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2024-10-29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精选12篇)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1

近年来, 不少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 尤其对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于一些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 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都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体系。如何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和终身受益的课程, 需要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注重教学内容, 探究授课方法。作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仅从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 谈一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的地位和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作为重要课程,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必须认清和摆正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意义。实践教学作为各高校近年来在思政课中重新认识和加强的重要环节, 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逐步凸显。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环节中来。通过实践环节, 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理论, 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 强化对大学生爱党、爱国思想的感染和熏陶, 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把爱党、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选择和突出体现。通过实践教学, 一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客观、辩证地认识国情、认识社会, 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二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使其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三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进而增强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求实创新、团结协作意识、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在“做”中体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 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 开展基本国情、党情, 世情和形势政策教育,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探索实践教学这一功能, 能很快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形势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 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着重强调要寄希望于广大的青年, 如何培养好新时代的青年, 各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民办高校即将在新的形势下乘风破浪, 开拓前景。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 以及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都提出了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重要保障, 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落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抓住关键环节, 完善体制机制,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着力加强和改善的重要目标之一。全面实施思政课新课程设置方案是新形势下各大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 而对于新生的民办高校来讲, 更是意义重大, 如何突破思政课教学环节的窘境, 必须树立先进思想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推进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等等, 确保思政课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政课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首阵地, 也应当加快步伐。在团队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很快认识到民办高校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 还要确立大量灵活的体制, 使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效结合。一方面, 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在建校历史、师资、科研等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 但是民办高校在短短的历史发展中能抓住机遇, 主动克服困难, 越是薄弱的环节反而越加重视。另一方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 高职学生人数大大增多, 面对良莠不齐的学生群体, 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两点, 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将逐步把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到整个思政课教学的体系中。传统的由任课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将受到越来越灵活的授课体制的限制, 如可以开展爱国影视教育、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勤工助学、职业训练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这种主动学习的经验, 使课堂学习有了实际价值,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知识、技能水平和谐改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逐步的摸索与实践中, 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开展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实践活动;如何赋予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深刻思想内涵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理念, 提升活动的层次和品位。

三、民办高职本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目前, 民办高职本科院校共开设了5门公共政治必修课。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和对即时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 以下几门课程为例, 具体谈一下民办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可以选择“道德法庭”和“模拟法庭”进行实践教学。“道德法庭”实践教学, 是指教师选取当今社会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进行剖析、辩论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 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 在模拟法官的主持下, 由模拟法官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在虚拟的法庭, 对真实或者虚拟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进行模拟审判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亲身参与“道德法庭”和“模拟法庭”, 学生将所学到的思想道德、法律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 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对学生的爱党、爱国主义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本门课程将分两学期授课, 实践教学也相应分两学期进行。根据课程章节体系及内容结构的特点, 实践教学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实践形式相应有所区别。针对第一学期课程内容主要是毛泽东思想, 选择爱国主义、爱党教育, 以爱国影片的选播和座谈讨论形式进行实践教学;精选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 结合当前的时事, 组织学生观看两部影片;针对所观看影片进行讨论, 并做好发言记录;认真撰写影片观后感。针对第二期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以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学以致用, 针对教材相应知识点开展社会调查, 以社会调查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党和国家最近的方针政策, 设计调查主题, 学生也可自拟主题。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选择“第二课堂———课外学习马列”进行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 向学生推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书目, 要求学生至少阅读1~2本, 并在此基础上撰写读书笔记。在教师的指导下, 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感受经典作家的睿智与通达, 实现普及与提高的统一, 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同时在实践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阅读中受教育、长才干、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可根据教师推荐的书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 应根据不同情况, 写好读书笔记。学生可以参照以下几种形式:第一, 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 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第二, 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 以肯定其思想价值。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第三, 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 记下读了什么书, 书中哪些内容自己受教育最深, 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即随感。第四, 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边读边记, 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 达到弄懂的目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认真撰写好读书笔记。

要通过对本科各专业学生进行多样化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使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在培养本科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爱党爱国的素养的同时, 培养其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达到提高本科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同时, 也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效果, 检验教师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2]钊旭.高校“思政课”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传承, 2008 (20) .

[3]李媛.切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11) .

[4]唐红艳.对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5]吴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教育管理, 2008 (11) .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2

摘 要: 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着重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探讨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优良潜质,意在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在校状况 优良潜质

一、问题的提出

民办高职院校是在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在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同时也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为社会和家庭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更多选择的可能,以及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差异,以及民办高校的办学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普通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社会认同度、学生层次上有一定的区别。

民办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办学自主、保证质量、机构设置精简、办事效率高效等,然而,社会上有部分民办高校校舍靠租赁、教师靠外聘、资金靠收费、办学低层次、入学分数低的现状,给社会留下了高收费、低质量的不良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的口碑。与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同龄人相比,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就业等方面显现出来的问题不可忽视。我通过对某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一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学习、道德、心理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及问题。

1.学习积极性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27.6%的学生认为“考入的大学不理想,自己就会没出息”。从调查中知道,学生参加全国高考没有考好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纳为:基础打得不牢和考场发挥不好。那么,到了大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高中时候学习还好,但由于考试发挥不利,没有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高中时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从他自身来讲,就不愿意再继续学业,而是迫于父母或者生活环境的压力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觉得到大学可以轻松自由了,所以也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或者是有的学生本来是学文科的,但是父母觉得文科毕业后就业面窄,利用民办高职院校报考专业的条件相对宽松的有利因素,为孩子选择理工科专业,导致学生在基础差、兴趣无的情况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社会责任心较低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在校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对学业的重视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以为既然来到了高职院校,而且是民办的,反正文凭也不值钱,混个三四年毕业,把“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忘得一干二净,甚而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习以为常。另外,有部分学生思想浮躁,还有极个别的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例如: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面动机不纯,虚荣心强,有些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相关老师和负责人。调查显示,24.5%的学生有“考试作弊”的经历,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的学生中被查出有作弊行为的占

2.6%,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各类处分的学生达3%。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期还银行的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拖、赖手机通信费,借同学和老师的钱、物不还,言而无信、欺骗撒谎等现象时有发生。

3.心理素质欠佳

从表面上看,很多学生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深入交往并了解他们各自的背景就会发现:很多人在初、高中阶段被老师否定甚至歧视,加之他们自身家庭、社会、朋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进入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而教育方法欠缺,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他们面对的问题和烦恼更多,心理更为敏感和脆弱。有的学生想上进但缺乏动力,有的学生自暴自弃而又不甘心,有的学生渴望独立演变成不服管教,有极少数学生甚至有仇视、报复和自闭心理。调查显示,有12.7%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9.2%。

(二)原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政策是由教育部统一下达招生计划,招生批次在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的最后一个批次,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

