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紧箍咒

2024-07-08

企业的紧箍咒(共12篇)

企业的紧箍咒 篇1

2010年11月, ISO发布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 提出了组织的七大社会责任主题[1]。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美丽中国”意义隽永, 建设过程任重道远。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推卸的义务, 我国必将施行ISO26000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 企业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查, 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声称将对我国“人权验厂”[2]。因此, 无论是从承担建设美丽中国义务还是从参与国际竞争角度出发考虑, 社会责任都必将提上中国企业的议事日程。

1 企业的社会责任

员工和企业主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由两部分有机统一组成的。他们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为建设美丽尽义务。

1.1 员工的社会责任

首先要为雇主服务、对雇主忠诚。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雇主服务, 为雇主创造价值。对雇主忠诚, 不出卖雇主的商业秘密。在工作中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量在不增加雇主成本的前提下,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协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当雇员职责与社会责任发生矛盾时, 必须要坚持社会责任的良知。

1.2 企业主的社会责任

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 企业主必须主动维护社会的生态文明, 承担社会责任。要为员工着想, 爱护员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 回馈社会, 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当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发生矛盾时, 必须要坚持社会责任的良知。

2 中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初探

2.1 中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紧迫性

在与中小企业主接触过程中, 他们一方面愿意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法律法规众多没法全部掌握, 唯恐企业运行过程中有违规之处被相关部门查处甚至关停。例如有的企业主说, 连节约用电国家都有规定!面临着日益临近的“建设美丽中国”现实任务, 中小企业主们既感到高兴, 明白自己责无旁贷。又感到十分迷茫, 不知道从何入手, 担心在新一轮浪潮中被淘汰。笔者认为, ISO26000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我国必将推行ISO26000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和环境压力。中小企业只有从现在做起, 努力理解ISO26000, 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 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中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在尊重多样性与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 ISO26000主要内容强调组织遵纪守法、尊重人权、关心员工、保护消费者、热心社会公益、关爱环境、为社会、经济、很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ISO26000提出的社会责任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行实践、消费者、社区参与等七大社会责任主题。在目前情况下, 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实行的其中的劳工实践、环境、消费者、社区参与等四个主题。中小企业人手紧张, 往往资金紧张、一人多岗, 但也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各部门只有通力协作、分工协作, 共同提升, 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 践行社会责任。结合笔者的研究, 总结了近年来为中小企业进行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培训和咨询的经验, 提炼了中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承担建设美丽中国任务的措施。

表1列出了中小铸造企业践行其中环境、劳工实践两大主题的实现措施[3,4,5]。

ISO认为, 一个企业在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至少将对竞争优势、企业声誉、吸纳和留住员工、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等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招聘接受了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对员工开展新一轮的理念和技术培训, 提升全员素质, 开展岗位练兵;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 更新工艺和 (或) 设备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 运行已有环保设备, 都是践行社会责任、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表现。

践行社会责任既是中小铸造企业发展的“紧箍咒”, 也是“助推器”。采纳笔者提供的咨询与培训, 一些中小企业采取了一些践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实践证明, 以上措施在争取订单、稳定员工队伍、协调社区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

更新技术与设备必然涉及到企业资金的投入。这需要企业提升认识, 更新观念。在资金方面, 充分利用国家的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

3 结束语

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压力, 我国必然会实施ISO26000社会责任以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中小企业必须清醒认识, 采取多种措施, 为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以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及早采取实际行动。推行ISO26000越早就对将来企业参与竞争越有利。

摘要:《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我国必将推行ISO26000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针对中小铸造企业现状, 分析了践行ISO26000的紧迫性,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美丽中国,ISO26000,中小铸造企业

参考文献

[1]ISO.ISO26000: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Geneva:ISO, 2010.

[2]夏越璋.ISO26000——铸造企业的新挑战[J].2012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2 (10) :苏州.

[3]查尔斯·E·哈里斯, 迈克尔·S·普理查德, 迈克尔·J·雷宾斯.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第三版)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4]曾明彬, 邓中华.ISO9001:2008、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系统整合与运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9.

[5]傅骏, 蔺虹宾, 谢学林.高职铸造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探讨[J].铸造技术, 2012, 33 (09) :1094-1096.

企业的紧箍咒 篇2

“紧箍咒”又发作了,真倒霉呀!我在心中嘀咕着,老妈有暴跳如雷了,不知道这次我又犯了什么错,又得罪“紧箍咒”了。“你这道题目怎么又做错了呢?昨天还刚刚做过的,今天怎么就忘了呢?”老妈皱着眉头说。“原来是这件事呀!”我小声的说。“你怎么就记不住呢?不是挺简单地呀?”老妈发大火了。“来,过来,快点过来,别慢吞吞的,把这道题目重新做一遍。”老妈凶巴巴的说。

老妈这样一念“紧箍咒”,我早就把方法抛到九霄于外了。

我慢吞吞地走过去,苦思冥想着,到底是什么呢?我坐在位子上好几分钟了,老妈显得不耐烦了,说:“你到底会不会写呀?”“我…我…我不会写。”我轻声的说,老妈不知哪里找来一根皮带,我赶紧躲进我的房间里,自己以为把房间上了锁,老妈也就进不来了,我心里暗自欢笑。没料到老妈还有这一招,她拿着钥匙走了进来。我这刻没辙了,心想:这下可惨了,唉早知道我把钥匙带进来了,惨了惨了,我又说:“母亲大人,饶命啊!”老妈扑哧一身笑了,赦免了我的罪。

美国媒体的“紧箍咒” 篇3

在美国新闻发展史上,“五角大楼文件案”(或称“《纽约时报》案”)可谓一个既重要又微妙的事件,它既显示了媒体的力量,也显示了这种力量的局限。1971年6月13日,《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越南档案:五角大楼研究报告追述30年来美国逐步卷入的经过》的报告,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五角大楼文件”。这一事件引起了政府的强烈反应,尼克松总统同意了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的建议,警告 《纽约时报》,如果它继续刊登这份材料,将以间谍法对它提出起诉。应联邦政府要求,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法官默里·格尔菲对《纽约时报》发出了一项临时禁令,这是美国有宪法以来,政府第一次试图事先对出版物进行控制,而这正是第一修正案旨在预防的事情。官司最终打到了最高法院。

