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的新观察

2024-05-18

人才发展的新观察(精选7篇)

人才发展的新观察 篇1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技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观察能力对于人才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究竟如何观察,怎样才算是较好的观察,怎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养成观察习惯,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比如:当你看见一件有趣的事物时,请不要匆忙走开,不妨停下你的脚步去细细琢磨一番,找找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其中有何特别之处。长此以往,你会乐在其中,并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热爱之情。结合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提,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去观察某种事物呢?一般来说,形式独特的对象,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有趣的活动,容易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课堂上当然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事物、生活现象等。比如,观察校园里植物时,可以分组去观察校园里植物,并把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画出来向同学们介绍;再如,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时,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己萌发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状况,知道哪些因素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影响,进而理解环境对生物有影响。我想,这样的形式是容易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的。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上“土壤里小动物”时,我引用了《三味书屋》里一段文字。有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这段话很美,很生动。我顺势问:你仔细观察过鲁迅这段文字中所描述的小动物吗?学生说:没怎么观察过。我建议他回去仔细找找小区里或校园里有的这些小动物,并观察和陪伴它们一会儿,再来分享他的感受。结果,这位学生看到什么小昆虫都抓来与我分享他发现的乐趣和小动物的特别地方。他自己也在抓、看、说的过程中,对周边的事物变得越来越感兴趣,增强了他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爱好,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

二、有目的地去观察事物

观察任何事物的时候,教师都需要让学生在了解观察该事物的目的或任务的基础上,再拟订计划,实施计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既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又能减少观察时可能面临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举个例子,在“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实验中,教师得让学生带着一些有目的性的问题去观察。如:草履虫的外形是什么样子?试画出来,找找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受到刺激会怎样?往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无目的地让学生随便看看,七年级的学生往往就顾好玩看热闹了,把通过观察了解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特点这样的任务忘记。因此,要想我们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观察任何事物的时候都需要带有一定目的性。

三、教会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离不开教会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很必要的。

首先,观察要有条理性。一般观察事物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先外部后内部,先宏观后微观的顺序。例如:在“观察洋葱根尖”时,我们一般先观察根的整体形态,然后分清它是直根系还是须根系,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基本结构,认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最后再观察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其次,观察要有对比性。可以同种生物纵横比较观察,或者不同生物同一器官进行对比观察。引导学生从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最本质的特性,抓住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地面上的植物”一课中,有观察植物花的形态和解剖花了解花的内部结构实验。我们先要求学生准备油菜花和稻花,并观察油菜花与稻花整体形态有何不同,再指认花各部分结构,区分它们在大小、花色、花瓣、雄蕊和雌蕊等方面的不同。指导学生对两种花解剖时,先辨认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油菜花子房基部有个突起结构———蜜腺,而观察稻花内部结构时却没有发现蜜腺这一结构,弄清区别再解释花蜜产生的原因。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这两种类型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再有,重复观察可保证结果更可靠。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这句话既说明观察时需要有严谨的态度,也揭示了观察应具有科学性。例如:在大学里,上动物学课,做“观察青蛙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本是验证脊髓属于神经系统的低级反射中枢,具有反射的功能。而我们知道,低级中枢是受高级中枢脑的调控的,所以该实验效果好与不好,取决于是否把蛙脑清除干净。要想确认脑是否切除干净,就得让学生用已经切除脑的蛙做翻身反射试验。可单单一次实验,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想要观察的实验收到良好的效果,需反复多次进行实验。另外,去除蛙脑后,要验证蛙的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需要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来刺激蛙,而且得多次重复刺激,这样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归纳出实验结论: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可以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

最后,验证观察法、归纳观察法和综合观察法也是常用的观察方法。这么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也深有体会:只有多次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或教材要求的观察实验,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慢慢具备一定的生物素养。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态度

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描述所观察的事物,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要让学生大胆说实话,不受教材、教师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中也很重要。比如,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时,教材说“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而学生在实际观察时往往会发现:玉米种子纵剖面有的是蓝色,还有些是深蓝色、蓝黑色,或蓝色比较浅,课本上只说应是蓝色。这时,不少学生不敢说出自己“亲眼所见”了。如果教师再强调“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更多学生会怀疑自己的眼睛,能如实描述看到玉米种子胚乳部分变成深蓝色或蓝黑色的学生就少之又少了。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合理指导。适时而恰当的指导,会对学生积极有效的观察起到点拨作用,也会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例如:人类生物学发展史上因研究者观察不细致或对观察结果未分析加工等而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事例不少。课堂上,教师可结合这些故事或者学习过程中实际的观察情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要观察的事物,并对观察的结果认真分析,同时可适当进行观察品质的教育。

