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2024-09-25

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共4篇)

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篇1

摘要:泛在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泛在学习环境的建设依赖于一定的技术环境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资源是基础。要推进泛在学习资源的建设,需要在学习方式、学习模式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探索适合泛在学习特性的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模式。

关键词:泛在学习,泛在学习资源,建设模式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理论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泛在学习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泛在学习资源是泛在学习环境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泛在学习的效果,但随着互联网中信息量的不断增大,泛在学习资源呈现 “信息冗余、存储不足、有所限制”等局限性。本文将探讨泛在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以期构建适合泛在学习特性的学习资源及建设模式。

二、泛在学习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泛在学习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无法体现资源与问题的相关性;2.资源基本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3.资源内容单一,趣味性差;4.过于追求动画效果而干扰了学习者对关键信息的获取;5.缺少交互设计。

三、资源的设计思路

1.从学习者需求出发;2.建立优秀团队;3.建立课程泛在学习资源体系。建立课程资源要求资源及其组合而成的资源体系也是优质的、权威的、专业的和方便获取的;4.资源的一体化设计。立足于学习者需求和课程特点进行媒体使用形式的选择,理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优化用户的学习效果; 5.资源建设与应用关系。充分考虑资源的应用条件,从而使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达到一体化;6.资源共享。应遵循相关的资源的开发技术标准,实现共享和共建。

四、资源平台的建设模式

目前,百度知道已经实现用户和百度聘请的知识专家共建信息资源的方式。借鉴百度的经验,泛在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1)用户向数据中心提出一个信息索取请求,数据中心从信息库中自动调取相应的信息(3),通过(4)(2)反馈给用户。如果没有所需信息,则数据中心将用户需求的信息发送至(5), 由知识专家和会员解决后反馈给用户,数据中心通过一定标准整理信息,收入数据中心信息库(7),形成数据中心新的信息资源。以后再有用户索取相同或相近信息,则自动以FAQ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五、服务平台的实现

1.门户网页设计。(1)通过友好、美观的首页,提高数据中心对用户的吸引力和亲和力;(2)通过规范的界面布局、格式和操作方法,减轻用户记忆的负担;(3)整合网页资源;(4) 支持移动学习的需要。

2.通过多种技术拓展资源利用途径。通过各类推送抽取技术拓展资源利用途径。目前,移动图书馆服务已经出现, 读者能够直接检索图书馆书目信息、电子书刊等资源并能下载全文,从而实现与图书馆的无缝连接。

3.多角色参与用户服务工作。泛在环境中用户服务工作不再局限在数据中心。校外用户和各行业知识专家也参与用户服务工作。数据中心管理员更多地扮演裁判角色,或者由校外用户来裁判信息质量。

六、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体系,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虽然它现在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它使学习没有时空的限制而更自由,使学习不受设备的限制而更便捷,使学习内容可选择而效率更高, 而泛在学习的基础是资源,优质的资源有助于推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自主、终身学习的目标。

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篇2

汝守华

(牡丹江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10)

摘要:通过对牡丹江市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工作的回顾,介绍平台服务的保障措施、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总结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与服务经验,希望能对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创新创业 中国分类号:C203

牡丹江市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牡丹江市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服务的综合机构,平台以整合境内科技资源,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更好的为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性技术服务为宗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原则”搭建的服务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我市科技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缺技术、缺人才、缺资源”的矛盾,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构建的开放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在营造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氛围,服务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平台坚持公益性服务公众的方向,依托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撑,利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与风险,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着重解决中小科技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一、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历程

1、起步阶段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基于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科技条件平台纷纷开始构建。2007年6月,牡丹江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本着为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挖掘特色技术资源,着手构建数字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07年10月开始,整合科技资源,改版门户网站,以“牡丹江科技”为牡丹江市对外窗口和基础平台,构建全市科技服务平台。为了摸清家底,掌握情况,首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科技资源调查活动,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服务平台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2、构建阶段

面对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不足的现状,我们确定了以申报项目解决资金的路线。2008年1月申报了国家财政部补助地方科技场馆建设项目——黑龙江省东南部数字服务中心建设,获得50万补助资金。利用该项目资金,购置了服务器、工作站及相关辅助设备,引进了万方数据、科普数据等科技资源,并进行二次开发。先后开发开发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农村科技服务、科技条件共享、科技人才交流、科技资源服务和电子阅览六个子平台,08年6月,具有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平台主体基本建成。

