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2024-10-18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精选8篇)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1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临床常有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 具有微创、定位准确、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高效、无热损伤等优点[1]。我院积极研究探索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方法。经过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我院实施的腰麻硬脑膜外联合麻醉, 更适合手术的麻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总结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32名单侧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66例, 其中对照组组男性41例, 女性25例, 年龄24~73岁, 平均 (39±14) 岁, 使用连续硬脑膜外麻醉;实验组男性35例, 女性31例, 年龄56~77岁, 平均 (40±12) 岁, 使用腰麻硬脑膜外联合麻醉。影像诊断显示, 结石直径5~10mm, 平均 (6.8±1.4) mm。结石位置:肾盏结石43例;输尿管结石89例, 左侧47例, 右侧4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结石直径及术前病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0min肌注镇静药: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0.1g。对照组患者取侧卧抱膝位, 在11~12胸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向头方置管4 cm, 局麻药用1.5%利多卡因 (含1∶20万U肾上腺素) , 首剂15~20m L, 阻滞平面在第6胸椎以下。实验组患者取侧卧抱膝位, 在第9~10胸椎或第10~11胸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控制平面在第6~12胸椎, 向上置管4 cm, 再行骶管穿刺, 成功后注入1.5%利多卡因15 m L (1∶20万U肾上腺素) 。

1.3 评价指标

观察收集患者麻醉前后心率 (HR) 、血压 (BP) 、麻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以均数±标准差记录表示, 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 标准为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对比

与麻醉前相比, 对照组患者血压与心率有较大下降, 实验组患者血压与心率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 实验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差异较对照组患者稳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2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麻醉平均起效时间为 (115±5) min, 实验组患者麻醉平均起效时间为 (28±7) min, 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通常可引起炎症反应, 然后形成息肉或结石包裹和嵌顿, 从而造成输尿管阻塞, 引起患侧输尿管扩张[2],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临床常见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手段, 主要用于较大结石及体外取出结石较困难的患者[3], 但是其要求术中镇痛完善, 尿道、输尿管肌松效果好, 对于麻醉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连续硬脑膜外麻醉虽然有着其特色[4], 但是由于其用药量大、辅助用药量大, 是一种不安全及完善的方法。而通过本研究显示, 腰麻硬脑膜外联合麻醉阻滞效果好, 包括感觉, 能较好地阻滞运动及自主神经, 除了镇痛效果确切外, 还可以获得较好的肌肉松弛, 而且起效也快。

综上所述, 与连续硬脑膜外麻醉相比, 腰麻硬脑膜外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药用量小, 起效快, 麻醉更完善等优点, 更适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参考文献

[1]李晓刚, 王冠, 金铁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65例经验总结[J].2011, 253 (26) :63-64.

[2]刘荣福, 邢金春.钬激光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复杂性结石[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30 (9C) :35-37.

[3]朱学芳, 蒋玲, 赵莹, 等.硬膜外阻滞与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观察[J].2009, 3 (29) :45-47.

[4]胡俊, 阚智勇.硬膜外阻滞麻醉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1, 249 (22) :60.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2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联合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麻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90-01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积极寻找有效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1]。目前,剖宫产手术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有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等。本研究中,笔者选择本院6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联合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麻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90-01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积极寻找有效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1]。目前,剖宫产手术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有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等。本研究中,笔者选择本院6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联合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麻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90-01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40例单个腰椎节段病变, 择期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年龄16~62岁;体重46~85kg, 其中男性132例, 女性108例。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 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 (A组) 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B组) , 每组各120例。

1.2 麻醉方法

入室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 阿托品0.5mg。入室后常规监测有创血压 (IBP) 、心率 (HR) 、脉搏氧饱和度 (SP02) 、心电图 (ECG) , 并开放静脉通路。分别在麻醉前以林格氏液, 麻醉开始时以6%羟乙基淀粉 (HES 130/0.5) 溶液各8~10mL·kg-1行容量扩充治疗。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病人取侧卧位, 消毒铺巾后, 先在距手术切口上缘向头侧间隔2个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尾侧置管4cm备用。然后在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见清亮脑脊液流出即缓慢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2.6mL, 病人改平卧位后调节平面至T8~10, 待20min左右平面固定后改俯卧位手术。术中2h左右平面开始消退时自硬膜外导管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mL作为试验量, 无全脊麻征象后继续间断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5~8mL以维持麻醉平面。B组除不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外, 硬膜外穿刺点的选择、置管及局麻药的种类均同A组, 待麻醉平面覆盖拟手术区域后改俯卧位进行手术, 对于切口下段未覆盖的病人采用局麻方式补充。

