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新课程(共12篇)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1
一、领悟新理念, 走出传统教学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中, 过分强调接受、重结论轻过程、冷落和忽视发展、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机械接受、评价标准单一等, 弊端甚多。新课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强调, 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反对重结论轻过程, 重关注学科轻关注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要求教师“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 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
二、科学使用和挖掘课程资源
1. 灵活使用教材。
2. 注重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三、积极设计开发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 更要着眼隐性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长期的可检测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四、开阔思维空间, 发挥学生潜能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而是师生互相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为此, 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关系, 不能重演教师负责教学、学生负责学, 教学是对学生单向“培养”的传统作法, 应追求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捷径教学”, 创设情景和问题实现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 引发多观点的碰撞、论证和比较, 从中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辩证观、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教学误区,课程资源,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2
课程改革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依据学生不断面临的学习适应、青春期过渡、学习分化、升学与就业选择、未来规划、承担社会责任,有机地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教育内容,不再是分块地割裂地来学。
在教材的整合处理上,新课程从学科、课程标准、学生生活三个角度,根据学生现实成长历程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学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安排教材内容。
1、它突出地表现出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伴随成长所带来的问题这一特点。不同时代不同家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们在这一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正确引导。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2,它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在教师的引导与自我实践自我感悟中,使学生得出正确的但不是唯一的观点,激发了学生勇于思考,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易于把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明显地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式,因此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它给学生以很大的活动与思考的空间。每一单元均设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体验、视野拓展性的资源链接、富有启迪性的名人名言。
我有几点体会:
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
课改目标好,但最终要由每位教师实际去落实。由于本次课改幅度很大,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方面都不同于以往,所以首要问题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搞清它新在何处,改在何处,主要不同在哪里。
2,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注重关注学生状态,教师要学会倾听、接纳,学会点拨与必要的引导。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学会真诚与微笑,要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与形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热情。
3、新教材给了广大教师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教材只是一个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必再以教材为核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去更好地寻找资料,采取多样的方法与途径组织教学,增加课堂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以施展自己才能、说自己想说、问自己想问的问题,从教师从同学那里得到启示帮助,增加了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学会怎样与人沟通与合作。
4、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再仅是教师在唱主角,更突出地体现出师生互动,心理交流与对话。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即是师生关系亦是朋友。
5、课程标准的改革使教师能够用较为科学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看待学生。课改后的评价原则有一点谈到,“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课改前,由于面临及格率和优秀率的压力,教师主观上也知道应发展客观地来评价学生,但在这两率的压力下,不自觉地就把成绩放在了第一位,忽略了其他评价标准,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培养。把学生用统一的尺子去量,在情感上、在语言上、在期望值上就有了明显的差别,这种状态于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压抑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6、新课程使学生的心扉慢慢向你敞开,把你当作自己的朋友。有些话和问题愿意和你说,愿意听听你的意见,主动寻求你的帮助。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3
一、缩短师生距离,做有亲和力的思想品德教师
学生常用“严肃”、“死板”、“空洞”、“教条”等词来评价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由此不难想象失师生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又怎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达到共同提高呢?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而言,教和学共同构成了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强调人文关怀,而教师的亲和力则使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
做有亲和力的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这就首先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成为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确的师生观的核心在于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技巧、情感等素质的综合体现,了解和摸清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与难题,才能对症下药教好学生;其次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将热爱之情传给学生并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
做有亲和力的教师,还必须从日常小事做起,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当学生因胜利而沾沾自喜时教师一番“骄必败”的警醒话语;当学生因挫折而萎靡不振时教师一个“找症结,你能行”的期盼眼神;当学生因大雨滂沱而无法回家时教师一个递雨伞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格外感动,倍感亲切甚至铭记一生。这样,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不知不觉被垃近,教师也成了富有亲和力的人。
二、关注社会生活,做有人性的思想品德教师
