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2024-06-17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共11篇)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1

近日, 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两次在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引发了热烈讨论。大家既有期盼, 也有顾虑。从学校和家长层面看, 他们的最大顾虑是, 减负是否会影响孩子将要面临的小升初, 是否会影响今后的中考和高考。消除学校和家长的顾虑, 必须严格规范小升初招生制度, 加快推进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 从制度层面为小学生减负提供切实保障。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规范的小升初招生制度作支撑。今天的小学生课业负担为何如此之重?升学压力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升入一所好学校, 学校和家长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十条规定》中的“阳光入学”、“均衡编班”, 直指当前小学招生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毕竟违背政策规定的暗箱操作有损教育公平。但笔者所要强调的是, “阳光入学”、“均衡编班”不只局限于小学招生, 从制度保障的视角看, 在小升初招生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阳光入学”、“均衡编班”, 更会直接关乎小学生减负的成败。

小升初招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这是《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但现实中的种种做法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在小升初的招生过程中, 各种考试、测试和面试花样繁多, 不同的考级证书大显神威, 初中入学的分班考试大行其道, 重点班、实验班见怪不怪。如果这样的情形继续存在, 即便是学校减轻了负担, 家长自然还会去增加负担, 这其中不只是简单的思想观念问题, 还有更重要的利益诉求问题。因此,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规范的小升初招生制度作支撑。在“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下, 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 合理调整片区, 确保每个片区内都有家长认可的优质初中学校, 使孩子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下拥有更加公平的机会。同时, 要严格禁止小升初招生中的各种考试及其变相考试, 招生录取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 取缔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 切实规范小升初的招生秩序。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中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作支撑。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与小学生减负之间的关系, 看似不那么紧密, 其实不然。学校和家长都会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他们瞄准的是让孩子上好高中、上好大学。如果小学阶段减轻了负担, 而今后的中考和高考重又回归到激烈的分数竞争当中, 他们对今天的减负存有顾虑也就不足为怪了。《十条规定》中的“不留作业”、“规范考试”、“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等级评价”等举措, 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复训练、应试备战、分分计较的实际状态。但这些具体的减负举措如果不能与今后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相衔接, 减负恐怕难以落到实处。

应当说, 中考和高考的改革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学校和家长减负的决心, 也会影响某一项具体减负举措的执行力度, 因此,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中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作支撑。在今后的中考改革中, 要推进招生录取标准的多元化, 改变单纯以分数录取学生的做法;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的“硬挂钩”,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要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呈现”, 切实解决招生录取中分分计较的问题。同样,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今后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 要逐步建立以学生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校招生制度, 切实改变用单一标准评价和选拔学生。这样的改革思路, 将会有助于消除学校和家长对减负的种种担心和顾虑, 也唯有如此, 减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尽管减负需要制度改革作保障, 需要标本兼治, 需要有一个持续的过程,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等待, 事实上相关改革的制度设计已启动。减负工作不妨从容易做的先行做起, 相关改革同步跟进。从这个意义上说, 《十条规定》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3-9-13)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2

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

组长:

组员:刘文亚201126082

孙陶陶201126083

谭晓丹201126085

王烨201126086

徐晓艳201126087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的多了,作业写得多了,是不是所

谓学生手中的黄金就多了?其答案是否定的!给小学生教育减负是整个社会都关注的问题,那么实行教育减负,是不是只减作业数量就可以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所说的“教育减负”不是减质,减负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减压,不要让学生背负太多的课业负担,实现德、智、体、美、劳这五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因而从小抓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减轻小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可以为学校、家庭、学生真正减轻负担呢?

“减负”,即教育减负,简而言之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负”成为了近年来基础教育中一个沉重的话题。政府和各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断出台各种指导性和惩戒性文件,两会的教育话题围绕着”中小学减负任重道远“展开,北京颁布“减负令“,社会各界及各大媒体也十分关注,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教育减负“如此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众多“狠招减负”的政策之后,孩子们的书包却从“双肩背包”升级为“拉杆箱”。为什么种种措施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呢?小学生真正减负了吗?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一,现存的考试制度导致学生的升学压力从未削减,“减负新规”也成了隔靴搔痒。其二,是出自家长们的焦虑。面对激烈的择校竞争,学校给孩子“放羊”,家长便担心会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因素都使得“减负令”任重而道远。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其中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可见,“教育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业负担过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危害,给学生健康发展带来了伤害,减负已刻不容缓。面对减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它只是存在问题的一个表现。从减负折射出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体制、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

另外,“教育减负”在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使小学生在健康、优良的环境下健康、卓越的成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配合党和国家工作,为国家培养栋梁。

二、调查方法、对象

1、调查分工:徐晓艳设计家长卷、教师卷和学生卷三份调查问卷,刘文亚、孙陶陶、谭晓丹和徐晓艳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王烨收集音频资料,谭晓丹上网收集资料并统计调查问卷的结果,刘文亚和孙陶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和音频资料讨论之后撰写调查报告,孙陶陶写课题的提出和调查方法,刘文亚写当前中小学生教育减负的主要问题及分析,徐晓艳、王烨和谭晓丹针对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2、调查方法:

(1)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我们在长江路饭店和理发店、“走向哈佛”辅导班、“小彩虹”辅导班展开了一次调查:包括我们的所见所闻,及对小学生的了解,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在问卷主要涉及的问题是调查学生对目前学习的看法,老师对“减负”的看法等;访谈主要涉及的问题: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源,家庭、学校、社会对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看法等。王烨负责在长江路附近的重庆干锅鸡饭店、香辣鸡架和魔妮卡理发店走访当地家长和小孩,录制音频资料,刘文亚和徐晓艳到香江路的“走向哈佛”辅导班对小学生和辅导班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谭晓丹到“小彩虹”辅导班向老师和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孙陶陶在网上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观察法:刘文亚和徐晓艳“走向哈佛”辅导班观察了老师讲课和学生听课、写作业的状态,学生作业的多少、作业的质量等等。

(3)抽样调查法:从走向哈佛辅导班和小彩虹辅导班三、四年级学生和老师中,随机抽取两个班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要求老师和学生匿名填写。

3、调查地点:“走向哈佛”辅导班、“小彩虹”辅导班、长江路附近的重庆干锅鸡、香辣鸡架饭店和魔妮卡

4、调查对象:“走向哈佛”辅导班、“小彩虹”辅导班的小学生和老师、长江路附近的家长和学生

5、调查时间:2013年3月28日-2013年5月5日

【参考文献】

[1] 《学生负担到底多重》 中国青年报,2000年

[2] 张宝泉《关于中小学“减负”情况的调查报告》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3] 张 芸 《香 洲 四 小 关 于 “ 减 轻 学 生 过 重 负 担 ” 调 查 报 告》 香 洲 教 育 报,2005年

