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等教育

2024-06-13

应用型高等教育(共12篇)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1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 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面临着新的定位和转变, 尤其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 能否找出一条既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又能满足就业需求的道路, 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 结合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并借鉴国外成熟的发展模式, 对于探寻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外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比较

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典型的专业人才教育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注重课程体系结构, 其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严格的考试制度三部分。在课程体系当中, 理论教学内容较浅, 但课程门类较多, 考试要求严格, 以保证学生的质量。同时, 德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还十分注重与地区企业的合作, 企业始终参与到高校整个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并由国家出台法律、法规保证校企合作的实施。高校新生入学前需要在企业内接受一定阶段的实践培训, 为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而且学生的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 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问题。而且, 高校还聘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与技术人员进行课堂教学, 并参与到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考核评定中, 校企紧密结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体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英国的证书保障体系和“工读交替”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建立了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国家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普通教育在内的独特的证书体系, 各种证书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换。这一证书体系以及相应的资格认证制度, 促进了应用型高等教育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 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的学位课程一般是四年, 其中第三年用于工作实践, 工作实践通常由企业来安排, 学生在实践期间也可取得相应的报酬。这种类似于“三明治”的课程形式, 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但是, 英国的校企结合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为其保驾护航,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采取的是自愿结合的方式。

日本应用型高等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源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时开始的“实学”教育;第二阶段是二战后,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 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产官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是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各种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产官学一体化”的宗旨, 是将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等科技资源快捷、便利、有效地转化给企业。为此,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采取了重大措施, 完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促进科技发展这一过程。“产学研相结合、产官学一体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进一步增强高校的创新能力,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进程, 把高校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的发源地。

目前, 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虽然还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理念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 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学生的规模日益扩大,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从数量转向了质量,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其二, 研究型大学也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从单纯的高职高专培养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 这就使得应用型本、专科院校面临生源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竞争;其三, 许多应用型本、专科院校都是从教育大众化时期成立或发展起来的, 由于其发展历史短,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型教育的发展。

二、国外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启示

德国、英国、日本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其共同之处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二是都是重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都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 虽然这三种模式有着不同之处, 但是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其校企结合的培养方式有法律、法规为其保障, 使企业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 并在考核环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高校也能够根据企业的切实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以便为企业输送更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议, 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很有限。而且, 企业在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同时, 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使得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环节脱钩, 并不能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制度以及在这一模式下的教学评估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等。但是, 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理念依旧受到固有教育培养方式的影响, 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工读交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尤其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并没有突破原有的本科培养模式, 却仍然尘封在原有的理论教育与适当的校外实习的传统教学思想中。

日本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引入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 并且加强了政府的协调功能, 促使学界为产业界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并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以往, 我国把应用型高等教育仅仅集中在高职教育上,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还是以研究型教育为主。而日本的这一模式, 为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我国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思路

第一, 要转变现有的办学观念, 明确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光仅仅局限在高职院校, 要分阶层培养各种专门性人才, 从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实际操作等层面分配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 将培养对象充实到产业界的各个领域,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第二, 要加强政府的协调机制, 逐渐形成产学研相结合, 产官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政府的协调管理机制在高校与企业间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通过政府的参与, 让产业界与学界的合作通畅。应当由政府出面为各个院校寻找合作企业, 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以便使各种应用型人才真正地学以致用, 把所学知识以及科研成果应用到自己的专业范围当中。第三, 建立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 是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条件。目前,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 重“学术”、轻“应用”已经成为高校普遍现象, 使得高校引进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经历, 因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第四, 适时调整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在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并注重满足市场需求。第五, 大力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应把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如何使应用型高等教育发挥作用为现实社会培养出适用的专业性人才, 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比德国、英国、日本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以加快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经验

参考文献

[1]杨春春, 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2]张亮.日本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11 (2) .

[3]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2

浅议如何实现高职高专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

本文试图厘清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找到两者之间的对接点,以期实现高职高专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

作 者:李亚云 LI Ya-yun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商贸系,广东,广州,510330刊 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年,卷(期):17(3)分类号:U664.121关键词:高职高专 应用型本科 无缝对接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3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管理类专业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综合化趋势的加强,日益成为热门专业。因此就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的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人才需求呈现出快速的变化,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就是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通过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品德素质的人才,才能为构筑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职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1]

(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既然是应用型人才,就要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与其他人才的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征。这种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技能方面的熟练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性,即能敏感地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发现大量现有和潜在的问题,并熟练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是指形成技术应用能力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技术知识。一般来说,基础理论体现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它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而专业理论常常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应用型人才应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更强调对理论的应用。学科专业知识是人才具有的基本知识体系。此外,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而会是综合的、参与因素更为复杂的一些领域,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因此还应具有较宽广的学科专业知识视野。

其次是指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除上述应用性、实践性的能力之外,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因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在大量的关键工作岗位上,不仅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有极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更需要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日益加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评判。应用型人才更应具有这种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寻求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意识。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极快,许多新技术是一边应用、一边发展,未必能及时地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往往只有在实际工作地点才能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应是应用型人才具备的特征。

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的现场,时时面对工作中的设计、规划、决策及应用和运作,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单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团队的创造、合作。企业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来自团队的创造力、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进取心,因而信任、信用、合作以及默契等协作精神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2]

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因素。我们的教学理念首先必须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学理念上来。作为理工科院校,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大工程背景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之所以确定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考虑:

第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40%,而我国目前高级技工仅占4%。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促成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在大众化教育的条件下,管理类专业应担负起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

