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课程(精选12篇)
德育新课程 篇1
伴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化倾向日趋明显、批判欲望逐渐加强之后, 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越来越与其父辈的观念相左, 他们顶嘴, 他们另类, 甚至他们狂妄。当前的新课程改革高举张扬学生个性的大旗, 着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使得沉寂的道德教育悄然在发生着变化。那么, 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将如何应对?
一、新思考
思考一:民主意识的增强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变得空前地强烈, 他们要求自己和教师在精神上应当是平等的。因而, 对教师自律的要求也变得空前地强烈。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孔子也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因而教师就要做好表率作用, 加强学习,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勤奋耕耘, 以身立教, 钻研, 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
思考二:个性的张扬, 使得现在的学生很难接受批评。教师要耐心、细致, 尤其是班主任, 要调整心态, 要学会宽容、忍让,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个别学生的问题一定要单独谈, 切忌当众批评。批评时最好把表扬放在前面, 而后指出缺点,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同时也升华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思考三:信息时代的到来, 不断刺激着学生对求知的欲望, 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培养职业技能, 提高专业水平, 这里指的专业水平不仅指学科水平, 还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眼界、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 用自己的博学赢得学生的信任。
思考四: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渗透到学校, 学生强烈需要得到关心、爱护。教师在工作中必须用爱心去教育, 即做到“以心教心”。“师爱”是促进教育优化和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所以教师必须以爱心和诚心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 对学生施之以爱, 晓之以理, 动情以理, 导之以行,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 做到“心中有人”。
因此, 面对日益发展的道德教育情况, 教师一定要研究道德教育策略, 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新课程改革主张鼓励学生, 发现学生的优点, 张扬个性,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放弃教育批评的功能和手段为代价, 需要有相应的批评教育的策略。通过理性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信念, 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 我们需要提高从事教育职业的素养, 提高教师个人的行为品质修养, 制定出德育教育策略以解决现实问题。
二、新策略
策略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获得学生尊重, 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思考自己有哪些品质值得学生尊重。道德教育意味着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体现教育的原则。
策略二:教学是教师职业的生命, 也是保证教师获得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常常源自教学的成功。因而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定要将教育的行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策略三:习惯造就品行,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道德教育成功的保证。德育工作不仅从讲大道理入手, 更多的是要从生活的小事抓起, 从他们的衣着、发式、妆饰、坐姿、言语等细小的方面入手, 用生活的事例、学生关注、喜欢的事例教育, 多从正面讲清道理。
策略四:了解学生的秉性爱好,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学生同步成长, 不仅仅是指在教学的层面, 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认知方式都有必要与学生一同成长;德育教育还意味着要设立一个高标准和预期目标, 并激励学生去实现, 也促进教师去思考实践。如我班一个同学是个很有主见且头脑非常聪明的学生, 在同学中很有影响, 当然淘气的事情也离不开他。这样的孩子就要在班上大力表扬, 正面引导, 他会因为面子把各种事情做好, 他是我班纪律委, 晚自习从不让老师操心, 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
策略五:要研究批评学生的方法。时刻想到要为改变学生留有空间, 寻找转变学生的契机, 当下不能解决的就不妨等待下一次机会, 心急是做思想工作的大忌;性格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不能手段单一, 要找到因人而宜的对策。批评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交往的艺术, 要让批评成为相互交往交流的方式之一。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石, 其根本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能够自我发展的人。而特教学校的受教育者是各类残障学生, 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因素, 给特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造成众多特教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呈现出“重管理、轻培育”的现象。但一味的管理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也不符合教育基本精神, 只有真正开展好“以人为本”的育人工作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稳定推进, 而人格健全教育应是特教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一、人格健全工作对特教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对任何一种教育来说, 培养的对象是有知识或技能的人, 而不是人的知识或技能。对受教育者, 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来说, 成才的前提是首先要“成人”, 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如果受教育者存在人格障碍, 那么他所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会给自己、他人甚至社会带来危害。
健全人格的标准, 表象上是各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自尊、自强、热爱生活等, 实质上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要学会做一个社会中的人。公认的健全人格的高层次表现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能够主动奉献社会。为此, 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应通过必要的人格健全教育渐次达到适应社会的总目标,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基础。
而特教学校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缺陷, 其人格缺陷尤其明显, 最主要的表现是:焦虑与自卑、自私与狭隘、孤独与敏感等表现。这些缺陷一方面影响残障学生的个人成长, 另一方面对残障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与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特别是残障人群往往不能融入社会, 他们形成自己独立的社交圈子, 以圈内的价值观、世界观来看待社会。所以特教学校的人格健全培育工作更是成为其德育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二、特教学校如何开展人格健全工作
特教学校开展学生人格健全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心理康复是基础手段, 主题活动是有针对性的培育, 社会适应是重要的组成, 辅助措施也同样不可缺失。残障学生由于身体障碍造成缺乏与健全人的平等性的心理状态, 从而出现人格变化, 所以只有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才能使其逐步奠定健康人格的心理基础。特教学校开展心理康复的具体形式应包括专业课程、环境保障、心理辅导、加强心理文化建设等。
