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效性问题(共12篇)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1
一、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德育即道德教育, 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思想、道德文化, 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德性社会化。道德教育不仅要研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系结构, 还要进一步研究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如何内化为个体德性的问题, 即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包含两方面:一是教育者的道德教化活动, 即教育者通过有效的言传和身教, 向受教育者传播、灌输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二是受教育者的道德接受活动, 即受教育者出于道德需要而对教育者所传输的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道德教化是德育的手段, 道德接受是德育的目的。德育即育德, 德育的过程即育德的过程。
二、德育实效性的失效
在我国德育一直很受重视, 中小学开设了思想品德课, 大学的德育课被列入正式课程, 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工作时都强调将德育放在首位。但毋庸讳言, 德育常常是居“首”而无“位”, 其实效性并不明显。
(一) 德育知识化导致学生言行不一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内容的研究:由面向学生发展转变为面向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拓宽了德育的外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德育的年龄特点等出发, 把德育内容逐年定位, 形成内容体系相互连接的专门课程。但学校的德育仅仅停留单纯地满足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授, 停留在道德知识的宣讲和伦理谈话上, 片面地把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知识的获得看作是德育的全部内涵, 使德育等同于知识传授。导致教学内容纯理论化, 无实践环节;教师只能以课堂为唯一教育场所, 难以在活动中实行机会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测评变成单纯的知识考试, 用分数来量化表述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德育知识化易造成学生的言行不一, 课堂上学习积极、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行为上却自私、不通情理。这种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双重性、在校与在家表现出的人格的双重性、教师自身道德修养与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的差异性, 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知识化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是低效, 甚至无效。
(二) 德育行为外加化导致学生虚假行为
在传统德育实践中, 另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则认为, 只有制定出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求, 配置一系列奖惩措施, 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训练, 才能克服道德知识化所带来的德育效果差的矛盾。事实上孤立、片面地追求道德行为, 与片面追求道德知识, 同样不科学。道德行为的确重要, 但不能仅仅靠简单的外在强化措施来实现, 在这样的措施下所产生的学生道德行为是被动、不持久的, 难以养成自觉性, 奖惩措施稍有不力, 学生的固有不良习惯就会重新暴露出来。德育行为的外加化, 教育工作者把考核作为学生品德的评价依据, 使学生行为出现时段性和双重性, 为了通过检查或教师的认可, 经常做一些自己并不情愿、内心并不真正认同的事, 产生“虚假”行为。
三、德育实效性改革的思路
反思历史, 面对现实, 我们应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学校德育, 以提高德育实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构建德育目标体系
以往在德育目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目的代目标, 只有高度没有梯度。要改变统一目标教育带来的“假、大、空”现象, 必须从学生各方面实际出发, 将总体目标层次化、具体化。即对各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和教育的起点, 依次选择相应的具体内容、方法和途径, 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和措施整体衔接起来, 逐步提高。此外, 我国在社会道德方面呈现出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体的多种道德、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受教育者个体也存在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状况和所受教育不同及各主观因素的差异, 因此, 在德育目标要求上也应区分层次, 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别开来, 把广泛性和个别性区分开来, 以促进个体最充分的发展。
(二) 革新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 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德育内容的基础化。学校德育内容应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之中, 坚持学校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应牢牢把握基本内容,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培养遵纪守法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公民。
德育内容应吐故纳新, 删除过时落伍的德育内容, 增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弘扬和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观, 形成一系列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经济教育, 含经济伦理教育, 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现代人 (道德) 心理素质教育。此外, 还有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三) 改革德育过程
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性,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要求教师在加强认知教育的同时, 强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在道德品质教育中, 渗透政治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加强实践性, 要求学校德育应转向人类社会实践, 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 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 努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来促进观念的培养。应广泛采用活动教育法, 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探究, 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 开展积极讨论, 在动态中实现德育目标。
(四) 优化德育方式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选择和判断。我国德育往往偏重知识教学和行为训练, 应改变现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的单一性, 大胆引进道德两难讨论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推理能力。
德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封闭的学校德育难以适应社会的巨变。教育方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三者应加强联系, 相互适应, 形成联动, 达到过程的优化。应改变德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 建立起把德育发展到班级各学科教学, 校内外共同指导, 全社会共同参与, 各种德育网络纵横交错的德育模式。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2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管理
来凤县民族小学:唐俊
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基础教育,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努力探索,积极创新,切实加强学校德育研究,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的原则,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州文明单位”、县“优胜单位”、“文明安全先进单位”。何之敬、张海燕、李雪飞等大批德育骨干分别被评为州“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县“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吴康睿、姚兰等十余名学生也先后受到州、县表彰,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我们围绕培养一支品德高尚、教育有法的师资队伍狠抓了三个方面落实。
一、组织建设
㈠构建以党支部领导、行政为主的德育体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目前,我校形成的是三条线的德育管理网络:党支部、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党支部——德育处、团支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这样,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层层抓具体、抓落实,使德育工作不走形式,落到了实处。
㈡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在学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负有协调各科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具有优良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在工作中,采取了六项措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⒈组织班主任加强政治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使班主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
2.加强督导。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议,使其明确职责,明白管理要求,清楚如何 1
实践。同时还采取个别交谈、指导其工作。
⒋进行问卷调查,向科任教师和学生了解班主任工作情况,从而指导班主任发扬成绩,弥补不足。
⒌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年级性的、全校性的)。如:赵海燕老师介绍的班级管理办法,老师们听了很受启发。现在我校该年级学生办的校刊的质量是越来越高了。老师们毫无保留,互相学习,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⒍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我校对班主任工作采取月奖励和学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肯定班主任工作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㈢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仰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需要树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和全程负责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尤其是教师的教育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无论是语文、数学、思品、自然,还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老师们都根据各科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教育,如:一位数学老师在讲“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人文化、个性化、设计了一系列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渗透了热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二、营造德育氛围,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㈠狠抓学校阵地教育。
⒈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安排班队课、晨会课等。各班充分利用这一德育主渠道,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应规章制度,采取说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对各班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记载,并作为评估量化的依据。
⒉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一个班级全程负责,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
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雏鹰广
播室、电视台、校刊、黑板报等宣传教育阵地,突出德育功能。雏鹰广播室每周由一个中队负责写稿、编辑、播音。同学们充分利用这一德育阵地宣传好人好事,宣传实事,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效果良好。
电视台也充分利用资源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等片子,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作用。每月一个主题的校刊、黑板报,更是展示了同学们的特长,体现了同学们的主体性,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培养了同学们的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㈡注重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⒈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奥运会、国庆节、党的十八大召开等,我们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班队会,办专刊、百米书画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互助互爱教育专题。如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又如:每年三月,我校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有主题班会、有手抄报评比、有学雷锋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张,培养了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在思想上又一次受到了教育。
