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2024-08-27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共12篇)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1

对于高校来讲, 拥有着相当丰富的网络资源, 这些网络资源对于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 网络资源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其作用, 究其原因是网络资源共享上存在有严重的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的发展, 需要积极的打造出良好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改善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1 当前高校网络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高校网络资源在共享上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 主要体现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存在有严重的资源重复建设现象

当前虽然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 但是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 各种网络资源不能进行合理的配置。试点高校的网络平台在最开始建设的时候基本都没有进行过全局与整体的规划, 都是各自为政, 使得各个高校所能提供的网络资源包含的内容过度集中, 内容相近, 有的甚至是雷同, 资源的创新力度不足。这样不仅仅是不能够对教育成本进行节约, 也不利于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2) 现有网络资源可持续利用率较低, 缺少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

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发各种网络资源的时候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上级的评审, 并不能够有效的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开发来对高校当前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 并且在评审完成之后对于后续的持续更新不够重视, 并且使用率也较低。网络资源完成之后, 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进, 则基本没有人来管, 相关的各种信息也很少有人进行查询。

(3) 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全, 不能够实现深度整合与优势互补

在当前高校因为采用的是多重教育模式, 对于高校的分工都不够明确, 同时也没有构建起健全的网络资源共享机制。首先是当前各个大学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 各自的优势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也难以实现相互的优势互补。其次, 当前高校教师激励保障措施仍然存在有较大的缺陷, 当教师在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共享时, 如何处理好各自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如果处理不好, 那么就会对资源的共享造成阻碍。

(4) 所开发的平台上缺少良好的搜索机制

当前所构建起的开发平台上的搜索机制仍然是一个需要急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搜索机制的缺陷导致了各种支持服务不能够到位, 师资与服务体系的保障不足。在使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搜索机制, 那么就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 让使用者使用的过程中不够方便。在另一个方面, 在职的高校教师本来就有着相当繁重的科研任务, 较为缺乏上传和管理网络资源的时间, 并且大多数时候也不够关心网络资源建设。其次, 各个高校对于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标准各不相同, 办学理念也是参差不齐, 使得共享平台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2 高校构建并完善网络共享平台的措施

(1) 对现有网络共享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

当前, 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积极的搭建校内以及校际间的共享网络平台。为了防止出现资源的进一步重复开发, 相关的部门需要用全局性的眼观来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与优化, 同时还必须要尽快的出台网络共享平台相关的各种构建标准与总体的发展方向, 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现在对于正在搭建或者是准备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高校来讲, 可以将自己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进行最大限度上的资源共享, 也就是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选取优秀的资源, 然后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第二次优化, 而对于高校所拥有的特色网络资源则是采取完全自主开发的方法, 在其成熟之后再进行共享。

(2) 加强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宣传与推广

要有效的提高对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效率, 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如何利用网络共享资源。与此同时还必须要积极的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宣传并大力的进行推广。在当前, 虽然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网络资源, 然而高校中的师生却很少有人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 有的甚至是不知道存在有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要指望他们来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展教学。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加强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宣传力度, 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优质网络资源的宣传, 让在校师生能够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与优秀网络资源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而增进网络资源与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

(3) 加速对共享平台的搜索机制构建

对于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如果缺乏良好的搜索机制, 那么所能取得的效果将较为有限, 也不利于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推广和使用。从技术上来看, 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优化, 建立起良好的搜索机制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为了能够对网络共享资源进行维护, 让资源的使用者能够更加有效、方便的对网络资源进行使用, 高校在后续的平台维护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决心会直接决定了平台功能是不是能够逐步完善、逐步的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4) 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网络资源更新机制, 提高对网络资源的更新效率

对网络资源进行定期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构建起玩两个共享平台之后更为重要。但是更新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因此就必须要进一步的增强对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相关知识、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培训, 并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新资源的方法与手段, 让网络资源能够对当前各种课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进行及时的反映。与此同时还需要构建起良好的检查评比、激励制度, 构建起良好的网络资源更新与检查制度, 积极的调动更新资源的积极性, 有效的改善共享平台网络资源的更新率。

3 结语

高校网络资源因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缺乏导致了网络资源无法被有效的利用。面对这些情况, 我们需要对当前高校网络资源共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增强对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使得高校的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 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服务。

摘要:高校所拥有的网络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但是在对这些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上存在有许多的问题, 使得这些网络资源无法为高校的教育与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此, 我们需要积极的构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改善现状。

关键词:高校,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范慧茜.有效利用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N].中国教育报, 2011-05-02.

[2]徐新爱.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构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 (303) .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2

摘要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它突破传统教育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了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上的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影响网络教育发展,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有效解决资源的网络共享问题,提高教学资源的可利用率,如何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的优化管理,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共享资源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等问题便成了每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成功的搭建了自己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有许多的成功经验,而作为新型高等本科院校,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还往往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借鉴其它高校的成功经验,加快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改善现存的资源共享访问瓶颈,为高校科研教学提供良好的资源服务。

通过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手段,数据不再和页面以及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跟着用户走。在基于数据的应用中,用户需求的数据,可以从独立于实际网页的服务端取得并且可以被动态地写入网页中。帮助用户即师生解决管理、维护、存储、分享内容,并且通过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密集度来作出整个网络资源的分布调整计划,使系统网络资源平台的共享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资源共享

管理系统

存储分享系统

ABSTRACT

目录

一、前言...........................................................................................................................................4

二、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功能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权限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体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层次模块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数据库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数据库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详细设计与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论与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一、前言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3

关键词:网络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1

The Sharing of th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Network

Shan Yong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Shenyang110838,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further application of document data,the traditional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reading will meet great challenge.How to adjust to the social trend of informatization and change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document management will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Keywords:Network platform;Sharing;Information resources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共享知识财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网络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在网络信息服务领域实现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文献信息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Intemet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不仅为文献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向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同时也要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向网络化共享发展。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辟一条新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途径,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从发展态势上看,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从不同地区、不同系统正在全国迅速推进,已经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大环境。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网络建设,特别是情报系统的网络建设起步早、见效快,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措施

网络文献信息可以被精确而快速地低成本复制出来,成为成百上千份相同的信息。这使得消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极为方便,使得信息膨胀成为现实,使得信息时代的到来成为可能。我认为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完善共享机制、构建共享平台

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作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成立一个具有统一规划、协调开展工作的监管机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开展采购协调、联合编目,不断扩大文献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提升网络的文献信息传递速度。坚持统一规划,宏观调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不断丰富科技信息资源的内容,增强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特色与创新。

