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要返璞归真

2024-09-23

数学课要返璞归真(共5篇)

数学课要返璞归真 篇1

这里所讲的“真”, 即语文教学的本质。我国漫长的社会里, 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呢?

一、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已经作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等, 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 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 应当全盘否定。于是, 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一篇文章学完了, 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 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 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 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诚然, 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 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 十岁观百家”, 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 名垂史册。事实证明, 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 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 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二、重视模仿, 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 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之即久, 自然纯熟。”可贵的是, 古人不但重视模仿, 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 今读韩文, 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 今读欧文, 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 如邯郸之学步, 里人之效颦, 所谓师其神, 不见其貌, 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 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 写心里话, 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 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 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 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 但是他们只知道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 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 不见其貌”, 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注重文道统一, 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不学诗, 无以言”, 又说:“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 但也可以推测, 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里所讲的“道”, 有其封建性的糟粕, 需要剔除, 但“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所提倡的“文道统一”, 就是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把语文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可惜的是, 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重“文”不重道, 只传授知识, 不重视育人, 或者人为地把文和道割裂开来, 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 或者在课文课上加一个长长的思想教育的尾巴, 搞穿靴戴帽式的对号入座, 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四、运用启发式,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语》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记载的是孔子如何启发他的弟子谈各自的志向。老夫子循循善诱, 弟子们畅所欲言。可见, 启发式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滥觞,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开山鼻祖。如今, 启发式教学已被写进《义务教育法》, 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启发”, 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课堂上无尽无休的提问, 把语文课上成典型的“提问课”, 这就是启发, 这实在是对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

“启发”一词含有打开之意, 即通过教师的“启”去打开学生堵塞的思路, 让其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自觉地获取知识。简单的知识, 学生一看就懂, 无须教师再去“启”, 需要“启”的是那些复杂的知识。这些知识, 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需要教师引路搭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开动思维机器, 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因此, 启发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篇2

一、积淀素材

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必须让学生有话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积淀素材是一项沉甸甸的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与家庭、校园、社区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与学生的坚持积累、积极感悟、不断运用有着直接联系。只有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世界,写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断,落笔时才能生成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1挖掘教材,提炼真实

教材是实施教育的范本。教材中除了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以让学生积累,有许多独到的写法可以供学生学习外,还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并因“文”制宜,设计一些小练笔。如借鉴范文让学生将学过的好句子、段落、篇章及时运用,加以模仿迁移。又如利用课文给学生留出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这种“空白”,进行想象习作。这样自然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他们有话可说,为真实创作打下基础。

2丰富活动,创造真实

除了选取的材料来自于自然生活以外,教师还可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学生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更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写作机会,首先,应让活动走入语文课堂。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师可让学生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并组织学生表演。其次,可带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学生的生活充实了,写作时自然不愁无话可说,也不会瞎编乱造。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得资料;还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到工厂、农村等更广阔的天地去体验生活,获得活生生的材料。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深入生活,勤于观察,知识才会更丰富。在作文中运用已积累的材料,使课内外阅读、实践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动”与用相结合,写起文章来才会有话可说,并能滔滔不绝。

3抓住契机,捕捉真实

生活是由无数跳动的音符组成的。只要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许多真实的瞬间,都会成为牠们习作中的亮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捕捉精彩场景和片段,学生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材料越广泛,展开的思维空间就越开阔,写出来的文章就越大气,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二、引领阅读

古人讲究“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掌握语言,必须大量地积累和感受语言、厚积底蕴,才能滔滔不绝吐出“真”。

1把握“灵动”,记录只言片语

生活中,有时突然会迸发出一些美妙的瞬间,让人灵思涌动、妙语连珠,尽管只有三言两语,依然能够激起“我要作文”的强烈冲动;而随着美妙瞬间的悄然逝去,这种冲动也会烟消云散。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把握住这些灵动瞬间,不失时机地将它们记录下来,这是大有益处的。

2引领阅读,存储妙词佳句,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持之以恒,必能使用自己的“资源宝库”蔚成大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在内容方面,古今中外,涉及广泛,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把课文的材料运用于写作之中,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涵,增强表现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节选的文章向整部作品延伸;由作家的一篇文章向其他作品延伸;由一个作家向同时期的其他作家延伸:由一篇文章向同类型、同题材的作品延伸……这样,学生既能对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学修养,更主要的是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

3诗化语言,感化吸收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做到流畅、诗化,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课堂语言,并与课堂生成相融合,以娓娓动听的美词妙语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只有教师的课堂语言令学生的心灵为之震撼,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不断在语言环境中熏陶,学生的语言自然也会丰富,作文时就会贴切地表达真事真心真情。

三、实话实说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作文要求虽有不同,但都强调了不受体裁、题材的限制,使用属于自我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正体现了对学生的童真、童心的精心保护。

