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

2024-10-24

方寸天地(精选6篇)

方寸天地 篇1

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达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我国国画讲究留白———方寸之间显天地。一只小舟, 一个渔翁在垂钓, 这就是南宋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中不见水, 观者却可以感受到烟波浩渺, 满幅皆水。“谁言一点红, 解寄无边春” (苏轼《题画诗》) , 确实, “一点红”可以感受到“无边春”。这种艺术留白同样适用于高三散文教学课堂。留白的绘画是精彩的, 留白的课堂也将是精彩的。

一、课堂留白与课堂精彩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有别于那些艺术大师画作中的“留白”, 它不仅仅是一种空白, 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它是指教师于一定的时空中, 针对某一目标, 有意留出相当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的一种教学艺术。语文课堂的精彩不仅在于教师讲得多么精彩, 更在于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教师一个人精彩的课堂, 不是精彩的课堂, 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构建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 从而展现出自己的精彩,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精彩的课堂。

二、画好红一点———留白的前提

“一点红”可以感受“无边春”, 但并不是所有的“一点红”都有这样的效果, 要“红”得精彩才行。对于精彩课堂所要的留白, 也要有前提———教师精彩的引导。在教学中, 主要表现在教师能点中要害, 讲透关键。散文, 千篇万篇;题目, 千道万道。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篇篇细嚼, 但必须给学生讲清其中的规律。

我们的做法是按文体每类选好三篇, 一篇例文, 一篇当堂练, 一篇课后练。文章选择一定要典型, 不能模棱两可, 包括题目。比如写人记事的散文, 我们就以莫言的《母亲》为例文, 2007年高考题《麦天》进行当堂练, 舒婷的《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进行课后练。讲好例文是后面留白的前提, 所以处理好《母亲》这篇文章很关键, 这就是那“一点红”。我们就抓住此类散文的关键点———人、事与主旨的关系讲解文章, 紧扣文中所记的人与事体察作者所写之主旨。每类散文在讲解例文时都要讲清阅读方法, 讲透每个题目, 这是后面课堂留白的基础。典型的文章, 典型的题目, 总有它重大的启发意义, 能够让学生思考, 然后举一反三。

三、留出一点时间———该放手时就放手

在讲解各类散文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后, 我们必须给学生运用、吸收、调整、补充的时间, 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没有内化, 一切讲解都是无用的, “十讲不如一练”就是这个道理。再者, 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讲完关键后, 我们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干, 一定要避免大包大揽, 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否则, 既违背新课标精神, 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舍得把课堂时间给学生, 让他们展现自己的精彩。

当堂练《麦天》, 课堂全部交给学生, 之后评讲交流也主要由学生负责。从课堂反应看, 学生投入地阅读, 凝神苦思, 或锁眉, 或舒颜, 加上沙沙的写字声, 谁能否认学生不是在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构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题目的思考?有的学生甚至发现了莫言的《母亲》和《麦天》两篇文章的区别, 《母亲》侧重记人, 《麦天》侧重叙事, 所以阅读《母亲》时应更多关注人物形象、人物描写手法, 从人物形象中探讨文章主题意蕴, 而阅读《麦天》时则更应关注事件, 从事件中探讨文章主旨意蕴。你会发现, 此时的“练”已经不是简单地去验证“讲”的效果, 而已有了学生的创造。这是学生的精彩, 而学生的精彩, 才是课堂的精彩。从课后练习《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的反馈看, 效果应该是显著的。留白的课堂, 是精彩的课堂。

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能忘了适时地提示、点拨和指导。比如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的区别, 以及因这种区别而带来的细微的不同的阅读方法问题, 就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一起完成的。同时, 控制合理的留白时间很关键。

四、留出一点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

仅仅归还时间是不够的, 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 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他们。所以, 我们留白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哪些地方适合学生操练思维的体操呢?

1. 在文本质疑处留白

在课堂上, 我们往往会遇到学生诸多观点碰撞的情况, 甚至有些学生会对文本提出质疑。这时“留白”,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阅读《母亲》时, 很多学生就质疑:明明写母亲, 为什么莫言又写了好几个看似无关的人物?我让他们静下来思考:刻画这些人物有何作用?能否去掉?学生再次冷静地研读了文本, 经过激烈的课堂争论之后明白了, 这些形象与母亲的形象是互补的, 说明无论何时何地, 在灾难困苦当中, 母亲和其他普通的人们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丰富了内容, 深化了主题, 这是作者宕开一笔的写法, 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一堂精彩的课, 不应该是老师讲到哪学生跟到哪, 而应该是活跃的, 不断生成的。我们不应怕上课出问题, 出问题才表示学生真正主动参与了、思考了。我们要做的只是留足时空, 让学生在静默中思索、讨论中碰撞, 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 在文本感动处留白

文本感动处如何让学生操练思维的体操?《母亲》中, 学生对母亲勤劳乐观的细节感慨不已, 上课时我就问了两个问题:身边的亲友给过你类似的感动吗?你的母亲给过你怎样的感动?顺带读了班上李洁同学的随笔《我的父亲母亲》, 煽了下情。学生很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这种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审美感受, 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 这也是对生活中写作素材最自然的挖掘, 一举两得。教学中留出学生情感体验的空白, 学生将品尝到最甜美的果实。创设情境, 引导入境, 是需要我们花心思的地方。