“学生每天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他自己的情感世界”,某教育家如是说。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思想品德教师,他的任务就不仅仅让学生每天满载着知识回家,而应同时不断地以美和善这些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去熏染他的情感,使之人性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健全。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学生和教学,还应该关心他人、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做有人性的思想品德教师,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这句话已成为很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请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需要教师转变观念,需要教师自身具有健全的人格、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明是非,知善恶,辩美丑,懂爱憎。这样学生才能选择高尚的价值取向,确立健康的生命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情操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更新教育理念,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则是创新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新课标指引下要更新教育理念,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
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发挥学生个性,兼容多种教学方式的新型教学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因此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应做到以下几个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教学的研究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转变。
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还要在施教能力上下功夫。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最终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想立足课堂,促进自身施教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实施教育创新。①新课的导入一定要以学生的主体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欲望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以时政热点为载体,创设各种适宜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导入手段、方法和策略。②新课的教学设计,要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交流,实现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共识共进。③新课的小结要使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更好的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新课的作业设计不是简单的问答题、简答题,不是课本知识的复制拷贝,而是需要学生的思考、理解、运用和实践。如理论联系实践,自编作业;收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资料性作业;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性的作业等。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4
一、要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备课观
传统的备课从“应试”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 备课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常常局限于认知方面的目标, 忽视了情感方面的目标;往往只重视教学的结果 (教学目标的掌握) , 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体验。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上课不再是“执行教案者”,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 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 鼓励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提出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要做到“以人为本”, 政治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备课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课标 四者的关系, 避免备课的单一化
新颁发和新修订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知识结构的编选和例证的选择上进行了改革。例如, 七年级思想政治设心理教育课题系列, 符合这一阶段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实际情况,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心理教育, 把心理教育与心理调适和思维方法教育有机统一, 并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统一, 引导着教师钻研“以人为本”的教学行为。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习方法、自身基础等不同, 处于同一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认识到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政治教师授课的班级较多, 有时一个政治教师可能要面对一个年段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授课要考虑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准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2.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把学生当做一本活教材, 让学生参与备 课, 师生共同建构教材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 课程 (包括教材) 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情, 教师无须过问, 教师的任务是“以本为本, 以纲为纲”。而新课程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转变。政治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扩充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内容丰满生动。
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初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 同时政治课堂又是德育的主阵地, 所以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程度。而且, 教师的备课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例如笔者在备七下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中“挫折与人和相伴”这一观点时,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我放手让学生搜集名人的成才故事、父母的创业经历、个人的挫折经历等, 在课堂中让学生以讲故事、谈体会的形式进行交流, 教师也参与讲自身的挫折经历并适时进行引导。这种师生共建教材的方法大大丰富了课堂, 师生容易产生知识碰撞, 各有收获。
二、把握备课的生活性原则, 让学生成为课堂生活的主人
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它们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强调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与体验, 在实践的矛盾中探究、感悟和内化。因此教师在备课考虑知识固有的逻辑性、系统性时, 必须考虑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 考虑如何将新的问题、课题的学习同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关联起来, 使抽象的知识活化为具体的、现实的及生活的内容, 为学生真正理解。
三、有意识地多“充电”, 正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 形成“互 动生成”的备课观
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对话, 即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与教材的对话, 与教师的对话;教师的备课, 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交往的平台。笔者在备“隐私受保护”这一知识点时, 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让合作小组的学生共同讨论话题:“未经同意, 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 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 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讨论后分为正反方举行辩论会, 最后教师归纳。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 平时有意识地多“充电”, 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 凸显教师的教学机智。
