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咨询

2024-09-09

问题咨询(共12篇)

问题咨询 篇1

课堂提问与点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提问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课堂提问要新奇有趣,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对于“好不好”、“对不对”这类问题在教学中则宜少问为妙。

2. 问题要难易适度,体现教学的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为此设计提问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问题过大、过深、过难。这样的问题,全班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由教师代答,这只完成了课堂提问的形式,但对教学的双方都是无益的。另一种是问题过小,过浅、过易。这也是不可取的。这些问题有必要但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课堂气氛看似热闹的表面,还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3. 问题的数量要适中。

除了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外,教师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就要避免问得太多或太少这两种倾向。问得太多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对所学的知识就难以理解,因为消化多而杂的问题,只会分散学生的整体思维;问得太少了,学生又缺少参与的机会,最终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4. 问题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教师的提问,常常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组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中一个一个地提出来,形成了教学思维链,环环相扣;问题的提出,就好像带领学生登山,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同时,每个问题还要科学合题,题意明白准确,问域与答域必须一致。

5. 提问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联想与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具有的能力去想像、创造,从而扩展知识领域。

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过程中,还要善于适时抓住“愤”“悱”之时,加以巧妙点拨,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尤其是对于一些较深的理论问题,更少不了教师的适时点拨。语文课堂中常见的点拨有以下几种情形:

1.情境性点拨。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井让学生将学习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认识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2.递进式点拨。即从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导他们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探根究源。例如,指导学生阅读《谈骨气》一文,我们可以这样提问:(1)什么叫骨气?怎样才算有“骨气”?(2)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者用了哪些事实来证明?这些事实的共同点在哪里?(3)在今天,怎样才算有骨气?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这一系列问题,前面的是后面的前提,后面的是前面的继续,形成了一个问题链,层层发问,步步逼进。它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迁移式点拨。这是启发学生从已知问题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这种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实现思维的“迁移”。在点拨学生进行“迁移”的过程中,可从求同与求异两方面入手。求同,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如讲完一篇散文的线索,可以归纳出作文“线索”的多种方法。求异,就是引导思维者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4.诵读式点拨。即在朗读中对学生指导,以此增强记忆,培养思维能力。

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提问,课堂中灵活应变,反映敏捷,抓准点拨追问的时机,及时进行解答,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课堂提问,点拨,提问

问题咨询 篇2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以审批手续和土地权属为依据,以使用现状为基础,以无争议为前提,按照“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一户一宅”的标准,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确权,坚持30年不变。

2.零三年买的村集体的废弃房产,同年又在中间加盖了一排房子,等到现在宅基地确权了,宅基地给分成了两个宅基地,政策规划不是说一户一宅吗,想要再弄一个户口,村里也不让半,让我们怎么办?还有问一下规划的宅基地有多大面积,超出的部分怎么半?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现开展的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宅基地的使用面积不得超出县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对于超出部分,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但暂不影响居住权。

3.现在农村宅基地已经开始确权,别的村已经开始或者都结束了,西果里村什么时候开始进行?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当前,全县正在开展的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该项工作现正按照市、县政府的部署和安排,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全县范围内逐镇逐村开展中。按照工作计划到你村时,将会通知村“两委”,土地使用权人要根据村“两委”的通知和要求提交确权登记发证资料。

4.农村办理房屋房产证怎样办理,需要什么条件,JC和JB原则上怎样办,有没有专人评定。这次办证的目的是什么?

答复:经调查了解,当前,全县正在开展的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该项工作以审批手续和土地权属为依据,以使用现状为基础,以无争议为前提,按照“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一户一宅”的标准,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此次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就是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依法维护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5.领导好,我反映一件事情,我的亲戚88年左右因工作户口全家全部调出户口咋外地,家中现有农村房屋一套,这几年一直由家中老人居住,去年老人去世了,家中已经无人居住。这段时间农村进行房屋产权确认,我的亲戚手中有房屋的原先的房产证。到家中进行办理时他的老家侄子进行阻拦,说是他奶奶留下的房产,是属于自己的,但是他手中没有房产证。办理房产确认的工作人员对此停止了办理。办理房产确认的工作人员说只要村书记证明房产是我亲戚的就可以办理,但是村书记又不敢证明。我就想问一下,手中有房产证为啥不给办理产权确认!!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当前,全县正在开展的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根据此次确权登记发证的相关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存有争议的,暂不予发证。因此你亲戚家的宅基地使用权,在未妥善处理好争议之前暂缓确权发证。

6.领导您好:我是新城农村的,户口是农业户口。我现在有两处宅基地,一处是原来分家时分的老房子;另一处是94年买的他人的房子,随后进行了翻盖,现一直住着新翻盖的房子,老房子一直闲置着。请问这两处宅基地都能确权吗,我的名下可以同时拥有这两处房产吗?如果只能有一套,那么另一套咋整,该办理啥手续?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不得私自买卖、转让。关于你现居住的宅基地,需根据你提供的合法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确定是否符合确权发证条件。对私自买卖、转让取得的宅基地是不符合发证条件的,但暂不影响其居住权。

7.你好!请问现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主要是测量宅基地面积还是包括宅基地上房产建筑面积,两套宅基地一个户口本的如何处理?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现开展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工作的界线范围是按照居民实际建造房屋及附属生活设施的现状范围调查。关于 “两套宅基地一个户口本”的情况,根据现行确权发证政策,以户为单位申请登记,以公安部门的户籍登记为准,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使用面积不得超出县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

8.领导好:我是王沟村的,我家兄弟二人(二弟调北京),原来有两处宅基地。因为一村民结婚急需宅基地。村里又临时划不出地。我作为村领导自动让出自己的一处宅基地 当时写好了文件证明此事。并许诺准备在合适的时间还给我一套宅基地。现在村里面临拆迁补偿问题。我想申请办理宅基地,弥补自己的损失。该怎么走手续?