[4]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5] 《减负”的误区 》 阜康市政府门户网站,2007年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3

【摘要】“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掉的是教材中“繁、难、偏、旧”的、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知识,强化课程的生活化与现实性,实现学生兴趣与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有益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各种技能。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可归因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流行的教育思想与文化观念;二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三是由于教学评价和用人机制使然。要彻底解决“减负”的问题,必须从育人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入手,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差异、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和全面育人的共识。

【关键词】义务教育 ; 课业负担 ; 减负 ; 误读 ; 纠偏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42-02

“義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1]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公益性和免费性的特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的注释,“减负”是指“减轻过重的、不合理的负担。”“误读”是指“错误地理解。”“纠偏”是指“纠正偏向或偏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对“误读(misread)”的英语解释是read sth or understand sb/sth wrongly“读错、误解、误读”。按照这一解释,“误读”是一种错误的阐释行为。如果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正—误”、“优—劣”等二元对应的范式来看,“误读”是“正读”的反面。可在20世纪60年代后,视“误读”为解构阅读,创造性阅读,变误为正时“误读”一时成为众多学者争议的话题,引发种种理论。“误读”有微观和宏观(或狭义和广义)之分,文本的误读属微观,而文本之外(如传统、文化、历史等)的“误读”属宏观。[2]“减负”是谓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简称。因为这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课程改革实行“减负”的背景与内涵

学习是一项特殊的认识和智力开发活动,需要学习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做到学习过程要“减负”,但学习结果要“增效”。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更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期”,清楚学生的困惑和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好教学设计和研究,开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义务教育“减负”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学生在校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其次是学生的显性课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课后作业量适度;第三是学生的隐性学习负担得到合理调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减负”的“纠偏”。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目标,使我们的教育与国际社会及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接轨,200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我国新课改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收获了许多成果,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和争论。”[3]课改的热点之一即加大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实行“减负”力度,有研究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强化课程的生活化与现实性,实现学生兴趣与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有益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各种技能。”[4]“减负”让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直接受益,目的是要提高教材内容编写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同时,杜绝教育乱收费,给学生家长“减负”。新课程改革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教学分类目标[5],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指导思想,并以此形成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三维目标“评价标准。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施、总结等不断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得到极大改观,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学方式改进成参与式生命课堂。课改让学生受益良多(知识难度降低,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生活性与科学性得到加强)。尽管如此,负担过重问题仍存在,主要表现为变相增加学业负担,课外辅导班和家教成为学习时间的延伸。于是,2013年教育部在“继续推进减少课程内容、降低教材难度、开展综合评价、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等治本之策”[6]的前提下,把《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重要举措,提出了“减少作业量”的规定,但对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情况不作具体说明,为确保学生获得自由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有了国家层面上的政策依据。

二、学界对课改“减负”问题的研究

“减负”是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提出来的,原因归因于多个方面。有学者认为,“社会流行的教育思想与文化观念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7]。在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大量人流涌入城市,推动了老学校的扩招与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学校的创办,同时也出现了师资不足及教师质量提升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育理念未能与时俱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源头活水匮乏,同年级教师合作不够;二是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评价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过于偏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个硬指标。”[8]于是,课改培训与教学实际脱节。

“减负”并不是新课程实施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其实一直是我国领导人、政府和教育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成长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有学者对毛泽东同志的“减负”思想做过研究,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对当时学校课程过于繁重的现象提出过批判,他说“钟点过多,课程过繁,终日埋头课堂,几不知上课以外还有天地,学生往往神昏意怠,全不能用他们的心思为自动自发的研究,……它的坏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9]在少年中国时代,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指出了课程过繁的两大害处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他说“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10]他认为青年人要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要充满朝气,兼顾工作、学习和娱乐,要有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endprint

2010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检测与报告制度,便有学者对“课业负担”开展了深入的研究[11],一方面,研究者认为“课业负担”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必然存在的,需要反对的是“课业负担过重”的教育。有研究者认为有学习就必然有负担,“课业负担”是“学生在学业方面应该担任的责任、履行的任务和承受的压力,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其工具价值则应定位于促进社会的发展。”[12]或者是国家规定的“学生应当保持的负担。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必然存在一定的负担”[13]学生为了履行好国家赋予他们的学习责任,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按照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说法,教師就是要以高难度的水准展开教学,不过他指的这个难度是“难度适中”,因为“唯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14]也有学者认为,“唯有在学生紧张的智慧活动中系统地给予丰富营养的教学过程,才能带来他们快速的急剧的发展”。[15]显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课业负担的理解是广义的,一方面,它既关注了学校所给予的必要的课业负担,也关注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负担。另一方面,研究者将课业负担视为“过重的课业负担”。此观点认为,“只有当外界的教育要求在难度上、在量上、在时间上超出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或不符合学生的意愿要求,或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学习发生恐惧时,教育要求与压力才会被学生体验为负担。”[16]这时候学生的学习负担才可能构成“过重的课业负担”。虽有学者对“学生负担”问题进行过“学生负担合理标准研究”,[17]但也只是大概地认为“负担过重或过轻是离不开一定的标准,超过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断定其过重;而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称其过轻。”

三、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减负”的“误读”

随着第二轮新课改的纵深推进,2013年8月21日,教育部正式面向社会征求《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意见,“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等十项措施,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立即引发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热议,许多家长认为“不留书面作业不现实”。事实上,“小学不给学生留作业”的提出,不是简单地砍掉,而是学生完成作业形式的变化,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高效量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从而完成从“学得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转化。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是降低了对教学或学生的要求,而是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管理、课堂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家长把子女“考上大学”看作是唯一成才之路。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间的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了。也有家长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存在了解和认同偏差、对“学术型教育”和“职业型教育”的培养目标知之不足,不太认同职业教育,误以为接受职业教育就低人一等或者没面子。在这种突出的功利意念的驱动下,不少家长热衷于打着“关心”的旗号,按自己的规划强加给孩子,盲目地挤上高考“独木桥”。于是,那些其实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却不得不在“有志者事竟成”的激励中被迫学习。

