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化

2024-09-23

阅读文化(共11篇)

阅读文化 篇1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础能力, 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读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阅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学校图书馆是教学的辅助机构, 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地, 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场所。

一、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是阅读文化意蕴的基础

图书馆工作者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 获得一定层次的专业资格证书。图书馆专业知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图书的分类和编目。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熟悉图书馆中的图书, 而且要熟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只有这样, 才能把图书分类排放, 便于读者查阅、出借。图书的编目包括图书的著录、标引和目录的组织:图书的著录是根据著录规则, 对图书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进行描述;图书的标引包括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两个方面;目录的组织是将各种款目有序地组织起来, 目录是读者检索图书的主要工具。

图书馆工作者除了有专业知识外, 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 包括学科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工具书使用能力、普通话水平等。图书馆工作者只有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才能为读者阅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环境是阅读文化意蕴的外在因素

图书馆的位置应选在安静的地方, 图书馆的房间应保持宽敞明亮, 室内空间的色调应采用柔和的暖色调, 使读者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墙壁上可以悬挂精美的书画、张贴格言, 在醒目的位置可以张贴推荐书目、新书海报、图书封面、摄影图片。美化绿化环境, 图书馆内可以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 选择适合青少年的音乐,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优美的阅读环境使读者感到舒适, 且会不知不觉受到文化的熏陶。

三、馆藏资源是阅读文化意蕴的内在因素

只有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 才能有足够的阅读素材。图书馆工作者要重视馆藏资源的广泛性和学科的完整性, 调整优化文献结构, 切实建立起一个藏书数量足, 质量高, 结构合理, 各类文献齐全的阅读资源体系, 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中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是多元化知识载体建设, 它不仅包含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 而且还包含了现代电子型、数字化资源以及声像结合的音像资源, 各类资源互为补充、互为并存, 从而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文献资源体系。图书馆工作者采购前开展读者需求和阅读倾向的调查, 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图书馆工作者根据读者的需要引进新书, 教学类的书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课外读物注重质量, 符合学校师生的阅读特点;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引入多媒体资料, 并建立电子阅览室, 丰富电子阅览室的资源, 电子阅览室的设备设施要定期维护, 保证网络畅通。

四、阅读活动是阅读文化意蕴的核心

读者的阅读活动体现了读者的文化素质, 也是阅读文化意蕴的核心, 学校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方法有:

1.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阅读活动

学生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 图书馆的各类书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图书馆工作者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与学生兴趣、特长结合起来, 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 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根据学生的个性组织兴趣小组, 开展文学家园、英语沙龙、计算机小博士之家等活动, 因势利导, 发挥群体效益,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阅读动机, 活跃阅读心理,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 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作品情节, 发挥想象, 改写或续写结局, 将喜爱的人物、情节绘画成动漫作品。举办故事会, 让学生自由讲述故事, 通过讲故事比赛, 学生能锻炼口才。开展读书征文, 读书征文是学校图书馆的特色活动, 可以紧跟时事, 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明白道理。举办演讲比赛, 向学生推荐有关演讲的书, 提高他们的演讲水平, 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才艺表演, 才艺表演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热爱阅读。

2. 利用重大节日, 结合形势教育开展大型阅读活动

图书馆是对学生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工作者可配合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来开展阅读活动。这不仅能使图书馆的形象和地位得到提升, 而且有助于更多学生参加到阅读活动中来, 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如利用“七一”和“国庆”等节日, 开展“党在我心中”、“祖国颂”、“未成年人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开展亲子故事会、亲子阅读大赛等;在“五一节”、“青年节”时, 出借相关书籍, 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法制道德、历史文化等教育, 开展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这些灵活性、开放性的阅读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他们的知识, 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 以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参加阅读活动

学校图书馆设立书目和专题书架, 图书馆工作者要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目, 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各种学习信息, 通过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将阅读活动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开展, 以此吸引学生,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工作者可举办“好书大家读”活动, 评选出优良的图书;推出读书文化节, 开展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及比赛;举办讲座、培训班、读书夏令营、读书征文、公益报告会、图书展览等活动;举办名人名家见面会, 作正面的阅读引导;与大众传媒结合录制阅读节目。

图书馆工作者应配合学校的教学, 争取学校的支持, 将阅读活动和学校的学习计划相结合。与学校合作, 联合布置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来完成;开展如小论文写作、专题调查等研究性学习;组织辩论赛, 通过参与辩论, 使他们学会自己搜集材料, 整理读书笔记, 分析概括总结。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开设阅读课, 使图书馆成为阅读教育的基地。通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阅读的熏陶, 培养他们主动阅读的意识,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逐步发展阅读能力。

利用板报、墙报等宣传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作品和读书方法。重点介绍与学科相近的书籍和其他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不定期编辑出版校刊, 设立“新书报道栏”、“专题书目推荐栏”、“热点书目评价栏”、“读者心得栏”等, 发动学生写稿, 活跃气氛, 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引导他们参加阅读活动。

五、阅读指导能使阅读的文化意蕴得到充分的体现

图书馆工作者对读者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 这表现了图书馆工作者的文化素质,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阅读的文化意蕴。阅读指导的步骤如下。

1. 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图书馆工作者要熟悉教材和图书馆的书籍, 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学生阅读教学类书籍, 根据教学实际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等特征制定阅读计划。图书馆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级阅读。分级阅读主要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学习背景、学习要求、理解和感悟能力, 设置对书本的不同阅读要求和选择。

2. 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阅读书籍时, 不同的文章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读。图书馆工作者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将读“经典”与读“流行”结合起来;将“读书”与“读图”、“读屏”结合起来;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将“读”与“思”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做好提要式、摘录式、批注式、心得式等各类读书笔记, 在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书评。

3. 指导学生阅读

首先, 图书馆工作者要创设阅读气氛。图书馆工作者向读者推荐图书时可进行绘声绘色的内容概述、情节讲述、人物评价。这些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 图书馆工作者应开设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怎样查找图书资料、怎样写阅读笔记,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方法, 培养学生从读到写、从积累到创造的能力, 提高阅读质量, 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专题讲座适宜采用互动、可即时操作的形式, 使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馆藏, 掌握丛书名、著者、分类号、主题等几大主要渠道, 利用这些渠道检索资料和上网查询、调阅资料,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再次, 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读物, 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博览群书, 特别要让学生阅读名著, 阅读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阅读各种书籍的过程中, 图书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鉴别书籍的质量, 去伪存真, 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图书馆工作者还应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训练, 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最后, 加强网络阅读指导。制作图书馆主页, 介绍图书馆的性质、职能、任务、馆藏布局、信息检索方法、开放时间等, 使学生了解图书馆;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设立互联网教室, 开展网上文献检索教学;成立网络导航, 提供网络信息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加强阅读指引。依托图书馆网络, 向读者推荐数字资源。针对图书馆引进的各种文献数据库, 编制内容介绍和使用指南等, 向读者介绍数据库的特色、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 引导他们自我学习和利用数字化资源。图书馆工作者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辅导, 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 开展网上信息导航。将图书馆以外的资源向学生推荐, 在提示手段上通过文献的题名、关键词、分类及主题等, 让他们方便地检索到文献。充分利用电子邮箱、网上咨询系统等手段, 与读者开展互动交流。

六、结语

阅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激发读者的超然情趣。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维之船, 图书馆工作者是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读者, 面读者阅读是将这些珍贵的货物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知识的积累使读者乐于读书、学会读书。

阅读文化 篇2

普遍认为,消费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时期,即由短缺经济发展到经济过热或通胀时期,生产过剩过热必然导致消费的过剩过热,政府也鼓励和刺激民众消费,扩大内需以推动生产的发展或预防经济下滑。当代社会的生产过剩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内在动力。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代大众传媒借助互联网的快捷和多媒体的刺激搭建了商品咨询、购买和售后服务的立体平台,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民众最终屈服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懵懵懂懂地购买了商品,并进行着过度的甚至是浪费式的消费。社会消费和消费文化的产生和形成还依赖于资本权力的强制推行。

在当今社会,消费无时不有和无处不在,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也是前所未有的,当代社会无疑地已进入到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时代。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指出:“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这里有双层的涵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用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

其实,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的消耗过程,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发展而发展的,物质消费中总是包含着文化因素,只不过在人类早期,特别是在原始先民那里,文化消费同物质消费未分化时,没有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并且是微乎其微的。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也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到了当代消费社会,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凸显,其意义和符号程度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可见,文化消费是人类所固有的,具有同物质消费一样的漫长历史,文化消费是文化产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过程,而消费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文化消费并非都展现为当代意义的消费文化形态,只有在消费社会,文化消费才展现为消费文化形态和社会景观,但作为当代消费文化形态又必须通过文化消费呈现出来。

在当代,消费文化过分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过分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过多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感官愉悦和时髦走秀,而对文化消费的深度阅读、境界提升、信念确立、崇高向往、形上关怀、人生启迪、心性陶冶等方面则有所淡漠和忽视。另外,在当代,消费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无所适从,丧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和欣赏个性,从而,消费文化既浪费了物质资源,也埋汰和曲解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时还造成了没有个性特点均质化的文化消费模式。(节选自《新华文摘》第9期,有删改)

