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结构

2024-09-23

理论结构(精选12篇)

理论结构 篇1

1 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推向深化

弗洛姆以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和性格结构的深入关注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独特的视角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 与马克思哲学指向政治和经济领域不同的是,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更多的是转向了文化领域, 正如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看到的那样, 法兰克福学派出现了批判主题的创新, 他们关注和批判的焦点是文化。他们从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方面, 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面对的矛盾与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与批判。弗洛姆以其独特的观察和分析的视角将他的理论触角探入人的心理这一微观领域, 对现代社会人的心灵异化进行分析, 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人的社会性格的异化上, 他的研究深入到人的需求和性格结构, 触及到了西方文化危机的深层。

弗洛姆从分析人的生存需要入手, 提出人本质上需要一种与世界的结合, 这种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人实现了与外界的联系, 却丧失了自我身份感, 由此产生了异化的人格;另一种是:人实现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保持了人自身的完整性, 实现了作为人的意义的存在。前者必然导致病态的人格, 后者才能展现出健全的人格。

弗洛姆指出, “依照人性的特征和规律发展成熟, 他的精神就会健康。” (1) 那么, 人性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呢?他认为:“与他人联合在一起, 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 是人的迫切需要, 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 (2) 在这里, 弗洛姆将人性理解为一种与他人相结合的需要, 这种需要既不是钱财和权力等功利的需要, 也不是因依附于他人或控制他人而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感的心理需要。

通过对人的特质的挖掘, 弗洛姆向我们展现了人的真正需要, 他认为, 人不仅具有作为动物的意义而存在的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物质、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而且还具有作为人的意义而存在的需要和感情, 即与他人相联合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求生命之根基的需要、身份感的需要、倾向性及献身目标的需要。在他看来, 这些需要的满足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但同时, 他提醒我们, 尽管资本主义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社会性格的发展却是不健全的, 人性依然是扭曲的, 人已经陷入了一种深度的心灵异化。弗洛姆认为, 现代人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自由了, 但同时也变得孤立无援了, 使人无法获得一种归属感, 这使人惶惶不安、孤独和恐惧, 于是自由成了沉重的负担, 想尽办法逃避它。为了摆脱孤独,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宁静和安全感, 一个人就必须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联系, 找到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 弗洛姆把人的这一要求称为归属要求, 并将其看作人的根本需求。

然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那种通过爱与创造性的活动, 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的, 充分肯定个人的独立性的联系是无法实现的, 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这使人越发地恐惧和害怕孤独。于是, 个人转而希望通过完全放弃自己的个性、完整性以致自由, 使自己与别人合为一体, 来克服与外界相隔离所造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这样个人与某种整体和权威相趋同, 并由此获得了社会归属感。这种社会归属感妨碍了健全人格的生成, 也必然导致人格的异化。

弗洛姆立足于现代人的社会归属需要, 从对现代人的心理分析入手, 为人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心灵的深度异化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分析, 使人们更加认清了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心灵虽受到了极度的压抑但全然不知, 这是人的悲哀。

弗洛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生存困境和生存模式, 更重要的是激发一种行动的力量, 唤起人的心理、感觉、意识形态等文化领域的革命。不仅如此, 弗洛姆还力图通过健全人的心理, 使人由重占有转变为重生存, 以建构一个健全的社会, 他为我们构想了未来健全人格即生产性社会性格的生成之路, 并指出这“关键在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 (3)

弗洛姆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解决问题的方式, 强调了文化要素的重要地位, 强调了文化变革对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并从社会心理和社会性格的微观层面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视阈, 是对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深化。

2 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 每个时代总有它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和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理论和思想就会将社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弗洛姆肯定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效性, 并以一种时代的目光审视着变化了的世界, 他把眼光放到现代人的现实生活上, 将马克思哲学置于历史境遇变化了的社会态势, 从实践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时代意义上的理解和阐释, 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 为马克思的理论注入了新鲜的内容,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弗洛姆具有与马克思相同的理论旨趣, 他们都把理论研究的目标放在人的全面解放上, 而弗洛姆是通过对人的内心深处的关怀, 从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深入的阐释与丰富, 这并没有冲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而使马克思的形象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弗洛姆的理论向我们昭示了, 马克思哲学对于人类的意义是历史地呈现和揭示出来的, 对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关注以及理论诉求, 使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更广阔、更深远的领域得以展开。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 并将批判的视角转向了社会性格结构和心理层面。这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意义。弗洛姆所倡导的通过微观心理革命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马克思主义呈现了丰富的现代性价值。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是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置于现代工业的现实社会之中, 使二者进行对话和融合的产物。这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走向也为今天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 实现现时代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和对话,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这也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本质。

当我们站在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角度来理解弗洛姆的理论时, 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社会的变迁, 人类面临着新的困境, 弗洛姆的性格批判理论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 使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借助现实生活的当代意义的充分的自我肯定而得以彰显。

摘要: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 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11.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24.

[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214.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2]赵景来.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 2001 (5) .

理论结构 篇2

11级汉语3班 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 俄狄普斯情结 失言 【正

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广义来说,人们都只能称之为性的本能冲动,它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起着一种极不寻常的巨大作用,而那些冲动还是一种从未充分肯定的成因。”由此可见,依据弗氏的理论,无意识对于人的行为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分析:

《哈姆雷特》之俄狄普斯情结:对于哈姆雷特对于复仇的延宕一直有众多学者尝试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去解释,而弗氏理论认为,他犹豫不决是因为他意识里面的崇高的价值观念与他无意识里面的俄狄浦斯情结与发生了严重的矛盾与冲突。

哈姆雷特视克劳狄斯为毒蛇,杀死自己的哥哥取而代之篡夺皇位,更娶了自己的嫂子。在哈姆雷特的意识层面,他原有的道德价值判断认为克劳狄斯的这种行为应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在哈姆雷特的无意识里面却潜藏着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弗洛伊德指出,所有的男孩都有恋母嫉父、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体现。一般男孩会在5岁左右产生这种情结,但随着心理的成熟和外部社会道德伦理的教化和规范,这种心理会逐渐消失,倘若这种心理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那么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按着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在哈姆雷特的无意识里面,在他的幼年时期就爱恋着母后,仇视父王,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除掉父亲,成为站在母后身边的那个人。然而克劳狄斯谋杀国王而篡位娶嫂,与他自己无意识的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一致,使他从这一丑恶的罪行中觉察到自己也有同样的罪恶心理,因此变得惶惑迟疑,难以下手复仇。他自己也难以确定自己的报仇动机。他不知道所谓的报仇,是因为克劳狄斯杀死了他的父亲,为父亲报仇,还是因为克劳狄斯娶了他的母亲,为自己报仇?“哈姆雷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并娶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愿望的实现。这样,在他心里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自我谴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了。它们告诉他,他实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可见,哈姆雷特的“本我”有着仇恨和屠杀父亲的愿望,有着对母亲的性冲动,当他意识到这种愿望和冲动时,他又被充满道德伦理的“超我”所束缚,而产生罪恶感,因而限制了他的行动。

相对于俄狄普斯情结,女孩也会产生恋父情结,即厄勒克特拉情结。这一点在现代作家张爱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许正是因为童年失去了母亲的陪伴,一直在父亲张志沂的悉心关怀下成长的张爱玲对父亲有着特别的依恋。张爱玲自幼天资聪颖,颇得张志沂喜爱,时常亲自教她读书,为她的作文写上眉批和总批。即使是出入咖啡厅、舞厅等消遣场所也带着张爱玲。父亲是她童年最温暖的一抹暖色,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笔下《心经》的女主角许小寒才会对父亲有这样的纠缠和依恋,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恋上足够做她父亲年龄的男子。

鲁迅《肥皂》:小说基本情节围绕“肥皂”展开,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大都与“肥皂”紧密关联,而“肥皂”就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触媒”,具有一定的深层象征意蕴。

四铭在街上见到那位十八九岁的女乞丐,并不是马上产生肉欲的邪念的。当时在场围观的一个光棍说,“阿发,你不要看这货色脏,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这才刺激了四铭,引起欲念。肥皂马上成了四铭“性幻想”的触媒。由于四铭是有身份的人,受家庭、道德等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其对女乞丐的欲念不可能如同“光棍”那样在意识层次上肆无忌惮地表露出来,而只能深藏于潜意识层次里。但欲念一经引动,总要顽强地试图冲破压抑寻求出路,对女乞丐的“性幻想”,就是一种表现,连四铭自己对这种“性幻想”也并不觉察,他很难加以控制。

在“性幻想”中,女乞丐身上的“脏”,是一种阻隔,这“脏”与诸如身份、家庭、道德等条件的限制一样,都对四铭的欲念宣泄起着障碍作用,那么可用以洗去脏物的肥皂,也就代表了消除“性幻想”障碍的一种反抑制的力量。而在四铭的,“性幻想”中,肥皂又“咯支咯支”地直接接触“性对象”的肉体,于是这“肥皂”本身很自然又与女乞丐肉体相联系,并转成女乞丐的象征。四铭受到光棍的“启发”后,就买了一块肥皂。然后不断地重复“咯支咯支”这一猥亵的话,都是受“性幻想”的支配。有双重象征含义的“肥皂”就这样引动并左右着四铭的全部潜在“性心理”活动。

