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学习

2024-06-11

沟通学习(精选12篇)

沟通学习 篇1

沟通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将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从新的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带领学生把握文中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 学会职场智慧沟通。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三单元,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职场需求, 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处理。前两课时完成小说人物、环境、情节的赏析, 第三课时依托文本设计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

《边城》的活动为“感受职场文化”, 《林黛玉进贾府》的活动为“学会职场沟通”, 《士兵突击》的活动为“融入职场团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活动是“化解职场冲突”。

2.学情分析

班级现状: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11级营销精英班的学生, 该班运行准企业化模式将设有行政部、后勤部、业务部三个部门, 各部门成员均能分工合作, 已初步具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特点:本班学生大都性格外向, 爱表达, 爱交流, 但缺乏沟通技巧。学习情况:他们喜欢新颖的贴近生活贴近职场的活动课, 对传统的文本赏析缺乏学习兴趣。岗位需求:营销专业对口的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文中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

能力目标:运用三种沟通技巧, 在情境模拟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智慧沟通, 养成理性沟通习惯。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掌握文本中听说、拒绝、赞美三种沟通技巧。

我将教学难点设置为:灵活运用本课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共用时45分钟, 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1.定向搜集网络票选 (3分钟)

课前布置任务, 请学生查阅互联网, 视频, 书籍等相关资料, 登陆教师博客参与“《林黛玉进贾府》中谁是沟通高手?”的网络票选, 并说明投票理由。教师整理后在课堂上公布投票结果, 并导入新课。

2.信息整合提炼技巧 (10分钟)

为了让学生快速找出人物对话并提炼其中的沟通艺术, 突出本课教学重点。我根据班级所在的三个部门, 分部门布置阅读任务:

行政部:寻找表现林黛玉听说沟通艺术的关键句子并提炼技巧。

后勤部:寻找表现林黛玉拒绝沟通艺术的关键句子并提炼技巧。

业务部:寻找表现王熙凤赞美沟通艺术的关键句子并提炼技巧。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推荐同学作答, 再由教师总结并明确:

听说:抓住重点, 听弦外音 (语词推测、语态推测、语义推测) 。

拒绝:婉言拒绝, 适当补偿 (先肯定后否定并解释原因) 。

赞美:具体赞美, 间接赞美 (通过具体赞美林黛玉间接赞美贾母及三春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

3.动漫创境实战演练 (25分钟)

行政部情境为与领导沟通中的听说艺术:

假如你在电梯间和领导偶遇, 领导问到:“你家里最近是不是有很多事?怎么看起来精神不太好。”你能听出领导的言外之意吗?又该怎样恰当地回答。

后勤部情境是与同事相处中的拒绝艺术:

假如你的同事希望你周末替他加班, 而你正好要参加大专进修, 你如何使用婉言拒绝和适当补偿的方法回绝他的请求。

业务部情境是与顾客交流中的赞美艺术:

假如你是商场手机专柜的销售员, 有位顾客正在为是否买一部I-PHONE4S手机而犹豫不决, 你能否采用赞美具体化法将手机成功地销售出去?同时采用间接赞美法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4.登陆平台在线拓展 (2分钟)

1.假如你是玩具专柜的销售员, 顾客对你说:“我想要一辆款式不需要太新颖, 功能简单, 实用一点的遥控车。”你能把握他的弦外之音吗?又该如何应答呢?当询问产品的价格后, 顾客要求你降价出售, 你该如何婉言拒绝呢?成功地拒绝还价后你又会怎样运用赞美的技巧将这辆遥控车成功销售出去呢?

2.请同学们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 搜集整理关于倾听与应答、拒绝和赞美的其它沟通技巧, 并将相关资料发布到教师博客跟帖留言。

摘要:沟通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将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从新的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带领学生把握文中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 学会职场智慧沟通。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沟通

沟通学习 篇2

两个人,学霸甲和学渣乙。甲的父母追求完美,只求最好。当他离满分只差几步,迎来的却是一个烙印似的巴掌,令人感到不解。乙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得到了表扬,退步了,依旧冷脸相待。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积满了压力,却不能更改自己的遭遇,机械似的准确,退步就完蛋,进步就表扬。完全传统的教育方式,尽管家长心里也有想法,也应该认清自己的做法,为今后的事情买单。

家长和孩子之间,需要沟通,互相倾诉,从而选出合适的教育方式。有人却想自己已经错过了机会,就要让孩子弥补,做到最好,才不会功亏一篑。孩子不是机器,也有自己的思想,一味顺从反而会随波逐流,应了这一观点。

不要以一个人的成绩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成绩不是所有,作出“好成绩就是好孩子!”的武断,真的让人很不解。从小每个人都有一个敌人,叫做“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永远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对比,没有正视自己的孩子的闪光点。

我觉得无论好坏,都不应该动粗,而是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沟通,认真地跟孩子讲道理,并适当给予肯定,尽管真的不好,也应该耐心教导。

沟通学习 篇3

镜头:

晨间活动进行中,我坐在教室一角看书,刘××跑过来告诉我:严老师,我的刮画纸不见了,妈妈早上刚给我买的。哦,我知道了,等会儿给你查一查。5分钟过去了,我依然不行动,她又跑了过来,再次告诉我,我以同样的话回复她,她点点头,回到了座位上。我因为忙于教学准备,所以没有办理她的事情,之后,她又来了一次。我都没有“时间”解决她的事情。上课了,我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孩子们也十分的投入,当我将目光追到刘××那一角时,发现她的脸上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被教学内容感染的激情澎湃。而是很不高兴地耷拉着脸,坐在她后面的她的好朋友也有着同样的表情。

由此引发的思考:

在我看来,诸如此类的小事情,远远没有我的教学内容来得重要,所以,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拖延、置后。可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这些小事,何尝不是大事呢?这些牵动他们情绪情感的事情,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在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一直被这件“大事”所左右。更何况,带着不良情绪走进课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不是最失败的教学吗?还有比这个大的事情吗?如果我当时放下心中的大事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麻烦,就能让他们开开心心地进入课堂,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遗憾了。所以,让孩子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比什么都重要。在上课之前,始终要记着,先把孩子的情绪理顺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结合平时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情感沟通桥梁。

一、懂得情感在教学中的影响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可见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幼儿园,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参与意识会更强,参与率会更高。所以,良好的情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捷径。我们可以通过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来达到情感沟通的目的。在师幼关系中,多一些情感的交流,少一些刻板的管理,多一些亲密的接触,少一些虚假的互动,善于透过表象观其本质。

二、情绪表——孩子情感变化的晴雨表

孩子虽然天真活泼、嘻嘻哈哈,但是也常有情绪波动的时候。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朋友圈,就像是个小团体。小社会里、小团体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构成了孩子情绪变化的影响源。当然,家庭环境、教师,也同样构成了影响孩子情绪的因素。如何清楚又快速地了解孩子的情緒?在班上,我们每个人都制作了情绪表(包括我们老师),根据情绪的变化改变情绪表内容。有了情绪表,孩子们多了一份情感关注的责任心,当朋友圈中有人情绪不好时,孩子们便展开了情绪安抚的爱心行动。有了情绪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顺畅了,孩子间多了一份浓浓的情“意”,从而懂得了如何爱和被爱。而教师,通过观察情绪表,在一日活动的任何时间段里,都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及时地排解孩子的情绪问题,确保孩子以平和的情绪进入各项学习、游戏活动。