四、“纠偏”催生特色办学,促使学生全面成才

义务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8]的教育。

新课改的目的不是淡化知识传授,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说”,“既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又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19]新课改不是在给老师减压,而是在师德修养、专业水平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转变育人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改革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课业量指标和教学质量检测体系,“把减负作为最突出任务来抓”[20],用具体可行的约法规章和评估制度推进“减负”工作。其次,“减负”的畅通有赖于社会执业观念的改变。“社会要为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缔造良好的舆论及理论环境”。[21]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学校联手,为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类别的劳动者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实用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第三,承认差异,研究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多样化成长的条件和成才的空间。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文化意识和育人素养

从转变教师的唯成绩或唯分数的传统思维入手,加强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鼓励教师终身学习,努力完成教师由“匠”到“师”的提升,通过搭建“教—学—研”的教学研究平台,造就一批又一批专家型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持续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二是教师专业素养是由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自身处在发展变化之中。”[22]教师更要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入手,做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不断反思教育实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第二,调整转换角色,投身教学改革;第三,确保行为跟进,促进素养提升。”[23]教育作为一项陶冶人的心灵和塑造德性的事业,教师要把教育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实施有效的对话教学”,并要把握好有效对话教学的“三个环节:激发对话、维持对话和结束对话”,实行开放式的民主教学,能最大化地“使对话教学达到一定的有效度。”[24]并利用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在当今教育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要心怀“全人发展”的思想,一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学生高尚的人格;二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引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在学校拥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施展他们独特个性、智慧与才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校园。只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把整个学习活动完全熔入自己的生命涌动,“减负”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纠偏”,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实现。endprint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2006:1.

[2]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网[EB/OL]:http://research.shisu.edu.

cn/s/20/t/21/06/f7/info1783.htm

[3]龙安邦,范蔚.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1

[4]高宇航,张慧玲.对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43

[5]L.W.安德森,等主编,谭晓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6]教育部网站[EB/OL]:http://www.gov.cn/gzdt/2013-08/22/content_2471849.htm

[7]顾志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原因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5,(5):2

[8]胡伯用.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的原因[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112-113

[9][10]俞家庆,李永贤.毛泽东同志的“减负”思想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4,(3):3-4

[11]胡惠闵,王小平.国内学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理解: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的文本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6)18

[12]娄立志.关于学生学业负担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21

[13]何齐宗.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区别对待[J].江西教育科研,2000,(10):30

[14]泷泽武久.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维果茨基学派的发展论评述[J],钟启泉编著,现代教学论发展(新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98、302

[15]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3

[16]杨兆山、陈旭远.关于普通教育学习负担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3):3

[17]周鸿.学生负担问题研究的现状、进展和趋势[J].教学和管理,2012,(1):85

[18]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2006:1.

[19]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6

[20]劉希平.省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识与举措[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2

[21]王志彦,夏凤琴.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强化机制及解决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0,(4):31

[22][23]范蔚,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策略[J].今日教育,2010,(4):49-50

[24]李森、伍叶琴主编,《有效对话教学:理论、策略及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12

作者简介:龙安保,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贵阳市第十四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4

高扬教育理想

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时代, 教育有了遵循自身规律运行的可能, 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更好地发挥引导功能, 引导社会更好地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教育不是功利主义和浮躁舆论的附庸, 教育者不应当低眉顺眼地迎合庸俗教育的观念, 而应当高扬教育理想的旗帜, 坚定不移地探索育人的本真规律。即使教育者不能改变世俗的教育价值观, 也依然可以改变自己,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基业的昌盛而进行探索。所以, 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 就是要从学校教育自身的改变开始, 让学校小环境影响并逐步改变社会大环境, 从而为教育创造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思维方式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和指导行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教育的思维方式就是改变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重新建构破解教育难题的新的思维模式和坐标系。打破或者创新思维方式, 确立理解教育的思维模式, 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重要基础。

跳出教育看教育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发展受到社会运行的影响。同时, 教育的运行有其自我轨道和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者不能只是在自我封闭的系统内循环, 必须跳出教育来旁观教育或者俯视教育。如此以来, 才能对教育运行方式有清晰的价值判断。

站在世界发展的视角看, 国际教育已经汹涌澎湃地进行着变革, 并且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潜质的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

站在中国富强和民主发展的视角看, 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追求变成现实, 就必须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之真谛, 充分实现学校教育的变革与转轨。

站在社会现实的视角看, 当更多的人不是因为自己的优异学习成绩———如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翰·格登———而取得成功甚至是伟大成就时, 教育者就不应极度崇拜和畸形地追求学习成绩。

站在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视角看, 社会用人机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观, 不唯成绩与学历, 更加注重人的能力与素质。对此, 教育者就需要有真正意义上的觉醒。

不管什么样的视角, 都能够深深地刺痛教育, 都应当引起教育者去彻底反思:教育应当怎样走下去?

跳出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 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 是指沿着一定的线型或类线型的轨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几千年的人类教育史上, 教育者运用线性思维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 正因为这种思维在解决某些简单问题上有效, 却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比如, 认为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高, 因而为了提高成绩, 就必须用增加学习时间的方式, 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被极端地延长到极限, 甚至必要的休息时间都被压缩和侵占。认为练习越多, 学习效果越好, 因而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每一学科都布置大量的习题训练。认为学习压力可以完全转化为学习动力, 从而取得好成绩, 因此教师可以用周考、月考和数不清的小考来训练学生, 让学生毫无学习上的安全感。与高考无直接相关的科目不是被完全减掉, 就是被大大压缩……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教育的直线思维:只要耗费足够的时间, 只要强化训练, 只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上, 学生就会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减负则必须跳出这种直线思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依靠兴趣激发、依靠思维提升、依靠学科价值引领、依靠习惯支撑的过程, 学习成绩也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多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者不仅要努力改善学生的智力水平, 而且要创造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达到持续学习和高水平学习的状态。因此, 非线性思维就能够多视角、多因素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益的支持。

站在学生发展角度看教育

纵览几千年的中国教育, 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第一, 学校本位, 即教育者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设计教育, 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教育设计者的主观愿望取代了学生对于教育的需要和追求,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存在价值, 正如厨师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好了菜, 却全然不顾顾客的要求。

第二, 社会本位, 即学校培养的人总是按照社会的需要, 而没有从人自身的角度确定教育目标。由此, 教育者只会按照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育人, 而往往忽视了“人是目的”。