答复:经调查了解,村民韩松林当年出让自己的宅基地系个人行为,并且其兄弟户口并未在王沟村,按照出台的关于宅基地的相关政策,已经无法新划宅基地。

9.起凤镇什么时候开始发放?如果在租的土地上盖的房屋,也发证吗?

答复:经转县国土局调查了解,起凤镇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市、县政府的部署和安排下,将按照调查程序,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主体是依法批准的单位或个人,对于未经批准使用的,不予确权登记。在租的土地上盖的房屋不符合确权登记条件。

问题咨询 篇3

中国的高房价成了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关于高房价的原因,专家们都说“高房价是供不应求造成的”。很多人乐观估计,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中国房价会继续上涨。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27%。也就是说51.27%人口居住在城镇。即使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他们也确实需要住房,农民们买得起吗?银行能够贷款给他们吗?买房可能永远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再来看看城市里面人均居住面积统计。根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0.45平米。应该不小了。北京和上海稍微低于平均数。北京为28.47平米,上海为25.49平米。45%房子为2000年之后建设。也就是中国建房子的速度非常快,绝对会远远超过城市化速度。

以贵阳为例,最近发现新建住房大量供给,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米的楼盘众多。一个花果园楼盘,建筑面积就达到1830万米,如果以人均住房30平米计算,可以住进超过50万人口,而贵阳市城镇人口300万不到。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房子的总供给不存在问题,即使短缺,建房速度绝对跟得上需求扩张速度。按照我们喜欢咬文嚼字的专家说法,中国住房总量不短缺,而是结构性短缺。那剩下来只能是一个分配问题。这也就成了一个制度问题。

制度问题

最近,国家只要公布查处一个贪官,就有好几套房子甚至几十套房子公布。最近,网上披露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一个处级干部就有21套住房;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处长陶建国29套房产;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14套房产……也就是这些贪官通过寻租掌握了大量的住房资源。没有查处的贪官又有多少住房呢?

所以,我敢断言,在中国无论有多少房子供给,都能被特权阶层通过金融工具和公权力“买走”或者“搞走”。市场永远处于买方市场,供给多少都是泥牛入海!需求的价格弹性处于无限大。加之,土地供给是垄断的。理论上,中国的房子会处于无限需求状态,只要政府不断的印钞票,滥发信用,就可以不断的产生需求,房价上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神州大地处处是房子。这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可能吗?

房价会下跌吗

有些人认为房地产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跌。持这些观点的包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他认为,房地产的各种税费占房价的70%,所以不会跌。问题是房价不是一下子就这么高的,也是涨上来的。房价在比较低的位置的时候,房地产商,政府,不也是有利润吗?我不相信那时的开发商都是活雷锋。房价跌下来,开发商和政府就是少点收入而已。何必那么贪婪呢?贪婪在毁灭别人的时候,也会毁灭自己。

有些人认为,只要工资和居民收入不断上涨,就可以让房价维持高水平。全国过总工会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两成多职工5年未涨工资。在泡沫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让工资赶上泡沫膨胀的速度。历史经验表明,泡沫破灭后房价总会跌下来。中国也不会例外。1994年的海南和广西北海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果,大家恐怕没有忘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20年过去了,住宅房价缩水到1/3,商业房地产缩水到1/7,还在继续缩水。例子还有传说中的杜拜,爱尔兰以及西班牙等国,不胜枚举。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能够例外吗?不可能有例外,泡沫破灭现在只是迟早的问题。如果政府动用一切资源,维持泡沫,维持三五年也是可行的,但是最后泡沫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我们就不知道了!

在中国,只要有房子就是百万富翁。只要房价上涨,政府,银行,开发商,投资客,房主,都赚钱了。和天上掉馅饼一样!没有一个Loser!这就是泡沫的魅力,也是泡沫的罪恶!可是,这样的虚幻美好的泡沫能够永远持续下去吗?

房地产政策

对于高房价,政府为了不捅破泡沫,采取了限购的手法。我认为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拖大问题,使得问题越来越棘手。一方面,供给因为受到地方财政的推动,会不断加大,没有相应的需求,最后也会挤爆泡沫;另一方面,限购使得资产沉淀,信用流动速度下降,长期内会限制银行的资产扩张,挤爆银行泡沫。这个酝酿过程需要两年以上。也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限购,需求下降,政府卖地收入下降。为了补缺口,美其名曰,要征收房地产税。可是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对于贪腐的政府官员,这是对自己的征税,并把自己的贪污证据曝光,所以百般阻挠;不让房地产各城市的产权信息联网。同时,政府也担忧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又会导致政府收入下降。“前怕狼,后怕虎。”

此正是,“欲征房税怕价跌,不征房税怕税缺,征与不征间,政府好生难!”不过,我觉得,“春风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地方债务缺口太大了,不征是不行的。

其实,抑制房价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政府公开所有的房地产所有权。21世纪信息时代,不能再以不联网为借口,回避信息公开吧?