人的意识是受社会的道德伦理等外在因素所影响的,而人的无意识往往暴露出人最本能的欲望,当这两种意识发生冲突时,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反常的举动。例如,文中当四铭回忆起学生对他的嘲笑,邵分地意识到自己感情上的“出轨”之后,可能多少产生一种罪恶感,甚至为此觉得丧气。但他并不能在潜意识支配下,也不可能面对自己真正的感觉。所以他就不自觉地“外射”这些“罪恶感”,把自己所要面对的事实伪装成是别人的罪过,让别人去做“替罪羔羊”,自己以此得到一些安慰。四铭大骂“学生”、“剪发女子”与“新文化”如何“不道德”,潜意识中是要把自己真正的“不道德”掩盖起来,他用这种格外激烈的态度去伪装自己,使自己相信他的外在意识行为才是自我的真实的道德表现。有人把四铭“无名火”看作是一种明确的阶级意识的表露,或明确的两面派手段,但从弗氏理论来看,这是一种受下意识支配的失态,一种貌似正常其实不正常的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此外,四铭的无意识中的性心理还表现在失言上。对于肥皂接触女乞丐的胴体而发出“咯支咯支”声,仿佛已成为四铭心中一个性的符号,他在听到那个光棍所说的污言秽语后鬼使神差地买了肥皂,并在回家后反复回忆起和提起这件事,以及在何道统与薇园的到来后又向他们讲述了这件事,并情不自禁地提起“咯支咯支”。但当何道统高声喊出同样的“咯支咯支”时,四铭便“债愤的”喝止,生怕引动家庭干戈。这种矛盾的行为也充分体现了无意识对人的行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社会道德伦理的束缚下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资本结构理论的回顾 篇3

[关键词] 资本结构 权衡理论 信息不对称 代理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研究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及其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

资本结构理论以1958年MM定理的产生,划分了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本文简要回顾了以MM定理为起点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逐步引入权衡理论、非对称信息论、代理理论等的发展过程。

一、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术界所形成的一般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在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Bradley,Jarrel,King,1984)。权衡理论也往往被称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具有最佳的债务比率,企业会权衡其负债的成本与收益(Scott,1976)。权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企业具有最优的资本结构,也就是具有最佳的负债比率。

第二,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方面来自债务的好处,包括债务的税收挡板的作用、负债的激励作用;另外一方面来自负债的坏处,包括负债的破产成本、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最优资本结构来自于这两方面的权衡。

二、信息不对称资本结构理论

1.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资本结构理论讨论的是在不对称信息下,企业怎样通过适当的方法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价值的信号,以此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内幕人对外部投资者更为直接地了解到企业内部情况,掌握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投资机会和盈利的内幕消息。但是内幕人必须通过适当的企业行为才能向市场传递有关信号,向外部投资者表达企业的真实价值。如果存在信号均衡,外部投资者就能在资本市场上依据内幕人选择的信号进行竞争并支付合理的价格.外部人也就可以通过对内幕人决策行为信号来观察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与此相适应,内部管理者根据由此产生的市场价格变化来选择新的财务政策来达到个人所得最大化。利兰-派尔(Leland-Pyle)模型与罗斯模型是最经典的理论模型。

(1)利兰-派尔(Leland-Pyle)模型

在利兰-派尔模型中,基于风险厌恶,利兰和派尔提出了两个定理:

①如果并且也只有当企业家对投资项目中的权益需求呈正常状态时,市场对信号反应的均衡估价函数与信号在相关领域里才呈递增关系。

②在信号均衡里,具有正常需求的企业家比在无成本交流时更情愿对投资项目作更多的投资。利兰和派尔最后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均衡模型中,如果企业家认为投资项目需要权益融资时,他们会比无代价地向市场传递信息更为愿意本身进行投资。

按照这个模型,对于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企业家应该通过增持公司股票或者增加负债比例来提高持股比例,然而,利兰、派尔认为,由于增加持股数量会使得风险厌恶的企业家的效用下降,因此,唯有提高负债数量,也就是提高负债比例,来相对的提高企业家的持股比例,从而向市场传递好信息。因此,这个理论预测,具有高质量项目的公司,负债比例应该更高。

(2)罗斯模型

罗斯模型的创造性的贡献在于将经理人的激励方案引入到信号传递模型里面。在罗斯模型中,企业经理知道企业利润的真实分布函数,投资者不知道,企业利润分布函数是根据一阶随机占优排序的(即越是好的企业,高利润的概率越高).经理的效用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函数,但如果企业破产,经理受到处罚(包括失去工作、名誉损失等)。为了使得自身报酬收入最大化,经理在选择融资方案时是在传递给市场的信号的价值与激励报酬之间的权衡。经理使用企业的负债率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利润分布的信息,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率看作是企业高质量的表现,这是因为破产概率与企业质量负相关、与企业负债率正相关,低质量的企业不敢用过度负债的方法模仿高质量的企业。这理论预测是,越是好的企业,负债率越高。资本结构作为讯号传递工具,表明代理人改变资本结构直接影响投资和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信号传递理论除了对负债的数量进行研究之外,还研究了负债的期限结构。当公司知道他们具有很好的债务质量却被给予了更低的评级的时候,他们将选择发行短期债务以便使得他们的评级被提高(Flannery, 1986; Kale and Noe, 1990)。Barclay 和 Smith(1995)认为,由于长期负债将产生比短期负债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高成长的公司将更可能发行短期债务,以减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2.融资次序理论

Myers和Majluf (1984)发表了《企业知道投资者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他们指出,信息不对称源于控制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理人员作为内部人比市场或投资者(外部人)更了解企业收益和投资的真实情况。外部人只能根据内部人所传递的信号来重新评价自己的投资决策。企业资本结构、融资决策或股利政策都是内部人传递信号的手段。假设企业现有一个新的高盈利性投资项目,且该项目一旦付诸实施,一定能使企业价值上升。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投资者对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此时,企业若选择发行新股筹资,往往被市场误认为其资金周转失灵。因此其公司股票价格将下降,而不是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为稳妥的融资选择是以保留盈余进行内部融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部融资所造成的企业价值下降,而且可以确保原有股东的利益。在企业保留盈余不足以满足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的最优选择应该是债务融资。因为,利用债务融资其成本只是固定的利息,成本较低。再者,债务融资以企业资产为抵押,通常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采取的融资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即企业总是尽可能地优先利用内部积累资金,其次是进行债务融资,直到债务融资导致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时,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融资次序理论考察的是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

3.企业金融成长理论(此部分的理论参考张捷,王霄(2002))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 的基本因素(Berger和 Udell,1998)。在企业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企业信息是封闭的,因而外源融资的获得性很低,企业不得不主要依赖内源融资;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追加扩张投资使企业的资金需求猛增,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增加,并有了初步的业务记录,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于是企业开始更多地依赖金融中介的外源融资;在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后,企业的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趋于完备,逐渐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条件。随着来自公开市场可持续融资渠道的打通,来自金融中介债务融资的比重下降,股权融资的比重上升,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

三、代理理论

Jensen和Meckling(1976)把代理成本理沦引入了财务学的分析框架里。他们提出了两类利益冲突: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最优资本结构源于代理成本的收益与成本的平衡。

1.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

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是由于管理层并没有持有所经营公司的全部股份而引起的。Jensen (1986)指出,偿还债务利息和本金会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否则,经理会滥用自由现金流量。因此提高负债率可能促使经理努力的工作,不投资自己喜欢的但对股东不利的项目,减少过度在职消费等。因此,负债带来的股东与经理利益冲突的减少构成了债务融资的好处。

2.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起源于股票的期权性质。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是给了股东一个随时买入卖出的权力。负债能够产生三种效应,一种是资产替代(Jensen和Meckling,1976),一种是投资不足(Myers,1977),还有一种是投资过度(Jensen,1986)。

(1)资产替代问题

当企业负债率很高的时候,股东可以投资于净现值为负数的高风险项目而获益。股东受益来自对债权人的剥夺,债权人愿意为债券支付的价格就会因此而降低。由债务引起的股东投资高风险项日的成本到头来还是由股东本人承担。这一效应就是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这种将高负债公司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项目的现象被称为资产替代效应.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可以通过债务融资代理成本与债务的利益所得进行权衡,获得最优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比率提高时,负债利益将会减小,负债成本将会增大。当负债融资的边际成本等于负债融资的边际收益时,资本结构达到最优。

(2)投资不足问题

Myers (1977)指出,投资决策会受到公司目前资本结构里面的长期负债的影响。当他们意识到项目的利润将只是足够支付债权人的利息的时候,股东有可能投资不足,他们会拒绝那种NPV大于0的项目。这种成本在成长性的公司里面可能会存在。他指出,公司可以限制长期借款的数量,或者采用短期负债来解决这个问题。Froot, 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3)指出,公司可以套期或者保持财务弹性来避免投资不足的成本。

(3)投资过度问题

Jensen(1986)认为,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即使项目的净现值为负,但是管理者仍然存在着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这类新项目上的动机,这就是过度投资的动机。投资于这类项目很明显会损害股东利益,但由于这类项目的投资能够扩大了企业的规模,而当企业规模扩大时,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金钱与非金钱收益,因此管理者会为了私利而投资于这些项目。因此,减少自由现金流成为抑制管理者过度投资动机的有力手段。而由于短期负债有利于经常性的减少自由现金流,另外还增加了企业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因此,增加短期负债可以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的动机、激励管理者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因此,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企业,短期负债的数量应该更多。

四、产品市场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也被称为战略资本结构理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资本结构的重要理论分支。Titman (1984) 考虑债务水平与企业客户、供货商、雇员等利益相关者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利益相关者都会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危机将改变顾客、供货商、雇员及竞争者对公司的看法,影响公司运营及公司和这些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如果顾客觉得公司会破产,顾客就不会购买企业的产品,尤其是当这种产品是唯一的。因此那种制造独特产品的公司将避免采用负债。Brander与Lewis (1986)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指出公司在选择最优资本结构时,需权衡债务对产量的战略影响及预期破产成本,而公司采用坚固的债务,能够提供给竞争者公司不会减少生产的消息。Schuhmacher(2002)认为,是否使用战略债务取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不确定性的类型:需求不确定时,债务增加将引起公司利润下降,公司不应该负债;成本不确定时,债务增加将引起公司利润上升,公司应该增加财务杠杆。