第二,专业性质和特点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理工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从事基础性理论研究可能与学校的整体定位、分工布局和资源配置不相吻合;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既符合学校的整体定位,又能借助理工院校的理工科平台和基础,形成学科之间的组合与交融,创造相对其他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竞争优势。

三、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

从课程体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产学研相结合四个方面保障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

(一)以能力为本位设计培养方案,选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应用型人才“知识基础较宽,应用性较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理论课程中,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型,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在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来说,实践学时的比例应占教学总学时的1/3以上,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

要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平台和课程模块,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应以技术应用为主线,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方向实践系列课程和与之配套的理论课程。课程内容要结合实际运用,删除过时的内容,增加对新技术的讲解。加强实用性教材建设,建设精品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二)加强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实习实训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模拟实训室。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标准,与课程设置一样,必须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投资建设,用于实际需要的专业能力训练,如单项专业能力训练、综合专业能力训练、项目任务模拟训练。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场所。应利用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原则,联合办学,建成实习基地。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学校不必为购置先进设备花太多资金,实习学生也可以使用到最新的仪器设备,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校企可以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展开与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

(三)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师资是指,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双师型”不仅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即高等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双师型”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兼职教师教学、指导下的现场实习,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3]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从理论上说,能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改变高校与社会的脱节,关键要从培养人才的教师变革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行业内的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为理论教师参加职业技术职务考试提供便利条件,定期选派理论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从事最新项目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难题,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提高科研的含金量,以利于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讲稿中。[4]

(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学校应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还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都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教师也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左健民.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培养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2):11-15.

[2]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3]周泽民.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12):98-100.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就是指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需要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转型为以应用型教学为目的的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思路是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和地方院校发展为基础,参考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校区合作、开放办学;成就学生,服务社会。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量,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产业良性快速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探索实践应用型高校教育的人才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

一、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在教育部指导下,地方政府统筹产业行业发展,建立教育、人力资源和统计等部门,负责具体引导行业人员参与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在重大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就业合作、专业设置和评价、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同时,在法律层面,明确地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出台有利于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教育立法和鼓励政策。

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应用型高校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应用型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以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应用技术型人培养目标,系统构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应用型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具有的主要特征为:高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企业参与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技术理论和注重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科学研究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

三、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师资队伍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骨干教师要具备地方企业与学术经历的双重素养,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备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的培养力度

高校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的特色,逐渐加大学校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引进合适的专业人才,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时应注重知识背景和实际能力,不盲目片面追求高学历和高职称。同时,积极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保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下企业、进车间、做工程,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让专业教学始终贴近企业实际。

2、邀请专家来校指导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高校可根据地方企业的特色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来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讲座活动。聘请合作企业的专家或技术人员以兼职的方式参与教学,参与的方式可为授课、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毕业设计、作为答辩委员参与毕业论文答辩等,使企业的专家能手能进一步有针对性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

高校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专家能手进行学术和技术上的交流,包括专业设置和发展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不断优化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逐步开展订单式、课程嵌入与置换等模式的培养工作,从而使学校的教师了解来自企业的第一手信息,使教学贴近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4、培养学科带头人

根据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企业的需要共同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使学科带头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达到不断优化青年教师队伍结构层次、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快速成长的目的。

四、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改革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特色,各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上必须充分考虑地区性社会和经济需要,使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1、课程与教学资源改革

要改革与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推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能力并行的模式。在保持课程体系系统性的同时,坚持“兼顾基础、精简内容、优化课程、突出实践、面向应用”的原则,增强“柔性”,减少“刚性”,减少必修课学分。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重视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工具的同时,对学生的品德与情操、心态与健康、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等都应有明确的发展要求。加强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素养、人文课程、专家报告、社会调查)、科技创新(数学建模、创业计划、网络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实验室建设、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立项等)、创新创业训练等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增设科技创新学分。

2、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主要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借鉴、引进培训教育和职业认证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示范效应,新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示范课程。点面结合,带动和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同时,教学方式要与课程体系相配套,加强教材建设的规范化和系列化,除选用优秀教材外,还要鼓励教师编写切合独立学院学生情况、体现我院特色的教材或讲义。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形成制度、建立规范、产生成效。鼓励高校教师积极申报并承担教科研项目,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按照量入为出、确保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决摈弃大而全的做法,夯实基础、贴近实际、面向应用,建设具有高校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期内,需要扩充和整合现有专业基础实验室,淘汰部分不合适的设施和实验项目,建设若干能凸显高校特色、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专业实验室。

积极整合地方经济资源,立足双赢,和地方企业建立稳定、对口、机制灵活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与地方经济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良性互动,积极尝试各种联合培养模式,保证实践教学不断线,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达到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4、教学管理改革

教学管理改革是指不断完善教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教学组织与实施、考务组织、实践性环节管理等教学日常运行着手,建立常规管理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健全管理环节,力求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进行。教学管理改革还要与时俱进,可推进网络化管理的进程,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在优化已有的评教、毕业论文选题、课程重修管理、程序设计基础机考等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教材管理系统、课程重修申报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五、高校产学研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

应用型高校可以坚持人才、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原则,围绕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形成高校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探索应用型的法学教育、教学实践 篇5

探索应用型的法学教育、教学实践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务,它对于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该院的法学专业开办二十多年来坚持探索法律人才的职业化、应用型法学教育的开放式培养模式在江苏南京取得一定的影响和实效。法学专业的历届毕业生成为江苏及南京地区的各级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各界的中坚骨干力量,受到各级政府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行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