问题咨询 篇4

用问题驱动课堂关键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的实施中应注重以下三点。

一、问题的设置

难度适中, 过易则不能很好地训练思维, 过高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尽可能在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贴近生活, 暂且不论问题生活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就全班学生来说, 即使基础不太好, 不太喜欢数学的学生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二、提问的方式

问题给出之后, 老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提问, 对于简单的问题先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回答, 有难度的问题尽可能多让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进行相互补充着回答, 对于带有考查反应灵敏度的问题, 可实行抢答。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给出问题之后, 不管学生问题的解决过程, 过一段时间就直接进行提问, 忽略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对于较难的问题, 我通常在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之后让学生们停下来一块儿讨论, 指出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 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出一个大致结果之后, 再让学生们讨论定下一个最佳方案。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 谈谈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说明。本节为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任意角, 是一节概念讲解课, 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两点:1.开头, 开必修四的头, 开第一章的头。2.注重基础, 问题应从已知向未知转化, 因为初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角。

过程展示:

一、教学目标

1.体验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的概念。

2.会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二、教学重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教学设计

问题1:概括本册导引第二段内容。

(此问题用来开书, 本段内容主要讲本册书要给学生讲哪些内容)

问题2:叙述本册导引第三段内容。

(此问题用于开章, 本段主要讲第一章要给学生讲哪些内容)

问题3:看第一章章头图, 说明学习三角函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体会学习三角函数是有用的) 问题4:回顾初中角的概念及范围。 (本节课的导引问, 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

问题5:你见过生活中超出上述范围的角吗?

(此问题带有生活性, 比如体育名牌361°, 体操用语向后转体720度等等, 此问题照应教学目标1, 当理论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时需要扩展理论, 怎么扩展角的范围, 由此引出下个问题)

问题6:怎么扩充角的范围, 何为正角、负角、零角。

(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转一周为360度, 则多转角就增大, 但转法不同角会一样吗, 由此引入正角、负角的规定)

问题7:何为象限角?

(注意强调为了研究角的方便, 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参照系”, 我们常把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

问题8: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所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

(此问为本节课的重点, 注意引导学生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α=45度, 最后再得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问题9:写出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0: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9和10是对8的一个引申, 当α=0度时就是问题9了, 当α=0度或180度时就是问题10了)

问题11: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2: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

(问题11和12是对9和10的一个引申, x轴上的角加90度就是y轴上的角, x轴上的角加45度就是直线y=x上的角)

问题13:看学案开头的教学目标, 你能说出它们分别针对以上哪几个问题吗?

问题1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本节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吗?

问题咨询 篇5

没错,《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也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梅峰执导,范伟、殷桃、张超、史依弘、王瀚邦、王梓桐等主演。

“没问题”先生丁务源,他世故圆滑、八面玲珑的。作为树华农场的主任,与其说他是农场的管理者,不如说他就是农场里一切问题的制造者。

不管是农场的股东,还是农场的工人,只要他们有事要找丁主任帮忙的,丁主任都会笑呵呵地说:“成,没问题。”

看似丁主任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得妥妥帖帖的,实则漏洞百出。他在其位而不谋其事,不但没有为农场做出贡献,而且还经常利用“正当”的理由克扣员工的工资,员工们还“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好心”。

丁主任还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对员工们偷白菜、偷鸡蛋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反正亏的又不是自己,以至于虽然农场越做越大,可盈利却越来越难,这也是农场股东的老板们感到困惑的地方。农场的管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实则是问题越来越严重。

秦妙斋,名字看起来挺有艺术家的风范,难怪还自称是“宁夏第一才子”。可是,由于他的闯入,整个农场的问题就变得更加的严重了。

在秦妙斋满嘴滑舌的一番鼓吹下,丁主任爽快地答应了秦妙斋在那里搞艺术的主张。一切都没问题,秦妙斋你到时候交房租就可以了。

把花生米当钱用的秦妙斋,更是把农场股东佟老板的女儿佟小姐骗得团团转,他用几句花言巧语便让佟小姐献出了自己的香吻,还让她满心欢喜地赞助了自己的画展。对于这个有意思的“全能艺术家”,不服不得啊!