五、控制权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公司控制权市场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受到研究者关注。由于普通股有投票权而债务则没有,因此资本结构必然影响企业控制权。

Haris和Raviv (1990)考察了经理人员持股、资本结构与接管市场之问的关系,他们指出,资本结构会受到公司的控制权之争以及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率的影响。他们假定经理人员既从其所持股份又从其控制权获益。由于在任经理人员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能力不同,企业价值取决于接管市场竞争的结果。接管市场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受经理人员持股比例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经理人员持股比例进行权衡:一方面,随着经理人员持股比例的提高,其掌握企业控制权的概率增大,其收益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如果在任经理人员持股比例过大,企业价值及相应的经理人员持股价值就会下降,这是因为更有能力的潜在竞争者成功的概率变小。在任经理人员通过权衡其持股收益与控股损失确定其最优持股比率。具体而言,假定在任经理人员所持股份固定不变(可用其初始股份代表),他们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负债水平,回购消极投资者所持股份,增加其持股比例,从而最大化其个人收益。最后,他们认为,代理权之争需要负债,而确保企业不被接管则需要更多的负债,因此接管标的公司通常会提高其负债水平。

六、债务期限匹配理论

期限匹配是指将企业债务的期限要与企业资产的期限匹配。资产期限是指资产产生现金流的期限模式。债务期限匹配理论是由Morris(1976)提出的。他认为,将资产和债务的期限匹配起来,能够减少由于企业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可能不足以用来支付利息和投资需要而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短,则资产也许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长,则在资产可能已经停止产生收益时还要偿还债务。Emery(2001)的研究表明,债务和资产期限的匹配可以避免债务的期限贴水,这证明了这一理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Aghion P , Bolton P .A 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59

[2]David F Scot. Evidence on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Structure. Financial Management,1972 ,Summer:4 5-50

[3]Francesca Recanatini, Scott JJ,Wallsten,徐立新,“企业问卷调查:世界银行的经验”,经济学评论,2002.2卷.第一期

[4]Harris, Milton , Artur Raviv,1988,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 s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 0,5 5-86

[5]Jensen,M .and Meckling, W .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305 -360

[6]John R. Graham, Campbell R. Harve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evidence from the fiel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0 (2001) 187---243

[7]Modigliani, F., Miller, M. h. Capital Cost Enterprises and Investment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 58,48

[8]Myers, S.C Nicholas S.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 3:187- 221

小议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篇4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特征

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看, 它是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将“结构”一词应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中, 所揭示的是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审计理论结构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1. 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性

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运行机制出发, 从不同的侧面或层次之间进行了全面描述, 以评价与改善现行审计实务与程序。框架中各个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 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 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因此, 为了提高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功能并增加其整体效应, 在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应当从整体出发, 从全局考虑问题;注重整体的集合性, 使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保持合理;必须从提高整体功能的角度去提高和协调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也即从整体出发, 考虑各组成要素, 以求实现总体功能的最大化。

2. 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审计理论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包括等级性和多侧面性两重含义。等级性是指任何一个审计理论结构都可以纵向上把它分为若干等级, 即存在不同等级的审计理论, 其中低一级的结构是高一级的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审计理论结构的多侧面性则是指任何一级的审计理论, 又可以横向上分为若干联系和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的平行部分。

3. 审计理论结构的稳定性

审计理论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其一旦形成, 就总是趋向或保持某一状态。这种稳定受限于一定的环境和时代, 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审计理论结构可能会偏离某一状态而产生不稳定, 但它应当具有抗干扰而恢复稳定的能力。

4. 审计理论结构的权变性

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 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动态而不断循环发展的特征。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 昭示我们环境决定存在。审计理论结构不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 它总是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审计理论结构在这种变换过程中总是由量变到质变, 这就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权变性, 也即动态性和开放性。同时权变性也决定了学术界需要进行不懈的研究、思考来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结构

早期的审计理论研究已经涉及审计环境问题, 如加拿大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在关于审计理论的论述中, 虽然认为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但是也强调“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建立公认审计准则时职业界如何觉察出那些需要” (即审计环境) 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按照系统论观点, 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科学发展、相关知识 (会计、统计、数学、方法论等) 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 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目的的变化, 体现和反映了审计环境的变化, 审计目标也是依据审计环境而制定的, 作为审计活动前提的审计假设是在一定审计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并且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审计环境的研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发展与完善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把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去。但是, 审计环境不是审计本身, 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它并不能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三、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 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本质是要揭示审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什么是审计以及它的外延有多么大。审计本质具有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的一般特征, 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只有弄清什么是审计, 才能演绎推论出审计的目标, 设立审计假设前提, 确定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并进而确定审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实务准则。因此, 本文认为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的研究起点是比较恰当的。

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中采用历史的逻辑和归纳的方法, 可以明确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 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在不同的时代, 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不同, 关于审计的本质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查账论、信息论、代理论、保险论等几种主要观点。以上观点都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如查账论是审计初期的观点, 现在早已被人们所证实不是审计本质。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 这个问题需要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组成要素及相关性分析

根据前文的分析, 本文不赞同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本文认同徐政旦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该框架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七个:审计本质, 审计目标, 审计假设, 审计概念, 审计准则, 审计程序方法, 审计报告。这七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前文已作分析,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1. 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实现审计目标, 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体系中, 审计目标虽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 审计目标能起到引导审计系统运行的作用, 并且制约着审计假设、审计准则等诸要素。但是, 审计目标亦是被决定的, 即决定于审计的本质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 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 同时受限制于审计本质, 在结构中列为第二层次。

既然审计是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就成为审计的总目标。当然, 在此总目标下还可根据不同的审计形式、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时期的要求, 规定出不同的审计目标, 形成多维审计目标体系。

2. 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假设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自然科学不先形成假设, 就不能形成科学理论。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组成要素的审计假设是用来解释审计普遍规律性的假设前提, 是联系审计目标和审计概念以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

汤云为教授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审计假设的特点作了论述, 他指出:假设是“不用解释就可以理解, 不用证明就可以使用的命题”。会计假设已经由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了, 但关于审计假设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审计假设可以支持和引导审计业务的发展, 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亚人宋英慧:信息认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论, 审计研究, 2003 (1) .27-31

[2]徐政旦: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53-58

[3]阎金锷林炳发: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探讨, 审计研究.1996 (3) .18-22

[4]张以宽:论审计环境, 审计研究, 1996 (25) .1-6

绿色会计理论结构体系初探 篇5

绿色会计理论结构体系初探

绿色会计是适应环境问题计量要求的产物,其本质是对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与控制,它有自已的研究对象和实现目标;绿色会计继承了传统会计学的一些特性,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性。

作 者:柏传军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经贸系,安徽,六安,237012刊 名:皖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年,卷(期):20(1)分类号:F234.1关键词:绿色会计 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探讨 篇6

摘要:财务管理理论包括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其中应用理论又由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构成。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来构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则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规律来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财富,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富管理;本金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果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颇与失衡,就会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甚至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该理论体系由管理目标设定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职能实施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实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三部分组成,其要点为:企业对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的目标,一是为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财务管理被赋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与监督企业理财活动两大职能。为了行使两大职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协调;发挥财务会计及内、外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采取会计核算、财产清查、牵制等方法,保护经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财产安全与完整,等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辑) [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理论结构 篇7

关键词:修辞结构理论,语篇结构标注

1. RST理论的提出

“修辞结构理论”由美国学者W.C.Mann和S.A.Thompson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 它重点研究语篇内各个层级间的修辞结构, 所以命名“修辞结构理论”。RST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句际关系, 层层推进, 直至整个语篇。这些关系有时由关联词语在语言表层体现, 有时则完全隐含。恰恰是这些隐含的语义关系, 历来是形式语言学比较头疼的问题。RST避开形式主义语言学对语篇表层关联词语的研究的束缚, 而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支撑对语篇结构关系进行研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篇结构关系, 通过描写语篇内部结构关系来说明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弥补了形式主义语言学的这一缺陷, 为语篇结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路。

2. RST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观点

RST的出发点是从功能的角度研究句际关系, 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是RST关注的焦点。RST认为, 一个语篇之所以会产生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效果, 是因为每个组成部分都直接间接地服务于作者共同的目的。语篇各部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语义关系, 即修辞结构关系 (Rhetorical Structural Relations) 。Mann和Thompson明确指出, 语篇关系集是一个开放的集合, 这意味着原则上这个集合是无限的,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但是实际过程中, 经常使用的关系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 无限的语篇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有限的语义关系来体现。RST命名和定义了20多种结构关系。

2.2 理论机制

RST理论通过描述语篇组成部分间的修辞关系来分析语篇, 这些大小不一的组成部分就称为结构段 (span) 。各部分通过不同的结构关系组成更大的结构段, 直至形成完整的语篇。语篇的结构段可大可小, 结构段越多, 语义关系也就越复杂。绝大部分结构段间的修辞结构关系具有不对称性的语义特征, 依照其功能, 可以分为核心结构段 (Nucleus) 和辅助结构段 (Satellite) 。核心结构段又可分为单核心结构段和多核心结构段, 但核心结构段由一个核心结构段和一个辅助结构段构成;多核心结构段没有核心和辅助之分, 属于并列关系。

RST分析的具体步骤分两步:1) 篇位切分;2) 确定结构段。RST关系分析结果可采用树形结构图表明, 由竖线和带箭头的弧线组成, 其中竖线用来确定核心结构段, 弧线用来表示结构段之间语义关系并加以命名, 箭头则指向核心结构段。整个树形图可以直观地体现核心结构段和辅助结构段之间的关系。整体语篇中的各个语篇单元都用数码按序标明。为直观起见, 这里以证据关系为例来说明RST如何用结构树来表明各层次结构段间关系的。

3. 理论应用

通过以上介绍, 我们对这个理论本身有了初步了解。那么, 具体到自然语篇当中, 该如何用此理论进行语篇层次上的结构标注呢?作者就以“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为例进行试探性分析。语篇原文及篇位切分结果如下:

篇位1.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

篇位2.In North America, most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theschool bus.

