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信息

2024-09-23

节目信息(共9篇)

节目信息 篇1

1 引言

河池市广播电视传输光缆网络超过1 000 km, 通乡通村率达60%。随着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网络更加完善, 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层次进一步提高。河池市的广电光缆干线传输数字化率达到99%, SDH传输技术在广电光缆干线网上广泛采用数字同步网设备和配套的监控系统投入运行, 县、乡二级同步网的系统建设和联网运行工作正在发展。但是如此优越的网络, 利用率却远达不到承载要求, 大部分丰富资源只是单向传输应用, 多功能应用、增值业务没有得到很好开发, 特别是IP、IP over SDH/WDM等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

2 节目信息上行系统构建思路

利用现有的SDH网络资源和硬件设备, 采用节约带宽资源和低成本的技术方案, 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SDH系统空置的E1通道上, 辖区每个县分公司提供4个绑定独立的2 Mbit/s以上网络带宽, 用网桥将E1×4通道中经过非编和嵌入式编码处理的节目信息IP数据包封装后, 映射到SDH的SDH帧结构净负荷区, 把IP数据格式转换成SDH的帧格式来传输新闻节目素材、信息、文档文件和直播节目。每个县需要4个E1 (8 Mbit/s) 专用通道, 10个县市分别独立进入SDH网络, 总端口40个, 总带宽80 Mbit/s, 节目信息还原质量要达到广电标清水平, 并要尽量节约网络带宽资源。

3 节目信息上行直播系统设计

3.1 IP技术上行直播系统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1) 采用广电SDH网络E1通道或且电信、移动、联通E1通道作为本系统的传输路由。

2) 将所辖区县 (市) 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素材文件、信息文件、文档文件上传到河池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节目库, 并实现在同一E1×n通道上进行MPEG-2或MPEG-4编码实时直播。

3) 嵌入式服务器、回传中心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等软件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 以提高抗网络病毒功能;端口具备远程管理功能, 服务器视频编码在512 Kbit/s~15 Mbit/s任意可调。

4) 非编系统采用DVStorm XA PLUS, 支持EDIUS Pro3, Let′s Edit 2、DV输入输出接口、模拟视频信号 (复合、S-Video) 输入输出接口、RCA非平衡音频双声道输入输出接口。

5) DV编辑能在Adobe Premiere上流畅使用原有平台的同时, 可扩展EDIUS Pro 3功能, 并能转移到EDIUS平台上。

6) 上行节目、信息质量指标符合国标、行标中的广电传输质量要求。

3.2 IP技术上行直播系统设计

系统由市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中心、SDH网络和所辖各县 (市) 广播电视台新闻信息采编部分构成。

依据标准:传输标准ITU-T H.323, H.246, H.235及新颁布的ITU-TX.85/ITU-TY.1321;接口及协议标准ITU-TG.831, G707, G708, STM-1 VC12, PPP协议即IETF FRC1661的The Point-Point Protocol和RFC2153的PPP vendor Extension;音视频编解码标准ITU-T H.261, H.263, MPEG2-DVD等。

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图4所示。

工作原理:

1) 在河池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配置1台高性能嵌入式服务器, 用来接收各县级广播电视台非编系统上传的新闻节目素材及信息。该服务器除了负责对接收到的素材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 还对下级服务器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传服务器) 的运行进行监管。该服务器还作为市台媒体资源管理服务器, 用于存储历史视音频资料。

2) 在县级台分别配置1台新闻节目信息嵌入式上传服务器和非编系统 (现有) , 所有的非编都使用同一种视音频编码格式———高清标的AVI格式或MPEG-2 (8 Mbit/s以上的码率) 格式。采集到的原始新闻节目资料在非编计算机上生成素材文件后, 把它发到本地的新闻节目上传服务器, 然后新闻节目上传服务器将自行把该新闻节目通过本系统上传到中心服务器。图像新闻节目信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 不对编码格式进行任何转换, 同时, 文稿文件同视音频文件捆绑传输, 文字稿用Word打开并打印。文稿文件也可在媒资服务器中存档。

3) 用E1×4通道来回传素材文件, 其速度是:传输1 Gbyte的AVI素材文件 (约5 min素材) 所需时间18 min。传输600 Mbyte的MPEG-2文件 (约10 min素材) 所需时间10 min。

4) 考虑到市、各县对现场直播回传和应急传递各类突发性信息的需要, 每个县配置1套视音频光端机, 将现场直播的AV信号和应急突发性AV信息直接送至嵌入式服务器的视音频编码接口, 经过MPEG-2或MPEG-4编码模块的编码输出PS数据流进入网桥, 通过网桥的协议转换成IP协议进入SDH。在市台接收端, 中心点SDH对应的EI通道输出PS数据流再通过网桥到交换机, 进入MPEG-2或MPEG-4嵌入式解码器, 解出AV音视频信号给中控直播, 解决现场直播和接收应急情况信息问题。

3.3 传统节目信息上行直播系统设计

利用SDH系统中DS3通道, 将新闻素材进行MPEG-2编码直接送入SDH网络DS3通道上行传输到上级台。这种传输方案普遍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干线传输, 其特点是工作带效宽、传输速度快, 除了能作上行送传新闻节目外, 还适用于现场直播, 但它操作复杂, 传送时需要指定时间和人员来接收, 用磁带机或且非编采集保存, 再转给编辑部编播, 功能较为单一。

3.3.1 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

系统设计图见图5。

工作原理:1) 首先将非编素材回放成模拟信号, 经过MPEG-2编码器进行编码;2) 第二步将TS码流复用后, 通过适配器经DS3通道进入SDH传输网;3) 上级电视台从SDH网络得到复接后的TS流;4) 解复用, 得到单路TS流;5) 通过解码器解码还原成模拟信号, 进入切换矩阵;或者TS流直接进入数字矩阵;6) 通过收录工作站完成采集或完成MPEG-2到非编格式M-JPEG格式的转码;7) 完成传输过程, 素材进入上级电视台的编辑系统。

3.3.2 系统传输流程

10县 (市) 用复合器将各县 (市) 新闻节目合成5个数据包, 通过SDH干线网的5个DS3 (45 Mbyte) 单向通道传送到河池市, 罗城-宜州2县 (市) 新闻素材回传节目在宜州局复用打成一个45 Mbyte包, 大化-都安2县新闻回传节目在都安局打成一个45 Mbyte包, 环江县的新闻回传节目打成一个45 Mbyte包, 凤山-巴马-东兰3县新闻素材回传节目在东兰局打成一个45 Mbyte包。分5个方向进入SDH网络汇聚到市终端, 总端口为5个DS3, 总带宽225 Mbit/s, 节目素材在传输过程中需经过多次复用和编解码, 从M-JPEG→模拟AV (YUV) →MPEG-2→模拟AV (YUV) →M-JPEG。

4 系统主要硬件和软件选型

嵌入式硬件主机系统及相关外设工业级硬件构成嵌入式回传服务器, 结构如图6所示。

软件系统构成如图7所示。

5 系统技术设计分析及应用效果

技术设计分析及应用效果:

1) 采用MPEG-2编码格式利用SDH网络DS3通道直接传输是广播电视节目信息传输的传统技术, 由于没有考虑到编辑的特殊性, 将传输播出格式用于编辑节目素材, 手动操作繁琐, 这种传输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2) E1通道每个县只要8 Mbit/s带宽, DS3要45 Mbit/s带宽;在网络租用费上, 8 Mbit/s肯定比45 Mbit/s便宜, 系统可有多种选择, 如用DS3通道就没有余地, 电信、移动、网通、铁通等电信运营商不能提供45 Mbit/s通道。在线路速率利用上, 运行在PPP over SDH的IP为95%, 对于广域网主干路由器来讲, IP over SDH额外的容量将显得十分诱人。

3) 基于IP over SDH的方案与MPEG-2传统传输方案的比较如表1所示。

6 小结

综上所述, 在高性能、宽带的IP业务发展方面, 国内外广泛建设的SDH环境为IP over SDH和IP技术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 上行系统基于IP over SDH平台的IP设计模式在广电传输中运用不多, 特别是IP技术应用于广电直播和节目素材、信息交换等领域发展较慢;相比之下, 信息产业部门的IP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行业发展, 并取得显著的成果, 随着吉位高速路由器的进一步成熟和IP业务的进一步增大, IP over SDH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节目信息 篇2

第12课 学当节目主持人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录制旁白的方法

(二)会自动播放声音

(三)会做一个演示文稿,并配上旁白。

(四)发展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录制旁白的方法,会自动播放声音并能独立完成任务。

难点:了解排练计时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法

这节课采用给童话故事《丑小鸭》配音的方法,来学习掌握如何给有多个幻灯片的文档进行配音,了解在幻灯片中“排练计时”的概念,全文的重点是给《丑小鸭》的故事录制旁白,由于有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录制旁白的练习难度并不大,重点在于学生要理解“排练计时”的作用,课中的幻灯片实例应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有较多的时间练习,如果学生对故事的情节不了解,教师可以录制一个好的幻灯片供学生调用,这样部分学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故事会,请较好的学生讲《丑小鸭》的故事,这样在课中练习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有些学生不清楚故事情节而停止练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由于有上节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对录音的操作比较熟悉,这里教师只需要简单的演示,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于个别操作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单独的辅导。

最后学生的作品,可以进行相互的评价,说出优略点,对于好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学生欣赏。在结束时,让学生总结“排练计时”的作用,教师总结录制旁白的用途,并不知作业,让学生自己用“录制旁白”的方法,做一个个人的简历,并展示给其他学生或家长观看。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红钢城小学童心电视台要在我班招收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你们想参加吗?