普遍好评。目前,根据《法官法》、《检察官》、《律师法》的规定和我国面向21世纪的法制现代化,法学教育肩负重要的时代任务即为国家立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适应实践依法治国略的需要,因此法学专业开办二十年来对法学教育与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该院的法学专业创办和发展现状 该院的法学专业是1980年设置的重点专业,是江苏南京高校中最早创办法学专业之一,这个专业当时也是应南京市司法界急需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开办的,本专业二十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对法律实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在校外与南京市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基地,并且为了体现我院高等法学专业应用型特色,我们在南京市同大律师事务所、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支持和

帮助下,在校内成立了南京同大律师事务实训所、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金大分部和南京市司法局法律人员培训基地、模拟法庭实训基地,既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场所,又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自处理法律事务提供了机会,以培养他们既熟悉法学理论有能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我院法学专业先后培养750多位毕业生,其中担任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4人;担任各类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20多人;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副局长6人,担任各类处长、副处长10多人;担任司法局局长、副局长3人,担任省司法厅、司法局处长6人;担任律师事务所主任的10多人,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法律工作者不计其数,几乎所有的历届毕业生都在司法行业内直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成为司法、企业、事业单位各界的中坚骨干力量,受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行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普遍好评。

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流的学生。要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化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化师资队伍。本专业二十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对法学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及法律实务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的专职教师,特别是法律专业课教师既具有副教授、讲师等教学资格,同时又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职业化能力,除应具备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有忠诚和献身于国家法学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目前本专业已有90%教师先后具有双师资格。本专业的现有专职教师9人和兼职教授若干,专职教师中4人是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3人以上是讲师,3人以上是法学硕士,一人是法学博士,7人获得律师资格;数名来自于法院的高级法官、检察院的高级检察官、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被聘为兼职教授,重点高校法学院的法学专家、教授担当客座教授。

二、该院的法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法学专业开办二十多年来,本专业一直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法制建设需求相结合,突破传统的学科性人才的培养局面、针对法律职业岗位群设置培养方向,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实施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并行、理论教学为实践活动服务、建立以本专业双师为主,司法实践专家为辅的师资队伍、设立既有校内实习基地又有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互动体系,积极探索走出去请进来职业化开放式教学的新途径。该院认为,法学专业专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的高级职业化法学专门人才,即法学专业专科阶段应培养专才而不是通才。这种专才只能是应用型的,而不是研究型的。培养研究型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是硕士学历教育阶段的任务,而不是专科阶段的任务。应用型的高级职业化法学专门人才应当具有多元性的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的能

力,即法学专科毕业生除具有一定的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功底和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具有相应的人文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在确定法学专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时,不能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忠于法律,公平公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法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所追求的目的。首先,本专业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法学人才应当是除具备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了解熟悉社会各个领域,从中吸取必要的营养。作为法律应用型人才既具备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以及逻辑学方面的知识的必备性。因此培养应用型职业化开放式法律人才应当是既掌握法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拥有处理各种法律实务专业技能的高等应用

型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法院书记员、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助理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助理等司法第一线的法律实务工作。其次,围绕着培养职业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我们开展具体工作。

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法律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重视对司法实践部门的市场调研,注重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以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部门及立法部门法官、检察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法学、经济法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工作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和反复的修改,最终合理制定出突出开放式职业化特色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计划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等。

所谓实施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并行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论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要制定教学大纲,即理论大纲与实践大纲,按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与实践,并且整个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35%。

所谓理论教学为实践活动服务教学,就是指教学进程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进行,为学生适应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所谓建立以本专业双师为主,司法实践专家为辅的师资队伍进行教学,就是指本专业开放式职业化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师同时具有两种资格,即具有副教授、讲师等教学资格,又具有律师资格,同时又聘请司法实践部门的司法人员以加强法律职业化教育。

所谓设立既有校内实习基地又有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就是指既有校内实训基地,又有校外实习基地,以便更好的实施开放式教学改革的要求。目前该法律专业拥有包括模拟法庭实训室、法律援

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3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拥有南京市各级法院、南京市各级检察院、南京各级律师事务所、南京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南京市各级公证处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广大教师从事双重素质锻炼提供了实践场所。学校通过一系列引导、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实践锻炼。目前已有7位教师先后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这些教师直接受理各类民事、刑事案件,其他老师参与共同办案,通过办理大量的案件锻炼了教师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的素材,他们通过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结合办案实例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进一步提高了该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教学品质保证。

本专业还以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为依托,聘请部分校外兼职教师讲授司法实务性较强的课程,请进来联合培养符合司法实践需求 的职业化开放式应用性法律人才。近几年来,为了确保构建应用型职业化法律人才的开放式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开展。该专业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主要以培养职业化的高等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方面突出法律实务课的设置,加大对职业化法律人才的实践环节的课时数,注重对职业化的法律人才的处理法律实务能力培养。针对法律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组合,以达到培养职业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本专业在法律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实行互动式分析讨论式案例教学,特别是庭审抗辩模拟教学已作为常规的教学手段,经常性的到法院旁听使学生保持与司法实践部门密切联系。受到司法实践部门的普遍欢迎。本专业还利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进行定期固定的专业实习,并且利用本校的律师事务实训所、法律援助中心为学生提供了经常性的实习场所,学生

在校内法律援助中心、法律事务实训所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和处理法律事务,在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具体办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处理法律实务的专业技能,又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自处理法律事务提供了机会,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为开办专科培养高等应用型法学人才、构建法学教育开放式职业化的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本专业依托法律、经济法专家指导委员会,不仅在其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学教育的法学教学计划、教学实践大纲,而且通过法律、经济法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为法学人才应用型开放式培养模式提供场所。