总之,我们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观察是指运用一种或几种感觉器官,有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管哪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重视培养科学探究活动的意识和计划设计,而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多科学结论都是源于科学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因为观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素材。所以,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课堂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认真思考之间的关联。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或许我们的一句话,让学生顿悟;或许我们的一个小动作,让学生深受鼓舞。能给学生成长过程提供些便利,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的使命和幸福所在。

摘要:何为观察?观察是指运用一种或几种感觉器官,有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管哪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重视培养科学探究活动的意识和计划设计,而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多科学结论都是源于科学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因为观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素材。所以,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人才,观察的兴趣,观察的目的,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态度

人才发展的新观察 篇2

近几年,关于传媒变革以及媒体人才需求变化的话题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尽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断被人唱衰,毕业生难找工作屡屡被报道,但猎寻到优秀的媒体行业人才却一直是用人方的一大难事:一方面,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薪资状况确实不怎么乐观,另一方面,当下以及未来,媒体行业都有着不小的人才缺口——不论是高端还是初级的职位,都存在部分岗位特别是新生岗位高薪难聘的情况。

这并不难理解。不管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何改变,我们始终有获取信息的需求,媒体依然在蓬勃发展。整个业态重建的大背景,造就了大量的机会,但同时也加剧了人才方面结构性的矛盾。

媒体业态重建:新变化,新需求

一年多以前,在香港浸会大学第五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中,来自纽约时报的Clifford J. Levy在谈调查性报道之余,也和我们交流了报社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和成果。作为全球报业的一面旗帜,纽约时报一直致力于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对很多寄望于在这场大变革中得到新生的传统媒体而言,是重要的示范和信心来源。然而,今年五月,纽约时报一份引起全球媒体从业者关注的报告——New York Times Innovation Report 2014却坦承自己在新闻内容传递方面已落伍,并让我们再一次清楚地看到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痛苦和挣扎。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反思不仅仅揭示了报业的困境,更证明了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将内容与经营分开的商业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的全面溃败。传统的媒体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因此产生了本质的改变。仍然以报业为例,招聘方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半遮半掩到光明正大,逐步提出对记者、编辑社交媒体应用、内容推广等方面技能的要求,已经破灭了记者、编辑一直以来对经营的超脱姿态。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并不局限于传统媒体或者说整个传媒行业,各行各业都在经历这种数字化变革,催生了大量全新的工作岗位。眼下较为常见和热门的新媒体领域数字营销岗位(如社会化营销),就是在新媒体模糊了企业市场部和销售部的边界、颠覆了市场营销内容与手段的背景下自然产生的需求。OMI(Online Marketing Institute)的数字营销人才调查报告显示,这一类型的岗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即使是在数字营销上先行一步的部分知名企业,亦有超过70%认为自己的数字营销团队存在短板,这些短板主要是来源于岗位人才素养要求的“系统更新”。

新媒体时代:你是被需要的吗?

笔者的工作与猎头相关,从这个行业的角度出发,对人才需求变化最深刻的感受还是来自于薪资。不论是人才供需方面结构性的矛盾,还是用人方对不同人才“急需”程度,在薪酬都上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

新媒体人才的缺口说明未来媒体行业应当存在不错的发展机会,那么为什么目前很多求职者觉得媒体行业没“钱途”呢?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从业人员——以编辑、记者为代表的内容生产者(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门户网站)的收入和收入前景让他们逐渐失去了信心,特别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坑爹”的是,新闻传媒教育恰恰是集中在内容生产领域的。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笔者的眼光也曾一直局限在内容环节。虽然笔者的老师是新闻传媒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笔者学习的内容也和大部分高校的传媒专业有所不同,比如全媒体技能的训练、关联知识的补充、对最新技术的了解等等——但笔者对新媒体之“新”的认知和理解仍仅停留在了增加新媒体技能以促进内容生产的层面。