四、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情境, 赋予思想品德课堂美感, 激发学习 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恰当的情境设置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 我在备八下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这一部分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及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我收集了著名歌手韩红创作歌曲《天亮了》的背景材料, 设计由一位学生朗读:“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旅游, 在乘坐高山缆车的时候, 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由于缆车的经营者并没有许可证, 缆车本身存在着质量问题, 缆车运行到中途突然坠落, 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 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地托起, 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 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 由于力的缓冲作用, 孩子得救了。”朗读完毕, 教室里响起了轻柔幽婉的《天亮了》的歌曲:“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 就是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再看不到爸爸的脸……”当歌曲终了, 教室里寂静无语, 从学生的表情上, 看得出歌曲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由于在备课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精心设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的美,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节课也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总之, 备课是一个生成的、动态的过程, 也是在实践新课程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程备课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备课观, 把握备课的生活性原则, 形成“互动生成”的备课观, 精心设计情境, 赋予政治课堂美感, 不断探索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 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品德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本人在这次的新课程培训当中获益良多,特别是对于新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内容的改革等等作了深入的剖析。在这次的学习中,体会是深刻的,也为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现就学习后自己的一些体会作一个总结。
一、课程设置的变化。课程模块是建构高中课程体系的基础。《思想政治》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必修课程共设四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共8个学分。思想政治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选修课程是为满足所有学生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需要提供的相关课程,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选修课程分为选修Ⅰ课程模块和选修Ⅱ课程模块。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在教学中要注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快角色意识的转变,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师生间的平等地位,由无所不能者转变为学习者,由仲裁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树立生本意识,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彼此分享、共同发展的过程。必修模块教学中把握新课标,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名词、观点或原理。第二是“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的行为动词,如辨析、归纳、比较、评述、感受等等。综合探究作为必修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设定必要的教学时数。第三是“如何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通过“提示与建议”的内容来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一些重要的、或以往课程中没有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要求给予重视;二是活动建议,即根据相应的内容目标,提出开展课内外活动的要求,如撰文、讨论、讲演、辩论、调查、设计等等。这说明新课程的内容调整并不仅仅反映在建构思路上,而且也表现在对教学总量的控制上。对此,新课程对教学总量的控制,并不单纯地表现在知识点的增减上,而是通过“内容标准”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此在深度和广度上对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做出了程度和范围的限定,包括要求的侧重不同、难易不同、详略不同。也就是说,实际上降低或限定了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必修课实验教学的初期一定要更新观念,克服现行课程教学时数所带来的惯性,积极主动有目的的控制好教学总量。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教育教学受到多元价值取向、多渠道信息来源。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教师应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
(二)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表述,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三)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探索、形成方法、主动发展。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中,初中生的思想还没能成熟到能明确的辨别是非的地步,这就很容易被社会中不良的因素所影响,造成一些不良行为,挑战社会道德观。所以,初中生在身心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对于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都只是单一的照本宣科,没能和学生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这就导致学生不能让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实效性,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
1.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长远性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上不能用传统的数字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价,这是一门思想上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所以,传统的试卷只是对所学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来进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及思想观念是影响是无法通过这样的测试就能了解到的,思想品德知识的影响在学生平时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中能够窥探一二,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所以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初始阶段,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非常的重要,具有长远性。
1.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主体多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思想品德知识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度,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初步的成形,只有通过正确的指导方向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不是唯一的传授者,学生的家长,平时接触到的社会中的成员这些所有的人事物都会对给初中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因为长期的接触到其他的人群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上去,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去。
2.初中思想品源教学的要点
2.1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育改革的步伐中不能缺少創新,而思想品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学生需要想的东西不多,这就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局限在书本的范围里,这不利于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道德观时的正确判断力,并且限制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及发展的潜能,这对于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不符。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要敢于创新,对于课题的研究要深入细致,通过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不能只置身于传授者的角色,还应该变身为促进学生进步的研究者。在教学环境上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教师的细心引导让学生的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放入其中,教师要敢于转变自身的角色,把权力转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掌握课堂,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观念的形成,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为思想品德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来进行讲解,还需要通过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经历等多方面来进行讲解,让教学内容不再受书本的局限,这样才能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发挥出来。