通过对该院法学专业开办法律专科二十年来坚持职业化开放式教育的不懈努力为该院法学专业开办专科阶段培养法学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构建职业化开

放式法学教育的培养模式提供保障。我院法学专业主要有下列特点:

1、教学计划突出职业化的应用型的课程特色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28-02

一、普通高等院校的产学研模式

普通高等院校的产学研模式的提出,是为了让传统的高等院校首先能够搞好基本的教学工作,培养大量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为科研输送人才;其次通过科研,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方向,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科研又能指导教学;最后生产的结果和需求又能够促进教学的改革和为科研提供方向。这样产学研就像一辆三马驾车一样,不断的滚滚向前,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

二、高等职业院校以产促学、以研为辅模式探索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我提出的其社会定位是“以产促学,以研为辅”。

首先,来解释下为什么要以研为辅。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其本身的师资水平有限,而且更侧重的是技能型人才,加之生源质量偏低以及其本身的科研投入有限等等,很难在学科领域中有较高建树,这样对于人力、财力、时间来说都是一种浪费,所以我提出以研为辅的观点。

其次,来解释下为什么要以产促学。现在,随着就业压力和生源压力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始意识到产学结合的重要性。就国内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做的比较好的基本上都是有较强企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比如:北京的吉利大学、大连的东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那么产学结合究竟能够给高等职业学院带来什么样的优势呢?下面将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学生方面。很多教师都会注意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在学校学习平平,也不爱问问题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反而经常会主动询问教师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好像一下子变得对学习专业知识充满了兴趣和激情。产学结合就是要让学生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为“上学即上班”。

(2)师资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鼓励教师参与到实际生产中,这样教师就可以从两方面得到实际的提升。一是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二是教师通过参与实际生产,可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从而使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得到较大实惠,利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稳定。

(3)就业方面。现在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动辄都是技术熟练、几年工作经验这样的字眼,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产学结合就是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就可以得到企业工作经验,上学即上班,这样就可以在就业时为自己增加砝码,从而提高整个学院的就业率。

(4)学校知名度方面。产学结合带来的高就业率、甚至是高就业质量,无疑对学校的知名度会增加一种无可替代的光环;同时也更容易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的到来。

虽然上面列举了以产促学的诸多优势,但是,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真正落实以产促学,以研为辅的定位,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1)产业问题。产学结合,首先必须要解决产业问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有两条路子可以走,一是积极的走出去,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二是高等职业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成立子公司或工作室的形式来开展对外业务。

(2)学衔制问题。那么为了规避学衔制对教师带来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加强内部级别的权重,而淡化学衔制对于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在科研上的成果进行专项奖励。

(3)与教师利益分配问题。 产学结合,必然会涉及到产业的劳务费用问题,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切忌与教师争利,因为那样会最大程度的摧毁教师进行产学结合的积极性,从而使产学彻底停滞。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始终记得,在产学结合的道路上,最大的收益者永远是学校本身。

(4)产学结合问题。作为学院,其专业和课程设置在短期时间内具有其相对固定性,从产业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必须经过筛选、加工、整理、探讨后才能转换到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中,切忌依据盲目、片面的产业反馈信息进行教学改革。

三、总结

本文从传统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中,提出了“以产促学,以研为辅”的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定位模式,并对该模式能够对高等职业教育所能起到的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也提出了该模式所面临的困难及相应的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该模式对于面临危机中高等职业教育能够起到一些实质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关注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同仁一起来进行探讨。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编号2015C114Y。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7

根据潘懋元教授的三分类理论, 我国的高等学校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学术研究型大学;第二种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三种类型:职业技术高校。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 特别是新建高等院校, 朝专业性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方向发展, 体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在这一众高校中, 民办高校在管理机制等方面有自身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供民办高校办学者参考。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随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第一, 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第二, 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 同时向应用方向研究生教育延伸。

第三, 应用型高等教育以教学为主, 同时也开展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

第四, 应用型大学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或全国, 但主要是面向地方, 为地方服务。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为:价值取向体现行业性;培养目标体现应用性;课程设置体现复合性, 课程结构是依托学科和行业科技为主要标准、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体现实践性, 加强产学研结合, 即学校与企业结合, 企业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共同培养各行各业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民办高等教育在实施应用型教育方面的优势

作为民办高等教育, 大家都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应用型教育的方向。因为这符合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分析, 我认为民办高校在实施应用型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明显优势。

1、民办高校往往具有较先进和积极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办学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 就将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同其他各种因素一起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形成大学特色的源泉。普通民办高校的校长多兼创办人与领导者于一身, 他们的信念和创业故事逐渐形成了组织的“传奇”, 在高校组织上深深打上了个人的烙印。例如,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曹勇安院长提出“坚持工程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人民服务。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 基础扎实、特长明显, 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的教育方针;和“一条主线, 双基双技, 立足双情, 实践第一”的教育原则, 得到了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和遵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在推进应用型高等教育过程中, 对路径选择、战术抉择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2、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是民办高校的“杀手锏”。

民办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分配上有较大的支配自由, 这是大部分公办院校与之不能相比的。就业不好的专业在短期内即可调整培养方向。民办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是以社会应用型、技能型为目标, 力争在某一学科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相对来说, 公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常追求“大而全”和“综合化”。

