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2024-07-05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共12篇)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1

摘要: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仅仅提供单一的分数的方式,不能给学生和授课教师提供有益的学习和教学参考。该文通过将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信息管理系统课程教学考核过程中,设计了在线的认知诊断考核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可以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并能及时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学生对课程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上课进度和授课内容,便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关键词:认知诊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

当前,各大高校对各种专业课的理论课课程考核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1]。该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但是往往课程考核结束后学生仅仅能知道自己的该门课程这套试题的分数,老师们也仅仅是得到全班同学的总分分布情况,而总分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整体情况等。2001年,美国通过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NCLB),规定美国所有实施的测验必须给家长、老师和学生提供诊断信息。在21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更现代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和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教学改革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经济管理、信息类各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水平反映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程度。该课程主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运筹学等技术辅助管理决策,使学生了解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熟悉其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设计、实施实际应用系统的方法;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处理管理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关系到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甚至还将影响社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因此,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3,4]。本文分析了认知诊断理论,并将其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了在线的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系统。

1 认知诊断理论概述

只能提供单一总分结果的测验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认知诊断理论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测试报告单一总分的缺陷,可提供更加丰富的测量信息,即能够测量出学生在学科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指导[5]。

认知诊断是现代测量理论的核心,它是认知心理学与教育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前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研究的热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是认知诊断理论的两大基础。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过程和记忆过程机制。通过对测量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测量、加工过程等各认知变量做认知分析,构建认知心理学模型,使得测量理论具有心理学的特征,且其测量结果更科学和客观。心理测量学是所有测量理论的基础,也是认知诊断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测量理论中,从测验设计、测验项目编制、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分析都需要心理测量学的支撑。

当前,认知诊断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测量系统中,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姜月香[6]利用认知诊断技术,结合现代教育测量方法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能够提高考试内容效度的命题方法并明确了整个命题过程,相较于传统命题方法,新方法在对考试内容的效度与对考生能力评估的全面性两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朱天宇等人[7]针对传统认知诊断模型和传统PMF算法在学生试题推荐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以综合结合概率矩阵分解和认知诊断的个性化试题推荐方法。艾小芹[8]根据认知诊断评估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个性化英语学习在线诊断模式和系统,对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其数据库,通过该系统,学习者可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指导。认知诊断理论研究中对认知诊断模型的研究,是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各个领域测验系统中很重要的方面。认知诊断模型是指一种对认知结构具有诊断功能的计量模型。通过评估被测试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将其认知结构进行模式化后,对其进行认知能力的诊断,可以定量地考察被测试者的认知结构区别和个体差异。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知识点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它综合应用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有关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的知识点:

(1)信息的含义:注意与数据的区别(与数据结构课程有关)

(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主要包含其分类、现代管理方法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4)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制定管理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等。

(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字典等。

(6)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各个环节的设计原理、要求和方法。

(7)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运行维护及评价等。

(8)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运行管理和评价等。

3 认知诊断理论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将认知诊断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测验中,可以测验学生所得的分数与内部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广,知识跨度大。认知诊断能够根据具体的测验中回答的结果提供应试者“会什么”、“哪些不会”等诊断性结果。测试结果不仅只是报告一个分数,而是报告了含有针对应试者实际水平、知识点掌握情况和未掌握情况,甚至还可以对应试者的未掌握部分进行复习建议。这种具有诊断功能的评价报告结果能够给应试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或者教师能够进行因材施教,为个别学生进行个性辅导提供了依据。通过应用认知诊断理论到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测验中,可以通过对应试者掌握程度和所测技能或特质的掌握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认知诊断理论构建信息管理系统课程测验试卷,首先要将本门课所涉及的各个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设计得到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的认知属性,要保证测验能够实现对每个认知属性的诊断。还要求测试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应试者避免其偶尔粗心大意犯错,要求能够对每个认知属性进行多次考查的诊断效果。

另外,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践性强,除了理论考核,还需要对项目开发进行测验。用认知理论来指导项目测验内容的编制,可以有效提高测验分数的解释力。通过单个项目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涉及的过程、策略和知识,和测验所得的结果分数被赋予一定的意义,直接获得认知诊断的结果。

4 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课程在线考核系统设计

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课程在线考核系统主要分为:知识点管理模块、章节管理模块、试题发布模块、学生自测模块、课程测验模块、试卷批阅模块、结果诊断模块和知识推荐模块。

知识点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授课教师根据管理信息课程特点,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并为每个知识点设置唯一的序号。知识点设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需要根据认知诊断理论进行细心设计。

章节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教师将知识点划分到各个章节。

试题发布模块:教师通过该模块将编制的试题发布到考核系统中。

学生自测模块:学生通过该模块可以选择对课程的知识点自测、章节自测、全部课程自测等。

课程测验模块:教师可通过该模块设置在线考核试题,并设置考核时间,学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的测验。

试卷批阅模块:教师通过该模块对学生的课程测验试卷进行批阅,如果为主观题,批阅结果可选择认知诊断的评价结果(如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按照百分比给出教师自主的评价结果),如果是客观题则直接由系统评价得出。

结果诊断模块:教师通过该模块可以按照知识点、章节、全部课程自测、课程整体测验对课程学习的情况进行图形化的结果查阅。学生通过该模块可以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比较薄弱,哪些章节学习的不理想。

知识推荐模块:该模块通过运用合适的认知诊断模型,对学生答题不理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知识的教学推荐和相关知识点练习习题的推荐。

5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关系到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甚至还将影响社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本文深入分析当前课程教学考核管理现状,将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了在线的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系统。相信通过实现该系统,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学习,可为授课教师提供因材施教的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1-74.

[2]崔春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定量化方法的作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09):93-96.

[3]邓三鸿,许鑫,王昊,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09):120-124.

[4]徐旭.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01):19-22.

[5]郭磊.认知诊断理论及其应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2):27-31.

[6]姜月香.应用认知诊断理论提高大规模考试内容效度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9):27-29.

[7]朱天宇,黄振亚,陈恩红,等.基于认知诊断的个性化试题推荐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6,39(93):1-17.

[8]艾小芹.基于认知诊断评估的个性化英语学习在线诊断模式构建及系统研发[J].电子测试,2014(23):89-90.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的作用显得更加巨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育创新、教学创新,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效率,仍使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感到十分困惑。这不仅是因为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新旧教学思想的冲突,更主要的是教师缺乏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教学模式的建构能力。因此,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在建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对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而课堂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创新和教学创新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摒弃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实施教学创新,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近年来,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轻能力,高耗费、低效率等,这些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课堂作为主渠道,其作用仍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仍没有完成,它迫切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再研究、再探索,创造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新型课堂教学。下面,结合我们旅游专业教师的思考与实践,就当前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改革建设目标的总体构想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困难重重,难以突破。而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之所以目前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旧的教育观念在作祟,总怕搞活了教学,管不了学生,考试分数下降。面对这种情形,课堂教学改革经常处在不改不行、欲改不能的两难境地,人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产生了困惑。

一切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是教育观念的转变,破除旧的教育观念、走创新教育之路。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以知识为本,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把它的根本任务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到教会学习和激励创新上来。也就是说,只有走创新教育之路,新型的课堂教学才能彻底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呢?