新闻传媒教育长久以来都十分强调内容的重要性,这一点笔者到现在也不否认。然而,在未来媒体更加看重价值的前提下,一个内容生产者,或者说一个单一的内容环节生产者,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呢?这样的人才对未来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有多重要?笔者的客户用薪酬告诉你:肯定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简单粗暴地说,在传统媒体平台也罢,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也好,单纯的内容生产类职位大多是低物质回报的。过去媒体行业尤其是传统媒体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固然是一方面,但总体上这类岗位的需求下降是更不可忽视的因素。从招聘者的角度来看,雇主不会花钱请无用或不好用的人,薪酬也许不能说明一切,但足以说明你是否被需要。

旧有的媒体商业模式在土崩瓦解,若依然只具备单一的内容生产基因,你还会是被需要的人吗?

新媒体人才的必备技能

现在泛媒体行业热门的职位有哪些?新媒体的产品经理、技术开发、品牌运营和数字营销等。

拉勾网7月20日发布的《2014中国互联网职场调查报告》中提到,技术岗位最多,产品岗位最具吸引力(薪酬有所体现)。香港今年年初亦有报道,Robert Walters《2014年薪酬趋势调查》指出,由于市场推广模式逐渐转换,具备数字营销技巧的从业员非常抢手,估计转工者可获1至2成薪金增幅。

这些职位强调的是什么样的技能?

首先是技术。更准确的说,是产品+技术的互联网思维。

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技术并不被媒体人才所看重。但新媒体的发展建立在技术之上。甚至可以说在推动媒体行业大变革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这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眼下不仅仅是传统媒体,整个传统行业都在加速互联网化。那么在这场变革中,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不可能成为新媒体人才最重要的个人素养之一?

近期几个客户(包括国内某互联网巨头、以及转型中的某上市酒店集团)高薪招聘媒体人才,都对笔者明确提出了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要求,若兼有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经验则更佳。最终得到客户青睐的候选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新闻传播专业出身。这和我们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僵化、课程设置集中在内容生产领域有莫大的关系。大学期间,笔者曾得到一个机会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回想起来最大的遗憾是在媒体融合的项目中接触到一款名为Near Buy的App,却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基于App平台的内容生产,忽视了App技术应用,以及这类技术在内容变现上的价值。不得不惭愧地说一句,彼时的笔者显然抓错了重点。这种内容与其他环节的割裂,正是欠缺新媒体素养的一种表现。

第二是经营的能力。在过去,内容和运营是分开的,彼此相对独立,大家各管一方,互不干涉。如今却行不通了。纽约时报的创新报告自揭短处,表示在把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方面落伍,其实也就是内容生产者们在内容推广和变现环节的落后。新媒体人才不仅要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还要具备把价值变现的能力。

复合型的营销能力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人可以发声”的新媒体时代,被动的配合已经不能适应注意力经济状态下企业“一鸣惊人”的要求。某视频媒体公司招聘制片经理,以及某家纺集团招聘媒介公关经理,都要求人选具有品牌营销特别是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品牌营销能力。与之类似的,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关注求职者的社交网络,并不是去监控个人行为,而是观察其打造品牌的能力。新经济环境下媒体人才的猎寻,很难通过传统的渠道完成。虽然个人社会化平台的成功经验对企业而言有局局限性,但仍然是体现候选人品牌意识、品牌管理技能的良良好途径。这也是Linkedin之类社会化商务平台越来越受到到中高端人才重视的原因之一。当然,social media并不是是复合营销的全部。OMI的《数字营销人才报告》对人才缺缺口的一些统计,还反映了在数据、分析、移动应用等方面面的技能需求。

传媒教育转型: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之症,早在多多年以前就有众多学界业界的前辈把脉开药,遗憾的是疗效效十分有限。传媒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但这个转型的过程程充满彷徨。且不论高校制度的问题,新媒体发展速度太快快、理论落后于实践,人才培养不匹配自然难以避免。

“全媒体人才”的概念曾经热闹了一段时间,部分高高校也为此调整了课程设置,其实在实践中大多只是过去内内容生产那一套的线性延伸。但传媒教育改革仅增加新媒体体技能训练是远远达不到新媒体人才要求的。

需要澄清的是,笔者并不是说内容不重要。内容没有有失去价值,但内容的价值定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关键不不是在精深上一条道走到黑,而是符合受众的需求——互联联网思维、复合营销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这种匹配。

