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2024-06-28

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精选4篇)

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篇1

有效的德育衔接是指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衔接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协调的保障机制, 确保最终德育衔接的有效性, 提升德育实效性。[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把“德育为先”列为战略主题之首。[3]我国德育体系的阶段主要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德育要求以及各阶段受教者的身心特征是不同的, 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 我国在各个阶段的德育衔接方面存在诸如德育管理阶段性;德育评价不科学;德育途径不完善等问题, 严重影响到德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 面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 已成为各级学校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对德育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富兴更有重大意义。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的阶段性问题

1. 管理衔接缺乏阶段性。

大中小学在德育管理衔接的过程中, 尽管在逐渐深化, 但依旧是以三好、四有、五热爱、遵纪守法及行为规范为中心思想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水平没有明显的台阶划分, 对各阶段德育主体的身心特征过于忽视。所以, 在德育主体的管理方面的科学衔接不够系统, 或者总是以一套管理条例对各个阶段的德育主体同时实施, 使得德育管理方面的衔接紊乱无章序。小学德育大纲认为, 培养学生最原始的情感和优秀的德性, 严守相关规范和塑造优雅行为, 形成优秀的气质人格和爽朗的脾性, 坚守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这些都是将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做好该有的前期准备。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公民。对比而看这两者的德育严重缺乏层层递进的衔接。中学德育能激发每位学生开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点点地增强自己的悟性, 最后挑选一部分尖子生在未来作为重点培养的共产主义者, 这明显是阶段颠倒, 这本该是大学阶段该培养的。[4]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及指导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理论性太强, 实践性不够, 空洞没有根据, 更容易把德育主体引入错误的轨道。把他们培养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这与小学的德育既重复又小儿化。德育管理是对德育活动进行的具体规范, 是对德育工作质与量的规定。由上述可以看出, 目前对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缺乏阶段性, 衔接也不到位, 对各个阶段学生的管理目标不明确。

2. 评价衔接缺乏阶段性。

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评估与价值性判断。小学生处于儿童期, 是行为养成的基础阶段, 然而目前小学的德育内容, 除了开设一些抽象的不被重视的到期中、期末考试时还被语数外等学科霸占的思想品德等理论课之外, 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课, 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上述所学的德育理论课的具体内涵以及怎样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处于初中阶段的德育主体正值发育期, 很容易有逆反心理, 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极差。现今初中阶段的意识仅仅存在于累计知识的层次上, 对德育具体情境的设置极其不够, 实践的落实严重滞后于理论的更新。[5]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学习、生活、择业、做人等方面渐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正主意, 但在德育中的指导未能匹及其中所出现的矛盾, 导致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道路上崎岖潦倒。通过以上大中小学的德育现状来看, 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倒挂现象, 缺乏衔接性, 较为死板。导致最终德育的结果有所偏移, 在对德育进行评价时也就脱离了应有的轨迹, 严重影响德育效果的有效呈现。

3. 方法衔接缺乏阶段性。

德育方法是指实现德育教育要求采用的途径和手段。现在我国对于德育方法的实施集中表现在, 充分利用所有的环境条件, 在学与教, 管与理, 服与务方面均得以落实,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 纠正养风、混风的风气, 加强校内、校外的力量, 形成一张密切的网, 把落实德育的行动延及家庭社会中。但却冷落了对阶段的划分, 而是统一进行教育, 完成度与效率合格线严重不搭边, 所以对体系的衔接无从涉及。因为个人素养的形成和熏陶是一个多维度相排斥与相吸附的过程, 所以德育方法的制定也要以此为依据, 通过多方面体现出来。然而现今在教育进行时, 小儿化与成人化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未触及到上述特征, 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承受力相违背, 显得僵化、零散, 不成线, 不成面。[6]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1. 科学管理, 增强各阶段的衔接性。

