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心模式

2024-10-10

管理中心模式(共12篇)

管理中心模式 篇1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护理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护理操作。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近几年, 我院不断改进输液中心管理模式,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输液中心的工作性质与特点

输液中心作为门诊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场所, 具有患者多、人员流动快、病种多、用药种类多、护患关系建立时间短的特点, 而且输液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体质强弱的差异较大, 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护士的人性化服务不到位,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个体化基本需求, 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不满、怨恨等情绪, 并将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这种繁忙紧张又容易引起不满的工作使护士难以按计划开展工作, 致使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造成护理缺陷、事故, 引发护理纠纷, 给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带来隐患。

2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输液中心布局不合理

输液中心空间小, 治疗、配药、输液观察室设置不科学。输液治疗基础设施简单, 输液座椅和床位紧张;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多且以儿童为主, 由于部分患者卫生习惯差, 冬天开窗通风受限, 致使输液中心空气清洁度相对较差, 成为医院内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2.2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门诊输液高峰期, 少数护士为了能尽快完成工作, 自行削减操作程序, 查对不到位, 少用或多用药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如巡视不及时) , 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也不能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不强, 忽视患者的知情权。

2.3 护理管理不规范

护理人员短缺, 工作量超负荷, 护理工作又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责任心, 致使护士身心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护理工作未按患者的需要和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能力、责任心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2.4 人本服务不到位

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欠缺, 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问, 护士往往不讲究方法, 回答简单、生硬, 易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使他们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护士对健康教育认识不够, 不能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疾病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3 重塑管理模式

3.1 环境布局科学合理

为了使静脉输液工作有序和有效进行, 减少由空间小、环境不合理引起的患者不满, 医院应重新修建输液中心。

3.1.1 合理布局, 防止交叉感染

设置成人、儿童输液室和观察床位及可调试座椅,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儿童输液室可根据系统病种分呼吸区和消化区,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为特殊感染患者设置隔离观察室。

3.1.2 规范设置治疗室

治疗室两侧为整体透明玻璃墙及室内设置一体化的操作台, 可使患者观察到护士的操作。儿童输液室设置两张操作台, 光线明亮, 利于操作。

3.1.3 实施人性化服务

配置悬挂式电视机, 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 适时播放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 以满足患者对保健知识的需求。配备开水保温桶、一次性口杯, 满足患者服药、解渴、冲奶粉等需求。儿童输液室配备若干个小便桶, 以便儿童输液时使用。

3.2 健全规章制度, 防止护理缺陷

根据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及服务对象的特点,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2.1 修订制度

执行岗位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 建立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系统 (即不良事件上报、优先处理、责任等管理办法和要求) 。适时启动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程序、患者发生输液外渗时的应急程序、输液区发生护理纠纷预防预案等。

3.2.2 加强质量控制

充分发挥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作用, 严把护理质量关。通过对各环节的要求, 加大督促、检查、落实力度, 做到人人把关、层层查对、卡物相符、照卡执行, 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3 强化护士素质, 树立安全意识

护士拥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不仅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而且能增强其自信心。

3.3.1 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使护士不随意简化工作程序, 不抱有侥幸心理, 不凭主观经验行事。

3.3.2 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输液中心护士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学习, 主要实现2个目的:学历层次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全科性。主要掌握输液反应、高热惊厥、气管异物等在输液中心的抢救配合, 以及各种化疗药的用药护理等。

3.3.3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技术培训、经验交流, 例如:在培训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时, 由2名护士配合完成整个穿刺过程, 一名资深护士穿刺, 另一名辅助护士协助固定患儿头部, 通过观察资深护士的穿刺动作, 学习选择血管的方法及穿刺技巧。也可在资深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达到培养、带教、指导工作的目的。

3.4 规范操作程序,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输液中心将静脉输液的整个过程分为分诊、配药、静脉穿刺和输液巡视。

3.5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控制院内感染

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为此, 输液中心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 如《医院感染检测制度》《医院感染实施细则》《消毒隔离制度》等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 力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输液高峰期, 做好分诊导诊工作, 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对传染性疾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及时隔离;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5.1 重视手卫生

护理工作繁忙时段, 护理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 治疗时做到每位患者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3.5.2 加强空气消毒

输液中心早、晚开窗通风, 紫外线消毒, 地面、座椅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以创造清洁的就医环境。

3.6 实施整体护理, 提高患者满意度

3.6.1 合理排班, 分工明确

门诊输液中心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 安排毕业1~2年的护士主要负责成人患者输液, 3~5年有穿刺经验的护士或护师负责儿童输液, 以减少因穿刺技术不过关而引起的投诉。

3.6.2 重视带教、培训

护理人员采用强弱搭配、新老结队相互配合、相互督促的方式, 进一步加强年轻护士的培养和带教工作。

3.6.3 加强交流沟通

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发挥语言的特殊功效, 杜绝“哑巴”操作, 使用患者易于接受的语言, 语调柔和、语速适中, 可采用适当称呼以融洽护患关系, 如爷爷、奶奶等。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 严禁敷衍了事,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 要树立换位思考及患者无小事的理念。

3.7 重视健康教育,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健康宣教也是门诊输液中心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度,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7.1 健康教育形式

借助护士对患者实施治疗操作的机会, 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语言性教育;通过示范传授一些简单的操作技巧进行示范性教育;通过向患者及其陪员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进行文字教育。

3.7.2 健康教育方法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应按需宣教, 反复宣教, 才能适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3.7.3 健康教育内容

包括介绍季节性疾病及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及常规治疗方法, 饮食、情绪和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针对不同病种讲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及预防;详细说明输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输液速度的控制及药物反应、渗漏现象的处理和观察等。对于静滴抗癌药物, 输液前应告诉患者药物外渗会导致的后果, 嘱咐患者随时报告输液部位的疼痛和烧灼感, 提高患者觉察静脉炎发生的意识。

4 评价

护理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医院在输液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 让患者在就诊、输液全过程中感受到方便、舒适、快捷、安全、科学、满意, 做到“一切为了患者, 为了患者的一切”, 全方位满足患者的需求, 将护理服务向满足患者多样化、个体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并将服务延伸到预防、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 患者至上”的思想,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征求他们的意见, 建立双向交流、互助互动、互相尊重的新型护患关系。我院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服务态度, 营造良好环境, 提高服务品质, 保证服务质量, 使患者满意度达到98%。

5 讨论

为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要, 良好的医院人文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输液中心护理人员面对的是多层次、需求多样化的患者, 其服务是不同于一般服务行为的特殊服务。因此, 应根据门诊护士临床经验丰富, 但新知识、观念接受较少的特点, 不断加强人性化服务理念, 使其做到以人为本, 主动换位思考, 主动与患者沟通, 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 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蒉

管理中心模式 篇2

以中国会展龙头企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为例

所谓自主管理,是将会展中心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二权合一,自主管理型的会展中心,又兼有“自有自用型”和“自由出租型”两种形式。中国会展业的旗帜——中国国际展览中国心,在中国会展界以专有的自主管理体系,全面形成了集团式经营的多重发展,堪称自主经营的典范。

一、中展集团简介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简称中展集团公司)率属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暨中国国际商会,是中国展览馆协会的理事长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成员,全球展览业协会(UFI)成员和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成员。

中展集团公司旗下北京国展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是受中展集团公司委托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进行经营、管理的职能单位,主要为展商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服务。同时,通过与中国展览界的广泛合作,输出管理、输出品牌。

二、国展国际展览中心公司简介

1、经营管理范围

北京国展国际展览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是率属于中展集团的专业性场馆经营、管理公司。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场馆出租及经营管理、展会项目计划制定及实施;场馆及设施维修、改造、扩建,水电气供应,场馆规划、绿化;展览中心及展会保安、消防、交通管理,集团公司安全、消防管理;中心院内展会现场施工管理等。

2、公司部门设置

(1)综合部:负责行政管理、人事劳资、财务、内部协调、礼宾服务、技 术交流及签证。

(2)场馆经营部:负责场馆营销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市场调研、场馆出租、馆租及相关费用的核收,展会项目执行方案的制定及监督执行。

