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学科建设(精选12篇)
急救学科建设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全国人口中有1 3%为老年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其中一半以上的老人迫切地需要急救服务,这使得院前急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变得非常重要,并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院前的急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才,急救体系
院前急救是在接到呼救信息后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对患者采取最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然后安全迅速的将患者转送到医院,在送院途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救护。抢救急重患者的首要环节就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用最短的时间,使用最好的技能和最少的资源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它具有时间短,工作环境差,疾病类种多,病情复杂,风险度高,以及涉及的社会层面广等特点。因此,院前救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急救知识和综合素质,熟悉各类疾病并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需要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和病情鉴别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做到很好的与患者和医生沟通。在院前急救中,一方面患者病情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药品种类的局限性,病情的难判断等都加重了救治的任务,更很难保证能够让患者或患者家属及时详细的了解所有细节,所以沟通能力的加强很重要。还有,团结协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由于院前急救医务人员较少,抢救过程中经常有患者家属参与院前急救和患者送院的全过程,家属一般会更密切的关注甚至监督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因此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沟通协作能力尤为重要,以免引起家属的误解,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对于如何加强院前救护人员的培养,有如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各类人员的院前专业技能培训
1.1 急救医疗专业人员
(1)不断提高急救理论知识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高科技车载急救设备被应用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急救医务人员要想跟上急救医学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更新专业知识。可以请有经验的主任医师来讲授急救专业知识,也可以派救护人员去参加各种医疗急救培训班,还可请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的病例给急救医务人员进行讲座。组织大家学习创伤、呼衰、心衰、中毒等专题及呼吸机的使用等,如遇到重大抢救事故时,要及时组织大家进行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总结,使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1]。(2)培养急救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在急救过程中,经常有患者家属参与院前急救和患者转送的全过程,会较为关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态度,参与急救的家属大多会因为患者的疾病而心情焦虑,情绪急躁,同时又缺乏相关的医学常识,很可能会在救护的过程中,和急救人员发生各种冲突。因此急救医务人员在救护过程中要善于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对于一些重症的患者,救护人员应该富有同情心,如抢救无效时,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很大,耐心的对患者家属做好解释,以避免各种院前纠纷的发生。(3)院前急救专业技能培训。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的无缝对接,对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因此,对急救人员来说,能否熟练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技能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急救中心对院前全体医护人员反复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的单项培训。定期组织综合性的急救演练。制定2人组或3~5人组进行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程序,训练急救医务人员应对突然事件的应变能力。努力做到全体急救医务人员均能熟练使用各种车载急救设备。
1.2 调度人员
调度人员是求救者发送信息的最先接收者,他要及时、准确的对急救信息和求救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对于病情紧急的求救者给与相关的远程医疗自救指导,并告知等待救护车到来。同时用最快的速度给急救车司机和急救医务人员发送求救信息,并对他们的院前急救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包括:(1)为出诊的急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重要信息,或患者有特殊需要的医疗设备及药品。(2)准确的为急救车司机发送求救患者的详细地址和能快速到达的最近的行车路线。(3)及时了解现场的急救情况及途中的救护情况,并协调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合理衔接,如遇到重大特殊的突发事故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并执行其指挥命令[2]。以上都是院前急救中的重要环节,它的执行程度和效果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调度员,需要了解各类急重病的特点,熟悉本地区医院的分布及类型,及熟悉本地区的道路交通环境,具备同情心、协调能力,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1.3 驾驶员与担架工
(1)救护车司机。急救车属于特种车辆,要求司机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良好的反应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救护知识和技能,在必要的时候能配合急救医务人员,更好的完成院前急救工作。但急救司机的本职工作必须保障驾驶和车辆安全,驾驶疏忽或者车辆故障都可能给院前急救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直接关系到院前急救的效果及全车人员的安全。(2)担架工。在我国一些老式小区,没有电梯,一旦出现危重患者就需要扶、背、搬等运送手段。因此必须对担架工进行搬运患者注意事项和担架使用方法的培训,比如脊椎骨折患者,重度休克患者等[3]。只有让担架工具备更多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1.4 加强普通大众的自救互救知识
(1)在社区中开展普及教育:政府应该在社区中更多的宣传和普及各类常见疾病的急救措施,也可以通过各类媒体或举办社区免费培训班,提高大众对突发急救的应对水平,更有效的提高黄金时间内救治成功率。(2)对“重点人群”的培训:公安巡警、消防武警、出租车司机、地铁公司等是所谓的特殊人群,他们多是第一目击者,因此在这些重点和特殊人群中普及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社会人群对突发院前事故的应变能力[4]。
2 提升急救人才的素质
每个急救单元的医护人员都应该有深切的同情心,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并且有着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全面的急救知识和应变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接到急救信息立刻出发,还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与所有的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一起齐心协力,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每一个生命。
2.1 培养政治素质
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患者着想,为患者负责,尽可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尽自己的职责本能,以专业的急救技能和有条不紊的救助过程让患者得以安心并以和蔼,自信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关心和关注,并由此对急救医护人员产生信赖。
2.2 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
在院前救护过程中,合理的分工和配合尤为的重要,如遇到有大批伤员的突发事件,医务人员也必须快速的完成急救工作。因此,急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急救技能,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和职业技能。
2.3 提高心理素质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相比,工作性质更为复杂,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严格监督下进行,其社会性强、随机性大、病情程度复杂等特殊性,这要求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能采取正确的急救手段,积极主动、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做到有条不紊的完成急救任务。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跟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急症患者通常会情绪低落,焦躁不安,悲观并担心自己有生命危险等不良心理因素。此时急救医务人员应该以专业的急救技能和有条不紊的救助过程让患者安心,安慰和关怀患者,使他们对医务人员产生信赖,让他们积极的配合急救医务人员的工作。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原因,如急救途中患者治疗无效身亡时,其家属可能会因为情绪激动而指责急救医务人员,经常出现家属动手殴打和辱骂急救医护人员。因此,急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并合理解释患者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加强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2.4 掌握各类车载急救设备的使用操作技能
现代的医疗设备已经越来越先进,一辆好的救护车一般具有现代的监测设备和各种基本的生命救治仪器,急救医务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对这些仪器的使用操作技能。
3 建立“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医学学科体系
3.1培养优秀的急救医务人员非常重要,建议对高等医学院的学科教育进行改革,增设急救医学专业,专门针对院前急救,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急救医学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并尽快使急救医学在教育培训项目、方式及发展方向上与国际接轨,培养一些复合型的急救医学人才[5]。
3.2在国内的综合医院建立独立的急救医疗机构,并加强对急救医疗的科学研究。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大力支持急救医学在课题上和项目上的研究发展。3.3加强急救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1)积极落实编制,以岗定人。(2)在学历、职称、数量、年龄上注重人才结构的合理化。(3)有计划的引进和培养急救医务人才。
3.4形成急救医生专业进修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1)积极鼓励和组织在职急救医生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班;(2)对没有受过急救医学专业教育的急救医生进行专业的定向的急救专业学习;(3)对接受过急救医学专业学习的急救医生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特别是培养其急救意识和培训其急救综合技能。3.5更加关注急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从政策上给予他们各方面的支持,比如建立独立的急救专业系统的职称评定,生活和学习上的支持,工资制度的改变,比如实行岗位年薪制度等。
4 总结
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院前急救机构及行为,并对这些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反馈检查,经常组织急救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对考核未通过者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找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组织大家进行成功经验的总结和不足之处的总结。形成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强化工作纪律和锻炼急救医务人员的体制和机制。严格执行请假销假制度,外出人员必须保持院方能够随时与其联系,以确保发生突发事故有大批伤员时,能够及时赶回参与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秋莲,李东华,范玉英,等.影响院前急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3):15.
