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临床试验

2024-06-24

药物临床试验(精选12篇)

药物临床试验 篇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医学领域各种新药的研发也层出不穷, 新药在应用于临床之前, 必须经过临床试验, 合格后经相关部门批准才能正式使用。我院肝病中心于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承担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病4项的药物临床试验, 经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对试验药物的严谨管理与正确应用, 药物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入组受试者103例, 均为慢性肝病。其中, 慢性丙型肝炎92例;慢性乙型肝炎11例。男45例, 女58例;汉族79例, 维吾尔族12例, 回族8例, 满族3例, 俄罗斯族1例;年龄18~64岁, 平均年龄36岁。文化程度:研究生6例, 本科17例, 大专19例, 中专25例, 高中23例, 初中11例, 文盲2例。

2 试验药品管理

试验药品只能用于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 试验药品的管理、储存、领取和使用直接影响临床试验结果。

2.1 试验药品的领取

研究医师根据受试者病情及当日化验指标开具试验处方, 研究护士前往GCP (药物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药房, 与药剂师一同核对试验处方。

2.2 试验药品保存

药物领回后必须及时注射, 对暂时不在的受试者, 药物临时存放于冰箱冷藏且上锁, 对房间湿度、冰箱温度、药物数量进行登记。冰箱储藏药物时, 如发生温度超过8℃或低于2℃时, 必须将试验药返回GCP药房。对于携带药物回家的受试者, 根据路程长短及时间备好保温箱及低温冰袋[1]。

2.3 常用试验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射药物, 如长效干扰素是最常用的注射药物, 领取后应及时注射, 注射前研究护士和研究医师双人再次核对, 严格无菌操作, 准确吸取药量。口服药, 如丙型肝炎受试者常规服用利巴韦林, 严格按照试验处方发放, 不同访视期发放药量不同, 可将每天用量分别注明服药时间, 然后配发口服药盒。日记本记录直接反映受试者用药情况, 告知受试者仔细填写日记本, 采用24 h制, 如ⅹ月ⅹ日上午ⅹ时ⅹ分服用利巴韦林ⅹ片。如漏服1次, 正确填写0片。每页设计一周用药量的填写时间, 用药后及时记录。

2.4 剩余药品处理

受试者的访视期3~7 d, 发放口服药量:基础服药量+备用量, 在剩余药物回收时, 仔细清点;当实际服药量、应服药量、日记本登记不一致时, 要查明原因并记录在研究病历中。所有药物注射后药瓶 (剩余药量) 、药盒、空药板、剩余药片分别统计并及时送至GCP药房, 研究护士和药剂师2人复核详细登记, 定期由申办方收回销毁。

2.5 药物剂量的调整

药物试验访视中, 用药量由研究医师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注射药量调整依据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水平;口服药量调整依据血红蛋白水平。

2.6 受试者药物发放和回收记录表

一份是受试者和研究者的交接记录, 一份是研究者和GCP药房药师的交接记录, 记录表反映每位受试者在药物试验全程中的依从性。独立页登记每次访视日期, 发放药品的名称, 编号、批号、有效期、回收药盒、药板、药片, 注射药瓶及剩余试验药物剂量 (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 标签张贴于黏贴单, 研究护师和药师签名, 受试者签姓名缩写。

3 做好试验药物健康宣教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 受试者的依从性与试验结果的质量密切相关, 降低受试者脱落率, 提高受试者依从性, 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使受试者正确理解药物临床试验[2]。

4 防止失联

为顺利开展试验, 防止受试者失访, 详细记录受试者住址、联系方式, 要求每人留2个以上电话号码。建立交流平台, 如括微信、QQ群, 电话及现场交流, 研究者定期向受试者集中做健康宣教。

本组103例试验人员, 其中1例受试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行退出 (治疗5周) ;研究者终止试验2例 (1例治疗40周时血小板下降明显;1例治疗12周时病毒无应答) , 其余均完成试验。规范试验药物的应用并严格管理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和受试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物试验中肝病试验药物的应用与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中心承担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病4项药物临床试验共103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27例) 和试验组 (76例) , 其中对照组慢性丙、乙型肝炎的情况为24、3例, 试验组为68、8例。详细记录并描述此次受试者药物试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对药物的具体应用和管理。结果 本次试验中有一例受试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行退出;试验组终止试验2例, 其余均完成试验。结论 规范试验药物的应用并严格管理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和受试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临床药物试验,试验药物,应用与管理

参考文献

[1]乙树枝.肝病药物临床试验的管理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1) :63-64.

[2]王菊勇, 刘涛, 陈潮, 等.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5, 20 (9) :1008-1010.

药物临床试验 篇2

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7版)和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的相关要求,我院自2017年1月份启动创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依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版)的标准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以质量控制为抓手,注重内涵建设;加强机构办管理人员及各专业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强化临床试验相关的伦理审查;规范伦理委员会的管理;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现对2017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我院自2017年1月份启动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建工作,3月份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先后成立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机构、机构伦理委员会和机构工作实施方案。机构办公室配置机构药房,资料档案室、质控小组。根据各临床专业的综合实力及科研技术水平遴选了17个临床专业研究团队。

二、制定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

机构办公室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版)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标准》的具体要求,起草制定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20条、各类人员职责14条、药物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89条、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规范5条并汇编成书100本,汇编印发应知应会手册300册。

三、强化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保证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

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加院、内外GCP及相关技术规范培训:2017年的3-6月份有关院领导带领办公室成员先后到省、市级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6家医院调研参观学习;4-5月份组织两次38人次参加的江苏省药物临床试验法规、技术及实务操作和伦理审查技术高级培训班;7月份邀请有关药物临床试验知名专家,在我院举办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班,约240人参加。目前共有129人次取得了国家级、省级药物临床试验培训证书。在创建期间组织院内培训8次约300人次,涉及内容包括对17个临床专业科室的研究者、质量管理员、药品管理员的专题培训及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与不良事件处理、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使用的SOP进行培训。

四、完成试验设施设备的配备

2017年8月份完成了机构办公室、伦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各申报专业科室资料室、药品储藏室等房间装修改造。完成了制度、职责、标准操作规程上墙,配备了文件柜、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碎纸机、药品储藏柜、医用储藏冰箱、温湿度表和标识标牌等,满足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硬件要求。

五、召开创建工作例会、编印创建工作简报

机构办公室和临床研究团队每两周召开一次药物临床试验工作例会,对创建工作中存在过的问题、疑点、难点进行充分讨论与分析,制定短期的计划和目标。机构办公室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我院制定的有关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继定期对各专业科室监督检查,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并把参加药物临床试验工作列为对临床科室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科研绩效评价的指标之一。每季度出版一期药物临床试验创建工作简报。

六、加强创建工作督导检查、模拟现场评审

3-9月份由机构常务副主任,带领质控小组对所有创建专业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共计组织4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完善创建台账。9月份邀请了市一院机构办公室主任周金玉来院指导工作并模拟现场检查。对各临床科室在创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惑现场进行解答。组织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依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标准》的具体条款,模拟资格认定现场汇报创建。

七、积极承接药物临床试验新项目

12月05日启动首例Ⅳ期药物临床试验,由肿瘤内科研究团队承接,目前正在接洽2项药物临床试验中。

药物临床试验 篇3

[关键词] 研究护士;降糖药物;临床试验;临床研究协调员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23-02

Impacts of research nurses in clinical trials of hypoglycemic drugs

ZHAO Changhong  LIU Zhiping  LI Qifu  HE  Y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 Research nurses played a very significant and indispensable role in clinical researches,who were responsible for every aspect of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trial,such as preparing clinical trials, managing medicine,collecting data,communicating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hypoglycemic drugs,research nurses were the direct participants,who maked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i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guaranteeing the standardized procession of the research, the reliability of results,the rights and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Research nurse; Hypoglycemic drugs;Clinical research;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一个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团队由主要研究者、次要研究者、临床监查员、资料管理团队、统计学家和临床研究护士共同组成[1-2]。研究护士(study nurse/research nurse)又称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研究协调员(study coordinator)、临床试验协调员(clinical trail coordinator)等。

由于具备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研究护士在临床研究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逐渐受到较高的重视[3-4]。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协调工作經验,并查阅了相关文献,对这一特殊职业在降糖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体会报道如下。