第三, 知识本位, 即以知识作为主要内容, 忽视学生更多素质发展内容。“文革”后, 国家恢复了中断10多年的高考制度, 回到学校、回到书本、回到课堂, 让更多的人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但是, 这段时间的教育只是一个否定“知识无用论”而归位的过程,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责任与使命的承担。而且, 这个回归过程, 大大强化了社会对于教育价值的狭隘性认识, 以至于这么多年来, 人们只是用知识的多寡来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用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 必然导致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

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教育者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 把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把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设计的出发点;回归为了人的教育, 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存在, 让学校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转向以人的素质发展为追求的教育, 用素质发展的标准来评判学生, 不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支持, 而且让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宽广平台, 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最佳环境。

关于学生减负具体要求与措施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执行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做好减负提质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减负提质”实施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姚培敏

副组长:危小勉 柳建德 李高红

成 员:张璟 张梦双 彭茜子 刘涛 刘富强 郑文琪

三、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得增减课程。教师不得随意挤占综合学科,不准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不准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切实保障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2、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量平均水平控制在1小时以内。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溃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3、严格控制补课。教师不得利用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只进行单元、半期、期末学科检测。不得公布学生的检测成绩,不得以检测成绩排列学生的名次,不得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

5、严格控制教辅资料。学校或教师不得向学生发放未经上级审定和批准的任何书籍、教辅。若课堂教学确需的,只准选定一份适合本班学生练习的资料(包括课堂作业本)。教导处将采取不定期组织检查学生书包和进行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相关情况,做好监督落实。

6、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教师要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四、工作安排

1、制定“减负提质”实施方案(9月份)2.成立“减负提质”监督领导小组(9月份)3.组织任课教师学习,明确工作责任。(9月份)

4.通过校讯通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六严规定相关要求。召开一年级学生家长会。(9月份)

5.检查教师布置作业情况(10月份)

教育回归育人才能减负 篇6

摘 要: 学生的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什么是负担?学习为何会产生负担?为什么需要减负?如何减负?本文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分析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提出部分减负的个人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是只有真正教育的目的回归育人才能减负。

关键词: 减负 教书育人 社会发展

一、什么是负担?为什么学习会有负担?为什么需要减负?

负担是一种让人感觉累赘的东西或事情。学习本身应是好事,为什么学生学习会有负担呢?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要追求自由。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变得自由。学习是通往美好自由前程的过程,是自我解放的过程,应当是心情愉悦的、兴奋的过程。

为什么学习会有负担呢?学习变味了。对于学生来讲,很多学习成果并没有成为工作时的基本能力,而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对于社会来讲,在校学习变成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工具;对于家庭来讲,孩子学习变成了家长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工具、相互攀比的资本;对于学校来讲,学生获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才能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这个学习不是马克思所讲的学习。现实背景下,学生成为一个制造分数的机器,被填进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只为了产生分数。既然已经是一个机器,就谈不上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不是为了学生个体成长所需要,但被生生加进去的东西当然是负担。

学习被异化是负担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仅是学习,而且与学生教育相关的群体被异化了。相关的群体包括社会上的教育评价者、政府的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家庭、学校施教者,当然还有主体学生。

减负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最需要做是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价值观,然后是改革教育的政策,使之与人的发展相适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教育规律相适应。没有减负就没有人的教育。

二、什么会成为学习的负担,需要减少?

必须做的事情即使是负担也不能减少。人每天都需要吃饭,吃饭是人的基本需要,是维持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即使你不喜欢吃饭,视之为负担,但这种负担也不能减少。

本来不是必需的你可以选择的事情,变成必需的没有选择的事情,可能会成为负担。有些人休息时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运动,如果非要改变这种情况,让喜欢看书的人运动,让喜欢运动的人看书,那么无论对于喜欢运动的人,还是看书的人都是负担。如果你让喜欢看书的人多看几本书,或让喜欢运动的人多运动一会儿,他们就可能是非常高兴的,不认为你的安排是负担。当然如果你让喜欢看书的人也喜欢上了运动,让运动的人喜欢上的看书,那么你的任意安排都不会成为负担,因为看书和运动其实都是人发展必不可少的。好的教师是让人喜欢上他必需的但是原来不喜欢的东西,并乐意为之。也就是说,好的事情可能成为负担,关键是心理体验。“牛不饮水强摁头”会成为负担,“久旱逢甘雨”就是喜悦。

有些事情的确是负担,本身无益,但还不得不为之。你被通知开会了,其实会议的内容与你无关,目的与你无关,过程与你无关,你只是充当一个木偶,浪费了时间,耗费了青春。有些学生就是这样:想当工人,但上完中学,家人让上大学,不上大学家长没面子;上完大学,想去工作;考上硕士了,还要考博士,有人说不考博可惜了。其实这个学生只想当个工人,觉得工作挺好,但为什么大家提到工人会有异样的表情与眼神?因为现实的人生离学生的自由越来越远,该学生只能庆幸自己还没成为博士后……

三、怎么减负呢?

百度百科对减负作了如下解释:“‘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减负的同时要增效,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①该解释对于减负的过程和目标解释得比较清楚,但这种完美的解释过于教条,不足以解决在减负中遇到的根本问题,只是现实操作层面的革新罢了。这就像是人们出行,你可选择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就是说,通过技术手段增强选择性从而减少负担,但这种选择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的出行目的地的活动内容是相同的,那么你为什么需要到那么远的地方活动,你能不能在近一点的地方活动呢?

1.取消高考?

很多观点认为负担就是因为高考引起的。高中就是为了高考。一切都是为了考得好,考得好才能上到得好大学,上到好大学才能工作好,工作好才能……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应当取消高考。

这种推论表面看起来逻辑清晰,无懈可击,事实上是漏洞百出。考试是一种选拔方式,高考也不例外。由于需要上大学的人多于大学能提供的位置,这就需要选择。既然是选择,就需要有一定选择标准。随着时代的不同,选择的标准也会变。但有一个点是相似的,就是最后都会以一个分数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现代测量方式所带来的几乎必然的结果。

高考是需要改革的,而且的确在改革。从古代科举与现在高考,这么多年发展过来,这种人才的选拔方式目前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公平方式可替代。因此,目前取消高考是不现实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既然存在考试,就必然有应试。为了实现应试目标,追求高分本身没有错。分数越高,说明考生越接近选拔要求。如果说存在问题,就是目前的一考定终身,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单一等问题需要解决。从目前看来,高考改革正在进行,仍需要大力进行改革。

从宏观角度看,高考存在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为较合理分配优质资源而产生的选拔模式。历史表明,大规模采用其他方式如推荐等会产生更多的不公问题。