注:与B组比较, P<0.05

注:与B组比较, P<0.05

1.3 观察项目

(1) 以针刺法观察麻醉平面覆盖拟手术区域的时间。 (2) 术中镇痛效果评定:优, 完全无痛, 病人配合良好, 无不适主诉;良, 偶尔有轻微疼痛, 尚能忍受, 不需要辅助用药即可完成手术;中, 中度疼痛, 有体动, 须用辅助药物才能完成手术;差, 剧烈疼痛, 用辅助药物难以缓解, 须改为全身麻醉才能完成手术。 (3) 肌松效果评定:Ⅰ级, 肌松良好, 切口肌张力小, 术野显露佳。Ⅱ级, 肌松稍欠佳, 切口肌张力中等, 术野显露尚可。Ⅲ级, 肌肉紧张, 切口肌张力大, 须用强力撑开器才能显露切口。 (4) 麻醉前、麻醉平面固定后和术中IBP、HR、SP02变化。

注:与B组比较, P>0.05, 差异无显著性

注:与B组比较, P>0.05, 差异无显著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 (P<0.05) 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麻醉平面覆盖拟手术区域的时间

A组 (5.7±1.5) min, B组 (13.4±2.6) min。2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A组明显短于B组。

2.2 术中镇痛效果评定

由表1可见, A组的优良率为100%, B组的优良率为54.3%,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A组均不需用辅助药, 术中刺激神经根时无疼痛表现;B组有14例切口下段无阻滞平面, 须加用局部浸润麻醉, 有45%需用辅助药物, 且有3例需改为全身麻醉才能完成手术。

2.3 术中肌松效果评定

由表2可见, A组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2.4 2组血压、心率、SpO2变化情况

由表3、表4可见, 2组病人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组病人各时间点SP02均在95%以上,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腰椎经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需采用俯卧位, 为避免长时间固定体位引起的不适, 本研究选取单个腰椎节段病变、手术时间较短的患者。本手术要求止痛完善、显露术野时肌松效果满意, 在手术触及神经根时尽量避免剧烈的放射痛。本研究发现, 连续硬膜外麻醉很难完全达到上述要求, 部分病人存在神经阻滞不全、肌松不完善, 手术触及神经根时放射痛常难以忍受, 甚至有3例因此而改为全身麻醉才能完成手术。神经阻滞范围不够多发生在切口下段, 这是因为病变节段硬膜外腔隙受压、粘连等因素导致局麻药液向下弥散受阻[1]。部分病人向上弥散较广, 因此硬膜外注药时应小量分次。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此方法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 有效避免了牵拉神经根所致的放射痛。腰麻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等优点。尤其是对于此类硬膜外腔局麻药液弥散受阻的患者, 其蛛网膜下腔并未受累, 因而腰麻效果不受影响。而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时间可控性好的优点。此类手术在术野显露完成后不再需要肌松[2], 故术中即使腰麻肌松作用消退, 在硬膜外麻醉作用下也可完成手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期间, 胸腰部交感神经被阻滞, 相应节段的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扩张, 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其对循环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本研究为避免血压波动, 在麻醉开始前用晶体液、麻醉开始时用胶体液按1:1扩容。数据表明, 2组血压、心率在各时点的差异无显著性, 此方法较好地避免了血压的剧烈波动。另外麻醉平面也是影响血压和心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平面超过胸4, 常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严重者可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躁动不安等症状;平面过高还会引起呼吸抑制[3]。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应在注药后5~10min之内仔细调节病人体位, 以获得所需麻醉平面。由于麻醉平面的固定约需20min[4], 故病人改俯卧位时须谨慎, 不能操之过急, 以防在变换体位过程中平面上移。本组均在腰麻后20min改俯卧位, 病人麻醉平面稳定, 生命体征平稳。

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腰椎内固定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单个节段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240例病人, 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 (A组) 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B组) , 每组各120例, 记录每组病人麻醉平面覆盖拟手术区域时间, 镇痛、肌松效果及BP、HR、SP02变化。结果麻醉平面覆盖拟手术区域时间A组平均为 (5.7±1.5) min, B组平均 (13.4±2.6) min。A组麻醉起效短于B组 (P<0.05) 。A组镇痛肌松效果优于B组 (P<0.05) ;2组术中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在腰椎内固定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比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更快, 镇痛肌松效果更完全。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麻醉,脊髓,麻醉,硬膜外

参考文献

[1]徐启明, 李文硕, 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20~129.