一、本

二、本

三、专一学生后,剩下的学生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所以,和正常的本科和专科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明显的欠缺。另外,民办院校由于特殊性,只能靠学生的学费和董事方的投入来维持院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和其他批次的院校相比都处在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部分人对民办高职院校文凭含金量产生了错误认识,也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学生的认识,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心不高的影响源。另外,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在家的时候,可能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心理上比较敏感和脆弱,经不起考验,遇到问题很迷茫,甚至是很无助。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参加先进评选、医疗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在评优评奖、助学解困等方面给予民办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同等的待遇,但民办高职院校所获得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其他学校。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中低人一等的阴影。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与公办院校教师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已有明确的界定。但现实中却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差异,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社会保障、人事调动等方面都和公办院校老师不尽相同。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表现为: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平衡。且很多专职教师是退休的老教授、工程师,年轻专职教师则由于上述待遇问题流动性较大。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流动性的不平衡与频率较高现象对学生、家长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印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优良潜质

调查还发现,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的其他学生有相似的客观环境,所以也有与其他大学生相似的可开发的潜能。又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状态特点,自身发展特点又区别于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也因此有一些强于其他大学生的优良潜质。如果这些潜质得以正确地发现和引导,将对他们的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关爱、赞扬的渴求和强烈的反响。

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别人的加倍关爱与不断赞扬早就习以为常,对关爱者、赞扬者也渐渐地少了感激之情,个别学生在自认为应该听到赞扬声却未如愿以偿时,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所获得的关爱、赞扬比得到的批评、厌弃要少许多。当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都想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振自身形象,渴求得到新的朋友、新的老师的首肯。当真诚的关爱、由衷的赞扬降临在他们头上时,他们的反响会十分强烈,他们会振奋、自信,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新的赞扬点。这就有效地提高了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和师生的亲和力。事实上常有一些课堂上无法令自己安静下来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真心的关爱时,其自控力立刻增加了,而严肃的呵斥、惩罚却适得其反。所以,结论是:教师要与学生做真诚的朋友,不断地发现每一个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闪光点”,把赞扬的外界影响扩大到最大,把批评的外界影响缩减到最小。惩

罚,尤其是当众的惩罚,并非是好的选择。所以,面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准则,“爱”是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对“动手”的强烈兴趣和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持排斥态度,但在“动手”上却颇为喜好,有的在电脑游戏中已是高手。对于他们而言,被培养为应用型的人才,其成功率是很高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设计出更多的“学生动手”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动手中把握适当的难度,设置合理的梯度,使学生不断增加成就感,并逐渐认识到“枯燥的理论”对“动手”的指导作用,从而产生对理论学习的需要和自觉学习的欲望。做好这一点也是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就业率足以证明这一点,在此,我们不得不感谢我院汽车专业建设的提议者,不得不佩服把我院发展为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院校的伟大战略。

(三)具有比一般大学生更明显的多方面能力。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趣味的多向性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在很多方面的能力上强于只善于考试的学生。例如:第一,社会活动能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更善于交友,在他们周围总是有不少的朋友,他们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人,不孤傲,不自私。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果时,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同学。因此,当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融入团队的速度要快得多,融合度也高得多。第二,对失败的承受能力。由于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练,他们学会了认真而坦然地去对待失败,不易产生退缩的心理。这种精神状态在社会竞争中是宝贵的。在社会上我们不难看到不少成功者并非是考高分的学生。第三,组织管理能力。在应试教育中,为了考高分,学生不得不将自己“封闭”起来,把面对书本的时间延至最长,参加集团活动的时间甚少。因此,在群体活动中去组织管理的能力就得不到锻炼。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不愿“自闭”,所以参加群体活动的时间较多,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可爱的,是值得我们去全身心地投入,与他们共同进步的。他们也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3

关键词:民办订单教育

0 引言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学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岗位的深刻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企业界、教育界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尝试,试图找到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解决这种矛盾。目前,普遍比较认可的培养方式就是“订单式”教育培养。所谓“订单教育”是指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签订“订单教育”有利于解决学校就业压力,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那么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保证订单教育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工作方面要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创新教育培养模式,而不能照搬原有普高和大专的教学组织模式。

1 企业参与学校课程体系设置

“订单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因此订单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由学校和企业根据定向培养目标来共同设置,因为只有企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这些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学校只有根据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课程,制定教学实施计划,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换言之,学校只有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贴近,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贴近的原则,以企业的用人需要规范课程设置,才能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民办高职院校在设置“订单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防止两大误区:一是盲目照搬普高、大专的课程设置模式;二是自己关起门来无视企业意愿和要求,杜撰出一套脱离人才培养实际的课程设置方案。

2 加强实践环节比重,建立与企业一样或相似的实践教学环境

“订单教育”是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岗位人才,因此企业都希望定单班的学生毕业以后,进到企业不需要企业再为他们进行培训或者经过很少的培训就能直接上岗。这就要求我们的“订单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受教育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改变传统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重组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使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整个教学课时50%,甚至某些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要大于理论教学,并开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而且,为了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工作流程,熟悉岗位规范,学校的实验、实训场所要尽量做到与企业的工作场所一样或者接近企业的工作场所;比如,设备采购,实验、实训场地环境布置、设备操作规程、工作流程、上课作息时间规定、上课纪律等都应该参照企业的标准来做,有的可以做到接近企业的标准。另外,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要求企业赠送一些被企业淘汰但又能满足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用这些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使用企业的设备和操作规程;同时可以缓解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充足的财力购买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和仪器的问题。

3 严把师资关

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根本。因此,根据订单教育的特点、性质和要求严格挑选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担任订单教育的主讲教师,是保证订单教育质量的关键。这些“双师型”教师应该即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也要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但是师资队伍质量和数量一直是民办高职院校亟待解決的问题。在民办高职院校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学校决不能因为种种原因在挑选订单班主讲教师时,将就就行。学校可以和企业协商,要求从企业派一些理论知识功底深厚,实践经验又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授课;学校也可以聘请符合条件的校外兼职教师担任订单班的主讲教师,以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保证教学质量。

4 加强过程监控

教学过程监控是保证教学有序进行,确保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民办高职院校在办“订单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教学过程监控,而且要比其他教学过程监控更为严格,体制更为完善。因为,订单教育是学校与企业通过签定合同共同为企业定向培养岗位人才的合作方式,学校必须要保证为企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岗位人才,否则,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影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订单教育的过程监控。从订单班学生的选拔、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任课教师的选拔、班主任的选拔、教学检查等等都必须有专门的部门和责任人负责,把好每一关,并且要制定出订单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确保订单教育培养质量。

5 加强管理,与企业一起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方式

学生进入订单班学习以后,并不代表这个学生毕业以后就一定能够进入合作企业工作。企业在学生毕业时一般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对考核达不到企业要求的学生,企业还是不会聘用。因此在订单班组成时,就要告诉学生,并不是他们进入订单班学习就表示他们毕业后就一定能进入该企业工作,企业在他们毕业时还是会进行考核和挑选。让同学们知道他们在订单班学习同样要有危机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校定向培养的质量,进而有利于稳定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

企业在学生毕业时一般都会对学生再次进行考核,有些企业会根据每个学生考核情况的不同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工作。这个时候学校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一套考核办法和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是要和企业一起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方式,甚至可以完全以企业的要求来进行考核。因为,只有企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标准的学生才是企业想要的。