2.增加学生的出路选择

在没有地铁、没有私家车的时代,人们出门只能选择公共汽车。当所有人都去挤公共汽车的时候,众生相就如高考,在此之下人们对公交的要求十分高,就如当下人们对高考的要求。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增加学生教育方向的选择,增强人们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可以减少人们对优质资源获得的焦虑。假设你每次去乘公交,不用挤车,上车就有座,你还会连跑带颠地赶车吗?再或者你除了乘公交外,你还可以乘地铁、乘出租,你还会担心达不到目的地吗?再或者你有了钱,有了私家车,不限行时你开车,你更可以自由地选择出行方式。

目前由国内的学生教育看来,高考仍然是最主流的选择。尽管现在有很多职业学校,这些学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但要发展成主流仍需要时日。

目前有一种趋势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那就是放弃高考。放弃高考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国内高中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有一部分学生初中就出国留学。出国是学生的一种主动选择,该选择除了国际化大潮的趋动外,也有对国内教育优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满的因素。出国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国内高考竞争不占优势为了发展出国学习,另一类是在国内高考竞争中优势明显主动选择更好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这和在人们购车出行有点类似,有些人是因为公交系统无法达到出行目的,有些人是因为公交系统出行质量不高,追求更高的出行质量。还有一部分人放弃高考就十分令人担心了,因为他们是出于对大学毕业就业形势的悲观,直接进入就业行列,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希望继续学习。

事实上,增加学生的出路选择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显然,学生目前的选项增加主要是学生家庭的努力,国家教育政策在分流方面做的工作仍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加大力度:

第一,提高高等学校优质资源的质量,增加数量。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提高质量是首要任务,增加数量要根据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第二,努力促进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事实是起伏不定的。国家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可以满足很多学生基础的学习需求。

第三,加强对学生获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指导。目前的国际教育发展迅速,这是需求促进的。国际教育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乱象丛生,很多学生走了弯路。加强指导可以减少学生的负担,也可以减少家长的负担。

3.学生减负是一项综合工程。

升学压力是学生负担产生的直接原因。家庭是学生负担的隐形施加者,学校是负担的直接施加者,而社会压力则是学生减负挥之不去的阴影。

目前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只有进入大学(最好是名牌大学),才可能获得好的工作,才能有好的收入,才能活得有尊严。要进入大学(好大学更是如此),就要走竞争激烈的高考。对于普通学生来讲,“拼爹”“拼钱”都拼不过,只有高考一条路。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只有高考考得好才能拼得过“富二代”。如此说来,家庭为了学生的将来要求学生考上好大学没有错,学校帮助学生考上好的大学,实现家长的期望,又何错之有?

要求家庭放弃自己期望和非理性需求是不切实际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让学校给学生减负无论是标本都无助,只是存在负担形式的变化。目前很多地方都限制学校补课,在领导的监督下,学校很快就实施了。这急坏了家长,很多家长都需要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在外面找家教。很多一线教师被家长请到家里或是在外面办班被课。这是减负还是增负,事实是“越减越负”。

事实上,家庭对学生的非理性期望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没有高的学历就意味着生活没有质量没保证,意味着生活尊严的缺失。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了高的学历并不意味着就会生活质量有保障,生活有尊严。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提升对普通人群基本生活保障,增加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使普通人都生活得有尊严,可以根本改变家庭对于教育的目标与追求。

社会的急速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分配的不合理使人的功利心强烈。要求人去除功利心是不合理的,社会需要的是改进分配制度。如果工人、农民等各个社会群体生活都有保障,活得有尊严,愿意做农民的、愿意做工人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

总之,减负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试想有多少家庭会让自己的孩子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试想有多少学校老师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庭没日没夜没有周末地在校辅导学生,试想有多少学生会努力考自己不愿上的学校,试想有谁不想活得有尊严。

4.各司其职,协调发展,减负终能成功。

学生减负的根本工作在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层层推进。在国家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可喜的是,最近国家已经开始努力推进社会基本保障的完善和社会分配机制的合理化。在此条件下,学生减负的大背景大趋势逐渐向好,学生减负依赖社会发展,更依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直接施加者,是减负努力的主战场。首先是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设立合理的家庭教育目标需求。差异化、多样性的需求可以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引导家庭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次是学校加强体制建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体制建设包含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多方面,使学校的教育体制更加合符学生的生长发需求。再次是学校要改革教育的方法、手段,提高教育能力,使之与学生的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是有规律的,循序规律,用好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事半功倍,能提高效率,就能达到减负的效果。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努力配合学校再定位,对于学校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只有对学校的评价方式改革了,学校才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减负。

政府需要在解决学生的教育选择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减小学生的升学压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主体地位,还学于生,可以使减负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学习本不是负担,应是人对知识的渴求,对自我实现需求的愉悦的追求过程,尽管这个过程需要努力与付出。学习之所以产生负担,是教育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各项影响因素中社会是根本原因。这些原因使得学习过程背离了原有的目标,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畸形发展。当习惯定势与利益集团形成后,这种负担越来越重。减负依赖社会的改革,需要与教育相关的同仁共同努力。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推动之下,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减负就实现了,也就是说教育回归育人才能减负。

注释:

①[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282.htm,2016-3-1.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4.

[3]闫玉双,李奕.反思教育习惯[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4]韩敏海.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4.

再议“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 篇7

一、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的含义

“素质”原本指事物本来的性质, 心理学上则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 主要是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 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后来泛指人多方面的能力和修养。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减负提质, 就是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 真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实施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的原因

在过去, 我国的教育一直强调“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学生能力的养成不过是训练应试技巧过程中的附属品。这严重阻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种技能的提高。素质教育则不然, 它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因此, 在一般意义上, 素质教育是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理想, 值得提倡。

与倡导实施素质教育极不相称的现实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一些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观念还没有转变, 搞的仍是应试教育那一套, “消极的甚至反面的后果”不断出现。《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中曾指出:“现在一些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 心理压力很大, 这不得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容易产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可见, 给学生减负, 实施素质教育, 势在必行。

三、实施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的主要层次

要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 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谋生手段和发展技能,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一基础, 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才有可能。所以, 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其次, 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意识和技能。在社会化过程中, 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 在个人私德上严格要求自己, 并进而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素质教育不能只教人学会“找工作”, 而应当“开发和培养人的真心、爱心、责任心、羞耻之心。”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首先要弄清负担的成因在于学生升学压力大;升学压力大, 在于高等教育资源短缺;高等教育资源短缺, 又在于……