三、潜入小社会,情感交流更顺畅

沁人心脾的花香总让我们久久回味。那种直达心灵深处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而老师与孩子的交流,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便是最佳境界。我所追求的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世界,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但是,真正融入孩子世界,并不是件轻易的事,我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融入孩子们的。

1.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装作饶有兴趣的样子,认真倾听,让孩子们感觉到我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2.收集孩子喜欢的话题材料,参与孩子的话题交流

当孩子们知道我有那么多他们喜欢的话题,并能够谈得风生水起,自然对我这个朋友多了一份喜爱。

3.参与孩子的游戏

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像孩子一样爱玩爱闹,孩子最喜欢这样的大朋友。甚至比孩子玩得还快乐,孩子们会超级爱上你。

融入孩子的小社会,对孩子情绪变化的体验直接明了,理顺孩子的情绪就小菜一碟了。

情绪,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术棒,它,能调控孩子的情感,从而左右孩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调剂孩子的情绪,让这根魔术棒为我们所用。让孩子带着好心情来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沟通学习 篇4

一、技校语文学习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一) 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其他的课程相比, 语文是一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学科, 因此, 要想更好地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准确把握, 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有了扎实的语言功底, 学生更容易把握好课文的脉络与主题思想。同时, 有了语文教师的引导, 学生在独自完成阅读的过程中, 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生口头交际互为有效保证。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 听与说是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对语言的领悟与理解对语言进行积累。学习语文不仅是提高听与说的能力, 而且包括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样, 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会促使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反, 如果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薄弱, 就会影响到学生书面语言的质量。

(三) 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 除了要确保学生语脉清晰、用语严谨外, 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通过对学生听与说的训练, 促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模式, 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效率, 通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文学习现状

从目前来看, 技工院校的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偏弱。学生人际认知能力不强, 对人际事物的洞察、分析和预见能力不够, 特别是在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实质并进行分析处理时敏锐地捕捉人际信息、利用人际关系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欠缺, 并且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人际交往意愿、人际沟通能力和人际管理能力方面不甚理想, 其在交往意愿、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上严重不足。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信心不足, 语文学习基础、素养薄弱, 语文学习态度、认识不够到位。如果进一步调查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 就会发现, 每天都能用1小时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不到5%, 能够阅读半小时的学生不超过19%, 即使是这些“喜欢”阅读的学生, 阅读的书籍也多为科幻、卡通小说和网络武侠、言情小说, 似乎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三、技工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原因

导致技工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原因很多 (比如来自社会对技工院校的偏见等) , 只论述与语文相关的几条。

(一) 人文素养环境欠缺。

技工院校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农村贫困家庭和来城市打工的低收入家庭。他们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人文素养环境方面相对于来自农村中高收入家庭或城市家庭的孩子比较欠缺。

(二) 人文素养较低。

技工院校的学生一般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进了技工院校后, 学校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有些教师将目光放在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上, 这就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灵活的表达与应对能力。本身的人文知识匮乏, 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 造成学生在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能力欠缺。这是技工院校学生沟通能力差的直接原因。

(三) 自卑心理。

自身人文素养欠缺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不如考入重高、普高的同学, 再加上技校学生良莠不齐, 有些同学偏激的价值观, 更引起心理严重失衡, 不愿意与同学交往, 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所想所思与亲戚朋友倾诉, 而喜欢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其结果使技工院校学生在现实世界与人沟通的能力更加低下。

四、在语文教学领域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搭建多元知识结构。

想要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个人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就必须切实地投入对优秀语言文字的认知中。而事实上, 技校学生对文学经典往往兴趣有余, 动力不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穿插一些片段,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和了解一些对阅读有回避态度的学生的兴趣点, 以推荐的方式帮助他们选择一些合适的读物, 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以交流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同时, 在课内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读书经验和感受, 从而使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督促和激励, 形成良性循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且有个体差异, 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获益匪浅, 乐在其中。在阅读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认识到, 沟通能力与文化业务素养紧密关联, 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提高沟通能力的必要条件。个人的认知能力发展与社会认知及沟通能力成正比。沟通并非只是单纯的信息交换, 它至少包含知识、技巧和动机三个要素。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要求, 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到专博结合, 具有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 知识面的横向覆盖和专业知识的纵向加深, 提高了学生认知的复杂度, 增强了综合理解力, 拓展了沟通能力的程度和范围, 为学生人际沟通完成了基本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对各种场合, 站在较高的层面, 以较宽的视角处理问题。

(二) 营造以生为本的沟通环境, 构建和谐课堂。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特长, 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1]课堂教学以沟通形式存在。虽然主要由教师落实教学计划、主导课堂沟通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受制于教师的课堂安排, 但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是一种平等的面对面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有与学生平等的心理定位, 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 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发言、交流, 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展示机会。教师得加强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若没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就很难构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也就无法实现新课程的构想, 也就是说, 沟通能力, 是现在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与学生建立真诚、坦率、友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喜欢和认同自己。有时课堂上会出现老师因语言不通 (1) 形成沟通障碍, 也有因为教师与学生感情上对立以致难以上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因教师原因产生的沟通不畅现象, 教师就要善于化解沟通障碍, 学会理解、欣赏学生, 改变传统的敏于行讷于言的 (2) 看人观念, 特别关注沟通能力较弱的学生, 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技校课堂可以考虑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 加上开放的讨论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学生抛弃一切顾虑, 敢于充分陈述个人思想, 大胆用批判的观点争辩问题, 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张扬个性, 在认知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表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沟通潜能。

(三) 培养语文课堂沟通意愿, 强化口语交际能力。

积极的沟通意愿是沟通的动力, 是决定沟通效果的首要条件。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沟通的意义, 对人生的影响, 激发他们内在的沟通欲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羞于在公开场合发言, 不善于与人交流, 不是由于沟通技巧或外界条件, 而是出于自身心理障碍。由于语文课程的特点, 特别是在理解文学作品上,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阅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谈理解, 增强学生自信,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不怕讲错话, 不怕别人不接纳自己, 主动跨出沟通的第一步。应该说, 语文教学为训练学生的沟通技能提供了可靠的时间和空间保证, 使学生可以得到长期和反复的训练, 是解决学生沟通问题的理想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在课程的第一节课就提出沟通要求, 告知学生沟通表现将计入平时成绩。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 开始许多学生可能不好意思发言, 往往需要点名, 经过教师的鼓励和自身反复的练习, 学生渐渐由被动讲话到主动发言, 由表达不清楚到谈论流利, 乃至大胆提出个人见解, 借此机会展现自己。加上课堂讨论, 对于养成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能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四) 贴近生活实际, 优化交际情境。

我们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 应该牢牢把握口语交际的实质, 突出“情境性”、“生活性”、“互动性”等特点, 引导学生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 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定的交际氛围, 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一个真实、生动的情境, 以丰富的美感, 鲜明的形象, 灵动的现场感, 充满情感的渲染, 足以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 使学生以饱满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 。这就以现场呈现的方式为学生参与交际提供了可能。没有交际现场自然也不必要发生交际, 通过创设情境, 就好像把生活中的一个交际现场搬到了课堂中一般, 学生就有了交际的需要。交际的作用说到底就是通过有效地沟通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所服务, 通过情境创设再现生活场面, 口语交际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 它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而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中也切身感受到了交际的重要性, 强化了交际的欲望, 增强了“交际角色”的意识, 促进了互动交流。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一种对话活动, 交际双方都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交际双方既是说者又是听者, “说”与“听”相互依存, 能有效促进学生进步。

