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2024-08-14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通用10篇)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1

黑龙江省运动学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以竞技体育为先导, 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下创建的。本文以黑龙江省运动学校为研究对象, 重点对黑龙江省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过去、现在、将来进行深入的分析, 以及总结经验, 为其它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学校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试图在理论上建立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之中。在实践上也通过对黑龙江省运动学校的典型分析, 为当前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可参照的试验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主要以黑龙江省运动学校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抽取大庆市、哈尔滨市、双鸭山市、黑河市等体校学生运动队为参照对象。

1.2 研究方法。

a.问卷调查法:选择以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为主, 并随机抽取我省其他城市体育运动学校为辅的方法, 对14所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和重点队进行面访, 同时发出问卷700份 (其中教师:200份;学生:500份) , 回收593份 (其中教师160份;学生433份) , 回收率达84.7%。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 剔除无效问卷。b.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c.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考察法等。d.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 自编统计提纲, 由黑龙江省运动学校计算机教研室杜枫同志采用SPSS WIN10.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才培养的现状。

2.1.1 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目标。

2004年雅典奥运会, 黑龙江省运动员代表国家参赛人数约为5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 黑龙江省运动员代表国家参赛人数不少于10人。2006年20届冬奥会, 黑龙江省运动员约占中国代表团人数的50%。到2010年第21届冬奥会, 黑龙江运动员将占中国代表团人数达60%, 力争在比赛中为国家夺取1~2枚金牌。到2008年, 黑龙江形成6到8个持续稳定的优势项目。这些项目应具有相应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年龄结构合理的教练员队伍;有尖子运动员群体, 并在20个左右的小项中形成整体优势;形成输送渠道畅通、层层衔接、年龄梯次分布合理的各级业训网络。每个重点项目的优秀运动队, 应有6到10个业训班 (队) 为基础, 优秀运动队、重点体校 (含中专班) 和普通业体校学员人数的比例应为1:3:6。到2008年奥运会前, 黑龙江省运动员在冬季项目的国家队员应占国家队集训人数的60%以上;夏季项目在国家集训队中总人数不少于50人, 其中15人左右应为国家队主力队员。

2.1.2 培养的人才。

二十八年来, 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下, 在上级体育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我校的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

2.1.3 学校师资情况。

a.教练员职称学历。学校有专职教练员20人, 其中高级以上职称7人, 占教练员总数的35%;本科学历10人, 占教练员总数的50%。b.训练计划。24名主教练均有标准的、统一规定的年度、阶段、周训练计划及课时计划, 各种计划全面、合理、科学、有针对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学校把训练计划纳入教练员年度考核, 有制度、有措施、有科研作保障, 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c.教练员培训。注重教练员的培养与提高, 有规划、有计划、有政策鼓励、有资金投入, 近四年, 教练员参加洲际、国家、省级培训达95人次, 大大的提高了教练的指教能力。

2.1.4 专项训练设施设备。

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现代化场馆11个: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 保证各项目运动队身体素质训练;草坪足球场1块、风雨足球场4块;篮排球训练场2块和专项、辅助训练设施设备;乒乓球馆有14块场地和综合力量房1座, 可同时供72人训练比赛;羽毛球馆有8块场地, 可充分满足32人训练比赛;男女柔道馆共计有5块场地, 可同时供270人训练比赛;摔跤馆有国际摔联认可的标准女子摔跤场地2块;男女举重馆分别有4米×4米举重台8块和6块;有训练的游泳馆一个:528平方米的游泳力量房一个;400平方米综合身体训练房一座。各场馆内训练器材齐全、完整、先进, 通风、采光、照明条件好, 可供学校运动员全天候训练比赛使用。

2.2 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原本作为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的运动学校除了政府的支持外, 能否适应社会的变化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随着社会进步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运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因而给运动学校人才的正常流动带来困难, 导致运动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2.3 体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体育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困难。关于对体育学校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 对各市体校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表1) 。

2.3.1 经费不足。

运动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国家拨款和自筹经费。

2.3.2 生源质量不理想。

在过去几十年中, 黑龙江省的业余体校为运动学校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保证。但近几年来, 业余体校和社会从事专门体育训练的青少年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滑坡, 使市级体育学校的体育后备人才生源基础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市级体育学校在校生平均人数为380人左右, 其中多的近千人, 少的为170人。

2.3.3 体育大环境影响。

对某些学校而言, 虽然主观感觉上生源是紧张的, 但在校生规模却是上升的, 其中主要原因是自费择校生增加, 使学生总数不降反升。这一现象仅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观念意识的进步, 中等体育教育与培训不再是国家当然投资的公共事业, 正开始成为一部分人接受的投资取向。

3 建议

3.1 建立黑龙江省运动学校人才培养发展的新体系。

深入研究黑龙江省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建立黑龙江省竞技体育的发展体系, 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系统模式。

3.2 黑龙江省运动学校发展方向。

一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 更好地贯彻体育的人民性方针, 通过发展体育事业,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让体育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二是要继续在加强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使我国的体育改革事业得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

参考文献

[1]栾开封.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深刻内涵[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2]肖淑红.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价值链管理状况及其实施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 005.