顺便提一句,除了前面说的,金融知识对新媒体人才才也很重要。新媒体的发展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而这一块依依靠的正是风险投资。媒体行业转型也意味着大量资本运作作,所以未来金融会是媒体业的核心之一。掌握金融知识识,不只是财经媒体或金融机构才有的需求。

平心而论,至少在现阶段,完全寄望于新闻传播专业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是行不通的。既然如此,与其坐以待毙毙,不如主动出击吧。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学习。一位刚刚刚毕业的传播学硕士朋友,最近计划学习编程以帮助自己推推进创业计划,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和借借鉴的事情。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 篇3

1、中国新闻传播定义以及历史和发展

1、1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义

新闻传播学教育历史很短, 在19-20世纪时, 新闻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最先在德国和美国形成, 不久之后传播学也作为独立学科在美国形成。新闻学在中国的出现要追溯到1918年10月, 成立的标志则是最高学府北大的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自此之后,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 并产生了中国新闻学教育。

1、2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

从1918年10月中国最高学府北大的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算起, 中国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年。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历史划分大概能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1920-1940年, 在这20年中, 我国新闻传播从起步走向快速发展。北上广等地有一些学校开始创办了新闻学学科和院系。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学的重点则是教授新闻的专业知识和培训专业技能。

1950-196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 中国的一切事物都如同新生儿一样, 经历着成长。国家对新闻进行了调整合, 很多经验都是向苏联学习, 培养目标变化为“让中国产生一批优秀的新闻文字工作者, 更好的为祖国服务”。尤其到了1954年, 周恩来总理提出要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新闻工作干部, 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新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新闻人才培养的殷切希望。

1960-1966年,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环境也非常良好, 国家领导在新闻教育培养中增加了培养新闻教学与研究人才又一新的目标。

1966-1976年, 是文革十年, 在这十年中, 文化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新闻传播行业也停滞不前甚至发生倒退。建国初期的培养目标被否定, 学校的课程也无法进行下去, 这十年新闻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档, 对新闻行业的发展也是极大损失。

从1976年至今。1978年是不得不提的一年, 这一年召开了转变中国命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路线打开了人们的思路, 同时伴随着影响深远的改革开放。进入90年代, 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各个产业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教育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从70多年的历程看, 除了“文化大革命”新闻页发展受阻以为, 其他阶段新闻教育的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的, 新闻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这两者相辅相成, 新闻人才培养的成功也更加速了新闻产业的发展。

2、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培养模式

在我国大概有八成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及相关专业, 20世纪90年代, 设置新闻传播学专业点有50多个, 以每年1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在21世纪初, 新增了300多个, 以每年70个左右速度增长。我国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都是21世纪以后创立的, 发展历史较短。

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新兴产业, 自然有别于传统人文学科的培养方式。这要求高校对它更多资金, 师资力量, 硬件设施的投入。我国新闻教育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模式。首先, 有传统名校创办新闻院系的培养模式, 这些高校一般具有历史较长、师资雄厚、教材完善、教学硬件设施齐全, 声誉良好等特点。这些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还具备新闻学科重点学科点, 在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 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创办新闻院系, 这些学校也有自己的特点, 它们具有不短的历史与丰富的办学经验, 甚至出版过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教材。然后, 中国名牌院校建立自己的新闻学院。这些高校拥有着中国名学的优势并且生源基础良好。再然后, 中国还有一些专业院校创办自己所在领域的新闻传播专业。比如体育新闻、财经新闻, 所属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 以自己本学校专业为出发点和基础, 以新闻专业为依托, 使新闻专业向更细化更趋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渗透、具有很强特色, 是一种新型办学思路。此外还有在职成人教育, 民办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

3、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 专业为新闻媒体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当代社会,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新闻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传媒市场对新闻传播学人才有了很大需求。这一需求使得新闻传播学科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很多岗位可以选择。在择业时可以选择新闻媒体、出版社、公务员中的党政机关宣传部、企事业单位宣传部、广告公司、高校老师。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中有很多高校毕业生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进入领导圈, 还有很多发展为公司中层甚至高管。因此新闻传播人才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摘要:近20年来, 新闻媒介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 随着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自然增多。本文主要介绍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雯, 罗雪蕾.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J].新闻记者.2012 (4)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观察[J].国际新闻界.2012 (3)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新观念 篇4