1、走创新教育之路,应建立“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课堂教学格局。

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格局,建立“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格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引导动机,将学生怕学变为想学;通过引导兴趣,将学生厌学变为乐学;通过引导方法,将学生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通过引导思维,将学生呆板学变为灵活学。这样,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走创新教育之路,应创设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

新型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与学的相互交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是人,作为起主体作用的学生也是人,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也不该有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存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潜能的人,不是装填知识的容器,教师必须变单向的知识传授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和追求。

3、走创新教育之路,应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

新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班级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同桌相互帮助、个人自学思考、师生相互磋商,应成为普遍的教学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象陶行知先生说得那样“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为学生提供各种创造的机会和条件。

4、走创新教育之路,应传递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课堂教学信息。

新型课堂教学是传递、交流信息的阵地。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来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可以来源于教师,又不局限于教师;可以来源于学生,又可延伸到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现实生活,延伸到与之相联系的报刊、电影、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只要围绕课本的中心议题,能为学生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内容,都应当被看作课堂交流的信息。在形式上,必须打开封闭的教室大门,突破狭小的空间,根据教学需要,向课外、校外延伸,大力开发教育资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5、走创新教育之路,应运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手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终将被现代教学手段所取代。现代教学手段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作用,它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强化了形声教学效果,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同时也能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隐为明,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践探索,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除转变教育观念外,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具有促进教学改革的功能,实际上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和完善。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改革以“教师为本”、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作用,建构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首要任务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近期来,我们在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积极开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研究,建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里仅以中国旅游文化“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为例,对这种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一说明:

创设情境:播放图片和录象—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个园等[说明:通过录像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形象,产生兴趣。] 启发思考: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特点[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一定的情境中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 讨论求证: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讲究自然天成。古代的园林设计家们在建园时,巧妙地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合在人造的园林中,使人能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奇峰、异石、流水、湖面、名花、芳草,就像在画中游览。中国古典园林在布局上还有含蓄、变化、曲折的特点,比如园路要“曲径通幽”,讲究景中有景,一步一景;园中的建筑要与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形状式样变化多样;花草树木要高低相间,四季争艳……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巧妙地将诗画艺术和园林融于一体。如园林建筑上的匾额、楹联;画栋、雕梁等,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说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集体讨论的形式,互相合作、互相启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悟出道理:前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蘊藉,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此时期的园林代表作品可推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扬州影园,其审美特点是“接近自然”。园景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参差、廊房婉转作为陪衬,这里寄托园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苍凉廓落、古朴清旷是其美的特征。这种旷达与超逸的园林审美观从明中叶一直延续到清初,至乾隆时,园林美学思想起了巨人的变化。由于清初大兴文字狱的结果,文人按照官方的文化标准多醉心于八股制艺,结果明代富有浪漫气息的文艺思想被窒息了,园林艺术创作形成了形式严谨、技术性强的一套程式。江南私家园林艺术有着共同的艺术倾向:讲究形式美、技术巧,由顺应自然而发展为美化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追求外在的物质创造。其代表作为扬州园林,集中体现在瘦西湖,可称得上私家园林的总汇。[说明:在讨论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美学、历史、心理等其他相关知识,提升讨论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形式变化的哲学思想,文化根源,提高学生感悟力。] 这种模式以教学情境作为出发点,创设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和觉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诚然,创新教育作为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种,且并非一成不变。但我们在建设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必须把握好几个具体的操作要求:

1、要设置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新型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它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以知识和有限的能力为目标,具有多项性: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目标、思想觉悟目标,这五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最终落实到人的发展上,人的身心素质全面提高上。在设置过程中要把握三点:一是整体性,即要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前提,总体进行评价;二是层次性,创新教育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教学中要照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分层、有序的教学目标,照顾差异进行教学;三是动态性,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没有教学活动,特别是没有“学”的活动,再好的“教”也不能落实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要创设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关键是要创设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要围绕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转化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课内学习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具有新颖性。我们在创设情境中要针对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心理特征,面向社会现实生活,面向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贴近学生的原有知识、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用新颖的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使他们自觉地去研究、思考。

3、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目标的呈现、课堂练习的出示,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节约课堂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同时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有的优势,打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创设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

4、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启迪思考、讨论求证、悟出道理”四个相互促进的阶段,调动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总结、归纳、推理、提炼的创新学习能力。每节课设计1—2次思维高潮,开展1—2次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既受到德育的熏陶,又提高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5、要注意及时的反馈调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从师生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教师应通过评价激励,及时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反馈来的信息中看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看、多听、多记、多感受而少说话,回收来自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及时采取组织讨论、练习训练等调节手段,调整教学,又要将回收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分析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及时加以自我调节。

课堂对于每个人来说太熟悉,也许对它的真正内涵却又太陌生,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追索。对几乎把全部生命历程融入课堂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更有理由,也更有条件担起这份重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与时代精神相通的课堂教学理念,再在教学模式这一操作层面上下功夫,明其道,计其功,唯其如此,课堂教学才能走出传统,又坚实地走向未来。

旅游教研室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3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在双语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用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科学管理三位一体的双语教学研究与改革模式,使双语教学理论研究有实践依托,课程建设有理论指导,管理制度有科学依据,有效地推动了全校双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课程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在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中,是第一个以立项的方式推进双语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学校,也是比较早开始在学校层面上依托已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进行双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学校之一。双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双语教学规律、指导双语实践,同时为学校双语教学科学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双语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科学管理三方面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科学有效地推动北京师范大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一、针对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双语教学理论研究

在支持教师开展双语教学课程改革实践的同时,基于当时双语教学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还是一个全新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复杂的问题。为了在实践中对双语教学进行科学、理性的定位,制定合理的总体规则和相应措施,使双语教学改革目标更加清晰、更加明确和可行,2004年学校设立“北京师范大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项目,启动了对双语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其初步结果得到专家肯定,并在2005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对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从现实问题出发,立足学生,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合理选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校内外双语课程的追踪,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和调查,收集了大量一手信息和数据,为理论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理论研究确定了双语教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师的资格认定标准;课程开设方案和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配、授课语言使用、多媒体制作、学生成绩考评……明确双语教学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的改变方面的作用。

双语教学理论层面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我校双语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两方面的都得到很好应用。

二、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相结合——完善制度、政策激励、科学诊断、及时反馈,有效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基于前期教学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学校制定双语教学相关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建立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双语教学建设项目的管理评价体系,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推进学校双语教学建设和发展。

学校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课程改革管理办法》,对双语课程建设的原则与目标、申报课程的范围与教材的选用、教学与考核的形式、申请执教的教师的必备条件、申请办法与审批程序、项目管理与经费使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将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课程改革工作列入学校《“十五”规划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还结合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编制了《北京师范大学双语教学项目评审指标》为双语教学立项和双语教学评价提供量化指标。这一成果应用于学校2006年和2007年校级双语项目及示范项目立项、2006年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评审推荐、2007年教育部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系列课程)项目的评审,取得很好效果。

三、理论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建设双语教学国家级示范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的开设有不同类型的双语教学课程,例如:金融学基础是一个学期课程,由我校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贺力平教授主讲,从2002年校级立项建设并开设至今;基础有机化学课程分上、下两个学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已开展了近八年,由具有丰富国外科研教学经历的老师组成了高质量的团队。大学数学课程是北京市高校名师奖获得者数学学院教授郇中丹主持建设的双语教学系列课程,包括:一元微积分(大学数学Ⅰ),多元微积分(大学数学Ⅱ),线性代数与常微分方程(大学数学Ⅲ),连续三学期的双语课程在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中是极难得。这些不同类型的双语课程一方面为双语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的基础,同时也是为我们将研究理论应用于课程实践提供了试验平台。基于对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双语课程应该连续开,成一个系列,最好连开三个学期。我校生命科学院设计开设的微生物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的系列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就是这样的系列课程。

我校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双语课程建设,综合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2002~2007年,我校已批准六批共62项校级双语教学改革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4项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我校教师主持的“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自然地理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理科双语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获准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金融学基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三门课程获得教育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为加强双语课程的质量监控,在双语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专门安排督导团专家追踪听课,并在课程实践、理论研究、教学管理三者之间建立有效信息传递和反馈通道。实践证明: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科学管理三位一体,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双语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模式,使理论研究有实践依托,课程建设有理论指导,管理制度有科学依据,科学有效地推动了全校双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4

起初,学生往往被课程的名称所吸引,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课程的专业基础地位,也非常重视对管理学的学习,学习热情很高。但是,一打开教材,看到内容如此丰富,而且十分抽象,没有一点感性的经验,难以在脑中形成概念,就会心存疑虑,望而却步。如何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阐释清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学生的个人切身体验出发,对管理学基本原理进行阐释。

1 主要做法

(1)力求按照个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的逻辑顺序,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介绍,紧密联系学生的感性经验,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例如,对于管理的定义问题。首先,可以从个人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个人目标及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具有活生生的感性体验,同时,这些问题也常常困扰着他们,他们迫切需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些基本问题,通过对个人目标实现效果的分析,可以引出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概念,通过对个人目标实现效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引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基本工作的概念。然后,以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为基点,提出个人必须通过社会组织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样就从个人目标的实现引申到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可以分析组织管理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步,从组织的分类着手阐述,将一般组织的管理延伸到盈利性组织和企业的管理。这样就顺理成章地给出不同学者不同学派对企业管理的定义,明确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客体、管理者以及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概念和基本内容。

