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

2024-09-30

德育课程(共8篇)

德育课程 篇1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之德育课程的培训研讨

主讲:卜庆林

2016年9月30日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之“德育课程”研讨

两城中学

卜庆林

5月25日,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同时介绍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展情况。

感言:这是一项中小学德育的创新性工程,标志着我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拉开了序幕,“德育课程一体化”我们在行动,我们的行动必将书写山海天中小学德育的新篇章。

研讨内容简介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 •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三、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评价考核

一、你知道“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吗? 1.什么是德育课程一体化?

“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指建立“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2.什么是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近代意义的德育课程设置应以1882年法国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

世界范围内对道德教育课程的集中和广泛的探讨是在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形成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

我所理解的德育课程

从广义上来说,德育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了学校育人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就是说让学生从进入校园,从对学校环境、管理、制度的感受,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这里面有德育活动这样直接的教育形式,也有文化熏陶这样隐性的教育形式。(处处有资源,事事皆德育)

从狭义上来说,我们本次研讨中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四大课程之一的“德育课程”是指思想品德课程。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需要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德育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受到升学教育的影响,德育课程常常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了实际德育就脱离了根。除此之外,只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教育作用,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职责明确、渠道畅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钟红军说:“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德育工作多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德育创新变成活动创新。”

看看许多一线教师对学校德育的基本看法------德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德育是一项美丽的工作,德育是心灵的对话,但是,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内容假大空、德育方法看管盯、德育途径家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下图是《中小学生对德育途径的选择》调查表: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就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建立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这是一项德育改革的新举措。旨在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解决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3.充分发挥教师职责、使命的需要

今年教师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座谈交流时强调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

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总书记说: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教师法》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其中一款):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师职责:教师应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规定: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

旨在改变在很多教师中存在的教书和育人脱节的问题。4.回归、强化思品课德育功能的需要

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当前思品课影响德育功能发挥主要原因是由于中高考竞争压力的存在,社会舆论评价学校优劣和教师的工作实绩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加之其他复杂的因素,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至今还无法挣脱应试教育锁链的束缚。

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四大课程之首的德育课程应回归、强化其德育功能,探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三、思品课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充分认识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品课位于四大课程之首,独立于学科德育课程之外,凸显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政治挂帅)

“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富有山东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起大中小学各阶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思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专业优势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和创新,有效促进中小学德语课程一体化工作。

2.加大德育课程整合力度

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整合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提高主题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积极拓宽德育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课程实施效果。

德育一体化的优势就在于他的课程整合功能,能有效实施全员余人、全要素余人,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3.进一步理清思品课中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单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与知识能力一体才有生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强调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我们说的德育。

要积极探索并实施真正能把三维目标统一在一起的新型思品课堂教学。4.立足预期表现,强化德育功能。

《指导纲要》中思品(7-9年级)内容主要包括:1.道德规范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 3.法治观念教育 4.国家意识教育 5政治认同教育 6.经济追求教育 7.文化自信教育 8.社会和谐教育 9.人生价值教育 《新课标》内容包括:

一、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 2.自尊自强3.学法用法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2.交往的品德3.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3.认识国情4.爱我中华

德育课程《指导纲要》与思品《新课程标准》相比在内容编排和目标确定上都有很大改变。在目标确定上新增并突出了“预期表现”这一目标,活动建议更加充实、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了。

德育课程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要立足“预期表现”这一目标,利用课内外活动载体的作用,更好的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追求。5.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方式。

学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评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评价的主体单一,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3.忽视对德育过程的评价,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4.评价的方法单一,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5.评价的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6.评价的目标过高、过于抽象。

评价很多时候是为迎检而实施,评价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和联动性。班主任承担了过多过重的评价责任,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言堂,孤军奋战。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树立先进的德育评价理念,确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目标;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估方法多样化;坚持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德育过程的评价。

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最终使全体教师做到共同教育我们共同的学生。人人都是班主任,事事都有人关心。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

6.积极研讨,注重积累和反思。

学习、交流、研讨和反思是实现个人德育能力提升的捷径。“德育一体化”是德育的新探索,鲜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因此更需积极研讨和反思。

学生德育成果的积累要有可持续性和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建立学生素质成长档案等持续跟踪学生的成长,可以像翻相册欣赏自己的容颜一样关注自己的道德成长。

