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改革探析

2024-05-12

德育课程改革探析(共6篇)

德育课程改革探析 篇1

摘要:孔子是我国重要的德育教育思想家, 根据他长期的教学和实践, 提出了较为丰富的德育思想, 他提出的德育的总目标, 德育的原则方法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值得借鉴的。

关键词:孔子,德育目的,德育方法

在原始社会, 学习是奴隶主的特权, 他们掌握着社会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 及至周室衰渐, 贵族凌夷, 学术也逐渐下移, 而成为民间的事业。春秋末年, 孔子首开私家讲学之风, 孔子的思想体系非常广博, 其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都影响着后来的一代代的学者们。

一、孔子的德育的目的

德育的目的, 是社会诸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德育发生联系的交汇点, 是反映一定社会发展本质和一定阶级根本利益的核心因素。孔子生活在封建社会中, 其德育教育当然要受到阶级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育, 强调德育至上, 即其他方面的教育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需要, 都是站在封建阶级需要的立场上, 进行道德目的的设计, 提出符合封建阶级利益的道德内容, 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适应统治阶级需要的接班人, 维护其统治。

1、德育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首先, 孔子提出德育教育的总目标就是要建立“天下大公”的社会, 这个是孔子的理想, 也是他的政治思想之一。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修信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己, 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里就提到了社会要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 选拔人才也要公平, 要选出具有贤良品德和有才干的人才, 其实这也是孔子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们要对人和善, 要讲求人道。要利他主义, 最终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虽然在封建社会, 这种完全大公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天下为公的理想有着深刻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 是维护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其实质是提出一个政治与伦理想结合的治疗纷乱社会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案, 但它终究是解决不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除了提出天下为公的教育终极目的, 孔子还提出了德育阶段性目标, 即德育的进行过程中, 每一个阶段所要到达的目的, 即“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只有实现这些阶段性的德育目标之后, 才有可能“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最为教育者来说要“修身为本”, “以身作则”。首先要从自我做起, 进行自我批评和教育, 提高自身的高尚情操, 养成宝贵的品质和习惯, 随后以家为治理的最小单位, 最后才能有条不紊的治理国家, 使天下太平, 达到大同社会。在孔子所处的时代, 教育是被统治阶级所掌控的, 所以孔子的德育最终目的还是逃不脱要为统治阶级服务, 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这一点在《礼记·大学》有所体现。“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然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从自我努力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宝贵的品质, 良好的道德操守, 规范的习惯, 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然后才能致力家庭的和睦, 才能治理好整个国家, 使国家繁荣昌盛, 才能安定民心, 天下太平, 人民安居乐业。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意诚, 心正, 身修开始的, 然后才能达到提高整个社会, 国家的道德水准的目的。这样孔子便把道德教育同政治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关于这一点, 孔子更是明确指出:“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政府官员或君主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 就好像北斗星, 使其余的星星围绕在他身边, 招来百姓归顺。对于民众, 孔子则提出:“夫民, 教之以德, 齐之以礼, 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 齐之以刑, 则民有遁心。”孔子要求官员对于民众要以德教民, 道之以德, 使民众归服。用道德的方法来教育人民, 感化人民, 治理国家, 不仅能使他们守法, 而且能使他们具有道德自觉性, 以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

2、德育的个体目的

孔子对个人德行修养提出了个体目的, 即培养德行高尚的君子。孔子办学的最终目的便是培养君子, 他认为君子所具备的道德规范可以到达他所倡导的以德治理国家的目的, 从而达到他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1) 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 这里言及的是一个人只有通过德育具备了很好的道德水平, 才能分辨善恶, 才能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孔子说子“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以上都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是具有德行的人, 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孔子指明了对人才评价的标准, 要有道德, 对违背道德的事情, 君子是不会去做的。此外, 孔子还要求君子有博大的胸襟和战略的眼光。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 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这里孔子进一步指明君子的志向是追求大道理的实现, 担心国家民族的安危。具体指出君子受了教育则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

(2) 君子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君子重则威, 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要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平, 向人学习是很重要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靠内因, 要自学, 个人要运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陶冶, 自我磨炼, 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君子不说空话而干实事。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道:君子要“敏与事而慎于言”。要求君子要圣言敏行, 言行一致。