(3)技术保障部:负责中心统一规划;保障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与维护;对中心改建、扩建等项目进行报批、招标及实施监督;负责中心院内的绿化、中心院内设施的维护及公司所属建筑物、场地、构筑物、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

(4)安全保卫部:负责展会安全,消防安全,交通秩序,展场及中心大院 秩序;与公安、交通、治安等部门联络,协助主办单位办理相关(安全、消防)报批手续;协助公安部门处理展会期间发生的治安案件;对进入中心大院的各种证件进行管理;负责集团公司的安全、消防工作。

(5)施工管理部:负责制定中心院内展览施工的有关规定;对施工单位进 行资质认证;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审核设计方案;协助信息部门发放有关证件;负责水电气管理,收取各项费用。

3、业务服务内容

(1)策划、开发、组织和承办各种展会和会议:国内组展、国外组展。

(2)出租展览场地:展会现场运营管理,照明及水、电、压缩空气、冷暖空调的提供,保洁、垃圾清理服务,保安服务与停车服务。

(3)出租会议室、贵宾室:为会议、各类专业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来访贵宾提供场所及服务。

(4)站台搭建服务:搭建标准展台,铺设地毯,在安装展台照明设施,设计、搭建特殊装修展台。

(5)信息服务:提供展会电话、传真的安装和国际互联网接入。

(6)展品运输及报关服务:提供国内外展品运输及报关、动植物检疫服务。

(7)物品租赁服务:现场提供各种布展家具、视听设备、花草等物品出租服务。

(8)物业管理:基于展览服务企业的商务写字楼出租业务及物业管理服务。

(10)餐饮服务:现场提供各种冷热饮料,快餐、自助餐和预定盒饭等服务。

(11)商务中心:提供国际和国内长途电话、传真、打字、复印、电脑刻字、电脑上网服务、制作名片及各种标牌等。

(12)售货亭:现场出售各种布展用品、装饰用品、五金工具及相关用品。

(13)其他服务:承办新闻发布会、开幕式,提供翻译人员、保安人员,协助预定客房及宴会服务。

三、经营管理特点

(1)“一条龙”服务。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方便客户办理展会的相关手续,专门设有“展览客户服务中心”,主办单位及参展商可在该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理施工管理报审,水电气报审,现场安全保卫服务以及工程设计的申请,电器、花卉、储运、施工道具等用品的租赁业务。现场还设有结算中心,以方便客户的费用结算,既节约了客户时间,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2)公司化体制。根据业务发展,分别将经营实体以分公司的方式单独经营,有效保障了经营的灵活性和收益的稳定性。

以北京华港展览公司为例,作为中展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其业务范围为在中国境内自主策划、开发、组织、承办各类专业展览与会议(论坛);统一经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展集团在中国境内主办、组织、合办、协办、承办的各类专业展览和会议;并受中展集团委托管理华港国际展览(香港)有限公司。

(3)国际化运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充分利用集团化的优势挖掘展览资源,开发出国展览业务。中展海外展览公司专门组织国内企业出国参加国际知名专业博览会,组织同国际展览业务相关的专业考察;承接国内有关行业协会、地方经贸部门在境外的展览会。业务领域涵盖了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和巴西等国。

(4)强强联手合作发展。在与国际会展业巨头的合作上,京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是很好的例证。作为与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会服务公司的合资企业,除从事各类国际展览会的承办、市场信息咨询及展览工程设计等项业务,还承担着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在华总代理的业务。

四、会展中心的管理规范

会展中心的岗位设置,应主要以提供给展会服务各方面服务为基准。除内部 管理规范外,会展中心从工作便利、安全等角度,还应对提供展会服务的搭建商等作出规范要求。

五、业务运作流程及其细则

1、会展中心接展工作流程

以会展中心中展会服务项目经理的工作计划为例,说明会展中心在接待展 会时应该配合的具体工作。

(1)销售部通过业务开发签订销售合同。

(2)展览服务部门接到通知,为展会立项。

(3)与展会主办单位衔接,提供展会运营服务提示、推介服务及有关规定。

(4)在会展中心内部各部门参与的服务项目组之间建立通讯录。

(5)与主办单位协商并汇总展会情况及服务需求情况,填写展会综合情况 统计表。

(6)与主办单位协商,检查有关图表的递交情况,包括室内外施工、水电 图纸,公安消防手续表格、电话安装图表、技术交流申请表、鉴证申请表。

(7)在会展中心内部各部门参与服务的项目组之间召集展会通气会,备好 材料。

(8)召集由展会主办单位及会展中心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

(9)与主办单位落实部分服务项目需求情况,如礼宾、车证、提前进馆等 并填单送达相关部门。

(10)召集由主办单位,施工代理、运输代理、保卫部、技术保障部参加 的进馆会议。

(11)协助主办单位、技术保障部、保卫部办理验馆手续。

(12)配合主办单位、展商、服务商和会展中心内部各部门受理投诉,受 理加班和递转其他服务申请。

(13)出席由公司保卫部召集的由主办单位、保卫部、技术保障部、市区 公安消防部门共同参加的展览会安防会议。

(14)参与检查现场,协同保卫部、技术保障部、市区公安、消防部门检 查安防设施落实情况。

(15)结合布展情况及销售合同签约情况,核实合同外面积,填写合同外 面积核实记录单。

(16)展中部门及服务协调。

(17)出席由主办单位召开的专场会议。

(18)召集由主办单位、施工代理、运输代理、保卫部、技术保障部等参 加的撤馆会议。

(19)协助主办单位、技术保障部、保卫部办理验馆手续。

(20)发放、回收主办单位意见反馈表。

(21)填写项目组评定表。

(22)汇总展会情况,填写展会数据统计表。

(23)整理装订主办意见反馈表、项目组评定表并上交至运营主管经理。

(24)走访展览会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听取意见,改进服务工作。

2、展会服务的综合收益

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展会活动多是以出租场地面积获得展会收益的,而一般会忽略展会多重广告位出租的收益。比如,展馆顶棚网架上吊挂条幅等形式的吊点悬挂广告位、展馆内外不同位置的广告宣传等。会展中心的综合服务还包括:展具、展架、器材的出租、设计、搭建,以及其他服务项目(水、电、气通信、餐饮、花卉服务等)的多种服务收益。

六、规范与计划管理

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体系,均始于规范的操控与计划的严谨。在会展中心 的管理当中,同样体现着这些重要的管理要素。

管理中心模式 篇3

1 基层医院分散管理存在的不利因素

1.1清洗质量不合格 分散管理模式时手术护士和临床护士在处理大量手术和诊疗服务同时要处置手术器械,导致清洗不彻底,器械出现锈渍、污渍;复杂的器械和手术吸头没有专用清洗用具,清洗后器械和管壁有黑色附着物,临床科室使用包布做不到一用一洗,包布出现不洁有破损,总之所有污染物污物形成的生物膜影响清洗质量,最终造成灭菌失败。

1.2 清洁剂、器械润滑剂等耗材使用 酶清洁剂去污能力强,器械润滑剂在器械上形成保护膜,不会影响蒸汽穿透力但成本大,科室在清洗时做不到用以上耗材,影响清洗质量和器械保养。而消毒供应室在使用以上耗材时不能很好做成本控制。

2 针对存在缺陷依据新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进行改进措施

2.1方法

2.1.1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过渡 我院供应室于2008年对全院换药碗进行集中清洗,清洗后换药碗、镊子清洁,无血渍、锈渍,使清洗质量得到了提高,器械使用寿命延长降低了成本。

2.1.2临床科室的缝合包等物品集中管理 2009年12月1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实施后,消毒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室积极沟通,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制定了不同规格的缝合包,实行标准化生产,减少同种手术不同规格的差异,同时配制器械卡,粘贴于不同规格的标准配制包上,使标示清晰便于识别。随后又推出不同科室专用包,让操作者使用更方便灵活,最终实现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集中管理后器械关节齿牙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功能完好无损伤,标准化生产很好地控制了质量并达到成本控制。

