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研究

2024-08-05

德育课程研究(共12篇)

德育课程研究 篇1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 人才的标准之一是德才兼备, 因此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高校德育课程应该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隐性课程是一种价值型影响, 隐性课程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反映着德育的内容和要求, 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弥补了显性课程的不足。隐性课程是高校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阵地、立足点和创新点。

一、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1. 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 在20世纪60~70年代成为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将隐性课程纳入教育研究的视角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包括了隐性课程的内涵研究、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关系的研究、隐性课程的特性研究、隐性课程的形式研究、隐性课程的功能研究和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笔者认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指在各种教育环境中, 通过非课堂教学的方式, 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间接教育的课程。

2. 对隐性课程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隐性课程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认为, 隐性课程可以作为道德成长的手段, 隐性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包括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指导功能。

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对隐性课程的必要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基本共识。但是, 现阶段对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宽泛的研究层面上, 主要是方向性研究; (2) 对于通过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明细性和前瞻性, 缺乏从德育的目的出发对隐性课程进行细致设计、开发的研究; (3) 虽然对隐形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共识, 但是缺乏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并非是随性的, 而是可以进行预先设计的。而且隐性课程只有事先得到科学的设计、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事后得到科学的考核评价, 方能更好发挥其德育作用。

1. 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

德育隐性课程的途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 学校体制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清晰的导向作用。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 既锻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手册》学习讨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基于理解而遵守学校的制度,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 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包括了校风、学风、校训、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3) 物质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各种物质形态可以表达学校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可以寄托学生的理想、表达学生的志趣, 成为进行传承学校精神的良好载体。学校运用的现代传媒, 如校报等各种校内报纸、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站、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博客、QQ群等都是隐性课程的物质形态阵地。

(4) 行为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既要通过显性课程传递专业知识, 又要通过行为形态的隐性课程, 教会学生做人。

2.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以检验、考核隐性课程以德育效果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以检测隐性课程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 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改进基础, 有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 关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制度建设, 致力于减少德育隐性课程的随意性。

德育课程研究 篇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与价值

1、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教育部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要注重规模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既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德育任务,又根据职校特点和职校学生实际,面向现代社会,重新整合,形成一个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质量目标。

德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变革。它不仅仅改变德育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还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更新,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习者——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人”,在此基础上把“人”培养成“人才”。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德育管理的弊端更加明显地表现山来。在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人才的今天,我们的德育管理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改变。

为此,我们提出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形成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价值和个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在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同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2.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满足企业对职业技术工人素质的需求,尽快 1

地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认识视角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与隐性课程、活动课程,丰富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和途径,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本化德育管理模式。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完成从相对单一的学校环境向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过渡,并使之有能力去体验未来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未来工作职位的要求。同时,研究这一课题也是为永嘉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尝试,真正有助于永嘉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立足于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探索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品牌、争创浙江省终点职业中学作好理论和实践准备。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是:在深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开发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及隐性课程,构建生本化德育管理模式,取得富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工作经验,改进和探索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的内容,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的常规教育与管理再上新台阶。

2、研究内容

(1)、如何根据企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的联系,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整合一切资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我们认为:德育课程不仅要体现新时期的新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地方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并结合职业教

育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德育工作内容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使德育活动能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我们还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不能较多地停留在“管”,“压”,“堵”等层面,不能较多地是采取“禁止什么”、“不许什么”来进行管理,压抑学生的个性,造成学生较为普遍甚而严重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不能将学生过多地置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忽视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漠视学生有着独立的人格,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学生在管理中的逆反和被动性;而应该关注生命,关注状态,把“为教师好管而设计的管理”改变为“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管理”。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法。

具体措施:加强理论研讨;编写德育校本教材;开发德育活动课程;探索富有职业教育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工作经验;创建生本化管理的环境,构建生本化管理模式。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9.12——200.1)成立课题组,理论学习,研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0.2——2010.4)调查研究德育课程问题,初步制订校本德育课程编写方案;探索具有职教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方略;分析学校德育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生本化管理的模式构建。

第三阶段:(2010.5——2010.10)完成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生本化管理模式的形成。

第四阶段(2010.11——2010.12)课题研究进行结题报告及论文结集。

四、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人员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撰写了多篇论文发表、获奖及交流,均获得一致好评。

2、我校德育工作有良好的基础,学校被评为“温州市行规达标单位”、“温州市平安校园”“永嘉县德育先进学校”等。

3、我校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开设了网站;这使该

课题在研究方面又有了很好的硬件方面的支撑。这些有利的条件保证了该课题的顺利进行,也为该课题研究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有一定的资金保障。

五、课题组人员与分工

六、经费预算

调查经费:4万

材料费:2万

学习考察费:4万

合计:10万

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篇3

一、以实践专家访谈为起点,探究人的职业生涯必备的做人基本规范

为了更好地研究人所需要的基本职业礼仪和行为习惯,我们以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的方式进行确定,并作为课程内容构架的实证基础。会议上,我们请来了资深的教育专家、企业工程师、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毕业生代表等召开会议,在主持人语言的启发下,以头脑风暴法让与会者分享各种有代表性的交往经历和从中获得的人生经验,以此探究人生发展过程尤其是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习惯、职业礼仪等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以项目为单元基础,模拟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与职业情境

