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2024-11-07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共12篇)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1

0 引言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目的是使高职高职食品专业的学生获得必要的食品加工机械的理论、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食品加工机械的操作能力及选型能力, 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时选用食品机械和相关工艺革新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但高职高专因为学制只有三年, 要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食品专业课。因此, 相关专业负责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只保留了《机械制图》一门课。这样一来, 就造成了食品专业的学生在机械基础的理论方面比较薄弱, 导致对食品加工机械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理解不透, 加之本课程的课程量较少, 只有32学时, 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视频资料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后, 视频资料在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视频资料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很多本科及高职课程开始在教学中引入视频资料辅助教学。比如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程教师利用视频资料来调动学生兴趣,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1]。再比如河南新乡管理学院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师利用视频当中的案例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2]。本文就视频资料在高职《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运用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进行探讨。

1 视频资料的来源

本课程所用的视频资料均来自网络, 从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网等下载。为了让学生参与视频资料的收集, 笔者让学生分组, 每组负责某一类设备视频资料的搜集。最后综合比较, 选取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进行观摩学习。

2 视频资料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笔者和学生搜集的视频资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2.1 模拟动画

此类视频是某一类设备运转原理的模拟动画, 比如混合机、磨粉机的三维立体动画。这类视频一般来讲, 动画惟妙惟肖, 可以把设备的内部运行机制完美展示出来, 学生在此类视频数量较少。

2.2 厂家的宣传视频

此类视频时设备生产厂家为了宣传产品而摄制。这类视频部分是小型设备的介绍及操作视频, 比如清洗机、切片机、打蛋机、饺子机等。另外一部分是产品生产线的视频, 比如方便面生产线, 面包生产线等。此类视频属于非专业摄录, 音像效果较差。此类视频数量较多。

2.3 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现场视频

此类视频小部分是个人摄录传至网络, 大部分是正规的媒体机构出品。学生和笔者找到比较多的是日本的食品生产线视频。此类视频由专业人士制作, 音像效果非常好。此类视频数量也比较多。

3 播放视频资料的时机及播放时间控制

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课堂讲授、实验室设备操作、企业定岗实习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手段。视频资料作为辅助手段, 在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 笔者才会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并且, 控制时间也严格控制, 笔者会把视频提前进行剪辑, 保留关键部分供学生观摩。基本上, 每次播放的视频, 时间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 视频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4.1 增强学生对设备原理及结构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 当学习某种设备时, 教材上的文字性描述及设备机械图太过抽象, 学生没有机械制图的基础, 实验室也没有相关的设备供学生实地观摩。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理解设备原理及构造存在偏差。比如讲到打蛋器时, 学生对于打蛋器上的行星轮部件无法理解。这个时候, 笔者播放打蛋器的视频。学生见到打蛋器的操作视频, 马上就理解了行星轮的工作原理, 同时对打蛋器的结构也有更直观的认识。

再比如学习混合机械时候, 学生看完磨粉机的模拟动画视频, 对于磨粉机械的内部工作机理立刻有了直观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理解有难度而实验室又没有安装的设备, 笔者都以视频资料作为辅助。视频资料可以反复播放, 对于难于理解的设备, 笔者反复播放, 遇到关键位置暂停, 给学生解释清楚, 学生的难题一般都会迎刃而解。实验室的食品加工机械种类稀少, 学生要深入认识更多设备的原理和构造还得依靠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在加深学生对设备构造原理的认识方面的作用独树一帜。

4.2 企业生产实际状况, 拓宽视野

视频资料中有部分内容是企业实际生产的场景。学生不仅可以认识设备如何运作, 还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状况、岗位分布等情况。此类视频看多了之后, 学生的视野开阔了, 可以比较不同企业工人的素质、厂房的洁净度、产品的卫生情况、产品的质量等。有了这些认识, 学生明确了以后就业的方向, 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4.3 视频资料对学生思想上的激励作用

视频资料中涉及的食品生产企业既有国内的企业, 也有国外的企业比如日本。学生观察到日本的企业厂区整洁卫生、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员工工作态度严谨认真、产品质量过硬。看完视频, 笔者顺势告诫学生学习日本人严谨细致踏实等优点, 努力培养专业技能, 提升个人价值。同时鼓励学生如果以后拥有生产企业, 也应该向视频中的企业学习, 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社会现状下, 做出超一流的产品。视频的视觉冲击及笔者恰到好处的鼓动, 学生思想上往往会受到激励, 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上进。

5 运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辅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1 视频资料覆盖范围不全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种类繁多, 网络上的视频资料难以覆盖所有。比如, 笔者搜索清洗机械类别里面的浮洗机, 就没有相关的视频。还有其他类型的设备也出现同样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计划做一些模拟动画来弥补。

5.2 学生易对视频资料形成依赖

模拟动画或生产线视频以直观、通俗的方式让学生几乎不费力气就可以掌握知识。学生看多了视频, 就形成了依赖, 对翻阅教材进行抽象思考比较排斥。这样会导致学生思考力及的缺失及想象力缺乏, 不利于未来的自我提升。因此, 需要教师继续合理引导, 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5.3 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态度

学生非常喜欢在学习到知识难点时观看视频。视频资料使得课堂变得生动、鲜活,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不再觉得专业课程枯燥无味。笔者在播放视频时, 学生都聚精会神。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通过视频资料, 学生们充分享受了获取知识的乐趣。通过笔者的调查, 学生对视频资料持欢迎的态度。

6 对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教学的思考

视频课件不能代替现场操作。现场操作技能对于教师的作用更加重要, 教师必须掌握理论、熟悉现场操作才能制作并加工出服务于教学的视频。任何手段都是为实现其教学目的服务的, 视频教学也不例外。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解决, 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出现问题, 从而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辅助视频教学的内涵, 真正感受到视频教学的神奇力量。在强调视频教学优越性的同时, 更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到视频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 以便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摘要:本文介绍了视频资料在《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并分析了视频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视频资料

参考文献

[1]史菊红.浅谈视频资料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33 (7) :051-052.

[2]范湘香.视频资料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物流科技, 2012 (6) :113-115.

[3]曾祥燕, 赵良忠.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7)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2

科研成果转化的步骤:小型试验、中性试验、生产规模试验

食品机械的作用:规模化、批量生产;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完成工人无法做到的事。

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压缩、拉伸、扭曲、剪切、弯曲。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一种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扭强度、抗压强度等。屈服强度:材料承受载荷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叫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材料在拉力作用下由开始加载荷到断裂时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疲劳强度:材料重复受到大小方向变化的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硬度:材料抵抗外物压入的能力。指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铁素体:碳溶解于α—Fe中,形成铁素体,碳的溶解度在0.02%以下。

奥氏体:碳溶解于γ—Fe中,形成奥氏体,碳的溶解度可达2.11%。强度高、塑性好、易加工

马氏体:碳钢在加热时发生相变,相变时降温很快,形成α—Fe固溶体,称为马氏体。硬度、强度很高但塑性很差。碳钢:低碳钢(零部件)、中碳钢(轴、齿轮)、高碳钢(辐条、钢丝、弹簧)

退火:将钢材放入炉中缓慢加热到某温度,经一段时间的保温,然后埋入沙中缓慢冷却的过程。消除冷加工硬化,降

低硬度,回复材料塑性,消除残余应力。

正火:缓慢加热升温,在空气中冷却。强度、硬度高于退火处理。

淬火:将工件加热到变相温度以上,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得到马氏体。有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

回火:淬火后,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保温烧透后,再行冷却。降低材料脆性。

压缩比:进料端第一个螺旋槽的容积与出渣口最后一个螺旋槽的容积之比。

带式输送机环形输送带作为牵引及承载构件,绕过并紧张于两滚筒上,输送带依靠其与驱动滚筒间的摩擦力产生连续运动,同时,依靠其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和物料内的摩擦力使物料随输送带一起运动,从而完成输送物料的任务。螺旋输送机 适用:密闭式,粉状和颗粒状物料。原理:利用旋转的螺旋,将被输送的无聊在封闭的固定曹体内向前运输,当螺旋旋转时,由于叶片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物料重力和物料与槽体壁间的摩擦力以及物料的内摩擦作用下,物料与螺旋叶片相对摩擦滑动的形式在槽内向前移动。优点:结构紧凑,便于在中间位置进料和卸料,成封闭式输送,减少污染,还可倾斜安装。缺点:存在摩擦,易造成物料的破碎及损伤。不宜输送有机杂质含量多,便面过分粗糙,颗粒大及磨损性强的物料,功率消耗大,输送距离不长,过载能力较差,须均匀进料,且应空载启动。