当宪兵来农场抓人这件事情传到股东老板耳里的时候,问题就大了。丁主任你不好好管理农场,还给我们惹麻烦!因此,丁务源被新主任尤大兴替代了。虽然丁务源职务没了,但不能丢掉做人的风范呢,所以他还是和颜悦色地接待了新到来的尤大兴夫妇。

留洋博士、园艺专业的尤主任,为了扭转农场惨淡的局面,他决定进行改革,这改革的刀子自然落到了偷鸡摸狗、混吃混喝的那些工人身上。

秦妙斋于是利用被辞退的员工,向尤太太行贿求情,善良纯真的尤太太只好收下了被辞退的员工送来的鸡蛋,这为后来尤主任被迫主动离开埋下了伏笔。

在尤主任的改革和努力下,农场的经营得到了好转。可是好景不长,尤太太因为收礼这件事被秦妙斋利用而导致改革终止。

最终,丁务源得回了主任的职务,秦妙斋被宪兵抓捕,住过“艺术家”的房子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租客,员工们又回到了打牌、偷懒、喝酒作乐的“美好时光”。一切看似都没有问题了,可农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盈利起来?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现在的社会,像丁务源这种人也随处可见,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的本领,但是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来榨取油水,活得比像有真本领、做实事的尤大兴这样的人更好。

在社会上,像秦妙斋这种混吃混喝的、假装自己有真才实学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社会上那些利用“神功”来帮女性“治病”的各种大师,利用吓人的头衔来鬼混江湖。

这部电影主要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恶习和国民的劣根性,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是一部值得品味的有深度的电影。

开口就说“不成问题”的人,他开口的那一刻便成了最大的问题,没经过他大脑的深思熟虑就说出来的承诺,往往是缺少真诚的。这种套路很容易就把你给套住,让你信以为真,双眼被假象所蒙蔽,最后发现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就像某些行业的业务员,为了发展团队,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满口胡言的,除了大力鼓吹他们工作的高收入、高待遇之外,其他的都不成问题,来我们公司就对了!而对于不好的方面,他们绝口不谈。刚出社会没多少社会阅历的毕业生,往往最容易被他们套住。

有个朋友当初因为听了别人对他说的:“想要月薪过万,不成问题,来跟我做保险吧,绝对没问题的。他进去做了两年保险,期间他不知道跑烂了多少双皮鞋,钱不但没有赚到,反而还欠下二十几万债务。最后他实在是顶不住了,就出来了。

“问题”雅雅没有问题 篇6

提出问题:美丽而又洋气的小姑娘会是“问题儿童”

开学初班上来了一位漂亮的上海小朋友——雅雅。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雅雅不愿上学,每次入园总是哭闹不已,爷爷看着自己的孙女哭闹不停,总是好言相劝,久久不忍离去。雅雅每天如此,每次总要和爷爷周旋半天,最后总是以嚎啕大哭收场。面对雅雅的倔脾气,老师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可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雅雅就是不理老师,总是一个劲地哭,连午饭也不肯吃,就更别说以高兴的心情去参加集体游戏了。

“问题”的溯源

我们决定到雅雅家了解一下情况。原来雅雅的爸爸妈妈在上海上班,雅雅是跟着爷爷奶奶从上海刚搬回来的。雅雅小的时候就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弱常常打点滴。后来雅雅进行了手术治疗,可是手术后不愿吃饭已经成习惯,身体依然是那么瘦弱。所以爷爷就经常惯着她、宠着她,有时实在看不过去了,也只有奶奶会批评一下。“狠狠”地教训。

用果奶解决“问题”

为了让雅雅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爷爷每天都带一瓶果奶让雅雅在幼儿园吃午饭的时候喝。

带奶的第一天,雅雅红着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过没有掉下来,老师答应她的果奶可以暂时先放在幼儿园。新来的刁老师在午睡后给雅雅喂了奶,但雅雅的心情一直不好,放学时看见爷爷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第二天,雅雅又带来了一瓶果奶。老师请爷爷把奶带回家,晚上放学再喝,可雅雅不愿意,果奶又留在了幼儿园。起床后,雅雅呆在奶瓶前不愿入座,即使老师再三提醒,雅雅就是不愿回座位。老师告诉雅雅小朋友在幼儿园是不能随便吃东西的,今天的果奶放学后可以带回家喝。雅雅听了后就是不愿意,眼睛还斜斜地瞪着老师,然后站在午睡房门口等着正在整理床铺的刁老师。可是刁老师并没有注意到雅雅的这一举动,整理好被子后就走出了活动室。雅雅最后的指望也没有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

第三天,雅雅没有来上幼儿园。听别人说,是因为爷爷听雅雅说幼儿园没有教小朋友唱歌、讲故事,什么都不学,雅雅不愿上幼儿园了。

不用果奶就不行吗

老师们的耐心、细心在雅雅身上没有得到价值体现,可能是老师们对雅雅的心态还没有掌握好,了解得不十分透彻。同时爷爷的行为给雅雅人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爷爷一面迁就雅雅,没有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就盲目相信雅雅所说的每一句话。雅雅小朋友的洞察力很强,她知道只要自己一哭闹,爷爷肯定会答应她的任何要求,所以她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不用上幼儿园了。

我们得知雅雅不肯入园的情况,又进行了一次家访。交谈中告诉雅雅爷爷,雅雅不愿上学的原因只是一个借口,老师会加倍照顾雅雅的,让爷爷安心地将雅雅送入幼儿园。

再次登场——编制想回家的种种理由

第一天,雅雅人园上学了。与爷爷分手时雅雅忽然大哭起来:“我今天还没有刷牙,我要回家刷牙!”老师说:“雅雅今天先用茶杯漱漱口,明天一定要记着在家刷完牙再来幼儿园呦!”雅雅无奈地哭着回了座位。