3、开展“忠、孝、雅、诚”系列活动。结合州县德育工作要点,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我校注重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如:2010年秋季学期,我校组织了《忠、孝、雅、诚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一阵读书的热潮,孩子们通过诵读,体会忠、孝、雅、诚的内涵,继而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还组织各班开展了“我为父母做事情”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⒋文明礼貌教育专题,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校园”的“三文明”活动。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规范教育周”。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以纪律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每学期一上学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我校正在逐步改善了以往脏、乱、差的现象,保护环境的小卫士越来越多了,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标兵多了,为班级、为学校争荣誉、添光彩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良好的班风、校风正在逐步形成,并受到了社会好评。
⒌安全教育专题,开展“我健康,我安全,我快乐”的活动。我校每年都会进
行防踩踏消防安全演练,请来消防大队的同志在校园里实地演练,请交警部门来校实地讲解等。各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十不准》,联系本班实际,拟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规定每间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要求班主任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有详实的记载,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为了规范课间操的纪律,学校开展了预防踩踏疏散演练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要求教师到班维持秩序,而且对学生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上操要做到“快、齐、静”,经过长期的训练,课间操能够做到井然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⒍法制教育专题。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任命了一位法制副校长,主抓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每学期我们请来社区民警来校给学生进行讲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㈢开展“五小”实践活动。
即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 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让学生体验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切实受到“小公民”的道德教育。
㈣重视“三结合”教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
⒈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家长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我校针对社情、校情的变化,适时分别召开全校性和年级性的、班级组的学生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及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同时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前,各班拟定了家长会会议议程,材料、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如:一部分班主任、科任教师与班干部共同策划的由学生主持、学生分组
汇报,班主任、科任教师作全面、分科汇报,家长谈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等别开生面的家长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突出了班组管理的特色;学校为班主任每月提供五十元话费,便于教师与家长取得紧密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
⒉我们还有计划地请派出所、交警大队的同志对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讲座。我校与翔凤派出所建立了“警民共建校园”,经常与派出所的同志联系,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
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资源,对学生实施一种新的德育格局,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今年上半年,我校组织开展全国“十五”德育重点课题《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已结题,被省教科所专家评审组鉴定为A等成果。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湖北省德育五项专题子课题《社区德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开展该项课题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中小学德育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正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
三、强化全程管理,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⒈制定各种德育管理制度及评价细则。
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推进素质的前提。近几年来,我校制定并完善了《班主任目标考核细则》、《班级管理目标考核细则》、《班主任职责》、《少先队辅导员职责》、《小学生品行规定二十条》、《安全管理十不准》、《清洁卫生评比办法》、《值周管理要求》等制度,有了制度,就有了准则和纪律,就能有效地加强德育工作的督查。如在“语言行为流动红旗”和“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中,我们做到:一日一查一记载,一周一小结一公布,一月一评比一奖励,一期一总结一评优,这样,有效地实施了全程管理。
⒉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
学雷锋活动月,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妇女节,开展做妈妈的小帮手、关心父母的活动;清明节开展“祭先烈,承遗志”活动,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在烈士纪念碑前进行诗朗诵,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从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端午节,在学生中开展民族气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七一”进行爱党教育;教师
节,进行尊师重教教育;中秋节对学生进行“盼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庆节举办歌咏、诗朗诵、演讲等比赛,歌颂祖国,进行爱祖国教育;建队节,我们开展“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竞选”活动,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少先队员的能力,使一批素质全面的少先队员脱颖而出,其个性得到了发展„„
⒊开展特长教育活动。
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舞、球、唱、画、”等7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每年“六一”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和舞台,充分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使全体儿童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每年的春、秋季,分别召开体育达标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摆手舞比赛等,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
⒋开展学英雄、树榜样活动,充分利用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说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五好学生”、“文明学生”、“文明班集体”等评比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竞争与协作的精神。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3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德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0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09
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中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各个教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树立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
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言行、思想、品德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若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影响作用,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就会削弱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在平时教学中,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充分理解、宽容、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高中生的身心处于发展时期,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用正面、积极的思想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高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相互竞争、互相帮助的同学关系,营造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隐性教育,减少枯燥的说教
注重隐性教育,是一项改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来说,强化“隐性教育”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重视自身的言谈举止等。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除了表面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和谐、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心理氛围。因此,班主任营造班级氛围要体现本班的特色,如定期出好黑板报,张贴名人画像、名人格言等。在课堂上要提倡民主,与学生之间不要有隔阂,不论有什么问题,都要及时沟通交流,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融入进群体之中,共同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做好教育工作
高中时期是学生容易发生叛逆的青春期,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日常教学中,高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需要因人而异,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部分学生封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事不会灵活变通,也不会转变角度,只知道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如果采取强硬的手段,不仅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还会使得他们更加敏感,问题会越发严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其强行干涉,不如利用感性牌,通过自身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中,高中班主任应该重视责任感的灌输,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目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班主任除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之外、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之外,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开展比赛活动等,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落实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实践是检验德育实效性的唯一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班主任应该积极落实德育工作,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只有通过真实情感体验,学生才能把道德知识、德育观念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长期以来,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也多是德育工作缺乏实践。所以,高中班主任需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例如,高中班主任可以开展爱心募捐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走进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活动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同时,高中班主任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督促和引导,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
五、加强引导,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高中班主任应该认清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自我教育在学生中更好的进行。学习、读书等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内涵素养和文化素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学生知识的积累、品德的培养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感悟和沉淀。学校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所以,在教学中,高中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德育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改善学校教育的质量。 这样不仅是改善了德育工作,也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各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工作,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忠右.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学苑教育,2012
(12).
[2] 张巧英.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3(10).
[3] 张玲.关于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0(26).
[4] 邓建都.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4
(31).