2.2精益求精的教学
对于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将重点部分领出来讲,其他能不讲的可以忽略,多通过一些社会上的例子来给学生进行探讨分析,重点部分则需要精讲,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是思维得到开发,也能使思想品德教学更有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教师精益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
结合所有的言论,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创新,教师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兴趣,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灵活,通过生活实例来丰富教学的内容,精益求精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将其结合起来,才能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冒海燕.试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4)
[2]张四佺.浅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04)
作者简介: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7
一、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特点
1. 评价要突出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评价要结合思品课程本身的思想性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综合性特点。
2. 评价要渗透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理念。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新的课程评价, 要渗透这些基本理念。
3. 评价设计要贯彻思想品德学科的原则。
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 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们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二、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向的改变
1. 命题立意突出思想性。
近几年来各地思想品德试卷, 命题者十分注重通过具体试题, 凸显其教育性和思想性功能, 侧重考查学生不断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品德知识的内化程度,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全人格, 把考场当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像“成长历程中, 理想就像一盏明灯,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成长历程中, 离不开父母含辛茹苦的哺育和老师的谆谆教诲。请你完成一张感谢卡, 用文字表达感激心情”等类型的试题, 力求通过情境, 从理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 注重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树立法制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2. 背景材料凸现人文性。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加强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近几年来, 命题者注重选取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 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材料, 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 避免空洞说教, 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 试题设问体现综合性。
新课程下的试题体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综合。
4. 参考答案落实实践性。
(1) 成长的快乐:让小俊最快乐的是他和同学们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辩论赛获得了一等奖。你肯定有类似的快乐体验, 请说出一例。 (2) 成长的烦恼。成绩一贯较好的小俊, 最近几次考试不理想。临近中考了, 小俊十分烦恼, 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假如你是小俊的好友,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 成长的收获。阳光总在风雨后, 即将结束初中学习生活的小俊, 回顾成长的收获, 展望美好的未来。感慨万千的他, 在《班级毕业赠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假如你是小俊, 你会怎么写? (友情提示:请结合所学知识, 从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等方面阐述) 。这类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以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新特点指导学习
1. 复习阶段的学习,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
我们要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评价原则, 重点研究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复习每一课或每一专题时, 先找出编写的依据, 即内容标准有哪些?再研究其每一条中包含哪些问题, 明确每个问题的层级要求,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然后各个击破, 不走弯路、提高效率。
2.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是开卷考试, 时间紧、题量大、材料新、考查面广、设问灵活。
面对允许携带的众多资料, 要想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 做到对知识信息的“信手拈来”, 就必须提高检索的速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提高检索的速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首先要对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对各课、各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使之系统化、网络化。
3. 注重方法指导。
从近几年思想品德主观试题的答题情况看, 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 (2) 照搬照抄, 盲目堆砌; (3) 答题不规范, 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8
一、案例式教学法, 促进学生自主分析
在以往的品德教学中, 偏向知识教学, 以教师与教材为中心, 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结论与知识, 理解不深, 不能准确运用已学知识与原理来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 所讲内容不贴近教学对象的生活实际, 台上教师说得口干舌燥, 台下学生参与度不高, 课堂沉闷, 影响教学质量。而运用案例教学, 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是“导演”, 同学们是“主角”, 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与情境材料, 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与知识, 多角度分析案例与所给材料, 推导讨论, 得出个人看法与结论, 体验学习过程, 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意识, 提高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如教学《与快乐相伴之“做情绪的主人”》时,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身心特点, 开展案例教学, 选取典型案例, 巧设教学情境, 诱导同学们主动参与,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分析评价、探究感悟。比如以“多愁的奶奶笑了”的故事趣味导入, 提问引思:这位老奶奶表现出怎样的情绪?如若长期如此, 会有怎样的后果?你们能猜出邻居对这位老奶奶所说的那句话吗?这样, 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 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点燃浓厚的热情之火, 参与交流讨论, 而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发现问题实质, 认识到: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 做情绪的主人, 与快乐相伴。接着运用诸如因误解与好友失和、考试失利等身边的实例, 引导同学们说说情绪变化对我们身心、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并探究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这样,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分析材料, 自主获得有关结论。 (答案也许与预设有出入, 却发散了学生思维)