将德育统编教材中以单元为基础呈现知识的方式,改变为以一个个项目和小任务的方式呈现教育情境,模拟生活与工作情境下的德育环境。以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为例,我们以“生活中的礼仪”和“职业中的礼仪“为项目,以尊老、宿舍、邻里、访友、迎宾、接电话、握手、仪容仪表、着装等一个个生活和职业情境构建小任务,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了解礼仪与文明的意义,学会在这些情境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

三、以学生校内外活动资源为内容,拓宽课堂空间,多元视角构建德育课校本课程

我校已经连续参与了九届的南海神庙祭海仪式,一体化教学中的晨会教学、企业文化等等都已经纳入了我们德育课校本教材里。为了进一步开展礼仪教育,我们还构建了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健美操德育课程,把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文化当中去,把德育课题带到运动场上去。这样的德育活动课程,既为学生一生所需要的基本身体素质和良好气质的养成提供了土壤,也是一种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生活化、校本化的和谐德育。可以说,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中要求懂得“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的知识教育,在我们这一生活化、校本化德育课程的实施中得到最大体现,基本实现了“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有效德育在这里得到初步实现。

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职业合作习惯与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德育课堂需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构建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实践的依据。从真实职业工作环境看,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复杂的工作任务。从实践上看,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上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实施上,我们在接手新生的第一堂课,就以不同的方式将全班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不多于7人。随机分布是为了让不同性格、兴趣、能力的学生互相融入,每组限制人数是为防止个别学生习惯性滥竽充数。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有可能陷入“自由化、形式化和依赖性”的泥潭,但实践证明,它在创造平等参与机会、培养团队精神和养成与他人互助合作的工作品质上具有的优势,是远远超过其不利因素。

五、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参与意识,学会感悟人生

实施科学、合适的评价是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关键一步,它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与持续。为此,在评价方式上,既要注重平等性、开放性原则,也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激发点创设评价方式。为了进一步激励课堂的学习行为,相关教育理论认为,“合理需要的尊重与满足是人德性生成的基础和原动力”。所以,在德育课要实现“合理需要的尊重和满足”,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获得自身的尊重与满足外,更重要的是让他懂得将来入职后需要面对怎么样的环境,以此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价值观教育在“无痕”中进行。例如以扑克牌数字作为分数,每次课堂活动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扑克牌作为小组分数,抽取的扑克牌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欲望与参与动机,团队意识明显增强,也让学生明白了人生机遇、勤奋努力与运气是如影随形的哲学道理。“牌如人生”,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它在引导学生学会淡定面对生活的种种机遇与困境挑战上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德育课程研究 篇4

一、德育课程作业目的的转变

新德育课程坚守生活德育理论, 课程的作业设计和训练, 摒弃了“由道德知识和理论所设置的框框”[1], 作业的目的由单一转变为多维, 即在注重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 又不忽视对生活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习得。例如《我的好习惯》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 设计的一道作业——卡通画面上呈现的是一棵树, 枝干和枝条上有许多树叶。这道作业的提示语是:这是一棵成长树, 只要你养成一个好习惯, 就可以在树叶上写出来, 并涂上颜色。这道作业不受时空的限制, 学生只要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就可以在“成长树”上的一片树叶上写出来。类似这样的作业, 能鞭策、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去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又如教学《让诚信伴着我》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一课, 一位教师设计的作业是:“一个人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有一次乘船渡江, 天气突变, 此时风大浪涌, 险象环生。船夫说, 请你丢弃一个背囊, 减轻船的载重, 方可化危为安。这个人对自己的背囊这个也舍不得, 那个也不愿丢, 最后将‘诚信’背囊抛进了大江里。你怎样看待这个人的选择?如果是你, 你会怎样做?并说说理由。”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 说出了自己的选择和理由。有的说:“他不应该丢掉‘诚信’, 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觉得可以丢掉‘金钱’, 因为‘金钱’没有了可以再挣。”有个学生抢着说:“我会丢掉‘荣誉’, 因为只要‘诚信’不丢, ‘荣誉’还会再获得。”……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迪是, 按照教学目标的取向, 设计有一定难度的作业, 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变得丰富而深刻。

上述例子说明了德育课程作业设计价值取向的转变。让作业设计的目的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 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让学生的生活走向更好, 更有意义和价值。[2]

二、德育课程作业内容的转换

作业选择什么内容, 直接关系着能否最佳地发挥作业的功能和价值。在生活论德育的主导下, 德育课程的作业内容, 要引领学生由走进文本世界转变为走进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是因为生活论德育所倡导的“道德学习要使人学会的是: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3]而作业, 作为道德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无疑也应围绕如何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而运筹。