用先进的手段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之具有海量的存储功能。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努力实现印刷版和电子版、网络版资源互补。例如:如果档案馆的信息联合图书馆的技术.借助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已有的经验、成果和商业化推广,将档案信息融入其中.必将取得双赢的结果。

(二)强化共享数据库、统一共享标准

数据库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是连接信息开发、利用和服务的纽带。因此,必须强化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对数据的采集、标引、加工及录入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只有按照标准建立起来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实现联机检索资源共建共享。

当前网络信息存储的形式微观上是较有秩序的,而宏观上是较为混乱,还没有统一的形式上的信息存储标准。尤其是在这个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便无法吸引眼球引起人们的重视的世界里,信息的传达,往往以特别而吸引人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全国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针对各种形式的资源制定了相关的元数据标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第一步。然而更多要做的是要提供稳定而健全的平台,不仅为网页浏览提供方便,更要为应用程序的有效安全接入提供标准接口。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标准,加强标准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三)加强共享规范化、提升共享技术

由于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分散、重复率高、无序化突出,加之信息发布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导致信息查询和利用的困难。所以应该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规范。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加工与整序。使网络信息资源处于良性状态。便于信息资源的网上传递与检索。使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有效地进行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除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之外,开发和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信息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全面地改造、升级特别是有效整合现有的各自相对独立的传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以光纤通信为主干,以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为辅助的高速巨容的多媒体数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网络的综合集成和宽带智能化。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学习他们在数据库建设和共享方面的经验.力图选择和建立合适的数字信息资源产生和交流的技术平台。

信息时代即将到来,信息大潮不可逆转。然而我们要看到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人类缤纷多彩,无比丰富也无比复杂的文化,从具象到抽象,直到今天,其载体将转变成为纯粹的信息。而网络资源共享,使得这样光辉多元的文化得以充分的展示与张扬。然而乐观的同时,我也相信自由的网络上需要建设规范和秩序才能蓬勃发展,承载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

參考文献:

[1]郗沭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1998

[2]李鹰.试沦新世纪的档案利用工作.南京大学学报,2005,5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4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是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的扩展与扩充, 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其本质目的是服务于广大高校师生, 促进高校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而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但是由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资源数目与数量上非常繁多与巨大, 使得其不容易进行集中管理与共享, 所以如何实现课程资源有效、有机、高效、安全的整合, 以实现课程资源的网络传播与共建共享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今,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 国内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积极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 本文依托于校园网以及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 设计了一种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模型。

平台的开发环境

本平台的开发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 开发语言采用C#.NET, .NET Framework版本为4.0, 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系统运行环境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企业版, Web服务端使用微软公司的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1。

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本平台的构建采用.NET框架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 B/S) 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 B/S模式的应用系统具有“瘦”客户端特性, 便于用户的安装和部署。本平台所采用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从左到右分别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这三个层次彼此隔离, 相互独立, 彼此通过接口实现互访。

这三个层次的主要功能如下:

表示层:这一个层次是用户能直观看到的一层, 其负责用户与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 本平台的表示层因用户角色的不同而不同, 普通游客所能访问的表示层是提供课程资源信息的一系列页面, 比如课程授课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内容, 即所述平台的前台页面;审核人所能访问的是前台发布信息审核页面及前台页面;系统管理员所访问的表示层是前台页面, 以及除前台发布信息审核页面以外的, 负责课程资源信息发布、管理、共享的一系列页面, 即所述平台的后台管理页面。

业务逻辑层:这一层次中定义了所有与系统业务功能有关的组件, 如前台栏目管理、前台导航管理、管理员登录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库维护等组件, 这一层次根据表示层的请求执行和解释页面, 如遇到对数据库访问的请求, 则通过调用数据访问层的相关接口来实现。

数据访问层:这个层次的主要功能是对后台数据库进行访问操作, 包括数据的查询、写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这一层次中定义了所有对数据库访问的类与接口。

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三层体系结构的构建是离不开校园网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相关数据标准的, 只有依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构建本平台后台数据库的数据字典, 才能实现本平台同校园网中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 从而避免校园网中“信息孤岛”的发生。

平台框架结构设计

本平台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如下模块, 如图2所示, 系统分为前台用户接口和后台管理两部分。前台用户接口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页面显示模块, 后台管理包括前台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前台信息审核子系统三部分。

前台用户接口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所述:

数据采集模块:这一模块通过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相应接口, 从数据库中采集应在前台显示的信息, 比如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 并将上述信息发送到页面显示模块。

页面显示模块:这一模块通过接收数据采集模块所发送的信息, 并按照管理员的设定要求, 将上述信息显示在页面模板的相应位置, 并最终生成显示页面供用户浏览。

后台管理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所述:

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系统基本管理模块、系统登录管理模块、数据共享管理模块、数据库维护模块。其中系统基本管理模块包括系统参数选项、上传文件设定、登录日志查询三个功能;系统登录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员信息注册、管理员信息查询、管理员密码修改、审核人信息注册、审核人信息查询五个功能;数据共享管理模块包括开启对外数据共享和开启内部数据同步更新两个功能, 这其中对外数据共享指的是课程资源信息对于校园网中其它应用系统的共享, 主要通过Web Service实现, 而内部数据同步更新指的是校园网中其它应用系统对于本平台的数据共享, 比如本平台中某一管理员的职称现在是讲师, 当人事信息系统中他的职称晋升为副教授时, 可以同步更新到本平台, 主要通过数据库中的触发器实现;数据库维护模块包括数据库备份和数据库还原两个功能。

前台管理子系统:包括前台参数选项模块、前台栏目管理模块、前台链接管理模块、前台导航管理模块、前台栏目分配管理模块、图片切换管理模块、信息发布管理模块。其中前台参数选项模块主要包括前台页面中图片切换、栏目、导航栏等的相关设定;前台栏目管理模块包括创建新的栏目和栏目信息查询两个功能, 这里的栏目指的是可以在前台页面显示的栏目, 比如课程介绍、视频专区、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等栏目;前台链接管理模块包括创建新的链接和链接信息查询两个功能, 主要用来创建可以在前台页面显示的超级链接;前台导航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分配在前台导航栏中显示的栏目或链接标题;前台栏目分配管理模块用来为前台页面模板中不同的区域动态分配所要显示的栏目或链接内容;图片切换管理模块包括图片切换创建和图片切换查询两个功能, 用于创建前台页面中图片列表的切换信息;信息发布管理模块包括发布新的信息和信息发布查询两个功能, 用于向前台页面指定栏目中发布、修改、删除指定的信息。