二、参与探究式教学, 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建而成, 是教学双方互动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 而不是教师单一的“演说”。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的:“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 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学内容本身偏向理论性, 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便不能产生情感与心理共鸣, 难以体验知识过程, 并且无法深刻理解所学内容, 最多是机械记忆, 这样又有多少乐趣可言, 课堂又怎会充满激情与活力。所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需要选取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其中“参与探究型”教学模式, 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 关注师生的双边活动, 引导同学们参与学习过程, 使其在教师的牵引下, 独立思索, 自由探究, 发挥学生无限的创造性, 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也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教学《相逢在花季》时, 根据青春时期同学们在异性交往中易出现的害羞交往或者过密交往等常见问题与困惑, 精心设计邂逅花季、感悟花季以及花季祝福等环节, 提供相应视频、故事, 创设轻松而生动的学习情境, 再安排相应的、多样的学生活动, 诱导学生参与其中, 探究与讨论, 思考与感悟, 角色扮演与体验, 对学生的回答与问题, 教师及时点评与小结, 灵活点拨与启发,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提升。这样, 在“呈现问题、学生探究、总结概括、教师答疑”的“参与探究型”课堂结构中, 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而是师生相互配合, 多向互动交流, 改变了僵滞、呆板、沉闷的课堂局面, 学习氛围更生动活泼。
三、游戏化教学, 促使学生快乐学习
对初中生而言, 他们实际上也是一群好动爱玩的孩子, 喜欢趣味的学习活动与方式, 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 更积极主动地思索,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如果被动听讲, 学生则无法获得愉悦感受, 难以调动学习情感, 只是沉默旁观。再者, 由新课程标准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巧设教学情境, 唤起学习者的浓厚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综合发展。而游戏既符合初中生心理, 也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 更是趣味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玩中思考, 玩中求知。
所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 借鉴一些电视栏目, 设置一些表演类、模仿类的游戏活动, 给学生提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效率有质的提高。如教学《多彩的情绪》时, 以情绪表演游戏导入新课。即请几位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情境, 表演自己的反应。比如因生病不能去春游, 小明心里很着急;小偷偷了我的东西, 我感到很______……。然后台下的学生则根据台上学生的表演, 猜猜他 (她) 表现的是哪一情绪, 写在黑板上。这样, 可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 认识到情绪是丰富多彩的。当然, 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教师需要把握分寸, 适当运用, 兼顾知识性、教育性与娱乐性, 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获取知识, 受到思想启迪与情感熏陶, 提高学生学习情趣, 而不是纯粹玩乐, 喧宾夺主。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9
第一, 合作学习在课堂讨论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次数过多、合作时间不充裕, 学生合作技能偏弱、讨论的问题价值不高等弊端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二, 教材虽然较直观, 可读性强, 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不能深入, 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产生厌倦, 因此教师对学生自学要引导好, 处理好。
第三, 学生知识面的狭隘。尽管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与渠道多了, 但是接触的东西是表面的、肤浅的, 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求知的习惯没有养成;语言贫乏, 缺乏逻辑性。所以在课堂讨论时会因知识的狭隘造成讨论不能深入。
第四, 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表现课堂的热烈气氛, 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认为学生反应积极, 就是主动参与, 就是面向全体。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 你说, 我说, 大家说, 热闹一节课, 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 思维的深度不够, 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 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针对出现的问题, 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中及时总结, 认真反思, 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宜, 要有一定的梯度, 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价值。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问题, 尽可能考虑到学生讨论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过难, 超越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会使他们感到无从下手而产生观望态度;过易, 学生感到无味, 没有思考的兴趣, 会有厌倦情绪。
二、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
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为教学效果服务, 这是教学的常规要求。如果教学内容在讨论后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以及得到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就可以讨论, 否则就没有必要。在讲授“积极适应新生活”时, 我运用《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 请同学们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并设置一组问题来讨论,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内驱力。根据《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 我设置了如下问题:你愿意做小老鼠还是小矮人?为什么?小老鼠为何会有如此遭遇?假如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作为一名初一新生, 你会怎样去找寻自己的“奶酪”?学生根据以上问题, 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式活动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 拓宽思路, 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注意教师的语气、态度和情绪,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讨论时, 作为教师要进行反思:我关注学生了吗?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我给讨论营造了什么学习氛围, 设置创造情境了吗?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 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 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
四、重视学生主体观, 关注生活热点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如果老师只从单方面按教材的逻辑和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时常会产生厌倦情绪, 注意力分散, 最后导致思维僵化。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必须首先建立学生主体观。
建立学生主体观, 要求教师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 我会对什么感兴趣?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会喜欢听什么样的课?只要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多想想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的学生爱上网, 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置辩论题:中学生上网聊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既然大家这么喜欢网络, 那么大家到底有没有想过网络对你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这种影响是正面多一点还是负面多一点?针对这一问题, 学生之间自然会分成两大派别。于是我又说:“请大家推选出各派的辩手, 下周一的思想品德课我们将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中学生上网聊天利大于弊;反方:中学生上网聊天弊大于利。”此语一出,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兴趣。接下来, 学生奔图书馆查资料, 广泛收集同学们对网络的看法, 利用课余时间模拟论辩双方进行辩论。在正式辩论赛的时候, 学生们旁征博引, 你来我往, 显示出了良好的思想修养、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放开让学生去思维、去表达。