(2)通过讨论组织管理基本原理在有效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中的借鉴意义,在应用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理解。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目标的实现存在许多相通之处,许多组织管理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例如,决策的满意原则,对于个人选择,具有现实的意义。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追求完美,忽视做出决定的成本,犯过于理想化的错误。通过决策的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消除行为极端理想化的错误倾向。笔者将这个问题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生提出了许多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例。再例如计划的过程,对个人制定发展计划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人们通常为自己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时,由于对计划过程的不明确,使计划或者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保守。通过对计划步骤(确定目标、认识现状、研究过去及其规律、预测和确定计划前提、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方案)的借鉴和运用,既可以为学生制定自己的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又加深了对组织计划制定过程的理解。在笔者的一次课堂讨论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计划服从变化”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时正是表述计划的制定要遵循弹性或留有余地原则的好时机。

(3)组织学习案例,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将管理过多地理解为个人生活的安排,学生可能会出现把管理学简单化和庸俗化倾向,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国际性的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并且从中总结和归纳出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促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企业管理的同时,突破管理的企业层面,从对“组织”进行管理的更高层面上理解管理原理。例如,对于组织结构的案例分析不必局限在企业的结构层面上,还可以医院、学校、政府、军队的组织结构为例安排一些案例,作出分析和讲解,把组织结构问题放在一般的社会组织的背景中去讨论,而不仅仅把组织结构看成企业的经营问题。

(4)加强师生互动,提出和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从个人发展角度对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阐释,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切身体验以及他们面临和关心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提出和思考管理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是整个教学安排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主要可以通过在讨论中进行观察和直接与学生沟通,加强师生互动,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提高个人发展问题提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注意联系社会热点讨论管理问题。学生通常对社会热点问题拥有很强的兴趣,而且对这些问题有自身的感受,因此从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自身体验出发,提出和分析管理问题,常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对管理中道德问题,可以从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企业不道德行为对人们的侵害谈起,如从目前市场上的假医、假药、假广告……谈企业的道德观;从毒米、毒油、毒瓜子……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空气污浊谈企业的环境责任。再例如,可以从对SARS的防治工作中建立专门的组织和信息汇报制度,谈企业组织的设计、组织制度建设和组织信息的传递与控制工作。

(6)注意穿插一些与管理原理相通的小故事和小幽默。故事和幽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实上,在许多故事和幽默中隐含着与组织管理相通的规律,通过对其中规律的揭示,来引出企业和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也是一种有效的阐释方法。例如,决策要以环境变化为依据的原则,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幽默故事引出:厨师在家切肉,藏了一块在怀中,其妻见此,骂道:“这是自家的肉,为何如此?”他连忙答道:“噢,我忘记了我是在家中。”个人行为要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异,同样,组织行为的决策也要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和改变。

2 教学效果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完全可以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而且学生能够从个人、企业、组织三个角度来全面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学原理的知识体系拥有三个不同层面的现实基础。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结合起来,进而把握企业和其它一般组织的运作规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管理学知识体系。同时至少还可以收到以下一些效果:

(1)通过思考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生活,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其它问题的方法。从现实的具体现象中,抽象出问题的实质,总结基本规律,是理性思维的重要方面。

(2)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能力的结合训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组织管理原理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概念技能(主要指理性思维能力)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尤其重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对管理者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和实践中磨砺。在对管理者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大学教育通常比企业经营实践更有优势。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课堂发言,使学生的人际技能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是管理者的重要技能,在学习中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外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个人及小组共事,有助于团队精神的树立,提高人际技能。作为管理者不仅是领导人还是组织的代表和发言人,因此,表达和公开发言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课堂发言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机会。

(4)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组织管理原理对个人目标实现的借鉴意义的讨论,可以训练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运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对知识所掌握的程度,发现不足,进一步领会所学内容,还能够在成功的快乐中,强化求知的欲望,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动力。

(5)通过师生互动,使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紧密结合,改善学生的课堂和课外的学习。从学生个人体验角度阐释管理学原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发现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的讨论,提高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不但改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6)个人问题的解决和热点问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故事与幽默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既激活了管理学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 教学中需要避免的偏差

这样的教学安排要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尤其应该注意,将个人的体验作为一个起点和应用的一个方面来对待,重心仍然应该在企业和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上。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需要避免的偏差:

(1)避免错误设计起点。专业不同的班级学生通常关注不同方面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兴趣,即使同一专业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必须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关注的焦点作为阐释的起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没有抓住恰当的分析起点,将很难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要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事例,避免千篇一律。

(2)避免重心偏离管理学原理,把管理学学习演变成个人发展问题研究。在讨论中,避免就事论事,过多地讨论个人发展相关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升到基本规律的高度上来,忽视管理学原理的总结,把管理原理的学习讨论变成单纯地解决个人具体问题讨论。

(3)避免课堂讨论和发言过多,恰当地控制学生讨论和发言的时间,过多地讨论和发言必然会影响基本原理的学习。避免故事幽默在课堂教学时间中所占比重过大,过分迎合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学习变成故事会。

总之,从个人体验角度来阐释管理学基本原理,既要从学生有感性经验和切身体会的兴趣点出发,又要不停留在个人发展问题的层面上,及时有效地进行基本原理的介绍。既要有生动有趣的一面,又要有艰苦思索的一面。既要对规律进行总结,又要对原理进行分析。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应用。这其中关键是把握好“度”的问题。

摘要:在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感性经验的缺乏,给授课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兴趣不足,理解不全面、不渗透等等。笔者尝试从个人体验角度对管理学教学的具体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管理,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徐旭晖.论管理课程中研究式教学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1),66.

[2]程开艳.关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5),4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5

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先是古代百家思想所提到的管理方法对治国、治生的指导;然后在现代,中国吸取外国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发展经验,探索适合自身经济体制、适合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深入探讨了怎样汲取外国理论,解决问题。最后结合理论、实际,说明中国要怎样对企业进行管理改革才能更好地在新的时期,新的机遇里取到更辉煌的成就。关键词:古代百家思想、管理理论、改革

引言:现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虽说对我国的经济基本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经济,让我国经济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取到更大的增长,我们必须对自身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所以要以古为镜,以人为镜进行反思和改革。

1、中国古代百家思想所反映出的管理思想

中西方对管理的概念认识有本质区别。我国早期的管理思想中“管理”是在一定的权力范围之内进行动态活动的过程,它突出的是一个个人权力的体现,是以“权”来实现最终结果的一种必然手段。在西方同样需要权力,但侧重于下属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遵行条例制度。所存在的中西方管理的差别性,就有必要使我们首先了解中国的早期理论思想。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为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而产生,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

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首先要求顺道。在这里的“道”是说管理应该顺应客观经济规律。第二,“重人”的思想:重人心相背,重人才归离。一旦重视人,曾经离开你的人也会重新向你靠拢,反对你的人和曾经误解你的人,他们而后都会走到你的麾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三,人和。一定要处理好自己与下级之间、协调好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第四,守信。信是指诚实而不欺骗。对于领导者来讲包括威信和解决问题时的信用两个

方面。管理者只有以自己的诚信才能换来群众中的威信,这就是“以信换信”。第五,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在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做决定时要经过科学的思考、分析,领导要有方,不能信口开河,“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第六,韩非子主张“法治”。他认为管理国家必须用法,法治才是治国的根本。管理者必须要惩罚分明、革新政风、必须要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新中国成立之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前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经济责任,管理只是一种封闭的生产型管理。十年**中,企业管理遭到了严重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试点,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厂长负责制的实行是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大改变。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的推行,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入,企业积极地学习了许多国外最新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特殊而又具体的问题,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但总体来说,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阶段,缺乏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道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创造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考虑我国国情,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应该是源自于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的历史和现实的理论。由于金融体系、政企关系、产业组织、劳动力状况和劳动管理制度、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同,中国的企业管理有别于其它国家。目前鲜有强调中国特色的一般管理理论。目前还尚未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如何搞好企业管理研究,改善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界和企业管理理论界面临的一大课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任务是:

(1)对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民族特性必然反映到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创造出的许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有许多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对其作理论上的总结,既是对我国企业管理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贡献。对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为21世纪我国企业管理改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企业管理学界的重要任务。

(2)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许多经济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应用时必然脱离实际。所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应当以我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本国的问题。

(3)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我国是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现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

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以我为主”是指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外国经验,这应成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就是要广泛研究各国在管理上的好经验和科学理论,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自成一家”是我们的目标,通过总结自己的和外来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

3、建立适合新时代的企业管理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国企改制进行这么多年来,成绩不可否认,问题必须承认。大多数分析国企改制问题的文章往往从改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过问题终归是出在人身上的,要从出资人、经理人、员工的角度分析国企改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方法。

首先说出资人。国企所有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出资人不是别人而是国家。问题就由此而起,政府在市场竞争中即当裁判又当球员,国家因此在国企改制中

涉及到政府自身利益放不开手脚,有些行业得不得让利于民,不能让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了行业垄断,从而导致某些企业滥用优势地位,阻碍市场发展。

既然出资人是政府,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又导致了国企破坏游戏规则,并使我国金融系统祸根深种。由于出资人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国企所有者的内在动力又较民营企业明显缺乏,无论是盈利欲望还是亏损敏感度都不如民企。

政府有公共服务职能,国企的社会责任较民企更为重大,这是政企不分的部分原因。而政企不分又是一些政府官员在干预企业经济中只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滥用控制权的原因,同时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肩负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平抑经济周期波动、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这些目标。而企业又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是个悖论(当然任何企业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又会阻碍企业发展。

其次是经理人。国企领导人选拔机制不健全,主要依靠政府任命。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导致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过分重视主管部门的意图和导向,而未必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对国企领导者人力资源缺乏有效激励。一直以来国企改革中只注重企业物质资本产权而不注重企业家才能,进而影响企业家发挥其才能的积极性,也导致我国企业家整体素质较低。这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健力宝的衰落到人们对储时健的普遍同情无时不在提醒人们要重视对企业家才能的激励。这也是企业家行事保守,不愿创新的重要原因。

在国企经理人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缺乏对经理人有效地约束机制。经理人作为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一般对企业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因而他们的收入与经营状况关系不大,只负盈不负亏,责任和利益不一致。政府仍然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一方面可能导致国企经理层冒险的投机行为,进而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陈久霖事件便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企业家的腐败行为,由于对企业家缺乏有效监督,国企领导人可能铤而走险,出卖国有资产,吞没国有资产的事情便时有发生。

最后是员工。国企员工的低效率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监管不到位,部分员工老化素质不高,功过流程不完善等原因都导致了国企中有些员工低效率混日子的问题。另外国企员工,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员工收入过高也导致了贫

富差距问题,进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减员增效,提高效率必然造成失业增加,这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必然出现的,然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是个大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不过个人认为公平效率问题只放在国企中是难以解决的。

另外在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形同虚设,不得不令人反思。通钢事件的发生都说明国企改革中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工会作用的缺失。加强工会作用,重视职工利益,需要引起国家和企业高度重视。

国企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只能在过程中一并解决,不能后拖。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结论:

我国要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中国发展的企业管理制度还任重道远,因为时代在发展,经济局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就要重点解决切实问题,避免自身的弊端,发展自身的优势,这样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发展企业本身,强大国家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绪君主编,《管理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 陈佳贵,《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3] 孙耀君,《西方管理思想史》,山西经济出版社

[4] 张兰霞,《新管理理论丛林》,辽宁人民出版社

[5]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管理出版社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篇6

【关键词】军事理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而言,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在于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则是为了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两者的有机统一,是我们推进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军事理论课程教材随之出版和使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非常必要。教学内容方面,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层出不穷,军事理论变革的思想也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来更新教材;其次,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原有的教材结构中不适应教学需要的部分也会凸显出来,对原有章节结构体系和知识比重进行调整,也非常重要。最后,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国际热点问题不断出现,也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此外,军事理论教学人员参差不齐,兼职教师较多,对于军事理论知识并非都完全理解,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上好理论课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话题。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施行“专题式讲座教学”,让每位教师专门讲授一个专题,多位教师交叉给全体学生上课,这样也能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理论水平,达到教学改革的效果。同时,邀请军事理论专家定期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也非常重要。军事理论课程一般采取的是大班集中上课的形式,人数多,课时少,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关键。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增强师生互动,试行研讨式教学法等,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强。如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然延续过去的方法,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统一?关键在于通过教学实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教学实践是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知道问题所在。但实践后的思考与总结,则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对教学内容的修改方面,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完善与更新。

二、更新教材知识体系,保证教学内容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求教学内容质的提升,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同样如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7年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基础编写的,该教材于2008年出版。 作为一本军事理论课程的教材,改书的出版意义还是比较大的。首先,该教材知识结构完整,内容全面丰富。如军事理论篇部分,不仅有基础理论,还有相关国际战略以及新军事技术的内容。

但是,该教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军事思想部分,过于偏重对新中国领导人军队建设思想的描述,事实上,这些内容在相关的两课中已有相当篇幅的描述,可以合并到一节,而对当代军事理论关注的前沿军事思想,战略思想却鲜有介绍。虽然,军事理论课程也有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和意义,但两者在内容上还是各有偏重的。其次,本书对战略环境的描述缺乏新意,特别是对于国际战略环境的论述,没有体现出当代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而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描述的内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特点就是,对历史描述过多,而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则显得薄弱。第三,对基础理论描述过多,而实例论述过少,虽然本书是理论教材,但还是可以引用一些军事案例,这样既可以作为理论的补充,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以此达到增强学习的效果的目的。

因此,可以从两方面来改进教材体系。一方面适当增加军事知识,如国外军事思想与当代国际军事理论前沿,以及美国的全球战略思想和各时期战略思想家的论述。二是处理好基础理论部分内容上的更新,如对国际战略形势以及军事科技的论述显然要与时俱进,而对相关的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军事和军队建设思想,则可以缩小篇幅,合并章节来论述, 这也是教材改革的重要方面。

当然,更新知识结构和内容也并不意味着每年都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修改一次教材,而是根据使用的效果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原有的知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因此,三五年对教材进行一次修订是可行的。同时,每年根据使用的情况,对本书的课程教学PPT进行一次修订和调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以节省相应的成本,也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同时还能增进教学人员之间的交流,一举多得。

三、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于学习,一般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学习还有一项,即兴趣的培养。兴趣的培养既是学习的类型,也是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对于军事理论课程而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学习同处于重要位置,前面所讲的更新教材体系,改进教学内容质量就是针对知识学习而言,因此,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力的培养在这里地位不重要。就笔者的理解,能力的学习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习的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其次是思维能力,即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再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获得与培养。

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思考问题,同时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而连接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格式塔学派的观点:

(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的组织;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因此,格式塔学习理论情调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军事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首先,充分和综合运用PPT讲述、播放视频、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并尝试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一般而言,授课者习惯使用的是前两种教学方法,在军事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讲述和观看视频为主,这既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同时也应了解,课堂教学时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良好有效的互动之下,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由于军事理论课程采用的是大教室合班上课,不可能展开全面的讨论,但适当的课堂讨论时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在这里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所谓的研讨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即研究、讨论式教学,它将科学研究与讨论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它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而是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从该教学法设计者最初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其用意。虽然研讨式教学法主要使用于高年级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而且适用的是小班教学,但部分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还是可能实现的。 比如,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预习教材内容,让部分学生根据授课教师的要求讲述部分知识,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对此进行评价等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教学效果,这与格式塔教学法的要求和目的也是基本吻合的。

