璃工业企业布局的重要原因, 与玻璃工业企业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1) 从原料地和消费地对玻璃工业布置的影响程度看, 由于玻璃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 (一方面不能充分利用车厢的载重量, 使运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碎, 造成损失。) 因此, 玻璃工厂尽可能接近于消费地, 以便产品直接运至消费单位, 甚至商店, 平板玻璃靠近大规模基建地区的中心。

2) 从原料和燃料因素分析, 由于玻璃生产过程中, 所消耗的燃料一般要比原料的消耗数量大得多, 平均单位消耗燃料的数量为1.2~1.8 t标准燃料。在运输周转量构成中, 燃料占比重最大。因此在玻璃工业更接近于燃料地。从原料本身考虑, 石英砂的用量最大, 占70%, 其次是石灰石和白云石, 占15%, 再次为长石、纯碱、芒硝等原材料, 共约占15%。因此, 石英石的储量和分布也与玻璃企业的布局关系密切[1]。企业规模与原料用量关系如表1所示。

2今后我国平板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选择

2006年初步统计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为4.4亿重量箱, 这几年平板玻璃工业发展迅速, 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张, 各平板玻璃工业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为了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开拓更大的市场, 平板玻璃工业企业需要在满足国家产业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技术改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扩大企业规模、并构其它经济效益较差企业、生产基地的转移、企业的全国布局等系列行为, 怎样使自己脱颖而出, 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的发展与厂址区位选择尤为关键。

如果说已有的平板玻璃工业布局与玻璃工业自身的特点关系密切, 那么, 今后影响平板玻璃工业企业厂址选择的因素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下面就可能影响平板玻璃工业企业厂址区位指向的因素进行阐述。

1) 现有平板玻璃工业布局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区位的影响

我国现今的平板玻璃工业布局基本上呈东南沿海企业密度大、大中型企业多, 中部地区企业密度较小, 西部地区密度最小的态势。东南沿海地区玻璃工业呈高度发展态势, 中西部地区玻璃工业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 这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相对应, 但发展迅速。因此新建大中型项目西部地区区位指向明显。东南沿海地区虽然玻璃产品过剩, 但其中大部分为普通平板玻璃, 优质平板玻璃较少, 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 高档玻璃市场需求量大, 目前优质平板玻璃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 东南沿海地区先进技术项目及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项目区位指向明显, 玻璃深加工项目区位指向明显。

2) 市场结构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区位的影响

当玻璃产量供大于求的时候, 市场结构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区位的影响尤为明显。当地区市场需求>地区产量时, 玻璃工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区位指向明显。因此, 地区市场分析对项目厂址选择至为关键。

今年6月7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意味着重庆与成都地区将会有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 平板玻璃需求量会增加, 该地区预期市场需求>实际地区产量, 因此, 一些企业以增加生产线的方式或投资新建工厂的方式在未来的市场增长中分一杯羹。如: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新增900 t/d浮法玻璃生产线;成都明达玻璃有限公司新建550 t/d+700 t/d浮法玻璃生产线 (其中550 t/d生产线为搬迁工程) ;重庆瑜琥玻璃有限公司新建600 t/d浮法玻璃生产线;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在重庆市建设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南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准备新建1条900 t/d生产线;几大玻璃企业同时在重庆、成都地区新建项目, 市场作用不容置疑。

单一的针对性的市场对平板玻璃工厂厂址选择更有指向性。某些新建项目往往针对一些明确的市场而选择厂址。如:苏州旭硝子玻璃有限公司将玻璃工厂建设于苏州工业园区, 主要原因是该生产线生产的玻璃用于返销日本市场, 建设于苏州方便玻璃成品运输至日本。福耀玻璃集团、信义玻璃集团生产平板玻璃主要用于汽车玻璃的加工, 他们将玻璃工厂建于大型汽车生产基地附近, 就近服务于汽车制造企业, 如信义玻璃集团准备在芜湖市建设平板玻璃生产线, 主要服务于奇瑞汽车。南玻集团工程玻璃在国内市场具有优势地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该地区的工程玻璃市场会井喷式增长, 因此, 南玻集团分别在2个地区附近新建生产线, 以进一步扩大其在工程玻璃市场的优势地位。

3) 原料的供应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区位的影响

硅砂在玻璃原料成分中约占70%, 平板玻璃的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硅砂, 硅砂作为不可在生资源, 会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国土资源部新的资源政策出台后, 平板玻璃企业越来越难获取硅砂矿产的开采和加工的权力, 往往通过竟拍等手段获取硅砂矿产资源。有些地方政府会有以依托其丰富的硅砂资源发展其玻璃工业政策, 如海南省、安徽凤阳县等地区均有依托硅砂资源发展其玻璃工业的规划。许多玻璃企业因硅砂资源的需求会把新建项目建设在硅砂产地地区。如:福耀玻璃集团将新建玻璃生产线建于海南省, 安徽凤阳玻璃有限公司将新建生产线建于凤阳县内。

4) 燃料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区位的影响

重油一直作为平板玻璃工厂的主要燃料。由于重油价格的居高不下, 使得燃料在玻璃成本所占比重较高, 增加玻璃制造成本, 同时重油含硫量较高, 不利于大气环境。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和使用, 越来越多的玻璃企业选择使用便宜洁净的天然气作为玻璃生产的燃料, 还有一部分企业选择更为便宜的焦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作为玻璃生产的燃料, 以降低玻璃生产成本, 增加企业竞争力。燃料的供给对新建玻璃生产项目的厂址选择越来越重要。如一些新建玻璃项目建设于产煤区或焦碳生产基地, 如山西利虎玻璃集团把新生产线建于交城县, 与该地区是焦碳生产基地, 可以方便的收集使用焦炉煤气不无关系;南玻集团将新建玻璃生产线建于河北省永清县, 主要考虑永清县是陕京一线、陕京二线、华北油田的交会点, 同时建有天然气调峰储库, 能够确保天然气安全足量的供应。华北南玻特种玻璃生产区域位置 , 如图1所示。

5) 国家政策及地区政策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区位的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普通平板玻璃生产能力饱和, 优质平板玻璃、玻璃深加工产品需求有较大增长潜力, 国家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下称《意见》) 中明确提出要严控新上项目, 并将制定和发布《平板玻璃工业市场准入条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平板玻璃总产能控制在5.5亿重量箱, 其中浮法玻璃比重达到90%以上;前10名玻璃企业集中度提高到70%, 相当于单个企业规模达3 000万重量箱/年以上; 《意见》提出, 要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有效益、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改项目、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控制, 新上浮法线项目要经省级投资管理部门核准并由国家发改委组织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等有关方面认定为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之后才能实施。凡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 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违反规定擅自建成投产的项目, 要勒令停产或依法拆除。在产业布局方面要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对产能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 应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的选择。同时, 地区政策也影响玻璃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地区对平板玻璃行业的产业政策以及相对应的一系列土地、财税等均对玻璃工业企业新建项目厂址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6) 其它因素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厂址区位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对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区位的影响外, 仍有其它因素今后玻璃工业企业的新建项目厂址选择产生影响, 如人才因素、劳动力因素、交通运输因素、区域环境、企业自身发展布局等。

总之, 影响工业企业新建平板玻璃项目厂址选择的因素很多, 需要从市场、燃料、原料、国家政策、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 科学决策, 才能作出正确的厂址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谋求企业发展空间成为玻璃工业企业的新建项目厂址选择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机管理下一篇: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