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披露

2024-05-12

表外披露(共5篇)

表外披露 篇1

一、表外披露在财务会计中的地位

财务报表其他手段的表外披露, 是指因不符合确认标准而在表外补充报告的信息。自1984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布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提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即披露) 的四个程序以来, FASB和SEC (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 制定了许多表外披露规则。表外披露信息得到迅速的发展, 现行的财务报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 而除了三张报表外, 其他的都是表外披露信息。

占美松 (2008) 将表外披露性质静态地解释为会计合约中的剩余控制权:管理当局在会计信息生产和提供方面的剩余控制权更多地反映在表外披露上;表外披露规则也体现了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剩余监管权。这间接地解释了表外披露规则增加和表外披露信息扩充的原因, 现行的表外披露规则和财务报告都有超载的倾向。事实上, 在某种意义上, 表外披露的会计合约剩余控制权论从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表外披露是“准则后”的问题, 即表外披露规则和表外披露信息为表内确认准则和财务报表提供善后功能, 以极力弥补财务报表的不足。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 如表内确认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和刚性;会计准则的一般性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即表内确认准则具有大众性, 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自身的特征;同时表外披露还要反映管理当局自身的企图等。

在具体准则的短期制定上来考察, 制定某些表外披露规则是制定表内确认准则的辅助手段, 即财务报表因格式和容量的限制, 制定机构在制定表内确认准则同时制定某些表外披露规则。从会计程序来看, 是先有确认、计量和记录等程序, 然后才有披露 (包括表内披露即报表列报和表外披露) , 即确认在前, 披露在后。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先制定表内确认准则, 然后才制定披露规则, 以前后逻辑一致地反映企业综合状况。然而, 陈秧秧 (2009) 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在制定金融工具准则时实际上是按披露和计量两个阶段进行的, 即先制定披露 (即呈报) 规则, 然后制定表内确认准则, 这与传统的会计程序相反, FASB在制定金融工具准则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时也是先制定表外披露规则, 然后制定表内确认准则, 这导致后来制定的确认准则与以前制定的披露规则不一致而重新修改原来的确认准则。从这方面看制定表外披露规则是制定表内确认准则的过渡阶段。

事实上,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准则制定机构很难及时地制定出高质量的准则。这些原因包括:金融工具变化日新月异, 出现许多以前没有的新业务, 而且愈加复杂, 市场上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有些创新的金融业务会继续存在, 并将会普及, 有些业务则会被新的业务所替代, 准则制定机构要花一段时间进行以下考察:这种业务是否有稳定性, 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是否具有广泛性, 纳入报表是否有必要, 现成准则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等;或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与金融机构合作, 听取金融监管机构的经验及建议;准则的制定, 包括具体的立项, 发布讨论稿, 征求意见稿, 论证到最后的投票决定, 具有繁多的应循程序, 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些业务太过于复杂, 将其纳入财务报表的难度太大, 准则制定机构暂时想不到好的应对策略。

然而, 表外披露信息不只是被动地补充财务报表, 表外披露规则并不只是确认准则的附庸, 表外披露规则也不仅仅是表内确认准则消极、被动的过渡阶段。从长时期会计的变化与发展来动态地考察, 表外披露信息与表外披露规则主观、能动地孕育着具体会计准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

二、会计准则变迁的种类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刘峰, 2001) , 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作为一个更大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的子系统, 它是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从而形成了会计准则的变迁。

刘峰 (200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变迁:审计从自愿安排变迁到强制安排,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权和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 (以会计“职业界”为主进行考察) , 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从学术研究到管制规则的角度) ,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变化 (从被动创新的角度研究) 。这些研究概括起来就是准则制定机构与准则制定权的变迁及审计制度的变迁, 它揭示了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变迁后面所隐藏的经济学实质。谢德仁 (2001) 从管理当局剩余控制权收缩的角度考察了会计准则变迁, 其研究的主要是准则制定权的变迁, 他认为在美国, 1906年以前为管理当局独享会计规则制定时期, 1906年至1933年为政府与经营者共享会计规则制定权时期, 1933年至现在为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时期。

拉坦 (1978) 认为, 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 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制度包括组织, 一种组织一般被看作是一个决策单位——一个家庭, 一个企业——由它来衬托对资源的控制。制度变迁和制度发展是指: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这一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包括制度制定机构的变迁, 组织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的变化包括制度制定权变迁, 而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则包括具体的制度变迁。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的文献较多, 也极为复杂, 制度变迁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本文将制度变迁划分为制度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的变迁与具体的制度实物的变迁, 刘峰和谢德仁研究的主要是前者, 事实上, 笔者查阅会计准则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资料后发现, 大部分是混合研究会计准则的变迁, 而单独对制度实物——具体会计准则的变迁的研究极少。

两种变迁之间不是独立的, 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制度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直接决定具体的制度实物的变迁, 具体的制度实物变迁是制度机构制定制度的结果, 制度制定权的安排和制度制定机构的设置与运行决定了具体制度实物的质量, 程序合理、多方参与的制定机构才能制定高质量的制度实物;而制度制定权与制定机构也是一种具体的制度实物。具体制度实物的变迁不是被动的, 如果社会各界对制定出的具体的制度实物不满意可能造成制度制定权的直接变更及制度制定机构的改组。历经几百年, 美国会计规则的制定已经完全成熟:以职业界为主, 从放任自流演变为由具体机构制定会计规则, 即由FASB制定表内确认准则, SEC保持最终的否决权并制定财务报告披露规则, 而企业具体业务的处理更是在管理当局的控制之下。这使得具体准则的变迁孕育着新的形式, 即它开始要经过表外披露这个阶段。