一、要树立科学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

河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全面更新人才观念, 尤其是在人才工作及具体实践中, 真正做到树立科学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用以清醒认识、指导工作、付诸实践。

(一)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容才的雅量, 一切为了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搞好服务。

(二) 要树立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理念

要彻底破除人才“单位、部门所有”观念, 加快发展人才市场, 实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 使我省人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使用。

(三) 要树立人才资源管理法制化理念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与引导政策的具体实施。

(四) 要树立人才竞争国际化理念

河南要有面向全球、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制定相应对策, 努力吸引海内外人才和智力, 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五) 要树立人才评价科学化理念

不单纯以学历论人才, 将人才资源开发延伸到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去。对为河南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类人才都要团结, 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 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 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二、要树立“四个第一”新观念

河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的“四个第一”的新思想观念。

(一)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资源是利用自然资源积累物质资本、建立社会经济制度并推动一个地区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 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才资源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历程和经验也证明, 我国经济社会要保持长期持续高速发展, 主要取决于人才资源的积累, 特别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量。人才资源是进行了战略性人力资本累积性投资、具有大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力资源,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中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 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精英群体。因此, 人才资源是一切资源要素中的战略性资源和优质资源, 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是当今经济增长中的第一动力。当代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中的人才资源管理是第一管理、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人才资本投资是第一投资。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 (资本投资) 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优势的资源, 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唯一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因此, 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 (资本投资) 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 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优先开发, 才能使潜在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本优势, 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国际竞争优势。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 作为经济发展基本要素的人才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第一资源”, 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谁占领了人才高地, 谁就能占据事业的制高点, 就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捷足先登、拔得头筹。

河南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 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和使用, 把求才、知才、用才、育才作为成功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不断加强与提高。因此, 只有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 才能促进河南经济快速发展,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 要树立“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的观念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看, 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作用在于它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在一个国家, 如果劳动力众多, 但其素质较低, 其人力资本总量可能并不多;而如果劳动力相对较少, 但其素质较高, 则人力资本总量就相对较多。事实上, 自然人力资源只是理论上的抽象概念, 纯粹的自然人力资源必须在进行一定的投资 (如通过学习, 掌握简单的劳动操作方法) 之后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从而使劳动能力通过使用带来经济收益。因此,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对经济增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经过开发、配置、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 只有那些具备现代知识、掌握和创造先进科学技术的、致力于为人类文化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才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基于这一点, 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 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对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显而易见,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 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既是知识型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 也是全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只有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全面的开发, 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才能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 河南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重物资资源和资本的投资、轻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投资的观念, 把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 认真落实好。

(三) 要树立“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的观念

我们正在建设着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不仅表明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 也表明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要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把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战略, 就必然把人民享有更多教育机会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同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 党的十六大提出, 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最终目标定位在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这是把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第一国策的重大举措。只有确立了第一国策, 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的自我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 才能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性别之间差距, 真正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现代化, 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必须把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第一国策, 才能最终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

(四) 要树立“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国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的观念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最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此, 各级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最大管理者, 振兴教育, 培养人才, 是我们党和政府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履行的第一要务。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社会公共事业, 各级政府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河南各级政府同样需要从富民强国的战略高度, 加强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战略规划,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责任, 在事业发展规划中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目标, 加大第一资源的战略性投资, 并把人力资源开发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目标, 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

人才发展要有发现人才的眼睛 篇5

到底谁是人才流失的“罪魁祸首”?笔者以为, 是官僚主义。所谓官僚主义, 就是“以官为本”, 一切行动以做官为出发点, 把做官当做人生最高的价值目标, 以官当的大小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在这种官本位文化下, 又怎么可能有良好的人才生存环境?以高校为例, 这是人所共知的人才“高地”, 这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 同样也是官僚主义的重灾区。不但教育、学术领域有着严重的泛行政化倾向, 几乎什么利益分配都掌握在“学校领导”手中, 大到招生、就业、专业设置, 小到学生的日常管理等, 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小领导, 几乎就是权威。