德育环境是学生德性人格成长的“生态园”, 是学生社会习得的“操练场”, 更是实现各阶段德育目标的“软实力”。不管是在学校、家庭, 还是在社会中, 德育的关键点不能遵照任何价值标准来塑造学生的品德, 给他们乱贴标签, 而是要以科学规划来设立塑造学生品性的纲纲目目, 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激发学生的正当行举。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 创建科学的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条例甚是重要。教育者更多的应强调以把关心他人和学会尊重作为依据, 把人们的生活情感、德育动机以及善解人意的品质作为前提, 让不同生活环境下长大、不同知识背景下成长的主体以标准的社会准则和自己适合的形式去接受德性教育, 塑造成高尚的道德感受力、判断是非力、科学选择力并能快乐自然地融入社会的合格人才。[7]对于德育主体来说, 他们有自己的理解理念, 所以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 再者给已成年的学生合理的社会实践的时间与机会, 让他们感受学校与社会的差别, 做好走出校园的准备, 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推进受教主体的政治意识、思想水平、科学规划标准、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2. 有效评价, 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隐形工程, 在一定社会环境下, 德育拥有附属性, 它以理论为指导, 以完善认知、提高品行为目标, 织就出一张相激励而连续走向平衡的衔接网,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建立起完善的德育常识, 使得生活德育化。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及时的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纲要中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各个阶段德育主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对德育评价的设置也起到一定的相关作用, 所以德育评价应是来自日常生活中道德实践的真问题, 而不是想当然的假问题, 它是对人生事务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再者、不分阶段的对德育评价的无限拔高, 把高层次或者低层次的道德境界教育作为统一的评价水平, 要求人人为尧舜或者使得大多数孩子都变为道德境界的低民都是不科学的。这就需要对各个阶段制定泾渭分明的德育评价机制, 培养符合当代社会的与人才。

3. 落实措施, 探索符合受教者身心特征的德育方法。

各年龄阶段德育主体的特点是相互牵连的, 所以, 务必要加强各受教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任何个体的身体、心理的成长都有一个成熟的关键期, 并且存在不平衡性。在此过程中, 对每个方面的培训均可取得一定的进步, 且充分开发了个体在某一块的潜能。因此, 教育教学人员一定要掌控每一个体的关键期, 合理进行施教, 以求用最少、最省时的力气荣获至上的成就。运用科学的实施方法, 探究学生的优缺点, 发扬优点, 救济缺点, 增强学生的成长信心和自我进步的觉悟。根据每一个体的个别差异性, 对症施教, 因材相对, 定要尊重他们的异他性, 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一位受教者, 积极向前地探究高效的培养措施。[8]

综上所述, 正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既要完善现代化德育衔接体系, 加强大中小学各阶段之间的衔接, 又要充分考虑到层次性问题, 区分对待大、中小学各阶段的德育范畴, 各有侧重, 形成较为完善的德育衔接体系。必须以多、精、准作为考评准则, 还必须合理巧夺天工地加入一些先天的素养基础作考评规范, 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植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9.

[3]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5:25-29.

[4]叶雷.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5.

[5]徐永赞, 陈新亮.当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0) :124-126.

[6]张慧雨, 孙昱.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12) .

[7]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Z].2005-05-11.

[8]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05-05.

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篇2

[关键词]高校 中学德育 衔接

[作者简介]王万军(1966- ),男,河北辛集人,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河北 邯郸 05603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75-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各个环节实现默契配合与有效衔接对于确保德育质量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受经济态势、社会因素、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引人忧虑。严格地说,高校和中学德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德育目标有高低之分、内容有深浅之异,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别的。然而,现实中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并没有到位。主要原因是除高考和大学录取之外,高校和中学很少有互动。

一、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涉及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上脱节。在德育内容上,从中学到大学,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往往简单重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从中学到大学,德育内容本应具有从浅入深、由低到高的特性,有些内容必须重复,如爱国主义、理想、人生价值观理论等。但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难有新意,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缺乏兴趣甚至厌学。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有两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不时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了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由于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养成教育”课,而这又正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德育目标上,中学应侧重于对学生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重在培养“合格公民”,高校德育应着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旨在培养优秀人才。如果中学德育的基础不够扎实,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在工作目标和内容上就难以有机联动,结果造成本该中学德育完成的任务却要在大学里“补课”。

2.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党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总的来说,上述方面的衔接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有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发展党员是重要的德育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性,造成大学党组织对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中学的表现并不了解,使组织发展工作出现迟缓甚至停顿的现象,形成大学里集中在三、四年级发展党员的状况。再如,大学辅导员工作和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有明显的削弱。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如果辅导员的设置流于形式,工作如蜻蜓点水,一味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凝聚力,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情况。因此,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当然也要避免简单回复到中学的工作状态。