2.1.3器械装配的技术规程式图示 制定各类包的装配图,依据装配图核对器械种类、规格、数量,拆卸器械组装配套,使包装规范化,减少了工作中的差错。

2.1.4手术器械的集中管理 手术室工作量大,器械种类、规格较多,我院供应室先从部分器械包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供应开始,逐渐增加到全部的集中管理,使资源共享节省了人力、物力,减轻了手术护士工作量。

2.1.5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的集中管理 压脉带、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回收后按清洗消毒操作作流程进行,集中消毒既控制了医院内感染又降低了成本。

2.1.6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 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则标准;加强质量监测,物理检测每锅进行,不合格不发放。化学检测每包放置不合格不得发放。生物监测每周进行,不合格尽快召回。植入物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每日空锅进行B-D则试,新安装的灭菌器连续三次生物监测测试合格方可使用,质量监测贯穿整个工作流程。

2.2建立建全制度

CSSD是院内感染控制的中心,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又为院内感染的控制起保驾护航作用,我院CSSD建立建全岗位职责、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相关记录,保证了物品安全。

2.3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培训

2.3.1 我院对CSSD护士同过外出进修培训和院内培训相接合进行有针对性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强化专科知识和医院内感染知识,使人人都了解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大意义,只有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计划和措施变为护理人员的原望和自觉行为,才能切实控制或防止感染发生。

2.3.2工作质量提高不仅需要管理者加强管理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团队意识让他们自觉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2.3.3组织领导

分管院领导、医院感染科、护理部每月定期对CSSD进行检查,使得控制院感措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4改善建筑結构与增添必要设施。

2.4.1我院对原有的供应室进行了扩建和改建使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遵循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而且在新院的建设中请相关专家进行设计使建筑面积兼顾医院发展规划需要。

2.4.2在集中管理过程中我院按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要求增添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等设备设施,使其符合同家相关标准。

3 管理效应

集中管理确保了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率,确保了全院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实施集中管理后使人力,物力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并达到成本控制,同时也健全了制度、操作流程,提升了专科护士业务技术,增加了专科护士质量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4

当前,在医院的设备管理和使用中都普遍存在着设备闲置、购置重复等问题,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极大浪费。我院的设备管理采用的是科室“自管自用”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端:①设备只能随本科室的危急病人情况需要不定时地开机,相当长的时间内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益;②由于各科室拥有的设备数量有限,许多科室尚未能配备呼吸机、监护仪等,一旦有危重病人急需用呼吸机或重症监护时,借调设备困难,协调时间长,而且科室之间互相借调常发生机器故障、零配件丢失损坏等纠纷,既影响科室感情,又延误对病人的救治;③我院的医疗科室相对独立,临床科室小而全,如果分散配置,全部满足,必然造成设备的重复引进,资源浪费;④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购买的医疗设备要扣除折旧费,无论设备的使用率如何,在每月的成本核算中都要在科室支出中扣除,这样设备闲置无形中就给科室增加了负担。

针对上述现状,参考其它医院的成功案例,我院拟成立设备租赁中心,对一些小型通用的医疗设备采用“专管共用”的模式,即除了把专用性强的设备配置到科室中,对多科室通用的高价位的、常用的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心电图、除颤仪、血糖仪、褥疮垫等设备归租赁中心管理,使用科室需要时去租赁中心租借,根据使用时数交纳一定租赁费,用后及时归还,不耽误其他科室借用。这样,既能满足不同科室的使用需求,又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综合效率和效益。

1 设备租赁中心的管理模式

(1)管理范围根据我院实际医疗设备配置情况,设备的使用率和需求状况以及租赁中心现有人员的配置,租赁中心的管理范围为(除急诊、ICU、CCU外)各临床科室配置的呼吸机、血氧仪、输液泵、注射泵、除颤、监护等,以后再逐步扩大到各科室通用和便于搬运的设备都归租赁中心管理。

(2)工作流程①使用科室持租赁申请单(科室负责人或当班护士签字)来租赁中心借仪器。②租赁中心工作人员与科室人员当面共同试机,双方认可后签字借出。③科室使用完后将仪器及时归还租赁中心,并带医嘱单,由中心工作人员负责登记仪器使用时数,并对仪器验收,各项一一登记在案。④中心配有一名夜间调配人员,白班人员每日将仪器租赁情况和备用情况进行登记,下午5点前交到夜间调配人员手中。⑤送回的设备按照要求进行消毒、试机,完毕后放入存放室,供其它科室下次借用。

(3)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租赁中心的设备管理水平,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租赁中心现已制定了《租赁中心仪器使用规章制度》、《租赁中心工作人员职责》、《服务公约》、《差错登记制度》、《消毒制度》、《租赁中心设备使用评估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

(4)收费制度制定合理的租金收取原则是促进租赁工作延伸发展的润滑剂,我院按小时为单位收取租赁费用,科室租赁设备的收入及租金计算如下:

收入=每小时收费价格×租赁时数

租金=每小时的设备折旧费×租赁时数

其中:每小时设备折旧费=某种设备的平均价格÷折旧年限÷12个月÷31天÷24小时×(1+50%),50%包括:维修费、材料费、维护清洁费、管理费等。

租金从租赁之日起收取,到设备退回验收交接完终止,凭医嘱单计算租赁时数,按月结算租金。租赁期间丢失和非正常损坏的零部件,由科室按价赔偿。

(5)人员配置及工作职责我院租赁中心设在医学工程科,设备的调配、维修、维护由医学工程科配备一名护士和两名对设备较熟悉的人员负责。工作内容为:①设备的日常租赁、登记工作;②建立中心的设备档案,填写各种机型的账、卡;③掌握中心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参数的设定、警报的解除等,制定操作规范,指导临床科室使用,杜绝违章操作;④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完好率;⑤对科室还回的设备认真验收,检查机器的完好以及零配件是否完整;⑥对科室送回的仪器,按要求进行消毒,防止因消毒不妥而造成院内感染;每日下使用科室巡视,观察仪器设备的使用及运行情况,查询临时医嘱单,核对记账情况;⑦登记每日仪器的租赁情况及备用情况,供夜班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调配;⑧做好每月仪器设备的使用核算、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月报表的填写,上报医学工程部,由医学工程部备案后上报院经济核算办公室;⑨听取临床科室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做到合理调配等。

2 租赁模式的优势

(1)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成立租赁中心后,设备的闲置时间显著减少,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做到了物尽其用。

(2)盘活医院存量,优化资源配置采用设备租赁的方法,可杜绝科室和个人独占医疗设备,减少医疗设备的重复购置,使医院的医疗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益。

(3)减少科室支出,增加医院收益租赁中心对科室按时计费,列入科室成本,科室把病人使用机器费用记入病人医疗费账户,由于管理完善,减少了错漏收费,加上机器使用率的提高,机器使用寿命的延长,增加了医院的收益。

采用设备租赁前,设备无论是否使用,科室都要全部负担设备的折旧费,采用设备租赁后,科室只负担租赁时间内的设备折旧费,成本支出大幅减少。

(4)减少机器故障率,降低设备消耗租赁中心由专职工程师全面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对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工作责任心强,机器使用正确、规范,势必会降低机器故障率,减少设备损耗,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5)可以提高工程人员的积极性使工程人员的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平时就注意仪器的使用保养,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常规仪器拿来就能用。

3 发展前景

设备租赁有利于提高医院设备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浪费,有利于加强技术协作,提高医疗质量。它以经济手段为杠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设备的现场管理,促进维修秩序的完善,掌握设备质量状况,由于设备状况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责任明确,提高了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的积极性,专款专用,同时通过租金收取可以解决部分设备更新、大修费用的不足,可加快设备的更新。

设备租赁将是医院设备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我院现以医院内部租赁为主,根据辖区特点,将来还要面向社会开放租赁业务。朝阳区一级医院和社区医疗点较多,社区医疗点有2000多家,卫生局直属一级医院50多家,民营医院1000多家,但这些医疗点的设备都存在不足和落后,与二级三级大医院的设备形成相当大的反差,有些大医院淘汰的设备这些医院还没使用过。除此之外,家庭病床和临终关怀的病人也可以租用医院的医疗仪器来提高医疗质量,取得与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效果。因此,面向社会开放租赁业务,前景也应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徐松.谈医院设备的租赁[J].医疗卫生装备,2003(3):37-38.