1 研究护士产生的背景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自其实施以来,对临床试验中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伦理、科学和效率等,其协调临床试验显得十分重要[5]。欧美研究护士作为临床研究中的成员之一,把它作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6]。

我国专职研究护士或研究协调员角色在最近十多年出现,仅在个别大的临床研究机构才配备[7]。起初研究护士的角色仅被定义为收集数据,工作范围较局限,随着药物临床试验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目前他们已是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必要成员之一。

研究护士在药品管理、资料收集、标本采集及患者随访等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协同作用[3]。

2 研究护士的主要工作职责

2.1 保证试验资料的可靠性

研究护士为了协助研究者与患者更好地完成试验,在确保

试验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数据可信度等方便起到了重要作用[3]。

2.1.1 本着患者自愿参加的原则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协助研究者按照试验方案的入排标准严格筛选受试者。做好患者的病史采集,告知其试验标本收集的注意事项(是否空腹、留取晨尿、服用药物等),请患者按要求执行。

2.1.2 访视日,采集所需数据、血样并及时处理、运输试验标本,做到操作规范 在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后,分发相应的物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工作。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生活方式、运动量、工作环境等,制定个体化糖尿病饮食计划表,指导实施。

2.1.3 及时对试验项目异常结果做出判断并传达给研究者 当检查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时,要及时通知患者复查,再次确认所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2.1.4 帮助患者提高主观评价项目填写的可信度 依照就诊流程安排与CRF的记录表来提高数据完整性。

2.1.5 安排患者的就诊日期 为防止或减少方案的偏离,合理安排患者的就诊日期,提高临床试验效率。

2.2 实验药品的管理

2.2.1 试验药物应专人、专柜、上锁管理,并严格按要求储存药物 对每次接收、发、放、回收的药物都应有详细的记录,记录资料与相应物资要符合。

2.2.2 通常糖尿病治疗药物分为口服和胰岛素两大类  研究护士根据研究者的指示向患者说明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用药时间,方式和剂量。口服药物的患者要特别说明用药时间及剂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研究护士要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特别要注意树立患者的无菌操作意识,对于学习较慢的患者,研究护士应耐心指导。

2.2.3 研究护士在每次给患者发药时要注意的事项 如药物的服用方法和保存事宜及告知严格遵医嘱用药,试验药物只能自己服用,不可将药物给他人使用,每次来医院随访应将试验药物余下的药物、空盒等返回。

2.2.4 指导患者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 发生低血糖的自我处理(立即进食甜食如巧克力、水果糖),必要时立即与医生联系,确定治疗方案是否变化。

2.3 试验物资的管理

研究护士应每日检查研究用的电脑、冰箱、传真机、复印机、输液泵、血压计、标本采集盒等相关物资是否放在固定的地方,使用顺利,耗材充足,是否在保质期内,维修人员的联络方式及时更新,确保能联系上,并做好记录。

2.4 试验相关资料管理

对于整个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文件及资料(如临床试验文件、伦理委员会批件、患者知情同意书、原始病历、试验方案、药物报告、试验用品发放及回收记录、监察员访视报告、总结报告等)进行分类、编目、登记专人、专柜管理。

研究护士应遵守保密协议,对申办者提供的有关资料不得私自对外泄露。在试验结束之后,应回收研究者持有的相关试验资料,清点受试者原始资料,并按照GCP文件管理要求进行归档保存[5]。

2.5 负责与试验申办者联络及协商

研究护士应参与签约项目前各项事务的联络及协商。遵循GCP原则,为申办者提供检查、稽查所需文件(如患者原始数据,临床检查正常值一览表,研究者签名一览表等)。

GCP中对数据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提出了要求,确立了申办者对试验机构监查的合法性,以往医疗机构因为人手不足或担心受试者信息泄露,导致监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研究护士能够预先准备好监查资料,并陪同监查人员的监查工作,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与研究者进行沟通,使监查工作顺利的执行[3]。

2.6 负责临床试验的协调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研究者是主要的试验决策者,决定收入组试者、判断不良事件因果关系、决定是否终止用药等。研究护士是整个临床试验的重要执行及协调者之一,工作内容关系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9]。

研究护士协调申办者、受试者与研究者的关系,参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门诊部、住院部、中心实验室等部门的协调工作。

2.7 维护患者的权益

降糖药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对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要求研究者依据相关规定与方案,及时收集正确有效的数据。研究护士在试验项目中协助研究者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权益和利益。

研究护士在角色上比医生更容易与患者交流,说明试验情况以及试验的利益和风险,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因此研究护士在实际工作中被誉为受试者的保护伞[8]。

3 结论

Ocker等[10]认为,研究护士不同于病房护士,其工作重点在于对试验方案实施过程的管理,主要职责是协助研究者成功地完成临床试验,保护患者的权益、安全和隐私。

研究护士要熟悉整个试验的操作流程及入排标准,合理安排访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其在降糖药物临床试验中,患者的用药时间、剂量、注射部位、依从性等对整个试验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护士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实施。

综上所述,研究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作为研究护士,应掌握相应的科研技能,熟悉工作流程,不断学习,继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要对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等方面有更高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科研事业做出“螺丝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Poston RD,Buescher CR.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nurse (CRN)[J].Urol Nurs,2010, 30(1):55-63,77.

[2] Hill G, Macarthur J.Profession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role of the research nurse[J].Nurs Stand,2006, 20(39):41-47.

[3] 卜擎燕,熊寧宁,邹建东,等.临床试验的重要角色:临床研究协调员[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10):1190-1193.

[4] Mccabe M,Cahill lawrence CA.The clinical research nurse[J].Am J Nurs,2007,107 (9):13.

[5] 卢家秀,董瑜,邓蓉,等.护士在抗感染药物临床研究中的作用[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6,4(4):208-209.

[6] 顾琼华.研究护士在国内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1):64-66.

[7] 刘晓红,白玲玲,柏冬丽,等.国内外研究护士发展现状及引发的思考[J]. 2008,8(12):40-42.

[8] Davis AM,Hull SC,Grady C, et al.The invisible hand in clinical research: the study coordinator's critical role in human subjects protection[J].J Law Med Ethics,2002,30(2):411-419.

[9] 沈彦,梁建姝,林荔.研究护士的角色转换和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卒中杂志,2010,5(5):398-400.

[10] Ocker BM,Plank DM.The research nurse role in a clinic-based oncology research setting[J].Cancer Nurs,2000,23(4):286-294.

国内药物临床试验方案撰写流程 篇4

1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定义

我国临床试验方案是指导参与临床试验所有研究者如何启动和实施临床试验的研究计划, 也是试验结束后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据, 所以, 临床试验方案常常是申报新药的正式文件之一, 同时也决定了一项新药临床试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2]。临床试验方案涉及四个方面的设计, 即医学设计、伦理设计、统计设计、试验管理设计[3]。临床试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验背景、试验药品的开发过程的介绍、开展本项临床试验研究的理论基础、试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方法 (包括统计学考虑) 、试验组织、执行和完成的条件、不良事件的监查、试验进度及总结要求。

2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撰写者

在国外试验方案一般由临床试验的申办者制订, 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同意后, 由试验的研究者进行实施。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规定试验方案应由研究者与申办者共同商定并签字, 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4]。但实际上国内很多临床试验是由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 (CRO) 公司承办, 临床试验方案是由CRO公司或药厂医学撰写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撰写, 医学撰写者是具有丰富临床知识的医师或是具备医学相关领域专业背景的人士, 如中医临床学、生物学博士等。医学撰写部门负责的不仅有试验方案的起草, 还包括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病例报告表、研究病例及其他试验相关文件。国际多中心试验的方案, 一般是由申办者提供, 通常也可委托CRO公司撰写, 但也有一些国内的注册试验方案是由研究者负责撰写的[5]。

为了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利于患者的纳入及贴近临床实际情况, 试验方案的撰写者应具备医学背景并有相关的临床经验的同时, 还要熟知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操作步骤。临床试验的研究者通常是该治疗领域的专家,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研究试验经验。