5、下列对“消费文化”的具体形成原因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由于生产相对过剩,为扩大内需以拉动生产或预防经济下滑,政府鼓励和刺激民众消费。

B、大众文化传媒的发展,搭建起了更便捷的商品咨询、购买和售后服务的立体平台。

C、资本权利的强制推行,也有助于消费社会的逐渐形成,从而为消费文化打下基础。

D、当今社会,消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相互构成、相互影响。

6、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文明时代,文化消费已经从物质消费中分化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表现形式。

B、文化消费源远流长,到了当代社会,文化消费完全变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

C、消费文化强调文化同经济的联系,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十分强调文化的实用功能和感官愉悦。

D、在消费文化时代,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在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它们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无处不在。

7、根据文章提供 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短缺经济时代,社会上显然是不存在消费文化的,但肯定还是存在文化消费,当然其表现形式上多样的。

B、如果大众传媒对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那么民众就会购买某种商品,甚至过度消费。

C、在消费社会,文化产品与一般商品的供给、需求、竞争及垄断等是一样的,因此,它已渐渐失去了文化属性。

D、现行消费文化有诸多弊端,为了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要,今后将着力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注重源于内心的个性文化消费。

试题答案:

5、【答案】D、答非所问。D项,讲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消费文化”的具体形成原因。区间在第1段、第2段开端。

6、【答案】C、解析A项,“完全”一词错误,文中为“相对”。B项,区间在第4段中间,是指“文化含量”的“意义和符号”形成了消费文化。D项,去掉了“对理解当今社会来说”变成了“在当今社会中”。

教师阅读的文化思考 篇3

问询教师为何要阅读就像问询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呼吸一样。因为教师是传承文明的使者,他必须保持对人类现时文明和古代文明必要的洞察和了悟,才能承担这份使命;他必须站上文化的高点,才能看见人类文明火点的蜿蜒路径。

关于读书之论,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已经作过论述,其论述十分精彩。特别是著名翻译家王佐良用文言文翻译出来的《论读书》简直精彩绝伦。关于读书的功用,《论读书》一文如此表述: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怡情、傅彩、长才,这是读书的三种功用。似乎,培根也将读书的一切功用都穷尽了。

如果仿培根之论,我则认为,还要加上三点:读书使人心灵纯粹、宁静,读书使人美好,读书使人充满希望。

中国人曾这样表达过读书的功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栗;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可以说是将读书的功利性提到极致了。

南怀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这也是从读书的功用说的。当人们对现实失去一切希望后,会转而从书中寻求慰藉,让书籍抚摸自己,安慰自己。

这些有目的的读书,当然十分好了。

现在的情形是,很多时候,人们就像消费跟着广告走一样,跟着时潮去读书,从来不考虑在内心深处是为了什么要去读书。我们不太能认真地思考一本书真正存在的价值,也很少考虑我们为什么而读书。

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读书还有一个伟大的目的: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就是要我们以一种无所求的心态,将自己沉浸在书中,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读书。三更有梦书当枕,只是为了一缕书香,而甘愿让自己成为一本书的主人或者一本书的俘虏,完全占有它,或完全被它占有。

我发现一个问题:真正的作家是在四十岁以后,真正会读书,可能也要到四十岁之后。这之前,我们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切入,也不知道如何理解。有时候,面对一本本杰作,我们甚至连一知半解都没有,根本不知道作家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说些什么。很多作家曾与我谈起过他们的读书,讲他们面对的书是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是如何让他们震惊的。有时候,他们甚至能感受到杰出的作家们的体温。

可是,我们教书的人,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可是,我们真的相信过书吗?书是否真正地搁置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书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多重?

现在,我年届五十,又有了一个新的看法:过去,我们看书非常遥远,现在发现,书离我们很近;过去,我们发现书中写的也许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现在看来,书中写的全是我们的生活,全是你我他的真实;过去,我们发现书可能并不重要,现在,我们发现,书不可或缺……

泪洗后的心灵,如雨后的青山。我们如果不用书中的美好来淘洗我们的心灵,我们将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是,我们自己将无法美好起来,更无法去塑造美好的学生。

如果我们一直在微博里讨生活,永远在网络上消磨时光,那么,我们就将不再可能让我们的心与灵魂接上地气,也就是说,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成长。

我常常感动于雨果之与法国读者的关系。人们说,一个雨果培养了一个喜欢读书的法兰西。

可是,在我们这个国度,自古及今,我们并没有缺少像雨果这样的大师啊!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离书越来越远呢?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极有意味的时代: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但是读书偏偏需要我们慢下来;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书却需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这是一个每年都会生产无量数的书的时代,但是,真正能走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生珍藏的书却又是微乎其微的时代……

对做我们这一行的人来说,一个更其可怕的现实是,很多教书的人并不读书。或者,也读着,只读着教科书与教辅书。

有一个词,现在发现真的非常好:教书匠。虽然,我们时常自命为教师,也有人以教育家自诩,但是,从读书角度看,我觉得还是要尊重常识,回到教书匠这个定位上来。

著名作家张大春说过:“工匠不对自己的作品形成美学,这就没有天良了。”

我们是教书匠,如果我仿张大春的话:教书匠都不把书读好,这就没有天良了。

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要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教书的人读书,不但是要打磨自己,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敏锐而成熟的价值判断,并以这样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就必须具备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准专家级的深入钻研,必须对读书保持着一种虔敬。

美学诉求与伦理诉求,就应该这样辩证地而又是充满悖论地存在于我们的读书过程中。

读书的过程,就是重塑灵魂的过程。

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却说过:“……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这样来看,阅读如果不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对抗,那么这样的阅读,显然又是非常危险的。

这就是说,读书还有一种最伟大的功用,那就是形成思想。

陈寅恪在1933年写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一文时,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自白:“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很多人都对这句话作了研究与探讨。

虽然这是在对冯友兰的著作进行评价,然而,这句话,确实是走向陈寅恪内心深处的路径。

如何理解陈寅恪为何要将治学目标定位于咸、同之世,曾(国藩)、张(之洞)之学。

nlc202309020220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的表态意味着他要以这时的状态为起点重新开始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历史当然不能倒回重走,但文化思考的结论可以是对当下的针砭,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启示。陈寅恪认为,在咸、同之世,传统文化的学理能够统摄人心,以此学理为根据的中国文化自信还未沦丧,我们应该继续沿着这样的道统走下去。否则,我们的道统可能全面崩溃。这样,我们便不难品咂出先生的深意:要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进行自身文化的更新改造,但却不能丧失本土文化的特质,这是价值转换与价值多元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一旦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自信失落,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先进文明时就会把持不住,失去一种健全的心态。而若没有一种健康稳定的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型就很难指望成功。

我们曾论及中国教育的价值底座,先是为美式风暴所裹挟,继而则由凯洛夫教育理论所构建。到现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中的新课程,再一次使中国教育文化内涵暂付阙如。这种飘忽的教育价值观,在让人想起陈寅恪先生时,确实多少有点令人惭怍汗颜:中国教育价值体系里,因为始终缺失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因素,改革和转型,因而都未能竟全功。当然,清醒者也并非没有。石中英教授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里,便曾论及随着21世纪人们知识“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批判和解构,我们不能不反思,教育所追求的“个体发展”是否是“迫使”青少年不断“遗忘”本土知识和整个传统文化的过程?教育追求的“社会发展”是否导致了本土社会隶属于一个不断的西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

然而,这样的声音同样应者寥寥。

陈寅恪先生对曾国藩与张之洞二人的论定,也颇耐人寻味。曾国藩是儒教道统的传人、同治中兴的功臣,但他同时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张之洞更是“中体西用”的始作俑者;陈寅恪以此二人为自己立论尺度,其意不问可知:在他们那些现在看来已落后、陈腐的观点中反映的正是当时思想界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和价值向度;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认识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尚存的文化自信,在陈寅恪的时代几乎荡然无存。

这是一个中国文化行走在暗夜的时刻。陈寅恪单枪匹马成了中国文化的守夜人,他以学贯中西的文化自信,希望清醒的人们以曾湘乡、张南皮的眼界和理论为出发点,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上的自尊和信心,这是把太沉重的历史使命放在自己肩上,这是要挽狂澜于既倒。然而,时潮是有力量的,它有着一种裹挟的力量,让身处时潮中的人身不由己。

说及这一点,也许,你已经知晓,我举陈寅恪的读书案例,是想表达什么意思了。

陈寅恪的时代早已过去,咸、同之世也已经是一个朝代远去的背影。近代中国一次民族复兴的契机在咸丰、同治之间,在湘乡、南皮之际与我们擦肩而过,现在,中国正日益以大国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而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恰恰又是民族复兴的事业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颇类似于当年陈寅恪先生谈王国维之死时所说的“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教育工作者,如果能深知自身乃“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那么,我们就会考虑一个大问题:我们的工作如何与我们的民族共命运?我认为,应该是建立起以中国文化作为重要标杆的教育价值体系。诚如是,则能上续章太炎而下的国学大师们的努力,成为王国维、陈寅恪、钱穆那样的中国教育文化守望者,下启诸多后来者,共赴我们的教育大业!