[2]Lapostolle F,Desmaiziers M,Adent F,et al.Telephone-assisted Heimlichmaneuver[J].Ann Emerg Med,2009(36):171.
[3]刘纯,王玉俊,战维芹.开展全民急救普及培训是提升院前急救水平的关键[J].青岛医药卫生,2009(37):147-148.
[4]王一镗.努力加强和提高“第一时段”救治的质量[J].中国急救医学,2009(23):94.
[5]裘云仙(导师:王悦).公共管理视角下现代院前急救体系的建构[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0-10.
急救学科建设 篇2
贵航302医院 ICU 刘泽银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危重症监护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而院内急救则受急救模式的影响,往往导致患者救治延误,甚至极易诱发医疗纠纷。院前院内急救需要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协同完成,并像生产流水线一样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故称为急救一体化或院前院内急救链。
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ICU)是EMSS的重要环节,其应急能力和救治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技术水平和特色。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急救中心的运转模式,对于发展急救医学,提高重症医学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很多人看来,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就只是为了单纯的争取时间。但衔接不仅仅是为了争取时间,还为了科学有效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尤其是紧缺的急救资源,从而避免或减少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这就涉及调配谁、何时调配和怎样调配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制定必要的衔接预案;二是要进行强化训练和模拟演练;三是要在实际运用中注重相互配合协调。根据国内、外急诊医学发展模式,结合我院的现状和困境,将综合ICU与急诊科统一协作发展,建立融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为一体化急救运转的平台模式。从而达到完善学科建设、增强专业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
具体方法:
1、流程再造 进行功能改造,重新整合有效资源,再造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集急诊抢救、急诊手术与急诊危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救治体系,进一步畅通了“绿色通道”。急诊科处理一般的急诊疾病,急救抢救室重点应对各类急危患者生命的抢救,而重症监护室病房则承担急诊手术后及危重病人的进一步观察和抢救。上述分工有专人负责分诊与引导,保证各类急诊患者的救治安排更科学、合理。对急救“绿色通道”予以进一步强化,急诊科变以往的分诊、分流为多学科协作“诊、治”一体化的现场抢救平台。重症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有效、连续地救治,集多科会诊诊断、检查、及危重患者救治为一体,全部过程在急诊科内部经ICU介入下的多学科会诊一次性完成,实行救治环节的无缝链接。
2、设置固定的急救小组: 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并相互协调。患者送入抢救室后,立即由当班抢救小组负责实施基本生命支持及抢救(包括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护、中心静脉置管、急诊抽血化验、血气分析、洗胃等),并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制定后续检查及治疗方案(是否急诊CT、B超、溶栓或行心脏介入治疗)。如需紧急手术治疗者,请相关学科会诊,并立即送至手术室施行手术。病情较重但可暂时保守治疗者,或不需紧急手术者,送至ICU继续严密监护及后续治疗或进入各专科抢救室。在群体多发伤的抢救组织流程中,根据伤员的轻重缓急快速分类编号,同时指挥分类组、复苏组、手术组、监护组,各组分工协作,加快抢救进程;强调在按照“CRASHPLAN”检查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3、制定多学科衔接与协调机制,实行急诊一体化管理和协调,在实施抢救同时,当日值班的急诊和监护室医师、外科医师均参与抢救过程,拟订病员的整体诊治计划,并协调会诊各专科科室医生,实现急诊科患者诊治的一体化,减少会诊环节和推诿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大大减轻临床科室值班医生的前期诊断、抢救负担,改变以往的患者单由急诊医师分诊,而常遇到分诊不准确,又要转其他科室,带来救治的延误及纠纷;而进病房后,可能又因为需要做必要的相关检查,再次推到前楼CT、照片、B超等检查,甚至检查做出来了又要转另一个专科科室,这样搬动患者过于频繁,势必带来病情加重,医疗纠纷隐患的发生。
4、规范抢救室管理:建议对急诊抢救室进行整改扩建,抢救室能同时容纳4位急重患者的急救处置,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气管插管、呼吸球囊、心电监护、除颤仪、中心静脉导管、洗胃机、抢救车),满足一边抢救一边会诊的要求。
5、加强医护队伍建设:通过急救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医护队伍人员的业务能力的锻炼,培养一批急诊和重症监护专业医生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和呼吸机应用等急救技能,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和ICU医护人员一体化轮转,不断的培训再培训。
结果:
1、急救流程的完善: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救治平台,实行救治环节的无缝链接。急诊、急救和危重患者进入不同的救治流程,使急救患者得到最快速的诊治。完善而有效的救治体系可明显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2、提升业务能力:实施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可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急救专业团队,提高了ICU和急诊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急危重症病情评估与转运;
3、推动全院学科的发展: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的实施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更新了急救思路及理念,掌握如损伤控制手术、早期延迟低压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等新技术、同时结合临床开展科研,推进学科的发展。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的实施可为综合性医院急救模式的建立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把急救从“环节型”的分送转变为“全程型”的救治,确保了院前急救、医院急救、ICU和临床科室有机结合,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在成功处理各类应急事件与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亦可反映出该模式的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和应急能力。使危重伤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紧急救命手术,并能得到完善的进一步生命支持,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以上是我对ICU和急诊科的协作,建立完善的急救一体化系统的初步想法,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急救中心:辨识晕厥 现场急救 篇3
辨别晕厥与类似急症
辨明晕厥与类似疾病的区别,对于晕厥的急救很重要,以下列出几种类似急症的鉴别方法,供参考。
昏迷:意识障碍通常持续较长时间,恢复较难,而晕厥经适当处理常可自行恢复。
眩晕:主要感到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而一般无意识障碍。
癔病:发作时可有屏气或过度换气、四肢乱动、双目紧闭,发病前多有精神刺激,病员虽不语但意识清楚,多见于年轻女性,用暗示疗法(如注射生理盐水)常可奏效。
癫痫(俗称羊角风):发作时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与晕厥相似,典型表现为阵挛性和强直性抽搐,面色由苍白转青紫再变红,可伴有咬舌、尿失禁。
休克:临床上晕厥与休克并无明显界限,其鉴别主要在于休克的早期意识仍清楚,常出现焦虑不安、呼吸浅快、皮肤苍白湿冷、脉搏快且细弱,常有脱水、失血或感染病史。
现场急救
晕厥的现场急救原则是查明病因、清除诱因、尽早治疗,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将病员放平,松开紧身衣扣,并将双下肢抬高,呈头低脚高位,以利于畅通呼吸和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查看病员呼吸和脉搏。
2. 让病员处于空气流通处,立即掐人中、中冲、合谷穴,另可让病员嗅氨水,有助于病员恢复意识。
3. 清醒后,如有条件,可饮热咖啡一杯。如果怀疑晕厥和低血糖有关,可适量饮糖水。
4. 晕厥好转后不要急于站起,以免再次晕厥。必要时由家人扶着慢慢起来。
5. 如发现晕厥时病员面色潮红、呼吸缓慢有鼾声,脉搏低于40或高于180,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应及时拨打120,以免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小心预防
晕厥发生多有诱因,情绪紧张、疼痛、过度疲劳、看见出血及处于闷热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之中、空腹等都可能诱发。避免上述诱因和加强体质锻炼有助于预防晕厥的发生。为防直立性晕厥(直立性晕厥发生在人们快速坐起或站立时),睡眠时可将枕头抬高,以利于晨起时血压调节,坐起或站立动作宜缓慢,防止脑部血液突然快速流向躯干而出现脑部暂时缺血缺氧;为防排尿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这是由于过度紧张时,回心血量减少),平时不要储尿过久,尽量避免站立排小便。没有心脏病的年轻人,晕厥通常并不严重,不留后遗症,因此过多的诊断性检查和治疗是不必要的。然而在老年人,晕厥发作可能与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关,需要慎重对待。
小贴士
人中:人中沟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中冲:中指指端的中央。
谈院前急救现状及建设 篇4
1.1 院前急救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发生各种灾害因素在不断增多。 (1) 工业生产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 (2) 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3) 意外伤害、大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率的上升, 使院前急救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都需要快速的现场处置和及时的救治。
1.2 院前急救现有的能力不强。
随着城市建设加快, 城区不断扩展, 急救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偏远乡镇急救难以保障, 急救到达时间相应增长, 急救质量受到影响。对照国家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要求, 院前急救的建设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1.3 应对重大突发事故能力不足。
现有急救车辆配备不足, 急救应急物资及急救人员自身防护设备配备不足, 遇有重大突发事故, 车辆、人手、物资不足, 将难以应对。
1.4 民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还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但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很低, 遇到突发事件, 群众不会自救互救, 滞后于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2应对策略
2.1 建立三级网络, 完善联动平台等硬件建设
根据省卫生厅《急救中心 (站) 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的文件精神, 建立起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急救分站—急救站点的三级应急网络。规划无锡市所辖的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成立急救分中心, 负责辖区内日常急救工作, 遇有重大突发事件, 由无锡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 全市相互支援;在各个区建设急救分中心, 根据每个区的人口及地域情况配备相应车辆、物资、人员;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点建设急救点,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上增加院前急救功能, 根据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辖区人口及服务半径5-8公里选择15-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急救点, 每个急救点配备2辆救护车及人员编制。
