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语文

2024-09-17

职专语文(精选12篇)

职专语文 篇1

摘要: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点拨, 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接受熏陶, 进而净化心灵, 学着别人, 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才是教授语文的目的, 实际上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能力培养

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私塾先生诵读时身子摇摆, 拗过去, 坳过去, 当时觉得他迂腐可笑, 可是接触了几位上过私塾的老人, 发现他们评论事理不仅头头是道, 古言古语信手拈来且切合实际, 让人心服口服, 有所启迪, 然而我们高中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仔细想想这不能不归功于私塾先生诵读时身子摇摆的教学, 他摇摆, 诵读时的抑扬顿挫实际就是语感教学。可见语感教学的重要不言而喻。

让我们再回到私塾先生的语感教学。私塾先生讲授文章是摇头晃脑, 语调或铿锵有力, 或慷慨激昂, 或意犹未尽, 学生也依葫芦画瓢, 就在这画瓢中, 学生或多或少的就能感受到文章的魅力所在。这样先生便通过不断加码的阅读材料的诵读, 来建立学生的语言感受, 使学生产生悟性, 达到开窍, 形成知识与能力,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如古语所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老先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也可以用游泳来作比。初学游泳者只要认真学, 多游, 那么他不仅学会了游泳, 而且能游出花样, 游出速度。这样就达到了学游泳的目的。

回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 不难发现, 小学老师能够要求并让学生做到每课一背, 每课成诵, 而到了中学, 教师们却忽视了这一要求, 在教学中只停留在学生粗略地知道课文写什么, 接着急于分段, 概括段意, 最后边总结性的告诉学生怎么写。如果学生只是对文章粗浅的认识, 那么给学生分析怎么写就显得空洞而牵强附会了。如果这样教学长此以往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点拨, 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接受熏陶, 进而净化心灵, 学着别人, 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才是教授语文的目的, 实际上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语感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是否说语感能力的培养完全承袭古代的诵读呢?这大可不必, “我”已在“三味书屋”中感受到了古板, 枯燥, 但我们可以对这一传统方法进行一番改进, 完全做到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意读, 有兴趣读。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教师可范读, 学生练读;齐读, 对读;领读, 分组读;分角色读, 比较品读等, 还可以运用现代工具, 如配乐读, 流动画面读等。比如《春》这篇课文, 我们就可以择取春回大地的画面, 让学生试着配乐朗读, 来充分感受作者在万物苏醒, 大地更新中那由衷的喜爱和赞叹之情。总之, 我们可以因文设读,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讲读融为一体。例如《琵琶行》, 我们可以范读, 让学生齐读, 点读, 在读通顺后, 老师开讲, 理解“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 通其大义。然后指导学生美读,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轻慢缓急, 教师适时点拨, 适度讲析。学生鉴赏那琵琶声的美妙, 感悟那“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空灵美。最后就可以学那老夫子摇头而歌, 闭目而思, 去感受“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生感叹, 达到背诵的目的。讲读就这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感悟的哲理文也可以多读, 例如《我很重要》读出自豪, 读出责任。

职专生的语文课不多,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仅充分利用课堂授课培养语感, 还得利用早读和课外的时间。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到课外去寻找好的诗文名篇, 精美的语段, 熟读成诵。比如北岛的诗句“空旷的汽笛”, 就可以让人感世道悠长的汽笛声在辽阔的原野上;林莽的诗句“沉重湿润地震荡”, 让人想象到清晨, 钟声在湿润的空气中震荡。这样新颖奇特的组合, 不仅符合了特定的情境, 而且也达到了诗人新奇微妙的感觉。这样广泛涉读, 学生在逐渐培养的语感能力中, 就能很快地捕捉到诗人的感受, 益发能感受到这番组合的妙处, 举一仿三, 学生有了好的语感, 看文章, 便不会一味地追求那肤浅的, 只求剧情离奇的文章。名著更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了, 思维的敏捷性也提高了。那么学生在考试中对于失分较多的阅读题、作文题, 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讲了许多的各式的读, 那么是否说只要勤读就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不, 勤读只是一个重要方面, 语感能力的培养, 还必须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才能相得益彰。

因为语感不光是对于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 也不光是对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 而且又是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一个人在听课时, 如能思维, 并通过快速的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 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 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 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 弦外之音, 话中之话和“潜台词”。这样有利思维的参与便能相应迅速的掌握较强的语感能力。如思维再参与阅读文章, 就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意思和感情基调, 抓住其中关键词句, 进而领会文章的意境, 那么便能达到很强的语感。有了很强的语感能力, 他不仅能自由的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 而且也能游出花样。

因此, 职专生语文教学同样也要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 学习“老先生”的诵读法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职专语文 篇2

论文摘要:针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存困难,分析原因,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方法,提倡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积极性的作文评价、课外阅读指导的具体做法,强调在学科整合中焕发语文生命力的作用,强调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的八大策略。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现存困难,原因分析,教学对策,课外阅读指导,学科整合,教学研究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不少的职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差。面对现状,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困难重重。不少的职校语文老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体现不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重知识技巧的教学,轻能力形成过程的教学;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轻指导课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学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语文教学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采取什么对策使职校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突出特色,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呢?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职校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探索新途径。从职校学生理想人格建立,人文精神养成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出发。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能、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一.明确当代职校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知识系统——立业的基石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看,职校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它不仅为职校生的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今后进一步发展搭建了立交桥。其次,应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第三,应当不断摄取和积累其它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其基础已不再是技术化而是知识化。这种知识化不仅仅指拥有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还包融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等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系统——发展的动力