[2]Richard A.Jaffe, Stanley I.Samuels, 编著, 陈宁.斯坦福临床麻醉全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5:108~112.

[3]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88.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4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连续麻醉,产程,镇痛效果

产妇疼痛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所致, 在产程中胎儿的头部下降压迫盆腔底部的神经也可以加剧产妇的痛感, 这种疼痛感会使产妇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的负面情绪, 此时产妇机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 抑制子宫收缩, 这样情况下产程延长, 胎儿长时间在宫内滞留导致宫内窘迫发生, 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剖宫产保证母婴健康[1]。在产科临床上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能够减轻产妇的痛苦, 有效缩短产程, 提高母婴的安全[2]。本研究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无痛分娩,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5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34岁, 平均年龄 (26.28±3.12) 岁;体重49~92 kg, 平均体重 (62.44±5.63) kg;按照产妇及其家属自愿的要求分为研究组70例, 对照组65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研究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产妇宫口开至2~3 cm时进行麻醉镇痛, 麻醉师在L3~4间隙进行穿刺, 然后留置3 cm导管置入穿刺的硬膜外, 在产妇宫缩间歇期注入0.5%芬太尼和0.2%罗哌卡因混合液3 m L, 无不良反应后0.5 h内再注入麻醉混合液7 m L, 之后根据产妇的情况再进行分次给药, 每次5 m L左右, 如果镇痛效果不理想可酌情加大剂量, 产妇宫口全开后停止镇痛。密切监视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一旦有滞产、宫内窘迫且情况严重的产妇, 应该立即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

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不同分娩方式的比例、产后出血、母婴健康状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 研究组有产妇阴道分娩5 8例 (82.86%) , 剖宫产12例 (17.14%) , 对照组分别为41例 (63.08%) 和24例 (36.92%) , 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发现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由于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宫颈扩张致使正常分娩过程中出现疼痛的生理反应, 健康人对这种痛阈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精神焦虑、恐惧、高度紧张等情绪影响, 致使其痛阈降低, 对疼痛极其敏感, 这种情况下母体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物质分泌增多, 子宫动脉受到影响发生收缩, 导致胎盘血流量减少, 胎儿容易发生缺氧, 同时孕妇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其次分娩过程中由于副交感神经敏感, 产妇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 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会发生脱水, 胎儿同时会发生酸中毒。无痛分娩可减少上述孕妇可能出现的生产综合征[3]。在产妇活跃期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过程中可使用硬膜外连续麻醉, 通过阻断疼痛刺激的传入以及交感神经的传出, 对盆底肌肉组织有一定的松弛作用, 帮助宫口开张和胎头下降, 同时减少产妇体力消耗, 有效促进分娩[4]。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硬膜外连续麻醉的镇痛方法可有效降低孕妇剖宫产发生的几率, 有效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两组患儿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产妇进行硬膜外连续麻醉, 能够明显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 降低剖宫产率, 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副作用较小,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江絮萍, 叶泓.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 (8) :76-77.

[2]侯慧洁, 李庆凯, 王波.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3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 :186.

[3]陈玉文.连续硬膜外阻滞自控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 2013, (8) :65-66.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足月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34.2岁,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9.2周。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 分娩过程中不给予任何镇痛措施。实验组给予产妇吸氧护理, 并密切监测产妇呼吸、血压、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子宫收缩及胎心状况。在产妇第一产程的活跃期, 子宫口开大至2~3cm时, 在产妇的下腹部L3~4处进行硬膜穿刺, 成功之后在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3cm。在子宫收缩间歇期注入0.5%芬太尼和0.2%罗帕卡因混合液3ml, 若无异样, 0.5h后再注入5~6ml混合液, 之后每1~1.5h给药5~6ml。对于镇痛效果不理想的产妇, 酌情增加剂量。当产妇子宫口全开进入第二产程后, 停止给药[2]。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婴并发症情况。

1.3 疼痛判别标准

显效:产妇疼痛感明显减轻, 稍感不适;有效:产妇疼痛感有所好转, 疼痛在承受范围之内;无效:产妇疼痛感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数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产程比较

