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形象论文

2024-08-23

感悟形象论文(共5篇)

感悟形象论文 篇1

初中语文教材中, 收编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学习和探究这些古诗词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结合古诗背景来挖掘诗词内涵, 并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点拨引导, 使他们逐步理解诗词内容, 感悟诗词意境, 赏识人物形象, 陶冶情操。

著名诗人王鸣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真正的诗歌书写是一次次的精神还乡, 是肉体漂泊后的灵魂回家。”这是对诗人精神世界的最好注解。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作品无不渗透着诗人情感世界的影子, 在美的意境中塑造出了一个个形象的人物形象。如八年级上册中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间,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诗句中, 诗人借酒后的采菊、望山、看鸟等动态, 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隐士风貌。这其中就有诗人自己的影子。因此, 诗人的生命体验决定着诗人创作形象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如八年级下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描绘风急势大的茅草被卷的情景中, 有的高挂“长林梢”, 有的下转“沉塘坳”之后, 于是直接感叹:“南村穷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依仗自叹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这几句诗中看到:一个羸弱老人拄着拐杖, 站在破烂不堪的茅屋前面, 对着抱茅入竹的穷童大声呼喊, 喊的唇焦口燥也无济于事, 一个穷困潦倒无可奈何的诗人形象便展现了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感叹诗人已穷困到何等的程度。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一形象难道是诗人自己吗?”“不仅仅是, 还有大批的天下寒士。”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显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文写诗的深切感悟。古人写诗往往是在内心充满积愤、哀怨或愉悦、陶醉之时吐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随之诗人创作的形象也就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如九年级上册收编的南宋婉约派代表诗人李清照的《武陵春》, 写她中年孀居后, 借暮春之景, 抒发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吐露出了惜春自伤的感慨和无意梳妆的心境。丈夫早已去世, 只身流落金华, 眼望春景思人, 物是人非, 不禁“欲语泪先流”。下阕作者内心情感更是一波三折, 感人至深。特别是“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巧用夸张的比喻, 构成了情节的完整意境。在教学中, 通过学生声沉忧郁的旋律, 理解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 学生结合背景认识到了一个孤苦凄凉、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诗言志”, 古诗词往往通过诗人的志向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在九年级上册收编的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的志向显得尤为突出。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写出了诗人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 并且以孙权自比, “亲射虎, 看孙郎”。下阕写自己的雄心壮志:“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为霜, 又何妨。”虽有白发, 但壮心不已, 希望朝廷把边关事情委托于他,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这就把精神百倍、有胆有识、英武刚健的英雄形象树立在学生的面前, 引发了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的信心和决心。这种志向的诗词还有八年级下册收编的清代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词中的最后一句既指明了落花化作春泥, 滋养来年的花朵, 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以自己的变革热情来关注民生、关注国家, 并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学中, 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点拨引导, 学生对诗人博大的胸襟、旷达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油然的敬佩。特别是诗人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移情于落花, 愿化作春泥, 孕育春天生命的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 激励着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勇于进取, 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又树立起了不屈不挠的诗人形象。

因此,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古诗词, 感悟诗词意境, 赏识人物形象, 有助于他们理解诗歌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提高学生鉴赏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摘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 结合诗人背景, 挖掘诗词内涵, 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诗词的基础上, 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感悟诗词意境, 赏识人物形象, 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引导学习,古诗词,感悟,意境,赏识,形象

参考文献

[1].《诗国》丛刊2010. (1) (总第六卷) 王鸣久的诗论《诗悬》.

[2].“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

[3].“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感悟形象论文 篇2

首先说他善良,是因为在来发的父亲去世之后,陈先生是唯一的一个尊重来发、把他看成一个人的人。在平常见到来发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欺负和侮辱的时候,他都会多多少少的关心一下他、斥责一下欺负他的人。比如说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人们都很随意的称呼来发为“傻子”、“喂”,甚至是一些很具有侮辱性的词。来发就回忆道陈先生曾经说过:“你们是在作孽!你们还这么高兴!老天爷是要发你们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先生一直都在努力维护来发的人权与尊严,他也不停地告诉着别人:“他也有名字,他叫来发。”即使知道那些在社会上总是欺负来发的人不会把他说的话、甚至不会把来发当成一个平等地位的人,他还是每天都致力于给来发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但十分重要的同情与帮助。

