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互动式教学(共7篇)
摄影史互动式教学 篇1
●问题的提出
“摄影技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密切的综合性课程,其艺术性与实用性深深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然而目前,受课时数和课堂教学的限制,师生之间的交互不能随时随地开展,导致学生拍摄作品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通信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远程学习模式正悄然兴起,这就是移动学习(m-learning)。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它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2013年,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预言,在近期发展阶段,移动学习将进入主流应用,成为顺应时代的新趋势。但经查阅文献发现,移动学习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移动学习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是值得探索的。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在无线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与好友交流,交互功能强大,用户体验良好。据统计,截至2016年1月,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这说明微信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这就为移动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将微信引入到“摄影技艺”课程的教学中,既能有效解决因为课时量少、实验薄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又能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突破时空限制,从而达到提高该门课程学习效率的目的。
●移动学习及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
1. 移动学习及其模式
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国际远程教育权威戴斯孟德·基更博士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d-learning(远程学习)、e-learning(电子学习)和m-learning(移动学习)。他指出,移动学习将是未来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许多学者都曾给移动学习下过定义,虽然描述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本文旨在突出学习过程中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目前国内移动学习的主要模式有:基于手机短信息的移动学习、基于网络邮件的移动学习、基于手机APP的移动学习、基于在线浏览的移动学习和基于实时交互软件的移动学习。在前四种模式中,学生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来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其典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实时交互较弱;最后一种学习模式的基础是实时交互软件,其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等优势用于开展移动教学最为理想。目前,用户群体较大的即时社交软件有微博、手机QQ、微信等,鉴于微信具备更强大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和即时互动功能,以及在大学生中使用范围广等诸多优势,本研究尝试构建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来进行辅助教学。
2.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
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有:文本/语音互动,即文本提供简单的信息交互,语音提供方便沟通、自然对话的直接互动;微信群,它可以更方便地构建学习小组,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同时,它支持共享图片、语音、视频、网址等功能,这样能更有效地发挥群的交流功能,达到随时随地学习的效果;内容分享,即将资源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好友可以进行评论、转发、收藏等,使得微信成为学习内容推广和分享经验的有效渠道。
与其他移动学习模式相比,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即时移动通信所带来的学习者高使用率和强专业性、依托于移动终端(手机、i Pad)所带来的高便捷性和高可用性、专业性所带来的朋友圈内用户的相对一致性、多种互动模式所带来的信息交互的多样化,以及应用简单所带来的易用性。
●微信支持下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的构建
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各类知识或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协商或合作建构的能力,并促进他们意识到自身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具体到教学方法与措施上,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任务,让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解决一些真实的、不明确的问题。此外,应重新组织情境,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来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所学内容。因此,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挥他们的协作能力以及会话能力,注重学生通过“微信”这个情境的互动应用自行建构摄影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只需要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与教师、其他同学、学习资源及情境交互。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笔者根据摄影教学各个交互环节的需要,整合微信的主要交互功能模块,建立了一个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平台(以下简称“微信教学平台”)。相应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以下简称“微信教学模式”)(如上页图1),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重视摄影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设一种满足多维度实时互动、共享资源、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层面要求的交互式移动摄影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私聊、主题微信群等,以文字、图片、语音、小视频等交互方式完成学习,建构摄影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2. 微信支持下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平台
如图2所示,微信教学平台由私聊、微信群和内容分享(朋友圈)三个主要功能模块整合而成。
私聊模块的主要功能在于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之间或者主体之间的一对一互动协作,如个别辅导、教学反馈等。
