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中引导

2024-06-12

课中引导(精选6篇)

课中引导 篇1

周记是训练记叙文的主阵地, 怎样利用周记有效训练记叙文写作是很多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学生自由写, 老师批改并选佳作评讲。这种做法有它的优点, 但不足也显而易见, 老师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没真正动起来。要想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如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开学初我校特级教师杨锦全的一堂周记展示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杨老师的实验班共有58名学生, 周记是一周一展, 一次展6本, 常规展示5本, 特别展示1本。常规展示的周记是随机抽取的, 特别展示的周记是老师事先看过并挑选出来的。常规展示的5本抽取方法是以学号尾数为准, 每次确定一个尾数抽取。特别展示的1本是针对性强、思想境界高、文质兼美的文章。

周记展示课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先公布本次要展示的周记 (板书学号) , 接着让这6人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 每读完一个随机抽取一名台下学生对该生的朗读和文章分别点评并打分, 之后老师对台上台下的学生进行扼要点评并给出指导意见。

这堂课展示的是寒假所写的周记。在课堂上, 杨老师一改过去的授课模式, 以听、说、读为抓手, 让学生成为展示的主体, 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 忙起来,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我认为, 杨老师的课之所以出新, 不仅因为他在写作指导课上也不忘落实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还在于他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做好了四个方面的指导。

一.导听

以前展示周记实际是周记评讲, 它最大的弊端是只有一部分学生跟着老师动, 评到谁的周记谁关注, 没评到的不注意听或不听。这堂课老师让台下学生点评目的是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认真听, 认真领会。当然这个“听”老师在事前是做了充分指导的。一是告诉学生听的内容:文章大意, 主题, 构思, 表现手法, 文章特别明显的优缺点。二是指出听的要求:上课前准备好纸笔, 课桌上不放任何可能转移注意力的书;记录时简明扼要, 以发言时能看明白为准;要眼、耳、手、脑并用, 听、想、记同步进行;听时要全神贯注, 既要着眼于整体, 又要关注局部, 既能听出优缺点, 又能给出理由。

为了让这种指导具体化, 杨老师坐在台下和学生一起记录, 并在学生点评后把自己的记录展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了解一些速记的便捷方式, 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听的效率。

二.导说

杨老师的周记展示课就是要通过“听”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说”, 说准、说全、说细, 通过“说”来促进自己的“写”。他对学生“说”的指导做到了“放”中有“收”, 允许学生畅所欲言, 但是非曲直各有定论。课堂上学生的看法有失偏颇的, 他加以纠正并说明理由;能一语中的的, 他给予肯定, 肯定之余还不忘做进一步指导。58号学生展示的《快乐》, 学生评价是“写得细腻”, 问起表现在哪些方面, 便无词了。杨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写的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家庭琐事, 只写了爸爸妈妈两个人, 为什么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只因为这里有作者细心的观察, 独特的体验, 真诚的表达, 因此这里的细腻可以概括为观察细、思维细、想象细、用语细、情感细、滋味细。注重这些方面的“细”, 就可以写出动人的文章。

三.导读

这里的“读”主要是台上学生的朗读。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 有的声音洪亮语速过快, 有的语音标准缺乏情感, 有的能读出抑扬但吐词不清, 遇到这些情况老师就指出来并示范朗读, 做到声情并茂, 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怎样通过朗读传达文章情感, 感染台下听众。

四.导写

写的指导是周记展示课的重点, 这节课老师从四个方面指导。

1、指导如何写出周记味。这里的周记味就是生活味。好文章都是此时此地的故事, 应该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色彩, 如果我们的周记放到任何时间去读都行就淡化了周记的生活味, 缺乏新意和感染力。48号展示的《热爱读书》, 全文紧扣“读书给人带来的好处”着笔, 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对书的爱。若是一篇关于读书话题的文章那自然是佳作, 若是周记生活味就差了。杨老师告诉学生这样的文章也可以补救, 他在文章和结尾各加一段话, 文章就定位到了具体的生活中。

开头:我喜欢读书, 睡觉之前读几页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 终于又盼来了周末, 洗刷完毕我就迫不及待地上了床, 那飘香的书页、迷人的文字把我带进了另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世界。