篇位3.Some students als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篇位4.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ngs are different.

篇位5.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

篇位6.although others also walk or ride their bikes.

篇位7.In China,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篇位8.In big cities, students usually ride bikes to school ortake buses.

篇位9.And i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rivers and lakes likeHongshanhu and Kaishandao, students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oat.

篇位10.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

该语篇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4.对RST的基本评价

RST作为一种新的语篇结构理论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 它采用功能主义的方法, 摆脱了形式语言学在语言表层的束缚, 通过描述语篇各个结构段间的语义关系来分析语篇, 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其次, 修辞结构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利用树形图对语篇作出的分析一目了然, 简洁明快。再次, 语篇结构关系集的开放性, 可以保证该理论的动态发展。

作为发展中的理论, RST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 RST理论的描写范围仍局限于书面语篇, 对口语体、对话体语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其次, RST分析者因为经历以及各自预期目标的不同, 描述结果也会有所差别。因此, RST分析不可能绝对可靠, 它无法摆脱主观性的影子。

综上所述, 修辞结构理论是考察语篇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 同时又具有形式化的特征, 所以可以用来指导语篇结构标注。但是, 作为正在发展中的理论, 也有其不足,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Mann W.C.&S.Thompson.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A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M].ISI/RS-87-190, 1987.

[2]Marcu 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Parsing and Summarization[M].Cambridge, Massachusetts:MIT Press, 2001.

[3]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 (上) [J].国外语言学, 1994 (4) :8-13.

[4]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 (下) [J].国外语言学, 1995 (2) :10-16.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教学探析 篇8

到期期限不同, 即期利率水平一般会不同, 术语利率期限结构被用来刻画这种情况。利率的期限结构在固定收益证券定价、利率风险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学者们在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其呈现某种特征, 进而在不同的假设下对这种特征进行合理的解释,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这些理论被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在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教学中, 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但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 他们并没很好地理解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基于此, 本文尝试提供一个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教学解决方案。

一、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简介

学者们发现, 即期利率水平有时会随着到期期限的增加而增加, 有时又会随着到期期限的增加而减少, 有时又不变, 即期利率曲线呈现的这种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呢?无偏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较为有名的对之进行解释的两个理论, 也是各教材重点介绍的理论, 本文只探讨对这两个理论的教学。

无偏预期理论认为, 远期利率代表了对所讨论时期的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的平均评价, 在这一假设下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特征的解释是: (1) 向上倾斜的即期利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会上升; (2) 向下倾斜的即期利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3) 水平型即期利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保持稳定。

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 远期利率除了包括预期信息之外, 还包括了风险因素, 它可能是对流动性的补偿。远期利率和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之间的差额称为流动性溢价, 它是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风险更大但期限更长的证券所给予的补偿。该理论对期限结构所呈现的特征的解释为: (1) 向上倾斜的即期利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或略微下降; (2) 向下倾斜的即期利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流动性溢价都不足以补偿其下降幅度; (3) 水平型即期利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且下降幅度恰等于流动性溢价。

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教学解决方案

(一) 学生学习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学习无偏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后的掌握情况的调查发现, 学生在学习这两个理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掌握了理论的主要观点或结论, 而对理论的假设、论证和结论的逻辑关系较为模糊。假如请已学习了无偏预期理论的学生谈一谈该理论, 学生会告诉你:向上倾斜的即期利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会上升;向下倾斜的即期利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水平型即期利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保持稳定。你再问:该理论的假设是什么?少数学生能回答:远期利率代表了对所讨论时期的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的平均评价。你再问:能用数学符号表示该假设吗?在该假设下为什么就会有前述结论呢?学生一般就回答不出了。对流动性偏好理论学习情况的调查也基本如此。

(二) 原因分析

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了利率期限结构的无偏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后对它们的掌握并不如预期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过分析, 笔者发现主要原因在于: (1) 学生对相关概念没有深刻理解。要掌握这两个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必须对几个关键概念有深刻理解, 这些概念包括即期利率、远期利率、远期利率预期、单利、复利、复利频率、连续复利等; (2) 教师没有使用连续复利概念对该理论进行讲解, 而通常使用的是年复利概念; (3) 教师在讲解时没有把问题、假设、论证、结论非常明确的提出, 没有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

(三) 解决办法

1. 对相关概念的讲解概要。

(1) 即期利率:从当前t=0时刻到t时刻持有货币的利率, 利息与本金均在时刻t支付, 持有到t时刻的即期利率用st表示。 (2) 远期利率:从现在来看在未来两个时刻 (如t1时刻和t2时刻, t1

2. 对无偏预期理论的讲解概要。

为了使问题变得简单又不失一般性, 在时间上只考虑三个时刻:现在 (0时刻) 、1时刻、2时刻 (1<2) 。 (1) 问题 (利率期限结构呈现的特征) :为什么s2>s1或者s2s1时, 即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跟现在的即期利率比将上升, 必定有s2>s1, 所以, 市场对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将上升的评价导致了s2>s1, 这就得到无偏预期理论的一个结论;同理, 当E (s1, 2)

3. 对流动性偏好理论的讲解概要。

在时间上仍然只考虑三个时刻:现在 (0时刻) 、1时刻、2时刻。 (1) 问题 (利率期限结构呈现的特征) :为什么s2>s1或者s20, 则假设可表示为f1, 2=E (s1, 2) +L1, 2。 (3) 论证与结论:式子时, 即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跟现在的即期利率比将上升或不变, 必定有s2>s1, 所以, 市场对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将上升或不变的评价导致了s2>s1, 这就得到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一个结论, 该结论显然与无偏预期理论的相应结论有区别;当E (s1, 2) s1时, 必定有s2>s1, 即市场对预期的未来即期利率与现在相比尽管是下降的, 但下降幅度非常小, 流动性溢价的补偿幅度超过了下降幅度, 这导致了s2>s1, 这也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一个结论;当E (s1, 2) +L1, 2

结束语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所讨论两个理论的核心是把远期利率转化为预期的即期利率 (假设) , 预期的即期利率有行为上的含义, 从而可从行为上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特征进行合理解释。笔者基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提出的教学办法所强调的是教学中讲解的逻辑性。

参考文献

[1]杨秀苔, 刘星.证券投资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

[2]约翰.赫尔.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证券[M].张陶伟,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3]Duffie D.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4]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5]Black F, Scholes M.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81) .

理论结构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一、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严格意义上讲, 马克思并没有自成系统的产业结构理论, 甚至并未使用过“产业结构”这样的名词。但产业结构的思想不仅蕴涵在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也同样蕴涵在剩余价值、资本循环周转、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因此也可以说, 马克思的经济学孕育着其产业结构理论的雏形。

因为, 马克思是以社会再生产的中观层面, 即国民经济产业层面的视角, 来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 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产业均衡状态的实现、比例协调及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相应地,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对产业的定义

他说:“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 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 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 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产业, 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但马克思对产业的定义是狭义的, 因为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认定的产业有三个特征:第一, 产业只限定在物质生产部门;第二, 产业是商品经济下的物质生产部门 (因为它包含两个流通阶段) ;第三, 产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或者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物质生产部门。

2. 产业分类

马克思按照产品用途不同, 将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Ⅰ) 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Ⅱ) 。马克思认为,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 分为不变资本 (C) , 可变资本 (V) , 和剩余价值 (M) 三部分;在实物形态上, 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应地, 将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就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Ι) 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Ⅱ) 。但马克思的产业分类法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和经济条件下提出的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分类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产业部门的不断出现, 使得产业分类方法也必须随之改善。

3在产业分类的基础上, 马克思研究了产业均衡发展和比例协调关系

马克思指出,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即各种产品通过交换后, 既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又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马克思运用图示抽象且简明的演绎了社会再生产的这一规律。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 实现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据此引出两个条件:

(1) 式说明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保持两大部类间的基本比例关系, 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 (2) 式说明第一部类一年内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一年内所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只有这样, 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才能保持平衡。 (3) 式则说明第二部类一年内生产的消费资料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一年内所需的消费资料价值, 只有这样, 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才能保持平衡。这三个平衡是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在扩大扩大再生产条件下, 实现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的条件是:

(4) 式说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也要保持两大部类间的基本平衡, 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 (Δv) 和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m/x)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Δc) 。 (5) 式说明两大部类一年内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6) 式说明两大部类一年内消费资料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这三个条件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由此可以看到, 马克思通过对两大部类均衡发展和比例协调关系的分析, 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变动规律, 论证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就必须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进行补偿;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还必须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进行追加。这两个补偿和追加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虽然马克思的抽象分析阐明了社会再生产的变动规律, 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产业部门繁多, 关系错杂, 相互关联, 只有实现各产业均衡发展和产业间的比例协调, 才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4.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想

马克思在研究两大部类均衡发展和比例协调关系时, 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理论, 即随着技术进步, 社会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会不断增加, 而可变资本会不断减少。列宁将这一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结合起来时发现:技术进步条件下,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并由此得到结论, “这样我们看到, 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从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想体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单个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如马克思在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即工业发展的研究过程中是以简单协作为起点的, 生产要素在量上的积累, 以及分工诱发的质变使得简单协作发展成为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经由生产要素在量上的积累, 以及技术进步诱发的质变发展成为机器大工业。从上述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工业从形成到成熟的升级过程, 可以看到, 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在量上体现为产业自身对生产要素的拓展, 在质上体现为对产业自身的扬弃。