专业课程指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康复课程。为了确保教学效果, 除了要有专业的师资外, 还要设置专业的教室、教材、教具等设备设施, 同时要确保规范、专业化的管理, 从而通过课堂主渠道进行必要的直接康复, 要避免把心理康复当作可有可无的“调剂性”课程来实施。心理康复还要有良好的环境保障, 包括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 特教学校要建立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 促进残障学生良好的自我成长, 要充分利用其群体亲和力强的特点开展自我补偿工作。此外, 还要做好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创建工作, 特殊学校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宣传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 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培训, 争取在康复、就业、扶残等方面得到社会支持, 形成对残疾人的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康复还要进行重要的心理辅导, 包括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
策略六: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注意过程, 让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 合理规划高中人生。新课程评价重心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即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只有关注过程, 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高中新课改刚刚起步, 为我们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 思考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困境, 认识到解决困境的策略, 那么, 在现代发展性、创造性的教育理念下, 我们必须努力掌握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培养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 以确保高中课改成功。
德育新课程 篇2
在新课程理念下德育工作新途径与方法
作者/王彦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班主任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德育工作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也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与创新,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与方法。
一、班主任要强化民主思想,弱化权威意识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以“绝对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管理者思想与致力于建设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成为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的德育价值观,弱化功利的意识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人”的作用,让学生管理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他们在管理中学习、进步、提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学校评价班主任工作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这一标准也决定着班主任奖金的高低,结果导致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奖金,造成不良的影响和恶性循环。新课程要求班主任要正确树立评价观念,()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轻视分数的高低和奖金的多少。
三、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微笑
要做到持之以恒的激励学生,首先必须提高我们班主任的修养和心理素质,切实做到遇事冷静而不是冲动;果断而不是武断;周到细致而不是顾此失彼;和风细雨而不是大发雷霆。能时刻调整自身的情绪,从心灵深处发出由衷的微笑。微笑是心情愉悦的信息,也是赞扬学生、肯定学生的表征,更是爱心的真正体现;微笑能使自己和别人都感到轻松;微笑将使你的每一句话都显得悦耳动听,一举一动都和蔼可亲;微笑表明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乐观向上、与人为善;微笑可以感染任何一个人,从而解除戒惧,达到心灵的沟通。
四、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班级活动是学生班级生活的美好回忆。“德育必须”活“起来,班主任必须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真实生动的教育情境中,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树立”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交往,教育是师生的共同体,教育是共创人生的体验“新的教育观。
谈谈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德育渗透 篇3
一、充分挖掘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在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先驱已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我国古代酒的酿造,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钢的冶炼与应用,火药、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这些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近代,1965年我国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对探索生命奥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除了这些发明创造外,还要认识到我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大宝藏。如近年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在东海也发现了“可燃冰”的踪迹。通过这些例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二、介绍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出原子学说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他总是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为座右铭,通过他的刻苦钻研而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个药店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好学精神,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他严肃认真、勇于创新的精神,经过反复实验,反复研究最后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的“燃素说”,并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英国化学家拉姆赛经过两年多的合作,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发现了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氩气。
出生于我国福建省一个农民家庭的著名制碱专家侯德邦。他从小就热爱祖国,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满怀报国之志,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国创业,经过潜心研究,不断努力,最后发明了名震中外的“侯氏制碱法”,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和市场,他的精神被后人所敬仰。将以上素材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都是有帮助的。
三、在科学探究中,渗透科学态度、责任感、环境保护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学探究中,如能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这一双胞胎处理好,那将对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教材中挖掘体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比如在讲空气污染时,充分利用课本素材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及会产生的严重后果。
(二)、强化训练,规范实验操作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对药品的用量和浓度严格控制,对定性实验,药品应取最少量,多采用微型实验。这样,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省了药品,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实验改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将一些有毒物质参加的或生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教材中提到要进行尾气处理,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尾气处理呢?这给教学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给学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总之,加强实验的改进应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旧物质和废弃物。将原有的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改进,以达到更加安全可靠,趣味新颖,快捷方便,可控制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等目的。
