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精选11篇)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 篇1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由于近几年的连续高校扩招, 受民办院校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得不调整课时, 并且学生基础有限, 使得这门“必修课”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本文针对民办院校的办学特点, 提出针对民办院校大学物理课的现状做必要的改革的建议, 合理的改革是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学物理课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公共基础课, 对于这门课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也始终长期停留在这一层面上。特别是在注重实用技术和经济效益的今天, 大学物理课在学生甚至学校眼里并不是多重要, 认为学习大学物理以后对就业或以后从事专业没什么用处, 也有一些专业课的老师认为, 物理课只是传授基础知识的, 它的作用也只是单纯的为后续专业课做“零件库”的, 所以用什么零件就提供什么零件, 多余的零件自然就没有用, 大学物理课不用讲的太多。专业课用得多的就多讲一些, 用的少的就少讲一些, 不用的内容可以不讲。一些院校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学时由大纲规定的126学时, 已逐渐减为112学时, 甚至更少。所有这些, 都反映出许多人仍然对大学物理课在理工专业中整体的, 系统的地位认识不清。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知识, 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必备的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物理学的系统性和实验知识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对培养从事科技工作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生观都是其他学科所替代不了的。因此, 民办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物理教学。
1.2 教材的局限
随着科技的进步, 新的物理概念、物理实验设备、新的科学分支不断涌现, 物理学随时都在推陈出新。但是, 目前大学物理的教材过于陈旧, 仍旧以经典物理为主, 主要分为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和近代物理等几大部分。其中力学和电磁学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所占篇幅在教材的50%以上, 而近代物理内容不足, 大多数教材对当今物理科学的前沿问题根本没有介绍。
1.3 学生的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 民办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特别是高校扩招后更明显,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 没了升学压力, 学习不认真, 对大学物理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普遍认为物理难学, 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动力不足, 近几年网络迅速发展, 一些学生抵不住诱惑, 经常逃课, 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还有些同学在中学时物理学习不够好, 对物理有厌学情绪, 本以为不是物理专业, 就可以避开物理。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物理规律的灵活运用都比较困难, 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 教学难度大, 教学质量不高, 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目前, 大多数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老师讲, 学生听。方法、过程及考核方式均过于单一,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急剧增加, 导致教师的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等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而且在教学中, 不注重物理思想的培养, 只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大学物理教学变成了物理培训, 有些学校甚至都不能将大学物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2、关于改革的几点想法
2.1 选好教材
选好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是更新大学物理学教学内容的关键之一。在选教材时要多进行比较分析, 选用近代物理知识及物理学前沿内容介绍较多的版本, 尤其是物理知识在相关专业应用较多的科技实例。
2.2 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 教是为了学, 教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好, 不能单纯的填鸭式教学, 应发动学生的主体动性, 利用启发引导, 自学, 讨论的方式进行教育, 使学生在独立探索中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 认识客观世界。在讲授物理知识时, 侧重讲清知识的整体框架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物理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研究方法, 避免单纯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将学生推入纯粹的题海当中, 注重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采用研究式教学法、实验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将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同时增大了信息量, 提高了效率, 活跃了气氛,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3 改革考试的方式
以往的大学物理考试形式比较单一, 一般都是通过一到两次的卷面就决定学生的最后成绩。这样不但考试的随意性很大, 还容易使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 临时抱佛脚。在考试方面,应该做到多种考试方法结合,一方面闭卷笔试,采取试题库考试,另一方面,采取书写小论文,课堂问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增加考试内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促使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心理,提高自觉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我们通过改革各教学环节,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被动的积累知识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使他们充分体会和感受到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发现新知识的乐趣,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今后就业都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大提高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效率的责任感,为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及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针对民办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若干想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盛霞.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姚源卫.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3]王刚.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4]姚兰芳.大学物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 篇2
关键词 民办院校 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高等教育国情决定了,我国民办教育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民办院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学生来源方面与公立学校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在社会承认度上民办院校也不能与公立学校相比。因此,民办院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取得社会的认可,提高民办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对于市场经济如此激烈的我国而言对于民办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一个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我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人才数量还是人才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这种对英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形式,对我国民办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契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 2008 年 5 月 5 日 中国教育报 公布的全国高校数目, 截止 2007 年底,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 1908 所, 独立学院 318 所,其中民办高校 297 所。民办院校的英语教学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地位,在其前面有实力雄厚的一本、二本院校,在其后面还有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民办院校的英语教学面对两面的压力,发展形式极为不利。我国民办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1)全日制普通高校;(2)不同类型高校的其他学科专业;(3)社会偏见;(4)严峻的就业市场。①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国民办院校的英语专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要改革教学模式。
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大了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但是同时也对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单纯的英语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是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但是以往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局限在工科方面即将英语专业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但是很少涉及英语专业和社会科学的结合。这种情况很显然是不合适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是指基础材料——专业,加上增强材料——附加专业及多种技能复合而成,因为新的就业形势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②因此,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不是单纯的英语和技术的结合,而是将社会需要的专业和英语专业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融入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学科。在需要融入的学科中,学科的职业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提高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承认度。
LCCLEB 是英国及国际商会组织唯一证书授予、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性权威考试机构,目前已经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约90个国家设立了考试中心。LCCLEB文秘课程包括基本的写作基础、商务管理和商务实践等三个方面,LCCLEB的宗旨是服务于工商业,因此它与世界各地工商企业界关系密切,所发展设计的百多项考试皆符合公司对员工职业技能的严格要求,其证书的价值在国际上有口皆碑。③可以说,LCCLEB不仅是学生英语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文秘能力的体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入LCCLEB文秘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作为一个民办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加入LCCLEB文秘课程对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将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LCCLEB文秘课程是加强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英语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以下的技能和知识:一是外语专业方面的素质、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扎实的语言(外语和母语)基础知识,熟练地进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习外语的方法等。二是合理的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三是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仅仅开设LCCLEB文秘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拓宽专业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就决定了我们培养的既不是单纯的专才也不是单纯的通才,而是专才和通才良好结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专业口径,在教学实践中拓宽专业口径的做法有: 一是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二是重视专业知识的宽度与深度的合理搭配,三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多重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培养。④
同时加强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这就意味着,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和人进行交流。要想更好的和人交流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实现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个方面是鼓励学生自己去主动的学习非外英语专业的课程。另一个是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非英语专业的课程。但是不管那是一个方面都要注意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外语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中的“根”,是稳定的、不变的,其他辅修专业只是增加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扩展外语这一主要专业的功能和应用范围。”⑤
其次,重视实践教学。英语专业是一个应用性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校教学的局限性,使得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重视是课堂教学,而恰恰你忽略了实践教学。因此,我们要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产学结合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个很好的措施。学校可以和企业相结合,这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最关键的是这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就是改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是教学的指挥棒,决定着教学的发展。传统的试卷考试使得老师和学生重视的都是单纯的知识的学习。而复合型人才就决定了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评估中,我们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践能力。
民办院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只有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才能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只有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本文系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1年校级科研基金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为“民办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市场认同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
注释
① 张福林.民办院校外语人才的定型与培养[J].知识经济,2010(17).