微信群模块的主要功能在于多人互动协作,如小组讨论、组外讨论等。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建多个主题群和多个小组讨论群。主题群的用途各有侧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加入。笔者共创建了摄影基础知识群、作业交流群和问题答疑群三个主题群。
内容分享(朋友圈)模块主要用于一对多交互。教师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优秀作业及创作心得,师生各自的朋友圈以文、图、链接等形式分享自己的作品、经验心得,推荐摄影理论知识、实践拍摄技巧、名家作品,以及优秀摄影网站、文章、视频等。
●微信支持下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案例设计与效果分析
1.案例设计
笔者选择了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二年级的26名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有着共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且在实验测试之前对摄影的理解都停留在日常拍照这个层面。
接下来,笔者以“景深”主题为例,结合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详细介绍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下表是基于微信的“景深”主题交互式移动教学设计方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师生互动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景深”效果的优秀摄影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影响景深的要素有哪些,并归纳出这些要素与景深的关系,使其掌握景深的概念、影响景深的四要素与景深的关系等内容。课后,学生按照课堂布置的拍摄任务进行实践外拍,笔者通过微信平台按约定的时间组织并发起群聊,通过分析学生作品进一步讲解景深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按时参加讨论,也可以通过小群讨论、和教师私聊等多种微信交互方式进行课外学习。
2. 效果分析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微信支持下的移动摄影交互平台中的内容分享、私聊、群聊等形式辅助“摄影技艺”课程的交互式移动学习模式,形成了大量文本、图像、语音、小视频等实践材料。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摄影技艺”中利用微信群模块进行作品欣赏、讨论和评价这种方式的满意度高达96.6%,对微信私聊模块的满意度为98%,对内容分享(朋友圈)模块的满意度为88.8%。
参与实验的26名学生均认为: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对“摄影技艺”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且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理解概念并提高摄影实践能力,同时更便捷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与教师、同学随时随地交流;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点评;既能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也能研读摄影名家的大作,体会到交互式摄影移动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乐趣。
●总结
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摄影教学模式下课时量不足、交互不足且单一等问题,真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师生交互呈现泛在化、立体化、个性化特点,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师的组织、监督、指导下,学生在与他人的交互中建构摄影知识,不仅能提高摄影审美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美学素养、创意思维、合作精神及分享意识。该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能有效提高摄影课程的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从微信的及时交互功能出发,在分析摄影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向、移动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尝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基于微信的移动摄影教学互动模式,以期使交互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从而提高摄影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摄影教学,移动学习,交互,微信
一个人的摄影史 篇2
下午抵达西雅图后,从机场开车刚到饭店,就接到北京总社摄影部的通知,需要一张西雅图威斯汀酒店的外景照片,因为第二日(17日),APEC部长级会议将在这里举行。拍摄完成后赶回酒店住处, 我将胶卷卷进显影罐中,准备开始冲胶卷。显影、定影,将湿的胶卷从显影罐中取出,用海绵将它表面的水珠吸去,用吹风机将吊起来的胶卷吹干,从中选出一张底片。
当年新华社的发稿,分为传真照片和专题照片两种,传真照片是专为报纸用户发的新闻照片,全部为黑白片,需要驻外摄影记者自己冲洗,放大出一张10寸的传真照片,用照片传真机将图片以模拟传真讯号传回北京,总社再将讯号还原为一张照片。所以驻外时,出差采访新闻事件,我们不仅需要携带冲胶卷的设备(药水或药粉、显影罐、温度计等),还要带着便携式照片放大机、相纸,以及照片传真机。
底片选定,我在卫生间将放大机支了起来,将房门关上,用浴巾将门缝封住。一切就绪,关灯。在黑暗中我拿出一张相纸,准备放大10寸传真照片。一推放大机的开关,放大机的灯泡不亮。再试,仍然不亮。无奈之下,我将相纸放回相纸盒的暗袋内,然后将卫生间的灯打开。一检查,放大机的灯泡坏了。
天呐。这可是我没想到的。出门时没从华盛顿分社带备用灯泡来。我立即打电话问饭店总台,附近是否有摄影器材店,可是当时已是晚上7点多,即使有,也关门了。我又打电话找饭店的电工,问是否有瓦数大而且在灯泡上没有商标字的灯泡。回答是:没有。我一时有些乱了手脚,没有灯泡,无法放大照片,拍的照片就无法传真回北京。我急得在房间内打转,眼睛一直看房间内天花板上那些并不太亮的灯泡们,无奈之下,只好摘下了一只,一比试,它和放大机的罗口相配,可以装上。
只能将就了。我关了卫生间房门,关灯,拿出相纸,打开放大机灯。因为亮度不够,就延长曝光时间。等将照片从相纸显影液中拿出来一看,影像基本可以,才算松了口气。定完影,清水冲洗、用吹风机吹干。
传真照片做好,我在房间内将照片传真机拿出摆在桌上。我在一个白纸条上写上图片说明,将它贴在照片底部特意留出的空白处,然后将照片卷到传真机的滚筒上。接上电源、电话线,播通新华社设在纽约的联合国分社机房的电话,通知对方准备接收。开动传真机,滚筒开始旋转,一只小灯开始扫描照片,将图像信息转成模拟电讯号,通过电话线传到纽约的接收机上。大约10分钟后,传输完毕,我的发稿过程结束。而此刻,纽约那边立即将它再通过新华社内部系统发往北京。北京接收后,在电脑上显示出一张完整的照片影像。
第二天上午,我特意去了一家摄影器材店,买了几个放大机专用灯泡备着。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出差也都带着这几个灯泡。然而,这台放大机的灯泡,却再也没有坏过。
1994年上半年,我们的设备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仍要拍胶卷,仍然需要冲胶卷,但是新华社有了自己特制的底片传真机,即将一个尼康底片扫描仪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结合在一起,并将它们放在一个特制铝箱中。这时的发稿,只需将底片扫描进电脑,然后在电脑上输入图片说明,再用电脑连接电话线,就可以将照片传真了,省去了放大照片这样一个很麻烦的环节,大大提高了发稿速度,也让我们节省很多体力。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为了在这一重大国际新闻竞争中抢占先机,特意给部分记者配备了当时刚刚上市的第一代专业数码相机,抢发稿。这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在重大报道中使用数码相机。我当时被安排负责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仪式上用数码相机抢发稿。1997年7月1日凌晨,当钱其琛总理宣布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仪式结束后,我立即冲出设在香港会展中心的会场,一路小跑冲回新华社在会展中心设立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将数码相机存储卡取出,影像导入电脑,选定一幅,配上提前写好的图片说明,将影像发往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编辑部。在那里等待的图片编辑迅速将影像发给新华社的图片用户。从钱其琛宣布仪式结束到影像发出,前后不超过15分钟,在当时算是神一般的速度了。