3. 在拓展延伸时留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 (1) 复习完写人记事的散文, 学生对这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及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有了一定的知识构建及实践经验, 此时, 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延伸拓展一下, 将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如果是写景抒情性散文呢?或是托物言志的散文?如何更好更快把握文章的主旨意蕴?”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 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 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 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 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 使之趋向完美, 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 从而实现内心的平衡, 获得感受的愉悦。

我们就在教学中人为地制造了这样一种“缺陷”, 通过“留白”的形式, 唤起学生内在的紧张力, 让他们去思考、去联想、去推理。学生会明白原来不同类型的散文抒情方式是相似的, 都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只不过间接抒情时, 写人记事的散文借人与事抒情, 写景抒情散文则是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的散文是借物抒情, 我们只要根据每类散文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意蕴就行。这样, 不完整的知识就变成完整的了, 缺陷的变成完形的了, 学生在“完形”中能力得到了提高。

当然, 高三散文教学的课堂供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不止这三处, 比如在方法操练时, 在总结归纳时, 都可。

思维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过程。合理运用“留白”,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而且自主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高三散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运用“留白”艺术, 让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 让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急缓有致、虚实相辉的和谐美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2.

方寸之间的天地 篇2

核雕作为我国著名的艺术雕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被称为“鬼工技”,可见其雕刻工艺之精巧、艺术雕刻创意之精妙。明末著名散文家魏学洢在《核舟记》一文中对核雕的描述最为深刻,在一个不满一寸的核桃上,雕刻一条小船,船上有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见工艺之精巧,惟妙惟肖。

核雕艺术的历史

核雕艺术最早被记录于史的,是在宋朝中期,距离现在也有一千多年。但是,根据传闻,核雕艺术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而核雕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朝时期。在明朝时期,核雕艺术极为盛行,不管从雕刻艺术、作品、艺术价值以及喜爱人群等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核雕艺术品情有独钟,喜爱有加,视为珍宝。皇宫内,甚至还聘请了核雕高手,专门为达官贵人进行核雕艺术创作。材料以核雕、杏核等为主,题材以仙道人物、辟邪瑞兽等为主,其作用可为装饰、赏玩等。到了清朝,核雕艺术久盛不衰,出现了许多名家。比如具有“鬼工”之称的仕上元,以及沈君五、宋风起、湛谷生等人。到了清末民国年间,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核雕艺术逐渐衰落,不被人们所提及。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核雕艺术再次风靡起来,一直延续至今。周恩来总理还将都桂兰的核雕艺术作品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嘉宾,可见核雕艺术作品的精美绝伦和在我国的文化地位。

当然,若要提及时下,著名莫过于秋人,人称核痴,青田温溪人,虽不自称为大师,可无疑是核雕的高镂空者创始人。其作品往往融合中国画里的写意和工笔特征,雕工精巧,寓意深远,其代表作《网》,蜘蛛丝更是根根可见,细如雾丝。笔者师承于他,自觉幸运。先生总说起,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静。笔者谨记,故心存感恩,雕有《饮水思源》一件。本作品以橄榄核为原料,稻草屋棚、古井、担水人、斑驳墙体等,一派农家田园的物象,皆是触动。笔者自小生活在山海边缘的村子里,村里日常的一切,目之所及,都是我创作的灵感。

核雕的材料选择

前者说到核雕的艺术历史,再提及核雕常使用的原材料多以桃核、杏核、橄榄核、核桃等坚硬的果核为主。目前核雕最常用的雕刻原材料是橄榄核以及核桃两种。笔者,皆有常试,其中橄榄核质地细腻、造型比较规范,雕刻加工稍加容易,进行批量制作时可复制特征强。这也是目前橄榄核成为核雕艺术作品的代表雕刻材料的主要因由。然,核桃的表面质地肌理变化多端,可供自由创作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在核桃上进行核雕创作比较困难。因此,核桃雕刻艺术品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以及升值空间。但是,由于其创造的难度较大,并不是所有核雕艺术家都敢轻易尝试的。

核雕的技术与艺术

1.核雕之技

核雕艺术最为讲究刀工,刀具在手,犹如毛笔一般,运刀就当如运笔,要做到运刀如神,下笔精妙。由于雕刻的原材料体积较小,因此必须将其拿捏在手指间进行雕刻。通常用三根手指执刀,执刀比较简单,但运刀却需极大技巧。核雕作品的好坏,也是由运刀的雕刻决定的。核雕同其他雕刻艺术品(如木雕、竹雕等)不同,核雕能够进行施刀的体积、角度极小,在施刀之前就应当有具体的艺术形象,施刀时当毫不犹豫,因其下刀并无法修改。这就要求核雕艺术家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对其雕刻的对象形体结构做到了如指掌,施刀之时能够果断,不拖泥带水,胸有成竹。其次,还必须对核雕原材料进行充分了解,这包括了果核的形状、质地以及性能。这样才能够根据不同的果核使用不同的刀具,才能够精准地拿捏好施刀的角度、力度、形式以及技法等。