见表2。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3 讨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 一般用于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 通过导管连续地将药物注入到产妇体内, 阻断痛觉感觉神经传导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将盆底肌肉组织松弛, 有利于子宫口开全和胎头下降。同时, 产妇疼痛减轻, 体力消耗少, 有利于促进分娩过程, 减少了母婴合并症的发生[3]。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 通过对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进行抑制, 进而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 产生镇痛作用, 具有提高痛阈和阵痛的作用, 不良反应较小, 确保产妇在清醒的、无痛、安全的状态下配合参与分娩过程。作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芬太尼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 两种药物配合使用不仅使镇痛效果更好, 而且减少了用药量, 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提高了分娩镇痛的安全性[4]。

本文中, 实验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7%, 明显优于对照组75%,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有所缩短,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第三产程两组产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产妇的痛苦, 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 且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母婴影响较小,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分娩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足月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 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 实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在疼痛情况、产程及母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实验组产妇镇痛的总有效率为9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有所缩短,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第三产程两组产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产妇的痛苦, 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 且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母婴影响较小,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分娩,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宋天胜.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9) :577-579.

[2]江絮萍, 叶泓.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 (8) :76-77.

[3]王静.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2 (28) :112-114.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的孕妇200例。ASAⅠ~Ⅱ级, 孕周36~42周, 年龄25~40岁, 体重50~90 kg, 产科情况良好, 无心血管病变、前置胎盘等情况。随机分成CSEA组和CEA组, 每组100例。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孕妇入院后行术前常规检查,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针0.5 mg, 苯巴比妥针0.1 g,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麻醉前滴注300~500 ml复方氯化钠溶液。监测ECG、HR、NIBP、MAP、Sp O2。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

CSEA组 (腰硬联合组) 药物配方为:布比卡因10 mg混合10%葡萄糖重比重腰麻液2 ml, 回抽脑脊液引流通畅, 以0.2 ml/s的速度推注。拔除腰穿针后, 于硬膜外腔头侧置管4 cm。平卧位, 调节平面在T6~8水平。术中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 5 ml/次, 维持麻醉平面在T6以下。

CEA组 (连续硬膜外组) 经L2~3间隙穿刺, 头侧置管4 cm。先给实验剂量2%利多卡因3 ml, 观察5 min, 无脊麻症状后, 继续给予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5 ml。控制麻醉平面在T6~8水平。术中酌情追加, 5 ml/次。

所有病例麻醉中, 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30%时, 均静脉给予麻黄碱5~15 mg, 若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则首选左侧卧位或者旁推子宫。心率低于60次/min, 即给予阿托品0.1~0.5 mg。

1.3 观察指标

(1) 麻醉起效时间: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两组平面均控制在T6~8水平。自注药后至手术医师开始切皮分别计时。

(2) 镇痛及肌松情况:由麻醉者和手术者术后评定。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级。

(3) 麻醉效果分为三级:一级麻醉失败, 需要改用全麻;二级镇痛不全, 需要辅用镇痛药物 (氯胺酮) 完成手术;三级效果良好, 产妇安静, 轻微牵拉反应, 不需要辅助用药完成手术。

(4) 术中产妇生命体征变化。

(5) 胎儿取出后1~5 min 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起效时间

CSEA组平均起效时间为 (5.01±1.32) min, CEA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 (17.06±1.51) min。腰硬联合麻醉组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镇痛和肌松情况:手术医生对CSEA组的满意度为91%, 远远超过CEA组的53%。

2.2 麻醉效果

CEA组有3例麻醉失败, 改用全麻。仅有53%的病例不需追加镇痛药完成手术。CSEA组91%产妇安静配合手术, 其效果远优于CEA组。详见表1。

2.3 产妇生命体征变化与胎儿取出后Apgar评分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剖宫产麻醉以采用椎管内麻醉为主。瘢痕子宫产妇曾行多次椎管内麻醉, 硬膜外间隙可能发生粘连、瘢痕, 使麻醉药物的扩散受到影响, 少数出现单侧阻滞或阻滞平面不稳定。麻醉阻滞不全率约为20%~22%[1]。

腰硬联合麻醉以腰麻阻滞效果弥补硬膜外阻滞不全的不足。药物用量少, 起效快, 镇痛及肌松满意, 腰麻作用消失前, 可以辅助硬膜外用药, 解决了腰麻作用时间有限、术后镇痛的问题。

本文的腰硬联合麻醉组手术时间都未超过1.5 h, 因此硬膜外均没有追加局麻药。本文CEA组 (连续硬膜外阻滞组) 有3例麻醉平面在T10以下, 视作无效, 改行全麻手术。但是腰麻起效快, 在行硬膜外置管时速度要快, 不宜超过1 min。迅速平卧位调节麻醉平面, 使其控制在T6~8水平以下。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 麻醉前应补足液体量。发生仰卧位综合征要及时左侧卧位, 快速输液, 推移子宫, 使用缩血管药物, 快速取出胎儿, 防止胎儿宫内窘迫 (PDPH) [2]。