第二天,爷爷走后,雅雅找了一个要回家解大便的理由,要求老师送她回家。老师帮她在幼儿园人厕,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直到放学心情也不好。

第三天人园,雅雅想吃包子,要求爷爷给她买包子。老师还没有接过雅雅,爷爷已经把她抱走去买包子了。一会儿,爷爷和雅雅回来了,他们没有买到包子,雅雅一脸的泪水,孤独地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第四天入园,雅雅心绪还是不稳定,仍然要吃包子。爷爷被搞得已经没有耐心了。“这里没有包子卖!”说完,走掉了。雅雅瞪着爷爷远去的背影,什么也没说,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小椅子旁坐了下来。

又起波澜

几天,雅雅没有上幼儿园,原因是生病吊水了。

又过了几天,雅雅爷爷来找老师,说雅雅不上幼儿园了,要退学在家好好修养。

不懈的追击

趁着爷爷来给雅雅办退学手续,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我们让爷爷详细地了解雅雅在园的行为活动:雅雅如果入园时心情好,她这一天的学习生活都会很棒,尽管饭菜不能全吃光,但也不需要老师喂;如果来园时心情不好,可能就会影响到一天的学习、活动。所以在送雅雅入园的路上,爷爷就应该做好雅雅的思想工作,以避免来园后心绪不宁。同时从孩子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让爷爷知道孩子学习、生长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的,把孩子单独在家封闭式的教育是不利于她生长的。

崭新的一幕登场了

星期五,雅雅来上幼儿园了。她今天很高兴,变了一个人似的,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活动课上,老师特别注意到了雅雅,还请她做小班长带领小朋友做游戏,雅雅脸上充满着自豪感。午饭时,雅雅把饭菜全部吃光了,老师立即表扬雅雅是一个吃得快又好的宝宝。雅雅高兴极了……从那以后雅雅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再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雅雅的爷爷也都每天轻松地送她人园。

雅雅是一个有着生理和心理双重“问题”的孩子,借助自己身体上的问题,对家长提出种种要求,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雅雅转变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当局者迷,找不出问题的根源,这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理清教育观念,出谋划策,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和幼儿彻底地解决问题。雅雅通过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不是问题的问题 篇7

我在课堂上提了一个舶来的问题:有一只鹅,在很小的时候被主人放到一个大肚长颈的瓶子里养着。鹅的身子窝在瓶子里, 脖子刚好能伸到瓶口外。每天,主人都来喂这只鹅。鹅在瓶子里养尊处优,很快就长大了。当鹅的身子膨胀到不能通过瓶口钻出来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在既不损坏瓶子又不弄伤鹅的前提下把鹅与瓶子分开呢?

有同学说:“这是一只充气的塑料鹅,放了气,就能拽出来了。”

我说:“这不是一只塑料鹅,而是一只真鹅。”

有同学说:“瓶口有机关吧?鹅的身子出来时瓶口就能被撑大。”

我说:“瓶口绝对小于鹅的身子, 并且没有安装松紧带。”

有同学嘀咕道:“好好的一只鹅,为何把它塞进瓶子里去养呀? ”

我说:“问得好!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虚假的,换句话说, 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虚假,没有价值,就不值得我们为之苦苦寻求答案。以后,我们一定要提防类似瓶子养鹅这样毫无意义的问题,要大胆地质疑, 清醒地反思,别让不是问题的问题羁绊(jībàn)住我们的手脚。”

“问题学生”的问题 篇8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早自习, 教师来到教室, 发现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教师看看成绩好的学生说:“这孩子, 睡觉都抱着书。”再看看成绩差的学生说:“哎, 抱着书都睡得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其实做到很难。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 有所偏爱才是真的现实。

“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 学习好, 身体好的学生。它源于毛泽东于1953年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说的一句话:“祝贺青年们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1982年教育部对“三好学生”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时至今日, “三好学生”仍旧是好学生头上的一道闪耀光环。而“问题学生”这个词, 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 或者说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又被大家广泛地提起。我想它大概是专指与“三好学生”相对的思想道德差, 学习差抑或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吧。

我不想太多地去论及“什么是问题学生”, 而是想和大家谈谈“问题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并非工厂里生产的“产品”, 那么又何来某些指标优秀者称之为“三好”, 某些指标不合格者又被称之为“问题”呢?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认为, “问题学生”的问题极少地归咎于学生个人, 大多数问题出在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自居者的身上。

一位老禅师门下有一个不懂寺院礼仪规矩的童子。一天来了一位行脚僧, 见童子无学, 便教他各种礼仪。等老禅师归来, 童子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不悦:“是谁教你这些的?”童子说:“是位行脚高僧。”老禅师将行脚僧叫来问到:“阁下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 可怜不失赤子之心, 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 给我离开!”行脚僧在大雨中被赶出了寺院。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老禅师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破解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答案———童子“不懂礼仪规矩”完全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正如“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教师眼中所谓的问题。老禅师的大彻大悟, 是因为他相信童子到了一定年纪, 一些事自然会懂的, 也如学生会随着年纪增大、阅历见识增多、智力发展成熟……总是会成长、成熟起来的。