3.在德育管理体系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涉及领导机制、师资队伍、规章制度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比较高校和中学德育管理状况,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上区别明显。在中学,学校和家庭一般相距较近,容易联络和沟通。大学则不然,它生源量大,涉及范围广,学校、家庭相距甚远,往往只能通过一纸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身体、家庭情况,难免主观和片面,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高校和中学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和中学在这方面的脱节,造成了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这使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有效利用。

二、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缺乏衔接的消极影响

当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几个环节来实现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学校德育功能。高校和中学德育目标的颠倒、混淆,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高校和中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重复,破坏了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影响了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高校和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破坏了学校德育渠道的畅通运行,使德育工作缺乏合力。

2.影响了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来实现。如果学校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管理不科学,无疑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德育工作难度更大。

3.浪费了德育资源。前述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德育学习带来压力:德育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德育内容不确定,学生无法适应;无论是教还是学,付出心血却收效甚微。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增加德育教师教学、备课的工作量,也必然会给学校德育管理、评估工作带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基本策略

我国德育改革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已经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正是必须突破的问题。因此,搞好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势在必行。

1.要转变教育机制。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否则,无论是教师、学校、学生还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点仍然会停留在智育、分数、高考上面,德育仍会受到冷落、歧视。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政府应转变政策导向,通过出台政策、法律、纲领性文件,在整个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机制;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从整顿管理入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监督。此外,教师、学生、家长也要在认识上、行动上摆正素质教育的位置。

2.要摆正德育位置。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来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着眼于行动,不能光从口头上重视德育,必须把德育首位的思想树立和实现在德育教学、管理、评估的各个环节。

3.要树立衔接意识。首先,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从理论高度整体把握德育,树立大德育、整体德育的观念。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衔接。如对高校、中学德育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对高校与中学的德育目标要深刻理解,掌握分寸;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要多做调查分析;家庭、社会、学校要密切配合;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党团社团活动等要共同发挥作用。

4.要提高教师素质。这里的教师包括德育教师、专业(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中主要是德育教师。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去从事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做一个加强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惊铎,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篇3

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提出:“衔接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工作, 是实施成功教育的开端。”并强烈呼吁学校要重视衔接教育。许多学校显然清楚地看到做好初高中衔接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 诸多学校在初高中衔接工作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关注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知识的衔接, 甚至把初高中衔接教育变成学科知识的补习工作, 严重弱化或完全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习惯养成的教育, 使部分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行为习惯变差、学习成绩下滑。抱着对育人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对初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学校在开展初高中德育衔接过程中的问题, 诊断问题症结, 追溯问题根源, 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特点

中学阶段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年人, 我们称之为青春期, 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成长、急骤变化, 心理和认识发展日益成熟, 但又尚未定型, 道德品格、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可塑性,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特点是动荡的、矛盾的, 充满变数的。因此, 研究这个时期的中学生道德现状, 对于培养新一代合格公民具有特殊意义。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 其主流是好的, 积极向上的, 他们正在健康成长。但是, 也存在一些消极现象, 需要我们清醒认识。

1.政治意识方面:比较迷茫, 社会责任感不强。

调查中我们发现, 由于受繁重学习任务的影响, 当代中学生无暇关心社会, 政治观念较淡薄, 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如“你是否经常收看新闻时事、关心国家大事?”44.89%的初三学生表示“经常”, 50.47%的表示“不经常”, 3.77%的明确表示“从来不关心”;在高一学生中, 也仅仅只有44.8%的学生表示“经常”, 53.47%的学生表示“不经常”, 1.54%的学生表示“从来也不关心”。在被问及“当国家危难时, 你是否会报名参军”时, 初三学生有69.0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报名、志愿参军”, 有24.16%的学生表示“如果被征, 就参军”, 也有4.7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尽量拒绝”;高中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略有增强 (见表一) 。