1.系统的自学能力。一是能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知识的能力;二是能迅速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三是能有效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2.较强的创新能力。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上的新型社会。知识将在这种崭新的社会形态中成为诸多生产要素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构件。职校生应在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综合的知识技能,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全面的职业能力。包括:①一般职业能力。②特殊职业能力。③关键能力:如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种资源的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机智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二、明确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特点

首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经验,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以“终生学习”的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重新构建自己的素质结构,不仅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具有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本位的创新意识。

其次,语文教学要重“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语文有热烈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与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提前预习,布置任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堂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导演是教师。“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要达到教学目标,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好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分配好任务,并选择有效的检查与考核方法,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3、讲究课堂活动的丰富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很多,如以学生为主角的讨论法、讲解法、演讲法、辩论法、表演法等。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

四、在学科整合中焕发语文教学的生命力

首先、课堂要情趣横溢,在课堂上,教师真正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并适当增加典故,激发学生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始终带着渴望、带着创造的冲动去探寻文本意义,从而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过程。

其次、关注学生的表现,落实以学定教,尝试让学生做主角,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还要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拥有一把打开开创美好生活,提升生命价值大门的金钥匙,为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反思、研究、创新”。

1、在教学中反思。

教学反思分为三个阶段:⑴教学前反思。⑵教学中反思。⑶教学后反思。反思活动指向过去的教学,对教学方案的执行及其结果以及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解剖,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求教师经常、系统地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教学的优化和自身实践智慧的提升。

2、在行动中研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形成教学问题——制订教学计划——采取教学行动——进行教学反思——产生新的教学问题……从而实现已有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实现教学的创新和超越。

3、在对话与合作中创新

研究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所以教师必须展开广泛的对话与合作。职教教师在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感觉到自己的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一线教师在对话与合作中获得新的教育理论,教学策略和方法,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理论品质,更新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获得研究必要的理论支持。

浅谈如何提高职专语文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职专 ;语文 ;教学质量

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随着社会的需求,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及当今中职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中职语文教学也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把学生锻炼成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紧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学教育体系。当前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困难较多,主要是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花在学习的时间很少。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了详细阐述。

一、激发兴趣,用故事语言拯救课堂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职专生中不少人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走神、玩手机、甚至打瞌睡都是难免的,大部分中职孩子对教师的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根本不感兴趣,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尤为反感,因此,在教学中注入快乐因子,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是为师者不可或缺的“必杀技”。

处在14--18岁的孩子很多时候愿意学习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中多穿插一些小故事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和作者相关的逸闻趣事。有孩子对我说“老师,学校里学的东西根本没用,学的不是真知识”,我回答他说“你说对了,学校课堂里学的不是真知识,我也不是在教大家知识,我是在教大家见识,教大家和学校外的朋友聊天时的优越感,我平时给大家讲的小故事不是让大家一笑而过的,是在给大家积累和朋友聊天时的素材”,这样的回答让那些孩子静了下来,低着头若有所思,此外,在讲艾青的诗歌《我爱着土地》时,一段配乐的朗诵也让学生瞬间进入了情景。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幽默或动情的语言是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到教学中去的,因此,要善于运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中拓展,灵动课堂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这时立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呈现了另一个信息,另一种认识,另一种思维,这样通过不同角度的教学形成合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较为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拓展精彩文段,培养语言能力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教学中通过一定形式的读、写、说的延伸训练,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感受、品味、积淀语言,然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2.拓展空白悬念,训练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文字是一种符号,文字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包含许多诸如语言、心理、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不确定”与“空白”。这种“空白”令人遐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不被人注意的空白点展开拓展,进行训练,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把握文章中心人物品质,又能引发学生共鸣,激情达义,训练学生的思维。

3.拓展人文内涵,培养高尚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职校学生思想复杂,作为职校教师,更应有强烈的人文意识,不仅要充分利用文本挖掘人文内涵,让学生通过对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而且要通过拓展将人文熏陶加深甚至延伸至生活,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无论是自读课文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分组合作查找资料,整合信息。还可以几个小组展开竞赛,互相评比,最后由各小组选出主讲人对文本作代表性分析。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又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我在设计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时,就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备一篇文章,然后在全班宣读。学生们兴趣十足,小组长分配任务后,便开始钻研教材,接着广泛地查找资料,有的 同学还亲自到市图书馆找资料,最后各小组在展示时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事后,有的同学还写了生活札记,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欢迎与支持,希望能多搞几次这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极大的丰富了语文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师多多开展教学反思

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对症下药,除了教师不断地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水平外,还需要通过不断反思,并在不同班级进行相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反思对比,教师就会发现教学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能够及时改正。通过这样的反思对比,对自己的教案设计、教學思路以及教学手段都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从而改进创新、不断纠正、充实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 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只有自己先“厚实”起来,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浅谈职专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欣赏 篇4

一、让学生认识小说

小说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 即用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这种社会生活包括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小说作品有重要的几个要素, 即人物、情节、环境等, 其中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明白, 欣赏小说就是欣赏小说中的人物, 这个人物之所以有欣赏之处, 是因为这个人物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因而, 动态的、独特的个性又是人物的灵魂。

