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教育联盟

2024-11-07

校企教育联盟(精选10篇)

校企教育联盟 篇1

11月21~22日,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交流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莱芜举行。作为联盟首届主席团成员单位的全国49所高职院校领导和49家知名合作企业代表、联盟专家组成员等参加了成立会议。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指出, 成立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 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 与会同志围绕“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这一主题,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育人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深入探讨了如何建立“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 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校企教育联盟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联盟的名称: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

第二条、本联盟介绍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为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自愿组建的开放式合作平台,旨在为联盟成员提供信息沟通、业务合作、资源共享、课题研究、双证教学、政策咨询等服务等资源共享活动。相关单位不论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均可志愿加入,是公益性和开放式非官方、非法人的合作组织。

联盟执行局为合作执行机构,负责计划制定、项目实施、活动组织、资金筹集以及对外联络工作;执行局下设联络处,承担日常活动与工作任务。

第三条、本联盟宗旨

发挥联盟与各企业、院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为企业和院校的服务能力,根据2011—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落实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实施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发展思路,加速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本着“合作、融入、共赢”的原则,将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搭建教育与产业合作平台,实施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合力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有效衔接,真正的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第二章、服务内容

第四条、本联盟主要服务内容

(一)通过联盟网站、论坛会议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与资源共享的信息经验交流;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校企合作项目信息,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通过资源整合互通有无,共同促进校企合作促进发展联盟的健康发展;

(二)反映成员单位的要求和意愿,维护成员单位的利益;入盟成员单位通过互相开放教育培训、生产研发、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就业(创业)岗位、社会市场等综合资源,并以优惠条件实现对方资源的共享;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对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技能大赛等方式,积极推动院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及更大领域的业务合作;

(三)入盟成员单位有权优先参加联盟组织的国家级职教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教学实力,共享研究成果;

(四)入盟院校可以通过联盟获得更多更优惠的行业培训认证资源,以更好的促进双证教学的开展;

(五)共同打造合作品牌,通过联盟平台,集聚教育与产业合作的综合优势,打造教产合作、校企一体的品牌项目,宣传典型案例;

(六)“百家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例会。由联盟执行局依据各成员单位提出的议题,组织其他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并通过联盟进行适时统一协调处置。此外,根据入盟成员的提议,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交流研讨活动;

(七)针对联盟个体单位,根据实际需求推出具体个性化服务。如:订单培养、代理招聘、顶岗实习、师资互换、人才交流等。

第三章、联盟组织机构

第五条、本联盟组织架构

(一)联盟组织整体架构: 联盟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由参与单位推选担任,并由推选单位决定任免;通过每年年会选举产生理事长。

通过“邀请”组织若干行业和社会知名认识担任“顾问委员会成员”。

(二)首届执行局负责人由发起人共同推荐产生。后期为理事长提名,当期参与选举的理事单位80%赞成票通过或当选,顾问委员享有同等投票权。

第六条、本联盟常设服务机构

常设机构为“执行局”下设若干联络处,以承担日常活动与工作任务。各联络处在执行局领导下参与各项工作,为联盟常设分支机构设立,设秘书长一名,成员若干负责日常事务。

联盟执行局及联络处职责:

1、拟定联盟章程、组织实施联盟工作计划,并负责联盟的宣传;

2、负责联盟会员间的联络工作,处理联盟的日常事务;

3、审核和接纳新会员,受理会员退出联盟的申请;

4、向联盟会员通报项目信息;

5、负责组织安排联盟会员的联谊活动;

6、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四章、本联盟会员管理

第七条 加入联盟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承认本联盟章程,有加入本联盟的意愿;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

(三)有意向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各类职业院校。

第八条 加入联盟的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执行局审议通过;

(三)本联盟发给会员证书及牌匾。

第九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联盟组织的各类活动;

(二)享有联盟服务的优先权;

(三)具有对联盟工作的批评、建议权与监督权;

(四)退会自由。

第十条 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联盟章程,维护联盟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有与同业交流知识、经验并共享资源的义务;

(三)按照联盟要求向联盟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四)从联盟获得的资讯情报有保密的义务。

第十一条 联盟成员享有权益

(一)免费或优先优惠获取联盟提供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和代理招聘服务;

(二)可以免费参与各项联盟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

(三)为联盟成员单位设计制作展示主页,在联盟专业频道长年保留。平台为联盟成员单位设计制作单位宣传专栏主页,全年免费使用成员单位信息库、行业人才招聘培训库、分类信息库、企业动态库等,同时链接成员单位网站;

(四)免费或优先优惠参加联盟参与主办、协办的其它业界大型活动。

第五章、加入本联盟事宜

第十二条 收费标准

(一)普通会员免费

(二)VIP会员每年交纳费用 元

第十三条 加入成员单位的程序

第一步:填写《联盟会员单位登记表》

《会员单位登记表》可以到联盟官网下载或索取。第二步:审批程序与时间

联盟执行局收到登记表和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后,由秘书处根据会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核,自收到登记表和全部有效证明资料之日起,10工作日内作出审批结果。

第三步:颁发证书

被批准为加入联盟单位,颁发《联盟会员单位证书》或《联盟VIP会员单位证书》以及特制牌匾。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章程经 年 月 日发起人会议表决通过生效。

中国校企联盟:搭建校企创意平台 篇3

《经济》:作为“因为有你”本届大赛的协办单位,中国校企联盟参与大赛的初衷是什么?

樊文军:首先从我们的性质来讲。我们在成立校企联盟之初便将自己定位于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服务的层面上。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校企联盟与众多高校共同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大学生活动,获得了高校师生的广泛认可。通过与高校学生的长时间接触,我们发现有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创意非常优秀,这些创意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但却因为缺少一个有效的创意对接平台,石沉大海或找不到好的出口,于是中国校企联盟就是这样一个将大学生创意与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媒介。

当我们接到大赛组委会邀请,决定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大赛工作的时候,作了很多考虑,其中我认为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认为“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是由《经济》杂志社主办的活动,其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我们选择参与此次大赛的前提。

另一方面,从整个大赛的内容上看,它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价值,锻炼能力的舞台,也能为我们民族企业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对接符合民族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完全符合“打造优秀民族企业,塑造民族精英品牌,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经济强国中国梦”的目标定位,这在战略层面上与中国校企联盟的发展目标也是高度一致的。

第三方面,中国校企联盟在校企合作领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也希望通过大赛这个媒介把这些经验进行很好的利用和推广。最终切实地为企业、为高校做点能力以内的事情,从而进一步实现为更多优秀民族企业吸引人才,让更多优秀大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和创意贡献到民族品牌的建设中。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联盟在接到大赛的邀请后,能够迅速与《经济》杂志社达成合作意向的主要原因。

《经济》:很多民族企业在毕业生的培养认识上可能存在一种通病,会认为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在培养上会消耗较大人力资源成本,短期内无法实现企业的价值诉求,所以不愿意招聘毕业生,这一问题您怎么看?