在以后的十多年里,数码相机发展迅速。如今,新闻摄影的数码化,已经让新闻摄影快得接近实时发布了。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代iPhone手机。iPhone2,再次为摄影发展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几年的时间,手机摄影已经在大众中普及。而对于职业摄影记者而言,手机不仅能拍影像,而且可以将手机拍摄的影像迅速传输给后方的编辑部、网站。特别是随着带有Wi-Fi功能的储存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摄影记者在采访现场将相机拍摄的影像传输入手机,再通过手机的无线通讯功能将影像传回编辑部,或者直接发布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上。
如今,我已不在新华社,没有了现场图片编辑的协助,现供职报纸编辑部的人员有限,所以采访基本都是自己一人独来独往。但是,手机应用,却为我实时发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今年“两会”,不论是在大会堂举行的全体会,还是3月15日人大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的新闻发布会上,我都是一边用相机和手机拍摄,一边站在原地,不动声色地将选出的影像通过Wi-Fi储存卡转入到我的手机上,然后再用手机的3G上网功能将影像发回编辑部和我们的网站,网站可以跟随前方文字记者的报道滚动配图播发。不需要带笔记本电脑,一切都在外人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完成抢新闻的任务。
摄影史互动式教学 篇3
关键词:黑龙江,摄影史,摄影机构,研究思路,地域性
一、新闻出版机构或兼有新闻工作任务的单位或部门
(一) 新闻出版机构
新闻出版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黑龙江地区在新中国的摄影史上是起步很早的, 早在1945年即解放了的黑龙江地区随即开始了包括摄影等方法手段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这方面的机构主要集中在省会哈尔滨, 齐齐哈尔市作为早期的省会 (1945年-1954年期间) 其相应机构起点也很高。都可以提供大量的影像资料和相关的文字背景资料。
(二) 兼有新闻工作任务的部门
若谈影像资料的保存, 新闻或出版机构无疑是首选。但黑龙江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 许多单位和行业部门都组建了自己的新闻宣传机构并且在本地区本行业部门内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和发酵, 加之当下新一代摄影人的专业性建设, 在当今已经成为了黑龙江地区摄影界很有影响的机构。如在大型工矿类国企、林业、农垦、铁路、公安等事业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宣传和新闻部门。其中档案管理工作完善者, 也会像专业的新闻或出版机构那样给本地域摄影史的研究提供系统、及时、丰富的影像资料。而且, 更难能可贵的是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保存较好。如黑龙江的农垦系统, 因对全国巨大的贡献和影响力, 其自身60余年来对本行业持续不断的影像宣传报道和文献积累给黑龙江摄影史的编撰和研究提供了一份带有专题性质的 (农垦题材) 影像资料。
二、文化新闻及宣传教育等政府相关部门
黑龙江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 这使得其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各行业的影响力要大于南方各省。在包括摄影在内的文化事业建设, 如文化、新闻、宣传、教育等政府相关部门所发挥的作用要比国内其他地区省份要大。文化部门包括省文化厅、省内各地市的文化局, 新闻部门包括省及地市各级新闻管理部门, 宣传部门包括省市各级宣传部门, 教育部门包括省教育厅, 各地市教育局。而且此类部门大都有自己的媒体甚至是内部刊物。今年来, 黑龙江地区各级政协组织在文化事业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 其中也包括许多摄影方面的建设。
三、各级摄影协会及相关团体
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及其在本省各地市的分会无疑是这方面的首要研究对象。其对于黑龙江地区摄影的发展可谓是首功一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里, 更是越来越成为本地区摄影发展的引路者和向国内外推介的主要平台。同时, 本省各地市的行业摄影家协会也从本行业的角度对摄影的发展尤其是特定题材的摄影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 各地的私人沙龙及民间摄影团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挥的作用和在本地区内的局部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几个摄影器材经营或图像加工的领头羊 (商店及工作室) , 围绕在其周围都会形成一个以摄影发烧友甚至是专业人员的小群体。其开展不定期的活动, 虽然其主观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商业销售或纯粹的娱乐, 但也为本地区摄影事业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说建国60年来, 黑龙江地区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摄影人, 而其又几乎都出自于体制内部。那么, 黑龙江第四代摄影人的大部分将会从这些私人沙龙及民间摄影团体里产生。或言之, 其会对黑龙江第四代摄影人的专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由于其正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所以对此可以持续关注 (甚至是参与其中) , 不但做其历史的研究者更可以成为其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四、涉及到摄影的相关教学单位
黑龙江地区的摄影教育主要集中在高校, 社会力量办学参与的很少。黑龙江地区摄影教育的开展相对较晚, 对其的信息获取较容易, 稍加留意便可如数家珍。受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所决定, 此类单位的相关人员是黑龙江摄影理论研究的主力军, 尤其是在专业理论研究和深层次理论研究方面。而且, 摄影教学的历史本身也是摄影史的组成部分, 本身也是摄影史的研究对象。这方面的研究, 应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学院、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应给与格外关注。
五、各类商业性摄影机构
商业性是摄影的根本属性之一, 也是在其诞生最初的百年里饱受诟病和非议的主要原因。但恰恰是在商业性方面的性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保证并发展了摄影本身。所以, 对各类商业性摄影机构的研究也应该成为黑龙江摄影史的重点。而且, 特殊的地域文化及历史使得这方面的研究会经常跳出“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关键词, 可以很好地构成黑龙江摄影史的研究特色。对此, 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照相馆、市场经济时代的各类影楼、印刷及影像传播等行业的商业机构等三方面的机构是研究的主体。
以上就是研究摄影相关机构对于黑龙江摄影史编撰的意义所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各类摄影机构, 或专司其职或有所涉及。其都正持着丰富的各类影像资料来等待我们去整理和研究, 黑龙江摄影史编撰的希望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梅常青, 王冰冰.哈尔滨早期的照相馆[J]北京:中国摄影家.2012, 10:108-111.