三、表外披露与会计准则渐进性、诱致性变迁

据Zeff (2004) 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考察, 因为财务报表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巨大且直接, 会计准则具有很强经济后果, 在现代意义表外披露出现前它们基本上是由FASB和SEC召集专家和学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封闭式的制定和修改后再强制向外推行, 虽然力争程序公正、公平、公开和合理, 但从各个方面看它们更多是强制性、直接性的准则变迁。而在FASB颁布SFAC NO.5后会计准则具体实物彻底形成了自愿披露→强制性披露规则→表内确认准则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 这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变迁包括所规定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及披露标准的变迁。

林毅夫 (1989) 对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了区分。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 具有自愿性、渐进性的特点, 它是在原来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获利机会引起的。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 它具有强迫性、即刻性特点, 是由不同的行动集团共同对现有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引起的。

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是时刻变化的, 从长远来看, 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如前文所述, 从技术角度看, 很难及时地制定高质量的表内确认准则。从政治的角度看, 正式制度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或修改, 需要得到其行为受这一制度安排管束的一群人的准许。也就是说, 无异议是一个正式制度安排变迁的前提条件, 因此, 正式制度需要创新者花时间、精力去组织并得到这群人的一致意见 (林毅夫) 。所以说, 正式会计规则的供给和变化是不足的, 其制定永远滞后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变化, 包括时间上的滞后, 内容上的滞后及质量上的滞后。但信息使用者与管理当局是互动的, 因为表外披露体现了管理当局在信息披露上的剩余控制权, 管理当局会因为自身的目的主动迎合使用者的需求, 或者因为管理当局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特殊关系等, 它会在数量上、内容上及质量上提供超过会计规则所要求的信息, 而逐渐提高所披露信息的数量、内容及质量, 并长期保持下去。这可以降低代理中的成本, 形成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事实上, 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的本质是信息披露中的剩余控制权, 它是后者的外在表现形式。

正式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 而私立秩序是无限的, 到处存在。正式制度具有全面性、无条件等特点;而私立秩序则正好相反, 它具有非全面性、有条件性。正是由于私立秩序的存在, 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制度供给的不足, 但也因此形成了制度不均衡。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种类很多, 庄智华 (2008) 认为它包括以前的民间审计、关系型治理、声誉秩序及会计伦理等, 但管理当局在表外披露强制性规定之外的信息、或利用它的剩余控制权提高强制性披露信息的质量也是一种私立秩序。实质上, 它是关系型治理、声誉秩序及会计伦理秩序的具体体现。它既可能是因为管理当局与某些使用者关系良好而主动提供某些信息, 也可能是因为管理当局的道德和素质而主动向使用者披露某些信息, 或考虑自身声誉而使管理当局主动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提高了管理当局的收益, 包括经济收益、声誉及道德收益等, 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 在相互效仿中相互看齐。所以说私立秩序是由利益相关方 (行动集团) 自我实施的制度, 林毅夫认为私立秩序也是一种制度安排, 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和修改最初由个人或小团体完成, 它用不着也不可能由群体统一行动。但利益相关方只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和条件, 由于私立秩序的不足, 到了合适的时机, 权力机构要积极地正式介入并将它合法化和制度化。

很明显, 管理当局根据需要在表外进行自愿披露, 形成私立秩序, 逐渐由权力机构制定表外披露规则, 再在合适的时候制定确认准则是会计信息的自然转化, 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

四、表外披露规则变迁的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变迁, 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 社会组织及社会意识的进步等对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会计准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中完全可以得到体现。先是由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主动在表外披露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信息, 形成表外披露中的私立秩序, 并引起更多的其他企业效仿, 然后是证券监管部门开始介入制定表外规则, 最后转化为表内确认准则。

许多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科学技术变迁是制度变迁的基础, 技术变迁决定了制度变迁。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是现代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形成新的收入, 或降低了社会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 因此人们重新安排一种新制度来吸收技术变迁带来的经济利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表外披露自它开始出现后, 在近几十年里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社会中得到普及和应用, 社会传递财务报告及分析复杂的表外披露信息的成本大为降低, 管理当局向外披露更多的信息能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故监管机构制定的表外披露规则越来越多。现代通讯技术变革和交通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同时也使资本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逐渐形成全球统一的资本市场, 为了应对全球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 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管理当局都会针对其他国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特点在表外披露信息上做出调整, 而一个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也会针对国外上市公司的特点, 在表外披露规则上做出调整, 如希腊曾要上市公司进行双语披露 (希腊语和英语) 。事实上, 有些技术变迁直接引起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有的是技术变迁引起了其他制度的变迁, 再引起了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社会组织变迁对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也不可小视。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 表外披露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复杂, 虽然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 但大型上市公司的复杂的财务报告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的。但人们在资本市场上建立了机构投资者, 培育了证券分析师, 它代替一般的分散投资者使用和分析财务报告, 大大节约了社会上分析利用财务报告的成本, 这使得表外披露内容增加, 并导致了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另一例子就是分部报告规则的形成,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 现代企业采用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 它既有业务分部, 也有集团分部, 这些不同的分部既有自身的收益, 也有自身的风险, 但总体而言, 这些组织形式扩大了企业自身的收益, 作为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信息披露必定要对此有所反应, 以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 这就导致分部报告规则的再现并促使其变迁。