2.核雕之艺

核雕在其悠长的发展历史当中,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特征:历史悠久性,核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最早记录在史的是宋朝中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民间性,核雕艺术经过历史长河的考验,一直从宋朝中期流传至今,其作品内容大部分是反映人们生活,而且艺术生动逼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在民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独特性,根据果核的结构进行设计题材,后进行雕刻,这充分地反映出果核材质的坚硬,并根据果核中间是镂空的特点,进行设计雕件,以丰富作品的空间层次感;创作时间长,虽然核雕的雕刻物件比较小,通常不足一寸。但是,其耗时却比较长。简单的核雕艺术品,至少也需要花费2-3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较为复杂的,至少需要一个月之久;珍贵性,由于核雕的技艺比较难掌握,学习核雕技艺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等。从事核雕技艺的工匠较为稀少,从而更能显得核雕艺术品的珍贵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域文化之间以及审美取向之间也不尽相同,形成的南北两派自然风格迥异。南北两种不同的核雕艺术,南方核雕以苏州、东阳为主,核雕的原材料通常为广东的乌橄榄核、松子核、樱桃核等,其中以乌橄榄核为主。北方核雕以廊坊和潍坊两地为代表,其原材料通常为桃核、核桃等,其中桃核最为常见。桃核和核桃的表面褶皱多,起伏不定。因此,北方核雕往往是合理利用原材料的表面纹理进行施刀。这就形成了北方核雕,粗犷、古朴的艺术风貌。

目前,核雕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线雕、圆雕两种。

线雕指的是:“采用冲刀的雕刻手法,运刀走线以前冲深挖为主,刻刀运行角度多呈直线,运刀力度大、速度快,作品纹饰线条流畅,形象英朗、结构分明。”线雕艺术表现手法,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不过当时主要运用在木雕、竹雕上。后殷根福将其运用到核雕上,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意味。

圆雕指的是,用刀的角度、运刀的方向以核雕对象的形体结构作为依据。运用曲线深雕细琢的方法,强调核雕主体的形体结构,注重雕刻主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效果。圆雕最为追求作品的真实感,而且会运用打磨的表现手段,使得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起伏转换。

笔者多数时候也采用圆雕,由于圆雕对材质的要求严格,厚薄长宽都要有一定的严苛的要求,作品从“打胚”到“开雕”再到最终达到整件作品的“和谐”常常耗费精神,譬如作品《观音菩萨》,从构图到精雕细刻,菩萨的眉目静气、羽扇纶巾都颇费周折,观音菩萨乃佛家一圣,所以,刻雕之时,则考虑更多的是这件作品本身传达出的一种信仰和总体感受,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故有大慧、大愿,有学养,当体现其悲智精神,雕刻之前曾去拜谒过较多的佛陀,观其眉目精神,才刻有此。

核雕的艺术收藏价值

坚果核比较常见,并非名贵之物。经过雕刻之后,便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雕刻的难度更是让其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但是,并不是每一件核雕作品都具有艺术收藏价值,核雕作品的艺术收藏价值还应当从果核的材质、工艺的差别、雕刻家们的名气以及题材的选择进行鉴定。

1.果核的材质

各种果核雕刻中,以橄榄核的雕刻价值最高。因其材质较脆,纹理复杂,其雕刻难度最大。橄榄核,两头尖尖的,中间体积略大,而且较脆,一不小心,会损坏。除此之外,橄榄核雕通常是运用立雕、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需要慢工细琢,创作时间较长。

2.工艺差别

目前,市场上的雕刻作品主要有手刻、机刻两种。手刻,是由艺术家们用刀慢慢雕刻而成的核雕艺术品。机刻,是运用机械加工的方式雕刻而成。手刻,必须在工艺上深思熟虑,才能够进行雕刻技艺实现创作,每一个手刻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高。而机刻,花费时间短,是流水作业,可进行批量生产,收藏价值较低。

3.雕刻家的名气

当然,出自名家之手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往往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核雕艺术品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核雕艺术品,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颇受市场喜爱,也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4.题材的选择

核雕艺术品题材既是传统的,又要有所创新,但近年来受到市场青睐的核雕作品往往是那些创新题材,题材有新意,雕刻水平超绝,会使整件作品既让人赏心悦目,又回味无穷。笔者也做过尝试,核雕除了整件雕刻,倘若分开布局也不失是另辟蹊径。作品《童趣·诱捕》,分解为二的核,有隔岸观望感,竹篦萝,细谷粒,狡黠的孩童皆是童时真实写照。

方寸天地 篇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下面,笔者就以学校“作业研究”为例带领大家走进我们万小人的教育生活,品味教育之真味。

一、文化统领,理清头绪

不论是春暖花开,还是寒冬料峭,当您漫步万小校园之时,扑面而来的是自然流淌于师生言行举止之中的满园绿意和蓬勃朝气。也许您会问:是什么儒养了这样的师生?我们的回答会不约而同,是万小的校园文化“绿色体验”。它“让师生呈现自然的、有灵气的、蓬勃的、发展的,且不断萌生智慧与活力的生命状态”,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生命的绿色。它不仅是我们践行的办学理念,更是每位教师饱含温暖的诗意情怀。