② 任瑞.论工科院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A].李闻海.毕研韬.汉英语言与文化[C].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407.
③ 任瑞.民办学院英语专业新方向探讨[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④⑤王灵玲.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2(1).
参考文献
论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篇3
一、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做法
当前,制约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可以说,如果不能大面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就很难实现。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目的,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我在英语教学中,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突出实践性,重视开发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体思路及做法如下。
1.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明确与否与学生学习进取精神的高低密切相关。明确的学习目标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动力。然而在英语学科上大多数学生都缺少具体的目标,不少学生是因为要考PRETCOB、四级才学,而且一些理科特长突出的学生不肯在英语上多投入精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具体目标至关重要。
2.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热烈。反之,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将会成为一种负担,致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变得沉闷。由于民办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抱有很深的成见和恐惧感,对学习英语大多没有信心,因此在新生入学阶段就必须消除学生心中的阴影和障碍,解除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负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与鼓励学生。给新生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至关重要。教师上课时不应急于拿起教材就上课,而应同学生聊一些和英语相关的话题,从而总结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用身边的例子和生动的事实让他们认识到学好英语的必要性,学好英语才可能会大有前途。
3. 注重课堂教学,扩大学生语言交际环境及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严格执行“精讲多练”,讲课突出重点、难点,练习举一反三;让学生有更多练的机会,追求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大意,同时锻炼他们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的能力。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我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述。这就为学生增加了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学生也由于任务的分化而变得轻松、活跃。此外,还可以同时提供几种任务让学生任选其一,如复述、写课文大意、谈对课文中人或事的看法等。学生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必然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学生不拘一格的回答也可以开拓彼此的思路。
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职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前者是“鱼”,后者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一系列帮助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练习册附有答案,让学生自己做题后自己对答案,对重点及难点给予点拨;学生自己准备演讲、辩论稿;鼓励查字典,翻语法书;安排学生自学,等等。
二、英语教学改革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
1. 增大自我知识含量,提高业务水平。
现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因此,如果英语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后果将不堪设想。
2. 熟练操作电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
电脑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电脑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强烈的文字、图像和音响效果,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和乐趣。用电脑作为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减轻教师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增加教学的拓展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学习使用电脑,掌握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熟练制作教学课件,登陆国际互联网,英语教师得天独厚,占尽天时地利,理当是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的先行者。
3. 完善教学反馈制度,加强教研室内部自检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检测体系是保证教学有序进行的手段。因此应该完善教学反馈制度。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督导专家方面的反馈;二是来自广大学生方面的反馈。二者结合,共同监督。此外,在教研室内部,同事之间相互听课、研讨,也能起到促进交流、提高业务水平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4. 形成具有浓厚学术气氛的研讨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教研室内部所形成浓厚学术气氛也是有效保证检测的环节之一。业务的提高能带动学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能推动教学水准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民办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不断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教研技能。
参考文献
[1]袁镇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学出版社, 2002.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 篇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兴起,之后发展迅猛。二十一世纪更是职业教育的新世纪。但它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起步不久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很多院校也都是边摸索、边总结,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也面临着课程趋向边缘化、课程内容设置随意、课时量不足等种种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是由领导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陈旧、教师的被动消极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出自己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功用,配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高职院校培养出博而专的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价值取向
(一)大学语文的人文价值取向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大学语文以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理性情感和独立的文化视角。
但是,职业教育具有它的市场导向性。高职院校重点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许多人认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实用技术。在种情况下,很多职业院校急功近利,要么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这类功用性强的课程代替《大学语文》,要么认为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差,将大学语文,视为中学语文的延续,基本沿用中学语文的教法,讲课的重点放在段落划分,中心归纳,写作特点上。
市场经济是功利的,但从长远来看,一切功利而又短视的行为都会被功利本身所淘汰,市场需要的是真正的才能,而不仅仅是技能,只有当技能辅之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才是一个健全的、能够真正立身于市场经济大潮而不败的人才。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急功近利,大学语文所传授的应当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大学语文教师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文学用品,用“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注重人的内省,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人文的形式来把握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学生文化素质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更具有深远的价值。
(二)大学语文的功用价值取向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实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较差,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较低。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学语文应该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紧密结合不同专业,提高学生的实用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从而发挥自己的功用价值,为学生将来的就业、转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都重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和功用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二个价值向度,做为职院的大学生,两者更应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应偏颇。做为职业院校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其价值取向也应全面,既要着重强调人文性,也不能忽略功用性。