[2]石磊.瞬间·永恒——北大荒摄影事业综述[J]农场经济管理, 2011, 05:50-52..
[3]崔昊.刍议东北地域山水画学术高度的提升[J]长春:作家.2013, 1:223-224.
寻找100年前的中国摄影史 篇4
泰瑞·贝特内(Terry Bennett)是英国著名学者、摄影史作家,也是一位是专门收集东亚老照片的商人。他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经营这门生意。起初,他收藏日本老照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对19世纪中国的老照片产生了兴趣。他先后出版过日本和韩国的摄影史书。大约十几年前,他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中国摄影史上,出版三本巨著,分别是《中国摄影史:1842-1860》《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和《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专访泰瑞·贝内特
编写这三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在我开始这套收藏计划时,一开始只是几张照片,照片所传达出的信息也比较散乱。随着收藏品的不断增加,我逐渐开始在里面发现它们的关联性,我收藏得越多,这种关联性就越明显。所以通过好多年的积累,我发现其中很多作品还没有被世人所知,我觉得有必要通过我的著作把它们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老照片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在之前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讲述方式,你是如何去做这么繁杂的工作的?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分类学方面的问题,我很喜欢做这4-I作,就是把这些摄影师和作品一一对应起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完成这个工作。首先在照片上,一些照片的形式和细节,包括一些标记,通过这些标记可以判断出这些作品来自于哪个照相馆,以此来判断它的身90第二就是在这些底片上,一般都会带有编号,这些编号也是很有利于照片分类的。第三就是通过对当时的报刊、广告的研究,因为这些报刊或者广告很可能记录了当时哪位摄影师拍摄了这些东西。通过这些文字或者广告资料,我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到这个作品的内容。还有一点就是,在很多照片上都会有照相馆的印章,尤其在一些人物小照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印章,那么通过这个印章,我们就可以来识别这是哪个照相馆的作品,在他们的一些大画幅的作品上,也会有这样的标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样的标记会出现的越来越多,工作也就越来越简单。
早期来华的西方摄影师,你最喜欢谁?
我认为最有才华的应该是约翰·汤姆逊(John Thompson),他是一名英国人,而且他的作品也被很多人所熟知,第二位是威廉姆斯·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他的作品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他的技术和艺术性,他在中国开设了20多年照相馆,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坚持这么久。他的作品能很好地体现出他对于中国的理解和中国文化的敏感性。还有一些摄影师也很出色,但是他们在中国待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些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米尔顿·米勒,他也是我认为最为出色的一位人像摄影师。
你最喜欢的中国摄影师是哪位?
赖阿芳是我最喜欢的中国摄影师,他的作品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约翰·汤姆逊也很欣赏他的作品。我认为他是19世纪最好的中国摄影师,他的成就不亚于同时期的那些西方摄影师。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大困难是什么?
其实最大的困难在于你选择和界定你去收藏什么。我将自己的界定设定在清朝时期。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这就意味着我不会再去顾及其他时间段的作品,我的想法是,搜集到每一位我所知的摄影师的一张作品。有些藏品条件并不太好,但我依旧把它珍藏起来,虽然残破,但依旧能够带给我们那段历史或者那个摄影师的信息。同时我还会收藏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照片,比如能够记录当时重要历史时间或者历史事件的照片,哪怕这些照片可能受损很严重,我也想要把它们收藏起来。
在研究过程中,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
研究的过程对我来说很刺激,把罕为人知的摄影师信息一点点成功拼在一起,是件很让我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有什么新计划?
我目前研究越南和柬埔寨的早期摄影,计划在2017年2018年能出版一本书。
摄影史互动式教学 篇5
(一) 渔农牧三位一体的地方传统文化