3、发展阶段

2009年,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农村科技、科技条件、科技人才、数据资源、电子阅览、科技跟踪、国际科技合作、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奖励申报等服务和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科技专家管理、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等服务模块。通过不断的努力,一个具备科技管理、科普教育、农村科技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创新创业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地方科技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投入服务。2011年市资源共享平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版,构建了具有独立域名网站、设有独立专线和服务器,具备两级用户注册、后台三

级管理、实现与省创新共享服务平台远程无缝链接和资源共享等多种管理功能。

4、服务阶段

作为一个地方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在兼顾科普教育、农村科技、数据资源、科技信息挖掘、科技管理等多种服务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特别是在大中型仪器设备、科技高端人才共享方面,面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个人创业,提供仪器和人才共享、中小科技企业孵化服务。

二、服务实施保障措施

1、政府强力支持

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健全了技术研发、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科技投融资五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技术原始创新体系和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市科技主管部门更是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和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优惠政策。筹建了牡丹江市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和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搭建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设立了500平方米的科学仪器试验与检测场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2、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

服务平台设有平台建设与维护、科技信息收集与研究、创业辅导与培训、技术咨询与项目包装、资源共享管理与服务等服务机构。人才团队分三层,核心团队(专职)16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5人,高级职称10人,拥有科技管理、科技情报研究、计算机软硬件、英日俄等语种翻译、金融、经贸、企业信息化等多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兼职专家、顾问)66人,均为黑龙江省内院士、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知名专家,分能源石化、森工木业、装备制造、生物制药、轻纺造纸、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新材料以及市场分析等11个专家组。服务团队(录入人才数据库,根据需要随时开展服务)578人,涉及各行各业,具有高级以上职称。

3、完善现代化基础条件

服务平台位于市中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检测、办公、展示、培训、电子阅览等服务区,平台拥有百兆光纤宽带、3台高端服务器、30台工作终端、摄象机、数码相机、防火墙、扫描仪、投影仪等先进的设备。平台以协作共享的方式组建创新资源资源平台,拥有图像颗粒分析系统、定速式摩擦材料试验机、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孔径测定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仪器设备215台套。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对自主创新的需求,以牡丹江市创新平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牡丹江市科技情报所为主体,依托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高校和科研院所,集成整合技术开发、中间实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4、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在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资源共享方面的经验,创建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平台,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平台的团队作用,开展仪器设备共享、人才共享、信息咨询、技术交流、科技攻关、项目包装等科技创新服务,积极推进全市科技发展。细化服务职能,规范服务手段,制定《牡丹江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牡丹江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牡丹江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补贴办法》、《牡丹江市科技人才共享奖励办法》、《牡丹江市科技企业孵化管理办法》以及《牡丹江市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评估与激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来加强创新资源服务的监督管理。

5、采取科学的运营方式

在科技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科技创新资源

服务平台。采取自有设备为主,协作服务为辅的运营方式。创新平台的设备由专人管理,全天开放,对中小科技型企业实行成本价服务。整合牡丹江市仪器设备资源,组建牡丹江市基础资源平台,成立牡丹江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理事会,在创新平台设立协调办公室,统筹管理共享工作。

6、调动各种资源储备

共享服务平台一方面坚持做好与国家和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衔接工作,努力挖掘各类科技资源,进行知识加工,为地方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服务,作为省创新平台加盟单位,可以使用省创新平台仪器设备、专家人才、文献数据等全部资源。另一方面注重横向发展,建立了牡丹江市仪器设备、科技专家、科技成果和协作项目4个地方数据库,不断完善牡丹江市科技基础资源平台和数字科技服务中心,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服务内容

1、技术服务业务内容

① 突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通过开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仪器设备使用需求和牡丹江市仪器设备储备调查研究,平台引进企业急需的稀缺仪器设备16种,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

② 构建牡丹江市仪器设备协作网,开展网络共享服务。整合了牡丹江市215台套仪器设备,成立牡丹江市仪器设备共享理事会,面对全市中小企业开展资源共享服务。

③ 作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平台共建理事单位,可以免费享受省共享平台的科技文献、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成果以及科技咨询、数据信息、案例、培训及专家资源等服务。