2.2 急救调度指挥和信息化建设, 是急救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包括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有线、无线系统, 计算机管理系统, 急救网络及分站管理系统, 车载信息系统, 急救信息互联系统和领导应急指挥系统。院前急救分级调度系统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分轻、重、缓、急, 由系统自动排序下达派车指令, 为急救人员提供救治方案, 选派专用救护车辆及医疗设备, 解决目前病人排队等候, 重症、紧急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情况。另外, 在现有与“110”联动服务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联动服务平台, 按照应急、备急、平战结合的原则, 实现全市急救通讯信息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双向传递的实时化, 以及加强与医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与无缝隙连接,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网络, 实现急救统一指挥、就近出动、快速到达、服务高效的急救网络体系。
2.3 加强急救人员技能培训及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
急救中心承担着对院前急救任务, 同时还承担着对市民急救知识的普及任务。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群众对急救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急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建立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制度, 结合全员培训与各项技能比赛, 全面提高急救人员的自我防护与救治能力。通过走进社区, 走进工厂等的形式, 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班来逐步提高市民的急救技能。
急救学科建设 篇5
今年以来,我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三思三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转变全员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同时,我站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始终坚持将行风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发扬120“救死扶伤、分秒必争、严谨求实、争创一流”的精神,主动出击,真抓实干,克服困难,奋勇争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站行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
站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工作,始终把行风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面对日趋艰巨而繁重的卫生改革形势和工作任务,狠抓班子自身建设、思想和作风建设,以讲政治增强驾驭力,讲团结增强凝聚力,讲宗旨增强号召力,讲纪律增强自制力,讲监督增强约束力,促进班子成员思想上与时俱进,感情上融入职工,作风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严格自律,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工作斗志,扎扎实实的抓工作,抓实事,抓落实,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行风目标管理责任状,把各项内容细化、分解,做到上下联动,扎实推进。
二、细化方案
周密部署
为使整个行风建设工作做到步调一致,整体推进并扎实有效,我站制订了《慈溪市急救站2011年行风工作计划》,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站行风领导小 1 组,明确了今年行风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我站急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树立廉洁、务实、高效的行业形象,形成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急救事业的发展。
三、结合载体
力求创新
1、与“三思三创”活动相结合,开展了3次急救知识宣讲活动;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定期对受到我站服务的病人或病人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地提升了我站行风建设和急救服务能力;
2、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总要求,加强全体急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逢会必讲廉政建设活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深入开展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暨急救人员星级服务评比,以行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3、与站日常工作相结合,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四、加强业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
在行风建设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求职工对外树好形象,而且要求职工练就内功,以提高为病人服务的真本事。院前急救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我站一直把提高业务能力作为长期的任务,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外出考察等渠道,努力提高急救技能。今年组织业务学习4次,外出考察12人次。
虽然通过努力,今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希望还有差距,客观上有车辆和人员配置不足,急救站点布局不 2 到位等因素导致急救反应时间过长,回车率较高,群众的急救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也有我们部分人员服务不够热情、沟通不到位、技术不过硬等因素。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行风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水平。
慈溪市急救站 0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急救学科建设 篇6
在门诊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十几年来,我每天上班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抢救车内的急救器材是否齐备、完好,急救药品有无过期、变质和失效。尽管每天都重复着这一工作,但我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因为我深知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物资,只有确保急救物资的齐备完好,才能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保障。现将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例成功抢救病案与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
病例简介:患者兰X,男,30岁,因咽喉疼痛到药店买药,店员推荐该患者使用头孢类药物,但未告知患者需要做药敏试验。患者在服药几分钟后便出现皮肤瘙痒与荨麻疹等症状。患者随即前往我院皮肤科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紧、面色苍白、出冷汗、紫绀、脉细速、血压下降等一系列过敏性休克症状。听到医生的呼救,我立即将抢救车推到皮肤科诊断室,配合医生对患者就地进行抢救。按照过敏性休克急救方法,我先将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根据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随后马上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同时给予患者氧气吸入。经过这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胸闷气紧的症状消失,呼吸逐渐顺畅,血压回升至正常,根据医嘱又加入10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半个小时后,患者荨麻疹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在观察1小时后患者痊愈出院。
加强院前急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篇7
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才队伍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已明确应急救治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在国家和政府近年的大量投入下,全国院前急救机构的硬件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院前急救硬件的迅速提升,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急救医务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院前急救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1 院前急救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1.1 总量严重不足,需求缺口大
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全国院前急救从业人员共计11089名,以我国目前14亿人口计算,每12.6万人口才拥有1名院前急救从业人员,而国外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每万人甚至几千人就拥有1名急救人员。其中作为院前急救的主体力量,急救医务人员的现场、途中医疗抢救监护措施直接决定了院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果,直接关系到各类急救患者的愈后好坏。根据有关研究发现,我国每千人口医生数虽然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但已超过亚洲地区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全世界的平均水平[1]。但是,目前我国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医务人员数量甚少,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等独立型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紧缺的现象更为突出。以上海为例,全市目前院前急救人员数量仅及《上海市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数量的2/3,其中急救医务人员的缺口更是高达43%。北京相关媒体也曾在2009年6月以《京城120急救医生缺口八成,人员严重萎缩》为题,报道了北京急救医生紧缺的现状。
1.2 院前急救从业门槛较低,人员素质总体有待提高
院前急救服务具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中的特殊性,救护车是服务开展的载体,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快速转运的任务要求,决定院前急救服务团队由驾驶员、担架员和急救医务人员共同组成。由于目前我国对从事院前急救的驾驶员和担架员尚无明确的专业上岗要求,因此录入门槛较低,仅是在录用后经过单位简单的操作培训后就上岗工作。而从1982年~2005年,医学院校扩招,培养人才的总量增加了6~8倍[2],但因为院前急救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性质,使得应届医学毕业生,尤其是近年来长大的“80后”,均不愿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硕士以上学历、重点大学的优秀人才和大城市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几乎为零。而通过社会招聘的在职医师,则多数来自偏远郊区县的卫生服务中心或企业卫生保健站,多为大专及以下学历,专业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1.3 院前卫生人才短缺与浪费并存
