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共10篇)
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 篇1
随着WTO的进一步推进, 国家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在国际交往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精神文明的建设上, 更应广泛的重视和运用“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这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 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学校体育教育, 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它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当多的体育活动需要“精神文明”来体现体育竞赛活动的高尚与文明, 来体验运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体育活动在各种交往中就会产生“礼仪”行为和活动, 同时, 从社会学特征来看, 体育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平等性, 在运动过程中参与者根据自己所担任的某运动角色, 需要按既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志来进行体育活动。为此, 探索学校体育中的“礼仪”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1 礼仪的文化内涵
综观古今中外对于“礼仪”涵义的理解,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的意思:第一, 礼仪是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规范;第二, 礼仪是带有“共性”的行为规范, 是人们共同的, 至少一部分人共同的行为准则;第三, 礼仪的意义在于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站在不同的角度上, 往往还可以对“礼仪”这一概念做出殊途同归的解释,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也就是说, 礼仪即教养;从道德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行为准则;从交际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实用的一种艺术, 也可以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从民俗的角度来看, 礼仪既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一种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礼仪是一种形式美, 它是人的心灵美的外在的表现。
2 礼仪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与实践
在学校体育中, 无论是体育课, 还是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活动等, 大都以班、组、队为单位来组织进行。所参与的人的一切体育行为, 都将影响着所在班、组、队的得失与荣誉。因此, 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出社会认同感、团队意识、平等公正、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等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 这正是体育与其它学科与之不同的, 能独特地发挥特有功能和作用之处, 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2.1 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
在体操教材中, 军事队列训练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体态礼仪教育形式。通过学习与训练, 可有效的加强学生良好体态的培养, 促进正确的站立姿势、走步姿态的形成, 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体姿, 形成良好的体态, 掌握规范的体态礼仪。在体育游戏活动和团体比赛的教材中, 队员间相互鼓励、致谦的手势与默契的表情, 以及文明语言的综合应用都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和训练的最佳途径。教育学生作为体育比赛的参与者时, 在赛场上除了完成运动技术和遵守比赛规则, 还应在个人道德行为规范方面体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范, 表现出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友爱队员、友好观众等文明的竞赛作风。作为体育比赛的观众, 应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姿态和文明举止, 如文明的坐姿、礼仪的举止、健康的语言等, 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共道德的教育, 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公共道德的文明举止和行为。作为比赛的裁判, 积极的工作作风、端庄的体态、文明的举止和规范的裁判手势, 这些都是学生本人和活动参与者进行体态礼仪训练和人际交往礼仪的学习与运用的好时机。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除了传授运动技能和要求学生遵守运动项目规则外, 要求学生运动时穿着运动装, 是对学生进行服饰礼仪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使学生明确, 运动中穿着适宜的运动装, 不仅是运动安全、雅观和方便的需要, 也是对参与活动的人们和对自己的尊重的需要, 是积极向上和整体协调的充分体现。指导学生根据运动项目特点与个人兴趣爱好、个人体型状况与性别特征、个人心理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个性展示需要与集体形象要求, 家庭经济条件与个人心理满足等方面进行运动服饰的穿戴, 使学生能通过运动中的服饰打扮, 包括服装的色彩、样式以及发型和饰物等, 学会在社会活动的适宜表现, 这也是社会生存的个人需要。
2.2 体育竞赛中的礼仪教育
礼仪是一定社会、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们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它与胡作非为、为所欲为是不相容的。竞技体育项目恰恰最能体现出礼仪的这一涵义, 要参与所有的竞技项目比赛必须以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为前提。而在大众体育娱乐活动中, 也往往表现出参与者之间通过长期一起训练而形成的日常习惯、约定和不成文的规矩等, 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 可以用语言、文字来做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 成为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集体游戏活动中, 除了身体锻炼需要外, 必须根据集体协作、技能提高、安全需要和行为规范教育方面制定游戏活动规则, 使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在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组织者应高度重视适时的礼仪教育, 为学生营造良好社交礼仪的实践机会。例如课堂球类比赛, 教师可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水平和体能情况, 拟订比赛规则, 使学生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完成比赛,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的习惯。同时注意队与队、组与组之间在比赛的开始和结束的交往礼节形式的组织, 以及比赛过程中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礼貌行为的引导。总之,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在遵守游戏规则方面施以对学生耐心、细致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 不仅体现自己在教学中表率作用, 还应表现在对学生间的体育活动的严格和公平的“执法”。
2.3 体育仪式中的礼仪教育
利用电视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组织学生观看国际国内大型的正规比赛, 指导他们有目的的观赏比赛, 尤其是那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和闭幕仪式内容。如开幕仪式、闭幕仪式、颁奖仪式、运动员入场仪式、互赠礼物仪式、升旗仪式、颁奖礼仪等相关礼仪, 是学生学习社会交往礼仪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仪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接待规范、礼宾次序、赠礼礼节、迎送规格、国旗悬挂法等国际交往礼仪和体育比赛仪式规范的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在组织学校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中, 尽可能的做到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比赛或活动, 创造条件使学生有礼仪行为的实践机会。如篮球比赛前的队员入场、双方队员相互问候, 队员向观众致意, 队长向裁判问好等。校级运动会的运动员入场仪式、升国旗唱国歌、来宾介绍、开幕式次序等等。