樊文军: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供求关系和各自特点。一方面,从当前大学生的真实就业情况来看,他们在毕业找工作时,往往会优先选择知名的大企业。而中国更多的民族企业无论是科研水平、经济水平,还是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都还处在相对较低的阶梯层次,这些企业很难成为大学生就业意向的首选。另一方面,我们的民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有着庞大的人才需求量。这两者的供求关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渐渐形成一个既缩小大学生就业面,又阻碍民族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因为民族企业与大学生群体之间存在信息交流的瓶颈。一面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民族企业的认识和信心不足,一些毕业生可能会放弃非知名民族企业的高薪工作而去选择知名企业或外企的薪水相对较低的就业机会,因为他们会对知名企业或外企品牌的发展有信心。另一面则是民族企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一些民族企业不愿意投入精力和人力资源成本来对大学生进行培养。

但实际上,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活跃思维与理论基础正是民族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许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初期会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无法创造民族企业短期内所需要的价值,但这个群体的特点将决定他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从而为民族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大学生就业仍是当今社会比较棘手的问题,您认为如何有效地通过大赛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樊文军:所谓就业难,我认为实际上是就业满意度低,而并非无业可就。从校企联盟的长期实践经验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行的方案是构建一个多方互动的校企合作平台。比如我们目前不仅引入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还创新地将群团组织、社会资本等第三方机构纳入平台体系当中,以借助多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比于校企联盟在这方面的努力,此次大赛则在推动民族品牌创新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给出了新的想法——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如果能够在地方政府以及校企合作的共同推动下,提升和展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这个群体对于民族企业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经济》:您认为民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樊文军:民族企业如何发展的话题有很多方面,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二是注重民族品牌的建设。

中国的许多民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太注重自主创新,多是对国外的成功模式进行模仿,并且在成功复制后,依然不会重视自主创新,依旧引进别人的技术和模式,最终导致因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而失去核心竞争力。当然,借鉴并非不可以,很多知名企业都是通过学习他人的技术和模式,才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尝试和探索,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具备超越对手的实力,最终成为行業的领跑者。大学生群体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如何用这种软实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民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说到品牌建设这一方面,近几年已经有不少企业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却忽视了在校园领域培育品牌这一关键环节,致使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步履维艰,苦于寻找与自身发展定位相匹配的创新型人才。而此次大赛刚好弥补了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为民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品牌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校园平台。

《经济》:作为中国校企联盟的秘书长,从联盟的角度,您觉得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联盟在大赛中的作用,搭建起民族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有效平台?

樊文军:“有效”这个词十分关键,一个真正有效的平台并非只是各方资源的一种简单整合,它需要不断地协调和调整,也需要处理大量的工作细节。中国校企联盟有着同众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经验,作为本次大赛的协办单位,联盟将会把自身的成功经验有效地植入大赛的具体环节之中,协助大赛搭建一个供多方交流的高效平台。同时,中国高校联盟也将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面向高校和企业对大赛进行广泛地宣传推广。目前,我们正紧张地筹备大赛的部分高校创意巡讲工作。

《经济》:当前,大学生创意大赛已进入紧张的校园推广阶段,您对现阶段的工作有何更好的建议?

樊文军:大赛的校园宣传推广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开展,近期的“校园行”活动,在环节上层层紧扣、细致入微,内容也丰富多彩,获得了广大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现场采访、录制视频、问卷调查和现场抽奖等多种多样的推广形式,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

我建议大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线上的宣传力度。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在校园推广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我们的微信、微博平台等一些更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推广方式,更深入地做好大赛的宣传工作。

基于实践的校企联盟之路 篇4

滨江钟灵毓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是全国知名的高新区, 有着非常丰富的高新企业资源。全区共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2600多家, 占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浙江省的1/3左右, 云集了大量高新科技人才。

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的不断支持, 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重知识、轻能力, 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是不利的, 与学校的“自信高于能力、好奇重于知识、快乐胜于第一”的办学理念也是脱节的。

于是, 立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联系家长的质朴愿望, 结合学校的总体规划, 在家长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联系了浙江大学中控、恒生电子、东方通信等七家单位组成校企联盟。

二万淘千漉砥砺志——选择整理利用校企联盟资源

校企联盟活动是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 学校通过整理、组织, 使得活动资源更加规范化, 并积极利用学生求知和探索欲望, 积淀实践的历练,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1. 选择: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对区域资源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每一个区域资源有着不同的价值属性, 扎根高新园区这方沃土, 学校的校企联盟成员单位有着不同的资源特性与特色, 运用一个可以供教育的特点给予放大。

通过调查, 发现可以利用的企业设备有:中南卡通的4D体验馆、产品展示台和实地参观动漫的制作以及后期的录制等。结合这些企业的特点, 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领学生的发展, 这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追求。

2. 整理:从资源教育特性出发对高新区域资源进行规范化地整理

校企联盟活动的开展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展开实践活动。将高新区域资源再次进行了分年级、分季节、规范化地整理, 以便于展开活动。

3. 利用:从凸显活动效果出发对区域资源进行创新性的利用

合理的设计需要良好的组织才能得以落实设计者的意图, 因此, 我们对每一个设计方案在具体的操作之前都进行了再次的细化, 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实效”和“安全并重”的原则, 让学生在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中得到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得到思想和情感的升华。

三喜看稻菽千重浪, 校企联盟内涵多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 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 精心设计了“体验中认知企业”、“合作中开发课程”两大板块系列活动。

1. 在体验中认知企业

企学日活动:学校每学年都安排1~2天, 以年级为单位, 组织各年级学生参观高新企业, 并动手实践。

企业文化大讲堂:邀请联盟成员单位来校讲座, 内容以联盟成员单位实际和学生最想了解的信息需求为主。

企业精英职场秀:邀请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引领地位、掌握核心技术、又拥有浓厚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物, 让他们讲述企业的故事, 讲述自己的故事。

2. 在合作中开发创意课程

针对高新企业创意氛围和专业人员的优势和学校师资缺乏的现状, 进行校企联合课程开发, 吸纳企业志愿者和家长作专业指导, 形成内涵更丰富、更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意课程。

第一, 建立动漫馆, 开发动漫课程。成立了动漫课程开发小组, 由中南卡通提供技术指导并协助学校编写动漫课程文本, 收入了“打开天窗说动画”、“学习动画开步走”、“绘图技巧总动员”、“动漫场景与透视”等活动内容。