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院前急救机构对群众的“120”呼叫服务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并且要求救护车上必须要配备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急救医生。而在院前急救服务的实践中,以及大量循证医学的数据均证明,并不是所有的院前呼救病例均需要现场、途中紧急医疗救治,以上海市急救中心为例,急救患者也仅占60%~70%,此比例在全国已属于较高。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得目前的院前急救机构运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急救医师的巨大浪费,这种制度缺陷造成的人才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状况已经相当严重。
2 院前急救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工作性质决定个人专业发展受限
院前医疗急救的主要功能职责是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减轻患者痛苦,稳定伤病情,防止再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安全、快速转送患者。专业院前急救医师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和院内医师相比较,具有特殊要求,要熟悉临床各科疾病,具有更广泛的医疗知识与相关操作技能,但是,由于院前急救仅仅局限于患者现场与途中的短暂医疗救治,客观条件决定只能以对症处理为主,专业难以向深度发展,与院内专业的高、精、尖无法相提并论。在现行以院内为主的临床考试晋升体系内,由于平时工作与院内临床存在较大差别,造成院前急救医生知识面以及实践技能与临床类的考试要求严重脱节,院前急救医师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与影响,发展空间非常狭小,难以出医疗成果。院前急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同年毕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工作时间越长,专业差距越大。客观事实的存在,使经过正规医学院校教育的毕业生很难有长期坚守院前急救岗位的信心。
2.2 工作风险与个人待遇不相匹配
院前急救的救治对象复杂,病种涉及面广,且多病情危重;救治环境复杂、恶劣,有半野外工作性质;工作时间不规律,超时超负荷工作经常发生;还有可能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灾害事件、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存在较大潜在风险,急救人员需具备超常的应变能力与心理承受力。而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更由于是“单兵种”操作,缺乏上级医师的及时指导和团队的协助,工作具有“执业风险和人身风险”双重危险。但是,目前全国院前急救系统待遇水平相对于卫生系统的各类医院普遍较低,与同级别公共卫生机构(疾病控制中心、血液中心等)的同类人员收入水平相比也属于偏低,尤其是急救医务人员。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曾在2009年对单位35岁以下近200名急救一线医生、驾驶员、担架员、调度员等青年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对院前急救职业的单位发展、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总体满意度一般,但在报酬收入和福利待遇方面,不满意率均超过50%,其中对报酬收入满意的仅为29.3%。而在整个调查群体中,青年急救医师群体在各方面的满意度更低[3]。
2.3 职业社会认可度低,精神压力大
院前急救发展较晚,目前,在我国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分类中,与急救医学相关联的只有二级学科的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医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尚无独立的职称系列,社会民众、甚至是医疗卫生行业内人员都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内容缺乏了解,重视、认可程度普遍不高,加之救治现场经常有许多围观群众,不利于正常的医学检查与治疗开展,而且急救人员还会经常受到不了解院前急救情况的群众的无端指责与谩骂。与院内相比,急救人员尤其是急救医务人员精神始终处于“走钢丝”的高度紧张状态,长久以往,严重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工作信心和身体健康。
2.4 高强度工作缺少退出机制
院前急救的工作特性决定院前急救人员,包括急救医生都要参与患者的抬抱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独居老人日益增多,患者的抬抱工作已成为院前急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提出一定的身体素质要求;长期的院前急救工作,也使得很多职工患上腰椎等职业疾病;担心年老体弱后无法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但又无处可去的困扰,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的医学生不愿意选择在急救中心就业;已经在急救中心工作的人员(尤其一线)也没有归属感,不能安心本职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2.5 社会的进步,人才选择多样性的增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力凸显出重要位置[4],青年人的择业取向更加多样化。随着国家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和培养人才力度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面将更加宽广,流动性将进一步加大,随之而来的是争夺人才的竞争加剧、人才用工成本的增加。院前急救专业自身性质决定的高强度、高风险、低安全系数等一系列客观的不利因素,均是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严峻考验,必须充分考虑由此产生的自然减员和人才流失的加剧。
3 稳定院前急救人才队伍的若干建议
3.1 近期建议:加大财政投入
在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框架下,适当提高急救人员,尤其是急救医务人员待遇,设立岗位风险特殊补助。
鉴于院前急救工作具有职业风险大、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事业发展空间受限等特殊性,在即将全面开展的绩效工资改革中提高急救人员,尤其是急救医务人员收入标准核定额,急救人员收入应等同或略高于同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同类人员收入水平。同时,可考虑设立院前急救人员岗位风险特殊津贴,通过在社会层面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建立专门奖励基金制度等措施,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据相关考察,在大多发达国家及地区,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均处于社会较高水平;以中国香港为例,其院前急救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且在职期间享受公有住房分配等福利待遇。
3.2 中期建议:完善政策法规
3.2.1 加快急救立法进程,为院前急救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与支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保障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院前急救系统的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国家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灾害事故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但目前尚无全国性的完全针对院前急救的法律法规,院前急救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障,院前急救行业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缺乏必要的力度与依据,其建设与发展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急救方面已普遍立法,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台湾地区有《台湾紧急医疗救护法》以及配套的《细则》,而香港特区的院前急救属于消防急救范畴,在《消防条例》中予以了十分详细的工作准则与法律责任。当前,社会公众对院前急救的认知度普遍提高,对院前急救的发展呼声与日俱增,院前立法工作已具备了社会广泛支持与理解的基础。
3.2.2 合理定位,探索和提供急救医务人员事业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根据院前急救工作的实际需求,积极争取参照“乡村医师中执业助理医师可单独行医”的政策,允许执业助理医师独立开展院前急救工作,执业合法化;大力促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的建立,制定单独的院前急救职称晋升系列,包括急救医士职称、急救医师职称系列(初、中、高级)、急救护士职称系列(初、中、高级)、急救调度员职称系列(包括普通急救调度员和急救调度医师),从政策上为院前急救医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
3.2.3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分层次救护,探索实施医疗救护员制度。
医疗救护员,是2005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第四批新职业,已正式纳入卫生行业特有国家职业范围。医疗救护员是运用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伤病员施行现场初步紧急救护的人员。医疗救护员既不是专业的急救医师,又不是仅接受急救普及培训的群众,而是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一个新兴的职业[5]。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主体力量就是医疗救护员(EMT)。
鉴于院前急救人员,尤其是院前急救医师严重不足的现状,积极探索引入卫生行业新兴的职业——医疗救护员,制定医疗救护员初、中、高级技能等级职业鉴定和评审标准,建立医疗救护员队伍,通过相关政策法规保证医疗救护员持证上岗的合法化,逐步替代现有的驾驶员和担架员等急救辅助人员,走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
3.2.4 加快院前急救行业从业人员退出机制的探索。
鉴于院前急救一线工作具有高职业风险、高劳动强度等特点,积极争取国家相关倾斜政策,纳入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允许长期连续在一线工作的院前急救人员提前5年给予正式退休待遇。同时,充分利用医改意见中“允许执业医师多地点执业“政策,探索急救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康复机构相互交流与合作模式,为急救医师到一定年龄转岗乡镇医生、全科医生、社区医生提供条件。
3.3 远期建议:建立培养体系
3.3.1 建立保障院前急救医师正常来源的培养机制。
在执业助理医师独立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合法化的基础上,与教育系统协商,建立院前急救医学专业,明确急救医师培养机构,通过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三定”培养方式,建立保障院前急救医师队伍正常来源的培养机制。同时,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以进修、挂职、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发展研究生以上层次的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6],提高学科、行业的长远建设能力,促进院前急救医师人才队伍建设。
3.3.2 建立医疗救护员专业培养和培训体系。
通过中等职业专业教育,保证医疗救护员的来源;设立符合院前急救服务要求的行业准入制度,保证救护员的资质与水平;开展救护员等级培训继续教育,提高医疗救护员素质。完成现有急救驾驶员与担架员的再培训,通过资格认定,实现岗位的转换。
院前急救卫生人才,是院前急救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基础和保障。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道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和技术较高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结合院前急救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定位,系统实施,近期治标,远期治本,吸引优秀人才,稳定现有队伍,从而有力促进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裴丽昆,David Legge.中国卫生人力培养面临的政策挑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8):527-530.