1. 作业内容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不同, 它所关注的不只是生活的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生活意义”, “在生活的关注中, 关注者投入的是整体的生命, 敞开的是自己整个的精神世界”。[4]按照生活德育理论, 德育课程作业的内容, 不仅要面向现实生活, 而且要能牵引、触动和引发学生的情感、愿望和体验。例如教学《善待他人》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一课, 教师设计的移情性作业——“小亮和小晶在玩乒乓球, 小晶玩得很勉强, 常常用手按在肚子上, 可能是因为肚子痛, 而这个孩子从不为一点小痛诉苦,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示弱。如果你是与小晶配对打乒乓球的小亮, 应当怎样对待小晶呢?”类似这样的作业, 无疑有助于引领学生敞开心灵, 倾注真情去关注生活。

2. 作业内容要引领学生反思生活

“生活的‘反思’是将人原有的生活、生活经验置于一种被‘探问’的位置和状态之中”, “通过探问与反思的生活经验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生活经验了, 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们正是在反思中“生发出建构更好生活的愿望和指向”。[5]按照生活德育理论, 德育课程设计和安排反思性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反思性作业是指向作业者自身的, 是致力于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的监控能力。例如, 《拥有好心情》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一课设计的作业:

自我反思:我曾为_____事生气, 当时我的想法是____, 当时我的心情是____, 假如我这样想____就不会生气了。

反思性作业, 能促进个体对已有经验的改造, 实现对习得意义的重建, 有利于学生发扬优点, 改正缺点, 弘扬道德的品德, 摒弃非道德的因素, 从而提升道德境界。

3. 作业内容要引领学生改变生活

鲁洁教授说:要改变或改善生活, “除了要有相应思想为指导外,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感性的活动, 实际的行为去改变现实境遇、现实关系。道德学习在这个环节的主题就是‘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生活’”。[6]按照生活德育理论, 德育课程应当更多地设计和安排感性的实践性作业。例如, 教学《我也有爱》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 一位教师设计的作业是:试一试, 给爸爸妈妈分别洗一次脚, 看看父母脸上的表情, 听听他们的感受。显而易见,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这道实践性作业, 从而“改变了现实境遇, 现实关系”, 强化了亲情, 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三、德育课程作业节点的转变

所谓作业节点, 是指教学中的作业时间点与优化学生学、改善教师教的关系。按照教学论基本原理和生活德育理论的要求, 德育课程作业的节点, 应是多时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这是因为德育课程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倡自主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倡导先学后教, 努力实现少教多学。作业, 作为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工具, 理应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并在课首、课中和课尾各个节点上, 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化学生的“学”和改善教师的“教”的功效。

1. 课首节点的作业运筹

注重把作业与课前调查, 作业与洞悉学情、了解学生需要、拿捏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抓好课首作业节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为新课的展开营造理想的氛围和背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 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 把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脉搏;有利于教学在关注儿童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去改善和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总之, 抓好课首节点的作业运筹, 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 课中节点的作业运筹

注重将作业活动抛锚在学生的动态学习进程中, 让学生边学边练, 学练结合, 寓学于练, 以练助学, 真正使作业训练成为解决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的“脚手架”, 成为深化思维、开拓思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契机, 成为通向教学目标达成的“铺路石”。课中节点的作业运筹, 主要是引领学生把学与思、学与做、学与用有机地融合起来, 让学生的自主作业、主动探索与教师的及时反馈、精妙引导相互融合、彼此互动;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不断拓展、深化的“脚手架”, 成为学生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的工具。

3. 课尾节点的作业运筹

教师应把作业作为课后延伸中的一个套环, 将学生已学过的教育主题的意义, 与他们在课外、校外的生活衔接起来。课尾节点作业运筹的思路不外乎四条: (1) 围绕课内活动内容, 延伸到课外去寻访、搜索相关的信息, 以扩大视野; (2) 由学生课内的表现扩展到学生的课外表现; (3) 将课内解决问题的兴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 延伸到课外去, 继续探究相关的问题; (4) 把课内掌握的有关生活和社会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去运用、去印证。课尾节点的作业运筹, 旨在为儿童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 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 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 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 将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 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外化和彰显。

综上所述, 德育课程作业的三大转变, 对于开拓学生学习的宽度、推进学生学习的深度、优化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改善教师的教、优化教师教学素养也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23 (3) :9-16, 37.

德育课程研究 篇5

一、传统教育下的德育课程教育问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应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方法。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多在10~12岁,思维能力活跃,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学生就是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变得叛逆、抗拒外界。学生、教师、外界之间的关系相互牵连,常常会由于处理不好而产生反效果。

(一)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均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授课前备好课案和教学课程,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思路与学习方式都要按教师所安排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心理还未成型,对知识的接触需要全程跟随、模仿教师;但对具有初步自主意识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填鸭式的教学会让他们产生疑问,但无良好的倾诉途径,从而会引发抗拒、逆反心理。而且,也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评价方式的单一片面

目前我国小学的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基本是测验考核,以在一定时间内填写试卷,并算出每个人的成绩为主,甚至还会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记过等处分。学校多以每个人的评分为主,一切的排序都是按照学习成绩而定,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甚至在五、六年级阶段,学校为了升学率,将德育课取消或者改为数学、语文等主要考试科目。这不利于学生通过德育课程来获得全面的自我认知,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型德育课程的概述