合作学习需要磨合。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主要学习形式, 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研究, 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 更有效。充分去挖掘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找答案, 找经验、找做法, 增长学生智慧。如在讲述第八课《法不可违》“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这一内容时, 我充分运用了学生身边有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了的事例, 设置一些情境:1.你怎样对待一个或几个身强力壮的入室抢劫犯?2.被坏人勒索了怎么办?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非常活跃, 各自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六、课堂讨论中, 教师注意角色 (有作为和无作
为) , 做学习过程的主持人, 做讨论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 是课堂讨论的“联络员”, 学习成果的欣赏者。在课堂讨论中, 有一些是积极参与者, 还有一些是被动的参与者, 或者根本就不参与。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 还是神游课外, 或者是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就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组织与参与是同等重要, 相辅相成的。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 充分信任, 给予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 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 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新课程同行 篇10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同时,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说教、讨论为主的课程, 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呢?首先, 教师个人要有亲和力。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不容易赢得学生的感情和注意力, 也就不容易将学生引入到设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其次, 教师教学要有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听课欲望和参与意识。通过有声有色的、饱含感情的讲解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感情充分调动起来, 融入教师构建的课堂氛围中来。另外, 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没有充分的准备, 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来、轻松惬意的教学状态, 而断断续续、前后不接、错漏频出的教学情境显然是不可能获得学生的认可的。
二、鼓励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的积极参与, 对于构建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来说,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 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一方, 如果能够将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 则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可以用这样的一些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 把课堂前3分钟还给学生, 让学生为大家讲一些自己收集的有用知识、读一段最近发生的国内新闻等;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结合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 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课后布置社会调查、生活总结、学习认识等小组活动, 增强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前前后后之中, 并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优化教学内容, 灵活开发整合
新课改从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 教师要善于用好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 根据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与整合。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基准, 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深化改革, 寻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思想品德作为一个跨度大、涉及面广的学科, 要注意与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相结合, 让学生多方面涉猎, 增加知识面, 提高综合能力。例如, 初中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 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科来进行教育: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呢?学生回答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成为美术家、我想成为工人。这样不仅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同时还联系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更新教育理念, 进一步完善教学
新课改的高歌猛进, 进行得如火如荼, 不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就只能成为一名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进一步完善教学, 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各方面能力。思想品德课更应该在这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源泉, 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活力和未来的民族。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每个人都拥有创新的能力, 只要有适合创新能力发挥的环境, 就能够让这种能力变为现实。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学习了“环境保护”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关于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发现身边哪些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不好, 并且通过小组的讨论提出改进的方法,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而且还通过对环境保护方法的改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 体现教学的时代性
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否正确, 要参考当时的时代特点。可见,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抓住时代特征,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让思想品德课时刻与时代接轨, 富于生机与活力。所以,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的报纸、杂志, 同时多听、多看、多想, 随时保持与社会的接触和沟通, 保持对事实的敏感度。
总之, 新课改理念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希望。面对新课改, 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关注新课改思想,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反思,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 进一步探索更加可行的教学策略, 更好地培养具有时代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拥有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学生。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非常关注, 要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培养具备综合、全面能力的学生。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 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思想品德。所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以新课改为契机, 深化课程改革, 引入先进教学理念, 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根据新课改精神, 提出几点教学心得体会, 与各位教育同行共勉。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吴金忠.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J].福建陶研, 2006 (3) .
[2]何苏祥.新课改, 新思路, 新方法[J].新课程学习, 2010 (8) .
