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模式管理(精选10篇)
旧模式管理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旧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环境不够人性化, 护理质量低, 护理安全低, 纠纷多, 投诉多, 护患关系差, 护士压力大, 患者满意度低, 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1]。管理与科学技术一样是促进现代文明发展的支柱之一,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 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 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2]。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护理质量[3], 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 针对目前护理管理工作中科学化水平不高的情况[4],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进行科学研究, 我科在护理部主任的指导下, 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 2009年开始采用科学化管理,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满意度, 但还有待扩大范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儿科病房情况
儿科病房为综合性病房, 收治对象为出生28天后至14周岁以下患儿, 主要收治呼吸、神经、血液、肾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各系统疾病患儿。按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分为三个区域:普通儿科病房 (感染组、非感染组)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旧模式管理, 床位47张, 科学化管理后, 为优化病房环境, 将一间6人间的大房改为活动室, 现有病床41张。旧模式管理, 2008年收治3045例患儿, 2009年, 实行科学化管理, 减少6张病床, 收治3350例患儿。
2 科学化管理方法
(1) 优化病房环境; (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业务知识水平; (3) 连续性层级排班和弹性排班; (4) 加强人性化护理; (5) 加强健康教育; (6) 提高各级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 效果
(1) 环境人性化, 使患儿及家属心情舒畅; (2) 缓解护患关系; (3) 提高护理质量; (4) 缩短等待时间, 减轻疼痛; (5) 护理安全, 纠纷少, 投诉少; (6) 减轻护士压力; (7) 降低医院感染率; (8)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家属心理及经济负担, 提高患者满意度。
4 产生效果的原因
4.1 环境优质化
面对焦虑的患儿及家属, 流畅的居住空间, 整洁的床单位和方便卫生的设施, 给其带来流畅感和韵律感, 使人赏心悦目[5]。优质病房设置为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 每间病房有单独的洗手间, 生活设施齐备, 床单元改变医院常用的白色, 取而代之的蓝色格子床单、被套, 床帘为绿色, 床头柜及床为浅蓝色, 走廊及活动室的墙壁上贴着各种儿童喜欢的卡通画, 活动室内有小木马, 供病情稳定、没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玩耍, 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置身其中, 使人心情舒畅。
4.2 加强护士素质及业务知识的培训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必须德才兼备, 业务棒, 既具有高尚的思想素质, 娴熟的业务技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 强健的身体素质, 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加强儿童心理学、儿童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的学习, 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全方位需求。护士长每年根据护理部工作目标和科室的特点制定科室的工作计划, 按计划组织本科室护士进行专科技术操作训练和专科业务学习。病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 改进工作程序, 减少各项事故的发生, 并提出持续改进方案, 定期组织新技术、新知识的讲座和学习, 使护士不断获得新信息。护士长尽可能发挥每个护士的长处, 针对每个护士的心理需求、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健康状况、性格志趣、爱好等采用不同的方式领导她们, 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树立人人是主人, 人人关心科室, 爱护医院的思想, 自觉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使病区护理工作变得高效率、高质量。
4.3 连续性层级排班及弹性排班
连续性层级排班即三班制, A班08:00~15:30, P班15:00~22:30, N班22:00~08:30, A班保证有3人, P班保证3人及N班为2人, 职称较高, 技术过硬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免夜班, 上治疗班及办公班, 设班组长 (每个班有一个组长) , 即08:00~12:00、15:00~18:00, 加强白天力量, 主管护师以上人员与年轻的护士长值二线班, 病房有突发事件或抢救时, 随叫随到, 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得到家属的肯定及主任的好评。这种合理化的排班制度, 保证每班有足够的人员为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交接班清楚, 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护士长根据工作进行人员调整, 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做到忙闲均衡, 保证工作质量。
4.4 加强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 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6]。近年来,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诊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很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要加强人文关怀知识的学习, 强化人文服务理念, 逐步完善自我的人文修养, 使人文服务理念贯穿于儿科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7], 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 想患者所想, 急患者所急, 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 变“患者等我”为“我迎患者”, 儿科护士担任姐姐、阿姨、姨妈、妈妈多种角色, 形成最高境界的亲情式“人文服务”即“儿女式”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坚持热情接待、主动帮助。如有些患儿来自农村, 家属不熟悉这里的环境, 患儿生病, 家属心里着急, 出门走得急, 未带生活用品来住院, 我们主动帮其买, 一位患儿只留一位家属, 当家属需要上洗手间、洗衣服时, 我们主动帮照看患儿, 虽然是举手之劳的事, 但家属很感动, 尊重和信任我们。护理过程中重视患儿及家属对服务的感受, 注意激发患儿的潜在意识、动态。发现患儿的潜在需求, 鼓励患儿及家属参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过程, 从多方面来满足患儿的需求, 细心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 以达到护理服务实践活动中对他人情感的建立是发自肺腑的自然流露, 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增进了护患关系。高尚的情操是建立在对生命的高度尊重、热爱对患儿的高度责任感, 对患儿的高度同情心、爱心, 为患儿尽职尽责的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上, 把向患儿个体尽义务提升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对患儿满腔热枕的服务和“慎独”的境界, 以真诚的良知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 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在为患儿服务中不断得到升华, 在创“护理品牌”的竞争中, 医护人员以“优质、优价、优心”的“三优”标准实践“儿女式”服务[8], 不断满足人们身心护理、康复护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护理要求, 使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不断地融入医疗护理服务中, 是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准[9]。
4.5 缩短等待时间, 减轻病痛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于疼痛所下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主观的, 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疾病的相关词汇, 无疑这是自身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10]。儿童对疼痛性操作的感受常伴随着大量的恐惧和焦虑[11]。当患儿听到“打针”会产生一定恐惧, 在心里上对注射已经存在一种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态度[12]。在等待“打针”过程中, 患儿心理压力大, 焦虑、恐惧、哭闹, 精神紧张而导致血管收缩、全身肌肉紧张、心慌、出汗, 特别是学龄前儿童 (3~6岁) , 在等待“打针”过程中会哭得比扎完针后厉害。哭闹即可反映疼痛, 又可反映恐惧和焦虑[13]。儿童哭泣行为也是疼痛行为评估的重要因素, 哭闹情况可以很好地反映疼痛程度[14]。研究发现, 在等待痛苦来临时, 人的神经处于极端紧张的状态, 这种状态使得人们选择提早结束痛苦的经历。儿童在等待“打针”过程中会哭得比扎完针后厉害, 科学家通过实验找到了答案:大脑神经中有一块痛苦感知区与专注力神经相连, 从而使大脑中的痛苦感知区与即将来临的痛苦而联系起来使患儿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连续性层级排班及弹性排班, 保证每班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为患儿服务, 加上护士服务理念的提高, 当医嘱开出后护士及时转抄, 双人核对, 配制药品, 执行治疗, 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如病情允许, 在等待期间带患儿到活动室玩耍, 分散其注意力, 提高机体痛阈值, 接受无痛注射。无痛注射法已成为我们护理的操作目标之一,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4.6 加强健康教育,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实行连续性层级排班及弹性排班, 确保每天下午有1~2名护士到病房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儿刚入院就可以享受来自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科室根据不同病种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评价标准, 使健康教育有规定可依, 有标准可行, 有内容可做。儿科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学科,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 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才能全方位地做好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 护士要掌握患儿的诊断、治疗、护理、饮食、检查结果的情况等, 全面评价患儿, 尤其家长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心理状态、接受能力, 找出患儿存在的问题[15]。在实施健康教育时, 掌握沟通技巧, 开放式提问[16], 有一部分患儿来自农村, 我们更多了解地方情况, 风土人情, 地方语言, 用地方语言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 根据不同对象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沟通[17]。在沟通过程中, 与家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面带微笑, 语言轻柔, 态度和蔼, 以博得患儿及家属的尊重和信任[18]。在听取患儿及家属的回答或诉说时, 总是用肯定或鼓励的语言或微笑注视其表情, 营造一种交流氛围,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尽量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 必要时重复重点内容, 直到其理解, 适时使用非语言交流, 如抚摸、拥抱患儿, 帮助其梳头、洗脸、系鞋带、一起做游戏、看书。让患儿及家属从心里上接受和信任我们。要保证健康教育效果, 每个患儿的健康教育计划必须切合实际, 不能千篇一律, 要注重个性化、实用性、针对性。如新入院的患儿及家属要使其尽量熟悉环境, 消除陌生、恐惧心理, 了解病区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热水开放时间、如何订餐等, 了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 以及如何配合各种检查, 需要空腹检查的项目, 要提前告知患儿及家属, 使患儿入院后第一时间内得到全面检查, 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耐心倾听家属所关注的问题, 及时作出详细回答, 直到听懂为止。另外, 定期开展全科室的健康教育讲座, 由一名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担任, 进一步丰富健康教育的内涵。通过健康教育, 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减轻患儿尤其是家属的心理负担, 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以利于早日康复;对护理人员来说, 健康教育拓宽了护理专业的服务范围, 增强了护士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感, 同时提高了护士自身的知识水平, 使护士学有所用, 学有收益, 增强了事业的成就感[19]。