其次,在具体的课堂授课方面,可以采用专题式讲座,由各主讲教师负责讲述某一专题,再轮流在各班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因在于,军事理论课程有较强的专业性,他要求主讲教师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国际关系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现代科技知识。在学科背景上,要求具有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这显然是目前难以做到的。但采用专题授课的形式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具有国际关系知识背景的老师可以专题讲述《国际战略环境》这一专题,而党史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则可以讲述《军事思想》这一专题等,当然,还可以根据主讲教师的兴趣来合理安排。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才华,又能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在授课方面,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军训工作的一部分,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结合是可行的。比如在白天进行军事训练之余,可组织学生晚上参观各种展览馆,组织进行相关的讨论、辩论赛等等。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对白天高强度军事训练的一种休息和放松,这也将受到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课外的实践还不仅仅如此,比如学生组织一些相关的国防教育的社团,主题活动等等,由军事理论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达到了深化学习,也达到了扩大影响,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效果。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军训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是入学的第一堂课,对于大学生此后四年的学习意义重大。同时,它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重视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并且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和改革应该是两方面同时进行,既有对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两者统一才是最有效的提高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荣、龙显清主编:《新编军事理论教程》,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龙湘攸:《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3.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7

1 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

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其根本特征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 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写道:“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把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 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性实现的主体”。

2 宜宾学院《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介绍

由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和高层性, 不仅需要同学们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企业家的眼光和视野, 还需要对企业的整体状况有充分的了解, 因而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都有极大的难度。《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综合改革探索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建立一套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紧密结合的企业战略规划学习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新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平台、案例教学平台、自编教材和学生社团五个平台,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学生的能力训练,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一套结合具体上市公司数据和资料, 模拟企业战略分析和规划的实践能力训练方法体系, 对于提高学生对具体企业的战略分析、选择和理解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自编教材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案例的时效性和本地化为特色, 目前自编教材已经出版。2009年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立项, 搭建了案例教学网络平台, 《企业战略》教学从此开始了网络案例教学。并利用该平台进行本土案例的自主收集。2006年~2009年, 我校建立了《企业仿真经营实训室》和《案例实训室》, 通过实训模拟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和实施, 完善了《企业战略管理》实训教学平台。组建了三源调研社和投资·创业协会学生社团, 学生可在社团的组织下开展自主学习。

3 《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的特点

3.1 开展互助式学习模式

互助式学习是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核心要素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进行学业学习和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对同伴的顾问或良师益友的辅导作用。该种模式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本课程改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 学生上讲台活动。“学生上讲台”是以学习小组为单元, 每组根据老师指定的主题, 给予45 min的讲授时间, 20 min的学生提问和补充, 25 min时间老师点评和主题总结, 要求讲授内容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并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越教材。

2) 学生社团互助学习。两个学生社团组织ERP沙盘对抗和模拟经营游戏竞赛, 学生在竞赛中相互学习。

3.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学生自主意识与参与惫识的增强和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发扬人的主体精神,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潜能。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其一, 学生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受教育者。

其二, 对于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案例。

其三, 对于教学过程, 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

其四, 对于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 而不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产品在塑造。

因此,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服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扬学生的主导性, 是《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的一个基本精神。

3.3 互动式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这个理念在当代国内外教育理论中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因而, 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并把互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在课程综合改革始终。在本次教学改革中的互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师与生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 许多学时在案例实训室进行, 学生可以与老师平等的、零距离的交流, 共同探讨知识;另外部分知识点是由学生讲解, 相互补充, 老师总结的互助式学习。

其二, 教与学的互动。本次教改中, 学生通过案例收集、分析、演示和老师的点评完成教与学为一体的知识传授过程。

其三, 全时段的互动。本次教改, 学生与教师可在课堂上互动, 也可通过案例教学平台进行网络互动。

4 本模式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4.1 解决学生对企业缺乏真实感知的问题

在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 由于学生缺乏对企业的真实感受和了解, 导致学生的学习变成单纯的理论背诵。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改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 学生自己进行案例采集。

学生在案例采集和编写的过程中, 会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 从而形成对企业真实而直接的感受。

2) 案例选用四川本地企业或者学生家乡企业为对象。

这种分析对象的选择,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真实的感受, 因为这些企业都在学生身边。另一方面, 符合学生的就业特点, 他们毕业后大多数就业的对象就是这些企业。

3) 通过企业仿真实训培养学生对企业系统的认知。

通过ERP沙盘模拟训练和模拟经营游戏《帝国主义》的运行, 让学生虚拟经营一家企业, 参与市场竞争, 形成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全面认知。

4.2 解决学生有知识无能力的问题

1) 学生通过案例采集和对模拟企业的分析,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企业的战略分析与抉择, 并进行公开的阐述,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对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ERP沙盘实训、模拟经营游戏《帝国主义》实训和企业仿真经营实训, 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采集和ERP沙盘实训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的, 因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4.3 解决案例陈旧简单的问题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老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常常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 案例陈旧, 大都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的案例, 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二是, 案例简单, 很多案例只有短短的几百、上千字, 无法真实而全面反映企业的的真实情况。三是, 教师缺乏对案例企业的全面了解, 在分析案例时难以驾驭。

本课题组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1) 选用学生身边的企业为案例对象, 收集资料全面而具体。

2) 选用教师咨询企业为案例对象, 教师由于提供咨询工作, 因而对案例对象有着十分充分细致的了解, 在案例分析时也容易驾驭。

3) 选用当前工商企业热点为案例对象。由于是当前热点, 因而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料, 锻炼了学生获取资料、鉴别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选用上市公司为案例对象。可以通过公司网址和财务公告获取案例对象和其竞争对手的详细信息。

4.4 解决知识学习的时空问题

传统的教学都在教室中完成, 本课题组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实现学生全时间段和全空间的学习。 (示意见表1)

4.5 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本课程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 学习小组开展案例采集、分析和演示活动, 学生互相点评。

2) 学生社团组织课外ERP经营对抗和模拟经营游戏对抗。

3) 学生讲解部分知识点, 学生相互补充、老师总结, 进行互助学习。

5 《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的效果

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体现在课程网站点击数为5 200余次,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网站点击数为2 500余次。教学中同学们踊跃参加实践分析的团队作业, 极大提升了同学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能力和兴趣, 教学效果非常好。自编教材也被多个高校采用。

摘要:在快速变革的当今社会, 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 学生主体地位取代教师主体地位, 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高校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难题。以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为例, 通过搭建以网络为媒介, 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探索如何构建课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主体地位,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成文, 王相平, 汪腾.企业战略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雄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创新理论与港口管理改革探讨 篇8

1 港口管理创新理论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 对于港口的管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负责, 所以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机制不够完善, 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 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所以急需对港口管理进行改革。我国加入WTO后, 市场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于港口来讲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状, 所以港口企业应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 进行体制改革。创新理论就是将新的生产元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系统中, 创造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以此提高港口管理水平。目前影响我国港口管理的主要原因就是港口的管理体制落后, 以及内部的分配制度不完善, 导致港口经营水平不高,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强, 致使整个港口缺乏核心竞争力, 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面对这种现象, 急需对港口的管理体制以及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 然后结合港口自身的经营管理现状, 制定出一套适合港口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 以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2 我国港口管理中的不足

我国的港口单位由于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 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原有的港口都是由政府都其管理, 但是并没有设立独立的港口行政部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部分港口进行了体制改革, 实行企业化管理, 但是港口的性质还国家所有, 所以在对港口的实际管理过程中, 出现了政企不分的现象, 在管理体制方面不够完善, 影响到港口建设的整体发展。部分港口实行了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体制, 成立自己的港务公司,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并且受到陆运交通的竞争, 对港务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经营状况不佳。有些港口由于职能归属不够明确, 所以交通部门和海事部门都希望由自己管辖, 造成了职责的混乱。港口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枢纽, 所以要改变港口管理的现状, 要对港口日常经营的业务类型以及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 对城市建设的规模以及未来走向进行研究, 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动态进行预测, 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港口的业务水平, 促进港口的长远发展。

3 我国港口管理改革新思路

我国的港口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港口管理改革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实行。

3.1 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 世界各国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周边港口都在不断改善其经营管理以提高竞争力, 我国只有加强管理, 改革港口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提高港口效率, 提高港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2 政企分开, 建立现代港口企业制度

