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的导入方法

2024-09-21

语文新课的导入方法(共7篇)

语文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1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是一种需要精心、巧妙去构思的艺术, 在语文新课导入时, 适当运用激趣、欣赏、激疑、故意犯错等方法, 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入艺术,激趣,欣赏,激疑,故意犯错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新课的导入呢?

一、激趣导入法

在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知识自身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让他们感受到认知的愉悦。鉴于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对新异的事物有着较强的探求欲望的特点, 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本人在教学《蔚蓝的王国》时, 采用了如下的新课导入:同学们, 你们到过大海吗?你们想过生活在大海边的快乐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改编的动画片, 去感受一下大海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好不好? (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 并让一女生配以“在海的远处, 水是那么蓝, 像最美丽的花瓣, 同时又是那么清, 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的, 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的画外音。

观后, 教师:同学们, 看了《海的女儿》这个动画片, 你对大海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 (争先恐后) :美丽广阔, 浩瀚无边, 一片蔚蓝……

教师 (微微点头) :好!那么, 你们想进一步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肯定回答) , 教师接着道: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它可以给我们每人一张走进大海这个美丽世界的入场券。板书课题、文体、作者。有声有色、情文并茂的新课导入, 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真正让学生“学中乐, 乐中学”。

二、欣赏导入法

欣赏导入法, 就是在新课导入时, 先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引导学生欣赏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诗歌、音乐、名言名句等, 从而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而又愉悦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本人进行了如下导入:

师:我们知道, 人类的生生不息离不开伟大的母爱, 同学们, 当你吮吸着母爱的乳汁, 沐浴着母爱的光辉, 你们可曾想过, 如果没有父亲, 没有父亲给我们的爱, 我们人类将会怎样?有人说父爱无言, 是的, 我们的父亲常常不会表达爱, 他们只会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心中对子女那深沉的爱意, 而那无声的语言也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 也许只是一个轻描淡写的动作。而这些又都是在我们年少之时难以体味到的, 只有经历过人生沧桑后, 才能对那一份单纯的父爱充满无限的感激。老师如今已年过不惑, 所以对父爱也就有了一份较深刻的体会, 下面老师把自己写的题为《父亲的背》的小诗奉献给你们。 (投影出示《父亲的背》, 让学生齐声朗读)

父亲的背

童稚时

父亲的背是一块乐园

总是好奇地爬上去

游乐无忧的童年

少年时

父亲的背是一泊港湾

总是安然地躲进去

避过风雨严寒

长大后

父亲的背是一根扁担

总是挑着世态的沧桑

还有妻儿的悲欢

而现在

父亲的背是一座峰峦

总是将人生的艰辛

浓缩成做人的尊严

同学们, 读了这首小诗你对父爱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学生畅谈过后教师小结:是的, 我们的父亲是伟大的, 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跟母爱一样博大而又厚重的父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 去和作家一起感知、领略那份深沉的爱吧。这样, 通过品读诗歌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了情感迁移。

三、激疑导入法

产生疑问是获得真知、不断精进的先决条件,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疑情境的创设。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时, 贴船下篙, 提问学生:由这篇文章的题目, 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比比看, 谁想到的问题多。学生们稍加思索, 便争着回答, 诸如“斜塔在什么地方?做实验的人是谁?做的是什么实验?为什么在斜塔上做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等等对理解和把握课文颇为有益的问题, 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故意犯错导入法

适当的故意犯错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重视,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本人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师生互相问好后, 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太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很熟悉的, 可以说, 只要是天气晴好的日子, 我们就能够看到太阳, 可是, 同学们, 你们想过没有太阳何时离我们远、何时离我们近的问题呢?见学生摇头示意后, 教师接着说, 哦, 看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 就有两个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为了这个问题而引发了一场难决高下的争论,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我边说边在黑板上故意板书“两小儿辨日”, 立即有学生在下面高声喊道:老师, 您写错字了。我故作讶然道:什么?写错字了?哪个字写错了?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老师您把“辩”字写错了, 中间应该从“言”字。哦, 不错, 老师真的写错了, 是因为老师犯糊涂了, 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辩”和“辨”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答道:您误写的“辨”主要与甄别有关, 而文中的“辩”字主要与言语有关, 是用语言和人争辩。我用赞赏的目光示意该同学坐下: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小儿是如何争辩的呢?这样, 巧妙运用故意犯一些让学生易于发现的“错误”的教学方法, 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便于学生开展轻松愉快的探究性学习。