4.7 提高护理安全, 减少纠纷及差错的发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0]。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 是医院生存的根本, 在医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安全是患者选择医院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护理的发展, 新的医疗差错处理条例的颁布, 人们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迅速提高, 人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护理过程中稍有不足或差错, 便会引起纠纷, 直接影响科室及医院的经济、荣誉。患者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尽管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和手段有了明显改进, 但有关数据表明, 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仍有增高趋势[21],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22], 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提高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如下: (1)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造成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23]。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护士长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列》、《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以及医院组织的法律知识专题讲座, 强化意识, 使护理行为合情、合理、合法。 (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实践证明, 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关系, 是维护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疑点、难点时, 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确保患者的安全。 (3) 加强人性化服务, 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4) 加强健康教育,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据报道, 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 而是由医疗服务引起的[24]。 (5) 连续性层级排班及弹性排班, 保证护理质量。 (6)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护士长加强制度教育, 在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 健全各种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障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的重要法规。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输液卡一式两份, 一份贴在输液瓶上, 一份挂在患儿床头。输液卡执行四签名, 即转抄者、核对者、加药者、执行者。执行者在执行治疗时, 核对无误后, 在患儿床头的输液卡上签名。患儿床头挂一份输液卡, 即方便家属了解患儿要输几瓶液体, 输的是什么药, 又方便执行者再次核对, 避免差错的发生。在配置特殊药物时, 如化疗药, 加药时双人反复核对药名、剂量无误后方可加药。抢救物品定人、定物、定位、定量、定期检查, 定期维修和随时补充, 保证急救药品、器械的完好率达100%。带教护士实习生、见习护士, 做到放手不放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把好每一个环节, 严格照章办事, 准确无误, 才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8 减轻护士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工作压力是指在某种职业压力下宏观需求与主观反映之间失衡而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 以及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相应的功能性紊乱[25]。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护理职业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儿科护士。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导致身心疲惫, 甚至出现身心疾病, 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26]。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护士职业压力问题仍然严重[27,28]。国内压力管理专家张西起[29]认为:很多压力源是客观存在的, 接受压力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 不可避免的观念和现实, 压力源不可能消除。实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解决压力的对策[30]。有效减轻压力措施为: (1)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 以高尚的思想素质、高超的护理技术服务于患儿, 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2) 加强健康教育,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 树立良好的形象, 赢得患儿及家属的认可, 争取患儿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及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针对儿科护士压力, 对其进行减压训练, 使护士认识压力对自己工作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方式, 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当护士出现负性情绪时, 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 以释放消极情绪, 升华积极情感。 (4) 连续性层级排班及弹性排班, 保证足够人力资源, 新老搭配, 有效减轻了护士的压力。 (5)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也是减轻压力的手段之一。 (6) 运用“以人为本”原理, 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重视护士继续教育, 加强科室间的交流与沟通, 科室间彼此配合的满意度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缓解护士压力, 减少身心损害。同事间关系融洽, 团队协作精神强, 互相补漏、补缺, 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提高了, 心情舒畅了, 压力自然就没有了。
4.9 提高各级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 降低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必须采取有效控制对策: (1) 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包括新上岗人员及清洁工、护工等非医护人员, 使大家树立正确的感染概念并正确使用消毒剂、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 (2) 做好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病房有患儿及家属在时, 空气净化系统持续开启, 保持空气菌落数≤500cfu/m3, 空气净化系统定期由专业人员清洗, 每2年更换一次, 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桌、椅、门、窗、各种仪器表面每天湿擦, 保持物体表面清洁、整齐, 抹布使用一次性的。地面每天湿拖2次, 平时随脏随拖。地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时, 用0.1%有效氯消毒液湿拖。拖把有标记, 厕所、病区、办公室、用餐室的拖把分开使用。 (3) 做好床单元的消毒:每日晨间护理时, 用一次性床刷套湿扫, 床上用物, 如床单、被套、枕套定期更换, 患儿服每天更换, 平时随脏随换。床头柜使用一次性方巾湿擦, 患者出院后, 做好终末消毒。 (4) 规范一次性医疗物品的使用, 使用前检查是否密闭, 在有效期内使用, 实行一人一用, 治疗时执行一人一巾一带一消毒, 医院感染控制科不定期到病房取物体表面、空气菌落数、医护人员手标本送检验科培养, 发现不合格者, 积极找出原因, 及时整改。 (5) 严格无菌操作:不管有人无人在, 执行无菌操作时, 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制定抗生素的使用制度, 现配现用, 注意配伍禁忌, 以达到最高疗效。 (7)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垃圾,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锐器放锐器盒, 防止锐器伤, 病区做好交接登记, 专人专车专送。 (8) 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已不容置疑。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其中手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医护人员在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中, 手的微生物污染严重, 其中革兰阳性杆菌携带率为20%~30%, 并分离到黄色葡萄球菌等, 接触患者污物后未洗手时的手带菌率高达100%[31]。在通常情况下[32],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约50%人员在未洗手下从事医疗护理活动, 洗手后用白大衣内边擦手的人数也不少, 造成手的再污染。由于医护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细菌传播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33]。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本环节, 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34,35]。有效措施: (1) 完善手卫生设施, 治疗室、办公室均设有流动水洗手池, 感应式水龙头, 配备洗手液, 一次性擦手纸巾。治疗室、治疗车配备快速手消毒夜, 接触每一位患儿前后, 均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 (2) 加强手卫生的专项培训:每年对各级人员进行手卫生的规范化培训, 使大家掌握洗手指征, 六步洗手法、手卫生用品正确使用方法及护手措施, 提高并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使其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对洗手和手部消毒的依从性, 使手卫生制度变为自觉行为, 形成手卫生的医院文化。 (3) 加强健康教育, 使患儿及家属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意识, 不共用或挪用他人物品。保护患儿不串门, 不到活动室玩耍, 具有传染性患儿不到活动室玩耍, 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1 0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满意度
(1) 环境优质化, 使患儿及家属心情舒畅; (2) 加强护士素质及业务知识的培训, 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 (3) 连续性层级排班及弹性排班, 保证护理质量; (4) 加强人性化护理, 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5)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儿及家属预防疾病的意识; (6) 缩短等待时间, 使患儿及时得到治疗; (7) 提高护理安全,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减少患儿痛苦; (8) 降低医院感染率, 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综合措施, 使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加强疾病预防意识, 促进患儿身体早日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患儿痛苦, 减轻家属心理及经济负担, 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病房,科学化管理,旧模式管理
任泽平:旧模式已永远落幕 篇2
步入缓慢探底期
我在去年5月,辞去公职,加盟国泰君安。我带领我的团队在去年非常坚定地看多中国A股市场。我们在7月提出大牛市,8月提出5000点不是梦,9月提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那一轮牛市的逻辑是什么?我起过三个名字:改革牛、转型牛、水牛,再加上杠杆牛。这是那一轮牛市的逻辑,我们从基本面看到政策、资金的表现。