[2]李建,张光鹏,李颖,等.中外卫生人力配置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7):507-510.
[3]顾璇.上海市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矛盾与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杂志,2009,12(3):142-143.
[4]孙凯洁,罗涛.构建三甲医院人才流失预警体系初探[J].中国医院,2010,14(8):40-42.
[5]茅志成.医疗救护员[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
急救学科建设 篇8
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 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急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1]。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 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也是院内临床急救的基础。其目的是抢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因此, 快速、准确、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军队医院的不断调整, 一些中小医院在编制、体制上不断被压缩, 而承担的任务却没有减少, 因此加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小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从而实现“平时保健康, 战时保打赢”的目标。
1 主要做法
由于目前处于和平年代, 因此急救技术和急救经验的积累只能在平时的医疗实践和训练中实现。因此, 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机制, 对于提高医院整体院前急救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1 健全急救组织, 制定急救预案
目前, 由于中小医院编制少, 不能组建专业的院前救治队伍。因此, 应先以健全组织为主, 成立以急诊科为基础的院、科两级急救组织。在医院级成立由高级职称专家组成的应急救治指导小组, 急诊科抽调经验丰富的资深医护人员组成院前急救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确保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救治, 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院前急救能力。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周围社情民情, 科学预测医院可能面临的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院前急救预案。预案要明确院前急救小组各级人员职责, 设定启动应急急救的程序和方法, 科学划定应急急救的种类, 规定每种急救方式的工作流程, 确保预案一旦启动, 能够各司其职, 高效运转。制定严密的抢救制度, 在挽救患者生命和急救医生能够快速正确地处置病情的基础上, 正确规范急救护理流程, 科学制定《常见重症抢救预案》和《危重病员抢救规则》。同时, 制定心脏病、休克、脑血管病、中毒、急腹症等常见急症的相应抢救护理流程图,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时, 应立即停药平卧、保暖、氧气吸入、通知医生→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应用激素类或抗组织胺类药物根据病情发展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
1.2 确立急救目标, 加强互联互通
根据院前急救的任务类型, 制定急救目标。首先, 要在时间上保证院前急救出诊的快速性, 做到目标明确、路线熟悉。其次, 要正确运用急救药品, 院前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最后, 要严格落实院前急救护理记录质量, 从根本上提高院前急救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立无缝链接的院内急救通道, 院前急救人员在对危重患者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 及时与院内相关科室沟通告知患者的情况, 必要时可通过电话获得对患者更准确的抢救指导。与此同时, 相关科室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安排医护人员在专用电梯口迎接, 患者进入病房后, 院前急救人员与病房医护人员一起投入抢救, 并严格做好交接工作, 从而确保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链接[2]。
1.3 完善急救配套设备, 科学配置急救人员
目前, 军队医院的卫生装备器材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新, 但部分中小医院现有设备仍不配套, 技术性能差, 对民用医疗装备的依赖性过大, 制约了院前急救能力的建设, 因此必须科学筹划, 加大投入, 加快建设。
(1) 加强救护车的配备。救护车一般有2种类型:普通型和危重病监护型。普通型救护车设备包括担架与运送保护用品、止血用品、人工呼吸器具、绷带夹、手术器械、急救用具、夹板、护理用品、消毒器具、必要的药物、一般消毒液等。危重病监护型救护车在以上基础上还备有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气管插管、自动血压计等。除了上述医疗器械外, 根据常见内外科疾病种类, 还应随车配备内科急救箱、外科急救箱等, 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的需求, 提高应急救护的质量。救护车内仪器应定点存放, 专人管理, 任何人不得擅自挪动, 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取用。护士要及时检查车内急救仪器情况, 确保仪器完好率100%, 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车内急救药品也要建立药品一览表, 内容包括物品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失效期、数量等, 每次都要专职护士检查签名。每班次“120”护士都要仔细对照一览表, 检查急救物品是否齐全、过期, 药品封袋是否完整。如药品物品使用完, 要及时补充。在一览表上做好记录, 每月一张表, 以便核对, 同时内外急救箱亦建立物品一览表, 以便核对。由医院根据急诊科室人员表现, 选派1名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主管护师兼任设备管理员。每2周必须对救护车内急救物品、药品进行大检查, 如有异常情况, 及时修正, 确保抢救物品完好。
(2) 坚持多法并举。针对人员难固定、训练难落实、业务难提高的情况, 灵活采取有效举措, 科学配置急救人员, 不断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技能。参照相关急救单元的人员组成[3], 院前急救由急诊科具体负责。每天院前急救各有1名医生、护士、司机值班, 值班人员分工明确, 保障医疗抢救设备、药品、通讯、运输工具正常运转。
(3) 抓好专业培训。院前急救护士必须是护理专科学校毕业, 经过1~3 a的临床专科轮转学习后, 才可参加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院前急救医生应是正规院校毕业, 大专以上学历, 参加正规住院医生培训不少于3 a, 熟悉院前急救操作规程。同时, 鼓励急救人员个人自学, 医院将对取得高一级学历的在职人员实行报销学费的奖励, 从而不断增强急救队伍的专业素质。
2 对策及建议
正确、及时、有效地进行院前现场急救, 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4]。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 关键在于平时准备, 除了必要的设备建设以外, 关键要明确急救的操作流程, 探索多种可行的训练方式, 加强急救人员训练, 把急救训练与平时的任务结合起来, 真正使急救训练落到实处。除了立足岗位培训外, 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 重点突出急救医学特色。
2.1 明确急救流程及培训内容
院前急救要严格执行卫生部急诊管理要求, 定期开展抢救技能培训, 保证各类应急救治时间。培训主要以心肺复苏为主, 其基本流程如图1、图2所示。
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1) 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 (2) 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 (3) 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 (4) 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 如除颤仪、监护仪。
参与急救的人员每年进行1~3次理论和实践学习, 包括院前所有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保养、适应证、注意事项以及设备的结构性能、模拟抢救操作演练及熟悉车内设备放置位置等。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每年对全科人员考核一次, 确保人人过关。此外, 要提高护士的急救应急能力, 使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驾轻就熟, 并密切配合医生。对新增仪器由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设备相关问题培训, 待医务人员能熟练掌握仪器各项操作后, 才能投入临床使用。
2.2 明确现场及途中急救措施
(1) 对重度昏迷和口、面、咽部外伤出血, 有呕吐物、血液等误吸引起的呼吸道梗阻者立即行气管插管, 防止因呼吸道梗阻引起的缺氧和器官损害,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2) 对严重多发伤, 伴休克者应有效制止活动性出血, 立即吸氧, 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 快速输液扩容;胸腹部外伤怀疑出血者可行诊断性穿刺, 病情危重者立即通过“生命绿色通道”, 将患者转移至创伤手术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 力争在30 min内采取手术。 (3)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多为开放性伤口, 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伤口局部包扎, 以减少污染和防止再出血。严重出血或活动性出血者应及时压迫止血, 盖上无菌纱布后加压包扎, 有脑膨出者应防止膨出破裂及受污染, 尤其枕部较大的膨出物, 需用无菌碗、碟覆盖或纱布圈保护包扎;耳鼻漏者, 应保持外耳道和鼻孔周围的清洁, 严禁堵塞和冲洗耳鼻道, 避免漏液逆流, 导致颅内感染, 还应快速给予止血剂和静滴20%甘露醇, 同时对昏迷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窒息。 (4) 开放性外伤者, 先进行清洁、简单包扎、止血、止痛、防止感染, 对颈部、四肢外伤有效固定, 避免损伤加重。对胸部外伤合并肋骨骨折者给予胸带固定, 闭合性气胸导致严重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 做到稳、准、轻、快。 (5) 发生外伤后, 意识清醒者会因突发严重外伤产生恐惧感, 造成不良心理刺激, 迫切要求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因此, 医护人员要以从容镇静、和蔼可亲的态度, 熟练的操作技巧, 合理的心理疏导、心理抚慰和必要的心理治疗, 给予他们安全感, 尽快赢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创伤的信心。
2.3 科学统筹急救资源, 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伤病员的生命和救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救治的时机。美军研究了越南战争伤病员阵亡和伤死的情况, 总结出了“黄金救治时间”理论[3]。因此, 为院前急救患者开辟急救绿色通道, 能够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痛苦。
目前, 军队中小医院保障的干休所老干部正处于“三高期”, 急症发病率高, 正确的院前急救非常关键。利用有限的急救资源, 建立科学的院前急救帮扶机制, 开辟急救绿色通道非常关键。对基层医疗组织要帮助成立急救小组, 根据老干部所患病情况制定个体化抢救方案, 每季度定期到干休所进行模拟抢救演练, 通过彼此间的互联互帮, 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保证患者在危急时刻得到及时救治。
3 结语
在新阶段, 军队中小医院的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 也存在很多机遇, 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 既是和平年代的重要任务, 也是为未来战争战伤救治做准备。院前急救预案的科学制定、药品器材规范的管理、急救人员的科学组训、急救绿色通道的开通, 不仅保证了军地患者院前抢救的成功率, 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 提高了战时卫勤保障力。
参考文献
[1]范锦.谈如何促进院前急救发展[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5) :139.
[2]严梅凤, 陈奕雯, 唐江鑫.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护士, 2010 (1) :152-154.
[3]王烈明, 张灼, 卢军, 等.“前出急救单元”的优化构想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7) :100.
急救学科建设 篇9
1课程介绍
《急救护理学》课程属于本科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 是临床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体系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 即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急救理论主要介绍院前急救、心肺脑复苏、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及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 急救技能重点围绕院前急救技术, 要求学生在学习此课程后树立良好的急救意识, 培养系统的急救思维, 掌握扎实的急救理论和实用技术。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教学新框架
