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与改革

2024-07-09

中学教育与改革(共12篇)

中学教育与改革 篇1

摘要: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永恒的话题, 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进行了多年, 国际教育改革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从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教育权力“下放”, 教育的单元化到多元化转变, 以及教育由民族化向国际化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际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改革方向

1. 由只重教育质量到兼顾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将这一问题列为首要问题来处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认识有所不同,尤其是进入到上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教育质量的内涵赋予新的内容,不再是简单强调教育质量如何提高,而是在对教育质量进行高度关注的同时,开始重视教育普及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

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和方法,世界各国不尽相同,普遍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师资管理、教学方法、“高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差距并不太大。而在对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明确指出:“每一个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教育机会以满足其基本的学习需要。”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是持一致的态度,美国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日本是“教育机会均等”,中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上完全一致,但应对方法则因国情不同而有所不同。美国对教育的公平追求主要表现在要不同种族、肤色和不同家庭出身、不同国籍的人都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日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我国的国情与日本和美国不同,决定了我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我国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央政治局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政府、教育有关部门和家长都希望通过避免儿童在入学起步阶段遭教育不公和避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两项工作的落实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部为了应对教育不公问题已经明确了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择校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加快、加强薄弱校建设,校长及老师流动制度,让优秀的城镇教师志愿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等等。

2. 教育权力“下放”

早在中国的孔子时代,西方的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的岁月,教育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可以说,世界各国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从私学开始的。

就中国而言,从清末到民国,从未出现过以“国家”的名义来垄断教育的现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私立学校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仅私立高校数便“占高校总数的29.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全面介入教育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家将所有大学收为国有,私立高校无一例外地全部被改为公立,所有的民办高校从此绝迹。而从教材的编写与发放来看,也有一个演变史,“从编审合一、一纲一本统编通用的国定制发展到编审分离、多纲多本竞编选用的审定制,大陆教科书制度体现了国家政治、经济由动荡到稳定与开放的变革历程,反映了国家教育由集中、计划、统一、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与多样化转变的轨迹。虽然国定制因其不能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而被否定,但一纲一本统编通用的做法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发挥了作用,并且也为后来的教材建设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审定制的确立正是国家正常发展中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尽管它还存在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制度操作的规范等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沿着多元化与多样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彼此结合的思路,审定制教科书制度的改革将不断开展下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的“权力下放”均略占上风。而随着“权力下放”到省、到地方,教育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越来越显化。这两种改革潮流相互促进,便加速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世界各国在教育的权力上,也大同小异地走“中国式”的道路。比如在西班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央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是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7倍,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个比例就变成了2比1,而到了上世纪末期,西班牙的教育地方分权化已经全部完成。而墨西哥教育部采取的方式是循序渐进式的“放权”,最后将初级教育的管理权全部转交地方政府。

总之,到了上世纪末期,教育“权力下放”已是全球性的,而且就目前的趋势看,将会进一步加速该权力“下放”的进程。

3. 由单元化到多元化

“权力下放”和教育的“市场化”和“私有化”加速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

在这方面,美国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突出的就是将公立学校变成“特许学校”,并且完全由私营教育管理公司自主经营,转瞬间这一改革变得到认可,到了九十年代末,有32个州的公立学校全面实施了这一改革。

美国自九十年代以来推行“私有化”的教育改革,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在教育领域为选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向选民宣示促使学校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心。这种教育改革背后的动力,与发展中国家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补充教育投资的动机有明显的不同。

新加坡政府在1987年首先实施了“独立学校计划”,在1993年又出台了“自治学校项目”,教育的改革结果也是将公立学校变为私立,但不同的是改为私立后政府还继续给予资助。

我国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教育上也同样鼓励民间投资办学,此间,相继涌现了相当数量的民办学校及民办公助学校,使过去的全部“国有”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尤其是近几年来,又相继出现由公立转私营的转制学校。

总之,教育改革后,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在竞争中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便于求学者的选择。

4. 由民族化到国际化

艺术界有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指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而教育则不同,教育是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在如今的“地球村”的年代,全球为一家,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早在九十年代,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教育改革是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人才战略意味着什么,都希望通过教育服务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希望以此来吸引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更希望在国际上扩大自身的影响。教育的国际化绝对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融入国际大家庭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美国及英国的教育国际化都做得相当出色,但是相比之下,从上个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在英语学习及高等教育范畴,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抓住了有利时机,在悄无声息间把可观的教育市场从美国手里夺了过去。近年来,英国的教育获得相当可观,每年逾100亿英镑,占英国GDP总量的1%。

澳大利亚在教育的国际化上也做足了文章,尤其是市场的开拓上做得相当出色,如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英。新西兰在这方面也很有成绩,从1990年起步的,到2000年止就有了3.9万国际学生在新西兰学习。2004年统计数据证实,新西兰仅教育出口的总税收就高达363万新西兰元。

由此可见,教育由民族化向国际化的转变不仅能培养更全面的人才,而且能为其国家创出很高的经济收益,更能扩大其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

目前看,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尤其是国际教育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们应该看到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服务市场的市场优势,看到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汉语,中医药,中国历史、哲学,以及中国的戏曲等专业,甚至是中国法律、财经等都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另外,来我国高等学校读书成本比较低,这些都是我们将国际教育服务提升一个层次的优势。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国许多大学的学历和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同度还比较低。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要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的公平化,并努力使教育多元化,权力下放尺度再放大一些,并在教育国际化上做好文章,推出自己的品牌,展示本国的风采,为国家创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文俊.农村教育改革应采取的对策[N].甘肃日报, 2010-04-06.

[2]谈松花.体制创新:教育改革的关键[N].光明日报, 2009-02-11.

[3]张立勤.中国民办高校生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

[4]谢安邦.大陆教科书选用制度研究.台北:中华民国教材研究发展学会, 2000.

中学教育与改革 篇2

论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内容提要

一、引言--ME命题的背景

二、ME命题为真的哲学基础

⒈ 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

⒉ 信息技术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三、ME 命题为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科学基础

⒈ 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特点

⒉ 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对新型人材培养的重大意义

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基于ME 命题的实践探索

⒈ 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⒉ 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

五、结束语

论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研究所

一、引言--ME命题的背景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即将进入的21世纪,将面临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21世纪,既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世界各国将迎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此,世界各国对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应用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的新任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上述竞争态势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严重挑战,并看到了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在迎接这场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当作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陈至立部长在为《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报》5月18日创办的题为“制高点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专题新闻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推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教育券与高等教育改革 篇3

【关键词】教育券;竞争;地方保护主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系于教育。无论是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还是民族凝聚力,教育都基于基础性地位。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1.现行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在许多方面都出了问题,本文重点讨论和提出建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竞争活力,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三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1.1 缺乏竞争活力