(一)什么是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学生学识积累为基础,辅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再通过与同学、教师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知识,培养了创新合作能力,也锻炼了思维方式。研究型教学着重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性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实践进行知识探索,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的探究心理和好奇心,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型教学与德育课程的结合

在德育课程中,教师更加注重辅导,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教师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激发最大的自主学习性,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品格道德的培养。研究型德育全面关注学生的各项发展,包括学习成绩、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建立。

三、小学高年级如何开展研究型德育课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主导关系

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是平等的,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课本《语文(下册)》中的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可以不与常规教育一样布置一份作业就结束教学,而是让学生自己摸索信件的书写格式和方法,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的信件供学生参考学习,再引发学生对信件的兴趣,自发性地对信件书写展开练习[2]。

(二)利用“小组工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组织者发起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不同的分工与互动,使小组成员能够参与到不同的语境与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弹性很大的学习方式,在群体学习里有着突出的学习效果。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回顾拓展”章节里,课本提出了“阅读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一概念,学生在攻克此问题时便可以成立“小组工作”的团队方式,由其中一人指定某篇课文,全部小组成员在不参考他人意见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看法;组织人收集好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后,再交叉讨论、交换意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有效沟通和交流,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研究型德育课程中引入“小组工作”,打破了一般课堂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上的实践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评定方式全面丰富化

在研究型德育课程中,问题的研究讨论都是由学生自己主导,答案也有各种不同的结果,因此,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是无法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教师可以运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各种方式与平台,从各方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动,进行多方参与彼此互评[3]。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学校共同参与到评定系统中来,实行双向评论,采取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这样的评价方法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换成主动探寻的求学者,不只是对学生的单向对比(成绩判定),而是完善整个教育体系的评分系统,做到不偏不倚、全面发展。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性,这决定了他们需要多面化的教学。德育课程作为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课程之一,曾经在传统教学中未引起重视,导致学生身心没得到良好发展。如今结合实际教育环境和各种研究数据都已表明,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更加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法。只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方式才是合格且优质的。

参考文献:

[1]张京京,张原瑞.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9):58-61.

[2]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4):10-11.

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篇6

[关键词] 研究型德育;主体间理论;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51-1

近年来,作为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已越来越突显其优越性,德育课程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实验意义

研究型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注重知识探索的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配合多种教学环境,通过学生互助互动,利用图书馆、社区等相关资源,师生在合作与探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第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理论水平。第三,改善传统德育课程单纯理论灌输的现状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实验理论依据和目的

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既符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又符合德育课程的特点,其理论依据主要主要是:主体间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是平等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第二,提升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理论素养;第三,改革当前的德育课程教学方式。

三、实验内容

研究型德育课程依赖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因此在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开展研较为合适,针对教材中的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第一,运用“小组工作”等创新性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上的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促使学生们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互动互助。第二,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在研究型德育课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建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题目、收集材料、合作开展研究活动。第四,使家长、学校、社区等课堂以外的因素积极配合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并用描述性评价进行表达,结合传统的笔试考试。

(一)实验设计。实验假设: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显著优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更适应小学高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实验被试:根据各小学的水平与特色不同,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样本学校进行实验合作,在每一所学校的5年级和6年级中,选择两个基本情况相近的班级作为被试参加实验,即A班和B班。选定班级的主要参考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相近,学习成绩的总成绩、平均成绩相近,学生人数、男女比例相当。

实验变量:

自变量:德育课程教学方法X(新方法——X1,传统方法——X2)

因变量:德育课程教学效果Y

无关变量: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

实验控制:为避免无关变量的影响,故采用轮组实验法,实验之初,别在A、B两班进行德育课程教学,A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X1),B班运用传统教学方法(X2),在学期末时分别对两班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试,A班测试结果为Y1,B班测试结果为Y2,在第二学期时,改为A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X2)进行德育课程教学,B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X1)进行德育课程教学,期末时再对两班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试,A班测试结果为Y3,B班测试结果为Y4,则有:

Y1+Y4=μ1 Y2+Y3=μ2

对比μ1和μ2,并进行右侧t检验,可得出统计决断。

(二)实验测评。实验的前、中、后均需要进行测评,实验的前测是选定实验班与对照班,通过历次考试的情况进行筛选,选择学习成绩相近、人数与男女比例相当、品德发展水平相近的班级参加实验。实验开展一学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一次测评,测评的内容包括:学生情商发展水平,品德知识点掌握情况,各门学业成绩发展水平,学生的创新性水平以及每一个学生所获得的描述性评价。中期测评结束以后继续开展实验,第二学期结束后进行实验后测评,与中期测评的方法一致。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升过程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在研究型德育课程中,由于学生自主进行研究与实践,因此研究结果未必是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描述性评价,立体式评价多方参与、互相评价,弱化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加强个体发展的纵向对比,因材施评,即时评价,定期汇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实验过程中的两次测评之间要有梯度,且不能出现重复性试题。尽量避免与其他教育实验产生交叉影响。

四、结论

研究型德育课程在理论上具备多种优势,应用研究较少。因此进行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实验则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育工作者踊跃的投入,以检验有关论证,并总结教训,弥补不足,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文武.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教育研究,2003,(3):14-18.