(五) 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 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

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3) 。我们可以组织寓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口味, 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欲望, 有条件的最好能让家长、老师一起参与。比如诗文诵读大赛、社会调查、语文基本功大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搭建多种展示舞台, 把培育技校生人文素养落到实处。这一切要求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不断研究语文课堂、不断发现学生成长需求、不断开发人文教学资源, 把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上, 把学生精神成长的要素融入人文主题活动中。

五、结语

沟通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 必须经过长期、系统和反复的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就如美国沟通学家罗纳德所说:“提高沟通能力就像从事乐器演奏和运动训练, 没有捷径可寻。”因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特质, 其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语文教师, 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 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 满足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有缘, 李晓红.管理沟通课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凡禹.沟通技能的训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三多.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文.零距离美国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有效沟通学习心得. 篇5

沟通是一种行为习惯,也是一项有技巧的技能,更是与他人相处的必备条件。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沟通: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老板与员工、朋友与朋友,这中间都需要沟通。如果这一生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学会沟通,特别是面向很多人讲话。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沟通的问题存在哪些方面,沟通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其次我们要了解的是,沟通的障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然后我们要了解,沟通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进行。最后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去沟通。

沟通的目的就是控制成员的行为遵守公司政策,激励员工参与管理,改善自我绩效。通过沟通也是用来表达感情,分享挫折与成功,加强信息的流通。而激励参与就是一种沟通当中的最终目的,因为沟通的目的就是要产生一种情绪,产生激励情绪,让成员参与进来。而在沟通中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因为一些自私、自我、自大的心态,会增加沟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沟通的时候,关心别人的状况与难处、关心别人的需求与不便、关心别人的痛苦与问题,主动地去支援别人,主动地把信息反馈给别人,主动地监控这个沟通的过程。

沟通有一个过程,如果过程中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没有足够的技巧,沟通的效果就不能达到预期,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更好地控制整个过程。首先要会说,说出来的话,要别人听得懂,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说出来的就是自己心里想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知识、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你就要是自己说的东西通俗易懂。其次是要会听,听懂别人说的话,要有笔记,不能够不懂装懂,不懂得时候不要不好意思,要主动去问。在会说会听之间,我们要注意的是沟通的渠道,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环境,移除外界干扰,而且要注意做笔记。提前做好笔记,说的人可以说的更明白,听得过程中做笔记,听的人可以记得更仔细,这样沟通的效果才会更好。

沟通中还会存在一些障碍,主要是个人障碍和组织障碍两个方面。个人障碍主要包括:地位之差异、来源的信度、认知的偏差、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组织障碍主要包括:信息的泛滥、时间的压力、组织的气氛、信息的过滤、缺乏

反馈。个人障碍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地位有差异,下级同上级沟通必然会拘束;不能以个人主观经验来判断,想当然的说我认为怎样怎样;对于一些信息的准确性,要有理有据;在沟通中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该是怎样就是怎样。组织障碍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信息要进行筛选和筛减,进行级别的分类,便于阅读和识别;组织沟通中别人的讲话,不要随意打断,不要批评,出现错误要在事后告知,提出好的建议要奖励;事情出现变化要及时地反馈;大事情要慎重考虑,小事情尽快解决。

障碍的克服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有效利用反馈、简化语言、主动倾听。有效利用反馈需要我们对事情,在事前问清楚,不能不懂装懂。在事后承担其责任,有问题主动去处理解决。简化语言需要我们在沟通时,讲话有重点,善于用比喻。用最少的时间,讲清楚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讲出来的话通俗易懂。主动倾听在沟通时,需要我们多听少说,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破绽,发现自己的不足。倾听时要集中精神,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或者说出批评的话,但是可以适时的提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让别人知道你在听。并且要注意,不要做一些小动作,例如:低声、狼顾、关系亲密等。

沟通需要我们拥有一个积极地态度,不能太过退缩,也不能具有侵略性。退缩,你就不能够准确及时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侵略,你就盛气凌人,不利与团队的和谐,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积极的说话方式。

积极的说话方式主要分为六大类型:基本型,直接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见;谅解型,同情对方,担任说明自己的需要;提示型,之处过去的承诺与现况有所出入;直言型,提醒对方他的行为对你有不良影响;警戒型,告诫对方若不改邪归正会有什么后果;询问型,希望了解他人的立场、感受或愿望。

沟通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加强,那就是行为(肢体语言,也就是结合动作、表情和身体距离,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沟通的有效方法。

沟通!沟通! 篇6

沟通的对象:直接面对读者

现代严肃小说的阅读人群,其核心团体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大学生,以及受其影响的周边人群。这个人群从文化知识的掌握上来看,可以视为整个国民的“精英阶层”,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教育的普及,新成长起来的人群在90年代成年,这个时代刚好与网络的出现基本同步,已经有了独立思考力的他们开始敢于去要求与自己的趣味匹配的一切娱乐——包括小说。同时,他们开始拥有能够为自己发出声音的平台,即网络。

他们不但喜欢阅读,而且通过购买行为来支持自己喜欢的作者,用市场数据来完成对作者的创作引导。尤其在网络出现之后,即便是一个个在个体上微不足道的平民意见,也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大众阅读团体的声音日渐变大,精英阅读群体的垄断性地位被打破。现代小说所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开始在小说市场上被大众化的阅读趣味所解构。作者不再通过第三方,而是利用网络与读者直接沟通的形势变成主流。

读者群体和阅读机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了巨大的威力。在这个转变中,一部分严肃文学的作者仍然习惯于过去与读者隔着编辑、杂志或出版社的旧机制,面对已经大众化了的读者以及新的阅读机制,他们无从掌握。他们所熟悉的仍然是严肃文学圈子中的标准,凡未完成转身适应新形势者,多失去其与当代大众读者直接沟通的能力。

相反,网络写手由一开始就直接面对读者。新形势对他们来说如鱼得水,因此他们对读者的认识非常深刻。大多数成功的网络写手都自觉地盯准了自己的目标群体,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读者的年龄层、学力状况、性别与趣味所在。成熟的网络名家都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服务性写作。

沟通的目的:满足读者后拥有读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井喷于新千年。如果说,当代严肃文学的作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网络写手们从一开始即翻滚于地面的泥浆当中。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作者们立意很高,但常常不接地气,相反,翻滚于泥浆中的网络写手却能在网上拥有超高人气。

这种超高人气是怎么来的?