在市场竞争的大浪潮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似乎并没有像市场经济一样能激发出巨大的活力。究其根源,在于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几乎都是完全由国家控制的,一所大学无论其表现如何,其每年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是固定的。一所大学,如果没有重大政策的调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其在全国中的排名也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招生的生源素质也会比较稳定。在中国,大学基本上是行政系统的延伸机构,政府集产权,办学,管理三权于一身,行政机构的运作观念和习惯也从多方面制约着大学。在这样的体制下,学校间缺乏竞争的动力,各学校也不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想尽一切办法,从而导致缺乏增强学校实力,提升学校名气的直接动力,导致学校行政官僚主义盛行,自由学术氛围日渐被市场经济所侵蚀,学校缺乏活力,大学生也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而日渐迷茫。

1.2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高等教育的学府不是哪个省单独办的,而是用全国所有合法纳税人的税金办起来的,所以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各省进行招生,不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经济重在教育,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更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没有人才作为支撑,又如何平衡地区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有了教育机会均等,有了教育过程的公平,社会弱势群体才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社会各阶层才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全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而不至于让社会弱势群体无路可走,乃至铤而走险。

大学要有大气度,要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没有这种气度,我们又怎能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例如哈佛的招生原则——有才能则入,正是这种精神使哈佛一直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她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学。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创造一个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培养一种真正公正的社会环境。

1.3 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从90年代的完全免费,发展到今天中国高校学费至少是5000元一学年的高收费,说明学生及其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在高速增长,高校收费中呈现出增长速度过快,收入标准太高,学费在高校经费来源中的比例偏大等特点。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支出占GDP比重却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将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并成为国家现代化和实践民主政治理想的工具,所以,国家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的、最大受益者,高等教育仍将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即使是遵循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款”的思想,政府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和重要受益者,政府应在其受益范围内支付高等教育费用。所以,政府永远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而且无论高等教育如何采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政府也不可以减少自己作为主要投资者的义务和责任。由此可见,国家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教育券

2.1 教育券的起源

教育券最早可追溯到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主张。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一篇文章中论述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提出了学券制(school vouchers),建议把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体系,在“学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医治公立学校的“集权过度症”,适当遏制教育官僚主义的滋长。1962年,该文被收入弗里德曼的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此后,教育券概念得以广泛传播。

教育券是一种政府发给家长的票证,这些票证代表政府的教育经费,家长可使用票证和他们自愿增加的金额自由选择被批准的学校,学校则拿教育券换取教育经费。这种制度改变了以往教育经费由政府直接到学校的经费拨款模式,而是把家长和学生引入这一过程,从而使家长和学生在享受教育服务时有更多的权利,同时也会刺激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引发学校之间的竞争,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效率。

2.2 教育券的操作

我们可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原理,设计教育券,以实现教育资源市场化,实现教育资源相对公平,具体操作如下:

(1)把国家对大学教育财政支出分为两部分,以三七分,国家掌控三成,七成用来设计教育券。

(2)在七成教育经费中,五成按各省考生比例平分到各省,两成按各省经济比例平分到各省,以广东为例,广东每年获得的教育经费拨款为:广东高考人数/全国高考人数×五成教育经费+广东GDP/全国GDP×两成教育经费。

(3)高考结束后,各省列出一本学生名数,各省按所获教育经费设置教育券。

(4)各省按分数设计教育券,一人一张教育券,一本分数为设计教育券的最低分数,每张教育券所代表的金额不同,一般来说,分数越高,教育券所代表的金额越大,一本分数线所代表的教育券金额最低。

(5)考生凭三个条件进入大学,一是分数,二是教育券,三是学费。

(6)学校凭教育券兑换国家教育资金。

2.3 教育券设计的最终目的

教育券的设计,是为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配置资源,调整结构,改善政府出力方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让一个学校的财政,与其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实力挂钩,学校必定想尽各种办法提高自己的声誉和综合实力。高校之间为了争夺优秀生源,争取更高额的教育券,会相互竞争。教育券的设计意味着:学生(及家长)根本无须了解学校的“利润率”的高低,而是关注哪个学校的效率高,自己可以因此获得更加值得的学问。那些成本高的学校,必然被淘汰。最终受益者,必然是学生。也就因此省略了教育部出动庞大团队,劳民伤财、像模像样地调查“大学生培养成本”的行为。

2.4 教育券设计的分配比例

2.4.1 本质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经费的另一种分配

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学者提出了教育产业化理论。教育产业化,就是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鼓励社会办学,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教育市场化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育市场化易造成国有资产的转移,流失,同时,伴随着收费的提高,使贫穷子女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市场化容易成为政府放慢教育投入的借口。市场化后的教育浸润商业文化,易使教育失去它本身固有的价值,即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基本价值。教育产业化往往导致教育贵族化,有钱人就能买到优质教育,贫困者就无法享受优质教育,那么“八年大计,教育为本”无从体现。教育产业化,如果没有相关成熟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机制的话,教育产业化就会畸形发展。

2.4.2 五成经费按人口比例划分为体现公平考虑

在中国,对高考制度中存在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质疑,教育券的资金分配设计,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考生只要考上一本,就有权获得教育券。这样,每个大学在招生时,就不会只考虑以招本地考生为主,都会把招生名额尽可能的放到分数越高,教育券免面值越大的地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以上海为例,如果复旦大学招生以上海考生为主,而不是综合考虑全国各地考生情况,其财政经费必然会少很多,处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考虑,学校会以考生教育券面额和高考考试成绩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全盘打算,这样,就有效地抑制了地方保护主义。

2.4.3 两成经费以各地GDP比例按比重发放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地区,其教育也就越发达,考生素质也就越高,北京上海考生的素质,在高考相同的排名下,总的来说的确比经济落后的考生要高,若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享有平等的、无差别的待遇的话,对经济发达的考生是不公平的。如果只按人口比例发放教育经费而忽视各地考生素质的差别,这样又是另一种不公平。高考成绩中在上海排第500名,其素质也往往比在某些欠发达省份排第500名的素质要高。按各地经济比重发放教育经费,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获得的教育经费也就越多,其考生在相同排名的情况下他们的教育券的面值也就越大。这样就有力的保障了经济发达地区考生的利益。一个省考生获得教育机会优与劣,与当地经济挂钩,也督促各省要大力发展经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考生获得更优越的教育资源,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各组织的压力下,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4.4 国家掌控三成教育经费

凡是市场竞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家所掌控的三成教育经费,可以弥补市场竞争的缺陷,发挥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竞争,必然意味着有些高校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获得的教育经费会不够维持正常的学校运转。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失利获得很少教育资源的高校,为维持其学校运转,适当补充一定的经费。此外,国家掌控三成教育经费,有利于发挥党对高校的领导,始终发挥党在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先锋作用。

2.5 教育券设计的目的

设计教育券的目的在于激发各高校竞争的积极性,教育券使得学校的教育经费与学生的分数挂钩,这样也就使教育券与学校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工资挂钩。学校为了招收优秀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2.5.1 学校的声誉要比其他学校好

学校的财政收入终究靠高素质的学生获得,学校为了吸引那些分数较高的学生,一定会努力提升学校名气提高学校各专业及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名,以吸引考生的眼球。学生是学校产品的载体,学生终有一天会带着所学知识技能进入社会,但他们与学校的这种连带关系却是永远都存在着的,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出的能力素质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声誉提升需要依赖学生这个群体,教育塑造好学生对学校自身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树立学生自立的生活习惯,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5.2 改善学校风气