社会各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 也会引起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如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 社会上生产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 但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 干净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社会要素变得越来越稀缺, 其相对价格也会越来越高。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干净的水、土壤、空气等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这除了要求企业改进技术以减少污染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外, 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还要求企业在表外披露企业为减少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所做的努力, 这就导致环境会计和资源会计的兴起, 管理当局开始自愿披露这些信息, 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了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虽然很多因素导致表外披露这种财务会计中的私立秩序向表内转化, 但私立秩序转化为正式制度要有时机, 也要考虑很多问题, 更是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私立秩序都能转化为部分正式制度, 有些私立秩序永远不能转化为正式制度, 转化的只是部分私立秩序, 现实社会都是正式制度与私立秩序并存的。因此, 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有两种作用, 一是在正式会计规则无法规范的区域起到补充作用, 二是成为新的会计规则的源泉, 这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又统一的规律。大部分表外披露规则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而部分强制性表外披露规则和全部的表内确认准则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管理当局信息披露的空间越大, 建立私立秩序可能性越大, 越有可能形成制度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否则形成直接性、强制性变迁的可能性越大, 而部分表外披露规则及表内确认准则的空间太小, 很难孕育制度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同时, 由于制定表外披露规则是证券监管部门的剩余监管权, 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实时监管, 而且, 制定的表外披露规则的程序没有表内确认规则严格, 这利于监管机构将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适时转化为正式制度, 时机成熟后由准则机构制定表内确认准则。因此, 正是因为表外披露性质是会计合约中的剩余控制权使它孕育着私立秩序, 而证券监管部门的实时监管使它逐渐转化为正式制度并进一步变迁, 形成了会计规则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

五、表外披露在完善会计准则上的效应

事实上, 由于准则制定的计划性、组织性造成其制定相对滞后, 而社会经济环境一直在发展变化,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经常变更, 管理当局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 监管机构要稳定资本市场等原因, 会计信息披露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将成常态化。各类表外披露信息向表内确认信息转化是管理当局寻求被管制的过程。这种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是缓慢的, 但从制度变迁理论来看, 它融合了大部分被管制者的要求, 减少了制度的直接性、强制性变迁的适应、磨擦成本, 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从强制监管到公共治理的过程, 因此所形成的制度往往是高质量的, 能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 是有效的制度制定和变迁方式。

直接性、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能一步到位, 是高效率的, 但从效果来看, 它可能是有用的, 也可能是无用的, 而且其实现有很多条件。而表外披露和表外披露规则不仅具有补充表内确认准则的功效, 还能通过试错为表内确认准则的制定积累经验和相关的技术。在现实会计准则中, 表内确认准则只是报告信息海洋中一些分散的岛屿。

因此, 会计准则的变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外披露规则的渐进性、诱致性的变迁;第二个层次是部分表外披露规则和表内确认准则的直接的、强制性变迁;第三个层次是准则制定权与制定机构变迁, 它包括准则制定权与准则制定机构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三种变迁是层次递进的, 前者推动后者, 此起彼伏。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表内确认准则的变迁, 以及准则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的变迁构成了会计准则变迁的体系, 共同促进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其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自愿披露→强制性披露规则→表内确认准则的制度变迁过程改变了以往的工具性准则制定方式, 形成了商谈性准则制定方式。由于这种准则变迁是开放性、参与性、弹性、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性相结合的, 融合了各方面的意见, 因而使得最后的会计准则受到的质疑最小, 也能保持准则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的稳定性。事实上, 尽管自1984年以来FASB和SEC受到过不少抨击, 也曾一度遭受到严重的危机, 然而, 相对于30年代至70年代初CAP→APB→FASB的变更, FASB成立已经运行了近四十多年, 目前还看不到它发生大变更的可能。其中的原因很多, 如FASB开始制定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用它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 FASB构成合理、运行机构科学,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逐渐形成了从表外披露开始的渐进性、诱致性会计准则变迁。

自愿披露→强制性表外披露→表内确认准则的过程说明了表外披露具有准则前功能, 它是预备性的表内确认准则。事实上, 自愿披露和部分强制性表外披露规则的准则后功能及本文所讨论的前准则功能使得它类似于法学里面的“软法”, 而部分表外披露规则和表内确认准则是法学里面的“硬法”。

六、表外披露对会计准则变迁的完善

形成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几个重要的因素:正式制度的刚性及滞后;行动团体进行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对先进制度的需要;行动团体具有制度变迁的空间;制度变迁的结果能较快地被权力部门所承认。而这些完全可以在具体的表外披露规则到表内确认准则的形成和演进中得到体现。