特殊的历史积淀使黑龙江呈现出渔农牧三位一体的地域文化特色。其自20世纪伊始就成为了黑龙江本地区摄影的主要题材之一。当然, 此类拍摄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沙俄和日本从侵略和掠夺的角度出发而做的地理志考察甚至是间谍侦查行为。如日本人出版的《满洲土产写真贴》 (1914年) 和《啊!满洲写真集》 (1932) , 对哈尔滨、松花江等处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进行记录。日伪发行的《齐齐哈尔风貌》明信片 (1930年代, 相纸冲洗而非印刷) 在极力粉饰其皇道乐土的同时也没忘安排了一张表现本地牧业的风光片性质的《牧羊图》。对于国人而言, 这些照片的背后是屈辱和心酸, 但对研究黑龙江摄影的早期状态确有一定裨益。1945年后的这方面题材的拍摄就进入了正常化和常态化, 许多黑龙江民族或民俗文化的研究项目都留下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如镜泊湖国营渔场一网捕捞出数十万万斤鱼的壮举, 其独特的题材和动人场景不但成就了一批优秀的摄影作品, 甚至刺激了画面形式感和构成感的改进和发展。
(二) 丰富的历史带来了丰富的题材
过去百余年黑龙江丰富的历史给摄影家带来了无穷的表现题材, 这些题材有些是东北地区所共有的, 如闯关东、少数民族、乡村风情、知青等方面的题材。也有许多是黑龙江所独有或在东北地域相对较为突出的, 如侨民、抗联、剿匪、农垦、边疆教育等题材。对于这些题材, 在民国尤其是伪满时期, 日伪出于或掠夺考察或粉饰太平也记录了很多, 如少数民族、侨民文化等题材。建国后在这方面或是因为史料收集、或是因为新闻报道, 总之在黑龙江整体上百余年的摄影发展史上, 这些题材摄影作品的数量不是最多, 但是非常有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
二、特色的社会生产生活
建国前的摄影作品对于这类题材的描绘主要应归为上述的历史性题材, 建国后的各类报道才是这类题材的真正的主体。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题材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 黑龙江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发展在全国领先。这为摄影提供了许多如军工、石化、航运、机床、纺织等工业题材。当时, 在中国第二机床厂 (位于齐齐哈尔市) 的马恒昌以及团队成为了时代工人的典型。相关的影像作品成为了这类题材的代表。从中可看到中国工业文明的曙光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曾经辉煌。从历史的角度看, 当年的这类以新闻报道为主要特征的摄影题材及其作品现在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纪实摄影的人文性和思想性。黑龙江地区摄影的现代性和思想性以及历史赋予其独特的人文性等特征主要是从这类题材的探索中所获得的。
(二) 各国文化交汇的城市文化题材
黑龙江地区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了俄罗斯、日本、朝鲜、甚至是犹太等异域文化的交汇地。哈尔滨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照相馆的数量明显多于当时其他同规模城市。异域建筑、异域饮食、异域生活等题材在民国时期很流行。这些题材在20世纪后半叶大量减少, 进入21世纪后又逐渐成为本地区的摄影题材之一, 并且从商业、新闻、纪实、艺术等多个摄影类别都取得了成绩。改革开放的初期, 黑龙江本地的农民工题材也是特色之一 (可惜影像留存较少) 。因为原有文化的包容性 (否则不会令大规模的闯关东得以实现) 和后来形成的文化开放性 (多国文化交汇) 共同决定了在其他地区还不太能够接纳外乡人的改革开放初期, 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人员者 (即农民工) 多能在最为偏远的黑龙江站稳脚跟。这些题材都是研究黑龙江摄影史的良好切入点。
(三) 抢险救灾
黑龙江地区无大天灾, 唯水害较多, 许多河流甚至定期泛滥。于是抗洪救灾就成了又一特殊摄影题材。如1951年依安县等地有关部门对水害的影像资料记录, 就保存了那个科技尚不发达时代的水患的真实状态。这些照片不是为鼓舞人心而公开发表的新闻摄影, 而是作为记录历史事件全过程的内部资料 (最为真实) 。照片里的人们在组织带领下有序地排险并恢复生产, 和民国时黄河水患所造成的流离失所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对比。1980年代后的对抗洪抢险题材的摄影更多的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宏大叙事和以及事件背后的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特色的自然题材
(一) 特色的自然及气候景观
黑龙江自然及气候景观丰富。有森林、平原、湿地、火山、台地、山岭等自然景观;冰雪、雾凇、凌汛等气候景观;以及因为气候原因造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野。这些景观为风光摄影提供了题材。相关摄影家多不是专攻风光摄影而是新闻摄影者或其他行业者。摄影者多种风格同时发展在黑龙江摄影者身上体现得特别多。
(二) 特色的自然物种
特色的动植物资源充实了黑龙江摄影的题材。这方面甚至形成了区域特色, 如齐齐哈尔的鹤题材, 伊春的红松题材, 小兴安岭的驯鹿题材等。每一个题材都是一串长长的人名和一系列精彩的作品。
以上就是特色题材研究对于黑龙江摄影史修撰的意义所在。特色题材对应特色作品。以特色题材的研究入手, 对该题材的作品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还原其在本地区摄影发展史当中的位置。对于黑龙江摄影史的编撰, 这样的研究思路会使研究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摘要:因研究基础薄弱, 史料收集后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是黑龙江摄影史编撰的在基础研究层面的主要难题。着眼于特色题材及其相应的摄影活动, 可以挖掘出黑龙江摄影历史的诸多特色发展轨迹。对题材的系统性梳理以及研究相关作品及创作主体可以作为黑龙江摄影史修撰的研究切入点之一。
关键词:黑龙江,摄影史,特色题材,研究思路,地域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崔昊.刍议东北地域山水画学术高度的提升[J].长春.作家, 2013 (1) .
[2]石磊.瞬间·永恒——北大荒摄影事业综述[J].农场经济管理, 2011 (05) .