学生是学校声誉的载体,学校如果能改善学校学术氛围,促进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冗员冗政,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参与的民主管理体制,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率,确实以人为本,从学生利益角度出发,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使一个学生对其所在学校满意的话,那么学生一定会回到家乡进行宣传。尤其是山区农村地区,大学生作为该地区为数不多的精英人才,他们的认同必定会在该地区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学校能够像公司一样注重长期顾客的培养。

2.5.3 提高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自身就业和创业能力

建立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社会相适应就是该学校的失败,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其实现在的考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并不是考虑哪所大学适宜搞学术研究,而是哪所大学毕业后更容易找工作,拿更高的薪水,取得更高的地位。如果一个学校能确实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毕业生能确实拥有其他学校难以匹敌的竞争优势,那么该学校也不会被所谓的综合排名之类的评价束缚太多,学校也就能招收更优质的生源,一个良好的社会评价会成为学校发展的长期动力。如果学校在就业率问题上造假,一旦被媒体等组织曝光宣传,必损毁学校声誉,造成学校直接的财政损失,而且是很常一段时间的财政损失。

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高等院校将会更加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各种高素质拔尖人才,尤其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利于培养世界级的大师。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学校不会做一切有损其名誉和实力的事。

3.关于教育券制度辅助制度

教育券制度本身也是有缺陷的,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设置相应的辅助制度,确保教育券制度发挥最大的效力。那教育券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3.1 只对一本考生发放教育券

二本以下的大学,其财政收入大部分都是地方政府拨给的,教育券的设计是以国家教育经费为基础的。当然,一本大学也存在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这就要求国家要收归地方政府投入一本大学的教育经费,这样由国家统一设计的教育券才有意义,才能保证各高校平等竞争。有的地方由于高校云集,很多一本大学,比如北京,这些高校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有的地方高校相对较少,但经济又发达,比如广东,这些高校除了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外还获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不收归地方对一本大学教育投入的那些经费的话,只是以现有的国家教育经费去分配的话,对北京等地又是不公平的。一本以下的大学仍由地方财政支持,如果一本以下的大学也能争取到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并获得这些学生的教育券的话,这些大学并不可以向国家兑现教育经费。如果一本以下的大学争取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超过一定数量的话,那么可以申请成为一本大学。反之,如果一本大学连续几年(例如,可规定为三年)都没能争取到一定数量的一本分数线以上的考生的话,那么这样的大学也应该自动地降为二本大学。二本大学升为一本大学后,就能自由竞争教育券,并凭教育券自由兑换教育经费,但不能再获得地方政府教育经费的支持,如果一本大学降为二本大学,那么该大学就不能兑换教育券了,但能获得地方财政的支持。那些二本大学招收的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由于不能向国家兑付教育经费,那么在七成的制作教育券的经费中,会有一部分剩余,这一部分由国家控制,作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竞争的缺陷。正因为二本大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升为一本大学,一本大学不努力改善自己会将为二本大学,在这种激励和惩罚性机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高校积极竞争的活力。

3.2 教育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怎样发挥功能

目前,中国外向型企业主要面临外需不足,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政府为保证经济平稳过渡,经济增长速度不至于下滑过快,提出要以拉动内需来拉动经济的要求。政府在努力地解决目前人民面临的医疗、住房、教育三大压力,力图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激发人们的消费需求。

在设计教育券的过程中,可以让每一张教育券抵一定的学费,以减轻学生们的学费压力。比如,可以规定按高考排名分五个等级,不同等级可以抵的教育费用不同。比如。领第一等级教育券的学生其教育券可抵消3000元学费,领第二等级教育券的学生其教育券可抵2500元学费,领第三等级教育券的学生其教育券可抵2000元学费,领第四等级教育券的其教育券学生可抵1500学费,领第五等级教育券的学生其教育券可抵1000学费。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家长们学费压力,即体现了责任政府的职能,又有效地解放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用教育券抵学费的方案,在国家再次配置资源中,更加注重了公平原则,实现国家公共资源由富裕流向贫困。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教育投入方面与国际接轨。

在教育券抵学费的设计中,最好,而且应该要有等级差别。如果不同分数的考生领的教育券抵相同的学费而没有差别对待的话,那么对分数较高的学生又是一种不公平,教育券就没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激励作用。教育券存在的等级差别,可以激发学生在高中时代发奋读书的动力。在贫困生中,读书就能直接改变命运。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把考生高考与考生的直接利益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人们对短期直接利益的渴求比长期间接利益要高,这种短期直接利益更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同时,在设置教育券中还要规定,二本大学招收的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也能抵消教育券相对应的学费。在这一方面,不应该区别对待。每个考上一本分数线的考生是凭实力考上取得的,教育券抵的那一部分学费是对考生实力的认证。而且在出于拉动内需的考虑,也应该这样做。

3.3 区别对待理工科专业和其他专业

一般来说,理工科专业由于其特殊的专业要求,其所需要的经费会比其他专业要多得多。理工科专业往往需要许多成本昂贵的大型的设备,而文科专业却没这方面的需要。如果对不同专业同等对待的话,那么对那些理工科专业就显得不公平。所以我们在设计教育券的时候要规定,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教育券,该学校可以向国家兑付双倍的教育经费,这样就能更好地照顾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利益,也对国家在设计教育券的时候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虽然这种设计不尽合理,因为不同专业所需要的成本不尽相同,不可能文科和理工科的成本比例就是1:2,这也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

3.4 严厉禁止收买教育券的现象发生

一些生源质量差的学校会不会用钱去购买或以优厚条件吸引高分学生?首先,高分学生的教育券比低分学生的教育券有一个面额差,如果学校用钱去购买高分学生一般不会超出这个差值,其次,高分学生在进行选择时也会做考虑,如果自己的分数与想招收自己的学校的名气实力严重不相符的话,或者学校出资远未满足自己的要求的话,学生也不会去干傻事的。综上两点,学生被收买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则上要反对这种扰乱市场竞争的行为,通过完善立法,严厉禁止收买现象的发生。在立法的过程中,可以由各高校相互监督,如果一学校发现另一学校有用钱收买高分学生的现象,有权揭发或起诉,如果被证实情况属实,那么该学校有权获得被揭发或起诉的学校招收该学生的教育券面值的双倍金额,作为鼓励。

3.5 教育券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教育券的阻力

教育券实施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各省获得教育经费后如何设置教育券的问题,也就是各省高考后不同分数对应的教育券的金额是多少。这需要教育部专业人士解决。这里,我提出一个建议,不同分数所代表的教育券面额要有一个合理差距。这个面额差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就不能调动各高校竞争的积极性,面额差也不能太大,太大的话就会造成各高校财政收入差距太大,导致另一种不公平。

教育券计划,实质上就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既然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力。

教育券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但地方保护主义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阻力。虽然设置了两成的经费按各地经济比重分配,但对某些地区来说,其损失的利益仍然是很大的。