德育新课程 篇4
一、德育课程作业目的的转变
新德育课程坚守生活德育理论, 课程的作业设计和训练, 摒弃了“由道德知识和理论所设置的框框”[1], 作业的目的由单一转变为多维, 即在注重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 又不忽视对生活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习得。例如《我的好习惯》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 设计的一道作业——卡通画面上呈现的是一棵树, 枝干和枝条上有许多树叶。这道作业的提示语是:这是一棵成长树, 只要你养成一个好习惯, 就可以在树叶上写出来, 并涂上颜色。这道作业不受时空的限制, 学生只要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就可以在“成长树”上的一片树叶上写出来。类似这样的作业, 能鞭策、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去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又如教学《让诚信伴着我》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一课, 一位教师设计的作业是:“一个人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有一次乘船渡江, 天气突变, 此时风大浪涌, 险象环生。船夫说, 请你丢弃一个背囊, 减轻船的载重, 方可化危为安。这个人对自己的背囊这个也舍不得, 那个也不愿丢, 最后将‘诚信’背囊抛进了大江里。你怎样看待这个人的选择?如果是你, 你会怎样做?并说说理由。”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 说出了自己的选择和理由。有的说:“他不应该丢掉‘诚信’, 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觉得可以丢掉‘金钱’, 因为‘金钱’没有了可以再挣。”有个学生抢着说:“我会丢掉‘荣誉’, 因为只要‘诚信’不丢, ‘荣誉’还会再获得。”……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迪是, 按照教学目标的取向, 设计有一定难度的作业, 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变得丰富而深刻。
上述例子说明了德育课程作业设计价值取向的转变。让作业设计的目的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 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让学生的生活走向更好, 更有意义和价值。[2]
二、德育课程作业内容的转换
作业选择什么内容, 直接关系着能否最佳地发挥作业的功能和价值。在生活论德育的主导下, 德育课程的作业内容, 要引领学生由走进文本世界转变为走进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是因为生活论德育所倡导的“道德学习要使人学会的是: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3]而作业, 作为道德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无疑也应围绕如何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而运筹。
1. 作业内容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不同, 它所关注的不只是生活的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生活意义”, “在生活的关注中, 关注者投入的是整体的生命, 敞开的是自己整个的精神世界”。[4]按照生活德育理论, 德育课程作业的内容, 不仅要面向现实生活, 而且要能牵引、触动和引发学生的情感、愿望和体验。例如教学《善待他人》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一课, 教师设计的移情性作业——“小亮和小晶在玩乒乓球, 小晶玩得很勉强, 常常用手按在肚子上, 可能是因为肚子痛, 而这个孩子从不为一点小痛诉苦,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示弱。如果你是与小晶配对打乒乓球的小亮, 应当怎样对待小晶呢?”类似这样的作业, 无疑有助于引领学生敞开心灵, 倾注真情去关注生活。
2. 作业内容要引领学生反思生活
“生活的‘反思’是将人原有的生活、生活经验置于一种被‘探问’的位置和状态之中”, “通过探问与反思的生活经验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生活经验了, 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们正是在反思中“生发出建构更好生活的愿望和指向”。[5]按照生活德育理论, 德育课程设计和安排反思性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反思性作业是指向作业者自身的, 是致力于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的监控能力。例如, 《拥有好心情》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一课设计的作业:
自我反思:我曾为_____事生气, 当时我的想法是____, 当时我的心情是____, 假如我这样想____就不会生气了。
反思性作业, 能促进个体对已有经验的改造, 实现对习得意义的重建, 有利于学生发扬优点, 改正缺点, 弘扬道德的品德, 摒弃非道德的因素, 从而提升道德境界。
3. 作业内容要引领学生改变生活
鲁洁教授说:要改变或改善生活, “除了要有相应思想为指导外,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感性的活动, 实际的行为去改变现实境遇、现实关系。道德学习在这个环节的主题就是‘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生活’”。[6]按照生活德育理论, 德育课程应当更多地设计和安排感性的实践性作业。例如, 教学《我也有爱》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 一位教师设计的作业是:试一试, 给爸爸妈妈分别洗一次脚, 看看父母脸上的表情, 听听他们的感受。显而易见,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这道实践性作业, 从而“改变了现实境遇, 现实关系”, 强化了亲情, 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三、德育课程作业节点的转变
所谓作业节点, 是指教学中的作业时间点与优化学生学、改善教师教的关系。按照教学论基本原理和生活德育理论的要求, 德育课程作业的节点, 应是多时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这是因为德育课程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倡自主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倡导先学后教, 努力实现少教多学。作业, 作为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工具, 理应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并在课首、课中和课尾各个节点上, 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化学生的“学”和改善教师的“教”的功效。
1. 课首节点的作业运筹
注重把作业与课前调查, 作业与洞悉学情、了解学生需要、拿捏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抓好课首作业节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为新课的展开营造理想的氛围和背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 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 把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脉搏;有利于教学在关注儿童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去改善和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总之, 抓好课首节点的作业运筹, 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 课中节点的作业运筹
注重将作业活动抛锚在学生的动态学习进程中, 让学生边学边练, 学练结合, 寓学于练, 以练助学, 真正使作业训练成为解决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的“脚手架”, 成为深化思维、开拓思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契机, 成为通向教学目标达成的“铺路石”。课中节点的作业运筹, 主要是引领学生把学与思、学与做、学与用有机地融合起来, 让学生的自主作业、主动探索与教师的及时反馈、精妙引导相互融合、彼此互动;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不断拓展、深化的“脚手架”, 成为学生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的工具。
3. 课尾节点的作业运筹