[2]方幼平.关于建立医疗设备备件调剂中心的设想[J].医疗设备信息,2001(9):39.

[3]于凤山.现代医疗设备的租赁应用之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5(8):46-47.

[4]王拴武.等.建立医疗设备租赁中心,推进医院的医学工程建设[J].医疗设备信息,2007(5):70-71.

管理中心模式 篇5

对“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模式的研究

。在众多的营销理念里,许多公司都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唯一目标,可结果大多事与愿违,最终难以实现。究其原因,的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与探讨。

“以顾客为中心”的导向营销在管理学上又称作顾客营销,也就是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以全方位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为内容的营销。顾客营销理念是以“顾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最终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理论基础;以顾客的消费心理,行为日益成熟,日益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为市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保障的营销模式,这要求企业要根据每一个顾客的要求,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不开发设计、制作、制订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以实现与每一个顾客一一映射的销售活动。而电子商务,网络技术为实现这种顾客营销提供了优秀的操作平台。

顾客营销比较成功的企业,如美国的戴尔电脑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一谈及“戴尔”,很多人都认为它是电脑的典范,它的成功源于电脑直销模式,那么我们搞电脑直销为什么就没有做成第二个“戴尔”呢?原因是戴尔电脑公司除了电脑直销外,还有非常专业专注的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中国的海尔集团也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您来设计,我来实现”的以顾客为导向的顾客营销理念,由顾客提出自己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如性能、款式、风格、大小、形状等等,“海尔”按订单生产出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家电产品。其产品的人本设计,和富含针对的个性化的实用价值与大众营销的产品价值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因为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人们更追求时尚、新潮、个性等,更重要的是人类走进了一个交通、通讯、信息、生活等相对以往更为发达,更为丰富多彩的时代,社会领域中的诸多变化,影响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消费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由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在众多的营销理念里,许多公司都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唯一目标,可结果大多事与愿违,最终难以实现。为什么同一个营销理念,在国外及国内某些企业能够得以成功实施,但在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却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用呢?究其原因,的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与探讨。

要想真正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模式实施到位,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绝不可以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并模仿这一行为,应从统一思想与其他目标相结合、围绕“以顾客为中心”的团队建设、管理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建立核心竞争力等入手,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一、统一思想与其他目标相结合

对许多公司而言“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唯一目标,最终却难以实现。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将“以顾客为中心”的追求与其它目标相结合。

为了争夺市场与客户,很多企业都提出“以顾客为中心”作为企业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企业高层急于求成,想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目标,而企业的中下层员工由于与高层均于不同地位,看问题的角度不甚统一,甚至反应相对较慢,总在老的管理模式下满足顾客,使之与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和思想相背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笔者认为,企业的改革或建立新的模式不是从局部或靠零零星星的改进,而要从整体出发,建立起公司的整个变革管理体系。系统地推进建立顾客服务、整体流程管理和员工参与等方面的改革,统一“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唯一目标的思想,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唯一目标的文化,以此为中心,并结合其他目标,使企业真正发生大逆转。

二、围绕“以顾客为中心”的团队建设

在建立“以顾客为中心”作为唯一目标的企业中,是否考虑到了组织团队的力量?

因为此时没有团队的支持,其目标往往会落空。当今成功的企业都在做着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他们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缩短流程周期,快速响应,减低成本,开发最具创意的新产品和服务――所有这一切都在同一时间进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团队的力量。企业是从以顾客为中心开始,围绕这个中心建立起配套工程,随后建立基层团队管理流程,然后转向共同领导和自我管理团队。或者通过组织团队使全体员工参与,以顾客为中心,然后转向整合流程管理。围绕“以顾客为中心”构建团队,将使企业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以达到共同目标。

三、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企业才能把已有的和可利用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真正实施“以顾客为中心”的模式,管理创新起着关键作用。管理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的组织创新

管理中心模式 篇6

摘 要 建立起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体制,可以帮助我们理顺企业主管部门与资金结算中心的关系。对内,资结算中心通过对企业单位的各银行账户的管理来挖掘潜力;对外,除了积极筹措资金以外,还要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获得最大利益。在本文中,笔者对两种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利弊,选择了一种相对更具优势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

关键词 资金结算中心 管理模式 分析研究

一、前言

高效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资金结算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的关系流通顺畅,其次资金结算中心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考核、业务管理、业务监督等。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必须像银行运作一样,做到账务日清月结,保证资金头寸调配和各账户余额的及时准确。因此它的主要职责是:

第一,遵守国家与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金融法规以及对资金结算中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第二,统一为集团各企业办理日常结算业务;第三,统一管理集团总部及各企业银行账户;第四,协助企业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帮助企业理财;第五,接受企业贷款申请,通过对外融资和调剂企业存款发放贷款;第六,统一管理、规划、调剂集团资金,加强结算、信贷、资账调剂的规范化管理,防止资金的流失、沉淀、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资金结算中心业务的顺利的运行;第七,负责财务结算中心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第八,通过对外融资筹集集团和各公司经营生产所需的资金。

二、两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的对比

(一)第一种管理模式以自办结算业务为主的结算模式

某行业资金结算中心成立于1994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正规化。但也存在值得商榷、改进的做法。现以某行业集团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为例,对现行的资金结算模式进行分析。

1.目前的资金结算中心的现状

集团公司下属内部单位,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帐户,存入资金。集团内部单位之间以及内部单位与外部单位之间,在发生经济交易时使用相应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通过专门开发的电子联网结算系统(RFSMIS),进行货币资金给付及其资金结算业务。须有接柜、记账、复核、联网管理、票据交换、保管、系统操作、业务主管等岗位完成相关核算、监督业务。同时根据区域的划分,设置不同层次的结算网点。

2.存在的问题

2.1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配备相关数量的人员;

2.2支出各网点的网络通信费用,花费财力、物力维护核算系统;

2.3内部银行帐户,在对外经营中遇到较多障碍。

(二)第二种方案:以金融机构代办为主、企业核算为辅的结算模式

委托银行办理结算业务,企业人员实行监管。

1.方案明细

就是以金融机构开发的系统为主要平台,通过集团客户理财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以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为总账户的三级集团账户管理体系,辅助以网上银行高级客户服务提供总公司对各级账户进行信息查询掌握资金整体情况,达到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的目的。

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方法:

1.1在开设账户方面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建立并运行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为了使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银行结算网络,总公司财务部可以采取相关对策,比如,规定总公司下属的各分公司必须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设结算账户,不在设立内部银行账户。并且按照总公司的安排撤销其他银行账户或者逐渐地减少其他银行的信贷与结算等业务量,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和这些银行的合作关系。

1.2账户的定义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运转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为便于资金结算中心能更好地运用银行结算网络,各分公司要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有计划地撤销原来其它银行开设的账户。公司设置总帐户,下属单位为二、三级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核算实现公司内部各类账户资金的全面监控和调度资金的瞬时到位。结算中心通过与银行合作,设立企业银行终端并利用其企业结算系统,使公司总部能通过终端随时查询各分支机构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全面及时地掌握公司的整体资金状况,同时根据公司的资金预算、计划,使需要调度的资金能够在瞬间到账,解决资金调度上存在的时间以及地区差异问题。具体规定:

(1)统一管理公司的银行资金账户,为上市公司各个控股企业在资金结算中心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并进行统一管理。对各控股企业在银行独立开设的资金账户实行审核和备案管理,并对该类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控。

(2)公司总帐户,通过对二级帐户资金进行实时归集,达到掌握和控制全公司资金头寸的目的。收入专户资金来源于产品销售回款和借贷的款项(主要是公司拨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其它业务收入款项,其款项的支出仅限于公司调度款项及支出拨款。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对其分户确定一定的存款限额,在与银行达成充分协议与授权的基础上,超过限额的资金由银行自动划至总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上,低于限额由公司总部根据该分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给予补充资金。支出户资金仅来源于收入,其支出包括采购、工资、税金等所有分公司的支出项