在与多位网文名家的交换意见之后,笔者发现,他们赖以保持人气的创作理念的关键,便在于与读者保持顺畅的沟通。只有保持沟通顺畅,才能吸引读者,才能留住读者,才能让读者变成铁杆。沟通顺畅,是网络的必要条件,是网文写手“成神”的门槛。

“你要让读者追随你,你就必须先让读者听得懂你说的话。”著名网络写手陈风笑总结说,“我们创作的目的不在于让作品永垂不朽,而在于拥有读者,拥有很多读者,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而要拥有读者,就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要为读者服务。近代以来,严肃文学的作者,通常是以导师、启蒙者出现的。他们进行小说创作的目的,在于启蒙、教育、引导或自我表达。但是时代已经改变,网文作者非常清楚,他们与读者沟通的目的,再不在于去启蒙读者,而在于去服务读者。

“现在哪个读者需要你一个作者来启蒙?”有“惊悚女王”之称的网络作家红娘子说:“在网络上,谁也没有资格对其他人耳提面命。”

因此,凡是不能以对等姿态面对读者,而抱怀启蒙这类沟通目的的作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必遭滑铁卢。

《道德经》说:“欲取之,必先予之。”网文作者都很明白这一点,他们总是会设法满足读者,以期取得读者的支持。

沟通的手段:平等心态与服务型写作

网络文学并不像严肃文学那样强调作品的意义与内涵,它是文学与商业紧密结合的产物,网文作者和读者的沟通,其核心是满足植根于人心与人性的那种对文本娱乐的渴望。要满足读者的渴望。

在价值观上,和严肃文学企图启蒙读者不同,网络文学是要求作者向读者靠拢——而不是反过来让读者向作者靠拢。主动向读者靠拢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企图要让读者来适应作者是逆水行舟,用力虽大但收效甚微。

在叙事上,网络文学的叙事风格虽然百家争鸣,但有一条是必要的,那就是得戮力保证自己的行文能让读者可以接受,像卡夫卡、意识流之类读起来晦涩难懂的叙事手法最先被阅读市场抛弃,那种过分纠结于叙事技巧的,比如《百年孤独》式开头,虽也曾红火过一阵,但最终也被网络扔进历史缝隙。最后能在网文界存活下来的老手,其叙述无不以生动、活泼见著,语言生活化,讲述故事可以波澜起伏,但不是为技巧而技巧,他们以与读者沟通顺畅为己任,而并不为追求写作手法的创新而延误阅读,更不会意义先行,因为故事性与趣味性是网络文学的立基所在。

在与读者的关系上,网文作者则已经自觉地放弃所谓的“引导”与“启蒙”,放弃那种“导师式”的自我定位,而将自己与读者的关系,定位为彼此平等的关系,甚至将自己定位在“服务者”的位置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小说的作者真正是其阅读群体的“公仆”。

(作者原名林俊敏,知名网络作家,著有《边戎》《东海屠》《陆海巨宦》《唐骑》《山海经密码》等)

沟通学习 篇7

2008年高考, 宁波镇海中学最牛, 培养出了一批高分考生, 令外界不由惊叹该校“教子有方”。下面是镇海中学高三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陈尚余对新高三生和家长的寄语。

高三学子是社会上承受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 在疲惫的时候, 家, 就是你们心灵栖息的港湾。当你们学习上遭遇挫折、生活上碰到困难的时候, 千万别忘了回家向父母讲讲自己的经历、想法、苦恼、委屈……让心灵有一个宣泄的场所, 切不可把自己封闭起来。事实证明, 善于与父母沟通的学生往往能在高三阶段取得优秀成绩。

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恨不得孩子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学习, 一见孩子回家不学习就唠叨数落, 结果适得其反。

除了家, 班级也是学子心灵栖息的港湾。有些高三学生, 认为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 对班里的事不闻不问, 不少家长也抱有同样的心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一个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学生, 容易陷入孤独与压抑。

高三阶段, 学习紧张, 竞争激烈, 大小考试不断, 学子的大小考试不断, 学子的心灵受到挫折常常是避免不了的, 必须学会自我激励, 家长们也要懂得如何激励孩子, 如目标激励, 偶像激励, 默诵励志名言, 读一点励志类的图书或故事等等。

为了保证专心学习, 有些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三后严格限制他们上网、打球、看电视、听音乐、阅读课外书刊等, 这是不明智的。其实, 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不是一味做题的人。保持健康的爱好, 适当地看看电视上上网, 这样可以放松一下心情, 调节紧张的学习, 有益无弊。

沟通学习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选取本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5年制大四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共三组,每组20人。

1.2 方法

三组学生均使用统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肿瘤学》教材,授课内容为其中的两种肿瘤性疾病,授课方式均为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教学进度相同。授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系统地讲授教学内容:按照疾病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顺序思维模式依次讲解,最后到病房示教典型病例并对该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其教学程序与教材一致,实行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从老师授课中获得知识,并通过临床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不断的记忆、模仿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1.2.2 实验1组教学方法

实验1组学生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教学程序,但在此基础上改变教学沟通技巧,把临床教学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身边的真实例子出发,以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语言,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教学内容立体化、直观化。目的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官认识,使学生简单易懂,也易于记忆。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1.2.3 实验2组教学方法

实验2组学生采用与对照组和实验1组完全不同的教学程序。授课前老师将授课目标、临床典型资料及思考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学时再现临床典型病例,要求一名同学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结合其辅助检查后汇报病史,给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等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引导,学生也可随时提出问题,讨论后发言,总结分析该病例的发展过程和病情变化。最后由老师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肿瘤患者的针对性治疗进行系统的补充讲解。目的是通过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其对肿瘤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三组学生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评价。调查问卷包括7个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开阔临床思路[2]。

1.4 统计学处理

所用结果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入学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4个方面认可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学生对调查问卷涉及的7个方面认可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实验1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肿瘤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也是一门专业理论繁多、学生学习理解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在肿瘤学教学中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帮助学生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其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临床思维方法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60名临床专业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观察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4个方面认可度明显提高。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易懂和亲善的语言及动作,适当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教学内容立体化、直观化,甚至采用有效的专注技巧,如:目光接触、表情、手势等非语行为都是传送与接收学生信息的技巧,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沟通的桥梁。对学生而言,有时老师一句话可以达到“一语道破天机”的效果,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外科临床思维的培养[3]。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输入式的教学法,强调的是带教老师为主导,全程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处于走马观花的被动接受地位,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低位。由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遇到书中的病例,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其对抽象的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存在困难,从而降低了学习的自主性及积极性,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4]。在教学过程中,实验1组学生将被动的接受转换主动的接受,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交互的基础上了解了彼此的需要和意图,才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进而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5],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明显优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学生,这说明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验2组学生将被动或主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体,带着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疾病发展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掘其自身潜力,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学生课外寻找答案,强化了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的感性认识,是课堂及书本知识的具体化和有益补充[7],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达到融会贯通,更大程度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总之,在本次肿瘤临床教学中,通过加强教与学的沟通技巧,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掌握相关肿瘤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对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成效和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在肿瘤临床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名大四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教学方法,实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变教学沟通技巧,实验2组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各组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1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4个方面认可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2组学生的主观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P>0.05)。结论 在肿瘤临床教学中,提高沟通技巧,增加师生互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临床教学,沟通技巧,师生互动,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庆,周峰,吴彩霞,等.PBL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91-594.

[2]薛浩,朱航,王广义,等.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9-10.

[3]陈创奇,何裕隆,朱家源,等.师生互动模式在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30-1031.

[4]Corrigan M,Reardon M,Shields C,et a1.“SURGENT”一—student learning for reality: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visual images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surgery[J].J Surg Educ,2008,65(2):120.

[5]李红萍.试论有效沟通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15):191-192.

[6]陈春燕,郭晓奎.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模式结合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通报,2008(5):25-28.