读书至此,我认为,才是当今教育人的最高境界。

文化知识与阅读教学 篇4

1 文化知识与阅读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产生了语言与思想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学研究领域。古德曼 (1977) 一直持有一种心理语言学的阅读观点, 阅读是语言与思想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根据柯迪 (1979:7) 的观点, 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包括三个因素:理解能力, 背景知识和阅读过程策略。换而言之, 要想获得阅读成功, 一个人必须拥有基本知识, 常识和阅读策略。例如:熟悉音韵学, 图表常识, 和词语等。长久以来, 阅读趋向于强调最后一点, 即过程策略。正如柯迪 (1979:9) 指出, 一个典型的阅读课包括阅读文章后要有相应的理解问题, 词汇练习和语法联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上, 学生可能阅读5~10分钟, 然后用50~100分钟做语言练习并加以分析纠正。然而, 阅读不仅仅是符号式的解读, 而是学习者个人背景知识与课文内容相互交融的一个过程, 因此就要从新估价阅读课的传统教学活动。本文目的是考察阅读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即: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 并由此建议阅读教师要在几个方面关注这一重要因素。

卡罗尔和爱斯特霍而德 (1983:556) 在他们的图式理论和阅读教学中讨论到:“理解课文就是读者背景知识和课文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有效率的阅读就是有能力把课文材料和个人知识联系起来。”有充分的证据显示, 严重影响外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2 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 有必要确立教师在阅读中的作用。正如爱斯凯 (1983;3) 指出, 学生基本是通过阅读来学习阅读。因而, “阅读课重点一定是阅读—而不是强化口语技巧, 不是语法或者讲解分析, 不是新词汇的掌握。”关键是阅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纳特尔 (1982:22) 谈到, 阅读课教师有两个基本任务:第一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原文;第二开发并实施学生关注文章的活动。下面依次来说明这两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合适的原文呢?传统的答案是原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 是否难度适中。然而, 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 教师有必要确定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去正确理解原文。

但是, 原文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 这种文化信息能够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原文的文化内容可能与学生现有的价值观和信仰发生冲突;原文的文化信息可能也可能不代表一种准确的文化观点。这些潜在的问题向阅读教师建议了两件事情:首先, 选文章时, 教师要确定文章中有哪些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这些文化信息与学生的文化信息有什么样程度的不同;其次, 教师需要明确这些文化信息在所描述的社会中代表的程度如何。

无论是外籍教师还是本土教师都具有优势。由于外籍教师熟悉原文的文化信息的代表意义, 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讨论语言中文化信息的含义和代表的社会意义;本土教师具有和学生同样的文化背景, 他们能更好地明白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和自己的文化信息的冲突, 并从中作出合理必要的说明解释。

显而易见, 选择一个原文, 阅读教师需要评估原文中的文化内容和与学生文化冲突的程度。此外, 重要的是, 教师要努力确定原文是否对所描述的社会的代表性观念进行了恰当的描述, 以便学生可以得出准确的文化阐述。

3 阅读教学的有益活动

在选择好原文的基础上, 阅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活动, 帮助他们关注课文和其中的文化信息。

哪些活动是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用来帮助他们理解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呢?教师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问题法。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能认可的, 不是教师强加的。亨利 (1984:29) 归纳了一些问题发的技巧, 可以用来鼓励学生理解原文。

(1) 首句提问式:将原文的第一句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写出和它有关的十个句子。

(2) 主题提问式:让学生设计出与阅读主题有关的一些问题。

(3) 图片提问式:使用一些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提出一些与阅读主题有联系的问题。

(4) 阅读提问式:让学生就原文的各个部分或全文提出问题。

利用学习者自己生成问题的优点在于, 正如亨利 (1984:29) 指出, 这个方法会鼓励学生将阅读认为是发生在学生和原文中的信息互相影响的过程。总之, 在课外的阅读环境中, 学习者总是脱离教师提供的文章去获得一些新的信息, 并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那么, 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就是使这一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或许答案就在阅读的原文之中。

另一个学习策略就是学生要明白自己的文化与原文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4 文化差异问题

如果阅读障碍在于原文中的文化现象, 自然要求阅读教师应当选择特定文化倾向的原文。首先, 要想完全突出原文中的文化信息的典型性是极其困难的。第二, 理解原文文化内容的差异有许多优点。马歇尔 (1979:33) 发现, 当她帮助学生克服原文中的困难时, 她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提高了, 对学生的文化内涵更尊重了。正如她指出的那样, 使用与学生文化具有许多微妙差异的文章有时会促进教师和学生文化上的认同。因此, 不要回避使用文化上有差异的文章。教师最好明智地评估原文的文化信息的意义, 并与学生一起去欣赏它。

出于当前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 阅读课要反映如下事实:阅读不仅包括过程策略, 还有文化背景知识。外语学习者缺乏文化知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因此, 阅读教师要通过设定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 特别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最好理解。

摘要:本文认为语言阅读教学与学习者的文化知识密切相关。文章从国外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中, 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及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 对于教师在阅读中的作用进行了描述, 重点指出了长久以来阅读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如何考虑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文化信息之间的呼应关系, 从阅读的本质上去把握阅读教学。

关键词:文化,知识,语言,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1]Carrel, patricia, Joan eisterhold.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 1983.17, 4:553~73.

[2]Coady, James.A 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the ESL reader.In 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ed.Ronald mackay, Bruce Barkman, and R.R.Jordan.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79.

[3]Eskey, David.Learning to readversus reading to lear:Resolving the instruc-tional paradox.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83, 21, 3:2~4.

[4]Gatbonton, E., and G.R.Tucker.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the study of for-eign literature[J].TESOL Quaterly[M].5, 2, 1971, 5, 2:137~43.

[5]Goodman, Kenneth, ed.Miscue analysis:Application to reading instruction.Urbana, III[J].ERIC Clearing-house and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1977.

[6]Henry, Rick.Reader-generated questions:A tool for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J].TESOL Newsletter, 1984, 38, 3:39.

[7]Johnson, Patrica.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 complexit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a text[J].TESOL Quarterly, 1981, 15, 2:169~81.

[8]Kuhn, Thomas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2nd.Chicago, III[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9]Marshall, Madeleine.Love and death in Eden: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 1979, 13, 3:331~40.

搞好文化惠民 助推全民阅读 篇5

上午,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葆作了工作报告。他说,座谈会之所以以“文化惠民、全民阅读”为主题,是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和宣传指示的具体行动。首先,“惠民”是党的一项大政策,基本含义是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而文化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全民阅读是中央部署的一项很重要的公益活动,是文化建设、文化惠民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就提出建設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后来有关部门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再次,《铁军》杂志作为宣传新四军历史的权威期刊与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媒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积极认真地贯彻党中央、国家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杂志社认真贯彻江苏省出版局的要求,除参与相关活动外,还积极主动地举办了一些小型推助活动,搞好服务保障工作。

围绕会议主题,王清葆对2015年度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抓住契机,主动作为。要研究政策,建立机制,积极主动地做好沟通、协调与服务工作;二是把文化惠民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继续参与农家书屋的发行,并采取特别的激励政策。对企业或个人一次性年度捐订《铁军》杂志500份以上者给予特惠奖励,并可在杂志上专门刊登捐订企业及个人情况。捐赠工作虽减少了杂志社的经济收益,但能扩大杂志的读者受众面,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铁军精神;三是要加大目标管理力度。建强工作站,坚持科学分解目标任务,坚持完善和落实政策。

江苏省老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胜发言说,本次会议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老促会要很好地贯彻会议精神。在老促会负责发行的和老区建设息息相关的几个杂志中,要把《铁军》放在首位。《铁军》杂志当前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我们要多支持她、关爱她,让她走得更快更稳健。要加大发行力度,让发行工作稳中有升。老促会要和编辑部一起办好“走进老区”栏目。

李赞庭总编就编辑工作发表讲话。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秘书长陈亮就全民阅读的有关问题作了辅导。下午,围绕如何搞好“文化惠民、全民阅读”,会议代表踊跃发言讨论。王浩钟总经理最后作了会议小结。

会议还表彰了年度杂志发行工作的44个先进单位和14位先进个人。

阅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 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 融载道、情、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 引导学生阅读它们, 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 和圣者、智者对话, 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 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 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 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开阔视野, 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 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 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 在阅读教学中, 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 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1 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者, 一些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过高要求了, 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 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 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 只需博览, 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我国的名著里, 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 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2 深入控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 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 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 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 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 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 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比如《颐和园》使学生观赏到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黄河》、《三峡之秋》使学生领略旅游文化的旖旎风光;《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 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让教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 (1) 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 挖掘有关文化常识; (2) 从故事情节入手, 挖掘整篇 (部) 著作的文化内涵; (3) 从课文主题入手, 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4) 从课文词句入手, 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5) 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 挖掘文化意趣。