职业院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究 篇4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但目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职业院校受“技术教育观”片面追求“应用”与“技能训练”及生源基本素质和能力较低的影响, 德育低效问题更加突出。职业院校要想摆脱当前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知识缺修养、有技能缺思想、有技术缺能力”的困境, 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 就必须探索产生困境的原因, 纠正对德育的错误认识, 并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1 对学校德育低效的分析
当前,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信息多元化和价值冲突等新情况和新问题, 学生似乎更信奉看得见的“社会现实”, 更相信读到和看到的有关精神生活的新主张。职业院校教师普遍感到学生难教, 教育的要求难以“内化”, 德育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脱离学生实际, 效果往往只能处于“服从”水平。
德育的实效性分析。从德育的内在效果看, 学校德育存在价值取向日趋模糊,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脱节, 道德内化过程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 道德行为的双重性 (即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人格上的二重性) 等问题;从德育的外在效果看, 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形成很不理想, 进入社会后暴露出种种不协调行为, 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实际影响呈下降趋势。学校虽然在德育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但都未取得期望中的效果。
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 又有学校内部因素。在此, 仅就学校内部因素作以概括分析。
第一, 德育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没有保障。职业院校由于受学生就业的外在压力较大, 教育中更多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存在重知识、技能, 轻德育现象。
第二, 德育目标理想化。长期以来, 学校德育在目标确立上远离学生生活需要和发展基础, 只注重方向性, 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 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第三, 德育内容刚性化。主要是既定的道德信条和行为规范, 过分强调规章制度抽象的原则性要求, 忽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德育内容刚性要求过多, 人文关怀过少, 使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 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 德育方法单一化。往往把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等同起来, 甚至以智育代替德育, 变成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为特征的知性德育, 只注重对道德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忽视在此过程中个体的内心体验, 进而使“灌输的德育”盛行, 有时甚至用惩罚代替德育。
第五, 德育评价形式化。习惯用统一的、既定的品德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学生的思想品德, 忽视个体差异, 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这种评价的偏差, 加剧了德育中诸多问题的互相困扰。
2 对学校德育的认识
当前, 在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过程中, 首要的问题是纠正对学校德育的错误认识。
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 教育的唯一工作或全部工作都可以归结到道德上来, 道德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 在教学中应把促进人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最重要的目的, “一切教育最终在于养成品德”。当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时, 其中必然包含道德的含义, 否则教育就是培养经济动物、政治动物等。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形成这样一个传统, 不把德育看成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而是将其看作是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 这就产生了一种错位。我国德育开始于1988年, 当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准备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在筹划此会议时, 有人提议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更名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随之与其相配套的各种设施开始建立: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政教处、德育处作为德育管理机构, 形成专兼职德育工作者队伍等。德育在实质上是学校教育的目的, 本是人人都应该抓的事, 却成了专职部门、专人管的事, 实际上是把大多数人排除在德育工作之外。因此, 将其看做一项工作反而使德育受到忽视, 甚至出现越加强德育工作就越难做的现象。
正确的关系应该是:学校教育包括促进人道德发展的德育, 促进人智力发展的智育, 促进人身体发展的体育等。学校的许多工作, 如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科研工作及其他辅助性工作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支撑。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不是通过一项工作来落实的, 即德育、智育、体育都是通过学校各项工作来实现的。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促进人智力的发展, 还包括促进人道德素质、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 对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 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 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道德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德育价值观的更新以及对德育目标的反思, 优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创新则是必然。
(1) 构建全员德育机制。要想使具体的有创造性的德育措施取得实效, 首先要转变观念, 即淡化“工作意识”, 强化“目的意识”, 强化把德育当做学校各项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的概念, 实施全员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协调, 特别是加强对各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 打破学校德育由学生处 (科) 及团委负责的分工壁垒, 真正确立德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重视德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科学的学校德育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系统的动力源。
(2) 明确学校德育内涵。在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学生的同时, 也要把德育看作是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个体差异是教育的结果, 也是教育的依据。从国情、道德现状及受教育者发展的差异性看, 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分层次的, 可分为以下3个层次:理想层次的道德教育, 涉及道德高标;原则层次的道德教育, 涉及道德基准;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 涉及道德底线。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着眼于大多数学生, 不能把个人化的道德抉择当做普通化的道德标准加以提倡和推广。道德教育要分层次, 注重实效, 从基础做起, 从起码的道德要求做起, 再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层次教育时, 要通过较低层次的道德原则来实现, 较低层次的道德原则要通过再低层次的道德规则来实现。当对学生进行规则层次的教育时, 要在恰当的时候把学生引向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通常使用倡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理想层次的道德教育;使用指令的方式进行原则层次的道德教育;使用禁令的方式进行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 因为规则是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因此, 职业院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将全体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好公民, 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引导, 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随着德育重心的下移, 德育内容也需要调整, 德育要抓基础, 比如诚实守信比起仁爱来说更基础一些。德育要抓住核心内容, 这方面我国叶澜教授的分析可供借鉴:德育无非是为人之德、为民之德、为事之德、立生之德。每一种道德都有其核心,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德的核心, 责任心是为事之德的核心, 爱国是为民之德的核心, 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是立生之德的核心。因此, 要尽可能下移德育重心, 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在大多数学生身上, 加强基础道德教育。
(3) 创新学校德育方法, 实施“无灌输的德育”。当代德育的核心就是实施一种“无灌输的德育”, 强调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构建, 尊重学生个性, 强调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遵循特定规律的过程。倡导多项交流, 重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及相互的影响, 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自治、自立、自制、自动、自理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激情。改变传统德育单纯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或行为的训练, 无视学生的主体性, 或者将学生看作是盛装“美德”的“袋子”。“无灌输的德育”主要有3种方法。一是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变他律为自律, 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 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思考自身问题, 把自我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 “德育, 学生自治” (陶行之) 。二是注重情感体验。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重要条件, 而体验又是产生情感的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设计或主动参加的实践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在具体情境中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三是回归生活。建立与学生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 把个人带入真实生活中, 激励个人去经历、体验, 正确处理德育中个体伦理、公共伦理的关系, 增强履行与社会地位、角色、权利相称的义务的责任感。
(4) 利用人文教育。学校德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没有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 德育水平和层次就难以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努力营造一个鼓舞学生、发展学生的学校管理文化, 致力于为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氛围, 是创造有魅力的学校德育的关键所在。人文德育的主要方法有3种。一是建设人文课堂教学内容。让德育与教学及整个教育融为一体, 并从教育整体改革中把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入挖掘人文、科学、信息技术、艺术等学科的德育功能, 正如蔡元培认为的:“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 都没有与美无关的。”二是开设人文选修课。努力开设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人文课, 并增设校本人文选修课, 实现科技与人文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营造专业课程体系及课堂教学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意蕴。三是构建人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把讨论、发言、动手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 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学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有力保证。科技越发达, 社会越发展,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高。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健康的心理是形成良好品德的根基。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的导入, 可以丰富、发展和完善现代德育操作体系, 增强德育实效性。开展心理德育的主要方法有3种。一是设置心理辅导中心。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主任, 学生处 (科) 副处 (科) 长任副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念和实践活动可以通过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逐步得到实施, 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等领域, 通过开设心理主题班会等活动直接渗透到学生层面。这样的行政关系不仅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围,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有了更多行政支持和保证, 同时也使学校的德育有了更多的心理学基础, 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借助心理测量技术。运用心理测量及其他测评工具客观了解学生的个性、优点、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三是运用心理辅导。团体辅导中心的德育引导:开展适应新环境、学习心理、情绪心理、社交心理、人格心理、职业心理的团体辅导,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 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在入学及实习、就业前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层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中的德育引导: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利用个别心理辅导技术, 以补救性为主, 解决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5