2.1 紧跟学科发展, 完善教学大纲
随着现代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等新兴学科的建立, 国内的急危重症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 随之《急救护理学》纳入了护理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由于此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高, 过去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已不能满足临床对学生急救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为适应学科的发展, 笔者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由过去的28时增加到36时, 并且相应提高了实验课比例权重, 实验与理论学时之比由1∶3增加到2∶3;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ICU、CCU、PICU等科室的临床见习环节, 强化急救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在前期护理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完成的前提下, 本课程为学生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2.2 合理利用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是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1]。笔者先后选用了周秀华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急救护理学》和《急危重症护理学》。近5年, 我系教师先后主编或参编2本《急救护理学》省规划教材, 还摄制了《急救护理学》教学录像, 为学生自学、教师备课 (特别为新教师的培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以最大的信息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们掌握实用有效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及优化调整。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 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 优选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注意体现各单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前后衔接, 做好整体安排, 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理论授课时, 按照“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 以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为线索进行讲解, 将部分章节进行整合, 使学生有整体的概念。《急救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 在教学中注意与其他临床专业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 知识的交叉渗透, 以实现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考虑到学时数较为紧张, 并且部分章节与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相关课程中的内容重复, 笔者删除了休克、创伤和常见临床危象等章节, 重点介绍其他课程没有出现的急救护理病种和常见的急救护理知识, 从而达到突出重点, 优化教学的目的。
2.3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条件的改善、硬件的配置是《急救护理学》课程建设的保证。《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此急救护理学教研室配备了先进的急救实验教学设备, 如多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创伤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心电监护、除颤仪等, 以生动、直观的场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通过教师分小组示教、指导每位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自评与互评、实验室开放等,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来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2.4 建设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过硬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适应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发展的形势, 我系始终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生水平。对青年教师采取导师制培养, 新分配教师先从实践教学培训, 逐渐过渡到理论课的教学。对讲师以上的青年教师, 采用自主选择的方式, 进入临床或教学单位接受培训, 使被轮训的教师能较好地从事教学与科研。选派高年资教师参与国内、外护理教育交流或研修, 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新动态和医学知识的新进展, 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鼓励教师编写教材, 申报各类课题。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 使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 结构不断优化。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坚持每年不少于3个月的医院临床实践, 以提高双师素质, 加强教师临床实践教学素质。目前, 教研室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及职称结构均比较合理的梯队, 在教学和科研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2.5 实行多元化考核, 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考核护生的实际综合素质, 检测教学设计的效果, 笔者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力求考核更加客观全面。一是考核学生的平时理论知识, 包括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内容及最新进展;二是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 事先设计急救病例, 学生现场抽签, 包括考核实验素质、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三是考核学生的急救意识。课堂上所学的急救理论最终要服务于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践这个特殊的环境中, “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急救理念是尤为突出和重要的。通过这种“三合一”的考核方式, 既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 又考查了学生基本操作水平和急救意识及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3.1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课程目标, 笔者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PBL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情境设计、交互式、讨论式等, 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中暑、淹溺、触电”时,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 自行设计急救的现场, 并分组列出救护措施, 然后再回到书本, 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这样在互动与讨论式教学中,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整体综合急救能力。在理论讲授“急性中毒”、“重症监测技术”章节, 通过安排临床见习,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合理地穿插具有新颖性、启发性, 又带有热点问题的知识作为点缀和启迪可加深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心肺脑复苏”时, 穿插“2000心肺脑复苏指南”与“2005心肺脑复苏指南”, 并加以联系和对比, 从而激发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有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思维。
在教学中,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得当, 常常可以把原来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重症监护”一章涉及了ICU的环境与设置等内容, 单纯通过课堂生硬的讲解往往难以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为此我们特地自行摄制了CAI课件“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 (已由解放军音像出版社出版) , 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收集到的动画、声音、文本、图片等组合制作成课件, 变原来的静态为动态、抽象为宏观,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3.2 注重实践教学, 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急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目前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2], 必须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并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从而解决问题。由于临床见习条件及病种所限, 学生演练及独立操作机会少, 传统的《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多注重急救护理单项技能训练和考核, 以演示性教学为主, 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临床实际运用能力较差。鉴此, 笔者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 将临床真实急救病例引入实践教学中, 并建立了急救病例库。在教学中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让学生根据急救病例自行设计急救护理预案,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的能力”[3]。在综合实验中, 学生不但要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术、心电监护、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技术, 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护理学基础中的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吸痰、吸氧等操作技术。针对临床急救病例, 学生自行设计急救方案, 群体配合抢救训练, 把学生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4], 弥补了传统单一实验教学的不足, 提高了学生急救应诊能力。
《急救护理学》课程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急救技术, 旨在胜任今后的护理工作。如何根据护理专业课程特点, 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中架起桥梁, 使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更接近临床, 缩短护生向专业急诊护士转化的过渡期, 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将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
摘要:《急救护理学》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校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为核心, 进行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改革, 对提高和改善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急救护理,课程建设,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英, 雷家琼, 扬敏, 等.浅谈诊断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20 (8) :979-980.