(3)收入专户、支出专户、下属各单位结算户和支出专户作为二级帐户,采用资金实时归集、头寸控制的方法将帐户资金头寸上收总帐户,加入结算网络后,其日常付款结算业务不受影响。

(4)在资金结算中心建立的最初阶段,可先将各销售分公司的账户设立在合作银行,并与全公司资金结算系统连网运行,部分地加快货款回笼速度,减少资金占用。至于各营销网点开户并入合作银行结算网络,可在资金结算中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后逐步實现。

二级帐户采用资金实时归集、头寸控制的方法进行管理,收入资金时,余额实时全额上划总帐户,子帐户可用头寸增加;支出资金时,子帐户可用头寸减少,总帐户实时划拨支付,其对外支付结算业务和互相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不受影响。

(5)直接收款帐户作为三级帐户,每日日终全额上划至公司收入专户,日终余额为零

各下属单位开立的收入汇缴专户,定时全额归集,最好选择每日终了归集,保证误收发生的退款业务,保证日终余额为零。子帐户收入资金时,余额增加,在约定时点自动上划总帐户,余额为零。子帐户原则上不允许支出现金,只办理进款收存、上缴归集业务。

(6)资金结算方式

各下属单位可在当地金融机构开立支出专用帐户,并向开户行申请签约注册加入公司结算网络,注册完成后即可办理正常的支付结算业务。

二级帐户实时归集,余额为零,但可用头寸反映帐户当前可使用资金,资金头寸反映在结算总户。三级帐户由合作银行每天日终通过金融机构资金结算管理的集团客户服务系统,将各子(分)公司收入专户资金划转至二级帐户公司收入专户,二级帐户又通过实时归集将资金头寸反映在结算总户。

(7)利息计算及处理

每季度结息日,合作银行在总帐户结计应付利息,并根据各子(分)公司异地结算户及本地下属公司结算帐户结计出的利息,将应付利息从集团总帐户划入各子(分)公司异地结算帐户及本地下属公司结算帐户。

(8)银企对帐

公司本部及各子(分)公司对帐单及利息清单由合作银行及省内各分行统一提供。

(9)银企服务

通过合作银行的网上银行提供的企业客户服务,可进行信息查询、对帐、网上支付、资金转帐等多种金融服务,实现大型企业集团理财及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的要求。还可根据公司今后业务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要求合作银行适时提供合理、方便的理财服务。

(10)内部核算

公司核算人员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单据,时时登记结算总户的收支情况,以核对金融机构总户的余额。办理协定存款等理财业务,办理沉淀资金的内部调剂,通过网络监督各子户的大额资金支付情况等。

2.该种方案的利弊分析

有利的方面:

第一,利用银行资源,用专业人员、专业系统办理银行结算业务,保证资金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或转移到银行。

第二,资金结算的成本低,投入少。批量处理可以大大节约手续费。

第三,可以达到集中管理、实时查询、统一调度、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资金的目的。

第四,公司投入不多,可以马上实施。

第五,节约了人员的投入,节省劳动成本。可以安排1-2人专职办理与金融机构沟通及相关监督及少量的核算业务。

不利方面是结算中心的结算功能弱化了。

三、总结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式,各有利弊。但从资金风险、资金调动的主动性、结算方式及成本看,采用第二种结算管理模式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高平阳,陈红明.新编会计管理制度与表格设计范本.北京市: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贾忆民.预算与资金管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管理中心模式 篇7

1 研究方法

1.1 护理人员岗位设置

我中心有护理人员11名, 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2名。根据专科兼有门诊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 周期治疗中心特点, 结合护士人力资源, 设有5个护理团队, 每个团队2名护士, 负责门诊、注射及理疗、临床、手术4个岗位。

1.2 护士管理

编写护理手册;制定护理常规及护理措施, 各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质量审核标准;根据标准进行护士工作质量控制, 及时分析、讨论存在问题, 提出整改措施, 并追踪落实情况, 从而保证和持续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同时, 组织护士及时对新开展的助孕技术的护理配合进行研讨, 制定护理常规。

注重专科护士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护理执行力。加强护士梯队建设。根据护士资历制订培训计划: (1) 新护士进行集中岗前培训, 学习中心制度、各种流程、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各项护理常规;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进行岗位带教培训, 认真填写培训卡, 到期考核。 (2) 低年资护士定期轮岗培训, 进行专科理论培训及业务学习, 每季度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轮流讲课。 (3) 每月进行1次全体护士理论及业务考核, 使护士掌握的理论和技能跟上专科发展步伐。

组织护士参加全科病历讨论及质控会议;有计划地选送护士参加辅助生殖技术学习班等, 使其掌握专科基本理论, 了解专科发展动向, 更好地配合新技术的开展。

1.3 对患者的管理

1.3.1 治疗前的宣教

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前, 不孕夫妇应至少参加1次由专科护士主讲的辅助生殖技术讲座, 了解辅助生殖技术的适应证、诊疗过程、周期费用、成功率、时间安排及专科环境和就诊流程、相关工作人员。主讲护士应讲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心理反应及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2]。

1.3.2 临床治疗小组固定

由主管护师全面负责本治疗小组所有患者的治疗指导、护理、宣教及心理疏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为所有患者提供正确信息, 包括心理调适、营养、休息、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帮助患者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IVF治疗中每天的日程安排、监测频率;药物剂量、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同时, 及时在诊疗手册上填写相关信息, 及时清除患者疑虑, 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护患相对固定, 护士更加熟悉患者情况, 使护理工作有序开展。主管护师实行24小时负责制, 减少和避免患者用药及治疗出错。必要时, 主管护师应与医生联系, 协调处理紧急情况, 避免意外发生。

1.3.3 合理的就诊秩序

实行提前预约制度, 以有计划地安排患者就诊;启用电子呼叫系统, 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避免患者因不确定的等待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1.3.4 医生、护士、胚胎研究员之间的沟通

每月安排一次质控会议, 会议内容包括上月周期治疗效果分析、失败病历汇总讨论;医疗、护理及胚胎培养室当月工作汇报。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应共同协商, 制定改进措施。

临床护士每周向胚胎室反馈周期患者情况, 以便胚胎室制订培养液及耗材计划, 既满足使用又杜绝浪费。

临床护士根据胚胎室反馈信息及时向患者反馈受精情况。根据胚胎室反馈的未受精卵子、精子及剩余胚胎处理情况, 及时与患者沟通, 并根据其需求及时与其签署胚胎冷冻知情同意书。

保持治疗小组医生与护士相对固定, 每周举行一次组内例会, 总结上周工作, 就出现的问题共同协商并提出改进方案;指定下周工作重点。

1.3.5 患者资料管理

临床组主管护师接到治疗档案后仔细核查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夫妇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及计划生育证原件, 将复印件存档;查验并落实随访电话;及时取回术前化验及各项检查报告单并存档, 结束治疗周期后患者资料及病历及时整理归档。

建立病历档案库, 长期保存病历资料, 方便患者进行助孕治疗时随时查找旧病历供医生参考。按助孕技术分类及取卵时间顺序登记编号入袋后按档案号摆放, 并将夫妇双方姓名及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 以便根据患者姓名查找档案号。由专人管理档案室, 负责及时编号、登记归档病历, 并对借出和归还病历进行登记。

1.3.6 妊娠结局追踪管理

由专人分别于胚胎移植后4、12周, 妊娠中、晚期和分娩结束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督促患者及时进行围产保健, 指导患者顺利度过孕期, 并及时填写随访记录单。护士长质控1次/月, 及时补漏。

2 结果

在护理人员编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 我中心年工作量逐年增加, 见表1。

通过相关知识的强化宣教, 患者对所采取的辅助生殖技术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 (达90%以上) ;实行患者预约制度后, 中心就诊环节井然有序, 患者等待时间明显缩短, 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近年来, 无一例护理差错或护理纠纷发生;规范档案管理后, 查找病历迅速、便捷, 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时随访, 随访率达95%以上。