教师应把作业作为课后延伸中的一个套环, 将学生已学过的教育主题的意义, 与他们在课外、校外的生活衔接起来。课尾节点作业运筹的思路不外乎四条: (1) 围绕课内活动内容, 延伸到课外去寻访、搜索相关的信息, 以扩大视野; (2) 由学生课内的表现扩展到学生的课外表现; (3) 将课内解决问题的兴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 延伸到课外去, 继续探究相关的问题; (4) 把课内掌握的有关生活和社会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去运用、去印证。课尾节点的作业运筹, 旨在为儿童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 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 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 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 将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 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外化和彰显。
综上所述, 德育课程作业的三大转变, 对于开拓学生学习的宽度、推进学生学习的深度、优化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改善教师的教、优化教师教学素养也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23 (3) :9-16, 37.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德育工作 篇5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对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情况,抓得比较松。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普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以下我就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德育新课程 篇6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习;德育新资源;开发的探究
引言
课程资源是教书育人资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课程中的物质、能量以及相关信息等多种要素的一个源泉,同时也是课程的目标实现以及课程的实施的一个基础以和保障。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这一问题,不仅仅直接的制约着其自身的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在我国教育系统的正常运作。在进行德育课程改革的方面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开发与利用也已经被明确地写入了国家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而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的探索,也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在我国的德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德育课程的改革的深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一个角色,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部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开发与利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德育课程新资源的概念
所谓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其主要指的就是,可能会进入德育课程的活动中,同时也是形成德育课程中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且保证德育课程的教学系统在进行的过程中,有相关的素材和形成的条件。我们应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与德育课程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它在德育课程中的存在以及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也是德育课程内部的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以及运作的一个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是潜在形态的德育的课程。我国在进行有关于课程资源上的研究相对于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并且目前来看我国在进行德育的教育中其多侧重于理论方面上的教育,直到近几年才开始进行有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的现状的实践调查的研究。
2.德育课程新资源的特点
2.1待开发性
从具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和其他的课程资源一样,无论是从其存在的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等问题上,都具有着其自身的、潜在的待开发性,同时也就是说其必须要去经过课程实施的主体,才能更加方便的、更加自觉的对取其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更好的去转化为现实的德育课程中的组成部分,更好的去发挥其自身的教育价值。相对于现实的德育的课程实施的条件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是一种相对于自然的因素,但是也必须去经过主观赋值之后才能更好的去进一步进行开发和利用。当然,这样的资源必须要具有自身的一定的开发的价值和效益。
2.2主观有待转化性
目前来看,人们对于德育课的愿景就是“育德”,这种期望指的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道德教化,来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去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同时更好的去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这一问题其具有一定的主观可转化性的特征,指的就是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中,如果想要去真正的发挥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作用,就必须进入一个课程的实践过程,而且必须要去通过德育课程实践的主体来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对于德育课程在其资源上的一个有效转化。
2.3学科的借鉴性
目前在我国的德育教育中,其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价值传递为核心的德育课程,而这种德育教程本质上来讲是与以知识授受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在实质上来讲是完全不同的,德育课程其在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上都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但是这些特殊的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妨碍其他的课程与德育课程的实践进行相互的结合。
2.4动态性
由于一个时代的发展与一个时代的内涵不同,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资源在其自身的内涵、外延及内容都不同,德育课程的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所以就导致了这一课程的动态性。
3.德育课程新资源的开发途径
由于德育课程其动态性以及其自身的主观转化性都相对于其他的课程更为灵活,所以对于德育课程新资源的开发途径相对于其他课程也较为多变。
3.1充分的利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实践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会对教材中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忽略或者简化进行,然后在进行新资源的开發过程中,却发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是最为快捷、同时应用效果相对于较好的一种开发途径。
3.2充分的利用校园图书馆中的有关资料
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在进行新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可利用的地点,可以在图书馆中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应用。
3.3对于学习自身的开发以及利用
由于德育课程更多的都是在校园中进行的,所以在进行新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去利用学校中已有的设施来进行应用,如: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来进行德育新资源的开发,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相关的设施,如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充分的利用好学校自身的环境条件,根据学校自身所在的位置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利用,如学校在市区内则可以让学生进行义工宣传活动,如学校在郊区则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农民的生活疾苦。
参考文献:
[1]陈宗胜.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54-57.