3、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 是民办高校的“关键手段”。

民办高等院校把职业化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依靠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的合作关系定向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 并且将实训课程比例超过理论教学, “双师型” (拥有教师职称和职业技能资格) 教师通常占很大比重。大多数院校积极推进就业导向, 通过高就业率吸引学生、增强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有的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利用企业资金和设施, 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4、相对公办高校, 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较大, 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灵活, 实训课程占比大, 对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极为有利。

而且民办高校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 力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比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提出“政校企合一, 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方针, 将当地政府、企业的难题纳入学校师生的研究课题, 密切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立体关系, 拓展出广阔发展空间。

5、民办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把创业教育也引进到教学当中。不仅强调学生考试要过关, 而且强调身体要过硬, 心理素质要健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 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职业发展中心, 从入学开始, 就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进行全程贯穿, 从而使该校的学生社会适应性非常强, 有效减少了职业适应期和过渡期。

民办高校的这些优势, 在民办高校实施应用型教育方面已经起到重要作用, 也是他们在今后保持和扩展这种优势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三、民办高校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民办高校虽有上述实施应用型教育的优势, 但由于发展时间短, 人才、资金等实力有限, 受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制约, 还面临很多挑战。

1、教师队伍有待加强。

民办高校普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 教师变动频繁的现象, 这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民办高校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有重点、有倾向性地积极引进急需人才, 加大培训投入, 增加教师队伍的企业工作经历。

2、缺乏资金和资源, 缺乏品牌与特色。

民办高校缺乏来自国家的资金支持, 办学资金多来自于学生学费和社会力量, 这就决定了其来源的匮乏性与不稳定性;民办高校发展时间短, 文化和知识积淀少;民办高校还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 本身办学资源有限, 又面临着公立高校规模扩展, 教育质量和人力质量难以保证, 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薄弱, 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为此, 民办高校应扩大资金吸纳渠道, 引进企业资源, 对社会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创造各种条件增强办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能力。还应从自身现有条件出发, 立足学校实际状况, 着力打造特色学科和专业的比较优势,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 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色优势取胜。

3、创新能力不强。

总体上看, 科学研究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科研既可以带动办学水平提高, 又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 促进学校发展。对此, 民办高校应加强科研意识, 把科研当做营造学校成长与发展氛围、提高人文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 加强针对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教育, 围绕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当地企业需要出发, 进行技术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通过科技开发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形成地方特色和优势。应该鼓励教师的研究题目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帮助企业进行发展, 特别是帮助民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发展。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成果, 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多重需求, 对民办高校来说, 既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而巨大的发展空间, 又提出了进一步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国外实际情况来看, 真正优质教育、名牌教育产生于民办机构, “民办机制决定了其具有危机感、有战斗力、有竞争力”。在机遇与挑战共存时期, 各民办高校要勇于改革和实践, 不断创新, 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贾丽红, 梁军.独立学院应着力“应用型创新学生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3-4) :62-63.

[2]唐亚凌.关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6) :111-112.

[3]李林, 周震.独立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25-26.

[4]赵丽娟, 何立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7, (4) :11-15.

[5]李颖.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讨——“独字当头以“特取胜[J].社科纵横, 2008, (3) :224-226.

[6]鲁世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际化发展战略[J].中国经济信息.2004, 6.

[7]尹福玖.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7.

[8]冯理政, 夏建国.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2009, 3.

[9]宋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张怡蝶.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11]任迪辉.湖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8

关键词:德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各高校现阶段都在面临科研、教学、就业如何平衡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也被各高校提到日程上来。德国大学以其治学严谨著称, 有许多闻名世界的高等学府。其高校更是培养出了众多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自然及人文学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德国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

(一) 德国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及弹性学制

德国除个别热门专业, 如医学、法学信息学等有录取名额限制外, 其他各专业基本都是无条件入学。学生只要通过文理中学高中毕业考试获得Abitur (中学毕业证书) , 就有资格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而其他中学学生也可以根据同等效力的毕业证书或是符合某些入学条件而进入大学。这样不以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制度可以为高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但与此同时, 德国高校学生淘汰率很高, 这种高淘汰率一方面鞭策学生, 保证了较高的教育质量, 另一方便也是德国高校毕业证书含金量的保证。

德国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参加毕业考试所需的在校注册学习时间只作出了常规学期数的限制, 对最高学期数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种跨度大的学制一方面给与了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 有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但另一方面, 过多的滞留学生也为德国高校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目前德国政府已经着手处理这个矛盾, 引入收取学费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在校滞留过久的问题。

(二) 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重实践”的教育理念

德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 根据其任务和性质分为三种类型: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例, 应用型科技大学占德国高校总数的40%, 2010年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40%, 毕业生比例约为50%, 在德国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德国高等教育理念是洪堡提出的, 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洪堡理念确立了德国大学的学术研究性质和精英教育性质, 成就了近代德国高等教育的辉煌。但随着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 为学生提供职业预备性教育成为了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由此产生了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表现出很强的职业取向, 但德国政府并没有忽视精英教育, 在政府的推动下, 德国呈现出学术与职业并重的教育局面。但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亦或是职业教育, 德国的教育都将实践放在了首位。这不仅仅涉及理工科的学生, 在德国, 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生也面临同样的实践要求。所有的高校学生, 无论是Uni (传统毕业考试和学位设置大学) , 还是FH (高等专科学校或应用科学大学) , 都要求进行一定量的实践, 包括实验室的研究、工程的实习、企业的实习、政府机关、高校的实习。还有一些学科, 如医学, 实践是他们的必修内容。学生甚至被要求在学习阶段要完成几次实习。对实践的重视, 使得德国高校的毕业生在学习阶段就与社会接轨, 很少出现“不对口”的尴尬局面。