当然, 新课的导入之法还有很多, 比如故事导入法、引述导入法、由旧入新导入法等等, 究竟采用何种方法, 当因人、因文而异, 切不可死搬硬套。另外, 还要用之有度, 宁缺毋滥, 正所谓过犹不及。

略谈初中语文新课的导入 篇2

【关键词】语文;新课导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观法

即在导入新课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音乐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课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请大家和我一起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图片(播放苏州评弹,同时用幻灯放映苏州园林的图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它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呢?古老的苏州有着驰名中外的两大文化瑰宝,那就是评弹和园林,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瑰宝之一—苏州园林,走进她如画般的世界去。

二、描摹景物法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在一个季节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热闹。这些花有的红得像火,有的粉红像云霞,有的洁白像雪花,花里带着香甜的气息,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是什么季节呀?”“是春季。”“春天里还有哪些景象吗?”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印证课文。

三、介绍作者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形式。通过介绍作者,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常识,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作者的经历较为复杂,我们介绍时就不能长篇大论地笼统叙述,而应该突出一两点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东西。如介绍《回延安》的作者贺敬之,可以突出他步行千里赴延安,延安把他培养成人,使作者爱党、爱延安人民的一片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图解式导语

图解式导语也叫“实物式导语”。即开课之前先展示某件实物,给学生以新鲜、形象的感觉,引起他们的注意,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松鼠》一课时,学生对松鼠这种小动物不熟悉、难理解,我就借生物实验室的松鼠标本采用演示的办法,让学生观察它清秀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睛、矫健的身体、美丽漂亮的尾巴,从而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五、直入式导语

直入式导语又叫“开门见山导语”。即一上课就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讲《爱莲说》揭示课题后我就问:“你们见过莲花吗?谁能说说这种花的样子?它生长在什么地方?花蔓有什么特点?花有什么好处?”这样开讲,简洁明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课文中心的探求。

六、析标题,明重点

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题意和文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人的眼睛各有特色,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们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在三味书屋须认真读书,“从……到……”揭示的是:作者记叙两个地点的生活。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顺势引入:“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将与鲁迅一起重温童年的生活。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是什么呢?试着用一个字概括。”

七、借教具,助领悟

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相、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具分为视觉型教具、听觉型教具、视听型教具。

视觉型教具如挂图、模型、实物、幻灯片等。例:讲《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展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就会真切地了解纪念碑的构造;在讲《国宝大熊猫》时出示幻灯片,各种憨态可掬的熊猫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会在图片中受到感染,从喜欢大熊猫上升为喜欢学习《国家大熊猫》一文。

听觉型教具如录音。录音有课文朗读带和与课文相关的乐曲,朗读带既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又能让学生沉浸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乐曲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听觉型教具一般适应于散文、小说、诗歌的讲授。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

视听型教具如录相、FLASH动画等。视听结合,更能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有不少已拍成影视片,不少乐曲也制作成FLASH动画,运用视听型教具,会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会、去领会、去把握。如讲授《再别康桥》时,可让学生欣赏FLASH动画,既有符合意境的不同图片,又有专业的朗读,声、色、情熔于一炉,其教学效果显然要比光看图或光听朗读要好。

八、摹实境,调激情

就是指让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在讲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这样导入的:“每个同学的图画书里都有这样一幅画—人民英雄纪念碑。当你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曾经想到过什么呢?我在一个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的上午,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啊!巍峨啊,它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那样雄伟,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看现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在新长征中勇往直前。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活动顺序和碑的方位顺序,认识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段导语描摹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和质地坚硬,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了大体的概念,而且语言极有感情,学生们的思维极易跟着老师走,学生们的情感极易激发。