该计划的第二个阻力来自各高校,尤其是享受国家财政资源较多的高校,比如“211”和“985”工程的大学。实行教育券制度,架空了“211”和“985”工程。国家不存在重点支持对象,所有学校一律平等。教育券的实行使得国家重点支持改为学生重点支持,谁能争取更多的面值更大的教育券,这些学校就有更多的资金搞学术研究。但现在实行教育券制度后这些高校居然要和一般的大学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各既得利益高校的校长们也不愿意像公司老板一样折腾,对他们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其实教育券的最大好处之一也就是一个高校如果努力竞争,财政便能获得很大的收入,在争夺利益面前,各高校是不会让步的。

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改革 篇4

一、教育者要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领导, 要想进行改革, 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心中那些传统的、被束缚的旧观念。在传统的课堂中, 教师是中心, 是教学的权威和主宰。学生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在讲台下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教师讲, 学生记,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被僵硬的、呆板的教学模式所泯灭。而在新课改的课堂中,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研究和学习, 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习者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自主发现知识, 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接受知识。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劣势, 是相互补充的。但在传统的教学中, 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 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知识, 从而使学生只是成了课本知识的被动接收器, 学生学习成了一个枯燥的、被动的、死记硬背的过程。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模式, 探索新方法,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展现出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彻底改变那种教师讲授得越充分、越精细越好的思想,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课上越安静, 学生听讲越认真而一言不发的传统教学观念。当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我们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走进社会进行一些社会实践等。

二、“优化”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 中心发言人也就是主备人, 一定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细致精心地研究, 钻研新教材和课程改革下的新教法和新学法, 分解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新教材的重点和难度, 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研教材, 深入了解教材特点并根据教材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化、最大化。另外在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中, 还可以尝试集体备课的形式, 结合各个教师之所长, 通过集思广益, 在集体备课中形成教学“求同”共识, 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的、应有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多方:学校、家长及整体社会的重视及支持, 协调一致地把素质教育做好。

摘要: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素质, 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步入新世纪, 世界各个国家正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教育改革, 希望以此提高国民素质、民族素养和综合国力。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迫切需要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具有新的社会风貌的一代新人。青年一代学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 而作为一名教学生的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去教授年轻一代, 否则的话只能是误人子弟。所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我们的历史教育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遗余力, 争分夺秒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并在如何教学上深入钻研, 多多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改革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 《备课新思维》,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教育改革与感想论文 篇5

(姓名:刘平班级: 09222班学号:13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也凹显出了它重要的一面,就从我国现在教育的发展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扩招争议等。

【关键词】教育;改革;发展;感想

引言: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进步,抓好教育的质量,重视教育问题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研究制定一个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重要性

1、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美、日、俄等国家也把本国的教育问题放在了首要问题,要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要有人才。但是从我国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教育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家的竞争力,制定《规划纲要》成为了教育上的迫切需要。

2、需要。

进入2010年第二季度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回落趋势。4月份我国出口销售继续上升,但增速已从3月份的接近历史最高记录放缓至2009年七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PMI指数已经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增速出现减缓迹象,预示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季度强势冲高之后出现平稳回调。又随着四月到五月份长达184天世博会的召开,在一定方面预示着我国对人才需求的迫切,加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

3、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

一个东西要想发展与创新,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要靠一个纲领的指导,此时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似乎就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一个迫切的需要。

4、制定《规划纲要》是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人民把孩子送入学校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到很多东西,能够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而且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此时为教育制定一个专门的纲要就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一个行为准则,它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需要。

二、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1、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应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要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工作上也如此。

2、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教育抓好了,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实质上也是把国家的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3、4、5、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三、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优点

1、全民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着国家和公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

越高,教师和教育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教师福利待遇比起以往也有了提高。

2、素质教育迈开步伐

社会对多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只是光懂得书本上的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多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多,前几年提出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国家对素质教育上的改革。另外,随着家长自身思想意识觉悟的提高,对自己孩子素质教育的问题也很重视,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

3、实行义务教育“免费”

为了让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而且上得起学,国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并且还给予贫困学生一定补助的政策,给了每一个学生实质性的帮助,又特别是给山区等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了福音。

4、高等教育的成就

现在我国高校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中基本上都有加名额,扩招的实行,让很多学生圆了自己大学梦。另外,无论是名牌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方面的教育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比上中学时的教育,高校多了很多空间供学生自己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大学是青年一代踏入社会的跳板,在这里也为很多同学踏入社会做好了一个心理准备。

四、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我国的教育,无论是普通中小学校还是高校都存在教育公平问题,政府官员、企业高干等有权、钱、势家庭的孩子,交上“则校费”就能够上理想的学校。而贫困家庭孩子则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发光,在以后的就业问题上,前者家庭的孩子凭借关系似乎也可以有好的工作,而后者家庭的孩子即使有很好的能力,都有可能被好工作栏在门外。

2、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扩大了教育的产业属性

我国还存在很多民办高校,不少“企业家”也想在教育这块宝地上分一杯

羹,于是很多跟风的后者也就出现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产业化了。

3、高等教育合并、扩招存在争议

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自己的地方能够有一个很有名的高校,于是牺牲一些好的大学,把它们都合并在一起,这样就有很多好学校被世人所遗忘,另外高校的扩招虽然让很多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但由于人数的增加,很多招进来的学生还有很多地方有所改进,对人才质量的重视,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话题。另外,由于扩招,在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社会失业问题空前突出,大学生就业率也随之不断下滑。

4、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在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下,很多学生似乎都在应付最后的那一次期末考试,所以平时上课就很多睡觉,或者干脆不来上课的学生,学校和老师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的出现,积极采取一些措施。

五、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1、高校可以多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比如说建立一个专门的舞蹈室,可供

爱跳舞的同学在有空的时候练习。另外,我觉得高校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声乐室,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古筝、吉他、钢琴等。

2、高校也可以多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专科学校和工科学校的学生来说就很重要,每一个高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建立一个可供学生自由实验的专业地方,这里可以免费为学生提高一些实验器材。

3、我觉得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可以多费一点心,多联系一些企业给

毕业的同学参考,只有就业率高了才可以取得同学们对学校的信任也会提高以后同学选择此学校的概率。

六、结后语

缄默知识与教育改革 篇6

一、缄默知识的特征

缄默知识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提出来的,他指出:“缄默知识是不能或难以用文字、言语或符号表达的知识。”这是针对显性知识而提出的。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通过无意认识获得的个人知识,明显的例子是:人们有时能够辨别出哪些语句是符合语法的,但未必能说出语法规则是什么。这就是缄默知识,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在波兰尼之后,人们又对缄默知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一方面充分证明了缄默知识的大量存在及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波兰尼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与显性知识相比较,缄默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非逻辑性。它不能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是不能言传的知识。其二,非公共性。它不能通过大众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正规的传递,它的传播更多的是借助于个体受众的情感、理解获得,是高度个体化的知识。其三,非批判性。它不具有以理论为尺度的批判性,它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知觉获得的,是一种直接感受和会意。其四,情景性。它的获得是对具体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他的作用只有在相似的情景再现时才能发挥。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向导的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