据此, 给学生减负, (1)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严禁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辅导资料、订阅报纸杂志;不得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更不得收费上课等等。

(2) 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投资环境, 大幅度开放教育市场, 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多渠道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政府积极鼓励民间和个人投资教育, 加速放开, 放手发展, 大力发展民办大学, 丰富高等教育资源。这样, 升学就不再会成为一种压力, 学生的课业负担才有望随之减轻。

(3)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着力培养独立思考、诚实守信、大胆创新、自由创业的现代公民人格, 摒弃或妄自菲薄、因循守旧, 或偷奸钻营、尔虞我诈的传统奴化人格。”

四、摒弃对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的错误看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人们对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往往理解得不够深入, 甚至产生了歪曲的理解。有人认为, 既然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 就应该抛弃应试教育的“一切以考试为中心”, 少考试甚至不考试, 这样就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抛弃“一切以考试为中心”是对的, 但据此就否定考试无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素质教育既然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安排合理的、必要的考试是完全应该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8

一、实施减负教育, 坚持以本为本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种教学方式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所谓的难题, 那么他们就会感到这样的学习没有效果, 从而丧失信心, 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 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 教师应加强对数学课本的重视, 对其进行把握, 以纲为纲。学习任何一门科学知识, 都需要以本为本, 这里的“本”指的不完全是课本, 也是根本、基础,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上规定的内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 对定义、法则、定理、公理、规律等表述, 都表述得十分的严谨。在阅读这些内容时, 只有准确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 其中有同类项需要合并。所谓同类项, 就是指所含字母相同, 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因式。这样的项才可以合并。要理解这个定义, 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单项式中所含的字母必须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这两个条件有一个不符合, 即不能称之为同类项。如3a4b2与7a3b3虽字母相同, 但字母的次数不同, 即称它们为同类项。

二、提高表达艺术, 讲解清楚明了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联系知识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桥梁。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掌握, 教师表述得清楚明了, 学生就会很快的理解并掌握知识。反之, 学生听起来吃力, 听得似懂非懂, 那就一定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 教师的数学语言是力求做到准确、清晰、简洁、规范, 特别是对定义、定理的叙述。在概念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对概念的实质进行透彻的表述。例如, 在画平行线时就不能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 因为你已经说是两条平行线了, 怎么能不够平行呢?再如“最小的整数就是0”这句话, 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没有任何准确性可言。这样的表述容易让学生理解上产生偏差。其次是讲解中必须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很多数学教师普通话不过关, 在表达概念、法则、性质时还夹杂着一定的方言, 这会对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最后要严谨简约, 除了具有准确的表达外, 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句读分明等。

三、整合同类知识, 提高复习效果

初中数学内容丰富, 知识点众多。不仅有代数知识, 还有平面几何知识。在复习初中数学时, 我们不妨要对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综合的复习, 对类型相同的基础知识进行联系复习。这不仅节省复习时间, 还使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例如:在中考前我们总是与学生一起梳理历届中考数学考核重点部分, 其中函数知识与运用考察得特别多, 于是就做专题复习。在复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基本性质后, 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 进行归纳、对比、分析。然后以“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联系, 把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结合起来, 选其中的“函数与几何图形”作为综合复习的突破口, 这样, 就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 来复习函数知识, 从而使函数知识更加的系统化、结构化。通过这样的复习, 学生不仅有效的复习了函数知识, 还巩固了大整体之中的小整体。同时, 还渗入了另一个小整体, 就是几何知识中的面积公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相关知识。这样就整合了函数系统内的各部分知识, 还对系统外的其他知识有所涉及, 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四、拓宽知识容量, 减负而不减质

减负的主渠道是通过课堂教学起作用的, “减负”而不能减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真、尽心, 真正把创造带进课堂。在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形式上要活, 教学内容适度、教学容量适中, 课外作业量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如在教学某些概念时, 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概念的含义,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概念, 从而减轻了死记硬背的负担。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概念作变式的描述, 以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思维的辨别能力。学科与学科之间总是相互融合的, 加强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适当的采用一些教学手段,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能拓宽知识的容量, 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例如:在教学“圆与圆位置关系”时, 就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观察一个轴承, 抽象出这个轴承的几何图形, 共同讨论它的五种位置关系。通过这样形象直观的分析, 学生对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理解就会比较透彻。“圆”在初中数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中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适当的拓宽这部分内容, 对复习整个初中数学内容十分有益。

减负下的“三生教育” 篇9

一、加深对“三生教育”内涵的理解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 其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 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生命、发展生命, 珍惜生命;生存教育, 强调学习生存知识, 保护珍惜生态环境, 关心社会和自然, 强化生存意志, 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 了解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关心他人和集体, 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三生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 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又是一种教育行为,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 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注重基础, 强化创新,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通过教育的力量, 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其主要包括三方面意思:

1.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要使三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

2.“三生教育”是学生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过程。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 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引导好学生认知、实践, 使其变成一种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往被动的德育缺陷。

3.生命教育是基础, 生存教育是根本, 是关键, 生活教育是方向, 是目标, 是“三生教育”的最高境界。生活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教育, 而是指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为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教育。

二、实施“三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是发展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程,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的需要。“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 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 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 其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 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才。

人活着就是生命, 生命是人生的载体, 是生存, 是生活。幸福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有价值的生活, 有价值的生活是人可以从中找到幸福感的生活。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只有人才能创造财富, 才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在学校只有学生的欢声笑语, 活泼身影, 才能使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 充满生机, 在家里只要有孩子, 才能使家充满温馨和甜蜜。但是, 人的生命又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我们不注重安全意识, 视安全隐患而不顾, 对安全问题措施不及, 防范不严, 责任心不强, 把生命当儿戏, 那么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例如, 在《真爱生命》活动中, 让学生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诚可贵, 人生价更高, 只有生命的存在, 才能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所以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也是社会永恒话题。生命教育, 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 生命教育的家庭教育, 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保障机制, 尤其是优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环境等等。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学, 让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有一定的认识, 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对社会及他人, 尤其是对残疾人的爱心, 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使教职员工更加珍惜生命, 让生命更有意义。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他认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用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使学生知道一般的情况, 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 懂得自己名字的意义。如中国多数以父亲的姓多, 也有以母亲的姓作为孩子的姓, 而且民族不同起名也不同, 比如, 西双版纳傣族男的多数为岩, 女为玉, 爱尼的名字是顶真的, 比如父亲叫翻车, 他的儿女就叫车某某, 后面的字就是孩子的姓, 不管是男还是女。学生听后回答非常积极, 懂得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意义, 了解父母的苦心。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灵活使用教材, 力求使“三生教育”课更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不断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生教育”课既开拓了思想, 又锻炼了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想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培养了学生的人生观和创造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实施“三生教育”的对策