由于临床试验的复杂性, 试验方案的设计还需其他相关试验人员的参加, 包括项目经理、法规专家、统计学家、数据管理专家、临床监察员 (CRA) 、临床协调员 (CRC) 等。这样集合多方共同参与可以使试验方案符合科学性、可行性, 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并且有利于临床试验的执行和收案[6]。在试验设计阶段多花费一些时间, 吸取各方的意见, 看似耗费了很多时间, 但从整体效益来看, 当方案真正执行时, 将能够减少许多问题的发生, 保证试验的顺利开展, 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及成本的浪费[7]。

3 药物试验方案的撰写流程

3.1 确定临床试验的目的

临床试验与学术性研究是不一样的, 学术性研究是开放的, 可有多种不同的目的, 但临床试验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而且是整个临床试验的核心, 每例成功的临床试验都有一个具体、完整并且清楚的试验目的。当考虑试验目的时, 应考虑到试验的科学性, 以及执行起来的合理性, 只有试验目的确定以后, 整个试验方案才能围绕试验目的来设计完成, 在设计方案时, 应避免设计一个过于复杂的试验, 不要希望通过一个试验达到多个不同的目的[8]。想要同时达到多个试验目的, 临床试验很难执行, 数据分析也会比较困难, 最终影响试验的顺利完成。从试验开始到试验结束, 方案目的都只有一个, 不能随便更改, 这就要求方案制订者在试验的初始阶段必须考虑周全, 谨慎制订。

3.2 认真学习药物临床批件

临床批件是临床试验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的批文, 在撰写临床试验方案前, 仔细阅读临床批件是第一个关键的步骤。一般临床批件中会指出对该新药临床研究要求的要点, 如临床研究的适应病、症或证, 对照药物的选取, 以及临床研究应采取的试验方法等[9]。这些药审部门提出的意见非常有价值, 只有充分重视这些指导意见, 并且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以此为依据, 试验完成后才能顺利通过药审部门的审核获得临床生产批件。

方案撰写者在拿到临床批件时, 最需要关注的是临床批件的审批结论, 它是药审部门给予本项试验的意见和建议, 方案撰写者需逐字逐句地解读, 认真领会药审部门的意思。以中药六类新药某颗粒的临床批件为例来说明, 该批件的审批结论中写到:临床研究实施前, 请认真修订、完善临床试验方案 (方案设计不必局限于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如明确盲法实施方法;疗效评价方法需要重新斟酌、完善, 并需明确主要指标;建议增加随访, 合理设计随访方案等。该审批意见, 主要有3个关键意思, 一是方案的设计不必局限在2002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二是要注明疗效评价方法和指标的确定, 三是要增加随访。药审部门提出的这3点意见也将会是试验完成后其特别关注的要点, 方案撰写者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充分考虑这3个关键问题。

3.3 仔细阅读临床前研究资料

此外, 方案正式撰写前要仔细阅读临床研究申办者提供的临床前研究资料, 明确该试验药品的处方组成和功能主治范围、药效药理实验情况、毒理实验结果, 以便在制定临床试验方案时作为重点参考资料[10]。

申办者在取得临床批件前已经完成了一些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方案撰写者来说至关重要。药物药效学研究的资料, 可以提供给方案撰写者药物的主要治疗范围, 可以帮助确定试验目的。对于药物的安全性研究, 得到的一些动物毒性的试验结果, 在制订方案时可以作为不良事件的参考资料, 也可以帮助确实试验方案的疗程制订。因此, 方案撰写者在开始撰写方案前仔细阅读临床前的研究资料, 并且认真分析, 以获得对方案撰写有用的资料。3.4查阅国内外相关的参考资料方案撰写者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当方案撰写者通过学习临床批件和阅读临床前的研究资料后, 对该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后, 则应查阅国内外的相关参考资料, 包括已发表有关疾病或药物的文献, 此类药物或同类药物的试验开展情况, 以及相关的法规、指南和指导原则。

对于该项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 方案撰写者可通过各大数据库全面地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查询该类或同类药物的开展情况, 可登录http://www.Clinical.gov, 该网站登记了国外已经开始的临床试验, 登记的信息有试验的方法、入排标准、样本量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与该试验药物相关的法规和指南, 以及FDA就某个专题有关专家进行讨论的结果。最后根据药物的适应证确定有关的学术团体, 因为这些学术团体会组织很多权威性的临床试验;若能综合参考这些资料信息, 则撰写出来的方案将会更加科学、全面和专业。

3.5 完成试验方案的摘要

在设计试验方案前, 可以先完成一份方案摘要, 它涵盖了试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大致的轮廓。方案摘要不仅可以作为CRO公司在正式承接项目前的报价参考外, 还可以帮助方案撰写者在正式撰写方案前勾勒清晰的思路;且精炼简洁的方案摘要, 可以让各个试验的执行部门快速阅读和掌握试验的要领后, 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作为试验设计者的回馈信息, 在正式撰写方案时参考和修正[11]。方案摘要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入排标准、受试者人数、观察指标和统计学分析等。只有当方案摘要得到各方的一致认可后, 试验方案设计者才能正式开始撰写。

3.6选择重要的疗效指标

在设计试验方案时, 通常会设定一个主要疗效指标和几个次要疗效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是最能准确反映试验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标, 次要疗效指标是作为辅助作用的指标[12]。主要疗效指标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有明显差异将会决定一项试验是否成功, 最后决定一个新药是否能够上市。次要疗效指标则作为补充、说明及支持其疗效和安全性。

在选择重要的疗效指标时, 首先应查找有关的法规和药审部门所颁布的指南, 用以试验设计时作为参考。例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中关于现行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疗效指标明确规定了主要终点指标只能是糖化血红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治疗药物的疗效主要终点指标只有HBV DNA[13]。同时在设计主要疗效指标时还应参与相关研究领域中已经存在或公认的准则和标准。

3.7 样本量的核算

样本含量的核算是根据研究的主要目标进行确定, 而样本含量的确定主要与2个因素有关, 即主要指标的性质和研究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主要指标的性质关键在于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 研究总体参数可以临床前研究资料和预实验的结果, 或者参考相关的文献而得到。确定样本含量是还需考虑有意义的差值、检验统计量、检验假设、Ⅰ型和Ⅱ型错误概率等。当根据统计公式估算的样本含量低于《新药审批办法》中所要求的样本含量时, 以《新药审批办法》为准[2]。

4 结束语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撰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设计时的每个步骤都要充分考虑方案的专业性、可操作性及试验完成后统计分析的需要。方案撰写是获取信息并分析综合, 最后定下方案的过程, 且方案的设计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作不同的考虑。

摘要:要完成一项药物临床试验, 设计一份科学、清晰、详尽的临床试验方案至关重要。临床试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临床试验数据收集是否完整准确、临床试验质量的好坏均与试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密切相关。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每个步骤都要充分考虑试验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以及试验完成后的统计分析, 同时也应参考国际上相关规范或指南的要求, 以利于与国际临床研究规范接轨。

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定》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和研究水平,确保试验结果科学可靠,充分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及安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研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医院临床药理基地、药物临床试验相关专业科室、实验室及辅助科室。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药物临床试验包括药物临床Ⅰ、Ⅱ、Ⅲ、Ⅳ期和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医院临床药理基地(以下简称为基地)在医教部领导下,负责承接药物临床试验,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科室临床试验项目的实施,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审查、监督和管理,并审定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第五条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负责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评价、监督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

第六条 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科室具体负责本专业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管理和总结,并接受基地及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第七条 基地专家委员会负责对部分涉及面广、复杂性强的药物临床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案进行审查、指导和评价。

第三章 试验流程

第八条 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由基地办公室统一承接并严格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报基地主任审批并登记备案。

第九条 承接试验项目后,由基地办公室与相关临床专业科室协调,共同确定承担专业、承担类型(负责或协作)及其项目负责人和联系人。

第十条 试验承担专业科室应积极参与临床试验文件的制定和/或讨论。

(一)作为项目研究负责单位,试验承担专业科室应指定人员(副高以上职称研究者)协助申办者制定临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等临床试验文件,并会同申办者召集基地及各临床试验协作单位召开项目实施协调会,讨论通过临床试验文件。