沟通学习 篇9

基于英语课堂教学, “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 (全班学生) 和助学者 (教师) 要共同完成一个特定的主题活动 (任务型单元教学) , 在此过程中, 师生、生生利用相关学习材料以及各种方式手段, 获取新知, 并真诚有效地交流沟通。

案例提供:4B Unit2《In a toy shop》BD部分课堂教学。本课时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板块教学, 学习重点是动物类单词tiger, lion, monkey, rabbit, 询问物主句型Is this your/my/ his/her…? 及回答Yes, it is./ No, it isn’t.

课前的准备自然是充分的, 悦耳的歌曲, 有趣的flash, 精美的图片, 汇在PPT里的各种词句知识点, 鼠标轻击, 手到擒来。事实证明如此。在A班上, 学生如我预想的, 一切尽在掌控中, 作为老师, 安心还有少许得意。可是, B班电脑无法使用了, 那么还是按预定环节一步步来。由课件播放改成磁带播放。没Flash播放, 学生倒是听话地照书唱。旧知复习, 没图片依次出现, 图字卡及时顶上。新知呈现, 由师生对话自然引出, 再板书词句, 还可以即时勾画语音部分。

结合这两堂课各自优势, 我重新整合课程安排, 修改教案调整预设, 在C班尝试。列表对比如下:

导入环节

A开门见山, 有趣生动的flash很是吸引孩子, 但喧宾夺主的画面不出意料地让学生分了心。B排除了一切干扰项, 最大程度地强化了学生的认读能力, 但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歌曲演唱的初衷, 放松的本意扭曲成强制性诵读。C采取的是Free talk (交际对话) 导入形式, 但也不是传统型的师生对话, 而是改良版的放任型交际对话。当然, 教师是要做引领示范的, 学生直观理解了要求, 并拥有两个自由选择权:一是感兴趣的动物, 二是适合自己的用语。

复习环节

从表格上看, 从课堂教学分配时间上看, 似乎是C反而缩水了, 但回顾前一环节可知, 恰恰是Free talk中厚重扎实且因材施教的铺垫, 这时候C的演唱环节更显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学生心领神会地快乐唱歌, 歌词中的难点也不知不觉被淡化。

新授环节

B过于生硬, 没有前后联系, 突兀不自然, 无趣不合理, 填鸭式灌输知识。但就知识点授受过程而言, 结构一目了然, 重点难点开门见山。A的教学思路是现在英语课堂最常用的, 方便快捷, 简于操作, 易于掌控, 是教师调控全局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C的风险比较大, 如果条件许可或处理得好, 不仅比动画片更受学生青睐, 而且使过渡更符合逻辑, 让英语存在得更有价值有意义, 接下来的几步环环相扣, 无缝连接, 尤其是关于“物主”的猜测和公示正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答案, 是真实的信息沟通结果 (information gap) 。

操练环节

显而易见, A和B各有优势, 结合二者之长, C是复加重叠的预设。而最后的总结, 是建立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上, 并“吸取别人的教训, 增强总结的经验”。

沟通学习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所有医务相关专业、各年级480名本科生进行面对面调查。涉及针灸推拿类、中医临床类、藏医、西医临床类、护理、医学检验和医院管理7类专业,大一(2014级)至大五(2010级)5个年级。

1.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学生一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性格倾向自评、沟通能力自评、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和既往医患沟通课程学习经历等,这部分内容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二是医患沟通技能态度,由正性态度(代表学习态度积极倾向程度)和负性态度(代表学习态度消极倾向程度)两个维度各13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赋值(其中,1=强烈反对,5=非常同意),各维度得分区间为13~65分,分数越高表明相应态度强度越大。本部分内容引自Rees等[8]编制的CSAS(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 scale)量表中译版[9]。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完成数据的录入和整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问卷474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为96.20%)。受访学生中男196人(42.98%),女260人(57.02%);西医临床类专业92人(20.18%),中医临床类89人(19.52%),医院管理77人(16.89%),针灸推拿类和藏医各50人(各占10.96%),护理和医学检验各49人(各占10.75%);大一至大五年级人数(构成比)分别为99(21.71%)、132(28.95%)、113(24.78%)、88(19.30%)、24人(5.26%),调查期间正值大五学生校外实习阶段,所以该年级调查人数较少。自评性格倾向为外向型243人(53.29%),内向型213人(46.71%)。24人(5.26%)自觉沟通能力很好,166人(36.40%)自觉沟通能力较好,234人(51.32%)自觉沟通能力一般,30人(6.58%)自觉沟通能力差,另有2人(0.44%)自觉沟通能力很差。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400人(87.72%),其余56人(12.28%)表示不愿意。184人(40.35%)既往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而没有学习过的有272人(59.65%)。

2.2 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得分情况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为(51.05±6.61)分,负性态度得分为(31.94±5.86)分。不同专业、性格、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特征本科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级特征本科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自评沟通能力学生及既往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学生正负性态度得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看,女生正性态度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男生负性态度得分稍高于女生;各专业学生正性态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护理、针灸推拿类、医院管理、西医临床类、中医临床类、医学检验和藏医,而负性态度得分上述排名则分别为医学检验、藏医、中医临床类、西医临床类、护理、医院管理和针灸推拿类;大四、大五高年级学生负性态度得分高于大一至大三中低年级学生;同时,自评外向型性格倾向学生正性态度得分高于内向型组;有意愿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学生正性态度得分高于无意愿学生(P<0.05)。见表1。

2.3 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各因素对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影响程度,分别以学习态度为因变量,以两类态度得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0]。变量赋值如下:性别:男=0,女=1;年级:大一=1,大二=2,大三=3,大四=4,大五=5;自评性格类型:外向型=0,内向型=1;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是=0,否=1。

结果显示,专业、自评性格类型和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进入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正性态度的回归方程(P<0.05),3个变量对正性态度影响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和性格。性别、专业和年级进入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负性态度的回归方程(P<0.05),3个变量对负性态度影响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性别和年级。见表2。

3 讨论

3.1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为(51.05±6.61)分,负性态度得分为(31.94±5.86)分。上述结果与已有研究报道类似[4,5,6]。提示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积极性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但仍有提升空间[10,11,12]。

3.2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不同专业、性格和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学生正性态度评分存在差异,护理专业、外向型性格和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较高。首先,在被调查的7个医务相关专业中,护理专业本科生正性态度平均得分最高,藏医专业得分最低。护理专业、藏医专业正性态度得分排名一前一后,可能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执行医嘱、监测患者病情以及安抚家属情绪等工作,与患方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储备医患沟通技能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尤为必要;而藏医在藏族社会中的地位普遍较高,藏民对医嘱的依从性较好,藏医专业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的需求并不迫切。另外,自评外向型性格学生的正性态度得分高于内向型性格者,可以用激励理论加以解释,学生对自己擅长领域的学习兴趣更为强烈。提示要通过鼓励加引导,配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激发内向型性格学生学习兴趣,如尝试以“角色扮演”法为主要教学载体,以团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借助360度考评法等[13,14,15,16]。此外,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学生的正性态度得分高于无意愿者,提示稳定专业思想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主观意愿,优化课程教学效果。