结尾:不觉已是午夜, 窗外万籁无声, 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个属于我的幸福时刻。今夜无眠。

2、指导学生写出细节。准确地写出细节不仅能反映人物心理, 揭示人物情感, 突出文章主旨, 而且可以巧妙地引出下文, 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38号展示的《感动》首段: “伴着韩红的《感动》, 感动中国2010年度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而当我起身离开电视机时, 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热泪盈眶”是个细节, 理当写得更具体细致些, 才能直击读者内心, 引发共鸣。杨老师在这里做了如下修改指导:“伴着韩红的《感动》, 感动中国2010年度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而当我起身离开电视机时, 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我站在那里, 微闭着双眼, 任眼泪滑落, 透过泪花眼前又一次浮现出那些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画面。”老师加了“微闭双眼, 任眼泪滑落”这处细节更具体地展示了“我”内心所受的震动及由此产生的感动, 让读者更真切地感知“我”的情感并受到感染。而“透过泪花眼前又一次浮现出那些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画面”这一句直接引出下文 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指导学生处理好写景色彩。记叙文少不了写景, 恰当的景物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而且有助于表现主旨。但很多学生写景时对景物不加挑选, 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有时反而会影响主旨的表达。08号展示的《游行》, 写的是房县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大游行, 这是一个异常热闹的场面, 作者把群众观看游行的部分写得极为细腻, 但却给人灰暗、冷淡之感, 为什么呢?因为选取景物时过于注重求实而忘了要突出“热闹”的特点。下面摘取一段说明:

“这许许多多的观众站在街道上等着, 有的冻得缩起了脖子, 有的为了占领有利的位置绷直双腿哪儿也没去, 人群每时每刻都在膨胀, 好像超过水位的水流, 开始沿着人行道向店铺台阶升高, 向各台阶周围上涨, 漫上了矮凳、树干、窗台及一切足够高的地方。于是群众中有些人感到不自在, 加上长时间的等待, 更耐不住寂寞, 纷纷议论起来。”

这段话描述的是观众等待游行队伍经过的情景。观众对即将到来的游行队伍自然是渴望的, 但这段描述给人的感觉不是渴望而是久等不来的失望;写观众数量的增加本是为了表现观众观看的热情高, 结果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大群人漫不经心地观望。这样的描绘显然影响了主旨的表达。

针对这段文字没处理好写景色彩的特点, 杨老师临场给出了这样的修改:

“不到8点, 街道上已挤满了人, 尽管天气很冷, 大家都精神抖擞地站着, 人群每时每刻都膨胀, 先是人行道, 接着是店铺台阶, 随后又有人搭起了凳子, 爬上了树干, 站到了楼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每个人心中都装满了急切。”

4、指导学生注意点题的艺术。很多学生在记叙部分铺垫得很充分, 但结尾点题却缺乏必要的衔接, 使点题显得生硬突兀, 影响了文章的整体效果, 这时老师也应做必要的指导。38号展示的《感动》结尾:“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我们来到这世上走一遭不容易, 几十年之后我们将以什么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自己的墓碑上应该留着怎样的话语来证明我确实走过人间?而此时我想到的一句话是: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奉献自己的爱, 让我们的生命平凡而不平庸!”

杨老师的修改是:“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我们来到这世上走一遭不容易, 几十年之后我们将以什么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自己的墓碑上应该留着怎样的话语来证明我确实走过人间?而此时我想到的一句话是: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曾经我也想让我的生命重于泰山, 但生活在平凡生活中的我却不知怎样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 眼前的这些人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奉献自己的爱, 让我们的生命平凡而不平庸!”