由于缄默知识具有以上特征,因而,常常被人忽略,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它对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当缄默知识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相一致,显性知识就容易获得,反之则难以获得。波兰尼在研究缄默知识的时候曾注意到它与教学的关系,非常重视缄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一方面认为,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递,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缄默知识的应用才能获得成功。他甚至指出,教学活动只有以这种缄默的“潜在知识”才能使师生双方意识到自己的“理智的力量”。这些缄默知识,一方面是学生接受课程知识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促进或干扰的作用。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接受起来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自己所持的缄默知识与教学内容自发产生冲突所致。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行为无意识的向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当显性课程知识与缄默知识发生冲突时,其实应用最多的还是缄默知识。

二、缄默知识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既存在着教师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学生的缄默知识,还存在着有关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交往的缄默知识等。由于一个人的缄默知识对其认识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支配着整个人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基本原则之一就应关注缄默知识,彰显和反思缄默知识,从而不断地拓展师生的精神世界,提高认知能力。

中学化学课堂改革与素质教育实施 篇7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的目的应是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升华, 重点放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即突出以学论教, 学教结合, 构建“学”“思”“乐”的教学模式。“学”指掌握知识, 即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活动;“思”指思考和研究问题, 主要是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活动;“乐”指乐于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化学课的讲授中要注意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程标准为主线, 努力实现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最佳结合, 实现学、思、乐的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学思乐整体优化”科学家思想的指导下,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集体研讨———应用扩展”是一种优化教学模式, 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 有利于科学人才的培养。例如, 讲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中的“缓慢氧化”概念时, 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中“麦秸垛的自燃”“鬼灯 (火) ”等现象, 进行设疑, 提出问题:在无人点燃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自行燃烧?通过设疑, 引导学生自寻答案, 自释疑难, 既体现了知识的情趣, 又强化了教学内容, 推动了学生在设疑与释疑的有序活动中攀上一级又一级的知识台阶。实践证明:这种“学思乐整体优化”教学模式,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以及自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都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

二、精选习题, 减轻学生负担

习题演练的目的应放在对学生全面的能力训练上, 而不应只是逻辑演绎的训练上, 着重自觉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即要注重营造应用化学知识的情境, 又要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免不了要做许多练习题, 但习题过多、过滥, 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学习缺乏主动性, 疲于应付和抄袭。因此,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 特点是要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和基本知识点来选题, 这样才有利于教学。例如, 在学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应用题判断具体物质的类别, 还可以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等问题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课外作业不宜太多, 能够在课堂内完成的可用小测、提问和讨论方法解决。

三、强化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是素质教育赋予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化学知识比较抽象, 因而有不少人误认为“化学是化学, 现实是现实, 现实中没有化学的创造性而言”, 以致思维被动, 学习消极。因此, 强化化学应用意识的教学, 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有效前提。

化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强化化学应用意识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营造一种现实情境, 提出一种实际需求让学生思考。如在“溶液稀释”教学之后, 提出如下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提出解决方案。例如, 某瘫痪病人急需50%的酒精擦拭皮肤, 但他家里只有50克95%的酒精和一定量的蒸馏水, 应该怎样兑水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学生见到这个问题, 就会产生一种要克服现实困难的强烈愿望, 即刻进入探究状态, 就会为现实的辉煌而动手操作。这样, 化学应用意识就会顺着知识“活水”流向学生的心田, 化为他们强大的学习热情。

四、利用化学实验考核, 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实验是最富有启发性, 最具有说服力, 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 学生看”, 教师始终是“演员”, 学生难以摆脱当“观众”的角色。从观察自然事物或现象, 到实验操作和结论的归纳, 都应该让学生参与, 教师则指导观察的方法, 规范操作实验, 设计检测题和监督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操作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 教师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 要求学生制出Ba SO4。面对众多的化学药品, 教师不告诉学生怎样来制取, 而是让学生首先考虑哪些物质相互反应能生成BaSO4, 并完成有关的实验。然后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最后归纳出离子方程式。这样, 既教会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和操作, 使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训练实验技能, 巩固加深知识。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 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改革课堂教学: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精选习题, 减轻学生负担;三是强化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四是化学教学要与社会日常生活相联系;五是利用化学实验考核, 发展思维能力。

中学教育与改革 篇8

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革理论

1. 教育目标观

罗杰斯认为, 世界的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在变化迅速、充满矛盾、危机四伏的当代世界里, 人类要适应各种变化、解决各种矛盾、克服各种危机, 决定因素之一是教育好下一代人。因此,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和学习, 培养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种人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能充分发挥所有潜能;在现实中可信赖, 能自我提高;行为恰当并能适应社会, 富有创造性;不断进步和发展, 并能经常发现自己身上的新东西;自尊也尊重他人。可见, 罗杰斯的教育目标观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关注人的整体发展, 即关注人的心智、情感、精神、价值观等全面的发展, 旨在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意义学习”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其教育目标之上的。要达成培养知、行统一的“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 对学生的学习就不应只重视认知因素, 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或个人意义。基于这一观点,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材料对学生自己来说没有个人意义。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 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 因而与“完整的人”无关。

所谓意义学习, 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 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由此可见,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不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当前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而罗杰斯则强调当时整个身心状态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按罗杰斯的观点,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并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意义学习主要有四个要素[1]: (1)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即整个人 (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 都投入学习活动; (2)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即便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 也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受是来自内部的; (3) 学习是渗透性的, 也就是说, 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 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4)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地方。

可见, 只有左右脑都同时发挥作用, 即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起来的学习才是意义学习。罗杰斯说“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 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其“意义学习”基础之上, 并以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思想为思想来源。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中, 罗杰斯认为, 患者本人具有健康的潜在条件, 只需设置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他就能够自己改变自己, 不医而愈。罗杰斯把他的患者中心理念应用到教学上, 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各有其求知向上的潜在能力, 只须设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就会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重视教人胜过教书, 极大的突出教学中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是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 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1) 教师观

罗杰斯认为, 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和权利的拥有者,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诸如讲演、考试、分数、嘲弄等支配学生的学习,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因此, 他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 以促进者取而代之。并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2]: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材料;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在教学中, 作为促进者的教师, 在促进学生意义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提供大量学习资源, 提供各种学习方式, 使学生处于一种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使用合约, 让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并确定最终评价的准则;利用社区的学习资源,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采用同伴教学, 发挥同伴间的个别指导作用;采用分组学习, 让学生自由选择主动学习或被动学习的方式;提供探究的环境, 进行探究训练, 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适当使用程序教学, 使学生体验到满足感;建立交朋友小组, 为个体提供一种坦诚交往的情境。这样, 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人物, 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促进者。

(2) 学生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精神分析学派把学生视为“受本能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反对行为主义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 也反对认知主义学生看作“较慢的计算机”, 主张把学生看作是“人”, 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 是积极向上的, 强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兴趣等,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 促进学生学习和变化。

(3) 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罗杰强调, 教学内容应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此, 他提出了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 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教学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 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罗杰斯认为, 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教学过程观