思想品德新课程 篇11
第一,合作学习在课堂讨论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次数过多、合作时间不充裕,学生合作技能偏弱、讨论的问题价值不高等弊端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二,教材虽然较直观,可读性强,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不能深入,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产生厌倦,因此教师对学生自学要引导好,处理好。
第三,学生知识面的狭隘。尽管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与渠道多了,但是接触的东西是表面的、肤浅的,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求知的习惯没有养成;语言贫乏,缺乏逻辑性。所以在课堂讨论时会因知识的狭隘造成讨论不能深入。
第四,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表现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热闹一节课,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中及时总结,认真反思,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宜,要有一定的梯度,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问题,尽可能考虑到学生讨论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过难,超越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会使他们感到无从下手而产生观望态度;过易,学生感到无味,没有思考的兴趣,会有厌倦情绪。
二、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为教学效果服务,这是教学的常规要求。如果教学内容在讨论后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以及得到更深、更全面的理解,就可以讨论,否则就没有必要。在讲授“积极适应新生活”时,我运用《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请同学们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并设置一组问题来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内驱力。根据《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我设置了如下问题:你愿意做小老鼠还是小矮人?为什么?小老鼠为何会有如此遭遇?假如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作为一名初一新生,你会怎样去找寻自己的“奶酪”?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式活动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注意教师的语气、态度和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讨论时,作为教师要进行反思:我关注学生了吗?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我给讨论营造了什么学习氛围,设置创造情境了吗?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
四、重视学生主体观,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如果老师只从单方面按教材的逻辑和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时常会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分散,最后导致思维僵化。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建立学生主体观。
建立学生主体观,要求教师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对什么感兴趣?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会喜欢听什么样的课?只要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想想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的学生爱上网,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置辩论题:中学生上网聊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既然大家这么喜欢网络,那么大家到底有没有想过网络对你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这种影响是正面多一点还是负面多一点?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之间自然会分成两大派别。于是我又说:“请大家推选出各派的辩手,下周一的思想品德课我们将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中学生上网聊天利大于弊;反方:中学生上网聊天弊大于利。”此语一出,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兴趣。接下来,学生奔图书馆查资料,广泛收集同学们对网络的看法,利用课余时间模拟论辩双方进行辩论。在正式辩论赛的时候,学生们旁征博引,你来我往,显示出了良好的思想修养、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放开让学生去思维、去表达。合作学习需要磨合。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主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充分去挖掘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找答案,找经验、找做法,增长学生智慧。如在讲述第八课《法不可违》“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这一内容时,我充分运用了学生身边有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了的事例,设置一些情境:1.你怎样对待一个或几个身强力壮的入室抢劫犯?2.被坏人勒索了怎么办?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非常活跃,各自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六、课堂讨论中,教师注意角色(有作为和无作为),做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做讨论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是课堂讨论的“联络员”,学习成果的欣赏者。在课堂讨论中,有一些是积极参与者,还有一些是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就不参与。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课外,或者是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就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组织与参与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充分信任,给予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学会作为一个欣赏者(无作为)。教师不但注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开口和别人交流。在新课程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预留有5—8分钟来给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期间我不做任何的引导,只强调要尽量记下别人的意见,在和别人议论的过程当中,他们多多少少能找到一点灵感,从而充实自己的见解。这一种相互间的学习和引导比老师讲一百句都好。
浅论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的对话教学 篇12
1. 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在对话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对话具有人格精神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引导的特点。从知的角度看, 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和后知者的关系, 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 师生在人格上是独立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我在教学《男生、女生》时, 让男生、女生各找出对方的优势, 一时很多同学说不上来, 有一个女生竟然说:“老师, 我觉得男生没有什么优点。”我没有立即否定她, 而是让她说原因。她举了一些男生的缺点。这时, 马上有同学反驳了:“几个男生能代表全部吗?不能以偏概全。”我即时引导其他同学说说这几个男同学的优点, 结果大家找了好多条。我顺势引导他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男女生各自的优势, 做到优势互补, 要学会正确地交往。
只有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平等互动。有价值引领的对话才是成功的交流。平等对话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本课教学的核心不在于叙说男女生的优缺点, 而在于通过对男女生优缺点的讨论, 让学生明确“和而不同”的男女生交往方式。在师生对话交流中要防止出现某些偏差。例如在对话中, 出现了一些“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学生说什么都有道理”的现象。这看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实际是因为教师引领作用的缺失, 使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 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
2. 生生对话:合作探究
生生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合作探究的关系。生生对话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习惯, 使每个人都能获得与自己过去相比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在课题研究中, 学生可以选择探究内容, 确定探究方法, 安排并实施探究计划。在共同的探究活动中,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倾听他人的意见, 使生生之间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流。
我在上《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一课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了总人口的10.2%, 按照现行的生育政策, 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高达23%。与此同时,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 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 两个孩子同时要赡养四位老人。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甚至可能出现“8421”的家庭。我让学生分组展开生生对话:“421”“8421”等家庭问题会引发哪些社会问题?