“安全问题”的安全问题 篇9

在申请QQ账号、网易邮箱等网络账号的时候, 网站通常建议用户设置“安全问题”, 以确保忘记密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找回自己“信息”。这些“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的确保证了账号丢失后的找回, 带来了一定的“安全”, 但同时却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1“安全问题”初衷与问题内容分析

“安全问题”主要是网络社交等账号提供商为确保用户可以找回可能丢失的账户而设计的一些与用户相关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 腾讯、网易等服务提供者, 通过“安全问题”的保护措施帮助庞大的用户群找回了宝贵的信息资料, 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 这些“安全问题”包含的内容, 往往涉及到用户的相关隐私信息。这些安全问题的内容包含:用户父母的姓名、生日, 用户的工号、证件号、手机号以及用户朋友姓名等隐私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网站 (如腾讯、小米等, 但并不强制) 甚至需要提供用户身份证号等信息。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内容用户熟知且不需要额外记忆, 相对于繁杂的账户密码更难忘记, 同时也使得账户更不容易丢失。

虽然在填写“安全问题”时, 并不要求用户填写真实的信息, 但往往填写虚假答案需要更多的额外记忆量。一旦丢失账号并且忘记所填写的答案, 则几乎完全不可能找回账户信息。因此, 更多的人倾向于填写真实有关隐私的答案。

2 隐患存在的可能性

以前很多人很少思考将隐私信息交给大型网站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总要一个好的梦想:大型网站的安全性一定很高, 所用的技术也一定很先进;忽略了技术在不断进步, 昨天可能安全的东西, 今天就会变得漏洞百出。

首先, 时代在进步, 互联网技术在发展,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必定会一直在技术上遥遥领先。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公司在几年前如日中天, 现在却已经几乎消失不见, 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相关技术领域已经不能处于领先水平, 其地位被其他公司代替;而华为、中兴、小米等手机公司却好像突然强大, 也是由于技术的进步。

其次, 大型网站已多次发生安全事故, 并非大公司就一定安全。较为著名的信息泄漏事件有:美国Apple公司发生的好莱坞女星私密照片泄漏事件 (2014 年9 月, 报道广泛, 涉及用户10 个以下) 、中国12306 网站大量退票事件 (2014 年12 月, 乌云网发布, 涉及用户十几万) 、网易账号大量泄漏事件 (2015 年9 月, 乌云网白帽子测试发布, 涉及用户约5 亿) 。当然这样的统计数据并非100%精确, 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网站信息来进行推断破解的, 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大公司确实存在一些安全漏洞。

最后, 大型网站系统安全维护者存在对手“黑客”。网络上存在一些喜欢对网络安全进行分析并攻击的人, 他们称为“黑客”, 在技术方面并不输给大型网络公司的安全技术人员。

3 安全隐患的危害

个人信息的泄漏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小到仅仅信息泄漏, 达到危及金融账户安全, 甚至危及个人性命安全, 带来的危害从小到大具体描述如下。

3.1 仅仅个人信息泄漏

这一类危害性最小, 仅仅是泄漏了信息, 并没有来主动破坏用户安全。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危害, 但这一类是其他几种严重危害的基础, 严重的危害用户的信息是通过对大量这类消息进行数据分析、检索、判断后得到的。

3.2 个人信息网络曝光

这类危害主要是对明星、企业以及政府等相关人员危害较大。如各种“艳照门”类的“门”事件, 会对所涉及个人造成严重的心理或生活的伤害;又如一些上市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的有些不良信息曝光, 会影响公司股票投资等等。

3.3 银行等金融账户被盗

主要是通过在其他网络上泄漏的账号和密码与金融银行类网站进行配对和比较, 如果金融账户用户名与密码正好相同, 则可以进入金融账户, 将其内部资金转账或者消费。这一类危害最容易引起注意, 对普通人们的危害较大, 范围也最广。

3.4 个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主要是通过获取个人信息中的住址、联系方式, 然后结合用户在社区平台 (如人人网、QQ空间) 上的照片, 来进行行为习惯分析, 最后达到危害人身安全的目的, 这类对个人的危害性最大。

4 减少安全隐患的建议

对于由“安全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减小隐患, 提高自己信息的安全度, 具体的方式如下。

4.1 设计一套有关自己的安全信息

在这套安全信息里面, 使用完全虚假的信息填充, 要包含:自己的名字和生日、学号以及工号, 最好朋友姓名, 自己的所有学历, 故乡和工作地址, 父母姓名和生日等等。如果在一些网络社交账户 (非必需正确信息等的金融账户) 中要求“安全问题”, 通过这些设定好的虚假内容填写。

4.2 最好不要将常用邮箱账户名作为金融类帐户名

在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金融账户中, 通常将常用邮箱作为安全邮箱甚至登入名, 这样比较危险。常用的邮箱登入次数多, 甚至与可能与很多其他网站账户绑定, 当这些网站的出现安全隐患时, 容易通过密码联想撞破金融账户密码;更有甚者其密码本来就一样, 危险则更大。