2.4 体育文书中的礼仪教育
文书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是人们交际活动和交际行为的延长, 是人们交际活动、交际行为的精神的、意识形态的表现, 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体育在各类大小型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 常常需要进行相关行文知识的运用, 其运用恰当与否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效果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故教会学生规范的行文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分内的事, 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其具体内容:“球讯”、竞赛挑战书、比赛邀请函、教练员聘书、运动会中成绩公告次序、运动员获奖证书、广告宣传标语、运动会秩序册内容规范, 等等。在组织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和相关活动中, 应高度注意行文礼仪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规范地运用文书方面的礼仪知识, 强调这些体育实用性文书的规范格式、文字书写和礼仪用语, 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实用型人才服务。
3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 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 充分考虑社会大众化需要。
2) 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切实考虑个人年龄可接受性。
3) 满足人的终身需要, 注意礼仪教育的持久性。
4) 强调实践运用, 克服形式教育。
4 结论
随着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深化, 学校体育的功能已发展到多功能。对于传统的学校体育单纯生物观是一个发展, 启示我们要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来认识学校体育, 形成生物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学校体育观。探讨学校体育的礼仪教育内容和形式, 对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在人的生命过程和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摘要: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标准做法、行为准则;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做法;是一种形式美, 是人的心灵美的外在的表现。体育活动中, 需要“精神文明”来体现体育竞赛活动的高尚与文明, 来体验运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学校中, 无论是体育课, 还是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活动, 都要贯穿礼仪教育。本文探讨学校体育的礼仪教育内容和形式, 对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在人的生命过程和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礼仪教育,体育,竞赛
参考文献
[1]王淑林.公务礼仪与服务礼仪[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 1999.
[2]焦辉东.餐厅礼仪[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
[3]曲宗湖, 杨文轩.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5]林晓娴.规范礼仪必读[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 篇2
本文是一篇礼仪演讲稿之学校礼仪教育,主要讲述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小学是××市的重点学校,(„„荣誉)。我们一贯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我校已经有××年的历史了,(„„开展的活动);从而达到以人为本,提高师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育人兴校的目的。
一、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为此我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习。一是在开学典礼上,利用“开学动员”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二是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二、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我们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训练。
1、全校性集合排队,进场秩序的训练。
2、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化一的训练。
3、站、立、行的军事化的训练。
4、每天进校时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
5、队礼、队歌、国歌、升旗仪式规范性的训练。
三、用义务清扫的具体行动,创造文明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优美环境的好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各班成立“义务清扫突击队”,对校园的清洁卫生天天坚持清扫,让学生人人参与义务清扫,人人分享劳动成果,人人从劳动中受到教育,人人都不忍破坏自己亲手创造的干净环境,人人都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劳动成果。使维护环境卫生,成为自己的事。同时,学校德育处还实行了教室卫生、过道卫生、公地卫生各班责任包干的办法。各班负责清扫、维护、保洁。除红领巾监督岗每天两次检查外,德育处还每周不定期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取消本周卫生流动红旗。
四、争当文明小卫士,形成良好的文明竞争风气。
在整个“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活动中,“争当文明小卫士”一直贯穿始终。“文明小卫士”的争当,必须是通过自荐、班级核实、大队部批准三个程序。也就是只要自己认为自己符合一个“文明小卫士”的标准就可自己到大队部自己推荐自己当文明小卫士,不必要同学选举,不需老师推荐,只要大队部到班级核实,文明行为基本属实,即可当上文明小卫士,然后担任红领巾监督岗执法工作。
“自荐”,其实是给每个学生改正缺点,努力上进的一个机会,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当上“文明小卫士”。在“争”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做到文明守纪,主动养成文明习惯。不管这个学生最后当没当上“文明小卫士”,在“争创”的过程中,他或多或少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言行;而当上了“文明小卫士”,参加了红领巾监督岗大执法工作后,除了用良好的文明言行为大家作出示范外,还要纠正校内不文明行为。
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 学生礼仪 ; 教育内容 ;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批初中毕业生涌入了各类中专、职高、技工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个性活泼,追求自我,同时又处于人生的青春塑性期,极易冲动、敏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教育他们注重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文明礼仪,做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合格公民,就成为我们中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