“订单教育”是当今校企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同样适合民办高职院校,而且通过实践证明民办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实施“订单教育”,有助于民办高职院校通过企业这扇窗口,真切深入地了解社会经济的需求,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摸清市场“ 胃口”,踏准市场需求的节奏,找到自己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 订单教育”开辟了职业教育的新思路,给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样也给民办高职院校开辟了办学的新思路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锡畴,职业学校发展订单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

[2]张健,高职实施订单教育的意义与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 篇4

一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逐渐增多, 再加上我省实行的部分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政策, 导致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不断下降。有的学生甚至连中学数学都不会, 进入职校以后, 原有基础对学习高等数学产生了障碍, 进入课堂学习是为了应付教师, 毫无兴趣地上课。这样的学习态度根本不可能有利于专业课的学习, 影响了后继课程的学习。

2. 教材的不适应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 民办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材应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显然这不是对本科教材的简单删减, 学生对于内容繁杂的推导过程、有技巧性的解题过程是不易接受的。教材的选取要尽量避免这些内容的出现, 突出本校的专业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长期以来, 高等数学的课堂都是以讲授为主, 滔滔不绝地从头到尾讲解, 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忘记了高强度下的教学超出了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另外, 对于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 也不满意面向全班学生的教学进度, 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4. 课时的不足和考核方式的固定

教师会因为习题讲解、互动练习、章节总结、巩固训练等教学环节影响授课时间, 最终导致教学计划内容完不成而耽误后面内容的教学, 造成恶性循环。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疲于应付后期的考试, 记公式、背题目, 不求甚解只求高分, 对考试无关的知识毫无兴趣。因此, 一张试卷根本不能起到考查的作用, 甚至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还考不过成绩较差的学生。

二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第一, 既然高等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那么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白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会独立查资料,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提高动手能力。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高等数学的心理障碍。

第二, 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 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 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切忌照本宣科, 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忽略推导, 着重应用。每章结束时还可以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以此反复推敲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应用型高等数学内容。

第三,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丰富多样, 辅助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 改变死气沉沉的单一教学模式的课堂氛围。另外, 教师也应多了解学生基础, 与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对解法进行总结, 从而淡化解题技巧, 用简单易记的口头禅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经过多次巩固练习后, 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对高等数学的掌握情况, 进行分层次教学, 成绩好且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按正常授课进度教学, 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放慢速度教学。总之, 因材施教, 争取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四, 对于课堂教学学时不够的情况, 教师可用高等数学选修课的方式解决。还可以组建学生社团, 发动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其创新意识, 为他们规划人生提供实践机会。除此之外, 一张试卷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不合理, 基础好的学生不屑于一般难度的试题, 试卷太难又会造成大量不及格现象出现。因此,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才能有效解决这一尴尬问题。让学生参与出题, 让他们把每章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再汇总起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讲解题型, 当然其中就有考试题型, 这就可以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进而弱化一张试卷的作用,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在试卷上设置附加题, 提升难度, 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还在不断探索, 为了适应学生的特点, 满足专业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师除保留传统教学方法外, 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让他们体会到高等数学的魅力, 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付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03 (5)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5

我国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要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保证.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机制,通过“以老带新”的校内培养方式和借助著名高校对教师的有效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作 者:关立  作者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G645 关键词:民办教育   高职高专   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6

关键字:高职院校 现代物流概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42

1 引言

本课程是面向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综合物流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基础上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针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实践提出的问题,以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及原理为主要理论构架,使学生全面了解市场经济环境下开展物流管理的相关背景及意义,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基本运作内容,深刻把握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管理企业物流活动的能力,促进学生从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代物流概论》的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通过案例讨论对物流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有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采购基础》 《仓储与配送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到支撑作用。

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重点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具备管理企业物流活动的能力,促进学生从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要求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同时,自觉地应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处理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是每章的实践与训练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的评定。

3高职高专《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取困难

高职高专的 《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教材的选取成为一个问题。同类教材的编写侧重于理论研究,这样的教材适用于研究型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教材以理论为主,而没有相应的切合实际的新鲜案例,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2)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面宽、实践性强而且学科交叉。由于该课程的学时有限,教师在授课中偏重于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以笔者所在的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例,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投资的实训设备有限,这使得教师在講授该门课程时没有实训设备和场所可用,只能以讲理论为主,或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作为辅助资料, 学生几乎很少能看到或者操作实际的物流流程,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让他们有这个专业比较枯燥、没意思的错觉,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此外,很多教师认为,专业的入门课只是为了入门的,学生能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没必要配合更多的实训,所以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几乎很少安排实训的环节。

(3)考核方式单一,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也是现在很多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虽然我们把学生的总评成绩设置成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模式。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作业占30% ,期末考试占70%,闭卷考试,侧重于理论的考核,而缺乏对能力的考核。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同学认为只要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就可顺利过关。

3高职高专《现代物流概论》的课程改革思路

鉴于现代物流概论具有专业启蒙课的性质,授课状况如何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也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对现代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院 《现代物流概论》教学的实际情况 ,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谈几点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教学过程的两大要素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教学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 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明确,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所学知识将分别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和归纳总结法等等)自主学习。通过以上几种学法,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统筹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这样可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增加课内外的实训项目

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现代物流概论》教材里,对物流的七大功能都做了简单的介绍,那么如果在教师讲到每一个具体的功能时能设计一个的课内实训,让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更加深入,那么学生不再是仅仅从图片或视频里去吸取这些知识,兴趣就会提高。比如讲到仓储这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到某企业仓库去体验下进出货的简单操作、认识仓库里有哪些设备。此外,部可以请校外的物流专业技术人员来校给学生开讲座,把企业的前沿的一些物流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的发展前景。另外,还能跟本地的物流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带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物流操作和管理过程。企业的一些技术和管理难题也可以作为一个项目,由学生在老师的指

导下完成,学生通过参与物流的运作项目,把自己所学的物流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了职业能力。

(3)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

作为授课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此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入门课,在讲课过程中就应该把握尺度, 在内容上遵循 “宽、新、浅、用”的原则。所谓“宽” ,即知识面宽、适用面广;所谓“新” ,就是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新方法;所谓“浅” ,就是以够用为度、通俗易懂;所谓“用” ,就是要注重应用、面向实践。比如在讲授《现代物流概论》课程中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作业环节时, 应侧重讲授这些作业环节的概念、分类、方法、原理。但对于方法的讲解不应太深入,只要求学生了解有哪些方法,而对于将这些方法熟练应用,应该在《运输管理》及《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中着重讲解。即在讲授《现代物流概论》时应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相关专业术语、活动的基本运作流程等。endprint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现代物流概论》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企业参观、热点问题讨论等。

①多媒体教学是通过采用PPT、视频等方式来辅助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中,要求教师精心设计PPT,并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录像,例如某物流企业的整个拣选过程,放映给学生们观看,然后让学生指出这家企业在拣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基本原理与概念的内涵。