新闻摄影的大众互动 篇6
但是, 新闻摄影反映的对象, 只能是正在发生、发展着的新闻事件, 稍纵即逝, 过时不候。而我国媒体还没有完备的新闻摄影机构和队伍, 仅仅依靠有限的专职摄影记者, 尽管以一当十, 仍然无济于事;即便每位文字记者都配备照相机, 人数也还是有限。面对着每天大量发生的新闻事件, 新闻记者疲于奔命, 也难免顾此失彼。通讯员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来源, 然而, 有限的通讯员队伍已难适应时代的发展, 且有的通讯员缺少主动意识和新闻敏感。
想要鲜活、丰富的新闻图片吗?不妨倡导大众互动。
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 六年来长盛不衰, 其中一个成功经验, 就是对群众互动不设门槛。栏目有一组24小时开通的受众热线, 平均每天有千余条信息, 即便百里挑一, 也能提炼出10条鲜活的新闻。如果每一个媒体, 都能如此这般广开门路发动受众, 鼓励每一个现场当事者, 拿起手中的手机、照相机, 拍摄鲜活的画面, 将大大拓展新闻图片的来源。
一、新闻摄影大众互动的优势
变盲点为热点。大众的参与, 使顺风耳、千里眼从美好愿望成为现实。一些至今还没有被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 有赖于大众互动, 可以变盲点为热点。
变事后采访为现场目击。记者纵有三头六臂, 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 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真相, 只能依靠滞后采访寻找当事人。而目击者主动提供信息, 其真实性和说服力不言而喻。
变“走过路过”为“不再错过”。当事者有切身体验的各种困难、困惑和社会矛盾, 民众的呼声, 以及应对举措, 包括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变化, 利用媒体的平台, 及时疏导、化解、推广, 媒体就不会常常“错过”。
二、导入群众性新闻摄影的互动机制
敞开大门, 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媒体的热线电话、热线手机、电子信箱, 包括新闻图片投稿的绿色通道, 时时公之于众。
内设通联机制, 信息共享, 对自然来稿建档立案。
建立保障体系。通过跟踪追访、论证, 力求三个确保:确保自发来稿的真实性;确保有效性;确保纳入法制轨道。
一瞬的历史与摄影史的一页 篇7
摄影家广河隆一在《巴勒斯坦》一书里,写到了他人生转变的体验:
正是全共斗运动走向终焉、年轻人从街头的直接行动开始退却的时候。那是一个“公社”或“乌托邦”等词汇正带着悦耳的声响出现的时期。……那时吸引我的,是马丁·布伯所谓“社会主义的尚未失败的一个尝试”。在世界史进行中出现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都受挫了,马丁·布伯说,但以色列的基布兹至少还没有……
我参加了去以色列的基布兹研修。在基布兹早起坐着拖拉机去果园干活,摘橘子和椰枣,中午回来吃饭洗澡,下午进行希伯来语的授课。……
那以后,隔了些天,我看见在我们劳动的基布兹的向日葵田的对面,有一片白色的废墟。那里,瓦砾被仙人掌和杂草半埋着……我向基布兹的成员询问这片白色废墟的事,但没有一个人给我回答。这儿的人也说不定在隐瞒着什么事—从那时起,我开始这么想了。
白废墟的解答,是在超过一年以后……一天,一个犹太朋友气喘吁吁地跑来,在我面前铺开一张旧地图。这是以色列建国前的一九四八年地图。以色列在这幅托管统治的英国政府制作的地图上加印了新地名。那时以色列还没有制作地图的能力,在借用着英国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密密麻麻地印满了巴勒斯坦村庄的名字。而几乎所有这些村名之下,都被用希伯来语写上了“haruz”,即“已破坏”。更吃惊的是它们旁边盖着圆印、印刷着新的犹太人殖民点的名字—多数都是基布兹。而那些被注明“已破坏”的阿拉伯村子中的一个,就是我看到的白色废墟。
后来见到巴勒斯坦人法律家萨布里·杰里斯的时候,他给我讲了村子被毁坏的过程。要注意的是,村庄并非在一九四八年的战争中,而是在战后一九五四年前后被毁。据 《巴勒斯坦殖民》(M.R.麦赫迪著):以色列建国前的四百七十五个村庄,到了二十五年后的一九七三年剩下不过九十个!
以色列制造了许多法律,合法地破坏村庄接收土地,再将之移交给附近建立的基布兹或莫夏布(尚未像基布兹那么合作味道浓厚的农业组织)。也就是说,我是在村子里的人都被驱逐被赶进了难民营、村子已经化为废墟之后—在那块田里劳动的。
我想知道得更多些。但搜寻巴勒斯坦现代史的书,却怎么也找不到。历史书里,只写着些对以色列有利的内容。那一阵,听说了一个名叫阿龙·冦安的犹太历史学家,由于他发表了真实的历史,被视作通敌行为遭到逮捕,他的书也从书店全部消失。我找到他的基布兹,把书弄到了手。他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叙述了犹太移民怎样在巴勒斯坦获得土地。电影《光荣的出走》最后映出的绿色原野,正是犹太人求购的“无主之地”(原文:不在地主),把一直持续居住了数百年的巴勒斯坦农民驱逐之后,再由犹太移民耕种的田地。
对于我,基布兹开始迅速地褪色了。(广河隆一:《巴勒斯坦·序言》,10—13页,岩波新书二○一二年版)
白石头的废墟。“破坏”和新的地图。