气力输送装置适用:颗粒状物料三大部件:风机 风管 分离器(风机分类 高压:表压3~5KPa中压:1~3KPa低压:<1KPa,输送空气流最大)

①吸送式原理:借压力低于0.1MPa空气流输送物料。物料沿输送管移动到物料分离器分离。从分离器底部卸除。空气被送入除尘器。优点:无尘土飞扬,可以从一处或数处外获取物料向一处输送,供料器简单。缺点:卸料器和除尘器密封性要求高。

② 压送式原理:进料端的风机运转时将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压入导管,物料由封闭的供料器输入输料管,空气与物料混合后沿着输料管运动。。分离器。。卸料器。优点:便于设置分支管道,同时将物料从一处向几处输送,适合大流量长距离输送,生产效率高。缺点:管道磨损较大,密封性要求高,供料器较复杂。

真空吸料装置原理:真空泵将封闭输入罐中心空气抽去造成一定的真空度,由于输入罐与相连的输出槽经管道输送到输入罐内,输入罐上有一阀门用来调节输入罐的真空度,及液位高度,真空泵与分离器相连,分离器再与输入罐相连,罐内抽出的空气有时还带有液体,因此先在分离器分离后再进入真空泵抽走。

螺杆泵工作原理:工作时,螺杆在橡胶皮衬套内做行星运动,随着螺杆在橡胶衬套内旋转,在进料端形成逐渐增大的空间而吸入料液,随后料液由螺杆与橡胶套之间形成数个互相封闭的空间沿衬套螺槽不断向前移动,最后从出料端压出。

蒸发

流化床干燥

流化床干燥是指分装或颗粒状物料成沸腾状态被通入空气干燥,这种沸腾状态称为流体床。而采用这种方法干燥的设备,被称为流化床干燥器。

特点:物料预感遭介质接触面积大,热传导效果好,利用设备的效率高。干燥速度快,适用于热敏性食品物料的干燥,eq 面粉、奶粉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转稳定,操作维修方便

使用条件:a、对干燥物料的粒度有限制,一般粒度为30um~5mm b、几种不同物料混合干燥时,要求临界速度相近c、含水量过高且易结块的物料一般不适用。d、干燥过程中,创层内纵向反混现象严重,当采用单机连续干燥时,固物料在设备内湍流时间不同,而使得排出的产品含水量差异较大。e、由于干燥过程中,物料间存在激烈碰撞,对于外形要求美观的产品不适用。

流化过程:固体床当湿物料进入干燥层,落在干燥室底部的多孔金属板上,因气流速度较低,是物料与孔板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称为固体床状态,是流化过程的第一阶段。、流化床当增大通入的的气体速度,物料颗粒被吹起而悬浮在气流中,此为流化过程第二阶段。

气流输送:当气流速度继续增大,大于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时,固体颗粒则被气流带走,这位第三阶段。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为逆卡诺循环,通过对制冷剂压缩做功为补偿,利用气化潜热来吸热的制冷循环系统。过程如下: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后,其低温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提高压力和温度,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此为等熵过程。该过热蒸汽的温度高于环境介质的温度,而压力可使制冷剂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当被排至冷凝器时,经冷却、冷凝成液态高压的制冷剂,此阶段为等压过程。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时,其压力因节流作用而降低后,制冷剂因沸腾蒸发吸热,使其本身温度下降,此为等焓过程。这种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使周围空气及物料温度下降,此为等温等压过程。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蒸汽重新进入压缩机,完成一制冷循环。标准式蒸发器 食品料液经过竖式的加热管面进行加热,直径较小的沸腾管束内的物料因受热强度较大,迅速沸腾,部分水分企划,使得料液膨胀,重度下降而上升,进入加热室上部释放出二次蒸汽。而后在直径较大,加热程度较低的中央循环管中回流到加热室下方,形成自然循环。二次蒸汽在蒸发室上部进一步与物料分离后与顶部排出。

强制式循环蒸发器 料液经循环泵进入加热器的列管内被管间蒸汽加热,然后进入分离室使二次蒸汽逸出而与料液分离,分离出的二次蒸汽从分离室顶部排除,而料液由分离室底部重新上行流动主要依赖于循环泵,进入下一循环过程。料液在加热列管内的上行流速主要依赖与循环泵的泵送作用强制完成。

料液流速大,可达3~4M/S,受热、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适宜粘度较大的料液。

升膜式蒸发器料液自加热器体的底部进入管内,由管束间的加热蒸汽通过管壁加热,在加热管内由下而上运动,形成液柱状自然对流;当温度升高至沸腾温度时,料液中的部分水分开始汽化,产生蒸汽气泡,并在料液内部上浮。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逐渐增多而聚集成大气泡,料液在重力作用下沿气泡边缘向下滑流。当气泡增大至形成柱状时,液流层被隔断,液体形成分布于管壁的管形液膜。液膜在管内高速上升时受热蒸发逐渐被浓缩。最后连同气流离开液管进入分离室。浓缩液以较高速度进入分离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第二蒸汽分离。单程操作,浓缩液直接从分离室底部放出;连续操作时其进入加热体底继续浓缩。

降膜式蒸发器料液由加热器顶部加入,料液在重力作用下经料液分布器进入加热管,然后沿管壁成液膜状向下流动,由于向下加速,克服加速压力比升膜式小,沸点升高也小,加热蒸汽与料液温差大,所以传热效果好,料液很快沸腾汽化。混合的汽液进入蒸发分离室进行分离,二次蒸汽由分离室顶部排出,浓缩液由底部排出。

多效真空浓缩系统料液于蒸汽流动方向相同,因蒸发器内压力依次递减,各效间依靠压差供料,可避免使用输送泵及其带来的污染,泄漏与泵的清洗等问题。料液也依次递减,出料温度低,能量利用合理,料液浓度递增,与温度递减造成了液粘度逐渐升高,末效传热蒸发困难,往往需要较大的末效传热面积。优点:节约能源,多于蒸汽可以做地热能源使用缺点:设备多,制造费用;,严格按照工艺操作;平衡操作,流水作业。

料液特性对于浓缩设备选择的影响。

①结垢性。选用料液在加热表面流速较大的浓缩设备。②热敏性。采用保持时间短、蒸发温度低的浓缩设备。

③结晶性。选择带搅拌器的或强制循环的蒸发器,用外力使结晶保持悬浮状态。④发泡性。采用流速较大的蒸发器。⑤黏滞性。选用强制对流或成膜型的浓缩设备。⑥腐蚀性。应选用防腐蚀材料制成的设备或是结构上采用更换方便的形式,使受到腐蚀的构件更易于更换。

蒸发面积计算

Q=SoKo∆Tm∆Tm=Ts-T1(Ts加热蒸汽的,T1料液的)Ko总传热系数

受热面积:内表面积π∆h

萃取

根据不容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得到部分的或全部分离的过程,在混合物中被萃取的物质被称为溶质。

过程步骤:①原料液F与溶剂充分接触,使一相扩散于另一相中,以利于两相间传质。②萃取相E和萃余相R进行澄清分离。③从两相分别回收溶剂得到产品,回收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萃取相E除去溶剂后的产物称为萃取物E’,萃余相除去溶剂后产物称为萃余物R’。

①错流萃取法优点:浓度差大 缺点:用溶剂量大,给分离带来困难

②逆流萃取法优点:溶剂用量少,溶剂分离容易,生产成本最低。

③双溶剂萃取法

④回流萃取法

单级浸提罐单级浸提罐为一开口容器,下部安装假底以支撑固体物料,溶剂从上面均匀喷淋于物料上,通过床层渗滤而下,穿过假底从下部排出。物料浸提有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溶剂多为挥发性的,且卫生要求高,故单级浸提罐常做成密闭式。带溶剂循环系统的单级浸提器必须有加热装置,并带有溶剂回收和再循环系统。当物料填装较多时,常会有受压结块的现象发生,致使溶剂流通不畅,故有时在罐内再另加装多空结构夹层以免阻塞。

固体浸提过程三个步骤:1)、溶剂侵润进入固体内,溶质溶解

2)、溶解的溶质从固体内部流体中扩散达到固体表面

3)、溶质继续从固体表面通过液膜扩散而到达外部溶剂的主体中

影响浸提速度的因素: 可浸提物质的含量原料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传质速率,应在一定适宜范围内)温度溶剂