瘢痕子宫再次手术, 腹壁粘连多, 术中牵拉反应大, 两组病例均有部分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 与牵拉刺激迷走神经有关。观察发现, CSEA组明显少于CEA组, 也证实了腰硬联合组阻滞更完善, 平面更易调节。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 也证实了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有效[3]。

因此, 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作为首选麻醉方法。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 (CSEA) 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CEA) 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孕妇, ASAⅠⅡ级, 年龄2540岁。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100例。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 胎儿取出后15min Apgar评分。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起效时间快, 麻醉效果好, 镇痛完善, 患者和术者满意度高。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瘢痕子宫,剖宫产

参考文献

[1]柴小青, 陈昆洲.瘢痕子宫麻醉的处理与风险[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1) :456.

[2]庄心良, 曾因明, 陈佰銮, 等.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97.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7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是腹腔、盆腔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 即腰-硬联合麻醉是两种阻滞方法的联合应用, 具备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 近年来在子宫切除术中广泛应用。为了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本院对86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了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析、对比其麻醉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6例, 按美国麻醉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分级, 为ASAⅠ级和ASAⅡ级。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 (观察组) 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3~51岁, 平均 (39.20±6.78) 岁;体重45~76 kg, 平均 (66.50±8.02) kg;身高150~172 cm, 平均 (161.12±4.24) cm。对照组患者年龄34~55岁, 平均 (38.65±6.22) 岁;体重46~73 kg, 平均 (65.78±8.36) kg;身高150~170 cm, 平均 (159.80±4.88) cm。两组患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且ASA分级、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应用苯巴比妥钠0.1 mg和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建立静脉通路, 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常规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组患者取侧卧位, 皮肤消毒后铺洞巾, 以L2~3椎间隙为穿刺点, 用导针穿透皮肤和棘上韧带, 将硬膜外穿刺针沿导针孔依次刺入皮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缓慢推进, 随后穿过黄韧带, 此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 用注射器回吸无脑脊液流出且注入气体无阻力, 即证明进入硬膜外间隙, 硬膜外穿刺成功[1]。成功后取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前缓慢推进, 至有硬脊膜突破感则进入蛛网膜下腔, 此时取出针芯, 见脑脊液流出后匀速推入配好的药液, 药物配置方法为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 根据体重和身高的不同决定具体给药量 (2.5~3 ml) 。退出腰麻针后, 以硬膜外阻滞法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膜外间隙3~5 cm, 退出硬膜外穿刺针, 固定导管, 并嘱患者取仰卧位, 调节麻醉平面, 控制麻醉平面<T6。术中根据麻醉平面消退情况, 硬膜外隙分次少量追加2%利多卡因至麻醉平面满意, 同时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情况。对照组患者直接实施硬膜外穿刺, 置导3~5 cm, 注入试验剂量0.75%布比卡因3 ml, 注射5 min后如无腰麻症状则确认导管置入硬膜外隙, 分两次每隔5 min追加0.75%布比卡因5~6 ml[2], 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持续硬膜外镇痛, 向手术医生询问并统计对肌肉松弛的整体评价情况;记录术中液体输入量及手术时间, 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麻醉效果评定

术中无疼痛, 宫颈松弛, 无牵拉反应者为优;术中无疼痛, 有轻微牵拉反应, 加少量辅助药物完成手术者为良;牵拉反应严重, 盆底肌肉紧张, 术中疼痛严重, 辅以静脉镇痛等强化得以勉强完成手术者为差[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 3.1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中液体输入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31例, 良11例, 差1例, 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优7例, 良28例, 差8例, 优良率为81.4%。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4675, P<0.01) , 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硬膜外阻滞是指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 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受到阻滞的一种麻醉方法, 也称硬脊膜外腔阻滞或硬膜外麻醉[1], 具有操作时间灵活, 术后镇痛等优点;蛛网膜下腔阻滞, 即脊麻或腰麻, 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通过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优点是起效迅速, 作用完善[4]。将上述两种麻醉方法相结合的硬-腰联合阻滞同时具备了两者的优点, 充分满足了子宫切除术对肌肉松弛度以及镇痛效果的要求, 能够明显控制或减轻由于手术牵拉造成的疼痛、鼓肠, 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5,6,7]。很多麻醉医生在参与包括子宫切除术在内的腹腔或盆腔手术时经常会选择该种麻醉方法, 并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8,9]。