3 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 意境悠远,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 有体现关爱他人的, 诚实守信, 传统美德的, 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 人性美, 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 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达着生活信息, 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 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 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 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 用心灵去体验文本, 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三国演义》是同学们喜欢看的一部影片, 电视中那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 那明争暗斗的唇舌交锋, 刀光血影的打斗场面, 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当提到三国或水浒, 同学们就会兴致勃发。教学《赤壁之战》时, 老师就告诉学生, 这篇课文让学生自己讲大败曹军赤壁的故事, 同学们很感兴趣。课前, 老师把一些资料粘贴在学习栏里, 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 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 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 谁发现的多, 谁的思维最敏捷, 谁就是本课的值堂老师。

这下, 同学们可忙坏了, 有的同学查资料圈圈点点, 在文中旁注, 有的同学借光盘来重温刀光剑影沙场, “能发现多少就说多少”, 不拘一格, 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 “看谁思维敏捷”, 具有挑战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争做值堂老师”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加与主动思考, 热烈交流的景象。那一刻, 老师真的激动不已, 就连我也一起融进了那热烈互动的气氛中。

上课了, 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 几十双渴求的眼睛看着老师, 老师微笑着不吭声, 走到最后一排端端正正地坐在位置上。反应敏捷的班长苏浩阳立即跑到讲台上, 扶了扶红领巾, 模仿老师的口气大声说:“上课”。同学们有礼貌地站起来向教师问好, 随后轻微地“嘘”了声, 他们知道本课的值堂老师便是苏浩阳了……

老师微笑着注视着“小老师”, “小老师”熟练地画幅三国简易图, 并用彩笔画出长江及赤壁。他从双方将领的特点到双方兵力的部署, 从地势特点到双方胜败, 分析得头头是道, 像是小小的军事家。几个不甘寂寞的学生想为难老师, 举手说道:“老师, 假如没有火攻, 东吴能取胜吗?”“小老师”不慌不忙, “这个问题我想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教室里沸腾了, 讨论声一阵高过一阵, 有的声情并茂, 有的指指点点, 仿佛他们已进入了角色, 似乎正在见诸葛亮呢!小老师呢, 走下讲台, 和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师也参与其中, 这样, 课堂上立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现象。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身的体察,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加强名著阅读丰富文化底蕴 篇7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学生面对一部名著时, 怎样读, 读什么?笔者认为,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 了解法。

如人物传记、章回体小说等, 不需要全部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内容提要、目录等了解其大致内容, “择其善者而读之, 不善者而省之”, 还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读一读, 以点代面。

2. 浏览法。

即采用速读的方法, 浏览文章内容, 了解其故事梗概, 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 如“快马赏花”, 留一个印象即可。

3. 精读法。

指在了解和浏览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章节进行细读、研读。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对生命意义思考的那一段, 《水浒传》中对一些人物、景物的描写。

4. 交谈法。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由进行, 学生把自己阅读的内容、心得进行交谈, 交换看法。看了《水浒传》, 有学生这样谈道:“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 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 吴用的足智多谋, 单说天真率直的李逵, 他颇有些野, 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 动不动就发火, 遇事不问青红皂白, 总是一说二骂三打, 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他却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 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5. 汇报法。

这种方法一般在课堂上进行。由语文教师组织, 每天抽10分钟, 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 其余同学评价。如阅读《西游记》后, 笔者让学生进行汇报, 有的学生汇报人物, 有的汇报情节, 有的汇报某一章节, 还有的汇报“九九八十一难”, 形式多样, 学生受益匪浅。

二、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有摘抄型, 即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有提纲型, 即在读完一本名著后, 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写下来, 掌握该名著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思路。有感想型, 即在读完一本名著后, 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 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有想象型, 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 发挥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 摘录。

名著一般都有内容提要或内容简介、序、跋等, 这些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钥匙, 学生可以进行摘抄, 增强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文章目录也可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文章目录就是一定的线索, 学生进行摘抄, 可以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2. 作人物分析。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分析, 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孙悟空, 学生既可以谈他的优点, 还可以谈他的缺点。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剖析, 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提出疑点、疑问。

一位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更重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并进行思考、记录, 这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挑战权威。这样, 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文化:阅读教学不可缺位的元素 篇8

一、文化缺位:导致对作品主旨和作品人 物的误读

常言道:入乡随俗。方圆百里不同俗。一方文化养就一方人的行为习惯。

杨绛的散文《老王》被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收录。粗略查了一下:人教版八年级 (上) 、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都选用过。对于这样一篇被多本教材选用的文章, 网络上有很多文章解读其主旨。最为集中的一种看法是: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旧社会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并且说出了作者对这样一个无依无靠车夫的怜惜与愧怍。

这样的主旨被很多人接受, 笔者的学生中就有很多人认同此种解读。问及杨绛为什么会对老王有愧怍之情?很多学生把文章中这样的一段情节作为证据:凄苦、贫困、潦倒、疲病的老王不知从哪里得到一瓶香油和几十个鸡蛋, 老王自己不舍得吃, 把它们送给了杨绛。杨绛接了老王的东西, 文章这样写道: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 谢了他的大鸡蛋, 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连忙解释:“我知道, 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 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这话有理, 站着等我。

学生的理由是:世间情谊无价, 老王人家真心诚意地送东西给你杨绛, 杨绛却给钱给人家, “情”怎好用“钱”用衡量, 尤其是老王又处于“穷困”的境遇, 这不是对老王的侮辱吗?因此, 杨绛会对老王存有愧怍之心。这样的理解貌似符合人情世故, 但学生忽略了事情发生的地域背景———老北京。

好面子、重情义是北京人的本色。老北京人把礼数看得比天大。说话办事, 都要讲究一个面子, 绝不能让人“拉不下脸来”。用老舍《四世同堂》中的人物祁老爷子的话说:管天下怎么乱, 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在北京人的世界里, 凡事都要谈一个“礼数”。在财物交换行为中, 北京人是不能谈钱的, 在北京人看来, 谈钱, 那真是一个“俗”, 即便是真卖, 也绝不能谈钱。《茶馆》中, 王利发新店开张, 好友常四爷带了两只鸡、几斤腌萝卜来贺喜。常四爷以卖菜为生, 这鸡和萝卜自然也没有白送之礼。只是老北京人, 觉得谈钱会伤了脸面。卖方言钱伤面子, 买方不给钱, 自然也不合礼数。往往是买卖双方, 买方不讨价还价, 卖方也不嫌多嫌少。《茶馆》写道:王掌柜给了, 四爷看也不看, 就揣在怀里。这就是老北京人, 重情好义好面子, 钱物来往却不谈钱, 只在心照不宣之间, 了了一段买卖。这好礼的风俗就左右了北京人的做事方式。早年间, 北京还有一个风俗, 就是穷苦人家得了稀罕物件, 自己舍不得吃, 就辗转送到相熟的富人家里, 说是“送”给人家尝尝鲜, 其实是一种婉转地“卖”, 却不便明说。但被送的人家是明了这其中的意思的。这样看来。杨绛的行为其实是符合老北京人的规矩的, 其实是杨绛人性善良的一种体现, 自然也就谈不上对老王人格的侮辱。学生不了解北京人这样的风俗习惯, 按照常理去理解杨绛的行为, 也是正常, 只是这样理解, 显然是对作品人物的误读, 也就使得我们的阅读消融了它应有的价值。

二、文化缺位:导致阅读的狭窄和认识的 偏颇

语文教材中, 收入很多有关女性命运的作品, 比如《窦娥冤》、《祝福》、《边城》。不论是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 还是网上的很多解读文章, 都会把这些女人命运悲剧的原因归结为阶级压迫。以至于教学这类课文时, 学生的脑子好像电脑被安装了既定程序似的, 不用老师解说, 他们可以无师自通地揭示人物悲剧的根源是阶级压迫。这种缺失了文化参与的惯性解读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造成了学生阅读的狭窄和认识的偏颇, 也让阅读消解了本质的意义。

以《祝福》为例, 当我们把人物放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看看这些人物的悲剧除了阶级压迫之外, 还有什么原因。《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 揭示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也是阅读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很多教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阶级压迫的说法, 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真的如此?那么, 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迫害是其本性凶恶还是另有原因?除了鲁四老爷之外, 祥林嫂同一阶级的穷苦的人们在加剧祥林嫂悲剧的进程中, 是否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真若如此, 这样的一群人, 是否都是恶人, 如果不是,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阅读教学承担的首要任务是带着学生去阅读作者的意图。批判鲁四老爷, 是鲁迅创作的初衷吗?笔者在教学中, 再一次听到学生以惯性思维推测祥林嫂悲剧根源的时候, 抛出了这样一连串问题。