(3) 君子要有渊博的知识。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这里孔子说君子不应像器具一样, 只有一定的用途, 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只听任别人的支配, 作为君子要对道德有自己的判断和鉴别选择的能力。子曰:“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辩之, 笃行之。” (《中庸》) 君子应该学问广博精深, 德才兼备。总之, 在孔子在《季氏》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这段话可谓给君子做了个总结。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所谓德育方法, 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换句话说, 就是教育工作者为了到达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方法, 他认为采用了适合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可以加强教育的效果。

1、疏导教育法

疏, 即疏通, 指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 让大家敞开思想, 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导, 即引导, 开导, 要说服教育, 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的轨道, 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孔子认为学习是不能强制的, 学习要主动进行, 因此启发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这里孔子强调发挥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提问和疑惑先不解答, 而是通过诱导, 是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给学生指明学习路径, 但不要代替作出结论, 提出问题, 给学生讲明道理, 但不要强行牵着他们走, 严格要求, 但不要施加压力, 启发受教育者运用正确理论独立思考, 学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2、比较教育法

比较教育法是将两种不同现象或事物的属性, 特点进行比较鉴别, 引出正确的结论, 用以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孔子在提出君子的标准时, 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孔子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里仁》) “君子固穷, 小人穷, 斯滥矣!” (《卫灵公》)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里仁》) 孔子通过比较教育法对照辨别真伪, 是非以及正确与错误, 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 使受教育者在鲜明与强烈的比较中, 辩明是非, 从正面, 反面, 相异, 相同, 对立统一等各个角度更全面, 准确, 深刻地分析思想信息, 掌握思想变化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受教育者更自觉, 更坚定地接受正确思想, 批判错误思想。

3、自我教育法

简单地说, 这个方法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前面提到的改过自迁的就是这种方法。此外, 孔子还要求学生进行反省, 反思, 进行自我修养, 提出“修身养性”, 一个真正的君子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都不是凭空得来的, 只有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进行修养提高, 才能实现。放松自我修养的人, 往往是一个缺乏理想, 无所作为的人, 是一个对自己, 对家庭, 对国家都不负责任的人。因此, 孔子说:“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俱?” (《颜渊》) 意思是见别人好的品质, 要虚心学习, 见到别人不好的品质, 就要联系到自己, 反省检查。孔子就是要求在正确进行自我反省, 加强自我认识, 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观察者, 并能发现自己思想和行为同正确的道德原则, 准则的差距或不相容性, 积极进行内心对话, 把自我认识变为自我教育, 自觉形成更为正确的思想。

4、循序渐进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育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 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适时, 适度的由浅入深进行教育。孔子在回答有关仁, 礼的解答上说: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孔子对仁, 礼的回答可谓是由浅入深,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是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

5、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法就是因不同对象的而异的方法, 这样做容易切合教育对象的情况而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孔子说:“故天之生物, 必因其材而笃焉。” (《中庸》)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 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的个别差异, 也有所记载:“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先进》) 由此可见, 孔子从实际出发, 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的特点和性格, 正是由于能全面正确的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 才能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扬长避短, 因势利导。避免教育的盲目性。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 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 使各尽其才, 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6、教学相长法

教学相长法是指师生通过教学相互启发, 提高学习的兴味, 在共同的学习中并肩前行。孔子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敢于当着学生的面说还可以有成为自己老师的人, 认为教师决不能固步自封, 自以为是, 认为自己也要不断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教育, 他提出德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他提倡学而优则仕, 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他总结和创造了德育教育实践的经验, 对今天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2]屠大华主编:《教育思想研究》,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杨少松、周毅成编著:《中国教育史稿》,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4]张瑞潘、孟宪承、周子英、陈学峋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德育课程改革探析 篇2

一、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要建立健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体系,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加强对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教育工作者要将德育教育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各个学科的建设当中。然后,各科教师再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比如,可以采用“演讲”或者是“角色扮演”、“分享经验”等一些比较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当中。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来强化小学生们的公德意识;还可以在校内校外开展征文活动、校园广播以及学校板报等形式来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知识的传播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奠定基础。这样也利于帮助小学生们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明确德育工作重点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也是千头万绪、点多面宽的,要想促使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小学各个学段的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然后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只有抓住这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所在的学校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议。例如,对低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就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明礼貌、日常行为要养成好习惯。对于中段的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团结友爱、爱护环境、资源和集体主义精神;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注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工作,让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在开闸德育工作时,更加的井然有序,而且还会让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和熏陶,每一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三、培养学生建立远大的目标,敢于承担