第二, 组建机器人、航模、气象等社团, 编写科技校本教材。组建学校自己的机器人社团、航模社团。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 校企联盟成效多

1. 校企联盟引发了办学思路的新变革

由于我校的校企教育联盟行动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学生规格展开活动, 组织机构健全, 实施方案翔实, 项目安排具体, 活动形式丰富, 其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为学生开辟一个新的教育资源的范畴, 也引发了学校办学思路上的整体变革。

2. 校企联盟深化了孩子的家乡情感

让学生用心聆听, 倾听企业沿革、精英人物、传统活动和企业产品的诞生过程, 使学生熟悉企业, 从而由衷地喜爱高新企业。

3. 校企联盟开拓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师能积极参加到与企业人员的交流中去, 在交流中得到有助于教学的信息, 开拓了自己的教学视野;积极参与一系列的校企联盟活动, 积极投身校企联盟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是学校校企联盟开展的关键。

摘要:校企教育联盟是学校基于学生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一项长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文从校企联盟组织成立的缘由、模式入手, 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联盟资源、从资源教育特性出发梳理教育内涵、从凸显活动实效出发计划活动方案为思路, 架构了校企联盟的基本活动模式。特别是“体验中认知企业”、“合作中开发课程”两大板块系列活动, 更是让校企联盟活动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成长实践活动, 有了更深刻的教育含义。

校企教育联盟 篇5

【摘要】文章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积极探索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盟合作的具体途径,提出了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可以各自组队,分别去对方单位,与员工和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的合作方式,并提出了由第三方力量联合校企双方建立产学平台的合作设想,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助于推进校企联盟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校企联盟  协同发展  产学平台  兼职教师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同济大学电信学院 2015-2016教改项目《卓越校企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深度建设》的资助。特此表示感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4-02

一、引言

大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到公司工作,需要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公司岗位对员工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与学校对他们当初的培养内容有一定的差距。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例,高校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计与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从事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电气传动与控制、轨道交通、系统仿真以及建筑电气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宽口径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以进入到目前比较热门的电动汽车行业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公司为例,公司会对员工在电、磁、机械、工艺、测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当然再仔细划分的话,不同具体岗位对员工在工艺或测试的要求水平又存在差异。这就需要(1)新员工在确定具体岗位之前,在公司的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岗,这样就便于让员工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位;(2)对新员工进行多方面内容(包括公司文化、专业知识等)的培训,便于让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公司运行中。

在上述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大学生从学校学习到进入公司任职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次跨越,目前的众多高校都与诸多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探索一些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方面的现有资源,能够估计到双方的利益,能够对学生的就业、新岗位与工作等确实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的一些校企合作模式与具体措施进行摸索,并将一些普适的方法加以推广。

一种比较看好的结果是:通过校企联盟切实有效的具体合作,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了解与接触企业内各种职位的一些具体要求,从而在学习期间,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在毕业前找工作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在成为一名公司员工后,由于在校期间已经初步了解过公司的一些要求,甚或是在公司参加过实习或课题,就会更加容易且迅速地融入到企业中去,在熟悉的环境与氛围下工作自然会发挥出更多的潜能。另外,如果发现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欠缺,仍然可以借助于校企联盟的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更好地为企业与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校企联盟具体合作方式的探索

2.1企业员工对校企联盟合作的需求

高校中多个学院的老师组成教师队伍去给企业内相关部门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讲座或辅导。

(1)企业员工当初在校攻读学位期间,多数是没有或者缺乏现场工作经验。进入企业后,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多已忘记,只剩下基本的知识大框架。此时,在企业工作期间,还需要对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并且需要多门专业课之间做到融会贯通。

(2)另外,企业员工在开发产品时,同时需要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例如机电产品的开发等。目前情况下,在校期间设立的课程与讲座很难充分满足学生(未来的员工)对专门产品开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他们对专业教师的专业辅导有现实的需求。

例如我们学校为某公司新入职员工做了电气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原理、电机控制器硬件与软件系统工作原理与设计等;还有机械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机械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零部件的润滑与密封、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等各种形式传动等(见图1)。

图1高校教师在企业进行培训

2.2高校学生对校企联盟合作的需求

企业的不同岗位的各类工程师组成多支队伍去学校开展产品设计研发与制造的跨专业讲座,从而可以激发在校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同时也作为一支力量简洁地刺激学校进行专业与学科方面的进一步改革与建设。还有一点,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一类资源,很多学生只阅读本专业的书籍,这是远远不够的。当跨专业、跨学科的需求来临时,这会督促学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

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缺乏很多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工作经历,另外,他们的专业背景也不像企业各岗位员工的专业背景那样比较全面与细化。所以当企业工程师组队去高校进行交流时,这无疑对在校学生、对学校教师都是难得的交流与再学习机会。

例如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张博士为我们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做了题为“交流传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的讲座(见图2),同学们对此结合技术发展前沿的内容很感兴趣。

图2 企业工程师在高校开展讲座

2.3共建校企联盟共享资源库

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都始终需要学习,因为我们的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新的知识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出现,并需要我们的步伐快速跟进。对此,学校与企业双方根据双方已有的资源建立网络资源库,并加以共享。双方需要有对口的人员对此进行管理,例如企业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分管此事,学校可由专业教师或教务处老师负责。网络平台建设后,双方管理人员对各自单位进行宣传与使用指导及培训。这些资源对新员工来说,尤其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共建资源库的过程中,双方提供的资源必会经过重新的整合,这也很可能促进双方人员共同撰写新的教材或专著,供在校学生及科技人员使用。

2.4引入第三方力量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平台

考虑到学校与企业的各自发展目标与合作动力之后,引入第三方力量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产学平台”将会是个不错的方案。因为目前的学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同,它们之间的合作尚且不能做到完美对接。那么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之间是有一段较长的培训期(或是适应期、实习期)是空缺的。第三方力量,是指除了高校与企业本身的另一只力量,它可以是另一个企业,或是另一个学习培训机构等,在它们的运作之下,建立一个“产学平台”,专门为下一阶段准备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或者已经在企业内工作,但是需要在专业知识上进行再培训的员工服务。

同时,作为一种经济上独立的机构,它可以主动的去寻找与学校以及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从而可以积极的投入到“产学平台”的建设中来,可以考虑的具体措施包括前面提及的内容(2.1、2.2和2.3)。另外,作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平台,它有更多的动力去寻求“产”与“学”的完美结合。①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我们社会及学校、企业等各类资源。这对于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学生队伍就业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②筹建高水平的“产学平台”,企业的员工也可以享受到给平台提供的服务,所以新平台的建立对于社会的技术创新發展将会是一个有益的支持。