注:正性态度回归模型R2=0.096,F=11.929,P=0.000;负性态度回归模型R2=0.036,F=5.591,P=0.001;“-”表示无数据

3.3 我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医检专业、男性和高年级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较高。医检专业学生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高于其他6个专业,可能与专业性质有关。医检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患者是否接受检验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多由医师和仪器设备决定,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较低,因此,本专业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的态度相应较为消级。另外,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男生高于女生,中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这与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显著的研究结果相似[17,18],即与女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男生和中高年级学生对本科阶段的各门课程皆持有较强的厌学情绪。深入了解发现,尽管各专业开课计划不同,但我校医患沟通课程集中在大三、大四学年,本次抽样中绝大部分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低年级学生学习比例较低。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开展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时,针对性别特点因材施教,给予男学生更多的关注,并可将医患沟通教育尝试提前至低年级。此外,从构成细项上看,不同年级医患沟通技能学习负性态度得分差异显著体现在“我很难相信由非专业老师介绍的关于沟通技能的知识”条目上,低年级学生中立者占42.42%,赞成者占12.99%;中高年级学生中立者占44.00%,赞成者占25.33%,中高年级学生赞成者占比为低年级学生的近两倍。表明中高年级学生更加看重师资质量,提示将资深临床医生、护士、医务处工作人员及医患关系调解工作者加入授课老师队伍会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认同[5,19,20,21,22]。

3.4 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对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得分在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包括:一是我校开展的医患沟通课程可能尚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未能有效改变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态度;二是是否学习过医患沟通课程学生的年级和专业分布存在差异,由于年级和专业等因素影响学习态度,可能干扰统计分析结果。

3.5 本研究不足

一是研究对象局限在一所中医院校,且由于校外实习安排,面对面访问的大五学生样本量较少,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二是学习态度主观性较强,要全面了解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差异的真实原因,需要结合深入访谈等定性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院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务相关专业大一至大五年级474名本科生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我校医务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正性态度得分为(51.05±6.61)分,负性态度得分为(31.94±5.86)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性格和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意愿(均P<0.05)。结论 中医院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积极性处于中等水平,建议以稳定专业思想作为主要抓手,通过调整课程年级设置,配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针对性别特点因材施教,进一步增强学生主观意愿。

沟通学习 篇11

员工沟通是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相互发生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企业天然就存在的一种运行方式,从企业建立开始就有,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沟通”的企业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员工沟通”一般指企业与员工的沟通,这个“企业”指企业和代表企业出现的企业领导、员工沟通的执行者和企业的具体部门。现代企业发展,越来越讲求完善而有效的“员工沟通”,以期实现企业的信息畅达、上下一心,运转高效。

目前员工沟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管理实质和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员工沟通”机制已在许多企业得到建立,已成为企业管理新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中国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员工沟通存在许多问题,并影响到“员工沟通”机制的作用有效发挥和广泛建立。

对员工沟通缺乏足够认识,员工沟通缺乏必要的机制与载体支撑。当下许多企业只是将员工沟通作为传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认为沟通就是聊聊天,谈谈心,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目前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常常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足够重视,没有从企业管理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开展沟通工作,使员工沟通成为“不重视”中的“不重视”。同时,“员工沟通”由于缺乏独立的学科性,只能依靠传统经验和一般性的认识去开展工作。基于上述原因,使员工沟通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机制和载体支撑,如没有相应的工作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载体、渠道和工作时限,使员工沟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想要”,使企业许多政策得不到员工的充分理解,企业又不能及时听到员工的意见,引起各种矛盾的产生乃至激化。

员工沟通缺乏足够创新,沟通技巧单一而滞后。由于对员工沟通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没有将员工沟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员工沟通只是停留在一般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层面,使企业对员工沟通,既不会创新,也没有创新的动力,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基本很难见到员工沟通的创新,即使有一定的创新,也是表现形式的创新,没有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对员工沟通的机制、实质内容进行创新。由于员工沟通缺乏创新,员工沟通的技巧也只是一种普通的谈话技巧,如对沟通语境的营造、频次与深度的把握,在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沟通工作中,都没有涉及,沟通只是就事论事,或者将沟通从双向变成单向,使员工本能地对沟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沟通无法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或者认为企业的沟通是敷衍了事。

沟通中反映的问题难以解决,企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成本日趋加大的情况下,加之许多政策性的原因,企业对员工沟通中反映的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往往越是实质性问题,越难以解决,特别是许多问题,是一个企业无法靠自身力量能解决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倾注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解决。当一个个问题通过员工沟通被反映到企业管理层,而这些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员工就会对沟通失去信心,同时,许多敏感问题,又会通过员工沟通被再次显性化,引起矛盾的更加激化,这些问题,使企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或者认为开展了也是“白”开展,不会得到员工的真正认同。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不敢开展员工沟通,问题积累更多,成为一种恶性的循环。

员工思想波动加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员工沟通。当前,社会发展仍处于一个转型期,社会经济所有制形式的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群体的日趋多元化,而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竞争,还尚待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加之社会意识形态的日趋多元化,加之过于追求眼球效应的媒体宣传和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迅速应用,员工思想极易产生波动,心理状态极易失衡,甚至侧重偏负面性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的不安全感、紧迫感日益加大,他们特别渴望通过员工沟通,使企业理解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建立务实而完善的员工沟通机制

面对员工沟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要使员工能与企业上下同心,就必须适应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诉求的实际,因企制宜,稳步创新,以正面导向为主,建立完善的员工沟通机制,包括员工沟通的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组织、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方便员工参与到沟通中,在企业内形成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人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支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遵循沟通的自身规律,平等、正向地开展员工沟通。

一是学科性和规律性原则。要想使员工沟通取得实质性突破,就必须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员工沟通,将员工沟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企业管理学、心理学等角度来对待员工沟通,只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员工沟通才能不像一般性的辅助性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才能真正获得企业的重视,才能获得必要的软硬件支撑,才能进行积极而有实质的创新。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员工沟通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要遵循沟通的客观规律来开展沟通,如沟通既有双向的,也有单向的,以双向为主,但也要重视单向的思想传播,促进沟通氛围的营造;沟通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完成,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沟通要因时、因人而变,企业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沟通重点,对不同人,要讲究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内容;沟通无时不在,企业要时刻树立“沟通”的意识,即使在非正式沟通场合,也要以平等之心与员工相待,不能临时抱佛脚。

二是平等与双向信任的原则。任何沟通要取得满意的成效,沟通双方的互相信任是前提条件,而要做到互相信任,沟通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企业中的员工沟通,就是企业与员工是平等的。要做到平等与双向信任,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将员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沟通的语言、环境等方面,从细微之处做起,认真考虑员工的心理感受,并相信员工在沟通中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真心诚意地想为员工办实事,不能将沟通作为一种摆设或应付性的工作,要耐心听取员工的意见,积极想方设法,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再次要在沟通中注重保护员工的权益,员工在沟通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涉及企业内的一些部门或人员,也可能会涉及员工的部分隐私,因此,在沟通中,企业有责任保护员工的权益和隐私(如是谁反映的问题),如果员工隐私一旦被泄露,员工将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憎恨情绪,并将这种情绪在其他员工中快速传播。

nlc202309031958

三是正向引导和力求实效的原则。面对现实中许多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员工沟通既是了解情况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员工思想的引导和心理安慰,是一种人文管理的体现,这种沟通,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如询问员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是问遇到哪些困难,而是问员工,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发展,需要企业为自己创造哪些条件,凡此种种,就是通过沟通,将员工的思想和认知朝积极的方面的引导,巧妙地将员工的“正”情绪调动出来,而不能使员工更加加深对负面问题的认识,激发员工的“负”情绪,任何一个问题,用不同方式,都会激发出人的不同情绪。同时,员工沟通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沟通方式如何,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沟通,最终都会受到员工的“抛弃”,因此,员工沟通从开始,就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设定好沟通的方式和内容,使沟通中反映的问题,企业能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避免沟通中收集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企业和员工沟通工作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畅通员工反映问题渠道,建立多方位员工沟通途径。员工沟通最外在的表现是员工沟通的途径,就是企业通过何种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也是员工反映问题的渠道建设,要使员工沟通能顺利而有效进行,就必须建立多方位的员工沟通途径,保证员工能及时而方便地反映问题。