二、建立高职院校自己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一)模块化教学
我们不妨把大学语文分成三大模块:文学欣赏模块、应用文写作模块和口才训练模块,通过这三个模块的配套学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并且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实用写作基础和一定的口语表达及沟通的能力。I文学欣赏模块。
文学既人学。大学语文要落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情操,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公民。
2.应用文写作模块。
相对于普通本专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偏弱,许多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令人担忧,有的同学甚至连一份简单的请假条都写得错误百出,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也要担负起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一方面从遣词造句等语文基本功着手;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培养一些实用性文体(调查报告、计划、总结等)的写作能力。行政公文的学习以“够用”为度,不必太多。
3.口才训练。
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但在求职时却由于沟通能力差而屡屡失意;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指出我们的毕业生缺乏起码的表达沟通能力。对于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来说,在同等的条件下,是否能顺利进人职场并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口才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一定要从利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才训练。
(二)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仍沿袭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法,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缺乏开拓意识,函待改进。
1.语文基本功与文学素养并举。
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情感的、主观的、个性化的价值判断,教师的角色是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发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体会文学魅力,在感受、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审美悟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发学生的意志,鼓舞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还要担负起提升大学生母语水平的任务。大学语文教师在每模块都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比如,讲授文学欣赏这一模块时,注重讲讲文章结构;上口语训练课时,着重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逻辑性,简练性;应用文写作模块,对于文章的格式(特别是公文)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着重抓学生用词造词方面的毛病,文章层次结构是否清晰的问题。
2.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
这应是我们重点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职业学院强调的是实用性,大学语文也应紧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大学语文的功用性。
例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在美文欣赏模块选取历代的旅游文章进行讲解,口才训练模块则可侧重于旅游口才的内容;面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们口才方面应侧重于训练其推销口才、谈判口才,写作方面则应注重于其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预测报告、说明书等经济文种的写作,而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增加阅读和欣赏部分的内容,夯实其语文基础,而且在写作方面应侧重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等文种的写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从而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丰富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开展课内、课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讨论、辩论、演讲、情境模拟法等方式,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逻辑思维、及口才能力。针对当前文学热点,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认知文学的真正内涵,组织学生开展观看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片、参加文学社、征文等活动,使学生在切身感受文学的美,体会写作的愉快。
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改革 篇5
关键词: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群体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有所认知。一方面,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通过学习氛围设计和渲染后,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真正正融入到英语课堂上来,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中心基础理论。其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人物,并且教师能够通过他们知识学习产生的积极回馈,来认定他们对新知识认知的构建进度。任务型教学模式将构建主义的教学观点充分凸显了出来,切实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学生的需求中定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加轻松。
二、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
2.1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程应用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学习任务完成的动态过程可以称得上是“工作”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工作者(即学生)”需要秉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为了保持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妥善实施,其实践过程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阶梯原则。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群体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更为明确。而教学任务的设定,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阶梯型”的任务布置就是从易到难、由简入繁、层层递进地形成为一个阶梯链,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英语学习中形成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2.真实性原则。语言类学科的教学,一定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英语科目学习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2.2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其中心内容就在于任务的设计上。教师群体要将任务设计和任务本身加以区别。任务的种类可分为无意识任务和潜意识任务,而无意识任务中又包含生活实践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针对于某一特定知识点进行英语课程学习,这种任务设计时,教师就要结合生活实际的一些细节部分,从而开拓教育任务的资源。
如上述观点所论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对真实生活尽可能地开发,让学生结合了自身的实际体验,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教学任务布置的目的在于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认知构架,重点放在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上。站在现代教学环境限制的角度上(包括场地、生活场景以及体验过程的限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更适宜于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所以,高职教师应该在任务设计是掌控好任务比例,保证教学效率的稳定和提升。下一论点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高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三、英语阅读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3.1阅读教学第一阶段,任务准备
3.1.1对阅读材料的背景介绍
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运用不同的介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口述这种一般的叙述方式,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影音方式来播放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记得笔者在介绍有关于电影历史的章节中,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搜集了一些学生年龄阶层比较感兴趣的国外影片的片段,在上课时播放出来。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1.2课前阅读预习的合理安排