在一个里程碑式的决定中,最高法院最终支持了报纸刊载“五角大楼文件”的权利,维护了不能事先对出版物实行控制的原则。雨果·布莱克大法官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说:“无论是历史还是第一修正案的条文都表明新闻机构必须不受检查、禁止以及事先约束 ,可以自由地发布新闻,而无论其信息来源。”

但最高法院的裁决却并未解决信息自由与国家安全间的冲突。法庭实际做出的裁定只不过认为政府在这起案件中并没有遇到需要对新闻媒体采取事先约束的情况。结果,在1979年,政府得到一项制止令使得《进步》杂志未能刊登一篇如何制作氢弹的文章,从而再度以国家安全为目的施用了事先约束。尽管后来政府撤回了指控,但人们还是担心,这些案件产生的结果可能是更多的媒体的自我新闻检查,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案中,怀特大法官的观点是,应当把第一修正案赋予新闻出版的免于事先约束的“特别保护”与第一修正案在事后惩罚问题上给予新闻出版的保护加以区分。而从保护新闻出版自由的角度看,免于事先约束和不受事后惩罚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自由,“假如报纸的出版者在出版之前享有免于事先约束的自由但却知道在出版后可能会被送进监狱,这岂不是首先就很有效地限制了出版吗?在事后惩罚方面,给予的保护越少实际上就等于采取了事先的约束。”

而事情的微妙之处就在于,这种事后惩罚并不总是以狰狞的面目出现,有时它只是表现为政府对那些积极配合政府的媒体多供应些“粮食”(独家消息),而对那些缺乏“自律精神”的媒体则摊开双手(无可奉告),但这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却已足够严厉了——对“以食为天”的媒体,没有了充足的“粮食”供给,就等于是断了财路和生路。不仅如此,政府还通过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电台和电视台进行公共管理,从规章制定直到吊销执照,方法不胜枚举。而这些也只是政府规制媒体的冰山一角。

企业的紧箍咒 篇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人士认为, 从国Ⅲ升级到国Ⅳ, 最新的发动机排放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 国外的商用车企业能够非常轻松地推出符合国Ⅳ的新产品, 而中国商用车企业由于过于追求市场份额而忽略核心技术研发, 导致技术升级严重滞后。目前国内企业只能引进国外企业的技术, 才能完成这次技术升级。国外的商用车厂商面对国Ⅳ排放标准即将实施, 是否已经嗅到巨大商机的显现, 物流企业面对新标准是否会改变企业未来的采购思路, 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走访几家国际知名的商用车制造企业。

曼恩商用车 (中国) 总裁林建兴表示, 曼恩商用车展出的TGX、TGS两款产品属于德国曼恩商用车的最新产品, 均采用“MAN AdBlue”环保技术, 并且经过德国最严格的排放测试, 符合欧洲的排放标准与国Ⅳ排放标准。同时, 来自德国的专业术人员站在曼恩D系列发动机前为过往的参观者面前讲解“MAN AdBlue”技术。作为一项非常成熟的环保技术, 技术人员道出“MAN AdBlue”与其他企业的AdBlue技术的区别, 首先曼恩的发动机非常注重排放, 其次就是低耗油, “MAN AdBlue”通过SCR的技术, 提高燃油喷射压力, 完善燃烧, 降低了氮氧化合物, 减少颗粒, 并且达到低油耗的优势。

妈妈的“紧箍咒”作文 篇5

“紧箍咒”神功之一:看我写作业。每天下午我刚进家门,妈妈劈头盖脑第一句话就是:“胡莫妍,作业在学校写了吗?”我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没有——写完。”接着妈妈就会如影随形地紧盯着我写。“胡莫妍,写字慢一点,要把字写工整写漂亮!”“胡莫妍,作业写快一点,蜗牛都比你写得快!”上帝呀,老天爷呀,“唐僧妈妈”呀,你到底要我怎样才好啊!

“紧箍咒”神功之二:盯住我的错别字不放。妈妈只要盯上了错别字,那就是“天打雷劈”了!“胡莫妍!你瞧瞧,错别字有多少个啊!就知道粗心大意!”“你瞧瞧,又写错别字了……”我感觉妈妈在我耳边随时都会“嗡嗡嗡”直叫,弄得我头晕目眩!

“紧箍咒”神功之三:废除我的一切休息时间!有一次,妈妈上街去买菜了。我把作业写完了,趁妈妈不在家,赶紧打开电视想轻松一下。可是,太“不幸”了!电视机刚打开,妈妈就回来了,妈妈大吼一声:“好哇!趁我不在家就看电视!做作业时,你总是无精打采的,打开电视机,你就来劲了……”“停!求求您别念‘紧箍咒’了,我现在就去读书。”我像只受惊的小兔子,赶紧逃离可怕的“紧箍咒”。

“紧箍咒语”的魔力 篇6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刚正高傲,对师傅唐僧忠心耿耿,但他天性顽劣,有时唐僧很难说服他,所以被观世音菩萨戴上了紧箍咒,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

在去西天取经路上,白骨精曾三次变化成人形诱骗唐僧,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而死于孙悟空的金箍棒下。孙悟空本想除恶务尽,驱除邪恶,务求彻底干净,可是唐僧是非不分,硬说他是误伤好人……

孙悟空不服,师傅唐僧便一次次地念着紧箍咒,痛得悟空满地打滚。“紧箍咒”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然能使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孙悟空痛得无计可施呢?好了,还是让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开这个迷底吧!

假定孙悟空的脑袋直径是20cm,唐僧每念一遍咒语,紧箍就缩短原来的1/100,如果连念5次咒语,那么紧箍就嵌入孙悟空的头皮多深呢?