②案例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物流行业概况,了解主要的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案例内容要求包括企业发展沿革过程、营业项目、服务特色、设备设施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作业流程和企业的战略优势等。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目前物流行业的情况,使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能力。《现代物流概论》包含了很多的理论的东西,如果纯粹讲述理论,很难起到教与学互动的效果,并且比较深奥,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难得到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出一些他们简单易懂的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自己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则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利于学生学习的效果。

③ 情境模拟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有关情境,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讲授销售物流部分, 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将销售物流的一系列环节进行演练。在此, 以 “某企业啤酒销售” 为例。

④企业参观,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成了《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去企业参观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考察表,在表中列出在考察中需要了解的问题,如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了解企业的基本流程以及一些调研的问题等等,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问题,回来后完成考察报告。

⑤热点问题讨论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关注物流行业时事的变化。在物流管理的教学活动中,讨论的成功主要在于讨论题目的设计,问题不能简单化,可以是目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们澄清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了解物流最新的动态,开拓思维。

(5)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以前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而且对没有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高职高专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对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考核,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用开放式的作业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采用小组讨论、 学生自己制作PPT、 演讲等等形式。传统的作业必不可少, 但开放式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也能更好地展现高职高专学生的活力, 充分展现年轻一代的勇气, 让他们更好地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邓勤.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以《现代物流管理》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29-32.

[2]吴清一. 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戴海容.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38-40

[4]李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2):201-203

[5]赵艳.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探讨[J] .中国市场, 2011, (41): 165.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篇7

众所周知,在最近几年里,中国的适龄高中毕业人数不断下降,多家教育机构今年发布的报告称受学龄人口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高考生源下降的趋势还将继续。但是,全国高校却在不断扩招,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从97年的每年85万人,扩招到2006年的每年300万人,2011年的时候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已达675万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低分学生也能如愿成为大学生。在此之前,各高校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筛选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面对这样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往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在低分学生在录取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的情况下,再延续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所以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来促进低分学生的转变是每一个民办高职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性格特点

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了解民办院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需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剧烈变迁,经济迅速发展,网络信息高度发展。因此,“90后”的大学生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他们是衣食无忧、坐享成果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

(一)过于自傲或过于自卑

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识。自傲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容易指责和怪罪他人。自卑是由于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的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己的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批评,面对问题往往选择逃避。

(二)热衷交往,个性张扬

“90后”的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但深度不够,易情绪化。“90后”大学生在情感上躁动不安、荣誉感强、虚荣心强。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且一取得成绩就欢欣鼓舞。他们在讨论问题时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90后”大学生的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具有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因材施教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理论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采用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本,教学方法单一,“满堂灌”,依赖多媒体教学,死记硬背的应试教学方法,只会降低教学质量。

首先,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够,以教学进度为要求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也就是说相当于学生只完成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老师却要学生解答三年级的问题,不仅教学效果差,还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思想负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其产生厌学的想法。

其次,学生希望能够在任何时候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教师以自身为中心,学生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来表现自己。如果说一个学生对某门课程比较感兴趣,但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关注,也没有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学生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压抑其个性心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自己在学习方面没有设定学习计划,因此学生不会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且课件的使用跟板书教学相比较而言,前者速度更快,如果教师单纯依赖多媒体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并且和之前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快速做出反应,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学生团队合作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发挥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团队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容易交流,并且发挥学生的特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可讨论环节,如何构思,如何分析,如何讲解,让学生组成的团队合力完成,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必须要让团队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并讲解整个过程。讨论结束后,教师以适当的方式针对一个团队中的任意学生进行提问,并相应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对于表扬,会使得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并且期待自己下一次的良好表现;对于鼓励,会使得自卑的学生自我肯定,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增强师生互动

灌输法的局限在于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现在的教学,特别是高校的教学,它因课程的不同及前后内容的不同,方法应该有所变化。但目前有些民办高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结果造成学生上课抄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情况在高校经常发生。

1.案例教学。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典型案例,再现特定事件发生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2.问题教学法。也有学者称之为“测验法”,这是现在高校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或课后的测验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合理安排课程进度。

3.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在讲课之前,教师先根据今天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引导式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并在课后进行提问。不仅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集中精神,而且在课后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4.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选择某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作为主体来讲授。学生在讲授之前,不仅要自学课本上的内容,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还会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就是对讲授内容的消化、吸收过程,同时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多,有留级、降级的危险,也有就业的压力,许多职业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学生都争取要通过考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背书,有些学生虽然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但相关领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样是还不具备任职资格的。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完成真正意义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民办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中,加大实验课的课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只有自身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围绕课本进行内容延伸,真正地将教条的文字转换成学生的一项技能。

四、总结

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扩大自身的招生规模,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更加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解决自身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将学生在专业工作中的将要遇到得挫折和阻力降低。想要提升高职高专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水平,促使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念,必须要明确高职高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目前应该坚持走下去的路线。

摘要:面对各高校扩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是每个高校要接受的挑战。这就要从教学中进行改革,摒弃理论能力的提升和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目的。影响本校高职高专护生职业规划生涯的因素包括性别差异、职业认同感、个体差异、人格特征等。结论是高职高专护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积极对待个体差异因素、职业认同感因素、性别差异因素等的影响,从本质上提升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改革,互动

参考文献

[1]姚利民.高校研究方法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01).

[2]张波,李念良.浅议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3]刘秀岩.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7)

[4]布英.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2007,(02).

[5]张晓利.基于社会化学习的高校互补式课堂形态的设定——以艺术学学科的教学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8).

[6]许正人.“视觉性”与“可能性”:从高校视觉文化课程的内在构建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123-125.

[7]曹培杰.一堂好课的内涵、特征及核心要素[J].今日教育,2015,(12):32-34.

[8]张天宝,王攀峰.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10):35-41.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8

1 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办学观念陈旧,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观念落后, 教学过程重理论, 轻实验, 教师上课也是一支粉笔一本书, 课堂上没有任何实验可言, 已有实验室只是摆设, 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严重不符, 主要表现在实验设备仪器简陋陈旧, 实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且现有的实验教师素质普遍较低。

(2) 实验室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民办高职院校实验课基本上都是这样进行的:教师把实验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记录处理数据表格以及待填的实验结论等抄在黑板上, 学生照抄一遍, 在教师讲解以后, 学生按部就班地把实验做完, 把实验数据填进去, 做出实验结论, 提交实验报告, 这样实验就算完成了。完全没有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研究, 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 办学资金紧张, 舍不得把钱花在改善实验教学上。由于民办院校是以生养生, 资金必然紧张, 因此各院校都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上, 舍不得把钱花在实验设备的改造换新上, 陈旧的实验实训设备已经不能适应实验教学需要了。

(4) 缺乏完善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和管理体制。目前, 各民办高职院校各专业基本都有相应的实验实训室, 但都不是开放式的, 只有在规定的时间才向特定的教师和班级开放。在做实验时, 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当一个班的实验还没完成时, 待做实验的别班学生由于时间到了就已经来了, 导致该班实验没有完成。而且, 各分院只是对自己的教师和学生开放, 且鲜少安排创新性与兴趣性实验。各分院之间缺乏协调管理, 管理权分散, 使得实验资源利用率和共享度均较低。