大约在今年的5月,我们开始对A股变得谨慎。我们提出海拔已高风大慢走。为什么我们在5月,包括在6月变得谨慎了?因为我们认为逻辑在被弱化,甚至被破坏。核心的改革牛逻辑,在5月已经被弱化了。而杠杆牛,基本被破坏了。所以说,从6月以后,我们看到了很多机构推荐了A股的各种各样抄底组合,但是在6月15日到8月26日,我们没有推荐过任何抄底组合,本人也休假去了。5000点的时候,当市场一片高估10000点的时候,我没有上调市场点位,现在来看,保住了市场“晚节”。
我休假回来8月25日,当时央行“双降”,研究所开始讨论对后市的看法,无非就是多空。当时市场上的看法大多还非常的悲观。我休假回来,首次调整观点,在8月25日开始看反弹。然后,9月,包括10月,我们又重新坚定地看多A股,我们提出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熊市已经结束了,所以我们在10月,用了一些带有荷尔蒙的词汇:干,继续干,不要停。
站在现在的时点,可能大家比较关心往后的情况。中国的经济政策及资本市场的表现,我先讲观点,随后展开一下逻辑。
对经济而言,中国现在最大的宏观背景叫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我们处在哪个时点?我们处在增速换挡的从快速下滑期进入一个缓慢探底期。中国经济可能已经相当大程度上接近了底部,我们看一下市场性的指标,包括房地产投资、出口、库存,可能增速已经接近底部。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会是“L”型,我们估计时间会是3到5年。
这中间发生的很多故事,将会超出在座各位的想像。我本人为了研究增速换挡,我看过几十本相关的经济史书。经济是L型,但经济结构内部将发生剧变。而且中国的政策和改革需要积极地应对。对于短期的经济形势,我们倾向于四季度会短期走稳,中期是L型,经济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对于政策,现在我们走到这个时点,在政策的层面怎么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
如何从“认识到位”到“执行到位”,这里面可能要有一个政治的决断。我们经常说改革红利,坦率地告诉各位,改革没有三年的阵痛不可能有改革的红利。那么,表面上是增速换挡,实际上是结构调整和动力升级.根本上是中国需要做出制度性的深层次变革。所以我们今天的论坛题目叫“变革机遇预见未来”,这个题目起得非常好,这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
对于大类资产,我认为现在的时间和未来几年,是我们进行股权投资的黄金时期,是进行播种的重要时点。对于二级市场,我们可能要修正一下我们的观点,前期我们坚定地看多,现在在我们的前面有一个密集的成交区,1月可能有一个大股东的减持。如果我们要突破新的平台,我认为要有两个催化剂。第一,要有增量资金的入市,没有增量资金,大票你是打不动的,只能存量博弈,做结构性行情。第二,增量资金的入市,一定有相当大程度的重磅利好。比如某些领域改革的落地,才可以把人心驱动进入这个市场。
未来大家密切要留意两件事:第一,20万亿元理财,会否,以及以何种形式进入这个市场?第二,会有哪些重磅改革的落地,来推动市场情绪及风险偏好的上升?这是突破这个平台以及风格变盘很重要的两个配合性条件。这是我们对于股票市场的看法。
对于债市,方向还要看多,但是我认为债券的牛市已经进入下半场,空间是有限的。而到后面,波动会加大。对于大类资产的第三类,股市债市房市,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一二线城市房市再涨一倍,三四线城市涨不动,房地产投资零增长。
中国未来的两种前途
近期,美元可能在重启第二轮强势周期,大宗商品可能会继续底部盘整。会盘多少年?至少再盘两三年。如果你想抄底大宗商品,你要做好2到3年在底部趴着的准备。当然,现在非常便宜。稍微展开一下我们的看法,所谓的宏观形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我们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二是我们的经济形式。
我最近一年提出一个“转型宏观”的概念,最近发生很多新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我们研判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传统的逻辑框架、周期的宏观,以及投资时钟的逻辑都失效了,没有人观察中国的周期,如果中国有周期,就是经济一路向下。大家说,很多逻辑都失效了。
我认为不是失效了,而是有很多新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投资者、经济学家、分析师及早做出调整。比如说,从去年到现在,A股市场有很多新的变化需要投资者去留意。一是共识的快速达成,自媒体的时代。二是行情挤压式的发展。三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四是新兴的交易工具层出不穷,五是带杠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我想讲一下,经济层面我们所需要看到的经济变化。
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分别在60、70、80、90年代增速换挡,驱动力基本类似。我们也正处在一个增速换挡的时点,高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未来如果做得好,我们未来20年有一个新的中速增长平台。做得不好,就会像拉美一样掉下去。这是中国未来的两种前途。
我们再来看,增速换挡的两个典型事实,在中国这几年快速的出现。中国过去为什么高增长?核心是人和制度。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建立一个好的制度,释放了13亿人创造财富的活力。
我们国运好,过去30多年,在邓、朱时代,我们启动了两轮改革,目前我们正在重启第三轮改革。大家记得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18.3%,当时号称10亿人口8亿农民,当时农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蓄水池。我们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我们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只需要给农民工生存工资就够了。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的农民工工资基本不涨。过去高增长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大量廉价劳动力。1962到1976年是中国的主流人群,是中国人口出生高峰。这个主流人群决定了过去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以及我们的结构特点。1962到1976年,人口出生高峰之后,随后我们出现了人口断崖,因为计划生育。现在中国的主流人群是38岁到53岁,中国还有最后7年的机会窗口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如果我们做成了,中国将创造第二个奇迹,会比前面第一个奇迹还要大,我们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3.7亿的一个国家,跻身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但如果我们做不成,坦率地说,7年后我们将出现人口断崖,下场会很惨。
2003、2008年,刘易斯的两个拐点出现。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我们的出口,从过去20%的增长,降到现在的个位数。
第二个中国增速换挡的典型事实,来自于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出现。房地产,实际上也是人口周期。20到50岁的人买房子,20到35岁首次置业,35到50岁改善性置业。过去我们为什么不断地调整房地产市场,但中国的房价仍一路上涨?因为买房人群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基本供求决定的。未来是什么?2014年中国的置业人群开始出现净减少。
未来,你怎么刺激房地产这个时代都结束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2014年,房地产投资由过去20%的增长降到现在的0增长。现在最需要研究的就是人口周期拐点出现后的房地产是什么样的特点。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继续向大城市迁移?还是回归中小城镇?是的,向大城镇迁移。
我们做了10多个经济体的研究,人口红利结束之后,人继续往大城市迁移。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其它经济体都是一样的。有才华的年轻人,财富净值人士,将天然选择到大城市当中,因为只有大城市才可以给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舞台,只有大城市,才可以为财富净值人士提供优质的公共资源。
所以人继续往大城市当中去,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继续往大城市迁移的时候,一线房地产有销量没土地,表现为价格的上涨和地王的再现。三四线城市没有销量,土地和库存高企。
我对中国的房地产做过一个预测,未来10年一线房价再涨一倍,三四线涨不动,房地产投资零增长。一线和核心二线只有10多个,三四线有几百个,它们占房地产投资的80%。三四线城市持续去库存,我们再怎么刺激房地产都不可能回到依赖房地产稳增长的时代。如果说你把三四线没有人的城市的房地产都能刺激起来,你要放多少水啊?不一定是好事。
去年,我为大牛市贴标签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当前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类似1996到2001年:改革牛”。
那是市场上首次提出改革牛,1992到1996年中国经济快速下滑,97到10年中国经济七上八下,但是这段期间A股出现两轮牛市,都是分母驱动的。虽然经济增长没有任何的表现,但是我们的政策、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1.4万亿剥离、国企抓大放小、商品房改革、加入WTO,都是那时候做出来的,开启了黄金十年。中国这一波调整,从2010年到现在,GDP增速从12%到现在的6.9%,降了一半。
未来,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中长期的底部了,想要起来是很难的。想起来,必须要有通过改革的放活,新兴产业的崛起,这需要一个过程。中国未来可能会有一个L型的走势,至少三到五年。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政策和经济结构需要做出积极的应对。坦率地告诉各位,我比一般人对中国经济转型成功抱有更大的信心,中国和拉美不一样,拉美的经济体号称也是“金砖国家”,但实际上就是卖资源的。拉美的GDP,很多到了负增长,但是中国还有5%-7%的增长,我们有庞大的工人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精神,而且我们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的战略,我们的企业一开始就是全球竞争的。
这个关键的时点,只要我们的战略和改革不要犯方向性的错误,我认为中国转型成功将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转型成功的这几个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都有借鉴意义。
他们的制度、文化等等都和我们相近,核心是我们这几年要积极地应对,不要犯方向性的错误。现在中国人均GDP7800美元,1.2万美元是发达国家的门槛值。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成功地重启中国第三轮改革,未来20年不需要高增长,5%到6%就够了。我们用5到7年,中国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在座诸位的财富,将分享中国第二个奇迹。
美国是3.2亿人,日本1.3亿人,中国有13.7亿人,全球是72亿人。如果中国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井,迈向发达国家行列,这是什么概念?是时隔500年,中国重回世界之巅。中国30年一个大周期,10年一个重周期,3年一个短周期,现在的时点是30年大周期的拐点,将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旧的增长模式,将会永远落幕,我们如果能够通过改革和放活,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奠定未来30年繁荣的制度基础。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一个看法。
“改革牛2.0”的逻辑
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式和政策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一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要加强供给侧的改革。这是什么概念?宏观分供给和需求。需求是消费投资出口,对应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是财政货币。供给是资本、劳动、技术、人口,对应的政策是改革。过去这些年,坦率地讲,公共政策部门、市场上的经济学家,包括一些企业家,曾经在2009年的大拐点上犯过方向性的错误。我们认为这次只是周期性的或者外需不足的调整,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刺激、维持旧的增长模式。但事后我们发现,这都是错的,中国所面临的是一个大的拐点,是人口红利的结束。
我们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由重化工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升级。而这一切的一切,有赖于中国重启新一轮的改革,也就是供给侧的改革。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提振人心。
但是从“认识到位”到“执行到位”有一个过程,中国未来的出路,显然不是维持旧的增长模式,在于供给侧的改革,释放新的红利。但是改什么?用什么衡量改革的成败?一个改革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在我看来,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效率。所有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都是好的改革。所有不效率的改革都不叫改革,叫倒退,都是打着改革旗号的倒退。怎么提升效率?就是破旧立新,把不效率的破掉,有效率的发展起来。
破旧:90年代末纺织国有企业破不掉。怎么办?上行政手段破掉。冲击银行不良资产,当时9.2万亿元的GDP,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这是政治家的魄力。冲击就业,买断工龄。我们用了三四年的阵痛才迎来2000年后的黄金时期。
立新:国企抓大放小,原来的人不行了,换一帮人干。商品房改革,2001年加入WTO。2001年加入WT0的时候很多利益集团游说,不能加入WTO,我们纺织、家电都不如人家,如果我们加入进去,狼来了,我们的产业基础将被破坏。当时我们的政治家做了决断,大方向是对的,进去,结果是什么?