教师可以积累自己优秀的德育案例、德育精品课程或德育心得体会。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如何实施评价考核? 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05月27日03版)

为了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加大了德育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和地位。”

报道透露出了部分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评价考核信息。“德育课程一体化” 评价考核可分为(个人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改变知识与道德评价的不平衡现象,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目标。

德育课程评价变无型为有型,创设思品课德育评价的有效载体,让德育评价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体验到德育成长的快乐。

丰富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初中德育课倡导开卷考试,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2.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

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媒体报道)

学校可以将“共同教育、人人育人” 制度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评,争取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个别学校做法)

3.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评价。如制定检查“德育一体化” 工作的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查看、课堂听课、查阅材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考核评价。

开展德育成果评比活动。如优秀德育案例、德育课程或其他德育科研创新成果评比活动,学生素质成长档案展示评比活动等。

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存在的疑问

• 《指导纲要》的实施对今后中考的影响 •

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内外关系的处理 •

德育课程中德育活动或案例的有效实施 • 《指导纲要》和《新课标》的关系处理

共勉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谢谢各位!再见!

2016年9月30日

德育课程 篇2

一、丰富德育隐性课程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十分明确地提出“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课程,是达成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与我们全体教师直接相关的艰巨任务。

课堂是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求各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教师特别注意构建教学内容,在审视教材提供的内容时,有意识地挖掘思想教育的内涵,精心组织,开展有重点的教学。

为了形成以学科教学为主要实施渠道的德育隐性课程,我们通过有关的专业理论指导,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我们把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育德意识和能力纳入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在制度上予以保证;我们每年举行德育年会,为教师们搭建交流平台,让教师们充分发表自己对学科德育研究的认识与理解,对某一学科甚至是某一课的“寓德点”进行探讨;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年级统筹开展跨学科交流等形式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科德育资料包》的建设,努力使“激活”成为我们教学中的必要常规,使我们的德育隐性课程进一步得到规范。

在实践中,教师们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历史学科中《台湾府》这一课是新教材《边疆的巩固》中的内容。台湾与大陆的亲情一直是现实生活中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特别是国家意识教育的绝好素材。在课堂实施时,《台湾府》整堂课都贯穿着国家安全、祖国统一的思想,教师的选材、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活动设计等都是围绕着这一价值观进行的。

在我校环保教育模块实施过程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发挥了隐性课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所涉及药品及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危害师生的健康。因此,在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和示范不仅要正确,而且要告诫学生应尽量避免对人及环境造成污染行为,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初三化学教学中,讲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会讲到一氧化碳的毒性。而在后面演示一氧化碳(CO)还原氧化铜(Cu0)时,教师对于反应的尾气如何处理提出疑问。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大家得出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一氧化碳(CO)的化学性质,而且强化了环境保护意识。

当然,德育的隐性课程不仅要充分用好学科德育资源,还应当用好生成性德育资源。课堂内的思想教育,很多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与赏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无不包含德育的内涵。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符合时代需求的品质与德行。

二、构建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的内容多、任务重,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形成特色鲜明,凸显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体系。

1. 整体架构

(1)养成教育课程模块。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较强的德育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生活和社会实践,通过主动参与、观察学习、模仿实践、自我调节、个体探究、合作体验、内化构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改善道德生活质量。

(2)活动性课程模块。我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校本德育目标,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实践活动,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发感悟、体验式德育课程。一般设置为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类节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学农)和学生自主发展活动(如学生社团)等。

(3)教育专题课程模块。围绕国家和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开展各类针对性强的专题教育。其中包括安全和法制教育、卫生防疫、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等。为了凸显学校办学的鲜明个性和核心价值观,学校在德育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具有标志性特征的相关专题教育课程,比如我校的责任感教育专题和“做最好的自己”教育专题。

2. 科学整合

我校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模块有机组合的形式,分阶段落实德育课程的年级目标,使学校德育操作有序、整合科学。以学校的责任感专题教育为例:责任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基础、道德的源泉。对学生加强责任教育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可能实现学校倡导的“做最好的自己”的理想目标。我们应当使“负责”成为我校学子的一种行为习惯,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部分,我们把它作为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主线。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市十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然后以年级为层,分块实施,整体组合。