1.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应当体现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融合、民族礼仪与世界礼仪的融合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我国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国际性礼仪在整个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对于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礼仪教育而言,不仅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称谓中的礼仪,同时也应当掌握国内称谓中的礼仪。在礼仪教学过程当中绝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民族文化,而应当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充分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与此同时,对外来文化及礼仪也应当抱有恰当的认同与尊重感。
2.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学校学生所涉及到的社会交往行为也逐渐增多,这无形之中促使着中职学生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以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现阶段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社交礼仪教育还不够全面,中职学校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交礼仪大多来自于生活实践或是包括电视、网络在内的公共传播媒介,经由这些途径所获取的社交礼仪无法完全保障其是正确且规范的。从这个角度说,将社交礼仪教育融入礼仪教育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将仪容仪表、会面礼仪、语言谈吐、公共场所礼仪以及举止仪态等融入中职学校礼仪教育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系统且全面地掌握社交礼仪常识,从而促进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二、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
1.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要想发挥礼仪教育应有的教学功效与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明确礼仪教育在整个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意义。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在于:礼仪教育绝不能脱离于课堂教学而存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在于将礼仪教育纳入中职学校日常教学体系当中,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规范性的礼仪教育教材以及礼仪教育教师支持之下,面向中职学校学生提供系统且完善的礼仪教育。
2.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
展开课堂教学的目的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将理论性的知识性學习与实践性的操作性学习相结合,这对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言同样是如此。简单来说,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绝非仅仅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保持良好的礼仪形态及行为,而应当将这种礼仪发展成为实践生活中的习惯。结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礼仪教育的开展应当将相关知识点融入至具体的活动载体当中,以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各异的校园活动及社会活动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将礼仪成功转化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3.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中,不定期地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及时对学生当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对文明的现象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各科任教师也随时注意学生的行为,对于所碰到的不文明现象要敢于及时指出纠正,如,在教学楼看到学生乱丢垃圾,任何教师看到都应该及时指出并让其改正,旁边同学看到了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
4.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如,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主题班会,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同时,各班可评“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栏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的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组建礼仪队,开展礼仪培训,向全校师生展示规范的礼仪,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实践基本礼仪的过程,也是学生礼仪素质提升的过程。通过礼仪训练,规范了学生站、坐、走姿,以及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注意礼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班上同学的衣着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文明礼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如,对经常旷课、迟到、带食品进实训室、在食堂不文明用餐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让学生增强讲文明、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的习惯。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要求每位教师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此来规范教师言行,力求使学生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并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影响到社会中去。另一方面,加强礼仪课专任教师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的礼仪教学尚属起步阶段,没有专业的礼仪教师,礼仪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礼仪教师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培、国培,努力构建起一支专职的礼仪教师队伍。
三、结束语
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探索 篇4
在中职学校里, 不少学生是抱着“失败者”的心态选择了中职学校。与高中生相比, 中职生是特殊群体,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抱负, 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入学校, 尤其是心理不平衡, 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中职生常见的礼仪缺失主要表现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声喧哗、污言秽语;与人交往时, 以自我为中心, 不尊重别人, 师生间基本礼仪都不懂;着装怪异、妆容夸张等等。这些表现完全不符合作为学生应有的社会形象, 与国家和社会对现代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也不吻合, 是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首要问题。
针对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中职学校应将礼仪纳入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 课内课外多角度地进行礼仪渗透, 增加学生对于礼仪的认识和感悟, 提高中职生的素质。
二、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措施和手段
在中职学校开展有效的礼仪教育, 结合专业特点最为重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礼仪修养、诚实守信的精神和服务意识等等, 所以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德育为先, 而德育则是以礼为先。
1. 将礼仪课纳入课程体系。