解:在唐僧还没念咒语时,紧箍的直径与孙悟空脑袋的直径相等的,都是20厘米。

紧箍的周长:20×3.14=62.8cm

唐僧念10遍咒语后,紧箍的周长变动:

20×(1-1/100×5)×3.14=59.16

紧箍的周长缩短了62.8-59.16=3.14cm,这就意味着,紧箍的直径是3.14÷3.14=1cm。这样四周将嵌入孙悟空头皮1÷2=0.5cm深。这下你知道紧箍咒的魔力了吧,难怪唐僧念紧箍咒语时,孙悟空会疼痛难忍,满地打滚呢!

山西省太谷县师范附属小学六年级20班

企业的紧箍咒 篇7

虽然学校空间足够大, 但对学生来说, 似乎大得没有意义。想课下找老师请教, 可老师们上完课就急着回城;想接触社会, 可周围只有小商品一条街。千校一面、风格雷同的新校区不但尘封了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老校的个性风采, 也让人们很难在新校区中找寻出学校发展历史的年轮, 人们似乎也更难看到“特色”———这个中国教育熟悉而又稀缺的字眼。当下, 不欠银行贷款的学校几乎不存在了, 而欠款在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学校比比皆是。学校欠款的主要原因是大兴土木, 大兴土木的一个更大缘由是一窝蜂地建新校区。巨额贷款是否能还上校长们并不用考虑, 因为“银行是国家的, 学校是国家的, 用国家的钱办国家的教育”是校长们的共识。

一、新校区遍地开花的诱因

教育———一个充满温情的词。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管理的行政化和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市场化两个方面的挤压, 在匆忙和浮躁中, 没有片刻沉静。草率、短视、不负责任, 使得大家都在用超乎寻常的方式, 希望在短期内创造奇迹, 也使教育评价重功利表象, 而忽视价值传承。其中, 遍地开花的新校区, 就是浮躁与功利最直接的表象。是什么诱因让新校区遍地开花呢?

1. 拆迁

2010年4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王淦生的文章“学生习作《母校之殇》震撼我的心灵”, 现摘录文中部分语句:

母校美好而慈祥, 坐落在市中心附近, 喧闹的城市因她而有了一片宁静, ……她为我的家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是, 今日市长一拍板, 要将她拆了!理由呢?是因为她阻碍了一条街道的拓宽……

这所学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被摧毁, 在知识贬值的“文革”时期没遭到破坏,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却被拆掉……

这里不久会建造一条宽阔繁华的街道, 标志着经济发展的车轮会轧着母校的身躯过去。

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当今的中国不胜枚举!

道路拓宽和学校建筑设施的保留孰轻孰重?城市规划中计划拓宽的这条道路能否为保留学校建筑设施而“改道”?市长的一句“拆”, 拆去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 而是这方水土的文化象征, 拆散的不仅仅是教学设施, 而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子的心。一夜之间, 一所学校没了, 多少师生的精神家园也随之消失。

被拆迁学校另择校址, 重新来建, 不仅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 也使教育经费本就不足的学校债务累累。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 少数官员极易寻找到权力寻租的空间, 形成教育腐败的冰山一角。

2. 办教育园区或教育城

2010年2月25日《新京报》李昌平文章《警惕把教育当成城市化工具》, 现摘录其中部分语句:

教育大发展了, 城市化或城镇化水平大提高了, 政绩看得见、摸得着了, 一举三得、一箭双雕……

快速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办法有三个, 一是搞经济开发区, ……这叫“工业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二是党政机关“迁都”, ……这叫“权力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三是办教育园区或教育城, 借改善教学条件, 办一流教育之名, 把全县 (市) 的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新城区, 名曰“教育产业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

集中公共资源办“千秋伟业”, 多么响亮的口号!

纵观全国各地各类教育园区建成后的教育业绩, 学校的大楼愈盖愈大愈高, 人文精神却愈来愈矮化, 创造性成果和大师级人物愈来愈匮乏, 有点“金玉在外, 败絮其中”的味道。政府动辄大手笔、大计划、大投入, 但却没能解决教育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荒唐的举措被冠以堂而皇之的理由, 但市场的声音、甚至金钱的歌唱与焦虑、用教育谋政绩的真实初衷, 似乎为政府办教育园区提供了新的注脚。

3. 盲目扩招

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 这些培养出大批顶尖级人才的著名高校, 规模上却都是迷你型的, 发展到现在, 本科生不超过5000人, 加上研究生也就6000多人。

再来看看我国的各类学校,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费收入已成为学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 “缺少学生就等于缺少经费”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 不顾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软件设施, 只要学生来了有地方吃、有地方住、有地方上课就行。

以江苏北部某县城为例:

一占地40多亩, 可容纳2000余人的历史悠久的县实验小学, 在扩招运动中走在了该县小学的前列, 定下了三年内学生数超过6000的宏伟目标, 漂亮的新校区很快建成, 与新校区相比, 显得陈旧与落后的老校区逐渐被人们所不屑, 后来干脆把老校区出租了。搬迁到新校区的县实验小学, 校区大了, 教学设施先进了, 学生数翻了两番, 但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多年来被社会认可的学校特有的精、气、神却没有了。该县的县中学, 在1998年前, 每个年级8~10个班, 到了1999年, 初高中新生招生计划是25班左右, 进入21世纪, 每个年级在40班左右, 宽阔的新校区必须让学生数急剧膨胀。该县的公办职业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也不甘落后, 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各项投入及优惠政策的出台, 手头拿到的县、省及国家的专项拨款多了, 但这些拨款未能全部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大部分用来投资新校区。学校大了、漂亮了, 但实训设备没有得到改变, 教科研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宽敞、漂亮的学校外壳让原本招生困难的职业学校陷入更大的招生危机中。老师们看到新校区无不忧虑:明年分配给教师的招生任务又要增加多少?宽敞的职业学校导致教师们的首要任务是招生, 其次是教学。由于没有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作保证, 辛辛苦苦招来的学生很快就批量流失了。