俗话说的好;小学生们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国家未来兴旺发达的希望。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教学就肩负和担任着培育祖国未来力量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则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培养品德高尚且实用性很强的人才则是小学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以及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为己任,要培养小学生们的文明、和谐以及为人的`大局精神观。要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例如,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其中的《小学生守则》是小学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接受德育理念洗礼的途径,教师要组织学生逐一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并且监督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加以实施。对于一些学习尚不到位的小学生,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跟进和鼓励,及时的督促学生进行改正;同时,要挖掘一些品德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使其积极地带动其他同学向着更好更优秀的方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的重要性,为今后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教育网络,让家长成为感恩教育的主力军

德育课程改革探析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德育;教学改革

一、项目教学法基本理论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又被称为是项目学习法或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由美国教育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首次提出,并由其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设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学习的自主性

自主性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主动性表现为学生我要学,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性表现为学生我能学,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独立思考,自行研究;自控性表现为学生我会学,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进行自我调整,并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2.教学的实践性

项目教学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社会或职业情境,这些工作情境更多的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实际解决,学习成果也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不再仅限于教材内容的照本宣科,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和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增加了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和活动的教学方法。

3.评价的多元性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在评价方式上不再以单一的笔试来考核学生的成绩,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进步程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也改变了单一任课老师的成绩评定,而是把教师评价、组内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和互评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这样也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

二、中职德育课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1.有效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那就是德育课就是“假大空,说教太多,道理太空,政治太强,内容又太抽象,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又觉得这对生活用处也不大”。因此,学生基本上把德育课看做是休闲娱乐课,课堂也就会呈现出睡觉、闲聊、看小说、发手机信息等现象,学生兴趣不足,课堂表现消极冷淡。

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通过设定项目,布置任务,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找寻学习的乐趣。采用项目教学法,不再拘泥于教材的知识结构,而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项目进行教学;不需要固着在课堂这一狭小空间,而是根据项目设置的需要,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社会,进行调查访问,参观学习,模拟实验等,社会亦课题,课题即社会,能有效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2.符合中职德育课改要求

2008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项目化教学正能契合德育课改的相关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种主题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得以调动,学习热情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自主、协作地进行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

3.有利于中职学生知能并行的发展要求

中职学校摆脱了高考的指挥棒,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相对比较低,学校、家长乃至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这种宽松的外部环境使学生对实践课更感兴趣,更注重自身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互助能力、交往交际能力、生活生存能力。在项目教学学习中,既获得了必要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能力,这有利于中职学生知能并行的发展要求。

三、中职德育课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策略

1.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设置德育课项目不能是简单地对教材章节的罗列,而是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社会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问题,社会 热点和生活话题组织教学,构建适合学生年龄并且丰富、生动、有效的项目载体。

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如在道德项目实践时,安排学生前往校道德实践基地,敬老院、福利院、社区等场所,践行我国优良道德传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在文明礼仪实践项目时,前往社区共建组织宣讲文明礼仪规范,加入学校义工服务团,践行文明礼仪。这些真实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教学资源,能给予学生更多地实践体验,产生更多地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2.精心选取并设计项目

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选择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有效性的实践任务,以现实生活的对象为材料,把基本的知识点融入项目活动中,又要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确定项目时,也不能由教师一力完成,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育人因素”,并且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易适中,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可操作性强的项目。这样“使德育由空洞虚无的说教转向社会实践,从课堂转向生活,使学生勇于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3.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团队建设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关系,项目活动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仅利用课表上安排的两课时不能完成,这就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课务的协调。对于德育课采用项目教学法后的评价,学生的各方表现需要系部相关德育领导、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提供综合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要协调好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开发项目,学生要与教师适时沟通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反映在项目活动进行中存在的困难、开展进度、完成情况等,教师也要进入到小组团队中适时指导。学生小组内部更要做好分工协作,注重团队建设。学生小组内部建设本身就是学生德育成长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德育的内容,同时要重视德育的过程。

四、总结

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能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的传授灌输者变为引导启发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寻求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友谊,赵鹏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项目教学改革之合理性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15-18.