超临界萃取

①临界温度(Tc)是指在任何高压下均不能使该物质液化的最低温度。

临界压力(Pc)与临界温度点相对应的压力称临界压力。

②超临界流体特点超临界萃取原理:超临界流体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气体和一般液体的独特的性质,超临界气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这是他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萃取能力;粘度和扩散系数与气体相近似,这是他具有非常好的传质性能;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超临界区域内,压力稍有变化,即引起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发生很大变化,另外,压力变化即引起超临界流体的相态变化,从而有利于溶质合萃取剂的分离。

③超临界萃取优点: 同时具有精馏和液相萃取的特点,即在萃取过程中,由于被分离物之间的挥发度差异和他们分子间亲和力的不同,这两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而产生相际分离效果。最突出优点是他的萃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而流体的密度很容易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容积回收方法简单,并且大大节省能源。

控温萃取流程:是控制系统的温度,达到理想萃取和分离的流程。超临界萃取是在溶质溶解度为最大时的温度下进行,然后通过热交换器使萃取液冷却,将温度调节至溶质在超临界相中的溶解度为最小。这样,溶质就可以在分离器中加以收集,溶剂经再压缩进入萃取器循环使用。

控压萃取流程:通过控制系统的压力分离。超临界萃取是在溶质溶解度为最大的压力下进行,随后经减压阀降压,将压力调节至溶质在超临界相中的溶解度为最小。溶质可在分离器中分散收集,溶剂也经再压缩循环使用或者直接排放。

离心机

分离因数:定义为无聊所受的离心力与重力之比值,等于离心加速度于重力加速度之比值。Fr=RW2/g(Fr分离因数R转鼓半径W转鼓回转角速度g重力加速度)

普通离心机 Fr<3000,分离颗粒不大的悬浮液和物料的脱水。

高速离心机 3000

超高速离心机 Fr>5000 分离极不易分离的超细微细粒的悬浮系统和高分子胶悬浮液

旋风分离器,对称离心式分离器原理:物料及空气两相流由上部进气口沿切向进入,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桶壁,摩擦而逐渐失去速度,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做螺旋运动,最后滑落倒圆锥桶下部出口,螺旋向下运动的气流在到达锥形底部后,沿分离器的轴心转而向上,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从分离器上部出口排出。分离效率:对于某粒径能够分离的颗粒质量占实际含有的颗粒质量的百分比。分离性能系数:S=S/G=V2/gr 进入分离器的物料受离心力F和重力G作用,S越大,分离效率越高。

卧螺式离心机的特点:①分离操作连续进行,分离效果好,操作费用低②对物料的适应性强③易于实现密闭,可以在加压低温下操作④分离因数高,单机生产能力大⑤分离因数及转鼓长径等范围大,转鼓液池深度可调,应用范围广。⑥沉渣含液量较高(80~85%以上),设备复杂,造价高

过滤

定义:是以某种多孔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使连续相流体通过介质的孔道时截留分散向颗粒,从而实现分离的操作。过程:过滤---洗涤---干燥---卸料

过滤介质:用于促使滤饼的形成并为滤饼的支撑物,a、多孔性b、有足够的机械强度c、具有适当的表面特性,能加快卸除滤饼速度。d、无毒无害,不粘附

常用过滤介质:硅藻土,活性炭、石棉、锯屑等

真空转鼓过滤机原理:另一种连续真空过滤设备。过滤一次脱水洗涤卸料滤布再生等操作工序,同时在转鼓的不同部位进行,转鼓没转一周,完成一个操作循环,圆通外表面为多孔筛板,转股外覆盖滤布,圆通内部被经向肋板分割成若干个扇形隔室,运转时,隔室内为真空状态。滤液经滤布进入隔室内,后经分配头及与之相连的接管排向滤液槽,Ⅱ区内,扇形格刚好离开液面,里面仍为真空状态,使滤饼中残留滤液被吸尽,与Ⅰ区滤液一并排向滤液槽。Ⅲ区有喷水管喷洗涤水于滤饼上,扇形隔内为低空状态,将析出液吸入通向洗液槽。IV区滤饼借格室内的减压进行残留液吸干,洗出液排入洗液槽。V区内格室于压缩空气相通,将吸干的滤饼吹松,同时被伸向过滤表面的刮刀所剥落,VI区用压缩空气吹走残留的滤饼。

提高过滤效率的措施

① 对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悬浮液采用沉降、离心分离等手段进行预分离。

② 对黏度高的液体可采取加热或向其中加入酶、酸、碱的方法,破坏、分解胶体物质以降低黏度减小过滤阻力。③ 过滤前在过滤介质表面预涂助滤剂。

压榨机械

压榨:通过压缩力将液相从液固两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单元操作。

出汁率:压榨机性能指标之一

出汁率=(榨出的汁液量/被压榨的物料量)*100%

压榨作用方式平面压榨 螺旋压榨轮辊压榨

物料分离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3

【关键词】食品机械与设备 教学 多媒体 实践

【中图分类号】TS2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46-01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内容繁多,涵盖了食品工业方方面面的机械设备,并涉及机构原理与性能、选择与维护,是一门系列式、集成式的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与实际生产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同时,该门课程基础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不易掌握,很难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师备课容量极大,课时又少(48课时),在如此短的课时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非常困难。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努力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便之与时代同步,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才能得到学生的满意[1]。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食品机械与设备》 课程的特点

《食品機械与设备》与《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等课程密切相关,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在以后从事实际工作中选用各种先进的食品加工机械和进行技术革新打下必要的基础。《食品机械与设备》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课程既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又需要生动的直观性,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对缺乏机械感性认识的食品专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任课教师应从课程的特点出发,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解决教与学所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 2、《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改革

由于《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好是学生尽可能接触设备的实体,由于我院是以工艺教学为主,学生对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学得很少,机械基础薄弱,学生在学习中只能靠教材中的结构图来想象机械设备的结构,这给教与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学生听课吃力,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学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购入了部分教学模型,增加了课堂讲授的实效,另一方面,就只有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1 课程授课内容的调整

由于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加工性能各不相同,使得食品机械具有结构复杂、类别繁多(目前全世界有食品机械3000多种,我国有食品机械28类,约1800多种)、定型设备少,这就使“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授课内容多,因时间关系不可能全面讲授。目前,我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中以讲授食品原料的初级加工机械为主,精、深加工机械为辅,按单元操作划分章节,授课中以设备共性内容为主,个性内容为辅进行讲述,重点讲授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主要结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和选择等内容,这也是现在教科书普遍采用的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虽然条理清除,但综合应用性不强[2]。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新的教学方案中增加了两次探讨课,让学生就所学过的现有食品机械为依据,以某种食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主线,探讨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采用的生产机械、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学习食品机械课程的兴趣。

2.2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利用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实验心理学家Treichre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中,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1.5%来源于触觉。可见,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大得多。因此,《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正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的信息传授给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讲好课的关键,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3],正好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趣味性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精简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引入大量的有关设备的动画、视频、仿真图像、实物图片等素材[4],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即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深入浅出的讲解,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注意听课,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在讲解碟片式离心机时,先将离心机的实物照片给学生看,由此告诉学生主要组成部件,然后通过结构图详细讲解其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再通过动画演示,形象的反映出离心机运动的工作原理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最后作归纳总结。通过以上的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学生对教学内容也更容易理解,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2.3 结合机械与设备使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专业课教师要多下基层,“食品机械与设备”课教师更应如此。自从承担《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笔者每年都要到工厂去,并带领学生到不同的食品加工厂参观学习,同时邀请相关的技术人进行生产技术装备的讲解[5]。这不仅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习,同时调查企业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这种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食品机械设备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教学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市场经济下食品工业的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伴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出现的,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剑,艾志录,李梦琴等.《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现代食品科技,2006,3:208-210,213.

[2] 张军合,高海燕.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西部科技,2010,14:63-64.