一是建立“面对面”的沟通渠道。每个人由于经历、学识的不一样,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理解不一样,“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及时消除可能由于言语、文字引起的歧义。“面对面”沟通可以在不同场地进行,即可以在会议室,也可以在生产场所,包括员工休息的地方和家庭;既可以请员工到“上面”来,也可以到一线员工中。“面对面”沟通分“多对多”“一对多”和“一对一”,“多对多”和“一对多”沟通,即通常所说的群体沟通。群体沟通可以营造浓厚的沟通氛围,激发相互的思维,使沟通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常见的群体沟通有一位或几位领导与员工的面对面的座谈会、领导面对更多员工的集体宣讲会,群体沟通内容包括形势任务、市场营销、综合管控、职业发展,等等,但无论何种内容,沟通的主要引导者,即企业领导或主持人,都要能充分调动员工的情绪并进行合理的掌控,防止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要选择能代表企业若干群体的员工发言,如青年群体、一线群体,等等,回答员工的问题要言简意赅,即使不能立刻答复或者是否定的答案,也要以委婉的方式向员工解答,给提问的人以充足的“面子”,但要注意,不能立刻回答的问题和给否定答案的问题不能过多。

“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与群体沟通基本相似,但特别要注意沟通环境的营造,如咖啡室、谈心屋就比办公室要好。另外,“一对一”的沟通,员工可能更关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个体特性,在做好员工情绪调动的同时,还要做好员工的心理安抚工作。

二是建立“背靠背”的沟通渠道。“背靠背”沟通,就是允许员工以实名或匿名的方式,随时随地,单向主动向企业反映问题。“背靠背”沟通,尤其匿名方式的沟通,可以消除员工的顾虑,最大程度地吸引员工参与到沟通中,使员工更能客观地反映问题。常见的“背靠背”的沟通,包括建立领导信箱(如总经理信箱)、开展问卷调查(如满意度调查、思想动态调查)、进行网上实时问答等。“背靠背”沟通由于被访问的对象不受时间、空间和群体代表性的限制,各种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地产生,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问题是不可控的。“背靠背”沟通,要设置专人,及时收集员工反映的问题,并汇总归纳,对于个性问题,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对于共性问题,要及时公开宣布解决的措施,同时,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开诚布公地向员工讲明,当然,对于无法解决的个性问题,只能回复给提问的员工本人。另外,要从“背靠背”沟通中,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员工的普遍反映,适时进行“面对面”的群体或“一对一”沟通,及时化解矛盾,统一思想。

三是积极创新沟通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员工感知特点的不断变化,员工沟通也必须在认真总结传统沟通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的变化,积极创新沟通方式,使沟通更能符合员工相互交流的特点,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沟通中。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沟通,包括网上问答、网上信箱、网上调查,等等。在创新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创新对象的规律和特点,如进行网络沟通,就要深入研究网络沟通的自身规律,研究员工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感知特点,通过网络,激发员工参与沟通的积极性。另外,还可借鉴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方式,引入第三方配合开展员工沟通,使员工更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建立必要的员工沟通保证条件,保证员工沟通的正常开展。员工沟通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性工作,更需要相关人力与物力的保证。一是要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沟通会有专人去研究,去执行,使更多而真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要明确时限和进行相关考核,唯有这样才能使负责部门和执行者,真正全心投入到此项工作,并形成员工沟通的闭环管理,做到件件有落实,给员工以满意的答复,否则就会一拖再拖,相互推诿,最终无从落实。三是要多种沟通方式配合使用,形成沟通的合力,要充分利用“面对面”“背靠背”沟通的优势,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和员工的特点,综合运用不同方式,更大程度激发员工参与沟通的积极性,获取更多的情况,并在各种方式的相互印证中,取得更加真实的意见。四是要积极建立与员工沟通相关的工作机制,保证对员工反映问题的有效解决,如建立员工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并将员工沟通与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常任制等企务公开、职工民主协商工作相结合,使员工沟通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形成“蝴蝶”效应。

现代企业的发展,也就是员工沟通的发展,企业应从营造平等、信任、共赢、和谐的沟通氛围做起,不断完善沟通机制,丰富和创新沟通方式和载体,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沟通渠道,通过员工沟通,做到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郝幸田)

沟通学习 篇12

关键词:亲子沟通,问题,策略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家长和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 以达到共同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家庭中的语言沟通。

一、亲子沟通的意义

1.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识的家庭教育, 还是无意识的家庭影响, 都需要亲子沟通的方式去实现。

2.亲子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家庭是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 是儿童实现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对于孩子的认知、情感、行为、社会习性等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还是沟通的内容, 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3.亲子沟通是维系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能够跟子女进行良好沟通的家长是最能享受到家庭温馨和幸福的家长, 也是最能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家长。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 沟通的过程是快乐的, 沟通结果也是幸福的。它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让家庭和谐幸福。

二、当前的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

儿童在任何时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帮助, 虽然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愿意与孩子沟通。但在现实中, 亲子沟通却存在着诸多的障碍。

1.沟通方式不平等, 彼此间缺乏尊重

亲子之间需要平等的沟通, 不管孩子多小, 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而很多的家庭缺乏平等, 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 滥用权威, 居高临下, 甚至打骂子女, 这给孩子带去了心理阴影。

2.沟通渠道阻塞, 彼此缺乏了解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不仅家长要说, 孩子也要说, 有来有往才是有效的沟通。但不少家长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单向沟通中, 家长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给沟通带来阻碍。

3.沟通态度不良, 缺少沟通策略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 讲了一大通非常正确的道理, 可是孩子感觉“家长说的道理非常正确, 但是说话的样子非常令人讨厌”。这样的沟通不能解决问题, 还制造了情绪化的孩子, 让沟通更加困难。

4.沟通方法不当, 缺乏科学性

随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改变, 孩子也在不停地变化着。现在的孩子从生理到心理已经和家长小时候不一样了, 但是家长在养育孩子时, 没有经过任何培训, 还是凭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从上一辈那里传承的模式来和孩子沟通, 这种缺乏科学指导的沟通使信息的传递出现了障碍。

三、亲子沟通的原则

1.尊重孩子, 平等相处

成长中的孩子, 需要我们的爱和理解, 他们也有独立人格, 应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2.倾听孩子, 双向沟通

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让孩子表达他的想法和情绪。同时, 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的行为。

3.了解孩子, 方法得当

如同身体发育一样, 孩子的心理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着。在不同的阶段, 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有不同特点。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 创造合适的环境让孩子按自身的规律发展, 寻找适合阶段性特点的沟通方式, 万不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

4.情绪行为, 分开处理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 家长要有自我觉察力, 不要把情绪与教育混为一谈, 不要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当家长把自己的情绪和对孩子的教育顺利地分开时, 才能用理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5.家校统一, 和谐一致

一个内心和谐的人, 其认知、行为和情感必然是一致的。当家长给孩子的观点立场不能和学校保持一致时, 孩子内心会很纠结, 很难进入认知、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轨道。家长只有以支持的心态对待学校和教师, 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优秀的孩子。

四、亲子沟通策略

面对亲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可以遵循亲子沟通的原则, 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探究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 语句肯定, 行为准确

1. 案例再现

常听一些家长说孩子逆反, 和家长对着干。比如, 他们对孩子说:“别把碗打碎了!”孩子却偏偏把碗摔在地上。这样的指令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宝贝, 别睡懒觉了!上学又迟到了!”

