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2024-08-09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共4篇)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篇1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根据辨证施治、调剂、制剂的需要, 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相关产品[1]。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及患者的安危[2]。中药饮片的炮制涉及药材品种、生长情况、采收、加工炮制、贮存与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未按规范操作, 都可能影响药物质量, 进而影响其临床效果[3]。要实现中药饮片现代化, 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规范化生产及合理贮存与养护管理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当前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冷藏法、对抗贮藏法、酒精防虫法、气调法、化学药品灭虫法[4]。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的要求

1.1 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的总体要求:

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对中药现代化整体格局至关重要。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 避免日光直射, 饮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 相对温度45%~75%, 室内温度不超过20℃[5]。但是在一些地方, 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地方几乎都是地下室, 条件简陋, 根本无质量保证可言。同时管理水平不高, 根本不检测原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 导致过期与变质的药物成本低廉, 大量流入市场, 也严重损害了合法中药饮片企业的利益。在具体的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中, 饮片保存对环境空气、温度、湿度、避光、通风情况等一系列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若贮存与养护管理不当, 中药饮片可能出现粘连、挥发、腐烂、风化、潮解溶化、变色、虫蛀、发霉等情况[6]。

1.2 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的分类要求:

矿物类饮片 (硼砂、芒硝) 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 应于密封的缸罐中贮存, 置于阴凉处。经蜜炙的饮片 (枇杷叶、款冬花、甘草) , 炮制后糖分大, 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 容易被虫咬与霉变, 为此应密闭以免吸潮贮于缸、罐内, 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盐炙的饮片 (巴戟天、知母、车前子、泽泻) 易受潮变软, 同时温度太高也会可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为避免受潮, 需在密封容器中, 通风干燥环境下贮存[7]。酒制饮片 (当归、常山、大黄等) 可贮于密闭容器中, 置阴凉处。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含挥发油多的药材被制成饮片后, 应贮存于干燥、温度<30℃的环境中, 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含淀粉多的药材 (泽泻、山药、葛根、黄芪) 需在通风、干燥、凉处贮存, 积极防潮。同时有的饮品比如泽泻水分含量因气候和贮藏地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不利于泽泻贮存, 泽泻质量较不稳定, 为此需要干燥或者乙醇处理;也可以与丹皮对抗同贮, 即色泽保持较好, 且较少检出虫蛀。

2 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库房建设中, 一味模仿西药制剂, 过分追求规模化, 未重视中饮片生产的特殊性, 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不符合饮片生产实际。许可证管理与认证范围之间存在矛盾, 如一些地方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只表明中药饮片, 而无认证范围中具体的炮制方法。养护实施过程中, 对中药饮品的工艺验证、清洁验证不重视, 未指定严格的标准, 尤其是一些中药毒性饮片的工艺验证和清洁验证环节更加薄弱[8]。对中药饮片有效期的制定, 各地、各单位并不统一, 为此在中药饮片外包装上标注有效期的同时, 还要注明具体的储存条件。比如含挥发油的薄荷需要阴凉存放, 见光易分解的天然牛黄要避光[9]。

3 加强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的措施

3.1 实施小包装管理:

实施小包装管理, 有利于药剂人员和患者识别中药饮品中的掺假、作假成分, 提高药品质量, 有利于贮存与养护管理。同时中药饮片经单剂量密封包装后, 还可按剂数加用中包装、外包装, 利于运输和质量监督管理;有利于减少饮片质量受空气、阳光、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保障了药品的质量。

3.2 优化仓库养护管理:

中药饮片来源途径广泛、种类繁多、炮制规格多, 在贮存与养护管理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 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也能降低药物的质量。我们要求, 中药饮片在贮存与养护区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温度、湿度控制符合储存要求, 按规定定期检测;有保持清洁、干燥、安全照明和通风设施;有能够防止错差和交叉污染的措施;中药饮片仓库应保持通风、阴凉和干燥,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晴天时, 室外湿度较低, 室内湿度高, 积极进行通风除湿;阴雨天气, 关闭窗户, 开启排风扇或抽风机, 控制常温库温度低于30℃、阴凉库温度低于20℃;定期对仓库进行杀菌和除异味处理。