为此, 笔者介绍了旧时绍兴抢婚习俗 (抢婚一般发生在下层社会, 抢夺的大多为丧夫的年轻女子, 是一些因贫困娶不上妻子的男子的无奈之举, 官府对此一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之任之的态度, 实际就是对抢婚的默许) , 联系文中祥林嫂的婆婆策划的带人抢婚一段, 学生若有所悟。再介绍捐门槛习俗, 学生明了“捐门槛”不是柳妈的发明创造, 只是一方习俗, 柳妈换成刘妈, 只要在鲁镇文化的氛围中, 也会身不由己地信奉这一陋俗。同样, 鲁四老爷换成陆四老爷也一样, 不是人做的恶, 都是习俗惹的祸。法国文艺评论家罗丹在《艺术哲学》中做过这样的阐述:艺术家和作品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 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民间对贞洁的崇尚作为一种文化, 绑架了生活于其间的所有人, 当然也包括祥林嫂自己。因为文化的参与, 学生理解《祝福》的主题不是一句简单的阶级压迫所能概况得了的。从文化的立场来看, 鲁四老爷和柳妈, 甚至和祥林嫂都没有本质的区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人的心理、言行都被这样的文化所控制, 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这样的陋习以一种无处不在的无形的力量死死得罩住祥林嫂, 使她艰于呼吸, 直至死亡。鲁迅的本意在于揭示这种残规陋习对于祥林嫂、对于整个鲁镇的人们、对于整个民族的戕害。文化的参与, 让学生的阅读行为更靠近作者的写作初衷, 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三、文化缺位: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语文与文化紧密相依, 应该说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 在教学实施中如何体现让学生理解文化, 很多教师选择了说教。但是说教, 只是一种剥离于学科本身的外在的行为, 说到底, 跟语文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联系。教材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意义, 阅读者倘不能以文化的视角参与阅读, 语文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自然就得不到挖掘, 很多可贵的教学资源必然遭致流失。

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为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 作为《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作品, 历来被研究者作为研究孔子思想以及孔门弟子的重要而宝贵的资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第一册都把此文作为保留篇目, 也是因为它可以作为学生体会孔子思想内涵以及智慧的重要文本。

无论是语文教学的责任所在, 还是学生素养提升的教育追求, 让学生接受《论语》文化的熏陶都是必须的教学行为。事实上, 语文教学参考书也是这样要求的, 然而, 很多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 更多地是通过架空的文化说教, 浅表化地完成教学目标。文章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在说教中遭致流失, 从而消解了教学的效度。文本本身蕴含有哪些资源, 可以作为领悟孔子思想内涵的阶梯?笔者从引领学生阅读问题开始挖掘探究。文章的题目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结合教材注释, 学生了解四人的姓名字号和年龄:子路名由, 字子路, 又字季路, 小孔子9岁;曾皙, 名点, 字子皙, 约小孔子20岁;冉有, 名求, 字子有, 小孔子29岁;公西华, 名赤, 字子华, 小孔子42岁。四个人的排序暗含了儒家“以齿为序”的文化。因为题目为辑录者所加, 所以以“字”称四者, 以表尊重;而文章中孔子称四者, 则是直呼其名, 因为他们之间是师生关系。称呼的变化蕴含了儒家“长幼有别, 尊卑有序”的“礼”文化。仅是一个文章的题目, 就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文章主体为“四子言志”:子路之志是使“民有勇且知方”, 侧重强国却不忘使得百姓懂礼;公西华之志“足民难为礼乐”;公西华之志是“宗庙会同小相”, 三者之志虽然有所不同, 但相同的是都遵循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尽管孔子只对曾皙之志大发感慨, 言“吾与点也”, 但是, 四子之志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积极入世、弘毅进取的精神, 修齐治平、礼乐治国的思想精髓。

知识本身具有自身内在的立体结构。知识, 在内在层次上, 可以划分为符号、规则、解释性与描述性意义 (表层含义) 、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四个层次。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是隐含在知识深层的一种结构。执教者若以文化的自觉传递知识, 知识的传递过程就会成为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引导过程, 知识传递本身就成为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 并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说教进行文化的传递。

四、文化缺失:阻碍阅读多元化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 多元化阅读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同追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总之, 对文本解读必会产生“多元”的。但是, 文化的缺位, 很多时候会阻碍多元化阅读, 造成阅读的浅表化和单一化。

以《林黛玉进贾府》的阅读为例。作为古典文学名著的节选, 《林黛玉进贾府》一直被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 关于她, 红学专家王昆仑有一句名言:恨凤姐, 骂凤姐, 不见凤姐想凤姐。.

“人教社”的旧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课前“预习提示”说:“课文虽然是节选, 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已经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凤姐的泼辣和虚伪等等, 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后面的练习又说, 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 表现了她的刁钻狡黠、谄上欺下的性格特征。

“人教社”的旧版“教参书”也说,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 明里是一盆火, 暗里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 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 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 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的“课前提示”与“课后练习”以及新版“教参书”的人物形象评析, 同旧教材完全是一个调子, 毫无二致。

不同时代的教参对王熙凤的评价都持负面态度。其外貌是“粉面含春威不露”, 其穿着是彩绣辉煌, 其行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人皆屏息她独放诞。在“长幼有别, 尊卑有序”的贾府, 她的言行却与恭瑾相悖, 可以当着众人之面, 批评王夫人恐是记错了;即便在老祖宗面前, 也敢叮嘱黛玉:想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 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了, 也只管告诉我。句句不离“只管告诉我”, 丝毫不怕有越礼之嫌。这样的一个人物, 教参作那样的评断, 似乎确实有理。以传统的女性文化立场来评价, 王熙凤确实与中国三纲五常的文化要求差距甚大。给她一个全盘否定, 连她自己都觉得不亏。用她自己话说:“若按私心藏奸上论, 我也太行毒了。”

问题是, 阅读活动的时间起点都在当下, 阅读者的阅读活动必然打上其生活经验的烙印。阅读过程必然要穿越文章和阅读者所经历的生活。当现代文化不再以“服从、贤淑、娴静”作为女性美德的文 化标杆, 精明能干、能说会道的女强人成为正面形象, 擅长人际交往也成为一种社会需要, 王熙凤善于针对交际对象组织语言, 交际时能依据交际需要, 揣摩他人心理, 顾及他人情绪的交际行为就成为值得肯定的一面。

事实上, 阅读教学中, 缺失现代交际文化的立场, 一味地秉持教参滞后的观点组织教学, 必然屏蔽文本丰富的内涵和对学生当下生活的指导意义, 阻碍多元化阅读的真正实现。当教学成为教师的自说自话, 也就意味着教学价值的丧失。

参考文献

[1]李国忠.陶行知语文课堂“活的教育”资源的挖掘.语文建设, 2013.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 篇9

一、依托读书先锋团队, 有效推动全员阅读

朱永新教授在《教师为什么拒绝读书》一文中指出, 教师拒绝读书除了缺乏闲暇外, 还有很关键的两个因素, 那就是缺乏阅读的需要和阅读的环境。的确, “没有时间读书”只是借口, 当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 当我们把阅读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的时候, 我们总会有时间读书。因此, 我们把激发教师的阅读需要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作为推动教师阅读的着力点。

1. 发挥“最忙教师先读”的标杆作用

为更好地营造阅读的氛围, 学校于2008年11月成立了教师读书社, 致力于培养教师中的“读书种子”。教师读书社作为教师读书先锋团队, 首批人数仅10人, 全部为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均为学校“挑大梁”的人员。如果这批教师爱上阅读, 并从阅读中受益, 那么其他教师工作忙碌而无暇读书的借口自然就没有了市场。因此, 发挥“最忙教师先读”的标杆作用, 是非常有意义的。

成立读书组织非常简单, 关键在于要让这一组织发挥在推动教师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读书社成立之后, 我们马上开展了“好书共读”活动, 并把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陶继新的教育讲演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作为了首本共读的书。这本书收录陶继新老师的3个最经典的讲演稿, 其中有“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这一讲演稿, 把教师读书的意义, 读书与教学、读书与写作等关系都讲得非常透彻, 对教师的阅读有启蒙意义。接下来, 我们又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作为了读书社寒假共读的书, 这本书把“读书修身”作为优秀教师的第一堂必修课。2009年3月, 在读书社成立4个月后, 我们举行了首次“读书沙龙”, 从大家的发言中, 从大家脸上的笑容上,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读书种子”已经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成长的快乐了。由于每个教研组都有读书社成员, 这样读书社成员的阅读自然就会影响到教研组成员的阅读, 这些读书种子充分发挥了在推动全员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2. 主题读书活动营造浓郁读书氛围

教师读书社定期开展好书共读活动, 并组织各类读书主题沙龙, 学校主要领导也经常一起参与读书沙龙, 进一步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现在, 每年春节后新学期报到的第一天, 读书社会在全体教师大会前一个小时, 举行一个新春读书沙龙, 把读书交流作为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每年的世界读书日, 读书社也会举行一个主题读书活动。例如, 2012年第17个世界读书日, 举行“教师阅读地图”读书沙龙。2013年第18个世界读书日, 我们启动了“转变教师角色, 引领学生成长”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 读书社成员开始共读《树不必对风生气———给中学生的103封回信》。

我们开展的主题读书活动, 从最初的由教师读书社成员参与, 后来逐渐打破这个局限, 欢迎全校教师自主报名参加。例如, 2013年6月, 学校开展“走近民国大师, 追寻教育真谛”的主题读书活动, 就有很多非读书社的教师参加。这样, 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主题读书活动, 进一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3. 从“全员共读”到“个性阅读”

“一枝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香满园”, 让部分教师先读并不是目的, 只是手段, 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推动全体教师的阅读。因此, 在培养读书种子和营造氛围的同时, 学校也积极推动全员阅读。