例谈语文新课的导入 篇3

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他操心的问题上,因此,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去引起他们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接着就要让学生对新课或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而文章并非无情物,师生亦为“有情”人,因此,课的伊始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而这正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那么,如何选准最佳入口,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初中课本中选有数量较多的优美散文,并且多安排在春秋季节授课,而这学习的季节又正好是春游、秋游的最佳时节,因此,教授散文单元时可抓住这一契机自然地导如新课。比如讲授《画山秀水》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就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今天,就让我们去桂林看一看。这样的导入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想要一口气读完课文,一览桂林山水美景的神情。

二、别出心裁,增强趣味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上课文前有必要先介绍作者,而我们对作者的简介又往往流于老套套,语言也很呆板。特级教师朱显驹在简介苏洵时,就别出心裁,值得借鉴。他说,此君有两点值得同学们知道:第一,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此君可谓大器晚成;第二,他养了两个好儿子———苏轼和苏辙,唐宋八大家,苏家占其三,这一点大概只有曹操能与其媲美。如此风趣的语言确能增强趣味,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导入课文,在简介以上两点后,我又试着增加了第三点:传闻时人争传,竟效其文,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引得学生笑得前伏后仰,既增添了课堂气氛的乐趣,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

三、适当拓宽,激发诗情

在记叙文导入时,可以精心选取那些和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古代诗词,不仅可以高屋建瓴深入领会课文内容,而且触类旁通,丰富学生词汇积累。如在教授《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非常适合这篇课文导入的。诗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和文章题目“在山的那边”给我们以无限遐思、让我们要急于读完全文心情,二者有着相沟通的地方。二者互为印证,互为补充,用其来导入这篇课文,就不止是单纯的导入了,而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诗歌主题要达到理想境界,就要历经千辛万苦,唯有不怕苦难、百折不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理想。这和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不谋而合。

四、创设情景,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

五、制造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电影戏剧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单又不马上解答,故事在读者心里留下疑团,产生一种诱惑力,使读者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使作品峰峦叠嶂,摇曳多姿,曲折迷人,被人称为是“引人入胜的绝招”。

当然,进行兴趣教学要从文本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卖关子、设卡子,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把学生弄糊涂。

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 篇4

关键词 故事引路法、设问引路法、开门见山法、穿插吸引法。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讲的课文之中,就不可忽视新课的导入技巧。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下面介绍几种导入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学习《竞选州长》一文,有老师就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讽刺过自己的小说家,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以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这还不算锐利吗?”故事引起了学生们的笑声,老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就是这么幽默、辛辣,《竞选州长》最能体现这种特色。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更好地感受他语言的幽默、辛辣。”

二、设问引路法

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考。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浏阳称为花炮城,上海叫做不夜城,广州叫羊城,南昌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呢?”(老师在正板书的位置写上“苏州”两个字)学生不约而同地地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的后面写上“园林”二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味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了解苏州的园林特色。

三、开门见山法

教师的开场白是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这种方法适用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学生知识面的限制,有时会造成生动活泼的导入不能被学生理解的僵局。为避开这种僵局,就要采用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例如教学《短文两篇》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章《短文两篇》,其中《金黄色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画中充满了生活的乐观、纯真的童心。《散步》则选取了生活的一角,通过几个细节,写出了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两篇文章都是写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睦、关爱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四、穿插吸引法

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文人的奇闻轶事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教学王之涣的《琼州词》时,一开始就讲一段王之涣的人生经历:有一次,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在一起喝酒,其间,有几名歌女在唱歌。于是他们就私下约定,谁的诗被歌女唱出来,谁的诗就最受欢迎。结果的是演技最好的一位歌女唱出了王之涣的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琼州词》。这样导入新课,立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诗歌朗诵法

诗歌朗诵很具感染力,尤其是抒情诗,更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夏天也是好天气》时,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水光潋滟晴方好,毕竟西湖六月中。”当学生沉浸在美妙的诗的意境中时,老师趁机提问:“哪个季节有这么优美的景色?”学生回答:“夏季!”“对,是夏季,是夏季那美好的景色、美好的天气!我们今天又要学习一篇赞美夏天的文章,那就是索索笔下的《夏天也是好天气》。