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学当节目主持人。(揭示课题)

二、新授

(一)提出学习任务

师出示招收节目主持人条件:

(1)每个人必须准备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至少要3张以上的幻灯片。(课前准备)

(2)给演示文稿配上旁白(3)能把配上旁白的的演示文稿自动演示给大家看。

(二)学习旁白的录制方法和自动播放声音

师:要当好节目主持人,老师需要对你们进行10分钟的专业培训。

1、师演示几幅“丑小鸭”的幻灯片。

提问:这是什么故事?能不能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听这个童话故事呢? 哪个同学想上来帮老师配音?

2、师介绍并演示旁白的录制方法(学生帮忙录音),其余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

3、思考:录制前和录制后,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思考:想一想在播放幻灯片时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4、师演示播放幻灯片,学生观察效果。

5、再思考:如果旁白录制完成后,选择的是“否”,那么在播放演示文稿时又会怎样呢?请一同学上来试一试

6、培训时间马上要结束了,大家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

(三)学生动手操作

1、师提出要求:

大家利用15分钟的时间给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配上旁白。

2、师巡视辅导

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四)展示交流,评价欣赏

1、教师参与组成一个3-5个人评委会,评价打分

师:招收节目主持人现在正式开始,今天参加的评委有:童心电视台的编辑(学生兼)、信息技术教师、班长、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等。

录取的要求是:能非常流畅地演示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能通过演示文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能介绍自己,语言标准、流畅,有个性,有创意。

7、按分数的高低,宣布被录取人的名单。

三、小结:

浅析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信息量 篇3

一、优化采访选题。

电视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报道新闻中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有的新闻通过电视报道能传播很多信息, 有的则不能。主要原因是电视报道对报道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 要提高电视新闻的信息量, 必须在选题上进行优化。

1. 压缩一般会议新闻。

冗长的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大痼疾。很多会议是层层开、层层传达, 内容大同小异。有的会议专业性太强, 观众不能从中获取直接、有用的信息。再者, 有的会议新闻的画面除了会场还是会场, 除了人头还是人头, 千篇一律, “会场”和“人头”的堆砌, 不能给观众传达更多的有实际价值的信息。

2. 压缩经验型新闻。

从内容看, 既然是经验, 在报道中就必须详尽而多面。而作为电视新闻, 长的也只是两三分钟, 这样很难把经验介绍清楚、明白。再说, 经验性新闻是经验在前, 拍摄画面在后, 这就很难避免画面、文字“两张皮”, 降低了画面的信息量。

3. 增加解疑释惑的新闻。

电视新闻尽量不要报道观众已知的事情, 要多报道观众未知或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的事情。现在观众不明白、不知道而又急需了解的事情有很多。比如, 改革中出现的难点、疑点, 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知识, 经济生活中的各方面信息等等, 对这些情况、问题我们就要增加报道的分量, 增强报道的强度, 使观众能从电视新闻节目中了解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4. 增加事件性新闻。

电视是事件性新闻的最佳载体, 其他传统媒体都不可能比电视传播事件性新闻更详尽、形象、逼真。事件性新闻时空性较强, 而电视传播新闻时具有时空兼备的优势, 它能将事件形成的具体情景、场面及人物行为丝毫不变的记录下来并展示给观众, 观众可借助声音、形状、颜色等获得丰富的信息。

二、强化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画面负载很大的信息量, 采访中恰如其分地处理好画面是提高电视新闻信息量的基础。

1. 画面要丰富。

画面不足或画面单调信息量就少。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必须拍足能够被采用的画面, 一分钟的时间一般拍摄十五六个画面为宜。拍摄时, 要少用推拉摇移, 多用切换, 并且画面要多角度、多侧面、多景点。一句话, 画面表达的信息要支撑起文稿所讲述的内容。

2. 突出重点画面。

如果拍摄的画面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就很难表现新闻主题, 信息量也就随之淡化。所以, 拍摄画面时一定要根据新闻主题所需, 该集中的要集中。要善于抓主要画面, 特别是抓那些传神、传情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重点拍摄, 必要时用特写或特技处理。

3. 运用长镜头画面。

电视新闻中运用长镜头画面并不等于画面单调, 有的新闻通篇只有两三个画面, 但是却能容纳十分丰富的信息。因为长镜头画面一般拍摄的是事件发生进程中最精彩、最具有代表性的运动过程, 将这段运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 就会使电视观众从事件本身及事件所展示的意义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4. 保留现场音响。

现场音响既能荣纳信息, 对新闻事实也有很强的表现力。但现场音响在有些电视采访中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和运用, 采访时只拍摄画面, 不录音响, 或录了音响也不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新闻从头到尾就是播音员单调的解说, 音响的信息得不到传播, 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纠正。

5. 画面与解说有机结合。

画面与解说有时不能以实对实, 也不能以虚对虚, 要虚实结合, 再求互相补充、相互扩长的最佳效果, 用观众的想象和思考填补试听以外的潜在的信息。

三、精化新闻排编。

新闻排编要立足电视特点, 全面调动电视综合符号的传播功能, 使每个环节、每个符号都能负载信息。

1. 压缩单条新闻的长度。

不少台的单条新闻时间太长, 容纳新闻的条数太少。电视新闻节目要以传播新闻为主, 不同于作报告, 不可能每条新闻都慢条斯理地道来。新闻该短的一定要短下来, 除了重大题材报道和深度报道外, 一般长度在20秒到50秒之间为宜, 一些会议新闻、综合新闻可集纳成一组简讯播出。单条新闻短下来了, 播出节奏加快, 信息量也就随之加大。当然, 新闻短下来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要求记者、编辑有较高的采编能力, 精采精编, 会抓“时间核”。

2. 调动一切编辑手段。

节目信息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秩序,促进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公众和从业机构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内容服务、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服务(以下简称网络广播电视服务),是指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含有线、无线网络)、局域网络及利用互联网架设虚拟专网为传输通道,以电视机、手机(含各类手持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从事向公众定向提供广播电视服务的活动,包括IP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

第四条

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负责本 1

行政区域内的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是重要的网络文化建设力量,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和维护网络文化信息安全的责任,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提供优质可靠服务。

第六条

发展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断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广播电视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公众监督网络广播电视服务。

第二章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的设立

第七条

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应当依照本办法取得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未按照本办法取得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业务指导目录由国务院新闻出版广 2

电行政部门制定。

第八条

申请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

(二)有健全的节目安全传播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

(三)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经营场所、资金和相关资源;

(四)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且主要出资者和经营者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

(五)技术方案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六)符合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确定的网络广播电视服务总体规划、布局和业务指导目录;

(七)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九条

申请从事IP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的,应当是经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中央新闻单位。申请从事IP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的,还应当具备2000小时以上的节目内容储备,同时应有30人以上的专业节目编审人员。

申请从事IP电视(IPTV)、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服务的,应当是经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申请从事IP电视(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的,应当是有合法基础网络运营资质的单位,有一定规模的公共信息基础网络设施资源,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能力。

第十条

申请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应当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向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审批;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或者初审意见之日起4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其中专家评审时间为20日。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许可证》应当载明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业务类别、服务内容、传输网络、覆盖范围等事项。

《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网

络广播电视服务的,应于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持符合本办法第七、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续办手续。

第十一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变更股东、股权结构以及有上市等重大融资行为或有重大资产变动的,应当在变更前按本办法办理审批手续。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的单位名称、办公场所、法定代表人依法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向原发证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变更《许可证》载明的业务类别、服务内容、传输网络、覆盖范围等业务项目以及采用合资、合作模式开展业务的,应事先按本办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应当在取得《许可证》90日内提供服务。未按期提供服务的,其《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如因特殊原因,延期或中止提供服务的,应经原发证机关同意。申请终止服务的,应提前60日向原发证机关申报,其《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连续停止业务超过60日的,由原发证机关按终止业务处理,其《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

第三章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规范

第十四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应当按照《许可证》载明的事项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