(1)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珍惜生命,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安全;学会求知,要求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学会生存,终身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生活,情趣健康,善于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2)学会对他人负责。从小事做起,在各种服务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责任。尊重他人、敬老爱幼、帮助残疾人;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做到。

(3)学会对集体负责。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学校,珍惜集体荣誉,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集体争光;学会合作,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使命,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4)学会对家庭负责。理解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学会尊重父母正确的意见和教导,经常把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学会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料理个人生活;学会理解、体贴父母长辈,在家庭出现困难时,能主动为父母分忧;学会把学习与承担家庭的责任联系起来。

(5)学会对国家、社会负责。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命运。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稳定,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6)学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学习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技能,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环保政策法规,爱护环境,科学处理生活垃圾,防止环境污染,敢于依法制止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个人、集体的行为放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加以考虑,保证人类发展的健康、安全和持续,共筑人类美好家园。

我校把以上内容分层、分块地落实到各年级的教育模块中去,把大型、生动的教育活动与日常细致的自主责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地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体悟中增强道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优良的素质。

我校制订《感知幸福,明确责任,提升素养——市十中学小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以“责任”为关键词,以“幸福”为主要目标,以自主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做一个美丽幸福的小公民。我校开展系列活动:幸福在个人,幸福在家庭——在家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幸福在班级,幸福在校园——在校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幸福在社区,幸福在社会——在社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我们引导学生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节水、节电、保护环境开始,使学生在负责中自觉地担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同时,我校还指导学生创立论坛。在团、队组织的带领下,让学生针对各种缺乏责任感的现象与行为发表评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引导学生开展爱集体、爱他人的献爱心活动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爱心和尽责的愉悦与可贵,使道德认知有效地向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升华。所有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我们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有序地以责任教育模块的形式分别纳入全校初高中七个年级的德育课程体系中,切实体现了学校德育的连续性、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 篇3

德育课程在我国学校德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几十年来,中小学德育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各科教学等渠道进行的。而德育课程更是被赋予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崇高地位,因为德育课程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这门被赋予如此重任的德育课程在20多年的开设时间里,虽然也有着相当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这门课在很多地方成了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一些学生对教材只有恨,没有爱,学期结束之后甚至将教材撕掉、烧掉。

归纳起来,这门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的这门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这门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但政治性、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内容始终是这门课程稳定的核心。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教育。问题是,政治教育的要求应与儿童的心智与情感发展水平相匹配,否则,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合时宜的。而用政治教育遮蔽、代替道德教育,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错误,因为这种做法牺牲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

2.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儿童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儿童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比如,一二年级的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等十个德目。与此相对应,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对这些德目的图解,多采取“道理加伟人故事”的方式来组合课文。比如,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课文,多是采取讲一通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的道理,再加上周恩来总理或毛泽东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说这些德目本身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将这些德目和道理从生活中抽取、提纯出来,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生活情景,变得非常抽象、僵化,无法与儿童的生活发生链接。不是说伟人的故事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儿童对这些伟人知之甚少,伟人及其生活方式对儿童来说都极其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对自己的生活缺少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

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0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上课基本等同于读读课文、讲讲故事,无法创造教学的乐趣。学生对教材上的道理和故事兴趣不大,只是在教师和考试的威压之下,不得不背诵教材中的道理和知识。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对儿童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本身就有悖道德。另一方面,通过痛苦的记忆过程死记的知识、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多大关系,无法指导自己的生活,无法进入自己的内心,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品格。

二、德育课程的创新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一大背景下,在中国全面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幅度很大的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9一12岁)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新制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将近10年。总结十年来的经验,本次德育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理念的革新。

新德育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次课程改革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1)“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constructive)因素”,无法与生活相剥离。因为剥离的结果是,道德成为没有“土壤”的“飘浮物”,而生活则变成与动物无异的纯生理性过程。对人类社会和个体来说,道德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道德的培养无法脱离生活单独进行,正如人的心脏非常重要,但人们却无法将其取出来单独进行锻炼。(2)道德固然重要,但与生活相比,道德仍然是第二位的。一个人学习道德,不单单是为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生活幸福。因此,道德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3)“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