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探究 篇4

调查显示, 所有导致机械加工设备出现故障的因素中, 缺乏定期维护和保养占到了80%, 操作不当占11%, 其他因素占9%。因此,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树立责任意识,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定期开展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一、当前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主观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 许多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存在“重使用、轻维护”的观念, 只有等到加工设备出现大的故障, 影响到加工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进行故障维修。

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会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 增加残次产品的生产概率;另一方面, 许多机械加工设备如果在高速运转时出现故障问题, 还极有可能给设备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

除此之外,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工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油污以及其他杂质, 这些杂质如果不能及时清理, 不仅影响设备工作台的美观程度, 而且还极易造成设备腐蚀。

(二) 客观方面的问题

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内部结构也更加复杂, 客观上来说增加了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难度。

首先, 即便是同一型号的机械设备, 由于使用时间、保养周期、工作强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化影响, 导致其内部零部件的老化、磨损程度不一, 表现出来的故障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这就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如果设备操作人员盲目开展维护与保养工作, 不仅起不到针对性的效果, 而且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其次, 目前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检测, 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工完成, 对于现代化检测设备的应用不够充分, 虽然能够提高维护效率, 节省保养成本, 但是对于设备内部的潜在故障隐患, 则很难及时排查, 增加了后期出现故障的概率。

二、开展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是指设备在未达到有限磨损或出现故障之前, 所实施的一种预防性的技术保障工作。理论上来说, 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如期开展, 以便于能够及时检测出机械加工设备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首先,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机械加工设备中活动零件的磨损率会逐步上升, 通过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 可以保证机械加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其次, 机械加工设备使用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铁屑、杂质, 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或加工质量。例如某薄膜生产公司, 由于没有进行设备养护, 导致模具内堆积大量杂质, 后期生产线上制造出大量不合格的薄膜材料, 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定期进行加工设备的维护保养, 还间接维护了企业经济效益。

最后, 从工作成本上来看, 虽然日常的维护保养次数较多, 但是每次工作成本极低。反之, 机械加工设备出现故障后的大修, 则需要花费加多的资金。因此,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 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花费。

三、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与保养措施

(一) 保证维护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上文中提到, 一些大型机械加工设备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要想保证维护与保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维护与保养措施, 既要保证机械加工设备正常运转, 又要保证维护成本最低。

现阶段较为常用的维护与保养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针对设备内部零部件的维护与保养, 可以通过镀膜方式, 在零件表面镀一层金属薄膜, 一方面能够保证零部件免受油渍、水分的腐蚀, 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第二种是进行零件换位, 平衡磨损。在机械加工设备中, 诸如多头铣、八面镗等零件, 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不均衡受损。我们可以通过零件位置互换的方式, 将为磨损的部分更换到容易出现磨损的位置, 这样可以实现零件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二) 定期开展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

一般来说, 企业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条例, 对设备的养护周期作了明确说明。除了需要严格执行条例规定外, 设备人员还应当在每天的工作结束后, 及时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高负荷运转的机械加工设备, 工作台或是设备夹缝中会留有许多加工下脚料, 这些杂物的存在是引发设备故障的巨大威胁。

例如, 一些大体积毛坯材料可能会掉入机床工作台, 导致正常的机床加工受到影响, 损坏待加工工件。因此, 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每天下班之前, 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降低后期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

(三) 注重加强加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在进行加工机械工作中, 要留意机械设备运行声音, 如果当机械设备发出尖刺的声音或者当某一个执行元件在没有进行负荷的状态下出现缓慢的动作, 并且伴有不适的声音时, 应该马上停机进行检修。在加工机械设备作业时, 应避免机械设备的不合理搬运, 或者超负荷的作业, 因为会促使机械事故频繁发生, 导致设备的结构零部件早期出现断裂和磨损, 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当中, 应避免设备受到不明物体的撞击, 特别是设备的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如果发生了该类情况, 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防止这些关键部位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摘要:对于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机械加工设备来说, 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零件老化、磨损等问题, 如果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分析问题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就会导致问题的扩大化和严重化, 轻则影响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转, 严重情况下还会给设备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后强调了开展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最后从实际出发, 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存在问题,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熊福源, 包文霞.利用GB5226.1—2008实施针对进口机械加工设备快速检测的方法和要点[J].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3 (07) :164-165.

[2]康兴龙, 郝国振.“三步走”教学法在高职“机械加工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6) :131-133.

食品机械与设备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本周我们开始了有关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实习。通过对食品机械实体的具体深入观察以及到校外其他企业的实地参观,我们能够更加形象具体的了解平时在课本里所学的食品机械设备是如何被加工生产出来的,以及是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使用的。

二.实习时间

2011年11月21-25日

三.实习地点

学校逸夫科技实验楼食品工艺实验室,南京轻工机械集团,安徽合肥中辰集团

食品工艺实验室里面主要是一些平时课本里的一些机械的实体,比如:和面机,打蛋机,压面,切面机,面包切片机,高压均质机,胶体磨,打浆机,混合机,真空包装机,压片机,板框式过滤机,高压灭菌锅,远红外烤箱,醒发箱,真空冷冻干燥机,超临界萃取装置等

(一)校内实习部分:食品工艺实验室 周一上午,我们到学校逸夫楼三楼的食品工艺实验室参观了有关食品制作工艺的相关设备。对于一些之前我们只能从课本上得知模糊概念的机械,现在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它们的内外部构造,可以知道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高压均质机

工作原理,主要可理解为物料在高压作用下通过非常狭窄的间隙(一般小于0.1mm),造成高流速(150—200m/s),使物料受到强大的剪切力,同时,由于物料中微粒同机件发生高速撞击以及液料流通在通过均质阀时产生的漩涡作用,使微粒碎裂,从而达到均质目的。有关其工作过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了剪切学说,撞击学说和空穴学说。在食品工业中,广泛采用的高压均质机是以三柱塞往复泵作为主体,并在泵的排出管路中安装双级均质阀头。高压均质机的主要结构由三柱塞往复泵,均质阀,传动机构及壳体等组成(如图所示)。三柱塞往复泵就是一个高压泵,里面配有两个活阀,通过改变腔内压力使活阀交替地自动开启或关闭,来完成吸入排出料液的功能。均质阀一般可分为两级,第一级为高压流体,其压力高达20—25Mpa,主要作用是使液滴均匀分散。通过第一级后流体压力下降,第二级的主要作用是使液滴分散,分子更加均匀。均质阀可以通过调整弹簧对阀芯的压力来达到调节流体压力的目的六.实习总结与体会

本周的实习主要是参观与食品机械与设备相关的实验室和集团,通过对实体机械的观察以及到具体企业的参观,我们对以前书本上学的原理知识有了更为形象的理解。一些以前很是模糊的概念在经过观察后恍然大悟。这次实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在短暂的实习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很多知识必须运用于实践后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同时也才能进一步促进原有理论的更新完善。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从实习中越来越体会到实践对于工科生的重要性。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基础;保养;更新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市场激烈的竞争影响,机械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企业要想在生产中发挥机械设备的最佳经济效益,必须要处理好设备管理同生产的相互矛盾,以保证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加强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

1.提高认识,健全规章制度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使大家认识到,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进行高效、低耗、优质、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必须提高员工的设备意识。各级领导成员要坚持把设备管理工作摆在议事日程上。

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协调人与设备关系的保证。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并严格执行,使设备管理工作有据可依,逐步实现用科学管理设备的轨道上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尽管目前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但已经起到了不少作用。几十年来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管理经验,如设备“一、二级保养,三级管理”和“专管成线”等,可惜在市场经济的蔓延影响下,至今未完全恢复起来。有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却没有认真执行,检查流于形式。有的出了机械事故处理不严肃,不坚持“三不放过”原则,而是采取老好人态度。所以企业应建立起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日常维修保养规程;设备润滑管理规程;设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制度;设备事故分析制度等。

2.适用ISO标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系

积极采用ISO标准。1、领导作用。牢固树立设备是企业第一生命的思想。企业领导要重视设备管理,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同时要提出目标,落实职责,提供资源、参与检查、实施改进。2、设备的采购、配件方面,要注重加强合格供应方的管理,选择质优价廉、信守合同者为供货方,并对设备进行鉴定,以有效保证设备及配件质量,降低成本,确保达到使用满意的要求。3、必须把设备信息及各种原始记录,如设备运行记录,故障维修记录,设备检修记录,主要生产设备技术状况卡,保养计划,备件来源等,进行及时分析整理,反馈处理,制定措施,指导设备检修和故障分析,从而控制设备的管理。4、设备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到现场了解情况,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分析责任,作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以教育广大员工,使大家增加责任心,以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3.认真保养,文明生产