第十五条

经批准从事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的单位,负责建设和运营内容服务平台,组织、编辑节目并通过集成播控平台向用户提供节目。

第十六条

经批准从事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包括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

第十七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播控管理制度,采取技术安全管控措施,配备专业安全播控管理人员,按照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集成、播控广播电视节目。不得拒绝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的节目信号接入请求,不得擅自插播、截留、变更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节目信号。

第十八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应当选择依法取得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许可的单位提供接入服务。

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在提供接入服务前,应当查验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的许可证。

网络广播电视传输分发服务单位在为集成播控平台提供传输分发服务前,应当查验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的许可证。

第十九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和集成播控服务单位应在播出界面显著位置标注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批准的播出标识、名称、《许可证》编号。

第二十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应当按照广播影视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实行规范对接,并为对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第二十一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节目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煽动抗拒或者破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实施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违背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迷信,歧视、侮辱宗教信仰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恐怖、吸毒,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的;

(八)侮辱、诽谤他人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内容。第二十二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类节目和其它节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管理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应当是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新闻节目。

第二十三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节目应当经过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设立的集成播控平台统一集成后提供给用户。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不得转播非法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得链接、聚合、集成未取得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许可的单位开办的节目。

第二十四条

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负责对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节目进行监控,发现接入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含有违反本办法的内容时,应立即切断节目源,并报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第二十五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负责审查其提供的节目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并进行播前审查。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节目审查、安全播出等节目内容管理制度,配备专业节目审查人员。所播出节目的名称、内容概要、播出时间、时长、来源等信息,应至少保留60日,主管部门依法查询时应当主动予以配合。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对含有违反本办法的节目,应立即删除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报告义务,落实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的管理要求。

第二十六条

网络广播电视传输分发服务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管理规定,保障网络传输安全。不得擅自插播、截留、变更集成播控平台发出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和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控制信号。

第二十七条 用于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技术系统和终端产品,应符合广播影视有关标准和要求。任何单位不得向未取得网络广播电视服务许可的单位提供相关的服务器托 9

管、网络传输、软硬件技术支持、代收费等服务。

第二十八条

省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应设立健全网络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系统,建立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加强对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监督管理。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等单位应当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设立的网络广播电视节目监控系统提供必要的信号接入条件。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擅自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节目的内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节目的来源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广播 10

电视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未按照许可证载明的事项从事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选择未取得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许可的单位提供集成播控服务的或未经过合法设立的集成播控平台统一集成后直接提供给用户的;

(二)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拒绝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的节目信号接入请求或擅自插播、截留、变更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播出的节目信号的;

(三)网络广播电视传输分发服务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管理规定的,或擅自插播、截留、变更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发出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和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控制信号的;

(四)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在为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提供接入服务前,未履行许可证查验义务的;

(五)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未按照广播影视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实行规范对接或未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的;

(六)网络广播电视传输分发服务单位在为集成播控平台提供传输分发服务前,未查验网络广播电视集成播控服务单位的许可证的。

第三十三条

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可对其主要出资者和经营者予以警告,可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

(一)变更股东、股权结构以及有上市等重大融资行为或有重大资产变动,未事先办理审批手续的;

(二)变更《许可证》载明的业务类别、服务内容、传输网络、覆盖范围等业务项目以及采用合资、合作模式开展业务,未事先办理审批手续的;

(三)未按本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播控、节目审查、安全播出、安全传输等管理制度,未配备专业安全管理和节目审查人员的;

(四)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和集成播控服务单位未在播出界面显著位置标注播出标识、名称、《许可证》编号的;

(五)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发现含有违反本办法的节目未及时删除或未保留节目播出信息或未主动配合主管部门查询以及履行报告义务的;

(六)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发现接入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含有违反本办法的内容时未及时切断节目源或未报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七)用于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的技术系统和终端产品不符合广播影视有关标准和要求的;

(八)未向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设立的网络广播电视节目监控系统提供必要的信号接入条件的;

(九)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在同一内三次出现违规行为的;

(十)拒绝、阻挠、拖延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十一)以虚假证明、文件等手段骗取《许可证》的。有本条第(十一)项行为的,发证机关应撤销其许可证。第三十四条

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要依法给予有关责任人处分,构成犯罪的,13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

网络情感类节目主持人信息挖掘 篇5

首先,网络节目主持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名网民。因此,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主持人与网友之间的互动显得格外重要,迅速及时的与网民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成为了网络主持人的必修课。其次,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话语不再仅仅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了广大的网友,这就需要网络主持人在节目中汇聚网友最感兴趣、重点关注的内容,及时的加以正确的表达,这也正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即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在网络访谈类节目,尤其是情感对话类节目中,更加如此。

网络情感类主持人只有充分的发挥个人魅力和挖掘信息的能力,才能把缺乏生命力的网络世界激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节目中,从而让在网络终端前的受众感同身受的体会节目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容;而不仅仅是将播出平台简单的从电视、广播移植到网络而已。

首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有较大的不同,网络媒体的受众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庞大的学生族群更占到了这其中的一大部分,虽然近些年来的网民平均年龄有增大的趋势,但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媒体受众是比传统媒体受众更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他们更能接受与传统不一致的事物。例如,在传统的电视节目中,我们很难看到节目主持人用方言甚至开玩笑的方式来活跃气氛,挖掘信息;但是在网络节目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例如,网络情感类节目《爱呀幸福男女》的主持人阿雅,就将这点发挥到了极致。

在2013年10月31日的《爱呀幸福男女》节目中,主持人阿雅采访日本著名艺人苍井空,为了缓和现场气氛,阿雅甚至多次用不熟练的日语与苍井空对话,引得对方捧腹大笑,不知不觉间便缓解了现场略微紧张的尴尬气氛,让苍井空放下顾虑,和主持人像朋友一般交谈起来,而主持人阿雅也就顺理成章的不断推进节目的进行,获得更多网友关心的信息,达到了挖掘信息的目的;而在传统的电视节目中,很少能看到主持人采用不会的语言与嘉宾进行沟通交流。

又比如,2013年5月9日的《爱呀幸福男女》节目是采访新加坡歌手林俊杰。开场时,阿雅用一个复古的盒子假装送给他礼物,其实盒子里面是整蛊的玩具。当嘉宾林俊杰被盒子里面的东西吓了一跳之后,现场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我们来一起回顾下这期节目。

阿雅: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JJ由男孩变成男人了,更加的成熟了。所以我们的节目组也非常的贴心,准备了一个十年有成的礼物要送给你。

林俊杰:哇!这是什么?谢谢!

阿雅:这是一个非常复古的东西。

林俊杰:所以我现在要打开吗? 

(林俊杰打开,阿雅大笑)

阿雅:怎么样?喜欢这个惊喜吗?谁叫你知名度这么高,你爱整人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所以呢,我也要整下你!

正因为主持人阿雅善开玩笑和自我嘲讽的主持风格,不知不觉的消除了嘉宾林俊杰原本的顾虑,让节目顺利的进行到了幸福答答答环节,开始深度挖掘对节目有益的信息。

其次,网络节目主持人需要善于将自己融入到节目中去,进而达到挖掘信息的目的。依旧以《爱呀幸福男女》为例。2013年6月6日的节目嘉宾是香港艺人张柏芝。谈到张柏芝,相信她的婚变是网民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这种尴尬且窥伺他人隐私的话题在传统的情感类谈话节目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但是在网络媒体上,阿雅利用她的主持智慧和策略,很好的挖掘到了关于张柏芝婚变的种种信息。

我们来看另一档网络情感类节目《天呐女人》。2014年3月28日的节目是关于婆媳关系的。主持人杨澜为了挖掘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的信息,首先主动坦诚自己和婆婆处理关系时发生的种种不愉快,而另两位主持人秋微以及海蓝博士也都说了自己婆婆或者有关婆婆的故事。对于将引导话题作为自己主要责任的传统媒体主持人,是不可能主动的将自己融入到节目中,进行信息深度挖掘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情感节目主持人更多的是作为旁观者参与到情感的讨论中,而网络情感节目主持人,更多的是亲自参与到节目中,自己不仅仅发挥引导节目推进的作用,更要做到“自己采访自己”,甚至拿自己开刀,才能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提升节目质量。

第三,网络情感类节目主持人可以通过假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挖掘对节目有用的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另一个巨大的区别就是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世界,任何人都可以是主持人,任何人也都可以是受众,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再非常明显。所以,网络情感类节目必须要呈现比以往传统节目更加接地气,更加汇聚民众心声的内容。如果失去了这个特点,那么网络媒体就失去了自己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