2000年以来,我们的纺织、家电等,打遍天下无敌手。我认为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来自内部,来自既得利益。现在,我们中国需要做什么样的改革?破旧,现在就是炸钢铁炉子。现在钢铁严重过剩,房地产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不让企业破产,这都是计划经济的阑尾炎,必须要割掉。重化工业破掉,冲击银行不良资产,没有别的办法,债务货币化。
早一点做决断,反而代价小。冲击就业不怕,放开服务业。中国未来产业升级将往服务业升级。如果说过去30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中国未来30年的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
WTO核心是货币贸易的开放,BIT、TPP的核心是服务业贸易的开放。我们经常说“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我以为最大的自信就是开放。你敢和别人对决,敢和别人竞争,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不开放就不自信,不开放就是自卑,我觉得逻辑很简单。既然大方向是对的,现在又是一个需要做决断的时候。这是我们对于改革的看法。
对于大类资产,所有的市场人士都在讨论“资产荒”。过去30年,从来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资产荒说白了就是钱多资产少。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缺钱缺资本,劳动力剩余。过去30年,我们年均GDP增长10%,我们的资本获得了高额回报。在座的各位如果过去几十年你的年化回报率低于1 0%,你肯定跑输了。
但为什么现在出现了资产荒?核心的原因是在于旧的增长模式退潮。过去我们依靠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债权融资,但旧的增长模式退潮了,债权可以给你提供的资产回报率下降了。未来中国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都是什么产业?这些都是高技术、高风险、轻资产,没有抵押物的。它要依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供支撑。所以说,表现为堰塞湖或者资产荒,深层次的其实是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升级不匹配,或者形成了一个制约的原因。
而这一切的一切,有赖于我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依靠股权融资的崛起。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于法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比前者更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勇气来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创造这样一个资本环境?
所以,现在的时点,是进行股权投资的黄金时期,是在座的各位进行播种的黄金时期,因为这是时代的潮流。是产业升级的方向,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对于二级市场,我们在之前坚定地看多,站在现在的时点,我们认为需要有两个条件才可以进行新的突破。
一是有增量资金的入市,把密集的成交区进行消化突破。二是重磅利好才能吸收、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大家未来核心两件事,20万亿元的理财,以什么样的方式何时进入市场?二是我们的改革如何落地攻坚,这一定是政治经济学。
我最近提出一个“改革牛2.0”的逻辑,大致预计会在明年中期出现。对于债市我们方向性地看多,但是债市可能正在进入牛市下半场,空间有限。对于美元,我们认为在重启第二轮的强势周期,大宗商品我们认为是底部盘整。
四个风险
一是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风险,市场可能会对这个信号钝化,因为已经有一年了。二是新兴市场的风险。三是国内基本面,明年的刚性兑付压力比今年可能要大一些。第四是政策的不确定性。
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模式探索 篇3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方法
1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和意义
在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下, 旧厂区及大片的闲置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的解决摆在我们面前。这些工业建筑记载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 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逐渐地, 人们意识到其价值的存在, 继而改变了对工业建筑的观念, 开始追求对工业时代文明的赞美和怀旧之情, 直到“loft”文化的出现, 使这些旧工业建筑与创意产业不期而遇, 产生了大量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这些建筑的功能被重新定位, 一系列的改造措施使曾经衰落的旧建筑再度焕发出活力。
2 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特点
工业建筑因其原有功能的要求, 要满足不同的工种和大量的工人在一起集中作业, 因此多具有体量大、内部空间宽敞、层高较高等特点。而且一般都有大面积开窗和天窗采光, 通风、采光设计到位。同时, 工业建筑因其建筑工艺和技术水平常常采用大跨度、均匀分布的结构, 结构耐久坚固, 基础稳固。
这些特点决定了工业建筑具有适宜改造的特性。这样的空间本身就具有流动性、开放性、透明性以及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 这种完整的大空间也呈现出一种匀质状态, 显得非常单纯化。
3 空间改造设计方法
3.1 植
“植”, 即“植入”, 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植入新的空间。新的空间将原来的完整空间打破, 从而创造更多空间的灵活性与可能性。
不论是对空间的整体扩展以获得更大的容量, 还是局部加建以满足新功能活动的需求, 这些手法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项目中处处可见 (见图1) 。“植”不仅用于增加新的空间容量, 也是重组空间的有力手段之一。最常见的就是中庭空间的植入。将中庭看作一个整体的空间植入建筑内部, 让它对周围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重组与整合, 从而改变视线、活动在水平方向的单一发展, 形成纵横交错的空间层次, 也使建筑获得必要的内部公共空间。
3.2 隔
“隔”, 即“分隔”, 也就是对空间的划分。工业建筑原有的空间多是单一完整的大空间, 这种空间已不能适应改造后新功能的要求。于是需要对空间进行灵活分隔, 满足不同活动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空间公共性和私密性的需求。
这种完整大空间下的分隔可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同时进行。垂直方向的分隔可以通过加层或者建夹层来实现, 这也是建筑改造中增加室内使用空间最直接的方法。垂直分隔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 而且能创造出空间对比, 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水平空间的分隔通常是在原建筑内用围合或限定的方式构造出新的功能性的空间, 这种分隔使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中经常会出现“母子空间”“屋中屋”的空间形式, 从而使原来匀质的空间变得丰富多样 (见图2) 。
3.3 连
“连”, 即“连接”, 是指将空间中相互间本不可达的部分联系起来。空间既需要分, 同时也需要连, 于是交通空间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建筑中的楼梯等交通体原本大多都是作为运输和疏散使用的, 设计简单。而事实上, 交通空间能很好的增加空间的流动感, 这些交通体不仅使空间上产生了联系, 而且在视线、功能上也使各个部分产生了关联。
在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设计中, 交通空间的设计最易于突破原有建筑空间的限制, 在空间的形式、界面处理上更加灵活。采用富有韵律感、形式感的楼梯连接各层空间, 能使层与层之间产生有趣的联系。在分隔的空间之间用平台、廊道相连, 不仅使空间得到了连通, 还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 (见图3) 。
3.4 交
“交”, 即“交汇”, 可以理解为空间的交汇或渗透。“交”即是为这种被割裂了的内外空间建立桥梁, 使空间相互渗透。
在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室内外空间交融渗透的设计, 或者通过在室内开辟小的庭院将室内空间室外化, 或者通过在分隔的体量之间遮盖顶棚达到室外空间室内化 (见图4) 。通过室内与室外的交换联系, 使空间充满趣味感, 人的活动也会随之扩展, 建筑空间的品质将更加人性化。
3.5 合
“合”, 即“整合”, 是指对新旧空间的协调。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在对空间的改造中, 一方面要让旧的空间与新的功能相匹配, 同时也要让历史的文脉和场地的记忆融合到新的空间形式中。
旧工业建筑的内部更新并不意味着毫无取舍的全面现代化。在不影响新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 那些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旧建筑片段完全可以被保留和合理利用, 这就需要设计师综合利用现状, 强调新旧之间的逻辑性, 整体设计, 通过新旧元素的对比和融合, 既表达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也创造出精彩的现代空间, 展现出建筑新的生命力 (见图5) 。
4 结语
空间的改造一直被认为是旧建筑生命转变与再生的核心。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空间设计中需要把握的几点就是空间的改变和重组, 对空间的划分, 交通的设计, 同时注重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以及协调新旧关系。文章将这五个方面分别归纳为“植”“隔”“连”“交”“合”。旧工业建筑记录着工业时代的文明, 无论它的价值高低, 其空间的物质实用价值是我们可利用的资源。建筑师应该积极的利用这些建筑, 通过改造使它们获得新的生命, 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陈翼峻.从LOFT到城市旧建筑改造利用[J].建筑与文化, 2006, 29 (7) :82-91.
[2]卫东风, 孙毓.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7 (4) :168-171.
[3]宋扬, 黄金玉.围绕人的活动进行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J].华中建筑, 2005, 26 (5) :102-105.
[4]张月淳.失去生产功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 2002.
[5]马超.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再利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3.