④ 科技企业孵化及创新创业决策咨询服务。面对中小科技企业,汇集行业学科顶级专家和咨询机构,实现咨询资源共享,在技术引进与创新、技术难题攻关、科技立项与成果奖励、知识产权研究分析、竞争情报、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质量认证、行政法规以及前言科学知识等方面开展决策咨询服务。

2、技术服务模式

采取自有仪器设备检测服务与协作网仪器设备检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专家现场诊断、咨询、培训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自有设备检测服务采取中小科技型企业提出书面检测申请或电话检测申请,平台工作人员填写作业工作单,按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只收取成本费用,半年或一个季度一结算。

协作网仪器设备检测服务采取网上填报检测申请单,创新平台网上接受申请,向相关协作网单位发出通知,协作网成员单位接受申请,服务平台向企业用户发出服务通知,企业用户按通知去相关单位进行检测,协作网成员单位填写作业工作单,收取工本费,年末创新平台给予协作网成员单位适当补偿。

专家现场诊断、咨询与培训采取无偿技术服务,依据诊断、咨询与培训次数、时间、效果,年末创新平台给予专家适当补偿。

3、技术服务手段

服务平台具有较先进的检测和试验仪器设备16种,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服务团队。利用协作网仪器设备215台套和578位科技专家开展共享服务。自身为企业服务采取收取成本费;协作网服务采取收取工本费,后补偿的方法;专家采取无偿服务,后补助的方式。为创业科技型企业提供运营场所,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和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服务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注重在技术引进与创新、技术难题攻关、科技立项与成果奖励、知识产权研究分析、竞争情报、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质量认证、行政法规以及前沿科学知识等方面开展决策咨询服务。

四、现有资源使用效率情况

1、牡丹江市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达6.04万人次,全文文献累计下载1.2万

页;提供联机公共目录查询6千余次;开展原文传递服务426篇; 提供科技经济信息1.3万条。目前,平台已成为提供高效科技服务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借助服务平台丰富的资源,平台已为许多企业提供了科技查新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政府科技立项咨询服务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其中为牡丹江科技企业科技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报免费查新检索214项。

2、建立了牡丹江市基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平台自有仪器设备16种,同时通过平台,实现了牡丹江市215台较大型仪器设备和578位科技专家共享服务。2010年,利用服务平台,32家企业使用创新平台仪器86台次。64位专家在创新平台的安排下,受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邀请开展难题攻关、技术开发、咨询和诊断等服务。3、2010年,组织创新方法、质量认证、企业信息化、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以及有关政策法规培训活动12次,参加培训企业120余家,培训人员1280人次。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6次,130多人次参加交流和培训。4、2010年新孵化企业8户,拥有专利技术11项,开发新产品8项,孵化高新技术项目38项;累计毕业企业30户,安排就业3000人,转化科技成果16项。

五、服务绩效

2010年,创新资源服务平台的开放服务取得明显成效。服务平台为32家中小企业开展仪器设备技术服务86台次,累计服务8750机时,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93.9万元,节省检测仪器设备投入780多万元。

通过协作网共享服务156台次,累计服务1.6万机时,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66万元,节省检测仪器设备投入2000多万元。

平台先后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450多项(次),制定各类技术标准20多项,服务企业40多家,提供培训2000余人次,专家服务86人次、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产权交易18项。累计为企业节省各种技术服务费用260多万元。

通过服务平台的各种服务,培植了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了24家成长型科技企业,企业开发了63种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18种,企业获得专利12项。被服务企业累计新增产值1.2亿元、新增利税1800万元。

2010年,牡丹江市为优化区域创新环境、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热情,有效激活区域科技存量资源,提高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发挥高级人才潜能,搭建了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各种资源高度集成,创新要素高度集中,实现了大开放、大共享、全方面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的专业检验测试、技术咨询等服务服务,大力助推了全市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通过服务中心的服务,缩短了企业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与风险,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牡丹江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构建和服务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在新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加盟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的契机,完成与省平台的无缝链接,充分利用省平台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为牡丹江市科技创新服务。另一方面构建牡丹江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联盟,目前由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牵头,牡丹江市医学院、黑龙江省农经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牡丹江药检所、省林科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富通空调、恒丰造纸等大厂加盟的创新服务联盟已经建成。下一步在完善平台建设和联盟规模的同时,扩大宣传,抓好服务示范工程,争取为地方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source shared services platform,we actively assist Enterprises in the new venture