二、新校区———让谁受益了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语惊四座:“中国高校的新楼, 牛津快比不上了, 我们最特别的优势———昂贵的导师制遇到财务的挑战, 但是, 我们不会因此放弃传统, 我们可以停止投资楼房和设备, 也不会停止投资导师制, 这是牛津延续700多年本科教育的‘珠宝’。”[1]普林斯顿大学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却不用来扩校, 那些爬满常青藤的哥特式建筑的沧桑容颜百年未改, 巨额资金使得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的藏品之丰富, 实验室、研究院设备之先进, 师资力量之雄厚, 学生奖助学金之广, 就业率之高, 令人倾心仰慕。

我国新校区建设, 受益的不是学生, 也不是教育本身, 而是地产开发商和急于出政绩的地方政府。由于我国的体制总是有能力将官员的职责转化为权力, 在新校区建设中, 不乏有些官员赚得个钵盈盆满, 相关腐败时有发生。受“教育集中化带动城市化”工作思路的影响, 新校区一般都远离市中心, 教师上下班有校车接送。大部分时间里, 在新校区陪伴学生的是宿舍管理人员和其他勤杂人员, 学生除了上课, 其他时间想见老师一面, 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学校应有的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述、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氛围几乎看不到了。上网、谈恋爱几乎成了学生主要的课外活动。校长们整天想的就是怎么赚钱, 怎么导引家长掏钱埋单, 怎样将教育创新与“眼球效应”挂钩, 以迎合急于出政绩的上级领导。大家关注的是钱砸下去能立马看到什么, 致使学校虚胖, 虽有高大的身躯, 却缺乏灵魂和精神。

教育如果能面对实际、如果能平心静气、如果能免俗、如果能从教育长远发展考虑, 一扫“众人诺诺”之风, 展现“一士谔谔”之阳刚之气, 守护教育最高端的纯粹性和生命力, 让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固守现址, 致力于“小而美”, 这里的美不是校园有多美, 而是人文、学术环境的美, 那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只有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让师生、社会及国家受益。

三、固本强基、重塑形象, 勿让“新校区”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紧箍咒”

对于任何一项政策而言, 初衷总是好的, 只是难以抵挡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异化。加强对学校的硬件投入没有错, 但硬件条件提升掩盖不了教育理念落后的现实, 教育需要长远甚至终身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过快, 教育相对有一定的滞后期, 使得教育出现了很多不适应。走得慢不是问题, 慢了, 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速;然而, 走错了方向,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无论怎样调整速度, 都不会回到正确的位置, 还可能越偏越远。教育发展模式在过去30年里主要是外延扩张, 现在教育改革到了发展内涵的阶段, 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 勿让新校区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紧箍咒。

1. 勿用“锦标主义”办教育

教育没有普世办法, 也无神奇公式。学校与学校之间, 就像人与人之间一样, 存在着差别, 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底蕴, 应有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教育主管部门不要不顾青红皂白, 把所有学校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中, 用“锦标主义”办教育。指标导致的浅薄、浮躁乃至作假, 已深深伤害了教育的原创能力。学校本身也要遵循教育规律, 有必要的担当与坚守。

用“锦标主义”办教育, 势必导致极大多数学校选择屈从和顺应现实, 窒息了学校教育原本应有的活力, 最终导致许多学校在不断改革和不断适应中头晕眼花, 发展重心太高, 缺乏多元主体和多层次改革同步推进、滚动向前的思维, 使很多学校在轰轰烈烈大发展之后失去了自我。任何一项举措, 都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 建新校区也好, 扩招也罢, 若让不具备条件的学校, 去迎合一项对学校来讲是一个扭曲的规定, 学校就不得不把自己先扭曲一下。所以, 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置一个最低办学标准, 而不是对所有学校进行统一评价。

2. 对“大跃进”式新校区建设叫停

办学是一个长效工程, 只满足资源的眼前加工, 缺乏资源的长远价值期待, 很难促成学校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和可持续性开发。一波波新校区建设风起云涌, 圈地规划不厌其宏大, 建设标准不厌其豪华。此起彼伏的建新校区浪潮, 表面上看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 实质上反映了政府官员及校长在政绩及GDP的双重压力下, 既缺乏创新能力又渴望一蹴而就的焦虑心态。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在教育时空中的坐标, 文化内涵是学校的灵魂, 应从各学校的实际与定位及发展需求上决定是否应该建新校区, 不能一窝蜂地“大跃进”式发展。对许多学校而言, 建一所与自身发展不协调的新校区, 犹如在其发展道路上建一堵墙, 阻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与其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建一个新校区, 不如多花点心思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在师生心灵深处建一所“大学校”, 让师生们在心灵深处的大学校里宽宽敞敞、踏踏实实,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里面放飞自己的理想。

3. 地方政府及校长不要让新校区成为参观景点

大投入、大手笔的新校区建成了, 犹如地方政府或校长的一幅新作, 在焦虑与政绩的驱使下, 他们急于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新作, 参观新校区成了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必不可少的程序, 新校区成了参观景点。级别不高的人, 排着队在新校区各处转悠;级别高的人, 由警车开道, 浩浩荡荡的车队在校园里呼啸而过。有的学校一天要接到几个接待来访的电话, 接待参观者成为校领导的繁重工作。大领导要来了, 学校就要停课打扫、布置, 妨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莫名其妙地闹闹哄哄, 极大地降低了学校的高雅性。新校区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 不要把其当成炫耀政绩的参观景点, 学校是一方净土, 教育要默默地去搞, 如果把教育弄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就不正常了。为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组织参观新校区, 是值得支持与尊重的。若为了炫耀政绩, 把新校区当成参观景点, 经常性地组织南来北往的与教育无关的人士, 到新校区做毫无意义的参观与交流, 不仅阻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也会让前面的大投入、大手笔, 用失败二字画上句号。

4. 别让“创一流”屏蔽了教育理念

在创一流运动风生水起, 学校集体陷入“创一流”的焦躁状态下, 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入流, 连二流都谈不上, 却对自身发展充满过多不切实际的迷恋和期待, 好高骛远地设定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目标, 像一只无头苍蝇, 折腾得头昏眼花。在轰轰烈烈开始、惨惨淡淡收场的状态下, 一流没争上, 二流也没做好, 丢了西瓜, 芝麻也没捡到。搏斗得筋疲力尽, 却忽视了从自身汲取生存下去的动力。