本研究的结果再次验证了硬-腰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尽管两组患者在术中液体输入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在麻醉效果评价方面差异显著, 观察组优良率达9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4675, P<0.01) 。此外,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这充分说明, 硬-腰联合麻醉不仅能够结合并发挥两者手术的优点, 同时只要麻醉医生注意阻滞平面的控制, 结合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的观察及时调整麻醉用量, 合理掌控患者各项液体输入量, 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总之, 通过本研究发现, 硬-腰联合麻醉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手术, 手术医生对肌肉松弛的整体评价均较为满意, 麻醉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临床中可根据麻醉医生对该技术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如掌握熟练, 可考虑作为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方法的首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4-19.

[2]刘涛敏.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0, 31 (2) :160.

[3]李仲廉, 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9.

[4]路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3) :35.

[5]陈益叶, 蔡伟珍, 江慧群.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03, 5 (3) :235.

[6]曹培如, 胡祖荣, 邓显仔, 等.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6) :518-519.

[7]齐琰琴, 壬天龙, 杨拔贤, 等.不同麻醉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与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25 (5) :326-329.

[8]尚荻.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7) :66-67.

连续硬脑膜外麻醉 篇8

关键词:分娩,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母婴结局

近年来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生存质量需求不断上升,分娩属于复杂特殊的自然生物学过程,产妇会出现不安、紧张、恐慌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增加分娩风险[1,2]。为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我院分娩产妇予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镇痛分娩,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分娩产妇232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6例。对照组年21~35岁,平均25.76±6.27岁,孕周35~42周,平均38.28±1.97周,体重52~77kg,平均61.58±5.16kg;研究组年龄20~34岁,平均26.18±4.0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1.3周,体重54~78kg,平均62.16±4.81kg;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体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初产妇;单胎头位妊娠;具有阴道试产条件;产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有妊娠合并症;显著头盆不对称;有椎管内阻滞禁忌症的产妇;无阴道试产条件者。

1.3方法

两组产妇的宫口开大至3.0cm左右,且到达活跃期后送入产房,静脉滴注500~1000mL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护产妇胎心,直至产妇分娩完毕。对照组分娩时不给予镇痛药干预;研究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由麻醉师于L2~3椎间隙作为穿刺点,留置导管2~3cmm,注入0.1~0.15%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内含1~2μg/mL芬太尼),若产妇未出现不良反应,将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给予生理盐水75mL、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0.1mg混合液注入,控制注入速率为4~10mL/h。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常规给予吸氧,并注意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测。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延长(第2产程超过120min)、活跃期延长(活跃期超过8小时)、继发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羊水粪染及胎儿情况,其中胎儿情况主要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指标。

1.5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结果

2.1分娩方式及缩宫素使用率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和阴道助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缩宫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产程及胎儿情况

研究组活跃期延长率和第2产程延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继发性宫缩乏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羊水粪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产妇身体的过程,分娩时宫缩造成的疼痛贯穿整个产程,特别是胎儿即将分娩时,若产妇没有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多无法忍受疼痛[3]。疼痛导致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抑制宫缩,采用科学合理的镇痛方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镇痛分娩是产科临床的新型分娩技术,主要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进行分娩。连续硬膜外麻醉属于局部麻醉,产妇意识较清楚,分娩轻松无痛,且麻醉用量较少,不会对胎儿造成较大影响,具有起效快、镇痛充分、运动-感觉组织分离及可控性高等优点,广泛用于产科临床[6,7]。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等镇痛药行局部麻醉,其中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其是临床上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可对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进行抑制,从而对神经的兴奋剂传导进行阻断。本研究表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活跃期延长率和第2产程延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继发性宫缩乏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方式,易延长活跃期和第2产程,但不会提高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有效降低产妇继发性宫缩乏力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剑秋.镇痛分娩对母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3,19(23):4230-4232.

[2]陈丽珍,洪翠华,刘启敏,等.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影响的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4):521-522.

[3]张俊绘,李海玲,游存厚,等.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影响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7):803-805.

[4]王文革,窦林彬,高慧,等.产程中镇痛与无镇痛分娩的效果比较[J].武警医学,2013,24(5):420-421,424.

[5]王英.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40-41.

[6]赵洁.159例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5):40-41.

上一篇:抗日战争下一篇: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