根据工程办自主研修课程的总体安排,我采用精读与浏览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了袁振国所长著的《教育新理念》和顾明远、孟繁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两本书籍。其中,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引发了我的思考,今天我就以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新路径——将“发现教学法”引入德育工作为题,向大家作一汇报。
我的汇报分为三部分:
一、对当前德育实效性的分析。
二、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三、引用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对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简要分析。
时下,我们有一支热爱德育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围绕着如何增强德育实效性问题,我们也一直在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努力做到:
一是德育工作,与时俱进。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德育理念及新的对策,我们率先在本市开展了网络德育的研究。
二是坚持德育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德育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亲、实”。
三是开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坚持“四中心”的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尽管我们努力去探索、去尝试,但德育的效果与我们所期待的还是有差距。学校德育还是比较程式化、固态化,德育方式简单化,习惯于抽象式的说教,机械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内化和自省。就以班会课为例,我曾经就班会课的现状和实效性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是这样的。(见下表)
班会主题明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只占班会总数的55%;班会目标明确,且能紧紧围绕主题设计目标的只占25%;班会内容丰富,内容与目标一致的只占55.8%;能紧紧围绕班会目标设计班会环节的只占34.7%;能积极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只占35%,形式丰富多彩,环节设计合理,克服表演式的班会只占15%,而45%的班会完全是表演式,40%的班会存在表演的痕迹。
表一:主题班会的现状统计班会主题有班会主题,主题明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55%有班会主题,但主题过大34.7%有班会主题,但与学生年龄不符10.3%班会目标班会目标明确,且能仅仅围绕主题设计目标25%班会目标模糊,目标与主题不符75%班会内容班会内容丰富,内容与目标一致55.8%不能仅仅围绕班会目标设计班会主题44.2%班会环节能紧紧围绕班会目标设计班会环节38.7%班会环节游离于班会目标之外,过密或过输61.3%班会形式形式丰富多彩,环节设计合理,克服表演式15%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完全停留在表演式45%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不能完全摆脱表演式40%班会过程能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35%忽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65%即能发挥教师主导,又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34.7%此例只想说明,目前我们德育工作的现状是德育工作者非常辛苦,(班主任工作)而德育的实效性又不显著,我时时思考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只是外力的作用,而没有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研读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给我的启发很大,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二、对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认识与解读。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事例)和问题的独立思考探究,自行发现和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的具有四个特点:
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因此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从而学会怎样学习。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像,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3.强调内在学习动机
布鲁纳重视学生形成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发现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知识就会表现出兴趣,他主张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强调信息提取
他认为,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这样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从而便于学生提取。
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教学不能只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被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已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这样学生的学习就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发现知识,从而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
他还为我们提供了发现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即:提出课题,假设结论,创设情境,解答论证,总结概括,等等。
综上所述,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强调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强调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我想这正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缺失的根源所在,我们的德育或是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或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去体验、去领悟、最后形成学生的信念。因此,我想尝试将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引入德育工作,我的观点是引入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引入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不强的因素众多,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6
一、建立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德育管理机制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全校教师、全体职工以教书育人、以管理育人、以服务育人的全员参与原则,以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共青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学习小组、学生自我管理线的管理、监督作用,形成学校常规德育管理的有效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实施。
二、夯实基础,注重两支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德育评价机制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在当前的形势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依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因此,一是学校要继续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和管理力度,全面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坚持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二是建立班主任常态性学习机制,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以观摩主题班会、班主任经验交流、开展与校外交流等形式进行,强化理论学习、规范管理,提高班主任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班主任履行职务行为的执行力,努力引导班主任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由管理型向研究型转变。三是班主任工作开展围绕四个方面入手:(1)抓主题班会,进行正面教育;(2)加大力度进行日常班级管理;(3)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及优秀学生的培养;(4)沟通家庭、社会教育,督促课外活动的有序开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须具有责任心,严于律己,工作一丝不苟。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考评,有利于促进学生干部不断地自我反思,及时改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同时,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发挥先进学生的作用,鼓励学生干部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三、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1.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根据当前社会和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通过政治课、主题班会、晨会课、图片展、专题法制讲座等各种途径让学生分析案例,学习较为系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开辟法制宣传專栏,在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并大力宣传网络道德知识,反对沉迷网吧,引导学生进行文明、健康、高尚的网络活动,提高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班会课要做到“四有”:有时间、有主题、有备课、有记录。确保班会课时间不被占用,每月确定1~2个主题,班主任要认真备课,使班会课有内容、有重点,班会课言之有物、言之有效,真正把班会课作为对学生养成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学习态度等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渠道和阵地。
3.利用各种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充分利用校园内板报、广播、LED显示屏等各种宣传媒体,尤其利用好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时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做闭门死读书的书呆子,而要做一个关心社会发展,了解时事动态,并积极思考的社会人。
4.建立校园卫生曝光台,强调学生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比和“星级”学生评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齐抓共管,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
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方式、道德信念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进一步完善全员参与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方可提升教育实效。一是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二是做好家校间的及时沟通工作,努力指导家庭教育,家校互相协助,合作育人。三是通过社区共建,与关工委、派出所、各德育基地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良好的外部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区服务,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协调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总之,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一个人的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强化德育意识,循序渐进,才能培养出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学生,真正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 篇7
一、德育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辩别是非提高道德能力的摇篮, 如果德育工作不能立足于社会现实, 缺乏社会实践, 那么这样的德育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 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把德育实践简单化, 把它定位在看展览、听报告、参加义务劳动等等。其实, 判断是否是德育实践的标准不是搞那么几次活动, 而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践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自己通过一定的途径去感悟, 以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 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 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 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校内, 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 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 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 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 因势利导, 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 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 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 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二、课课有德育,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 应该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 拓展德育阵地, 增添德育渠道, 丰富德育形式, 扩充德育内容, 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 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 各学科应各显神通, 德育进课堂应形成大气候。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应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 各自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会学生做人。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素质, 创设民主愉快氛围, 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 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 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 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 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通过探究社会问题, 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 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 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 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 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 能力出众, 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 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 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 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 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