[2]赵微.以学科为载体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设计[J].当代教师教育,2011,(12):41-49.

[3]张京京,张原瑞.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9):58-61.

[4]张京京,阮小飞.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2):53-55.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篇7

通过集体项目的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努力拼搏,取得成功的乐趣。教师应抓住每个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合作拼搏精神的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1 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界定

“隐性德育课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它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

2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

通过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才能实现隐性德育课程,例如:通过情绪感染、行为模仿、环境的暗示和陶冶等方式影响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人的基本需要中包括了归属和爱的需要,人本身具有受暗示性和无意识等特征。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归属需要的驱动下,期望被集体所接纳,可以与同伴积极地配合,按照团体所倡导的观念去行动,这些行为都会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影响。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收到所处文化氛围各种的暗示,最终这些影响通过学生的观察、模仿等,使大学生形成个体独特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特性。此外,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了观察学习对品的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和老师,如果体育教师是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克己自律、拼搏向上的精神将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的自律、自主,对更高目标的追求与成就自我的向往也将为学生品德发展提供了生活中身边的“偶像”。同样,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和考核,将品德优秀同学树立为榜样,例如,长跑训练中坚持不懈的同学,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单纯来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很难通过说教的方式被学生真正承认和内化为品质,大学生更倾向于经过主动思考来判断是非对错,这一特征正好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体育教学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更灵活生动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3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对道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的调节。

3.1 价值导向与激励功能

引导学生品德生长的方向,对其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物质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周围他所能经常看到的一切,都对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者的意愿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课堂布置来表现,如可以在体育场周围塑造运动拼搏造型的雕塑,体育设施的设计和修建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偏好。二是学校精神文明。如晨跑等的日常体育活动开展、各种体育竞赛的举行,既吸引了学生参与,又向学生宣扬了拼搏奋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表达奖惩的方式等都是刺激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公平、公正,合理客观的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3.2 陶冶熏陶功能

所谓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能帮助学生提高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情境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可以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中的,“情景性”是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内化的情感体验以及便于感悟的现实情景,主要通过美的陶冶、情感陶冶、氛围陶冶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校物质环境,体育场馆的布局,建筑的分布、雕塑艺术作品、绿化等,以及运动训练区和活动休憩场所的安排等都能引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优美的绿化可以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具有冶情养性、抚慰心灵的作用。二是体育教师的人格,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成人就是教师,教师就是一面折射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的镜子。教师的人格影响教师的威信、师生关系,而且间接陶冶学生的人格。三是教学的陶冶。教师独特的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富有个性化、艺术化的教学风格,优美的体态语言等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陶冶氛围是一种心理气氛,也是一种文化气氛,这种氛围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校体育课堂的氛围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同化力,可以创造一种积极的精神氛围,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而创造学习态度、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最终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趋向一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中的互动和交流,将形成高校环境中特有的人际交往环境。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关怀和期望,同学间的友谊和互相帮助都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和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学校举行的各种常规体育锻炼如晨跑等活动,也是一种气氛的创造,发扬了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追求。

3.3 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功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期望、暗示、约束等方式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一种内驱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自觉地按照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学生处于一个追求不断提高自我的群体氛围中,就会逐渐克服不思进取和懒惰松懈的心态;当其他的同学都在坚持的时候,自己就不会轻易放弃。一个积极健康的群体氛围比有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更具有约束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高校学生虽然在生理发育上已接近成熟,但在心理上却还存在发展的空间。隐性德育课程通过教育环境和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情感表现等影响学生,使学生自发的调整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使体育课堂的各项活动中都体现出活跃民主的道德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表意见,通过建立良好的道德气氛来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 2002 (22) .

[2]郭东明.论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1) .

中职德育课程建设基本原则研究 篇8

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国家兴衰, 重在人才。道德素养是人才规格的命脉。关于道德的认识, 总是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苏格拉底和孔子都致力于道德教育。苏格拉底认为道德就是美德, 是节制与正义的结合。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人君子”的道德教化目标, “仁者爱人”的道德范畴体系和“为仁由已”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于道德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 可以作如下界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 是通过社会舆论、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以及适当必要的行政手段, 调解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 道德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目标, 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道德是人才发展的根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受制于多种因素, 如社会各种需求关系, 社会总的经济发展状况, 劳动者自身的素质等。在劳动者的素质中, 会做人比会做事更重要, 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人才发展的高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 培养学生解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集体关系的问题,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学生时期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其步入社会后的道德表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往往不太乐观:文明礼仪欠缺, 言行不得体, 不虚心好学。劳动观念差, 时间观念不强, 迟到早退, 无故旷工现象普遍存在。不够敬业, 责任意识不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 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 德育教育占据学校教育的半壁江山。

二、德育课程建设是课改的主线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 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对接职业标准, 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德育课程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的有利途径, 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 应努力体现以人为本, 突出时代特色, 强化本土化, 重视实践性等基本原则。