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政企分开的策略, 实质上是减少国家在港口经营管理中的直接参与。我国政府早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曾提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构想, 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港口企业的二级法人制;目前绝大多数港口企业采用后一制度, 但至今政企分开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国家对港口经营活动的干预仍在一定范围存在。但可喜的是也有一些地区政企分开的改革取得了成效。某港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起来的新型港口, 几年来, 港务局与港口企业管理逐步理顺, 呈现港口管理有序、企业健康发展的局面, 其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开放口岸中最具活力的港口。实践证明,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是我国港口改革的方向。

3.3 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以及港口的民营化

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该模式能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 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效力同时发挥。

3.4 政府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港口管理市场化, 不是完全不要政府参与, 而是减少政府在港口经营管理中的直接参与, 实行政企分开, 经营性业务市场化, 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可结合具体国情酌情选定。

3.5 中央和地方管理港口权利的合理划分

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划分问题一直是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散管理使地方政府对所在地港口有更大管理权限, 同时将负起更完全的责任。但地方政府管理港口并不意味着中央对港口管理的约束没有了, 中央政府致力于全国的发展规划,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政企分开、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港口管理权利下放等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我国的港口管理改革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束语

港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 要从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对其进行管理, 根据港口的业务功能需求以及城市的经济建设,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港口的发展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最佳的优势。在港口管理中, 要善于利用优势资源, 在管理方式方面不断创新, 才能够促进港口的长远发展。

摘要:港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窗口, 不仅关系到国内的水运交通运输, 而且还承担着对外经济贸易的重担, 只有加强港口管理, 提高港口管理水平, 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港口经营管理的多元化, 所以需要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不断的创新。在港口管理中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形势, 善于引进新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文章对于创新理论以及港口管理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对于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理论,港口管理,分配

参考文献

[1]吴国忠.港口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中国港口, 2000, 10, 10.

[2]赵瑛.港口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7, 2, 28.

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篇9

我国学术界对于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从研究人员看,既有一批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也有科技管理工作者,甚至有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从研究领域看,既研究了发达国家的科技体制以及对我国的重要启示,也对我国科技体制各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从研究绩效看,既深化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又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初步结合。但是,已有研究多就科技体制谈科技体制,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来研究如何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难以取得应有成效,应充分挖掘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资源,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对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1 科学技术哲学: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对于科学技术的概念有严格的界定,对于科学技术的结构、科学研究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有正确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基础和前提。

1.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分及科研评价标准

人们往往 用“科技”一词指称科学技术,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应充分考虑和尊重科学技术在性质、目的、形态、功能、方法、评价和管理诸方面的区别,正确处理科学管理与技术管理、科学评价与技术评价、科学政策与技术政策、科学战略与技术战略的关系,合理布局配置科学技术资源[1]。其一,可规划性程度不同。科学研究过程探索性强,相对不确定,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技术研究过程计划性强,相对较确定。其二,从业人员不同,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的从业人员主要是研究员、学者,科学活动的最终产品以言传知识为主,通常是书面报告或科学论文;技术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工程师、发明家、设计师、管理者、企业家,并因创制新器物得到专利和收益。其三,考核标准不同。科学判定要讲是非,讲真理性标准,不能得出有用的东西就是对的科学结论,科学成果重在前沿性,应公开发表,在理论界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科学的评价一般通过同行评价;技术主要讲效用性标准,技术成果重在可行性,在企业界、产业界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在考核标准上,不能由科学家用科学的前沿性标准或论文发表来评价技术工作的好坏,也不能由市场用技术标准或经济标准来评价科学工作的优劣。可以对技术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却不能对科学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2]。

1.2 科学技术的合理结构及作用

科学技术的结构依据科学知识的抽象性程度和它们在生产实践中加以直接应用的难易程度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层次结构。研究和认识自然科学的这种层次结构,了解各种层次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实际意义[3]。必须统筹安排,注意三个层次的相互协调,使它们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做到既有当前重点,又有长远的纵深配置。优先考虑发展经济以消除贫困,这也许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合理的,我国必须集中资源于应用与开发研究[4],但是,基础研究尤其是纯基础研究需要突出的是创造性和自由探索,不应以市场为导向。不顾科研活动的类型差异,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活动,就会出现科研商业化的趋向[5],弱化基础研究。

1.3 科研劳动的特点与科研管理的特殊性

科学研究具有区别于一般劳动的显著特点。一是创造性。科学研究是以脑力支出为主的复杂劳动,创造性是科研劳动最突出的特点,它是科研劳动的灵魂。在学术评价中,应注重质量导向,依据学术质量和水平评判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鼓励学术研究创新。二是探索性。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的特点,科技劳动成果与效率不易测定。科技管理体制必须体现灵活性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在计划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过程中注意留有余地,保持高度的应变能力。三是风险性。科学研究是一项充满了风险的事业,科学研究具有高失败率,不宜“以成败论英雄”。四是竞争性。在科学研究领域,只有“第一”才是最有价值的,才能获得发现的优先权。五是合作性。科学不是纯个人的活动,科学已成为社会建制和社会活动,而且,即便是个人的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其他人的社会劳动。六是产业的特殊性。研发是一种新兴的产业部门,应该把科研人员当作生产者看待,充分发挥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科研劳动加工的对象是信息,科研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科研劳动的成果是信息。科研是不同于物质生产部门的特殊的产业,因此不能将管理物质生产部门的方法简单套用于科研管理。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宏观管理

科技活动呈现整体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科学的整体化是指在科学学科之间日益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并进而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趋势、过程和状况。科学社会化是指科学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整体的发展状况,社会已成为控制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决定力量,同时社会还决定着科研成果的使用方式和范围。20世纪之后,科学活动的规模日益扩大,科学活动的方式也由个体自由探索、自发分工合作走向大规模的组织协同,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规模的科学活动展开,科学由“小科学”向“大科学”转变,其基本特征是科学研究的规模大、科研成果的数量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大和科研活动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科学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社会建制”,即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现代科技活动的社会化、复杂化、大型化决定了科技管理体制变革应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突出宏观管理战略决策与顶层设计。现代综合性大科学体系内各学科相互联系、渗透、融合,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密切联系,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体制变革充分反映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在联系,使各类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2 科学社会学:符合科学社会运行规律

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凝练了科学社会学一系列重大的、经典性的研究课题:科学的精神气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的继承性、积累性);优势和劣势的积累(如马太效应);优先权冲突和科学奖励系统的概念;科学中的多重发现等。他在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继承其事业的弟子,构成了以把体制化的科学社会运行为研究重点的默顿学派。深受默顿的影响,库恩的范式研究、普赖斯的数理研究也具有广泛而重要影响。这些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发意义。

2.1 科学共同体与同行评议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在1962年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之后,科学共同体概念成为科学社会学家普遍使用的概念。我国科学共同体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研单位是中国官僚生态系统链条的一个环节,科技管理目前仍然停留在“人治”阶段,社会和科技界的人际政治在多个层面起重要或主导作用,而科技的专业优势在现有体系不能发挥合适的作用[6]。应加强科学共同体自治,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学生态环境。科研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等,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作用,建立以专家为主导的科技体系。

2.2 研究学派的形成与科研团队的组建

研究学派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研究共同体,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做出奠基性、里程碑式贡献,是整个科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新的科学成果的生产基地,是培植新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式的平台。学派的多少及学派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强弱,反映着学术气氛的活跃程度。研究学派对科研活动的组织、科学人才的培养、科学政策的制定等重大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组建富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发挥战略科学家(学派领袖)的作用,提高我国科学家的科学能力,应借鉴研究学派的“名师出高徒”效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打造我国科学家的人才链,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高效整合科技资源,大力开展学术合作交流,建设团队文化,塑造“创新共同体”,使大批科学精英涌现[7]。

2.3 学院科学与产业科学

1942年,默顿发表了一篇后被定名为《科学界的规范结构》的论文,提出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默顿的四条规范是科学家行为的理想模式,符合以纯基础研究为主的“学院科学”的要求。我国传统文化坚持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价值观,思维方式长期以来注重人际关系和具体事物,缺乏“为思想而思想”、“为科学而科学”的传统。有必要改造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鼓励纯粹的、出于兴趣而不是功利实用的的科学研究。