二、引导学生进入小说

好的小说都善于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波澜起伏的情节、刻画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个性。所有这些不外乎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实现的。让学生进入小说, 就是引导学生接近小说中的人物, 分辨人物的外形, 分析人物的语言, 观察人物的行为, 审察人物的内心。

1. 怎样看人物的外形。

“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在《林黛玉进贾府》里, 通过宝玉眼中的黛玉间接地对黛玉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眉”“目”, 这“喜”“愁”, 这“泪”“喘”, 把一个身世凄凉、体弱多病的“神仙似的妹妹”跃然纸上。

2. 怎样听其音。

“言如其人”, 如孙梨的《荷花淀》里, 水生与其媳妇的对话就非常简练传神, 当水生说出自己要到部队上去时,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公推我为代表, 回来和家人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 她才说:‘你走, 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他只说了两句:‘千斤重担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 我回来谢你。’”不多的语言, 把女人依恋丈夫的温柔和对丈夫的支持全都表现了出来, 也衬托出了水生在国难当头, 不计儿女情长的好男儿气概。欣赏小说作品时, 应注意在同一件事情上, 不同性格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 有的委婉含蓄, 有的明快直率。只要仔细品味作品中的语言描写, 就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 怎样观其行。

除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更能直观生动地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 有一段描写:刽子手“见老栓不敢去接人血馒头, 便抢过灯笼, 扯下灯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另一手抓过洋钱, 捏了捏, 扬长地走了”。这里的“抢”“扯”“塞”“抓”“捏”等一系列动作描写, 把一个以杀人为职业的冷酷、残暴、贪婪的刽子手的个性表露无遗。所以学习时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描写, 去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 怎样审其心。

在小说作品中, 对人物内心的描写, 可以起到直接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在小说里, 作者可把笔锋直接插入主人公的内心, 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 作者在开头就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马蒂尔德的内心, 作者连续写了马蒂尔德的七个梦想,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表现了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心理。这大量的心理描写, 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充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小说悲剧的结局, 正是马蒂尔德性格发展的必然。

三、留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在通常情况下, 作者为了介绍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往往会花一定的笔墨, 去进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如鲁迅在《药》的开篇写道:“秋天的后半夜, 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出, 只剩下一片乌兰的天……”在写自然环境的同时, 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含蓄交代。在后一部分写道:“路的左边, 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 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边都已埋到层层叠叠, 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这看似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 实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有些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心情, 突出人物个性。所以, 欣赏小说作品一定要结合环境描写, 否则就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人物, 把握主题, 进入欣赏的最高境界。

延津职专自查报告 篇5

为了落实《新乡市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和强化专业教学管理”目标,根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专业设置管理,按照新乡市教育局工作的部署,现就《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管理检查的通知》的精神,针对我校专业建设与管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概述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与人才输出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创建于1988年,目前学校占地205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开设有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化学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法律事务、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电子商务等专业。

二、专业建设与管理

学校各个专业的设置与建设都严格遵循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为了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建设,使专业更好地对接产业,培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实用型人才,各个专业都成立了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制定了严格标准的《指导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专业建设和发展、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技能的智囊团和指导机构。宗旨是应用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集中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促进专业建设,各个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建设。随着学校不断的发展,又重新修订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制度汇编》,用于规范各个专业建设与管理。

1.课堂教学

学校根据“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精品,把标准落到实处就是辉煌”的管理理念、“进步慢就是落后”的发展理念、“教学即服务”的服务理念、“做事先做人、做人有技能”的育人理念、“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的教学理念,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两方面规范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通过看录像、听讲座、扶帮结对、以会代训、以考代训、新课标培训、班主任培训、优质课观摩、教案作业评比、听评课等全校性的活动和比赛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到全国名校取经学习,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立体化的培训活动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前途理想教育等,另一方面,定期举办专题黑板报、广播体操比赛、师生篮球赛、硬笔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歌咏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各专业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文化和技能比赛,所有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为他们今后的成功升学或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习实训。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是第二课堂,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制定了严格规范的《实习实训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建设管理、师资队伍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的平台搭建,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容。利用校企合作项目,深化校企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开展校内外的实训实习,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技能,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两不误。

三、骨干和特色专业

目前,学校的重点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校生1693人,在校生人数突破历史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校生121人,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其专业实训设备到位,实训室以“教室与实训室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为建设原则进行建设,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使服装专业的技能大赛连续五年稳拿新乡市一等奖,并成为新乡市技能大赛的主办赛场,学生在省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是河南省中职学校的骨干专业。

四、专业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

1、目标定位不明确。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对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岗位工作标准以及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技能素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能很好的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

2、专业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培养目标。个别专业建设由于缺乏企业、行业的参与,课程设置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培养目标,不能很好的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

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教师短缺,且专业课教师中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不多,部分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教改教研改能力受到限制。

职专语文 篇6

[关键词]讨论 学习主动性 文本理解 创新意识 教学针对性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讨论引入职专语文课堂教学,既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树立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能力的现实选择,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

一、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没有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心理和参与意识是难以奏效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组织讨论,可以创造出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进一步探求未知,获取新知的主观能动性。文言文对于现代青少年并无吸引力,因而笔者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中引入讨论的方式,就文章内容连续给学生出示了系列问题:①全文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书写了几个故事?②文中有几个通假字?③文中有哪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以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等)?④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⑤文中出现的五个人物(蔺相如、廉颇、赵王、秦王、缪贤)各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就问题开展讨论,由讨论中获得认识,枯燥的课文变得富有生气。这样讨论,学生融自己的情感看法于主动发展之中,很好地进入了探求新知的学习状态。