[3]钟前涓, 赵承磊.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举国体制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04.

[4]张振东, 黄迎乒, 张涛, 等.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 002.

[5]杨华, 等.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 005 (1) .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2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其内涵是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要想构筑人才高地,必须努力构筑具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和发展环境,形成全县人才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数量相对充足、结构趋于合理、素质明显提升、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

建立三项保障措施,保证人才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不断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三是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保障。逐步建立各类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实施十大人才重点工程,构筑人才资源开发高地。本着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原则,着眼于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战略转型,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着眼于培养、稳定和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3

关键词:动漫产业;投资环境;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动漫产业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当中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参与度最高、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同时也是文化产业中率先走向产业化和实现跨行业品牌运营的先锋版块。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近年来,中国动漫的创作延续着作品数量和质量层面整体提升的发展势头。但是,根据动漫产业的一个重要版块电视动画来说,发展过快过热,片面追求量的增长,在作品质量、盈利模式和产业运营等方面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中国制作完成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机构数量自2004年以来大幅增加,从2004年的15家增长到2010年的200家,6年时间增长了10余倍。备案公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机构数量从2008年的198家增加到2010年的298家。此外,动画电影制作机构也在大幅增加,2008年制作备案机构有25家,2009年为45家,2010年为68家。虽然我国有数量比较庞大的动漫企业,但总体而言,由于起步较晚,竞争力较弱,总体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二、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及投资环境分析

背景环境分析

21世纪的经济关键词是创意。以创意为核心生命力的动漫产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浙江省政府适时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概念。作为全国经济的领头雁,浙江在经济转型中也必须走在前列,这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文化创意产业是浙江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浙江经济的腾飞,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动漫产业是切合时代脉搏的时尚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文化自主意识的提高,要求互动和参与的意愿越来越强,文化消费有时与文化的创作是联系在一起的。动漫产业的兴起,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在浙江的动漫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传统产业。众多该类型的企业为了改善自身的竞争能力,选择动漫这一具有高附加值的行业。

政策分析

浙江省对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首先是资金扶持政策,即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动漫企业适当的支持。其次,是税收、工商、土地政策,即政府通过对动漫企业减免税和出口退税等税收政策、注册资金适当灵活处理的工商政策、适当降低土地出让价格的土地政策等,为动漫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最后,是人才政策。对于动漫这一创意行业来说,人才具有特殊的价值,决定着动漫产业发展的快慢与质量的高低,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给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与良好的工作、创业环境。

文化与经济分析

浙江是吴越文化的中心,浙江的历史与现实、地理与人文让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吴越文化传统给了动漫产业深厚的精神底蕴。动漫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行业,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取得了令人炫目的经济成就,这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浙江省动漫产业投资形式主要为个人投资、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有利于动漫产业资金的周转。

三、浙江省動漫产业的未来发展的建议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成为动漫重要的销售渠道及营销平台。实现媒体化,尝试作品植入广告及动漫产品组合营销方式。授权专业化,建立动漫形象评估体系提高品牌代言价值。并可通过科学的衍生品细分市场评估与产品测试,推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企业集团化,从制播平台的横向一体化到多种产品形态的纵向一体化。以投资、并购、重组等资本途径实现动漫企业的整合优化,从制作、播映到衍生品的横向一体化,到多种产品形态(动画片、动画电影、手机动漫、网络动漫等)的纵向一体化,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有利于资源合理调配及运营效率提升,通过典型企业的示范效应提升整体产业的经营能力。

四、结语

动漫节上发布的中国首部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0年中国共制作完成的原创电视动画片385部、动画影片16部。在短短7年间,中国动漫产量跃升了50倍,超过美、日、韩等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在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国内的竞争已经显现,国内众多城市都希望在动漫产业发展的盛宴中获得竞争优势。将动漫产业作为浙江省创意产业投资的突破点和重点,是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从而有效地实现产业竞争力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殷俊,谭玲.动漫产业[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6