1、让家长走进校园。
除家长学校开课期间, 在其它时间, 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 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 从而引起重视, 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如在学生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军训汇报表演等活动中, 邀请家长到校观摩,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利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以准确的定位, 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让教师走进家庭。
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 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 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 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 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
3、让学生走出校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学雷锋活动等活动内容,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德育建设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篇8
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做到全程育人, 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 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 推动德育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 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甚至在游戏中, 受到感染, 接受教育。
首先, 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通过学科知识的教育, 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其次,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 要体现出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思路,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 从而转变自己的行为。
最后, 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德育信息。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通过有意识的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 创设优美的教育环境,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壁墙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要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 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高, 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合理的德育教育, 也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以教学为中心, 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 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贯串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出的“以德育为首, 以教学为中心”, 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 在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的同时, 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1.以课堂为阵地,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 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在课堂教育中, 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从语文、政治到历史、地理, 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 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在教学过程中, 以教材为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过有意识地诱导, 在教师的引导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增强教师的育人观念, 在推行德育首任制的同时, 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人人都结合教学工作, 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长期不懈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
2.以实践活动为基础, 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是形式多样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实践活动, 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好实践课, 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 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 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最后, 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总的说来, 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因此, 以实践活动为基础, 有利于学校推进德育教育工作。
3.搞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 按照序列化的要求, 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活动, 并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和精神, 通过树立一个德育教育的主题, 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
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但仅仅限于沟通交流, 远远达不到德育工作的要求。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 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 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1.让家长走进校园。除了家长学校开课期间, 在其他时间, 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 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 从而引起重视, 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2.让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 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 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 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 促进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3.让学生走出校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德育建设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我校除将德育实验研究贯串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 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之中,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发展之外, 还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认识, 深入探索, 结合学校的特点, 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较有成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摘要: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德育建设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提高德育工作效率。要以教学为中心, 增强育人的实效性。还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9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 我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比如, 有些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没有受到公众的指责, 甚至有的不道德行为具有人还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在有些问题上, 学校实际上也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存在不当之处, 却仍然对学生施以惩罚;有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 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同一个学生在这个集体中表现不佳, 换到另一个集体中却成了人人称赞的学生, 如此类等等。按常规理解, 德育制度是要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制约的。学生正是在不断受到制约中学习和体验这些规则, 并形成自身道德的。但从前述各种表现来看, 德育制度的这种作用显然没有体现出来。这种混沌只能证明其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一定存在一些规则在实现着混沌中的结果, 这就是德育制度与德育实效性的微妙法则。
微妙法则一:德育制度的制约是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根本保障。
人们做出合于一定道德的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维护利益。制度的目的正是为了维护利益, 其作用在于以相应的强制力使人们服从于利益的制约。学生从本性来说兼具社会性和自利性。也就是说, 学生一方面不可能脱离他人, 另一方面极端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数学生愿意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损失一点自己的利益以换取或保障他人的利益。如果这种行为本身还可能在未来产生效益, 那么学生行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些。这两个相互冲突与矛盾的特性构成了学生一般行为的基本前提。正因如此, 必须有一套制约手段, 能够保障让做出合乎道德行为的学生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 甚至还可能会收到良好回报;同时, 能够有效地惩罚那些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学生。这个有效的制约手段应该把那些能够用文字规定下来的都规定下来, 那些难以用文字规定下来的或者不必用文字规定的内容由社会道德来规范, 这实质上就是德育制度。因此可以说, 保障学生做出合于一定道德的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德育制度的制约。
微妙法则二:更具权威者的不道德行为将使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不受指责。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 先让我们看一个案例。
某校《宿舍管理制度》规定:“宿舍墙上不许钉钉子、张贴、挂衣物。”“宿舍不许挂窗帘、门帘等。”这两条规定当初是依据什么制定的不得而知, 在多年的执行当中也一直没有发生过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违犯这两条纪律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刚开始学生对学校的管理还是服从的, 受处罚后马上改正, 后来就不服从了, 任学校处罚坚决不改。学校采取了强制取缔的方法, 学生屈从了。
分析上面的案例就会发现, 那些“具有不道德行为”的学生指的是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但是, 有的校纪校规本身就不具有或缺乏道德性, 比如案例中的宿舍管理制度, “不许挂窗帘”的规定显然不具有道德性, “不许挂衣物”的规定在过去可能没有问题, 因为那时也没有太高档的服装, 都可以叠好放在箱子里, 但是现在的学生都有几套高档服装, 必须挂着, 不让挂是缺乏道德性的, 解决挂的方式才是正确的。学生对那些本身就不具有或者缺乏道德性的校纪校规是十分敏感的, 他们痛恨这样的制度, 谁敢于说出他们的心里话, 谁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哪怕他是一名“差生”。而实际上, 提出这种观点的又往往是那些“差生”。于是, 教师们惊呼“正气不在了”, 却没有去注意德育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时若不能对学生加以有效的德育制度导向, 学生的道德成长就会迷失方向。
微妙法则三:更具道德性的德育制度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
据有关调查, 我国有31%的人经常出现苦闷情绪, 64%的人有时出现苦闷情绪。当他们出现苦闷情绪时, 除了“闷在心里, 不与人说”的之外, 向伙伴求助者最多, 占32%;向父母求助者次之, 占13%;向教师求助者最少, 只占4%。这一方面说明学生更注重同辈群体间的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还没有形成使学生感觉更为安全、放心、可提供支持的环境。