“全景课堂”的建构,正是基于对生命勃发的绿意的向往。其三大特征是景美、人悦、慧生,实施策略是“四动”体验教学模式:动心、动情、动脑、动手。我们经常在思考:如何让全景课堂中景美、人悦、慧生的价值追求在育人过程中得以贯彻始终?教育如何实现轻负高效?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我们终于有了更明晰的答案,找到了通往其中的一个途径,那就是——作业研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作业既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提升他们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申报了语文学科基地校,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为研究专题,期待以此为起点和契机,推动学校语文学习方法的改革,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并辐射其它学科,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文化引领下,我们怀揣着教育梦想,不断摸索,收获了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推动了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

二、明晰思路,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们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引领下,在万小学科基地校建设中,稳步开展作业有效性研究,完成了由点及面、由面到整体的推进,将学生培养点定位于内在学习动力和外显综合素养的提升上面,前后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凝神聚力,典型引路

我们有一支敬业、踏实、愉悦的语文教师团队,她们立足课堂教学,发扬传统优势,探究作业改革,首创的语文作业特色设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们的探索也引发了全校教师尝试的热情。

第二阶段:百花争艳,全面实践

在语文学科特色作业的带动与辐射下,其它学科也纷纷纳入研究之中,大家的积极行动使作业设计异彩纷呈。一学期一次的作业评展让大家看到了特色作业带来的惊喜变化,感受到孩子们成长的喜悦和幸福,从而不断激励、鼓舞和推动着教师继续探究的步伐。

第三阶段:标杆引领,推陈出新

在广泛参与的氛围中,为防止出现“为特色而特色”的现象,我们适时组织了“最佳作业设计师”评比活动,带领教师由面及里,由外而内,深度思考作业设计与育人目标实现的关系问题。同时鼓励大家围绕趣味性、延续性、自主性、积累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开展作业设计研究,在创新中呈现丰富的个性色彩。

第四阶段:厚积薄发,总结提升

特色作业是我们浇灌的果实,更是我们的心血结晶。为此,我们研讨活动的主题“你是我的小苹果”“晒晒我的小苹果”应运而生。多年的坚持后,我们引导教师回顾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梳理设计特色作业的心路历程,总结归纳、提炼成果,提升认识。我们从小处着眼,以实例为主,整理作业设计的独到之处,形成饱含着万小教师的教育智慧的“教学成果集”。在今天,它是研究成果,更是未来深度研究的起点。

三、采撷精华,分享花絮

一路走来,如老舍先生所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不就是教师孜孜追求的教学乐趣吗?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我们鼓励教师在特色作业设计方面倾注更多的智慧和心血。通过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平台,我们有序地推广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经验,以点带面,促全学科参与。在全校研讨活动中,教师们横向学习、纵向比较,交流学习和研讨,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九个特色作业展示区,集中呈现了大家在平凡教学过程中最真实的育人智慧:“亲亲语文作业”“自主预习单”“作业小超市”常抓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能力的训练;“数学书签”“阳光悦读”“文海拾贝”,以及各学科“主题小报”着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思维训练营”“思维导图”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巧拼妙想七巧板”“钟面DIY”“太空种子种植”,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帮助;“轮周日记”“情景剧表演”为孩子们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绘画作文集、“名画再创造”更是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的研究与发表》作为在万小学生中广受热捧的特色作业之一,它以鼓励孩子大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问题)、发表个人成果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行动力、自信心、表达力。每学期前三个月是学生自主研究时间,借助家长、老师、同学、网络、书籍等外力的帮助,学生实施个体或群体研究,然后形成研究报告,制作汇报的PPT,从第四个月起,学生的作业开始在班级陆续进行展示。对于这项特色作业的设计,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期待———以一个40人的班级为例,每学期,每个孩子除了自己的研究以外,还能从小伙伴那里获得39项不同领域的课外知识,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展示方法。试想,六年的积累会怎样?480个来自于小伙伴的传授,相信其中获得的知识、乐趣、纯真、友爱……将是他们成长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特色作业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体验成功的舞台,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更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充分反映出万小教师们独具匠心的智慧、共享共赢的情怀。

四、坚持梦想,深入研究

作业这块园地,仅在方寸之间,但小作业折射大乾坤。精彩纷呈的作业设计,不断提升着学生的综合素养,特色作业已成为了万小的特色名片、核心竞争力,真可谓: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一篇文章、一幅绘画、一支歌曲、一项研究、一点积累、一种坚持……这无数个“一”,造就每一个灵动的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们共同期盼,让特色作业能走近每个孩子,让他们因为作业改革而成长起来!