但是,我却认为陈先生仍然是一个无法摆脱社会阴影,十分世俗的人。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文章结尾的高潮部分,来发的狗被许阿三们堵在床底下,并且被他们逼迫着、要挟着让他把狗叫出来。在这个时候,陈先生来到了这里,对许阿三他们说:“你们要让他帮忙,得叫他的名字,你说他傻,他有时候还真不傻!”就这样,陈先生告诉了许阿三们来发的名字,成为了一个帮凶,间接导致了狗的死亡。在我看来,陈先生是知道许阿三们要把来发的狗给抓出来的,但是他仍然选择了帮助他们,让他们抓住来发的软肋。陈先生是主动示好的,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他这是无奈之举:第一,这条狗的生命在他的眼中似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第二,他是一个社会中的普通人,也是需要在社会中有人际关系往来的,因此他在帮助来发就会被大众所排斥、所抛弃的情况下,很肯定的选择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没有出手保护来发,而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导致了狗的死亡,也导致了来发最终选择抛弃名字,封闭自己,最终对这个社会的一切人与事物失掉了信任。

作者:徐孙云涛

紧扣“盗”字 感悟英雄形象 篇3

这篇神话故事围绕“盗火”,向我们讲述了为什么“盗”——人类无火;怎么样“盗”——小心翼翼;“盗”的结果——受罚、获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而感人。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和勇敢。

“盗”——包含着同情

“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没有火烧烤食物”“没有火来照明”,人类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只好吃生的东西”“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人们是多么地无奈啊!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生活在蛮荒与困苦之中,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其他众神不了解人类的困苦吗?为什么他们不盗火?为什么普罗米修斯盗火?因为“他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他是古希腊众神中最无私的神。“盗”蕴含着普罗米修斯心中的善良,蕴含着对人类深深的爱。

“盗”——孕育着勇敢

“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严寒不再;从此,茹毛饮血的历史不再;从此,困苦的生活不再;从此,人类的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一切皆是因为有火!

火几乎给人类带来了一切,可是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锁”之悲:“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暴雨的折磨。”沉重的铁链锁住的仅仅是手和脚吗?更有那失去的宝贵的自由!在烈日炎炎、暴雨如注、大雪纷飞、电闪雷鸣的时刻,都被死死地锁在悬崖上,普罗米修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一个“锁”字,展示的是普罗米修斯所经受的无边的“痛苦”,抒写的是他那永不屈服的英雄气魄,吟诵的是他惊天地泣鬼神的牺牲精神。

“啄”之痛:“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在希腊的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不死的神,“奇迹”透露出了这一点,但是在这“奇迹”的背后,普罗米修斯遭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这其实是一种比肉体摧残更可怕的精神上的折磨。

读到这里,我们分明从那熊熊的火光中看到了伟大的普罗米修斯!这“痛苦”中包含着同情,为人类的无火而痛;这“痛苦”中孕育着“勇敢”,经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折磨却不屈不挠。

“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自由,自由!当普罗米修斯被缚高加索山的时候,他一定渴求着;当普罗米修斯被鹫鹰疯狂啄食的时候,他一定渴求着。然而,面对人类无火的困苦,他宁愿把自己的“自由”抛弃!

在学习语用中感悟历史人物形象 篇4

师:“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这里的“屹立”是什么意思?

生:高高地直立。

生:稳固地站立。

师:想象一下他们“屹立”的样子。

生:他们顽强地站立在狼牙山顶峰,坚定而不动摇。

生:他们屹立的样子就像五位巨人。

生:他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就像五块巨石一样高耸着。

师:说得好!句子中写他们看着群众和部队远去,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眺望。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

生:因为他们拖住了敌人, 群众和部队已经安全撤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写他们看着远去的人群,用了“眺望”这个词。

师:“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里为什么用“望望”?

生:是轻蔑地看,因为敌人在五壮士眼里不算什么,被他们打退了无数次。

生:我补充,敌人在离他们不远的山下,看近处不能用“眺望”,所以用“望望”。

师:此时,五壮士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我们已经胜利完成了任务,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

师:敌人近在眼前,五壮士处境危险,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说明什么?

生:他们想的是任务完成了,完全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师:“眺望”除了说明是看远处的部队和群众外,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向远去的部队和群众告别,表达了一种悲喜交加的感情。

师:喜的是什么?悲的是什么?