二是产业结构在优先增长部门带动下优化升级的过程。马克思认为, 一个产业的优化升级不仅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还有可能衍生出新的产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表明, 工业的优化升级, 不仅会促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吸引劳动力的转移, 还会促动以服务业为主的非生产性劳动部门的发展, 表现为雇佣双方 (资本家与生产者) 用于消费的财富增长和物质内容的拓展, 相应地, 也会吸引一部分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非生产性劳动) 。

三是各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马克思认为,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地发展。这是因为, 一方面在第一部类的生产发展中, 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 必须依赖第二部类的增长;另一方面, 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所以, 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 如果脱离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 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 各产业必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协调发展。

5. 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不否认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积极作用。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 正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价格变动引导着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合理配置, 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供给因素看, 资本,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从需求因素看, 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分配、交换, 并最终实现消费, 才能推动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变。

综上所述, 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阐释表明, 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是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 产业部门的优先增长则是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 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保障。

二、对“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就“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而言, 遵循这一规律, 就要以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比例协调为基础, 坚持完善市场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构成, 优化升级工业内部结构,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形成科学的产业序列和高效的产业体系。

1.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至2010年,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59847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439美元, 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10.17%, 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6.85%, 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2.97%,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7.5%。从发展阶段上看, 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因此, 现阶段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关系, 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

2.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从“十一五”时期工业结构的变动状况看, 虽然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 但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工业结构的要求相比, 当前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区域产业同构引发的资源低效率配置;重化工业中落后产能引发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协同发展机制;“中国制造”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

因此, 推动工业结构合理化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引导产业转移, 推动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建立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 根据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禀赋条件、主导产业特征等实际情况, 开展招商引资,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产业集群, 提高工业化水平。

(2) 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十二五”时期, 资源环境约束是工业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要推动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另一方面要控制高能耗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资源回收利用在制造行业的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3) 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推动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推动信息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促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同时, 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4) 优化行业结构, 加快装备制造业升级和进口替代, 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引导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 通过提高这些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以实现优化行业结构, 从而带动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3. 加快发展服务业

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 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 完善市场化需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给予支撑。因此, “十二五”时期,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 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就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既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深化专业分工, 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还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产品类型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由此可以看到, 研究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不仅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 也是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需要。“十二五”时期, 要立足于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 把握机遇与挑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出版:60-63页

[2]张昆仑.“产业”的定义与产业化——从马克思的“产业”思想论起[J].学术界, 2006年, 总第116期:105页

[3] (苏) 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出版66—67页

走出模板支架结构理论的误区 篇10

一、现行的模板支架结构理论是一个误区

1. 支架计算所用的力学模型是欧拉公式的力学模型

模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因为支架中的立杆是压杆, 所以按现行理论设计支架时, 需对立杆作稳定性计算,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立杆是否稳定, 进而确定支架结构是否安全。计算公式为:

式子左边第2项是风荷载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为使问题简化, 分析风荷载为零的情况, 此时上式成为:

式 (a) 是将压杆稳定欧拉公式 (下文简称欧拉公式) 的稳定容许应力曲线修改后得到的, 即式 (a) 来源于欧拉公式。所以式 (a) 的力学模型就是欧拉公式给出的压杆稳定力学模型 (如图2、图3所示) 。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统一表达式为:

1—模板;2—封顶杆;3—扫地杆;4—立杆;5—水平杆;6—竖直剪刀撑

式 (b) 中的L是压杆的原长, μL是压杆的计算长度, 工程中计算长度用l0表示, 即l0=μL, 按照不同的支承情况, μ取不同的值。例如:

对于如图2所示顶端自由底端固定的立杆, 式 (b) 中的μ=2, 即其计算长度取值为l0=μL=2a;

对于如图3所示两端均为铰支座支承的立杆, 式 (b) 中的μ=1, 其计算长度取值为l0=μL=1×h=h。

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用式 (a) 对支架立杆作稳定性计算, 并规定了立杆计算长度的取值:

(1) 将立杆顶部长度为a的可调顶托伸出段的计算长度取值为l0=2a;

(2) 将立杆中一个步高h的计算长度取值为l0=h。

作如此取值的实质, 是将图1的支架结构用图2、图3的力学模型来表达。

[注:式 (a) 来源于欧拉公式, 以及欧拉公式的边界条件和导出过程见1979年版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孙训方等主编的《材料力学》下册第十章。]

2. 欧拉公式力学模型的支座力学特征

注意图2、图3的支座力学特征。

(1) 图2支座的力学特征如图4所示, 固定端处有:

———立杆截面转角θB=0;

———约束力矩MB=eP≠0;

———支座的水平约束力RBx=0;

———支座的竖向约束力RBy=P≠0。

(2) 图3支座的力学特征如图5所示, 上下两端的铰支座处有:

———立杆截面转角θB≠0、θC≠0;

———约束力矩MB=MC=0;

———支座的水平约束力RBx=RCx=0;

———支座的竖向约束力Rcy=P≠0

本节所列支座的力学特征, 是导出欧拉公式的边界条件, 附合这些边界条件的立杆才能运用欧拉公式进行计算, 否则不能运用欧拉公式计算。

因为式 (a) 来源于欧拉公式, 所以只有符合本节所列支座力学特征的立杆, 方可运用式 (a) 进行计算。

3. 支架立杆稳定性计算的力学模型错误

图1中AF立杆的受力状态如图6所示 (图中的e是P的原始偏心, 是制造偏差、反复使用后杆件有初弯曲、荷载偏心、立杆不完全垂直等因素所致。在工程中原始偏心不可避免) 。

当使用式 (a) 对AF杆进行稳定性计算时, 现行的技术标准对AF杆给出2种计算长度。这2种计算长度取值代表了2种力学模型:

(1) l0=h+2a的力学模型

将AF杆的计算长度取值为l0=h+2a的规定, 出自现行国家行业标准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5.6.2条, 其源头来自英国标准BS5975-82《脚手架实施规范》。

按上文所介绍的欧拉公式边界条件, 要将AF立杆的计算长度确定为l0=h+2a, 必须将图6中的AF立杆的受力状态用图7的力学模型表达。其中:长度为a的AB段杆被设定为顶端自由底端固定, 计算长度取值为2a;长度为h的BC段杆被设定为两端铰支, 计算长度取值为h。AB和BC两段杆的计算长度相加得到l0=h+2a。作如此改造之后方符合1.2节所列欧拉公式的边界条件, 方可使用式 (a) 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

于是, 图6中原本为整条的AF立杆, 被截为AB、BC、CD、DE、EF共5段, 并在各截断点增设滑动铰支座B、C、D、E如图7所示。

(2) l0=h的力学模型

将AF杆的计算长度取值为l0=h的规定, 出自现行国家行业标准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第5.2.5条。与l0=h+2a的情况相似, 规范将AF立杆的计算长度确定为l0=h, 也必须将图6中AF立杆的受力状态用图7的力学模型表达, 所不同的是将顶端可调顶托AB段忽略而已。即:l0=h+2a和l0=h在力学模型上的区别, 仅仅是忽略和不忽略顶端可调顶托伸出段对计算长度的影响而已, 两者并无实质性区别。

这2种力学模型是真实反映还是背离客观实际, 判断标准是结构力学中关于平衡力系的3个条件。全部满足3个条件则证明该力学模型真实反映了客观实际, 否则则是对客观实际的背离。平衡力系必须满足的3个条件是:

———物理条件 (虎克定律、泊桑比、温差变形率等) ;

———变形协调条件;

———静力平衡条件。

下面用此3个条件衡量上述的2个力学模型所代表的力系, 以判别其对与错:

对于l0=h+2a的力学模型, 观察图7中的B点 (为清晰起见, 将图7中的B点绘出放大图图8) 。如图8所示, 对AB段杆而言, 杆端B的截面转角θB=0, 但对BC段杆而言, 杆端B的截面转角θB≠0, 杆上同一截面出现2个不同值的转角。所以l0=h+2a力学模型所代表的平衡力系不满足AF杆原状态的变形协调条件, 背离客观实际, 是错误的。

对于l0=h的力学模型, 如图7所示, 此时AB段已略去。观察图7中的B、C、D、E、F各支座, 所有支座的水平反力全部为零 (见图5所示的力学特征) , 即:RBx=RCx=RDx=REx=0。但如果保留AF杆的整体性不作截断处理, 这些支座水平反力全部不为零 (见2.3节) , 也正是这些水平内力造成支架解体 (见2.4节) 。也就是说, l0=h的力学模型所代表的平衡力系不代表支架中AF杆的真实受力情况, 不满足AF杆真实的静力平衡条件, 更严重的是, 它忽略了造成支架解体的致命因素。此外, 图7所示B、C、D、E各支座的约束力矩全部为零 (见图5所示的力学特征) , 即MB=MC=M D=ME=0, 相应地图7中各支座处的杆端截面弯矩也为零。但AF杆为整杆时, 这些截面上的弯矩全部不为零 (见2.3节) 。所以此力学模型背离客观实际, 也是错误的。