原文从引用司马迁名言到悟出奉献爱的主题太突兀, 老师的修改不仅使点题显得自然, 而且再次回应前文提到的感动中国人物, 使全文内容结构浑然一体。

以上是杨老师周记展示课“导”的内容, 与此相应的还有“导”的方法。他的“导”往往在画龙点睛的总结评价中进行, 有的正面肯定, 有的侧面引导, 因人因文而异, 做到机动灵活, 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评价台上学生的朗读和文章不惜给分鼓励, 但也指出不足, 指不足时, 不仅让他们知道不足在哪儿, 而且阐释不足的原因, 还指出具体可行的修改方法;评价台下学生的发言以肯定为主, 但也绝不是不讲原则, 学生的错误也会诚恳地指出。58号展示的《快乐》, 学生在评价时说“此文层次清晰, 主题鲜明”。老师就适时给予引导:“此文层次清晰是不错, 但主题鲜明恐怕要打上问号了吧?同学们觉得此文是写快乐还是幸福?”此语一出, 同学们都恍然大悟, 刚才只顾欣赏作者细腻的描写而忘了这两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区别, 不知不觉进入了“幸福”的误区。

总之, 杨老师在课堂上贯穿的“四导”是一次大胆的改革尝试, 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理念, 又有个人的独特创造。尽管我们的课堂从来不缺少引导, 但导什么, 怎么导, 何时导也有技巧, 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多多开动脑筋, 把自己打造成“名师”———因善“导”而出名的老师。综

课中引导 篇2

【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个体阅读实践;高段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阅读课中引入批注式阅读的现实价值及内涵

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不论是哪个年段,感情朗读仍然是教师习惯的课文教学方式。著名的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就曾指出:“把阅读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朗读仅仅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传情,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赵镜中先生则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以个人默读为主,边读边思考,注重个人对内容的理解。”

在新课标中也强调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尤其是高段的语文阅读课,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热闹的课堂气氛,寂静的课堂氛围也十分重要。这种寂静的课堂氛围并不是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而是要求教师在过于喧嚣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能挤出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在静默中潜心会文。而批注式阅读就可以有效地成为这种静默思考的一个载体,成为学生个体阅读实践的一种呈现方式。

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或符号在书本的空白处写评语、留标记,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产生的理解、质疑、联想和感悟,对文本的内容、形式作评价与赏析。它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我国古代有不少学者的著作就是对他人文章所作的批注。比如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为人们津津乐道。我们熟悉的领袖人物毛泽东也是批注式阅读的典型代表,他特别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批注。在他读过的书中,重要的地方都有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还写着批语。

二、批注式阅读的具体引导方法

批注式阅读的呈现形式一般有两种: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符号批注对于我们语文老师而言应该都不陌生,就是借助一些横线、波浪线、实心点、空心点等等符号要求学生在文本中做上记号。它是我们语文常态课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光有符号批注已经不能满足中高段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中的思考沉淀。所以在这两年的高段语文教学中,我对文字批注在我们的语文阅读课中的引入做了一些尝试。在学生直面文本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批注:

(一)质疑性批注

这类批注主要记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产生的疑惑与不解,或者是对作者、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见解和主张提出质疑。这类批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主要还是在初读课文(预习课文)时对文本产生的疑惑和不解进行简单的文字整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提出问题。

(二)联想、感悟性批注

这类批注要指导学生写一写由文本中某个词、句、段落内容而所引起的某种联想和在阅读之后触发的某种感悟。这类批注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切不可为了感悟而感悟。通常放在全文学习之后,可以作为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出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的课堂练习中,有一题要求学生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我就把这道题以联想、感悟性批注的方式引入课堂。当时有一位外地学生的批注让人印象深刻,他在作者描写除夕的那段话边上贴着这样一段文字:“这个春节我过的很无聊,爸爸妈妈在除夕也都要工作,我只能一个人在家待着,对着电视机解闷,家里空落落的,没有一丝温暖,想找个人说话都不行。真想过过老舍笔下那样的春节。”正所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位学生虽然没有写出很精妙的语句,但抒发的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样的批注也就实现了读和写最有机的结合。

三、指导批注式阅读的注意事项

不论是哪一种批注,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之前,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种纯粹、无干扰的阅读状态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其次,要求学生写批注时,问题的指向性必须明确。切忌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写点体会,在布置批注任务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要求写的批注是指向理解性的、质疑性的还是鉴赏性的,要做到有的放矢。第三,在课堂中引入批注式教学应该循序渐进,每节课的批注次数不宜过多,要求也不要过高,可以先由老师做示范,学会批注的基本要求,再请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展示模仿。对于学生来说,个体的知识结构、鉴赏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固定且有差异的,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把批注式阅读引入小学高段的语文阅读课,无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出发,还是从课堂需要出发,都是教师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我们期待着在语文课堂中能更多一点静默的思考,能让学生的个性阅读实践闪现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汪潮.语文教学专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赵镜中.语文教学“四问”[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1(1).