三、德育课程建设突出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 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意愿与特长, 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 认可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大多数中职生是以学习失败者的身份步入中职学校大门的, 心理上的失败感较强, 很少得到教师尊重。缺少学习动力, 自信心不足, 生活和学习目标不明确。面对中职学生特殊群体,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要充分尊重、关心学生。首先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幸福, 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其次, 中职德育课程建设要重视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 疏通不良心理,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业爱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职业人品质。

四、德育课程建设要突出时代性特色

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加强中职学生道德建设, 就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高度概括和凝聚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 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 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南和行为准则, 也为中等职业学校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建设, 培育中职学生高尚精神境界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五、德育课程建设要强化本土化特色

德育课程建设本土化是指中职德育课程建设要根据我国国情、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 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从社会实际、产业需求、学校实际、师生需求出发, 提出符合学校发展的理论设想、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德育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突出学校特色, 通过校规、校训等蕴含的育人哲理, 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熏陶,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 利用学校、产业、企业、社区等不同的德育教育载体, 变德育为“看得见, 摸得着”的切身体会, 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德育课程评价需摆脱知识测验的单一方式,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与变化, 强调过程性评价。

六、德育课程建设要体现实践性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道德知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统一发展的过程, 是内化的道德观念外显的过程。因此, 德育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在中职培养模式的改变过程中, 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的联系更加紧密, 德育课程建设必须以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职业为核心。实践表明, 职业道德规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握和理解, 而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吃苦精神、纪律精神等也一定要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才能很好地认识、理解、养成和内化。实习实训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实践载体。

黑龙江李爱波宁文晶吴林柏

参考文献

[1]冯晓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4.10.

[2]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7.3.

[3]刘春雁.新形势下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河学刊, 2010.9.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8.

德育课程研究 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2月, 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下称《意见》) , 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纪律法制教育, 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该《意见》还明确指出, 各中等职业学校在执行新方案中要积极探索德育课新的教学方法, 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 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调查与分析

对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各专业中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主要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中进行, 主要从中职生学习上的表现, 对德育课的兴趣, 对德育课教学方法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782份, 从结果来看, 中职生, 如果在学习上分为努力和不努力的话, 学习上积极主动, 学习目的明确, 努力学习的中职生还不到三分之一, 只有28.4%;学习上没有动力, 没有明确的求学目的中职生则达到三分之二还多, 有71.6%, 其中还有16.1%的中职生不喜欢学习 (可以说根本就不学习) , 这个比重可不是个小比重。因而, 这对在中职学校任课的德育课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必须首先调动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 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从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兴趣来看, 有近三分之一 (28.9%) 的中职生对德育课没有兴趣, 根本不想学习德育课。而对德育课有兴趣的中职生还不到三分之一 (26.6%) , 近二分之一 (44.5%) 的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很淡, 谈不上喜欢。这就要求任教德育课的教师, 要注意去培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2、对德育课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教和学生学, 以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讲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的总称。根据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及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对德育教师教学方法满意的中职生只有近三分之一 (32.5%) , 因此, 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需选择、调整、优化, 要注意发挥中职生的主体作用, 努力创造条件, 让中职生更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 发扬我国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三、对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1) 努力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论, 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长期以来, 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法, 使中职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表现为弱;而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 一种全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正在中等职业学校逐渐形成和迅速发展。如果德育课教师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将现代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 再加上渊博的知识, 扎实的教学功底, 讲课时旁征博引、生动活泼、令人信服, 就会很容易与中职生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感情, 使理论教学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问题,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确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承认和尊重学生个别心理、能力、兴趣、思维特点的差异。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做为德育课教师特别要转变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 充分调动和发挥中职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德育的本质更是实践, 要还课堂于学生, 还德育课于本来面目。德育过程的起点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 也有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 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 (知、情、意) 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中职生践行、践言了, 我们才可以说德育目标达成了。

(3) 注重教学情感, 使学生的情感在德育课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激发。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直接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情趣的重要条件。”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 德育教师如果能够很好的运有激励、唤醒、鼓舞的教学艺术, 就能使中职生的情感得以激发为德育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 使中职生的心情轻松、愉快, 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 优化德育课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育中的表扬、夸奖是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的肯定, 通过表扬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并使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得以巩固和发展。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比责备和批评更能激发中职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当然, 表扬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需要德育课教师能够将之用的恰到好处。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演变, 德育课教学任务也会随之变化和发展, 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要不断的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育部.2001年2月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德育课程研究 篇10

教育部规定,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其中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这四门课程。从教育部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课程对于提升中职生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

现实生活中, 很多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示工作太累, 不懂如何与工作伙伴相处, 在职场上频频受挫。如何解决中职生在职业行为习惯方面的困惑, 是中职德育课程急需探讨的重点话题。