1反映真事,凸现童真

儿童说话往往和生活世界相联系,和他们的兴趣、惊奇感相联系,主要是一种个体真切感受的自由表达。他们在儿童群体里表述的“伙伴语言”虽然幼稚,但充满情趣。不仅有许多活泼的词语,还有不少独特的表达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很有针对性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保护学生的童真,鼓励学生大胆写,实话实说。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磨练,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

2直言独白,呈现童心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通过写作反映深邃的哲理、体现高尚的品德。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表现这些思想内涵,否则学生只有言不由衷、

空话连篇,毫无真情可言了。某校一位音乐教师外出开会,教导处因一时安排不过来教师代课,就让数学老师代上音乐课。数学老师经学生同意后,讲起了数学题目。结果,当天的日记中,不少同学写道“当老师的面表示同意,那是碍于面子”。教师在看到学生的习作后,首先为他们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喝彩,然后找个适当的时机说明了当天的客观情况,希望得到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不仅抓住了育人的好时机,而且坚定了学生敢于抒真情的信心,无疑也为学生开阔了习作的天地。

3教做真人,升华灵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和作文从来都是相通的,做人无疑影响作文,作文同样会影响做人。语文教师每到周末都要给学生布置一项“小练笔”的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去自由选材。有这样一个教例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第二节上课时有个学生吐了,虽作了“紧急处理”,但下课后没有人去清理干净。第三节上课时教师心思一动,有了主意,转身走向黑板写了一个“吐”字,在同学们惊愕的眼神中亲切地发问:“同学们,你们‘吐过吗?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吐的?吐的时候难受吗?当你吐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教师指着那位同学,继而又在黑板上添上“她吐了……”,同时提问:“为什么老师要加一个省略号?”教师戛然而止,打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微笑着说:“请同学们暂时保留自己的小秘密,在这个周末的小练笔中把你的所见所想说出来。”教师又指了指省略号说:“同学们,省略号里的故事可感人了,大家想把这个故事写完吗?”在一片响亮的“想”声中教师提醒孩子们,等一会儿大家可别忘了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人好事。就这样,一次“疾风骤雨”式的训话悄悄地演变成了一场作文指导课,一下课,甭说那块不雅观的“地图”被同学们抢着收拾得一干二净,这份作文也写得相当成功。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找准学生的成长脉搏,批准“激情点”,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生命灵感,这样才能激情勃发,文思泉涌,使作文与做人相得益彰。

小学作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篇3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

1.把视点引向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是孩子每天生活时间较长的地方,更是孩子最熟悉、最真实的生活世界。把学生的观察点引向家庭,去留意、观察家里的布置,去关注、感受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这些生活琐事或趣事中,获得各种真实的感受和人生启迪。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加深对家庭的了解、认识和热爱,还能直接丰富他们的作文题材,引发他们的写作真情。

2.把视点引向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和与同伴交往合作的主要场所。如,参加问题讨论、讲故事、制作手工、看有益课外书等活动,在与同学、教师交往过程中一定也会有很多事情发生,通过观察积累这方面的题材,不仅能发现交往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有益于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3.把视点引向社会生活。社会是生活的万花筒,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大自然的花开花落,社会的人情冷暖,个人的兴趣爱好,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要想积累这些生活素材,学生就得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

二、描绘生活,谱写七彩虹

1.片段入手,夯实基础。片段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段的训练扎实,能为篇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观察训练中,教师适当指导,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常写一些开头段、结尾段、外貌段、对话段、心理活动段、景物段等,写得多了,学生自然能逐渐做到言之有物。

2.分线入轨,掌握写法。小学生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及几方面的特点。通过掌握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并不难,营造一种轻松的写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到“我手写我心”。

3.减少束缚,自由倾吐。教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放,即让学生自由地倾吐心中的积累,放胆写作。教师以平常心教作文,学生以平常心写作文。这种“平常心”便是“我想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或“这是我对这件事思考的结果”。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应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所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三、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展开联想。我们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指导学生在观察、阅读、表达时,由眼前的事物“触景生情”,而回忆起另外一件事情;由想起某一事物而又想起另一事物。只有掌握了联想,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浮想联翩,文如泉涌。

2.动手创作。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然后让学生边演示边介绍制作所需材料、方法步骤、自己的体会等,再把介绍的内容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也学一招,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的积极性。

3.设计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班队活动、设计美化校园、设计课文学法、设计班级园地等,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充实了他们的生活,美化了生活,创造了生活。