我们再来看2014年3月28日的《天呐女人》关于婆媳关系的那一期节目。节目在一开始便设置了一个叫做“你有遇到过玻璃心婆婆吗?”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三位主持人采访了若干的网友,将婆媳关系这个复杂又现实的问题抛出给广大网友,从而提出生活中的玻璃心婆婆很常见的这一社会问题。在讲到如何和玻璃心婆婆相处时,主持人又再次随机采访网友,网友们妙趣横生的支招和五花八门的想法,不仅充实了内容,而且很好的挖掘了婆媳关系处理这一关键信息,尤其是显得异常接地气,从而摆脱了空话套话的沉闷开场,一开场便吸引了所有网友的眼球。

第四,通过频繁的互动,节目主持人在无形中拉近与嘉宾、听众、网友之间的距离,这也正是网络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惯用的挖掘信息手段。比如《爱呀幸福男女》的主持人阿雅就很注意和嘉宾之间的互动,进而更好的掌握利于节目的信息。每期节目开始,阿雅总会和嘉宾进行一段幸福操,一起扭动一起拍掌。这样做很好的拉近了与嘉宾间的距离,活跃了现场的气氛,为下面的交谈做出有利铺垫。另外,在节目进行中,阿雅也经常通过对话和游戏的方式,与嘉宾和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林俊杰那一期节目中,为了突出林俊杰爱运动身材好这一特点时,阿雅就很调皮的上去碰了下他的肌肉并情不自禁的大赞好棒。对于一个女主持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可能令许多人不敢想象,但阿雅就把这个作为一个互动的机会,拉近和嘉宾的距离,从而展现嘉宾林俊杰爱好运动的特点。

最后,以往的电视情感类节目,观众们都是坐在演播大厅内,从头到尾的录制气氛都是比较紧张的。而许多网络情感类节目,摒弃了演播厅这种严肃的场所,转而采用卧室、客厅甚至厨房作为节目的录制现场,给人一种放松如家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主持人、嘉宾、观众和网友之间的距离,使整个录制过程在轻松融洽的过程中进行。可以说,轻松的环境、睿智的主持人、深入人心的情感交流,是构成一档成功网络类情感节目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乐视网的品牌谈话类节目《星月私房话》就是一档非常成功的网络类情感节目。主持人王江月,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甚至普通话都不是非常的标准,但是温馨的房间、睿智的思考与提问、与嘉宾之间默契的情感交流,都让广大受众看到了嘉宾们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了解了他们真正的生活和内心的想法。与传统媒体节目相比,网络情感类节目真正实现了它的高交流性,拓宽了信息挖掘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申启武,安治民.从《神州夜航》看广播情感类节目的运作模式[J].中国广播,2009(7):77-80.

[2]张培成,马艳虹.走出电视谈话节目的伪沟通[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7.

节目信息 篇6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据广播已经成为发展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的一大新生力量。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加快新时期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事关广播影视全局和长远发展。要实现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在“十一五”时期,广电网络发展也一直遵循这条指导思路。

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亿户,达到10115.2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54.01%。我国有线数字化稳步推进,截至完稿之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南、湖北、河北、辽宁等8省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400万户,其中江苏、广东两省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位居前两位,均已突破千万。“一省一网”的整合目标也已基本达到,全国23个省级单位已经或基本完成网络整合,以江苏省网为例,整合后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74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约1000.5万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之一。

有线数字电视信息服务平台是数字电视内容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提供本地化的公共服务信息、民生服务信息和商业服务信息,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

1 信息平台整体介绍

现阶段,信息化建设是广播电视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平台,就是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具有一定交互性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在机顶盒终端可以实现用网页浏览器的方式来接收,并提供各类图文资讯信息,为百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电视”的方式。

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是影响观众点播的重中之重,实时性、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对各个环节的建设都非常重视,从播出前端的选型,到新业务的开发,都是经过各个相关部门的认真调研,集思广益。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开放性平台的技术优势,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出了丰富多彩的增值应用。

2 信息平台设置简介

下面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江苏有线数字电视信息节目为例来探讨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操作界面如图1所示)。目前江苏有线全媒体电视面向全省用户提供的信息节目,主要以视频点播、图文信息、精彩专题,生活查询、定制预订等人性化方式呈现。目前设有天气、旅游、健康、宠物等十六档节目,足不出户了解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还可定制您所在城市;24小时提供准确的旅游资讯,随时随地解决出行问题。

《天气资讯》可让用户随时随意查询天气, 与传统电视节目不同的是,栏目以图片、文字方式,克服传统电视保留性差的问题,不受时间段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查看,非常的方便。“天气资讯”栏目为用户及时提供南京本地各种天气资讯、天气指数、空气质量等,同时还为用户提供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天气资讯”栏目信息保留性好,信息更新及时、易于查询,深受观众的欢迎。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

《旅行天地》是旅游的阳光向导,是江苏有线全媒体电视面向全省用户提供的唯一一档24小时专业旅游服务类栏目,采用视频与图文结合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图文并茂、身临其境的旅游资讯,展现最新的当地风土人情、人文风景。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

信息节目的合理设置,各种新栏目及功能的上线运行一定会让用户感到耳目一新。大大提高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促进以看电视到用电视观看角色及习惯的有效转变。

3 信息节目的运营及管理

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运营及管理首先要以党和政府的宣传方针、方向作为工作实施的具体指导。在运营方面,主要以“项目运作、栏目招标、栏目负责制、整合资源”等手段来具体实施;在管理方面,建立强有力的审核制,保证节目的安全、及时播出。

3.1 信息节目的运营

1.项目运作

结合本地区节目收视率及百姓对节目满意度问卷调研,进行项目前期的策划、制作、宣传等工作, 提升项目的价值,并对外洽谈合作事宜。在条件成熟时, 进行市场化运作,数字电视产业化经营能减轻运营的成本,增加收入。

2.栏目招标

结合各个栏目的不同特性,与企业洽谈出不同的合作模式,灵活地制定分成比例。

3.栏目负责制

所有的栏目需要有相应的人来具体负责,同时又可作为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不仅保证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节目完成相应的既定目标。

4.

整合资源,根据栏目的性质及内容,通过整合网络、平面、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达到资源共享,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3.2 审核制度

信息节目的特殊性要求其内容在准确性、合法性、正面性和规范性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对其受众群负责。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以保证节目的安全播出。同时也要注意,为了配合其市场化运作的背景,还要保证自身的灵活性。

审核可以分为内容政治审核、文件技术审核、视频文件技术审核、内容审核四个部分,审核流程可以建立专人审核和分级审核。信息节目的内容,一般由编辑对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正面性和规范性进行全面的审核与评估, 最后由责任编辑终审,确认无误方可上传播出平台,安全播出。

4 小结

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平台的建设及优秀信息节目,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我们也要再接再厉,不断开发新的内容和展现方式,为把信息平台真正打造成老百姓喜欢的资讯平台而不断努力。

摘要: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 广播电视网络迅猛发展, 对节目的数量和多样化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信息类节目在立足于提高人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打造生活服务平台和先进文化传播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江苏有线开展信息服务节目的具体情况, 试从信息平台的节目设置、运营模式等方面来探讨其运营管理。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平台,信息节目,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贺军.大连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平台的建设[J].有线电视技术, 2006, 8 (200) :69.

[2]高巍.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看广播电视网之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 11:87.

[3]梁慧玉, 刘勇, 白秀珍.数字电视信息服务为百姓生活添光增彩.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J], 2009, 26 (1) :43.

节目信息 篇7

目前, 各卫视一大批新创自办节目在拥有较高收视率的同时, 也拥有很好的口碑。例如:深圳卫视播出的《年代秀》, 分七个环节, 把《60年代》, 《7 0年代》, 《8 0年代》, 《9 0年代》, 《00年代》的观众牢牢吸引到电视屏幕前;纪录片《中国南极记忆》多角度为受众群体提供了科普知识盛宴;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栏目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中央电视台反映中华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观众热捧, 创下中央电视台一

暄主持的《天下足球》, 以及沈冰的《你好, 世界杯》。他们中有的是记者出身, 有的甚至根本就是外行。但这样的主持人往往会从更多全新的角度去解读体育本身, 让观众耳目一新。也能让更多不了解体育的人通过对主持人的喜爱渐渐发展为一名真正得体育爱好者。

3.4 形成风格

一个栏目成熟的标志, 在于它是否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当前, 我国电视体育专题节目大多是围绕足球、篮球等热门赛事来展开, 如何将自己的专题栏目在题材趋同的情况下作出风格特色, 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足球之夜》和《天下足球》是足球专题栏目中两种风格不同但都十分成功的节目。《足球之夜》以追套晚间非黄金时段收视率新高;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打造平民知识英雄、激发观众学习热情, 最高收视率达1.02%, 在同时段节目中名列前茅;辽宁卫视《老梁观世界》以“脱口秀”的形式进行新闻评论, 主持人独特的风格受到观众青睐;河北卫视《村里这点事》请农民自编自演农村题材栏目剧, 被农民亲切地誉为“自己的节目”;湖北省“垄上行”电视品牌扩展到全省各州市, 讲农民事、说农民话, 深受农民朋友欢迎;湖北卫视《我爱我的祖国》、河南卫视《知根知底》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抒发爱国情怀, 起到寓教