前台信息审核子系统:包括审核信息查询模块、信息发布审核模块、审核结果查看修改模块。其中审核信息查询模块用来查询已经分配给审核人的未审核或已经审核的文章信息;信息发布审核模块用来对前台所要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结果查看修改模块用来对查看已经审核完毕信息的审核状态或对审核完毕的信息进行重新审核。

结束语

本文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系统模型, 并设计了平台的系统框架结构, 对于该平台系统模型的研究与实现必将有助于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资源集中管理与网络共享, 推动高校课程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5

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以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新疆林业科技信息网为平台,以新疆林业科学研究、科技成果推广、技术服务、科学普及为重点,按照科技期刊库、科技文献库、科技成果库、政策法规库、技术标准库、科技专家库等分类,以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方法为手段,建设新疆林业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借以实现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为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和林业科技快速发展提供一条信息化高速公路.

作 者:刘红波 李子宁 郑朝晖 LIU Hong-bo LI Zi-ning ZHENG Zhao-hui  作者单位: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63 刊 名:河北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13(1) 分类号:G203 关键词:新疆林业科技   信息资源共享   数据库建设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6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弊端,提出了“以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为基础的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进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措施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网络共享平台信息化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9-0052-03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介绍

1.高校教育信息化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技术路线。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在开放教育观的指导下,依托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使整个教育系统从宏观教育规划、战略、管理到微观学习环境、学习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模式,全面实现信息化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应用。同时,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网络课程资源是信息时代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2.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是各级各类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它已经深入课堂,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深层次的问题:

(1)高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据调查,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尚有1/3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许多高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甚至远远低于学生。

(2)应用效果不佳,没有将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没有真正促进教学改革。据对不同类型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统计,有65.5%的学生认为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有些教师即使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授课,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们既丢失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没有建立起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

(3)课程资源贫乏且适用性差。许多教师备课时还要花大量精力做一些低层次、重复的课件,没有充分的、优质的资源可以共享。网络课程资源贫乏加之质量较差,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

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措施

针对我校网络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缺陷,我校在2004年就提出了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策略:按照硬件成网、软件配套、资源整合、应用第一的思路,以统一的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网络环境下适应现代教育理论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应用和共享为途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促进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整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形成。

1.以课程建设为主导,加强网络共享平台建设

建立统一的门户体系,建立统一的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课程建设。我校十分重视课程平台开发和应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网络共享的平台。

(1)教学资源中心平台

教学资源中心为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统一的门户体系,将全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统一到一个入口, 提供不同身份的角色访问。

(2)课程中心平台

课程中心旨在为我校的课程管理、课程展示、课程建设及各位教师的备课、交流、学习和师生互动等提供一个良好的统一平台。此平台为全校建设网络信息化课程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已经作为我校网络学院远程教学的支撑平台使用,如图1所示。

(3)双语教学中心平台

双语教学中心是学校专门对开展双语课程教学开发的平台,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特殊的双语在线课堂,通过中英文展示双语课程,构造师生共同学习及互动教与学模式。双语教学平台的良好功能取得了兄弟院校的良好评价,目前已推广到广州体育学院使用,如图2所示。

(4)网络课程平台

网络课程平台是按照网络课程建设的理念,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使先进的教学理论得以实施,形成丰富有效的多种教学模式而设计的平台。

(5)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

该平台是为教师备课提供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平台,包括网络教材、视频、图片、文本等教学资源。

(6)南方医科大学“151”工程网站

为学校申报、建设、管理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设计的网站。

(7)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站

为学校精品课程申报、展示提供的统一平台。

(8)南方医科大学课堂录播系统

课堂录播系统与8套课堂自动录播系统相联,为学校课程全自动录播、远程上课使用的系统。

2.以资源建设为主体,配套开发优质课程

教学离不开课程的建设,同时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更强调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1)课程的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我们利用课程中心,对课程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网络化。目前,我们已将全校200门本科必修课程和100多门公共选修课的信息全部规范化、网络化,并逐步加强网上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论坛等功能的应用。

(2)双语课程的建设

双语课程中心同时显示课程的师资力量、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内容、考试样卷、教学资料(教材、动画、录像),同时设立有课程答疑的师生互动平台,目前已经建立双语课程54门。

在我校2007年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双语教学和双语课程建设的质量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特别称赞,认为双语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是我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3)网络课程的建设

南方医科大学网络课程是2006年立项的校级教学成果孕育项目,目的是加快建设我校的网络教学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共建,积累沉淀,传承发展,成为大学宝贵的知识资产。

在教育技术中心自主开发的网络课程平台的支持下,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全校各学科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目前,已经开课单位有20个,已建立网络课程36门,有网上视频教学资源602个。

(4)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校从2005年开始参与申报精品课程,教育技术中心协助各学科多次举行“精品课程建设论坛”、“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培训”等。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校级精品课程35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大促进课程与团队的建设。

(5)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的建设

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是指在“十五”期间广东省高校建设100个教学专题网站,50个学科教学资源库,100项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试验研究。我校申报的“151工程”项目中标28项,其中专业资源库7个;专题学习网站15个;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实验研究6项。在2008年1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151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中,我校选送的“151工程”项目获奖7项。

3.以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线,加强立体化教材和课件开发

多媒体制作技术是我校的优势,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科开发了大量优秀的视听教材和动漫课件。

四年来,正式出版电视教材20余部,多部电视教材获得全国大奖。以医学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制作的电视教材《肿瘤分子靶向治疗》2005年获得由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教影视协会联合颁发的科教影视学术(医药卫生类)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参加了2006年在芬兰举办的全球优秀科教影像制品展,还是唯一一部在开幕式上播放的中国科教影视片。

4.以统一平台、统一培训为主轴,强化网络信息化资源应用

为了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在应用推广上学校通过统一组织和专门培训等方式积极推进。我校组织教育技术培训1500多人次,各种平台的使用培训1000多人次。通过项目的建设、培训,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改进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效果

1.使我校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取得飞跃性的发展

它基本实现了硬件成网、软件配套、资源整合、应用第一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其结构如图3所示。

2.网络信息化资源平台和课程资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把以网络资源平台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实现整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首先,变演播式教学方式为师生、生生的互动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的自主学习品质。

其次,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可以课前利用网络搜集资源,教师可以课内提供资源,进行有机拓展。或布置任务,课外延伸。

最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与新型的教育理论结合,促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推广,如“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等在教师的教学中不断深入推广,相关教学改革的成果也促进了我校48门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经验的总结出版了专著3部,发表论文15篇、完成教改课题9项。

参考文献:

[1]高连哥.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课程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87-91.