六、创设情景法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直接描绘,或借助幻灯、录音、录像制造出一个美妙的情景,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创设情景法。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雪景图,让学生感受雪景的辽远。然后撤去画面,播放录音,让学生随着播放的录音闭目凝神静思,从而达到通过文字构筑画面的效果,以便充实深化录像留在脑际的图像。接着导入课文:“1936年冬,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延安看到这幅雪景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体会毛泽东要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家重建新中国的博大胸怀。”

七、以旧代新法

教师提示学生回顾旧知识,从而过渡到新课,这就是以旧代新法。这种方法,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了以旧代新的平稳过渡。

语文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5

一、新课改概述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意识到传统的“万人一书、万校一书”的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不仅是对教材的变革,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方面的大幅度变革。 学生不再只充当听众,而是进入了参与者的行列,对学生的评价也变得更加综合,而不是只看学生的分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

(一)介绍背景导入

介绍背景导入法适用于写作年代久远的作品的教学。由于时代变化甚大,学生根本不会想到作者当时怎么会有这种思想,对文章感到非常陌生,难以深入理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背景导入法,先讲述一下作者当时的年代、社会局势等,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置身其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趣味导入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趣味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对小学课文知识的求知欲。小学生大多对猜谜语游戏存在着强烈的兴趣, 语文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谜语引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

简笔画也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东西。利用简笔画导入小学语文课文可以达到新颖、直观、醒目等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跟着语文教师的思路进入正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某种动物、植物时,可以在上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下此物的简笔画吸引学生注意,使之将注意力逐渐转移至画面上来,从而激发出不同程度的灵感。

(三)情境导入

现代科技发达,多媒体已经渐渐进入小学生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导入情境为教学铺垫。 在讲述一些关于景点的课程如《五彩池》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漂亮的图片,或是配上优美的音乐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之迫切地想了解该地方的美妙之处;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电影等使小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展开小学语文课程导入。

(四)开门见山导入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大部分文章的标题直接反映出了文章的主题。在讲述这种课文时,教师应该利用文章的特点设计简短的、 精彩的导语,直奔主题,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明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目的及方向。开门见山地导入,可以使学生带着结论阅读文章,更加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地完成教学。

(五)实验演示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展现一些实物,使学生真实地看到,而不是凭空想象。实验演示导入要求教师用实际演示展现课文描述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新知识的存在与科学性。比如教授《乌鸦喝水》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拿个瓶子注入半瓶水,然后根据课文的描述,向瓶内慢慢放入小石子,让学生观察瓶内水位的变化;再告诉学生,乌鸦就是这么喝到水的,和学生一起仔细阅读文章。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

(六)设问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授课时, 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围绕课题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述《小狮子爱尔莎》时,教师可以提出“小狮子有什么生活习性?”“是谁给小狮子起的名字?”“小狮子可以和人类和睦相处吗?”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与极强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迫切、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结语

例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 其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有效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进行之后的学习探究,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 学生只会觉得整个课堂教学索然无味, 从而被动地进行学习, 其效果可想而知。由此,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还应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 巧妙借助新课导入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文章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探究。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起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直观再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情境不一定要哗众取宠, 也不一定非得华丽而多样, 而要以明确的目的性为前提, 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出发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乐于阅读文章。

以《散步》教学为例, 要让学生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就必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这样也才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理解课文。为此, 教学中教师以阎维文的《母亲》来导入, 当饱含深情的歌曲让学生内心被打动后, 再以生活中的细微感动谈起, 谈到母亲, 谈到散步, 学生读的欲望增强了, 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阅读, 效果会更好。再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 要让学生就字面意义来理解“爱国”不免显得空虚, 为此, 教学之处, 教师提出问题“小弗郎士爱国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弗郎士身上, 阅读后再讨论, “爱国”也就成为了一种体验。

二、巧设疑问, 引发思考

在新课导入中, 这是较为常见同时也是较为有效的导入方法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一些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并将这种学习的热情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之中,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 教师就可以先通过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新课导入:1.请大家写出自己所喜欢的花儿都有些什么颜色。2.请思考, 花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相信这两个问题一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一定会议论纷纷并努力寻求答案。这样, 教师就可以顺势进行导入: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请打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 我们共同进行探索。这样, 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必定会积极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 学习效率的提高自然事半功倍。