踪报道国内足球最新动态为主, 更多带有点批判性质。而《天下足球》针对的是国际足球, 重在展示足球运动的美感。正是这种鲜明的风格让不同的观众群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足球栏目, 也让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欣赏足球。

3.5 加强互动

体育专题节目最终面向的还是观众, 因此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体育专题节目可以引导和鼓励观众利用网络或手机短信与主持人交流, 这样既能增加体育专题节目的互动性, 又能增添节目的趣味性。同时, 栏目组还可以深入社区开展各种体育宣传活动, 这也有益于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

于乐的作用;云南卫视《士兵突击》展示“90后”军人的阳刚之气、拼搏精神, 被观众赞为爱国励志的好教材;湖南卫视《平民英雄》展示凡人壮举, 在社会上掀起了崇尚英雄、争当英雄的热潮;上海东方卫视《大爱东方》讲述平凡人身上的大爱故事, 传递了善的力量。以上这些节目的脱颖而出, 正是基于多视角的创新。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 各类报刊杂志好评如潮, 有报道说:广州一家店面因《舌尖上的中国》播出而出名, 引得羊城食客蜂拥而至, 房东也用提高租金来分获利益, 最终由当地政府出

4结语

体育专题节目是促进体育传播, 普及体育知识的窗口, 也是电视传媒机构丰富台栏目内容, 扩大收视群体的重要阵地。只要把握好了体育专题节目的特点, 以及观众的心态, 认真细致的完成好节目中的每一个细节, 就能制作出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体育专题栏目。

参考文献

[1]陈福江.浅谈电视体育专题的界定与发展趋势.记者摇篮, 2002 (6) .

[2]李金宝, 王雪峰.试论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分类及舆论引导.体育文化导刊, 2010 (2) .

(吉林电视台, 长春130021) 面调解才算平息了一场风波。然而, 各地的美食栏目众多, 形态各异, 为什么偏偏《舌尖上的中国》特别受青睐?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它用最朴实的镜头还原了几千年民俗工艺下的这场饕餮盛宴, 相当有人情味儿, 不娇柔不做作, 从舌尖上去品评中国文化, 进而引申人们增长饮食及饮食之外更多的知识了解, 这就反映了该节目在饮食文化创作方面的视角创新。首先在选材写本拍摄中, 视角有别于以往的美食节目, 由中国饮食的原材料自然属性开篇, 通过大自然四季的馈赠入手, 将国人日常饮食的材料, 从生长地域到生长季节到采摘过程的辛劳, 完整展现于观众面前, 紧紧抓住人们熟悉又陌生的食材好奇心, 间接体会到采集野生珍稀食材所付出的辛苦, 将人们的思绪一步步引入美食意境。其次, 该节目在叙述过程中, 又着重普及了绿色环保与生态科学知识。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描述一对藏族母女采摘松茸的关键词:自然、季节、地域、保鲜期、菌丝、山林规矩等, 将松茸采摘的完整过程全景式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在7集共350分钟的纪录片中要展现这些繁杂的美食, 通过剪辑技巧, 灵动流畅地把多个故事串联起来, 还前后相承, 充分说明制作组花了足够的心思, 而且南北方相对比, 内陆与沿海相映衬, 既不失独特风格, 也更加反映了完整的中国美食文化, 从片子的结构上来看的确属于佳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能否具有崭新视角和贴近受众心理的创新思维决定着一档电视栏目的成功与否, 借用艺术创作的一句话: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又回归于生活。卫视频道自制节目的创新也应把观众的追求置于首位, 在创新的同时兼顾受众的现实心理需求, 从这个角度去拓展创作的视角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2创新制作和提高节目质量离不开

节目编排的进步

除了视角的创新之外, 节目编排上的创新也至关重要。凤凰卫视一些专栏节目, 如《科技无限》、《筑梦天下》等, 将各学科成果、世界著名建筑的展示, 从传播与普及的视角入手, 在讲解科学技术和建筑艺术的题材中, 有机融入了科学成果与建筑历史, 发明者设计者的生平与时代特征, 主播用观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 恰如其分地抓住了人们探索求解的心理, 深受观众喜爱。又如在举世关注的2012伦敦奥运会的转播中, 对赛事规则、竞技运动的发源历史、规则设计的科学程度、兴奋剂药理常识、以及兴奋剂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运动员身体的损害等科普知识的讲解, 就是在节目编排上的一次有益创新和尝试, 使观众在呐喊助威的同时, 也增添了不少体育知识, 理所当然会受到追捧。

制作节目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又常见的过程。在各传媒长期的运作过程中, 节目编排制作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定式, 被人们熟悉与熟视, 而观众的熟悉很容易造成视觉上的“疲劳”, 因此节目的制作创新很难, 也不易有大的改变。然而, 在如今求新求变的大氛围下, 节目内容的编排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创新突破口。比如:观众在观看大型运动会的实况转播过程中, 关注点往往是本国运动员或自己关注的运动项目, 往往在观看过程中会分化出:内行关注的是技术细节过程, 而外行关注的是热闹或冠军的归属。当运动会有意外发生, 裁判判罚与运动员和观众自己的判断出现差异时, 观众就有求取注解的渴望。有需求就有收视解读的冲动, 这就是节目制作内容编排的切入点。在转播时段的一些点上或相对空闲的时间里, 特别是关注群体关心的事件中, 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规则普及与科普传播。在关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的解说里, 可以从兴奋剂对服用者的危害, 如引用权威文献对运动员服用类固醇药剂的副作用主要表现是:面部痤疮, 身体背部痤疮, 服用时间长了, 脸型会改变, 呈现超人脸状态, 在身体表面起痤疮的同时, 身体内部脏器也同样会产生脓肿的脓包, 附着在肝肾表面上最终影响内脏功能, 造成脏器衰竭, 并且诱发心脏等关键器官的病变, 导致死亡。用科学研究说明, 使用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危害。通过这种节目编排, 进一步把节目编排的重点转向观众的现实心里需求, 收视效果必然趋向良好, 而反之忽视观众的这种心里需求, 节目的精彩程度必然下降。

3借鉴学习外来优秀节目框架结合

本土文化再创新

在注重自身节目创新求变的同时, “拿来主义”某种程度上也不失为创新的一条重要思路, 毕竟外来优秀的东西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点子。《中国好声音》刚播出, 就聚集了超高人气, 成为今年夏天最为抢眼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国际范儿的舞台设计、原装荷兰《The Voice》版权引进, 超强的制作班底, 巨星导师的脱口秀, 有媒体称随着《中国好声音》的引进, 中国选秀节目进入大片时代。《中国好声音》节目从整个节目的制作理念、播出效果, 就可以断定, 这个节目比任何其他选秀节目都更加重视来参加节目的演唱者。当任何一个歌手, 站在世界顶级的舞台音响、乐队中, 唱起自己最希望表达的音乐, 这时不论导师是否转过身来, 都是一次巨大的美梦成真, 更不用说四位导师转身的那一刻。“好声音”团队还找来了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这四位重量级的歌手来做导师。节目要求四位导师, 要背对演唱者, 只以声音判断是否转身的理由, 一位歌手若是有两位以上导师转身即可从这些导师中挑选任一导师, 并加入他的演出团队。这样的选择方式, 决定了导师的主动和被动, 这种演唱者和导师之间的关系转变, 也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和戏剧性, 从而让节目更好看。除了演唱者, 在演出舞台上, 导师在“好声音”里也是表演者, 不过这里上演的是导师的真人秀。与以往选秀节目评委被隐去了部分现场角色不同, “好声音”的导师们听音乐时的表情、窃窃私语、喃喃自语、手舞足蹈都被紧盯着的摄影机以特写展现给了观众。当刘欢、那英以从未有的特写镜头进入观众视线时, 他们的粉丝将是多么满足, 原来偶像的真性情是这样的。和以往的选秀节目不同, 这里的主持人已经成了幕后报广告菜名兼场外打酱油的, 而导师之间和演唱者的互动成为了节目的焦点。从时间上来看, 这部分时间已经超过了歌手演唱的时间, 导师们口吐莲花、插科打诨、相互抢人或者和演唱者说着说着就带出一个动人故事。导师们一会儿客串主持人, 一会儿受到演唱者邀请就上去唱一段, 一会儿流眼泪, 一会儿站起来和声, 一场节目下来, 估计没有比这四位导师更辛苦的“评委”了。这么有国际范儿的模子、制作团队调动一切能调动的力量以演唱者为本, 有一个个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 超级歌手到现场既当导师又脱口秀, 这样一档吸收了国外优秀框架的节目怎能不受观众喜爱呢?