(二)作为项目研究协作单位,试验承担专业科室和基地应派代表参加由研究负责单位组织的项目实施协调会,并参与讨论。

第十一条 所有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必须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一)作为项目研究负责单位,临床试验文件经项目实施协调会讨论通过后,由申办方直接提交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二)作为项目研究协作单位,临床试验文件经项目实施协调会讨论通过并经研究负责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由申办方再次提交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二条 临床试验实施前,基地主任和试验承担专业负责人应共同与申办者签订项目实施合同。合同经双方签字并加盖药理基地专用章后生效,由基地办公室统一保存。

第十三条 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各专业科室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及各项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开展试验,试验记录应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不得涂改、伪造数据。

第十四条 试验用药由基地专人负责接收后及时发放到试验专业科室,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接收药物。科室试验用药应实行专人、专柜、专帐管理,以确保储存完好、发放正确、账目清晰。试验用药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给受试者或非临床试验的患者,但应通过医生工作站自定义医嘱(住院患者)或处方(门诊患者)体现用药情况,试验剩余药物应通过基地及时退还申办者。

第十五条 门诊受试者试验相关检查检验凭研究者开具的电子申请和加盖药理基地专用章的《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凭证(门诊)》进行免费检查,住院受试者试验相关检查检验按普通患者流程进行检查,出院结帐时凭科室正(副)主任签字并加盖药理基地专用章的《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凭证(住院)》和财务冲负单进行减免冲帐,以确保受试者免费进行相关检查检验。

第十六条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除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外,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和基地,由基地按规定上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负责单位、申办者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试验实施期间,试验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掌握临床试验进度和进展情况(包括联系协作单位),及时审查试验记录,指导解决试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并自觉接受申办者监查。

第十八条 试验结束后,试验项目负责人应全面审查病例报告表和原始记录,核对无误后将病例报告表的一联交申办者或统计人员进行数据录入。

第十九条 收到试验统计分析结果后,试验项目负责人应按规范要求撰写试验总结报告,并向基地办公室提交所有试验资料和原始记录。

第二十条 总结报告经基地办公室审查合格后,报基地主任终审签字并加盖药理基地专用章,然后分别交申办者、试验专业科室和基地办公室保存。第二十一条 若临床试验因各种原因中止,应及时报告药理基地办公室并取得同意,必要时同时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并按中止临床试验项目的要求完善相关手续。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二条 签订试验项目实施合同时,合同中必须明确申办者提供的临床研究经费。

第二十三条 申办者提供的临床研究经费根据合同中协议的方式汇入医院指定帐户,实行专帐管理。

第二十四条 项目临床研究经费的15%提留作为医院管理费,10%提留作为基地管理运行费用,5%作为基地工作人员劳务费,70%作为科室试验观察费(含相关检查费、受试者补偿费及工作人员劳务费)。

第二十五条 医院管理费及基地管理运行费用由院财务分别建本,实行专款专用。其中基地管理运行费由基地负责管理,凡有关药理基地建设、试验管理或协调费用经医教部领导审批同意后均可从中列支。

第二十六条 基地工作人员劳务费和科室试验观察费在经费到帐后由基地统一申请,并按医院经费审批程序和权限,经医教部、院领导审批后通过院财务以现金方式提取。科室试验观察费根据项目合同签订时与相关科室协商确定的分配比例,由基地直接发放给相关科室。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负责人应不定期检查本专业药物试验进度和质量,审查试验记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十八条 申办方派出的监查员根据试验需要不定期到试验科室进行监查,各相关科室应积极协助配合,并按监查员意见及时改进。

第二十九条 基地办公室派出内部监查员对各专业科室在研和已完成项目试验质量进行定期监查,并将检查结果定期统计汇总后上报医教部医疗科。

第三十条 医教部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地及各专业科室试验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不定期对临床试验项目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巡查。

第六章 奖 惩

第三十二条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行接受药物临床试验任务,否则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医院将追缴责任科室违规所得,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按违规所得处以3倍以上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对伪造病历、检查检验报告或病例报告表等试验记录的行为,发现一项/次给予警告,并扣除责任科室质控分10分、扣发科室试验观察费的10%;发现两项/次暂停所在科室接受临床试验资格一年,并扣除质控分20分、扣发科室项目试验观察费的50%;情节严重或导致严重后果者加倍处罚。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的一般不合格项,发现一项/次扣除责任科室质控分2分。

第三十五条 试验期间私自收取受试者药品费、检查费或销售试验药品,一经发现扣除责任科室质控分10分,没收违规所得并处以3倍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研究人员滥用免费检查检验,向非受试者提供免费检查检验,发现一次扣除责任科室质控分10分,并处以违规检查项目金额3倍的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医药新产品(包括新仪器、器械、材料等)、已获准上市新药再评价、保健品等的临床研究,原则上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药物临床试验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技术要求按基地办公室核发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本规定下发前即已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本规定解释权归医教部,以往文件与本规定冲突之处,以本文件为准。

附件: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凭证示例 附件:

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凭证示例: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凭证(门诊)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ID号 临床诊断:

检查项目: 血常规 备注:

申请医师 申请日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凭证(住院)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ID号 临床诊断: 检查项目:

1、血常规□次

2、尿常规□次

3、血生化□次:AST、ALT、TB、BUN、Cr

4、细菌培养+药敏□次

5、心电图□次

6、胸片(正侧位)□次

备注:

药物临床试验 篇6

自行车事件并不是一次意外,它是洛格自愿参加的一项试验。这项试验旨在检验:在一次恐怖的经历之后,马上服用一种药物能否减少患创伤后压力紊乱症(PTSD)的危险。这项研究属于一个很有发展前途但颇具争议的领域——痛苦记忆能否被改变或者消除,即所谓的“忘却疗法”。

擒住“压力荷尔蒙”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目前只有美国和法国在“洗脑”领域展开了少数小规模的人体试验,这些研究多数都是在测试一种叫作“心安得”的药物。心安得是一种广泛用于心脏病患者的药物,它能阻止位于大脑扁桃核中压力荷尔蒙的作用。根据它的这种特性,研究人员开始利用心安得侵蚀大脑中的记忆,从而预防PTSD。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也许能够在第一时间阻止创伤记忆被储存,或者在旧的记忆被暂时唤醒时,减弱其影响。

洛格所参与的试验以及法国的一个相似研究均发现:在交通事故或者其它创伤经历后立刻服用心安得的人,数月之后拥有较少的PTSD身体症状。这些结果表明这种研究大有前途,因而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以色列等国的研究人员正在计划更大规模的研究,对心安得和大麻中的活性成份等进行测试。

科学家们已经向开发疗法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展开对一些情绪化事件(如“9·11”或者初吻)的新观察,设法弄清它们为何会产生难以抹去的记忆。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詹姆斯·麦高说:“在情绪激动时所‘学’到的东西往往被记得十分牢固。”麦高证明了强烈的情绪——爱、恨和恐惧等——触发了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考的索)刺激扁桃核,从而产生超常清晰的情绪化记忆。

阻碍“记忆蛋白质”

目前的研究只是显示:记忆导致的情绪效果可能被减弱,但那些记忆本身并不能被抹去。但有些研究人员正努力走得更远:寻找可能隔离甚至抹消记忆的办法。

“人们曾经设想:一旦某个记忆被储存或者隔离,它就会保留原样。”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卡里姆·纳德说,“我们无法证明那不是真的。”

实验室老鼠被训练成害怕某种音调,当科学家在它们的大脑中注射一种药物后,它们完全失去了这种害怕的反应。那种药物的作用在于:阻碍记忆储存时所需蛋白质的形成。“当一种记忆被激活,它会以一种动态的状态回来,它必须再次经历与第一次储存时相同的程序才能重新稳定下来。”纳德说。

让人类集体麻木?

但从道德出发,怀疑者指出,记忆是一个人身份的基本组成部分,科学家对记忆的修改将走入危险领域。

“我们所有人都认为生命中的创伤事件在发生之时确实非常可怕,但是它让我们成为了我们自己。我认为我们不会想擦去其中一些记忆,”华盛顿大学的医学道德论者丽贝卡·S·德雷瑟说,“我们不是上帝,无法确定什么对于世界而言才是最好的。”

“我们的经历和我们的记忆在很多方面都在定义着我们是谁,”斯坦福大学生物道德中心的主管戴维·马格努斯说,“因而,那是一条走下去让人惊恐的路,可能会改变我们身份的核心本质。”

有人还担心,这些为精神创伤严重的人所研制的药物,最终将被更随意地使用——甚至用于忘掉一次不愉快的约会,或者工作中的一次挫折。

除了对个人的影响,道德论者同样担心研究可能给社会带来副作用。假设,有一个人是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可能会通过减轻记忆的疗法很好地生活下去,但如果这种“人道主义”的干预广泛实行,记忆的集体麻木会让整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吗?