数学课要返璞归真 篇4

问题一:目的错位,探究教学

成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签

最近,笔者参加一次高中政治公开教学活动,一天听了八节课 。执教老师来自不同县市的不同学校,教学的内容涉及高中政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手段也各不相同。但综观八节课,所有老师都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总计多达二十余次,其中一节课某老师组织了不同主题的六次探究性学习。在问及一些老师组织探究性教学原因时,几乎相同的回答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目前,这种标签式地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性教学的泛滥,正把新课程改革引入歧途。

新一轮教育改革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新课程理念强调探究性教学。但开展了探究性教学就一定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吗?其实未必。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强调和推崇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借助于这种已被实践证明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考量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体现得如何,最根本的在于考量学生发展得如何,而不是考量探究性学习运用了没有,运用了几次。探究性学习对于新课程而言,只是达成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教育目标的手段,只有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探究性教学,才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这就需要每一位政治老师认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择包括探究学习在内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达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问题二:运用泛化,探究性学习

成为了一种普适性的教学法

以一位老师教学《市场配置资源》为例,课上老师以“探究一”“探究二”的方式先后抛出了六个探究问题:⑴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⑵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⑶市场调节有何优点⑷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⑸为什么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⑹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每个题目抛出后要求学生分组探究,发言交流。整堂课上,学生要么是讨论,要么是回答,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体现得很充分。但综观这六条探究题,我们不难发现:既没有共同的问题情境,问题本身也没有探究价值,其实就是六道简答题,本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教师的例析点拨加以解决,但都被老师冠以探究教学,通过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讨论加以解决,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也值得商榷。

事实上,在全社会大呼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的今天,像这样把并无探究之需的教学内容加上“是什么”“为什么”或者“怎么办”之后,冠以探究的名义,交给学生探究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我曾追问过一位自认为经常使用探究性教学的老师什么是探究性教学,这位老师告诉我,探究性教学就是放手让学生讨论。其实像这样对探究性教学既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思考,又缺乏实践探索和反思的老师还是不少的,那么,实际操作中的探究性教学泛化为一种普适性的教学法就不足为奇了。

探究性教学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教学,问题的确立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起着导向作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被确立为探究的问题呢?最起码的一点是问题本身要具有探究性,能让学生面对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真正有力度的思考,展开真正有深度的探究。还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例,假如老师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为背景,组织学生探究:⑴你是如何看待美国模式的自由市场经济的⑵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将如何改革美国的经济模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⑶美国金融海啸的发生,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哪些启示。这样调整之后,课堂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整个探究就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寻找策略的过程中,寻求教材上的理论支持,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亲自参与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经过这样的真实探究之后,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在实际运用中形成了能力,获得了真切的情感体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学生也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问题三:主体缺失,探究教学

成为老师表演的道具

探究活动的主体是谁?这个问题也很明确——学生。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宰下的探究性教学还很普遍。一位老师在教学《国家财政》一课时,设置了这样一道探究题:世界经济危机当前,为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假如你是财政部部长,你将采取哪些财政措施,保证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理说,这是一道既贴紧现实、又有很大思维空间,且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探究题。可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自己预想的不很一致,以致在老师预设的时间内可能达不成预想的教学效果。这位老师急了,把自己预设的方案搬了出来,借助探究的名义开始了灌输之实,结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探究活动,准确地说是教师在课前真探究,学生在课堂假探究。因为这种探究是教师已在课前充分预设,对整个探究活动从材料组织、问题提出到实验探究再到规律寻求,都做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设计。课堂上,老师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预设扮演好演员的角色,帮助老师实现预想的教学目标。整个探究中,学生只是在老师的预设下被动地接受,真正的自主生成还只是空中楼阁,经历了无数次探究性学习的学生,到头来还是不知道如何探究。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探究性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应是一种教师宏观预设状态下的学生生成性学习。教师预设是因为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于特定的学情,限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因而只能限于特定的问题情境来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但“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探究性教学实施的基点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学生学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个体差异性,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和教师预设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教师预先应充分考虑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估计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要留足探究时间,以学生自主生成的学习愿望组织教学,以学生不断生成的学习感受和探究欲望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逼近。在教学中,倘若教师生拉硬拽甚至越俎代庖地强行达成预设目标,探究性教学也就成为了老师表演的道具,不能起到探究性教学的实际效果。

问题四:模式失范,探究教学

成为教材知识的验证器

一位老师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先是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了教材,上课时再花了三十多分钟讲述了教材内容,最后老师抛出了这样一道探究题:经济危机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请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房地产市场低迷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探究房地产市场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本身很有价值,可放在新课已经讲授结束之后,学生已经知道了结论的情况下再来安排探究,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发现和生成过程中,学生或假探究,或直接运用结论不探究,这样的探究充其量是验证教材内容或者运用教材内容罢了,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教师组织探究性学习,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动态地生成知识。但目前一些老师运用探究性教学让学生被动地验证知识,这显然是操作失范,有悖于探究性教学要求的。如果这位教师把这道探究题修改一下,变为:经济危机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请分析房地产市场低迷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哲学启示?并将这道探究题移到上课之初,让学生在探究房地产市场与我国经济内在的联系过程中分析得出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样的探究就是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知识生成过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不仅是一维的知识目标,而是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了。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彻底转变教的理念和活动设计的理念,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按照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生成、感悟,促进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独立探究和有效探究,让课堂体现出生命的活力。