二、讨论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感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职专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及文章脉络,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真正地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为此,应启发学生熟读、深钻课文,在研读文本中发现问题,产生自己的认识、看法。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让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不同点正面交锋,使得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更上一层楼。学习杨振宁先生的《邓稼先》一文时,有许多学生对“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过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过程。”心存疑惑,他们甚至用“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来论证与作者相反的观点。对此,笔者指导学生了解中美民族文化的差异、社会制度的差异、科研基础与条件的差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个人性格和处理事件方式的差异。并就这些差异开展热烈的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与辨析中明确:在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位科学巨匠,只有在适合其思想意识的条件下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超人的智慧,创造出举世敬仰的功勋。邓稼先的坦诚、朴实、谦逊和奥本海默的直率、个性张扬、锋芒毕露恰恰适应了中美各自的文化社会背景。讨论使学生看问题的目光更趋敏锐、犀利,学生愈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到作品铿锵有声的音韵和错落有致的语言,领略到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生哲理和丰富情感,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对文本的感悟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高。

三、讨论能够触发学生灵感,有效地形成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讨论争辩使学生的灵感得到触发,锻炼了学生敏锐的思维趋向和相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从讨论中学会了调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把通过阅读、生活实践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加以选择、整理、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思维得以向纵深和多向发展。在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 “断裂”。这些“断裂地带”为设置讨论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的空间。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笔者及时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相关因素来讨论补充这些空白之处,得出了许多令人叫绝的细节描述。

四、讨论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反馈,增强教学针对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注重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对反馈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探究,通过深刻的反思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增加了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认识中的偏差与疏漏,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强化,对于改进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比如,在《鸿门宴》一课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项羽是一个优柔寡断、为仁义所困之人。对于这一片面看法,笔者当即在教学中以项羽坑杀20万秦降卒与逼杀义帝的事实予以纠正。并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看清:项羽之所以杀秦降卒,是因为降卒已危及其安全;而杀义帝,却是因义帝已成为其称霸的绊脚石。在这两件事上,根本无法从他身上找到一丁点的“仁义”来,相反,倒是一个不遗余力铲除异己、心狠手辣的独夫。之所以没有杀掉刘邦,是因为项羽兵拥兵40万,而刘邦兵仅10万,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刘邦对项羽构不成任何威胁。所以,项羽没有必要非得杀死他。如果没有由讨论而来的反馈,这一点可能就被忽略掉了。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是我们一贯彻追求的目标。将讨论引入职专语文课堂教学,突破了静止和孤立思考问题的模式,给学生立体和多变的思维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何济琴.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J].成功·教育,2008,(5).

[2]姚俊艳.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8,(5).

[3]温海忠.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教师,2009,(4).

浅谈职专语文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篇7

1、因材施教理论。早在2 0 0 0多年前, 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即根据不同的“材”, 采取不同的“教”的方法。而“材”就是不同程度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的不同, 在教上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就不能用同一个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由多种类型构成的。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由于遗传、早期训练的作用, 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的缘故, 某些个体在一些智能方面的发展会比其他的个体要好得多。然而对于每一个正常的个体而言, 只要他有某种机会, 便都会使其每一种智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阐述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时, 主张回到“教育”这个词的原始意义上, 确立“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二、职专学生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已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共同问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语文课功能定位不清晰造成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和结构沿袭普通教育课程的知识范围和组织方式、教学方式的选择未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的原因, 有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 有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准备不足且差异巨大的原因。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一)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是在学期结束时给学生一个学习成绩或学分。这样往往就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而过程性评价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不断地评价,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让学生有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 激励学生, 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从而发挥他们的潜力。当然这种评价方式的实施必须要有学生的配合, 因此在开学初就要告诉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 而是对他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成绩的评定, 让学生了解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时给学生设定一个个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小目标, 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旦目标达不到,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只有在一次次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能力, 最终都要集中到写上。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以往语文知识的缺失, 往往很难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因此, 在训练时要从小目标开始, 先进行分项练习, 从写一段话开始, 在给以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不断肯定不断指出不足让学生改进, 最终达到提高写作的目标。职专语文作文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应用文的写作上, 以一般书信、应聘信、求职信和常用的应用文为主, 一般一个学期围绕一个训练目标。

(二) 注重课堂学习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能否主动、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主要保证。职专语文课堂偏重于组织教学, 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评价就很重要。因此可以采取激励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不要总是松松垮垮的, 这将成为课堂评价的内容之一。其次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投入到课堂活动中。由于我们的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发言的习惯, 刚开始就从简单的朗诵入手, 让每个人都能去尝试, 再给予积极的肯定, 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由于学生得到了肯定的评价, 因此一部分学生开始会主动发言了, 慢慢地少部分学生就带动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 不论其回答得是否完整、正确都要给予点评或加分, 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 可以给全组加分。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 就进行了小组讨论, 一个小组一个问题,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问题, 再根据每个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小组评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 教师既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 又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 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 对学生流露出的错误的价值倾向应给予耐心疏导。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可以是简单的朗诵, 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复述, 甚至可以是与专业相结合的学习。如在教《萝卜》时, 让烹饪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来阐述萝卜的做法和特点。教《天山景物记》时, 让导游专业的学生来现场模拟导游天山等等。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语文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认真了, 就可以合格;付出一点点的努力, 就会有收获。