课前预习作为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施行方式有一下几种:1.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地安排预习任务,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探究性预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接触到阅读材料之前,对阅读任务有所了解,从而在阅读学习中,调动自身学习思维;3.依据材料难易程度,合理布置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所准备。这几种预习任务的安排,提高学生在阅读课程进行之前的资料搜集能力,同时贴近了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阅读课前预习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独立学习空间,提升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阅读教学第二阶段,任务施行
3.2.1提倡快速阅读,初步掌握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整体进行快速浏览阅读,通过基础阅读能力的运用,大致把握住阅读材料的整体构架,并且在有所掌控的基础上,弄清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对文章的表达意思具备基本的了解。笔者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当中,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时,就会提供一些阅读图文资料,让学生选择与阅读材料关联性大的一副,从而判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给予其阅读的时间是否充分。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采用分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动彼此的学习热情,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分类进行教学。找出最适宜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3.2.2针对学习重点进行提问,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
高职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从课前准备开始着手,依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结合材料重点设置问题。在阅读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强学生的阅读目的性,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文章意义的理解。这个阅读阶段,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逐步培养他们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
3.3阅读教学第三阶段,任务结尾
3.3.1对课文进行复述
材料阅读进行到这一阶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进行阅读教学。比如学生在完成了阅读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材料相关的图片资料或视频,学生在这种渲染氛围中,能够结合掌握的阅读内容进行关联记忆,再通过自己的综合整理,叙述出自我对阅读材料的看法和理解。
3.3.2课后拓展
在阅读材料学习完成之后,教师群体要对课后拓展格外重视,这一阶段除了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外,还能够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的构建。笔者在教授报道类阅读材料时,就会让学生仿照材料模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写资源利用报告或校园生活体验感谢。这类教学任务的布置,能够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拓展自我除了英语阅读以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阅读方面的教学应用能够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动性进行充分调动。通过笔者亲身进行教学实践,从学习情境的创设到学习合作的组织,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我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列. 需求分析对职校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14)
[2]吴明. 如何强化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训练[J]. 辽宁高职学报. 2009(01)
[3]万梅洁. 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策略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05)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 篇6
1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存在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经过笔者的思考和分析, 归纳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短缺和不足, 第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积极性有所欠缺, 第三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时量不够充足, 第四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够突出。
1.1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的短缺和不足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高职人才需求激增, 扩大招生人数, 学生人数倍增, 但是师资力量却没有同步跟得上, 导致师生比例失去平衡。这样必然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 造成教师超负荷工作, 无法令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与此同时, 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来自中专学校, 他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中专时代的教学理念深刻影响着他们, 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即便是有本科、硕士学历的教师, 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英语水平, 但是他们又比较缺乏教学实践, 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 理论知识有余, 实践性不足。
1.2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积极性有所欠缺
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来自于职高对口生、艺术类和体育类学生, 还有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最后一批的补录生。因此, 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差, 英语基础能力也不高,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 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学能力差, 很多也不具备刻苦学习的精神, 特别是大学英语, 高校学生普遍反映是他们的最大弱点, 甚至早产生已放弃学习英语的想法, 出现极大的畏惧和妥协情绪。与此同时,
如今,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开展大学英语教学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完全按照本科缩减版的模式施展教学。这样必然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实际, 假设地认为高职学生应具备高中英语基础, 从而忽略了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 生硬地将较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塞给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自然骤减, 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效率。
1.3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时量不够充足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总学时为180至220课时, 这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的,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是两年, 将总学时分摊到四个学期, 平均每学期只有45到55课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差, 不仅英语词汇量少, 而且英语发音、语法知识等基础知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基本要求, 要在两年内, 平均每学期只有45到55课时, 把广大高职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如此有限的课时是非常有难度的。正所谓“巧妇不能无米之炊”, 再优秀的英语教师面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有限的课时内也无法充足开展有效的教学, 这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进度, 授课难度与授课进度之间的矛盾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4、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生产、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 因此,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加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语言应用能力, 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不仅教学氛围沉闷窒息, 而且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很难达到市场和岗位的要求, 教学改革中关于高职英语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英语作为一种工具, 主要是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服务。涉及大学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学内容涵盖面广, 涉及不同专业但不同专业在专业术语、交流方式和技巧方面都有差异, 英语表达自然有很大不同。所以高职院校里单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市场和学生本身的学习需求,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让大学英语教学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
2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对策