[2]张守荣,张静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07(4):140-142.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7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在新校区建设校园网, 要求不仅满足师生上网需要, 更要保证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项目具有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

1 校园网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校搬迁至新校区, 其校园网需要重新规划, 这给该校对全校校园网规划的研究创造了契机。

该校老校区校园网存在几个问题: (1) 老式楼房缺乏网络弱电设计, 所有信息点位都是走明线, 并且修修补补, 影响网络进一步扩展; (2) 网络建设仅仅是满足师生上网需求, 在对教育教学的支援方面未做更多考虑; (3) 未建设安全防护设备及体系, 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4) 运维管理团队建设不足, 影响了校园网运行。

学校在搬迁前成立教育信息化办公室, 并强化其职能, 负责信息化相关业务。新校区建设时, 信息化办公室根据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思路, 确立教育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新校区建设不仅需要解决老校区存在的问题, 还要保证该校教育私有云、虚拟化、共享型教育资源平台、新型多媒体教学方式等高速可靠运行。

新校区建设应实现: (1) 万兆主干、千兆桌面, 所有办公楼、教学楼、实训室、食堂、图书馆都需要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到位; (2) 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网络环境, 支撑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自主研发的共享型教学资源等; (3) 承载IP广播、监控、一卡通、多媒体教室网络控制等业务的基础网络, 并实现与办公网络互联互通; (4) 较为完备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5) 较为科学的运维团队和制度。

2 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网络设计与实践

根据需求, 新校区网络方案将以高可用、高性能、高安全、良好拓展性、可管理为原则, 采用分区域、模块化设计方式。

经过多次研究讨论, 由于学校业务的繁杂性, 最终确定校园网还是采用典型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层结构, 只是在VLAN划分上更加细致, 减少区域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配置更加详细的ACL, 将专用业务网络与办公、学生网络隔离开。

2.1 核心层设计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核心层采用了两台H3C的10508 为IRF2, 实现网络中心枢纽均衡负载和网络冗余, 该设备是插板式设备, 管理方便, 扩展性强。设备上配置了24 口万兆板卡, 保证全校所有单体楼的汇聚均为万兆接口, 配置千兆板卡解决核心与部分需求不高的区域网络连接, 配置IPS板卡有效提供安全性能, 配置负载均衡板卡解决多运营商线路的链路均衡等问题。出口设备未采用路由器, 而是直接使用高性能防火墙H3C M9006 为策略实现路由功能, 该设备为插板式设备, 可扩展性强, 配置了16 个光口、8 个复用电口、2 个万兆口, 满足了多运营商的多种带宽链路连接需求, 配置40G交换背板和高性能防火墙板卡, 保证开启安全防护后不成为出口设备的瓶颈。核心交换机预留了3 块插板位, 为以后业务扩展留下升级空间。

2.2 汇聚层设计

学校每个单体楼均设置了进线间, 进线间由万兆24 芯单模连接至中心机房, 8 芯单模连接至单体楼配置交换机的弱电井。汇聚层采用了H3C 5800F交换机, 配置24 个千兆电口, 4 个万兆电口, 万兆光口连接至核心, 千兆光口连接到接入层交换机, 保证链路稳定性和高速率。部分信息点少的单体楼, 如军体楼、学生活动中心、校区建设指挥部等只有一台交换机, 直接连接至中心机房汇聚交换或者核心的千兆光口,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2.3 接入层设计

校园网内有线网络采用了H3C E528千兆级接入交换机, 配置24 个电口, 4 个千兆光口, 双光口聚合至汇聚交换机, 在保证千兆到桌面的同时, 也保证上行链路容量。无线网络则采用了带POE的千兆接入交换机, 连接AP, 光纤上行至汇聚交换机。

对网络构架设计与实施, 打下了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

3 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网络安全设计与实践

校园网一旦建立后, 学校将形成极大内部资源网, 不仅有上万人通过内网访问, 也有大量人通过外网访问, 访问内容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校园网基础硬件搭建的同时, 还应特别重视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是一个体系结构, 涉及各个方面, 包括人员、设备、信息流向、访问关键点, 无论是物理层还是应用层, 都要精细考虑。

网络安全首先要部署足够的安全设备, 学校配置了IPS、防火墙、行为管理、流量控制等设备, 在服务器区部署了数据中心下一代防火墙。这些安全设备能够防护绝大部分已知攻击, 最大限度保证系统安全。

安全设备部署完成后, 在安全策略上也要精细设计。学校在重要设备上配置了大量ACL, 如:设备只能远程管理网段IP;一卡通和监控只能管理段和业务部门单向访问;无需内网或者外网访问的服务器IP, 直接限制为管理网段才能访问;工作人员在家时, 只有合法VPN用户才能拨号进入网络管理设备等规则。确保最大限度保证校园网安全。

详细的VLAN划分也非常重要。学校的VLAN设计吸取了老校区的一些经验, 每半层楼就划分了一个VLAN, 将VLAN划分得非常细, 这样既保证了办公区同一个办公室之间打印机共享等服务正常运行, 也较好地避免了广播风暴和ARP等病毒的影响。同时, 较细的VLAN划分也能更好控制各个区域在校园网内的权限。

4 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网络高并发解决方案设计与实践

处于校园网核心区的服务器区是整个网络重要区域, 它提供了服务于学校信息化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各种业务系统。在新校区使用了4 台4 路16 核的服务器、两台高性能存储器实现了服务器虚拟化, 将所有业务系统迁移至虚拟机上, 并构架了私有云。迁移后腾出的老旧服务器则安装了大量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项目的实训软件, 使用应用虚拟化, 将这些实训软件发布到内网上, 师生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这些实训软件。

为了保证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的大流量、高并发访问, 服务器区利用旧的H3C 7506E作为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 交换能力强, 避免出现瓶颈。同时配备了负载均衡设备, 该设备能检测到某台后端服务器访问流量, 当流量过大时, 则自动将后面的连接切换到其他服务器, 配合服务器虚拟化, 最大发挥了该设备的作用。