3.3 注重核对库存与短期养护:

中药在夏季易生虫发霉, 尤其是含糖和淀粉等中药饮片, 应加强短期养护, 减少饮片出现生虫变质现象。药剂人员应明确各种中药饮片的功能和销售量, 认真核对库存, 购进饮片做到勤进快销。

3.4 加强药物的质量监督管理:

加强业务培训, 形成从业人员经常接受继续教育的良性循环, 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加强药品抽样, 对发现的可疑品种要及时抽样送检;加强日常监管, 开展进货渠道、验收记录和储存保管等重点方面督查。将防暑降温药品、抗菌药物、治疗胃肠道疾病类药品、中药饮片、低温保存等药品列为重点检查品种, 严格控制药品质量。重点检查各药品经营单位药师在岗情况、基本药物是否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是否有非法经营药品、违法使用过期失效药品行为等;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经营管理情况等。各医疗机构药品购进记录、购进渠道、储存条件情况等。

总之, 实施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将促进中药饮片管理的完成优胜劣汰, 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需要, 为中医药最终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摘要: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及患者的安危, 但目前我国对中药饮片并未实行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这不利于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并且由于中药饮片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性质各异, 应根据各种饮片特性妥善养护, 防止变色、泛油、腐烂、虫蛀、发霉等变质现象。本文首先概述了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的要求, 分析了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管理的措施:实施小包装管理、优化仓库养护管理、注重核对库存与短期养护和加强药物的质量监督管理。

关键词:中药饮片,贮存管理,养护管理,小包装管理

参考文献

[1]Robert A, Gabbay RM, Ael-Tiangco C, et al.Diabetes nurse case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for change (DYNAMIC) :results of a 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agmatic trial[J].J Diabetes, 2013, 5 (3) :221-223.

[2]杨福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前景探析[J].医药经济, 2006, 12 (2) :104-108.

[3]丁安伟.中药炮制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2 (8) :371-372.

[4]陈飞.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14) :65-66.

[5]王立新, 丁安伟.中药饮片GMP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分析[J].中国药事, 2008, 22 (2) :155-157.

[6]王银春, 沈剑.中药饮片实施GMP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药师, 2006, 9 (6) :570-571.

[7]王海峰.试论县级中医院中药饮片的管理[J].中国药事, 2014, 28 (3) :313-315.

[8]田真明, 覃正碧, 卢祖洵.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管理保障公众安全有效用药[J].医药导报, 2008, 27 (9) :1143-1145.

[9]Bergholz W.Quality management (TQM) in public health-care (PHC) :principles for cost-performance calculations and cost reductions with better quality[J].Gesundheitswesen, 2008, 70 (11) :89-91.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篇2

1 护士临床用药零库存管理的意义

1.1 减少药物过期

病房里储存大量药物, 容易因为检查不到位而造成药品过期或变质。病房根据专科特点储存必要药物, 可以优化药物管理程序, 方便护士清理药柜, 减少药品积压, 增加药品时效性, 有效防止药品过期或变质带来的损失。

1.2 减少护士在药物管理上的工作时间

护士进行药物管理的时效性增加, 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服务于病人, 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及研究如何提高业务技术, 以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