一项调查表明, 学生的苦闷情绪有67%来自学校, 22%来自家庭, 11%来自社会环境。在对学校的烦恼中, 反响最强烈的一是与教师的关系, 二是学校的纪律及考核办法, 分别占34%和31%。而且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来自教师和学校纪律、检查的不满情绪以中学阶段为高, 其中中专生反响最强烈, 大学生较差, 小学生最差, 且年级越低满意程度越高。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特殊, 另一方面也说明来自教师的控制较多。但是, 实际上小学对学生的控制也是很多的, 为什么小学生的反响最低呢?原因有二, 第一点是小学生自主意识不及中学生强;第二点更为主要, 近几年城市小学教育水平提高很大, 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更趋现代化。这充分说明, 德育制度越贴近学生, 越代表学生的意愿, 所产生的效果越好, 控制的多少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只有使德育制度更具道德性, 才能使学生有更多、更美好的回忆。
微妙法则四:从道德角度出发的关爱也会在突破极限时产生负效应。
常会听到一些教师感叹自己“好心好意”对学生, 学生却不领情;也有的教师会抱怨“学生毕业就不认识你了”。这两种抱怨实质都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行为的认同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同, 来自于教育者的施教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的道德结果。能够产生良好道德结果的行为本身必须是道德行为。在道德行为中, 只有在双方的理性自由都没有受到侵害的情况下, 或者说只有道德行为者没有对道德行为接受者的理性自由构成限制的前提下, 其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是以社会与青年一代的未来为目的的, 所以总体上是道德的。但由于教育含有强制的性质, 因此我们不得不谨慎对待其“道德性”。也就是说, 一旦强制超过了一定界线, 就成为一种不道德。有的教师所谓的“好心好意”对待学生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 但常常会犯“过头”的毛病, 也就使教化权力转变为横暴权力。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好心好意”就是一味地溺爱, 溺爱其实确实也是来自于道德责任感。但是, 利他的责任心、对他人的爱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大, 否则将会使受教育者丧失主体性。
微妙法则五:德育实效性的表达者和推助者是“风”。
由德育制度的定义可知, 所谓校风建设问题, 属于德育制度问题。因此,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德育制度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当前德育制度尚在成熟过程中, 校风建设中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是正常的。现在有许多学校全面改革, 校风大振, 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完善了德育制度。校风的根本好转, 在于学校全盘工作的统一转变、协调转变。单纯为校风而转变校风, 其实是本末倒置。只有建立起相对适应当前发展要求的一整套德育制度体系, 才能使校风建设真正见到实效。
摘要:德育是一切阶级和阶层用来维护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利益的工具, 是为最终培养出本阶级接班人和巩固、发展本阶级政权服务的。德育制度建设是有效实现德育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阐述德育制度与德育实效性的微妙法则, 总结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德育制度,德育实效性,微妙法则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著.学校德育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10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般而言, 我国学校德育是指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 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熏陶与感染之下, 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 德育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 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 创造各种环境, 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 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
二、德育过程控制的方式
以德育人是育人的关键和核心, 思考它的实效性, 审视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究则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也是任何学校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更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 教育者需要对德育过程诸要素进行分析, 需要对整个德育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标准、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 使其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真正达到全面有效的控制。
1. 提前控制
所谓提前控制就是在德育过程开始之前所采取的控制。提前控制是建立在科学预测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有针对性的控制, 是为保证德育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控制。例如学生入学时教师对其进行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守则的教育、校风校纪教育等;在校学习期间的法制教育、纪律教育等;毕业前的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 都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期间或毕业以后在思想上可能出现模糊认识、错误思想或不良行为习惯。如果在组织德育教学活动中预先宣布课堂纪律、活动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将更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教育的实效性。
提前控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意图和要求,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配合教师完成德育过程, 而且可以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发生, 这种控制效果要优于事后控制。由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复性, 提前控制必须持续进行, 直至学生形成稳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习惯。
另外提前控制还要注意积累经验, 不能凭主观臆测施控。比如有的小学老师上课前让学生把手放在背后, 坐好, 这种提前控制就是根据老师的经验得出的, 目的是防止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 但这种控制如果用在中学甚至大学就不切合实际了。
2.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德育过程的基本控制方式。德育过程控制本质是一种反馈控制, 在德育过程中, 反馈信息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他们对教学教育活动的反映和意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教学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 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使之处在优化状态。由此可见反馈过程贯穿德育过程始终。在当前教育形势急剧变化, 外部诸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加剧的情况下, 反馈控制愈发重要。例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一方面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有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 表现出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否定, 甚至轻视生命;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焦虑和心理冲突, 再加上竞争的压力、情感的困惑、发展的期望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 心理上的失衡往往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反馈控制才能不断纠正失误, 修正偏差, 保证德育过程沿着既定的德育目标发展。
反馈控制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如德育过程中对不良班风学风的纠正, 对学生不良思想倾向的纠正都是通过负反馈控制实现的。负控制可以减弱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 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再比如为树立优良学风和校风, 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必须进行正反馈控制, 如评先评优等。
3. 条件控制
所谓条件控制就是根据德育预测和事先设计, 提供和创造一定条件, 或者有针对性地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因素, 促进德育的顺利发展, 条件控制也是基本的控制方式。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需要相应的条件作为基础保障。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条件实施有效控制, 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在物质条件方面需要育人的良好环境, 有一个严谨、优美的育人环境。在精神条件方面,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创建优良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把德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 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良好精神风貌、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塑造高尚品德, 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4. 异常状态控制
德育过程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 一方面, 学生不像机器一样完全被动地接受控制, 而是具有自己的好恶和选择, 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另一方面, 学生的思想是个开放的系统, 受外界影响而波动较大, 这就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虽然有提前控制, 但仍然会发生一些偶然事件和随机事件。
德育过程异常状态控制效果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第一, 教育者的应变能力。教育者必须具备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 特别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偶发和随机事件具有爆发快、影响大、难于控制的特点, 处理这类事件主要是凭着教育者的经验、胆识、机制等能力。第二, 信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系统控制离不开信息,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不同的形式向其周围传递着信息, 偶发事件亦如此。偶发事件爆发前也具有种种迹象, 但关键在于教育者能否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及时采取果断的补救措施以控制事态。
三、德育过程控制应该遵循的原则
德育过程控制除采用提前控制、反馈控制、条件控制、异常状态控制等方式外, 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实施有效的控制。
1. 超前性原则
超前性实际就是预防教育, 把工作做在前头。德育过程控制坚持超前性原则, 就是要求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变滞后式为超前式, 不仅要在问题出现之前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它, 解决它, 而且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在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好德育工作, 防患于未然。
2.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弘扬人的主体性, 唤起人的主体意识, 发展人的主体活动能力, 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德育过程控制坚持主体性原则, 进行主体性教育, 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以便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3. 标准性原则
标准性原则是一切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 任何有效的控制都需要客观的、精确的和合适的标准。没有标准的控制将是盲目的、不健全的控制。因此学校需要有自己的培养方式和规格, 对德、智、体、美等方面都有质和量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标准。要实现德育过程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准确的德育质量控制和评估指标体系。
4. 关键点原则
由于德育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及各种环境条件影响制约的复杂过程。各种工作千头万绪, 各种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 处处充满矛盾和斗争。在这一复杂的斗争中要纠正受教育者的不确定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 就必须认真研究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控制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控制住了关键点。
5. 灵活性原则
由于德育过程控制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 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运行的过程, 因此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严格的程序性。但由于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控制, 而环境条件又是变化的, 所有控制也要具有灵活性, 要能适时地调整控制, 纠正偏差, 校对方向, 保障控制达到目标或最大限度地趋于达到目标。然而这里的灵活不是随心所欲、不要原则的灵活而是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 在执行德育整体计划前提下的灵活, 是有原则的灵活。
参考文献
[1]蒋笃运.德育系统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
德育实效性问题 篇11
[摘要]隐性德育的作用潜在性、载体多样性、影响广泛性、内容实践性、主体自觉性、效果持久性等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形式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开发隐性德育资源是增强高职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形成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隐性德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整体规划富有特色的隐性德育体系;二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发管理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三是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特点,重点开发实践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四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隐性德育 高职教育 开发 特点