医学家忽略伦理争辩

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问题分析及措施 篇7

1 目前临床试验主要存在的问题

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CP) 原则, 目前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正不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以下3个方面。

1.1 研究者

(1) 由于GCP的要求体现在管理、技术、操作等各个方面, 部分研究者虽然经过GCP培训, 但是对于GCP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面文字, 而把握GCP的本质或内涵的深度不够, 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防范和应急状态的处理意识不到位, 影响临床试验质量[1]。 (2) 部分研究者思想上不重视, 没有认真学习试验方案, 没有严格按方案要求来完成试验, 导致临床试验质量降低。 (3) 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承担了很多责任, 既要完成试验任务, 又要负责受试者的入组和生命安全。而且, 临床试验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其还要完成医疗、科研和教学等任务, 所以有时会出现试验进度慢, 病例报告表、药物分发记录等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2]。 (4) 部分研究者不配合监查员工作, 对于监查员指出的问题不及时改正, 还屡犯同一错误, 导致监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2 机构监管

机构监管不到位, 对临床试验进行情况没有及时进行监督和核查。

1.3 监查员

(1) 部分监查员缺乏GCP知识, 每个项目申办方都会安排监查员在临床研究中对试验实施情况及数据进行监查, 但目前国内有很多监查员未经GCP培训就上岗, 对临床试验该如何实施毫无概念, 对于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 也不能及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有时甚至还误导研究者, 严重影响试验质量。 (2) 部分监查员工作不到位, 有些申办方为降低成本, 监查员本应半月监查1次的, 有时半年才来1次, 根本没有起到监查的目的;有些监查员监查时只看试验进度, 不看试验质量, 不能及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监查员工作频繁调动也是导致试验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目前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更换监查员, 有时1个项目甚至会更换3、4个监查员, 这样很难保证试验质量:一方面监查员工作交接时容易有疏漏, 部分环节会无法连接上;另一方面, 新的监查员需要花时间重新认识该机构的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存在问题, 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 如何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临床试验的质量主要受研究者、机构和监查员3个方面控制, 而研究者方面中主要研究者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研究者对试验的态度直接决定着项目的实施质量;而监查员方面申办方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真正重视临床试验的申办方, 必定会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临床试验的监查上, 这对保证临床试验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2.1 主要研究者

(1) 在接受试验前, 主要研究者要认真阅读方案, 确定是否有足够的研究人员和足够的病例数, 确保临床试验能按时完成。 (2) 和机构办一起考察申办方以及监查员的情况, 对于管理不规范、监查不及时的申办方不予合作。 (3) 挑选认真负责的项目协调员来负责项目, 协调员可以是医师, 也可以是研究护士, 其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后, 在主要研究者的指导下作为整个研究团队的沟通纽带, 严格把关试验质量, 保证临床研究按照GCP要求进行。 (4) 确保参加试验的研究者都经过GCP培训、临床试验方案等相关知识培训, 对于不认真负责的研究者不让其参与临床试验。

2.2 试验机构

(1) 试验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 (2) 机构质保员应要求监查员填写监查内容和时间安排, 督促监查员按时、有效地对项目进行监查, 及时发现问题, 不允许监查流于形式。 (3) 机构质保员应对各专业组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 以监督其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对已完成项目的资料进行核查后归档, 对已完成项目的部分化验结果进行溯源。 (4) 对一些重视程度不够, 掌握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和GCP基本知识还有欠缺的研究者, 要求其再次学习, 并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定期、不定期抽查整改、学习情况。 (5) 有重大问题的专业组要停止接受临床试验。

2.3 监查员

(1) 应建立监查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 具有资格证书和工作经历后方可进行独立监查。 (2) 申办方必须挑选熟练掌握GCP知识、认真负责的监查员对临床试验进行监查, 并且要求监查员每次监查都要写详细的监查报告。 (3) 申办方必须保证监查员的监查频率, 不能为节省费用减少监查次数。 (4) 现在有很多国际多中心项目, 申办方都会为研究者配备研究助理 (CRC) , 协助研究者来完成临床试验。CRC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代表研究者与受试者深入交流, 向其充分说明试验情况, 让受试者做到心中有数。此外, 由于CRC是全日制工作者, 能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措施保障受试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 为研究者配备具有丰富GCP知识的CRC非常有利于临床试验的质量提高。

3 结 语

中国的临床试验发展很快, 同时随着药物研发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 我们在参与国际多中心试验的时候, 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互相交流与合作, 这对提高我国临床试验的质量有很大推进作用。同时, 我们必须加强对临床试验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监查员队伍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 才能在临床试验中真正遵循GCP, 提高整体临床试验水平, 促进我国临床试验的健康发展, 尽快与国际接轨[3]。

参考文献

[1]刘少璇, 张桦, 吴庆, 等.浅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2) :144-145.

[2]李发庆, 邵蓉.中国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上海医药, 2011, 32 (4) :181-182.

药物临床试验 篇8

1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

1.1 硬件建设

医院成立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由一名副院长分管负责并兼任机构主任, 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机构办公室和各申报专业的硬件建设。按硬件建设要求购置相关设备, 并建立了临床试验药品专用贮藏库, 对全院的药物试验的药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1.2 人才建设

自2005年始, 医院分批派遣各专业人员参加国家GCP知识的学习, 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药物临床试验学术活动, 参观、学习药物临床试验水平较高的医院。邀请具有丰富药物临床试验经验的专家来我院进行现场指导, 从而使我院医护人员GCP知识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质的飞跃。

1.3 软件建设

为了使我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保证试验高质量、高标准顺利进行, 分别成立了标准操作规程 (SOP) 编写小组。邀请具有丰富药物临床试验经验的专家来我院指导编写工作, 同时外出参观临床试验运行规范的医院, 虚心请教其编写经验。

2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高质量、高效率, 管理的宗旨是确保在我院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严格按照GCP的要求进行, 即伦理和科学。在管理过程中, 始终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精神, 把对受试者的保护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同时对试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确保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的科学、完整、准确。

2.1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院按照药监门的申报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 建立了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药物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和其他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2.1.1 运行管理:

根据我院特色, 设计了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申请表、项目审核表、项目经费预算表、项目检查表等, 从项目申请开始就进行严格把关。不合格者则退回修改或补充相关资料, 直到完全符合GCP要求为止。

2.1.2 药物管理: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设立试验药品专用贮藏库, 对全院的试验药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存放, 并由专门的药物保管员负责试验药物的发放和记录, 药物保管员必须了解临床试验方案并参加启动会。各项记录表格全部根据GCP要求来精心设计。试验开始后, 研究人员根据试验方案凭处方从药物保管员处领取试验药品, 并及时记录药物的发放情况。

2.1.3 文件管理:

设立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料专用档案室, 用于存放已完成的药物试验资料, 并由专人进行管理。为了更好地按国家GCP要求保存文件, 我院分别设计了临床试验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完成后保存文件自查表。

2.1.4 信息安全管理:

在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 成立信息安全小组, 指定信息安全负责人, 负责保障整个临床试验的信息安全, 未经信息安全负责人的同意, 不得复制、公开、散发和利用医院信息和临床试验的研究信息。

2.1.5 人员、仪器及经费管理:

在试验开始前, 首先明确各方人员的职责, 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仪器的管理制度包含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与维修制度及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经费专款专用, 领取经费都要有负责人的签字, 并及时登记, 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挪用资金。

2.1.6 质量控制管理:

对在机构内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实行三级质量控制, 即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机构办公室的质量控制, 明确了各级质量控制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工作内容, 并根据本院具体情况, 设计了质控人员检查项目表, 便于更好地监督临床试验质量。

2.2 各项标准作业程序 (SOP) 的建立和完善[2]

为有效实施和完成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各项工作, 依据GCP和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 建立和完善了SOP。SOP发布生效后, 必须严格执行。机构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和各专业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的各环节对相关SOP的执行、实施情况, 一旦发现有研究人员未严格执行SOP, 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3讨论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和管理是医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需要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扶持, 更需要机构内成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不懈努力。尽管在药物临床试验建设和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但离GCP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医务人员一定要抓住药物临床试验发展的大好机遇, 以GCP原则为指导, 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工作, 尽快提高药物临床试验水平, 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珂, 俞佳.医院药师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 2005, 16 (17) :1352.