2.法律素养:有待提高, 但有较强的正义感。题百分比

我们以学生经常遇到且深有体会的交通信号灯为例大多数学生的法制意识还是有的, 63.21%的初三学生和72.05%的高中学生认为闯红灯是“十分危险, 需要制止”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三占20.52%, 高一占14.13%的同学认为“只要对面没有车, 闯闯无所谓”, 确实令人担忧。在交通信号灯面前学生暴露出了“自我中心”的表现, 有23.59%的初三学生和23.50%的高一学生认为“红灯时间太长了”, 要求缩短红灯等待的时间。据我们了解, 宁海城区信号灯等待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这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确因为学习任务重、时间紧, 他们需要争分夺秒, 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急躁心态和不耐烦的处事心理。学生在守法、护法、用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法律意识明显不平衡, 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低于社会的法制要求, 而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或维护他人利益的意识较强。如被问及“当你看到一名小偷正在行窃时, 你会”时, 表示“及时报警, 拨打110”的学生占绝大多数, 也有部分学生不太懂得如何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方法, 选择“硬拼”、与“罪犯搏斗”;部分学生选择“视而不见, 赶快走开, 确保自我安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法制教育 (见表二) 。

3.道德观念方面:认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但对现实社会道德生活现状又充满困惑, 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不协调, 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道德观念涉及面很广, 其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生价值观是交叉的, 我们的调查是从公民的基本德行出发, 考察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如“在楼道里有纸片、果皮、饮料袋等垃圾, 你看到后, 会怎么办?”“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 遇到老人或者孕妇没有座位时, 你会怎么做?”“同学间有冲突, 你会选择?”这样一些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 (见表三) 。

4.心理品质方面:心态积极开朗, 对生活充满信心, 但抗挫折能力相对弱化, 学习的心理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但有54.72%的初中学生认为当前最苦恼的事情是“学习”, 到了高中这一比例在上升;有17.69%的初三学生认为最苦恼的是“没钱”, 这一比例在高中学生中则有下降;还有13.43%的初中生和17.97%的高中生苦于“无目标”, 这一现象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阳光、开朗“有烦心事时”, 表示会与朋友、老师、父母倾诉, 而首选“向朋友倾诉”的占大多数, 可见, 交友在学生中的重要性, 要正确引导;值得深思的是选择“找老师倾诉”的比例相对较低, 看来老师要真正走近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 还需加油。另外, 还要重视遇到烦心事“闷在心里”的“闷葫芦”, 这部分学生不可忽视 (见表四) 。

5.人生价值观方面:总体健康向上, 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功利化。

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对待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的价值取向上。调查表明, 当前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是健康的、向上的。如“你认为影响你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来源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初高中学生的回答有较大差异, 初中学生依次为“自己”、“同学或朋友”、“家长”、“社会”、“老师”;而高中学生的选择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家长、”“自己”、“同学或朋友”、“老师”、“社会”。在被问及“你认为在校中学生能穿奇装异服、佩戴首饰或烫染头发吗”时, 初中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异常鲜明, 有24.76%的学生认为“可以, 这是自己的权利”, 而高中学生只有6.75%的学生认为“可以”, 也有3.54%的初中学生认为“愿怎么做就怎么做, 别人管不着”, 并且这种情况在高中学生中反而有增加, 不过, 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这违反了《中学生守则》” (见表五) 。

二、影响初高中德育衔接的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由于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 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使某些人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种种社会问题逐渐暴露, 如腐败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市场信用等问题, 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 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 导致有的人道德观念颠倒、错位, 中学生的品行也受到各种价值观的挑战。当代中学生, 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泡大, 知识面较宽、自我意识强;有个性、有活力。同时, 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往往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强且责任义务意识弱, 自尊与自卑同在, 理想与失落并存, 心理上自信的同时又很脆弱, 自尊叛逆又渴望独立, 既喊叫着“我的生活我做主”又无法摆脱对父母亲依赖的矛盾心理。

2.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基础教育自身的弊病依然存在。目前, 基础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 重智育轻德育, 注重课堂教学和考试, 片面追求升学率。书本上、课堂上讲的与现实生活反差较大, “下了课堂或出了校园跟谁讲道德?”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学生无奈而迷惘, 无所适从。

3.家庭影响不可忽视。

有的学生经过学校道德教育, 懂得做人的良知, 很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但是每当遇到不道德现象时, 父母不是循循善诱, 正面教育, 而是对道德行为嘲笑甚至鄙夷。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厉害, 不要吃亏”, 这种家庭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德育。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家长负有重要责任。再说, 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 父母娇之、惯之、放之、任之, 孩子自然缺乏自律意识, 过了18岁仍然“长不大”, 没有责任心, 不成熟。