[作者简介]冯光(1958- ),男,江西临川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大学德育研究。(浙江嘉兴314001)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19-03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职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高职德育低效问题,应该从高职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符合高职教育实际和规律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在各种德育方式和途径中,隐性德育更符合高职的特点和实际,因此,在重视显性德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隐性德育,是增强高职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
一、充分利用隐性德育是增强高职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
高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应用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
隐性德育是相对于显性德育(显性德育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各种校内外的思想教育活动等,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的,是“教育者采取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指在学校的环境里,除正式教育计划之外的各种活动、各种文化宣传、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①。隐性德育的形式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隐性德育,如校园物理(包括建筑)环境;互动层面的隐性德育,如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等;文化层面的隐性德育,如大学文化、校风、班风等;制度层面的隐性德育,如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等。隐性德育具有“作用的潜在性、载体的多样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效果的持久性特点”②,隐性德育这些特点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
(一)隐性德育作用的潜在性与主体的自觉性特点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有利于德育内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的一个群体,有着较强的个性特征,突出地表现为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批判精神及较强的反抗性,如对束缚的反抗、对“说教”的心理逆反。
隐性德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作用的潜在性,以间接、内隐、暗示、非强迫性的方式,潜隐在各种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在隐性德育中,虽然学生获得的信息体验是直接的,但是体验的载体——信息呈现的方式却是隐含的、间接的,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寓教于无声无息之中。
隐性德育具有主体自觉性的特点,教师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接受隐藏的信息,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处于一种自觉状态,学习内容及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其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互融合,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在无意之中受到了教育,又都在无意之中教育了别人,这样的教育情境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隐性德育主体的自觉性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
隐性德育有利于德育的内化。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学生具有归属动机、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隐性德育的发生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直接相关。暗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进行;二是用间接的方法。当信息以间接的、不易为人们发现的方式呈现时,信息的接受者“在缺乏足够逻辑根据的情况下导致信服地接受所提供的建议”,也就是说,间接的、隐含的方式使受暗示者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思维的批判,而完全受某些心理机制需要的驱动,在没有明确目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情况下接受某些信息,这就是人的无意识在发挥作用。比如,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会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渴求被集体所接纳,在集体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受到来自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影响,这些影响不断地潜移默化,形成了学生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二)隐性德育影响的广泛性和载体的多样性的特点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同显性德育相比,隐性德育的影响更为广泛,其影响范围可拓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隐性德育的影响形式包括活动、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和物件;影响内容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影响空间包括校内、校外;影响结果包括“知”的把握、“情”的生成、“行”的实践等。因此可以说,隐性德育可以使学生可随时随地接受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隐性德育的载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载体包括自然景观、人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规章制度、网络空间、人际关系、人格魅力等。隐性德育的载体是丰富而多样的,又是分散的、随处可见的。虽然隐性德育的载体不及显性德育的载体密集、系统,但这种分散性和无系统性,使隐性德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隐性德育影响广泛性和载体多样性的特点使其在高职教育中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能促进其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
第一,隐性德育影响广泛,能够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培养。高职教育极为重视对学生技术(能)的强化训练,课堂教学时数远少于普通高校,其学制仅为三年。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通过增加显性德育课程来加强道德教育,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隐性德育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隐性德育的教育影响较为广泛,在无需增加显性德育课程教学时数的条件下即可广泛发挥德育功能。它可以在课堂教学、学生生活、校内外实训和实习等各个领域发挥其教育功能功能。
第二,隐性德育载体多样能够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样化,有高中生、中专生、职高生、初中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多样性,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呈现多样化,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必须具备更多的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具体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机动灵活地组织教育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隐性德育载体的多样性、分散性、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根据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要求,可利用隐性德育多样化的载体,把德育渗透在艺术专业教学、艺术活动(包括文艺演出、画展等)、艺术环境(教室艺术环境、寝室艺术环境等)和艺术岗位实训中,把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德行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的特点(如缺乏行为控制能力和意志力,好动,不能静心学习,常违反纪律),多开展文学艺术欣赏、练习毛笔字、集邮等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根据不同的“职业人”要求,把德育渗透到不同的岗位职业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教育效果。
(三)隐性德育内容的实践性和效果的持久性特点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隐性德育的内容实践性的特点与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隐性德育涉及人的生活的不同层面,潜隐在人的生活中,内容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其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地位较为突出。
隐性德育的效果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学生的德性是德性认识、德性情感、德性意志、德性行为的统一体。德性认识主要通过显性德育获得,而德性情感、德性意志、德性行为则更多的是通过隐性德育获得。
学生通过隐性德育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是自身内化的结果,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的积累过程,其中量的积累过程实际上就是养成教育。然而,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一旦养成,则会成为学生的德性资源,沉淀心底,渗透灵魂,形成稳定心理,不会轻易改变,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隐性德育效果持久性的特点与高职教育的“职业人”培养过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性”教育,即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培养学生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其本质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技术行为习惯,如职业能力、职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思维方式等。职业技术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的培养,除显性课程“知”的教育外,更多的是在环境、职业实训等隐性教育中形成的,这也是一个经过较长时间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过程,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显然,“职业人”的培养同德性的培养一样,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及培养效果的持久性都具有一致性。
隐性德育内容实践性和效果持久性的特点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使得隐性德育与高职教育可以同时进行,其教育内容相互渗透,其培养过程相互交融,其培养方法相似相济,形成在职业教育中贯穿隐性德育,在隐性德育中进行职业教育的相互促进的局面,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形成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隐性德育的思路
高职院校应善于把隐性德育的特点与高职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开展反映高职教育规律和要求、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隐性德育。
(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整体规划富有特色的隐性德育体系
隐性德育的实施方式是隐性的,但必须有明确的计划和“意图”。隐性德育的计划是一种远期教育规划,是一种处于意向性、预期性状态的计划。事实上,学校的物质环境如何构建,组织活动的目的,都有一定的意向性;校园文化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营造出来的,体现着特定的教育思想,蕴涵和预示着学校的办学目的和育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制度建设到精神文化建设,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学习等,都进行长远规划和设计,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隐性德育体系。在整体规划隐性德育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突出隐性德育内容的重点。在构建隐性德育体系过程中,既要考虑隐性德育的全面性,使隐性德育符合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并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又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隐性德育为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比如,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点,隐性德育的内容可侧重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行为、职业协作精神以及创新品质等方面。
第二,注重构建校本隐性德育体系。所谓校本隐性德育是指在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在学校范围内通过学生无意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德性经验的一切内容或要素。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和特殊需要,充分利用本校域拥有的德育资源,构建自己的校本隐性德育体系,形成与其他高职院校不同的隐性德育风格特征。如依托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可以将本校的德育资源与所依托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构建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本隐性德育体系;区域性高职院校,可以将本校的德育资源与具有区域特色的德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隐性德育体系。