[2]何红.“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
[3]齐小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篇7
一、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要求
1. 德育渗透是物理知识的内在要求。
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哲理性, 物理知识中包含美的因素。而“美”和“真”、“善”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 物理教学过程是将物理学所蕴藏的美充分地显露出来并变为物理教学美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感受物质世界的美, 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 道德情操受到熏陶。
2. 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物理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物理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培养能力, 促进心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物理教育理论则十分重视物理知识的教育价值。通过物理学习, 使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 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
1.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形式是多样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世界的规律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也是自然界存在发展的规律, 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物理教学中还应结合知识教学向学生阐述实践第一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内外因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在物理教育中,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介绍有关科学家的生平和献身科学的事例, 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科学家事业成败的影响, 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 端正人生的态度, 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人生观。
3. 爱国主义的教育。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事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树立民族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行国情教育, 树立民族自尊心, 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4. 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教育。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相信科学、按科学办事的态度;培养学生敢于有理由的质疑、善于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勇于攀登的科学作风。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意识, 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竞争的教学难于充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 所以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活动方式与案例
当前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并将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和自觉程度视为“好课”的重要标准, 重视学生“自省”“自悟”, 注重“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1. 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在集体制定探究计划后, 可以分工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时还可依据观察、记录、整理等需要作进一步分工。还需群策群力,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制定计划、操作实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 许多都需要发挥小组的整体力量, 小组成员只有具有合作精神才能使这些环节得到优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还需要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现象, 认真记录、收集数据等,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2.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教学中, 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可以大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思路, 解决问题, 道德情操受到熏陶, 观念得以更新。在讲“摩擦力”一节课时, 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教师在黑板上写字, 粉笔与黑板间有摩擦;机器工作时运动部件间产生摩擦等。这些摩擦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得出结论: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害。使学生知道事物既对立又统一, 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即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
3. 引领学生广泛阅读。
新教材中有许多以“科学世界”“广视角”“STS”等形式出现的阅读材料, 学生通过自行阅读, 也能得到情感的熏陶。“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一文讲述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氩的过程。通过认真阅读材料, 了解科学家对细微质量差别也不放过, 通过不断的测量和思考, 得出从空气中抽取的氮密度大于从氨气中取得氮的密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氮含有少量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执著的科学精神。
4. 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学生在完成每节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和辅导资料上的相关习题时, 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学生通过冥思苦想、相互讨论、查找资料、动手实验, 终于战胜困难, 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 同时锻炼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例如:“当居室前后两面窗子都打开时, ‘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这是为什么?”学生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知道柜门是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吹”开, 在蒙昧时代, 这种现象人们会认为是“闹鬼”或是“神”的作用。学生利用知识不但科学地解决了问题, 还树立了“科学使人明智, 迷信使人愚昧”的观念。
5. 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方法有讲授法, 表扬法和身教法。
总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激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进行道德情操熏陶、思想品德教育, 将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黄义平, 鲁增贤.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方式[J].中学物理 (初中版) , 2006, (10) .
德育新课程 篇8
作为教育领域的特殊对象,农村教育的发展常常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盲区。德育新课程改革在追求人本价值取向和生活德育的目标定位时,忽略了农村德育的特殊性。 加上德育不受重视,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现状令人担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德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程新教材的使用并未给农村德育带来诸多便利。德育新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但是由于参与编制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均是处于城市,其生活背景、情感处事态度、思维习惯等均与农村现实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德育教材难免会出现城市化倾向。诸多城市文化案例(例如闯红灯、超市购物)使农村教师在教学活动时感到无所适从。德育新课程要求的综合性活动课程背景在偏远乡村有些是无法实现的。德育课程应回归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但现行的德育教材弱化了农村现实生活,远离了农村学生的真实生活。
德育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一般化的德育问题,试图解决德育现状中的常态问题,例如德育课程目标定位的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活动性和综合化,但未能关注特殊的德育问题视角。农村学校德育是改革的 “短板”,其可能引起教育领域的“木桶效应”。因此,农村学校的德育课程改革必须引起特殊重视,农村德育课程内容应该更贴近农村的真实生活,关注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以农村生活情境作为课程设置背景,编制适合农村德育教学的德育课程。
二、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新试点:乡村伦理课程