4.现代科技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带来“现代病”。

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方便、快捷、灵活的互联网给予我们生活极大的帮助。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学生带来许多隐患, 如网恋、非法网站、网络游戏等就像裹着糖果的炮弹, 向我们发射。互联网信息量大, 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什么样的信息都有, 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同时, 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厚, 人与人的物化倾向浓了, 人情味越来越淡了。

三、实现初高中德育无缝衔接的策略

由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要靠学校的努力, 而且要靠家庭、社会的配合。为此, 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初高中德育衔接工作。

1.加强与初中学校的联系与协作,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增强衔接的合力性。

一是要加强校际合作, 特别是与初中的合作。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 建立必要的初中毕业班与高一新生各方面情况的交流反馈制度, 有利于及时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保证初中与高中德育工作的连贯性。

二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和沟通。虽然学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但家庭、社区有重要作用, 因此, 学校要主动与家长、社区各方面进行沟通,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常规联系, 使“三教”互补, 形成教育合力。例如, 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 建立家校必要的联系制度。这就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 组成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立体化的德育体系, 建立由学校、家庭、街道 (居委会) 、公安部门参加的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环境,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以填补初高中过渡时期的德育空白期。

三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与的德育评价体系, 体现评价的全面性。要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存在缺点和不足, 以便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指导学生与家长, 科学合理安排假期, 提高衔接的科学性。

假期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需要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充分重视。一个充实完美的假期, 可以调整学生身心,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还可能留下令人终身回味的印记……这就是假期的独特魅力。假期里, 学生可以在家长、同学、学校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下,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夏令营、社区服务活动, 亲近自然、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了解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通过各种活动, 接触社会、增长知识和才干, 培养对祖国和大自然的情感。假期还要补补亲情课, 不是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吗?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懂得尊老爱老, 学会感恩;要阅读一些中外名著, 提高文学修养,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早已过去, 新时代的学生应多接触社会, 关心社会发展。

3.立足课堂, 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凸显德育的无痕性。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 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倾向, 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 适当增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品德形成及发展规律,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出发安排德育内容;教师要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上适应新的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 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等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4.积极探索德育模式, 丰富德育内涵, 彰显德育的实践性。

德育具有实践性, 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因此, 学校德育必须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 走向实践, 走向生活, 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及社会需要出发, 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初中毕业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生暑期军训和国防教育、各类形式的夏令营等。通过活动, 青少年在实践中开阔视野, 磨炼意志, 增长才干, 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5.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重要作用, 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领导、联络、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政治优势, 面对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和方式变化了的青年学生, 团组织要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如可以通过举办图片展、团课讲座、主题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报告等形式, 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科学教育、心理教育等各种丰富多彩、健康向上、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实现正面教育和经常渗透相结合。

6.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袋, 增强德育的长效性。

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袋, 有利于理顺学生管理工作, 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机制, 真正实现初高中德育无缝衔接。对于学生成长档案袋, 不求档案内容统一化、模式化, 要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的特点, 充分彰显个人特色, 展示学生自身的特长, 张扬个性, 使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理想的成长档案袋, 保留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能为我们描绘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的轨迹, 让每一位学生在成长档案袋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 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 对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 勇于探索, 积极构建新型德育体系, 为学校德育的改进提供科学的理论, 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心理、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一种习惯的培养, 如果错过时机, 就等于过了季节, 失去教育契机是很难纠正的。许多学校显然清楚地看到做好初高中衔接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诸多学校在初高中衔接工作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关注学科知识的衔接, 很少关心学生思想道德、人格心理、行为习惯的变化。抱着对育人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在对初高中学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初高中德育衔接过程中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拙见, 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德育衔接,影响因素,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廖万忠.新时期如何加强好改进学校德育工作[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05) .

[2]李云.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7.

[3]王颖.论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D].上海师范大学, 2004.