可见, 无论将AF杆的计算长度取值为l0=h+2a, 或是取值为l0=h均是错误的, 错误的实质是力学模型背离客观实际。

4. 稳定性计算不适用于支架立杆

在运用式 (a) 对图1中的AF立杆进行稳定性计算时, 既然l0=h+2a和l0=h所代表的力学模型都是错的, 那么, 能否取l0=H, 即取AF整杆杆长为计算长度来计算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l0=H所代表的力学模型, 既符合图3所示的欧拉公式力学模型, 也满足平衡力系必须满足的3个条件。当l0=H时, AF杆的力学模型如图9所标。从图9中可看到, 在AF杆发生失稳 (压弯) 破坏瞬间, AF直线弯曲成为曲线, 直杆离开其与各水平杆的扣接点B、C、D、E、F, 变位到B′、C′、D′、E′、F′点。实现这样的变位, 必须是B、C、D、E、F各点上的扣件先行脱落。换言之, 按l0=H来计算AF立杆的稳定性时, 前提条件是杆上所有扣件先行脱落, 立杆与水平杆无联系之后, AF杆才有可能失稳 (压弯) 破坏。更明白地说, 当l0=H时, 是支架先倒塌, 立杆后破坏, 对立杆进行稳定性计算已无意义。

综上所述, 无论将l0确定为何值, 用式 (a) 对支架立杆进行稳定性计算都行不通, 从逻辑上看, 有3种原因可以导致这样的结果:

(1) 稳定性计算不适用于支架立杆;

(2) 式 (a) 是错的;

(3) 以上两种原因都存在。

从1.3节看, 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用错误的力学模型去套用式 (a) , 是使用式 (a) 不当, 即不该用式 (a) 来计算立杆;从本节看, 当建立符合欧拉公式的力学模型时, 此模型却以支架倒塌为前提条件, 已不需要使用式 (a) 。可见第 (1) 种原因是存在的, 至于第 (2) 种、第 (3) 种原因是否存在的问题, 已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 留待另文讨论。所以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稳定性计算不适用于支架立杆。

5. 错误的理论引导人们的思维陷入误区

如果说错误地应用压杆稳定计算公式来解决支架结构问题是方式错误的话, 那么把立杆失稳 (压弯) 当作支架倒塌首要因素的理论就是从根本上错了。

在破坏力作用下, 所有形式的结构物都是最薄弱的部位率先破坏, 这是自然规律, 地震中和工程中都不乏这样的例子。现行理论认为在模板支架的倒塌过程中, 立杆率先破坏, 那么立杆是否支架中最薄弱的部位, 就是鉴别现行理论对错的标准。下面先举例说明, 然后再讨论支架的问题。

(1) 地震中, 结构薄弱的部位率先破坏。

案例1:阪神地震中, 神户市政府办公楼 (8层) 的第6层薄弱, 被整层错平 (见图10) 。

案例2:汶川地震中, 都江堰市华厦广场小区一栋住宅楼, 底部两层薄弱, 倒塌后上部下挫, 5层变3层 (见图11) 。

案例3:汶川县漩口镇电力局4层砖混住宅楼, 楼梯间薄弱, 在地震中率先破坏 (见图12) 。

(2) 模板支架倒塌中, 也是最薄弱的部位率先破坏。模板支架由杆件和节点组成, 与杆件比较, 节点是薄弱部位, 所以率先破坏。

案例4:西宁在建高架桥模板倒塌, 支架节点破坏, 杆件基本完好 (见图13) 。

案例5:上海某加层工程模板倒塌, 支架节点破坏, 杆件基本完好 (见图14) 。

上述案例均证明无论是房屋或是模板支架, 在破坏力作用下都是薄弱部位率先破坏。不同的是, 房屋的薄弱部位破坏后, 房屋不一定整体倒塌, 但支架节点破坏后, 支架必定整体倒塌。原因是房屋的薄弱部位可能是一整层或一部分, 其余部位并不一定存在薄弱环节, 而支架的薄弱部位是节点, 节点分布于支架各部位, 节点坏则支架塌。所谓支架倒塌, 其实质是支架解体, 即支架所有杆件都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杆件要离开原位, 只有节点破坏才有可能。所以, 所有的支架倒塌都是从节点破坏开始的。如果按照立杆失稳 (压弯) 理论, 应该是节点不坏而立杆变弯, 支架中所有立杆变弯即是支架整体被压扁, 但没有人见过这样的案例 (除非是整体铸造的支架, 否则无此种可能) 。

节点破坏正是导致支架解体的第一位原因。支架倒塌是节点破坏引发的, 而不是立杆失稳 (压弯) 引发的, 这是现行理论的致命错误所在。

那么为什么理论上一直认为立杆失稳是第一位的原因呢?那是因为人们认定立杆先失稳的观点已先入为主, 此后又刻意用式 (a) 去解决问题, 无意中在计算之前先把杆件截断 (见图7) , 即先在意念中将立杆破坏后再计算立杆, 一心一意只盯着立杆, 最后得到的结论自然是立杆先破坏。这是很荒唐的事, 与中国古代“疑人偷斧”的典故很相似, 先认定某人偷斧, 然后认为此人一切行为均有偷斧的痕迹, 所以最终认定他偷斧, 直到真相大白时方知错了。

“疑人偷斧”的案例是先入为主的观点把办案人引入歧途, 使作案人得以开脱。支架结构理论则是先入为主的观点引导人们的思维陷入误区, 错将不是薄弱部位的立杆当作薄弱部位重点防范 (稳定性计算) , 而对真正的薄弱部位———节点却疏于防范 (构造措施失当) 。其结果当然是模板支架的不断倒塌。

将立杆稳定性计算当作支架得到安全保障的依托手段, 这是现行所有技术标准普遍存在的重大错误, 也是JGJ 162-2008存在的第1个重大错误。

二、用重建的力学模型解开模板支架倒塌之谜

1. 支架节点的力学性质

第1章指出, 节点是支架的薄弱部位。要建立支架的力学模型, 首先应确定节点的力学性质。

对支架节点力学性质的定性问题, 工程界意见分歧很大, 有人认为是半刚节点, 有人认为是铰节点。本文认为是铰节点, 而且仅仅是不完全的铰节点, 连真正的铰都不如, 理由是:

(1) 节点破坏时节点上的杆件转动, 表现出铰的力学特征;

(2) 节点破坏后杆件位置发生移动, 扣件脱落, 原来的铰支座不存在了。类似于简支梁搁在墙上, 仅仅是概念上的铰而已, 不是真正的铰。

节点的力学性质只能以破坏状态来定性, 不能以工作状态来定性。类似的例子有:螺栓连接的钢网架节点、焊接的钢桁架节点、甚至钢筋混凝土屋架节点, 这些构件的节点均比支架节点可靠得多, 但在结构设计中均不考虑由它们来传递力矩, 一律当作铰处理。所以, 支架节点没有理由不是铰。

2. 重建支架的力学模型

支架是整体受力, 所以应该把支架整体看作一个结构物, 用一个恰当的力学模型来描述它, 但做这件事却遇到了困难:

(1) 描述为多层多跨框架不合适。因为节点不能承受弯矩;

(2) 描述为桁架或网架不合适。因为支架立杆大多数跨内无斜腹杆, 结构形式不同。而且支架立杆每杆均落地, 受力形式也不同;

(3) 描述为多层多跨排架不合适。因为立杆以对接扣件接长, 立杆沿杆高有铰接点, 与排架柱不同。

用常规的力学模型无法描述, 这或许正是支架结构理论陷入误区的原因。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用常规力学模型无法描述, 是因为杆件之间的连结点 (节点) 太薄弱, 它无法保证支架象桁架、网架那样使所有杆件整体协同一致地工作。严格地说, 常见的各种模板支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构物, 就如同简支梁搁置在墙上一样。梁与墙之间有传力关系, 却不能完全协调一致地工作 (例如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 墙倒塌但梁不破坏) , 所以在结构计算中, 简支梁是单独计算的, 而梁与墙的关系则反映在梁支座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墙上。

借鉴梁与墙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杆件当作连续梁, 它的支座就是与它垂直相交的杆, 但这种相交是通过节点上的扣件或碗扣传力的, 并且支架架体可以有微小晃动, 所以可以用弹性支座支承的连续梁来描述 (如图15所示) 。又因弹性支座的刚度系数不易确定, 如果不作精确计算, 而仅作定性分析, 可以近似用刚性支座来描述 (如图16所示) 。

这就是模板支架的力学模型, 受力体是立杆, 支座是水平杆。立杆在支座的支持下工作, 既反映了立杆的受力状态, 又反映了立杆与支架整体的联系。这与立杆失稳理论是不同的, 不同点在于, 两者都以立杆为受力体来研究, 但立杆失稳理念中立杆与水平杆是脱离的, 立杆是在与支架整体脱离传力关系的状态下工作的, 因而背离客观实际。所以, 用连续梁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支架的整体受力状况。

3. 支架内力分析

支架的内力:支架中杆件与杆件, 杆件与扣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用连续梁力学模型, 通过一条立杆可以分析支架的内力。下面分两种受力情况分别分析, 然后再作叠加, 便可求得立杆的内力及其支座反力。

(1) 立杆杆顶受一偏心力P作用, 偏心距为e。求得立杆弯矩图和支座反力图如图17所示;

(2) 立杆杆顶受一水平力Q作用。求得立杆弯矩图和支座反力图如图18所示。

在工程中, 立杆所受的竖向荷载是偏心的, 同时也受水平荷载的作用, 所以其内力和支座反力应是图17和图18的叠加, 例如在顶层水平杆位置上可得到:

MB是立杆在顶层水平杆位置上的弯矩, RBx是立杆顶节点的支座反力即顶节点的节点荷载, 由顶层纵横两向水平杆共同承受, 可以分解到纵横两向水平杆去, 从而求得顶层水平杆的内力。同样, 立杆上其余各点的内力和支座反力也可通过两图叠加求得。

通过上述内力分析, 以及根据竖向荷载P的偏心不可避免的实际情况, 得到如下结果:

(1) 立杆的最大内力点在顶层水平杆位置, 必须重点防范;