虽然表外披露孕育着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 并且它形成了会计准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 但这种孕育与变迁所依赖的因素是要有一定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首先, 监管部门要允许并鼓励自愿披露, 在现行财务会计理论无法明确的区域应给管理当局较大的信息披露权, 形成会计信息披露的私立秩序, 再由其来引领表外披露规则与表内确认准则的制定, 禁止自愿披露就扼杀了会计规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 事实上, 从近几十年的会计发展来看, 现行的表外披露实务已经引领了财务会计的发展。其次, 最重要的是, 建立产权保护制度、投资者的自由进入与退出资本市场机制, 形成有效经理人市场, 壮大机构投资者, 诱使管理当局主动向使用者提供高效、有用会计信息, 培育形成会计信息披露私立秩序的环境, 避免形成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再次, 要使证券监管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对应, 保证其运行的资金, 避免社会各界对其施加不合理的压力, 并对其组成成员和运行程序进行设计以促使它合理、公正地制定表外披露规则, 并进一步变迁。最后, 要做好证券监管部门与准则制定部门在制定会计规则上权力和工作的配合与衔接, 为各种会计规则和制度向高层次的转化提供条件。否则, 表外披露成为会计规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的过程就不会产生。

参考文献

[1]葛家澍:《SEC采取异常行动对IASB的影响的分析》, 《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

[2]占美松:《表外披露性质解读:剩余控制权视角》, 《会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刘峰:《会计准则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刘峰:《会计准则变迁》,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6]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 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7]陈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订之演进》, 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8]庄智华:《会计信息治理的私立秩序研究》, 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9]Joint FASB/IASB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ject, Preliminary Views——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presentation.http://www.fasb.org/draft/pv_conceptual_framework_presentation.pdf.

表外披露 篇2

一、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及其有关人员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和操作上的问题。

(一) 对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观点认为, 表外信息无关表外负债融资的大局, 表外融资信息只是表内信息的附带而已, 只要正确披露了表内信息, 表外信息是否披露或披露多少并不重要;有的甚至认为, 表外信息披露过多有损公司的商业利益, 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因而应尽量少披露。这些就都属于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对其重视不够。这样, 忽视了表外信息披露的工作, 归根结底就影响到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的工作, 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二) 表外信息披露不详细

有些管理者或公司拥有者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甚至不愿意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少, 不详细, 或者是无用的信息, 结果使投资者信息不完整, 无助于公司的融资发展。

(三) 表外信息披露的业务不熟悉

由于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认识不足, 又直接产生了对有关业务的轻视。一些公司的有关工作人员, 不懂得表外负债信息的操作技术方法, 使得表外信息披露无法正常运作, 影响了外界对公司信息的了解和掌握, 公司对市场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没有渠道正确反映, 因而使公司经营发展受到影响。

(四) 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 也叫非对称信息, 这是信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我们认为, 信息不对称可作如是界定:“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 (不对等) , 即一方掌握的信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 而另一方则掌握较少, 信息质量较低。对于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来说, 如果表外信息不公开, 或披露不完整, 不准确, 就会造成公司的客户、市场关系对象和社会公众等, 对公司信息不了解, 或了解不够, 产生信息不对称, 无法作出与公司合作或支持公司发展的有关决策, 就会影响公司的运作和发展。

公司表外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损于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工作, 不利于公司的负债发展。而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投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 表外负债融资至关重要, 因此, 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 就直接关联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如何抓好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从公司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抓好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下述一些基本的策略是极为必要的。

(一) 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现实的状况是, 我国很多公司根本不提供表外信息, 即使提供也非常粗略。这与认识不足, 忽视表外信息的重要性, 存在直接关系。首先, 无论是公司管理者, 还是有关财务人员, 都要重视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工作。不但重视表内信息公开, 而且要把表外信息披露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重要事项, 认真抓紧抓好。一要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 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把这一工作当做公司负债发展的要务, 认真抓紧抓好。二要经常组织员工, 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掌握市场发展趋势, 懂得表外信息披露的功能和作用, 进而提高认识, 凝成共识, 齐心合力, 自觉做好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二) 建立并实施全面、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

表外信息披露, 应当作为公司会计工作的日常内容。我们知道, 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在于, 必须有效地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要求的正确信息。这是财务会计系统正常和成功运作的关键环节。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 资本法律责任的强化, 使得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 往往对报告现实和回避法律责任作出权衡, 在不同目标驱使之下, 使得表外信息披露往往水分多, 可信度低, 严重影响了外界的采信。为此, 必须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实施表外信息披露制度。在内容上, 要涵盖表外负债融资信息的全部内容。包括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两大类。我们认为, 表外融资具体可包括:租赁、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未合并实体、项目融资、研究与开发安排、产品融资协议、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等等。不确定性负债则包括:或有负债产生的表外负债、金融工具产生的表外负债、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环境负债、人力资源负债、币值变动负债、无形资产负债——负商誉、可赎回的优先股, 等等。这些具体的表外信息, 都要全面地予以披露, 不隐瞒、不虚报。必要时, 可以对现有的财务报表的若干要素重新定义、分解, 以使这些表外项目能得以列入和准确地披露。