一流的校园环境不等于是一流的教育, 若将创一流首先定位于学习环境的花盆效应, 无疑会让学校受到重创。争创一流没有错, 但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创一流的条件。盲目创一流, 就是犯难而上, 能有几分胜算呢?各校要面对自身实际, 怀平常心、做平常事、育平常人, 不必扬短避长, 亦步亦趋地去学别人, 应脚踏实地, 不要用他校之长补己校之短, 短板是补不完的, 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亮点与特色, 最大限度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 要服从学校的文化积淀, 与学校发展历史相联系, 与学校办学条件相适应。

5. 做不大没关系, 不能做烂

做大做强几乎成了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的发展目标。何为“大”?何为“强”?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 楼房多了、高了, 学生数增加了, 的确是大了, 但“大”的同时“强”的成分占几何?把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硬是注水成一所大规模学校, 很可能像注水鸡、注水肉一样, 重量增加了, 质量反而下降了。学校的大小, 并不取决于占地面积、楼房与师生人数的多少, 而在于它给这个社会的年轻群体烙下一个什么印记。

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没有“做强”做保证, 不要盲目追求“做大”, 扩大生存与发展空间, 首先要有自己的精、气、神, 并能够把这一系列精、气、神转化为教育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的社会心态。不切实际地大跃进式发展, 必导致教育百病缠身, 使学校发展陷入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

6. 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 让校长有安静的心态

中国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行政化, 正是这种制度, 给了政府利用教育追求教育之外目的的便利性。

校长, 作为一名有行政级别的官员, 当地方政府想拿教育说事, 想用教育开创政绩时, 校长们除了服从, 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即使这位校长是一名教育家, 面对“上面”的决策, 有益教育发展也好、阻碍教育发展也罢, 如果不跟风献媚, 校长的位置还能坐得牢吗?现行的教育体制, 能让校长们踏踏实实创造平凡吗?

追求功利、身陷浮躁, 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但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 是最不能浮躁的一种事业, 校长要有安静的心态, 如果校长没有安静的心态, 就会失去理想、失去目标、失去信念, 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心境和心态异化。校长们不要追求浮华, 做表面文章, 不要盲目追求政绩、弄虚作假、肆意浮夸, 不要人云亦云、跟风媚俗。要想让校长们静下心来办教育, 必须减少行政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受行政干预的教育必导致教育围绕政绩转, 最终使教育背离正常发展轨道。

教育要摒弃对“工艺”的追求, 复归教育的本真。学校盲目扩招、合并、升格, 校园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 但教学质量与学校的精神底气却不一定与外部环境成正相关。今天一抹绿、明天几点红的想入非非, 不但打造不出人民需要的教育, 相反一些荒唐举措会借改革之名大行其道。学校只有经费保障不算富, 只建漂亮校舍不算强, 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硬件建设可以制定出时间表, 钱砸下去就能见到大厦, 但软件建设没有时间表。让学校真正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就要坚决祛除学校运行过程中的人为性与随意性, 革除各种无序和失范,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重构一种学校运转范式。远离“快速成功、急速成名”的心态, 摆脱急躁、浮躁、暴躁的情绪, 怀着一颗宁静的心, 执着专注。

参考文献

企业的紧箍咒 篇8

一、在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主要表现

教师绩效管理是指组织管理者对教师工作结果、教师工作行为两方面进行的管理, 旨在通过对教师工作行为的有效管理,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达到改进教师绩效的目的。然而, 现有的教师绩效管理建立在科层制基础之上, 实际上仍是一套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的控制系统, 上级组织管理者习惯于约束教师而不是激励教师。在教师绩效管理中, 为约束教师工作行为以达到某种预期的工作结果, 一些组织管理者习惯于对教师乱念“紧箍咒”,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近乎苛刻的师德标准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为人师表”当然要以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前提和基础, 所以师德考核是教师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 当一些组织管理者借此对教师提出不切实际甚至病态的师德要求时, 教师头上那些光环实际上就成了“紧箍咒”。每当教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或提出正当的诉求和请愿时, 组织管理者就会拿着“师德”这个“紧箍咒”来念:教师要无私奉献, 要在当今社会独善其身而视金钱如粪土, 工资被拖欠再久、生活再清苦也该觉得幸福;教师要默默耕耘、淡薄名利、任劳任怨, 欣然接受领导安排的无酬加班任务, 要坦然面对学生或家长的无端指责, 等等。

2. 单一刚性的绩效指标

目前, 众多学校实施的“教师考核办法”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教师, 这种过于单一的考核标准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教师, 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成长。一些组织管理者有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 仍按升学率、学生成绩之类的量化指标来考核评价教师的工作, 决定教师的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 甚至将之引入到教师的聘任中。一些组织管理者认为教师花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升学率就越有保障, 故严格要求教师搞八小时“坐班制”。然而这种生硬的工厂化的绩效指标难以有效地反映教育教学效果, 但它对教师却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这显然就是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3. 高压惩罚的管理模式

一些组织管理者不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 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教师绩效管理中采取“高压政策”, 不去引导和激励教师, 而是强调以惩罚手段对教师进行约束和控制。一些组织管理者常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教师, 制定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清规戒律”, 在教师中开展“劳动竞赛”或者规定教师工作的硬性指标和程序, 如硬性规定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师如果不遵照执行, 就会遭到训斥。一些组织管理者把尚不健全的教师聘任制当成“制裁”教师的好借口, 聘任合同成为了组织管理者约束教师的“紧箍咒”, 聘任或解聘基本上是由组织管理者单方面说了算, 组织管理者乐于看到教师时刻受到“下岗”的威胁。还有一些组织管理者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为名, 对不合其意的教师进行“秋后算帐”式的“减薪”惩罚。

二、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危害

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危害广泛而深远, 且不论它对学生甚至对整个教育事业造成的巨大间接危害, 单单它对教师的直接危害就有如下四个方面:

1. 乱念“紧箍咒”扼制教师创新思维

教师大都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 视野比较开阔, 思维也很活跃, 在教学中大都善于思考, 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然而, 一些组织管理者乱念“紧箍咒”, 禁锢着教师的思维和行为, 迫使教师循规蹈矩, 踏着前人的脚步, 亦步亦趋, 这是教育创新的大敌。

首先, “以分数论教绩”的“紧箍咒”紧紧地勒在教师头上, 扼制着教师的创新思维。既然学生分数或升学率是唯一而统一的评判标准, 作为个体的教师, 便不得不看重这个维系生存的指标参数。教师被套在分数的“紧箍咒”里, 感到了严峻的竞争压力, 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来。许多教师是考什么教什么, 怎么考怎么教, 加班加点地用“题海战术”压着学生学习。教师们明知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毒害, 却又无可奈何地走着这条老路,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再有活力和创意, 也像孙猴子一样, 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其次, 各种“清规戒律”也是扼制教师创新思维的“紧箍咒”。制度压力会窄化教师知觉的范围并以刻板、僵化的思维方式来取代较有创意的思考。教师即使有了一些创新的念头, 也往往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屈从于传统, 集体无意识地因循守旧, 用统一的依据和尺度,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修剪、删削、砍斫, 将黄鳝和泥鳅拉到一样长, 以求整齐划一。[1]此外, 因要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以外的繁杂事务或参加过多的会议, 教师的研究时间较少, 很难有创新, 毕竟创新型教师成长所需要的是民主平等、自由思维、鼓励公平竞争与和谐宽容的环境, 而不是“紧箍咒”。

2. 乱念“紧箍咒”降低教师工作效率

一些组织管理者不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而习惯于乱念“紧箍咒”, 使教师时时处处处于过度压力之下, 从而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对组织管理者的硬压和折腾敢怒不敢言, 只好以消极的工作态度来回应, 以致校园内充斥着压力重重、心情郁闷的教师。有研究表明, 高强度的压力是与低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过高的压力降低了工作效率。[2]教师身心疲倦过度, 对学生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中降低, 对学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量也会随之变得低下,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和行为来对待学生, 实则是一种身心疲惫、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

一些组织不完善甚至不合理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也是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进而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现行的教师聘任制还很不健全, 教师时刻受到“下岗”的威胁, 没有半点安全感, 久而久之, 便会失去工作的热情和进取心。在教师业绩考核中, 教师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有时得不到肯定, 便感到迷惑、苦恼, 逐渐丧失工作热情而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缺乏自主感和自我价值感, 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一些组织管理者硬性规定教师集体办公, 使教师毫无个人自由, 且互相干扰的环境阻碍教师潜能的发挥, 这也会降低教师的工作效率。

3. 乱念“紧箍咒”影响教师人际关系

头上套着“紧箍咒”的教师, 自然会感到巨大的的心理压力, 而随着与外界的交往这些压力就渗透在人际关系中, 教师的人际交往也带上了一种特有的情绪色彩。在压力的支配下, 教师或自我封闭、只顾埋头苦干, 缺少与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沟通, 或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出于猜疑、嫉妒心理, 看谁都不顺眼, 所以总是无法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

组织管理者乱念“紧箍咒”会激起教师的不满, 从而使教师与组织管理者的关系紧张、不协调。教师自尊心强, 重视自己的威信, 他们渴望学术自由和管理民主, 反对压服和官僚主义作风。教师大多能严于律己, 有着追求事业成就的强烈愿望, 其事业心、责任感强烈而持久, 他们不仅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 更希望得到组织管理者的尊重。而一些组织管理者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于不顾, 动不动就往教师头上套“紧箍咒”, 搞得教师连必要的“人格自尊”与“人身自由”都没有, 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 这自然会影响教师与组织管理者的关系。

受“紧箍咒”的胁迫,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与同行之间的竞争, 使教师间关系出现不和音。在追求升学率和各种形式主义的评比之下, 教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教学竞争, 学生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水平高, 教师的声誉、威望随之提高, 否则教师的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教师甚至失去理智, 认为是同事构成了对自己的威胁, 在与同事教师的竞争中不择手段, 处处防着别人或打击别人以提高自己, 这样一来, 教师之间的关系势必被弄得十分尴尬。

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也会间接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一些微秒的消极变化。教师处于严重的压力之下时往往心情糟糕, 丧失幽默感、健忘、易怒, 不修边幅, 不愿参加活动, 疏远学生, 对学生缺乏耐心和同情心, 动不动就处罚学生,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漠不关心, 过于苛刻地要求学生有好成绩, 这势必损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的组织管理者要求教师保证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及家长的满意率, 学生和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 以致出现教师怕学生的怪现象, 这样的师生关系自然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4. 乱念“紧箍咒”引发教师身心疾病

那些习惯于乱念“紧箍咒”的组织管理者往往把社会对教师的过高定位和期待拿来苛求教师, 使教师不但要马不停蹄, 疲于奔命, 还得承受额外的心理负担。当教师长期面对压力时, 其自主中枢系统会阻碍免疫系统的功能, 当免疫系统失调时, 疾病就容易产生。压力过度可能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 产生种种身心失调现象。心理压力引发生理失调, 生理失调又增加心理压力, 造成恶性循环, 严重者会导致心理危机以致出现行为反常现象, 很多教师就由于心力交瘁而积劳成疾。

组织管理者乱念“紧箍咒”带来的巨大压力, 使教师时刻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形成教师“职业压力症”, 侵蚀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工作是一种非常繁重、紧张的职业, 每个教师都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组织管理者如果再乱给教师套“紧箍咒”, 那么教师的精神和体力都将受到摧残。教师“职业压力症”还往往与一些生理疾病相伴发生, 常见的有胃病、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病疡、肺结核、神经衰弱、紧张性头痛等。重庆市曾对500名教师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76.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 51%的教师落下“职业病”, 37%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3]