生:喜的是群众和部队已撤离转移,悲的是要与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永别了。

师:用“悲喜交加”合适吗? 他们悲痛吗?

生:(齐)不悲痛。

师:这是一种惜别的感情, 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他们心里会想什么?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战友们!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胜利完成了任务。

感悟形象论文 篇5

《揠苗助长》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寓言。在组织教学时,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揭示和“消化”寓言内涵。

一、紧抓课题, 整体感知故事

1. 以课题为文眼, 紧扣“揠”字, 以“揠苗”为线, 引导学生读、思、议:

(1) 农夫为什么揠苗? (2) 他是怎样揠苗的? (3) 他揠苗的结果是什么?

2. 出示:

宋国有个农夫, 因为 () , 就把禾苗 () , 结果禾苗 ()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读通一篇课文, 让学生说说主要内容, 学生往往说不清楚。其实, 对于概括能力的训练还是有方法可寻的, 像本文写的是一件事, 教给孩子抓住主线, 说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 就是“授之以渔”。)

二、扣词析句, 感悟人物形象

1. 弄清农夫为什么揠苗

(1) 突出“巴望”, 进行换词比较。

(“巴”有急切、迫切的意思, 更能描绘出农夫急切的心情。)

(2) 联系“巴望”朗读, 想象农夫“焦急”的样子, 体会他迫切希望禾苗长高的心理。

2. 了解农夫怎样揠苗

(1) 通过文中“将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等句子来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2) 将图文结合, 想象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

(3) 抓住“兴致勃勃”体会农夫自以为得计的可笑心理。

(4) 表演。 (注意“拔”时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

3. 明白农夫揠苗的结果

(1) 让学生理解“纳闷”。

(2) 听了父亲的话, 儿子怎么想?会对父亲说什么?

(3) 当看到禾苗都枯死了, 农夫心情如何?

(设计意图:在抓词扣句感悟的过程中, 将语言训练有机地融入进去, 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深入揣摩, 为理解寓意奠定基础。这样, 既感悟了人物形象, 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凸显了语文的学科特点。)

三、梳理心理, 表演故事情节

1. 理清农夫心理变化过程, 为复述和表演故事作准备。

(巴望→焦急→急忙→欣慰→后悔)

2. 默读课文, 练习复述。

3. 演一演整个故事。

(设计意图:如果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故事的一条明线, 那农夫前后的心理变化则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暗线。理清农夫前后的心理变化, 能从整体上再度把握全文, 为复述和表演故事作铺垫。)

四、联系生活, 体悟深刻道理

1. 农夫原来的想法对吗?

2. 结果怎样?禾苗为什么会枯死?

3. 当看到枯死的禾苗, 农夫会怎么想?

4. 农夫傻吗?傻在哪里?

(明白农夫傻在内心想法上, 更傻在拔的行为上。)

5. 让我们来帮帮他, 农夫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说出“施肥助长、除草助长”等。)

6. 追问:为什么你这样做就好, 农夫“拔”就会让禾苗枯死呢?

(明白禾苗有自己生长的规律。)

7. 寓言中的农夫可笑, 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可笑的人和事?

(在老师的启发下, 适当说一些社会上的现象, 如家长“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 节假日安排孩子学奥数、学钢琴……)

(设计意图:寓言的目的在于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它所讽刺的对象不是寓言本身, 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在学生整体感知故事, 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层层推进, 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领悟寓言所隐含的哲理。)

教学反思:

1.注重寓言的工具性。虽然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 但在教学时仍应重视引导学生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巴望”与“盼望”的比较, 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农夫“一棵一棵拔”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笔者以文本为依托, 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尽情地读、演, 运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 给学生安上想象的翅膀, 放飞他们的思维。

2.重视寓言的完整性。寓言故事简短, 情节之间联系很紧, 互为照应。教学时, 笔者能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故事情节。在学生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紧抓重点, 牵动小点, 再引导学生梳理农夫心理变化的过程, 又回归整体。道理的揭示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层层推进,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故事走向生活, 领悟寓言所隐含的哲理。

3.巧设有效的情境。多处情境的创设,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想象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 并表演拔苗的过程;听了父亲的话, 儿子会想些什么, 对父亲说些什么等。通过角色的置换, 让学生成为文本人物, 走进人物的内心, 从而感受人物的心理。

上一篇:宇宙与生命下一篇:公共交通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