1.乡村伦理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门学科。现行的德育课程教材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有逻辑性的教材范本,是涵盖各个学历阶段且相互衔接、贯通的整体设计。针对现行德育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农村德育教学中突出农村生活体验和乡村伦理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1)在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在取得课程改革可喜成绩的背景下,课程开发的主体权逐渐下放。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的研究中来,许多农村一线教师可以投入到德育课程内容的创新研究中去。农村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现行的德育教材在农村德育教学实践中存在弊端。农村教师十分关注农村的现实处境,了解农村的乡土风情,了解农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德育的教学所需。
(2)农村学校学生的生活情境、乡村的伦理风情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保存,也值得开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农村成为“空巢之家”和“留守驻地”的混合型社会群体。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道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教育。这种年龄的断层现象也不利于乡村习俗和乡村伦理的传承。农村学校要承担起农村教育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农村学生的道德教育。开发乡村伦理课程,有利于农村学校承担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学校道德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乡村伦理课程的实施,不是摒弃现行的德育课程教材,而是与现行德育教材并行的实施模式。 在农村德育教学中重新注入“乡土生活”“乡村伦理”等农村特有的道德可教性因素,不仅真正关注农村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又传承农村特定乡土风情与乡村伦理。因此,乡村德育课程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2.乡村伦理课程的目标定位
乡村伦理课程遵循德育课程目标的基本定位,以生活德育为基本目标,忠实于农村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真正关注农村学生的道德发展与情感需求,借以农村特有的乡土风情和乡村伦理,倾向于传承和发展乡村伦理文化。
(1)以生活性德育为基本定位。新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回归生活已成为共识。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旨在突出生活与教育的共生共存。教育孕育于生活之中,生活之中也是“处处皆教育”。学生的道德养成是生活行为的一种,道德养成也必须依托于生活情境。学校德育以生活性为基本定位,确保德育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乡村伦理课程根据农村学校所处的现实处境,立足于农村学生的道德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它是贴近农村生活、源于农村学生生活体验的道德教育课程。
(2)忠实于真实的乡村生活体验。生活性德育的实施背景是德育主体当下的真实生活体验,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是贴近生活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农村德育课程关注的是农村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乡村伦理课程立足于农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设置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课程内容。乡村伦理课程关注农村社会,关心农村学生所处的道德情境,以农村生活为背景,设置教学案例,编排活动课程,开发综合型教学课程,在真实的乡村情境中开展生活与教学。
(3)倾向于乡村伦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土风情与乡村伦理是农村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存在一定的道德价值。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缩短了城乡差距,但同时加大了乡土文化与乡村学生的距离。 乡村学生的德育学习课程内容城市化,隔代教育又使家庭教育中道德影响作用淡化,农村社会关注不够引起的乡村文化遗产逐渐消逝,这些促使学校必须承担起传承乡村伦理文化的作用。乡村伦理课程以农村特有的乡土风情和乡村伦理为课程内容,旨在传承和发展乡村伦理文化,提升乡村学生的乡村意识。
3.乡村伦理课程的基本内容
乡村伦理课程需要关注农村学生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发展问题和相关社会生活事件,了解学生的道德需求,设置相关主题教学活动,衍生道德成长的教育意义。乡村伦理课程内容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阐述。
从横向看,乡村伦理课程来源于乡村生活,其主要内容也应紧密结合乡村实际。乡土伦理课程应该包含乡土知识、乡土情感和乡村实践三个部分。“乡土知识”是乡村文化的概括性认识,旨在让学生了解乡村的特定文化、风俗习惯、人情伦理。例如,介绍乡村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的乡村情感。“乡土情感” 是对乡土知识认识后的情感升华。乡土情感的培养既包括热爱乡村的情感,也包括对乡村伦理中人情伦理的培养。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学校德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出生成长的乡土环境,培养其热爱乡土的情感和建设乡土的本领。[1]“乡村实践”是培养学生具有参与乡村建设的意识和参与乡村建设的能力。道德实践是检验道德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道德教育的结果是在观念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但道德教育最终还是要以学生的道德行为来检验。乡村伦理课程借助乡村道德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消化道德观念,培养言行一致、高尚的道德品格。
从纵向上看,乡村伦理课程的设计以农村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基准,涉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主题都应该与农村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对学生的道德需求水平保持一致。乡村伦理课程是一个 “发展着”的德育课程设计,它应与农村学生所处的成长历程相关。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设置乡村伦理课程。例如,在小学的乡村伦理课程设计中,以农村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为目标,借助农民耕种这种乡村行为,引导学生对“勤劳”品性的正确认识;再如,初中课程中,则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判断和简单辩证意识的培养,借助地方特色民俗故事,引导学生判断道德行为。农村的乡村伦理课程内容不是农村乡土伦理的整体概括,也不是简单的缩影,而是依附于农村学生的道德需求,适合农村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而设计的。
三、乡村伦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乡村伦理课程的开发,虽然只是农村德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新试点,但其对农村德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乡村伦理课程弥补了德育教材“农村消迹”的缺失,是为农村学生编制的专有乡村伦理教材,继承与发展了农村的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开发与实施乡村伦理课程不仅是课程编制者的任务,更需要国家、乡村社会和农村学校的共同努力。
1.国家关注农村教育发展,鼓励农村德育课程内容改革
新课程实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是大教育体系的“短板”,也是改革的“盲区”。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努力缩短与城市的教育水平差异,鼓励农村德育课程改革,倡导乡村伦理课程进入大德育体系。在德育课程改革中,相关部门应该对农村德育改革进行系统的理论规划和政策分析,同时配以稳健的财政措施确保农村德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效进行。同时,国家必须要对德育课程改革进行跟进研究。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其成效与问题也不是立即显现的。因此,国家在鼓励课程改革的同时,需要跟进课程改革,指导课程改革,促进改革的有效进行。
2.乡村社会注重乡村伦理传承,努力营造乡村公共道德氛围
乡村社会是乡土风情和乡村伦理的物质载体。作为特色的乡土文化场所,乡村社会要担负起传承与发展乡村伦理的艰巨任务。乡村文化是有历史的文化,也是发展着的文化,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乡村社会对传承与发展乡村伦理的重视,体现的是乡村社会的道德背景,对学校道德教育和乡村伦理课程开发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乡村社会应重视乡村公共道德建设,提高乡村成员道德水平,让乡村共同道德成为乡村人员固有的乡村品性,为农村学校乡村伦理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背景。
3.农村学校重视德育课程改革,农村教师应参与乡村伦理课程开发
德育课程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学科。德育课不是“副科”,德育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农村学校需要重视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将它视为基础教育升学率的“牺牲品”。德育课必须上,且要好好上。同时,农村学校要将德育教学与学校大德育有效结合,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里接受道德教育。 农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农村教师应参与乡村伦理课程的开发,以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乡村意识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确保乡村伦理课程的科学编制。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乡村伦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或成可能。乡村伦理课程以生活性德育为基本定位,忠实于真实的乡村生活体验,倾向于乡村伦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内容选择与设计上,乡村伦理课程应贴近农村真实生活,以生活性指导为基础;以农村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基准,涉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主题都应和农村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对学生的道德需求水平保持一致。开发与实施乡村伦理课程不仅是课程编制者的任务,更需要国家、乡村社会和农村学校的共同努力。