万般皆下品, 唯有做官高, 在这种环境之下, 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了大大小小的官员手中, 人才要不“学而优则仕”, 要不就只能往“高处”走。于是, 逆淘汰产生了, 在有权者通吃的游戏规则下, 如同“劣币驱逐良币”一般, 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很可能就会在扭曲的竞争机制中被淘汰出局。

2002年, 我国的“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把“人才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如今, 多年过去了, 效果看起来似乎并不明显。海外留学人员不但没有形成“回归潮”, 相反, “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15个研究生, 12个去了美国。硅谷里的‘同学’到处都是, 我们成了人家的培训班”。靠什么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津贴、一次性房补、高规格的待遇, 还是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固然, 优厚条件、项目资助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 但这远远不是全部。

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发展 篇6

一、不拘一格选聘人才

大力引进和培养“发展型”人才, 靠目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由乡镇选聘, 县 (市) 文化主管部门把关的政策是不行的, 恕我直言, 由于这样的选聘方法, 就我们兴化市来看, 新进的文化站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有的缺泛组织能力, 难以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有的缺泛业务能力, 难以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统一起来, 作为指导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将人才引进工作, 围绕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不拘一格选聘人才。笔者认为:省文化厅文化学校要开设群众文化班, 有计划培养文化站干部的后备力量, 省文化厅与某文化院校掛钩, 专设群众文化系, 为乡 (镇) 文化站培养人才。选聘文化站人才必须由县市人事及文化部门面向社会招聘大专生, 还要加试群众文化分, 考核其文化特长, 取得职业资格, 经过笔试、面试、公开、公正、公平竞争, 择优选用。社会上从教师、剧团或其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年轻人员愿意到文化站工作的, 经过考核文艺特长, 取得职业资格后, 方可调进文化站工作, 确保优秀文化站人才脱颖而出, 推进乡镇文化站工作发展。推进新农村文化活动开展。

二、提升人才发展潜能

注重文化站人才的发展潜能, 教育培训是人才成长的关键, 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要不断加大对文化站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技能, 提升素质, 促进人才自身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 省文化厅和省文化学校每年要举办一期文化站干部培训班, 地级市文化局每年可举办1-2期文化站干部培训班, 县 (市区) 文化局每年举办3-4期文化站干部培训班, 既可办终合性, 也可举办专业性, 可分类、分期举办表演, 歌舞、戏曲、美术摄影等业务知识培训班, 不断提高文化干部的业务素质, 适应新农村群众文化辅导的需要, 提高文化站活动质量, 推进乡镇文化站工作发展。省、县 (市区) 文化部门还要注意发现人才典型、培养人才典型, 对于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才要及时表彰, 发扬光大。可组织文化站干部学习、取经、让他们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扎实做好文化站工作, 推进乡镇文化站工作发展, 推进新农村文化活动开展。

三、营造良好人才氛围

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站人才工作氛围,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 抓好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切实维护和保障文化站人才的合法权益, 探索并完善知识、技能, 实绩等按贡献参与受益分配的激励机制, 逐步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 建立文化站人才工作刚性投入机制, 逐步增加人才工作经费投入, 妥善解决文化站人才工作, 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加快文化站人才机构建设, 加大文化站人才的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文化站人才的优秀事迹,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企业人才的培训与发展 篇7

一、目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要”而不“主要”。

“以人为本”已被现今企业所熟知并重视,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被众多的企业所认识。每个公司的管理层都会说,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 人是公司最宝贵不可短缺的资源。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点经常被人遗忘, 或在决策时置于最不重要的地位。在大部分企业中, 重要的人力资源工作往往只能排在市场、销售、开发、IT等之后, 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往往只停留在人们的认识阶段, 而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系统、培训开发、激励机制等重要工作的考核、评价并没有真正深入地执行, 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2. 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随着企业的壮大、扩展, 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由于迅速地扩张, 企业就会突击招聘或提拔人才。表面上看, 数量上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暂时需求。但是由于企业在短时间内集中使用这些在企业经历时间短、对企业战略缺乏充分理解, 即对企业经营目标不清晰的人, 对企业发展并非有利。没有经过企业的培训教育, 他们虽然各自有自己的优势、才能, 但却不能充分发挥, 不能根据各自的特点各尽其才。企业人才配置得不合理会使企业浪费人才, 阻碍企业发展。