负载均衡和服务器虚拟化基本上解决了上万人教务选课、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高并发访问的需求。

5 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网络运维保障设计与实践

校园网建设完成后, 将进入日常运维阶段。高校网络运维具有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广、业务系统繁多、维护难度大等特点, 加上运维人员缺乏, 成为一大难题。

经过参考一些学校的运维经验, 学校采购了H3C IMC管理平台, 将全校的信息系统和交换机纳入管理平台, 可以实现预警和实时报警, 较为快速的定位。在校园网建设初期, 要求承建商完工时必须制作完整的综合布线、交换机配置的书面和电子文档, 并且将文档存放在私有云上, 供管理团队共享, 避免文档丢失。组建全职人员和兼职学生构建三级运维梯队, 一级为网络开户、日常账号故障、报修等, 二级一般处理接入层级别的故障, 三级为核心技术团队, 负责处理汇聚层以上的故障, 同时与前两级梯队协同工作, 从而建立完整的运维机制, 形成完整的运维闭环。目前, 该运维机制保证了学校校园网, 特别是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的正常运行。

6 结语

通过对学校新校区校园网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保障了学校网络、业务系统等正常高效运行, 构建了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运行所需基础网络, 实现了项目的正常实施。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笔者也将向更多的高校交流学习, 以便推动高校的网络运行水平、管理水平、运维水平走上更高的台阶。

摘要: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型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项目中, 基于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 设计和实践基础网络。笔者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探讨在高职教育中, 如何将网络建设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度结合, 使网络真正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关键词:网络,高职,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力.高校校园网设计与安全分析[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4 (5) .

[2]梁志强.对校园网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的介绍[J].考试周刊, 2009 (33) .

[3]邹丽英, 孙小权.浅谈校园网络规划中的安全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

[4]胡秀建, 王浩.廉祥丽, 等.Linux集群下的校园网络负载均衡方案[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 (8) .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8

一、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1. 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加快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现代档案管理体系的客观需要。

2010年10月27日至28日, 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会上指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基础工程, 是反映广大农民迫切愿望的一项民心工程, 是反映农村档案工作新方向的一项带动性工程, 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作为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就是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 建立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应用机制, 推进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步伐。“十二五”期间, 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共享工作要以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载体, 做好农村各级档案馆 (室) 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服务、数据同步接口服务、资源定期发送服务、数据适时更新服务, 不断提升农村档案资源配置与管理水平, 丰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 利用网站上传开放档案目录或开放档案全文, 实现档案远程利用。

2. 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转变档案服务方式, 加强农村政务公开、密切农村基层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关系的有效措施。

我国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 各级档案信息部门存在于相应各级政府机关内部, 农民群众查询档案极不方便。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各级农村档案部门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 把贴近农民实际需求的农村政策文件、政府公开信息、馆藏档案资料等上传到网上, 农民通过互联网在家就可以查阅所需档案信息。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与政府电子政务系统无缝链接, 对电子政务系统中已有的文件资料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对涉农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统一提供利用, 为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有序、权威全面、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 真正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搭建起政府和农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树立起政府良好的形象。

二、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可行性

1.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为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美好前景, 海量存贮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人们集中管理电子文件提供了可能;大容量硬盘和磁盘阵列等为电子文件的生成、归档提供了基础;磁带与光盘备份技术的推陈出新为电子文件的脱机备份与物理归档打开了方便之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以及应用软件对于数据兼容性的发展取向, 为电子文件在不同平台上的创建、读写与传递创造了条件;网络互联及带宽的高增长为电子文件的广泛利用提供了舞台。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 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搭建了平台。目前, 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党政办公内外专网, 联通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覆盖全国,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依托各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 成为电子政务系统的配套项目来实施。这样既可以节约投资, 又可以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

2. 国家档案局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008年, 国家档案局提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并把它作为农村农业档案工作一项新任务。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指出, “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10月, 国家档案局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 会上确定, 在“十二五”期间, 国家档案局将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作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 也作为全国档案工作的一个亮点来抓,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 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和实质性进展。具体地说, 就是要争取在全国90%左右的农村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 其中, 确保东部地区省份有80%左右、中部地区省份有60%左右、西部地区省份有40%左右的乡镇和村, 要实现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

3. 农村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目前, 全国已经全面启动农村信息化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也都提高了对农村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狠抓农村档案资源建设, 从农民群众身边产生的, 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 在采集整合档案馆、乡镇、行政村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 积极与民政、农业、林业、水利、社保、公安、卫生等部门联合, 实现有关涉农、涉民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共享, 构建尽可能覆盖农村各方面和广大农民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库。同时, 全国正在推进涉农档案专题目录的数字化和上网工作, 推进各级政府公开信息在农村的网上查询工作, 推进农村档案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平台建设, 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三、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原则

1.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各地根据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可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建设, 逐步使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趋于完善。

2. 坚持业务驱动、发展导向原则。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包括档案数据库建设、信息查询系统建设、网站建设、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等基础应用系统建设, 集中整合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共享软、硬件资源, 统筹全网安全保密设施建设, 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各级档案部门之间共享, 全国农村群众和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信息中心平台实现共享。

3. 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既能满足目前需求、又能兼顾长期发展和扩展的需要, 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选择业界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产品。

四、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几点建议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通过3~5年建设, 建成面向为全国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生活服务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根据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总体进度, 可采取分为筹备、全面建设和完善提高三个阶段, 各阶段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

1. 筹备阶段主要任务。

一要示范带动, 夯实基层农村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础。各省按照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下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 (档发[2010]3号) 文件精神, 加大农村档案建设人、财、物、政策投入力度, 切实抓好农村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对经济条件好、档案管理基础好的县,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 实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目标。加强和督促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建设工作,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狠抓人才储备, 强化县、乡、村三级档案人员培训机制。“加强档案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不断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省级档案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县级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 提高其业务水平。乡级档案部门也要定期对农村基层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熟悉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系统软件, 能管理与维护系统, 排除一般故障, 进行日常维护, 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要科学论证, 争取项目, 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纳入全国农村信息化工程、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部分指出, 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和应用, 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力争使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实现覆盖最大化、政务网络化、应用平民化、效果最优化, 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问题。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 (国办函[2011]99号) 提出, 在全国选择100个县 (市、区) 开展试点工作, 用一年左右时间,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因此, 各省县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 争取多方面支持, 力争将其纳入全国农村信息化工程、电子政务系统重点项目建设中。