(2) 顶层水平杆所受水平力最大, 顶层往下一步 (次顶层) 的水平杆所受水平力也大, 也必须重点防范;

(3) 无论有无水平荷载作用, 支架中必定存在水平内力。 (北京交通大学对某工程的模板支架进行实测, 在布料机倾卸混凝土的竖向荷载冲击下, 测得某立杆竖向内力峰值为35KN的同时, 也测得与该立杆相交的顶层水平杆内力峰值为16.5KN。即在检测点上, 支架的水平内力值接近竖向内力值的1/2。此次实测表明, 在纯粹竖向荷载作用下, 支架中有水平内力存在, 其值不可忽略。)

4. 解开模板支架倒塌之谜

作者手头有一段模板支架倒塌的现场录像资料, 录像显示一架高为21m的模板, 从开始倒塌至完全解体, 仅仅经历了4秒钟。作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大量散落的杆件和扣件。如果说, 谁在这4秒钟内能看清楚是杆件先压弯或是扣件先脱落, 那他肯定是在撒谎。那么这个谜团是不是就解不开了呢?谜肯定是要解开的, 但不是靠眼看, 而是靠分析。

从3中的内力分析结果得知, 无论模板上有无水平荷载作用, 支架中必然存在水平内力。通过对现场实测得知, 支架内部存在大量不是完全垂直的立杆, 这更加大了这些立杆的原始偏心, 也加大了架中的水平内力。随着模板上浇捣混凝土面积的渐渐加大, 支架的水平内力也在增大。此时, 顶层和次顶层的水平杆所受的水平力很大, 于是发生如下情形:

(1) 水平杆是对接的 (工程中如此做, JGJ16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第6.1.9条第4款也如此规定) 。当水平拉力沿水平杆轴线传递时, 对接扣件被拉脱如图19所示;当水平力垂直于水平杆传递时, 对接扣件经受不住弯矩作用被弯脱如图20所示。

1—对接扣件;2—对接水平杆

(2) 立杆与顶层和次顶层水平杆扣接的直角扣件, 在大的水平力作用下被顶松, 架顶发生侧移如图21所示。架顶发生侧移后, 立杆倾斜, 竖向力的偏心加大, 水平内力随即增大, 扣件被进一步顶松, 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 如支架内没有三向剪刀撑构成的剪刀撑体系维持架体的几何不变性, 支架将会在瞬间解体。

这就是模板支架倒塌之谜的谜底:水平内力致使节点破坏 (扣件脱开或松动) 、架顶发生侧移, 随即支架解体。

三、解决方案———构建几何不变的支架架体

有人说得好:“把问题分析透了, 解决之道就已经在握”。通过上一章的分析可知, 支架中的水平内力是支架解体的始作俑者, 于是我们的防范措施就是有的放矢了。以下是解决方案。

1. 另辟途径传递水平内力并限制架顶侧移

如果水平杆所传递的水平内力不会无限增大, 扣件就不会脱开或松动, 节点就不会破坏, 架顶也不会侧移。所以要另辟途径传递水平内力, 此途径就是支架中的剪刀撑。注意, 剪刀撑的两条斜杆应尽可能与每一条与其相交的立杆扣接。剪刀撑的作用是:

(1) 传递支架的水平内力, 减少水平杆所传递的力;

(2) 在剪刀撑平面内形成几何不变的三角形结构限制架顶侧移;

(3) 把剪刀撑平面内的所有杆件连成一个整体, 形成全平面共同受力而不是单立杆受力的平面平衡力系。

2. 构建几何不变单元

1中解决的是平面力系问题, 本节需要解决空间力系问题。构建一个4.5m见方的支架架体, 其6个面上都用剪刀撑撑稳, 如图22所示。这是一个几何不变单元。在此单元内:

(1) 支架中的水平内力沿三个方向的剪刀撑传递, 水平杆的内力不会无限增长, 节点自然不会破坏;

(2) 三维剪刀撑限制支架架体的三维变形———xy平面和yz平面的架顶侧移以及xz平面的架顶扭转;

(3) 三维剪刀撑把单元内所有杆件连成一个整体, 形成全单元共同受力而不是单立杆或单平面受力的空间平衡力系。

问题来了, 几何不变单元的尺寸为什么选择4.5m见方, 为什么不能更大些, 例如7m见方或10m见方, 这岂不更经济?

选择4.5m见方, 是因为要避免单元内过多的杆件接头, 接头多了, 它就不是几何不变单元了。杆件的标准长度是6m, 如果单元尺寸超过6m, 则单元内每条杆至少有1个接头, 多者2个, 在水平力作用下每条杆都几何可变 (请读者注意,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第6.2.4条就存在此问题, 再注意第6.1.9条第4款, 水平杆是对接的) 。但单元尺寸能不能选择为5m、55m, 不得而知。选择4.5m有工程的成功实例作借鉴, 再大的尺寸则无借鉴了, 所以作如此选择。

为使图面清晰, 并为下一节作准备, 把图22的几何不变单元简化为图23。

3. 构建几何不变的支架架体

大多数工程的模板支架架体尺寸超过4.5m见方, 一个几何不变单元不足以构成支架架体。对于工程中的模板 (或作业平台) 支架, 可以用图23的单元进行组合, 构建几何不变的支架架体如图24所示。

将图24的几何不变架体理念应用于工程, 得到工程中支架的结构图如图25所示。

对于高度超过40m的超高支架, 三维剪刀撑体系已显薄弱。对此类支架, 可在架体内设置格构柱网和格构梁, 形成两向格构框架体系, 增加支架的抗侧移刚度。做法是以支架内的立杆、水平杆为基本杆件, 在基本杆件上增加附加杆件便得到格构柱和格构梁, 此种结构形式类似于塔式起重机的塔身。

1—水平剪刀撑;2—纵向竖直剪刀撑;3—横向竖直剪刀撑;4—加密水平剪刀撑;5—扫地杆位置水平剪刀撑

4. 划定支架架体的危险区域, 在危险区域采取加强措施。

从图17、图18可知, 顶层和次顶层水平杆的水平内力很大, 此区域是重点防范区域。此外, 考虑到剪刀撑将部分水平力下传等因素, 水平力还往下分布一段距离, 建议将从顶层水平杆开始往下约1/4架高到1/3架高的范围划定为危险区域并在此区域内采取加强措施:

(1) 此区域内的水平杆采取搭接形式接长, 每接头采用3个旋转扣件扣紧, 禁止对接;

(2) 顶层水平杆位置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 并视实际情况在次顶层水平杆及其下方再增设加密的水平剪刀撑 (见图25) ;

(3) 加强与既有建筑物的连结, 将水平内力外传。

未发现支架中水平内力的存在, 也未意识到是水平内力使支架解体, 对架顶侧移不加防范, 规定水平杆采用对接方式接长, 这是JGJ 162-2008存在的第2个重大错误。

没有几何不变概念, 不设置水平剪刀撑, 支架架体在水平面上几何可变 (在不均衡的施工荷载下可以发生架顶扭转) , 这是JGJ 162-2008存在的第3个重大错误。

将竖直剪刀撑间距设定为10m, 超过一个标准杆长6m, 使得两道竖直剪刀撑之间的任一条水平杆至少有1个对接接头 (多者2个) , 无法形成几何不变单元。在水平内力下, 水平杆在接长处因对接扣件松脱而断开, 整个支架架体呈几何可变的工作状态, 这是JGJ 162-2008存在的第4个重大错误。

四、尚未解决的问题

虽然指出了错误, 提出解决方案, 但对于模板支架这一特殊结构物来说, 尚存未解决的问题。

1. 对支架作精确计算的基本数据不全

上文的力学分析是定性分析, 不是精确计算, 如要精确计算, 尚缺乏如下数据:

(1) 立杆顶端竖向荷载的偏心距e无法确定;

(2) 立杆顶端的水平施工荷载Q尚无规范对其作出规定;

(3) 当需要计入风荷载时, 单立杆的风荷载体形系数μs无法确定 (现行规范给出是支架整架的风荷载体形系数, 不是单立杆的。请读者仔细推敲, 深究下去就会明白) ;

(4) 无法确定节点的破坏极限。原因是扣件受质量和拧紧度两个难以控制的要素制约, 使得节点强度的离散性很大。但支架的特点是, 一个节点破坏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2. 精确计算意义不大

(1) 计算结果对工程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精确计算的对象实质是节点而不是杆件 (节点比杆件薄弱得多) 。通过计算求出节点所受的力之后, 如上节所述, 无法判别节点是否达到破坏极限。

(2) 无法通过计算确定剪刀撑的间距

上文提到几何不变单元的尺寸 (即每道剪刀撑间距) 在6m范围内能否再扩大的问题, 用连续梁力学模型是无法解决的。用其他力学模型?上文已提到, 目前找不到。

所以, 对模板支架作精确计算意义不大。

3. 破坏性试验难度大

既然对支架作精确计算缺乏基本数据, 并且通过计算尚不能判别节点是否破坏, 不能解决剪刀撑间距的问题, 那么能否通过破坏性试验解决这些问题呢?假定可以解决问题, 但试验难度是很大的。现在的建筑物内部空间越来越大, 支架越来越高, 荷载越来越重, 作者就遇到过51m高、67m高的支架。对这样高度的支架甚至更高的支架做破坏性试验, 难度非常大。不要认为用低支架试验结果可以指导高支架的工程实践, 这是行不通的, 因为:

(1) 从水平力作用的角度看, 低架代表不了高架。

在水平力Q的作用下, 架顶侧移v与架高H有如下关系

上式是顶端自由底端固定立杆 (图26) 的顶端位移公式, 可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查到。此式也适用于支架顶部的位移分析, 只是式中的EI应换成支架整架的抗弯刚度而已。 (架顶受水平力作用时, 架体底部不动, 可看作顶端自由底端固定。)