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自己主导学习进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参与讨论, 不用权威性语言评价学生思想观点的是非、优劣, 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问题, 倾听他人的想法, 并适时强调“接受”的重要性, 接受自己, 接受他人。使学生之间消除戒备心理,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启发。大家畅所欲言, 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因而, 每个人都感到振奋, 并且乐于倾听新思想。这样, 性格怪癖、武断、固执的人变得通情达理;羞怯的人变得勇敢起来;那些放肆、好斗的人变得细腻而谦逊。罗杰斯认为, 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自由、安全的环境和气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5) 教学评价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评价用测验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只能对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技能做出评价, 而无法衡量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努力、态度、动机等因素, 也无法判断学生学习活动的性质。针对这种弊端, 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5]: (1) 个性分析法。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结果提出书面报告。 (2) 档案记录法。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对不同时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进行记录, 收集包括科研报告、艺术作品、学期论文等学生的作业样本。 (3) 契约评分法。教师可指定学生完成某几项工作, 由学生任意挑选, 或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签订学习合同, 教师根据学习结果给学生评定成绩。 (4) 自我评价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编制试卷, 参与评价, 公开讨论每个人所达到的水平, 师生共同确定分数等级。自我评价不同于相对评价, 它不是和别人比较, 而是对照自己, 比较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 这就避免了因分数竞争所导致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在自我评价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逐步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对我国高师数学教育的启示

1.拓宽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 我国传统的高师数学教育目标比较狭窄, 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 技能的培养, 对数学教育的情感领域目标重视不够。赞科夫指出,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且, 情感因素对数学学习起着内驱力作用和调节作用, 因此, 应拓宽高师数学教育目标, 将情感领域目标放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高师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文化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情感态度也得到发展, 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完整的人”。

2. 建立“意义学习”的数学学习观

长期以来, 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进入高师数学系, 并不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也就是说其价值观只是获得一纸文凭的“符号价值”, 而并非实质性价值。这导致了他们进入高师后的数学学习以“60分”为目标。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数学学习没有建立起个人意义。人本主义“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启示我们, 数学教育应该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个人意义建立联系, 使学生整个人 (即情感、认知) “卷入”数学学习中, 建立“意义学习”的数学学习观, 同时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联系起来,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转变高师数学教学理念

高师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 把学生看作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废除“注入”式, 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只由任课教师评价, 向由任课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转变。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负起责任, 建立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358.

[2]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 (6) :1-6.

[3]伍兴春, 冯仲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社, 2002, 1:22-26.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9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 (7-12年级) 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经过。

1.1 来自新课标的启示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 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要求:通过体育教育, 应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新课标通过四个方面对体育教育进行了规划。

(1) 在增进身体健康方面:学生通过学习, 可以提高自身对健康的认识, 学会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 养成健康的体育习惯和生活习惯。

(2) 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通过学习, 应能提高集体观,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形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3) 在社会适应能力上面, 学生通过学习, 要建立自我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4) 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学习, 能够掌握体育健康的基本知道我运动技能, 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体育健身的方法, 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新课标要求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 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能够做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体育教育中, 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的有效保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在体育教育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根据个体差异, 制定相应的教学建议, 在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教育的同时, 也应应保证每个学生通过体育教育都能够体验体育的乐趣, 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求, 根据不同阶段, 采取不同的组织措施。允许打破界线尊重个体组织有利于学生兴趣发展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个人爱好、实际水平, 进行随机、层次分组。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意识, 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 创造能力, 为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在教学内容上, 保留了那些受到学生喜欢的国际竞技项目和民族传统运动项目, 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一些休闲娱乐、流行健身健美和具有浓郁的土方气息的民间运动项目。要求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求多样化, 个体追求发展, 多层次, 多结构化的体育教育体系。从实际出发, 最大化地实现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 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不难看出, 新课标对体育教育提出了一个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 要求体育教育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手段, 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 来提高体育教育事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基于现代科技的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已经涉及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 相对于其他教育学科, 高校的体育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严重滞后。因此, 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

1.2 基于现代科技的教育技术应用已经滞后

基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 为高校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和工具, 对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体育教育事业上,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尤其体育教学需要在运动场上进行这个特点的限制,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1) 运动场地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投入不足, 一方面与硬件技术受运动场地限制;另一方面与资金投入也有关系。

(2) 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对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必要的理解和技能。由于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技术, 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先进的知识。而体育教师随着年龄老化, 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落后, 因此在应用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素质存在不足, 限制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3) 高校体育对于现代体育教育技术不够重视, 网络资源投建较少。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上整体滞后的主要原因。要想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加强教师素质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中, 是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手段。

2 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增加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使之成为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面对新形式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暴露出许需要改进的地方。

2.1 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长期以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 影响着体育教育理念的改进, 厚重的传统意识已经无法满足亲社会发展形式的需求。在传统的教育中, 强调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通过高负荷的运动强度来刺激学生的体质增长和体育能力的提高, 对结果采用统一评判标准, 而忽略了学生的自我需求和个体差异的特点。强调以教学计划为中心, 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 忽略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以强制性淡化主动性, 不能与学生产生互动教学。

2.2 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些传统教育理念显现出其片面性的局限,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体育教育的要求。无法满足社会发展下, 对于现代大学生高素质, 高水平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 仅仅针对学生的体能素质、竞技素质以及相关的教育知识, 不注重个人思维的培养, 和相关知识的教育, 如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思维单一, 综合素质不高, 容易出现高技能、低综合素质的单一型体育人才。

2.3 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实施体育教育的关键因素, 是教育方法改进的探索者。现代社会的进步, 向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高校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学历水平与高级职称比例都偏低的境况。例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约有7万人, 硕士学历的人数仅占总人数比例的21.8%, 严重低于其他学科硕士、博士的比例;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少4.7%~16.4%。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 显示出体育教师力量已经到严重薄弱的地位。

2.4 传统教育技术陈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三基”教育, 是在教师的严格管理下进行的教育过程。教学理念主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 重传授而轻培养, 多灌输而少互动。教学手段单一, 方法固定, 缺乏的创新性、创意性, 易形成枯燥的教学气氛, 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厌烦情绪。

2.5 学生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缺乏兴趣

大多数学生从一开始接受教育时, 受学校教育模式不平衡的影响, 就缺乏对体育课的教育重视程度, 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错误理解。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选课上面容易出现盲目性, 所选课目也许并不自己喜欢, 或者适于自身情况。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要性感觉模糊, 认为无关重要, 一旦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逃课现象。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 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 提高身体素质, 为今后的体育教育打好良好基础。

3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途径

3.1 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为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和工具, 对教学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教师转变传统思想, 主动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创进教师改变教与学的环境, 促进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体现学生自我中心价值,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加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参与程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道和技能熟练度, 使之成为一个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途径

3.2.1 加大资源的投入

要想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使用, 必须加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资源的投资额度。包括多媒体、网络资源、远程教育等相关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只有拥有完整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基础, 才能促进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通过资源共享、远程技术等互联网技术, 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要求, 通过学生的智慧和要求, 更好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3.2.2 加大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处在教育的第一线, 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和动力, 提高体育教师的队伍素质, 是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加大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步伐, 有着十分重要关键作用。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 直接影响着对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 其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和创新思维, 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 影响着学生在受教育中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素质建设。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专业化知识、完整的知识结构, 并且要创有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 要把加大教师的素质建设当作教育改革的基础来抓。建设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 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 结语