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篇4

摘要: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引导者,职校学生具

有个体特殊性,因此当好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是一项任重而道

远的工作。本文根据职校学生的特征对职校的班主任工作进

行了探讨,力求寻找到最适合职校学生成长的班级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全面发展

一所学校的校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班的班风,各班的班

风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因此,班主任不

但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班主任是

班集体的教育者、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工作的骨干,在系部、班级、学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一、职校学生的特性分析

职校学生给社会的印象是不爱学习,成绩差,旷课,与课

任教师发生顶撞,上网,谈恋爱,打群架等违纪现象屡有发

生,并且比例成上升趋势。职校学生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

不是很好,属于班级的后进生。这给职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增加了工作难度。然而,只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

源,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

导,这一个特殊群体还是完全可以步入“正轨”,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职校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

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因此,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班主任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市场经济潮流下,许多教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因

为爱孩子也不是为了奉献,仅仅是为了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

谋生手段,选择班主任这一工作也仅仅是因为领导的安排。不

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选择了这份职业,若是想将这份工作做好,我认为都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可以提升。

1.平心静气。

班主任要静下心来研究每一个学生,分析职校学生与普

校学生的异同,备好每一节班会课,组织好每一次的主题班

会,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

研究职校班主任工作,多读几本书,总结班主任的工作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要静下来享受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

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静气才能平心,心平了,生活和

工作就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致。

2.成为学生的领导者。

职校学生在入学时多是初中毕业生,身体和心理都处

于定型阶段,因此在职业学校学习的这几年中,一位好的引导者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不可否认,职校学生在文化

知识水平上没有普通学校学生高,在文明素养上也略低一 筹,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注意学生良好性格的养 成。要做学生的领导者,成为学生成长的风向标,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既是班级的 领导者,更是学生的样板,一言一行对班集体、对学生个人 都有重要的影响。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面 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到“以德 服人”、“以理服人”,处事公正、公平,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 社会知识,以自身良好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3.善待学生,善待家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大的愿望,对每一个学生来

说,最了解他们的也是他们的家长。多数职校学生到学校来 就读仅仅是为了打发日子,拿到文凭。要想帮助学生扭转思 想,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只有真心地 爱护学生,关心呵护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真心,才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沟通,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不足与长 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只有这样班级工作才能 更有效地开展。善待家长,多与家长联系,关心学生的生 活,家长才能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放心地将学生交给学校,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实 现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发展,保证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

4.培养最优班委会。

班主任的工作牵头万绪,职校教师除了要担任班主任工 作之外,还担任着教学、技能比赛等工作任务,因此培养出最 优班委会,将班级事务交给班委会去解决会很好地减轻班主 任的工作重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放开

手让学生自己管自己。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朝专业

方向发展。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 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训直接跟今后的工作密切相 关。因此,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具备高涨的求知欲望。班主任 应当最大化地点燃和巩固学生成才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生活和学习,经 常召开有关“专业方向”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专业知识、专 业技能与工作的关系。针对专业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 特点出发,向学生说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三、结语

职业教育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 现有的教学

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开,并有偏重理论教学的倾 向,这对于职业教育是不利的。在同一时空同时进行理论教学 和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这种教学模

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助于职业教

育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2]彭海波.班主任应处理好四种关系[J].黔东南民族师

中西德育方法比较探析 篇5

关键词:德育;途径;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95-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使德育教育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德育的发展状况,对于国内外的德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渠道,注重知识体系建构,强调课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给人以机械灌输、空洞说教的印象,途径单一、方法陈旧是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德育课程变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应试工具,应有的教育价值渐渐丧失。虽然近年来,高校德育在实践中开始不断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改革,但大体上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路径仍是以“灌输法”为主导模式,运用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

高校的两课设置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内容上,各高校实行统一的德育大纲,具有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并将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积极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再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不断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中。

(二)课外德育

为了弥补课堂德育教育时间和方法的不足,我国高校还注重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教育的延伸性,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高校的课外德育通常运用正面的、直接的方法,经过周密计划、组织和安排,有步骤、有效果地安排活动。其采用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1.注重高校辅导员工作育人职责

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广大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2.重视共青团、学生社团工作

共青团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大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任务。

3、重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国外的德育方法及途径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物质基础不同,开展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相同,但普遍在德育的培养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严格务实的管理渠道来展开。许多国家都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名目各异的与德育有关的课程。美国在正式课程中,人文和社会科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开设的德育类课程主要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英国的德育教材将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思考、谈论、评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日本的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讲解、谈论、看录像、演出剧目、唱歌、辩论等,形式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韩国大学还纷纷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列为必修课,规定不获此门课程学分的学生不得毕业,目的是为了要制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氛围。

(二)社会的德育教育

西方国家除了在校内开展德育教育外,还十分重视社会德育教育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1.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德育教育