概括地讲, 礼仪分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三类, 它与中职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息息相关。各种因素造成了中职生的礼仪状况不容乐观, 特别是长期得不到正规的礼仪教育和有效纠正, 导致部分学生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缺失了应有的礼仪, 所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知礼懂礼, 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因此, 中职学校应针对本校开设专业的现状和需求, 开发相关专业的礼仪校本教材, 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 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 使学生掌握礼仪常识。不仅在校园里知礼懂礼, 也为将来的职业需求和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 开设护理礼仪课, 将护理工作中相关的礼仪知识教给学生, 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服饰、仪态、升旗、课堂、说话、问候、行走、迎宾、就餐等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礼仪习惯。
2. 校园文明礼仪常抓不懈。
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色来进行, 职业学校礼仪实践教育在注重教育覆盖面的同时, 要做到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从而整体推进学校的礼仪文化和礼仪意识。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作用重大, 因此, 学校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礼仪宣传活动, 比如成立学生礼仪队, 使她们起到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校园标示文化也可促进礼仪文化的推进, “靠右行”“请安静”“文明礼貌用语”等等, 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栏和电子屏等载体宣传普及礼仪知识。制定学生一日礼仪规范,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对妆容、发型、着装、课堂纪律、文明用语等方面做出相关要求。除了这些方法, 对于教育者而言, 我们要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注重内在修养, 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做到说话谈吐文雅, 符合身份, 言而有信。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 教师要注意每一个与学生相处的细节, 对于学生的问好要有回应, 教师之间关系要和谐, 从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3. 自编礼仪操, 强化认知。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毕业后能顺利就业。作为培养护士的中职学校, 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更为重要。护士礼仪对护士的总体要求是端庄、典雅, 在护理工作中, 各项操作动作娴熟、优雅, 能给患者带来美的享受及对健康的向往。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的动作要求, 掌握护士礼仪, 对学生尤为重要。我校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我校学生从一入校到三年级进入临床实习的两年内, 要进行50项护理操作技能过关, 不仅仅是操作的动作, 从与患者打招呼、与患者语言沟通、对待患者的态度等礼仪方面也要纳入考核, 如未能按时过关, 将暂缓进入临床实习。这样一来, 学生从一进校就已经按照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她们的言行举止, 从职业长远发展来看, 让她们尽早进入护士角色, 为她们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针对我校专业特点, 我们自创了护士礼仪操, 将礼仪中的站、坐、行、蹲等姿态有韵律地展现出来, 每天的课间操,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强化训练,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礼仪修养, 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室内, 我们还针对护理操作项目编创了《护士手操》, 包括护士洗手、刷手、戴无菌手套三部分, 强化学生消毒、无菌意识, 将礼仪与技能操作相结合, 使学生明白今天的礼仪素养训练是为日后的应用做准备, 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提高了训练兴趣。
4. 开展职业礼仪大赛。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生自我教育的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礼仪活动, 达到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 较好地展示中职生的风采。我校每年举行医护专业礼仪大赛, 以班为单位参加, 学生自行组织, 从音乐的选取到动作的编排, 从人员的训练到动作的规范, 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训练的过程, 也是职业礼仪技能掌握的过程。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通过组织活动, 达到了课后训练与掌握的目的。学生在比赛与训练中, 礼仪素养得到了提高。通过礼仪大赛的开展, 还可以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总结 篇5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我校学生规范文明行为养成。对提高学生综合文明程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工作思路: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了学生文明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文明习惯,树立了高雅文明的学生形象,努力营造了校园美丽、清洁、和谐的育人环境,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级的职能作用,以建设“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为主题,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认识到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各校各班板报、墙报规范化、个性化布置教室,形成浓厚校园班级文化氛围。学校以文明礼仪活动月为教育契机,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和遵规守纪习惯的养成教育,各校还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讨论会、主题班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主题明确,循序渐进
为逐步提高学生行为养成,全面落实各项规范要求。“争做文明学生”、“爱校护护校”、“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等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和美的熏陶,从文明礼仪习惯到卫生习惯,从学习习惯到体育锻炼习惯,从严于律己到爱校爱班,循序渐进,由点及面地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并通过德育处进行督查,保证了活动效果。
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活动开展以来,各班积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告别不良行为,我为学校添光彩”大做好人好事活动。校园内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校园内有不少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还有不少同学积极为学校、班级服务,遇到校园内不净处主动打扫,看见纸屑弯腰拾起,为班级贫困同学献爱心。通过大做好人好事,让我们真情实意地回报社会,回报身边关心我们的人。
五、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首先,各校开展了《规范》、《守则》人人会说、会背、会用“三会”达标活动。要求各班学生课前背一条,周周进行班与班比、组与组比、人与人比。
其次,利用队会、班会课进行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解放小学在六年级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观摩课。
第三,利用三八妇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各校开展了——我为妈妈送礼物、我帮妈妈做家务、感恩手抄报、我为妈妈献首歌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