(5) 缺乏科学的实验资源配置。有的民办高职院校为了应付升本达标评估, 花费巨额资金匆匆上马建设特色实验室, 对特色实验室建设未有充分论证,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脱节, 缺乏科学的实验资源配置, 主要表现为实验室不仅小而且设备不齐全。这样, 不仅实验室的有效性和系统性会明显不足, 能够发挥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还有的民办高职院校为吸引生源, 学校过分强调特色专业建设, 把原本有限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其中, 忽视了其它专业实验教学投入, 缺乏长远规划。

(6) 缺乏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年轻教师、退休反骋教师、兼职教师、上不了理论课或被教学岗位优化下来的人员所组成。年轻教师大部分是80后毕业留校的, 其理论基础不足, 实践技能缺乏, 没有对新设备、新仪器的充分了解和掌握, 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来自企业的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虽说理论和技术相当过硬, 但由于不是专职教师, 总是在学校和企业间来回奔走, 给实验教学管理上带来不便,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还有部分根据学校需要的返骋教师, 他们的年龄偏大,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掌握较为欠缺, 且容易凭其较深的资历而喜欢摆架子, 给实验教学与管理带来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上不了理论课的教师, 往往都是一些“关系户”, 其学历层次往往较低, 这些教师只是在实验室中混混课时而已。被教学岗位优化下来的教师, 因为其本身就有一种被“发配”的感觉, 容易对实验室工作产生抵触心理, 只要有机会便随时离开实验室而另谋高就, 试问他的工作积极性从何而来?

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中的实验技术人员被定位为教辅人员, 属于“三低人员”, 即学历低、职称低、待遇低, 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都不愿意到实验室来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工作。

因实验技术人员属于教辅人员, 与教学单位人员相比, 在职称评定、地位与待遇等方面都有差距, 严重挫伤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也不利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及人员的引进与培养, 实验技术人员流动性大。

2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与创新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在教室里是培养不出来的, 只有在实验室里才可以得到锻炼。这种能力是学生走入社会后立身处世之本。因此, 民办高职院校首先必须转变办学理念,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2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管理, 制定《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考核制度》

学校实验室要完成的实验任务种类繁多, 面对名目繁多的实验任务,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 同时又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 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的条件。

对年轻教师, 为了让他们快速成长, 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一是采用老教授与年轻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的方式来进行指导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实验室与相关企业的联系, 一方面派遣他们到相关的企业或行业去学习或顶岗实训, 提升他们的综合实验能力。另一方面骋请实验教学方面的一流专家或相关行业或企业方面的一线技术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培训, 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先进仪器设备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对兼职教师或返骋教授, 要辩证地看待, 因为他们都是有丰富的技术经验或管理经验, 或者是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 他们的加入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方面所面临的高职称和高技能教师不足的问题。当然, 对兼职教师或返骋教授必须加强考勤管理, 以强化其责任心, 同时对其教学效果要有一定的评价考核制度。

对上不了理论课的教师, 应该加大对他们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 对经过培训的教师, 再进行相应实验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依照新制定的《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考核制度》, 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合格证书, 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考核不合格者, 应将其在实验室内部转岗。

对被教学岗位优化下来的教师, 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教学岗位本无贵贱之分, 认识到实验教学同样可以做出贡献, 尤其在职业院校更是如此, 把他们引导到正轨上来。接下来应该加强对他们的业务能力培训, 对经过培训的教师, 再进行相应实验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依照新制定的《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考核制度》, 同样进行考核,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3 科学安排实验室建设运行的经费管理

与公办院校不同, 民办院校的一切经费来源于学生学费, 以生养生, 因此实验经费非常紧张。如何把有限的实验经费用在刀刃上, 这就要求做好实验室建设的前期论证工作, 包括实验设备配置系统的完整性、实验材料的供应与使用问题、实验开课率等。实验经费的分配, 应对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重点课程、核心课程、重点学科制定相应的实验经费分配原则、方案, 做到统筹兼顾。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 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学院的发展规划, 逐步有效推进。在实验室运行方面, 在保证正常的实验课开出之外, 还要兼顾学科竞赛, 课外兴趣小组, 创新实验如创新工程师班的实验室的开放。当然, 所有的实验设备应当确保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2.4 创新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实验室的开放共享不仅能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避免设备重复购置从而节约实验经费, 而且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机会。当然, 要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共享, 必须创新一整套体制、机制、开放平台方面的建设。

(1) 创新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要构建开放、高效、共享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就要打破实验室各分院分散管理的现状, 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不受条条框框、学科专业限制, 应根据学院发展规划, 对现有实验资源 (包括实验设备、实验用房、实验教学队伍) 进行整合重组, 这是作为学科一级的开放实验中心。对于公共实验室、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机器人实验室、创新性实验室, 比如创新工程师班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组成相应的校级实验中心。另外, 各专业的实验室, 合成院级实验中心。所有的实验中心归属一个总的实验机构管理, 即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负责全校的实验教学安排、监控考核、改革创新、实验室建设与规划、建章立制、组织教师业务培训、仪器的购买与维修等。

(2) 创新一套系统、高效、安全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 实验室能否有序、高效、安全运行, 靠的是创新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为此, 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如《对社会开放实验室收费细则》《实验室开放实管理制度》《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大型精密仪器预约登记办法》《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等, 从而为全校师生和广大社会人员提供实验资源共享提供了制度保证, 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 从而使实验室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 创建实验室开放预约平台。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把各整合后的实验资源分门别类地按照基础实验、公共实验、专业实验、特色实验、重点实验等加以整合, 包括实验室地点、各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 全部公布在网上, 校内师生或社会人员可以根据需求事先向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提出申请预约, 经审核批准后按照实验室管理制度执行, 自行完成各自的实验科研任务。特别注意, 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是在满足教学计划内的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的开放。

2.5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开设创新工程师班

创新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 创新工程 (师班的创立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高职院校要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依托各工科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相结合, 基础教师与专业教师互相融合, 构建相互相长的实验平台, 开设各种专业的创新工创程师班, 并制定创新工程师班的教育模式。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总结提出如下创新工程师班的教育模式:

“项目激发兴趣、打造创新平台、创新方法引导、自主研学创新、综合创新实践、团队攻关创新”。该模式体现了该模式体现了: (1) 激发兴趣—基础 (综合) 训练—创新精神—创新项目—综合实践—项目创新成果 (竞赛、专利、获奖) —创新能力。 (2)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过程。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除少数二三本本科生外, 绝大部分是专科生和自考生, 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创新实验教学将更加困难。因此, 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新工程师班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运作。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工程师班, 将为企业培养一批拔尖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师。