我希望海尔成为旧模式的破坏者 篇4
所谓“人单合一双赢”,“人”就是员工,“单”是用户需求。员工和他的用户需求联系在一起,非常困难,因为一个企业找到自己的用户并不容易,如果变成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用户,就更加困难。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因为当时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挑战已经到来。信息的零距离——原来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互联网上用户得到的信息比企业更多。信息零距离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就是用户个性化,要求企业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
当初,海尔内部的员工很难接受。我们过去的文化是执行力文化,主要就是我们的“日清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完,今天做完的事情一定要比昨天有所提高。我们提了1% 的原则——每天都比昨天提高1%,70 天就可以翻一番。之所以我们能够在大量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创名牌、多元化扩展、国际化都比较顺利,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清模式把它落实到位了。
执行到位是整齐划一,是完全指令性的,到了互联网时代肯定不行。所以,2005 年,我们提出要转型,观念上要转变,思维模式要改变,更重要的是,管理、组织架构全部都要变。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有的企业都不要说自己成功了,你只要是感到自己成功了,那只不过是因为你踏准了时代的节拍,而没有任何企业可以永远踏准时代的节拍,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没有办法预测它;我们是人不是神,没有办法永远踏准,所以唯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企业不可能改变时代。
怎么做呢?海尔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自以为非,而不是自以为是。“是”是时代,是用户,只有跟着在变的用户和时代改变。《创新者的基因》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即使向着同一方向极目眺望,也不会看到新方向。”为什么一定要朝同一个方向极目眺望?因为自以为是,觉得朝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行了。实际上,这是不行的,而是要走另外一条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创新有两类,一是延续性创新,一是破坏性创新。延续性创新只不过延续过去的路走,而破坏性创新则要找到新的路。破坏性创新对企业来讲就是两个结局,要么成为破坏者,要么被破坏。
我们希望海尔成为旧模式的破坏者,这需要创建两个平台:一个是投资驱动平台,一个是用户付薪平台。所谓投资驱动平台是指,把企业从管控型组织变成一个投资平台,不再有各种部门和事业部,通通都要变成创业团队,公司与这些团队只是股东和创业者的关系。过去的组织架构是一个正三角形,是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科层制。科层制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整齐划一、指令一直到底,要求所有人都贯彻到位。而每个员工处在不同岗位、不同职位,薪酬往往与职级相关,所以并不关心用户需求。但是,互联网时代,用户个性化、市场碎片化,整齐划一的组织一定会被颠覆。所以,海尔的整个组织,从一个正三角形变成了一个扁平化的结构。之前,“正三角”里充满了各种层级,现在变成一个个创业团队。那么,海尔变成了一个生态圈。从过去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当然,这和普通的投资者还不一样,因为一要负责战略方向正确,二要有一个平台,驱动员工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过去的职能部门,人力、财务、战略、信息等就构成了服务平台,已经做好的创业小微可以在该平台上购买服务。
我们转型的目标,就是要从原来制造产品的加速器变成孵化创客的加速器。原来就是为了规模,产品做得越多、做得越快、做得越有竞争力越好,现在要变成孵化创客。简单地说,企业要从原来的产品制造者变成“创客制造者”。
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所以创新不等于新产品的开发,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外面需要你怎么组合就要怎么组合,以适应用户需求,适应市场需求。
(本文摘编自作者题为《海尔互联网模式的 9 年探索》的演讲)
旧模式管理 篇5
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对得到老师评价后的作业, 学生没有进行反思的习惯。得到成绩, 对学生来说, 一次作业就算“了结”了。学生订正作业, 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于是, 订正作业就成了作业错误较多的学生的负担。
一、导:引导学生, 明确作业目的
首先, 我们应通过引导, 让学生懂得:完成作业, 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成绩, 而是为了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目标。成绩为“优秀”, 意味着要继续努力;“良好”, 意味着作业达到要求, 还有提升空间;“及格”, 代表基本达到要求,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及格, 代表要加油, 得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给我们批改作业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管错多错少, 只要能把题目弄懂了、写对了, 这次作业就成功了。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懂得作业的目的, 才能让学生养成对作业进行反思的习惯, 使其变“老师要我订正”为“我要主动订正”。
二、变:转变观念, 讲究策略, 追求作业评价的实效
1.转变观念:作业评价, 不只老师说了算。传统的评价模式中, “评价权”往往只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教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不可能是孩子作业的全过程, 有时, 教师也会在评价中作出片面的误判。因此, 在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后, 我们应给学生以“申诉权”, 甚至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批语进行反驳。
2.改变策略:作业评价, 并非只找出对与错。
策略一:作业评价, 让孩子、同伴、家长齐参与。多向的评价主体, 多元的评价角度, 让作业评价更有效。
为了提高学生对教师评价语的关注度, 我们能否将作业的评价权交一些给学生或者孩子们的家长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后思考本次作业自己完成的质量和完成作业过程的心情。在我们班, 允许孩子们在自己的作业后以画“☆”的方式给自己作业的完成质量打分;用画笑脸或哭脸的方式表达自己完成作业的心情后, 大部分孩子对自己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作业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在写好作业后也有了回顾的习惯。
另外, 在评价作文时, 我常常不定期地让家长写写“爸爸妈妈的话”, 让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进行评价。有了家长的关注, 孩子们在写作时更用心了。
策略二:化繁求简, 让作业批语言简意赅, 节省书写时间, 增加当面交流的机会。
语文作业, 写批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评价方式, 尤其是对作文的评价更离不开批语。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教师写的批语越多, 这个教师批改得越认真, “篇幅长”的批语的评价效果一定大大超过“篇幅短”的批语。于是, 老师们常常在每次批改作文时, 都从语言是否通顺、句子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表现手法是否恰当、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主题是否凸显等多方面、全角度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这样的批改本身就“重点不清、主次不明”, 对这些“雷同”的、“篇幅较长”的作文批语, 学生怎么会有兴趣细细品位呢?我认为: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教师写出的不应是“篇幅较长”、“语言干涩”、“缺乏情感交流”式的评语, 而应该是“要点明确”、“语气亲切”、“言简意赅”的评语;如果对自己要求高一些, 我们还要追求写出有幽默感、有语言感染力的评语。因为言简意赅的评语更方便学生理解, 有幽默感和语言感染力的评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书写“言简意赅”的评语, 我们就可以节省下原来用在低效劳动 (指教师写批语篇幅长, 花的时间久, 评语却不被学生重视, 效果差) 上的时间, 多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面批的方式使师生间的对话更直接, 交流的信息量会比一般的“书面评价”更大, 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或修改习作内容等都会更方便。
三、活:灵活对待学生作业, 尊重差异, 不能搞“一刀切”的作业评价方式
1.灵活地批改作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语文作业方面,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方面的差异, 灵活地批改作业。对不同特点的孩子, 在作业评价方面, 我们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就拿回答问题这一常见的语文作业来说, 在评价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 但绝对不应用“标准答案”束缚住孩子的思维。对善于表达的孩子, 我们可关注其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对不善于阅读和表达的孩子, 我们更要鼓励其大胆表达, 在平时的练习中, 只要他能大体答到“点子”上就要给予表扬, 让这样的孩子也能享受到独立思考的成果。
2.批改的方式灵活些, 让学困生也能体验作业成功的快乐。对一些有较高难度的题目, 一些学困生是难以做到一次就做正确的。对有错的回答, 假如我们毫不留情地在其作业本上划“×”, 让孩子把所有的内容重新写, 就会加重学生订正作业的负担, 容易抹杀孩子自己动脑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当我们变“一次批改定成绩”为“多次批改给成绩, 重视作业过程”的评价方式后, 教师用“”符号表示“此处内容还有错”, 等学生全答对后, 再给学生划“√”。这样的做法, 给了学生自己修改作业的机会 (同时避免出现“一片红”的现象) , 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
我们在语文作业评价时, 要更多关注其作业的过程, 多给予鼓励性评价, 这样做, 对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批改作文草稿时, 有时会发现一些习作草稿需要比较大面积的改动。此时, 我们不妨把红笔换成铅笔批改作文草稿。从尊重学生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做法更能让孩子们接受老师给出的建议。
旧模式管理 篇6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一些曾经位于城市边缘化地区的旧工业厂房逐步被围合在了城市的中心地带,这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便,而且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1]。目前,许多旧厂房已经逐渐被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购买,成为这些企业开辟新的盈利模式的关键增长点。因而,这些旧厂房的改造升级成为城市再生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增长的一个契机。然而,面对旧厂房改造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通过旧厂房改造提升盈利,利用现有旧厂房的资源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清晰明确的盈利模式,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企业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大华纱厂”改造项目为典型的旧厂房改造项目案例,因而,通过重点分析该项目改造升级后的盈利模式可以为旧厂房改造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旧厂房改造的内涵