2002年, 生殖医学专科顺利通过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准入评审, 2006年3月及2010年1月顺利通过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校验, 2006年12月通过严格筛选被确定为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十大培训基地之一。

3 讨论

3.1 严格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制度是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 是检查工作的依据和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 避免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3]。规范护理行为后, 护理质量稳步提升, 取得了良好成效;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增强了护患间的亲和度, 促进了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3.2 护士业务学习的重要性

迅速发展的生殖医学对专科护士提出较高要求, 护士必须掌握专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各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程序[4], 以适应生殖医学专科发展。规范护理教育, 组织护士参加专科病历讨论、辅助生殖技术研讨会等, 是促使护士强化和更新专科知识, 把握专科发展动态的有效途径。

3.3 始终贯穿健康教育及心理关怀

心理因素与不孕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在不同治疗环节, 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而患者所获相关信息及信息准确性是影响其心理的最主要因素[5]。因此, 宣教必须贯穿于日常护理中, 尤其在主要环节重点指导, 可避免患者因紧张、焦虑导致遗忘、出错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终止治疗。通过一系列健康宣教, 可使患者了解辅助生殖技术、诊疗环境、诊疗程序及注意事项, 掌握个人治疗信息,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为提高妊娠率提供了保证。

3.4 加强设备及物品管理

不孕症治疗中超排卵药物非常昂贵, 患者一旦接受治疗方案, 除自身因素外不能随意终止, 以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或导致医疗纠纷。此外, 常用设备的正常运作, 手术物品如穿刺针、移植管、人工受精管等耗材的保证供应非常重要。设备应由专人保管, 定期维护。常用设备如B超机、负压吸引器、显微操作系统等应备有2套。耗材大部分是进口产品, 护士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预先订购, 避免因供应商缺货而造成耗财供应不足。

3.5 及时电话随访

随访是专科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应由专人负责, 详细记载孕产情况。尤其是接受供精及受卵治疗的患者, 需达到100%的随访, 使夫妇了解子代婚配时反馈有关信息的必要性。各种原因经常会导致失访, 如患者更换居住地址和电话号码等。降低失访率的关键是: (1) 告知患者留下可联系电话和地址的重要性; (2) 正确留下患者的地址和电话; (3) 及时随访, 避免因相隔时间太久造成联络困难。护士长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补漏, 降低失访率。

3.6 病历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文件精神, 生殖中心必须严格保存和管理病历。病历包含了患者个人信息、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助孕手段、治疗过程及有关卵子、精子和胚胎等原始资料, 既涉及患者隐私, 也是不可预计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而生殖医学专科的特点是患者治疗周期长、随访资料多, 大量患者经常回专科复诊, 每次都要找出旧病历供医生参考, 这就易出现病历错位, 致查找困难甚至遗失。故档案室应由专人负责, 病历借出、归还应如实登记, 完成病历及时装订、编码、归档是防止病历遗失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彤彤, 杨伯泉, 陈丽君.不孕对妇女心理状态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 2005, 18 (5) :61.

[2]阎凯麟, 邓中荣, 郭克锋.不孕症患者对试管婴儿的认识及心理卫生状况[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5) :708~709.

[3]黄春玉.急诊外科观察病人的护理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1) :889.

[4]黄荷凤.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

管理中心模式 篇8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 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中, 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育人为本, 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 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 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 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 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 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 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中突出了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和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 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 建设和运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为学生学员、教师队伍、办学经费、基本建设、条件装备、教学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基本业务管理提供现代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而传统的A, C, G及以人为本等管理模式无法应对指数级增长的海量信息, 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对管理模式所提出的科学、准确、及时、无干扰、可操作的要求。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特色, “就业为本, 技能优先, 机制灵活”的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I模式) 应运而生。

二、I管理模式

所谓的I管理模式是指以数据信息为中心进行决策并实施的管理模式, 以科学全面的数据信息为中心进行决策和实施, 并通过实施的反馈数据信息再作用于下一次决策和实施的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I管理模型要素包括信息、决策及实施。即决策Decision←→信息Information←→实施Implement。

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市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信息、上级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指导信息 (政策等) 。外部信息既是一定的决策信息也是一定的实施信息, 它可整理加工形成内部需要信息。信息处理中心就是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的中枢, 它以数据库为技术基础, 存贮、加工、整理、分类各种信息提供给决策方作为决策依据, 提供给执行方作为绝对执行信息, 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实施。

决策方通过信息数据对整体工作目标进行决策, 并发布执行信息, 指导实施工内部信息指本单位工作有关的信息 (政策等) 。

实施方对决策信息进行具体工作实施, 与此同时完成基础信息的收集上传。

总体模式中各部分均可以通过信息中心了解决策的执行程度和效果, 并对决策加以改进, 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掌握总体目标, 坚决执行。随时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及对大局的影响, 减少工作失误, 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工作的实施正是基础信息的来源, 而通过对信息处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也正是决策信息。

三、I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

1. 数据信息的需求分析和分类 (数据层次、功能)

I模式的起点和关键就是对数据信息的提取, 要想准确、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首先要对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分类。为了避免过多的分级造成的结构复杂冗余, 一般分两级为宜。第一级笼统的分为人、财、物, 二级分类再细化为政策、研发、生产、管理、客户和销售等方面。如图1所示。其中, 一级分类的人、财、物是一个旋转的转盘, 即关于人的数据信息可能涉及二级分类的每一个类别。

2. 管理岗位的确定 (定岗定位)

管理岗位的确定主要有管理岗位设置规划、管理岗位应聘机制、管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其中管理岗位的设置规划与数据信息分类层次相对应, 第一层次简单划分为人、财、物三方面, 第二层次细划为政策、生产、研发、管理、销售、客户等方面。管理岗位应聘机制是一个与相应数据信息强相关的量化标准, 应考虑等方面。管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自身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 管理岗位是与数据信息相关的动态循环。

3. 系统平台准备

(1) 硬件网络平台

硬件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内部网络主要分为服务器群、办公内网及其他应用网等3部分。

(2) 软件系统平台

I模式的软件系统平台核心工作是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加工、存储 (如图3所示) 。具体信息包括人、财、物3个方面, 如就业信息服务、学生信息服务、教师电子办公服务、财物管理服务、实习与实训服务等。

4. I管理的实施和执行

好的管理模式能否强化评估、确保落实关键有两个方面:领导重视;操作人员素质。

领导的重视是一个管理模式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领导应该学习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在组织开展相关人员的学习和研讨中要亲自抓、落实到行动中才能保证I管理模式发挥优势效应。

每个岗位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是具有胜任能力,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知识和技能方面: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常识等。技能是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动作活动方式。管理和操作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和实践操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学会”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方面:主要是指归纳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既包括我们间接学习的经验, 也包括在工作中自己总结出的技巧, 突出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主体能动性,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已、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 以及做事情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态度常源于情感, 情感萌生出态度, 而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 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

只有领导的重视和能胜任信息管理岗位的较完备的操作人员才能保证I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通过专项调度、分区片会、绩效公示、工作简报、专项评估、新闻监督等多种方式, 健全经常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度执行督促机制, 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方面落实政策制度规定的责任。

四、I管理模式的意义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I管理模式是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的蜕变。I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缺乏弹性、信息更新速度慢、高层决策不及时等弱势, 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和抗干扰性。I管理模式能够科学及时准确规范完整集中共享信息资源、依据科学数据信息做出决策并在执行中及时发现新的信息反馈给数据信息管理中心, 形成管理模式的良性循环。分层管理人制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依据层次分类合理定岗, 职责清晰, 避免职位冗余。岗位间关系明确、协调工作、避免重复工作,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整体目标的影响。I管理模式的执行和决策信息进度一目了然, 便于监督和管理。统观全局、决策无遗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Z].2010-2012