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家庭幸福, 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 去追求一种有真正意义的生活, 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实施“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 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 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关注“三个资源”的整合。

整合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首先, 学校教育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要整合校内教育教学资源, 开好“三生教育”课, 抓好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次, 要抓好学科中渗透“三生教育”, 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 科学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延伸, 要建立健全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机制,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建立家长热线电话、家访制度、家长会等形式, 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家长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 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社会教育是“三生教育”的拓展, 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支持, 形成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 不断完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功能, 为实施“三生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载体。

2. 重视“四个结合”。

注重“三生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实践体验的结合。一要将“三生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将各学科教学中“三生教育”的资源进行整合、强化, 使“三生教育”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提高并扩大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二要将“三生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既相对独立, 又互为犄角;三要将“三生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将“三生教育”活动的灵魂内化于学校精神文化中, 在学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中显现“三生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不断增强“三生教育”的生命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三生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四要将“三生教育”与课外实践体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验证所学知识, 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素质。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 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 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珍惜生活, 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 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中小学生减负“三法” 篇10

笔者以为, 时下减负从教育本身来说, 重要的是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减负, 从课本上开始

课本, 教师教学之本;学生学习之本。减负能否得到真正落实, 必须首先从课本上做起。课本容量多寡, 程度难易, 编排当否,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仍然存在着内容上偏大偏全、要求上偏难偏高的问题, 编排上也存在着内容搭配或衔接不当之处。比如语文, 初中除了课本还有读本, 高中有必修、选修和读本。一套语文课本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所有的经典。另外, 课本中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章也偏多, 还有大量课外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要求。再有, 现今语文课本 (包括教师用书) 的注解也偏多, 甚至还都有提示和分析。表面上看, 这样做方便了师生阅读, 但实际上不仅增加了课本的容量, 更降低了师生自己动手查阅和动脑思考的要求, 自然也就弱化了他们应有的能力。

其他学科的课本或多或少也都存在着一些不尽相同的问题, 有的是直接增加了内容和难度, 把不适合某年段学生学习的内容安排进来, 或者提出了过多过高的要求;有的是在内容编排上不甚合理, 前后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 学科之间彼此照应不够;有的是习题设计的量和难度不够, 与课本内容的要求不匹配, 习题看似少了简单了, 但要真正消化吸收课本上的知识, 达到应有的能力, 还需要到课本外去补充;有的是知识交代如蜻蜒点水, 虽浅但不显, 表述含混不清, 不完整, 或如鸭子啄食, 东一口西一口, 不成系统, 却让学生自己去猜想, 去探究……凡此种种的问题, 都会给学生造成不应有的负担。另外, 我们现行的高中课本分设必修本和选修本的实际意义和作用究竟有多大, 是否也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值得进一步思考。

笔者无意否定新教材, 也无意否定教材编写应贴近生活, 鼓励探究, 引导创新, 但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递进性;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一定要好看好用, 还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此, 减负必须首先从课本上做起。对于现行的不同学科课本, 应当或减量, 或降低难度要求, 或重新考虑内容的编排和衔接。要体现先知识, 后能力;先基础, 后创新。每学期每学科一本书, 将每节课、每单元课后的小练习、单元复习以及整本书的总复习, 都穿插在课本内, 不给学生再发任何教辅书或练习册。减少课本注解, 去掉“学习指导”或“提示”内容。课本目录应能概括出本册书的基本内容。除却必要的插图, 课本一律黑字白底。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页面看似直观、活泼, 吸引学生眼球, 实际上既分散了学生对课本文字的认读, 不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吸收内化, 又影响视力。课本文字不宜排得太密, 要留白, 便于学生在书上作简要笔记。另外, 笔者特别建议, 依我们的国体民情, 中小学课本还是由国家统一编写为好, 地方教材 (包括校本教材) 可以有, 但作为中考、高考命题还是要依据国家统编教材, 这不仅为保证教材编写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 也为适应随人口流动孩子入学的需要。

二、减负, 从考试上导向

考试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前面讲了, 减负要从课本上做起, 但课本只是个开头, 终端在考试。如果考试这个环节没有把握好, 与课本不搭, 那么最终减负还是要落空。

我们通常说, 考试是指挥棒, 而实际上真正起指挥作用的是中考和高考。因为从目前来说, 中考和高考的权威性是其他考试不可替代的 (恐怕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仍是不可替代的) 。这个指挥棒的问题不解决, 减负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最终解决。

笔者愚见, 就目前来说,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完全下放给各学校还不适宜, 由国家统一组织仍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命题上, 中考是否可以再多靠近一些课本, 即真正以课本为“例子”和“样品”来命题, 让师生都感觉到, 只要把课本学好, 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很多课外负担就少了。考试侧重考基础, 大部分考生得到较高的分数是正常的;反之, 则应视为不正常。这样做更不必担心考生之间拉不开档次, 不利于选拔, 档次一定会有的, 不过是分差大小而已。目前, 各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最大差异, 不是师资, 不是办学硬件设施, 也可以说不是管理水平, 而是生源。因此, 全面提升中考成绩, 减少差距, 会更有利于缩小各校之间的办学水平、促进各校办学均衡发展, 进而也就更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整个高中教育水平。否则, 高分学生都流向了所谓的好学校, 低分学生都集中到了所谓的“二类校”“三类校”乃至不入类的学校, 怎么设想实现各校之间均衡发展?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怎么能减得下来?