(三) 注重学生口语表达的评价

职专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将要走上实习岗位, 走上社会, 与人交流是避不可少的。而如何面对面试、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自如地交流正是我们这些职专学生所欠缺的。因此口语表达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它也是一个人的素质的体现, 它将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口语的训练和评价。在每个学期一开学就对学生提出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要求, 给学生讲述演讲的重要性和要求, 从内容到语言到演讲的态势都做了要求。在内容上主要以评述一件事为主, 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事情, 也可以是听到的事情, 甚至可以是社会上的见闻和国家大事。一节课一个学生演讲, 每个学生一般一个学期也就只有一次机会, 这样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学生也可以去充分准备, 让他们有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演讲, 教师都要认真倾听和观察, 都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把评价的任务先交给学生, 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再给以综合评价, 评价以肯定为主, 在肯定学生的演讲的同时委婉地提出不足之处, 让他们进一步改进。积极的评价给了学生演讲的动力,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尝试。虽然一学期只有一次机会, 但两年就有了四次演讲机会, 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往往大多数学生都是一次比一次演讲效果好, 从不愿讲到愿意讲到讲得有心得。此外,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听和讲的能力, 在演讲的评分体系中还融入了倾听学生的表现评价, 对于认真倾听和发表看法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这种课前三分钟演讲及评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口语表达的评价无疑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四、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并不只是终结性的评价, 不仅仅是一两次的考试成绩, 它应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 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评价。对于我们这些职专学生来说,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仅要选择适合的教材, 改变教学方法, 更重要的是改变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改变, 教学方法的改变也就无法得到体现。改变了评价体系, 它将更能去完善我们的教学。通过实践证明, 运用形成性评价, 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 并都能完成, 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完成得很好。改变了原来大多数学生不及格的现状,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的成功感, 也就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将转化为再学习, 再进步的动力,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最终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职专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 更要改变评价体系。而文化课又是职专学生最薄弱的科目, 就是语文课也不例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评价体系,积极性,形成性,自信心,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理论视野内的写作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2]中职语文课改形势下如何确立课堂教学目标.职教通讯.2007、3

[3]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甘肃教育.2007、6

培养职专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之我见 篇8

现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及适应日后学习拓展的能力,所以教师学以致用, 要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要鼓励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创设“语文化”的活动情境,拓展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渠道,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呢?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点做法。

一、精彩的语文课本剧比赛

2013年四月份 ,语文组联合音乐组 ,举办了一次语文课本剧演出比赛,试图通过课本剧演出,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刚开始,我们这些语文老师还心存疑虑:让职专生去演课本剧,行吗? 没想到,任务刚布置下去,学生反响非常强烈,原本要求每个班报一个节目,结果不少班级报了两个节目。从改编课文、编写剧本到选定演员、准备服装道具;从节目排练到舞台布置、音响配置等,几乎都是学生自己操办,教师只从中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很多班级出现了全班齐动手、人人都出力、师生共切磋的良好氛围。进入决赛的十个节目,飞扬影音进行全程录像,尔后在校园网站播出,结果在全校引起轰动。如今,课本剧不但走上了舞台,而且走进了课堂,师生都乐于采用课本剧这种形式演绎课文,在轻松愉快的排练演出中得到文学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

二、新颖的校外现场观摩作文

以往我校的作文比赛,都是命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现场观察与快速构思的作文能力, 笔者把作文比赛现场搬到了校外。学校附近有一条景致幽雅的大街———建安大道,笔者带着几十个参赛学生来到建安大道观摩采访, 学生一边听着宝龙城市广场工作人员对项目的介绍, 一边细心观察工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亲身感受到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家乡的巨大变化,他们认真笔录,现场构思,迅速成文。尽管从参观访问到作文交卷不超过两个半小时,但学生兴致勃勃,文思泉涌,很快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文笔生动的文章。学生纷纷反映,这样的作文比赛,既比出了写作水平,又比出了观摩能力与反应能力,对这样的作文比赛很愿意参加。

三、奇特的沟通、交流方式

在网络无所不能的今天, 利用电子邮件、博客、QQ等方式,这样交流和训练就更方便快捷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随时而行。节假日之后,期中期末考试之后,设立通信周、通信日,让学生在QQ空间里描述生活情况,抒写见闻感受,交流读书心得,总结学习经验,透露思想矛盾,等等,教师根据特点、针对情况,写回复,指点迷津;赠寄语,给予鼓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这种交流,既能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又能很好地训练写作能力。

四、时尚的电子语文报

电脑运用是职专生的基本技能,长期以来,语文组的老师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语文技能结合起来, 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校各班成立了电子语文报编辑小组,每个学期出版2-3期,学期结束进行评比展览。制作电子语文报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学习电脑技能的过程,学生从报刊、书籍、网上积极查找资料,积极为语文报创作;碰到技术问题,共同研讨,或请教老师;每编辑完一期,各班还要开展读报、评报活动,交流制作心得和读报体会。同学们都说,每制作一期电子语文报,语文知识和电脑知识都增长不少,收获非常大。

五、不断地拓展实践园地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语文实践的舞台是广阔的。既担任班主任工作又是语文老师的笔者,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尽量把各种班务活动和语文活动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更多语文实践机会和展示语文能力的空间。