同时, 要通过制度规范、财务审计等要求, 不断提高表外信息的质量。在披露表外信息时要做到计算准确、用词恰当、重点突出, 对一些较复杂的经济事项等信息的披露, 更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准确的语言, 以便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披露盈利预测等信息时, 努力使假定条件充分, 编制和推理过程也要注意严谨, 运用的方法、措辞都要恰当, 要做到实事求是, 客观公允, 不任意夸大盈利能力。

披露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 可以根据表外负债的特点, 采用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或专门的信息发布, 我们具体多采用表格和文字补充说明等方式进行, 效果比较好。总之, 是要通过合法渠道, 发布表外信息, 满足客户的信息需要, 让公司客户和其他需要相关信息的机构和人员, 能通过一定的程序, 获得这些表外信息。以便客户和有关人员, 做出与公司合作或有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 有效发挥表外信息披露的功能作用。

(三) 加强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 提高信息质量

对于公司强制披露表外信息, 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 多是以准则或其他形式做出硬性规定。同样, 我国已经制定了《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征求意见稿) 》。要求企业或公司在财务报表的注释中披露所采用的全部重大会计政策, 特殊行业还应当说明其特有业务的会计政策。同时, 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的表外信息的披露, 还要遵守一些特殊规定。但总体上, 我国许多公司的表外信息披露一直是公司会计工作的弱项, 人们大多不大自愿披露表外信息。因此, 必须切实抓好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 着重抓好几个具体事项:一是保证表外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确保公司信息资料的及其来源真实可靠;二是保证信息产生的程序科学合理, 表外信息表达要恰切、充分、完整。从这几个方面下力气, 才有可能使表外信息披露逐步规范化, 以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以往的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披露的质量低下。既然要把表外信息披露作为表外负债融资工作的重要内容, 就必须使其质量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表外信息和许多表内信息一样, 都有一致的质量要求, 包括相关性、重要性、可验证性、效益大于成本等, 这些质量要求, 既是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约束和规范, 也是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必须切实做好。

(四) 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要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就财务会计这一板块来说, 也要通过学习培训、教育灌输, 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特别要提高员工对表外信息披露的意义作用的认识, 使之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同时, 结合公司发展和做报表的业务实际, 引导财务会计人员, 做好表外信息披露的具体工作, 学会制作表格, 学会添加文字说明, 能正确、准确、完整地披露各种表外信息。同时, 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人本关注, 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促其自觉发展自己, 提高业务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 通过做好表外信息披露等工作, 努力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提高公司绩效。还要建立健全对称的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激励约束机制, 多肯定、多支持、奖罚分明, 鼓励公司及其员工积极披露表外相关的负债信息, 对信息披露和表外负债经营业绩显著的, 给予表扬奖励, 对于违反企业管理要求, 造成信息不对称, 影响公司信誉和绩效的, 要给予批评和处罚。多渠道、全方位的有效管理, 就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促成表外负债的信息披露得到更好的执行, 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认真做好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意义重大, 上述一些基本的策略, 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意义, 值得在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业务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

摘要: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对公司的负债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实存在着有关表外信息披露的不少问题, 影响了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和有关业务运作, 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问题解决的策略很多, 最基本的是要做好以下几点: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建立并实施全面、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 同时要加强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 提高信息质量, 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多方面、多角度、多管齐下, 有望促成公司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 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表外信息披露,问题,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何红, 徐晔.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财务与会计, 2000.1

[2]李露.财务会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过载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2

[3]高萍.浅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表外风险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表外披露 篇3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 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能给银行带来收入而又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

由于表外业务长期游离在表外, 商业银行对它的信息披露又有很大的保留, 所以对广大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造成很大的障碍。下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 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制

在2007年《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颁布之前, 我国没有专门正式规定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而是散乱分布在各种法律规范中。一类是所有商业银行都适用的, 比如《商业银行法》、《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另一类是规范上市商业银行的, 比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直到2011年我国才颁布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但是在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方面依然缺乏更加权威的法律作保障。

(二) 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做法各异、计量简单、记录失范

各商业银行未能对表外业务的确认达成统一, 例如部分商业银行将委托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 部分商业银行仅作表外披露。计量方面, 由于表外业务主要通过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得非利息收入, 因此大多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只进行“收”方面的处理, 仅列示其期初期末余额及本期发生额, 并未提及表外业务的风险。目前, 同类表外业务各商业银行采取的方式不同, 缺乏可比性, 例如表外科目记账法、表外科目复试记账法、表内科目复式记账法都是商业银行的常用方法。

(三) 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态度消极

在我国商业银行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 即认为披露的信息过多会给银行自身的盈利带来负面影响。除了法律法规指定要披露的财务信息外, 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披露过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这其中就包含了对表外业务的数据、构成、风险等问题的揭示, 管理层的思维局限、视野狭隘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规范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 使得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立法上却存在很大的漏洞, 没有与之配套的、权威性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来规范, 而只有一些对商业银行普遍适用的法律。

(二) 外部监督管理的覆盖面不完整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放在机构审批和合规性检查上,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力监管。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监管者对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监管没有实质地覆盖到, 致使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放松了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

(三) 管理层目光狭隘及风险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 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狭隘的理解, 认为在附注披露表外业务增大了工作量,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且主动披露太多信息这种自报家底的做法会使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加之我国的制度规范模糊, 各商业银行就大量简化披露内容。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失范的对策