2. 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

一要全面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传统的公文、档案管理对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人们接收、处理、传递信息方式的不断变化, 而由物质实体变成信息产品。”根据地方农村档案需求进行部署, 各省档案主管部门要统一购买或开发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无偿提供给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所有涉农部门要统一采用主流的xml数据格式、Web service传递方式, 完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集成, 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网上自动、实时归档。

二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加强主要涉农部门档案工作, 帮助并督促他们把大量涉及民生的档案及时归档并尽快予以数字化, 及时提供数字化信息。各省、县要加强乡镇档案室的建设, 赋予其档案信息整合的管理权限, 成立乡镇档案数字加工点, 及时提供数字化信息。同时要积极推进村级建档工作, 确保村村建档。条件较好的村可以设立基层数字加工点, 条件较差的村可以实行“村档乡镇数字加工”。

三要初步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中心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是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中心安全体系分为三部分, 包括电子数据链接及网络访问安全体系、数据存储安全体系和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安全体系。

四要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支撑保障体系。各省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合理确定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规模和水平, 做到功能齐全, 设施完善, 经济实用, 满足档案利用工作实际需要。选择能够满足大型网络环境的数据交换、存储、安全防御需求的交换机、服务器配置、防火墙、磁盘阵列系统、数据备份系统、UPS、病毒软件, 采用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消防与气体灭火系统和智能密集架控制系统, 规范布线局域网络, 合理配置计算机、高速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现代办公设备。

3. 完善提升阶段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覆盖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全流程的农村综合档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全面实施农村档案业务优化与重组, 实现农村基层档案管理集成化、信息化, 实现档案收集和服务利用网络化、自动化, 全面提升农村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形成与信息中心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构建丰富、完善、优化的农村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农村档案数字化工作要突出重点, 优先数字化那些与农民群众利益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档案, 比如婚姻、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低保、林权档案等。”形成覆盖全国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数字档案资源数据库, 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发展提供档案信息资源保障。

三是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档案开发、服务利用体系。加强农村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 深度挖掘农村档案史料为现实服务的巨大潜在价值。转变以人工服务为主为以自动服务为主, 转变以各地分散服务为主为以远程服务为主的多元化服务模式, 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四是构建全方位的信息中心档案资源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保管、存储管理基地和数据备份、恢复中心建设, 加强改善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利用手段, 形成涵盖网络、资源、机房、库房的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沈耀东.浅谈“参公”管理后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档案, 2010 (4)

[2].王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的矛盾[J].北京档案, 1997 (12)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9

一、网络平台的学习特点

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是以互联网环境作为新的教学环境,以自主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因此网络平台下的教学可以体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激发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网络平台的学习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形式上讲。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Web2.0开发的,具有互联网的参与性、自由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其构建的形式可以分为完全的网络课程教学和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两种。完全的网络课程教学使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完全来源于网络,其学习过程也全部依赖于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的参与性和交互性实现教与学的互通;而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课外辅助,通过网络平台的课外辅助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的有效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2.从功能上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通过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网络的参与性和实时性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开展互动交流。[1]不论是完全的网络课程教学还是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都是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式课堂,引入外部教学能量和教学资源,使“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式学习”,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变成创新型个性化教育活动。

3.从效果上讲。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是聚集优秀的教师队伍,创设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情境和途径,用于实现实践中的教学和研究,为教师提供得力的教学助手和工具,给学习者提供探究创新的学习平台,实现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架设从被动性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过渡的桥梁,帮助学习者实现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网络学习为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提供依据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此,利用网络平台的学习行为更多的是学习者通过网络环境自发进行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让学习者的刺激和反应通过与网络环境的交互融通,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延伸。[2]

首先,在数字化课程资源方面。学习环境不再是传统的教室,而是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和数字化的课程信息资源。因此,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能力,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链接的形式建设资源共享库,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种“向前迈一步”就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激情,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实时的交流沟通方面。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行为缺少了传统学习过程中面对面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因此在网络学习上就需要对教学中的这部分能力进行设计和开发。在实际构建中,既可以实时通讯软件或者BBS论坛,建立群及讨论组,促进学习者的协作式学习,还可以建立像游戏大厅一样的学习大厅,使学习者之间进行实时交流与探讨,同时也可以建立像新闻评论一样的跟帖模式,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在教学模式的改变方面。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网络为辅的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配合课堂教学而设计网络平台的学习行为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和延伸。因此,作为课堂教学辅助的网络平台,在构建网络课程时要集中优势资源,将与教学过程中相关的大量学习资源分类,为学习者提供课前的学习支持和课后延伸,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构建网络课程资源交互共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展开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网络课程资源交互共享作为一种信息量密集的教育产品,不仅需要参与者具有相关的网络开发专业技能,同时需要设计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技能,是新教学理念和新教育技术的结合,因此,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3]

1.协同合作消除技术瓶颈。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开发涉及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不仅仅需要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理论做支撑,而且更需要懂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的辅助人员参与。因此构建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首先需要信息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协同合作,通过开展座谈交流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经验,搜集系统改进需求并及时反馈等,消除课程资源建设中出现的技术瓶颈,为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协同合作关系如图所示。

2.打造以学习者为主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资源是否能够吸引学习者主动学习,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平台。目前网络上课程资源的建设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框架基本上按照首页、课程介绍、教学资源、授课实况、习题库、课程互动等固定模式进行建设,网络课程模式几乎千篇一律,缺乏学科建设的特色和设计的人性化,导致学习者在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学习课程时动力不足,缺乏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因此,在考虑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整合现有各种教学资源,打造一个以学习者学习为主的个性化学习平台。这个学习平台提供一个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开发和完善人性化的交互共享设计。网络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其交互性和共享性是网络教学平台的特色优势。交互共享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需求。在使用网络资源共享库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及时交流学习心得和解答困惑,还可以根据对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库的运行提出改善性建议,通过相互交流来达到共同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目的,使得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构建网络课程资源交互共享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建设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做到明确目标、整体规划、协同合作、精心设计、师生参与和及时反馈,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只有对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充分整合,完善网络课程资源的特色功能,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高校本科的教育教学。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本文在分析网络平台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学习行为的改变对构建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影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地研究并分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

关键词:网络平台,学习行为,交互共享

参考文献

[1]徐书克,杜龙兵.基于课程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东化工,2013,(1):139,145.