核雕:方寸天地“绘出”广阔市场 篇4

雕工重过材质

在核雕的收藏圈内,一直都有“材料不贵人工贵”的说法。作为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之一,核雕的选材以杏核、橄榄核、桃核等为主,这些果核本身没有太高的价值,但经过雕刻师精心加工后,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却让核雕身价倍增,因此雕工的好坏直接影响核雕的市场价格。

核雕属于微雕范畴,要在那么小的材质上手工雕刻出各种造型,需要掌握浮雕、圆雕、透雕、线刻、磨制等表现手法,非常考验技师的能力,一不小心就会破坏质地较脆的果核,因此成品率不高。从事核雕的艺人,除了要具备一般雕刻所需要的绘画、书法和雕刻基础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写实功底,尤其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因为核雕创作的随意性很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纹理和形状的限制,创作人必须靠丰富的想象力将紊乱的果核纹理构思成型。

正因为核雕的工艺要求苛刻,现在的核雕传人已越来越少。核雕艺人创作时,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的刀具、特别的眼力、特有的指功、特别的毅力和独特的构思。

收藏正当其时

与象牙雕、红木雕等雕刻作品不同,核雕越是把玩越有价值。其原因是象牙雕件长时间把玩后会越来越黄,失去洁白的本色,对外观有影响;红木雕件佩戴或把玩的时间一久,也会慢慢失去红润的光泽,颜色会慢慢变黑。相反,核雕工艺品经过藏家不断把玩后,表面的色泽会越来越红,给人一种通透的质感,有点类似于玉雕饰件的特性。

兴盛于明清时期的核雕真正进入收藏市场并逐步升温,也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目前,国内收藏界对核雕的收藏还没有太多人重视,特别是从这几年的核雕拍卖市场价格来看,还没有体现出核雕的真正价值。与国外核雕拍卖的高价相比,国内核雕作品价格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不论是桃核雕,还是橄榄核雕,单件的市场价格一般都在200~400元之间,雕工优秀的作品也很少突破千元大关。这也意味着,新介入的藏友现在还有不少机会在市场上淘到宝。

如果出于投资的目的,藏友可以选择名家的精品下手,比如马志勇、王洪波、王蒙等一批潍坊名家的核雕作品。一件雕工精细的核雕,工艺美术大师需要1~4个月才能完成。由于每个果核都形态不一,其核雕作品也不会有重复,因此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目前核雕的市场行情已日趋看好,可以预言:再过数年,精美的潍坊核雕艺术品一定会受到广大收藏者的重视,到那时的价格肯定会比现在上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对于广大藏友和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妨关注一下这一类“偏门”,到潍坊或者拍卖会上去淘宝,觅得一两个雕刻精湛的核雕作品,通过自己的把玩,将来定会得到可观的经济回报。

方寸天地 篇5

计算机是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功能和高速准确的运算及自身运行功能。首先有效使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走“近”音乐,甚至走“进”音乐,发挥视听通感作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运用图文声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影响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直观,使学生身居教室便能纵观古今、横览中外、视听并举、获益匪浅。其次,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各级各类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校级、片级、市级教学交流活动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优秀课评比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活动中,等等,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掌握信息技术这一能力已经悄悄成为老师教学生涯中的必修课。正因为现代电脑多媒体设施在音乐课堂上发挥了这些优点,才能打造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

不难发现,相对形形色色的现代音乐教学手段而言,传统教学设施手段明显感到单调而不足,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及现代音乐教学的发展。现代音乐教学中,大多已不再采用传统教学设施与手段。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实用基础,满足日常教学需求的同时,经常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思维和课堂组织模式。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真正意义上开展和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音乐课堂教学辅助课件的精致精细精美精心制作;熟练掌握音乐学科常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积极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了解音乐、掌握音乐。教学设施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辅助工具与手段。教学措施与手段的采用绝不能成为教学媒体的展示,音乐教学中,不能把教学设施与手段作为华丽的外壳或者装点门面的“花架子”。《音乐课程标准》从2000年“提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到今天“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用词的改变恰好提醒了我们这一点。老师们要切实掌握教学设施与手段,根据音乐教学的不同需要,合理使用,使其真正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为此,本着“辅助教学”、“高效教学”的原则,选择一个合适、合理、合意的教学平台至关重要。

在最新的office 2013推出之前,笔者首选WPS办公软件作为承载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平台。WPS是金山公司开发的一款兼容Office格式的办公套装。实现了办公软件最常用的文字、表格、演示等多种功能,内存占用低,运行速度快,体积小巧。值得向大家推荐这款办公操作软件的理由有两个:首先是在线模板,在线模板首页定期升级,更新上百个热门标签,更方便查找;还可以收藏多个模板,并将模板一键分享到论坛、微博。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热点事件,模板库都会“与时俱进”随时更新。其次便是在线素材:内置全新的“在线素材库”,集合千万精品办公素材。

一、音乐课堂教学辅助课件的精致精细精美精心制作

1. 增添丰富美观的字体

“点”靓方寸小天地,让课件精美靓丽,离不开漂亮的字体。安装一套丰富多彩的字体文件,能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音乐老师最常使用的简谱输入则可以下载Simp Music简谱输入字体,这是一款操作简单、效果美观的简易简谱打谱字体。配合键盘,可直接在WORD和PPT中生成简谱。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可以选择活泼灵动的相关字体。具体使用中,要注意衬线字体与非衬线字体的甄选。通常情况下,标题用衬线字体,正文用非衬线字体。