(三) 自由的学术气氛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德国高校一直保持着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两个治学传统, 这一传统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根基。德国素有教授治校的美名, 这指的是在德国的教育学府中, 每个员工的工作必须服从教授, 学生也必须服从教授, 教授在他的专业领域中掌握着绝对的“生杀大权”, 当然这不妨碍正当的学术交流与争辩。教授决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书目、考试形式, 当然也包括学生的分数。在教学问题上, 学校管理方无权过问教授的工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术的自由与纯净。追求真理, 唯真理为第一准则在自由的学术气氛中得以保证。在德国, 除了教师、学生都享有自由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权利外, 学术自由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权利, 这促成了德国的各类教育机构、各学校、各专业都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真正百花齐放。

德国高等教育中, 学生才是主体。以Seminar (讨论课) 为例, 教授在学期初会给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方向及参考书目。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自行分组, 根据教授列出的条目完成不同的研究, 经过自己的研究、团队的合作, 最后将结果或成果展示给教授和其他小组, 并由教授及其他学生进行提问, 最后完成课题。在授课过程中, 学生可以向教授提出问题, 亦可以进行讨论。无论何种方式,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与学双方在学术上完全平等, 学术气氛十分活跃。

二、德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近年来, 伴随高校扩招, 高校规模扩大, 带来了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各高校也逐渐开始进行教学改革, 大家都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放在了改革的首要位置, 如何能让高校教育更接“地气”, 更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 德国高等教育的成熟经验或许对我们能有所启示。

(一) 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总体来看, 仍处于一刀切状态, 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当然这和我国国情有关, 在目前的条件下, 通过高考这个途径入学, 仍是相对公平的方法。但由于分数限制、地域差别等一系列问题, 使得很多学生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方面遇到了阻碍, 使得很多人无法上大学、无法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一大批人才流失。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 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特色, 采取特事特批的方法, 或是采取精英与职业教育并重的方法, 以达到招收各种人才的目的。在这一问题上, 目前很多211高校已经采取了自主招生, 特长招生等手段, 挽留了一部分人才。同时, 目前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学分制, 推行了模块教学, 增加了二专业、二学位的设置, 这些举措都显现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 各高校可以借鉴德国高校的模式, 可以采用例如弹性学制、自由选课等方式, 扩大学生的选择面, 从而激发学生发挥更大的潜能、更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

(二) 改变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主体性

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 还应该注意教学模式的改变。我国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 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 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受到了抑制, 随着时间的累积, 学生的惰性战胜了动手的冲动, 从而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下, 学校及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 督促和鼓励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 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教给学生。可以相应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 督促教师更好地将课堂让给学生。可以学习德国大学中的seminar模式,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 让学生多思考, 多动手,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在教、学平等的状态下, 对教师的新思维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 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

我国本科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轻视实践环节, 虽然各个高校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 但是往往都是走个流程, 是表面功夫, 大多数学生都应付了事或是根本省掉了这个环节。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工作经验, 和社会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在这点上,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 根据全国职业培训协议, 德国企业界每年定额提供实习培训岗位, 不提供职业培训的企业向提供培训岗位超过平均数的企业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虽然这是针对职业培训的, 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个经验, 鼓励企业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习职位, 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寻找合适的毕业生, 实现双赢。另外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明确地将实践教学写在纸上, 落实在教学中, 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地完成实习报告, 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将实践融入到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总之, 现阶段各高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的成熟经验。但是由于两国的国情不同, 传统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 而是要取其精华, 灵活运用, 使这些经验本土化, 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 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毕瑞.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当代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2]赵晓明.洪堡“大学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3]张小桃.德国高等教育理念及体制改革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1 (4) .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9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产生的背景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 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然多样化。从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关系来看, 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 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依托, 通过教学培养社会各领域需要的人才, 通过科研为社会提供新思维、新知识和新技术, 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必然需要大量懂技术、会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所以, 在大众化阶段, 教育必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应运而生。

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征

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 具有明显的特征。第一, 具有地方性, 即培养主要面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研究型大学以学术教育为主, 培养精英人才, 主要承担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任务;而应用型大学以技术教育为主, 与地方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其专业设置也与地方的行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第二, 具有专业性, 培养的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比较突出, 能够对工程项目问题进行分析、概括,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有较高的专业职业素养和发展潜力。

三、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教育的实施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 几年来, 该校科学定位, 创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 以项目为载体, 开展“工程任务课程化, 教学任务工程化” (简称“两化”) 的教学改革, 努力创建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下面以该校计算机科学类专业为例, 探索应用型教育的实施。

(一) 组织职业前瞻教育

该专业在教学改革中,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 与计算机行业企业密切联系, 从学生入学后, 即进行职业前瞻教育, 帮助新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明确目标, 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职业前瞻教育中, 除了专业介绍、学长引路和生涯教育外, 聘请计算机行业专家为学生做行业发展的专题报告, 在职场实践环节中通过到电脑公司的厂参观、职场人物访谈等, 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计算机行业, 确立学习目标。职业前瞻教育这种体验式教学,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对专业、行业有了初步了解, 减少学习盲目性, 构建未来的职业规划。