药物临床试验 篇9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课题中标单位为样本, 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取各中标单位临床试验药物基地近3年临床试验相关数据, 结合文献研究及现场调查的结果, 确定目前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的赔付方法和标准。

2 临床试验及不良事件发生概况

2.1 被调查机构临床试验内容和经费来源

从被调查的12家机构情况看, 试验机构主要研究的药物种类集中分布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肿瘤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用药。

从试验药物项目经费来源看, 我国药物研发的经费基本来源于药品企业,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极少, 尚未有其它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说明我国药物研发主要还是企业行为, 从相关的资料了解到我国的药物研发主要是仿制药, 表明我国的研发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在创新药物的引导、投入方面的力度不够;药物研发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抗风险能力较差, 不利于整个创新药物研发水平的提高。

2.2 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发生

按照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的程度, 将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分为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事件。从被调查的12家试验机构所承担的试验项目来看, 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均有所发生, 且发生不良和严重不良事件例数均超出被访专家认为的合理范围。

3 临床试验及不良事件赔付调查

3.1 创新药物不良事件赔付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筹集方式

在对12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发生不良事件赔付责任现状调查中, 目前所有机构出现的不良事件都由申办方承担;有8家 (其中有3家机构在调查中引入了商业保险) 机构负责人认为应引入商业保险, 见图1。

3.2 创新药物不良事件赔付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筹集方式

为了降低申办方开发创新药物的风险, 各专家认为应采取多渠道筹集赔付资金。从统计的结果看, 几乎所有机构被调查者认为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可行且必要;其次, 建立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基金占7人;另外, 有小部分认为可以从项目提取一部分坏账准备金或由政府设立药物临床试验救济补偿金, 见图2。

3.3 创新药物不良事件赔付方式、赔付标准

3.3.1 赔付方式选择。由于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 为了降低药物研发的风险, 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药物临床试验顺利进行, 12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中有11人认为应建立不良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有10人认为应设立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有9人认为应制定不良事件赔付标准;各有8人认为应成立不良事件鉴定机构和制定不良事件损害分级标准;还有3人认为应建立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补偿救济制度。

3.3.2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标准从调研中发现, 被调查者认为应补偿因生命、身体及健康导致财产损失、精神伤害, 因此其范围应包括医药费、残障生活补助、抚养金、丧葬费等多个方面。但具体补偿项目应根据不同药物临床试验特点, 结合国家有关法规制度, 明确赔付的标准和赔付的内容, 做到有法可依。

3.3.3 创新药物不良事件赔付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与12家机构负责人的访谈中, 针对药物临床试验赔付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应成立专门的组织加强对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一方面, 制定赔付资金的使用和拨付程序,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根据制定的赔付标准实施划拨。另一方面, 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保证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顺利进行。

4 讨论与建议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引导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

我国目前创新药物研发引入保险的项目比较少, 一方面是国家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申办企业自身没有投保意识, 这是因为投保将增加企业的额外投入;且由于开设这个险种的保险公司极少, 保险公司基于自身的利益不会主动设立此险种。因此, 政府应充分调研, 从法律制度方面引入切实的机制促进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的发展;申办企业也应该从维护受试者的权益出发积极投保;保险公司可根据相关数据设立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经过一段时间, 逐渐将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作为创新药物研发应对不良事件赔付的重要手段。鉴于目前我国药物研发的现状, 本研究建议建立以基金救济和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作为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的赔付制度。在前期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还没有完全形成时以基金救济为主, 作为主要的赔付手段, 同时鼓励并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企业在进行药物研发时要对药品进行投保;并逐渐形成以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为主的商业保险模式, 同时以基金救济为辅的赔付模式。

4.2 完善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认定程序和赔付标准, 做到有法可依

目前出现了药物不良事件后没有相关的法律权威机构进行伤残的鉴定, 造成受试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 严重影响了受试者的身心健康, 不利于药物的研发的情况。因此, 应组成鉴定专家库, 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审定裁决, 将其结果作为双方认定赔付的依据。同时, 由于我国还没有一个关于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的标准, 这是受试者受到伤害后没有得到一个合理补偿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建议根据受试者受到侵害的伤残情况制定不同的赔付标准, 主要从医疗、经济、伤残等级进行赔付, 见表1。

4.3 赔付资金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筹集和承担

根据我国整体药物研发实力较弱的现状, 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基金。由于企业是药品研发、生产、销售、获利的主体, 应以企业为主建立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风险基金, 基金来源于企业前一年度销售金额按比例提取的资金。同时从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项目预算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坏账准备金。

从政府角度应加大投入, 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作为发生药物临床试验时应对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救助资金。

从社会角度, 创新药物研发的顺利实施对整个社会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但目前我国除了企业, 其它群体对于创新药物研发的主动性不是很强, 因此本研究建议政府应积极宣传, 促进社会积极参与创新药物的研发, 通过社会集资捐助, 募集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救助资金。

参考文献

[1]盛红彬, 黄登笑, 陆逸雁, 等.建立我国ADR补偿救济制度的探讨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9, 30 (8) :50-51.

[2]梁伟雄.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补偿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0 (10) :1198-1200.

[3]李见明, 孙振球, 高荣, 等.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 (6) :473.

[4]June P, Altman DG, Egger M.Systematic reviews in health care: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Bio Med J, 2001, 323 (7303) :42.

药物临床试验 篇10

如何有效管理受试者是临床试验的核心环节,是确保试验结果科学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回顾性调查济南军区总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0月药物临床试验病历 ,对受试者招募和脱落影响因素及脱落原因进行调研,分析受试者管理现状,从而指导临床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试图揭示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新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归档资料中检索2008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40项,受试者病历1351例,门诊病历927例,住院病历424例。

1.2 方法

对药物临床试验归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药名、临床试验时间,分析各项目受试者招募方式、招募策略、招募完成率以及影响因素。对受试者尤其是脱落病例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脱落的原因以及因受试者个人因素、治疗环境、疾病、药物因素等影响受试者依从和脱落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A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国内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招募情况比较

40项药物临床试验中 ,34项为国内申办方发起的临床试验,6项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均完成预期的受试者招募计划,而国内项目中有88.2%项目完成招募计划,有11.8%项目延长招募期后仍未完成招募计划。招募方式均以我院患者数据库为主,除此之外,国际多中心均设计有招募广告等其他招募方式,16.7%对招募策略进行了描述,而国内项目20.5%设计有其他招募方式,均未描述招募策略。国际多中心项目均委托国内 合同研究组织(CRO)承接,且针对各项目配备专职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而国内项目只有38.2%委托CRO负责,只有17.6%项目配备CRC。见表1。

注:CRO:国内合同研究组织;CRC:临床研究协调员

2.2 受试者脱落原因分析

1351例受试者中 ,脱落受试者76例 , 总脱落率为5.63%。其中,国际多中心项目受试者152例,脱落9例 , 脱落率为5.92% ; 国内项目受试者1123例 , 脱落67例,脱落率为5.97%。对每例受试者的脱落原因进行分析,以失访和疗效欠佳为主要的脱落原因。见表2。

2.3 受试者脱落影响影响因素分析

经分析发现,某些受试者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均对受试者脱落产生影响。受试者个人因素中,年龄和地理因素是影响脱落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65岁者、外地受试者的脱落率高于其他受试者(P < 0.05);环境因素中,门诊受试者的脱落率高于住院受试者(P < 0.05);疾病因素中,病情严重者的脱落率要高于病情较轻者(P < 0.05);药物因素中,口服药物的脱落率高于注射和吸入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受试者的脱落率高于其他受试者 (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受试者招募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3.1.1 受试者招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受试者招募是临床试验开展的第一步, 其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临床试验的进度和质量[4]。本次调研发现,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招募质量优于国内项目,可能与其委托CRO承接项目、配备CRC专职参与招募、设置多样化招募方式等有关。CRO是通过合同研究形式对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机构,CRO的参与可使临床试验专业化和高效率化。而国内临床试验基于经费等原因,大多数不委托CRO,申办方本身对临床试验的专业度不够,有些项目虽然设计了招募广告,但缺乏招募策略,许多只流于形式,在受试者招募工作中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这些均影响国内项目的招募质量。