2 护士临床用药零库存的实施

2.1 量出为入, 科学制订药品储备基数和品种

在实施零库存前, 病区的库存药基数和品种具有随意性, 药品消耗后申领一般由药物管理员根据经验手写领物单, 缺乏科学性, 因而导致药品积压或流失。因此我区根据病区的专科特点, 讨论制订药品基数, 通过三级药房系统提交备药申请计划发送至药房, 药房负责人根据各科疾病特点及药品需求量审批配发。备药既要保证临床急用, 又要避免积压, 对某些使用频率高低且用量少、药物性质不稳定或有效期短的药品应按需发送申请到药房领取。对于接近有效期6个月以内且科室使用少的针剂, 应及时通过系统向药房提交退药申请或更换, 消除使用过期药品的安全隐患。急救药品根据病区特色制订清单, 按编号排列, 定位存放, 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补充。管理员每天检查, 保证急救车处于应急状态。化疗药物不仅污染环境, 对护士健康也会带来损害, 因此不设基数, 予以撤架, 统一由医院配药中心配药。

2.2 储备药品柜粘贴标签, 药品分类放置

药品柜外粘贴标签, 瓶签标明中文药名及剂量、规格、用法, 标识醒目, 方便护士取药。氯化钾及高浓度氯化钠等高危药品专柜放置, 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使用红色醒目标志, 提醒配药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核对。

2.3 药品储存管理

配剂室温度应控制10 ℃~30 ℃, 每天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 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1次并记录。配剂室禁止病人及家属进入, 以保障住院病人用药安全。升白细胞药物、胰岛素注射液等生物制剂应放入2℃~8 ℃冰箱冷藏, 冰箱内放置红液温度计。胰岛素种类较多, 放置时应按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混合胰岛素分开放置, 配药时注意核对清楚, 严防差错发生。胰岛素开瓶后应用无菌纱布覆盖瓶口, 在瓶身写上开瓶日期, 以方便检查, 有效防止药品过期。

2.4 特殊药物管理

麻醉药品的品种、基数统一管理, 备存于保险柜, 钥匙专人保管。实行班班点数, 项目包括药品基数、药品使用登记本、麻醉处方, 登记项目不能缺项, 药品使用登记本跟麻醉处方登记项目要相符。麻醉药品用后护士凭麻醉处方及空安瓿到药房登记申请取药。一类精神药品设置专柜存放, 专册登记。

2.5 病人专用药物管理

病人个人的药物必须为正常渠道购进的药品, 保存前应向护士出示发票, 在保存时注明床号、姓名, 单独存放。对于手续不完备的病人自备药品护士不执行医嘱。停药后及时退还药房, 避免浪费。

2.6 口服药物管理

口服药暴露于空气中易受温度、光线、湿度的影响而发生氧化, 如维生素片剂暴露于空气中36 h后即可能变色, 因此维生素C不作为病房库存药物。口服药物拆零后放入大口瓶中储存, 药瓶每月清洗1次, 药柜每周整理1次, 包括清洁卫生、清点药品数量、检查药品质量, 及时发现过期药品及变质药品, 及时清理。为防止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同种药品混放及保证药品的有效性, 实行每季度更换药品1次, 并做好登记。

3 实行零库存后待改进问题

3.1 存在问题

实施零库存后, 护士往返药房的次数多了, 而且药房工作量大, 药师不能马上发药, 延长了护士取药的时间。由于病人病情变化不定, 药品用量、用法主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因此可能会造成缺药的问题, 护士取药时间过长而延误用药的时间。药剂师由于工作繁忙, 药片拆零后同一病人的药物一般会混装于同一个纸袋内, 缺少任何标识和说明, 护士核对药物时只能凭经验及依据药品的总颗数来猜导致差错率增加。

3.2 对策

当护士接到新医嘱后, 马上通过电脑审核并提出取药申请, 然后及时跟药房取得联系, 告知要取药的床号及药名请药剂师提前准备好, 可节省护士取药过程中的等候时间。如遇晚间护士值班人手短缺, 则可联系二线值班帮忙取药。 科学备药, 对于病区使用频率的药品要有适当库存, 以保证临床用药所需。特别是抢救用药, 应保证急救车24 h处于应急状态。药剂师在摆药后把药品分装好, 在包装袋外注明药物的名称、规格和总量, 方便护士核对。同时对护士进行药品知识的培训, 从而提高护士的素质, 杜绝差错的发生。