这样的“产学平台”可以参与到学校各类课程的建设中,以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为例,该平台可以为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电机与电器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树彬,陈罡,张淑敏,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与教学,2010(1),93-96

[2]王伟,基于“校企联盟”的财务管理职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构建,广西教育,2016(3),43-44

[3]袁登科,牙生·合力力,本科生创新实践课程建设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5(3),219-220

作者简介:

袁登科,讲师,博士,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

校企联盟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篇6

一、校企合作关系与模式

企业和大学拥有各自的优势,企业在产品市场方面优势明显,看重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而大学着重强调通过知识转化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和大学组织文化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影响校企合作行为。

Tomataky&Baurman(1997)的研究表明具有支持合作型文化的大学研究人员在产学合作中对产学合作绩效有着更大的贡献。一些企业在产学合作中常常试图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并持续性地进行合作研究项目。通常合作关系维持得越长,双方在各种资源上承担的相应义务越多,双方在研究目标上更容易达成一致,双方产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会越低(Bonaeeorsi and Pieealugadu,1994;Geisler,1995;Santoro and Chakrabarti,2002)。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的反映,实质上表达了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中的合作结构和合作利益分配方式,是校企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朱桂龙(2003)将校企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郭秀丽(2002)对一些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很高,高校提供的技术成果也很好,但合作的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校企合作创新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王培根(2007)认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有多种合作模式及其运作方式,企业与高校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主渠道,在技术创新合作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大学是科研成果产生的发源地,是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源头,而企业是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有效载。罗琳,邬明建,李清泉(2008)对校企合作的研究认为可通过构建以大学-产业治理为轴线两端的市场治理与层级治理机制来协调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在这之间还可以有如合作研究项目、大学科技园等许多混合治理形式。苏敬勤(1999)利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校企合作中的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进行分析后,将我国各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归结为内部化、外部化和半内部化等三种理论模式,并探讨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条件和措施。李健(2009)在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看作一种具备中国特色的新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能更有效地配置合作各方的资源。

二、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校企合作知识共享是一个将企业的技术应用知识和大学科学研究基础知识进行传递、传播、分享和转化,从而促进企业和大学共同发展的知识管理过程。大学可以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依据从企业中获取的应用知识来推动大学多层面改革,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同时通过有效发挥这些大学科学研究基础知识的成果,来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Wu Sheng&Cathy S Lin(2006)等的研究表明为实现知识增值,企业必须通过知识共享来获得竞争优势,知识只有在共享的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用。Mary C Jones(2006)通过研究校企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很多文化障碍,克服知识共享的文化障碍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有重大的意义。Sui Li ping(2005)等认为基于数字化特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更多的依靠产学合作中的知识创新,而不再是劳动力和资金财富,知识是产学合作十分重要的因素并成为第一资源。刘力(2001)分析了校企合作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关系,认为通过整合校企合作创新过程,应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核心技术系统,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朱爱辉(2007)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张可军,廖建桥,文鹏(2009)的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作为个体层面的学习向组织层面的学习转化的关键环节,对于研究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企合作的知识转移

从知识的视角来研究产学合作问题,国外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典型的观点主要有: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无法生产所有新理论、新见解、新技术、新技能,然而学术知识的使用有益于技术变革、创新和发展(Griliches,1979;1986);(Nelson,1986);(Jaffe,1989);(Mansfield,1991,1998);(Henderson etal,1998);(Zucker et al,1998);(Adams,2002);(Zucker,et al,2007)。大学和科研机构擅长于科学前沿性知识的研究,而企业需要将研究成果产生商业价值,两者存在一些差距(Motohashi,2005)。大学向企业提供的科学前沿知识主要适用产品或工艺创新的早期阶段,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Jensen et al,2003)。大学科技成果的转让和大学获取正式知识产权的企图,都对科研工作的性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hane,2004)。科研工作导致增加大学专利申请,并形成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和开发知识产权获取财务收益(Henderson,1998;Mowery and Ziedonis,2002)。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合作的支持形式多样,且各大学和各国家采取的合作方式存在差异。如英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大学掌握并开发其知识产权(Chapple and Lockett,2005)。一方面,企业对商业化的过度关注将破坏科学的公共性,通过将私有规范强加于公共行为从而削弱研究机构的开发和科研工作(Nelson,2004);另一方面,大学成为经济的参与者促进经济的发展(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2000)。一些学者试图通过研究专利申请对研究者论文发表活动的影响来估量与企业合作对学术行为的影响(Agrawal and Henderson,2002;Azoulay,2007;Calderini,2007;Fabrizio and DiMinin,2008)。Zucker et al(1998)研究了生物技术公司的构成,认为大学被认为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外部知识源和技术源,分析表明美国大学研究者的工作有助于建立生物技术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都离不开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试验设备、人力资本,即企业的创新高度依赖公共科学的发展(Cohen,Nelson,Walsh,2002;Mansfield,1998)。从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产学研合作是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直接结合,通过价值传导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统一了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等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祖廷勋、罗光宏、陈天仁等,2005;嵇忆虹、吴伟、朱庆华,1999)。国内关于产学合作的动机、机制、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姜照华(1996、丁厚德(1998)、苏敬勤(1999)、刘力(2001),(郭晓川,2001)谢开勇(2004)、连燕华,马晓光(2001)胡恩华(2001)、胡恩华和郭秀丽(2002)、刘德智(2001)、王毅和吴贵生(2001)、余培果等(2001)、别敦荣等(2002)、刘亚敏(2002)、康全礼和田恩舜(2002)、黄胜杰和张毅,2002)、余雅风和郑晓齐(2002)、鲁若愚(2002)、陈翔峰(2005)、唐玮(2007),郭斌(2007)、陈劲(2009)等。

从知识的视角对产学合作进行系统地分析,国内的相关文献非常地少。主要有:企业与大学是完全不同的系统组织,他们的行为特性和目标亦不相同,校企合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相比,校企合作过程存在诸多特殊性(余雅风,2002)。企业和大学拥有的创新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或相互依赖性,大学知识扩散的需要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合作的供需市场。在各类合作中,校企合作最能体现要素的互补优势、规模优势和重组优势(鲁若愚,2002)。唐玮(2007)从知识联盟的视角来研究大学和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及政府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阻碍因素研究