目前, 我国已有十六个省市高考自主命题。在不能完全放给大学自主招生的情况下, 高考仍由国家统一命题组考为好。现在各地方的教材有所差异, 高考命题的题型、材料、量度和难度等也都有所差异, 但均应是大同小异, 因为考的都是基础教育, 应有着同样的信度。教材统一和考试统一的好处是, 一是从备考上就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二是为大量借读生回户籍所在地参考提供了方便, 三是对备考资料泛滥会起到一定遏制作用。还有就是十六个省市都有自己的考试院, 都要组织自己的命题专家, 都要编写自己的考试说明、备考资料等供师生使用, 国家统考也减轻了各地方的负担。

可能有人会讲, 统考是计划经济时的产物, 我们已经改革了, 怎么能走回头路、开倒车?国家一张卷统考是存在问题的, 但与当今我们高考面临的问题相比, 统考会减少许多问题。再说今天我们实行统考, 并不就是走回头路、开倒车, 我们的课程标准、命题思想、考核内容等都不会成为上个世纪的统考。即使就是走回头路、开倒车也没有关系。

三、减负, 从教学上落实

学生课业负担重否, 应当说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上。因此要真正落实减负, 关键是要给教师减负。作为各级领导, 要给教师“松绑”, 让教师有着一种放松的心态, 干着有规律的工作, 过着自己能主导的生活。

但现在的情况是, 在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对教师“考核多、评比多、比赛多、研讨多、要求多, 自主支配的时间少”的现象。此种情况严重地束缚了教师的身心和手脚, 他们只能是被动地工作, 而不是主动地工作。

作为教师本身而言, 首先, 要相信减负增效,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考试, 不是给得越多、要求越多、占的时间越多, 效果就会越好。当然也要明白, 减负不是没负, 更不是减效。

另外, 近些年来, 被冠之以各种改革创新的理论文章和实践经验不乏见诸各种报端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及专家、学者的讲座上。对此, 教师不应盲从。浮躁的心态、盲从的表现、做秀的展示、急功近利的追求带来的不仅是给自己增负, 也会给学生增负, 更会影响教学效益。我们说这不是改革和创新, 只能是“折腾”。重要的还是要遵守教学常规, 扎扎实实地上好每日、每节的常规课。

因为教学常规、常规课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而传承下来的。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常规, 还是学生的学习常规, 都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有序运行的保证。动辄拿打破常规说事, 难免事与愿违, 甚或造成如古人所讲的“惑乱之道”。就目前来说, 我们的大多数学校虽都有自己的常规存在, 但除在内容上有所异同、表述上有所详略外, 更在落实上有所虚实。要在教学上实现减负, 学校一定应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 教师一定应严谨执行教学常规。

教育改革与学生减负 篇11

曾几何时 , 家长望女 成凤, 望子成龙心切, 一切以学生学习为重;学校争名求利, 一切以学生成绩为先。学生在双重压力下, 身心疲惫, 苦不堪言。学生眼睛近视了, 身体孱弱了, 这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见兔而顾犬, 未为晚也;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善者行, 恶者改, 是该“减负增效”了, 这确实事关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事关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富庶文明幸福中国的建设的大局。我们从不反对培养人才,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国家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学校怎样培养人才。毫无疑问, 中国需要培养学术一流、创新一流、道德一流的人才、要成为技术对外输出、学术对外输出、文化对外输出的人才大国。中国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有技术特长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学校应格外注重“寓教于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蔡元培先生曾说“与其守成法, 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减负增效”就要“堵疏并举”, 发展个性。要想“减负增效”就应该严控学生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 拒绝超负荷补课, 同时将重点转移到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 研究课堂教学上来。这是一个“细致活”,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发社会关注, 引导家长重视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要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 引导大家正确认识,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减负”忧心忡忡, 他们担心“减负”后学生不学习, 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 无人管;“减负”是一阵风, 过一段时间又是老样子。我们要让人们有一个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引导社会、家长与学校思想统一, 相互配合,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否则就可能出现“校内减负, 校外增负, 老师减负, 家长增负”的现象。我们要让人们明白, “减负”不是没有负担和任务, 不是没有作业, 不是“放羊 式”的课 后自由。“减负”是要减掉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在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 “超标”, 学生接受困难;学生学习“超时”, 加课、补课, 不按时放学, 双休日照常上课、补课, 上校外补习班等;学生作业“超量”, 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幼小的身心, 难堪如此重负。为数不少的学生丧失信心, 厌倦学习, 甚至产生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疾患。“减负”不等于“无负”, 有些方面还需要“加负”。“减负”要减去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倍功半的“高投入, 低产出”的“过重负担”, 适当的学习负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需, 适量的作业有利于促进其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家长应与孩子多一点沟通, 多一点理解, 多一点鼓励, 让他们快乐多一点, 成就感多一点,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选择未来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 并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自己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名牌大学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 量体裁衣, 量力而行才是理智的选择。

二、苦练“内家功夫”, 科学指导学生

学校不能把目光单纯地锁定在升学率上, 如果学校成了书院, 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 变成了读书的机器, 路子会越走越窄。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锤炼, 激励成绩优秀的学生上高中, 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到中职技术学校读书。学校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学校领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让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减负”应以“增效”为前提。“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如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 课堂教学效率又没提高, 教育质量下降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重视课堂教学研究,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这是“减负”之后仍可“增效”的重要保证。这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 才有给学生“一杯水”的资格。学校有责任鞭策教师履职, 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格特点、能力、价值观确立理想的职业目标, 通过探索职业需要和体验职业过程, 锻炼学生查找信息、解决问题、适应社会、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教师本身不要有认识误区, 减负不能被曲解为“要马儿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 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减负,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 让学生听明白, 不出错误, 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教师的职责应在于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 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均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通过预设学习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减少时间的浪费, 提高学习效率。计划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制定计划不要空, 不求大, 不追远, 不要脱离学习实际, 要符合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激励学生逐步执行自己的计划。对于执行得不好的地方, 要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然后调整修改计划, 使计划越定越好, 使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越来越强。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家庭作业。作业要能够被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顺利完成, 让学生明确教师对作业质量的要求, 注意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进而形成一定的能力。

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 为孩子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减负给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针对孩子在学业、习惯或综合素养方面的实际情况, 实施一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对于学业稍显不良或者存在偏科现象的孩子, 家长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对症下药、查漏补缺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对于习惯不良的孩子, 家长可以趁机和孩子从头做起, 从一件事做起, 打一场培养好习惯的家庭持久战。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开展自主读书活动, 参加各种辩论赛,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定期组织报告会;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还可以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社会, 了解社会。这就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三、加强家校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有责任开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可以使家长学习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 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进而加强“减负增效”的时效性, 从而实现由经验型育人向科学型育人的转变。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 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家长委员会可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参与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利用“迎进来、走出去”的形式,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开拓教育资源的新空间。可以根据家长的专业特长举办各种专题讲座, 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这样, 可有效地挖掘家长资源和潜能, 发挥家长所长, 使家长成为学校工作的大后方, 为“减负增效”“添油加醋”,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教育资源、人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

上一篇:旧桥加固论文下一篇:辣椒穴盘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