2009年1月, 学校给全体教师人手一本发放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2010年6月, 学校给教师发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非的告别讲坛之作《致青年教师》;2010年11月, 学校给教师发了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通过开展全校共读活动, 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进一步营造了学校的阅读氛围, 让大家感受到了阅读的意义。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享受阅读之乐, 从2011年暑假开始, 学校开展了“让自己读爱读的书”读书活动, 学校每年向教师推荐6本书,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1本, 学校统一购书, 并在放假前发到教师手中。学校在暑期师德学习期间进行大会交流, 这样发言的教师所读的书各不相同, 让大家对这些书都有更好的认识, 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换阅读。例如, 2013年开展的第三届“读自己爱读的书活动”, 学校推荐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民国先生》《做老师真好》《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6本书。后来, 这6本书也全部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师报》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五届教师暑期读书随笔征文大赛的推荐书目。2013年8月28日, 学校举行了第三届“读自己爱读的书”的交流活动, 6位教师的交流都非常精彩。在听了教师们的交流后, 校长现场做出了一个决定, 鼓励教师进一步阅读好书, 教师可以在推荐书目中, 自选1~2本购买, 学校补贴80%。这样的举措, 很受教师们的欢迎。在教师选书的基础上, 学校第一时间买到了大家选的书, 并在教师节当天发到了教师手中。

二、引进网络学术外援,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010年8月, 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教师读书社从10人增加到36人。为更好地推动教师阅读, 我们通过建立网络群, 并引进学术外援来助推教师阅读, 把实体的教师读书社和虚拟的网络读书共同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1. 依托群内资源开展日常交流

我们把这个网络读书群命名为仁爱群英读书会, 这个读书群中的学术外援有教育媒体的编辑记者、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同行70多人。我们通过借用外脑, 建立了一个智慧场。这样, 可以在群中讨论一些教育热点问题, 讨论一些教育疑难问题, 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这些学术外援把他们发表过的文章, 看到的一些好的资料在群内分享。有些教育媒体的编辑还经常在群内征稿, 为教师的投稿提供便利。

学校也利用这个群, 不定期推荐好书和一些好的文章, 作为教师的学习材料。

2. 开展主题在线读书交流活动

我们群内的“学术外援”, 很多都是教育专家,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著作。因此, 我们选择读“学术外援”的书, 可以和作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2011年, 我们发动区内的另外三所兄弟学校共读群内“学术外援”, 《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一书。2011年4月19日, 我们四所学校在现场交流的基础上, 与本书的作者吴志翔进行了在线交流, 大家觉得这样与作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非常有意思。《中国教师报》2011年5月18日整版以《在“思维碰撞”中追慕美好教育》为题刊登了本次四校共读沙龙的内容。

2012年6月, 我们发动区内外共5所学校共读读书社指导老师姜广平的《我抓住了两个世界》, 并进行五校异地以“如何撰写教育叙事”为主题的在线读书沙龙。每个学校的教师都在自己所在学校, 一起与作者进行在线交流, 并进行五校间的互动, 非常有现场感。镇海区教育条件装备部门也非常认同这样的交流活动, 把本次在线交流活动视同区级网络教研活动, 并以镇海区教育条件装备站的名义在镇海教育信息网上发布活动通知。

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 让大家觉得读书更有收获。

3. 与网络学术外援面对面交流

我们还把“学术外援”请到学校, 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

2010年11月, 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来到学校, 与读书社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并给全体教师作了《读书就是生活》的讲座。此后, 学校给全体教师发了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听了讲座后再读作者的书, 自然就有一种生命在场的感觉。

2011年4月, 浙江省专业报新闻名专栏“塞林说新闻”主笔、《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与读书社的教师进行交流, 并介绍了他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的创作思路。

2013年8月, 杭州市模范班主任、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郑英, 为全体教师做了《班主任, 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的讲座。很多教师此前读过她的《班主任, 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这把读书与读人结合起来, 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聚焦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推动教师阅读, 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因为教师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 又能提升职业幸福指数。把推动教师阅读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指数结合起来, 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师读书推动机制

推动教师阅读, 仅仅靠一个部门是走不远的。在我校, 形成了党支部、学校行政和工会三位一体的推动机制。党支部发动;学校教科室组织;工会奖励, 已成为了我校多部门合力推动教师阅读的具体方式。

学校大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2011年, 学校专门开设了教师休闲书吧———芳馨苑, 教师可在芳馨苑品香茗喝咖啡, 并可以无线上网。学校也可以在芳馨苑开展读书沙龙, 并举行在线交流。

学校党支部在党员教师生日时, 给党员赠书, 如2011年的书为《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倡导党员同志在教师阅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工会给每个教师办公室安装了共享书架, 并不定期送书。学校图书馆也发挥延伸服务的功能, 按照教师共享书架的数量采购图书, 方便教师阅读。《中国教师报》2011年6月29日以《“共享书架”为教师提供“精神补给”》图文报道了我校的教师“共享书架”。学校教科室精心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为教师推荐好书,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读书征文评比, 推荐优秀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到相关刊物发表。教科室充分利用学校“专业报刊征订补贴制度”的优势, 向教师们推荐优秀教育报刊, 引导教师从学科阅读走向开放阅读。

2. 网上家园让读书交流打破时空限制

2011年6月, 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互动论坛“网上家园”, 教师实名注册, 只要能上网的地方都能浏览, 另外只有本校实名注册的教师才能发帖。在“网上家园”, 我们设立了“书香校园”栏目, 可以及时推荐新书, 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发布相关的读书活动的信息, 可以让学校的相关读书活动情况第一时间让全校教师告知。

为了更好地搭建教师阅读交流的平台, 我们把2013年教师阅读人数比较多的8本书, 每本书都建立了一个主题帖, 如《让我们向心理学借智慧吧———〈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书主题帖》《让我们一起追寻名师成长的足迹———〈读书成就名师〉读书主题帖》《让我们一起做“有滋味”的教育人———〈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读书主题帖》等。打破读书交流的时空局限, 这样, 也可以鼓励教师随时翻翻书, 有心得体会可以及时在主题帖上交流。我们还想办法与作者取得联系, 让作者写上作者寄语, 这样也是一种互动的方式。如《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作者也经常发微博, 因此, 我们在论坛上发布了作者的微博地址, 让教师可以与作者互动。因为论坛具有转发微博的功能, 论坛上的内容可以及时发到微博上, 这样的互动方式, 让教师觉得更有新意。

3. 读写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育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为此, 为让阅读发挥更大的效用, 我们倡导教师读写结合, 鼓励教师多写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学校把教师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获奖的读书心得体会文章, 纳入到教科研奖励范畴, 奖励标准等同于论文。学校每年寒暑假均举行有奖读书征文, 推选优秀征文参加各级读书征文比赛, 或向教育报刊的阅读版推荐。

从2009年到2012年, 我校连续四年在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组织奖, 教师个人获奖人数四年总数为全宁波市之最。在2012年镇海区举行的首届教师读后感比赛中, 全区共评出25篇优胜奖, 我校就占了11篇。

通过读写结合, 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 有不少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李铮老师每年都在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奖, 2012年获得省一等奖, 并有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在《中国教师报》发表。

谢小芸老师, 2012年在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并连续多年在区学科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成为了宁波市特级带徒学员和宁波市卓越工程培养对象。

出版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 篇10

关键词:出版转型;阅读文化;重建

出版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专业人士对专业出版、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演进所取得的业绩给出了几乎是激动人心的评价,对大众出版也表示了乐观的估计和展望,表达了欣喜之感。在几乎所有以数字化出版为主题的论坛上,专家们在演讲中都要重复地不厌其烦地指出,出版数字化转型不可阻挡,出版业剩下的几乎只有顺昌逆亡的选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出版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进行之中。我在2008年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5年过去,数字出版毫无疑问还有长路要走。转型的现在进行时态告诉我们,作为一种全新介质的出版行为,数字出版的成熟程度还远远不能与传统纸介质出版比肩。因而,我们在为数字出版的某些奇迹惊呼与赞叹的同时,决不能就此满足从而停止探讨的步伐。一部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质疑与不满,进而推动不断的探讨,乃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内在逻辑。

倘若我们能理解人类科技进步这一内在逻辑,那么,对于数字出版的某些质疑与不满,就不会简单地被看做是保守主义的灰暗心态和时代落伍者的酸葡萄心理。对于出版数字化转型,我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看法,那就是:数字化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未必昌,逆之者一定亡。为什么顺之者未必昌?因为成就一份事业不仅要看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还要看是否在正确地做事情。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就能看得出,问题永远处于解决与未解决之中。记得电子邮件最初使用时,人们欢呼这是一项伟大的创新,我们中国人亲切地称之为伊妹儿。紧接着就产生了垃圾邮件,伊妹儿就受到了警惕,电邮创新好像就没那么伟大了,提供电邮的网站就有了过滤垃圾邮件、欺骗性邮件乃至攻击性邮件的责任。网络阅读遇到的问题几乎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网络出版,网络阅读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阅读,而网络阅读中的不可靠又随处可见。最近在网上看到揭露网络出版的问题。一些无良出版商利用开放获取模式,欺骗研究者,特别是那些在学术交流中没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作者,出版由研究人员作者付费的假冒期刊。这些期刊的总部许多都宣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但实际上却在巴基斯坦、印度或者尼日利亚运作。无良出版商向研究者们发送垃圾邮件,招揽论文,但却绝口不提需要作者缴费的事。之后,等到文章被接受出版时,作者们才被告知需要缴纳一般为1800美元的费用。学术出版挑选最好研究成果的职能正在消失,他们几乎愿意接收全部的文章,只要作者愿意出钱就好了。这样的事情的结果是,作者们失去了保持质量的强劲内在推动力,而读者在这些文章面前也失去了阅读的可靠感觉。据说,在印度新的无良出版商或期刊每周都有涌现,他们的出现是因为市场的需要——成百上千个印度和其邻国的科学家需要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出来,以此获得职称和晋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出版业的权威性、公信力迅速大打折扣。