就这样,他懂得了自己作为日本的左翼学生满心敬意参加、被马丁·布伯说成“唯一没有受挫的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以色列乌托邦,就建设在一个被残酷抢夺、烧光赶尽了的巴勒斯坦古老村庄之上、建设在无辜的巴勒斯坦人的血泪尸骨之上。
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是学术会议一度造访、挥手一别两不相认。唯那些怀着感情重归再访的人,唯那些纠结于对当地和现场的道德不能放弃内心对自己的盘问的人—可能达到与“内部”的结合。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次年的一九六八年,我再度访问耶路撒冷。是在犹太圣地哭墙前已变成了大广场、所有建筑都被毁掉、住在那里的六百户巴勒斯坦人己被驱逐之后。走上里面的高台,我目击了推土机正把家屋推成瓦砾。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沉默着凝视着一切。待一九七六年再去,这大高台已干净地变作了犹太人区。在这里,合计六千五百个巴勒斯坦人成了新难民。(13页)
对于摄影家来说,与“内部”的结合,决定于思想的惊醒。而这种惊醒的瞬间,是摄影艺术“瞬间捕捉”的基础。
广河隆一在这次惊醒之后,开始了他拍摄中东真实、援助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的人生长旅。在被吹嘘为“社会主义”的新殖民主义据点基布兹上获得启蒙的广河隆一,是当代最著名的中东报道者。
一九八二年,贝鲁特的沙蒂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发生了以色列组织的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就在遗体还在抽搐时,广河隆一已经赶到了现场。是他把难民营大屠杀的真实,最快地告知了世界。可以说,在职业记者与摄影界,唯有他的作品,能与加沙人和流血同步的“瞬间捕捉”相比拟。
至今天,这位日本人已经是这个地球上为巴勒斯坦人民仗义辩护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问题最简洁可信的入门书。
与此对照,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却因各种原因,大肆吹嘘那些埋着尸体和冤屈的殖民点。他们能否也像这位日本人一样在真实之前惊醒?这要看他们是否长着倾听真实的耳朵。如果他们对殖民主义还能拒绝,如果他们对他者的苦难尚知同情,那么他们将会为自己的言行羞耻。“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占领与压迫之上、不能建立在他者的血泪之上。
二
窗外,骇人听闻的加沙杀戮硝烟未散。
被害者依然没有屈服。这回他们采取的,是在被屠戮的时刻、瞬间同步地进行的摄影斗争。
加沙难民用手机拍下的画面上,尸体堆砌,血在奔溅,人在哭喊,孩子惊恐地对着自己的断腿号啕。刚写下一句我便觉得为难—当追述历史时由于历史的残酷,引用会莫名地变得不妥:难道文明的杂志能印上成排成排被裹尸布包着的婴儿尸体么?难道纤细的读者能接受一幅幅内容都是父亲抱着被炸断了腿或胳膊、被炸出了肠子或被炸掉了下肢的小女儿的尸体号啕的照片么?
尽管媒体不充当媒介,消息依然在飞速传播。每一滴泪、每一滴血、每一具无言的尸体,都在绝望中,在下意识中,被传播散布,被送达腾讯、脸书和一切网络,撒盐入海,散布到世界上千家万户每个角落。
nlc202309041605
这些图像信息,每晚都即时地对行骗的无耻媒体掌以耳光。但是被图像吸引的人也许忘了:这种摄影行为包含的意味。他们举起手机,其实他们不抱希望。他们拼死地记录,好像要把图像留给苍天。他们用最后的力气,一次次按下快门键。
他们似乎知道“瞬间”一闪即过。他们好像马上准备奔赴国际法庭。他们比别人更相信正义没有死。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坚信自己才是摄影家—既然资本宣传已控制全球,摄影家和新闻人都成了资本娼妓。
整个加沙举着手机等着落下的白磷炸弹。整个加沙都在摄影,在他们倒下的一瞬、在他们断肢流血的一瞬。伴随着汹涌的鲜血,照片源源投向网络,与屠杀同步,与喷涌不止的鲜血同步,与百分之一秒同步。
就这样—最新的影像如咕嘟涌出的热血,一刻不停地、不断涂溅、每天每时地覆盖了电视的谎言。其实就历史学而言,这突兀的一瞬间难以捉摸。究竟该怎样学术兮兮地归纳总结这一瞬,抑或说历史的一页呢?历史学也在直面考验。喷涌的影像,与即时的、关于他们的不真实新闻一起,与世界对他们的抹杀一起,叩问着人类良心的底线。
漫长的摄影器材史被一笔勾销了,如今剩下的最后一款相机是手机。摄影就这样彻底结束了它的贵族时代。它不仅从专业圈里脱壳,变成了“每个人”的娱乐,不仅粉碎了一切技术与规矩、变成了大众的卫生纸和塑料袋一样的日常消耗品—它模糊了专业摄影家与画面中主体的界限,把他们统一在一个思想之上,让技术和艺术沿着虚伪和正义的红线,重新排队。
虽然视角太过残忍,但是必须承认,新的艺术浴血重生了。
三
我联想到了一个词:“隐喻。”若干年之前,由于侵略伊拉克的美军大兵在对战俘施虐的同时拍数码照片取乐,引发美国的犹太公众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提出了一个费解的“隐喻”理论。