城市中的废旧厂房和仓库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而遗留下来的[2],丧失了原有的生产功能,在内城更新中往往是作为拆除新建的对象,但却被文化阶层中的艺术家们看中,他们纷纷集聚于此将其改造成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空间,来进行艺术创作。旧厂房和仓库区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和延续对历史文脉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优秀工业建筑遗产主要是以旅游和文化展示的方式来保护,开发利用甚少,很少参与经济和生产功能,修葺和维护的成本也较高。然而,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一全新的经济空间发展模式给这些老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其保护、改造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模式,促进了城市功能空间的多样性,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大量艺术元素的集聚,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使其创意氛围更加浓厚,相关产业和服务设施也发展起来,旧厂房和仓库区被赋予了新的生产功能,逐渐形成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旧厂房改造型文化产业集聚区[2]。
此外,旧工业区的改造有其自身的一些独特之处:a)工业用地的价值是旧城中同等区位土地中最低的一类,利润空间最大。通过旧工业区的改造可以改善工业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b)旧工业区的改造往往就会伴随着土地功能的置换。置换的目标就是土地利润的最大化。这种动态的置换则经常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相联系;c)旧厂房或旧工业区的产权相对集中,既简化投资者的产权转让程序,又减少投资者的初次投资费用,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实现土地商品化运作,获得利润的最大化;d)旧厂房或工业区的改造可以很好的利用当前些城市基础设施,减少了初次投资成本,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
2 大华纱厂的案例分析
2.1 现状分析
大华纱厂在1966年12月16日,更名为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这一名称为广大西安市民所熟知。1998年底被中国华诚集团兼并,划归至中国华诚集团在陕西的全资子公司———唐华集团(注:其下属公司有唐华三棉、唐华四棉、唐华六棉、陕西大华、唐华一印)。2001年3月6日,经中国华诚集团批准,原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改制成为现在的陕西大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3 000×104元。在职员工3 000多人,年生产能力为纱7 000 t、布3 500×104m。后经不起经济效益日益颓势,企业于2008年10月实施政策性破产,由市国资委注册成立西安大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以来,因破产清算、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西安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等待重组时期。目前,大华纱厂位于西安市太华南路251号,地处西安火车站北侧、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东侧,距西安火车站不足2 km。企业占地面积270 667 m2,其中生产用地116 667 m2,生活区占地154 000 m2,生产区建筑面积8.17×104m2。
2.2 大华纱厂资源要素
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目前现存原大华纱厂遗存及工业遗产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a)民国时期的厂房、南门门楼、办公用房、库房等工业建筑遗存;b)民国时期以及建国后50年代、60年代不同时期的机器设备、工具器具;c)民国时期有历史价值的办公用品;d)反映大华纱厂各方面情况的档案、图片、文章等史料。
2.3 大华纱厂规划及改造内容
大华纱厂改造项目所倡导的是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文化、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消费天堂。该项目以大华纱厂自身的文化历史底蕴与相邻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依托,在改造中,将部分的旧工业建筑保留下来,并且新建设一组的商业建筑,改建中老工业建筑更多的是保留建筑的外观特征,同时也保留厂里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些生产机具。具体的项目概念性规划图和规划内容如图1和表1所示。
通过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改造升级,项目将有机的整合了商业、商务及居住等多种城市商业功能,在业态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作用。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建筑功能分区实现综合体中不同业态的划分与互动。其中,以全新理念打造的商业室内步行街使商业中心内的各主力店和中小店铺有机相联,引导商业中心顾客合理流动,满足消费者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需求,成为商业中心的灵魂与纽带。
3 基于案例分析的盈利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的大华纱厂项目改造升级案例可以看出,改项目改造主要从文化创意项目和商业休闲项目2个方面打造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其改造项目内容来看,此类旧厂房改造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3.1 区域升级模式
区域升级模式强调的是对区内工业进行适当升级,同时给与一些政策的扶持,即可吸引新的投资,改变工业区面貌[4]。例如,大华项目中将原有的工业区域改造为特色工坊、创意办公区等形式[3]。这些形式保留了原有的厂房区域工坊及办公功能,但又融入了现代休闲办公理念和特色工坊体验内涵,是对旧建筑老功能的区域升级的直观表现。此种模式主要通过局部拆除、改建扩建等手段,形成整旧如新、新旧对立的视觉感觉,完成区域升级,带动价值增长。盈利增长点:为旧工业文化体验,新旧环境对比感知。
3.2 空间重组模式
另一种重要的盈利模式是通过空间重组,指打破原有的旧厂房的空间形态,经过设计加以处理,形成新的效果和新的形式[3]。例如,大华项目中通过空间分割和空间合并,形成休闲购物、餐饮娱乐、配套服务等项目。这些项目的空间是通过设计和规划后,对现有空间进行改造重组,打造具有一定空间序列的功能区域,实现原有旧厂房空间的限制,完成空间重组,实现新的商业环境和利润增长点。此种模式主要通过空间分割和空间合并的手段,形成整旧如新、整旧如旧的视觉效果。盈利增长点为旧区域的新商业,新商业的文化消费。
3.3 功能转换模式
功能转换模式是1种非常重要的盈利模式途径[3]。原有的旧厂房建筑仅仅被限制于工业使用,而真正打造全新的具有影响力的老工业遗址文化集聚区,就必须对原有一些建筑功能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功能发生转换,形成新的文化项目内容,融入到旧工业区域,增加文化内容,吸引消费者进行文化体验,完成价值增长[4]。例如,大华项目中引入了博物馆、小剧场、艺术沙龙等形式的文化项目内容,这些项目内容是通过对现有旧建筑功能的转换,引入现代理念的文化体验,完成旧工业建筑功能的多样性,打造区域文化特色。通过具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展示和体验,可以更好地形成文化效应,吸引消费者消费感受,丰富现代人生活内容。因此,通过功能转换的盈利模式必须与区域升级、空间重组等模式协调发挥作用,通过文化体验吸引商业消费、通过商业区域打造增加人气,宣传文化项目。盈利增长点为新旧文化展示及体验,带动商业投资与消费。
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上述盈利模式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基于旧厂房改造的盈利模式体系如图2所示:
4 结语
基于大华纱厂的旧厂房改造项目案例,从改造规划内容着手总结分析,建立了基于旧厂房改造的盈利模式体系。具体地讲,旧厂房改造的盈利模式可以从区域升级、空间重组、功能转换3个途径完成旧工业区域厂房建筑物的价值增长,带动旧厂房改造项目的盈利增长。通过研究建立了基于旧厂房改造项目的盈利模式,对此类项目开发运营具有重要管理意义,同时,也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开发此类项目,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卫宁.改造性再利用——一种再生产的开发方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2(2):51-55.
[3]李万利.唤醒工业城市的记忆——旧产业建筑的再利用[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研究 篇7
一、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 我国仍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 新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也许这会使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的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 但是,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五十年后的情形, 几十年后现在的新建筑同样会成为今天所谓的旧建筑, 而关于发展, 我们更多的是提倡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 对旧建筑功能更新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在经历了约三十年的城市扩张后, 我国各大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是处于大拆大建和新建设包围老城区的状态, 特别是那些在城市中心区或工业区的建筑, 当这些建筑不再满足发展需要时, 能够合理处理它们的去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城市的有机更新已逐渐成为建筑界广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有机更新即是相对一个生命体一样对待一座城市, 城市有机更新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则是对旧建筑功能的更新。建筑也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之一, 在对城市改建的过程中, 尽量避免盲目的大拆大建和推倒重来等, 应尽可能的对旧建筑功能更新再利用, 因为这些完全不顾城市生命信息的行为, 会打断城市的生命链条, 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等恶劣影响。因此, 当前最重要的则是探究并施行有效合理的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 以向公众展示对旧建筑功能更新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制度不健全、功能更新规划的引导性不够、缺乏专业性的更新改造标准规范、管理部门的职权不明确以及功能更新的改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旧建筑功能更新的管理制度,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都不够完善, 缺乏系统全面的管理规定, 在执行的时候也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在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的规划中, 缺乏一定的引导性, 没有对规定进行细分, 而且有些规划的可实施性也较差, 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缺乏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的专业性标准规范, 因为在对很多旧建筑功能更新改建中, 仅考虑了现有结构的安全性及是否满足功能要求等, 而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对建筑进行保护性的施工。管理部门职权的模糊性也是问题之一, 在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中, 要明确各部门的职权, 加强各部门的合作默契, 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的管理工作。此外, 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当前较为普遍的是某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 在科研建筑或非经营性的办公写字楼上, 盲目的改建成餐饮、娱乐等盈利性的商业建筑, 缺乏有效的规范。对于这些在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完善旧建筑功能更新适应性的管理政策和规划指导等, 然后则是明确旧建筑功能更新适应性的组织机制, 并构建完善的旧建筑功能更新适应性的评定机制。
三、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探讨