[2]王鹰,刘中宇.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高教论坛,2011,(3):100-102.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10

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在知识获取,网络化环境下的网络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明显,这个为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建立起了门类较多的诸如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数据库,但囿于观念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诸多因素,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不能够达到设计网络资源共享的预期目标。

云计算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寻求获取更多信息资源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云计算”不是一个具体的计算模型,而是一种信息(包括各种资源)共享和使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可以可靠地获取和存储数据,并且能够使用计算模型下的强大计算能力。依此,我们可以探索出一种新的网络平台共享模型,来激发人们对于网络资源共享的有效使用。

1 云计算与网络平台共享资源

1.1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云计算”模型的简图,如图1所示。

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1.2 云计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2.1资源配置动态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划分或释放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当增加一个需求时,可通过增加可用的资源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快速弹性提供;如果用户不再使用这部分资源时,可释放这些资源。云计算为客户提供的这种能力是无限的,实现了IT资源利用的可扩展性。

1.2.2需求服务自助化。云计算为客户提供自助化的资源服务,用户无需同提供商交互就可自动得到自助的计算资源能力。同时云系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应用服务目录,客户可采用自助方式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1.2.3以网络为中心——云计算的组件和整体构架由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存在于网络中,同时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而客户可借助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标准的应用实现对网络的访问,从而使得云计算的服务无处不在。

1.2.4服务可计量化。在提供云服务过程中,针对客户不同的服务类型,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自动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即资源的使用可被监测和控制,是一种即付即用的服务模式。

1.2.5资源的池化和透明化——对云服务的提供者而言,各种底层资源(计算、储存、网络、资源逻辑等)的异构性(如果存在某种异构性)被屏蔽,边界被打破,所有的资源可以被统一管理和调度,成为所谓的“资源池”,从而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对用户而言,这些资源是透明的,无限大的,用户无须了解内部结构,只关心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即可。

1.3 目前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层次

根据需要的方式和内容不一,目前云计算可以提供三种服务层次,即基础设施即服务(Iaa 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 S-Platform-as-a-Service)和软件即服务(Saa S-Software-as-a-Service)。

Iaa S类似于OSI模型的底四层,在本层次提供给用户基础性的服务,包括虚拟机的调度、存储分配、网络连接、负载均衡以及防火墙等服务,本层次也是系统软件运行的基础层。

Paa S类似于OSI模型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用户可以通过本层次的服务方便调度Iaa S提供给用户的可用计算机资源,在本层次观测到的计算资源具有虚拟机的类似功能。

Saa S层对应到OSI的应用层,在本层次用户可以在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云模型提供的资源,通过Web使用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软件做适当的设置,但这种设置是有限制的。图2给出,云计算服务层次与OSI模型的对照关系。

2 网络教育共享资源的现状分析

2.1 由于地域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人们对网络共享资源的获取也存在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东部地区发达,相关的设施建设较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获取条件就不是很成熟;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明显,人们对于网络平台资源的认识和观念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2.2 网络共享资源建设总体质量欠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共享资源的建设步伐也逐步加快,但是目前的网络共享资源存在质量上的欠缺,主要表现在:网络资源制作水平不高,很多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在建设的时候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建设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的可操作性不够好,资源的可交互性差等问题。

2.3 网络共享资源的使用者的培训跟不上资源的建设速度

目前网络资源的数量不少,但是真正能够使用这些资源并且能够达到资源建设初衷的使用情况不够理想,问题主要在,资源的使用者的软教育跟不上节奏,硬件设施一般是跟上节奏的。

2.4 网络共享资源的分类不够清晰

目前网络平台共享资源数量纷杂,对资源的分类界限不是很清晰,导致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在访问云计算模型下的共享资源时不知如何下手。

针对上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建设模型。

3 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建设模型

3.1 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结构模型

针对上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结构模型。在这种模型中,通过整合网络上存有的共享资源,从而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建立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结构如图3所示。

在以上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建设架构中,主要由平台使用者,用户管理中心,资源整合中心,资源中心,WEB门户和分散的资源节点群组成。资源中心是网络共享资源平台资源的来源,分散节点群按照资源中心的资源类别负载适当的资源,资源整合中心将根据来自WEB的访问数据及时调整共享平台资源的分配,用户管理中心将负责管理访问资源平台的用户,对用户的注册,访问权限等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上多角色,分任务的管理平台体系,能够实现网络共享资源的有效使用。

3.2 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体系模型(图4)

3.2.1 服务层

服务层处在体系模型的底层,本层次提供模型对外服务的基础环节,包括硬件资源和共享的基础网络资源平台数据,比如网络学习课件,网络环境下的在线测试系统等。本层次的资源可以按照共享平台结构的资源整合中心的调度完成资源在节点群中的布置,做到资源分门别类,减少冗余度,提高访问资源的效率。

3.2.2 管理层

管理层处在服务层的上一级,负责管理服务层能够提供的服务和资源,本层次对资源的调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负责管理来自于应用层的各种对资源使用的申请,具体的功能包括:安全管理、检测管理、注册管理、存储管理和诸如协作方面的管理,同时还对上层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3.2.3 应用层

本层次提供给用户各种资源的直接使用,同时也提供给使用者有力的工具支持,在本层次做到了资源使用者和开发者的从分结合,从而使云计算的功能在本层次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4 结束语

网络环境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更好地服务平台的使用者,是一个长期要面对的问题,受限于网络资源的不均衡,网络资源使用者的不同等多因素,使得当下网络资源共享不能够做到高效,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资源共享模型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作了很好的尝试,但是模型还不够完善,对网络中的突发事件考虑不够,但是为云计算在网络资源共享方面提供了好的思路。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模式也逐渐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正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有价值信息的途径转向于媒体,特别是网络。本文首先介绍目前“云计算”的相关定义、特点及应用情况,其次介绍“云计算”模型在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地位,最后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模型。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共享,虚拟现实,网格

参考文献

[1]杨思炜等.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5),22-23

[2]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5

[3]Brad Wheeler,Shelton Waggener.A solution ofmanucturingresources sharing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C].EDUCAUSE Renew,2009(11/12):52—67

[4]万明义.浅谈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J].甘肃农业,2006,7:205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 高职教育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65-01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教育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这一指导思想,强调要全面的推进我国高校的各类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解决教学投入的重复性,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高效利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使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特点的高校把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技术以共享平台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满足社会的各项学习要求。