[3]丁有宽.丁有宽与读写导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阅读课中的变式引导初探 篇3

为了改变以上状况, 笔者就如何在“引导”上做文章, 并着力在“变式引导”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恳请各位方家指点一二。

“变式引导”, 即打破程式化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传统方式, 根据教材编排的一些特点, 选好阅读课文的“切入口”来引导学生阅读。为求体现一个“变”字, 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阅读效益。现赘述如下:

一.从课文标题入手引导学生阅读。

文题是课文的窗口, 通过窗口能窥探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紧扣题目进行精心设计, 势必能够巧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请看引导阅读《中国石拱桥》的设计:

1.同学们见过哪几种桥? (引出石拱桥)

2.石拱桥是个什么样子的桥?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文第1、2段文字回答)

3.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文第3段文字回答)

4.作者是怎样具体举例来说明它的特点的? (阅读课文中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来解决)

5.中国石拱桥在解放后有着怎样的发展?表明了什么?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文字解决)

这种围绕文题设计教学, 紧紧抓住学生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从学习重点入手引导学生阅读。

可以大胆地说, 如果将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在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解决了, 这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差不多完成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有许多老师并非如此, 每教一篇说明文, 如果在教学中不把说明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等一一教到, 总觉得不放心。其实, 教材的编写是有着它的序列性的, 如果我们的教师把整个初中教材从根本上入手, 了解整个初中语文课本的编排体系及教学要求, 将所有的说明文单元按照单元教学重点以及各课的“学习重点”来扎扎实实教学, 那么整个初中语文阶段的说明文在教材中的要求是能够达到的。同时, 在教学中还可以避免重复甚至无效的劳动。所以, 开课伊始, 便应立足全册教材, 研究出本册书的教学重点, 再研究出单元的教学重点, 进而弄清本课的教学重点。紧扣学习重点, 直截了当地按照“学习重点”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完成教学目标。

如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在教学中, 教师可紧扣“学习重点”, 从作者介绍了“沙漠里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和“这种示异释疑的构思有何作用?”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突出解决“学习重点”就行了。至于说明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教学要求, 就作为次重点——可以顾及, 也可不涉及, 因为他们在别的说明文里会作为重点来安排的。

三.从课文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阅读。

课文结构, 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 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从认知方面来说, 是个由“感知”到“理解”, 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 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从课文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阅读, 就是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之后, 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结构方面深入“理解”, 这就完成了“精读”的任务, 为下一步“研读”作了精心的准备。这就有助于学生利用阅读课文的“拐棍”学会学习了。

如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 设计学习程序:课文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顺序, 作者是怎样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具体刻画的?教者从处理这个事关课文结构的问题入手, 引导学生研读三个场面中有关海燕、乌云、狂风、雷声、闪电描写的语句, 体会暴风雨来临前黑暗的环境气氛越来越浓烈的特点以及海燕的雄姿, 从而归纳出海燕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分析一些用得十分准确的有很强表现力的词语的意义和作用, 如“卷集”“暗”“低”“压”“抱”“甩”“摔”“怒吼”“燃烧”等等。“精读”“研读”交叉而有序进行。

这样设计, 既引导学生阅读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解决了本课的学习重点, 又改革了程式化的课堂结构, 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是会调动起来的。

四.从课文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阅读。

许多课文都有着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即中心句) , 从中心句出发, 读懂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些什么, 从哪几方面写的, 自然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敬业与乐业》一文第一段文字的末尾写道:“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围绕这一中心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1.作者认为什么叫做“敬业”? (阅读第三段文字回答) ;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阅读第四段文字回答) ;