旧建筑不仅包括大量存在的普通建筑物, 也包括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历史性建筑等。本文研究的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中的旧建筑则是那些客观存在的旧的建筑。在探究分析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的过程中, 分别从旧建筑功能更新的模式和规划管理探索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其中, 旧建筑更新模式主要有适应性改造、产业转型以及城市有机更新等, 接下来将分别对它们进行介绍。
1、适应性改造
适应性改造是旧建筑功能更新的一种, 旧建筑功能更新, 必须要考虑到新加入的元素对旧建筑的本身的结构的适应性。在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中的适应性改造放方面, 法国和意大利相对做的很优秀, 其中有实例可以证明, 比如法国的雷恩建筑遗产展览馆的改建和意大利的卡斯特兰扎市立图书馆的改建, 这些对旧建筑的改建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雷恩建筑遗产展览馆在改建前是一座小教堂, 经过对教堂内部的整修和布置, 以及一些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加建工作, 成为了现在的雷恩建筑遗产展览馆, 其主要是用于向当地居民展示其遗传特色和传统的历史文化, 除此之外, 这也提高了居民对建筑遗产的珍惜和爱护意识。在对旧建筑的修复方面, 意大利可以说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卡斯特兰扎市立图书馆在修复前严重受损, 通过加固楼板、修复和保护外墙等一系列的改建工作后, 成功的做到对旧建筑功能更新再利用。因此在旧建筑更新管理策略中, 我们应坚持可持续的规划, 通过对其合理的改造, 使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得到优化, 以及城市的传统文化得到宣扬和继承。
2、城市有机更新
城市有机更新中的旧建筑功能更新, 实际上就是指对建筑有意识的开发再利用行为, 其实施者主要有政府和开发商等, 目的是为了得到了更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在该策略中, 主要措施有:对某区域进行整体的形象塑造, 以及可有效依托城市近期的重大项目等。作为发展日渐成熟稳定的城市, 对于城市的更新, 应具有高度的前瞻性, 或融入新的开发理念, 或依托近期重大项目推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等, 进而发掘城市新的增长点, 造出属于该城市自身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比如上海新天地功能的更新, 在其改建更新中, 以改变原来的居住功能且赋予其新的商业经营价值为理念, 实施新旧结合的策略, 把上海具有传统特色的石库门旧弄里与充满现代气息的新的建筑群完美的融为一体, 打造出了集历史、商业、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式小区。其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分离, 实行只租不卖的模式, 提高了管理水平, 保证了管理质量。
3、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 作为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的方式之一, 也是城市更新内在的力量之一。在城市的经济和空间不断演进的过程中, 城市部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也在不知不觉改变着。如果对旧建筑施行完全推倒重建策略, 虽然这可以更加直接的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等, 但是这种对物质空间的更新方式会造成城市记忆的缺失, 使城市失去具有自身特点和标志的能力。依据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中的可持续策略, 相关改建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产业转型管理政策, 对旧建筑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改造, 对旧建筑本身进行更新改造, 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 更好的满足城市的需要。比如意大利米兰法埃玛原厂址的改造、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的改建都可以作为代表。法埃玛原厂址是一家位于米兰郊区朗博拉维居民区中心的生产咖啡机的公司, 在对其功能更新管理策略中, 保留了废弃的厂房, 并改造成了居民区的一部分, 恢复了城市原有的风情面貌, 而且其功能布局和外观都被完好的保留下来。现在入驻该建筑的有书店、设计学院以及艺术画廊等, 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行业, 可见, 其产业转型是非常成功的。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的改建也是典范之一。现在, 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已经是国际著名的美术馆之一。改建前的旧建筑是旅馆和原奥赛火车站。该旧建筑的改建也是建立在保留原始的空间构架的基础上, 然后对其内部空间进行了新要素的介入和重新划分等。由此可见, 该策略都是在保证旧建筑原始构架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对其进行新要素介入或重新划分空间等, 避免了旧建筑原有风格被破坏。
四、结束语
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因为它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 国内外城市在对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中都进行了许多的更新改造实践以及理论探索等, 本文简单介绍了对旧建筑功能新策略的探究分析, 希望可以给类似的项目工程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史逸:《旧建筑物适应性再利用研究与策略》, 《清华大学学报》, 2008年。
[2]侯建设:《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 《时代建筑》, 2006 (2) :58。
[3]周俭:《在历史中再创造——当代法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趋向》, 《时代建筑》, 2006 (2) 。
[4]张睿、张婧:《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生态型改造》, 《浙江建筑》, 2009年。
[5]张微:《天津老城厢历史性居住建筑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天津大学, 2007年。
浅析公路旧桥改造管理 篇8
1 公路旧桥常出现的主要病害
1.1 基础产生的主要病害
1)天然浅基础,因埋置深度不足,受洪水冲刷而淘空或悬空,在荷载作用下,桥产生滑移或倾斜,严重的甚至造成墩台开裂;软地基上的人工基础,由于超重荷载增大,使基础下沉,造成开裂。
2)桩基础接桩面距自然地面太浅,洪水冲刷后,桩身裸露,钢筋锈蚀,桩的自由长度加长,致使墩台横向刚度降低,整体稳定性差;桩身径细,长期受洪水冲刷造成剥落,形成空洞,危及桥梁安全。
1.2 下部构造产生的主要病害
1)实体式墩、台由于基础开裂或沉陷引起竖向裂缝或倾斜,超重荷载引起台背压力过大,使桥台发生位移产生裂缝。
2)桩式墩台由于基础变位加之荷载增大,造成盖梁或立柱产生裂缝,钢筋锈蚀,减少了墩台有效受力截面及桥梁承载能力。
3)墩柱截面尺寸偏小,竖向承载力有限。
1.3 上部结构产生的主要病害
1)梁式桥:支座老化坏死、开裂倾倒,造成桥体受力不均,少部分梁底混凝土保护层剥落、脱落,钢筋严重锈蚀,影响承载力。
2)拱式桥:石拱桥的主拱圈开裂,片石间的灰缝脱落,局部有小空洞,出现渗漏现象;双曲拱的拱波、拱肋开裂;拱上侧墙外倾、鼓肚;拱上填料不当或填料压不实,出现沉陷,造成桥面损坏等。
1.4 桥面系产生的主要病害
1)桥面伸缩缝毁坏,造成相邻桥面板破损、裂缝,危及桥梁安全。2)桥头台背填料不当,因路基沉陷造成桥头跳车,冲击毁坏桥面板。3)桥面排水构造物孔口堵塞,排水不畅,诱发桥面的毁坏。
1.5 附属工程产生的主要病害
锥、护坡填土压不实,局部造成塌陷,洪水冲刷,部分护坡工程不同程度毁坏,影响桥台稳定。
2 公路旧桥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小病害不及时修复
桥梁营运中出现的一些小病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从而诱发大的病害,危及桥梁自身安全,影响道路畅通。实践证明:维修加固旧桥,提高其承载力,是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
2.2 旧桥检测
对旧桥的检测、评定尚无简便可操作性的标准依据,检测机构由于承担风险,权威检测收费高,因此,大部分中、小旧桥只凭专家外观观测及经验判定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改造方案的拟定。
2.3 旧桥原始资料缺乏
由于机构调整档案管理不规范,每座桥的技术资料在搬迁时丢失或原先就未完善资料及归档,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技术资料更难查找,对桥梁的维修加固决策带来不便,造成准确性的偏差。另外,桥梁的常年定期检查资料亦不完善、不全面,个别术语描述不规范准确,甚至有误。
2.4 旧桥改造资金投入不足
公路旧桥改造的关键问题是建设资金问题,近几年来,我省公路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公路旧桥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也重视了国省干线公路旧桥的改造工作,但力度不够,资金不足。根据省公路管理局2007年9月统计资料数据显示,现存在役被评定为三类、四类、五类公路桥梁的有180座,而近三年无论是改造的数量还是投入的资金,均严重不足,比如:2006年投资1 383.4万元改造13座;2007年投资11 981.31万元改造23座;2008年投资3 500万元改造20座。
2.5 公路旧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尚未健全
应急抢险专业化、机械化队伍尚未建立,事件突发时的快速应急处治、救援能力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值得深思。
3 公路旧桥改造措施的探讨
公路旧桥主要体现在其使用功能、结构承载力和使用价值等方面的不足,在对其进行加固、改造处治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然后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
3.1 旧桥加固改造技术措施
3.1.1 旧桥承载力不足
1)如果是钢筋混凝土梁桥,可在梁顶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增大主梁建筑厚度和抗压截面强度,并改善旧桥荷载的横向分布。2)当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不满足时,可采用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增加配筋的加固方法。3)当拱式桥梁的主拱圈出现裂缝或主拱圈厚度不足时,在不影响桥下净空与泄水要求时,可采用在原拱圈下浇筑或锚喷混凝土新拱圈。
3.1.2 出现不均匀沉降
1)当因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埋深太浅时,可采用扩大基础底部面积的加固方法。2)当桥墩台桩长不足,或因水流冲刷等原因致使墩台发生沉陷时,可采用在桩式基础的周围补加钻孔桩,以增强桩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1.3 旧桥的加宽改造
石拱桥的加宽改造:1)原桥墩外伸部分拆除难度大,旧石拱桥大多为扩大式刚性基础,外伸部分在扩宽时需拆除,以避免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2)新旧桥接缝处理,易诱发桥面接缝处断裂,应做好这方面的补强,防止新旧桥桥面接缝处产生断裂。3)基础开挖工期合理,避免因支撑不牢而影响旧桥基础。
板式桥的加宽改造:1)加宽部分桥墩宜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2)上部结构应与原桥上部结构相同。3)钻孔桩避开老桥墩基础的影响。
3.2 旧桥改造管理措施
1)建立旧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各养护单位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及情况汇报。2)不按要求对旧桥进行检查,出现问题未及时处理,隐瞒不报并造成恶劣影响或对旧桥改造工程监管不力,导致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3)旧桥改造实行计划上报审批制度,凡经批复列入年度改造计划项目的旧桥均应按二阶段设计,改造资金专款专用,且不得超出批复预算价。
4 结语
公路旧桥是公路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然环境和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必然产物,公路旧桥改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提高认识,加强对旧桥改造的管理并同时通过改造培训、经验交流等途径来了解国内外公路旧桥改造的方法和发展方向,是搞好旧桥改造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玉忠.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9.