Ru Shouhua

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篇3

结合泛在学习与微课对学习方式的改变,本研究总结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如下特征。

1.支持学习环境的融合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支持微课学习平台中的学习设备被分散在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可能有多种类型和形态。这些设备可能是可移动的或不可移动的,可以是便携的,或可穿戴的,能沟通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为泛在学习服务。

2.支持学习者个性特征的获得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微课学习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记录、个性评估、学习效果评估,形成学习者的特征。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微课学习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学习方法支持、情感支持、管理和持续发展的支持。

3.支持学习情境的感知

泛在学习环境为情境认知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则为泛在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1]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情境感知性体现在:具有完善的知识库系统、辨别使用者的身份、建立或访问学者的学习历程、可以感知学习者的情境、在综合各种资源与使用者情境下判断提供使用者最需要的服务。

4.支持多种学习方式

(1)支持知识传递与反馈的学习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可以支持知识传递与反馈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包括课堂即时信息反馈系统、基于内容推送的泛在学习和基于教育视音频的学习等。[2]

(2)支持基于问题的学习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中,学习者可以携带移动学习设备进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并通过移动学习设备、泛在计算技术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此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信息检索、数据采集、专家咨询、文本记录、小组协作交流、信息共享等,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将Pad应用于医学院学生的临床教学中。[3]

(3)支持移动协作学习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学习设备在小组中开展移动协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设备组织协商活动、制订学习活动计划、学习信息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和学习互评,如日本东京大学的交互技术实验室组织小学生利用照相机、定位器和平板电脑在户外开展移动协作学习。[4]

(4)支持移动探究学习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通过泛在学习环境的支持,学习者可以开展探究学习。学习者根据学习问题展开资源搜索,按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探究,通过学习平台获得问题反馈。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是模拟真实情境,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交互技术实现学习者与学习情境的互动。

(5)支持混合学习

泛在学习环境代表了物理移动、个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的混合,能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如支持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的混合、支持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混合、支持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混合、支持物理环境学习和虚拟环境学习的混合等。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要素分析

1.学习平台要素

对学习平台的研究,主要有国外Oliver和Hannafin的四要素说[5]、Jonassen等的六要素说、Collins等的认知学徒说、卡恩博士提出的八个维度;[6,7]而国内有陈琦等的学习生态说、钟志贤的七要素说、黄荣怀的五因素说[8]、张伟远的八个维度。[9]

2.泛在学习平台要素

在对泛在学习平台的构成研究中,主要有以下观点:Vicki Jones和Jun H.Jo认为泛在学习环境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服务器模块、无线技术和移动设备四部分组成;[10]亢春艳认为泛在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技术环境、情境建构、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部分;[11]李卢一等人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是一种整合的学习环境;[12]张洁认为泛在学习环境包括泛在的学习资源、泛在的学习服务和泛在的支撑技术三部分;[13]吴金红认为构筑泛在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移动通讯网络、智能学习终端、学习资源网、学习服务等四部分;[14]刘树娜将泛在学习的支持环境分为技术环境、资源环境、社会环境。[15]

3.本研究中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要素

(1)情境

在对泛在学习平台特征的分析中,由泛在学习平台是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可知,其具有情境性。在设计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情境时,可以借鉴坦尼森、斯奈德和埃尔莫尔的境脉模块分析法,并与乔纳森的活动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突出情境设计的作用。具体包含四个步骤:描述境脉、复杂问题分析、模块组织和模块排序。

(2)资源

在不同的理论中,资源要素表现形式各异,包括资源、信息资源、内容、资源支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网和资源环境等。本研究中资源主要指“微课”,设计者应该评价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资源的相关性、系统性,以更好地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在微课的学习活动设计时,要从媒体、学习终端、学习目的、学习者和教师等视角来分析,才能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适应泛在学习的需要。