第四,为丰富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各校的的组织下,同学们开展“学雷锋”的体验活动,为孤寡老人捐款,打扫卫生,清除市场垃圾,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落实规范,巩固成果
各班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要求学生的言行。同时,各校班都进行了养成教育,配合文明礼仪月的展开,杜绝迟到早退和乱扔的现象,对学生留长发、戴首饰的不良习惯进行了纠正,对乱踏花木、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统一要求佩戴红领巾,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习惯。同时,学校健全了值勤班规章制度,加强对每日常规活的检查、评比力度,从两操、课堂纪律、课外活动、自习纪律等多方面加强了检查力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和班主任联系一起处理,并对违规违纪学生逐一建档,由此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值日生工作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内兴起了文明之风,同学们互相关心,监督,集体荣誉感普遍增强。通过活动的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文明礼仪不仅能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七、积极总结,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探析 篇6
一、中职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2010年, 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理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礼仪教育的策略方针。
(一) 有助于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在人际交往中, 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它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礼仪即教养, 有教养才是文明人。通过一个人对礼仪的运用程度, 可以察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及道德水准。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 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人把修身放在首位。教养体现细节, 细节展示形象。
(二) 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礼仪本身就是一个人修养、自尊和品味格调的体现, 要获得别人的尊敬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礼仪和规范行动, 形成自觉的意识并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 礼仪是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调节器, 人们在交往时遵循礼仪规范, 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 促进双方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
(三) 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以礼仪来净化社会风气, 减少彼此间的摩擦, 消融彼此间的怨恨, 使社会更和谐。当别人表现无礼时, 不但不能以同样无礼的态度来回敬, 还应该告诉自己:为了要让自己活得健康一点、快乐一点、应该礼让他, 并且由衷地、心口一致地以礼待他, 相信这样一定能消融彼此的怨恨。
二、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校园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学生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 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里随处丢弃的饭盒, 饮料瓶, 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二) 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当前学校教育中, 鲜有专门的礼仪课程, 礼仪教育被边缘化, 甚至淡出部分学校育人的视野。由于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 加之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 有的学生则因对己、对人的认识问题, 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 有的则因人格因素, 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一些内向的、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一旦在在人际交往中受挫, 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礼仪教育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践
现阶段必须把礼仪教育作为必修课, 在学生观念和学校教育上都应当加强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而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只是把它作为选修课, 所以出现了礼仪教育的普遍缺失, 高职生们思想上都知道什么是礼仪, 但到了具体的情境时却发现由于惯性而使自己变得有心无力, 因此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
(一) 感悟沟通
沟通是一门艺术,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今, 沟通都是影响一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有些同学说:“沟通谁不会, 我们每天不是在沟通吗?”但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下面的事例。
一位同学没有认真学习课文。下课后, 老师对他说:“你不弄懂课文可不行!这样吧, 咱们把这篇课文抄十遍。”第二天, 这位同学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一看, 问道:“怎么, 你只抄了五遍?”“咦?老师, 您自己说‘咱们把课文抄十遍’那就应该是我抄五遍, 您抄五遍呀。”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由于我们认为沟通是“极其平常的事情”, 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的复杂性, 最后导致沟通受阻乃至失败。如果这位老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领悟能力并准确地表达传达所要传递的信息, 如果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就不会闹出故事中的笑话了。
(二) 举止得体
举止是一个人外在的表现, 举止得体就是举止符合礼貌礼节, 即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得体的举止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文化水平, 同时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和魅力。
(三) 充实自我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沟通也有一定的素质要求。知识是沟通的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由于一方知识的贫乏而产生类似以下“鸡同鸭讲”的情况。
儿子问父亲:“爸爸《史记》是什么?”父亲回答道:“笨蛋, 死记就是死记硬背, 不会灵活掌握, 懂吗?”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知识是彼此交流的基础。因为文化水平的不高, 知识的储备的贫乏, 往往限制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人们往往喜欢跟那些知识渊博的人交往, 因为与他们交流, 不但思想上受益匪浅, 而且会感到如沐春风、身心愉悦。
“礼之用, 和为贵”, 礼的作用就在于调节人际关系, 但“和”要以礼为基础。如果人们都能按照礼规仪节交往处事, 人与人之间大可不必发生争斗, 就能达到“人和”, 人和则办事顺利畅通, 从而“事兴”。因此, 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 社会便会越和谐安定。
摘要:礼仪是知识积淀和内化的结果, 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潜在心理品质, 又能通过人的仪表言行等外在表现出来。本文着重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提出了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张芸华, 严承华.职业学校务必重视礼仪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0.