这只是一个例子, 而实际上外来优秀节目的制作框架和制作思维是颇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当然要避免照抄照搬, 而是要结合我们本土的实际需求去改良, 说到底外来优秀东西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为我们提供拓展思维的点子, 启发我们学以致用的思路,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示范。

4 重视高质量节目制作与先进传播技术的更新使用

前面谈了很多节目制作“软件”方面的内容, 而事实上电视节目的制作更离不开“硬件”的支撑, 离不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传媒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和广。因此, 重视制作器材的更新和合理使用, 会为我们的节目制作提速, 对提高质量、提高竞争力、提升效率与效益大有裨益。各种新型的器材装备所带来的制作便利, 从很多实例可以得到佐证。而从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看, 三网融合条件下的发展趋势中, 广播电视规划院无线所副所长冯景峰在研究数字电视传输技术里就谈到:国际数字电视传输新技术发展方向时, 三网融合是当下的研究热点。美国、欧洲、日本凭借先前颁布的第一代数字电视标准带来的技术优势, 在2000年初, 就开始研究探索下一代数字电视的标准体系。

随着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以及三网融合条件下对于业务需求的增长, 美国在2009年4月份推出了ATSC-M/H标准, 新的移动电视标准体系支持移动接收, 支持移动接收码率最高达到19.39Mb/s。该标准体系支持免费和付费电视、实时交互式服务和内容下载延后播放, 并还有可能用来将导航数据实时传输到汽车上。ATSC-M/H在RS码的基础上, 增加了1/2与1/4码率的SCCC。美国推出的新的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完全解决了移动接收的问题, 1/4码率的新标准体系来讲, 6兆带宽传输的最大容量从19兆变成2兆, 通过传输容量的损失换取了移动接收效果的增加, 所以美国制定新的ATSC-M/H标准主要是移动接收。

在欧洲,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信道效率, 这对系统应用和系统推广是至关重要的。2009年欧洲颁布了第二代有线数字电视数码标准DVB-C2, 最大的改进是在有线标准中增加了多载波调制技术, 同样这里选择的是4K子载波, 支持连续导频插入, 映射方式从GPSK到4096QMA。在新的标准技术体系中, 还采用了LDPC编码,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系统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新一代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上引入了物理管道概念, 针对门限不同服务, 使用不同的编码映射方式。DVB-C2性能要好很多, 门限下降7d B左右, 同样的门限情况下, DVB-C2相对DVB-C在信道传输容量上有30%的增加, 这也是为了满足以后三网融合下, 新业务增长的需要。在2009年4月, 欧洲颁布了地面数据电视标准DVB-T2, 跟DVB-T不兼容。采用了COFDM, 增加了16K、32K子载波模式。相对于之前的DVB-T, 最大的特点是DVB-T2增加了MISO发射分焦方案、Alamouti发射分集。在传输性能相当的情况下, DVB-T2传输效率相对于DVB-T提高了80%, 这是欧洲开发第二代有线卫星以及地面数字电视的初衷, 满足三网融合下业务增加的需要。

高清移动是大家议论的热点, 这方面日本也开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除了对现有技术的改造, 日本在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方面还做出了一些尝试, 进行分集发端, 还包括高阶QAM调制, 他们希望采用1024QAM。此外还采用了MIMO技术, 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系统的接收性能, 包括移动接收、固定接收等。

前面我们从节目视角的创新、节目题材的选编的创新、借鉴学习外来优秀节目框架结合本土文化再创新、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发展所带来设备更新趋势, 简单谈了提高节目制作创新的必要性。其实国家也一直鼓励各行各业发展创新。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就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 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 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 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因此, 面对当前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各卫视频道在自制节目上应大胆谋求创新, 在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多层面、多角度收视需求的基础上, 为繁荣电视文化、丰富艺术形式、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文化氛围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h t t p://w e n k u.b a i d u.c o m/view/08cbcadca58da0116c1749ef.html.

[2]第六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趋势》广播电视规划院无线所副所长冯景峰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12531715.Html.

[3]《创新栏目拉高卫视收视率》http://daily.clzg.cn/html/2012-07/14/content_288840.htm.

[4]《兴奋剂》http://2004.sina.com.cn/other/2004-08-09/55029.Htm.

节目信息 篇8

生活资讯类节目强化了新闻的基本属性

按照《说文》中的解释:“资, 货也”, “讯, 问也”。资讯现在通俗的解释是, 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生活资讯其实就是在资讯的基础上对这个概念的外延做了界定。但是, 生活的内容极为丰富, 生活的外延也是极为宽泛。

就城市电视台来说, 生活资讯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第一, 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第二, 节目受众的主体是具市民阶层。结合上述两个特点, 可以给城市台的生活资讯类节目下一个定义, 即与本地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能够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引领作用的信息。

一些大的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都有以资讯命名的节目或专栏, 其中相当一部分干脆就把资讯与新闻连起使用, 或叫“新闻资讯”或叫“资讯新闻”。这也证明了, 资讯与新闻这两个概念间有着先天的血缘关系, 二者同宗同源的前提是另外一个概念——信息。

无论传播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几次新闻事业的发展, 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功能都有着信息的影子。“信息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提出“新闻就是经报道 (或传播) 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强调了新闻就是信息的传播。由于资讯具有“实用”“时效”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更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 也就更加强化了“新闻就是信息传播”的基本属性。

《大城小事》信息点的设置

任何有意识的信息传播, “最佳的传播效果”无疑是传播者所希望看到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 媒体在采制、编排新闻时, 新闻价值和信息量无疑是要着重考虑的。不管从哪个角度, 站在什么立场来定义新闻价值, 在单位时间、单位空间里这样的信息应该是越多越好的。这也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信息量。

“我们就可以将新闻作品中描述的一个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而又能独立运用的单一新闻事实及其所蕴含的某种情感或道理称为一个单元新闻信息, 用它作为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计量单位”。比如, “一则消息具有6个单元新闻信息, 其符号载体约300字, 则其信息量为0.02”。

把信息切分成单元或者点, 这一计算方法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提纯, 反过来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更强。并且, 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在工作节奏、生活节奏不断提速的今天, 各家媒体推出资讯类节目的原因, 以及资讯类节目应该遵循的准则。

作为城市电视台的生活资讯类节目, 《大城小事》定位为本土的, 即要充分体现出地域特点。整个栏目组8名采编人员, 每天需采制11-13条本地资讯, 资讯要充分遵循“贴近”及“有用”原则。因此, 在选题上重点抓住“就业、医疗、教育、物价、金融、保障、城建以及交通”等几大方面;在形式上分为“行业动态、政策解读、热点追踪、突发事件”等几种类型, 均以短消息的形式体现。在编排这些信息时, 还插入了两个小板块《资讯快报》和《图片新闻》。这两个小板块每个时长一分钟左右, 各有六、七条一句话的信息概要。《资讯快报》以本地已经确定的信息预告和本地其它媒体的信息摘要为主。《图片新闻》则重点体现的是“本地新闻即是本地人愿意看的新闻”这种理念。主要是外埠发生的与本地生活有关连、能够引起观众关注的信息。此外, 栏目组又与交管部门合作开设了《交管电子眼》板块, 时长也在一分钟左右, 可以播出近十个当天有代表性的交通违规视频。节目开设了上下两条左飞字幕。上面一条为固定内容, 包括天气、菜价、彩票信息等。下面一条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比如停电、停水、道路抢修、列车变更等信息。

“媒介系统的社会作用变化, 在社会系统的所有层次都会有波及, 这种作用的变化具有增大各社会系统、组织、人际网络和个人的媒体依赖性的效果”。通过上述手段, 使《大城小事》成为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的本地资讯平台, 从而实现解读生活、影响生活、引领生活的目的, 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

《大城小事》信息源的开辟

“认为传播过程从某一点开始而到某一点终止, 这种想法容易使人误解。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在信息传播的同时, 一批信息的接受者不满足于被动接受, 萌生了加工信息、传播信息的想法。以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传播革命为自然人“井喷式”地成为信息传播者提供了可能。更多的信息点需要更多的信息源。他们的出现为媒体所需, 并且受到媒体的支持与鼓励。

2012年栏目组组织了两次百姓记者培训班, 并为一部人颁发了百姓记者证书。在这些百姓记者中即有退休人员也有社区工作人员。在这支队伍建立运行的几个月里, 播发的稿件有八十多条。其中不仅有身边人、身边事, 还有一些没有风险的突发事件。这些原汁原味来自民间的新闻题材, 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 而且拉近了电视荧屏与观众的距离。这些新闻还为栏目组的后续追踪和深度挖掘提供了线索。“把两条信息简单地放在一起, 价值较小, 而如果能够在某个大脑或机关中把这两条信息有度地结合起来, 价值就可增加, 这条信息能够借助于另一条信息变得丰富起来”。专业媒体与非专业的市民在信息上的合作不仅使信息本身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而且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也将为生活资讯类节目的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全媒体时代为生活资讯类节目提供更多的信息源、信息量