高校和企业作为不同形式的组织,各自持有可互补的优势资源。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高校是提供科学知识等公共产品的非盈利组织,在市场上没有直接利害冲突。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Dasgupta and David(1994)研究认为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新知识的创造和教育活动,而企业则致力于掌握可赢得竞争优势的有价值的知识。此外,大学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也成为越来越主动的管理者,寻求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IP)来推动技术转让。因此,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需要评估和修订,从而产生了依据法律规章制度的更正式的合同交易。现有的关于校企联盟的文献研究中,虽已涉及校企合作障碍的问题,但几乎没有涉及障碍产生的本质及减少障碍的因素研究(Hall,2001)。校企合作障碍的核心是规范公共知识和私人知识的不同管理制度(Dasgupta and David,1994)。组织成长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可靠的公共知识,从而导致政府支持科研工作,已积累有用的知识发展经济(Geuna,2003)。制度的规范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事实上,有许多科学家并不是追求高薪水而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为了在科研机构工作而愿意接受较低的薪水,这表明大学的内在目标及社会目标对科学家存在较大的激励(Stern,2004)。缺乏合作障碍研究影响了有效政策的制定,因此,合作障碍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并支持校企联盟的政策。

目前影响我国校企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高校,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市场和合作的认识,造成了合作困难;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由于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不健全,直接制约着校企合作发展,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不规范是造成目前现状的根本原因;二是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中介机构不健全,使得高校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也不足(土明友等,2002。合作伙伴间脆弱的意向性结盟,校企合作常受种种冲突的困扰。从研究课题或研究成果公开的时间和形式方面来看,研究人员希望公开信息以获取领先地位,而企业则希望保密或占有该信息。出现这种冲突的原因在于学者希望知识公开,以便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认可,而企业则希望通过知识保密控制竞争对手的资源。此外,大学研究人员很可能选择同行认为比较前沿、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企业则可能选择对开发新产品和新的客户服务有价值的课题(Nelson,2004)。土笑君,朱强(2001)提出风险承担不够合理是目前制约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周竺等((2004)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校企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我国应通过科技立法协调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冲突。李朝阳(2005)对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交易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性问题。魏非(2003)将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因素分为利益因素、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人际因素和其他因素。吕海萍(2004)通过对浙江省产学研合作障碍的实证研究,指出利益分配、技术成熟度及缺乏有效的合作管理机制是二个主要的合作障碍。

五、校企合作研究的趋势

随着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下几个方面是未来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一)规范的数理和实证分析

现有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文字的定性描述方面,而且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很少利用严谨的数理分析和较为规范的案例分析和计量检验等实证分析的来研究问题。已有研究存在“重复研究”和“大而全”等现象,且数据的收集范围窄,加之研究方法上的落后,造成了现有的大部分研究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严谨的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

(二)校企合作研究的方法创新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文字性的描述方法,但对校企合作创新的内在机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原理以及各种解决校企合作创新中问题的应用条件等内在逻辑和规律性的探讨,不能仅从文字性描述的角度来研究。因此,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应该借鉴国际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研究范式,通过规范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

(三)与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

校企联盟创新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仅从某一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与学科内部的多种方法的应用有关联。因此,对校企联盟创新的研究,一方面,综合关联学科,加强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综合单一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加强主流研究方法在校企联盟创新研究中的运用。

摘要:校企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企业急需的科研成果和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大量成果不能转化的问题。本文对已有的有关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进行整理,并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校企教育联盟 篇7

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校企合作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便利,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此外,校企合作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通过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共享,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企业实际生产力,加上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

1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内涵

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状况,本文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定义为:指高校和企业为了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实现联盟效益的整体优化。在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下,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将高校和企业传统的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向合作转变为长期、紧密、系统的合作,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目的。

2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机制是指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内各要素、各子系统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方式。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

校企合作的前提就是高校和企业签订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系统以此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系统是复杂子系统,存在诸多保障合作顺利开展的子系统。支持子系统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技术、人员和信息支持,促进校企合作中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合作子系统是校企合作系统的重点,涉及实质性合作行为。校企合作既包括人才培养合作,又包括技术研究开发合作,高校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对合作内容和方式进行具体的规定。风险管理子系统、激励惩罚子系统和利益分配子系统是合作子系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技术研究开发更具有高风险性,通过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对合作中的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校企合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搭便车行为”,一定的激励惩罚措施,能够有效约束双方行为,保障各自的利益;以合作双方的投入和贡献程度为基础的利益分配能够保障校企合作的公平和对等,保障双方的权益。影响校企合作系统运行的不仅包括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对合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就是政府因素。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合作双方的利益,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合作项目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措施,降低合作风险,规制高校和企业的行为,保障合作的顺利实施。

3 构建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的基本对策

3.1 强化反馈控制的意识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中,高校和企业必须培养和强化反馈控制意识,对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有正确、充分地认识。只有在头脑中拥有反馈控制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自觉主动地运用反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应有意识地锻炼反馈意识,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将反馈控制的应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良好的意识是信息搜集、筛选和处理的关键,也是保障反馈控制机制顺利运行的关键。

3.2 严格实施控制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进行控制实质上就是高校和企业通过检查和监督合作系统的运行情况、实际成效是否与目标计划相符合,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保证目标、计划的实施。

确定控制标准(目标)是控制机制的起点。控制标准是高校和企业将合作协议转化为合作目标的具体体现。在校企合作中,明确控制标准,才能合理确定合作范围和程度,合作双方明确资源投入的力度。

衡量成效(评价)是控制机制的另一重要环节。通过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实际合作成果与标准进行比较,才能对合作成效作出客观评价,为实现长效合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评价的过程,认识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有机过程。

控制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纠正偏差,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纠正偏差的前提是要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有些问题的发生属于合作双方主观因素,有些则属于客观原因。在查明偏差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

完整的校企合作反馈控制过程,就是通过对合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不断调整合作目标与实际状况的偏差。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不间断的循环控制过程,才会使偏差不断减少,使合作能够长期有效持续下去。

3.3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反馈控制机制的顺利运转和升级。完善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3.3.1 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人—机(计算机等)结合收集信息,并根据系统的输出进行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校企合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提供基础信息,为其决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的实施与评价这四个主要的步骤。

3.3.2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到校企合作中。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管理方面的软件,将数据进行加工,查找数据间的关系,通过计算进行决策的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中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图形输出功能,不仅能提供所需环境信息,而且具有一定推理判断能力,对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响应,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3.3 信息统计系统

校企合作系统要求对数据进行搜集、加工,建立一定的数据体系,这是进行后续评价的基础。构建统计系统所需的数据包括科研成果鉴定信息、合作方问卷调查、合作资源利用情况等指标。由于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内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

4 结论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是培养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在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下,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合作反馈控制模式则是通过信息反馈渠道,各方不断调整子系统,促进合作的顺利实施。控制模式则是以反馈控制意识、实施和信息系统等要素的不断完善为基础而构建的。总之,要实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效运转,必须在各方分工合作、联合协同、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基础上,形成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摘要: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系统是复杂反馈系统,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整系统,促进合作的顺利实施。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需要强化控制意识、控制机制实施和构建信息系统三方面开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江玲.新时期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习与思考,2009,(6):73-74.