生活德育的另一种表述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中国以往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现实,正是因为以往的德育课程以德目为体系,忽视了儿童的真实生活,才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在生活德育理论的指导下,德育课程的设计策略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用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约束儿童,变为“自下而上”——通过指导儿童的生活,使其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成、建构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课程不是为了特定的道德目标,而是为了儿童的生活。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表述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并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则表述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

课程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深刻变化,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以生活德育作为核心理念设计的德育课程实际遵循的不再是知识的逻辑而是生活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就在于生活本身,遵循生活的

逻辑就是要遵循生活的特性。首先,生活是劳作性或实践性的。生活是需要过的,单纯的思想活动无法使人浸入生活。当然,“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行为,而是人的整体生命表现,其间少不了意识和情感的投入。其次,生活是人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人,任何将人遗忘的活动都是对生活的背离。第三,生活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中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生活中有他人是我们的一个根本的存在境遇,与他人的交往也是我们人性发展与充盈的自然需要。第四,生活具有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不单是指生活领域划分的相对性,即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划分的相对性,还意味着构成生活要素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比如,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要素,但道德与生活的其它要素是无法分割的,强行分割只能导致生活与道德的双重死亡。第五,生活的意义建构性。生活离不开日用常行,但生活也需要建构意义。生活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可能生活”(赵汀阳语)的过程。德育课程遵循生活的逻辑也就是在课程中将生活的这些特性体现出来,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设计课程结构,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

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也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当然这种关注不是单一的角度,既有品德教育,也有生活指导和科学知识学习。儿童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问题,有些是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有关的;有些则是非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无关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开。德育课程对生活的关注应采取一种整体的方式,将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按其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同时实现多种教育目的。

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教学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儿童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都不能代表儿童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儿童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种整理与反思的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三、生活德育的坚守与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10年,教育部和学术团体分别进行的跟踪调查都表明实验效果是比较好的,教育部为课程标准修订所做的大型调研都证明了这一点:

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思想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课程标准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误解和怀疑。我们在调研中,就听到、感受了一些。

比如,有人说社会生活有庸常的一面,回归生活难道要迁就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吗?现在的学校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考试生活”,回归生活难道就要回到考试生活吗?这样的误解与怀疑应该说是正常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认识,消除误解和怀疑。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

再比如,有人说既然生活德育意味着对儿童生活的加工与提炼,那是不是让儿童去过那种纯而又纯的道德生活?就如在温室中养花?这也是对生活德育论的一种误解,其实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中消极因素的反思与批判。纯而又纯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消极的因素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剩下的就是如何面对的问题,运用得好,其可以变成很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再一次重申、确定了生活德育的理念。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但是,课程不能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和提升,使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意义。”

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德育课程计划 篇4

本学年我校德育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门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创建良好班集体为基础,在德育管理、学生教育中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工作目标及思路:

1、要求全体教师本着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的育人心态共同创建出一支师德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好各类主题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并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二、工作措施

1、选好行政值周与值周教师,明确值周的职责。

2、选好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

队活动课。

3、每月对班主任培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4、加强师德建设。全员要继续加强多形式的学习,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握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把“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育、教”上来。

5、每学期督促班主任写好计划与总结,制定校规校纪,班级要制定好班规班纪。

6、形成长期有效的奖惩机制,并及时修定,做到赏罚分明。

7、办好校园德育展板。

8、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学生会及制度。对学生会的工作和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推动学校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9、选好班委干部,文明劝导员,安全员,卫生监督岗协助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10、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

11、设立学校广播站、图书室等文化阵地。积极创设传统校

园文化、中华经典诵读等特色校园。

12、定期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及相关的活动。

13、高度重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根据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十个好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

14、重视学生入队入团的申请、考查等工作。

15、加强对留守学生、学困生的关心。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及时教育和引导。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篇5

临汝镇一中

我校为了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坚决贯彻县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精神,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并结合我校的校本、校情及教育教学资源,对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研、探索及开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安排。成立了以杜须录为组长,连要卫、马建庭、权平洲为副组长,以及聂俊强、李志国、尚朝辉三位教师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别明确任务,下达目标,经过调查研究,查询资料、探索研究,深入开发,已初步取得成绩。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采用总——分——总的原则。即德育教研室对课程开发下达总体任务、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三位老师手中,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老师整理上报、最后把收集资料上报德育教研室,由德育教研室综合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又坚持实践性、地域性、综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安排及培训会上,通过对老师宣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途径、评价标准等,让老师首先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即结合校情、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对学生有益于生活的一门课程,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生活,而这门课程开发的核心在于要体现地域性,即对本校区周围农村经济发展要有指导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老师仍然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这一任务的实施者,起主体作用,发动广大学生,调查了解、查询资料、收集与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有用、与本乡经济发展有用的资料,了解信息,开阔视野,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意识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第三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学生集体智慧,从学生到教师,并教师到学校,自下而上,并通过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对比、综合终于完成了适合本校校本课程资料。