旧模式管理 篇9
[摘要]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可以通过加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综合管理,来实现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市政道路的改造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拓宽现有的道路及对原有道路的补强翻修。然而市政旧道路改造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工程中要坚持实事求的原则,通过原材料的严格把关及施工环节的严格控制,来确保施工效果的最终实现。本文主要从路况补强方法、原材料的控制、混合料级配关、工程质量管理以及附属管理等方面简述了市政道路的旧路改造,以期实现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改造;旧道改造;补强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285-01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成为城市市政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这就使得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也随之增加,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市政旧道改造工程占有很大的比例,为此必须通过管理方法的不断提高来保证市政旧道改造工程的顺利施工。在市政旧道改造工程的施工中,需要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市政道路改造常用方法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提升旧道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路况补强方法不同
市政道路的旧路改造工程项目施工中,采取最多的方法就是旧路补强方法,通过这一方法的实施能够达到理想的改造效果。施工中要对原有旧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考察,要具体问题具体位分析,这样才能科学的选取旧路改造的处理方法。如果原有的市政道路路面的损坏程度不大的时候,可以选取对原有路面进行铣刨处理,通过铣刨厚度的适当控制,来达到改造效果。在实施完铣刨工作之后还要做好路面残渣额清除,要做到清除工作的彻底全面,这样才能减少道路新结构层与旧结构层间的残留夹层,以实现道路补强效果的最终实现。另外,如果市政旧路的损害情况比较严重,多数都要将原有路面上的旧结构层进行全面清除,还要通过压实处理来做好旧结构层下面的路基处理工作。在路基的压实处理中,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就是路基和其它部位之间的衔接,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衔接缝隙的产生。除此之外,道路在温度变化比较大的时候,或者受到重型车载的影响而出现严重损害的时候,就要对原有的市政旧路进行彻底全面的清除。在清除的同时还要通过路断结构的科学设计来推进原路面的全面翻新及重建。
2 从实际出发,把好原材料控制关
市政道路的旧道改造工程,需要运用很多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就会给施工质量的最终实现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旧道改造工程中就要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对市政道路改造质量的科学把控。在旧路改造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严把质量关。通过工程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把好,能够保证路面的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有效实现,除此之外,还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稳底基层质量控制。在市政旧路工程的施工中,要严格做好集料的选择,这样才能保证集料在整体路面结构层中起到抵抗路面变形的重要作用。施工中如果能够在集料和沥青间实现良好的黏附性,就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和水稳定性。市政旧路改造工程的实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采集,要选取那些石质坚硬,耐磨性比较好的原材料,这样能够实现很好的黏附性能。
3 科学施工保质量,把好混合料级配关
在市政旧路工程的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各种特性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高温稳定性,还是低温抗裂性,抑或是路面表面特性以及耐久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时,要做好混合料之间的关联性研究,通过科学配比能够平衡和优化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性能。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当地的具体交通情况以及气候条件有所把握,要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来保证路面的水稳定特性和路面持久耐用性的实现,最终实现水破坏的各种预防。在道路改造工程中,路面的抗渗性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为此要严格控制好这一环节的施工,通过采用掺加抗剥落剂或在矿粉中掺加相应比例水泥的方法,来实现混合料水稳性的不断提高。工程施工中如果选择了掺加水泥的方法,就必须要保证掺加剂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为了提高混合料的抗渗性,还要做好级配范围的合理科学选择。
4 严控施工环节,把好工程质量管理关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管理工作是及其复杂的,要做好施工适量的严格把控,就要综合考虑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为了防止车辆过载造成的路基损坏,就要在水稳碎石的施工过程中,充分保证碎石基层在旧道路改造的路面铺筑强度。值得注意的是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通过6~7天的养生期的等待之后在进行沥青的施工工作。在市政道理改造工程的施工中,每道工序都很重要,各个工序及环节都要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程序,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来实现理想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目标管理、程序工化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市政道路改造的施工,要做好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具体的质量责任、工期责任以及费用责任,来控制好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做好施工工序中关键节点位置的科学监督检测,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检查、评定等工作的科学开展,也能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做好沥青拌合料的质量控制,通过油石比例懂得科学选择以及稳定度以及流值指标的控制。尤其要注意的是,做好各层摊铺之前顶面的高度清洁工作。在市政改造质量管理中,还要做好面层摊铺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混合料摊铺作业的开展中,要通过连续摊铺施工,来达到较高的路面平整度,通过这一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达到高标准及高质量的路面改造效果。在市政道路的改造中,要严格控制好路面的碾压质量,在路面初压工程的施工中,最好使用60~80kN的双轮压路机进行碾压,还要注意速度的控制,通过合适的速度控制选择来保证混合料的逐步稳定。在采取这种碾压方法时,要注意复压作业的科学开展,这样才能够实现预期的压实度设计效果。在碾压工作的开展中,要实现理想的碾压效果,就要做好压实度及碾压次数的科学控制,通过合理措施的选取来消除此前碾压过程中留下来的压路机的轮迹,最终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5 做好附属管理,把好工程美化关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关系着市容市貌的管理。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旧道改造工程能够实现比较美观的效果,就要做好道路与环境的相互配合,通过科学措施的采取来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能够达到比较美观的效果。在市政道路的改造及维修过程中,可以选取具有美化效果的道路路缘石,这样就能够通过一次成型铺设来达到比较美观的市政道路施工效果。通过市政道路施工附属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让新改造的路面实现与周围环境相的和谐,最终在保证工程内部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市政道路的路面美观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旧道路改造工程中,科学的综合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推行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管控效果。这些综合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顺利如期进行,还能通过原材料及混料的配比控制,来保证施工质量的最终实现。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离不开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及管理方法的创新,相关施工职能部门要严格进行施工环节的科学管控,以保证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科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有关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1. 引言
随着公路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桥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因此, 对公路的旧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对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的不规范性, 急需建立有效的旧桥梁养护管理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就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2. 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对策分析
2.1 公路旧桥梁养护人力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人力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养护人员的培训;2养护人员的激励制度。
(1) 养护人员的培训
养护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 如分级培训方式、分期培训方式、以及网络培训方式。下面对这三种培训方式进行详细的探讨。
分级培训对策:是指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养护人员, 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使其满足桥梁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如对普通的养护人员主要是做一些识别桥梁病害的培训, 然而对桥梁养护加固设计人员主要是做一些结构设计、加固分析方面的培训。
分期培训对策:是指对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定期培训通常是安排在桥梁养护的淡季, 而不定期培训主要是安排在新员工上岗培训以及特殊养护项目培训。
网络培训对策:是指通过网络、网站以及论坛等对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培训。与前者培训方式相比, 网络培训有其相应的优点:1培训时间安排灵活;2培训内容广。
(2) 养护人员激励制度
养护人员激励制度是指通过经济补助、精神鼓励以及领导认可等方式, 使桥梁养护人员得以快速成长, 满足工作需要。
2.2 公路旧桥梁养护材料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材料管理主要包括养护材料的采购、养护材料的存放以及养护材料的使用三个方面, 下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1) 养护材料的采购
养护材料的采购主要采用以下对策进行管理:1确保质量, 是指对养护材料采购时, 首先要先看样品再订货, 先验货再收货;2及时、准确, 是指对养护材料采购时, 首先采购急用的后采备用的;3价格合理, 是指通过前期详细的市场调研以及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来采购合适的养护材料。
(2) 养护材料的存放
由于桥梁养护工作队伍巨大, 养护站点多, 养护工作连续, 因此合理存放养护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通过以下对策来合理存放养护材料:1选择合理的存放地点;2分门别类存放;3及时清点存货。
(3) 养护材料的使用
养护材料要按计划使用、按进度领取、均衡供应、及时回收未使用的材料, 从而使养护材料得到高效的使用。
2.3 公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主要包括合理购置养护设备和合理使用养护设备。下面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合理购置养护设备
由于养护设备有多种多样的品种, 购置合适的养护设备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主要通过以下对策购置合适的养护设备。一是对养护设备进行调研, 收集国内外各种不同的养护设备相关信息, 并对其对比, 选择最优的养护设备;二是选择功能适用的养护设备, 而不是选择功能特别多、性能特别先进的养护设备;三是选择性价比高的养护设备。性能相关不大, 通常优先考虑价格较低的以及优先考虑国产的养护设备。
(2) 合理使用养护设备
合理使用养护设备不仅能有效地减少设备能源消耗, 同时也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还能使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主要通过以下对策来实现养护设备的合理使用:一是分类别使用。是指针对不同的用途来使用不同的养护设备。二是大型养护设备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三是养护人员要懂养护设备构造、要懂养护设备原理、会使用养护设备以及会保养养护设备。四是控制养护设备使用环境。由于桥梁养护大多都在室外作业且站点多, 因此, 要采用合适的措施控制养护设备使用环境。
2.4 公路旧桥梁养护时间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时间管理实质是指在有限时间内找出旧桥梁的病害,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使旧桥梁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以桥梁检查时间为例, 国内外在检查时间、周期上有所差别。如美国:全国桥梁检测时间为每两年检测一次。丹麦:检测时间根据上次桥梁检查结果而定, 可分为1年至6年。中国:桥梁检查时间分以下几种, 一种经常检查, 时间为每季度一次;定期检查:时间为3年一次, 或1年-5年一次。
然而, 在实际桥梁养护时间上, 养护部门通常采用四查制, 一是桥梁养护工作人员的日常检查;二是基层桥梁养护部门定期检查;三是市级桥梁养护单位定期检查;四是省级桥梁养护单位随机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2.5 公路旧桥梁养护资金管理
养护资金是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中重要因素之一, 其资金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目前, 我国公路旧桥梁养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 再加之常常被挪用, 从而导致桥梁养护工作较难顺利开展。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机、料等费用全部包含在公路养护费里, 再加之养护单位人员严重过剩, 同时对人、机、料的管理不到位, 最终造成了桥梁养护资金的恶性循环。
针对上述桥梁养护资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国家专项资金:随着税收的改革, 国家专项资金逐渐成为桥梁养护资金的首要来源;二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护资金短缺, 但需考虑相应的利息以及期限;三是开办第三产业:结合国家政策, 开办第三产业, 才是有效解决桥梁养护资金不足的长远对策。
3. 结语
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文本从桥梁养护人员、桥梁养护设备、桥梁养护材料、桥梁养护时间以及桥梁养护资金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宝平, 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 2005 (4) :45-48.
[2]屈耀庭,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和养护机械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0 (6)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