2. 挑选适合教学的模板

教学形式终究是要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主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模板至关重要。这个教学模板由始至终贯穿整个教学主题,从主体色彩的浓淡到版面留白的多少都是老师们制作时要心中预设的。多年制作中笔者始终遵循以下三原则,并称之为“模板三基准”。(1)简约不简单;(2)雅致不脱俗;(3)主体随课题。

复杂的PPT,无论是画面的“满载”还是触控链接的“富裕”,都会给人带来审美上的凝重与呆板感。这样的PPT非但缺少灵动,更会给施教者的课前制作带来负担和课堂操作带来被动。笔者主张不复杂但有深度和内涵的简约PPT。同时,课件的主体内容包括色彩构图、文本罗列、动画呈现等,都要有针对性和主体统一性,宁可单一,也不要生搬乱套。一些小学音乐教学PPT则可适当注入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倾向的卡通元素,做到严肃中不乏活泼与跳跃。

WPS的在线模板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选择中意的教学模板,可以通过浏览免费素材库和输入关键词缩小搜索范围两种方法选择所需模版。

3. 架构合理简约的布局

一个成熟的课件虽然带有浓重的制作者个人色彩,但也不是完全属于主观行为。制作中,对于版面内容的布局,笔者认为要注意对以下几点素材的设置和把握。

(1)图文(大小要合理)

要考虑学生可视度(距离、范围、角度等),也要考虑所教知识信息量的大小。尽量出示关键词句,拒绝冗长多行文字的出现,教师可用课堂语言阐述和剖析图文内容。

(2)控件(位置有讲究)

尽可能不要出现在版面的左下方,也不宜出现在主体区,以免造成视觉干扰,尤其音频插入触控键的放置。值得一提的是在WPS中,触控按钮的图案是可以自定义设置的,大大增强了课件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3)饰件(主题可标注)

简约不等于空白,音乐学科有其特有的审美愉悦性,在课件版面上放置精美的小饰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课件带来灵动活泼效果的同时,亦能给链接带来便捷。除了图片饰件,文字饰件的摆置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在每个内容页上均有“单元或课题标注”,这么一来,课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大大增强,更显规范与体系。

4. 排设清晰精细的流程

根据教案的教学过程,铺设清晰明了的课件流程页面———这是整个课件的骨架。这其中取舍要果断,并非所有教学过程都要用课件展示,这会造成执教者被动,从而被课件左右。另外要注意流程中的衔接要流畅,包括色系衔接、字体衔接、切换衔接。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深深感到教学过程在课件中不宜全部体现展示。尤其是非教学重难点,对于此类教学内容,如果在课件中生硬出现,无非是给执教者带来操作上的多余和学习信息量的无谓增加。因此,课件中要做到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但主要内容的重点展示(停留时间长短、版面留白、动画效果)不宜花哨。

音乐教育应是一种美的教育,应该使教学中的音响、过程及教学形式、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完美结合,使学生在美妙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教学素材时,必须精心挑选,细心制作,绝不可粗制滥造,以求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最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否则各种教学手段与措施不仅发挥不了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破坏整体教学过程。例如:有的老师使用课件时,图像混乱、杂乱无序、音响失真、音色不纯等,这样的教学谈不上美的效果,并在不同程度上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在公开教学课和展示交流课中,这样的“现代设施与手段”最好不用,有还不如没有。

二、熟练掌握音乐学科常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

随着现代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和IT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便捷软件的操作与依赖程度日渐明显。在成千上万的行业软件中,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笔者萃取了几款针对性强、实用性广的软件辅助音乐课堂教学。鉴于这些软件对实际操作的低门槛,笔者在这里简略介绍它们在具体使用中的注意点。

1. 维棠视频下载软件

“音乐可视化”在音乐教育界历来是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这里笔者并非阐述站队立场,只是遇到众多欣赏内容教授时,尤其交响乐作品的赏析,配合演奏画面教学效果更显著,学生更乐于接受此类现场音乐的相关知识。离开画面聆听对于篇幅较大、时间较长的音乐作品,非音乐专业中小学生对此缺乏吸引力。为此,从网上搜寻下载可利用视频辅助音乐教学未尝不可。维棠视频下载软件能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下载所需视频。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视频能在线播放为前提,然后复制网址。②明确下载保存路径,以找到下载后的视频文件。③如下载后生成FLV格式视频,则需转其他格式后插入至PPT,否则只能以链接形式插入。

2. Cooledit Pro 2.1音频编辑软件

Cooledit Pro 2.1是一款推广已久,使用率极高的音频编辑软件。不仅能对固有音乐进行常规编辑,还能录制高清晰、高质量的声音。笔者常用的功能主要是:①格式的转换;②淡入与淡出;③升调与降调;④变速不变调;⑤音乐的拼接;⑥片段的截取等。

值得推荐的是这款软件将音频文件以“波形”(WAVE)可视化呈现,更便于操作者精准地对音频文件进行编辑。尤其多轨编辑功能,大大增强了多声部声乐教学的高效性和复调音乐鉴赏的有效性。