以学校周边的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调查了解、查询资料等手段,并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能力水平,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校园礼仪》、《法律讲堂》。

为了搞好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学校坚持贯彻县德育教研室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精神,高度重视此项任务,专门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对聂俊强、李志国、尚朝辉三位教师进行了专门培训,让他们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步骤、目标任务、评价等,让他们从思想上先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并能高度重视此项任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共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校本课程开发,了解、认识、研讨阶段。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了解、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互之间互相谈认识、谈看法,互相研讨,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意义,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任务及近期、远期目标。

2、提出方案,下达任务,调查研究阶段。学校组织老师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安排会议,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分解校本课程开发任务、收集资料。

3、补充、完善、分析、综合阶段。

老师负责收集学生掌握的资料,并加以补充完善、分析、取舍、综合、完成了校本教材文字的资料。

4、形成文字性材料。

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篇6

二、德育内容:孝心、爱心、责任心、关心“四心”教育.

三、课程实施建议:

1、低段以“孝心、爱心”教育为主,中段以“爱心、责任心”教育为主,高段以“责任心、关心”教育为主.

2、活动须遵循“知、情、意、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活动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活”不宜“乱”、宜“实”不宜“虚”,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让德育“活”起来.

3、活动可通过“学科课程德育、德育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行

规范教育、社会环境育人”五个平台进行实施.

学科课程德育就是要求全体教师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元素,以雏鹰争章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全员德育网络.

德育课程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品生、品社、综合实践、班队活动、地方、校本等课程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把德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从标准、教材、课时、师资、资源、到评估各教学环节规范化.

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大队部要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班队、学科组也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每月教育主题,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品生品社课,更要引入研究性学习,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本学期,区教研室将组织我们学校等共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课程,并组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

行为规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任务,我们一定要反复抓,抓反复.大队部要继续改革文明示范监督岗,努力做到检查公平,反馈及时,自身过硬,形式活泼.每个阶段教育的重点要突出,要求要明确,细则要内化,原有的成果要巩固.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窗、升旗仪式等的舆论宣传作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争创区第二批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社会育人环境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果.我们要坚持密切家校联系的各项传统工作,发挥《成长档案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访、家长联系条、等的沟通渠道.同时,坚决杜绝学生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良行为,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爱心妈妈团的作用,开展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环保节能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四、活动参考主题:

(一)一、二年级:孝心、爱心教育

1、夸夸我的家人.

2、一日孵蛋――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3、我为老师画张像――庆祝教师节

4、把健康快乐送给老人――迎接重阳节.

5、我让妈妈露笑脸――庆祝三八节.

6、尊老、爱老故事会――交流格言、谚语、警句、故事等.

7、我给家人一个惊喜――才艺表演等

8、班级孝星评比.

(二)三、四年级:爱心、责任心教育

1、“老师和我”学生短诗展评.

2、“文明从孝开始”主题活动,明确“班级孝星评选”原则.

3、我给我给长辈来来服务――洗脚、读报、削苹果等.

4、以“孝”为题材举行“金话筒”主持人评比活动.

5、搜集身边最有爱心的人的感人事迹在班级中展开交流.

6、观看爱心、责任心教育影视片,如《暖春》等.

7、评选十佳尊老敬老学生.

8、跳蚤市场――捐款献爱心

(三)五、六年级:责任心、关心教育

1、学会与老师交流:如何和老师交流?如何接听老师电话?如何和老师打招呼?

2、向老师学习:如何把“尊师”落实在自己平时的实际行动中?如何学习老师的人格:勤奋、敬业等?

3、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同学:“怎么与同桌友好相处?”“真正的好朋友是怎样的?”大讨论.关心老师:“认真学习、专心作业、热心班级作为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签名活动.关心父母:我们应该怎样把口号化为行动呢?