近几年来, 由于我校各类创新工程师班的教学运作落到实处, 我校学生先后在省级及国家级的各类大学生创新、设计、发明大赛上获得多个奖项及发明专利,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战略号角的吹响, 以及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与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拥有一支优良的实验技术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的条件;合理使用实验经费, 实现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的最大化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根本途经;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是民办高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与创新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实验教学,管理与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小飞.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J].科学时代, 2011 (22) .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9

新形势下的高职计算机实训基地是为实践教学提供教学平台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仿企业的工作环境。

针对江西渝洲科技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计算机科学系实践教学改革, 笔者谈一谈我院近两年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及运作情况。2007年调研数据如表1。针对表1情况我院决定就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试点。教学改革。

2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难验实训环境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我院一方面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兼职教师或企业人员参与实训教学, 另一方面要求现有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 使之由普通教师转变为双师素质的教师。该教师要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 积极进行实际工程项目开发, 开展技术服务同时指导相关比赛。实

首先我们联合我院电子科技系新建立了机器人及智能加工实训室, 再以这个基地为平台一方面完成相关实训任务, 另一方面组队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 2008年我院首次派出的参赛组荣获中国机器人足球赛全国二等奖、2009年荣获中国机器人足球赛全国一等奖3个。我们本着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理念,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 2010年我院已成功建立了物联网实验室, 目前这个实验室已投入试用, 该实验室是基于Tiny OS的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 采用Zigbee技术, 基于n RF2401和n RF24E1射频芯片的无线通信系统, 我院准备用这个实验室完成一些突破性的实践验实训管理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综合实训按照一天8小时工作制进行, 对外附带接一些订单。实训过程中, 学生转变为企业准员工, 教师转变为项目经理, 这样不仅可有效的缩短了学业与就业间的距离, 而且可为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同时也为学校创造了办学经费。例如:我院在仙女湖科技园区成立了一个全国长城电脑维修点, 这个维修点是与广州长城电脑维修总公司协议的江西省长城电脑维修分点。目前我们这个部门对外聘请了三个技术人员, 相关年级的学生按批次进入该基地实训, 这不仅有力地保证了学生该环节的实训, 而且还每年不间断地为学院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30余人次, 并每年为学校创造近万元财富。实验实训方法在校外培训部的培训方法基础上进行改革, 在每一批实训学生开始实训前先召开拜师大会, 然后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开展实训。如图所示:

3 实践考核方式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实践考核要注重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我院在实践考核方面采取“实训考勤+撰写实训日志+实训任务+实训成果+职业资格证书”五环节考核, 实训考勤即学生实训期间的出勤率及实训态度, 本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 实训日志撰写情况主要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 实训任务完成情况与实训成果的优劣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是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

在以上几项改革的基础上, 我系教研室专门成立调研组对我系2008年, 2009年, 2010年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如表2

4 结束语

我院探索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基于民办学校办学特色, 建设建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室, 构建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和实训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实践考核制度。在实训中, 教师和学生以师徒关系相处, 采用“实训考勤+撰写实训日志+实训任务+实训成果+职业资格证书”五环节考核方式对实训进行科学管理和准确评价。

参考文献

[1]詹秀菊.面向发展, 与时俱进——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8 (12) .

[2]吴燕波, 姚秋凤.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10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民办高职英语教学,需求分析,就业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的教育,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随着经济国际化的迅猛发展, 会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高职毕业生显然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为不同行业及市场需求服务,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但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回访及对学生所在企业就学生英语能力方面的调查发现, 学校供给距离社会需求方面的差距非常大: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期望远高于学生的英语实际, 绝大部分因不懂专业术语根本不敢进行专业层次的英语交流, 这种差距使高职学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层次额外受到了限制, 错过了很多机会, 阻碍了学生往高深层次的发展。尤其近几年生源在逐步减少, 对存活压力较大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 只有学生就业前景好的院校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持久存在, 而特色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会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高职三年时间又比较短, 英语课程所占课时也较少,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低。民办高职院校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切实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缩小高职毕业生英语运用能力与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 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是民办高职院校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导致差距产生的原因

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方面的需求间差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下面从学生、课程设置、教材及师资力量四方面进行分析:

1.1 学生方面

近些年高职高专大规模扩招, 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却呈下降趋势, 学生英语底子薄, 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对英语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 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因素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学生的意识中英语学习就是学词汇、语法这些枯燥且不见成效的东西, 看不到也不了解英语的实用性, 没有意识到英语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潜在价值, 认识的不足加上本来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对英语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1.2 课程设置方面

民办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多数还采用传统的英语课程模式, 理论较多, 实用性较差, 又缺乏针对性;只注重了语法、词汇及翻译等基本知识的学习, 根本不是以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为基础, 没有根据学生就业需求设置学习内容, 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目的性, 导致英语学习的劲头不足, 没有成就感, 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无法满足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需求。

1.3 教材方面

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内容上与专业知识联系不够紧密, 随意性又很大, 教学目标也不明确, 英语教学工作很难顺利进行, 难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

1.4 师资方面

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由英语教师或专业课教师担任的, 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间缺乏沟通交流, 无法满足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因为英语教师尽管精通英语教学, 但缺乏专业知识, 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术语无法做出前如其分的解释;专业教师尽管精通专业, 但是英语能力又有欠缺, 英语教学难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师的水平。

总之, 高职制定英语教学目标时并没有对未来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的需求加以分析, 忽视了教学应结合市场的关键问题, 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和进修的热情, 所以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未来就业状况才不会理想, 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所以学校必须调整培养方案。

2 ESP教学理论

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培养出受企业青睐的学生, 应该在分析学生现状和社会需求基础上将英语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相结合,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刘润清教授曾预言:“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 ESP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主流”。ESP课程的特色是把英语技能、专业知识和学生的需求紧密融合起来, 为了解决问题, 需要引入ESP教学来体现民办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

2.1 ESP教学理论

专门用途英语, 简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是一种将英语与专业相结合, 体现职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选择ESP教学即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2 ESP教学的特点

2.2.1 以学生为中心

ESP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需求分析作为基础来分析学生在当前学习和未来工作交际所需的知识能力,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行因材施教, 因需施教。

2.2.2 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ESP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定目的和需求所开设的与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课程, 有助于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通过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大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涉外交际能力, 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

2.2.3 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ESP教学根据专业特点设置教学任务, 强调学用结合, 在进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专业词汇、表达方式和特殊文体的教学, 也注重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用英语交际和获取专业信息能力的培养。

3 引入ESP教学的具体措施

民办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受学生、家庭和社会欢迎的高职毕业生, 为了学校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召开英语作用宣传动员大会

学生刚入校, 各二级学院就应该请就业部门和英语教师及专业教师对新生召开动员大会, 结合英语的优势、英语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帮助情况和近几年企业对英语运用的要求及发展趋势, 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实用性和积极作用, 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要具备一定专业英语知识可为其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并非为了搞研究或考研,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职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好英语的外在动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以公共外语教学教研室工作形式进行通性备课的基础上, 也要求英语教师到相关专业学院和专业老师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备课, 采取积极措施加强ESP教学力量, 同时请企业专业人士给予指导和建议意见, 英语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形成教学团队, 可以将教师分组, 每组负责一个专业的ESP课程, 同时请相关专业老师做辅导员, 定期与英语老师、学生一起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既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也有利于学生专业英语的拓展。同时对教师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 选派优秀教师进修,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为优秀的ESP教学能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以学生为中心