[2]姜鹤年, 孙汉章.重视礼仪教育, 规范学生行为[J].职教通讯, 1997.
[3]曾琳.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大舞台, 2011.
职业中等学校礼仪教育探索 篇7
一、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 思 想 道 德 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反映着一个人 的气质风 度、道德情操、阅历见识、精神风貌等等,它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之一。职业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让更多的学生明理、守礼。
2.加强礼仪教育是塑造职业学校学生 良 好 职 业 形象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一些职业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情商”“德商”偏低者不乏其人,有些学生甚至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知识都知之甚少,择业过程中处处碰壁,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职业学校要在开设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安排必要的礼仪教育课,引导学生进行各项职业礼仪训练,这将有益于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3.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社会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的形成
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职业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强化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得以提升。只有大面积提高学生———未来建设者的文明素质,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只有讲究个人礼仪礼节,做到文明礼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人心,精神文明之花才会开遍神州。
二、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
师生间礼仪缺失。一些学生在校内 或校外遇 见老师,总是绕道回避或视而不见,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很难落到实处。同学之间礼仪缺失的现象更为普遍。脏话脱口而出成了某些学生的常态,在日常班级事务管理当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倚强凌弱,缺乏尊重别人的意识,不懂得宽容、理解和尊重,很难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少数学生与父母交往也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在家动辄顶撞父母,有的则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懂感恩和回报。
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
职业中等学校学生礼仪意识淡薄,礼仪行为不够规范,究其原因,家庭礼貌、礼 节方面教 育不足是 原因之一。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孩子情操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很少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说教。有的学生因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而自暴自弃,内向自卑,不善人际交往,这些学生进入学校后更容易出现礼仪缺失现象。
学校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是学生礼仪缺失的重要因素。据笔者所知,许多职业学校从未开设专门的礼仪课,认为礼仪应该是德育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甚至认为礼仪应该是家庭、社会给予学生的教育,并不需要设置成专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体实施和体现。然而现实是家庭礼貌、礼节方面教育欠缺,社会不良人群与不文明现象的负面效应侵蚀了意志薄弱者的灵魂。尽管多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掌握颇多,但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知”“行”两张皮,或者不懂得如何才能把道德规范恰到好处地外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的途径和措施
首先,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我们课题组决定开发适合农村职中礼仪教育的校本教材,为中职生礼仪建设做一些探索以供同仁借鉴。只有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将礼仪训练与专业学习有机整合,中职生才能潜移默化地端正自己的行 为规范,给人以如 沐春风的 感觉。其次,教师的率先垂范、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在塑造学生心灵和人格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学校要通过示范育人、环境育人、情景育人等途径,大力倡导文明言行,让中职生成为社会欢迎的技术型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就要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懂礼仪、有修养、会技术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欢迎的建设人才。阐述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及原因,提出解决策略,供职业学校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 篇8
一、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示相互尊重而形成的共同遵守的、程序化的行为规范。礼仪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礼貌、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正所谓“德诚于中,礼形于外”。通过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以及社会交往礼仪等具体礼仪规范的学习,通过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方式训练,不但可以直接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优美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
茺河北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王贺兰
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这一角度上说,礼仪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道德教育工程。