4、关心国家大事:简明新闻实事现场播报.环境教育.宣读“创建节约型校园”倡议书.跳蚤市场――捐款献爱心

5、关心自己:期中个人反思.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6、责任心教育:我是班级的主人:遵守班级公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争创金杯.班干部各司其职,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爱护班级公物,保持班级卫生,维持班级纪律.我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探究、讨论、发言,提高听课效率.及时完成作业,积极阅读课外读物,养成预习、复习习惯.积极探索、吸收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我是环保小能手:懂得环保的重要意义,认真反思自身行为,力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成为环保小能手.懂得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检讨自己在家里学校里浪费资源的行为,写下整改决心书.聘请环保行为监督员,及时督促自己.我是禁毒宣传员:了解禁毒知识,积极向周边人员作宣传.了解毒品危害,远离毒品,提高禁毒意识.

五、评价建议:

1、建立爱心联系卡,密切家校联系,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册》.

2、建立评价机制.每学期评比学校“孝星”、“明礼生”、“单项小能手”,并把“四心”教育纳入班级、班主任、教师校本考核内容.

3、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与学科学业成绩评价相结合.

构建“博·雅”德育课程 篇7

一、关于德育课程的思考

为了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性、有序性、实效性, 我们借鉴学科课程化的方式, 使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学校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使零散的、理论化的、抽象的德育规范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进一步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的力量, 不断创设开放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德育文化环境, 进一步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

那么, 我校德育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课程呢?我们认为, 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来看, “博·雅”德育课程属于学校课程, 必须增强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分类来看, 学校德育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发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属综合实践活动。因此, 德育课程应注重个性发展,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应注重过程体验,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应注重和谐发展,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和体验, 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于是, 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设的综合背景下, 我们尝试构建“博·雅”德育课程系统。

二、“博·雅”德育课程的实践

1.目标

从政策层面上分析, 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主要是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力求把高中办出特色。以此为依据, 现阶段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第一目标倾向———为学校发展定位, 已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共识。我校德育课程也不例外, 它与学校传统一脉相承, 源于我校学生, 实践于我校学生, 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具有我校的“胎印”, 承载着学校“培养‘博·雅’的内外兼修、秀外慧中现代女性”的育人目标。

2.内容

为落实“博学多思, 自律奋进;文明达观, 自然优雅”的育人目标, 除了学科课程的学习之外, 我们对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仪式、纪念日、社团、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模式等进行了梳理, 从“博学多思”、“自律奋进”、“文明达观”、“自然优雅”四个领域入手, 形成以学生个体实施为特征的、全面的、可选择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共4个领域50类课程。

(1) 博学多思领域

设置活动课程。通过课程管理的形式, 挖掘活动教育功能, 开设“时政类课程———新闻联播”、“文体类课程———艺术节”、“文体类课程———两操一课”、“文体类课程———体育节”、“人文类课程——春游”、“实践类课程”、“科技类课程——创新大赛”等10门德育选修课程。

设置社团课程。以“钟惠运动社”、“新蕾文学社”、“花蕾合唱团”、“舞动青春舞蹈队”、“雅韵吟诵社”、“刀光墨影篆刻社”、“青春魅力健美操队”、“模拟联合国”、“意林记者团”等十大社团为依托, 开设10门德育选修课程。

(2) 自律奋进领域

设置主题课程。开设“入学教育”、“国防教育”, 以及“节日课程”、“仪式课程”等5门德育选修课程。

设置自主课程。通过“我的成长足迹”必修德育课程, 设计积极评价内容, 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追求, 并养成积极反思的良好习惯, 实现自主管理。

(3) 文明达观领域

设置双语课程。开设“英语口语”、“女中日语”、“英语影视”等5门德育选修课程。

设置专家课程。利用校内外资源, 开设“女中国学”、“女中讲坛”等为平台的10门专题德育选修课程。

(4) 自然优雅领域

设置女性课程。结合女中特色和教师实际, 以培养“博·雅”的优秀女生为课程目标, 开设“女生自我保护”、“女生生涯规划”、“女生与美”、“百年女中”、“女中生活”、“女生礼仪”、“女生心理”、“女生形体”、“女生生理”等10门“女性成才”德育必修课程。