精简病房药品贮存, 配以管理系统对用药信息的统计, 及时了解库存情况,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进一步优化药品贮存管理规程。我区自实行零库存措施后, 药品存放的品种精简, 贮备基数有据可查, 杜绝了过期物品, 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摘要: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采用三级药房管理对病房贮存药品, 实行零库存并优化人员管理, 结果药品存放的品种精简, 贮备基数有据可查, 杜绝了过期物品, 明显提高了病房贮存药物安全。

关键词:病房,药物贮存,安全管理,零库存

参考文献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篇3

关键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

卫生部于2005年印发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定》2007年2月又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并于200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对我国麻精药品的管理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1]。我院于2010年开设急诊药房。作者作为急诊药房的负责人, 也负责管理急诊药房的麻精药品。现对急诊药房的麻精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阐述如下:

1 急诊药房麻精药品使用与管理的特点

1.1急诊药房只在夜间开放, 所以不存在晚期癌症患者长期取药的情况, 麻精药品的品种和数量也相对较少。

1.2由于夜间急诊药房不但要接待门急诊的患者取药, 还要负责住院患者的临时取药。因此急诊药房的麻精药品管理相对复杂。

2 急诊药房麻精药品管理的措施

2.1 制定麻精药品基数表, 根据基数表请领麻精药品。

请领时由请领人和药房负责人双人核对, 验收到最小包装, 并在专用账册上双签字。对于领回的药品按效期远近分别放置, 遵循“先进先用, 近期先用”的原则。管理人定期巡视监测有效期, 以防过期失效, 避免医疗安全隐患的发生[2]。

2.2“五专管理”班班交接, 日清月结。

专柜存放:急诊药房备有保险柜, 作为周转柜专门放置麻精药品。同时药房有麻精药品专用带锁橱, 放置定量的麻精药品, 每天定时核对使用数量, 并进行添补。专人管理:专人管理麻精药品, 进行登记做账, 保险柜则必须由双人开启, 对回收的空瓶和废贴也在双人监督下进行销毁。专册登记:请领使用专用账册登记, 并执行双签字。账册的登记内容包括请领时间, 请领单号, 药品品名, 数量, 批号, 效期, 每月出库数量, 结余数等。并将专用账册放在麻醉药品专柜中。既保证了账册的安全, 也方便了出入账登记[3]。专用处方:使用规定的专用处方, 规范填写。专册登记:处方调配后立即进行专册登记, 登记内容有发药时间, 药品名称, 患者姓名, 发药数量。上、下夜班交班时进行麻精药品交接, 并填写交接记录。麻精药品管理人每天清点专用橱中剩余数量, 与专用处方进行核对, 登记。

2.3 落实空瓶回收制度。

药品包装 (空瓶和废贴) 回收是防止药品流失的有效方法之一。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 必须要求将使用过的废贴或原批号的空瓶交回, 并在专用登记本上记录回收空瓶的患者姓名, 回收日期, 药品名称, 回收数量和批号。为防止药品流失, 做好空瓶回收工作, 本院门急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药房仅将处方打印出来交给患者, 患者到急诊科将处方交给当班护士。由护士持处方来药房取药, 注射完毕后, 护士再将空瓶交回药房并进行登记。住院患者夜间使用麻醉药品, 由物业公司人员来药房取药, 交给病区护士注射后, 将空瓶交回药房并登记。这些规定防止了患者直接接触麻醉药品, 有效的控制了药品的外流[4]。