苏珊·桑塔格选择的是美国兵,于是引出了一个摄影行为的“主体”问题。接着是桑塔格的主题:她选择的是美军在他者土地上的变态行为,即“拍摄”被他们折磨侮辱的战俘和平民。
她虽不同意这么使用摄影手段,但认为可以使用军事手段。她明言美军去伊拉克行使屠杀“绝对有权”(苏珊·桑塔格说:“美国绝对有权搜捕那些罪犯及其同谋。但是,这种决心不必是一场战争。”她还针对美军在阿布格雷布监狱自拍虐囚的摄影行为说:“以这些图像作为美国人在伊拉克全部努力的简明概括,对于在一场确实推翻了现代社会一个恶魔独裁者的战争中看到一些合理性的那些人而言,确乎是‘不公平’。”[《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注目他人受刑》,均为黄灿然译])—于是还有“前提”的存在。
单就摄影而言,在二○一四年发生的以色列对加沙的屠杀过程中,巴勒斯坦人使用手机拍摄向世界发信的行为,在抵抗屠戮的“前提”、正被屠杀和流血的人乃是摄影“主体”、为屠杀提供第一时间证据的“主题”等几个基本限定上,都超过并否决了桑塔格的视角。
那些擦拭着手里的尼康、盘算着换一台F-35的专业摄影家们,不屑地瞟着加沙的图片,用不以为然的表情掩饰失落的慌张。早已不是总结他们的时候。或许唯此一次,一门艺术如此精确地占有了一切:前提、主体和主题。
这样的作品与行为,它深含的艺术史地位不言而喻。当然,是在付出了鲜血淋漓的代价之后。加沙的启示是世纪性的,因为它被逼到了最后一道墙前,它检验着人们标榜的人道主义。
有人说,穆斯林对以色列屠杀加沙抗议,只是出于信仰同一宗教的感情。为了对狭隘表明距离,他们不回应这种抗议—不消说,在“朋友圈”里用沉默表达的这种观点,不过是对自己冷漠的辩护。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心理只是对世界正义的低估。他们不知道,哪怕就在这一次,抗议以色列屠杀的主力也是西方、拉美、非洲各国的正义人们。那些人并不是穆斯林,但他们是高尚的人,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如同曼德拉的庄严宣言:“只要巴勒斯坦没有获得解放,人类的革命就尚未成功;只要巴勒斯坦没有获得自由,我们的自由就是不完整的。”
仿佛专门为了冷漠病的患者朋友,解释的语言,是一位为巴勒斯坦人而牺牲的犹太姑娘若雪留下的。这位年轻的美国女孩,为阻挡以色列的定居点建设,伸开双臂保护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家,居然被六十吨重的推土机活活碾死。
既然人们习惯了指鹿为马,非选择这种发言者是“美国”而且是“犹太”女孩的例子,不能与冷漠病三期的朋友们对话。维吾尔族歌手何力(Halil)有先见之明,所以他早在十年前就写成了《若雪之歌》。
何力的歌曲著作,清纯而简明。一排排自白般的汉语诗行,给人淡漠忧愁的联想。在媒体每天的坏消息轰炸里听何力的这首歌,只觉失语,不愿感慨:
让我唱一支歌谣
献给生命的无常
这个星球上活着的人
总是来去匆匆忙忙
那些死不瞑目的人
是否已找到天堂
何力的这首歌,是中国歌曲(包括诗)中唯一的一首—给那个为他人而死的美国女孩写的歌。唱一支歌谣,献给生命的无常。如今重新听,歌里的一个个词都仿佛活了,何力如有预感,歌在历史的一页翻过之后,呈现了含义。
那些死不瞑目的人,是否已找到天堂。必须说—由于这首《若雪之歌》,那一次,中国没有在人道的关口失节。
四
时值古尔邦节,一个残酷的关于牺牲的祭日。在这人人摄影的时代,网络上不断传来大会礼的图片。西宁今年的会礼据说有十五万人,画面上白帽子如滚滚大河,不尽地铺向天边。
宛如一个停顿,好像一次沉吟,又有一张照片被投入网络。宛如给这一次长河般的摄影大战点上一个句号,那是一幅轰炸之后的加沙,残破街区的聚礼:
一座清真寺的高塔被拦腰炸断,它危险地轰然坍塌,斜斜搭在一栋半颓的房檐上。在危塔的下面,不屈的加沙人就在那随时可能轰然砸倒的断塔下,在遍地血迹瓦砾中,正顽强地集体聚礼。
白帽滚滚的图片,往往使我感到孤独。唯有这帧断塔威胁下的加沙一瞬,如同轰击,使人振聋发聩。它宛如这场悲壮的摄影抗议的结语,宛如滔滔的举证大河的最后一个浪头,有信仰的人在目击它的一瞬都失语了,哪里是礼拜,这是对天理的宣誓。
—像是在呼应我的感受,随即爆发的南非游行中,黑人们高高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加沙!你的勇气,你坚定的信仰,使我们羞愧!”
不愧是受尽歧视的南非黑人,他们的表达彻底而清晰。是的,使我们羞愧,在一切意义之上。
远不止南非的黑兄弟,整个世界都在躁动。就在血浸的画面正中,良知正在醒来。桑塔格差之远矣,唯有这种瞬间—影像不是在隐喻,而是在判决和宣誓。被屠杀与被剥夺的人,给历史以记录、给我们以启发。
由流动的画面串联,人的对话在不歇地进行。在无声的断塔下,加沙和南非、中国和世界、弱者和穷人—会意的心跳,暗示的意思,悄无声息地穿梭着,沟通了被媒体阻塞了的、人类的交流。
血液就这么流动了,人类就这么获得共识。一瞬间人又感到亲近,全球设置的宣传工程遭到了嘲弄。几十万人的大场面没有如此力量—唯此孤独的一瞬,它感动了世界。
由于倒下的加沙抓起手机,历史的瞬间被捕获了。摄影史的这一页,远远不只是什么隐喻—这一页是对今天的揭发和给未来的启示—会占据人类文明史上耀眼的一页。这一页的作者名叫加沙人,未来进步的人类,将在他们的墓前洒下高尚的眼泪。
这是一次关于瞬间的追问。那些死不瞑目的人,一定会找到天堂。今天会变成过去,但尊严的瞬间不会过时。生值此时不必抱怨,人要祈求三生,才能获得如此的一瞬。
完稿于二○一五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