[2]刘翔, 胡运全, 李明星.6I管理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11

[3]张学先.基于网络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

[4]刘艳.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 2001, 5

管理中心模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所有临床科室、门诊部、手术室,所有可复用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与处理,全部需要集中管理。以往由于管理方法上的缺陷,过多的浪费着人力、精力,并且效果还不明显。之后我院积极组建专门小组,坚决地对全员上下贯彻层级管理理念、实施层级管理的手段方法。目前,本科室在岗护理工作人员共有35名,平均年龄为33.6岁,除了6名中专学历外,其余均为本科、大专学历,其中主要以护师、主管护师为主。

1.2 方法

首先是制定层级管理目标,之后是职责及考评标准的规范,并对科室护理人员逐级、集中来培训,在坚持统筹策略安排下,适当融人一些个例个案来相互集合、组织实施。最后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前后对比,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技能、业务能力等,观察前后差别。

①层级岗位设立。主要依据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009》以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等行业标准规章条例来实施,具体则是结合着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到多方因素指标,比如护理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能力等。

②员工岗位培训内容。这一点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初级在岗员工而言,另一种是专门针对高级员工的培训内容设置。例如,对初级员工,内容设置大致为了解医院规章制度、本科室制度等;其次要进一步熟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以及深入了解认识各工作区域内功能的划分,比如人流、物流的流向等。除此之外,培训内[下转第60页][上接第59页]容在拓展层面,重点培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应急预案的掌握,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之后就是一些常规性护理工作流程,将其有策略、有层级性的分化处置,特别是对于新来的一些实习生、进修生,对于他们来说,“五常法”管理的意义及实施至关重要。

③考核。在建立培训评价考核体系环节,需要重点依据着医院各项操作及国家级质量标准规范来进行,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操作流程考核标准;根据对各级、各岗位员工培训内容来制定专科理论考试内容。考核顺序以员工岗位从下到上来实施,如“初级员工---高级员工---质量管理员---护士长”。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从表1中可以观察到,层级管理模式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对比上,实施后效果显著(P<0.05)。

2.2 技能考核

3 讨论

在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关乎到千家万户居民生命健康的医院,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前,随着大型设备仪器的引进和应用,比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培养锅、超声波清洗机等,这些对于医院的临床实践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对它们的集中管理力度也是很有必要。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对于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是对于护理人员个人业务素质的再塑造,均起到着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结果统计中的表1/表2可以看出,在护理质量比较上,层级管理方法应用实施之后,提升效果显著(P<0.05)。在针对护理人员考核方面,包括理论知识考核评价、业务技能水平的考核评价,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郝淑芹,谢小华,常香远.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层级管理的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85-87.

[2]鄢小燕.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5(29).

[3]谢春玲.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层级管理研究与探讨[C]//2014现代护理论坛.2014.

管理中心模式 篇10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现阶段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预算管理概念。中国人认为,预算管理是一种科学化的预测,是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情况、价值形式以及现有的管理经验基础上,设计出的企业发展目标,企业需要实现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落实上述任务的具体办法。利用预算管理能够调节、控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财务问题,并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目标。

预算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区别于预测,是一种预先式的风险防御系统,影响因素越少,预算过程越简单,所获得的整体预算结果也更准确。第二,区别于财务计划,但隶属于企业计划,是企业落实全方位计划的一体管理方式。第三,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促使企业预算朝着自动化的趋势不断的发展,更是一种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控制管理制度。

二、预算管理落实的问题

(一)没有正确的企业预算管理意识

一般情况下,预算方案的制定是财务部门通过对企业年度预算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制定出来的。因此,很多人将预算认为是财务部门的单纯行为,认为改革预算管理办法“没什么作用”,继而依旧沿用传统的、单一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不健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其实这种思想认知是极为不正确的。当然,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对预算管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且也采取措施加强了预算方面的管理、协调,以及控制。但是,这些企业没有认识到预算对整个企业的综合影响,严重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的落实。

(二)预算管理方式落后,预算管理与考评体系分离

当前,很多企业存在预算方式落后,预算管理与考评体系分离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考核绩效以个人为考核目标,由人力资源部门落实相关的工作。然而,仅仅将个人作为考核的依据,不仅难以全面评价被考核者,也极易造成业务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从预算的管理模式来看,预算不仅是对个人绩效的评定,更应该是是对各个部门业绩的考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的评价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能力,企业在筹资、投资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企业的运营以及企业的盈亏情况,也才能提升员工的集体思想意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三)预算管理者缺乏综合素质

由于思想存在偏差,预算管理者不重视预算管理,继而将自身有限的精力、时间投入进了进其他琐碎的工作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预算管理者很难拥有丰富的预算管理知识,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预算管理者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预算问题能力都难以满足企业预算管理的需求,预算管理缺乏实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的建立与企业品牌的长远性发展。

三、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措施分析

(一)建立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

因为市场处在一个不变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因此,企业想要适应市场就必须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管理办法,充分的考虑市场情况,合理的预估企业资金的流动,并制定出准确的资金预算报表,合理化安排资金的使用结构,强化事前预算的力度。其次,建立与风险识别、评估、预防、控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准确的评估企业资金,强化企业资金的管理,落实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为准确判断企业资金流动、企业经营盈亏等提供参考数据。最后,合理安排筹资结构,全面分析财务对企业的影响,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企业财务的应变力,尽可能的阻止企业财务风险,为预算管理施行提供保障。

(二)一体化总体预算与分预算

有效衔接企业的总体预算与二级预算,合理利用数据资源。保证企业的具体编制顺利进行。因为分预算科学汇总就构成了总预算,所以,在进行分预算的时候,应以二级预算部门和低层级责任中心的相关活动分别为责任中心和预算对象。

(三)落实财务跟踪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

将企业信息化视为企业的财务预警主体,即时的监控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全面的检测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管理,并将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对比,分析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汇总、递交给企业高层,方便企业高层调整决策,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四)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责任会计制度

全面预算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活动为对象,用具体的数值安排企业的经济活动。全面预算应包括财务、预算、投资等的预算报表,为企业确定发展的目标,并为其创造落实的途径(建立责任会计制、责任预算、业绩考核等)。责任预算的主体是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施行能够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增加收益。将全面预算的各项指标落实进责任预算,各个部门为了实现分目标,必然会加大协作配合的力度,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也必然会提升。

(五)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在预算管理上的意识

提升企业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使之能够正确认识预算管理与自身利益、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管理者能够从过去只是关注活动记录、只是整理与分析会计管理的传统管理圈子中跳出,更关注综合管理,继而提升企业资产的配置,增加企业资本的利用率,使企业财务管理朝着更高效、更高能的方向不断发展。

(六)以人为本,提升管理者素质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拥有人才也就拥有了创造财富的武器。因此,企业想要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就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经营秩序,保证企业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的可控性。充分的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使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还处在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但是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需要企业足够的重视。想要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需要有创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还需要财务管理者具备强的财务管理素质。财务管理的发展需立足于企业强的预算管理能力上,企业需要具备全局意识,合理的规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严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耿玲玲.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04)

[2]郭美芸.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定位及预算管理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23)

[3]赵晓玲.浅谈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4]单丽薇.建立以教学单位为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10(07)

管理中心模式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师;三中心一平台;健康管理模式

【Abstract】 Health management refers to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analysis, evaluation, providing health advice and guidance for the individuals or groups, and intervention of the health risk factors.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a special group who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he education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country. However, the health of college teachers is not optimistic in recent years, so to strengthen teachers’ health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method and accords to the concept of “untreated disease” for the guide, the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as the basis, and the “collaboration” as the basic idea to discuss deeply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called “three-center and one platform”(The fitness guidance service center of the gravity of physical health tests, the health medical service center of the basis of school hospital, the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service center of the basis of psychology, and the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the bridge of the union.), and new ideas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healthy development level’s promotion are proposed.