1.了 解学生 ,选拔班干 ,通过综合性语文活动挖掘人才

开学初要选出优秀班干,最好开展多种方式的竞选活动,如:“五百字自我推荐”,“两分钟就职演说”,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展示自我,秀出风采,以此达到语言训练和选拔优秀班干的双重目的。

2.主题班会 ,阅读与表达一条龙 ,思想与语文共提高

针对学生普遍性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 开主题班会是最好的方式。要成功地举行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必须精心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务求人人参与。会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阅读、上网、访问等多种途径搜集丰富的资料,包括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生活中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图片、新闻等;会上,他们讲故事,作报告,谈心得;会后,他们写感受,出专栏,编报纸。这样,学生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的同时,有效训练了读、写、听、说和筛选、积累编辑信息等语文能力。

3.订 阅杂志 ,建图书角 ,掀起读书新高潮

用班费订书报杂志,发动学生捐献图书,建图书角,把学生的课余时间从上网游戏转到读书看报上;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就读到的重大新闻和感人的事迹在班会上作宣读交流; 组织社会调查,开展民主评论,设立班内记者团,对校内外好人好事、大事新事采访报道,表彰先进,针砭时弊……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多读、多写、多观察。

职专语文 篇9

因此,作为职业中专的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在与学生共同面对一套教材时,不禁要问:什么是语文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应该追本溯源,探究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述中我们不难明白,教材不仅是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还是提高学生素养的载体。为此,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将教材价值的挖掘与学生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我就此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从编者的意图出发挖掘教材的价值

“教材本是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制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或者说是达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的重要学习内容”。用任何一套教材也许都无法“一次性”达成课程目标,但用不好教材、挖掘不出教材的既定价值肯定不能让学生获得发展。我认为,只有探究编者在教材编写与课程标准的契合点,才能挖掘出教材的价值,确定好教学的内容。

1. 依据该单元的文体共性———“这一类”文本的阅读价值。

《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传达了各模块的设计意图。在必修课程的设计上,虽然在“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中,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但每一个“阅读与鉴赏”的目标都落实在每一个具体单元中。每一个单元都有共同的文体共性,而该共性应该是确定该单元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之一。

2. 依据该文本的个性———“这一篇”文本的阅读价值。

教材对于一个单元文本的选择应基于“这一类”文本的文体共性,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在“这一类”文本中应该有“这一篇”的个性,而该个性便是确定该文本教学内容的又一基本点。

二、以学情为起点、以素养为终点创造新的教学价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中始终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改变课堂面貌的出发点,但在语文课堂上“以教带学”、“以讲代练”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不禁感叹: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挥主体性作用怎么那么难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语文学科的设置,抑或是教学内容的确立出了问题呢?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应声现象”依然是因为教学内容确定的随意性,或者说是因为确定的教学内容违背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为此,只有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才能真正地开发、创造出有价值的、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1. 指导、落实预习,了解学情是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

王荣生教授认为,课文不仅是学习的材料,而且是学习的对象。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教材”,而应该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自主的学习,并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可见学生与教学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分清学生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会的,才可以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那么如何才能最好地把握学情呢?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肯定地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论语·述而》亦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导、落实学生的预习是了解学情的最好办法,也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最佳起点。

2. 指导新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确定教学内容的终点。

叶圣陶说:“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这不仅体现了教学内容的起点,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终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正如王荣生教授提出的新的教案模式应该在一个起点与终点之间寻找若干个“内容落点”,给学生新的阅读方法。

也许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惑。但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说:“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要远重于教学的形式。”期望关于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考能引领语文课程改革沿着一条更加健康的轨道前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职专语文 篇10

一、思维能力训练

思维能力训练也是普通话训练中的重要一步, 因为从心理学原理看, 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着的, 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 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 一个思维迟钝而又混乱的人, 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 很大程度上应是思维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必须强化脱稿说话训练。在思维训练中从一开始就采取脱稿说话训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克服对稿子的依赖性, 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其次, 还要重视即兴说话训练。即兴说话, 是普通话训练中的高难度训练项目, 它要求表述者有极其敏捷、极其清晰的思维。当然, 进行即兴说话训练, 不能一下子要求过高, 应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一个训练的台阶。说话的题目, 开始时选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 如《我的同学》、《我的一家》、《我的学校》等, 使其无需多加思考便能有话可说, 慢慢地再增加训练的难度。再如即兴说话的要求, 开始时一般只要求能围绕题目较流畅地说上一至三分钟即可, 逐渐地再提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生动等各项要求。只有形成台阶逐步训练, 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二、普通话语音训练

普通话语音训练是普通话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校学生一般都能讲普通话, 但讲得好、讲得标准的不多。在人际交往频繁的现代社会, 使用带有方言腔调的“普通话”, 是会影响交流效果的。特别是在一些工作场合, 使用方言或带有方言音的“普通话”, 无疑会使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所以, 加强普通话语音训练, 是普通话训练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普通话训练课的教学中, 一般都把普通话正音放在第一步。当然, 语音训练不必面面俱到, 因为有许多东西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已学过, 只要抓住难点即可。对于连云港地区的人来说, 声母部分的难点在平翘舌音, 韵母部分的难点在前后鼻音, 声调部分的难点在上声和轻声。在教学中抓住这几个难点反复训练, 学生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在普通话语音训练过程中还必须强调不间断的讲, 因为对于语音训练来说, 语言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凡我上普通话训练课的班级, 都要求学生不但在课上讲, 还必须坚持在课余时间也讲普通话, 不管是同学间交谈还是师生间交谈, 不管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 都坚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样在班内校内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 为每个学生练习普通话提供了语言环境, 而每个学生都坚持讲又使得这个语言环境不断巩固优化, 这样良性循环, 学生便会得益无穷。