1957年, 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列和麦克莱恩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 该模式引入了一个第二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该模式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 而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 并且它还指出了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在当时也许并没有预见到今天的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形式, 但是, 却看到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能动作用。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信息传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迅速和多样化。传统媒体正在尝试着和新媒体进行广泛而深层次的合作。许多受众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取向参与进来。

广泛的信息渠道、丰富的信息资源、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这不仅考验着生活资讯栏目, 也考验着所有的媒体。

节目信息 篇9

互联网、手机已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在门户网站、视频分享网站、IPTV (网络电视) 、手机电视平台上普遍有电视新闻或具备电视新闻传播特征的视频内容, 它们来自媒体机构或者网民自拍, 一改传统电视新闻只有电视媒体 (尤其是官方媒体) 传者一方独占传播权的旧格局。在这种视频信息不断被强化和丰富的背景下, 传统电视新闻在时间落点上越来越落后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而处于劣势, 更为严峻的事实还在于新媒体在瓜分电视媒介受众的同时, 还深刻改变着传统电视受众的文本诉求, 由此对电视新闻的创新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作为海峡电视台第一档新闻栏目, 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档新闻栏目《华闻报道》的节目创作者而言, 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把握传媒生态的变化, 对电视新闻的制播进行创新, 在“抢眼球”的同时“抢大脑”, 创作出高品质的节目, 从而增强节目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竞争力, 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理的角度, 通过对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文本诉求改变进行分析, 结合海峡台《华闻报道》的节目实践, 对新闻节目创新趋势提出思考。

一、新媒体语境下受众文本诉求改变, 提出电视新闻须“抢眼球”更应“抢大脑”

截至2009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 普及率达25.5%, 较2008年底增长13.4%,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领跑全球互联网[1]。按照传播学界的共识, 当一种媒介的使用者人数超过总体的20%以上, 它就跨越了“普及”的门槛, 被称为具有主流影响的媒体。突飞猛进的新媒体大大降低了电视作为人们日常获取新闻和娱乐消闲主要渠道的地位和作用, 第13届上海电视节上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群正在成为中国媒介消费的主力, 但“80后”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收看传统电视节目的时间显著下降, 每周少于18个小时, 平均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时间仅有20多分钟[2];新媒体以其无所不在的动态文本特征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10年前, 受众会按照媒介来安排时间, 那时, 人们看电视就如约会, 但在新媒体语境下, 人们是按照自己方便的时间来组织媒介, 接触媒体。

新媒体作为与传统电视“客厅媒体”迥然不同的传播媒体, 有效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固有的“时间围墙” (如可时移的IPTV) 、“空间围墙” (如伴随性的手机电视) , 并且极具变革的通过对传统电视“身份围墙” (传统电视观众大都是看客而非参与者) 的突破, 实现了公众话语权的解放, 这对高端的人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3]。新媒体在分流部分传统电视受众的同时, 正将这部分受众打造成新的受众群体。由于新媒体受众常常是社会中坚受众,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扮演舆论领袖的角色, 因此他们将新媒体的传播理念通过“二级传播”, 影响到更大一批受众群体, 这些受众群体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解读传统电视节目, 他们对传统电视新闻需求不满足于“知其然”, 更渴望“知其所以然”, 他们具有强烈的参与文本书写的诉求, 对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流桎梏提出突破要求, 他们渴望新闻多视角, 不仅交代新闻本身更应涉及前因后续及周边影响等等, 他们对单位时空内节目的信息强度、密度及深度的渴求加大, 这一切, 将电视新闻指向“深度”, 提出电视新闻在“抢眼球”的同时, 更应“抢大脑”, 提高影响力, 才能为新一代受众群体所接纳。

二、电视新闻“抢眼球”与“抢大脑”的策略

如何顺应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文本诉求, 直面挑战, 笔者以为, 传统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抢眼球”与“抢大脑”的关系, 逐步改变采制和编播观念, 重新发掘自己的媒介优势, 变被动为主动, 才能走向新生。

1、“抢眼球”与“抢大脑”的辩证关系

“抢眼球”与“抢大脑”并非对立与矛盾的一组概念, 两者只不过是电视不同特征的集中表现, 前者的形式手段的有效借鉴可以加速后者的普及和完成。电视节目的声画通道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突出的声画传播效果为电视传播赢得了优势, 也有助于受众主体性的发挥。而这些特点, 都使电视具有天然的“抢眼球”的特点。这一特点, 可以说如果得以很好的利用的话, 是可以促进电视深度传播的效果实现的。一个好的思考点, 只有在好的视觉包装下, 才能真正地抢占市场, 从而“抢占大脑”。如果不能“抢眼球”, 失去了关注度, 就无从谈“抢大脑”, 而如果仅能“抢眼球”, 不能“抢大脑”, 即使一时吸引了眼球, 但是也会因为缺乏持久的吸引力, 而最终失去眼球, 两者可谓相辅相成。

2、电视新闻“抢眼球”进而“抢大脑”的策略

电视新闻如何在“抢眼球”的基础上“抢大脑”, 笔者以为, 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成为创新的方向:

(1) 直通现场的新闻直播

与新媒体相比, 电视的弱势在于互动性、参与性不够。但是, 直播省去了录播节目中必须要有的新闻采集、制作、审核等许多中间环节, 摄制节目的时刻也就是观众接受信息的时刻, 使观众能在第一时间经历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在过程中同步体验, 实现了新闻事件的“零距离”接触。电视如果能够将线性封闭的生产播出状态尽可能调整到直播的状态, 以现在进行时的姿态与生活同步, 那么当这种直播日常化, 就可以实现人们常说的“NNN (Now News Now) ”, 极大地提高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以声像文字全息的优势充分张扬直播的魅力。

福建海峡电视台是福建涉台涉外传播的主平台, 《华闻报道》作为这个平台的唯一一档新闻节目, 向海内外乡亲、台湾同胞传达真实可信的大陆表情, 触摸真实可感有温度的时代脉搏, 是节目的初衷。今年元宵节当晚, 栏目对福州、泉州两地闹元宵盛况进行新闻直播, 并通过卫星传送到台湾东森电视台播出, 当整修后的三坊七巷映衬在绚烂的彩灯下, 当南后街的艺人展示传统的扎花灯技艺、当稚气的小妹妹吟诵元宵民谣, 一切是那么的温馨, 而此时此刻在另一个现场, 泉州文庙的人山人海则带给我们一个草根舞台的热闹欢腾, 传统木偶戏的精彩绝伦、南音表演的抒情婉转, 通过卫星传送到海峡对岸, 新闻“NNN (Now News Now) ”传播, 真正实现了“天涯共此时”, 让电视机前观众声画同步的感受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及富有悬念的过程, 将“现场是电视的本质”[4]这种优势发挥到极限, 赚足了眼球。

由于《华闻报道》节目为晚上9点播出, 很多新闻现场在这个时段已经消失, 多数时间并无法以记者现场SNG连线的方式, 实现对新闻的实时报道, 因此, 开播一年来, 这样贯通现场的无时差新闻直播的机会, 并不是很多。但是《华闻报道》深谙电视的现场本质, 充分发挥记者在现场的功能, 如今年的9月30日, 《华闻报道》派出了多名记者, “探营国庆彩车村, 带大家提前领略港澳台彩车的风采”“走近‘光立方’揭秘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 展现参演军人为祖国生日献礼的豪情”、“走访首都街头, 感受前门大街上赴京游客与国同庆的喜悦”, “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首次增聘海外顾问、常务理事、理事的会议上, 聆听海外华人的一份赤诚之心”、“在台湾日月潭的山光水色间, 为大家带来将于中秋登场的‘妈祖之光’大型电视晚会的筹备情况”……记者的多路现场报道, 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以一种“大事发生时我存在”的切近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特别是直播的“抢眼球”功能毋庸质疑, 但是“抢大脑”的功能, 却依托于电视工作者素质的集体展现, 尤其是出镜记者的表现, 一个好的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 往往能够将自己对新闻现场的感知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并带领着观众做更深入的思考。2008年5月,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数天, 《华闻报道》记者奔赴四川灾区绵阳, 在跟随出租车司机小李赶往重灾区汉旺的路上,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司机小李说“我看汉旺基本上是空城了, 绵竹也是空城了, 基本就没有人”, 在汉旺镇的市中心, 镜头呈现给我们的是刚刚经历了劫难的废墟和断壁, 记者站在这里, 告诉观众“这里是这个城市的中心, 这里曾经车水马龙, 也曾经人声鼎沸, 然而现在它是一座空城”。如果片子仅仅是停留在这里, 呈现给人们的, 不过是地震带给这座城市的伤害。但是记者还继续在这看似已经空荡荡的城市里走着, 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在一条街的路口, 他看到一对母子在抢救他们的财产, 镜头摇过去, 路边上一台电视机、一个钢精锅、一把椅子、一个电脑主机就是母子俩从废墟中抢救出的全部家当, 但是, 在母子的脸上看不到害怕、沮丧和失望, 记者过去与他们攀谈, 母亲说“政府给我们安排了过渡房, 我们肯定会回来, 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 学建筑的儿子说“希望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 建设家乡”, 之后记者又发现, 在一个广场边, 环卫工人仍然坚持在扫地, 这个清洁女工说“人家天远地远地来帮助我们, 重建汉旺, 我们自己更不能逃”, 坚守岗位的还有站岗的哨兵等许多人。在片子的结尾, 在已经永远定格于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的汉旺钟楼下, 记者说“在今天的采访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处处都有生命的跃动, 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 他们要重建家园, 我们以为这是一座空城, 然而空城不空”, 一步步, 记者带观众认知了灾区的现状, 也带观众了解到灾区人民的精神, 那种不屈的、昂扬的奋斗精神通过他们的表情、言语展现在人们面前, 而他们的淡然, 他们对援助灾区人们心存的那份感激, 也侧面地体现出了全国一心的众志成城, 这渐次呈现的信息, 都需要电视机前的观众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感受和体会, 正所谓感同身受。