ESP专业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民办高职院校在制定英语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学生个人及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英语的需求, 根据Robinson需求分析对高职学生进行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 通过测试、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的英语程度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待等;结合已就业学生和企业的反馈信息分析未来工作对学生的要求;还应分析社会需求对学生将来可能带来的心理状态和学生本身的态度。综合考虑学生和社会需求确立ESP教学目标, 倡导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企业常用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及学术讲座等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为学生讲解重点难点, 答疑解惑;还应借助语言室和网等络资源建立学习平台, 结合专业信息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4 教材专业性、实用性以及职业特点

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编设计须以传授实用性专业知识为目的, 与就业需要直接挂钩, 根据市场和职业所需知识、能力及态度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确立课程性质, 调整知识结构, 优化课程内容;既适合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又达到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英语检索、收集和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流利的口语作为应对未来就业需求的核心竞争力。结合专业课程和实际操作流程设计教学单元, 尽快扩充学生专业词汇, 突出专业知识, 使学生熟悉专业英语文体的应用, 练习和课内外教学活动都以培养学生专用英语技能训练和学习策略及交际策略为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提高交际能力, 学以致用。

3.5 评价标准多元化

ESP教学采取多元化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实施监控:对教师采取督导、学生和同行评教的方式进行激励;对学生则设制出平时成绩登记表进行过程性评价, 期中包括平时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测验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适时评价;期末采用终结性评价, 包括听力、口语、笔试及实际操作等形式对其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进行终结性的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可以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培养学生既要重视过程又要重视结果的良好习惯。

3.6 体现动态性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编乃至教师授课上都要体现动态性。信息的滞后性决定了ESP教学只有及时根据社会要求动态地进行教材整编, 以行业标准为导向来调整专业英语课程, 才能适应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才能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职毕业生。所以教学部门捕捉相关信息的灵敏度要高, 应变能力要强, 及时有效又符合实际地采取措施进行课程方面的相应调整, 以切实体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密切联系, 充分体现动态性, 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注意事项

民办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真正受社会青睐的高职毕业生, ESP教学还应巧妙搭配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的比例, 不能全讲基础英语或一味讲专业英语, 两者都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鉴于多数高职学生毕业后不再有专门时间学习英语, ESP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敏锐性及捕捉、钻研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工作后的自学打下坚实基础;ESP教学也应利用网络学习平台, 打破时空界限而不拘泥于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及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和搜集整理过滤信息的能力。

5 结论

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学从分析学生和企业的需求入手, 以专业需求为出发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 将ESP教学引入高职英语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体现英语教学的特色, 提高学习效果, 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与本专业相结合的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可以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敢于在涉外交际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日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拓展了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体现了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更容易使学习者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对企业而言, 接受ESP教学培养出的高职学生既节约了长期培训资本, 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 学生的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对学生、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都非常有利, 有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大安, 王旭.ESP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9) .

[2]彭薇.ESP教学理念下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

[3]李楠楠.专门用途英语 (ESP) 应用于高职高专艺术专业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 2011 (4) .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11

关键词: 民办高职 校内考务管理 教学质量

随着市场的需求及办学者教育为民的心,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经历过“初创”、“大浪淘沙”和“规模发展”阶段。近年来生源的减少,各高校的扩招及招生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更具有挑战性。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秉承“自强、诚信、创新、奉献”的校训,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高尚、基础够用、技术过硬、能力较强、善于创新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过硬的教学质量是民办高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校内考务管理是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手段之一。强化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建立日益完善的考务管理制度及科学化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学院的教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校内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应以良好的学风教风营造好的考试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遵循严谨的校内考务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把控。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校内考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考务管理中的特点

1.由教务与各系部共同负责

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学院将此设立在教学管理部,教务科负责,公共基础课由公共基础课部和教学管理部共同组织完成;专业课由各系自行组织,在开考前交教务审核报备。

2.考务工作的繁重

校内考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系统性工作,要求对整个考试进行全过程的掌控与跟踪,从考场的安排和设置、考试纪律的维持到考试阅卷、考试成绩的登录系统等内容,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有序的管理,使得教务管理部门投入巨大的精力与时间完成,所以校内考务管理管理工作任务重、强度大。

3.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活动是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进度安排的,譬如开学初的补考考试、重修考试、期末考试三次全院性质的考试,所以说校内的考试活动及考务管理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循环性和周期性。

二、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校内考试是全院的一个组织活动,不是单个部门或个体就能做好的。加强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在全院达成共识,在考试周里教务负责组织考试,后勤负责考场整洁与卫生,学工负责学生考风教育等。

1.考核的方式

考核方式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传统的笔试、闭卷形式中走出来,寻找合适的考核之路,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如考查课程随堂考,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无纸化上机考试,专业实践考核等系列考核方式。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教考分离,目前来说这种现象目前在某院校并没有重视起来,譬如《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最终印刷四套版本的试卷,每门任课教师自扫门前雪,教考分离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考分离制度的实施是为了避免任教的教师根据出题重点给学生划范围。它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更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考核后的处理

考试之后进行考试数据信息分析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简单地将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忽视试卷成绩分析这一重要环节,缺乏对考试管理工作及考试成绩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考试活动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还有一点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促使其掌握学习技能,通过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建立有效的考试信息反馈机制往往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学进度及方式的调整。

3.考风的建设

学生作弊现象几乎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作弊现象普遍存在的一个原因是监考质量不高,考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造成教师监考不力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在监考过程中有的教师看手机、聊天,打瞌睡,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认为抓到作弊的学生会给学生带来麻烦,所以在监考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风抓得不严,条例执行力不够,这就需要学院加大力度倡导诚信考试。从学生、教师、学院三方面共同着手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进行诚信教育是考风建设中重要的思想保证,是考风建设中一项有意义的实践。从严治学,加强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考场纪律,大力宣传诚信之风,使学生树立诚信应考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学习观,端正考试态度,遵守考试纪律,建立良好的考风和学风。

4.考务制度的规范

建立健全的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制度,加强考务管理工作规范。明确考试安排流程,合理试卷管理、考场秩序管理、成绩核算管理等工作任务,逐步完善考核监督体系,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务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度及相关的程序性文件,不断健全考务管理制度,确保考试过程紧张有序进展,保证考试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有章可循有度可依,提高考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如校内的《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考试违纪处理细则》、《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考试考务工作管理规则》。

综上所述,校内考务管理贯穿于一学期教学管理工作的始末,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性工作,周期性长,覆盖面广,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强化重视意识,建立健全的考务管理制度,使得校内考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其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2(6):17-18.

[2]孙惠娟.加强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2014.