3. 重使用轻培训。

国家规定, 职工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每三年应参加一次培训, 其他人员每五年参加一次培训, 培训费应为企业收入的1%~5%。在中国企业中, 员工培训使企业领导进退维谷, 投入少, 员工水平不会提高, 投入大, 一旦员工“跳槽”将得不偿失。我国企业受此因素的影响, 往往减少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同时, 职业管理激励机制落后, 制约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合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

1. 重视人们的现实和潜在能力, 重视培训教育。

现实能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可以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 它是由以往的经验积累而成的, 是对个人目前能力的一种展示。而潜在能力是人可以发展并在以后可以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都可以是未来从事某种工作的基础。对于任何岗位都要考核求职者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 依据个人不同的条件, 进行培训教育、职业设计。人力资源的开发效果是影响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艾科石油公司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工业企业之一, 除了在于艾科公司具有一个现实、明确的战略目标外, 公司指定了明确的教育培训使命: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加速公司所需商业技能的发展和知识传播的教育培训系统。艾科公司在人才的培养上付出了其他公司不能比拟的投入。《纽约时报》记者曾经说过:“经常说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人力资源, 其他公司也如此说, 但艾科公司真正做到了。”艾科公司在经营理念中明确了对员工培训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公司在战略和经营上的成功取决于公司的员工素质, 对聘用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平等的机会, 包括工作分配、培训机会、调动和升迁等方面。艾科公司在进入中国以后, 由于分公司遍布中国各大城市, 所以在1998年公司在广州成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国培训中心, 负责全国所有职员的培训和发展职能, 培训中心的学员对象定位在艾科公司在中国的所有投资或合资机构中的每个管理人员, 这样可以兼顾员工个人发展和公司业务发展两个方面。

2. 企业要发展就要敢于对培训教育做出投入。

知识的不断更新会使企业收益匪浅。企业的发展首先在于思维上的进步, 永远不满足于现状, 追求令顾客完全满意的新思维。只有靠大量的员工培训才能使知识、思维不断更新, 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利益。

摩托罗拉公司支配世界无线通讯市场已有很多年历史。从上世纪30年代的车载通讯到现在的宇航通讯, 摩托罗拉“移动之声”创造了10亿美元的年利润。在竞争无比激烈、知识更新飞速的电子高科技产业, 摩托罗拉公司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与公司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唯有员工教育成功才能掌握企业经营成功的金钥匙。摩托罗拉的竞争优势在于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高度重视研发投资。其1993年用在研发上的投资达15亿美元, 占营业额的9%。另一个优势是重视职工教育训练, 由提高团队素质做起, 年花费1.5亿美元。在20世纪末, 摩托罗拉公司认识到在未来10年的商战中最重要的武器是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为目标, 公司开展一项新的雇员终生学习宣传运动。该计划的目标就是造就一支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思想的劳动力队伍, 使员工们的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丰富和发展。公司向员工提供了每年至少40小时的培训时间, 这在美国已属较高的培训要求, 这种做法使公司走上了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

三、企业的培训教育应重视在职培训, 包括组织文化的培训和知识更新的培训

1. 组织文化的培训。

海尔集团的总裁杨绵绵说, 海尔员工需要组织文化, 它可以赋予员工新的观念, 更激发他们无穷的创造力。培训的第一项应该是价值观的培训,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 是员工在工作中首先需明确的内容, 这就是组织文化的内容。

麦当劳的组织文化培训是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把麦当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带到每一个人每一次用餐的体验, 人在传递服务的过程中, 如果有一些互动, 一些关怀, 有一些感受, 会做出更好的效果, 也是这样一种价值观, 支持麦当劳的训练与人员发展系统的成功。

因此说, 组织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实践证明, 在企业成功的诸种因素中, 最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金数量、组织形式、管理技巧等, 而是组织文化。

2. 知识更新的培训。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唤着快速更新知识。在中国, 职业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全员培训、重点培训、定向培训、配套培训、专业培训、脱产培训、业余培训、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委托培训、出国培训、调任培训等等, 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与制度的建立健全。陈旧的知识不断用新知识去替换是必然的。于是需要中国的员工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一定的计算机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能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生的工作而埋头苦干, 不断进修, 不断创造新东西, 始终能活到老学到老, 他的进步一定是无止境的。这说明人的知识更新如果是无止境的, 那他的能力就是无可限量的。

上一篇:文学传奇下一篇:社会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