【Key words】university teachers; three-center and one platfor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好的健康效果〔1〕。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近20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西方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并且实践研究领先于理论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健康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之一。然而,近年来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文献资料表明,高校教师的慢性病患病率显著上升,如以高血压、高血脂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和以脂肪肝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同时患病率日益年轻化,如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在20~40岁年龄段呈逐渐上升趋势〔2〕。另外,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高,主要表现在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方面〔3〕。由此可见,对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理念、基础、基本思路以及内容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为提高高校教师健康水平提供新思路。

1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分析

1.1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并成为现代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病了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4〕。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到21世纪初,治未病仍然是中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中医治未病的目的就是保证健康,延长人生命的期限,提高生活的质量。2008年,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2013年8月,为了打造中医预防保健的服务平台,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全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同时,在一些医疗卫生机构中也探索开展“治未病”工作,比如妇幼保健院、CDC、精神卫生中心、疗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因此,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以“治未病”理念为先导,对于高校教师健康工程具有引领作用。

nlc202309021602

1.2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基础

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Engel.GL)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称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们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及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6〕。其主要思想是把人理解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种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水平来理解和防治疾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生命,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寻找疾病现象的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因此,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充分体现对高校教师群体价值的尊重。

1.3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协同合作”为基本思路,综合运用高校内部的体育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资源,整合学校体育、医院和工会等多个部门管理资源,遵循最优化、高效化、科学化、标准化等原则,构建能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健康需求的、规范的、高效的、循环的、动态的健康管理模式。

2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内容体系

2.1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的机构设置

我国大学的内部组织机构在设置上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一般情况下,学院的设置要体现育人取向,科研机构设置体现学术取向,管理机构设置体现出服务兼顾效率取向〔7〕。鉴于以上考虑,本着节约资源、便于工作的原则,我们把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专门机构教师健康管理中心设置在高校的工会内部。教师健康管理中心由“以体质健康测试为重心的健身指导服务中心;以校医院为基础的健康体检服务中心;以心理学为依托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以工会为桥梁的网络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构成,简称“三中心一平台”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见图1)。考虑各中心的服务内容不同,其实质工作分别由学校医院、体育学院与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三个部门完成;网络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则由工会负责相关工作的职能人员负责。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整合了高校内部现有的健康资源,合理利用高校多个部门的资源,做到了优化配置。

图1 高校教师“三中心一平台”健康管理模式的架构图

2.2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的基本环节

高校教师“三中心一平台”健康管理模式的基本环节与一般健康管理模式的内容相同。它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检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监测与反馈等五个环节。

2.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人或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目标,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活动〔8〕。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健康教育。由于我国高校具有相对封闭性,且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易于接受健康教育,因此,对高校教师进行健康教育具有易传播、易交流、易接受等先天优越性。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并且定期举办系列的健康培训课堂和邀请健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另一种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与健康相关的国家政策、健康知识等。通过以上两种健康教育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引导教师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并能积极参与健康活动,进而提升教师整体的健康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2.2.2 健康检测

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第二个环节是健康检测,它是指通过系统地、连续地收集与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经过归纳、整理、分析,产生与健康有关的信息,传播到所有应该知道的个体和群体,以指导疾病预防和控制、健康促进、提高健康水平〔9〕。目前,“三中心一平台”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健康检测的机构有健康体检中心、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其工作由校医院、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体育部门的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完成。学校医院的健康检测则是按照学校要求定期给教师进行身体检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则是根据需要对教师进行心理方面的相关服务;体育学院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周期性体质健康测试等方法,收集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等有关体质健康信息。

2.2.3 健康风险评估

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第三个环节是健康风险评估,它是根据健康体检的健康信息(包括生理、心理与体质健康),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各种健康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与分析〔10〕。健康风险评估能够对高校教师的健康状态和未来的健康趋势进行评估、预测、管理和监控,对健康问题起到预警和促进的作用。这里也体现出我国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根据各中心专家给出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来合理地调整自身的习惯,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作用。

2.2.4 健康干预

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第四个环节是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相关人员在明确教师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及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的基础上,即可通过个人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及指南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人化的健康指导。与一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同的是,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健康干预是个性化的。即根据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由校医院医生、体育健身指导专家与心理专家等团队设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包括综合体检方案、健康教育处方、心理维护方案及运动处方等,其中主要采取运动方案干预,并动态追踪效果。

2.2.5 健康监测与反馈

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第五个环节是健康监测与反馈。各中心专家不但要对教师进行干预前、中、后的健康进行监测,同时要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给教师反馈健康干预的效果。最终借助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针对教师健康的共性问题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教师健康的个性问题进行下一轮的健康管理流程,并制订新的健康促进计划。

综上所述,经过五个基本的健康管理环节,提高高校教师群体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高校教师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高校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使教师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3结语

高校“三中心一平台”健康管理模式以“治未病”理念为先导,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医学健康管理模式,形成了符合我国高校的、崭新的、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并将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干预对身心健康促进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它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和领导层的重点关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其促进教师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

〔2〕于博,乐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84-86.

〔3〕范存欣,王声湧,等.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现代预防学,2004 (3):320-347.

〔4〕李雪苓,韩宁林,等.《内经》“治未病”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 (3):486-486.

〔5〕互动百科.治未病〔DB/OL〕.http://www.baike.com/wiki/治未病, 2012-11-14/2013-12-20.

〔6〕梁渊,田怀谷,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1):13-14.

〔7〕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2.

〔8〕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

2007,23(4):298-300.

〔9〕郑涛.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1,5.

〔10〕张鹏.我国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725-727.

(责任编辑:李宏斌)

管理中心模式 篇12

关键词: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途径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 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疾病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的开展, 给疾病控制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人事档案管理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人事档案管理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构成部分, 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疾控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近年来疾控中心管理制度的改革, 社会思想潮流的变化, 医患关系的改变等, 对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与时俱进的推进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 已经成为新时期疾控中心工作全面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就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开展分析, 旨在为新时期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新的借鉴。

一、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尤其是现代化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之后, 档案管理的技术性要求更高, 包括硬件系统的维护、保养, 软件系统的应用、开发, 网络风险的防范等等, 都需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而很多疾控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学历比较低, 而且缺乏完备的档案管理知识。为此, 各疾控中心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 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整体和个体的培训, 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 还可以创新性的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轮岗, 轮流参与继续教育, 能者上, 不能者下。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内部来说, 也可以定期的举行业务知识大比武, 使之形成一种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荣的一种良性竞争氛围。为此, 各疾控中心需要营造一种人人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 让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具备开展各种活动的软硬件条件, 并且要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创造条件。

二、不断丰富人事档案收集和管理模式, 提高档案收集和利用效率

档案的搜集和整理, 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加强档案搜集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对于提高人事档案搜集的数量和质量, 展现人事档案整体价值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 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的收集主要依靠档案管理部门, 而在疾控中心的人事档案工作之中, 产生的档案大部分都单纯依靠档案管理部门收集, 效率不高。因此, 在新时期, 疾控中心的各个科室都需要选派档案管理员, 或者说每个职工都要有搜集档案的意识和能力, 档案管理人员其实起到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筛选和整理。另外, 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也需要转变传统思想中领导说了算的意识, 所有的管理程序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和章程, 依法办事。在此, 可以创新的将档案收集与管理应用的成果应用到对职工工作考评之中, 对于那些积极搜集档案, 在档案管理利用方面有所改进的, 要给与奖励, 并将此纳入年终考核之中, 激发人人参与档案收集管理的意识。

三、加速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应用, 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单纯重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 而缺乏对档案的深度利用。当前, 伴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过去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疾控中心工作的发展, 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系统化的编研工作和对现代网络技术的综合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工作的前提就是要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人事档案管理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为此, 各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要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必须引入计算机技术, 添加高科技装备,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硬件设备可以考虑如何与学校整体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共享, 数据库系统等软件设备可以结合购买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等方式。另外, 也要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及时更新换代、完善档案管理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机制, 使得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在收集档案信息、提供档案服务、确保档案完整性等方面发挥更加良好的作用。

总之, 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直接关系到疾控中心人事工作的全局, 为此, 各疾控中心需要站在政治的高度, 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全单位上下一起努力, 各部门相互协调, 才能最终为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雨霞.浅析人事档案的现代信息化管理方法[J].华章, 2011 (9) .

[2]李宪寅, 张燕超, 张务恒.做好档案工作促进企业发展[J].煤炭工程, 2011 (S1) .

[3]林晓云.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J].北京档案, 2011 (7) .

上一篇:模糊综合方法下一篇:管棚注浆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