[3]赵惠兰.关于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12

1.1 专业设置不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不明确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类专业设置五花八门, 不够科学, 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 我们走访的河南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把会计专业基本上细分为会计与审计、投资与理财、会计电算化、审计 (注册会计师方向) 等等。对于审计这个会计学体系的一个分支, 诸多以财经类为主的院校基本都有开设, 只是发展程度不同。个人认为, 对于民办的高职院校而言, 由于其招收学生的层次性, 没有必要专门将审计单独划分为一个专业, 甚至有些院校重复开设。我们可以将其并入在会计专业中, 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审计理论与实务。

不同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内容却基本是相同的, 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等流于形式, 体现不出由于专业不同而在实务工作的应用性方面展现的特点。

1.2 课程设置重复, 教材征订与管理制度不规范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和改进的基础环节, 诸多院校在不同专业, 甚至相同专业上存在课程设置重复的现象, 比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有许多理论是一样的, 这样既浪费了各种资源, 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而目前高职教材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 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各种教材版本泛滥, 却又缺乏适用的好教材, 许多教材只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

另外, 我国高职教育教材管理比较混乱,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积极编写教材,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也存在着致命的问题, 教材编写不规范, 相互抄袭严重, 极少有自己创新的观点, 在选取教材上基层教师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严格的管理机构和一套健全的教材征订与管理制度。

1.3 师资力量薄弱,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低, 科研的应用性较差

资金筹措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当前, 民办高校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资金短缺普遍, 对学费的依赖性比较大, 资金积累少。从而导致许多教学问题的存在且难以得到解决。

由于民办院校的特殊性, 导致其教师结构不合理, 其主要人才引进来源为公办院校的离、退休老教授和应届毕业大学生。诸多民办院校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并且对“双师型”的理解有偏差, 他们基本将“双师型”理解为“双证书”和“双职称”, 就是我们教育界所需要的“双师型”, 所以除了在高校教师系列参与职称评定外, 觉得自己再考一个专业领域的中、高级会计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了, 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是比较落后的,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科研经费难以取得。二是科研带头人的缺位。大部分学校的兼职教师都占50%以上, 有的甚至达80%以上, 其师资主要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兼职教师存在稳定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深入的开展。即使有长期愿意服务的青年教师, 其中也不乏因为种种现实原因, 导致其难以潜心于学术研究, 更谈不上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了。

1.4 会计实践性教学建设落后, 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 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有些民办高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缺乏, 实践性教学时间难以保证;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性教学基地缺乏,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目前在我国, 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 没有一个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 学校的教学缺乏基本的实习、实训基地, 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

2 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2.1 加强会计专业建设, 实施品牌战略

国外大多民办大学都十分重视特色建设,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谋发展。多数国家民办大学将眼光瞄向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在培养目标、规格、层次、办学形式等方面灵活多样。在日本、马来西亚、英国、美国、荷兰, 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一般都高于公立学校。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 日本的庆义塾、早稻田等, 都是以质量和特色著称的民办大学。

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设置应根据市场的需求, 以实用型为主, 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在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目标指导下, 要建设各级别精品课程体系, 尤其是要建设新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课程, 打造精品会计课程, 使会计专业成为民办财经类高校的品牌专业。各民办高校应当重新按照最新会计行业的需求, 选择适合这个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 不能以本科院校会计教材的压缩为标准。教师在讲授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过程中, 也应该将会计类的岗位工作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学习目标, 将岗位工作任务转变为具体的学习章节, 将岗位工作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学习内容, 将执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与学生的考试考核挂钩。必要时可以借鉴并尝试国外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一定要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才能吸引广大学生, 实现跨越式发展。升达学院重视外语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会计知识的普及, 成为办学的特色, 给各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毕业生找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

各民办高校应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成果,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障。

2.2 加强师资建设, 教学与科研并重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国外的高校往往实行教学和科研并重, 努力提高民办高校发展的层次和质量。美国公立大学较少有研究型的, 但是哈佛、哥伦比亚等民办大学的成功, 使美国大学的学术声望位于世界前列。日本的公立高校较少举办紧密联系市场的技术培训, 于是短期大学和专修学院 (大多为民办) 主动适应, 其规模占据日本高等教育的大半河山,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 成为日本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重要力量。

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应不惜优厚待遇, 比如对于有能力的兼职教师给予的待遇和校内的专任教师完全相同, 只是不再编制而已, 积极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企业财务总监、审计经理来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这样做, 一方面弥补了学校技能课教师的不足, 保证了教学上较高的实践水平, 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职业界的联系, 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 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另外, 民办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推动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发展科研, 以科研的力量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真正使“知本”转化为“资本”。民办高校可以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师资, 特别注意引进具有博士等高学位、能够挑起教学科研重担的中青年高级人才, 或者是经过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技术应用的层面上来, 将自身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社会财富, 同时也增强了科研的应用性, 进而推动深层次的学术探讨, 真正意义上使得会计专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

2.3 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建设

针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的缺点, 建立全新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 它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 真正按照现代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建立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实验室, 并且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分别针对各会计职业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职业岗位模块教学, 增强学生对各会计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

不断开发实践性教学基地, 建立会计职业界和教育界的联系机制, 应当尽可能利用第三方的优势, 如政府、学术组织等, 同时还应扶持和培养职业界的代表-—会计民间职业团体, 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 并此在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 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职能, 如参与会计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学术研讨、交流, 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2.4 增加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投入

资金困难是民办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其他如师资队伍、校舍、教学设备等困难, 也源于资金问题。政府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解决民办学校的困难, 促进其发展。

民校教师社会地位和权益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无论公办民办教师, 都是辛勤的园丁, 都在为社会培养人才, 不应有什么区别。但是, 就目前而言, 民办高校尚不能享有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政策待遇地位, 民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职工享有的权利不等, 教职工缺乏人文关怀, 缺乏认同感, 没有稳定感、进而使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经费开支, 要有一个硬性规定, 如:用于教学方面的比例、教职工福利比例等, 政府要监督执行。高校管理机构要修复现有制度中的漏洞, 加强自身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建设。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和促进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 并设立专项资金, 用于民办高校专项建设和资助贫困生等, 以真正体现公益性和教育公平。

2.5 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 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建设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些高校已经开展地很顺利,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登陆学校的资源库进行网络学习。河南的民办院校可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各民办高校可以先从教师的科研作为切入点, 比如开展的精品课建设、教材建设等, 从日常课件的动画、视频开始累积经验, 逐步建设校内教学资源库, 尝试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链接到会计专业的数字化教材, 更加方便灵活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实现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一体化, 待相关计算机技术纯熟和网络设施到位的情况下, 最终预期会实现与企业合作而建设的横向教学资源库, 学生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随时随地享受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的网络大餐。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调查分析多所河南民办高等职业学校中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入手, 借鉴外省、外校, 尤其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 研究我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的开展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民办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华.高职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胡皎, 郑小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调查[J].南昌高专学报, 2005.

[3]赵雪枝.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杨世鉴, 李紫玥.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 2010.

上一篇:校本培训助我成长下一篇:乡镇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