(一) 统一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标准

国家须从法律上制定统一表外业务的会计确认标准。例如准确界定担保类、承诺类、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业务的范畴, 可以仅将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风险业务纳入表外业务进行确认, 而对应的非风险性业务如有价单证、空白凭证等均不计入表外科目核算;可以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设置“或有”会计要素, 把表外业务纳入表内进行确认, 统一表外业务核算口径。

(二) 改善披露方式并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管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首先, 表外业务可以采取报表附注披露和补充报表披露的方式;其次, 将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再者学习新加坡, 区分监管和非监管信息。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管是指相关部门在事前、事中、事后对表外业务提供客观、独立的监督和保证。及时识别风险、提示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的同时, 还能促进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 使其对表外业务合理披露、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 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当局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态度主要是鼓励, 远没有达到强制的地步, 对各大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风险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层应正确认识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更加主动、自觉地披露有关计量、风险和控制等信息。其实, 当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更完善和充分, 投资者对其的信赖度会加强, 这将促使商业银行收益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表外业务逐渐取代传统的存贷业务, 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日趋成为目前我国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表外业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及其信息披露缺乏操作层面的规范约束, 致使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尚不能满足内外部使用者对信息披露的需求, 其实用性和充分性受到质疑。同时, 又存在会计信息披露形式过简, 相关信息少, 缺乏潜在风险披露等问题。笔者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出发, 参考国内外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邵波, 王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披露失范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9) :26-27.

[2]朱美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基本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5 (1) :87-90.

[3]孙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4]李文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表外披露 篇4

一、财务报告模式的简要历史回顾

早期的基本财务报表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7年发布了第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C),规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成为第三财务报表。1997年,美国在“报告财务业绩”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提出:企业可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也是在这一段时间,财务会计对外信息也由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FASB,SFAC NO.1的贡献)。但是,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也必然发生着变化,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势必导致财务报告内容的扩展,于是增加了表外附注和附表。虽然表内和表外的区分,人们已习见为常,但多数人并不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和不同的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FASB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当前实务中的财务报表应当称为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财务报表需要由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其他财务报告则可以请企业以外的会计师审阅,有的可以不用审计。在讲到财务报表和附注的关系时,FASB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则反复强调:在财务报表表内表述是确认;用附注(包括表内旁注,表外底注)、其他附表、其他报告手段进行表述,不是确认,而是披露。概括起来,企业的财务报告就形成如下的披露体系:

二、表外信息披露的起源及现状

(一)表外信息披露的起源

会计环境的变化诱致了新的会计信息需求,在这一需求的拉动下,会计披露得以发展。因此,会计披露发展的动因在于不断满足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至于何时产生表外披露,现在尚难以有确切的资料加以佐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披露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会计程序,是由于新经济的兴起以及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所引起的———FASB根据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主要是投资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而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投资者对会计披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知晓财务报表里的数字,也希望了解这些数字所赖以产生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不仅需要财务信息,还希望了解更多的非财务信息;不仅需要定量的财务信息,也需要了解某些定性信息;不仅想知道确定性信息,还需要了解不确定信息等。另外,严格的会计确认标准将大量有用信息排除在会计报表之外,若某项目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关,并具有重要性,需要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则只能在表外披露。

(二)表外信息披露的现状

从表外披露看,大体上可以分为法定披露和自愿披露两个部分,而附注一般为法定披露的内容。由于近年来交易和事项的日趋复杂,一些难以确认或企业为了规避确认而只在表外披露的信息日益增多。表外信息已经远远突破了“补充和说明”的作用,有一种与表内信息并驾齐驱的趋势。其中,在高科技行业内,表内与表外信息并重的趋势更加明显。

表外信息可弥补表内信息的局限性,使表内信息更容易理解,更加相关,是提高财务报告总体水平和层次、提升报告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以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的增长速度则达75%。在国内,近几年来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也开始注重表外信息,尤其是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表外信息量已经相当丰富。例如,在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关表外信息通常有:公司简介及分部情况;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股东大会简介;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公司的其他相关资料;备查文件目录,等等。除此以外,年度报告还附有该年度会计报告的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

三、表外信息披露过载的原因

在会计披露理论上,只有符合严格的会计确认标准,通过会计确认,并且登记入账簿的事项,才能在会计报表之内确认。根据FASB第5号概念公告,一个项目必须同时符合可定义性(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性,足以可靠地以货币计量)、相关性(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作用)、可靠性(信息反映是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和足以依赖的)四个条件,才能在会计上确认,不符合确认条件的,不得提前确认。如果上述条件大部分已符合,或该项目已具备会计要素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符合确认条件,也不能予以确认。

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说,过分强调货币计量和精确计量往往导致“过犹不及”,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确认,而只能在表外披露,致使大多数的表外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导致表外信息披露的激增和信息过载。此外,还应该注意到: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技术的制约是表外信息披露过载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因为诸多表外披露的信息并不全然是因为确认和计量技术的制约,而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出于特定的目的把本应该在表内确认的信息放在表外进行披露,如融资租赁、养老金负债等。