4.3 在对所有人公开的社交网络空间尽量少放置个人照片等信息

在对所有人公开的社交网络空间放置个人照片等信息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图片附带文字或网络评论获取个人生活习惯、家庭学校住址等信息, 这些信息会给坏人造成更多可乘之机。

5 结束语

问题咨询 篇10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又能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笔者对一些成熟的、有把握的实验不进行预实验, 不怕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问题, 只要能够及时解决就行。因为只有在问题中, 才有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出现问题

本学期医学检验大专班学生在进行“测自来水的耗氧量”[1]实验时, 就遇到了问题: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自来水的耗氧量时, 正常的程序是吸取100 ml水样于处理过的锥形瓶中, 加 (1+3) 的硫酸5 ml、0.01 mol/L高锰酸钾10 ml, 经沸水浴30分钟后, 加10 ml、0.01 mol/L草酸钠, 此时溶液应该由红色变为无色, 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实验。然而, 问题出现了, 溶液的红色变浅了, 但是没有消失。学生问教师:“溶液没有变色怎么办?”

2 分析问题

溶液没有变色, 说明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实验中遇到障碍, 学生没有找原因的意识, 而是直接找教师要办法。笔者的第一反应是高锰酸钾的浓度配大了, 一问实验教师, 果然是。实验教师以为高锰酸钾的浓度配比可以不准确,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求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准确。但是, 她忽略了高锰酸钾的浓度可以略小于0.01 mol/L, 而大于0.01 mol/L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使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因为通常自来水的耗氧量是很低的, 消耗高锰酸钾的量很少, 并且本实验规定的条件非常严格。问题找到了, 该怎样解决呢?

3 解决问题

此次实验中高锰酸钾的浓度大于正常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但是怎样纠正呢?方法有2种:一种是重新配制, 一种是将此浓溶液稀释。显然稀释要快速一些。但是怎样稀释, 这又是一个问题。学生在上基础化学课的时候, 做过类似的计算题, 可此时遇到实际问题时还是想不起应怎样动手去实现。笔者就提醒学生:已知草酸钠的浓度, 把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配成和草酸钠的浓度一样, 应怎么稀释?学生还是想不起, 笔者就先让他们吸取10 ml草酸钠溶液并加热, 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 得到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根据草酸钠溶液的浓度、体积和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就能求出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最后根据计划要配制多少ml的高锰酸钾溶液, 计算配成0.01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多少ml浓高锰酸钾溶液。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然后大家齐心协力, 一些学生滴定, 一些学生计算, 一些学生稀释, 很快就把0.01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调配好了。问题得到解决, 再重做实验, 就符合要求了。

4 总结问题

每次实验后的总结非常重要。笔者问学生对这次实验满意还是不满意。有的学生担心回答错了, 不回答。笔者就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只要理由对就可以。于是有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认为实验试剂教师没有配准确, 导致实验失败。有的学生觉得很满意, 因为虽然实验失败了, 但是他们从中懂得了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最终实验取得成功。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都是正确的, 失败是事实, 然而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失败与疏忽大意同在。所以提示我们在以后的实验工作中, 一方面应注意每一个细节, 并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尽量避免出现错误。另一方面, 笔者提醒学生, 万一遇到异常现象, 也不要着急, 要冷静, 可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 积极找原因、想办法。因为有时候, 即使药品质量没问题, 但由于实际药品复杂, 干扰成分多, 操作环节多, 遇到问题也很正常, 甚至有时还很难发现问题。所以, 作为卫生理化检验工作人员, 要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每次实验完成后, 要自我评价实验结果是否可信, 特别是在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 不要轻易下结论, 有时还需要反复做几次。因为卫生理化检验工作责任重大, 检验结果是卫生执法的依据, 有保护人民健康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待这项工作必须慎之又慎, 学生在现在的学习阶段就要好好练习。

通过这一次在实验中遇到的挫折,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所以某些专业实验的失败, 更有积极的作用。这节实验课表明,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很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篇11

在工作中,我们随时会遇到问题。

问题是一块很奇妙的石头,对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在失败者面前,它是绊脚石,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栽一个又一个跟头;在成功者面前,它是垫脚石,让他在收获胜利的同时,又踏上新的成功起点。

任何人,只要不以问题的“难”为借口躲避,而是全力以赴地向问题发起挑战,甚至把困难和问题当成最好的机会,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当初的绊脚石就能变成垫脚石。

解决问题,体现价值

面对问题,总有人会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困难太大了,没法解决”、“条件不够,做不到”……而就在他们不断强调这些理由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却被不讲这些理由的人解决了。这说明,只要没有借口,不管多难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优秀的人面对问题和困难没有任何借口。首先由于他们能深刻地认识到:越能解决问题,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微软全球资源副总裁张亚勤的一句话曾深深触动我:“不要害怕问题,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能够解决问题。”

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困难与问题的积极作用,把困难和问题当成发展的最好契机。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刚毕业进入伊利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当时,单位有一个新开发的地方——金川。此地极为荒凉,交通不便,连住的地方也没有,许多人不愿意去。但潘刚迎难而上,主动去那里工作。他借了一辆自行车,每天奔波在路上,在艰苦的条件下打下了成功的第一个烙印。

后来,集团收购了一个更偏远的倒闭工厂,条件更艰苦。潘刚又带着几个大学生,去那里将艰难的工作任务承担起来。

在工作中,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哪里困难,我就出现在哪里”的精神。这一来,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赢得了公司和领导的高度信任。不久,30多岁的潘刚,就升任伊利集团的“掌舵人”。选择他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公认理由是:“潘刚是一个永远把解决单位的困难当成自己工作中心的人,也是一个永远经得住问题与困难考验的人!”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一方面不愿意付出努力,看到单位的问题就躲避;另一方面,看到潘刚这样被破格提拔就牢骚满腹。他们是不是也该问自己一句:“我能像潘刚那样把解决单位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工作中心吗?我能像他那样无怨无悔地付出吗?”