随着科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日趋复杂,在最近数十年,一种被称为“后学院科学”(产业科学)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正在形成。这种后学院科学的产生同时带来了科学社会建制的新变化。英国科学社会学家J·齐曼提出了所有者的(Proprietary)、局部的(Local)、权威的(Authoritarian)、定向的(Dommissioned)和专门的(Expert)的技术社会规范,即:不一定公开的所有者知识,它是保密的、被授予专利的;它往往集中在局部的问题而不是在总体的认识上;技术研究者是在管理权威下做事而不是作为个体做事;他们的研究被定向到实际目标而不是追求知识;他们作为专门的解决问题的人员被聘用而不是由于个人的创造力[8]。学院科学与产业科学的不同规范也为科研管理特别是科研的分类评价提供新思路。

2.4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与独创性

在默顿看来,优先权之争是科学建制的目标和科学规范互动的结果。科学建制的目标就是要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也就是要求科学家们做出独创性的贡献。而目前,我国科技评价重量轻质,大多数科学家满足于步人后尘、大量炮制平淡的论文,而不是追求根本突破[9]。因此,我国的科技供给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的问题,几乎所有主要产业部门第一线生产所使用的主导技术和技术装备的供给都要依靠引进;我国的科学尚未取得与大国相称的成就,高端科技人才匮乏;在世界知识链上仍然处于底端,知识产品的数量极其庞大,但是附加值非常低[10]。承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调原始性创新,推动自主创新,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5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与科学研究的艰巨性

美国社会学家S.科尔和J.科尔兄弟经过系统的研究写出了《科学界的社会分层》一书。科学分层的金字塔结构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虽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累积性,但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创造性。

2.6 科学社会运行的马太效应与科研资源分配

科学社会领域中的优势累积与“马太效应”,揭示了奖励使获奖者在心理、资源和奖励分配上存在的优势累积现象。与之相关的是精英终身制与“棘轮效应”(Ratchet-Wheel Effect)。“棘轮效应”是指科学家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和地位,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它表明:科学分层结构中的流动是单向流动,只能升迁而不能逆下。知名专家学者的成果往往故意被拔高,产生增强效应和回溯增强效应,不仅将其所现有的荣誉大幅度提高,而且还对他过去被低估的成果也作出过高的评价,而对未成名的科学家的成果则不能给予公正评价。忽视小人物和非共识项目,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而中青年始终是取得创新成就的峰值年龄,是“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关于我国院士终身制存废的讨论就是对“棘轮效应”的自觉反思。

2.7 科学计量学与量化评价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成果为科技管理的定量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美国学者洛特卡(Lotka)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即洛特卡定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普赖斯(Price)是著名的科学家与科学史学家,在其《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曾有如下的论述:“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物理学家赫希(J.E.Hirsch)在2005年提出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H-index,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另外,科学遵循着不平衡的时空发展规律,如科学的指数增长效应、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还有带头学科的更替规律等。这些对于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布局科研力量亦有重要启发作用。

2.8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学术不端

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批社会学和历史学学者成立了一个“科学元勘小组”,认为科学知识与其说是自然界的客观反映,毋宁说是包括大量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社会建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整体上归结为社会利益。根据这种看法,实验从一开始就不是获取自然真理的知识的方法。科学知识是协商的结果,不同的人(带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利益要求)会协商出不同的结果。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并不是那么客观公正的,社会建构论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学术不端存在的原因。

3 制度经济学:提供科技发展的原生动力

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普遍承认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构建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它们由“正式规则” (法律、宪法、规则)、“非正式规则” (习惯、道德、行为准则) 和实施机制组成,并且提供特定的激励框架,从而形成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组织,保证了国家目标与个人意志在整个科技活动中的契合。科技体制作为国家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它的作用一是完成国家设定的战略目标,二是通过一些具体制度安排调动其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诺思(Douglassc.North)认为,在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中,“体制的效率”处于核心地位。诺思把W.B阿瑟的“锁定-路径依赖”运用到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认为从经济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存在某种路径依赖。有些国家停滞在不发达状态中,正是由于锁定在不发达状态中。科技发展存在着受制度控制的路径依赖,打破路径依赖的主要途径是制度创新。科技激励制度的缺失是“李约瑟之谜” 的众多谜底之一。由于中国社会缺乏一种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制度,这种制度障碍并非是中国的整个制度都压抑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激励结构使知识分子无心从事科学事业,尤其是进行可控实验或对有关假说进行数学化这类工作,知识分子的精力被吸引到了研读四书五经。可见科技发展的激励框架具有重大作用。“制度大于技术”,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给科技界提供更好的软的和硬的研究环境,建立更公平合理的资源(科研经费、成果奖励、人才)分配机制,由“政策倾斜”向“制度创新”转化,使相关部门陈力就列,各尽其力,各得其所,高效运行。

4 公共管理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律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发达国家对公共科技的巨大投入和政府干预产生了积极的累积效应,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对整个科技发展也产生了持续的推动作用。而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使得西方政府逐渐淡出,不再强调政府介入公共科技管理,而是更多地让位于市场机制。我国政府部门对科研的管理事无巨细,政府的高度集中管理使其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虽有利于集中力量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但这种大科学式的兵团作战并不利于基础研究。借鉴公共管理的新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有利于克服当前科技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依据科技领域提供科技产品或服务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可以将科技领域分为公共科技领域和私人科技领域。公共科技领域的界定是政府科技管理的理论依据。公共物品属性使得某些领域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具有外部性,该领域科技活动中的“搭便车”和“市场失灵”现象同时存在,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因此,要使政府干预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具有效率,必须要有一个恰当的定位。

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节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过去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包办科技,转变为政府计划指导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改变R&D部门、R&D活动单纯学术取向和依赖政府计划的弊病,面向国民经济需求、面向企业、面向市场成为R&D活动方向选择的主导影响因素。凡是市场可以调节的资源配置领域全部交由市场去调节,在应用和开发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凡是市场调节失灵的地方或是市场不愿调节或调节不好的地方,由政府去调节;在基础研究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等领域,应继续扶持国家科研机构。政府的作用将不再是无所不管的万能管理者,政府职能由全能管理转变为有限治理,政府的作用要由微观调整转向宏观调整,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应该对科技计划实行领导决策和调控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战略、规划、方针、政策,调控科技资源配置,监督国家科技计划的执行,为科技活动和科技人员服务[11]。

5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契合

“创新”这一概念首先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使用。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要实行创新,引进“新组合”,从而使经济获得不断发展,因此“创新”属于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将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创新”内在地包含“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提法。

创新的线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观点反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nnever Bush)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该报告有两个基本观点:基础研究或纯研究本身是不考虑实际后果的;基础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我国原来的科技发展模式是这种“科学推动”模式,即研究单位开发出一种技术,再去找企业用于生产,生产出产品后再寻找市场,其中国有科研机构占支配地位,从创意提出到新产品的最终使用,政府充当核心的协调者[12],科研与生产之间、科研与教育之间、生产与最终用户之间以及教育与生产之间都缺乏直接联系。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研究机构和大学不知道产业的技术需求,产业也不知道研究机构和大学能给他们提供什么[13]。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之间的联系匮乏,知识生产者和潜在使用者之间的“人为”隔离看起来好像是“群岛”或大量的“创新岛”,彼此之间只有有限的协同[14]。由科学推动的模式应转变成为需求拉动的模式,企业作为创新的组织者,科研题目的来源不是文献而是市场,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首先由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C.Freeman)于1987年提出,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与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应转向宏观尺度,即应超越传统的科技领域,不仅把科研院所,而且把政府、企业、大学作为科技体制的基本要素,把全面整合社会科技力量、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心[15]。

6 结论

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合理借鉴相关学科领域丰厚的理论资源,有助于认识和解决科技体制改革中的重点、焦点,也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某些难点、疑点,如建立基于成果质量的科学技术评价体系,保持基础应用开发研究的适当比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强调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完善科技激励制度,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功能,确立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等。

摘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技术创新学等多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方法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学科支撑、方向导引和政策启发,遵循和借鉴这些学科领域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使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社会的运行规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科技发展提供激励框架,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进而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10