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极其重视大众传媒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宣传教育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渠道。政府、政党通过电视、报刊书籍、广播、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宣传其道德主张,并通过这些媒体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同时并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来开展德育教育。

2.宗教教育

西方国家普遍把宗教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宗教活动有机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信仰结合起来。他们通过遍布全国的宗教组织和广泛的宗教活动,把统治者的意志变成上帝的语言,把民众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把资产阶级政府变成了民众的上帝。

(三)家庭的德育教育

任何人都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个人的思想和最起码的行为规范首先是在父母、家人的教育、管理和影响中形成的,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并对子女今后在社会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许多国家也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加坡,家庭价值被视为东方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观念,家庭教育受到特别关注,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来维护、推动家庭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我们应当学习西方国家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把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调动校内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抑制、消除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消极因素。

三、借鉴国外经验切实加强德育的有效性

在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吸取西方德育的预防为主、建立广泛的防范体系,应该把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核心目标,注重发挥德育的渗透性、寓他性,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继承传统德育的对道德认知,强调“好学善思,学思结合”,重视道德情感的培植,在道德意志上主张立志有恒、逆境磨炼,在道德行为上要求受教者知行并重,在手段上采取因性而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创新。特别注重德育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单向灌输型转向双向交流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公共事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领域,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已经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选择。德育教育要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强制性工作格局,应通过德育教育过程中信息的双向流动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赢。西方高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使之成为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在注重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又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国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实事做起,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所以我们在以后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讲究真情互动,注意增强德育教育的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增强互相交流和双向互动,增强平等氛围,使德育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二)学校德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

过去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内容上和对象上不注意层次,新的德育教育要注意研究人的思想和心理规律,编写符合不同层次要求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对目前的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现实,把学校德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的轨道上来,帮助学生养成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把教育对象放置于一定的认识情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处事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固定思想基本思维模式,提高他们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三)进行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式教育

德育工作的途径创新,简单而言就是指利用新的载体对德育教育手段的改革和更新。注重德育的艺术性,把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我国目前应该运用“面向社会、双向参与、内外开放、齐抓共管”的模式来加强德育工作。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演讲、辩论、讨论等形式,不拘一格。在课外要通过各种社团、社会组织实践,参观展览等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家庭在开展德育方面的作用,教育的方法丰富灵活,形式生动活泼。同时立足长远,未雨绸缪,抢占网上信息制高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德育宣传的力度,学会利用因特网作为德育工作的新武器,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增强影响力。

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我们正面临着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而教育观念的变革必将促进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在现阶段要借鉴国外德育的优秀经验和方法途径,继承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加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切实使我国高校德育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立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新思路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5,(3).

[2]宁玉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5).

探析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篇6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德育为先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3-02

一、历史教学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从内心深处拥护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实践成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个步骤都让学生穿越到历史现场,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必修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落后的屈辱,通过对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建立新中国的艰辛,通过对文革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左倾错误的悲痛,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交往中早已融合成一个整体。教师在讲解关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不管是古代的帝王还是新中国都比较重视民族问题,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时代精神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能深刻体会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必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精神。

二、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志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的健全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历史学科就具有这一功能。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很多的历史先哲,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等,他们之所以名留青史,就是因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一些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例如大汉奸汪精卫,他在国家危难时刻,不仅不挺身而出,还出卖国家的利益,这样的历史人物,只会遭后人唾弃。只有为国家、为民族利益奋斗终身才会名流史册。古今中外,历史上还有很多的人物,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勤奋好学,不畏强权,追求真理,他们也受到后人的爱戴,例如,历史上的司马迁在受到残酷的宫刑的情况下,仍不畏强权,坚持写出了《史记》,这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李时珍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写成了《本草纲目》,孙中山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毕生都在进行民主革命……浩瀚的历史海洋中,这样的历史人物非常的多,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些素材,并进行提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建立健全人格。

三、历史教学必须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会布置一部分动手作业例如自己手工制作地图,手绘知识树等等来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把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内引向课本外,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跟教材有关的小故事(可以上网,可以采访外面的老爷爷老奶奶等等),课前三分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小的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会让学生即兴辩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说它成功了,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就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分正反两方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还经常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我们在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时候,就先请同学起来扮演孙中山演讲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设置情境: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农民、资产阶级、保守势力你怎样看待三民主义?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最后各抒己见,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的历史课堂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余艳著.浅谈运用情感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1.

上一篇:动态无功优化下一篇:核酸适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