高中数学回归基础与返璞归真 篇5

制作教具的作用

学习正弦函数的图像时,首先根据正弦函数的解析式,

列表将单位圆十二等分,以为横坐标,再以这些角对应的正弦值为纵坐标列表,而实际上以正弦线来表示改角的正弦值更为精确。但事实上是,如何将自变量弧度和它对应的正弦值M1P1表示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最精确的做法就是做一个单位圆模型,用厚一点的纸箱皮做,在单位圆的外侧粘双面胶,同时用一些有铝丝的塑料彩纸条(容易固定)固定在如图所示的M1P1,M2P2等的位置,下面以(0,0)为起始点开始转单位圆的圆盘,此时点M与坐标系的坐标原点重合,当圆盘上的双面胶粘在x轴上,到M1的位置时,此时,彩纸条M1P1正好垂直于x轴,此时确立第一个点P1点,其横坐标为圆弧MM1的长,纵坐标为彩纸条M1P1的长,这样做,保留了在确立角和对应的正弦值的最真实(相对)的数据。依次确立其他各点,注意,在确立其他各点的过程中,当角大于π时,将双面胶上的塑料彩纸条粘在单位圆的外侧边上,并放在圆盘背面,这样展开的时候这些彩纸条会落在坐标系中x轴的下方。展开之后,依次描点连线,则正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就呈现出来了。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果角大于2π或角小于0,此时的图像是什么情况,学生自然想到只需继续转动圆盘,图像就呈现出来,紧接着,就可总结出正弦函数图像的周期性,通过圆盘演示,学生观察到了正弦函数最大的特征——周期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该教具教学,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对比其他的画图法,如独立的确定横纵坐标:先将横坐标0:2π分12等分,确立横坐标,然后在单位圆中平行移动M1P1与对应,M1P1即为横坐标为时对应的纵坐标,依次再确立其他各个点。这种方法不管是老师在黑板上手工操作还是用电脑几何画板演示,笔者认为都没有用教具来的直观、清晰、明了。

在学习圆锥曲线时,椭圆和双曲线轨迹的形成过程中,使用教具讲解,形象直观。在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系一个吸顶器(小),操作中,将两个吸顶器分别固定在黑板上,然后用粉笔将绳子拉直在黑板上画线,观察曲线的形状(交给学生操作)。再调整两吸顶器之间的距离再画曲线,观察两吸顶器之间的距离和所画出的椭圆的形状之间的关系。并将两吸顶器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观察此时能不能画出图像,再将两吸顶器重合,观察画出来的图像。操作完之后,动点的轨迹(粉笔运行的轨迹)即椭圆的定义清晰明了,同学们就能快速总结出来。且通过实践操作什么时候形成椭圆、圆、线段,图像不存在,也能直观的看到。课下还可以把教具留给课堂没有机会画的同学体会。同样,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时,也是使用类似的教具,教学效果好,学生理解透彻。当然这需要教具做到位,演示具体清晰。反之,若教具做的不精致,操作不到位,草草演示完了,学生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不要谈学习的效率了。所以,教学效果要好,教具制作一定要到位。

自己动手做教具

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很多同学因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无法将该部分内容学好,“缺乏空间想象”这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学生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积极改变——制作立体几何教具,观察教具,复杂的点、线、面的关系一目了然,抽象的想象变得清晰可见。在一开始接触立体几何,讲空间几何体时,便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如柱体、椎体等;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这些几何体的模型深深映在学生的脑海中;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该几何体时,这些模型很快就浮现在脑海中,帮助学生解题。除了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生还需要随时观察生活中的几何模型。

知识点的迁移

教具的制作属于教学模型的范畴,知识点的迁移同样也属于教学模型的范畴,只不过前者是实物与理论结合,后者是学习过的理论与未学习的理论的连接。比如,在学习平面向量的加法时,向量加法的两个加法法则不用老师按部就班地去讲;事实上,在物理上讲两个力的合成和求两个位移的和中,学生早就已经熟练了。因此,向量加法法则并不是一堂新课,只要回忆清楚力的合成的原则和求两位移的和的原则,再指出物理中的矢量就是数学中的向量,那么,在平面中任意给两个向量,求作两向量的和,学生顺理成章就做出来了,法则也随之总结出来。

上一篇:抓拍系统下一篇:阅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