三、介绍背景, 清除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 难免有的知识内容远离学生实际, 学生不易理解及掌握, 对此, 教师就应该在新课导入的部分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介绍, 有效为学生清除学习障碍, 从而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如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 对于文中所讲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生确实是知之甚少, 对此,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向学生多介绍相关知识, 如给学生介绍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 就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魔鬼的海”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 既能有效为学生清除学习中的障碍, 从而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 可谓一举两得。

利用背景知识来进行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 通过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 再以这些背景知识为基础, 引入对课文的阅读, 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四、紧扣重点, 达成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中, 教师切记不能将话题扯得太远, 避免太过散乱, 学生不知就里。因此在导入时, 教师还需立足于教学内容, 紧扣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 达成目标, 从而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目的明确, 最终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 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从“礼赞”这一题眼入手, 让学生先明白“礼赞”和“赞扬”、“赞颂”等的区别, 从而以此为线索, 让学生深切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以及作者对白杨树深深的“礼赞”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 相信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更加注重理解文中描写白杨树的语句, 从而更深地体会白杨树的平凡与不平凡。

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好导入, 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目标的达成, 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五、温故知新, 学以致用

学习过程总是成螺旋式发展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前后课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文章的体裁、主题、表现手法等相通之处, 通过旧知识来引导出新知识, 让学生应用旧知识去构建新知识, 从而获得技能的培养。

如在教学《孔乙己》的过程中, 以作者为线索, 引入《社戏》、《藤野先生》、《故乡》的复习, 在了解鲁迅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学习《孔乙己》, 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父母的心》时, 以“至爱亲情”为切入点, 以《背影》为线索, 通过《背影》中的父子情深来引入父母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节中所蕴含的至亲至爱, 感人而深刻。此外, 在小说的教学中, 教师可围绕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进行复习引入。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策略漫谈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中学阶段的各科教学都需要一定的导入,语文更是如此,更需要艺术性的语言进行开场。而不同的导入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说明文,需要用严谨、缜密的语言进行导入;对于文言文,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切入,便于学生理解古文。下面就来说一说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

通过让学生观看、聆听或者触摸具体的物象,让学生心生兴趣,从而快速进入正文的学习,这样的方法称之为“开门见山”。这一方法多用于说明文的教学上,可以使客观化的语言变得生动灵活,便于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比如,对于《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开场利用幻灯片播放中国传统桥的图片,比如吊桥、索桥、拱桥等等,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比较出传统石拱桥的特征,方便了课文的学习。又如在《端午的鸭蛋》教学中,教师可以拿一枚咸鸭蛋在学生面前展示,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想要知道鸭蛋究竟有什么奥秘,一方面又会使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吃鸭蛋的经过,从而理解好全文。“开门见山”可以从小的方面入手,使具体的事物变得直观生动。

二、历史切入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涉及了历史知识。其中,文言文教学和古代历史紧密相连。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古代历史中的人物,比如苏轼、岳飞、文天祥等,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导入和本文有关的历史事件,从而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文言文的学习相比于现代文,比较生涩难懂,初中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对文言文失去兴趣,即使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此,教师要想使学生喜爱古文,就必须让他们了解相关时代背景,待产生一定的兴趣后,方可进行教学。比如,对于《岳阳楼记》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古代三大名楼入手,介绍范仲淹创作时的心态,并提出他为什么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个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兴趣进入学习。

三、设置悬疑

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转型时期,对各种问题都会产生好奇的心理。如果新課导入以设疑的方式进行,就会让学生主动思考,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从而认真学习课文,找出线索。比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悬念:本文作者的父亲喜欢养一种花,有一天这些花枯萎了,为什么一向喜爱花的父亲会对这些花不管不顾呢?文章的题目又有什么深意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导入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以花儿落了为线索,找到父亲去世的答案。此外,设疑也是一种重要的提问方法,学生会在教师的鼓励下解决疑问。

总而言之,导入设计得好,就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提高整堂课的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导入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去,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以上提到的方法只是导入策略的一部分,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另辟蹊径,使导入更加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孙娟蕊.初中语文新课导入例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

[2]刘靖宾.初中语文课导入语的设计[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上一篇:国有企业薪酬结构下一篇:预算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