2.1 扩充师资力量, 加强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解决大学英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我们不妨采取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来扩充教师队伍。第一是根据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 让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专业化, 也就是说专门让一部分教师上英语基础课程, 另外一部分教师上英语交际课程, 尽量不要让同一个教师兼任两门课程。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教师的备课量, 从而可以适当地增加教师的上课节数, 与此同时, 这样也能够让教师的英语教学更专业化, 更侧重一方面, 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是聘请校外高水平的英语教学人才。为了进一步扩充教师队伍, 除了全职教师外, 我们也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提供较为优厚待遇, 聘请校外兼职教师, 比如退休的优秀英语教师作为客座教授, 签定协议, 给高职学生长期授课, 也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外籍兼职教师, 在课内课外教授学生英语, 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除了扩充教师队伍以外, 我们还需要加强培训工作,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根据本校教师的水平和基础, 我们需要开展定期的有效教学培训。第一是制定培训工作计划, 扎实落实每个学期的研讨培训工作。
学期放假前, 每个教研室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计划, 并且把下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备课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位英语教师。明确了培训和研讨任务之后, 每一位教师要在学期开始前, 做好教材前两个单元的备课工作, 并且每上一个单元, 教研室组织老师们做“说课”形式的教学培训工作。具体来说, 每一位教师需要在假期内准备好各个单元的备课工作, 开学后,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用“说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简述课堂设计, 然后由其他教师修正补充, 最后集思广益, 总结出该单元的教学施展方案。当这个单元教学完成后, 教研室小组再次开会讨论这个单元教学完成的情况, 记下各位老师的意见。“说课”这种自我培训的模式让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提供一个自省的机制, 定期也需要聘请老教师开展公开课, 让新老教师有切磋的机会, 使得新教师能够吸取老教师的经验, 老教师能够用上新教师的技巧。
2.2 循序渐进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
第一是分阶段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 英语基础能力也不高, 甚至对英语学习出现畏惧情绪。如果高职院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实际, 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 更多学生只会越落越远而最终放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采取分阶段学习, 即高职两年四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时间为过渡、加速、提高和强化等四个阶段。其中, 一、二学期是过渡、加速, 主要任务是复习中学的英语基础知识, 并且逐步向大学英语知识过渡, 加固学生的英语基础, 提高其学习效率。第三、四学期是提高、强化阶段, 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让英语学习变得更轻松, 并且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
第二是分层次教学。
除了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外,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每个个体存在不同的差异性。笔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数据显示同一专业同一自然班的学生对于同一教材, 有18%的学生认为偏难, 还有30%的学生认为偏易;有20%的学生认为教学进度偏快, 还有32%的学生认为进度偏慢。
由此可见, 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 对课程的接受能力自然不同, 这样必然直接影响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此, 我们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 将他们分别编排到不同班级里面, 对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进度和考试测试方面进行针对性重新设计, 目标定位分类和课内教学分类、课外教学分类以及情感激励等多方面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较高层次的学生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或者“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命题进行测试, 较低层次学生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命题进行检测。经过一个阶段的分层次学习之后, 我们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特别是较低层次班级教学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进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2.3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调整大小班、采取多媒体、加强课外延伸。
第一, 科学合理地调整大小班。英语教学要采用大小班结合的方式, 对于偏重理论的英语课程采用大班授课, 对于实践性强的实际教程, 采用小班授课。
第二, 采取高效快捷的多媒体教学。为提高教学的时间效率, 教师应该采取高效快捷的多媒体教学, 比如计算机、投影机等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扩充一定时间内信息量, 也能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而且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大大提高教学速率。
第三, 加强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 把英语学习延伸至课外。虽然课内时间有限,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延伸法、任务延伸法、环境延伸法等方式,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课外延伸。
网络延伸法, 就是指英语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各种教案和资料放在校园网上, 我们教师更可以使用先进的社交网络工具如微博、微信等, 展开网上答疑甚至网上授课, 让学生和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 能够时刻保持互动。任务延伸, 是指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 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任务, 特别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外任务, 比如说介绍某一著名作家、给老师写一封信等。为了完成这些自主学习的任务, 学生必须自己学会查资料, 无论是网上还是图书馆, 这些查资料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补充课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不足的过程。环境延伸法, 就是指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让学生浸泡在英语学习中, 比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等等。
2.4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第一, 采取分科教学, 开设《基础英语》和《交际英语》两门课程。
为加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在讲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 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 将大学英语分设为《基础英语》和《交际英语》两门平行课程。《基础英语》主要加强学生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的能力, 比较注重夯实基础知识, 而交际教程主要用情景教学和随机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表达能力。
第二,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比如, 互动式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 以“精讲精练”为原则,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和网上教学相结合, 通过问答、启发和引导模仿的方式调动学生进行造句、翻译和复述课文、分组对话等等进行互动操练,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强化其语言能力。
第三, 精选英语教材, 变更考核方式。
高职英语教材的选择应注重知识性、业务性、趣味性和交际性相结合。除此以外,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运用教材, 比如, 如果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有较多的积累并且有较多的背景知识, 这个部分可以略讲或者不讲, 或者布置自主学习作业, 比如自主复述和讲解等, 对于教材中重要的语言点和实用的教学内容, 则需要教师花较多时间介绍背景知识, 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和学生内涵。在考试方面, 应以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进行测试, 因为有的学生听说方面较强, 而阅读写作较弱, 其他学生反之, 要利用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影响。
第四, 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素质
不同的非英语专业有其不同的语言使用特点, 所以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和情景设计还有写作主题的选择等方式将学生专业的会话、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行一定渗透。在最后一个学期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将专业术语、讲话、阅读的内容进行适当渗透, 让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所提高。
总之, 高职院校要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总结, 并且做出适应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趋势发展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孙亦丽, 张孝民.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郑国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2.