正确使用与精心维护是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定要防止那种重生产轻保养,只顾眼前生产效率而不顾设备技术性能的倾向,一种拼设备求高速度和高效益的错误行为。不能总等到最后问题总爆发,破坏了正常生产秩序,才引起重视。1、保养有计划。根据设备工作周期,制定日常保养,一、二级保养计划。保养必须彻底,不能敷衍了事。保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寿命。2、制定定期检修制度。应该从预防角度出发,对设备的问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设备发生故障前,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认真加强检验,日常点检,加油调整,定期更换零部件等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3、发现问题应及时停机维修。当设备发生异常后,应立即进行停机维修,不能再继续生产,以免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维修困难,甚至报废。应该加强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密切配合,贯彻以维修保养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4、文明生产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有的企业在新购进机械设备时,不指定专人操作,就算有专人操作,也不组织员工操作培训,有了新设备,不愿用旧设备,直接在新设备上粗加工毛坯零件,盲目蛮干,不考虑设备允许条件,任意超强、超压、超负荷运行,直接导致设备急剧磨损,精度迅速下降,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文明生产不仅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员工的素质。我国现有中小型老企业大部分是老、旧设备,在近期内不可能全部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必须搞好文明生产,尽量发挥老设备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采用新技术,自主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搞好设备的技术改造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目前企业的机械设备多是六、七十年代产品,有许多不能适用现代化生产需要,必须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工作性质,因地制宜地逐步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更要淘汰一些老、旧、杂设备,提高设备的技术能力。如目前一些液压设备,以前都是采用铜管,易爆,制作工艺复杂,返修频率高,维修困难,完全可以改用现在市场上的耐高压胶管,大大降低返修率,减少维修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再如,这几年我们企业在泥浆泵泵体及泵头的加工工艺要求,利用一些旧设备和先驱技术,设计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三轴孔同时加工专机设备,这些设备使用起来即简单、安全、可靠,维修起来又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旧设备的使用率及整体生产装备水平,使老设备焕发了新的生机。

5.加强员工业务培训

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办法,关键是人。因此,要把员工的培训放在首位,应对主管设备的领导、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有计划、按时分批地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系统地学习设备科学管理知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去指导实践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先进科学管理水平。通过学习,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学会设备维修保养技术,努力达到“四懂四会”。维修人员要学会准确、快速地排除故障,消灭隐患,当好设备的“保姆”。管理人员能根据本企业实际,切实抓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7

1 加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重要意义

加工机械设备需要长时间的运转, 对自身零部件的磨损十分的严重, 如果不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停止运转, 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 来要想保证机械设备能够稳定长久的运转, 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一定要保证维护手段是科学合理的, 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

(1) 有助于产品加工工期如期完成。企业和工厂在加工产品的时候, 都是有数量和工期要求的。如果加工机械设备经常出现问题, 不仅导致加工产品的质量不合格, 也会导致工期延长, 这样就会让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而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有助于加快机械生产的速度, 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重要的是, 可以如期完成对产品的加工。

(2) 有助于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企业是为了加快生产产品的速度和质量, 才使用加工机械设备的。但是机械设备需要花费资金进行维护和保养, 所以, 只有使用机械设备, 并且保证机械设备稳定持久的运转, 才能在生产工期时间内, 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从而在时间和资金上都有效的降低,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 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

2 加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加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工厂和企业对与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到位, 所以导致没有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导致机械设备年久失修, 没有使用到规定的年限。而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是需要有制度维护的, 但是我国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制度落实不到位, 没有专人对机械保养进行管理, 所以导致最后机械不能在使用, 让企业新换一台机械, 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2) 加工机械设备的保养措施不完全。机械设备制度落实不到位, 导致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能及时进行。而且由于不重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 所以机械维修和养护人员对保养措施也不够了解, 因此, 保养措施不完全, 也导致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 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让机械的运转出现问题, 进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成本增加, 减少了经济的收入。这都是加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措施不全面导致的。

(3) 加工机械设备的更新不及时。机械设备是有使用年限要求的, 同时对加些设备的圆转情况以及零部件的要求也十分的高。因此, 当长久的不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的时候, 机械设备就会老化, 长时间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停止运转, 而最终报废。而不能及时更新机械设备, 就会影响企业生产产品的效率, 并且延长了加工的工期, 从而导致经济成本的增加。而老化的机械不进行维护, 还违规使用, 还会出现危险, 所以一定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

3 加强加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1) 采用科学合理的维护方法。机械设备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 每一个部分的维护手段和方法都是不同的, 使用时期的长短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采用合理的维护手段, 才能保证机械设备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的被发现, 进行维修, 并且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主要的方法可以采用通过刷镀的方法来对零部件进行维护与保养, 或者是通过零件换位的方法进行修复。

(2)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机械设备每一个部分的零件都是有使用期限的, 如果长时间使用不进行保养, 就会导致磨损严重, 最终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从而导致产品生产期限被延长, 并且也不能有效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所以, 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让机械设备能够使用的时间更长, 并且能够保证机械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 同时可以减少由于机械磨损过度而导致报废的情况出现。

(3) 注重加强加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 会出现磨损, 所以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 保证质量, 一定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工作。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 零部件的声音有异常的时候, 一定要停下来, 对机械进行检查。尤其是使用频率大的零部件, 更要检查仔细, 并且进行保养和维护。所以, 一定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4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是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有效手段, 所以, 想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同样, 工作效率高, 能够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机械设备, 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所以, 企业一定要把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日常化, 细致化, 并且要保证维护和保养的手段是科学合理的, 能够及时准确的为机械设备进行维修, 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的运转, 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

摘要:机械设备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 所以每一个部分, 每一个零件都需要保养, 才能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运转。如果机械设备使用时间长, 却又不及时保养, 就会导致机械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就需要延缓工期, 导致经济成本的增加。而且, 要定时对机械进行维护, 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机械的问题, 减少因为机械出现问题而影响生产效率的事情发生。所以, 采用科学的、合理的维护和保养技术, 能够有效的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 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加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技术,意义,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邵拓.浅谈加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10) :164-167.

[2]陈荣.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技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 2015 (02) :215-216.

[3]刘东.浅谈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要点[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01) :147-148.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8

一、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形势发展

1. 改革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的发展

从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上看,目前各高校都满足整体性原则,都注重与有关课程关联性原则。其相关课程一般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等,课程还遵循层次性原则,注重课程先开与后开,而课程的关联性与层次性和高校专业发展侧重点密切相关,有些高校安排在第七学期,在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等课程之后开设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考虑到食品工艺学等要通过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操作才能完成指定的任务,且食品学科发展向营养与功能方向侧重,所以课程从第六学期移至第五学期,作为食品工艺学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取消了前修课程机械制图等,从而更加适应学科的发展,但给食品机械的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2. 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形势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其更新和扩展,对已过时的内容,在编写讲义与制作P P T时就坚决删除,并及时补充相关历史发展和动态,如删除磨浆机相关的内容,增加拿破仑与食品相关的小故事,增加各种干燥方法的对比分析与目前新干燥方法与设备的研究趋势,增加红外、X射线在食品机械方面的应用,增加新杀菌方法的研究,增加实验课课时比例,增加学生查询专利与新设备相关的实习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由于取消了前修课程,学生普遍对设备图的理解存在较多困难,所以课程增加电工学和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如介绍单相电与三相电的区别,如何改变三相电机的转向,增加齿轮、带轮传动的特点,齿轮传动比的概念、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凸轮的作用,四杆机构的作用,增加剖视图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对授课内容便于理解且掌握更加充分。

3. 组织教学内容,合理篇章结构

教学内容注重逻辑性。对设备的讲解以生产工艺为主线,如以果汁饮料生产线使用到的设备为线,对其进行展开讲授时,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便于从上一部分内容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使学生思路清晰,易于掌握。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把基本的、重要的、困难的知识点讲述清楚,让学生掌握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其重点的讲述要简明扼要,易于掌握。如对汁渣分离原理、缝隙调整的方法、螺距的变化等在各种设备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课堂讲授与实验内容在时间上尽量同步,从而解决上课设备较抽象而不易掌握其内容的难题。进行实践前要求学生对有关设备的内容进行复习,使理论与实践联系更紧密。

二、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1. 传授学习方法,便于知识记忆

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教学思路要相一致,先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然后思考与记忆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再考虑实现这一功能时主要部件应有的特点,从而构建合理知识框架结构。

进行课前与课后的复习,课间休息时用3分钟复习上次课的主要内容与本次课介绍设备的名称,课后一般要复习7~15分钟,记忆大框架与部件特点,理解所学设备在工艺路线中操作时对应的位置。

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不理解之处在课间与课刚结束时及时提问,如果时间不够,课后去办公室或找同学及时理解清楚,有问题决不拖延。