生生对话增加了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中的分量, 将问题的解决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 为学生创造了互相之间对话的机会。但生生对话首先要形成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 上述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就“赡养问题”、“男女比例失调”、“小皇帝现象”等诸多问题进行对话。生生讨论中, 他们没有了与教师单独对话的紧张和拘束, 有了发表自己意见、贡献自己智慧的责任感。他们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互相启发、相互补充, 对问题的探究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的水平, 同时也让原来被冷落的人群重新回到了同学的中间。
在生生对话中要重视对话效度。生生对话有时是师生对话的延伸, 有时作为师生对话的前奏。正因为如此, 教师往往把生生对话视作“点缀”, 只要有生生对话形式就行了, 至于如何开展生生对话, 如何组织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的方法与要求有哪些等问题, 教师则不太关注。例如, 在学生讨论中常常出现缺乏监控与指导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生生对话成了伪饰的包装, 课改的标签。因此教师要对生生对话给予时间保障, 要现场适度调控, 保证对话能正常进行。
3. 生本对话:视界融合
生本对话, 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 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钟启泉指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 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 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因此,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 文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相反在对话中学生的视界不断与文本的视界交流, 不断生成、扩大和丰富, 最终达到不同视界的融合。
在学习九年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内容时, 一教师设计了“愚公移山”文本情境问题, 并设问“愚公移山精神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学生众说纷纭。甲学生说:“愚公真是愚不可及, 他缺少逆向思维, 山挡了人的出路, 难道他就没想到人可以搬家吗?”乙学生说:“移山是个下策, 我看凿个隧道什么的倒是个好主意。”丙学生说:“山不可以轻易移, 破坏了自然环境怎么办?”但他们的说法基本上都得到首肯, 教师并没有认真地分析这些说法。有位教师在评价时认为, “愚公移山”的核心就是“艰苦奋斗精神”, 学生偏偏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学生只顾去歪解以标榜自己思维的独特而忽视了事物所蕴含的真意, 如此下去可能会得不偿失。我赞同该教师的评价。文本自己是不会说话的, 但文本是有思想的, 它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类知识的精华。当对话发生在现实的理解主体与符号化的历史‘文本’之间时, 符号化的历史文本并不是死的东西, 同样是时代主体思维与意识的产物, 有它的独特视界。因此,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引导学生站在当时的背景去体验和解读, 让学生融入文本情景, 发现文本疑点, 探究文本特点, 让学生与文本中的名家名句、案例等进行“潜对话”, 通过“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 使学生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水平, 给予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机会,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4. 自我对话:反思重建
自我对话是对话的一种高级形式。自我对话是人的内向交流。是人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安慰、自我发泄、自我陶醉等心理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重构。同时自我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思考从晦暗到敞亮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对话的能力, 也就缺乏了对自己进行审查与反省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师生的自我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在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同自己对话:我对教师提供的情境应该有怎样的思考?我的思维方式正确吗?其他同学会怎么思考?通过思品课的学习, 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我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等。这样, 通过学生的自我对话, 使课堂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活动、自我实现的过程。
【思想品德新课程】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进程汇报新09-1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07-0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09-08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08-23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导入07-21
《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把握10-29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练习题09-14
思想品德 -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10-06
七年级思想品德《创建新集体》教学设计06-17
九年级思想品德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