3.作者认为什么是“乐业”? (阅读第五段文字回答)

4.作者怎样论述“乐业”的重要? (阅读第六段文字回答)

5.阅读课文第二段到第七段, 思考本文的结构特点。

通过这样的引导后, 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类似这样有中心句的课文还有《苏州园林》 (说明文) 《纪念白求恩》 (议论文) 等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阅读。

五.从“探究·练习”入手引导学生阅读。

从现行教材编写的特点来看, 绝大部分课文后的“探究·练习”都是紧扣学习重点进行设计的。有的还指导了阅读思路。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由此出发来阅读课文。

如宗璞的状物抒情散文《紫藤萝瀑布》文后的“探究·练习”第一、二题就是针对学习重点一设计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

1.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结尾的时候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说说“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又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2.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的含义。

根据“探究·练习”一、二设计的这两道题, 可以让学生在自读文章时从“遭受了不幸而又花开得很盛的紫藤萝花”身上悟出本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启发学生能保持关注人生、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体现了作者洞察自然、熟谙人生的深厚功力。

当然还可以从“自读提示”入手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等等, 笔者只是企图“抛砖引玉”, 探究出更巧妙、更合理的“变式引导”来。

通过以上探究, 笔者以为“变式引导”至少具有以下好处:

一.“变式引导”打破了陈旧的教学模式, 使课堂教学结构得以优化,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巴班斯基在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体系中要求道:“从课的类型、任务及相关情况出发, 合理选用和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与组织形式。”但是, 就目前课堂教学情况来看, 不少课堂教学结构与组织形式尚未合理选用和设计, 有的阅读课的教学结构与组织形式还没有摆脱程式化的束缚, 这样, 许多篇幅长、内容丰富的课文教好教坏且不论, 单是把课文内容逐段分析一遍, 也是费时很多的。然而采用变式引导情况就不同了, 如果运用上述几种“变式引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 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课文了。

二.“变式引导”有助于学生探究心理的形成, 是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心理学认为, 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产生的前提是内驱力, 是探究心理。学生在学习中只有产生解决问题的主观愿望, 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把学生作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 而不注重去研究怎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而学生阅读时没有解决问题的主观愿望产生, 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了。而“变式引导”就可以改变这一弊端,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变式引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 健康成长, 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变式引导”也承载着“载道”的使命, 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中来, 即教者通过“变式引导”搭建活动平台, 让学生有交流、表现甚至是宣泄的机会, 让学生发现自我、解放自我、锻炼自我, 认可“我”的存在, 发现“我”的价值, 挖掘“我”的潜力, 展示“我”的能力。从一个侧面使学生学会了人际交往, 改善了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学生学会了尊重、理解、关心他人。而所有这些都有效地推进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课中引导 篇4

机械基础课是一门涉及面较广, 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 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 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 教师将学生的头脑当作知识的“存储器”大量灌输知识, 教学是以灌输的知识多少为目标。多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 都进行了探索、研究与实践活动。如:采取直观教学手段、注重实物、挂图、模型、幻灯、投影仪、计算机辅助工具教学等。这些手段虽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按照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 来审视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改革与实践, 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活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对专业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在教师主导下的认知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 过分的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以服从教师教学设计的方式进行,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由于, 长期固定单调的学习方式, 约束学生通过这单一途径获得知识, 往往会感到枯燥和厌烦, 会产生不耐烦和敌对情绪, 增添了理论学习的心里障碍。

(2) 从授课内容来看:以往的机械基础课的教学只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和记忆, 注重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会”, 不注重“会学”, 用陈旧的统一尺度考核学生。同时, 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 在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上缺乏有效途径,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实践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3) 从生源素质来看:职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 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普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对学习缺乏兴趣, 自信心不足, 不愿动脑, 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

(4) 从社会角度来看:传统教育的弊端是通过修剪学生的个性而培养同一模式的人, 因此, 培养的学生难于满足社会对各种类型的人才需要。现行的教育使学生的学习生活, 除了学习以外就没有别内容, 而无法走向社会, 造成学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同时, 传统教育使用了统一化的尺度去考核学生, 培养出了一个一个“标准件”, 使学生失去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 也失去了学习的好奇心、新奇感和自发学习的动力。