三、仪表仪态训练

说话时的仪表、仪态在普通话训练中叫做“态势语”, 态势语是以表情、动作、姿态、服饰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伴随语言, 又称“形体语言”“体态语言”“声势语言”。态势语虽然不是“普通话”, 但与普通话表达有直接关系, 或加重语气, 或强调某句某词, 或帮助普通话传达意思和感情……而且它是伴随着普通话的进展出现的, 与普通话密切不可分。所以, 在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时, 也不可忽视仪表、仪态的训练。因为紧张, 有些学生刚开始训练时会动作、表情极不自然, 比如:眼光四处游走, 不敢与听众交流目光;始终低着头, 不敢抬眼看人;两手下意识地不停搓手或重复地做某一个无意义的动作;男同学们往往一站到教室前讲话两条腿就会不断地变换站立姿势或不停地抖动……诸如此类, 都应该在训练中不断地加以纠正, 力求使学生在说话时做到表情自然、动作得体。

四、相关能力训练

在普通话训练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其他相关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比如听知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等等, 与普通话训练都有密切的关系。

1) 阅读能力。要使自己的普通话表述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普通话训练中也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这样才不至于无言以对、无话可说。阅读的面不妨广些、杂些, 只要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各类报刊和图书都可以读一点。这样在广泛的阅读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高了。

2) 听知能力。听知能力的训练也是普通话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 听和说是普通话交际的两个方面, 而我们在普通话训练中的许多训练项目也是双向交流性的。比如讨论、辩论等等,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说话, 而且要会听话, 否则, 不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 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所以, 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 也比较注重听知能力的训练。实际上, 对一个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对其他学生也就是听知训练, 关键是要求大家必须认真听、专心听, 要能听出问题来。这样, 普通话训练也就带动了听知训练, 促进了学生听知能力的提高。

3) 写作能力。在普通话训练中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在刚开始训练时先让学生打草稿或列提纲准备说话内容, 以求语句通顺、层次清楚, 慢慢地要求能够不动笔只打腹稿进行准备, 而打腹稿的过程其实就是组织文字安排语句的过程, 如果腹稿不是文通句顺, 那么表述也是不可能流畅通达的。普通话课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学生的说话水平提高了、词汇丰富了、语言流畅了, 作文自然也就通顺畅达了, 普通话训练实际上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摘要:职业中专的普通话训练课, 从原则上说从属于语文课, 但又绝对不同于语文课, 在教与学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普通话训练课, 必须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 而不能上成讲授课、分析课。

关键词:专职普通话课,语文应用能力,训练

参考文献

[1]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上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冯志纯..现代汉语. (上册)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陈丽萍.高职普通话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成人教育, 2007.

[6]李瑾.试论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方法[J].职业圈, 2007.

[7]翁燕.普通话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 篇11

关键词: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37-04

我国传统的职专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淡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只注重“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轻视口语和实际交际能力的培育;只注重教师“教”的结果,忽视学生“学”的过程。显然,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悖现代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可取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职专英语教学应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以优化职专英语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既能达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获取,又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内化,从而形成语感并能熟练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从培养职专学生具有较强英语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出发,必须对传统英语教学进行创新。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尊重职专英语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创造有个性和互动特色的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灵活运用各种英语学习策略、提升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所要求的高素质职专人才的需要。

一、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要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

职专英语网络教学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把职专生英语学习状况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念、新思路,因而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要不断吸收和借鉴现代教学的先进理论。

1.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是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人本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揭示人性的本质。人本主义“非指导性的”教学观认为: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是学习主体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语言教学的实质在于创设一个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情境,即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教学过程;人际关系是有效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情感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变化的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在职专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既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又能使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增长见识,在争鸣中增进友谊,从而有利于良好的师与生、生与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2.社会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认知主义教学理论风靡全球,其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奥苏贝尔。社会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认知化现象,而非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一个体系”,语言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语言学习并不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依靠主观的构造形成‘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因而语法运用能力离不开社会适宜性,而认知能力也要依靠社会交际而获得;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交际中使用语言,语言教学应帮助学生走进真实的话语场景或话语团体,必须与他人进行交流、协商与合作,恰当地理解并使用语言,而不仅仅“限于提供语法结构的练习或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社会认知主义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英语网络教学中,计算机或网络能够提供或创设真实的社交场景,以其独特而便捷的方式帮助师生与外界沟通,而且英语网络教学的组织方式十分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既可结合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又能以课外教学活动的形式进行。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兴起。建构主义以布鲁纳、维果斯基为代表,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是认知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提供者,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能否激励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因此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语言熟练使用者可以向学习者传递语言系统的知识,学习者通过反复模仿、操练,形成自发的语言习惯,掌握语言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刺激一反应一巩固”的过程。英语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习个体的“自主建构”意识。能够将信息和网络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英语教学过程,为“自主建构”学习提供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多重交互、互助合作、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

二、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应遵循的现代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社会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叛”,代表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这些理论流派的价值取向和变革走势,既有助于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又能了解各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规律,为我们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角和值得借鉴的路径,因而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至少应遵循以下基本教学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人本主义认为,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因而“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社会认知主义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