四、如何避免表外信息过载现象

大量的表外披露使得目前公认的财务报表作为传递最有用信息的角色和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因为现在投资者要想进行决策时,往往是从表外而不是从表内寻找。目前财务报告体系中的表内、表外主次关系不清的直接后果就是:第一,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下降,缺乏信息内涵;第二,由于表外信息并一定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GAAP)或会计标准,所以往往信息质量会良莠不齐。为了防范财务报告体系中的这种“本末倒置”,我们既要侧重于财务报表的改进,也要在了解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质量的基础上,进行表外信息披露的改进,避免表外信息过载现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Wallman指出,传统财务报告模式是以能否确认为基础,只有确认才能进入报告,否则就不能进入,是一种黑白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他建议用彩色报告模式,根据Wallman的彩色报告模式将财务会计确认的四项条件进行分解,由此形成如下五个层次:

第一,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均符合要求,这形成了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层次。

第二,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都符合要求,但可靠性存在疑问。这个层次的划分主要涉及目前财务会计上拒绝确认的项目,如顾客满意程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支出等。

第三,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与可靠性存在疑问,如顾客满意程度支出。

第四,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存在疑问,如企业的战略风险、企业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份额等。

第五,仅相关性符合标准,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不符合,如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和智力资本价值。

该模式是富有创造性的,令人耳目一新,它淡化了财务会计中“确认”的概念,使目前会计中遇到的核算对象都能纳入财务报告体系中得以反映,这可以部分解决表外信息过载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很多最先提出新思维的人不一定很完整,需要后人补充,继续思考。笔者建议:

首先,构成财务报告核心的还应该是财务报表,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即它们必须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四项标准,并将它们列为财务报告的第一部分,但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

其次,表外信息披露质量的好坏、数量多少,不仅取决于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的理解程度,还取决于他们对表外信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表外信息质量,披露表外信息时要做到计算准确、用词恰当、重点突出。

再次,引入事项法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事项法会计是主张按照经济事项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与方法。而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的表外披露与事项会计有一定程度的吻合,如果我们引入事项法,按事项来报告,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事项法不能揭示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它不能完全取代价值法。可以预期的是,事项法可能与价值法并存,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

最后,统一财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财务报告表外披露的监督,使会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和全面。另外,针对当前表外信息披露规范监督体系尚未完善,表外信息披露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情况,建议应加强对表外信息的审计。任何信息是有成本的,表外信息披露将导致高昂的监管成本,可能增加诉讼风险,要尽量注意“效益>成本”这一普遍约束条件,在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在保护商业秘密和提供及时有用信息之间进行权衡,要尽量避免表外信息披露过载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占美松.表外披露性质解读及其启示:剩余控制权视角[J].会计研究,2008(10).

[3]廉姆.R.司可脱.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Wallman.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Reporting:The Colorized Approach[M].AccountingHorizon.2005.

表外披露 篇5

一、 自创商誉确认的可行性

会计要素被纳入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 一般要符合4个基本条件, 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1) 自创商誉满足可定义性。

根据资产的定义,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②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③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 首先, 自创商誉预期会给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其次, 这种未来的经济利益能为企业所拥有;最后,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积累而成的, 它的形成是企业若干过去的交易和事项的结果。显然, 自创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

(2) 自创商誉满足可计量性。

计量自创商誉只按已知因素的投入价值来计量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自创商誉的存在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超额利润, 其价值自然体现为超额利润, 而且这种超额利润是可以计量的, 我们可以按其产出价值来计量自创商誉。

(3) 自创商誉满足相关性。

在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以生产实物资产为主, 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自创商誉更小。然而,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资产从有形化向无形化发展。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不再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 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如果不对其进行确认, 不及时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 将不利于利益相关者正确作出决策。

(4) 自创商誉满足可靠性。

虽然有助于商誉形成的各单项因素不能可靠地逐一确认和计量, 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自创商誉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因为各单项因素对商誉的作用最终都反映在企业未来超额盈利能力上, 随着预测科学的发展, 计量技术的进步, 企业未来的超额盈利能力是能够可靠地加以预计的, 因而自创商誉的价值将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

实践中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两种。割差法的理论基础是“商誉是一种总计价账户”, 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用公式表示为:商誉=购买价格-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负债项目及可辨认无形资产。一般认为割差法所使用的购买价格是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最终确定的, 具有相对公平和可验证性等优点, 但购买价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 计算结果有可能包括非商誉因素。而且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单项资产价值评估结果的准确程度。因此, 割差法局限于企业合并时的商誉评估。

超额收益法的基础是超额收益论, 该方法认为商誉资产的价值是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超额利润。在超额收益法下, 商誉资产的价值是通过估测企业的未来预期超额收益, 并按一定比率折算成现值来估算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 r为折现率;n为预期超额收益的年限;s为年超额收益。

由于企业商誉资产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因此运用超额收益法需要3个基本参数——未来超额收益、产生超额收益的年限和折现率, 其准确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商誉资产的评估值。3个基本参数中, 产生超额收益的年限和折现率可以根据资产特点、国家有关规定和银行存款利率等确定, 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也比较容易找到相关资料。而未来超额收益是企业收益超过行业平均收益的差额, 在行业平均收益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个别企业预期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寻求适当的预测方法以科学准确地确定企业未来预期收益, 就成了商誉资产评估中的关键。