3.实施

课程的实施必须与课程体系的思想一致。在每周、每学期有限的课时里, 在保证国家课程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的前提下, 必须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科学、整体安排, 才能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 与构建个性发展、过程体验、和谐发展的“博·雅”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思想衔接, 我们把课程分为校本必修、校本选修两类, 并根据这两类课程的特点, 实行了轮换制和课余制两种学制。

校本必修课程采用轮换制来实施, 就是以相同年级的4个教学班为一个单元, 每个教学班每周用1个课时作为校本必修上课时间, 在第一门课程上了2~3周以后, 又换成第二门课程, 第二门课程上了2~3周以后, 又换为第三门课程, 依次轮换, 直至所有选修课程完成。最后, 留出一周的时间由第一次上课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价。以下是一学期校本选修课程的安排。

校本选修课程在课余时间实施。结合我校学生来自全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实际和我校属寄宿制学校的特点, 我们充分利用课后、晚自习、周末等课余时间实施校本选修课程。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又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适当的时间和空间。

4.评价

评价是保证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支撑学校的育人目标, 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 评价是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博·雅”德育课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 促进课程不断完善, 关注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合作精神、主体参与等方面。如《纪念刘和珍君》微电影课程过程性评价, 共7个项目, 包括:考勤、课堂纪律、语音语调、语言流程、表演、小组合作、设备使用等内容。其中表演、小组合作、设备使用所占的权重最高。

“博·雅”德育课程也注重终结性评价。仍以《纪念刘和珍君》微电影课程终结性评价为例, 我们通过搭建展示平台, 首先通过电影发布会的形式进行简单介绍, 再通过微电影展播进行评比奖励。

5.反思

学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是无限的, 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应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接纳并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 把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发、设计相应的课程, 帮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个性、特长发展上来, 使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时间且有空间像小树一样自然地生长。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 要杜绝“课程是个筐, 什么都往里装”的偏差。既然是课程, 就必须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组成, 并通过课程计划 (教学计划)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予以呈现。在实践中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系统性与可接受性相统一。

课程育人:回归德育本真 篇8

一、 树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

十八大以来,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锦江区紧扣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在“锦江学子”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德育活动,以实践体验为核心,深化德育课程建设,积极构建具有锦江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在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锦江德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传统德育内容浅、散、碎,以认知为主导的学校德育模式过于看重外在要求,导致学生体验不足,感悟不深,学得被动,实效性差。为此,锦江区强调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道德体验切入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体验德育,旨在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知、认同、内化、践行中,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成长。构建以体验为核心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既是基于关怀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信念的必然选择,更是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探索的现实选择。为此,锦江区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区域内学校明晰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爱好、成长规律;引领区域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规划与开发、多元评价等。

二、明路径:引领、共享、整合,推进体验德育课程建设

基于上述理念,锦江区启动了以“整合”为核心的新一轮学校课程规划,在“区域、学区、学校”三个层面推进,突出体验的价值与意义,逐步形成了“区域特色、学区共享、学校多元”的体验德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以实践体验为核心的“锦江四季”区域德育活动体系,顶层设计课程序列

锦江区积极探索课标、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的有机统筹和整体规划,协调一致、相互配套的德育机制体系,综合发挥育人效益。锦江德育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广锦江德育工作成果,结合现代德育工作要求,构建以实践体验为特色,序列化、主题化、开放性,有生命、有质量的“锦江四季”区域德育活动体系,引领学校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德育课程。“锦江四季”分为科技创新季、缤纷艺术季、实践服务季、体育运动季,每一季都有相应的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下都有一系列分层实施的活动、一套评价激励方案,以确保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锦江四季活动体验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展示的舞台,在体验式、感悟式、互动式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自信和能力,过有质量的学校生活。

(二)凸显共享课程建设的学区德育特色,促使育人功能的有序过渡和递进

锦江区通过串校成链的优质教育链建设,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织链成网,打破学段壁垒,实现教育衔接,以地域相对就近为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特色和教育改革要求,探索建设了4个学区。通过学区内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的集约与整合,制定并形成了四个学区的共享课程:

在高校合作实验区建设“科技创新”课程。利用四川师范大学高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大学—中小学(幼儿园)(University-Schools)”合作发展模式,开展校际间师生走校、走班教学,在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教育拓展等方面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在开放教育示范区建设“大阅读”课程。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为核心,用相同或相似主题整合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题主要有:“走遍成都、文本阅读、社会实践”等。

在一体化教育样板区建设“公民教育实践”课程。以“适应教育”为主题,积极引导学生适应城市学校教育的要求,适应未来城市生活的要求。

在国际化先导区建设“社区生活”课程。以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变革为目标,将国际人才培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相整合,将最前沿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国际化元素融入社区生活课程。

(三)建设丰富多元的学校德育课程,深化学科统筹,全科育人

锦江区属学校在“锦江四季”的引领下,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确保均衡性”为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将国家、地方、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充分整合,实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相互补充,形成了支持学生成长的丰富多元的体验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相互补充,提升了体验德育课程的品位。学科课程重点抓学科德育渗透和国家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充分发挥各学科育人价值;活动课程则包括强化社团活动课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社区实践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驾齐驱,着力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宜的德育课程。以七中为例,“养成”系列课程是必修课程,“卓越”系列课程中的“特长培养”“能力培养”为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得益彰,真正发挥了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再如,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的隐性课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深度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制度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聚合力:健全时空立体育人网络

锦江区作为成都市家、校、社三结合工作创新项目的唯一试点区,在实践探索中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无缝衔接的立体德育网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在文明办、宣传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学校育人需求与家庭、社会提供服务资源和意愿的有效对接。

(一)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锦江区在整合运用学校教师与家长资源的同时,充分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来支持德育课程的实施,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目前,全区已拥有社会组织1047个,特色志愿者队伍800余支,有力保证了社区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志愿者协会,便是志愿者团队推动校外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他们以社会工作方法、体验式理念、团队式训练,激活了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开发了“快乐剧团”“金喇叭盲童广播剧剧团”“守护天使,关爱困境儿童”“微笑图书馆”等未成年人项目,为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孤儿、未成年犯等在内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服务。

nlc202309041704

(二)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实现全程育人

锦江区注意盘活社会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将全区20余个单位的可开放场地、可利用资源等整合起来,由社区教育中心统筹;制定详尽的区域学习指南和课程表,印发年度《锦江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指南》,供全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此举有效拓展了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区教育局还注意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注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目前,全区已建成院落学习室200个,从最初的“一院一室”(一个院落一个学习室)走向了“1+x”(一个院落多个学习室)模式,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如今,全区已形成了“8分钟学习圈”,学生仅需步行8分钟左右,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

四、抓关键: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

体验德育课程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课程实施者是否具有育人意识,是否具备育人能力。为此,锦江区精心制订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计划,促进教师形成育人意识,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反思与修正不断提高育人能力。

(一)分梯次培训,促进教师育人意识的形成

锦江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培训内容上注重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通过组织开展教师职前、职后各项培训与研修,促使教师课程育人意识逐步提高,充分认识到各学科育人的意义与价值。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分层次的梯队培训,为学校德育课程规划与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了一批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引领着德育队伍向专业化发展。具体包括:以课程领导力项目培训等方式,大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以德育主任论坛系列活动等方式,提升中层的课程执行力;以班主任论坛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

(二)在德育课程实施中实现教师育人能力的自我提升

目前,锦江区经过两轮课程规划,校长和德育干部对德育课程的领导、统筹、执行能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充分实现,还需要每一位教师育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此,区教师进修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导教师在落实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关注课程的育人价值,提高课程育人能力。教师在德育课程实施中,逐渐认识到课程育人的价值与意义,认清了自己的指导者角色,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体验道德学习。一旦教师能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就能在学科课程、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实施中,通过反思性实践,真正提高育人能力。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体验德育的一部分,在指导学生获得体验感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例如,“公民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了提出研究问题,使用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信息搜集方式获取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公民听证会力求解决城市社区公共问题的全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体验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与感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随着体验德育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锦江区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针对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持续推动德育创新。未来将从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一是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探索,根据中小学学段特点,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构建锦江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二是加强“校社互动”形式与内容研究,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实践体验时空。三是加强德育课程评价及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研究,改进评价方式,实施科学管理。相信经过新的努力,锦江德育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四川成都 6300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上一篇:课题开题报告书下一篇:篮球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