[2]宋洁, 张淑香, 杜静.《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5) :12-13.
[3]丁伟.重视实验室的创新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科教育, 2003, (3) :16-17.
急救学科建设 篇10
1基本资料
417例死亡病例中, 男228例, 女189例;男∶女=1∶0.83;年龄1个月~103岁, 中位年龄70.22岁。死亡原因见表1。
2讨论
本结果显示, 院前急救主要发生在社区 (93.29%) , 与一些大城市的统计数据相仿。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是社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 其发病将日益增多, 社区急救将更有实际意义。在美国, 公众急救意识极强, 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高达89.95%, 认为在最初数分钟内提供的救护非常关键, 因这一时段 (数分钟至十几分钟) 往往是救命的“黄金时刻”, 为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止血等初步救治创造了条件[1]。
2.1 加强社区急救工作, 缩短呼救响应时间, 减少病死率
我院负责辖区 (包括管辖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 20万余人口的急救工作, 平均到位时间为9.5min, 与其他医院一样, 很难满足呼吸心跳骤停后前4min最佳抢救时间的要求[2]。因此, 建立社区急救网才能达到在“黄金”时间内及时救护发生在社区的危重患者的目的。
2.2 培训社区全科医师
开展社区急救网的建设首先是开展对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3], 因全科医师除肩负常见病的防治, 还承担着为社区服务对象进行防病治病的健康教育, 其中包括家庭急救常识的普及教育、学会如何进行院前急救和安全及时转运[4]。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积通过短期学习、定期授课、进修学习等方式, 积累更多的危重症抢救经验和社区急救知识和技能, 为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参与社区急救做好准备。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教育, 坚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卫生防病宣传。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其疾病的病情、预后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 避免患者情绪过度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等诱因, 以减少猝死的发生。针对中毒、自缢致死等死因, 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使居民身心得到放松。在社区居民中普及以心肺复苏术为主的初级救护知识。现代急救的基本理论之一即全社会参与, 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的广泛普及推广, 使许多濒临死亡的伤病员得以生还, 第一目击者的现场初级救护, 是现场复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在院前急救资源未抵达前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 为“120”抢救及院内抢救赢得更多宝贵时间。在“120”到达后, 积极配合做好下一步院前急救工作, 双方充分配合, 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急救服务。利用医院的人才和设备优势, 定期派出有经验的医师到社区服务, 承担社区的医疗急救和培训工作, 提高社区的整体医疗水平;同时, 也提升了医院在社区群众中的地位和信誉, 充分发挥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时启标, 吴冰莹, 张子彬, 等.现代临床整体急诊救护治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1:7.
[2]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8.
[3]关继华, 周鹏.建立社会型急救网络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 2010, 4 (2) :14.
急救学科建设 篇11
对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于是就产生了“黄金1小时”,以至“白金10分钟”的理念[1]。一旦遇险,能够给予患者最快救治的不是专业急救人员而是现场第一目击者,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3月中心成立了“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已拥有的良好的硬件设施,通过对“组织协调、师资、教材与课程、教学模式、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培训基地”建筑面积达500m2,包括:报告厅1个,标准教室2间,另外还配有教具室、休息室等。教学设备有:多媒体示教系统1套,VCD及电视机1套,急救操作模型20套,包括:成人与儿童心肺复苏模型、创伤急救模型、婴儿气道梗阻急救模型、AED除颤模型等,高级生命支持模型2套,培训专用笔记本电脑1台。
运行模式具体做法如下:①良好的组织:由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培训基地”各项工作,在宣传、培训人群安排与协调、培训资料等各方面得到了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具体教学考核工作则由培训基地负责安排协调,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②合格的师资:培训师必须是具有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导师资格,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 2003软件,教学模型操作标准、规范、熟练,才能从事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③合理的教材与课程:以美国心脏协会健康从业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和健康从业人员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创伤救护课程为主要培训教材。培训内容方面:将徒手心肺复苏术、海氏急救法、创伤急救3项技术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意外伤害与家庭急诊急救中的部分内容为辅助教学内容。④多媒体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注重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首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再结合投影设备输出、播放,做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操作练习在操作室进行;其次,培训师在教学模型上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再逐一指导学员进行操作练习;然后,学员根据各自情况在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⑤效果评估:为明确培训的效果,在每次培训的最后都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培训师将已准备好的考试试卷与操作评分表对每位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由两位培训师共同负责。以理论成绩85分以上,同时,操作成绩85以上为合格;以理论成绩90分以上,同时,操作成绩95分以上为优秀。
结 果
2010年3月~2011年6月举办了30次初级急救培训班,共对828名普通人群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考核,最终的结果是828名培训学员全部合格,其中有143名达到优秀。
讨 论
我国公共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发展不平衡,全民普及率低,有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及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不容乐观,急救知识培训需求量大,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與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虽然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目前尚无系列完整、持续有效的培训模式可循,且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3]。“培训基地”作为专业且固定的初步急救培训场所,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在公共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急救知识的普及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规范、有效、便捷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虽然还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系统普及急救知识,但这种普及途径覆盖面广,过于松散,确切接受的人数和普及效果尚待商榷。举办规范化的初步急救知识培训班将是重要的模式之一。同时,要保证急救知识普及的质量,就必须要很好的组织,要有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材,要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要有合格的场地和教具。以“培训基地”目前的基本条件及现在的运行模式完全达到上述要求,事实也证明,“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在急救知识普及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忠杰.白金十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概念与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
2 王一镗.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3 袁晓丽,等.1999年~2008年国内公共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状况分析.中国急救医学,2010,30(6):567-569.