2. 强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着力做好“开课”和“结课”。教师用渊博的知识、生动的实例,向同学们讲述食品机械在食品工业的地位,其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及在今后的学习、毕业设计及工作中的作用,用这种方式诱导学生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这门课的意向、愿望,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上课前对上次课程内容进行提问,督促学生复习,下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有总体的认识,并加强记忆。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互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讲授设备的作用后让学生思考此设备应有哪些部件才能实现其功能,讲授完毕让学生思考与相关设备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如讲螺旋式榨汁机时让学生与绞肉机进行对比分析。实行教学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同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地去思考和回答。在课后要了解学生学习课程状况,有没有理解清楚,顺便也可以了解一些学生学业、生活、今后的设想等其它一些内容。

3. 多种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教学内容中的计算与推导,如转速推导等,采用板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加深理解。对于其余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录像与动态模拟演示和现场实物讲解相结合。对于设备结构组成较复杂,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较难表述清楚时,用交互式三维动画进行模拟表达,直观生动且易于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可以获得其他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对于实验室有的设备,进行现场实物讲解,使学生更直接地掌握课程内容,形成结构整体概念。

教学和自学与讨论结合。对于重点与难点,采用教与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其他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做思考题等来完成,自学效果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予以检查。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学生平时对各类食品机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知识,使该课程的学习面临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与实习两个环节。实验课主要在校内进行,主要是组织学生拆装与操作实验室的一些机械设备,实习在校内与校外同时进行,校内部分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通过观看食品机械相关光盘了解各种食品机械;通过各食品机械相关网站了解食品机械行业状况及各种食品机械;通过对有关设备查询资料与观看说明书及讨论掌握实验时没有用到的设备。校外部分主要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通过对食品加工机械厂的实习,使学生对食品机械有更深入地理解,同时对现有的食品机械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对食品机械设计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等大公司的实习,使学生对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液体装料机、封罐机和包装机等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参加食品机械相关展览,了解目前发展趋势及各种新型食品机械与设备,从而开扩视野;通过对相关设备或生产线的操作,掌握生产线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通过以上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加强。

四、今后的设想

今后的工作如下:第一是进一步完善课件内容,只要出现新型食品机械方面的设备,能加时尽量加入,完善食品机械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第二是增加三维可交互动画的数量,使相关的设备都能体现。第三是进一步设法加强学生在实验室时的实验效果。第四是实习以参观与听取讲解为主朝动手为主方向发展。

摘要:从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内容的调整,组织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进,实践教学的加强,能力培养的注重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食品机械,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剑,艾志录,李梦琴,等.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食品科技,2006,3

[2]李冲伟,李宏涛,张军,等.“食品机械与设备”三位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9

一、 煤矿所用机械设备

由于生产工艺复杂, 导致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产品种类也非常多、功能各不相同, 所用生产机械设备更是复杂多样。在煤矿机械产品中, 从使用用途来看, 一般分为运输、提升、采掘、粉碎、洗选、筛分和干燥七大类, 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是一种液压动力装置, 它是利用液体压力产生支撑力并且实现自动移设来进行顶板管理和支护的。它是一种综合机械化采煤非常重要的配套设备。液压支架主要应用于水平面小于或等于10度的小角度倾斜厚煤层, 且沿底板一次性放顶煤采全高而来开采的一种长壁综采工作面。也可以应用于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的放顶煤工作面。

2.井架

井架是矿井提升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矿井地面的主要建筑物和最高建筑物。井架主要是用来承受全部提升载荷和支撑天轮, 卸载曲轨和固定罐道, 架设普通容器的停放机械装置。

二、煤矿液压支架的改造

设备改造的目的一般是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 而设备的原有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对设备的构件进行改造, 从而达到生产需要的目的。

1.液压支架的实用改造

煤碳生产进程中, 各种大功率的先进采煤机、各种规格的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等先进设备获得了广泛使用。但是设备使用的效果如何, 除了它本身的设计技术之外, 还与加工过程的精细程度有很大关系, 设备设计再好, 加工精细化不够, 都会严重影响其使用效能和使用寿命。在煤矿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 作为制修厂不仅要按照设计图纸认真加工, 还要在设备投入后能够及时跟踪, 发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便及时的进行反馈并改进。液压支架在投入使用后, 我们就获得了很多的意见反馈, 无论是液压密封还是加工精度, 都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保证对液压支架的使用效能, 我们在充分保证其设计原理的前提下, 应该对部分环节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 进而达到其功能需要。

液压支架的加工包括千斤顶配套、结构焊接、铸锻件加工和轴类四个部分。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首先对原来损坏的数控切割机要进行修复, 保证其切割性能, 因为用切割机进行下料, 不仅能减少工人划线、打磨、刀检的工作量, 还能够保证机加工余量的精度;经切割加工后的构件进行焊接作业时, 其焊接圆弧能够做得比较光滑而流畅, 外形比较美观, 焊接比较牢固。其次用数控车床取代普通车床对结构部件进行加工, 可以大幅度提高内部构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提高轴的表面光洁度, 经过这样加工的部件装配的千斤项, 基本均能达到技术要求;由于加工的光洁度高铰接孔与销轴类间的摩擦就会大幅减少, 之间摩擦减小后, 销轴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延长;摩擦力减小支架运动相对会比较灵活, 增强了安全可靠性;对退火炉进行扩建可以减少铸造件的退火周期, 使铸造件加工的短、平、快效果得以实现, 能够使铆焊件的组焊性能获得保证。

2.液压支架技术改造的目的

液压支架技术改造是为了满足矿井生产现场的需求, 并与市场需要达到同步。当前我们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 液压支架制造企业也不例外, 之家生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内在技术和外在质量, 满足客户的不同具体需求。例如:通过对数控切割机设备的修复和技术改造, 不仅能提高铆焊件的外观质量还能增进板件类的加工精度;通过对镗床的技术改造, 能够提高结构件铰接孔的尺寸精度减小摩擦力, 也使位置精度获得很大的提高;通过对数控车床的投入使用, 可以提高千斤顶内部件的加工精度, 使装配精度获得很大提高。通过这些技术改造能够增强液压支架的灵活可靠性, 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三、设备焊接工艺改造

1.煤炭机械设备的焊接工艺改造

兖矿东华地矿建设分公司机械制修厂根据蛇缠工艺要求对焊接工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特别是在减小焊接结构件变形的火焰矫正方面取得了不小进步。结构件焊接后都会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结构件变形, 变形矫正是所有焊接作业中的一个比较大的难题。结构件焊接变形的原因是焊接过程中物件受热不均, 产生局部应力变形。火焰矫正的工作原理也正是根据应力集中引起物件外形变化的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因此, 矫正的有效办法就是在找到应力集中点后采取何种加热方法使应力按要求进行释放的问题。经过细致的研究获得几种常见的变形矫正方法如下:

(1) 蜂窝加热俗称点状加热, 即火焰加热的位置是有规律排列的许多点。蜂窝加热一般是针对结构件的底板或顶板局部出现局部隆起的问题。

(2) 针对槽形结构局部出现向上弯曲的变形, 在矫正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在腹板的两侧向一个方向进行线状摆动, 其加热范围的宽度可视钢板的厚度或变形的大小来确定。其具体做法就是将火焰沿着一条直线方向进行摆动, 作一定的循环或者横向移动。

2.焊接工艺在特大型箱形井架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制修厂通过对焊接工艺如变形、焊接坡口和焊缝高低等的研究, 解决了箱型井架制造时变形造成焊接质量差的影响。通过对影响焊接变形和焊接坡口形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工艺试验, 总结制定出完善的工艺流程和合理的制造工艺, 能够完成高质量的箱形井架制作。例如, 我厂加工制作的兖矿集团杨村副井井架, L- A式箱型结构件, 每节长度均在10m左右, 高57.5 米, 重约1050t。而杨村主井井架高度是69m, 总重934t, 各平台梁为方箱结构, 随标高的上升, 井架承重也相应增加。

拥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机械化设备的综掘、综采工作面是现代化高效矿井的重要标志。这些设备的技术特征和科学的管理维护是顺利完成矿井各项生产经济指标的有力保证。作为制修厂我们必须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手段发现并及时解决综采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 使这些设备能充分发挥其潜能, 进而顺利完成矿井各项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佳.煤矿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科技管理研究[J].硅谷, 2012, (3) :108.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10