1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根据河北省人才培养规划要求以及目前教育资源建设的不足把具有优秀专家组成的名师所承担的优秀课程资料集合起来提供给社会各类学生,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的一个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实现了现代教育发展下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精品课程的知识互补,充分提高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平台有别于以前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加入了各学科名师专家团的管理模式,教育机构根据不同学科的进行分析调研,注意培养优秀的教师资源,并制定科学评价体系,评选出优秀的师资力量,把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学科专家团,优质教学资源的管理由专家团来完成,平台的日常维护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这样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管理混乱的状况。最后,提供在线讨论和留言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聊天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迅速的得出结果,可以采用协作讨论式学习,也可由各类专家建立分类讨论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2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研究的体系结构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但是经过访问这些平台,发现它们共同存在着缺乏有效地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教学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重复建设,优质资源匮乏,交互性不强等问题,这使得资源共享的水平、程度还有不尽人意之处。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由前台课程页面板块和后台管理板块两大部分组成,前台课程板块主要是优质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方便学生进行登录平台系统,查询检索课程资源,高效便捷下载课程资源和上传信息的载体。后台管理板块是根据不同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管理,主要由系统管理员和课程专家管理团组成,系统管理员是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管理,主要对用户信息进行审核,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而专家管理团则是对所属学科评价出的优秀的教学资源成果进行管理,包括教学资源的审核,上传和下载。整个平台的具体模块主要包括:平台管理、用户的注册和登陆、平台主页、优质教学资源信息的检索和浏览、在线交流和留言。其中优质资源信息库是重点建设部分,主要由精选出的具有优秀教学成果的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教学资料组成,资源包括:动画资源、软件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和文字资源等,由专家管理团进行管理,通过包括资源的上传、资源格式自动转换、资源内容的审核、资源的删除、资源的下载等功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在线交流和留言部分是平台自有的类似于QQ或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和百度贴吧留言功能的模块,目的是学生之间可以随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讨论,另外专家在线答疑也可帮助学生快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动性以及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的交流协作能力。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承载体,技术平台建设的关键是教学资源共享硬件与软件配置的统一标准,信息检索与数据库标准等。由于平台服务的对象广泛,不仅包括本校师生还包括校外人员,所以教学资源的读取信息量非常大,在平台的实现中应考虑使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存储技术,以及优秀的网络支持技术,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NET三层构架技术和MVC模式,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个层面,按照MVC模型,逐层开发。在数据低层存储管理中,使用SQL SERVER 2008保证对海量数据存储的稳定性和数据读取速度的要求,提高用户体验度。在具体的开发中,采用ASP.NET作为开发工具,可以考虑先快速整体开发,然后再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3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达到的目标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师生所反映的问题,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一个完善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一個具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内容、目标,它创新了教学手段,改革了教学方法,对于推进终生教育体系有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由于地域不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带来的学习限制,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均衡,协同发展,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4 结语

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能只局限于平台技术的建设,一个优秀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建设,设计丰富多样的优质课程资源。与此同时,相对应的评价机制,管理机制也应该积极跟进,才能保证与促进资源共享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慧颖.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有效利用[J].信息数据共享技术,2011(4).

[2]林敏.浅谈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J].财经管理,2009(6):223-224.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篇12

为什么我们把优化检索效率放在首要解决的问题上呢?我们对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使用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大三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其中一项的的调查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弃使用该平台,四个选项中检索速度慢和检索结果不精确这两个选项分别占据了38%和3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现在的现实应用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优质的教学视频资源,由此对于一个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而言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检索的速度、效率、和准确度的问题了。因此我们把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信息检索的优化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在数据检索上的应用具有以下四点。

(1)非线性:非线性现象大量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大脑的神经网络活动就是属于这种现象。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神经元一般具有两种形态:激活或关闭,在数学上该行为表现为一种离散特性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信息检索所产生的指令数据就是典型的离散信息。这些神经元在一定的闽值控制下进行激活或关闭,由此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具有更好的容错性。

(2)非局限性:由网络化结构来组成的大量神经元网络可以模拟出大脑的非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可以限制对整个系统的无限制遍历,可以更精确的先行定位搜索的范围。单个神经元的特性并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连接却能够决定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

(3)非常定性:在处理检索信息的时候,如果引用神经网络,其本身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可以使其处理各种变化的输入信息,且在处理信息的同时,非线性动力系统也通过迭代过程不断的变化,就可以适应一段时间内检索内容的变化多寡而改变针对某个检索内容的检索效率。

(4)非凸性:由于非凸性可以让检索信息在神经网络中拥有自组织学习的过程,可以达到多个较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可以解释为数学原理,某个特定的状态函数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会决定一个系统所进化的方向。例如检索变量函数的极值对应于系统的结果输出的稳定状态。而非凸性指的是该检索变量函数可以达到的多个极值,所以系统有多个稳定的检索结果,因此这就使系统检索结果具有变化的多样性。神经网络算法有多重类型由于检索的信息需要有反馈所以该文使用有反馈的前向网络即BP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一般是输入层检索目标对输出层的检索结果有反馈信息,使得输出层输出相应的检索结果,而这种类型的网络中对输入层存在反馈信息,用于存储某种模式序列,典型的神经认知机和回归BP网络就属于这种网络类型。

(1)在多级的神经网络中,同级的神经元节点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2)通过相互的权值各级层神经元之间互联,前一层的输入要查询的检索信息是后一层的输出结果。

(3)检索信息从前一层逐层向后一层传递,并没有反向连接信号。

实现BP神经网络检索算法的定义为:

给定M个检索目标,样本输入量X即是,当x∈R并且输出时,我们假设一段时间内的检索目标参数为离散的f(x),如果这个函数具有f(x):R1→Ra性,那么一个级上的节点(神经元)上接受的检索权值向量Z=(z1…zm)∈Rm和阀值θ就可以满足以下公式:

在该文中作为实际输出,通过对上述公式的计算就可以不断的检索出实际的检索目标对应的字段标志参数,完成分类、模式识别或者函数逼近和模拟的任务,最终不断的逼近最优化的值,形成最快捷的检索通路。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BP算法在检索信息时的训练过程总结(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初步得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信息检索的优化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是可行的,在检索优化的过程中在检索效率和准确度上由于神经网络具有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之具备较好的检索性能。

参考文献

[1]陈国良.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80.

[2]蒋宗礼.人工神经网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78.

[3]文继军,王珊.SEEKER:基于关键词的关系数据库信息检索[J].软件学报,2005,16(7):1270-1281.

上一篇: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下一篇:融合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