礼乐教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国古代,礼的内容极为广泛,它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西周时期,贵族生活中所必需的五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1]。五礼合计三十六目,均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礼典,也是贵族子弟必须习知的礼仪规范。由于行礼时在仪容方面要遵照一定要求,为此,国学还由保氏负责教“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习礼不是单纯学习礼典,而是要实学实习,反复演练。贵族子弟学会了礼仪,在政治和外交活动的场合,行动才会合乎规范,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夏、商、周以来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强调“不学礼,无以立”[2],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为此,孔子将礼作为孔家私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从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出发对周礼加以部分改良,编成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作为教材,称为《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的教育思想被我国历代儒家所传承,推动并形成了我国古代高度发展的童蒙教育实践。我国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围绕礼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都是以礼为主线编写而成,这些童蒙读物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堪称中外儿童教育的典范。
世界很多国家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传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韩国教育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韩国幼儿园设有专门的礼仪室和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礼仪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向长辈问候、如何与小朋友打交道、吃饭时的礼仪、逢年过节走亲戚的礼仪、向老人敬茶的礼仪等。从1973年开始,韩国的中小学校开设了道德课,内容涉及个人、家庭、邻居、校园、社会和国家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同时设有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3]。新加坡将“礼”列入“八德目”作为“治国之纲”,学校格外重视学生们的礼仪教育。新加坡人认为,礼仪教育是深入内心、优化个人涵养的教育,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有了好习惯就不担心学习和工作做不好。为此,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新加坡的小学生就被灌输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观念。素以绅士教育扬名的英国,具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近年来,这一传统在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发扬,很多中小学开设礼仪课,课程内容从怎样摆餐具、熨衬衫、跳华尔兹、搭帐篷到怎样进行体育锻炼等,无所不包。
综上所述,由于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礼貌、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无论是我国古代重视儿童礼仪教育的传统,还是当今各国开展儿童礼仪教育的成功实践,都启示我们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发挥礼仪教育的更为重要的功能。
二、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礼仪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应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礼仪是一种美,具有美的价值。礼仪美主要包括仪表风度美、优雅气质美、言行举止美等等。仪表形象是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内在素质,通过具体的容貌发型、着装打扮、精神状态等反映出来的外在感官。我们常用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来形容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人交往时潇洒大方、气度不凡,不拘束、不呆板,受人欢迎,受人尊敬。深入开展礼仪教育,加强礼仪知识学习和礼仪行为训练,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会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身言行,培养优美的仪表风度,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并由此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美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翩翩的风度、适宜的礼节、恰当的待人接物,不仅可以给人以自信,而且能够规范交际行为,以恰当的方式向交际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使交往对象产生较为强烈的认同感,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修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调、沟通、开拓、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礼仪修养。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立足社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三、礼仪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很多学校开设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对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地方也将礼仪教育作为地方课程,还有人主张要为礼仪教育在国家课程中争得一席之地。无论是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已经蓬勃发展的礼仪教育实践,还是作为国家课程的宏伟目标和不懈追求,都证明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礼仪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中小学礼仪教育,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模式。
第一,单科的课程模式,也就是开设相对独立的礼仪教育单科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实践证明,这种单科课程模式能够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礼仪规范训练,教育效果非常好,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开设单科礼仪课程要求有专门的礼仪教
育师资,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普遍偏紧,教研活动而且,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专业设置目录中,还
没有专科以上礼仪教育师资专业,师资水平成为制约礼仪教育单科课程模式进程的重要因素。另
参考文献
[1]周仪·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53.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39-440.