3. Overture 4.0打谱软件

鉴于多数地区学校较广泛采用简谱教学教材,线谱知识对广大无器乐学习经历的学生来说相对陌生。笔者对这一线谱打谱软件的应用,主要是依托这个平台导出生成MIDI格式的音频文件,方便配合cooledit多轨平台实施多声部音乐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不外乎教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或片段,再理想些,将全曲弹完。学生听完一首作品,感觉这个作品速度不快,而且小句子重复太多,后来才知道是任课教师没弹熟,速度上不来,经常接不上而重复。如果在课上播放已输入电脑的钢琴谱,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不会因为演奏水平等问题而“献丑”。在介绍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时,传统方式通常是使用语言描述和聆听器乐作品为主。突出弊端有二:其一,我们在一首作品中很难清楚地听到一种音色,或只有某一音区的音色;其二,很少有学校能请到每种乐器的专业演奏者专门演奏,那我们就要寻找替代者。这里,多媒体电脑是最好的选择,在MIDI编辑软件中可以选择音源里成百上千种音色,越好的音源发出的传统音色越逼真,这样我们要找的只是某种乐器的图片,然后MIDI键盘上弹奏不同音区的音,甚至可以弹奏乐曲的片段。在MIDI文件中还可以随时设置某一个或几个声部独奏,让学生聆听后,再全部播放比较。

4. 会声会影X5视频编辑软件(亦可用“爱剪辑”)

会声会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具有图像抓取和编修功能,可以抓取、转换MV、DV、V8、TV和实时记录抓取画面文件,并提供超过100多种的编制功能与效果,可制作DVD、VCD、VCD光盘,并支持各类编码。

三、积极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信息化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多数地区学校已迈入“第三步”深度应用和融合阶段,最显著标志之一是信息化教学必须普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学方式方法三者开始交融。如果说纯粹的应用阶段,课堂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那么进入了融合,课堂就是导学为主,就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形式主要是交互式探究,离开信息技术,教与学已变得不再自如。

具体音乐学科教学中,还会使用到的有:图片编辑软件、云端数据库、过程性可自主创造性选取的视频编辑、电子交互双板、平板PAD等。根据执教者的具体需求,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音乐活动领域内较好应用这些软件,能促进教学有效、高效,“解放”教师三尺讲台的同时还学生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音乐世界。

1. 声乐教学

教学内容:双声部或多声部歌唱

教学方式:叠加教学

技术手段:overture打谱软件+cooledit pro音频编辑软件多轨平台

在单声部训练的精准基础上,实现其他声部的有效叠加进入,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弱势声部训练,学生可在第一时间感受多声部协作的美妙和声。借助Cooledit Pro多轨平台,插入由线谱打谱软件Overture导出生成的MIDI音频文件,可实现双声部的单独和同时播放。老师只需轻轻一点鼠标,便可走近学生,走进声部,有针对性地解决音准、节奏、速度等常见歌唱问题。可以说,这种方式大大解放了音乐老师的教学空间,同时,更有效地解决了声部合作时产生的混淆穿插等问题。如可将一个MIDI声轨静音,待另一个声部唱准后再释放静音声轨,产生MIDI音频的叠加播放,这样学生更能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学习双声部甚至多声部歌唱。

2. 器乐教学

教学内容:竖笛、口风琴等基础入门

教学方式:演示教学

技术手段:Camtasia Studio(喀秋莎)微视频录制

形象直观的教学演示使授课教师的教学阵地更灵活,教师可直接进入学生“阵营”参与教学和指导;视频录制编辑带来的对乐器演奏方法、指法等细节的特写展示,更有利于后排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演奏。

3. 欣赏教学

教学内容:作品赏析

教学方式:结合音乐要素对具体乐段的深层赏析

技术手段:cooleditpro音频编辑软件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

满足片段教学的客观需求;立体感受“同一主题作品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体验;部分复调音乐的讲解得到更好的阐述和直观地表达。

4. 乐理教学

教学内容:基础乐理知识

教学方式:知识讲授

技术手段:慕课-MOOC线上线下交互

满足部分学生对深一层次音乐知识的学习需要,如乐理考级或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等;通过网络学习充实常规普及音乐课堂的教学范畴;充实网络化校本教材研究资源库。

5. 创编体验

教学内容:对于创编过程的采集整理和创编成果的展示评价

教学方式:发现与自我提高

技术手段:数码摄录+展示平台+留言评价

学生新颖、富有创意的编创过程得到肯定与尊重,通过实录回放加深对创编活动的理解,更能引起参与者的创编反思。有条件的可将创编成果直接存储至云端资源库,开设留言交互平台,一改传统评价模式。

6. 姊妹艺术渗透

教学内容:影视、舞蹈、曲艺、戏曲等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技术手段:翻转式课堂

7. 第二课堂辅助

教学内容:各类社团的建设和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

教学方式:半专业辅导

技术手段:自动演奏或相关合成平台

教育无止境,谁都不能说自己在某个教学领域已经登峰造极、无人能及,面对新的教学现象,由始至终应该抱着“沙里也要淘金”和“态度决定收获”的心态面对,尤其将来的大课题———学科融合。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会不会又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浩劫”?或者认为教育进程远没有走到“未来化”境地。又或者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自己接受不了或者无法胜任?一切不确定和疑问都是有其客观合理性的,这些疑问其实笔者曾经有过,但正是这些疑虑,让我们不那么冲动,冷静想想到底是怎么回事。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要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结构三个方面做到以下三个原则:适时适地、适人适己、适度适情。