在具体操作中, 为减少不确定性, 可以按以前年度的收益来确定未来超额收益。未来超额收益取决于3个因素:①以前若干年的平均收益;②企业资本额;③行业平均年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以前若干年的平均收益-企业资本额×行业平均年收益率。利用未来超额收益计算商誉价值时, 主要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①按超额收益的资本化金额计算, 商誉价值=企业平均年超额收益/投资者预期的报酬率;②按贴现价款计算, 商誉价值=每年超额收益×年金现值系数。

三、对自创商誉披露形式的考虑

目前, 理论界对自创商誉是否应当进行确认和计量存在争议, 即使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 采取哪种方式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也存在争议。考虑自创商誉确认和计量的必要性及其计量具有很大的假设性和不确定性, 笔者建议对自创商誉采取在表内谨慎确认和在表外加大披露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来说, 对于以前年度收益较平均的企业, 建议采用超额收益法进行表内确认, 而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和以前年度收益波动较大的企业, 建议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年审时对企业自创商誉进行综合评分, 以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从广义上讲, 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中介机构及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都是企业现时或潜在的客户群, 他们与客户接触密切, 对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也有自己的切身感受。

因此, 应建立一个综合评分体系, 让广大消费者直接参与到企业自创商誉价值大小的评判体系中来。笔者建议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综合评分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 以同行业内的商誉价值较公允的被合并企业作参照, 对企业自创商誉进行打分。

下面运用AHP对企业自创商誉进行打分。

1.构建层次

AHP的第一步是以图的方式来表示一个问题的总体目标、使用的标准和待比较方案。图1以人力资本 (用A表示) 、组织形式与文化 (用B表示) 、客户与社会关系 (用C表示) 、资质为标准 (用D表示) , 显示了对目标企业自创商誉进行打分的层次。

2.确定优先级

(1) 两两比较。

两两比较是AHP的基石。在给4个标准建立优先级时, AHP要求一次比较两个标准, 得出一个标准相对于另一个标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对这4个标准进行两两比较。表1显示了如何将决策者对两个标准相对重要性的语言描述转换成数值等级。

(2) 两两比较矩阵。

为了确定4个标准的优先级, 我们利用表1对4个标准进行两两比较, 两两比较矩阵包括4行4列, 如表2所示。

(3) 综合处理。

我们用两两比较矩阵, 按照各个标准对于实现总目标的重要性, 计算各标准的优先级。

步骤一:计算每列的值 (见表3) 。

步骤二:将矩阵的每一项都除以其所在列的总和 (见表4) 。

步骤三:计算每行的平均数, 以确定每个标准的优先级 (见表5) 。

(4) 一致性。

AHP的关键步骤是前面所介绍的几个两两比较。而这个过程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决策者做两两比较判断的一致性。AHP测量两两比较的一致性的方法是计算一致性比率。如果这个比率大于0.1, 则表明在两两比较的判断中存在不一致;如果一致性比率小于或等于0.1, 那么两两比较的不一致性就较合理, 可以继续做AHP的综合计算。

步骤一:将两两比较矩阵中的每一列都乘以每一条标准的优先级, 然后计算各行的总和, 得到一个加权值向量。

undefined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加权值向量除以对应标准的优先级。

步骤三:计算由步骤三得到数的平均数。

步骤四:计算一致性比率CI。

步骤五:计算一致性比率CR。

3.其他两两比较

我们需要使用两两比较来确定在不同标准下两个企业的优先级。这些优先级的确定要求一次只用一个标准对企业进行两两比较。表6显示了AHP是如何根据事务所对两个企业的评价程度来确定数值等级的。每个两两比较矩阵的综合处理参照前面介绍的3个步骤, 结果见表7。

4.运用AHP进行综合评分

计算过程是将每个企业的优先级乘以对应的标准的优先级。

目标企业的综合优先级=0.611×0.25+0.068×0.2+0.602×0.667+0.219×0.25=0.623;

对比企业的综合优先级=0.611×0.75+0.068×0.8+0.602×0.333+0.219×0.75=0.877。

这些结果为对企业自创商誉进行评估提供了依据。只要会计师事务所对标准的选择及重要性的判断和按各个标准划分对每个企业的评价程度是有效的, 则AHP对目标企业自创商誉的评估就是有效的。基于AHP的企业自创商誉评分值应纳入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 成为其附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以利于他们更好地作出决策, 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认识自己, 制订进一步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许家林.商誉会计研究的八十年:扫描与思考[J].会计研究, 2006 (8) .

[3]卿伟春.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层次分析法[J].经济师, 2007 (10) .

[4]宋慧, 刘银国.谈谈企业自创商誉[J].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6 (21) .

[5]王乃凤.浅谈自创商誉及其会计信息披露[J].财会研究, 2006 (1) .

[6]代杰.对自创商誉确认和计量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6 (9) .

[7]康玲.自创商誉确认的可行性分析[J].会计之友, 2006 (10) .

[8]仇莹.我国商誉确认和计量新旧准则之比较[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3) .

【表外披露】推荐阅读:

披露技术05-13

会计披露05-31

价值披露06-02

披露特征06-16

披露制度06-28

披露内容07-13

责任披露08-20

披露程度08-27

披露影响09-18

披露问题05-14

上一篇:中加文化差异下一篇:控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