浅谈农村中职学校现代礼仪教育 篇9
一、农村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只要深入农村中职学校,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不拘礼的现象:学生遇见老师,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不打招呼;课堂上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听mp3;有的学生之间见面常常以粗话脏话代替打招呼;未经同意就擅自拿别人的东西。还有像任意损毁花草;女生佩戴首饰,奇装异服;男生拉帮结派、恣意闹事等等。究其原因,首先是一些学校对礼仪课缺乏足够的重视。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上,认为只要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就业,就达到了教育目的,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礼仪课也往往成为副课,甚至可有可无。其次,缺乏专职教师。现有的礼仪教师大都是外行顶岗,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身也不具备相当程度的理论素养及礼仪专业知识,所以教学也只能是边学边教,缺乏有计划的、系统的实践训练。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比如如何跟他人打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二、加强农村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途径
1.加强制度建设。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在引导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同时,应制定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让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比如制定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督和反馈,将礼仪表现作为学校评比的一个内容。这对于引导中职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力是十分必要的。
2.创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可以影响并改变人,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以墙报、黑板报、校园广播、文体活动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教育。也可以先从老师做起,注意课堂语言规范文明,教育学生不能简单粗暴,恶语伤人;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3.注重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的结合。
礼仪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学任务不仅包括让学生了解、知道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则和规范。如最简单的站姿、坐姿、行走等都需要反复的示范、演练,才能够让学生逐渐改掉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小动作和不良习惯,真正达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也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推动良好校园礼仪环境的形成。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洗衣服、理发、打扫住所卫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还组织过“向校园不文明现象开炮”活动,教育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判别是非,比如打架闹事、顶撞老师、抽烟酗酒、夜不归宿等等。
4.注重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教育。
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 篇10
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任何社会, 任何时期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社会是一个大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 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 他总是借助一定的系统与他人发生作用, 建立一定的关系。在这种社会活动中, 个体运用一定的体态、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 沟通情感, 建立一定关系的过程, 就是人际交往, 就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过去人们做到的, 今天我们同样要做到, 我们的未来一代也要做到。经济发展了, 文明更要提倡。
在当前, 开展礼仪教育, 进行礼仪规范训练, 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校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 我国农村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 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 成了农村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2. 家庭教育在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自私、任性, 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 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已是格格不入的。更有甚者, 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思想工作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 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3. 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 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普遍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难以自立、自强、自修、自律。
三、如何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教师要以礼仪教育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通过礼仪教育, 带动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 使学生能够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为此可以制订学生“在校礼仪目标, 家庭礼仪目标和社交礼仪目标。”并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全学期的班级德育工作的始终。要求学生从校园到家庭、到社会逐步实践礼仪目标, 养成行为习惯。
学生光有礼仪意识是不够的, 只有把自己学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才能使礼仪行为真正地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 再深入、再巩固这种意识。因此, 开展礼仪实践活动, 是十分必要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 在融合中提高礼仪意识。要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 就必须首先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 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应进一步营造“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 营造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 专设礼仪教育篇, 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2. 充分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活动课、升旗活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培养学生礼仪意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都耳闻目睹校园礼仪之风气, 并逐渐得到熏陶。学校应加大力度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各教室, 各专项室、活动室都挂有《礼仪教育行为规范》, 设立礼仪宣传栏, 标语。加强广播的宣传功能, 学校广播站不断播放“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生动又有趣的方式, 把校园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着装礼仪、使用公共设施的礼仪教育贯穿到德育中, 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和与人为善、诚实笃信、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的修身之道。
3. 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使文明礼仪向家庭延伸。建立学生礼仪规范, 对学生的日常礼仪有所规范。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以细化, 并开展训练。这种外在的礼仪时间长了就可能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学生的礼仪实践中, 推动力量来自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很好地去支持、配合。在学生的主题活动、班会活动、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规范表演等活动中, 尽可能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如:我们学校召开了教师、家长、学生三结合的“礼仪教育你我他”座谈会, 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学校行政代表、教师代表进行一次有关礼仪教育的座谈会。会上气氛活跃, 其中一位学生家长向我们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教育是双向的, 老师、家长在要求学生做好的同时, 希望学校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做好。”有些家长现身说法, 谈谈孩子在家的表现, 自己的教育措施;学生则谈谈自己的体会。许多家长表示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很好机会。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寄语下, 更加充满自信, 为礼仪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4. 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效果。在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中, 校外多种场合是学生发挥的天地。因此, 学校应强化学生社会情感的体验, 从意识培养到行为实现, 把学生从小范围带到大范围, 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鉴于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们走入社会, 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们碰了不少钉子, 也长了不少知识。
5. 以争当“礼仪标兵”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做好评比工作, 设立奖励制度:每学期前一阶段, 每班按10%的比例评出“礼仪先进生”, 并授予“礼仪章”, 并评出1-2名礼仪落后生, 交由学校礼仪辅导班负责。后一阶段, 各班按10%评出“礼仪示范生”、“礼仪先进生”, 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表彰, 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宣传栏上, 并把学生的行为举止写成一份全面客观的评说稿送发给家长。“争做礼仪标兵”活动,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班级和学校文明礼仪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的开展, 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 实现知行统一, 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的提高。
【学校餐饮与礼仪教育】推荐阅读:
学校餐饮经营方案07-02
2011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总结06-20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10-01
呼市新东方烹饪学校:中西餐看餐饮文化10-23
美国餐饮礼仪07-31
最全餐饮礼仪介绍07-04
美国的餐饮礼仪08-03
南非的餐饮礼仪10-24
谈中西餐饮礼仪文化05-08
中西方餐饮礼仪的差异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