[3]门乃绢, 张巧英.分层次教学法浅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13) .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刍议 篇7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 校方内部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高于理论知识教育, 对专业实践可的投入度较大, 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校方对其不重视直接带来的隐患就是, 任课教师在教学态度上的不认真。一些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教学方式和方法趋于单一化, 缺少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互动交流。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 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 进而削弱对英语的枯燥学习方式的兴趣感, 抵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再者, 校方提供的教学资源设备不足, 课程设备设置陈旧、老化严重, 英语学习有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多方面的课程内容, 互相促进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校方对教学设备提供不足, 对学生的英语视听教学能力不能有效地进行联系和指导。
(二) 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功底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的一大特点就是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针对于学生本身存在的英语知识功底薄弱, 在教学进展上无形的造成了阻碍。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加大, 学生就会对英语课程的知识点越加难以掌握, 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科技能产生放弃的念头。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通病就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对英语单词和语法资源掌握不足, 在想要进行英语语言表达时无法正常开展对话, 自己的思想表达无法传递给对方, 学生就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 从而逃避英语学习。老师没能及时的做引导, 学生在进行英语语言表达时出现的逻辑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更正。很多学生的英语表述按照母语的表述逻辑交流, 进而产生语法错若是按照母语顺序翻译就是:什么你在做?也就是说, 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没有及时的得到引导指点。
二、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
(一) 革新教学设备、注重方式方法多元化
必须迎合教改要求去革新英语教学观念, 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首先校方要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充分提起重视, 给予教学资源设备上的支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 构建语音室和多媒体视听教室对学生的英语视听能力进行教学指导,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其次, 老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方式和方法的和谐统一,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教学策略, 照顾到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 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老师要尽可能多的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交流, 交流过程尽量全部使用英语, 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为学生适量的播放英语电影和音乐, 学生在不断意会的过程中增进对英语语感的认知。课上老师要时刻引导学生多说、多练, 在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 老师不要正面进行批评指导。尽量不改变学生表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语法或单词发音的指导, 这样学生也会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点。
(二)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本文的英语教学改革针对的生源群体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英语课程改革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 在相互促进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课堂上老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使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来。如:老师可根据教材的情景对话内容设置情景再现,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对对话内容进行模仿和扩展。在角色表演过程中, 学生可以不去按照教材里故事发展的特点进行对话练习, 对话小组可根据生活中的细节做对话内容进行编排扩充。在语言交流上老师要积极融入到对话情景中去, 对学生编排的对话内容进行语法指导。这样一来, 可以充分能调动学生对英语表达学习的参与热情, 主动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对话练习。在不断运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法点, 进而更好的锻炼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发音技巧。为高职学生在日后的就业道路上对英语沟通交流扫清障碍。
(三) 建立教学效果回馈评价体系
对教学环节和效果进行评价体质构建, 有助于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创新发展。教学评价的本质就是检验课堂效果的实现成功率, 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实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听课发言状态对学生进行评价制度管理。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加学分的奖励政策, 学分积累到一定分数就可以在期末考试中适量充当理论成绩的分数。对于理论知识功底不好的学生就会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加学分, 来争取期末考试时理论考试分值的及格率。这样一来,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能力的练习, 进而达到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教改的设定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探讨, 了解了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对于文化知识的足够掌握远远不够, 要充分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发挥理论知识水平的实践指导作用。老师作为教改的执行者, 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角色作用。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地进行课堂方式的创新和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注重对英语课上滋生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积累运用, 注重实践课堂的开展,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英语运用能力上的提升做出努力。
摘要:教育课改以来, 各个教育领域都在专注的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服务。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宗旨, 它不仅仅是职业技术的学习, 也是对高等教育的文化学习。对于英语学科来说, 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 方式和方法的实践创新。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中对于英语学科的教育改革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林宇乔.告知云霄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J].《广州科技》, 2008 (14) .
[2]柯平.从专业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8) .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篇8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与“学”中的问题
(一) 英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速度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步伐
从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来看, 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仍扮演着教材的“忠实粉丝”, 将教学大纲、教材作为教学权威, 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以此为基础, 机械地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 机械地扮演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再加上,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知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他们对高职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有些教师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高职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并且他们中的某些人一直将在校期间学到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学指导, 没能对教学观念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 造成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轨。一些院校将招生作为工作重点, 在师资力量有限的背景下扩招, 直接导致英语教师教学负担加重, 一位教师需要承担三至四个班级的教学工作, 这就造成教师工作量普遍“超标”。过大的工作量使教师的课下学习时间减少, 他们甚至很少有机会参加校外进修活动。这就使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机会去接触新教学理论和教学发展新动向, 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2.缺乏双向型师资队伍
和普通院校的教师比较而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具备更扎实的知识功底, 更高超的教学技能以及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常常是一专一能, 即英语教师只需要掌握英语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即可, 缺乏跨学科教学能力。例如, 有一些英语教师在讲专业英语的时候, 由于缺乏物流、会计、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英语知识, 使课堂教学活动只能按照公共英语的模式来展开, 将单词、短语、语法讲授作为教学重点, 学生对此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因此也学不到期望获得的知识。
(二) 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评价缺乏科学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常常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通过考试所获得证书等级来作为主要评价手段。这也就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学习只为考试的想法, 甚至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出现作弊等情形。事实上, 考试成绩只能代表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 并不能完全验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能力。而且学生学习英语, 不仅是在学习英语知识, 更是在学习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因此, 高职院校需要在学生能力评价方面放下分数这个唯一评判标准,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标准相适应的英语课程评价标准, 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一) 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上文所提及的“教”与“学”方面的矛盾, 职业教育改革首先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 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例如, 对英语教师来说, 需要密切关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发展动态, 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 形成既博又专的知识结构。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建立一支观念新、方法新的教师队伍, 并在队伍中建立竞争机制,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 学生英语评价
在英语能力评价方面, 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评级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例如, 评价内容实现多元化, 在英语评价中, 既要将基础的英语知识纳入评价体系, 还要对英语文化、语言应用、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主体实现多元化, 如英语评价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更需要学生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在日常英语运用中实现互评和自评;评价标准实现多元化, 如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的时候, 既要以教学标准为基础, 又要将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作为参考因素, 实现全面评价。
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的时候, 首先需要从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现状出发,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以实现英语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静.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思考 篇9