急救学科建设 篇12
1 高校医院社区急救的现状
1.1 急救机构健全。
高校医院是教学、科研、实践、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直是学校重视的部门, 校医院的院长由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均强的人才担任。一般急救小组是校医院院长、业务副院长负责领导, 较大的卫生应急如SARS和“甲流”危及公共卫生的潜在可能等应急小组都是主管校医院的校级领导挂帅, 指导全面工作, 小组成员是各科室的业务骨干和护士中的精英及药局、辅助科室、后勤的负责人。
1.2 急救设备简单。
急诊室设在一楼, 急救设备有心电监护机、除颤器、洗胃机、吸痰器、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胃肠减压管、简易呼吸器、便携式氧气瓶、氧气袋、急救箱、急救药品 (30余种) 、夹板、颈托、担架、轮椅、救护车。
1.3 急救培训。
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医护人员到三级甲等医院或专科医院进修学习, 主要是到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骨伤科等与高校医院急救病种相关性强的科室实践。同时请急诊专家来医院面授基本生命支持等急救技能, 学习实践后急救诊断水平和急救能力明显提高, 如胸痛待查、昏迷待查、呼吸困难待查等诊断已经被急性心肌梗死、酮症酸中毒、低糖休克、脑卒中、低氧血症、气胸、哮喘等明确诊断所代替, 现场急救后运回本院治疗的病例数增加, 转诊抢救的病例数减少。
1.4 突发事件有预案。
社区急救不仅是常态下的日常急诊急救, 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2]。2003年“SARS”和2009年“甲感”流行时, 学校均给予高度重视, 校医院第一时间做出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小组。准备好预防防护用品及治疗药物, 宿舍区、教学区、行政区、家属区消毒, 随时准备与校园外封闭, 设置隔离区 (独立楼房) , 开设急救病房, 安排医护、药局、辅助科室、后勤值班表, 建立24h待命制度, 设立教室、宿舍、食堂的卫生监管制度, 同时组织全院人员和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恐吓心理, 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预防流行病的发生。事实证明机制健全、措施得当、准备充分、预防得力、效果明显。
1.5 5年来社区急救资料统计情况。
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社区急救85次, 其中骨折12例, 酮症酸中毒8例, 急性心肌梗死6例, 脑卒中6例, 坠落伤5例, 酒精中毒5例, 胰岛素注射过量5例, 胃痉挛4例, 低血糖4例, 痛经4例, 气胸3例, 癫痫发作3例, 误服药物3例, 小儿高热惊厥3例, 食物中毒3例, 服毒1例, 吸毒过量1例, 空巢老人求助12次。现场急救或处理后根据病情及患者家属意见运回本院抢救或治疗56例, 根据病情及患者家属意见通过“绿色通道”转运到大型医院21例, 现场救治无效死亡1例, 转运后跟踪得知死亡2例。
2 高校医院社区急救优势
2.1 急救范围半径小。
校医院服务辖区半径为30m-1500m, 医疗服务覆盖近3万人, 教学区、宿舍区、行政区、家属区的块状分布及楼号规律编码, 非常利于急救人员或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
2.2 呼救反应时间短。
校医院设立内线和外线两个急救电话, 值班护士接到求救电话后, 立即报告急救组长, 组长迅速组织急救成员携带急救设备、药品跑步或乘车奔赴现场, 一般10min内到达, 平均3~6min, 社区急救较“120”急救中心急救反应时间短[3], 保证良好的急救时效性, 提高急救效率[4]。缩短呼救反映时间, 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无治疗期”, 使其成为院前急救的延伸和前移[5]。
2.3 急救服务意识强。
校医院在急诊急救方面加强管理力度, 各科室都有随时参加急救的意识, 急救设备操作熟练, 急救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急救对象是校内的师生和家属及附近居民, 师生体检或日常医疗多有接触, 拥有熟悉亲近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第一”的理念, 急救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明显突出。
2.4 社区情况掌握好。
每年的教工常规体检, 便于疾病筛查和危重病重点登记, 逐年体检结果的综合分析, 对于慢性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等有高危可能的预判, 加之门诊临床医师对高危患者的情况掌握, 当急救小组得知患者姓名时, 社区急救的内容已经大致心中有数, 出发前急救准备又快又有针对性,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按照就近、就急、就能力和尊重患者意见等原则进行急救[6]。社区情况的良好掌握, 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地医疗急救服务, 特别是对空巢老人以及危急重症等高危人群, 更有其特殊意义[7]。
2.5 院内抢救和专科转诊基本做到无缝隙衔接。
社区急救为院前急救奠定基础, 初步处理后病情稳定或好转的运回本院进一步救治, 病情不缓解甚至危险加重, 迅速联系“120”或利用校医院已经建立的“绿色通道”立即运往目的医院。接警登记时因为特别了解病情, 建议家属同时呼叫“120”, 争取更多的急救机会, 做到社区急救和院前急救及院内抢救的无缝隙衔接, 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 珍惜“白金10min、黄金1h”的宝贵价值。社区急救与“120”如何配合决定社区急救网络作用的大小, 所以说, “应急救护”可视为社区健康保障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8]。
2.6 针对性全科医学培训见效快定期外出培训和请专家进门面授急救知
识与技能, 同时了解培训医院不同科室的急救专家, 对外拓展了“绿色通道”, 促进社区急救与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的无缝隙衔接, 对内明显提升高校医院社区急救能力。5年来进入现场时间缩短了, 急救正确诊断率提高了, 急救成功率上升了, 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信心增强了。
2.7 医患关系好, 医疗纠纷少高校医院的医患关系奠定在服务至上的
基础上, 加之每年体检、医疗的接触, 建立良好关系, 校医的诚信度较社会医院高, 还有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医疗中, 使患者产生依赖感, 这些都利用社区急救现场中患者家属配合救治, 服从指挥, 医患双方一致性高, 产生纠纷少。
2.8 费用低, 满意度高高校医院多非三级医院, 收费标准低, 急救的
人工和车辆等免费, 还有大学生的公费医疗待遇, 急救费用远远低于社会医院。高校医院对区域内的急救工作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优势[9], 急救到场速度快, 效果好, 费用低, 自然满意度高。
3 高校医院社区急救的未来建设
3.1 了解自身不足, 逐步改善。
自身不足首先是急救设备简单、落后;其次缺乏急救专业人才, 救治病种有限;再有夜间急救功能不健全, 辅助科室无法配合;还有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到兄弟院校医院调研, 结合现状, 整理成可行性投资报告, 申请更新和添加急救设备, 加拨培训专款, 提供领导交流学习的机会。尽早更新急救设备, 尽快提高管理能力, 完善急救 (转院) 记录文件, 保证急救的安全性, 避免医疗纠纷, 真正做到无缝隙衔接[10]。增加培训次数和内容, 增强急救技能水平,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 经过社区急救初步处理的患者预后较好[11]。
3.2 认识建设的必要性, 坚持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对突发的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是一门新的、正在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医学分支,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医院社区急救是院前急救的延伸, 是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障[12]。
3.3 开展大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 做到全员急救。
利用宣传册、健康课堂、网络视频等形式, 传授校园救助和家庭自救的基本方法。普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术技能, 学会监测生命指征、保持气道畅通、确定意识水平等本领, 利于校园急救, 增强急救的时效性[13], 稳、准、快使整个救治有序进行, 为进一步急救奠定基础。
3.4 建立社区、院前、院内复合模式的联合救助体系, 实现金字塔形医疗服务。
我国医疗改革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建设, 增强了投资力度, 完善了体制, 社区卫生服务才是解决患者日常身体健康问题、进行常规保健、健康教育与培训的基础保障, 是卫生服务的基石, 从社区急救到“120”协同救助再到大型医院的院内抢救形成由基本急救→专业急救→专科急救的金字塔式急救体系, 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关于卫生服务体系的论述完全一致, 符合卫生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
高校医院大多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职能转型, 由原来的治疗为主转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全科医疗的多项内容的服务形式, 社区急救仍然是其中重要部分[14]。
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 依据高校医院原有的设备和医护人员等做基础, 开展社区急救。回顾5年来的社区急救状况, 分析其优势, 找出差距, 展望未来建设。
【急救学科建设】推荐阅读:
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作会议领导讲话08-07
急救中心医疗急救紧急预案10-28
急救模式07-16
急救能力05-08
急救质量05-11
心理急救05-23
家庭急救06-17
触电急救07-01
急救转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