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篇4

关键词:德育教育,提高认识,衔接工作

一、前言

当前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与本科生德育工作相比, 在绩效、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普遍扩大, 研究生群体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显现, 促使德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德育现状进行反思, 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要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 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实现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的顺畅衔接。

二、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意义

1.衔接是德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所谓德育, 从广义上来讲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而言的, 包括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从狭义上来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 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教育既包括由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 也包括作为普通公民自己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自我教育。这种教育只应该有不同的阶段性和不同的目标性, 而不应该出现厚此薄彼的状况, 更不应该出现中断和缺失。

2.衔接的优劣决定了德育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一个人从家庭教育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都为本科教育打下了基础。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目标有差异, 但都服务于德育终极目标。一个教育阶段的完成既意味着阶段性教育目标的实现, 也意味着新的阶段性德育工作的开始。这个工作是在前一个阶段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不是跳跃的, 而是渐进的、衔接的、有变化的、有重复的, 而这种重复相对于前一个阶段已经出现了从量到质上的变化。也就是说, 前一个阶段教育是后一个阶段教育的前提, 而后一个阶段教育是前一个阶段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如果前后阶段的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衔接, 那么不仅后一个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无从谈起, 而且前一个阶段的教育成果也会流失。因此,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平稳、顺利过渡和衔接是本科生阶段德育教育成果得以巩固和研究生阶段德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3.衔接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实要求

目前, 从各高校来看, 研究生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多。一方面, 研究生个体从学业到身心, 再到人际关系, 各方面问题层出不穷;研究生的班级、党支部、团支部随着年级的上升呈现组织松散、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的趋势。另一方面, 研究生德育缺乏体系性, 目标不清、形式陈旧。现有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对研究生要求多、关心少, 批评多、指导少, 评价多、引导少的问题。德育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目标性, 导致德育工作者感到无从下手, 或者一味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归结为大学、中小学甚至家庭教育的原因, 而忽视自身的问题, 推卸应尽的责任。这些问题的存在, 迫切要求有效加强和全面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 而加强和改进的起点就是做好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的衔接工作。

三、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途径

1.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规划

认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意义是做好包括德育衔接工作在内的德育工作的前提。从战略高度上讲, 德育的目标涉及高校“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德育是一种不懈的价值追求, 具体的道德标准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从终极目标上讲, 德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不要开展德育教育、如何开展好德育工作, 是事关培养什么人的重要的使命性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点, 才是为德育工作的开展作了思想上的武装, 也才能够谈得上德育目标的实现。

2.整合资源, 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从人力资源上讲, 加强德育衔接, 需要集合专业课教师队伍、高校管理人员和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等多方力量, 形成全员育人氛围, 让学生获得的教育既来自观点鲜明的直接导向性的德育课堂教育, 又能在接受日常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指导, 感受到高尚的品格与人格的魅力。

从机构协调上讲, 加强德育衔接工作, 需要合理建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具体到研究生德育层面, 导师的教书育人是关键。调查显示, 研究生在对自己思想影响较大的各项因素选择中把导师的言传身教列在重要地位, 充分说明导师对研究生的德育影响。

3.做好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无缝对接”

要了解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群体的差异性, 把握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最鲜明的自然差异是本科生与研究生个体成长发展阶段的差异。年龄不同, 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和各自经历的差异, 造成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呈出不同特点、规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从总体上看, 研究生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比本科生显得成熟。从经历上来讲, 本科生多数第一次离家独立学习生活, 需要从生活上、思想上给予更多指导;而研究生已经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 积累了一定的独立生活经验, 生活阅历较本科生更丰富, 更需要接受择业、人际交往和人生规划指导。从学业来讲, 本科生最重要的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适应性问题, 需要引导他们从应试教育转向大学听讲与自主学习;而研究生则需要从知识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从压力来源看, 本科生的压力来源集中于学业困难;而研究生的压力则来自于年龄、经济情况、与导师关系等更复杂的因素, 压力也更大。

探索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工作的共性, 了解研究生德育的规律性, 做好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的对接。在分析了解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群体的差异性基础上, 还应该发现和认识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的共同点, 寻找其中的规律性。个人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研究生与本科生发展特征虽然有显著差异, 但亦存在明显的规律性。

更新观念, 澄清错误认识。在了解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特点及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规律性的基础上, 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旧有德育观念的不合理性, 纠正对于研究生只需要进行专业指导、不需要给予德育教育, 研究生应该完全对自己负责、进行自我管理等的错误认识。

4.以本科生德育为基础, 探索研究生德育新模式

研究生德育不可能脱离本科生德育而独立存在, 而应该是在本科生德育的基础上, 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过渡开展。在这个过程中, 不应当机械地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工作完全复制, 更不能将其完全分离;尤其要避免只对本科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 对于研究生则强调一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错误倾向。应该根据研究生的问题和特点, 有意识地探索和创新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

5.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上一篇:书写习惯下一篇:前哨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