[2]崔凤祥.构建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探索高职教育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23.

[3]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45-47.

[4]周燕清,丁金晔.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商业研究,2010,(4):30.

[5]王奕俊,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企业收益成本视角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5-17.

[6]殷晶晶,胡永红.高等院校构建校企合作联盟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25-26.

校企教育联盟 篇8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强调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和企业评判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标准。为了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来积极推动校企联盟的构建。

而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背景下,信息沟通的手段多样,沟通成本大大降低,沟通的速度较快提升,“互联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同时也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且各方面的变革不单停留在手段的利用上,更需要从内涵发展的角度钻研和探索。因此,“互联网+”“校企合作”应运而生,“校企在线联盟”便是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的有效新途径。

二、“校企在线联盟”与传统的校企合作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校企合作虽一直被大多数院校所强调推崇,但合作质量却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职业学校未能摆脱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而校企双方在异地管理与实施中角度不同,沟通不够,企业的盈利性与学校的公益性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调节,导致校企合作中关于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开发等方面能力不足、体系不强,无法保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而所谓“校企在线联盟”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校和多家优质企业通过线上与线下同步协作,采取的“互动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校企合作方式,具有高效的岗位分析和课程开发体系,便捷的异地双向视频互动教学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在线联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助互联网思维,“校企在线联盟”使得学校之间、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进一步交互,从而更好地聚集优质资源。以信息化环境下的岗位能力分析为例,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下的异地视频研讨、移动设备接入、资料分析、文案整理、档案记录等优势,减少冗长的分析步骤,实现学校理论优势与企业实践经验的有机整合,相互支撑服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大校企合作的利益交集,达到双赢。

2.“校企在线联盟”强化了校企合作中的“在线联盟”和对工作过程的直接再现,缩短岗位对接差距,有利于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其在不干扰企业实际生产的同时,以线上资源库、互动教学视频等方式,将企业的实践过程与技术向学校开放展示,学校共享企业资源,并提出改进建议,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并且可以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不信任感,使学校在深入了解企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结合企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调整相应的教学大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则可以获得高校针对性培养的人才,尽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可以为员工提供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进而获得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三、“校企在线联盟”的构建

1.在专业建设方面,校企多方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在线联盟的师资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互动为主导的专业建设协调机制,使得人才培养的过程完全符合企业的标准与要求,从而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市场和企业需求。

2.在课程设置方面,校企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利用线上平台,共同开发精品课程。“校企在线联盟”可以建立专有云平台,互动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确定岗位课程以及实验、实训的内容等,根据行业和职业所需技能标准、从业规范的要求,开发富有专业特色、职业适应性强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

3.在师资方面,共同构建优质“双师”队伍,通过线上互动教育有助于在校教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开拓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同时具备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

联盟中的企业专家与管理者可以到学校授课,把企业的元素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校感受企业的管理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联盟中的教师则通过微课和线上讲座的形式,使企业员工强化专业知识和理论,开拓视野,更新观念。

4.在教评方面,通过“校企在线联盟云平台”共建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学校则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以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评价。

5.在研发方面,“校企在线联盟”建立云平台,共享优质资源,线上同步探讨企业案例或开发技术服务,甚至共建专业研发机构;

6.在招生就业方面,“校企在线联盟”共同协商招生、就业培训计划等事宜,学生可以分散到多家企业中去实习,当实习结束时,学生可以留在实习岗位上工作,也可以交流到其他企业去工作,达到联盟成员共享人才的目的。

四、结语

校企教育联盟 篇9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缘起及意蕴

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种面向长远发展并以联盟关系连接起来的组织形态, 源于战略联盟这一概念, 是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移植到高等学校产学合作组织当中的一种创新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启动发起于2008年4月,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省9家大型纺织企业自愿结成“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 探寻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新的模式。随后, 2010年7月, 由中国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会牵头, 本着合作、融入、共赢的原则, 组建了“百家校企合作发展联盟”。2011年6月, 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牵头,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导, 江苏省13个地级市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100多家省内农牧业龙头企业组建“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应该说, 这些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际又为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架构和支撑平台, 所体现的则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

现阶段, 校企合作联盟以战略目标的形式予以提出, 适应了我国高职教育产学深度结合的发展方向, 也是近年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一大亮点。探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意蕴, 赋予其现实内涵尤为必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种公益性校企合作服务平台, 从广义上说, 是指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 本着平等原则自愿结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联合体。狭义上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协作方式, 实践操作层面须涵盖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开展的课程教材开发、专业设置调整、专兼职教师培养聘用、学生实习实训、特定项目合作以及校企文化融合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国家层面给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以明确的政策导向这一背景下,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共进共赢的文化理念是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拥有共同目标、找准合作伙伴 (群) 、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制度设计、创新运行机制是其持续生存的必备条件;校企共建、资源共享, 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其服务宗旨;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 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终极发展目标。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多维属性

属性之一:教育与经济的共赢性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种将产学合作各方连结在一起的团队行动组织, 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必须遵循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其组织目标来源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等合作各方的目标, 又高于合作方的目标, 且这一目标的实现, 须靠合作各方的努力奉献方能变为现实。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主要的服务对象为高职院校和国内的企业。高职院校基于其公益属性, 所提供的全部职业教育活动, 就是将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的有效对接, 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其经营目标, 基于自身尚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实际, 既想获取一个稳定的人才吸收途径, 又望借助合作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 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 尽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属于不同社会领域, 核心利益也不尽相同, 但他们利益的契合点, 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是一致的。一般来说, 校企合作联盟目标的达成显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初期表现为, 高职院校去企业挂牌, 企业成为其校外实训基地, 组织形式这时往往呈现出相对松散的特征;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短期的项目合作, 企业提供启动资金, 以立项的方式将需要技术攻关的问题交给学校, 学校组织相关人员予以方案设计, 倘若方案可行, 企业就将其买下来用于改进生产;再进一步则表现为长效稳定的合作, 联盟组织各方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 按照市场经济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 促进社会科技和经济间的良性循环发展。