在人们为出版数字化转型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举出这样一个实例,不免有些扫兴。我也很喜欢出版数字化转型,总在为接踵而至的数字出版创新激动不已。但这些扫兴的实例却是必须设法解决的事实。我们要使得数字化出版顺之者比较昌,就得以必不可少的忧患意识来清醒认识数字出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决数字出版目前尚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出版数字化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的问题,显然是数字出版实践中最需要讨论的问题。阅读问题从来就是出版业发展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阅读是出版业传播知识文化的功能最直接的现实。出版业人士通常所说的“读者是上帝”、“上帝”的满意度,亦即受众阅读的满意度,应当是出版业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出版数字化转型给人们的阅读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而讨论阅读文化重建的理念和实践,显然有利于客观审视数字出版发展的现状,有利于人们趋利避害地接受数字出版,有利于从根本意义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字出版业态。

在数字化转型中,人们在为阅读效率的极大提高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为阅读的碎片化问题、浏览式阅读问题、实用主义阅读问题以及浅阅读、泛阅读、读图、读视频、网络狂欢等等负面问题表示了深刻的忧虑。然而,更为深刻的问题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达尔文主义被人们所接受,数字化带来的这些负面问题,似乎已经被众多的读者忽略不计或者说就此接受,甚至包括原先的许多忧虑者。对于原先那些忧虑乃至抱怨,似乎可以用得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一些诗句来嘲笑和自嘲。也就是说,忧虑者尽管忧虑,抱怨者尽管抱怨,数字阅读中上述那些负面问题依旧快乐地进行。这样的态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乐于迎接新事物的乐天心态,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新事物成为潮流时,许多人很自然会出现的从众心理、盲目状态、犬儒主义。

正因为此,在人们为数字出版的某些神奇现象啧啧称奇而狂欢的今天,作为有责任感的出版人和出版理论研究者,更应当针对出版业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严肃的讨论。鉴于出版数字化转型对传统的阅读文化正在造成致命的冲击乃至消解,故而这种讨论具有价值体系重建的意义,可以称之为阅读文化重建。

阅读文化问题,主要涉及到阅读的意义、阅读的价值、阅读的方式、阅读的选择、阅读的环境等。其中,核心的是阅读的价值问题。

下面从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三种出版类型的数字出版看看对阅读价值带来的问题。

首先从数字化专业出版来看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数字化专业出版最为令人心仪的是其为读者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效出版与阅读的神话。人们总是感兴趣于阅读效率的提高,惊讶于相关知识检索能力的提升。数字专业出版确实有效解决了这方面的实用性需求。然而,专业阅读并不仅仅要解决阅读速度和效率提高的问题,也不只是需要解决检索需求问题。在专业阅读过程中,还有相当多元价值的东西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当一位博士研究生就一部博士论文的写作从专业数字出版商获得解决方案的同时,极有可能的是,他将因此失去了一系列完整的专业阅读的机会。就拿最为抽象的数学来说,哈尔莫斯就说过:“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波莱尔说过:“数学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主要是思维的创造,靠才智取得进展,很多进展出自人类脑海深处,只有美学标准才是最后的鉴定者。”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漂亮的艺术,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数学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种学科都具有各自的艺术魅力。如果人们的专业阅读仅仅满足于各种知识元的检索和知识云朵的解决,如果人们把专业出版和专业阅读仅仅看成是知识处理过程,那么,人类社会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淖,各种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完整性研究将被忽略,思维科学将遭到弱化,蕴含于学科研究成果中的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将遭到遗弃,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是残缺的。为此,我们要说,数字化专业出版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如果只是满足于解决方案的获得,极有可能给读者造成多方面的损失,特别是人文精神和思维科学方面的损失。

nlc202309032049

教育出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阅读问题与专业出版比较类似,但层次更为丰富,问题更为复杂。现代教育事业越来越需要弘扬人文精神,需要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需要更多的人与人的交流,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升学。数字教育出版在这方面有可能造成阅读上的很大损失。快速的检索在为学生提供现成答案、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正好违反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当然,通过数字化出版来提高学习效率是必要的,我们都在享受提高效率的好处。但是,我们不能把学习简单化,把阅读简单化,更不能为了提高出版的效率而造成阅读学习的简单化。

大众出版的阅读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的,一类是休闲的。休闲的大众阅读主要是指读者为了休闲、审美、娱乐、愉悦等目的的阅读。实用的大众阅读即指读者通过阅读获得思想文化上的教益、写作艺术的修养以及各类知识的认知。许多时候实用与休闲交融于大众的阅读生活中。诚然,在电子阅读器上人们已经可以读到很多很好的小说、人物传记和文化读物,读了之后一样会有很好的收获。但是,目前对于大众阅读影响最大的是移动阅读而不是电子书,移动阅读包括移动阅读碎片式信息、原创园地的海量文字以及视频、读图、播客、微博乃至短信,凡此种种的数字出版物,充斥大众阅读的时空,这就不能不予以认真对待。尽管大众阅读与专业阅读、教育阅读的专门性要求不同,但求开卷有益,通常无所谓碎片还是完整,浏览还是专注,浅阅读还是深阅读,泛读还是研读,可大众阅读事关国民素质的养成,又绝非无可无不可之事。在大众阅读过程中,如果普通大众读者总是处于碎片式的移动阅读状态、鼠标快速浏览状态、只言片语的浅表性阅读层面,更有甚者,如果总是处于道听途说、街谈巷议、张口就来的即时l生阅读状态,缺少必要的完整性,缺乏真挚的感受,无意于深致的体验,加上数字出版传输的便捷和样式的新鲜,使得大众中潜心阅读者越来越少而走马观花者、道听途说者越来越多,则不仅实用性阅读的收获无从谈起,就连休闲性的阅读享受也会堕入混乱之中,作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大众阅读则可能南其辕而北其辙,适得其反,误入歧途。

我们之所以要针对出版数字化转型来讨论阅读文化重建的问题,乃是因为出版业的每一次重要创新,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阅读行为。从数字出版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阅读的过程来看,由于拥有许多技术手段的支撑,数字出版使得读者的被动、被选择、被接受的程度空前上升。这一问题也应当在阅读文化重建时加以讨论。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应当予以大众进行阅读选择的自由,并且建立起保障这一自由的秩序。尽管一个人从小阅读或许是被动的,是被选择的过程,但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却是从被选择到自主选择的过程,自主选择的能力越强,个人的阅读能力就越强,阅读心态、阅读心智也越成熟,而社会的阅读文化也就越成熟。

然而,在数字出版阅读上,人们在阅读的选择方式上出现了由主动选择向被动阅读反向发展的趋势。在很多时候,人们在网络上接受的是侵入式阅读,广场式阅读,甚至还会出现反复冲击式的阅读。此类阅读信息服务体现了出版主体传播能力的提高和服务意识的强化,事实上读者从来就需要不断地接受各种信息从而做出阅读的选择。但是,问题在于,在电脑上,读者经常需要停下已经开始的阅读,对于屏幕上忽然跳出的一个又一个八卦的新闻标题做出阅读与否的选择,当读者正在倾尽心血研读一部专著或者倾情体验一部纯情文学作品的时候,忽然遭到屏幕上倏然闪出的颇具情色冲击力的广告冲击,主动的阅读与被动的阅读经常面临博弈。更不要说在博客世界里那种竟日进行的广场式阅读,在强化了阅读自由度的同时,阅读的主体性同时也被消解了。

我们得承认,上述被动阅读的问题不是数字出版的错,而是数字技术魔匣里经常会蹦出的怪物,倘若理性的人类不加控制,那魔匣里指不定还要蹦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东西来。在这样的时代里,需要我们对阅读的方式和环境保持必要的自主能力,也需要数字出版者做出共同的努力,在发展数字出版的同时,不断地优化我们的阅读方式和环境。

数字出版最为引为骄傲自豪的是速度问题。数字出版的阅读速度无疑也得到了极大提高,阅读的快与慢也就形成了激烈矛盾。在传统出版条件下,人们讨论阅读的快与慢这对矛盾,仅仅在于治学修养的不同需要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阅读的快与慢矛盾则几乎达到“生存还是死亡”的激烈程度。