德育新课程 篇9
一、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紧迫性
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但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教师对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众说不一,有必要统一思想认识。《中学德育大纲》已有明确的论述: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的德育意识还不够强,对德育内容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挖掘、研究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还不够深入。因此,进一步开展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很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二、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中学英语教师要提高德育意识,要组织教师认识学习中学德育大纲,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寓德”落到实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等。在道德教育方面,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教育、集体主义的教育等等。中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包含了这些思想内容,在课堂中应注意点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以活跃的思维辩证地对待一切事物。培养学生坚强、进取、豁达、乐观的性格,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人物传记和科普类文章。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能单纯地为了“渗透德育”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又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样,才称得上全面完成了英语教学任务。
三、寓德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策略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不仅要深钻吃透教材,要懂得德育工作的原则方法,还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观察,勤思考,这样才能自觉地将授知识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 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从而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发展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2. 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教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应该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方法及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组织书写、朗诵、阅读、征文、口语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德育新课程 篇10
一、更新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是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振兴的需要出发, 从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需要出发, 我们的教育观、德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进行更新。
学会做人是学生最基础、最坚实和最重要的◎任务, 德育工作者务必把这一项放在学生教育的陈进首位。才
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学生主体这一层面上, 要全面育人, 特别是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应该高于对智育的要求, 这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的集中体现。总之树立新型现代化人才建设所对应的德育观——以人为本理念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 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首先要更新观念。
二、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学校德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富有实效性。润物细无声, 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抓住教育的契机, 适应学生身心
健康, 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和学科教学活动为载体, 寓德育工作于其中, 结合学校特点, 德育活动载体的创新重点可以围绕:以创建活动为抓手, 开展一系列的创建活动, 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教风、校风;艺术欣赏、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提高道德水准, 陶冶高尚情操;青少年文明礼仪常规活动, 培养学生文明道德素养、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一系列重大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利用国庆、元旦、五一、七一、八一、教师节以及九一八、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德育的空间, 而且每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只要我们组织好, 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设计好,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推动作用相当大, 影响深远。
三、提升校园文化道德品位, 优化德育环境
学校的德育内容和内涵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德育的功能作用, 所谓润物细无声, 学校德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之
中的作用务必重视, 所以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不可对当使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小瞧, 环境的美育功能影”苏霍姆响重大。林斯基的名言告诉“我们的教育, 应新正优我们, 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教育要注, 应该是重环境、“目中有人氛围对人的”的环作用。境真。课如充分利用好墙壁、走廊、黑板报、宣传画廊、校程室以及网络、电视、图书史校情荣誉室、团委的校、资料室广播站、等宣传阵地, 对校报、心理咨询背的校风灯箱被放在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学校主干道上和各个班级的教室校园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景正前方;伟人的诗词作品、生平简介、事迹图片在下校名言园以随及处校可园见走;各廊班、级橱精窗心展张出挂的的丰名富人多画彩、语、富励有志教学极向上, 文明优雅育意义的材料图片、, 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内容无一不仅彰显着学校特色, 而且积校不陶冶着学生情操, 提高着学生的人生修养和审美德追灌求输。所这能些达无到声。的此教外育校手园段德对育德环育境的的作优用化绝还非凸说现教于育务、质量意识教育者自身的, 进取示范引、创新领作用、, 教师的从教行为团结协作和奉献精, 神服, 工进行的学生德育工作影响很大, 所以必须加强师德对学生的真心关爱等无不对学生耳濡目染, 对学校作师风建设, 做好师表引领作用, 这是环境育人的又的染, 为学生创造一方健康向上的一重要方面, 让校园处处是教育, 沃土让学, 给学生擎起生时时受熏思一片施展个性的蓝天点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 , 成为无声的教育让校园的一处处个。性化的景考四、齐抓共管, 全员参与, 树立整体观念
德育工作头绪多, 任务重, 尤其作为思想政治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德育管理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德育管理;体验教育
道德素养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务必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青少年学生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他们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祖国发展的未来。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虽然也提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过于强调流程和口号,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与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情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当前我国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
一、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长远的规划,胸中无发展目标,抗打击能力较差