虽然,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直通现场的新闻实时直播在《华闻报道》中应运得并不多, 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 电视新闻直播的成本将变得越来越小, 实际操作也变得日益便捷, 直通现场的新闻直播日常化,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情。当大事发生时, 打破电视台惯有的节目编排, 不拘泥于新闻栏目的固定时间, 进行随时插播式的大时段直播报道, 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2) 坚持对主流新闻内容的关注

新媒体时代, 信息纷繁、呈现碎片化特征。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发布突发事件时, 电视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在目前都市白领和知识阶层, 人们获取重大新闻的方式正在逐步演变为快的找网络、方便靠手机, 那么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失去了新闻第一落点之后, 它的优势又是什么呢?

由于电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倚靠其强大的背景和资源, 在主流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占据着垄断的地位, 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 在信息采集、制作、编排和播出的全过程中, 都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查、把关和监控。而相比较而言, 新媒体在这一方面的自由度和个人化色彩更重, 主流化和权威性不够。

全媒时代, 信息就是选择, 回归新闻本源, 选择真正具有价值的新闻才是正途, 不断提高电视内容的主流化和权威性可以使电视得以维持其内容的强势, 而类似“纸陷包子”的新闻造假与“杨丽娟追星事件”中新闻媒体对“抢眼球”的片面追逐, 最终损害的都将是媒体本身的公信力, 坚守主流, 这是电视新闻媒体创新过程中必须坚守的阵地。诚如央视副台长、高级编辑孙玉胜所言:贴近新闻还是远离新闻绝不是栏目自身兴趣取向的“个人问题”, 而是这个栏目有没有生存必要的“生死问题”。一个栏目对观众而言是成为其收视的必需品, 还是成为可有可无的边角料, 关键在于它能够为观众提供多少“急时所需”。如果我们不能靠近新闻, 就意味着我们在远离观众———这样的远离对栏目来说是危险的[5]。

成立一年多来, 《华闻报道》始终没有偏离过主流新闻的价值取向。这种对主流的坚持, 不是亦步亦趋、毫无个性的随大流, 不是对其他新闻栏目的盲目跟随与模仿, 而是根据栏目的定位, 作出判断与选择, 将最符合栏目“立足海西、聚焦海峡、放眼海外”定位的新闻线索遴选出来, 选择最契合的角度, 按照最符合跨区域跨文化传播的方式, 进行有效的整合传播, 以期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正是基于对主流的尊重与坚持, 一年来不论是“汶川大地震时的两岸携手同心”、“北京奥运会时的同胞共享激情”、“两岸三通带来的民间交流热潮”、“团团圆圆在台北掀起的熊猫热”、“台湾保险巨头登陆厦门”还是“台湾女学生周汝真成为第一个被大陆公营事业单位招收的台湾学生”……《华闻报道》都用镜头记录下这些难忘的历史, 将这些真正对生活改变有意义的事情呈现在两岸百姓眼前, 逐步奠定了一个主流媒体强大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如今, 《华闻报道》已经在全国涉台涉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短短一年时间奠定的品牌号召力, 离不开对主流新闻的坚持。

(3) 新闻表达应兼具智慧与趣味

新媒体语境下, 受众的耐时性差, 分分钟钟的无聊、乏味、信息缺失都可能让观众流失, 尽可能在最小化的时间和空间, 达到传递信息的最大化, 这决定了新闻在表达真实的基础上, 必须做到“智慧”与“趣味”, 使电视新闻更好看。

做好看的电视新闻, 电视一定要把“枯燥的、艰涩的、难以理解的”信息, 转化为“形象的、生动的、一看就懂的”内容, 途径包括:通俗化, 将深刻主题予以浅近表达;故事化, 将刚性主题予以柔性表达;视觉化, 将抽象主题予以具象表达;观点化, 将提供事实转变为解释事实。其中观点的输出对于新闻节目具有标杆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曾说“媒体除了报道新闻事实之外, 还需要报道观点, 也就是新闻的解释权”[6]。

“有温度的新闻”, 《华闻报道》的这句口号不仅仅是要将最新鲜的新闻呈现给观众, 其所富含的多重意义中, 对观众的体贴、从观众的疑惑、需求出发, 提供更适口的新闻产品, 绝对是口号中的应有之意。因此, 《华闻报道》并不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报道, 而是尽可能以多角度、多手段的丰富呈现, 满足受众对新闻深层次的渴望。如针对最近发生的澳大利亚私校频频倒闭事件, 在11月23日的《华闻报道》中, 编排了一个“新闻包裹”, 不仅对澳大利亚私立学校倒闭事实进行报道, 还通过电话连线驻澳大利亚墨尔本中领馆的教育组组长了解失学中国学生的安置情况、澳方对今后私校倒闭事件造成的学生失学将采取的政策, 而针对为什么在一年内澳大利亚竟然已经有十所私校倒闭、去澳大利亚留学还安全吗、海外留学如何规避风险等一系列更进一步的疑问, 则通过北京、福州两地记者对权威留学机构的深入采访提供了新闻分析, 剖析了澳大利亚留学产业化背后, 移民政策变化对私立学校的冲击, 提出观点“以移民为目的的留学产业链绷断并非偶然, 私校倒闭潮是‘留学市场’挤泡沫的必经阶段”, 并通过留学机构专家的建议, 告诉那些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规避风险的方法。这样的新闻报道, 充分满足了受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需求。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 在来年《华闻报道》将面临改版, 这种对新闻进行“深加工”的方式将得到更大的发挥与拓展。

(4) 新闻视角平视实现对公众话语空间的建构

新媒体受众对文本民主化的诉求, 对电视新闻媒体提出了“受众本位回归”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 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 而民生之本, 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 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民生新闻的大量涌现, 以及对百姓摄像师、短信互动手段开发的潜在语境是受众对话语权力回归的渴望。在民生新闻报道中, 民生意愿的表达和民生利益的实现成为传播的终极诉求。汇聚普通受众的文本意志, 以平等的态度, 在新闻节目的时间分配上对普通受众的诉求予以关注, 让他们以网络、短信等方式投票选取自己中意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是新闻视角平视化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互动模式同样应当在深度评论节目中被予以强化, 从而实现对公众话语空间的建构。

时代向前发展, 技术不断革命, 媒介变革为传统电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技术支持, 在新媒体语境下, 高品质的内容仍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内容, 这对传统电视新闻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融合新媒体传播理念, 充分利用电视形象思维的特征, 并注意通过多种声音和表现手段来使观众的大脑产生化合反应, 从而提高思考能力, 将电视新闻传播在“抢眼球”的基础上更具“抢大脑”的能力, 是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 视频信息不断被强化和丰富, 受众文本诉求发生改变, 对电视新闻提出深度化的渴求, 对电视新闻节目创新提出新要求, 电视新闻媒体在“抢眼球”基础上, 更应“抢大脑”, 而直通现场的新闻直播、坚持对主流新闻内容的关注、兼具智慧与趣味的新闻表达、以平视的新闻视角构建公众话语空间等方式是可实现电视新闻不仅“抢眼球”更能“抢大脑”的途径。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创新,新媒体语境,受众文本,诉求,抢眼球,抢大脑

参考文献

[1]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 20090716.

[2]下一代媒体显现下一代受众形成[N].新民晚报, 2007-0614.

[3]郑治.视频冲破电视围墙营销应抓住视频长尾[EB/OL].http://it.sohu.com/20080315/n255724483.shtml.

[4]陈加伟.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新形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4) .

[5]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下一篇: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