教师工作中的一系列禁忌, 像一道道“紧箍咒”令教师防不胜防, 从而增加了教师患身心疾病的可能性。教师千万不能“得罪”学生, 哪怕是合理的批评也有风险, 因为一些组织管理者别出心裁, 把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结果直接纳入到教师的薪酬分配方案中, 学生评价的好坏将决定教师拿多少工资。组织管理者向教师提出高得脱离实际的师德要求, 常人能做的很多事教师却不能做, 这其实是对教师的禁锢, 使教师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教师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自我的氛围中, 其身心健康自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2292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发现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4]

三、防止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对策

在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压力, 给教师身心造成伤害, 也势必殃及学生乃至整个教育教学工作。衷心希望组织管理者能从人道主义出发, 从教育发展的前途出发, 为教师解除“紧箍咒”, 还教师以自由和身心健康。而教育部门也应尽快从三方面完善教师绩效管理:

1. 专业化管理———重组教师绩效管理队伍

当前教师绩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一些组织管理者不了解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仅凭个人主观臆断而对教师乱念“紧箍咒”, 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师绩效管理队伍进行重组, 推进教师绩效管理由行政化、经验化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变。重组教师绩效管理队伍的办法主要有:集中或分批培训原有教师绩效管理人员、调离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教师绩效管理人员、引进一批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或选调一些经验丰富且为人正直的一线教师充实到教师绩效管理队伍中。总之, 学校要尽快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精干高效且能让广大教师满意的教师绩效管理队伍。

2. 弹性化管理———重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当前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中仍沿用升学率、学生成绩等刚性的量化指标, 要解除这种“以分数论教绩”的“紧箍咒”, 就有必要重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实现教师绩效考评的弹性化。各地各中小学校都必须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 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 应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 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 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教师绩效考评应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保持一定弹性, 让教师有个性发挥和自主创造的空间, 既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又有利于个性化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 人本化管理———重建教师绩效激励机制

当前教师绩效管理仍注重用强制和惩罚的“紧箍咒”来约束和控制教师, 丧失了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 故而必须重建教师绩效激励机制, 实现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目的。组织管理者要摒弃“官本位”和“以罚代管”的做法, 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劳动权利, 充分信任教师, 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的“柔性管理”, 采取个体需要模式、社会需要模式、心理辅导模式、文化整合模式等激励措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制, 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让每一个教师都愉快地、创造性地工作, 也让教育事业朝着美好的未来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组织管理者在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主要表现, 其次阐述了在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危害, 最后提出了防止在教师绩效管理中乱念“紧箍咒”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绩效管理,“紧箍咒”,危害,对策

参考文献

[1]谢云.不想做园丁[N].人民日报, 2004-4-29.

[2]Westman, M.and Eden, D.The Inver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Performance:A Field Study.Work and Stress, 1996, VOL10, NO.2:165-173.

[3]汤寒锋.调查显示教师面临10大压力51%教师患职业病[N].重庆晚报, 2007-9-10.

新规频念“紧箍咒” 篇9

3月15日起, 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消法实施20年后的一次全面修改, 新权益、新责任更加注重公平, 同时也旗帜鲜明向消费者适度倾斜, 例如维权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提高消费欺诈惩罚赔偿额, 甚至可由消协提起公益诉讼。对家居消费而言, 首次明确缺陷产品召回义务、购物可7天无理由退货、杜绝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 这些都在更大程度上保护装修业主的利益。

5月1日, 最新修改过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实施, 自此, 被企业奉为“三大荣誉”的“国家免检”、“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全部退出了市场舞台。新商标法的颁布立即在行业内掀起了大讨论, 也将企业品牌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少了浮华的“噱头”。没了“国家免检”的地板, 少了“驰名商标”的瓷砖, 摘掉了头顶光环, 回归本质成为建材企业在今后发展中的唯一路径。

9月29日,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木质家具制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标准除了对木质家具生产的排放物限值做出要求外, 还对生产环节中的涂料性质、使用量也做了详细的规定。目前虽然并未正式公布, 但已被业内称为家具最严环保标准。算上明年实施的新《环保法》, “按日计罚”制度让有钱也不敢再任性。家具企业若想排放达标, 一是改用水性漆, 二是进行成本较大的末端治理。

自12月1日起, GB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开始实施, 代替原有的标准GB 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的水嘴国标, 不仅增加了17种元素的析出限量, 还针对不同用途的水嘴, 提出了普通型与节水型两种流量的要求。

2013年水龙头屡次抽检出“铅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铅在人体的量超过一定水平, 容易引起“铅中毒”。除铅之外, GB18145-2014所要求的其他16种金属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危害。在GB18145-2014发布之前, 中国关于水嘴金属析出限量并无强制性标准。此次把金属物析出量列入国家强制标准中, 而且增加了锰、铬等多种元素。金属污染物的限量及检测方法与欧美标准接轨, 这意味着不管是铜质水龙头还是不锈钢水龙头, 都将拥有明确的标准限定。

“新消法”、“新商标法”、“新环保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的出台, 预示传统建筑、建材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产业结构面临优化升级, 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了。不过, 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 加之市场并不景气, 让建材企业压力山大、雪上加霜。史上最严是消费者最欢迎的, 对于企业来说, 史上最严也让企业的生产门槛增加了, 据说新国标出台后, 企业需要对原材料、制造工艺、模具、加工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造, 专家预计将会有近1/3的企业被淘汰。

玩具出口遭遇安全“紧箍咒” 篇10

安全指令密集出台

据广东玩具协会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年广东玩具总销售额达到1099.91亿元,同比增长3.2%,大口径统计出口为129.28亿美元,同比上升1.37%。

“不过,今年玩具企业却遇到史无前例的困难。”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困难并不是因为接不到国外的订单,而是由于生产成本高、进口国技术标准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渐走高和招工困难这“三高一难”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介绍,从今年7月20日起,欧盟将开始实施欧盟史上最严格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根据最新指令,欧盟对玩具生产材料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特定重金属的限制从8种增加到19种,首次禁用或限用66种致敏性芳香剂等。与此同时,美国玩具安全新规今年也准备实施新的铅含量标准———从目前的300PPM降低到100PPM。此外,早在今年1月1日起,阿曼商工部就宣布正式实行海湾国家 (GCC) 通用的玩具质量验证系统,每批进口到阿曼的玩具,都需先出具一份证书,证明其品质符合577/1995 GSO标准和安全要求,并通过验证系统的验证之后,才能入境并投放市场,任何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将不能在阿曼和其他海湾国家市场销售。