(3)工具

“工具”要素表现的形式包括工具、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技术支持等。泛在学习环境中,应结合不同学习终端的特点,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重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为学习者提供社会性互动和交流的平台。例如,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提供微博、论坛、即时交流软件、留言板、网络交互白板等。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活动更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和转移,因此要关注学习者与学习设备、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交流环境和工具。

(4)服务

服务主要包括学习资源推荐服务、智能导学服务、学习社区服务等模式。学习资源推荐服务是指利用情境感知设备来感知和分析有关学习者或周围环境的一些信息,并结合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风格等内部要素,为学习者主动推荐适应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智能导学服务是指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以及所处的情境,自动地或者导向性地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目标,设计最佳学习路径,寻找有互动意向的学习伙伴,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最大的帮助服务;学习社区服务是指根据学习的内容,帮助学习者寻找或者创建讨论群组进行协作学习,在交流中获得有益的帮助,从而促进学习的深入。

(5)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要素表现为:学习社群、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等。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建立一个共同体,要先明确共同体的目标人群,包括团队的管理者和用户(通讯员、教师、学生等),考虑该共同体拥有哪些潜在成员,他们有什么需求,形成共同体的愿景,构想该共同体拥有共同的蓝图;确定共同体拥有明确的使命任务和服务目的;根据共同体的任务,确定共同体的基本主题,根据主题再设立相关专题、问题。

(6)管理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管理包括学习环境的维持和学习信息的发送。学习环境的维持指通讯员、教师、学生等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要维持学习环境的运作,包括从硬件维护和遵守学习共同体制定的规则,使学习活动高效开展。学习信息的发送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信息的产生、发布、推送、接收和反馈,联系着学习活动中的共同体。

(7)评价

在泛在学习平台中要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如布兰斯福特等认为,评价应该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品质和他们已学习的特定内容。[16]因此,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要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提供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学习活动,学习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同形式的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习者参与微课学习的积极性。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设计策略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设计策略如下图所示。

1.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情境的创设

情境是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在微课的泛在学习平台中,情境的创设包括描述境脉、复杂问题分析、模块组织、模块排序。描述境脉指利用文字、图形、视频描述学习的境脉,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复杂问题分析指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呈现复杂问题,利于学习者掌握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模块组织指将学习的内容按模块化组织,利于学习者进入相关的问题情境学习;模块排序指将学习的内容按关联程度排序,利于学习者发展认知的邻近领域。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支持学习者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信息开展学习活动。

2.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资源的建设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的主要资源是微课及其相关资源,包括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还可以拓展。资源的主要形式是以视频呈现的微课。设计微课时,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媒体的设计、学习互动的设计和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

3.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工具的设计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的工具主要是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包括终端工具、认知工具、会话工具、协作工具、创作工具和过程记录工具。终端工具指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包等支持泛在学习的硬件工具;认知工具指支持、指引和扩充学习者思想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如概念图工具、脑图工具等;会话工具是指帮助学习者沟通的工具,如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协作工具是帮助学习者组成学习共同体并进行交流的工具,如微博;创作工具是学生创作作品的工具;过程记录工具是记录学习者学习活动过程的工具,如电子档案袋。

4.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学习共同体的组建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学习共同体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通讯员等)共同构成,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通过网络进入情境;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微课资源;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通过网络使用学习工具;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网络设计问题情境;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网络发布微课资源;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工具;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或通讯员通过网络对学习共同体提供服务、管理和评价。

5.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服务、管理和评价的设置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中,为了协调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提供服务、管理和评价。服务主要指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并以双向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管理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监督、学习者个人信息的管理;评价包括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开展的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泛在通信技术促使教学环境向泛在学习环境变化,致使教与学习过程中原有的规则和运作方式受到极大冲击,学习模式更强调受众的小众化、个性化、泛在化、多元化、互动性、参与性等。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适合泛在学习环境,设计好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是改善泛在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要开展泛在学习模式、学习策略的设计和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学习环境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特征和要素。并以此为基础,从情境、资源、工具、服务、学习共同体、管理和评价七个方面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

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篇4

关键词: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高等院校

1 引言

高校仪器设备资源是衡量高校实验室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实力的象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了对高校的教育投入,高校拥有的仪器设备资源也是逐年在增加,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仪器设备资源,也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更不会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上一篇:改进博弈模型下一篇:桥梁墩台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