邮票方寸小天地 演绎大精彩 篇6

邮票的种类也渐渐增多,除了常见的普通邮票,还有纪念邮票,特殊邮票。福利邮票,公务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电子邮票,信销票与盖销票。还有一些其他邮票种类,如:快递专用邮票,挂号邮票,军用邮票,包裹邮票,电报邮票,报纸邮票,汇兑邮票,试币票,发光邮票,加盖邮票等。

但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邮政渐渐被短信息、E-mail等形式所取代。但邮票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的价值转而体现在收藏中,以纪念一些对于国家有意义的事情。

建国邮票记录半个世纪的中国

据宁波市集邮协会统计,建国后,我国共发行过18套111枚建国纪念邮票。

自1949年10月1日建国以来,1950年7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这是第一套向祖国母亲献上的纪念邮票,图案为开国典礼阅兵式,真实地记录了开国大典的盛况;1950年10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邮票1套5枚,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1959年,邮电部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邮票5套19枚,以纪念祖国10年来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64年祖国母亲15周岁生日,全国城乡经济再次出现繁荣兴旺的景象,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小全张等1套4枚,1974年,邮电部发行了2套纪念邮票共4枚,图案分别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神圣领土不容侵犯、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等,这是一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纪念邮票;1979年,邮电部发行了5套9枚纪念邮票,纪念祖国母亲30周岁,1984年,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一套5枚分别为壮丽的图景、希望的田野、光辉的前程、科学的春天和保卫您祖国:1989年是共和国不平常的一年,制止动乱,治理深化,40周岁的祖国母亲出现了新的转机,邮电部为此发行了1套5枚纪念邮票,图案分别为天安门、繁花,五星、建设和一枚全国56个民族在天安门广场上载歌载舞、普天同庆的小型张:1999年祖国母亲50周岁大庆,国家邮政局发行了1套56枚连张纪念邮票《民族大团结》,这枚全版票是世界邮票史上最大的邮票,也是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的首创。

“全国山河一片红”一票值千金

为了庆祝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邮电部定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面值8分。邮票图案为工农兵手持《毛主席语录》的游行队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地图上除台湾省外全部绘大红色,象征全国山河一片红。地图下边“革命委员会”的红旗汇成红色的海洋。因此集邮界称之为“一片红”。

1968年11月25日,这枚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最先买到这枚邮票。他以专业的敏感性,一眼看出地图上没有画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且西南地区国界边境线画的也不是很准确。发现问题后,邮电部急电全国各地邮局:立即停售,全部邮票清点退回,不得短数……在动乱年代,邮政部门出现了有章不循,个别邮局竟违反规定提前出售了这枚邮票,致使“一片红”有少量流出。“物以稀为贵”,“一片红”流出数量甚少,因而被人们视为珍宝,成为新中国最著名的珍邮,美国《林氏邮票新闻》编印的《世界珍邮》第5集,已将“一片红”收入,可见其身价不凡。

1992年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邮品拍卖会上,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实寄封起价15万元,以22万成交。1992年12月,在河南省举办的,92集邮精品拍卖会,1枚销有1968年11月24日邮政日戳的“一片红”实寄封,因日戳上“24日”比邮票首发日提前一天而身价百倍,最后以3.2万元成交。目前该枚邮票的市场价格大概在新票13万左右,但其实是有价无市,因为一般只有在拍卖会上才能够看见这枚邮票。

北京奥运邮票收藏者的最爱

2005年11月12日,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迎来倒计时1000天和北京奧运会吉祥物发布的第二天,北京奥组委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29届奧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纪念邮票的首发仪式。

会徽和吉祥物纪念邮票全套6枚,分别为北京奧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和吉祥物福娃贝贝、福娃晶晶、福娃欢欢、福娃迎迎、福娃妮妮。其中,会徽邮票的发行量为2000万枚,吉祥物邮票每个为1500万枚,每枚邮票的面值均为80分。

据介绍,这套邮票整版采用10枚的小版形式设计,10枚会徽邮票为一版,中间过桥为第29届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另一版为两组吉祥物,中间过桥则是5个吉祥物的谐音“北京欢迎你”。中国邮票史不乏奥运题材的作品,但中国作为奥运会举办国发行自己的奧运会邮票,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升值价值。

业内一些收藏专家表示,由于奥运收藏有其特殊性,市场上诸如邮票、纪念币等等的收藏与炒作都是在发行商与发行商或是收藏者之间进行,但奥运收藏品的集藏人群范围相比其他收藏人群来说要广泛得多,许多原本不集邮,不收藏的人也非常感兴趣,许多人购买并非只为投资升值而更多的是自己喜欢,市场所产生的强烈追捧现象,已经说明了奥运纪念邮票的市场前景。

上一篇:文章不厌百回改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读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