制订并实施 有针对性 的受试者 招募策略 可提高招募效率及质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考虑适应证,预估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招募难度。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受试者招募相对比较容易;而发病率较低的危重、急性病的招募则相对比较困难。然后,应根据试验特点及招募难度,选择一种或多种招募方式以期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受试者。传统的招募主要依靠本试验机构研究者的患者资源,广告或网络等其他招募方式也可利用。不同的招募方式各有利弊。如招募广告,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无法保证招募数量。而社区义诊专家咨询会,可在短时间内招募到大量患者,但针对性较弱。第三步,制订招募策略, 即针对不同的招募方式, 确定招募人员、场地、招募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第四步 ,招募的实施。受试者的招募工作主要包括招募受试者、筛选合格的受试者和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三个环节。研究者作为主要的招募人员,其与受试者的交流是招募成功的关键因素。

3.1.2 受试者招募管理对策

为了提高受试者招募效率,针对招募管理的各个环节,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3.1.2.1优化试验方案要求主要研究者必须参加方案讨论会并有相应的记录,主要就是积极参与试验方案的设计,对其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反复论证和必要的咨询,优化方案,尽可能减少随访频次,利于受试者的管理。如纳入排除标准过于严格容易导致受试者招募困难。

3.1.2.2接待潜在受试者各专业设置专门的药物临床试验门诊招募窗口,张贴及发放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宣传资料。专业门诊处指定研究护士负责接待来访受试者或感兴趣的患者,由其引导至专科门诊室进行进一步的知情同意。或者利用专线电话对咨询患者进行疑问解答。

3.1.2.3发展潜在受试者各专业科室设置专业秘书1名 ,专业研究护士1名。1建立患者数据库,对于临床患者,记录其病史、治疗史等,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其治疗,产生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培养潜在的受试者。2建立受试者档案,对所有参加过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建立专门数据库,记录受试者的一般信息、参与临床试验信息以及对临床试验的认同, 对其参与的试验依从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案。一方面有助于研究者对受试者进行招募及筛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职业试药人的纳入。3发展社区医院,各专业科室与有条件的社区医院建立协作关系, 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通过不断的宣讲和沟通,使患者逐渐从当初的不理解和抵触转变成了积极参与和宣传。

3.1.2.4充分知情,提高招募质量及效率启动培训时 ,应使研究者熟悉知情同意及纳入排除标准,以保证招募质量。为研究者制作纳入排除标准口袋卡,并配备专职的CRC,以协助研究者完成招募工作。

3.2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3.2.1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影响因素

受试者的依从性是保证试验方案用药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受试者的依从性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受试者本身的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5,6,7,8]。不依从或依从性差,常导致脱落的发生,从而引起结果偏倚。本次调研即以脱落病例为基础,寻找影响受试者依从性的因素。1受试者个人因素中,年龄大和外地受试者可能由于记忆力差或距离远而造成依从性低。但受试者文化程度和既往临床试验经历未发现与脱落有关,与以往结果有所出入,可能是本次调研试验项目数量有限, 或者脱落与依从性差并不完全等同, 有待以受试者的依从性为指标进行深入研究[9,10]。2环境因素中 ,我院门诊受试者脱落率高于住院患者, 主要原因可能是医护人员直接督导的缺失。3疾病因素中,病情较重的受试者脱落率较高,可能是患者对试验药物期望较大, 若服药后症状无立即缓解或症状加重,就会对试验药物产生怀疑,从而抵触试验。但病情较轻的受试者也容易依从性差,如某些患者常自觉已康复而拒绝继续服药或回访[11]。4药物因素中,不良反应未及时处理,易造成受试者对服药的抗拒心理,导致依从性差。另外,我院受试者中口服药物的脱落率最高, 可能与其多为门诊受试者有关。

3.2.2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对策

我院通过本次调研识别可能发生不依从的各种潜在因素,并对受试者进行了贯穿全过程的依从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3.2.2.1重视试验早期受试者依从性管理1筛选时进行依从性预评估:研究者应熟悉受试者脱落的常见因素,根据受试者的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对其依从性进行初步评估,尽量选择依从性佳的受试者[12]。2充分的知情同意:充分地获得知情同意可以帮助受试者正确理解临床试验的意义和目的, 了解整个试验,增加受试者完成试验的信心,为后续访视的良好依从性提供保证。3入组后依从性教育跟进:对存在依从性高危因素的受试者,要重点加强受试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使其加强对药物和治疗的理解,明确表明依从性的重要性及其益处,并发动家属监督。

3.2.2.2重视试验进展各阶段的细节管理1建立受试者联络表,登记固话、手机、住址等信息,确保与受试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防止其因移居或更换手机造成的失访与脱落。2建立受试者随访卡,以其入组时间为基线制订访视时间表, 由研究护士或CRC提醒受试者按时回访。对未按时随访者,及时电话追踪。对老年受试者及易忘事者注意增加提醒频次。3建立爱心贴, 爱心贴上注明受试者参加试验概况、禁忌药物,以及研究者或CRC的联络方式,贴在受试者的常用病历上, 一方面便于受试者在外院就诊时提醒医生避免使用试验禁用药物;另一方面,在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建立良性信息反馈途径, 增强了受试者主动参与试验的热情,提高受试者依从性。4建立用药日记卡, 主要针对门诊口服或吸入试验药物,以访视期为单位,要求受试者自行记录服药时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和合并用药等,实现受试者的自我管理及自我监督。5坚持持续督导,每次访视时,与受试者一同点药,检查用药日记卡,了解受试者服药情况,既可检查受试者的依从性,又可强化依从性教育。

3.2.2.3重视配套的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1各专业利用壁报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普及疾病防护知识,向受试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和日常生活管理方面的宣教,提高受试者及家属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水平。针对特殊的用药群体, 如老年受试者或理解能力差的受试者,应作为用药教育的重点。2提供咨询服务,受试者对于病情、治疗或试验药物存在的不理解或错误认识,研究者应及时解答,不仅可以在医患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体系,而且可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使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感到安全、放心和被重视,预防不依从的发生。尤其是针对不良反应,研究者除了及时处理外,还必须详细解释,争取受试者的理解与合作,可减少不依从的发生。

3.3 结论

药物临床试验 篇11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药物;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03-01

我院选取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旨在探讨出一条良好的临床药物干预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资料作为干预组,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各科室的5%出院病历作为样本,经统计对照组抽取样本量为1062份,干预组样本量为1236份。干预组实施以下干预措施[1]:①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在对照组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出来,制定出较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②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准则,使得医师在遴选药物时更清晰,熟悉所选用药物的适用症、抗菌的活性、准确判断何时用药,如何联合用药等。③设置培训和考核环节: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整治方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④临床药师的指导作用: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规范医师合理用药。⑤建立反馈系统:将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以报告形式和医师们沟通。

2统计指标

统计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类切口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费用、微生物培养标准送检率。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用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梁祝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比较

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药费所占比例降低,微生物培养率[2]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表 2

3讨论

抗菌药物是指[3-5]具有抑菌或杀菌的药物,是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合成方法得到,包含有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我国近些年来使用抗菌药物比较泛滥,解决细菌耐药问题亟不可待。国家也明确规定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判断是否合理用药的标准。为相应国家号召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各醫院应做好干预措施,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我院选取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情况摸索出一条较好的干预措施。在本文数据中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费用占比减低、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有所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注意一下几点[6]:①干预措施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改进。②临床药师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在遇到不懂的及时查阅资料,争取最大限度的配合各部门合理用药。③通过点评处方发现不足,以经常反馈的方式帮助医师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比例[7-9]。④做到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抗菌药,能单联使用不双联使用,整体提高医师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药资源浪费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否有更优的干预措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光龙.综合干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1,4005-4006.

[2]吴志明,陈炜,葛孟华,等.综合干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0,20(9):1300-1301.