二、中职德育课程在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 学生:对德育课程认识有失偏颇

针对中职德育课程教育意义这一问题展开调查,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表示不在意甚至是忽略德育课程学习。大多数学生表示:来中职学校是因为文化课分数不够, 上不了好学校, 只要拿到文凭, 以后能养活自己就够了。学生不重视德育课程学习, 遑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职业行为习惯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上,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提不起兴趣, 看手机、看小说、看视频、听音乐、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二) 教师:未能在德育教学中完美渗透职业行为习惯教育

从教师角度出发看待当前中职德育课程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教育这一问题, 我们普遍发现很多教师未能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职业行为习惯教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 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学模式的不尽如人意、教学评价方式的不科学等问题直接导致德育课程成了一门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学科,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湮没在应试教育雾霾之下。

三、德育课程如何提升学生职业行为习惯

(一) 课堂教学, 职业意识教育

哲学中提出: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提升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意识对于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指导意义。在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渗透职业意识教育,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德育课程涉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科目, 教师在各年级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课程, 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强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讲礼仪、知文明、习荣辱、弘扬法治精神等教育;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一切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的观点, 使学生学会正视现实、自强不息, 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常识之外, 更要让学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政治社会管理制度, 使学生爱国家、爱企业、爱职业、爱社会。

理论学习是学校教育总也绕不开的一环, 在中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过程中, 很多教育工作者呼吁“重实践”, 期望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行为习惯。实践固然要重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科学合理的职业理论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在组织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理论知识教学, 使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正确职业道德理念的洗礼, 在不断的剖析自我的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

(二) 合作学习, 学会沟通交流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群居动物, 人类必须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才能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会沟通交流才能在职场交往行为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中职学生年龄多在16~18岁之间, 很多学生都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学生将与用人单位签约看作自己的退路, 工作过程中缺少团队精神, 不善于与人交流, 与团队融合度不够, 眼高手低, 消极怠工, 好高骛远, 稍有不顺就违约跳槽, 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教师必须要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认同感,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养。

团队认同感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 针对当前大部分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落后这一问题, 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沟通与交流, 养成团队精神。

例如, 在《职业生涯规划》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组织学生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展开自学:学生自愿结合为6人左右的小组, 组内结合教材上给出的内容, 联系现实生活, 想一想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些, 你有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图, 结合爸爸妈妈、长辈亲人的职业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给出几个值得研究的探讨性问题, 学生讨论结束之后, 教师要聆听小组代表发言, 并邀请其他小组学生对同学的发言做出评价与补充。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课堂主导的角色, 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应通过不断的讨论与交流深化学习过程, 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聆听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讨论成果的聆听与沟通, 也包括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之间的聆听与沟通。将课堂代入职场, 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就好比顶头上司, 小组成员就好比职场同事, 学生要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将自己置身于整个职业当中, 完成对本职业角色的充分认同。

(三) 德育实践, 提升职业技能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职业认识的升华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中职德育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组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 解放思想, 培养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 成为一名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优质人才。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五星” (尽职奉献之星、勤学向上之星、健体多艺之星、孝亲友善之星、遵纪守法之星) 学生评选, “文明居室”“文明班级”评选, 参加全校范围内《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诵读比赛以及“环福州、永泰公路自行车赛青年志愿者选拔活动”等德育实践活动。无论参加什么实践活动, 教师都要让学生精益求精、善始善终, 力求做到不做则已, 做则一鸣惊人, 不要滥竽充数或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为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广阔舞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在此背景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现代化综合型技能人才需要。当代中职生走向职场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 教师必须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增强适应职场工作法则的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为学生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摘要:随着中职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增多, 学生想要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 提升职业竞争力。德育课程作为中职教育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在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要做到三点:课堂教学, 职业意识教育;合作学习, 学会沟通交流;德育实践, 提升职业技能。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课程,职业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两宁.对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2]张凌.职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举措[J].素质教育, 2013 (12) .

德育课程研究 篇1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儒雅德育

《荀子·荣辱》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可见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自古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赏,是育人的最高标准。

“儒”是指有儒心,即做有文化内涵,书卷气质之人。“雅”是指有雅行,即做言行举止优雅之人,具有高尚的素质修养。

“儒雅德育”立足于学校“儒雅教育”,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以孔子八德、对联文化、武术文化等传统文化为教育的载体,“以儒导学”“以儒导思”,从而培养内儒外雅的现代儒雅新人。因此,儒雅德育的核心是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儒雅价值追求。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具有外表优雅、内涵博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现代新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儒雅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

1.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完善校本特色课程的需要。我校位于石碁镇莲塘村,这是武术大师黄啸侠的故乡;学校还毗邻孔子后裔居住地大龙村,一文一武为学校构筑自己的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此,学校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儒雅新人”为办学目标。为了培养儒雅新人,德育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编写了《学对联、赏对联、写对联》、《中国少年强》、《我们爱武术》、《每日一诵》等校本教材,初步形成“对联文化“、”孔子文化“、”武术文化“三大特色课程,为学生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根基。

2.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个性特点的需要。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开设美术类、舞蹈类、语言类、音乐类、体育等七大类活动,组建小联迷社团、华兰侨心民乐社团、华兰侨心武术社团、儒剑辩论社团等特色社团、兴趣小组共27个,其中“小联迷”、“辩论”、“武术”和“民乐”成为特色社团。全面发挥学生的特长,张扬个性,展示博艺之长。