“吃饭了, 不能挑食啊!”

“路上别跑, 别闯红灯!”

2. 理论依据:不要去想红色的大象

以上这些否定的指令, 孩子根本不听, 甚至还去实施与指令相反的行为。

心理学有个实验:对一个人说“不要去想红色的大象”, 重复几遍的结果是对方的脑子里都是红色的大象在晃悠。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左脑接收到语言后, 右脑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画面。当左脑接收到“不去想红色的大象”的信息时, 右脑将已存在的“大象”与“红色”整合起来, 形成“红色的大象”画面。此时, 否定词被忽略了, 被屏蔽了, “不要”已被大脑扔在了一边。

3. 沟通策略:语句肯定, 行为准确

通过以上案例和理论分析, 我们不难理解, 如果对孩子说“不要跑”, 孩子脑海中就会全是“跑”的画面, 这些画面便会引领孩子飞奔。因此, 要想让孩子按指令行动, 应该多用肯定的语言, 用积极的正面的指令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以上案例中的指令可以改成:

“宝贝, 快起床了, 要按时上学!”

“吃饭了, 饭菜可香了, 宝贝可要吃啊!”

“把碗端稳, 慢一些!”

(二) 说话简短, 少说有效

1. 案例再现

孩子最烦家长的唠叨, 而家长却认为:有时对孩子说话, 孩子根本听不见, 说几遍都记不到心里去。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妈妈越唠叨, 孩子越不听, 孩子越不听, 妈妈就越唠叨。那么, 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

2. 理论依据: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 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很受感动, 准备捐一些钱。过了10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 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 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 牧师还没有讲完, 于是他决定, 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 开始募捐时, 马克·吐温非常气愤, 不仅没有捐钱, 还从盘子里偷了2块钱。

由此可知, 相同的刺激过多、过强和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心理的不耐烦或反抗, 在心理学上, 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会引起个体行为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3. 沟通策略:说话简短, 少说有效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 家长会一次、两次、三次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 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因此,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 应秉承着“犯一次错, 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如果你觉得你的批评不足以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 需要批评第二次, 那就不要重复, 试着换个角度, 换种说法。“超限效应”还告诉我们, 要让自己的话有权威性, 就应该少说。

(三) 树立榜样, 保护自尊

1. 案例再现

妈妈开完家长会回家, 很生气地说:“期中考试你才考了第九名, 你看看人家张浩, 又考了第一!”

孩子很生气:“你总是拿我和张浩比, 干脆你给张浩当妈妈去好了!”

据调查, 80%的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可是孩子发出了“请别拿我和别人比”的呼声。

面对家长想比较, 孩子不愿意比较时, 我们应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

2. 理论依据:“比较”的目的

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赞扬别的孩子, 是想树立榜样, 想让孩子向这个榜样学习。但是, 孩子不是这么想的。当他听到家长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 父母大加赞扬别的孩子时, 会觉得“比较”和“赞扬”是对自己的贬低, 是一种失败和耻辱。在这种情绪下, 孩子不会向“榜样”学习, 甚至还会故意对着干。

3. 沟通策略:树立榜样, 保护自尊

童年时期,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树立榜样”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但是, 家长不要拿熟悉的, 或者孩子的同年龄朋友来树立榜样。如果拿书上的某个孩子的故事来鼓励孩子, 他不会反感, 因为那个孩子离他太遥远, 对他不会形成威胁;拿一些名人童年的故事来鼓励孩子, 孩子一定会高兴, 他感觉自己将来也会成为令人佩服的名人, 并且会虚心向他们学习。

注重赏识, 操作得当

我们已经谈了赏识教育很多年, 无论是家长, 还是老师, 都相信期待、信任和赞美是一种心理能量, 能使孩子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然而习得一种理念是容易的, 理解一个理论是简单的, 但是想操作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1.案例再现

常听家长这样赏识孩子:“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好厉害!”“你真孝顺!”这些语言真的起到了鼓励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评价性语言说一句两句还可以, 但是, 如果长期用这样的“赏识”语言去夸奖孩子, 孩子获得的不是一种力量, 而是胆怯, 不敢去尝试新的任务, 不敢去迎接艰难的挑战。由于害怕失败, 孩子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2.理论依据:婴儿大脑规则

《婴儿大脑规则》的作者约翰·梅迪纳博士指出: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 家长对孩子说“你真聪明!”, 家长把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归因于与生俱来的智力。这样的赏识很有害处。在学习比较简单的内容时, 他毫不费劲就会取得学业成就, 体现了他的天赋。然而, 随着学习难度的提高, 他开始犯下第一个错误, 但他没有将这些错误看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他会想:“天哪, 我总是得B, 得C, 肯定是我变笨了, 才得这么烂的分数, 我投降了。”如果孩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成功, 在失败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去振作起来, 他会变得气馁, 不愿意尝试, 导致分数继续滑坡。

那家长应该如何做呢?约翰·梅迪纳博士指出:家长应该赏识孩子学习的刻苦。例如:“你学习肯定很努力, 我为你感到骄傲”之类的言语。这就将学习好归因于可控制的努力, 而非无法改变的天赋。我们知道, 聪明并无法保证永远成功, 努力才是王道。

3.沟通策略:注重赏识, 操作得当

根据约翰·梅迪纳博士的研究, 要赏识孩子的努力, 而不是聪明!具体可以这样赏识:

要用描述的语言, 不做评价性的赏识;

赏识前进的方向, 而不是前进的结果;

赏识努力的过程, 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例如孩子考试得了80分, 进步了, 妈妈要赏识一番。

妈妈:“上次考了70分, 这次考了80分, 进步了, 这一阶段, 你上课一定认真听讲了。回家后不用我督促, 就能自觉地写作业。你看, 好好学习就会有进步。”

孩子:“妈妈, 下次我想考90分。”

妈妈赏识了孩子付出的努力, 并描述了孩子的行为“认真听课, 自觉写作业”。受到赏识的孩子会巩固好的行为, 又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对于艰难的任务会坚持不懈地努力。

如果孩子考80分, 家长就说“太好了, 太棒了”这样的评价式赏识, 孩子会怀疑妈妈的话是假的。

总之, 亲子沟通是一个丰富的互动过程, 家长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去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用良好的亲子沟通来营造愉快、宽松、向上的家庭气氛, 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稚.让孩子心灵强大.漓江出版社, 2009 (5) .

上一篇:优势发展策略下一篇: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