2.4 处方限量的问题。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为门 (急) 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 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缓控释制剂每张处方不超过7 d常用量, 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超过3 d常用量。二类精神药品, 每张处方不超过7 d常用量。由于急诊药房只在夜间开放, 不存在癌症和中、慢度疼痛患者长期取药的情况。根据本院急诊用药目录, 急诊药房没有储备缓控释制剂的麻精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还规定, 急诊处方用药不得超过3 d量。因此, 门急诊的麻醉药品注射剂均为一次量。二类精神药品不超过3 d量。住院患者的用量为一次常用量, 逐日开具。

2.5 身份证登记的问题。

由于急诊的患者大多匆忙而来, 没有携带身份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 需要登记患者的身份证号码。由此造成患者的不满情绪, 有时甚至发生争吵。对此, 我们首先安慰患者, 同时给予相应的变通。例如同行人员有携带身份证的, 可作为代办人登记, 或是先登记身份证号码, 取药治疗, 而后由家属送来身份证再进行核对等等。

2.6 严把责任监督关。

设定急诊药房麻精药品监管责任人, 每月对麻精药品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并将检查情况和整改情况上报药学部。

麻精药品因其特殊性、危害性, 医院应加强使用管理, 真正做到合理应用, 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5]。本院急诊药房麻精药品管理的相关做法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曾明辉, 陈遥.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6) :205.

[2]韦宁, 廖艺.病区麻醉药品紧身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国药事, 2010, 24 (3) :270.

[3]李文彬, 扶玲, 欧慧贤.本院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1) :266.

[4]林焕泽, 蓝忠.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21 (7) :631.

大黄及名贵中药的夏季贮存与养护 篇4

1 中药“将军”――大黄

1.1 大黄的成分及作用

大黄含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番泻叶甙A等。另含鞣质。能刺激大肠, 增加肠的张力和蠕动, 分泌增多 而产生泻下作用。大黄蒽醌甙经久煎煮则被水解, 泻下作用减弱;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多数真菌有抑制作用。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能促进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有利胆、排石和增进消化作用;能降低毛血管的通透性, 减少创面液体外渗, 并能增加血小板, 促进血液凝固, 故有止血作用, 经炮制又有收敛止泻作用, 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抗菌作用较强, 对小白鼠乳腺癌, 艾氏癌 (腹水型) 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1.2 大黄不同炮炙品的功效及应用

1.2.1 生大黄

也称将军, 气味重浊, 走而不守, 直达下焦, 泻下作用峻烈, 易伤胃气。用于温热病结便秘, 高烧不退者。

1.2.3 熟大黄

泻下作用缓和, 并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和体弱者。

1.2.3 酒大黄

缓和泻下作用, 并借酒升提之性, 引药上行, 可清上焦实热。适用于热入血分之目赤, 牙痛, 口疮, 吐血, 衄血, 胸中炽热, 疮疡, 此外, 尚能行血破瘀, 治疗闭经, 积聚等瘀血症。

1.2.4 醋大黄

醋炙药物能散瘀止血, 理气止痛, 降低毒副作用。大黄清除腹中积聚。

1.2.5 大黄炭

泻下作用极弱, 并有止血作用, 用于大肠积滞而致的便血。

1.2.6 密炙大黄

泻热润燥通便, 可使大便通畅而不导致水泻, 对年老体弱者可选择应用。

1.3 单味药大黄治病验方

1.3.1 消化性溃疡

大黄研末, 4 g/次, 口服, 3次/d, 大黄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溃疡, 减少胃液分泌, 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 能抑制变态反应和增强病变部位循环;加强胃黏膜屏障作用。从而有利于溃疡愈合作用。

1.3.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生大黄适量研末过筛, 3 g/次, 口服, 2~3次/d, 一般2~5 d可止血。

1.3.3 久痢

取酒大黄研末过筛, 第1天, 3 g/次, 第2天, 4 g/次, 第3天, 6 g/次, 一般连服3 d, 3次/d, 可痊愈或显效, 未愈者可续服, 2~3次/d。