三本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投入也逐年增多,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在三本院校教学体系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存在质量发展不均,急需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目前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契机。三本院校的生源一般是在一定的分数线以下,或是偏科严重的学生,而英语往往是制约绝大部分学生总分的重要科目,故三本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存在英语基础差的问题。而在入学后的英语学习中,这些学生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英语学习需求不明确,英语学习计划缺乏,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意识淡薄,英语学习情感消极和学业成绩满意度低等几个问题。”这五个方面第一点尤其突出,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不明确,与三本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清晰有关。2004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虽然确立了以语言应用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提出了英语能力的三个层次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普遍采用“精读+听力/听说”的模式,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为重点,没有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而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与此教学模式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亟待改革。
底变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现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真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围绕教材中的主题指导学生走出教室,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做调查写报告,再回到教室陈述和讨论,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时间充分思考或讨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自己或者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对所学知识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并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2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建设,都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一方面,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都可以开设英语基础课程,使用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借鉴其他教材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制的教材。另一方面,针对基础较好进入大学就可以达到一般水平或较高水平的学生,没必要再开设基础英语课程,该适时地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保证其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及其个性化学习并满足其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选取现成的便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具有立体化教学系统的优秀教材。
2.3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独立学院致力于形成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
二、改革方向
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效果的优劣与英语教学定位是否合理是密切相关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首先是社会交流和交际的信息载体,其基本功能应该是一门工具,是技能。所以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为技能教育,这是基础要求,着眼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另外,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更应该是认识世界、拓宽视野的素质教育课程,承载文化信息,故英语教学应兼具通识教育的功能。
三本院校英语教学应该根据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基本现状,进行教学改革,采取符合三本院校特点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听说能力。
良好的语言教学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而且能促进英语能力的发展。在此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现阶段大部分三本院校英语教学采用传统的“4+2”模式,即四节读写课,两节听说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运用语法翻译法,学生主要积累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环节较少。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三本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应该以此为基础,作出相应的改革,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增加听说的训练时间与环节,以口语、听力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二)改变教学目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在大学完成全部知识学习是不可能的,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大学阶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三本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应该相应改变,不以单纯的知识训练为载体进行知识传授,而应该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教师积极为学生营造可视、可听、可说的英语学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估,应该全面考核,切不可片面肯定或否定。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估,应该侧重于采用课堂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网上自学记录、座谈等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与教学过程同步,反馈教学信息,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监督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面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快师生角色的转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针对性地提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策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3]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
[4]张兴.外语学习与教学[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8.
[5]吴耀熙.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途径探讨[J].海外英语,2010(0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索
昌晶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
摘要:文章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提出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很多高校的考研初试及复试课程。该课程重点讲述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典型工艺及设计计算等。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内容繁杂、抽象、枯燥、难于掌握等特点[1],因此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院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教学中高起点,选用国优、省优、部优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或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引进或建设一批受益面宽、起点高、信息量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大力丰富教学信息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设规划,自编具有农业与环境污染控制结合特色的教材,内容上重点反映农业领域大气污染控制的新工艺和新成果,按照大气污染物“农业废气污染源控制—燃烧或生产过程控制—末端净化处理”为主线编排,重点放在净化设备计算与设计上。
二、教学手段是课程建设的根本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图片、录像等,能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例如,在讲解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我们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工厂使用的旋风分离器的实际图片,使学生对旋习环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余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习惯等因素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进度和方式等,从而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人文教育。
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载体,所以英语课程不能只为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做准备,而应该兼具一些文化内涵的人文教育,尤其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课程,应该是必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人文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富有逻辑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身在中国,掌握全球文化的能力,在中外交流过程中能够说得出,也听得懂。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时代变革的必然结果,其
周震峰
风除尘器的外观有充分的了解,再通过结构图对其尺寸比例进行详细讲解,充分结合实例制作的Flash动画,对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较为直观的描述。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揭示各个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最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述低浓度烟气脱硫工艺中,教师通过使用仿真动画,依次将各个过程进行演示,形象、清晰、直观地表达整个工艺流程,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了工艺装置与设备,理解了低浓度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和实践环节是课程建设的保障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作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已建成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在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如下几点:要求学生了解各行业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掌握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和治理方法;熟悉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工程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几年来逐步开展“旋风+袋式除尘器性能的测定”,“粉尘真密度的测定”、“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和“烟气除尘脱硫实验”等教学实验。实验教学采用课内外讲授相结合,设计与开发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电脑仿真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
除必要的实验课时外还实行开放性实验,学生随时可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或科研活动。我们要求学生做实验时严肃认真,预先预习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并在实验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实验原始记录,在一周内递交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予以验证和应用,收获很大。
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结合我院的特点,开展了“200MW燃煤锅炉烟气电除尘装置设计”、“250MW锅炉脱硫装置设计”,以及“脱除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吸收塔设计”等课程设计。事实说明,以上课题设计有力地推动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建设,使其内涵有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本院校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尤其突出。应该严肃对待,以期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相关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伶俐.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现状及问题分析——以SQ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2]陈青松.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J].外语界,2006(6).