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中的运用

(1) 在教学上的运用:机械基础课专业性强, 要从教师“教”的方法改革转化到学生“学”的方法上来, 努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记忆性学习变成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真正让学生从知识型的学习转换到综合型的学习上来。

(2) 在课堂上的运用: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学习的引导者和咨询人。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准备好材料和知识,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守时间、遵守规定和遵守原则, 为学生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以目标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询问、提示, 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 走弯路, 在学生走弯路犯错误时不要批评, 在总结时再启发式地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

(3) 在方法上的运用:教学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即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职业学校的学生,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 让学生感到在职业学校的学习是一件容易和轻松愉快的事,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发展, 努力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合格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4) 在形式上的运用: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让学生的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 让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习走进生活。在“学”法上创新, 注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通过小组同学的交往、交流和相互协作, 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教学中的实例

实例: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教学。

齿轮传动是通过轮齿间直接啮合来实现传动的一种机械传动, 在机械中广泛应用, 学生对此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感性认知, 但对齿轮的几何尺寸及参数, 要求学生理解模数、压力角、齿项高系数, 顶隙系数等, 却有较大困难, 在最初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上课中, 我发现学生非常容易混淆分度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项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等几何尺寸, 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在本学期讲课中采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课堂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如下。

(1) 将学生分组, 每组六人, 以团队的形式来学习。拿出齿轮副或齿轮齿条副、游标卡尺等教具分发给学生。 (2) 教师提出要求:找到确定一个齿轮的几何尺寸, 测定并记录下来, 分析齿轮传动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小组学习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测量和讨论, 学生动手的同时我作巡回指导, 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 充分讨论选择出最佳的方案, 并作好记录。 (4) 展示结果:每个小组展示各自的测量方案, 记录结果, 阐述自己的认识。 (5) 总结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各种方案特点, 优势。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活跃, 一节课下来, 整个齿轮的结构被弄得清清楚楚, 齿高、齿距、齿厚、齿槽宽、齿项圆直径、齿根圆直径等几何尺寸一一找到, 然后, 我再提出分度圆、模数、压力角等概念,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4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体会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实践及创新思维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把学习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未来工作环境、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技术, 增强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自我表达的能力, 为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昌元, 冯建平.行为引导型教学法[J].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研室, 2001.

[2]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课中引导 篇5

行为引导教学法是一种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应中职学校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它是真正以师生之间教学互动能力的培养、心灵的沟通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注重教与学的尺度,从而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目的

行为引导教学法具有双边性、双向性和双型性的特点。它区别于以往的诸种教学方法,克服了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变学生为主体、教师导向。目的就是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下意识,使学生懂得在学习中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而行为引导教学法更适用于数控加工的训练课题,它能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

二、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的过程

1. 信息的收集

由于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培训目标明确,教师要本着目标的要求,收集适应学生的项目训练内容,将内容进行详细的研读之后,分成不同层次的项目模块,为行为引导教学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最好选些综合实践性较强的项目,以便适应将来企业的生产要求。

2. 计划的制定

教师将确定的项目内容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自己讨论、研究数控加工的整个工作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数控加工机床,自己选择加工材料、刀具、夹具、分析确定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刀具补偿的轨迹,编写零件的加工程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各个小组之间,听取学生们的想法,并进行适时的导向,提出一些“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思考,即使积极性差的学生也会慢慢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3. 方案的选择

完成程序的编制之后,各组的方案是各不相同的。这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电脑上进行仿真模拟,学生就会将自己亲手编写的程序输入系统进行校验。通过模拟器的加工,就能判断出程序的正误。这样再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有的方案适用,为什么有的方案执行不了,问题出现在哪,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方案。

4. 目标的实施

项目的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输入程序、装刀、对刀以及输入刀补参数等准备工作。在操作机床之前,教师必须检查之后,才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更换不同的加工材料,让学生自己感觉不同的材料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己检测工件尺寸的正确。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教会学生把工具摆放整齐,并且告诉他为什么摆放在这个位置,能带来什么好处,告诉学生由于你的规范操作,你有可能被企业认可,甚至被提升,培养学生的责任问题。