2 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无论是学生, 还是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如何让学生在未来可以把握机会, 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自身在竞争优势, 高校的教育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应不断总结经验, 借鉴精化, 努力发掘有利于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先进理念, 为社会输送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而努力。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 对于高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旧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对于高校的发展及一线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 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高校,体育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 (7-l2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中学教育与改革 篇10

一、高考体制的改革思路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因此两种高校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和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学生的智力发育和能力掌握都存在客观上的差异, 因此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致的高考制度, 使用完全一样的高考试卷, 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参加难度系数过大的考试, 就无法反映出这些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对真实性, 不利于学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的施行。所以, 国家在相关教育规定中特别强调了高考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并且提出高考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表明了高考体制改革的思路:第一, 分开进行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第二, 健全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使学生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 避免出现偏科现象;第三, 个别科目实施一年多考的考试原则, 减轻学生的高考负担;第四, 完善高考招生名额的分配制度, 规范高考加分制度, 保证高效招生的公平公正;第五, 建立多条升学渠道, 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拔机会。这样的高考改革思路才能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

二、高考体制改革与高校教育教学的关系

(一) 高考体制改革一定会引发高校教育的改革

高考体制改革对高校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 高中不再分文科、理科, 高考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这一决定会促使高校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 使文理科专业互相渗透, 从而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综合化发展, 优胜劣汰, 提升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

(二) 高考体制改革会加快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高考体制改革中取消了文理分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 可以使学生有全面性发展, 同时又不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遵循了人才成长和高校教育的规律。高校教育的目标是, 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综合水平、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并且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优秀建设性人才, 因此高校从前使用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应该着重发展跨学科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 高考体制改革会引发高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从高校的教育角度来讲,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就是高中教育分为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 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等问题。因此高考体制改革取消高中教育中分为文理科的举措,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改变了高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高校培养新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高考改革能够将学生掌握的高中知识和大学知识联系起来。由于以往高中分为文理科的机制, 学生填报志愿时不一定全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这个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充满了功利性色彩。以往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专门学习高考会涉及到的科目, 因此学生们都非常偏科。高中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考试, 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选择, 高中知识和大学知识互相联系, 融会贯通, 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

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高校招生的质量。但是这不代表准许学校的标准越趋于一致越好, 准许入校的要求越高越好, 不代表越多学校实行的选取人才的标准就是越好的。因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方向, 制定合适自身发展的人才选拔标准,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培养, 大力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能够增加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机会, 从前高校除开自主招生的方式, 考试的科目和过程、招生的标准大体上是相同的。但是现在已经有所改变, 高考体制的改革内容, 提出了高校招生和录取应该是多元化的, 改变了一本、二本分类录取的方式, 使得高考和高校招生之间有了非常显著的区别, 高考的内容和高校的招生标准之间没有了明显的联系, 学生和高校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五) 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离不开高考体制改革

高校肩上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因此, 在当今社会大力发展创业和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创新的背景下, 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系统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但是根据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很难培养出跨学科的优秀人才。比如, 当前高校的文科专业教育的侧重点是, 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价值以及能否去做这件事, 但是如何去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步骤等知识都是工科类专业要解决的问题。然而, 将来从事文科专业的学生, 对理工类的知识掌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语

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逐渐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要坚持依据高考体质的改革思路, 维护高考、高校招生和学生录取等每个环节的公正公平, 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引导高校加强内部专业的全面建设, 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综合型的优秀人才, 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方泉, 叶志明, 叶红.高考改革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相互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 2015 (12) .

[2]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 2015 (02) .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质量提升;高校转型;学术评价体制

2014年5月14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国际论坛在中国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西南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主办,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和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唐纳德·赫勒(Donald Heller)教授和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马丁·豪厄尔(Martin Howell)教授、西佐治亚大学曹力教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邹渝教授等出席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兼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王牧华教授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致辞。参加此次盛会的来宾除了西南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师生等,还有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博士生和本科生团队、华盛顿大学的若干名学生。此次论坛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主会场的专家主旨发言;二是分会场的专题学术研讨,包括圆桌专题会议和研究生论坛。论坛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围绕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热点事件展开热烈讨论,主要有慕课(MOOC)的冲击、高校的转型发展、学术评价体制的重建和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

一、思想交锋

(一)MOOC的冲击

参会代表就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MOOC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研讨。

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现今正席卷全球。作为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产物,MOOC不仅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者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使高等教育的运行体制和模式受到了影响。

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MOOC采用的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豪厄尔教授指出,MOOC在其所在大学的运行特点主要有:一是全程网络学习方式,二是以“短视频与交互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位的知识组织模式,三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四是基于大数据的对象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服务,五是学生使用共享资源,六是学生学习的地理位置的多样性。

在这一浪潮下,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面临重新定位的压力。MOOC提供一流的课程资源,并以低廉或免费的方式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大学原有的定位格局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MOOC将对现有高等教育造成何种影响?中美的参会代表和小组成员从机遇与挑战两方面展开了讨论。机遇表现为MOOC能够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汇聚教学内容、革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强化自主学习、增加校企合作的协同性。挑战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结构给MOOC的发展带来阻力;二是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缺乏长期积累的优质课程资源;三是MOOC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明;四是学分证书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五是考试诚信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

面对新生的MOOC,我们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新挑战,还要更新已有观念。MOOC有可能正是促使当今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催化剂。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MOOC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我国开办远程教育历史悠久,网络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开设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国在汲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到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行列。

(二)高校的转型发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邹渝教授在《高等教育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探索》的报告中,以国内当前热点话题之一——“5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院校”的实事新闻为依据,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个案,分析了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的必由之路的原因。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紧跟时代的发展浪潮,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历经教育培训、改制本科、转型发展三个阶段。通过三次转型发展,学院从一所成人高等院校发展为普通本科院校,再跃升为新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一转型背景下,从1999年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增公办本科院校233所,其中,师专升格的有116所,成人高校改制的有16所。成人高校中绝大部分以举办师范教育为主,在具有师范背景的新建公办本科院校中所占比例超过了50%。师范背景院校的比例过大使得院校的发展受到挤压,发展的瓶颈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空间缩小、专业设置趋同、产教融合薄弱,这些都会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在此背景下,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协调发展,并探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为一所新型的本科师范院校,其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调整办学定位,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错位发展。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大做强非师范教育;服务社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集中面向教育、商贸、信息、文化和健康五大服务领域,提供一线岗位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其次是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创新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等引领各专业转型。例如,学校将传统的史地系调整为旅游与服务管理系,中文系调整为包含汉语言文学与传媒等专业的文学与传媒系,使其成为一所应用型技术大学。学生在一、二年级修完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后,第三年按照方向设置进行岗位实地学习,并将实训课程纳入课程量,占总课程量的40%~60%。通过学以致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学校集中构建教师教育、工商管理、信息技术、文化艺术、药品食品五大专业,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赫勒对此报告作了回应。他充分肯定了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为职业院校的现实意义,并对中美两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比较。赫勒以实例证明了美国联邦教育部一直以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从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颁布以来,职业教育就成为美国教育的重点,并帮助美国应对了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挑战和压力。2012年颁布的《投资美国的未来——一个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化的蓝图》呼吁大学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办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职业生涯相结合。2014年2月,美国联邦教育部把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公室(Offic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OVAE)更名为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办公室(Office of Career, Technical and Adult Education,OCTAE),这说明美国教育在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趋近。中国与美国都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开始将其提上国家日程,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目前国内国际的必然趋势。