从上式可见, 架顶侧移v与架高H的三次方成正比, 即在相同水平力的作用下, 架越高越容易倒塌。

(2) 从失稳临界荷载角度看, 低架代表不了高架。

把图3的竖向荷载P换为临界荷载Per, 得到图27所示的临界力作用下的压杆。图中的临界荷载Per可由欧拉公式求得:

上式是两端铰支压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此式也适用于整架稳定性分析, 只是式中的EI应换成支架整架的抗弯刚度而已。 (架顶受竖向荷载作用时, 架顶架底的截面均可转动, 可看作两端铰支。)

从上式可见, 临界力Per与架高H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在相同竖向荷载的作用下, 架超高越容易倒塌。

所以低架试验结果不适用于高架, 想从破坏试验中取得所有支架都通用的数据非常困难。

五、结束语

本文指出了现行模板支架结构理论的错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但此方案不完善, 尚存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精确计算问题。换一个角度思考, 如果解决方案真能避免模板倒塌, 为什么一定还要作精确计算呢?客观世界中很多领域是无法作精确计算的。对于模板支架, 可以通过构建几何不变体系限制架体变形。架体不变形, 节点便不破坏, 从而消除了支架解体的可能性。

如何用探究方法学习物质结构理论 篇11

关键词:物质结构 探究 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99-01

探究理论认为,那些过难或过于简单的问题是不适合探究的,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要与探究者的知识背景和探究能力相适应。笔者认为,那些“过难”的问题应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其一,探究者要探究的内容与其原有的知识背景没有联系或无法建立起联系。其二是要探究的内容属于未知领域的问题,并没有一些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验验证。其三是很难获得有效的数据或证据的支持。

对于这部分的探究,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现物质组成的过程及物质微观结构模型的演变。对这些知识的探究,其一,可清晰地再现物质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了解物质结构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并能预测物质结构发展的前景,从而对物质结构的历史发展有个总体的把握。其二,通过对物质结构发展历史的探究,进一步洞察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式,即提出模型(假设)→设计试验→进行论证→不断改进并完善模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熟悉科学家创造、发明的一系列科学方法,而这些方法使试验的结论更加趋近真相。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

其次,通过考察原子微观结构及其构成微粒的演变历史,可以为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提供探究的信息,为学生在探究这部分内容时提供更多探究信息和探究资料。毫无疑问,随着实验手段的发展,人们会探测到更多的有关物质的内部信息。或许对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正是因为有了今天学生充满好奇心的猜想和探究而实现。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探究对学习整个物质结构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是引发他们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重要步骤。建议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用可行的方法来表现物质结构演变的历史。

在接下来的内容的学习中,笔者认为整个物质结构理论的探究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进行。对波函数的理解及其对其解的应用;化学键理论及晶体结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的关键,若对这一问题不能很好地解答,往往对后面内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下面我们具体分第一部分内容的探究设计。

习惯上,当描述一件事情时,学生往往喜欢用文字或图画来表达,这样显然更加通俗易懂。但在科学上,常用方程式的形式来表达一个理论。这一点一些学生常常感到抽象且不容易理解。其实我们在学习运动方程的时候就见识过这种情况,对于给定的坐标系,通过方程式的解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一物体确切的位置,而如果用语言的方式来描述则很难准确地描述出物体运动的情况,但方程式却能做到这一点。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去实际地解方程式,而是要学生了解方程式的含义和对这些解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而这恰恰是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的重点,也是学生要探究的重点。因此,就像宏观物体遵循牛顿力学,任何光都服从于麦克斯韦方程,同样,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均符合薛定谔方程。因此应用该方程对具体体系求解,就能得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对于波函数只有一些确定的取值才有合理解,即波函数具有连续性、单值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如要满足上述条件m(磁量子数)只能取0, 1, 2……等值,上述方程才有确定的解。在研究有关角度部分的波函数时,不但有磁量子数m存在,还有角量子数l存在,满足波函数合理解的条件l=0、1、2、3……,并且根据取值可以得出磁量子数m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在求解径向部分的函数时,除了角量子数出现,还有主量子数n出现,而且也必须满足波函数的解的条件,且n=1、2、3……而且n和l也有确定的关系,除此以外,根据波函数得知,一些量子数还与能量有关。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很有可能得出几个量子数的关系,比如,主量子数与波函数的径向部分有关,与能量有关;角量子数与径向分布和角度分布有关,即与电子云的形状有关;磁量子数与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有关。

有了上面所述背景知识,我们知道了波函数的解n、l、m的意义,上述三个量子数实际上为人们提供了描述电子踪迹的参数。接下来的探究任务就是理解n、l、m的含义及其关系,而这是学生要探究的重点。我们的探究任务其一是用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来类比n、l、m的关系;其二是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以及能级交错的知识,并得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着重体现出学生对三个量子数的理解和对波函数的解的应用。比如有关n、l、m三个量子数与现实情境的类比中,要着重体现三者的本质联系。如有人用一座建筑来类比n、l、m的关系,如把n类比于一座大楼的层数,而l是每层的单元号码,m是单元中的房间号。知道了这三个量子数就能确定某个电子的踪迹。如n=3就说明是第三层楼,而l=0、1、2说明有三个单元,则m=0, 1, 2说明有五个房间。表示如下:

n=3(第三层楼)

φ3,0,0 φ3,1,1 3,1,0 3,1,-1 φ3,2,2 3,2,1 3,2,0 3,2,-1 φ3,2,-2

l= 0(0单元) l= 1(一单元) l=2(二单元)

m=0(一个房间)m=+1,-1,0(三个房间)m=+2,-2,+1,-1,0(五个房间)

如果学生能抓住某些本质关系,使三个量子数完美地结合起来,则说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核外电子进行排布时的评价,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是否进一步理解了事物运动的特殊性、多样性,而不是过分地追求是否“准确地”写出某一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该部分内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重要性,强调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这是由于人们认识的特点和物质结构理论知识的抽象性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突破了传统经典理论而进行了发展,这种改变突破了人们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抽象的,不易为人所理解的,这也为人们理解这些问题提出了挑战。它不但是问题本身的,还有观念上的。一般地说人们倾向于用传统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而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单纯地用说教的方式是很难奏效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与个人经验有关的积极主动地探究来达到对问题的理解对观念的更新。因此该学习模式的积极意义就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我探究来主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剖析 篇12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逻辑

1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必须能够简明、客观、系统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 (1) 什么是财务与财务管理; (2) 财务管理是如何产生的; (3)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4) 财务管理管什么; (5) 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五类问题可以由财务管理的本质、假设、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这五个基本理论要素来回答。

人们对于财务本质的认识, 长期以来形成了三大主流观点:“资金运动论”将财务的本质界定为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过程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论”把前两个观点结合起来, 认为财务的本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笔者认为, 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与财务关系的处理, 其本质是对本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财务关系的处理, 但财务关系以财务活动为载体。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 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 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 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 其本质是一种理性行为。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是其基础理论指导, 金融学是其思想指导, 管理学是其方法论指导。因此本文研究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活动的组织, 即财务管理活动方面的研究, 以此建立理论体系。

财务管理假设说明财务管理的发展基础和产生原因, 它是联系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论要素的中介。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进行财务管理理论演绎的前提, 是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它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行为来构建, 包括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四个一级假设。每个一级假设又可派生一个或多个二级、三级假设,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由它可以推导出法人理财主体假设和自主理财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指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持续存在能执行其预计经济活动, 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或倒闭, 否则, 应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由此可派生出理财分期假设。

财务管理目标说明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它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 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一种定性要求, 缺乏可操作性, 不能对其进行计量, 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加以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 先后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流行甚广的观点, 但由于它没有反映收益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 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每股收益最大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股本所获收益额, 它体现了收益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 但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 因而它也具有局限性。财务管理的目标最后发展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计量, 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和收益与资本投入的关系, 是经济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模式演化的结果, 也是财务理论研究逻辑推理的结果, 因而它得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

财务管理要素是回答财务管理管什么的问题, 也就是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问题。财务管理要素是对财务管理对象按经济性质和内容进行的科学分类,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划分为融资、投资和分配三大要素。融资是解决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 包括向谁、在什么时候、融通多少资金的问题。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 融资管理也就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融资所得款项投资于不同的资产, 在形态上表现为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 继而对流动资产投资、对金融资产投资、对外投资和对无形资产投资。因此, 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管理。分配是指在企业利润中, 有多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有多少分配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配的基础是利润, 而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因此, 分配管理实际上是对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是解决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 是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履行财务管理职能, 而应具备的程序和运用的方法技术。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 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其中, 决策是最重要的环节, 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三大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指在财务管理的程序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包括财务组织方法、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预算和计划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控制、监督、激励方法。

2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建

成熟的理论体系一般具备演绎式的逻辑结构。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 由抽象的规定性逐步推导出一些较具体的概念, 并在思维过程中, 对财务管理的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复制。这种复制既要能够描述财务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 又要能够反映人们认识财务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人们对财务管理研究的历史看, 财务管理研究过程是由分散零星的工作进入有系统、有组织的集体思考过程, 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论形成的过程, 即从感性到抽象、从抽象到理性的过程。前一过程是从对财务管理及其外部联系的综合认识到反映财务管理基本方面的规定性;后一过程只是把反映财务管理各个侧面的规定性统一起来, 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将理论研究的结果逻辑严密地描述出来。描述理论研究成果的方法, 就是抽象的规定性在思维过程中导致的具体规定性。应用叙述方法把财务管理理论系统要素按一定的逻辑排列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关键问题是在众多理论要素中正确选择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上一篇:课堂欣赏下一篇:腹膜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