属性之二:社会资源的互补性

校企合作联盟中高职院校一方具有的人力、知识资源是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企业一方所拥有的资金、设备、专业人员等是高职院校发展中必需的资源, 资源的稀缺造成了彼此间的依赖。因此, 当校企任何一方意识到对方潜在需求以及校企合作联盟的潜在收益时, 就会以长期承诺的方式启动联盟的合作流程, 通过跨组织的合作获取对人员、物资和技术投入等关键性资源的控制, 并且一方在持续不断地从其他方获得所需资源的同时, 其他方也会要求该组织作出相应的回报, 达成各自的目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基础是跨组织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依赖。由于校企合作联盟要在一个较广泛的范围内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参与合作的各利益方必须对不同组织的现有资源进行选择、配置、整合, 才能达到“1+l>2”优势互补的效果。在合作的初期, 校企联盟各参与主体受自身基础及外部条件的制约, 只会遍地撒网, 资源互补的稳定性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其结果往往广种薄收。随着校企合作经验的积累, 联盟各方会特别关注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性, 这时也就迫切需要发挥联盟的作用, 使合作的成功程度有显性的尺度。具体说, 一是提供联盟运行的政策支撑条件, 如政府制定的各种专项政策法规、校企签订的各种契约合同等构成了校企合作联盟的规则资源;二是提供联盟运行的物质技术基础, 如教学、职业培训和技术攻关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物质资源, 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资助资金、高职院校科研专项资金等财力资源;三是提供联盟运行的人才需求支持和信息支撑, 如高职院校师生、企业科技人员等智力资源, 图书情报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行业市场信息、科研学术信息等构成的知识信息资源。在各种资源的整合下, 校企合作联盟被视为一种相互服务社群, 其运作实为各利益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过程。

属性之三:多元文化的交融性

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个多元利益的结合体, 实现的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在多元价值观支配下的合作过程中, 联盟各参与主体都会寻找和把握彼此相通、相融的行为取向和精神观念, 重塑组织的共享价值观、共同精神取向和群体意识, 加强彼此间的认同感。应该说, 这个过程就是不同文化的融合过程, 但不同文化由相互冲突否定到融合肯定,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所以这个过程又极其复杂。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组织文化的创造并不是生来具有的, 而是逐渐总结、培育和积累形成的。在早期合作中, 联盟成员之间因价值取向的不同常常会产生各种冲突, 尤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两个重要群体最易产生冲突。其原因在于这两类文化的碰撞、交织经常处于并不平等的状态中, 往往会导致双方在合作时, 因价值判断、目标、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分歧而产生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 这就决定了两者进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以文化接触为基点, 高职院校引入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创新思维等, 将现代产业文化素养融入校园文化, 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技能上能迅速对接企业的岗位要求。就企业而言, 其成长过程中总是呈现不同的成长特点, 企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向现代企业的转型。这也须借助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竞争意识等的宣扬, 提高员工的工作认知、目标认同和组织信赖等素质。当校企合作联盟组织群体内外不同文化间形成“优胜劣汰”的结果时, 其若要进一步发展, 便需加强沟通和互动, 诸如赋予成员充分的话语权利、营造平等的对话语境等。也只有在平等交流、开放式对话基础上进行的文化整合, 才能推动校企合作联盟从价值冲突走向价值共享。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培育策略

(一) 价值认同:明晰发展定位, 找准合作伙伴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来说,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是蕴含其发展始终的价值取向, 功能定位一旦明确, 就应当循序渐进。校企合作联盟涉及多个合作主体, 他们对校企合作的期望也有所不同, 要维系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首要的是目标定位问题。发展目标是否兼顾各利益者需求、定位是否合理, 我们在实践操作中, 必须用过程性的标准加以评判, 比如, 是否与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的关键目标达成一致, 是否蕴含高端技能中的知识应用;是否翔实表明预期的实施效果;是否能让社会公众清晰的理解。其次, 找准合作伙伴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能否成功。无论是政府的参与, 还是高职院校对企业的选择, 或是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选择, 若要提升合作的起点, 彼此必须充分调研自身潜在的合作者在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 看清楚合作共赢的基础是什么, 从互动中达成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互惠。比如, 政府可借助教育、经济、税收等政策, 发挥引导、促进作用;高职院校筛选企业时, 可聚焦其经济实力、经营状况、发展潜力、社会声誉等因素;企业筛选高职院校时, 可权衡其科研、技术、人力等资源。显然, 只要符合良性互动、优势相长的需求, 有所为有所不为, 校企合作联盟各成员就有可能凝聚成一个发展的共同体。

(二) 制度规范:架构体制设计, 协调组织保障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中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 须体现在组织体制的架构、制度性的调节中, 倘若制度一经规范, 还须保持其稳定性与延续性。校企合作联盟是一种协作组织, 不同于以往校企合作临时性、松散式的组合形式, 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我们实践者站在制度层面上去审视和完善, 明晰制度的制定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 以此实现组织结构向紧密型转变。具体包括:一是设立专门的决策、执行和咨询机构, 明确成员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细化合作规则等。例如, 校企合作理事会 (董事会) 主要承担联盟的日常事务, 实现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专业指导委员会, 以企业 (行业) 专家为主体,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开发等, 规范校企合作的工作标准。二是完善政策法规, 提高校企合作法律效力。例如, 从政府层面上, 以立法的形式系统设计校企合作的政策框架, 保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正常运行。三是出台各类制度文件, 贯彻联盟体制建设过程的始终。例如, 制定《校企合作联盟章程》、《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区域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等, 以管理文件的形式明确合作期间各参与方在人才培养、各类资源使用中的职责, 并将彼此义务落实在教学、生产、技术研发等过程之中, 实现校企合作的制度化。

(三) 机制创新:多方联动, 优化组织行为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来说, 重要的不仅是使组织得以维护和保持, 还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使其有所创新。换句话说, 只有因内生的需要而建构的机制, 才会真正促进校企合作联盟组织的良性循环, 最优化地实现联盟的发展目标。理想组织的标准着重于合作、和谐、协作。校企合作联盟是个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动态系统, 尤其现阶段, 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就是以体制机制创新贯穿整个项目。基于这种实际, 在明确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使命的前提下,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横向整合、纵向衔接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一是建立优势资源共享机制。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合作伙伴拥有的分散性资源, 诸如高职院校实训实验场所、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等结合在校企合作联盟中, 以开放式的沟通渠道来具体实施合作育人工作。二是建立互利共赢驱动机制。塑造一种兼容的、平等性的、以多重利益为整体利益的有效运作平台, 通过搭建“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基地, “企业技师工作站”、“教师工作站”等, 从信息交流、疑难咨询、人才培训等浅层次的合作, 不断向深层次延伸和拓展。三是建立保障机制。要构建涵盖制度、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 把隐形义务转变为明确的社会责任。通过对教学与生产并行教学过程的监控, 规范奖惩机制, 妥善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进而优化校企合作联盟的组织行为, 保证其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林苏.借鉴欧盟合作机制促进高职教育集团化建设[J].江苏高教, 2006, (5) :17.