5. 信息的反馈

通过学生在机床的操作,就可以让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工件的测量,就可以检验零件加工的合格与否。另外,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然后将评估结果进行汇总上报,教师要根据各小组反馈的信息,确定最佳的加工方法。

6. 成果的分析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评总结,培养他们互相合作、协调工作的团队精神。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总结概括等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使学生感觉到成功之后的喜悦,为成功树立信心。总之,特别强调学生精确独立完成某个零件的加工,通过对零件的观察、思考和判别,对整个零件的加工,对零件的分解和确定,能系统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质量意识。

三、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效果

1.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各小组采用的编程加工方法各不相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行为引导教学法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他必须自己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机床,采用什么样的加工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3. 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

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研究加工方法,拿出最佳加工方案,达到协调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4. 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进行行为引导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为主体的操作过程,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加工。在加工中会有一些突发的问题,这样就迫使学生必须自己解决这些突发的意外的问题,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5. 学生挫折能力的培养

在项目的进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将程序编好,并且正确输入、加工;有的学生则很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想方设法完成加工任务。学生只有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中才能吸取经验、总结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总之,行为引导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行为引导化,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行为的引导,建立了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中职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行为引导教学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准。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由内化而至外显的行为,每个单项学习的累计与各部分的结合,可以成为整体结果。学习的方式越自由,知识越有用,学习效果就越好。学习的效果更加取决于学习者本身,而不是教师。

课中引导 篇6

一、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

1、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的含义

基于“问题引导”的探究教学是指利用问题引导将探究教学引入课堂, 即教师从实际出发,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体育教材内容和运动技能形成的特点, 精心设置问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以及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探究活动。

2、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的实施

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方法将每节课的内容按照技术动作本身的特点分为几个部分, 每一部分则为一个探究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前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学习内容有过初步了解和初步的信息搜集与学习过程, 于是就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开始阶段的弊端,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与学习, 即: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学习—学生之间以个人或组为单位结合课下自己自主探究学习以及收集信息数据的结果进行交流探究和练习 (教师则不断的进行巡回指导) ——最后得出探究结果, 教师讲解指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聊城大学体育学院2008级本科班中选取两个田径课自然小班共40人, 其中一个小班20人作为对照组, 另一个班20人作为实验组进行实验研究。

2、文献资料法

通过聊城大学图书馆以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检索相关的文章, 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3、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由南京体育学院张惠红教授研制的《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 作为实验前后的测量工具, 该表是目前国内测量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较理想的测量工具,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4、数据统计

本文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被试实验前的同质性比较

实验前对两个班的40名学生进行测试验证实验对象的同质性, 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班与对照班不存在差异性, 因此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可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

2、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后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得出对照组的概率P=0.359>0.05, 而实验组的概率P=0.00**<0.05。因此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实验后, 学生体育学习积极兴趣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而实验组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差异具有显著性, 说明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3、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探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水平进行统计, 得出结果对照组P=0.454>0.05, 实验组P=0.00**<0.05.因此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方面, 实验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探究教学的目标是更好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质疑与探究意识, 并养成终身学习兴趣。

4、体育运动技能水平

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是检验一种教学方法最直观也是最简单的标准之一。实验后进行统计得出结果:对照组P (铅球) =0.01, P (跳远) =0.03;实验组P (铅球) =0.00**, P (跳远) =0.00**。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的显著性更加明显。体育探究教学打破传统的只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获得较高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以及独立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想优于传

统教学思想, 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思想中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

结合体育教学的本身特点, 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实施, 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

学时, 在初期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得启发和引导, 打破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依赖性, 强化学生得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红.关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得实验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05, 41 (5) :136-140。

[2]刘阳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师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2) :107-108。

【课中引导】推荐阅读:

产业引导07-21

引导措施10-18

引导实施05-09

引导途径05-18

激光引导05-21

评价引导05-26

规划引导05-28

引导模式06-06

理解引导06-09

引导06-10

上一篇: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下一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