(二) 开展“两化”教学

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载体, 开展“两化”教学。“教学任务工程化”是按照实际工程任务的全过程组织教学, 各门课程围绕专业目标进行系统设计, 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用于解决综合的问题。“工程任务课程化”是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将整个工程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 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深化理解基本理论, 掌握各知识点, 通过工程项目实践, 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如在程序开发语言课程设计上, 与数据库课程进行共同设计, 以一个综合的程序设计项目为载体,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各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也能发现哪部分知识欠缺, 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更深入的学习的相关知识。通过“两化”教学改革, 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思考, 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训练了他们的工程思维。

(三) 实施“第三学期”

每年的6-8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第三学期”, 即各年级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专业顶岗实习, 锻炼实践技能, 提升理论知识, 养成职业素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到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硬件维修等相关公司进行三个月的实习, 在此期间, 他们将在校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进行综合应用, 并学习如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

四、效果分析

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即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面向行业、面向应用、面向实际, 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广泛获取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

实施应用型教育,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了自主学习意识, 学会了学习, 能够对工程项目有一定的思路和比较客观的看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知识含量逐步增大, 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明显增强, 并且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 高教探索, 2010 (01) .

[2]解滨.应用型高等教育基本问题探析[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 (6) .

[3]刘珂珂.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刍议[J], 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

[4]谭光兴.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 .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

应用型高等教育在欧美始见于20世纪60-70年代, 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和教育模式, 它培养的是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有效地改善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轨的现象, 得到了许多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家长的认可, 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产生的背景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 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然多样化。从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关系来看, 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 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依托, 通过教学培养社会各领域需要的人才, 通过科研为社会提供新思维、新知识和新技术, 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必然需要大量懂技术、会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所以, 在大众化阶段, 教育必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应运而生。

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征

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 具有明显的特征。第一, 具有地方性, 即培养主要面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研究型大学以学术教育为主, 培养精英人才, 主要承担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任务;而应用型大学以技术教育为主, 与地方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其专业设置也与地方的行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第二, 具有专业性, 培养的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比较突出, 能够对工程项目问题进行分析、概括,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有较高的专业职业素养和发展潜力。

三、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教育的实施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 几年来, 该校科学定位, 创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 以项目为载体, 开展“工程任务课程化, 教学任务工程化” (简称“两化”) 的教学改革, 努力创建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下面以该校计算机科学类专业为例, 探索应用型教育的实施。

(一) 组织职业前瞻教育

该专业在教学改革中,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 与计算机行业企业密切联系, 从学生入学后, 即进行职业前瞻教育, 帮助新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明确目标, 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职业前瞻教育中, 除了专业介绍、学长引路和生涯教育外, 聘请计算机行业专家为学生做行业发展的专题报告, 在职场实践环节中通过到电脑公司的厂参观、职场人物访谈等, 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计算机行业, 确立学习目标。职业前瞻教育这种体验式教学,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对专业、行业有了初步了解, 减少学习盲目性, 构建未来的职业规划。

(二) 开展“两化”教学

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载体, 开展“两化”教学。“教学任务工程化”是按照实际工程任务的全过程组织教学, 各门课程围绕专业目标进行系统设计, 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用于解决综合的问题。“工程任务课程化”是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将整个工程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 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深化理解基本理论, 掌握各知识点, 通过工程项目实践, 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如在程序开发语言课程设计上, 与数据库课程进行共同设计, 以一个综合的程序设计项目为载体,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各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也能发现哪部分知识欠缺, 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更深入的学习的相关知识。通过“两化”教学改革, 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思考, 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训练了他们的工程思维。

(三) 实施“第三学期”

每年的6-8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第三学期”, 即各年级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专业顶岗实习, 锻炼实践技能, 提升理论知识, 养成职业素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到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硬件维修等相关公司进行三个月的实习, 在此期间, 他们将在校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进行综合应用, 并学习如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

四、效果分析

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即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面向行业、面向应用、面向实际, 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广泛获取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

实施应用型教育,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了自主学习意识, 学会了学习, 能够对工程项目有一定的思路和比较客观的看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知识含量逐步增大, 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明显增强, 并且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 高教探索, 2010 (01) .

[2]解滨.应用型高等教育基本问题探析[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 (6) .

[3]刘珂珂.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刍议[J], 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

[4]谭光兴.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 .

高校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改革;高校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应用型声乐人才的需求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缺口,市场对于人才的争抢也已经达到了异常激烈的程度,然而学校作为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与社会尚不存在较为紧密的利益关系,所以在这种无压状态下,许多高校在声乐教育方面还停留在较早的教学水平上,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要求,造成虽然社会对应用型声乐人才的需求缺存在口巨大,但依然有大批高校声乐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的现象。

1 高校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缺失的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在以往社会对声乐应用型人才需求不大的情况下,开设声乐专业的高校往往以培养教育型人才为主,高校认为既然以培养教育型人才为目标,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所以学校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出现了理论与应用脱节的现象。

(2)实践环境不足。许多学校经费不足,学校将更多的财力放在了本校较好的专业上,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就不会投入更多的财力在大型活动的举办上,声乐专业的学生也就不能获得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实践经验不足,就使得学习停留在了理论的层面上,知识也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实践环境的不足导致应用型声乐人才的缺失。

(3)教学形式单一。许多高校在声乐教育方面依然采取课堂说教方式进行教学,这种灌输式教育不仅不能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经验,而且枯燥无趣,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感,失去对声乐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失去了学生们实践的动力,失去了应用的契机,就更不利于高校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了。

(4)师资力量薄弱。现代高校许多声乐专业的教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虽然从教多年,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自己往往也没有较多的实践应用经验,整体师资力量声乐实践经验的缺失和应用水平的低下,导致教学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难性。