1.3.4 慢性重症肝炎, 生大黄50

g, 水煎服, 1剂/d, 3次分服, 一般2~3周可显效, 连续服用2个月可愈。

1.3.5 甲沟炎

生大黄适量, 烘干, 研末过筛, 与醋调成糊状 (小儿应把醋稀释后再用) 外敷于患处, 每日更换1次, 一般1~3周可愈。

1.3.6 麦粒肿

生大黄适量, 置温水中浸泡片刻, 使其变软, 平敷在患眼上, 用纱布包扎防其脱落, 次晨启布去大黄, 可见眼睑粘附较多眼屎, 用温水慢慢洗去, 一般连用3~5次可愈。

1.3.7 顽固性鼻衄

生大黄适量, 烧焦至约7~8成, 存性, 研末过筛, 用温开水调匀, 塞患侧鼻孔, 有奇效。

1.3.8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生大黄20 g置瓦片上焙干, 研末过筛, 每次取1/3用食醋或茶水调成糊状, 贴敷脚心涌泉穴。纱布包扎固定, 8 h即可, 1次/d, 一般加用3~4 d痊愈。包扎部位男左女右。

1.3.9 代茶饮

以5~10 g大黄冲泡代茶, 长期服用, 对健美减肥、降血压, 利胆消炎、保胆退黄效果甚佳, 可起到防病益寿的作用。

由于大黄有“推陈出新, 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的作用, 能去除新陈代谢障碍, 使多余的水污垢之物及时排除, 故除药用外, 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 英国和意大利以大黄为主料生产的饮料特别畅销;澳大利亚用大黄加三七片治疗肥胖症;比利时用大黄冲剂加咖啡减肥。中药大黄, 已成为颇具开发潜力的保健佳品。

2 名贵中药的夏季贮存与养护

随着炎炎夏季的到来, 因此夏季中药的贮存尤为重要。现就名贵中药的夏季贮存与养护方法总结如下。

2.1 石灰干燥法

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量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受潮后不宜曝晒或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子、鹿茸等, 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干燥法。所放石灰约占灰缸容量高度的1/5-1/6。

2.2 冷藏养护法

夏季梅雨来临时, 可将中药贮藏于冷库中, 温度以10℃以下, 0℃以上为为宜, 不仅能防霉, 防虫, 而且毫不影响中药品质, 使中药安全渡夏。如人参, 蛤士蟆油等。

2.3 石灰埋藏法

适于肉性和部分昆虫类中药, 因其在夏季稍遇湿气, 容易走油变味, 腐烂败坏。方法是用大小适宜的缸或木箱, 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 注明名称, 然后置入用石灰恰好埋好所贮中药为度。如熊掌, 刺猬皮等。

2.4 糖壳埋藏法

利用麦糖的隔潮性能, 将中药埋入糖中, 使外界湿气不致侵入, 保持药材干燥, 亦可避免虫蛀霉变。如阿胶, 鹿角胶、龟板胶等, 用油纸包好后, 埋入各糖内可防止软化或碎裂。夏季最好密封于生石灰缸中。

2.5 对抗同贮养护法

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所散发的特殊气味, 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方法。

2.5.1 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的地方, 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

2.5.2 细辛、花椒、海马、海龙、护鹿茸, 蛤蚧, 海马

海龙腹部最易生虫, 轻轻敲击即会掸出蛀粉和虫子, 待除干净后, 加入花椒或细辛包成小包置瓷罐或木盒内密封贮藏, 鹿茸干燥后用细布包好放入木箱内, 周围塞入用纸所好的花椒粉, 可防虫蛀, 霉烂, 过于风干, 还能保持光泽。鹿茸粉用瓷瓶盛装密封即可。

蛤蚧极易受潮, 被虫蛀。须放在木盒或白铁箱内拌上花椒贮放, 也可用容器盛装后放入生石灰箱内密封贮存。

2.5.3 当归防麝香走气色

上一篇:劳动人事档案下一篇:设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