在各高职院校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中, “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是核心课程之一, 而“茶业机械与设备”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又能体现和推动现代茶产业发展。这2门课程在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中一般都有开设, 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而解决。本文拟就高职院校“茶叶加工技术”“茶业机械与设备”2门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1.1 “茶叶加工技术”的性质与任务

“茶叶加工技术”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高技术性、高实践性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在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中属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 能力结构中属专业核心能力部分之一, 对学生的就业方向起着指导性作用。“茶叶加工技术”课程主要面向茶叶加工岗位, 根据制茶原料的基本性状、制茶技术的外在条件与产品质量的转化规律, 讲授茶叶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加工方法及相关技术。要求学生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学会主要茶类的制造, 能独立指导和组织茶叶加工生产, 能总结和推广先进制茶技术;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茶叶加工实践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指导茶叶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 为实现茶业高产、优质、高效服务。因此, 本课程承担着培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提高茶叶加工技术的双重任务。

1.2 “茶业机械与设备”的性质与任务

“茶业机械与设备”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为学生学习“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该课程主要面向茶叶生产和茶叶加工岗位, 根据茶叶生产加工的特点与需求, 讲授茶园机械、茶叶初精制加工机械、小型茶叶加工厂的规划与设计、茶机的选型与配备等, 同时了解茶叶深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要求学生掌握主要茶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安装技术、操作规程以及茶厂的规划与设计等。因此, 本课程既可以为学生学习“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又可以指导现代茶叶的生产与加工。

2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涉茶专业一般均要开设上述2门课程, 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 学习任务重, 因此上述2门课程在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设置上的衔接不畅

根据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一般在第2至3学期开设“茶叶加工技术”课程, 重点介绍茶叶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 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而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 “茶业机械与设备”一般开设在第2至4学期, 主要介绍各类茶业机械尤其是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等,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一般情况下, 学生在掌握了主要茶叶加工机械的基础上, 再学习茶叶加工技术, 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因此, 从笔者所在院校涉茶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看, 上述2门课程的衔接尚需进一步梳理。

2.2 对授课教师素质要求高

作为高职院校, 上述2门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茶叶加工技术”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明确茶叶加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类茶叶加工的品质特征和加工工艺, 并能指导茶叶企业的生产与加工。而作为“茶业机械与设备”的教师, 不仅要懂得各种加工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设备用于茶叶的加工, 因此, 作为“茶叶加工技术”和“茶业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师, 既要懂得加工的知识, 又要熟悉茶业机械的内容, 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2.3 课程内容与生产脱节

在高职院校中, “茶叶加工技术”课程多使用安徽农学院主编的《制茶学》 (第二版, 1986年出版) , 授课内容更新较慢, 尤其是随着茶叶加工的机械化、清洁化、自动化与程序化程度越来越高, 出现了一些新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 一些授课内容已经远远滞后于现代茶叶加工的实际。“茶业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授课内容一般以浙江省农业大学主编的《茶叶机械》 (1994年出版) 为依据, 仍在讲授大量落后的、淘汰的设备, 而在现代茶业企业中出现的新机械、新设备尚未涉及, 与生产环节脱节现象严重。随着茶产业的发展, 茶叶加工技术、茶叶机械也在迅速的发展, 有些内容需要及时补充更新, 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具先进性。

2.4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 茶叶加工实训基地尚未完全建设好, 因此上述2门课程一般采用单纯的课堂讲授法,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在课堂讲授中, 教师容易照本宣科, 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会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 缺乏自主性, 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的内容,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观察分析的能力。

3 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上述2门课程尚需要进一步改革, 笔者就近年来从事上述2门课程的教学实际, 提出几点建议, 仅供参考。

3.1 科学融合课程内容

一般情况下, 各高职院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培养核心主要是茶叶的生产加工、品质管理、经营贸易、茶文化传播等, 其中茶叶的生产加工是核心中的核心, 因此, “茶叶加工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茶叶加工核心能力, 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而“茶业机械与设备”课程又为茶叶加工提供设备方面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因此, 应该明确的是, 上述2门课程将直接为培养学生的茶叶加工核心职业能力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二者不应严格的分开, 其教学内容应融为一体。

具体实施上, “茶业机械与设备”的内容应融入到“茶叶加工技术”课程中, 形成1门新的“现代茶叶加工技术”课程。“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 以各类茶业机械原理与操作为设备基础, 以各类茶叶加工工艺为理论基础, 讲授各类茶叶的加工技术, 同时介绍现代茶叶加工厂的规划与建设, 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例如, 在大宗绿茶加工中, 当介绍杀青工艺时, 其课程教学思路与流程为:杀青目的→杀青技术理论→杀青设备 (主要的设备类型、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使用维护) →杀青程度。组织新的教学内容, 就使2门课程在授课内容上衔接顺畅, 条理清楚, 学生学起来清晰明了, 更容易掌握茶叶加工、茶业机械与设备的教学内容。

3.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是实现实践教学改革设想的载体, 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目前, 众多高职院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都建立了综合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一般位于城市之中,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都是以基础课程实训、茶艺实训或简单的茶叶加工设备为主, 而成套的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在建设时, 需要鲜叶原料的支持, 需要较大的厂房面积, 以及设备价格较为昂贵等原因,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茶叶加工技术、茶业机械与设备仍以校外实训为主。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 但校内茶叶加工与加工机械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需要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 而校内茶叶加工机械实训基地的建设, 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效果, 学生可以在校内就掌握各种茶叶加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简单操作和设备维护等技能, 也可以直观的掌握茶叶加工中某些经验性参数, 在顶岗实习或工作时即可一步到位。同时,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对于教师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也具有积极意义。

3.3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在课堂中讲授, 实训在实训室里进行, 理论和实践是单独分开的。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因此需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3.1 采用多媒体授课

我国茶区广, 加工工艺复杂, 加工设备繁多, 有的工艺和设备只有在特定的茶区才可以看到。因此, 授课内容比较抽象、校内实训室又无法满足的, 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展示茶叶加工的视频、茶叶机械的图片, 对视频、对图讲解,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时充实课堂容量, 培养和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3.3.2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上述课程实践性较强, 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机械操作, 甚至没有机械基础。因此,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理论授课地点与实训地点合二为一, 即在实训室中开展理论授课。可以结合现场情况, 将理论性较强的、抽象不具体的内容和知识点, 转变为具体直观的内容, 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便于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3.3.3 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刻理解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机会, 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2]。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 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上述2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整合在一起, 在介绍茶叶制作工艺和加工技术的同时, 也介绍茶叶机械与设备的性能与操作维护;在讲解茶叶加工机械技术参数的时候, 也学习掌握茶叶加工关键参数的经验性。同时, 要强化校外实践教学环节, 以茶叶企业的生产加工为活动中心, 根据茶叶企业的设备和加工工艺, 掌握地区性的茶叶设备和加工工艺, 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手服务。

3.4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根本,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改观[3]。上述2门课程均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该门课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教师除了在教学主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学习先进的研究技术外, 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熟知当地茶业发展水平, 还要开展茶叶加工、茶业机械方面的前沿动态研究, 在教学上才能得心应手, 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 要引进长期在企业管理和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的茶叶加工经验的老技师、工程师, 作为学生技能培养的导师, 结合生产实际, 以利于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茶叶加工、茶业机械与设备方面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金心怡, 刘江平, 郝志龙.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复合型茶学人才[A].2007茶学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香港:国际华文出版社, 2007.80-81.

[2]陈义, 孙慕芳, 郭桂义.高职高专茶叶机械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7) :32-33.