2 高校声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1)课堂教学模式穿插设置。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教师数量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原有单一的个别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时我们就要针对现状进行改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有的個别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情况,理解能力,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这种教学容易形成学生只对理论知识掌握扎实,而不会应用的现象。在现有这种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配合小组教学模式一起完成声乐教学任务,小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灵活的展开各种实践活动,彼此之间形成对照,通过其他小组的学习实践情况,找出自身差距与优势,形成竞争,这种个别式教学模式与小组式教学模式穿插形式的课堂设置,不仅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教师资源紧张的现状,而且在实践中也更有利于培养声乐类应用型人才。

(2)转变师生观念、实践课堂相结合。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师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学生就应该以理论知识为主,过多的参与实践活动,会造成理论知识的荒废,基础不扎实,所以教师往往通过生动易懂的语言来讲述一些抽象的概念,但种教学方式往往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当时听懂了,一旦走出课堂,很快又不理解一些概念的意思了,更不用说什么实际上的应用了,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教授学生们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当中出真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影响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展现出优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效果。

(3)提供众多的实践机会。由于声乐艺术的特殊性,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是培养应用型声乐人才的最佳捷径,所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也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声乐人才的任务,而面对许多高校资金不足这一现状,学校可以以学校的名义与一些商业演出团队达成合作关系,让学生参与团队演出活动,通过比较成功的商业演出来赚取一定的演出费用,然后学校再用这些演出费用和学校资金配合起来,在资金预算范围内由学校发起倡议,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将这些活动交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安排,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导演,安排,策划到活动的执行和演出,整个过程下来,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真正达到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的目标。一些在学校实践中得到锻炼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再到商业演出团队中去锻炼,在锻炼的同时也为师弟师妹们赚取了学校实践活动举办的经费,一举两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高校因资金紧张无法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的问题,而且形成了一种循环式链条运作,良性循环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的校内外实践机会,更给学生们提供了与校内外声乐类人才交流、对比、改进的机会,有利于高校真正实现应用型声乐类人才培养的目标。

(4)注重舞台实践反馈。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都要通过舞台实践来展现,通过舞台实践活动的进行,教师可以从中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针对一些舞台经验较少,在舞台上怯场,大脑空白,对自身能力衡量不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弥补,扬长避短,真正在实践中培养出无数合格的应用型声乐人才,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巨大需求。

(5)建立合理的考试检测制度。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不应该仅仅依赖于一两次考试的成绩,而且还要参考平时舞台实践的表现,给学生打出一个平均成绩,保证测试的公平性和结果的客观透明性,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珍惜每一次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反思失误,吸取教训,在有限的实践经验里取得最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竞争风气,为高校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一个严格的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基础和标准,只有严格执行,才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的发展。

3 结语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对高校声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声乐教育只有通过改革,通过提供实践机会等灵活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在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的培养方式,来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5-49.

[2] 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56-58.

应用型高等教育 篇12

关键词:高等教育,汽车英语,教学改革,网络新型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 汽车专业英语的培养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目标, 对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发生了变化。因此通过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才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汽车服务人才。这也是应用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总原则, 总方向, 是学院开展教学的一种依据。

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课程, 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汽车专业英语实用性较强的特点,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开发教学模式, 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改革, 以满足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具体包含课堂理论学习、校内实训课和校外实践课三个方面:

(一) 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在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着重分析学生的心理, 确定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动机, 消除胆怯心理和不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

(二) 对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手段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例如: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PPT汇报的形式、经典案例分析的形式和模拟讲解训练的形式。

(三) 合理处理英语中听说写与阅读翻译之间的关系

保证所有语言能力共同发展, 注重汽车专业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的改革模式

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目前是科学技术竞争和全民素质竞争的时代, 其竞争的实质是能力、教育的竞争。教育改革的结果显示, 教育的每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与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影响息息相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教学手段的应用逐渐被引入教学过程, 并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应用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多媒体工程, 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探索建构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 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 网络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缺乏直观性, 如果要把本来非常简单的操作描述清楚, 则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 可谓是得不偿失。虽然多媒体教学对操作性和互动性要求较高, 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改革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掌握。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何做呢?网络教学的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功能:首先,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所具有的屏幕模拟信号的传输功能, 把教师机 (外带一个控制台) 和多台学生机连成一个封闭的教学系统, 教师可以广播教师机或某一学生机的屏幕、声音等信息, 也可以单独与某个学生 (组) 对话。还可以监视、控制学生机的用机状况,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设备请求与教师对话。其次是利用局域网具有的传输数字信号的功能, 使教师机和学生机、学生机和学生机之间共享网上硬软件资源。这两种意义下网络的综合, 特别适合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适用于以操作为主的课程的教学活动。与联机大屏幕投影教室相比, 更能有效地实现师生交互, 边讲边练, 充分展现出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二) 网络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主导自学模块

网络改变了教学和学习的形式和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网络。应该说, 在高校, 课程的学时是固定有限的, 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面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难以保证全面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以我校为例, 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入学基础不高, 学生的学习基础决定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进度、程度有困难。网络, 可以发挥学生熟悉、常用的特点, 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 学生可以在课后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自学, 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在网络上可以面向学生开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录像、作业、题库、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材, 也可以提供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1.1.

[2]戟峰, 吴永志, 杜爱明.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J].中国电化教育, 2010.3.31.

[3]吴军, 赵呈领, 许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6.

上一篇:超文本阅读下一篇:政治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