(三)学术评价体制的重建

学术研究是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之一。当前,一些高校比较看重学术声誉,在教师评职称、定岗定位等政策上更倾向于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标准。为了尽快实现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学术科研中。即便如此,目前在学术评价体制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从教育研究的跨学科视野与扎根理念出发,探究了中国高校学术评价体制重建与理念创新的问题。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学术评价体制中存在着六大误区:重学科专业方向,轻个性特色领域;重资料翻译与编译,轻本体开发与创作;重室内思辨演绎加工,轻室外临床田野取证;重“形而上”的复杂性哲理,轻“形而下”的指导性范式;重小项目学术成果个体性独撰,轻重大项目团体性攻关;重教育学话语体系的自圆其说,轻跨学科多维视角的交叉创新。

学术评价体制的误区并不是学术本身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不科学的学术理念和对学术研究的本质认识不到位而引起的。改变学术评价体制的现状应从改变高校教师对科研的理念开始。朱德全教授提倡从以下三个维度更新理念,开拓视野:一是境界向上,眼睛向下,思想要顶天,行动要立足;二是理论先导,行为跟进,教育学要走在教育的前面;三是视角在外,目标在内,教育学应跳出教育看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应用,故而学术科研的最终指向应是服务社会,即教育学为教育服务、国际化为本土化服务、科研为教研服务、实证数据为学术话语服务、上位概念为下位概念服务、前沿问题为现实问题服务。因此,高校应重新思考教师的学术评价体制,使教师转变学术研究理念,不是为职称而科研,而是为学术繁荣、社会发展而科研,进而促进学术良性发展的教师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的形成。

(四)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

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赵伶俐教授使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指数进行构建,采用理论、方法、技术、统计、制度五方面的逻辑架构来表征高等教育指数构建的意义。具体而言,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理论依据,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借鉴云发展指数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编制高等教育质量指数量表,包括人才质量指数、知识创新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再通过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筛选出根本质量中的5项分类指数和12项代表指标。5项分类指数分别是规模指数、结构指数、功能指数、效益指数和主观指数。12项代表指标是指在校学生总数、财物投入总数(或占GDP比值)、各级各类大学比率、各专业比率、素质知识技能成绩、学业就业率、国内发表关键词查新率与级别的乘积、国际发表关键词查新率与级别的乘积、社会服务项(含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社会满意度和师生幸福感。不过,由于没有制度保障,数据被一些单位和个人据为己有。数据的封闭大大缩小了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可靠性和价值,因此当前亟需完善制度,构建大数据研发和流通的政策支持系统,使数据资源共享。信息科学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最新进展为各级政府和大学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加快了高校资源共建共享制度建设的步伐。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数乃至教育质量指数的编制运用,也是对信息化教育带来根本性变革最现实、最深刻的诠释。

西佐治亚大学曹力教授对此报告作了回应。他运用自己在2014年4月4日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举办的年度国际会议上的团队研究成果,提出了高等教育建模与测量的理论和方法论,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指数运用的现状,并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

二、主题:改革与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学界共识。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有两个原因。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50、60年代率先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步入了大众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获得前所未有的扩张型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二是在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无法充分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同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还有明显差距,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提升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高质量的人才,这与高等教育中高水平人才输出量的匮乏形成了日益尖锐的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不仅要满足国家长远发展的宏观规划,以及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市场机制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做到以下四方面。第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运用MOOC等新兴科技,丰富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第二,大力提升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教师的科研理念。第三,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构建教育质量指数,使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朝着信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提高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对综合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论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论坛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厘清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通过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质量提升的探究,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在前行的道路上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虽然仍有明显差距,但在学界人士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业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能够涌现出更多新的思路与成果,推动其向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高校体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篇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深化, 学校体育呈现出与社会变革紧密相联, 与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改革发展大好局面。许多体育教师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 投入到改革探索的洪流中。学校努力贯彻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 增加课间活动时间, 改进活动内容;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特别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和干扰, 还存在一些问题, 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具体体现在:

1学校体育的地位仍很低, 在一些地方, 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提高的指导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不少地区和学校, 受竞技体育的影响, 仍偏重于少数运动尖子的培养, 忽视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偏重于运动竞赛, 以竞技成绩评定业绩, 轻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学思想、方法、手段还不适应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要求, 仍以传授体育技术为中心, 以技评、达标为目的, 考什么就教什么, 测什么就练什么的现象普遍存在, 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忽视体育意识、习惯的养成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4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且在思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仍程度不同地与素质教育要求存在差距, 急待解决和提高。

5学校体育的科研工作滞后, 未能充分发挥科研的先行作用。

6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 受经费的困扰, 尚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满足不了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先

作为新转折时期的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 才能担当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

1身体素质:它是一名合格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物质基础, 是体育教师顺利传授完美动作、实现体育目的、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保障。

2心理素质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而且还会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3道德素质它包括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素质, 是体育教师师德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名现代体育教师人格的核心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4专业素质它是知识、能力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体, 是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体育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5竞争与协作能力

竞争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缺乏竞争力必然被社会所淘汰, 但同时竞争与协作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产两个显著特点, 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缺一不可。竞争是在协作基础上进行的, 而脱离竞争的协作也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 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三、实施素质教育, 开创高校体育改革新局面

有教育专家指出:“在由应试教育教育, 这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 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 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加快改革的步伐, 努力开创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是前提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的教育决策,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提高对素质教育内涵及其重大、深远意义的认识,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认真扭转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教育观念, 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

2明确高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出发点和归宿

明确目标至关重要, 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 是评估的重要依据, 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要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抓紧抓好, 积极推进素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 一种教育思想。高校体育改革是一项紧迫的时代工程, 素质教育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学校体育教学领域里, 利用已取得的教育成果和资源, 通过我们的努力, 使教育者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特征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摘要:素质教育为普通高校提供了丰富的理性思路和实践框架。通过对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 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要有能够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同样重要。

关键词:体育改革,现状,教师素质,几点想法

参考文献

[1]牛晓雷:《体育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与职业2005 (23) [1]牛晓雷:《体育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与职业2005 (23)

[2]谢天斌:《体育兴趣对大学生选择锻炼项目影响的调查研究》.湖北经济学报.2006 (2) [2]谢天斌:《体育兴趣对大学生选择锻炼项目影响的调查研究》.湖北经济学报.2006 (2)

[3]周兴伟:《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 [3]周兴伟:《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

[4]谢清:《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体育教学.2007 (4) [4]谢清:《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体育教学.2007 (4)

上一篇:农村男生下一篇:应用抗生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