[3]徐欣昌,周长芳,吴晓阜.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临床药学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价[J].求医问药,2013,11(3):288-289.

[4]Bennie C,To J,Martin P,Govendir M.In vitro interaction of some drug combinations to inhibit 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 isolates from cats and dogs and these isolates' susceptibility to cefovecin and clofazimine.[J].Aust Vet J.,2015,93(1-2):40-5.

[5]黄华斌,郭淑敏,杨艳玲.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4):309-311.

[6]周慧,王长连,陈惠兰.系统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7):1399-1401.

[7]张伶俐,黄亮,曾力楠.全球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证据现状与临床合理使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57-760.

[8]袁波,李玲,俞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对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66-67.

药物临床试验 篇12

关键词: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制度

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征。成功研制一种创新药物需要进行较长的临床试验, 而临床试验发生不良事件存在不可预见性, 临床试验伤害在所难免。目前我国对于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还没有统一、标准的赔付保障体系, 赔付资金的来源、渠道以及筹集方式尚不明确, 赔付机制建立尚处在初步阶段, 这对于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极为不利。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国际新药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制度, 以期为未来我国新药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制度建设以及标准制定提供借鉴思路和方法。

1 国际临床试验的相关法律制度

为了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药物临床试验,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纽伦堡法典》是以道德、伦理、法律的标准评价临床试验的第一部法律。其中规定了参与临床试验的必要前提是受试者必须是自愿同意的。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则被认为是制定临床试验的根本准则。诸如:受试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应保护受试者的隐私, 试验中对受试者的身体、精神和人格影响降低到最小, 必须告知受试者试验的目的、方法、利益和潜在危害可能承担的痛苦等。《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中指出:应确保受试者因试验受到伤害时, 有权得到相应的免费治疗或经济等其他方面的援助, 以补偿对他们造成的损伤。如果由于参与研究而死亡, 其扶养人有权获得赔偿。受试者不得被要求放弃赔偿的权利。临床试验必须考虑受试者的合法权益, 对出现的不良事件必须进行相应的赔付。

2 国外实施现状

2.1 美国

美国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和制定了药物不良反应受害者赔偿机制和法律。《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及《侵权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项重要法律根据。在赔偿机制方面, 美国采取了保险模式和市场份额责任模式, 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向药品生产厂家索取相应的赔偿。即使药品符合监管标准要求, 生产企业仍需为不良事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损失, 达到保护药品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在法律框架下, 美国建立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该系统包含了所有新药上市后所有的不良反应事件和用药错误的信息。美国有90%的以上的药物不良事件报告都来自于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这个系统, 医务人员发现用药不良事件时既可以把信息反馈给卫生管理部门, 也可以反馈给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收到报告就必须把信息按要求提交给卫生管理部门。这一系统不仅可以监测新药上市后的新出现的安全问题, 而且也评价一个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规定报告管理信息的情况。当一个新药获批, 药品审评研究中心和生物制品审评研究中心的临床评审专家就会依据系统里的信息来评估药品的安全性。进而就发现的问题, 采取措施, 提高药品的安全性保护公众健康。

2.2 瑞典

瑞典采用集团保险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其保险制度包括两种非强制性的制度, 一是病人伤害保险制度, 二是药品保险制度, 其适用范围较宽, 适用于所有与药品、医疗相关的受害者。其中, 后者的范围更宽, 在合法的范围内, 不管是药物成分还是不可控因素等, 均可申请赔偿。

在补偿额度方面, 补偿内容如有其他救济制度给付, 不得重复补偿, 且补偿有上限。每年近万件的申请中, 约45%获得赔付。其中来源主要由制药企业依据市场占有率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来筹集。由受害者、医生或者医院提出申请, 由药物伤害委员会审议后, 保险公司进行支付。

2.3 德国

德国依据《药事法》, 于1973年由联邦卫生部起草制定了以保险和基金相结合模式为主要思路的《药事法危险与基金配合制度》。此法规定, 此种补偿救济仅适用于对死亡或身体健康损害时的赔偿,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劳动能力降低或丧失所增加的费用等, 范围仅局限于财产上的赔偿, 不包括精神赔偿。对于死亡赔偿方面还包括死亡受害者所扶养第三人的扶养费用。赔偿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支付、按年支付等。筹资来源是由制药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相应的保险, 进而支付赔偿;或者与金融机构约定, 由金融机构来承担或保证, 政府不承担赔偿的义务。赔偿设有上限, 对于单一受害人一次给付时上限为60万欧元, 每年给付额不超过3.6万欧元;而对于同一药品致使多数人受害时, 一次给付额上限为不超过12000万欧元, 每年额不超过720万欧元。受害人请求权时效在损害发生且认知其请求权及确定责任主体时起3年内有效。

2.4 日本

伴随着许多医疗事件、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 上个世纪80年代, 日本加快了药品的相关立法。于1979年颁布并实施了《药品不良反应受害救济基金法》, 旨在对受药品不良反应受害者进行救济。1994年此法更名为《药品不良反应受害救济、研究开发和产品评审组织法》, 并确立了药品研究开发和药品不良事件补偿基金制度。基金的来源由几个方面:一是制药企业的捐款;二是政府补助。补助内容有医疗费、残疾补助费、一次性补助费、交通费等。

3 对我国的启示

3.1 加强立法, 切实保护受试者权益

目前, 我国对药物临床受试者的权益保护在行业规范中等有所涉及。如《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指出:“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 给予的治疗和/或保险措施”;“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 受试者可以获得治疗和相应的补偿”;“申办者应对参加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提供保险, 对于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或死亡的受试者承担治疗的费用及相应的经济补偿。申办者应向研究者提供法律上与经济上的担保, 但由医疗事故所致者除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指出:当临床试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 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等。

这些法规规范的颁布实施相比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些举措尚不全面、具体, 在实际执行层面操作性不够。与美国等国家相比, 我国现有的临床试验意外赔付相关的法律仍然不健全, 加之操作时部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当意外发生时并未有法律实施有效的保护, 使得受试者权益受到损害。

3.2 明确赔付资金来源, 采取多渠道方式筹集

由于管理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差异, 各国所采取的赔付方式不同, 有的国家采取政府基金救济制度, 有的国家采取保险模式, 或者两者结合进行赔付。如德国政府不承担任何责任;日本政府负担一半责任;美国政府推行市场责任理论与严格责任, 即采取保险模式。针对我国这一问题的赔付资金来源, 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主要包括:一是从药品生产企业中按照年利润提取风险基金;二是从药品研发预算中安排风险赔付资金;三是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风险转移;四是国家财政补助药品研发行业;五是社会各界捐赠。

3.3 科学测算, 明确赔付标准和范围

目前学界主要认为对临床试验导致健康受害补偿费的支付额度, 一般应按伤残等级最高基础数额补偿。主要赔付项目有:一是医疗费, 一般应由临床试验申办者负担。可采用现金支付和减免医疗费用两种方式, 由受试者自主决定。二是试验津贴, 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等制定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标准。由于参加受试者包括病患和健康人群两种, 因此经济补偿标准应试情况不同。一般以健康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补偿费高于以患者为对象的试验。三是依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不良反应发生的必然性, 试验风险的告知情况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经济补偿金额可能更为合理并考虑减免部分补偿费。

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机制亟待建立,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创新药物研究生产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 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 建立健全这一赔付机制已迫在眉睫。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 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赔付机制, 是需要政府、药品研发生产者和社会各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以充分发挥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平台的作用, 控制减少临床试验不良事件伤害, 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探讨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 以助于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赔付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刘花, 杨世民, 冯变玲.美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执业药师, 2013, 10 (4) :10-12.

[2]盛红彬, 黄登笑, 陆逸雁, 等.建立我国ADR补偿救济制度的探讨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9, 30 (8) :50-51.

[3]梁伟雄.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补偿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1 (11) :1317-1320.

[4]李龙.国外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简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1) :92-94.

[5]Richard Best.A Comparison of Civil Liability for Defective Produc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Germany[J].German Law Journal, 2002, 3 (4) :1.

[6]Kyoichi Sonoda.Smon and other socially induced disease in Japan[J].Socsci Med, 1978, 12 (6A) :497-506.

上一篇:印象管理研究评述下一篇:电力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