校企教育联盟 篇10

一、企业战略联盟的性质、特征与效用

对于企业战略联盟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 总体上说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 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 参与协作各方实际组成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组织, 合作各方仍保持其独立性。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联盟是企业间的长期合作, 它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波特教授的观点虽然没有变成标准化的战略联盟的概念, 但他点出了其最本质的方面。

战略联盟最大的特征是它实质上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超组织”, 在联盟内部的管理与交易既是企业的, 又是市场的;既是非企业的, 又是非市场的。它既借助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又不能完全依赖;既借助于市场价格机制, 也不能完全依靠。

企业战略联盟之所以能产生并在发达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在于这种组织形式使企业很好地适应了新的竞争环境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整合并发挥了各自竞争优势, 不仅使微观企业提高了竞争力, 还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带来了社会福利的增长。首先, 通过战略联盟, 成员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对方的同时又分享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有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 企业可以利用战略联盟使自己更加专注于擅长的工作, 将其他环节交由专业的盟友完成, 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第三, 企业可以利用战略联盟增加成员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来减少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从而有助于降低交易风险和费用;第四, 战略联盟内部的企业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企业, 他们之间是“竞合”关系, 是既竞争又合作, 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每个成员企业仍有竞争的压力, 在保持合作稳定的同时, 市场的竞争激励作用并没有失去, 有助于规避企业内的激励弱化效应;第五, 战略联盟避免了大量低水平、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避免了过度竞争, 成员企业通过配合协作, 从整体上实现规模经济, 另外, 成员企业基于各自核心能力和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还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

二、高职院校建立校企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与实践为高职院校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部分院校的校企战略联盟的实践也表明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同样适用校企间的战略联盟, 而且还应进一步发展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校企战略联盟理论来指导、提升校企联盟的水平。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校企联盟来提升办学特色和实力, 以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是由高等教育的形势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决定的。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我国适时调整了高等教育结构, 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 大力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总体来说, 高职教育相对起步较迟、起点较低;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专校改建而来, 总体办学实力较低、办学资源不足;学生家长对孩子接受本科教育的诉求强烈, 对高职教育发展关注不够。面对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没有成熟理论与实践经验指导的情况下, 也不得不仓促上阵, “摸着石头过河”,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的确也是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着力不从心的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教育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眼前激烈的竞争压力。实施校企战略联盟对高职院校在新的环境里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殊意义。

(一) 弥补资源和能力不足的需要。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持续扩招, 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 基本上都已做“大”, 但离“强”还有较大差距。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资源还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都滞后于快速发展的规模和社会需求。从资源上来说, 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办学经费、校舍设施、图书设备、实验实训基地等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比较欠缺;从能力上来说, 高职院校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技能, 应加强实践教学, 但“双师型”教师相当欠缺, 院校也缺乏进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资金和途径等等。通过校企联盟, 就可通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该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街, 解决了学院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与五星、苏果、大明路汽车街等单位合作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等。

(二) 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需要。

高职教育要形成竞争优势, 必须先形成特色。无论是整个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竞争, 还是高职院校间的竞争, 实践已告诉我们, “大而全”的思路已行不通,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必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有发展的空间。只有与企业联盟, 才能从深层次了解和把握企业对人才的特定需求, 才能较准确预测未来对人才的可能需求, 才能找准自己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 服务地方做贡献的需要。

“服务地方做贡献”是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的新要求。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应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发挥高校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为保增长促发展, 保民生促和谐做出应有贡献。校企联盟是高校服务地方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高校同样也会在服务地方做贡献的过程中得到实惠, 如相关资源、经验、能力等等。

(四) 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加强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 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是造就“创业、创新、创优”人才的迫切需要。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创业教育基地和实践平台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通过校企联盟, 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 有助于提高办学成效。

(五) 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需要。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致新的行业、新的岗位、新的职业不断涌现, 高职院校应比本科院校更加适应这种需要, 培养更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应紧跟这种变化和需求, 这同样需要借助校企联盟的帮助, 才能更好适应这种需要。

三、高职院校建立校企战略联盟策略探讨

(一) 选择合适的建立或参与战略联盟的途径和方式。

目前, 已被企业认可或采用的战略联盟的方式有:技术许可生产、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合作生产、R﹠D合作协议、排它性的购买协议、技术成果互换、股权共享等。高校和企业间已经采用的、比较常见的合作形式有:研发联盟、技术成果转换、共建科技服务平台、咨询服务、联合办学、人才交流等。对高职院校而言, 到底采用哪种方式, 应因时而异, 因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异, 因企业特点而异, 高职院校应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切不可死搬硬套。但应坚持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的方向, 立足于战略层面的合作, 探索建设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 要确定适当的联盟目标。

组织建立战略联盟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院校要成功实施战略联盟必须对联盟的这个本质要有深刻的认识, 院校在和企业共同确定联盟目标时一定牢记自己的目标, 只有当联盟的目标符合院校的长远目标时联盟才是有意义的。高职院校由于资源的匮乏, 可能求盟心切, 加上战略思维能力的不足, 很容易在联盟谈判中为了解决眼前某些比较急迫的问题而不恰当地让步, “忘记了”联盟的本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好联盟的准备, 扎实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工作。

(三) 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 控制校企合作的风险。

近年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合作的机遇, 许多企业也在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应该说高职院校并不缺少合作的机会。随着校企合作的增加, 也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失败的案例, 同时, 有的合作虽然进展比较顺利, 但这种合作使院校积聚了较大的风险。所以, 高职院校在合作前及过程中应用“互依”理论动态评估合作对双方的重要性及风险, 要立足院校长远的发展, 不要仅为解决短期的问题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合作伙伴, 要注意有效评估、控制校企合作的风险。

(四) 集中资源建立自己的优势, 以提高在联盟中的地位。

战略联盟之所以能成立, 就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都需要对方的特长和优势。高职院校应集中资源精心培育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才能吸引企业对你的兴趣, 也才能在联盟中争取应有的位置。只要你有让企业值得“依赖”的价值, 你就有可能从企业获得你需要的资源。院校不应把精力放在具体项目的经营上, 经营是企业的优势, 院校只要考虑为合作项目增加附加值, 再根据提供附加值的大小确定合作利益的分配即可。有的院校在校企联盟中过多参与项目的经营问题, 结果反而分散了精力, 失去了自己的优势, 最终导致合作的失败。

参考文献

[1].史占中.企业战略联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威尔玛.苏恩著;刘建民等译.避开合作的陷阱[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4].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实施方案, 2009

[5].王兆明.全员全程全方位, 大力实施创业教育[R].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2009

[6].徐礼伯.战略联盟是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J].经营与管理, 2007, 11

上一篇: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下一篇:盾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