浅析机械加工设备常见问题 篇11

[关键词]机械加工;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一、常见问题介绍应急措施

(一)采用适当合理的对刀方法刀具安装后,在执行加工程序前首先要进行对刀以确定起始点位置。而对刀常常是操作者颇感头疼的事(经济型数控无自测装置),费工费时,特别是多刀加工时,还需测刀补值。

1.点动对刀法 按住控制面板上点动键,将刀尖轻触被加工件表面(X和Z两个方向分两次进行点动),计数器清零,再退到需设定的初始位置(X、Z设计初值),再清零,得到该刀初始位置。依次确定每把刀的初始位置,经试加工后再调整到准确的设计位置(起始点)。这种方法无须任何辅具,随手就可操作,但时间较长,特别是每修磨一次刀具就必须重新调整一次。该方法适合于简单工序或初次安装调试。

2.采用对刀仪法 机床选配的对刀仪有采用自测装置,但操作复杂,仍须花费一定的准备时间。适合多刀测量时使用。

采用数控刀具 刀具安装经初次定位后,在经过一段时间切削后产生磨损而需要刃磨,普通刀具刃磨后重新安装时的刀尖位置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对刀。而数控刀具的特点是刀具制造精度高,刀片转位后重复定位精度在0.02mm 左右,大大减少了对刀时间:同时,刀片表面上涂有耐磨层(SiC、TiC等),使其耐用度大大提高(3~5倍),但成本较高。

(二)工艺设计加工存在问题

1.工序过于分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怕繁(指准备时间),编程简单、简化操作加工,使用一把刀加工易调整对刀、习惯于普通加工。这样就造成了产品质量(位置公差)不易保证,生产效率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工艺人员和操作者应全面熟悉数控加工知识,多进行尝试,以掌握相关知识,尽可能采用工序集中的方法进行加工,多用几次,自然会体现它的优势。采用工序集中后,单位加工时间增长,我们将两台设备面对面布置,实现了一人操作两台设备,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2.加工顺序不合理。有些操作者考虑到准备上的一些问题,常把加工顺序安排得极不合理。数控加工通常按一般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要求进行加工,如先粗后细(换刀),先里后外,合理选择切削参数等,这样,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

(三)机械设备故障的排除及维修

1.机械设备故障85%以上是由磨损产生的。解决零部件的磨损,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还需要操作人员的细心操作等。对于机械设备,一要尽可能减少零部件的磨损,预防故障的产生;二要灵活运用修理方法,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维修方法。户外机械设备维修,由于有配件、材料、吊装设备等的困难,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来尽快解除故障。

2.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机械设备的故障50%以上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由于机械设备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润滑可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间隙和适宜的工作温度,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内部,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减少机械故障。正确合理的润滑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使用润滑剂,根据机械结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润滑剂类别,按照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牌号。不可任意替代,更不可使用伪劣产品;二是要经常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

3.细心合理的操作机械。作为机械操作人员,启动机械前均应检查冷却液及机油是否够量,不足要及时补充后再启动机械。机械启动后要进入低速预热阶段,待冷却液及机油达到规定温度后,再开始工作,严禁低温下进行超负荷运转。操作人员在机械运行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温度表的数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再工作。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工作,保证机械处于较为平稳的负荷变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的大起大落,降低机械的磨损,减少故障的产生。

(四)维修方法

1.零件修理法:采用机械加工、焊接、研磨等方法快速修复损坏的零件。例如一台输送泵,料斗的搅拌轴因磨损严重突然不能工作,配件一时又难以买来。这种情况下,可将搅拌轴拆下,采用堆焊及车床加工的方法,迅速恢复机械的作业,同时也节省了资金;

2.零件换用或替代修理法。用完好备件替换已经损坏的配件,在大修及现场维修时均可采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材料,替代机械设备已经损坏的零部件。如用普通钢板制作的垫片代替缺损的垫圈,用塑料布代替水泵中密封的石棉绳等,可临时解决应急维修的需要;

3.零件弃置法。过已经产生故障的零部件,将管路或电路连接起來,快速恢复机械设备作业。

二、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一些问题,但只要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者集思广益,认真掌握有关数控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数控设备就能够很好地为企业发挥最大的效益。

机械设备是构成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会逐渐地被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设备的技术状态将会产生劣化,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降低,甚至整机丧失使用价值。保持现场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冬梅.机械设计基础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陈天河.浅谈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篇12

近年来,随着食品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大,新的食品加工设备不断涌现,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近几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压力的增大,这些都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与时代同步,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学生更满意。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单向灌输与被动接受相结合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起到了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试能力的作用,不利于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所以,有必要以注重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笔者本身就是个例子,刚接手这门课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注重详细地讲解教材的内容,但是不久就发现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学习,对所学内容不易理解,上课易疲劳,课堂教学效果差。笔者通过对该课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现已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前导课程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上课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机械设备的形象图。这要求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前导课程作理论基础。前导课程开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往这些课程开设的课时较少,学生空间想象力差,一部分同学看不懂设备结构图,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制图与设计能力,上课效果较差。现在课程体系改革增加了两门前导课的学时,并且每门课增加了两周的综合设计,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识图能力与制作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时,对设备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强。

1. 把教师的板书、现代化多媒体和机械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和程序性,协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艺术能提炼一堂课的精华,指出课程的重点和关键,显示出课程的结构和层次,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表情和肢体等语言。但是板书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无法始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现代化的多媒体利用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有效地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将计算机多媒体与其他板书、模型、语言等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协调运用,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精心演练,才能准备出一堂精彩的课堂内容。

2.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启发式教学,使课堂教学从单向传授变为双向共学的活动过程。

学生学习太被动,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一方面,学生习惯了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既不愿意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长期以来,学生对老师的精心讲授产生的依赖性,使得学习成为了一个十分被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课后小结不及时、不深入,加之课程学习太枯燥,使得学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整个学习的过程显得过于被动和死板。

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把所有的内容一览无遗地抄在黑板上,应该分出先后和主次,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同行。如讲解为什么胶体磨在使用时要通入冷却水?不通入水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定盘与动盘的区别在哪里,定盘与动盘之间的间隙如何改变,为什么,还是否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改变两个盘之间的间隙,如果让你来设计,在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你会怎么设计?在课堂上,大家积极思考,气氛活跃,勇跃发言,阐述自已的观点,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学到了许多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2]。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是否能够学习好某些内容,其关键是他们对这些内容是否感兴趣。作为教师,不但要准备好教学需要的内容,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 让学生明白课程的重要性。

在课程的绪论阶段,就可以给学生们讲解食品机械设备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强调食品机械设备的应用与先进程度是食品加工能否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键。讲述这些内容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例如,瑞典利乐公司生产的无菌灌装设备、日本佐竹公司开发的色选机与大米食味仪、国外公司开发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与反渗透盐装置等,让学生明白现代的食品加工机械已经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且新技术还在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食品机械之中,这样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让学生明白,学好“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学习食品工艺学的基础,就好比计算机的硬件一样,硬件处理数据的能力强,才能利用先进的软件,才能做出更有效的成果。这样,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使他们学习的目的与方向更明确。

2.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要使课程的学习有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兴趣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3]。(1)让学生有成功的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有成功感受可以增加人们的兴趣与继续学习的愿望。在课堂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对于“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准备上课内容,考虑如何去讲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2)多接触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好感。经验表明,学生如果喜欢某个老师,他们会对该老师上的课很感兴趣,会自觉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喜欢呢?就要平时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好教师,自然就会使他们对你的课感兴趣。(3)以幽默的语言与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哄堂大笑,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课堂效果得以加强。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听讲与思考。(4)满足好奇心理,激励主动探索。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在分类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提出一些看似与他本身无关问题,但实际上却与分类教学有紧密相连的关系。作为教师对这类问题不应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也不应避而不答,而应尽可能给以适当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去主动探究知识的奥秘。

三、加强与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些设备结构图不易理解,再加上很多同学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使该课程的学习面临很大困难,经常会使部分同学丧失信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关键的一点[4]。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计划,安排了一定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两个环节:校内实验课与校外生产实习。

1. 校内组织实验课。

实验课主要在校内进行,主要是组织学生观看校内实验室的一些常用设备,通过学生亲自观察、试验、拆装,让他们弄清楚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与操作注意事项等,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根据设备的特点,开设一些相关食品加工的小实验,使学生在实验后不但掌握了机械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且掌握了一些食品的加工工艺,一举两得。如在进行均质机工作原理的教学中,在实验室专门配置显微镜与粘度计,让学生亲自对比均质前后物料的大小变化和黏度变化,加深了对均质定义的理解。

2. 校外工厂进行认识实习。

由于实验室的机械设备较少,内容过于单一,单靠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实验是不够的,无法使学生对食品机械有更全面的理解,必须有到工厂一线的实习过程。按教学计划规定,实习时间通常为一周,在前些年都安排在学期的最后,这样学生实习实践时,往往和理论联系不上,效果不好。在近两年,“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课程实习应该安排在课程中间,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带领学生去工厂进行近距离的认识实习,为了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课程组的教师分开带学生,每个教师所带学生不超过15名,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靠近设备观察,都有机会与老师交流,可以动手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学生们的收获更大。

摘要:根据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发现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方面来阐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体会.

关键词: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陈雨海.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2]马海乐.食品机械与设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远辉.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种心理因素[J].云南教育,2002,(S1).

上一篇:三聚甲醛合成工艺下一篇:校企教育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