遇到困难只想躲避的人,只懂得挑剔问题却不去解决问题的人,不妨听一下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老总黄鸣对公司干部员工讲的一句话:“一定要记住,我们就是为解决问题而聚集到公司来的,就是依靠解决问题而生存发展的,如果公司什么问题也没有要我们干什么?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被这些问题吓倒,而是想着怎么能解决掉,怎么迎接新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没错,只要是工作就会有问题出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大,就越能体现我们的工作价值!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就不是挑剔问题的人,而是自觉解决问题的人。

要想“不难”,少点“我烦”

领导让你去开拓新客户,你可能会不情愿,因为你觉得和陌生人打交道实在太难了。但如果下了班去赴还没见过面的女朋友的约会,虽然同样是陌生人你却会心怀雀跃。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很明显,因为领导交待的任务是你不想做的,所以你有意无意地为此找很多借口来证明它有多么困难;而和女朋友约会却是你感兴趣甚至向往的,所以不觉得它困难。

这就是“心烦则事难”的道理。实际上,面对所谓使你烦恼的事情,只要你端正态度去做,就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许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特点:只要觉得事情值得去做,就决不带任何厌烦情绪去做,甚至把别人都觉得难、很厌弃做的事情,作为自己最好的机会。

林文贵出生在台南一个普通家庭。年少时的他,轻狂叛逆,高中没毕业就跑去混社会。他当过搬运工、水泥工、货车司机,后来又和朋友合伙做过生意,但每次都超不过半年。

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再这样混下去不行,于是就进了一家公司当起了销售员,卖韩国现代汽车。当时现代汽车在我国台湾地区的销售情况简直糟透了:销售量倒数第一,顾客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二。不仅如此,公司的销售点都在穷乡僻壤,他所在的营业处在台南县一个镇里,居民不到6万人,而营业处的150多名业务员因为看不到希望,绝大多数跳槽了,只剩下包括林文贵在内的20来人。

要想把这样一个弱势品牌销售出去,简直太不容易了。第一年,林文贵业绩差得连年终奖都没拿到。

一般人看到公司恶劣的情况往往会给自己找借口:“这样的单位,这样的牌子,没什么发展,也用不着努力工作了。”他也想放弃,甚至一想起客户拒绝自己的表情就发誓不再干了。但冷静之后,他悟出一个道理:“好卖的车,谁都会卖。别人不想卖的车,没人和我抢客户,我反而有更多的机会。”

心态一改,状态全变。他彻底打消了放弃的念头,而且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这一来,乐观和能力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许多人纷纷帮助他,甚至一位半身不遂的客户都极力帮他介绍别的客户。2005年,林文贵创下了台湾有史以来年度最高汽车销售纪录——205辆,而他那一年的收入也因此高达560万元新台币。2007年,林文贵获得第一届《商业周刊》“超级业务员大奖”金奖。评委给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他就像生长在悬崖上的兰花,没有土,没有水,悬崖上的风很大,自己却从细缝中活出精彩。”

运随心转,翻转一面是天堂。

问题咨询 篇12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设计实践方案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有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课堂上, 教师要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把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个性, 创设出能提出若干层次问题的情境,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想学的疑难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在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问题情境来设计一个合适的实践方案。其实, 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绝大部分都是从生活中来找的原型, 在教学中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方案设计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把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实际之中, 让生活实际为教学服务;二是设计的实践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乐于参加实践活动。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 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教师或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 从中筛选出那些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 明确探究方向, 也可以形成相关的假说或猜测。在问题阶段, 一要注意问题的合适性, 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想适合, 也要与学科课程内容相联系。二要提供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知识, 便于学生利用它们进行探究。三要有一定的难度, 既能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 又能让学生乐于尝到探究的成果。

二、自主实践, 解决问题

动手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 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数学实践活动课应该以数学为内容, 以实践为过程, 在活动中学习。如:观察、操作、游戏、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这些活动能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能使他们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对材料进行整理, 找出有规律的, 逐步抽象、概括, 获得数学概念的知识, 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个体有足够的时空进行思维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 另一方面也要当好主持人的角色, 对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及时引导, 让学生进行讨论、判断, 强化正确, 纠正偏差,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

此外, 还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唤起自主意识, 主动地学习数学。通过讨论活动, 开展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既体现了动态生成的课堂, 又使学生懂得和谐地与他人相处的要求, 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最终达到心智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万家企业下一篇:财政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