越来越多的安全指令出台,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都纷纷制定新的安全标准或对标准进行升级。李卓明表示,要达到新规标准,玩具出口企业需要在设备上投入非常大的成本。

玩具出口成本大增

对于各国的玩具安全指令,在正在举行的广交会上,不少玩具参展商表示疲于应付。不少企业反映,检测项目的多次改变,有时候意味着整条生产线的推倒重建,这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生存压力巨大。

青岛信诺工艺品公司的出口经理黄涛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真的可以说是最严格的玩具法规了,在新的安全标准下,首先,我们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必然会大涨;其次,生产企业在玩具的安全要求、警告标识、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合格评定程序等诸多方面都要进行重要修改,而企业的检测能力又很难满足新的要求,检测成本也很高。”

“一年之前,玩具企业只需要符合欧盟EN71 Part 1+2+3就可以了,现在新的检测项目要求增加Part9+10+11三项。因为安全标准的提高而直接造成的成本增加幅度高达20%。”青岛锦绣长安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安波告诉记者,“欧盟三番四次提高安全标准,但是我们产品的价格有不能说涨就涨,如果明年欧盟增加新的检测项目,再次提高安全标准的话,企业将难以承受。”

挣脱“正面思考”的紧箍咒 篇11

我想去旅行,为什么没有成真?很多人“想旅行”的想法,伴随着“等有钱有闲再说吧”,“真羡慕别人可以去旅行!”这类的感觉。实际上,人们在第一时间所反应出的对“旅行”的真正感觉才是关键,它吸引了相应的状态来到你面前。

我“正面思考”,怎么无效?这是因为“正面思考”不等于“正面感覺”,对于瘾君子来说,吸烟让他感觉美好,但是想吸烟是负面的思想。所以,人们在认为正面思考一定会带来正面事物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里面可能隐藏的负面情绪。事实上,正面思考也可能引来负面结果。电影《盗梦空间》中,将“自强自立”的想法放入大企业接班人头脑中,他就解散了父亲的企业王国。

当你刻意选择正面,等量的负面也在伺机等着反扑你。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二元的世界,有光就有影,有喜就一定有悲,浪高之后就是浪低,这是能量起伏的自然律。尽管你努力选择正面思考,可一旦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事物,还是会心生反感、厌恶、逃避等负面情绪,周而复始。所以直接面对,把被勾起的情绪议题做最彻底的清理,彻底铲除心灵宿疾,面对它拔除它,直到没有任何人、事物话题会勾起你的不快。

我们眼前的人、事物,本身是没有正负的,即使是地震、海啸、台风这样的灾害,也是地球自身能量的自然流动,让人受苦的是我们对人和事物的负面信念。不判断,不惯性反应,正负全然接受,在两极之上才是创造的源头。在两极的层面上转化正负,是随时会摆荡回来的,你只能跳到正负极之上的全新层面,这一层你未曾体验过任何事物,是一种全新归零的状态。就如同刚受精的卵,细胞都还没有分化,你可以决定你要诞生什么,创造什么。

企业的紧箍咒 篇12

《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 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 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 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意见》提出, 力争到2020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从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看,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转型途径和扶持政策, 使广大农民在农业转型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我们常说, 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 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这个巨大成就的背后, 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 一方面, 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 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 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农业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韩长赋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 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 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 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转方式, 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粮食供需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农业转方式, 对粮食安全有没有影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 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韩长赋说, 《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同时《意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上作出了相应调整, 主要是推动粮食生产由注重年度产量向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转变, 实现“产量稳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韩长赋解释说, “产量稳定”就是要集中力量千方百计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谷物、口粮保住, 在此基础上, 统筹兼顾棉油糖、“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藏粮于地”就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 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 统筹使用、集中力量开展建设, 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藏粮于技”就是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转方式, 核心是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意见》提出,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要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土地规模经营如何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韩长赋说, 《意见》对此有明确阐述, 即在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 各地要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 扶持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坚决防止“非农化”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 尽量减少田埂, 扩大耕地面积,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具体而言, 就是在三方面努力:一是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 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等。二是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应当有一个适宜的范围, 要因地制宜, 合理确定。据测算, 现阶段, 对土地经营规模的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 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的, 应当给予重点扶持。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规模化水平。鼓励发展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 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 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 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

转方式, 坚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针对社会关注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韩长赋表示, 我国局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呈好转趋势, 但总体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在一些地方甚至有加剧的态势。《意见》提出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 就是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 就是通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力争到2020年, 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三基本”, 就是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 我还想说明两点:第一,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不等于实际‘污染量’。以化肥为例, 我国农田化肥中35%的氮在当季被作物吸收, 剩余大部分被后季作物、农田沟渠、缓冲带、湿地或下级农田陆续消纳利用, 最终只有约7%进入水体, 真正造成环境污染的量很有限。第二, 农业面源污染很多是可逆的。工业污染基本不可逆, 只能靠稀释、填埋, 而农业面源污染大部分可以通过农艺措施来吸收和消化, 比如种芦苇可以净化富营养化水体。”韩长赋说。

韩长赋还表示, 从世界农业发展看, 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离不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大量使用,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阶段。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既要高度重视, 下大决心解决, 但也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

更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愈发关注“舌尖上的安全”。韩长赋表示, 农业部将按照《意见》要求, 坚持产管并举, 力求做到“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

在生产源头上, 加快标准制定, 推进标准化生产, 力争5年内全国“菜篮子”主产县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按标生产;强化投入品管控, 推进绿色化生产;落实生产者责任, 推进规模化生产;建立追溯体系, 推进品牌化生产。以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开展追溯试点, 力争5年内大部分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可追溯。

上一篇:工程案例式下一篇:当前网络广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