第三,构建“面、块、点”多层次的隐性德育体系。学校在“面”上根据学校的总体实际情况和全校学生的总体特点,从培养目标、学校环境、制度、活动等方面规划设计隐性德育体系;各专业在“块”上根据专业(包括岗位群和岗位)特点和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环境、管理模式、专业活动等方面规划设计隐性德育体系;各班级在“点”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品德实际,从班级环境、班级氛围、班级活动等方面规划设计隐性德育体系。通过构建多层次的隐性德育体系,使隐性德育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并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开发管理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较差,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组织纪律观念较弱。因此,开发管理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制度载体开发隐性德育资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意把学生管理制度的外在形式(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学生对待制度的态度、方式(内核)相结合,使管理制度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在反复遵循制度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础道德心理定式。
第二,管理制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制度本身体现了一种行为态度,制度中关爱学生的态度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其中,管理制度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与激励;管理者要尊重、关爱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要求及其实施要体现公平、正义,保证学生受教育的正当权益;管理制度的设计应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和安排要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助学奖学金学费减免、就业信息服务和指导制度等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这些都是无形的教育资源。
第三,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体现民主精神。让学生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认同管理制度,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过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
(三)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重点开发实践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育形式较为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情景性和体验性等优点,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开发隐性德育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在实践教学中开发隐性德育资源,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实验教学应加强开放性。实验教学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开放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自行选题,自主组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等。
第二,全面提高实训的仿真效果。实训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实训中心的仿真教学感悟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为了提高实训的效果,不仅要使实训接近或达到职业技能活动,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职业活动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按现代企业要求,在实训基地建立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等,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讲究效益、勤俭节约以及其他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顶岗实习与实习指导相结合。实习是在校外的企业、单位进行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实践训练。顶岗是学生名副其实地顶替企业相应技术岗位的工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为了提高隐性德育的积极效果,必须加强高职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顶岗实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管理、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最为广泛的隐性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美化物态等物质与空间环境。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大学传统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价值目标和审美意识,从校园建筑物的内涵、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训、校歌到校风、学风、班风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要突出“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体现“学以致用”和“求真、求学、求艺、求实、求贤”的精神。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高职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积极组织动员师生参与其中,如学校雕塑、宣传设施等的设计和建设以及种植花草树木,创设寝室文化和教室文化等,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得到劳动和技能的锻炼,还获得情感熏陶。从爱护花草树木、爱宿舍、爱班级出发逐步培养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的情操。鼓励师生参与校园道路、桥梁池塘、亭台等景观的命名,参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确定及校旗、校徽、校服的设计,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使师生更好地理解、认同并践行校园文化精神,凝聚广大师生,形成团结向上的集体。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围绕专业目标,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成才、成人。
第四,建设民主、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如组织和领导方式民主,校园风气团结向上,师生关系和谐,社团组织气氛高雅,教师人格高尚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
[注释]
①席彩云.隐性德育对高校德育改革的拓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7.
德育实效性策略 篇12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策略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再度强调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尤其突出了青少年的德育问题。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 承担着教育主渠道的重任。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而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却面临着尴尬与无奈。社会上流传着“学校教育却五整天, 抵不住大街上转一圈”的说法。为什么在十几年的教育之下, 不少学生却存在着明显的人格缺限和做人的不足呢?为什么学生在学校接受5天的教育, 往往会被2天所受的社会影响抵消了呢?
我觉得有以下的原因:虽然我们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方面和实际方面有一定成效, 但进一步从学校德育的任务和目标上分析, 德育工作仍然没有抓到实处, 学生普遍不够重视道德水准和道德行为, 学校往往把德育工作放在“口头上”, 没有扎实地抓出实效来。学生的品德表现、劳动表现和学生个性优越性往往得不到肯定和强化。面对这种现状, 我认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的认识, 提出德育实施策略, 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迫在眉睫。如何实施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与大家商榷。
一、以大德育观为前提
学校处处有德育, 事事有德育, 必须使全体教职工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学校在塑造有教养的人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与隐性等多方面的结合, 体现出“大德育”的思想, 让德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活动中处处体现出育
1. 加强师德建设, 以教师示范为导向。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职业以其强烈的形象性和示范性, 从精神上、文化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影响着学生。因此, 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师德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要以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创设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平等学习, 平等对话, 平等交流,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 引导班主任工作走上科学化轨道。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学校领导进行德育教育的得力助手, 是联系班级教师的纽带, 又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桥梁。因此, 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 学科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
因此, 我们应强调德育的多学科渗透, 充分挖掘教育因素, 实现自然、和谐地渗透, 教学与育人的同步进行。例如, 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 可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注重礼仪教育、自尊自爱心理的培养。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塑造健全人格。
二、校园文化建设
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民主是基础, 人本是核心, 探索是动力, 合作是方式, 创新是根本。我们应立足于本校的实际, 努力创设一种开放的、人性的、民主的、平等的、竞争的、合作的管理文化氛围, 为师生创造一个主动发展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园内的每一堵墙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校园内、教室内有意识地悬挂校风、校训, 张贴奖状、奖牌, 布置一些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等画像以及相关的格言警句、名人箴言等, 向学生渗透各种道德教育。同时, 各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布置一些图书、玩具、生物等活动角, 来启迪学生的心灵, 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从隐性课程入手, 在校园环境的细节上做文章, “让每面墙壁都说话, 让每棵小草都育人”, 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的整修, 努力为师生营造宽松、愉悦、健康、和谐、发展的新空间, 使人心情激荡, 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把学校变成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 生动活泼的乐园, 充满激情的家园, 整洁美丽的花园, 从而使师生的个性得以尽情的张扬。
三、尊重学生个性,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由于学生意志薄弱、坚持性差, 他们常常
教师要利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采用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评价机制。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亮点, 运用激励策略,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唤起他们的自尊心, 培养他们的进取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既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体, 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尤其是班级活动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对转化学生的德育行为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能使他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带学生外出参观、访问、调查, 通过了解祖国改革开放后的成绩, 激发学生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带领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如打扫街道, 擦洗电话亭、植树等, 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 体验劳动人民的辛苦;利用博物馆、烈士陵园等,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手拉手”活动, 加强团结友爱, 互相合作的教育。总之, 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根据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来安排。
五、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德育网络, 形成德育合力
当今社会, 信息高度发达。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形形色色的现象充斥学校。学生从电视、广播、网络上, 都可能接触到不良的信息, 思想随时有被侵袭的可能。作为学校德育不能只停留在校内和书本层面, 而应充分利用国家、社会的力量, 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例如, 建立家长委员会, 聘请校外辅导员, 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名人到校讲课,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教育, 使学生受教育的范围扩大, 学生受到来自不同层次的教育, 对社会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同时, 名人、专家的形象也在学生中形成偶像效应, 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内在动力, 从而使学生获得了自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德育实效性问题】推荐阅读:
中小学德育的实效问题10-27
实效性小学德育12-11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07-08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09-14
工作实效性学校德育11-27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11-11
对中小学德育实效性05-18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分析08-19
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10-27
高校德育实效分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