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对班级德育自主建构,提高主题班队课实效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提出了德育自主建构的模式,围绕着孔子文化思想,并结合年级的特点,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制定出每月的德育主题,在学生在广泛开礼仪、诚信、感恩、爱国等教育。同时,大力推行儒雅班级、儒雅学生,儒雅之星的评比机制,通过星级评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三、强化功能,提升儒雅德育校本课程育人实效

1. 用好班会课主阵地

石碁镇中心小学以“崇文尚武 厚德博艺”为校训,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儒雅新人为使命,校训“崇文尚武 厚德博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有极高的契合度。学校围绕着提出的育人目标,坚守班会课这一德育的主阵地,统筹规划“我们爱儒雅”的主题班会课。在“规范和规则”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思想和文雅的气质。

石碁镇中心小学以“儒心” “雅行”为标准,以“培养现代儒雅新人”为目标,打造了规范的班会课系列,针对培养对象的长远发展,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根植学生“中国灵魂”地同时,拓展了学生的“世界眼光”,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2. 国家课程校本化,做好学科德育渗透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促进学科融合,我们将儒雅德育校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尝试国家课程校本化,将我们儒雅德育的理念结合学科进行渗透工作。我们认为进行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学科都以知识为载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源于实践更是源于不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结合。通过注重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高效互动,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个共鸣。

德育课程研究 篇12

1德育课程活动评价模式构建的意义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们道德观念普遍下降,重智轻德的育人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当今多数学生也普遍存在着道德责任意识差,被德育,学术不正和学生素质低下,道德观念缺乏等问题。不断加强参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工作,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制度,其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素质的发展问题,也是解决好德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德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教育,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方针。不仅要成才,成长更重要。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涵盖了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的思想品德与道德品质,使各种德育效果以量的形式体现出来。更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操行水平,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2德育课程活动评价模式的内涵

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的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道德文化的过程。对于这种无形的思想评价,真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客观的方式是考查学生在校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德育价值观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德育的育人功能,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教育的载体,也是德育评价的有效载体。 德育教师虽有理论却只是空洞的讲授,学生参与性不高是德育时效性不强的原因。基于这种思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通过德育教学实践改革,形成德育课程 “3 + 2”学制活动评价模式,强调德育与个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品德社会化的过程。以遵循心理教育规律为原则,增强德育的时效性; 以贯穿德育教学的 “活动” 为主线,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在德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实施新的教育方法; 更有利于和学校、社会的协调合作,形成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一种德育评价模式。

3德育课程活动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3.1课堂参与性评价

课堂参与性评价主要考察一定阶段内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核心是德育。一般包括课前演讲活动参与劳动纪律三部分。德育方法的实施与智育不同,针对德育时效性的内涵, 让每个学生在课前轮流参与演讲,认真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 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方针。要求学生在简单叙述事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或观点,调动师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由教师或学生点评,考查学生评判是非的能力。我国过去的教育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教师虽有理论却只是空洞的讲授,学生参与性不高是德育时效性不强的原因,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学生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此项活动,不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能够使德育教师进一步了解和贴近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所需。组织教学,如社会观察活动 ( 时事演讲等) ,增强德育时效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增强自身人格魅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师时刻树立良好形象,围绕课堂目标组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适时的进行心理诊断与辅导。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促进德育效果的体验性、模拟性的教学环境。

3.2单元实践活动评价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寻求大德育环境,党政工青齐上阵,各项活动评价统计复杂烦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德育效果还是不理想。德育教育工作应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单元实践活动评价主要考察阶段性德育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变化过程,把学生活动片段或教师设计的微观活动前移到课堂,是教育领域内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力量集中在学生个体上不应该是分散的、间断的、盲目的。因此,一般通过分组竞赛、辩论形式来完成,学生在参与中感悟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点拨指导,其能有效地反映个人素质的发展问题。教师提出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求学生组内合作建构,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反映学生德育效果。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懂得一个道理,拓宽一种思维。通过社会实践或主题班会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品德社会化。提高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社会道德体系。

3.3自评与他评

自评与他评独立于德育教学之外,是育德的最佳途径, 有助于增强个体道德内省能力和价值选择的判断能力,了解新时期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观念。“3 + 2”学制的学生德育课程活动评价模式与提高行为德育时效性与德育教学紧密相连,是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包括思想观念变化、道德行为表现等方面。德育教师虽有理论却只是空洞的讲授,学生参与性不高是德育时效性不强的原因。因此, 在制订和优化德育目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评价可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分别测试,按照循序渐进的层进式方法,制订德育内容和目标。他评人员可以是同学、班主任、家长和任课教师等。通过此模式评价学生,客观而全面,这样才可以在一个多种价值观的社会共同体中实现德育教育。评价方式可采用问卷、电子信箱等,开展德育网络化建设,增强德育时效性,促进德育元素整合。

4结论

上一篇:结直肠腺瘤病理分析下一篇:市政工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