为此,一个时期以来,国际读书界出现了一个慢阅读运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有一位教授托马斯正在大力开展慢阅读的实践。他主张细细阅读一本好书,反对一目十行。他说,慢阅读能唤回阅读的愉悦,从高品质的文字中找到乐趣和意义。他严厉批评学校鼓励学生开展阅读速度和阅读数量的竞赛,认为只是对阅读价值的破坏。托马斯教授还在课堂上开展慢阅读教学。他鼓励学生回到传统阅读中去——大声诵读甚至背诵,要求学生“琢磨”和“品味”文字。可想而知,已经习惯在网上快速浏览网页的年轻大学生们,再次面对纸质读物时,竟然出现了注意力很难集中的阅读障碍——托马斯说,“我想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一目十行中失去了多少。”他要求学生一定要慢阅读。前不久也有大学教授跟我说,现在学生都没必要去图书馆,就在数字图书馆上边直接借阅图书。我想这也很好,节约跑路借书的时间,有相当的好处。但是我们要谈的还都是阅读方式的问题。由于网络化借书的便捷,学生们现在屏幕上读书效果如何,会对我们的阅读带来哪些影响,需要认真讨论。加拿大约翰·米德马还以《慢阅读》为名出版了一本专著,力挺慢阅读。书中展开对慢阅读的价值分析,继而把慢阅读引申到作者与读者乃至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待。

一直以来,许多文化名人都主张缓慢生活,他们的一些主张可以对今天在数字化条件下忙碌生活的人们有所启悟。米兰·昆德拉有一部专著专门讨论缓慢生活的意义,书名叫《缓慢》。他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古时候闲逛的人都去了哪里?民歌小调中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的流浪汉去了哪里?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地空间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米兰·昆德拉为田园风情的消失唱了一曲幽怨的挽歌。现代化、数字化进程必然不断加快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人们已经开始抱怨生活节奏快得令人喘不过气来,似乎都知道不快不行,可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着急。阅读速度当然不可能幸免于其问。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一味地以快为美,而必须解决以人为本,科学解决好速度的控制问题,努力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阅读文化的重建也应当作如是观。

nlc202309032050

在出版数字化转型中提出阅读文化重建问题,本质上是对社会阅读以及出版业坚守和弘扬人文精神的呼唤和引导。

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社会阅读以及出版业首先是人文精神的弘扬,其次才是知识、信息的传播。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嬗变、解构乃至丧失,这是人类社会无可奈何的悲哀。人们已经被市场竞争、效率至上弄得相当疲惫,现在又要被数字技术搞得如此这般的支离破碎、踉踉跄跄,且不说那些急功近利的专业阅读、教育阅读,就连大众阅读的休闲式阅读,情意绵绵的阅读,思考人类命运的阅读,都变得匆匆太匆匆,好像明天立刻就要获得一个重大发现,然而这分明不过是人生应有的精神休憩。重建阅读文化,必须在人文精神的导引下,建立合理的阅读价值取向,构建多元的阅读方式,改善阅读环境,减少阅读的盲目性、从众性,增强阅读的理性、自主性。

重建阅读文化,则需要在出版数字化的各种载体和传播方式运行中建立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阅读评价体系。此类阅读评价体系在纸介质出版的传统格局里业已形成,而这是成熟的阅读文化所必须的。尽管这种评价也许对大众阅读的自由度有所压制,容易造成社会管理机构权力的滥用,造成过于强化精英阶层权威的僵化现象,然而,这毕竟是文明社会在无序与有序、理性与非理性一系列悖论面前的理智选择。数字出版特别是当前的网络出版,还没有形成应有的书评制度,这就不是一个完善的阅读文化环境。诚实的作者和读者在这种缺少标准、缺少价值评价的困境中会感到严重的困惑。不道德的作者和无良出版商却可以在系统内耍阴谋、玩阴招而无须担心受到正面力量的谴责,如此便将对人类社会正当的出版和阅读形成严重的威胁。作者和出版者应当抵制不受任何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拘束的出版方式的诱惑。为此,出版界和阅读界要立足于建立行业规则,提高行业识别出版舞弊行为的能力,建立起开放的评价环境,让亿万热情的网民睁大眼睛审视出版物的质量,发出批评的声音,从而建立起有序的阅读文化环境。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数字出版派生出来的阅读问题,还应当通过数字出版理念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来解决。这一轮出版的技术革命乃是在新技术引领下发生的,基本上是数字技术有何发明,数字出版物读者便去尝试进而被吸引、被接受。可是任何先进技术都存在着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的两重性,人文精神将要求我们趋利避害,不能让技术的负面作用肆意放大。阅读文化重建,正在对数字技术提出要求,数字出版业不能不负起相当的责任。

审视直至目前为止的数字出版与阅读状况,至少可以提炼出以下需要反思的问题:1.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并非数字化专业出版的全部,专业出版的全面价值和严肃性需要得到维护;2.数字化教育出版要把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慢阅读作为业务突破的重点方向;3.数字化大众出版要提倡开卷有益,倡导品味和价值的提升,可以有原创园地海量文字上传,更需要强化网络出版的编辑环节;4.网络出版与阅读应当建立起以诚实为基础、内容为导向的作品评价体系,数字图书馆要把那些无良出版商从目录中删除;5.为确保用户阅读选择的自主权而建立更加健全有序的网络环境;6.网络技术提供商、移动技术运营商有责任为建立网络阅读环境和移动阅读环境的秩序而努力。

总之,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出版业较之于出版业以往任何时候的社会责任都要重大而复杂,服务于社会阅读的责任也空前地受到高度关注,而目前正遭到相当广泛的质疑和批评。但无论遭到怎样的批评和质疑,绝大多数人士并不会因此诅咒数字出版,更不会诅咒数字出版的命运。《第一财经日报》曾于2006年3月28日发表一篇文章《因为互联网,我们需要做得更多》,其中,美国《华尔街日报》运营副总裁潘瑟艾罗说道:“内容是最重要的。我们首先应该做出最棒的内容。至于读者的阅读形式,我们不应该苛求。因为互联网,我们需要做得更多。”正如他所说,我们希望数字出版在阅读文化重建方面做得更多更主动一些。这是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也是读者维护阅读权益的需求,无疑,更是包括数字出版业在内的整个出版界无可推卸的责任。

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阅读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语言教学十分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 如果把仅仅交际能力简单地理解为口头会话能力, 未免有失偏颇。因为通过学习, 人们不仅力求能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能相互进行交流, 更多的人则是希望能够自如地通过书面形式开展交际活动以获取所需的信息及技术, 而且更多的重要信息还是要通过书面形式来确定。前者要求人们有听与说的能力, 后者则需要读与写的能力。近些年来, 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 很多人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以及它对其他各项语言技能的促进及推动作用。

二、理论阐释

早在1718年, 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认为, 新的信息、新的概念、新的思想, 只有与个人已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时, 才具有意义。后来有人又重述过这种观点, 即:每一次理解都需要借助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

古德曼 (Goodman 1967) 在对阅读过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之后, 指出“阅读过程是一个心理语言过程”。而理解既是阅读的目的又是阅读能力的指标。阅读理解意味着明白词汇意义, 知悉语法结构, 掌握主题思想, 了解文化内容。心理语言学派认为, 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 (即对阅读得来的零碎信息迅速形成概念) , 背景知识 (即文化科学知识以及有关专业知识) 和处理策略 (即包括词义、句法、上下文等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概念能力和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拟侧重谈谈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Johnson把阅读理解形象地称为“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的桥梁 (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known, 1978) ”。这一解释除了强调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交际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 还着重指出了阅读过程中“已知信息” (prior knowledge) 的重要性。

这些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过程。它并不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接受活动, 也不是通过对词、句、篇的解码而获得意义的过程, 而是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等与阅读文本之问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 文本以其语言文字形式、内容和结构作用于读者, 向读者提供信息, 同时读者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作用于文本。

三、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具体应用

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绝非可有可无。因为, 阅读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技能, 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解码过程。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联的,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着文化, 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 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性决定了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内容。仅仅依靠语言知识去理解语篇的表层意思是不够的。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 背景知识是指一个人已有的整体知识以及有关某一专题的专有知识之和。

在很多时候即便听懂材料里的每一个单词、句子, 但由于缺乏中西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也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如下面一则对话材料可说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A:I can't decide whether to take the car to the garage or just buy a new car.

B:If you buy a new car, you’ll probably save money in the long run.

B赞同买新车, 认为从长远来说买新车较省钱。中国学生对此就会产生疑问:难道买新车比修旧车还省钱吗?之所以这种疑问, 是由于中国学生对西方的汽车行业不甚了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 汽车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买车一般不会太贵, 但修车却往往要花上一大笔钱。因此,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修车不如买新车划算。

四、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与积累

如果缺乏跨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者就无法达到理解的目的。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不仅要有语言本身的知识, 同时还要运用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 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个人信仰以及对人生的追求都不尽相同。

1、由于外国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有着诸多不同, 教师应更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开口说外语, 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将各国的历史故事、传说故事、经典电影片段等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比赛,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扩充了文化背景知识。

3、课外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刊, 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来了解更多的信息。

五、结语

上一篇:数学课要返璞归真下一篇:农业投资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