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随着职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局部校园网、双向闭路电视点播教学网、语音广播网和双向评价系统等的开通和建设的不断完善,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就要突出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自始至终参与英语网络教学的决策,自觉地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实施自我坚持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重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原则

传统英语教学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不容怀疑,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地位,根本谈不上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代教学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情感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成为学习者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助手”。因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情感,以真挚、坦率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我实现。社会认知主义主张“把教学目标放在发展学生能力上,创造良好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让学生从自身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进行学习,是教学的关键”;“师生情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环境的要组成重部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其他人的知识的协调是通过个人互动和有目的地参与结构化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的。”虽然不同派别的建构主义具有不同的中心概念,但都反映了师生在平等、友好、融洽的气氛中实现对话、交流、合作。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创新就是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平等友好的情感交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突出学习动机与情境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需要动机。需要情境。传统教学是先教后学,而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先学后教。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发展,“教学不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社会认知主义认为“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首要因素”。因此“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对认知本身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有适当的距离,这对引起认知驱力最为有效”。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英语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与英语教学相关的信息和内容,这样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带着自己的见解或疑惑走进新的学习中时,注意力和思维的焦点就会相对集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内驱力。

三、创新职专英语网络教学方式

网络只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一教学环境优势的充分体现和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有赖于网络教学的创新。随着网络立体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立与完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社会认知主义所倡导的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并存就能实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立足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积极构建网络立体化的教学平台,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实施多种教学方式并存,优势互补。

1.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但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教学也离不开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基于多媒体课室的以阅读为主线的大班读写译综合训练课程,它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蓝本,进行以阅读教学为主、写译教学为辅的语言综合技能训练,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教学模式。

2.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即自主学习者运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英语学习系统(主要指校园网络和光盘)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教师定时在线指导、答疑。其实质是培养基于计算机(校园网)的英语综合技能,尤其在听说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获取知识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习者的创造性见解。

3.网络教学与交互式教学相结合

网络教学能够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照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此其对知识保持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与交互式教学策略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而且使学生在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4.网络教学与协作教学相结合

网络教学有利于实现协作式教学策略。协作教学模式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符合教学需求的外部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同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得以发生和完成。基于网络的协作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协作下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深刻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目标,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学习责任的共同担当、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关注学生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也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

5.网络教学与探索教学相结合

网络教学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探索教学搭建平台。在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问题或疑难情境,学生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在材料收集的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与解释,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提交讨论。因特网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通过在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最好的学习与锻炼。

四、创新职专英语网络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职专英语教学改

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职专学校入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的英语成绩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英语教学难度很大。因而深化职专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职专英语网络教学,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使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方面刺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促进英语教与学双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有利于增强职专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内在动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职专英语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电脑为媒介设计制作的相关课件中,除了教学目的、重点外,还可插入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影视片段和图片、背景资料,不仅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特别是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当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借助互联网,学生既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知识,又可以培育现代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有利于建立职专师生和谐关系,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在职专英语教学中利用网络实施情感教育,关注学生情感,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要设计思想道德和人格、品格有关的主题教育,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从而达到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目的。

4.有利于开展英语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职专英语网络教学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围绕英语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和计算机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显著提高,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从而增大课堂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应用校园网中的学生栏目“虚拟社区”中的虚拟场景、人物、领养宠物等,让学生参与其中,这种角色化、情境化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说、乐说、爱说,从而有利于开展英语交流,营造校园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关)罗杰斯,(美)福雷伯格,自由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3](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J].浙江师大学报,1999,(2)

[5](关)布鲁纳著,李儒译,教学理论之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高凌飚,王晶,教师的教学观——一个重要而崭新的研究领域[J].学科教育,2003,(7)

[8]李红霞,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J].江苏教育研究,2004,(8)

刍议职专英语素质教育 篇12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在文化、思想品德和心理三个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

学会学习这个问题是和文化素质紧密相连的。学会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变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培养并锻炼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做人, 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以及新时代的要求, 让学生从爱家乡、爱社会的感情升华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操, 使他们的思想情感与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学会发展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够有团结合作、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能适应社会生活, 能独立思考, 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二、应当遵循的原则

1. 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职专英语教育也是如此。因此, 职专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 只重视英语的语言功能, 而忽视其他功能的不良习惯, 最大限度地挖掘英语的教育教学功能, 促进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全面发展。所谓的全面发展,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英语知识的全面发展, 包括英语的基本功能、文化功能、交际功能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通过英语教育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的全面发展。

2. 因材施教的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素质教育观下, “因材施教”的传统更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的学生, 促进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专英语教育也是如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个人兴趣、知识结构、性格特点等各方面的不同,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 职专英语教师应该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 重视对个别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原则。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职专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走向社会, 参加社会工作, 学生自身能力的强弱就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前景。因此, 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 特别是拥有综合英语知识能力的人才, 在全社会, 乃至全世界都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极为关注的情况下, 在激烈的竞争中就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因此, 职专英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英语知识综合能力, 不仅要重视听、说、写, 还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其次, 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 职专英语的素质教育也是全面的, 教师在培养学习英语运用综合能力的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在未来的成长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更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在课堂上, 教师应当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2. 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 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 充分培养个性。我们的体会是, 以鼓励、表扬为主, 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 使每个学生觉察到自己在进步。善用表扬、鼓励之词的教师往往深得学生爱戴, 学生学习他所教学科的积极性就高。另外, 我们还要发掘蕴藏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 加以引导。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土石坝沉降下一篇:积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