从任何程度上说,自从1949年以来,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行政管理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虽然传统的官僚制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现代化,明显地需要使公共部门现代化。由于传统模式下的公务员难以采用新公共管理的方法,从而可能产生责任问题和某些道德问题。许多国家中,目前己经发生的理论上的重大变化,不仅对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政府、官僚制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也有实质性的影响。这些观念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中国所发生的变化需要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典范。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这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政府职能就是政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公共领域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功能,它回答政府在公共事务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应如何改进。

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遇到著名制度经济学家诺思所提出的“诺思悖论”: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比如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存在不少与市场相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我国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的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管理方式和手段不断改进,提商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妨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离。在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中职能交叉重处,机构膝肿、人浮于事。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公车费用执升,各级政府中人员工资、交通费用已占财政收入很大比例。本次人大代表提案中列举到:社会车辆每万公里成本8215元,而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工作效率为公车五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务车13.5%;考察招待费用骤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总不断下降的同时,其中的行政支出却不断上升。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以往的机构改革,从机构数上看确实是大减,但从财政供养人的数上看并没有大的减少,从政府机关“精简掉的人员”只是转移到了事业编制的单位,仍然吃财政饭;如果从行政支出看,不仅没有压缩反而与日俱增。这些现象都导致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降低行政成本的问题,己经到了非痛下决心解决不可的时候,否则,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三、依法理顺中央和地方规范的职能权限

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有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禁止中央政府行使的权力,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十六大提出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由于宪法的规定较为原则,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有关的权力分配法予以明确。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向地方分权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且,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都以法律加以规定,从而排除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随意性、无约束力等弊病。用法律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权限并加以制衡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社会职能的重要补充,积聚了大量优秀人才和社会资源,中国7096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96以上。西方国家没有像中国事业单位一类的机构,但在中国,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政事分开的核心是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下放权力,让事业单位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再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应从总体上收缩事业单位的规模。在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甄别的基础上,能够撤消的,在做好相关善后工作的基础上坚决撤消,其他的应视具体情况转为政府部门、企业或市场中介机构。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行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政府对事业单位从直接管理转向宏观指导、监管职能后,必须依法规范监管行为和授权行为,减少干预的随意性。尤其要禁止把政府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的负担强加给事业单位。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着手展开,但这项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性较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定改革措施时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体现过渡性,同时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平稳有序地推进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

五、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就我国在行政管理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治理作用、构建新职能体系,管理方式和手段不断改进,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依法理顺中央和地方规范的职能权限、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等四点措施。在公共管理改革的世界性潮流中,在中国转型时期大变革的背景下,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模式。

参考文献

[1]Manning, N., Improving the public service[M].London:London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1996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英语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需求分析 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一、国内外需求分析理论概述

需求源于“期望与现实条件的差距”(a gap between what is expected and existing conditions)。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NA)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在教育方面指系统的收集和分析所有的主观和客观的相关信息,来定义和支持课程目标,以使其满足学生在影响教和学的特定教学情景中的语言学习要求。鉴于不同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背景,需求的内涵、分类也不尽相同。国外外语需求分析模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Munby的目标情景分析模型(TargetSituation Analysis);

2.Allwright的目前情景分析模型(PresentSituation Analysis);

3.Hutchinson& Water的模型,它由目标情景分析框架和学习需求分析框架两部分组成;

4.Dudley-Evans&St.John的模型,这一模式则将需求分析要素增加到了七项:(1)目标情景语言 (language information about target situations) 、(2)语言学习需求(language learning needs)、(3)学习者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learners)、(4)学生欠缺(learners' lack)、(5)学习者课程需求(learners' needs from course) 、(6)学生专业信息(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about learners)和(7)如何在目标情境中交际(how to communicate in target situations)。

我国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介绍和作用的研究等。首先,在基础理论介绍方面,倪传斌和刘治归纳和总结了外语需求的六大特性:核心性、层次性、可分性、可测性、变化性和多维性;余卫华具体介绍了目标情景分析和目前情景分析两种模型,并提出开展需求分析时需重视特定环境下外语需求的定义、涉及的群体和实施需求分析干预的可行性、恰当性等问题;在社会需求对外语课程的影响方面,束定芳认为外语需求分析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

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

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而陈冰冰的“学生个人需求分析”和“社会需求分析”两个子模型分别用四个分析维度: 前者包括学习能力差距、学习者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和学习环境需求,后者包括社会需求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和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二、调查数据采集

本项研究根据西安财经学院2013级的本科生设计的问卷调查,重点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学习过程需求以及对学习环境的要求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目的改善我校外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寻求行之有效的实用英语教学方法,科学地揭示外语教育的真实需求,更快地提高我校外语教学的水平。

此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课堂主要靠老师传授,课后靠背诵的现象极为普遍。而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培养学生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是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最主要目标是找到好工作和考证书,表明就业导向和英语考级考证已深入人心,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

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查表明“激发者、协助者”的教师角色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而对课堂形式要求的调查表明,传统的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实际的课堂形式与学生期望的课堂形式还有很大的差距,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最受欢迎,网络多媒体教学或许是因为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但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正需求,英语教学改革才会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领域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Long2005:1),其目的是“使语言课程与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可能”(Munby1978:43)。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该基于学生个人需求分析,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要拓宽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可以在工作和社会交流中有效的进行书面和口头的信息交流。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将要进入工作领域的需求,进行与工作需求相关的英语知识与技能教学。尤其是相关语言知识和规范的学习,培养快速阅读与摘要的能力、掌握学术交流的相关规范、英语写作等能力。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目的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编选教材,调整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T & St John M 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Hutchinson T &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Long,M.H.SecondLanguageNeedsAnalysis[M].Cambridge:CUP,2005.

[4]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 2010,(2):120 - 123.

作文教学理论改革管理 篇12

一、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念有:

(一) 以市场为取向, 重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这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看待政府运作, 则公众如顾客, 政府为厂商。政府行政, 应奉行顾客至上准则。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 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 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二) 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要采取授权或分权的方式来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像法国、美国还注意下放过分集中的中央权力, 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这些都反映了西方行政管理的分权化趋势。

(三) 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 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新公共管理认为要加强以3E (即Economy经济, Efficiency效率, Effectiveness效益) 为标准的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 通过评估, 对政府部门的业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四) 改造公务员制度, 创建新型政府。

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改造公务员制度。强调, 破除文官法中“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 建立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 废弃公务员价值中立原则, 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 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 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政治功能是有益的, 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 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 发挥政策的社会功能。

二、我国政府体制的现状

我国目前政府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像政府服务方式陈旧、落后, 难以实现优质服务;人员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在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运行层面均存在严重问题;党领导滥用权力, 使党的行政权大于政府的行政权, 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能;公共服务缺少透明度, 对政府服务监督不力等现象。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一) 加强教育、树立人本理念, 建设积极政府。

服务型政府必须克服过去的官本位的陈腐思想, 必须要把民众放在首位, 要以人为本。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 彻底地转变他们的观念,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让他们充分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做到尊重民众, 尊重每一个人, 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进步。

(二)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建设服务型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人本精神为公共管理的灵魂, 把公民作为顾客, 主张以顾客为导向, 提高服务质量。这是对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革新。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现代政府管理上的人本精神, 就是在政府行政管理变革中, 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确立以人为本理念, 体现人文关怀, 更多地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服务。

(三)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建设责任政府。

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因此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改变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绩效的唯一标准的考核办法。政府绩效考核要注意成本效益分析;要考虑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更要考虑到人民满意度。

(四) 引入企业管理方法, 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这样既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使他们树立效率意识, 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物品, 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 培育法治精神, 加强法制建设。

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任何滥用职权和违反职责的行为必须承担个人责任。在一定的条件下, 国家行政机关也要为其承担连带的行政责任。

四、对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展望

新公共管理理论也有其内在缺陷和局限性, 且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产生和运用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要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发展目标, 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新公共管理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 才能不断推进我国行政改革和社会发展。我国2011年十项重点工作, 稳定物价总水平位列第一, 其他还包括:扩大内需、加强农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科教兴国、改善民生、加强文化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反腐败, 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改革模式道路。

参考文献

[1]尹志芳, 杜文萍,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 2006年第6期。

[2]陈振明, 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张再生, 杨勇,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月第11卷第2期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下一篇: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