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很多青少年为独生子女,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在家养成了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分享和谦让,学生过于喜欢追求社会上的物质追求,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则是少之又少。学生长久便形成了不愿意受苦受累,只愿意自我享福,这成为当前很多青少年的思想主线。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没有人过多的会去批评指责,当面对学校社会的教育和批评的时候有些学生便会受不了,出现了内心的煎熬与痛苦,不敢勇于面对现实,严重的还会出现轻生了念头。
2.性格中缺乏爱心,喜欢妒忌他人,不易发现别人的优点
当前社会存在着无时无刻的压力,青年人往往承受着压力却无处释放,在心中默默累积,同时又不愿意与父母及周边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渐他们会认同这种很自我的做法,对人和对事会有种不关心的态度,平时会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不喜欢言语,只要开口便多是讽刺言语,甚至拒绝学生的关心。但是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十分热爱学习,努力学习,但是一旦如果有人超越了他们,他们里面便会产生内心的嫉妒,如此的恶性循环便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
3.社会大环境对学生内心的影响
青年学生往往由于不满足于当前现状,想改变自己,好好学习,可是又担心努力学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便有些迷失了,很多青年学子将自己的注意力重心放在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由于如今网络世界信息巨大,网络的虚拟性以及不可预知性让年轻人充满了猎奇以及逃离现实困难的心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活动之中,而对于学习则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使得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难度巨大。
二、新课程改革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手段
1.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青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性格以及爱好也会发生着变化,因此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前提下,我们需要做到对于因人而异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其成长的环境,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前进发展方向一致,对于来自于离异家庭、失散家庭、失去亲人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孩子,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关怀,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可以开展班级集体为其过生日的形式,让其形成健康的德育心理,转变少数学生内心对他人猜忌、不信任等行为。
2.正确运用网络系统和平台
当前,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共同交流维护网络系统的纯洁,更好运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对于一些网络水平相对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了解到网络的最大功能是使用而不是仅仅是玩。对于着魔于网络游戏的学生需要进行正确的疏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号召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资源,做到让学生作为校园网站的主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在主人公的意识下体会到拥有网络知识的快乐和乐趣,体会到网络不仅仅只有游戏,同时还有另一片天地。
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只有充分利用好校园内现有的校园网络平台,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建立班级网络主页、网络实践活动的实时追踪报道等形式,使得学校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同时拓宽德育宣传工作的途径。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大前提下,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需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入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师生实现良好的来自于两者内心深处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具有时代价值的德育工作,最终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德育新课程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思考
一、新媒体环境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带来的优势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词语、新知识、新观点层出不穷, 新的社会热点应接不暇。 中职学生身处青春期, 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 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运用新媒体这一新型传播途径加强对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 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新媒体传播资源开展中职德育课程, 为中职学生的三观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提高他们掌握、识别新媒体信息的能力, 有利于其个人发展。 与此同时, 诸多相关研究均在证实新媒体这一新型平台的合理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 利用新媒体环境可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优势。
二、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弊端
( 一)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当前,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队伍缺乏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部分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团队存在兼职现象, 而众多学校虽然有专职德育教师, 但其教学素养却非均能符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需求, 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提升自身能力, 而且缺乏创新思想及理念, 难以适应新时期德育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二) 教育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足
众所周知,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有别于文化课程及专业课程。 即使在素质教育逐步发展的今天, 仍然有部分组织忽视其对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 导致在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上并未对其形成足够的重视, 从而降低了学校的德育教学认知, 并在这种不合理的管理理念指导下, 使中职学校对德育课程教学的研究程度不足, 更不能很好地利用当下流行的新媒体手段为德育课提供教学服务。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思考
( 一) 改变德育理念, 创新德育教学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 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德育课教师应把握时代的脉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立大胆开放、平等交互、真诚服务的新方法观, 树立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有机统一的多重任务观, 运用新媒体环境加强师生思想沟通, 促进双向交流, 以开启心扉式的柔性教育、微笑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新媒体对德育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 牢牢把握新媒体为德育课程教学带来的有利机遇,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老师的培训力度, 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德育课教师。 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及各项数字科技, 以电影作品、艺术创作及画面视频的电子化手段吸引受教群体的注意力, 并采用课外教学、互动教学与激励教学手段推动受教群体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 并借由摄影技术集结成片, 班级、校内展播加强德育教育的影响力与影响效果, 从而推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但是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德育课教师失去了传统环境下话语权的绝对垄断优势, 教学的预设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课堂的管控难度也大大加强, 我们应科学运用新媒体环境, 积极探索中职德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推动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化。
参考文献
【德育新课程】推荐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1-28
渝中区课程建设:塑造重庆基础教育新形象10-26
德育课程07-26
德育课程09-30
中职德育课程07-22
学校德育课程06-24
德育课程研究08-05
德育课程化12-25
区德育课程05-12
小学德育课程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