[3]王哲.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应用型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 应用型院校 课程改革
一.创新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与基本要求,对构建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综合体系、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应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广博与专精结合的知识储备、批判精神与自由发展的个性、较强的探究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要靠教学活动来实现,高校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在不断改善师资深造和进修培训条件,积极拓宽国际化交流交往平台,扩大教师知识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对西方文化和教学理念加以借鉴,以学生为主体搞好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是一门跨学期、跨院系的基础学科,其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其内容从单一的学科取向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体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化自主学习相结合,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回应社会对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
二.改进评价方法,以素质教育为主
任何科学的成果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考核制度来进行制约,在及时了解教学执行效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最终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分成听说和读写两门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测试体系以考查语言应用能力为重点,借鉴四、六级考试形式,听力占分值35%,翻译与写作各占15%,阅读占35%,题型主要侧重能力考核。而以吉林工商学院为例,平时成绩占期末成绩的30%,听说成绩占20%,由此可见强调课堂表现和平时的作业成绩,加大考核力度,避免了使考试成为教学指挥棒的负而效应,也使教师能更好、更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提高基础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注重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堂的互动、回答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等,这些活动要求用明辨思维进行思考,评价体现了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以提升,使评价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侧重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此类院校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策略分析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教学手段多样性。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内蒙古、宁夏、甘肃、贵州、云南、江西等边远省份,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很大。学生普遍反映听力口语对话能力较差,缺乏对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他们虽然有学习的热情,但缺乏自主性;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不很理想。通过策略分析,得知学生自我激励总体策略水平较高,有制订计划、选择方法等意识,但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能力稍差,因此建议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2.注意培养协作性。在对母语依赖、孤立词汇和联想词汇策略进行分析后发现,四级成绩与前两项呈负相关,与联想词汇呈正相关,这说明有些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者,在英语学习中过多依赖母语,孤立地记忆词汇,影响了英语成绩的提高,因此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设计各种场景和话题,让学生组织对话、进行演讲、做小组讨论,采用联想词汇策略,利用上下文和其他语言知识记忆单词。
3.擅长激励式。通过调查发现,进入大学一年后,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意识,但水平较低,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并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克服焦虑情绪,鼓励自己,及时调整好状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制订计划,选择方法,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和教会学生使用联想词汇扩大词汇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布置各种课外和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营造出互助、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主动进行听说口语练习,同时加强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1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分层教学旨在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 拟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即是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发展形势, 也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针对学生们不同的英语基础及学习需求, 因材施教, 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是教学方法、考试评价体系上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英语基础上学习得到优化,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的。
2分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1确定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目标及分层依据。针对学生入校后的英语水平客观上存在的差异, 我院从2006级学生开始进行了英语分层教学改革。具体在教学计划上体现为:将全院新生分为A、B两层教学。2006级新生分层的依据是学生的高考成绩, 将全院学生根据入校时的高考英语成绩分为两个层次。但由于考虑到高考成绩有时也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 且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省外单科成绩查询存在困难, 来自自主命题省份学生的高考成绩也不能于大部分省内学生的成绩用同一标准来恒量, 因此对于2007级学生分层的依据是在学生入校后进行了英语分层教学水平测试。此测试在新生入校后较公平、公正地反映了学生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后及大学英语学习前的英语水平, 测试由笔试及口试两部分组成。
2.2精选教材,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体现层次性。分层教学的第一循环, 是尝试探索阶段, 虽然对于A、B两层的教学采用相同的教材, 但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在一个循环后, 感觉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上层次性不是很明显。因此第二循环结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要求, 分别对A、B层学生采用两套不同的教材并确定A层的教学重点为阅读、翻译及写作教学, 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灵活应用能力。B层学生的教学重点为词汇、语法及写作教学, 主要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缺失。
2.3教学过程中体现层次性。教学过程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过程, 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充分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教材, 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知识起点, 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 注重课堂上与学生充分互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对A、B两层学生在教授过程中区别对待, 选择更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以此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实现个性化教学, 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愿望。科学适用的教学手段是保障。针对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特点, 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 充分利用语言实训室和互联网等。
2.4确定不同层次的考试评价体系。针对A、B层学生各自的英语基础及学生特点, 我们对两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无论从考试形式、考试难度、考题题量以及评价标准上都作了分别的要求和规定。对于A层的学生, 要求学生掌握更大的英语词汇量, 通过一个学年大学英语课的学习, 必须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所要求的词汇量;具备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情景交流, 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具备一定地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而对于B层的学生, 我们在评价考核时要求学生具备能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所要求过到的词汇量;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口语交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所学知识;期中、期末考试时, 试卷上基础知识题占的份量比较大, 相对比较容易, 主要是使学生摆脱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从而热爱学习。
3分层教学后所达到的教学效果
我院经过两个循环的分层教学改革, 总结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实效性并形成了一系列经验性总结材料, 实现了分层教学所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3.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次教学将成绩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层次上, 学生上课时可以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与研究, 极大限度地挖掘了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敢于开口, 乐于实践, 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 主动地参加到口语交流中来。真正做到了尊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增强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达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
3.2提高了学生的各类考试考评成绩。分层教学后, 通过成绩汇总、试卷分析等表明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及格率显著提高 (以经济贸易系2005、2006级学生为例) 。对两届学生入学后经过一个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所取得的期末成绩进行了分析比对, 分别得出了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前及分层教学后的各段成绩人数的比例。2005级经济贸易系883名学生 (未进行分层教学) , 2006级学生271人 (进行分层教学) 分别的期末成绩汇总见表1。
从表1看出, 经贸系2005级学生及格以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74.2%。而2006级学生及格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2.3%, 及格率提升了18.1%。此外, 学生参加A、B级考试的过级率也有明显的提升, 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3.3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意识明显。分层教学后, 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各自的教学精神、教学原则的指引下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分层教学后减轻了心理压力, 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3.4分层教学后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测试等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深入了解教材和学生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做好阶段性的总结等,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 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层次策略, 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4结论
我院通过两年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初步构建了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学体系, 提高了全院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使学生的各类英语技能及英语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今后, 我们还应该从师资培训、编订规范教材、语言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按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参照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将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行整合, 达到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2]李金玲.关于分级教学模式的构想[A].大学英语教学论 (1999年卷) [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谭海玲.非智力因素与大学外语教学[J].大学英语, 2000 (4) .
[4]张成伟.关于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79-80.
[5]刘晓宇, 张立红, 赵忆静.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 .
[6]金筱艳, 吴丽云, 熊媛.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效果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6) .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推荐阅读: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07-08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06-03
民办高职院校旅游专业08-30
民办本科院校定位09-18
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07-17
民办院校会计电算化08-05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论文06-16
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生09-04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10-29
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