[3]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殷俊,杨金秀.论动漫产业六大基本特性[N].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2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4

一、黑龙江会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 认识不足。

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对会展业是城市经济的增长点这一观念普遍认识不足,尚未把会展业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的新兴产业。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已有近3500家主营展览公司,从业人员达15万人。除北京、上海和广州外,全国各个大中城市几乎也都把会展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期间还形成了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等。从黑龙江会展业的总体发展现状看,政府方面对会展业仍缺乏统一协调的组织领导,对会展市场缺乏强有力的引导、管理和监督。

2. 对会展业管理方式、手段与会展发展形势不适应。

黑龙江省会展业基本上还处于政府审批、企业办展阶段,政出多门,调控乏力是会展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哈尔滨市在2003年成立了会展工作领导小组,黑龙江省会展行业协会也于2006年成立,但因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而一直未能真正进入角色,而省级层面尚无专门的会展行业领导管理机构,这使得政府部门对会展行业规范与管理比较弱。于是重复办展,不规范办展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展会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政府主导型展会大量资金投入,效果不佳等。

3. 缺少必要的鼓励政策和资金支持,会展主体培育不充分。

目前黑龙江省没有设立会展发展专项基金,对会展组织者赴境外组织展会及中小企业为开拓国际市场,赴境外参加国际性展会给予的财政支持不够,未对会展企业举办的国际性高新技术展览会,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会展公司举办的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展会没有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或奖励,这也是黑龙江省会展行业缺少强有力的企业、进而缺乏名牌展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会展业主体匮乏,从业人员数量、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世界展览业巨头开始关注中国展览市场的发展,纷纷进驻中国,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成立合资公司,收购中国的成形展会。一时间,中国的展览会国际化程度在这些世界展览发达国家企业的带动下,迈出坚定的步伐。但我国会展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会展惯例并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十分缺乏,难以与国际同行进行无障碍地信息交流和沟通,会展策划运营与知名国际会展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目前,黑龙江会展市场需求专业人员1000人左右,但还没有一所大学设有本科会展专业,更没有开展“注册会展经理”等专业培训,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黑龙江会展业的发展。

二、黑龙江会展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1. 展会将走向品牌化。

《2006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与2005年的展览市场运行态势相比,2006年在京沪穗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展览会数量减少、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满意度提高的发展态势,预期这种态势有望保持。这种判断,主要基于两个背景:一是随着近年来各种监管和规范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到位,会展市场的运行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二是在国内展览市场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总体市场背景下,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将逐步淘汰低水平办展的企业,从而推动中国展览市场整体办展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随着黑龙江省的展会竞争的加剧,劣质展览项目将逐步被淘汰,展会的规模、品牌、质量将成为办展追求的目标。对此,黑龙江省应明确会展发展方向,培育品牌会展,突出黑龙江地方特色,围绕市场需求,改变传统的经营思路和运营体制,重点培育品牌会展项目,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洽会”、“汽车展”、“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实施“大会展”战略。

2. 市场化专业化将成为主流。

现有政府主导型展会将向政府购买展会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向转变。政府由办展转向制定长远规划、规范展会市场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并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和主办主体的资质条件、对展会的质量和展览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等。同时,行业协会举办专业展成为潮流。因而应行使协会功能,在规范行业市场行为,建立会展行业评估机制,维护会展业合法权益,提高展会服务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协会协调管理的作用。

3. 加快培育会展业主体。

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1)对各类分散的展览组织者和各类展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资源整合进行战略重组,创办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多元化会展公司,加快培育会展主体的竞争实力;(2)对确有实力的承办者(公司或社会团体)发挥其主体作用,作为经营实体,行使对会展产业的经营权、承担相应的法人责任,让其名符其实地当好会展主角;(3)调动民营、合营经济投资会展业的积极性,吸引国外知名展览公司来哈建立分公司或合作办展,走出去请进来,加快我省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

4. 会展产业快速发展呼唤会展专业人才。

目前,会展业在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发展为相当成熟的产业,进入了商业化运行阶段。从会展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会展业的发展与专业化的人才息息相关。在黑龙江省会展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人才问题尤为突出,其已成为会展业迈上新台阶的“瓶颈”。从黑龙江省目前会展人才的供给情况来看,大多是从其他领域或岗位调入的,多半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在素质上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对此,黑龙江省政府部门及从业单位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在会展业面临国内外的竞争压力面前,必须切实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三、着力加强会展人才培养是黑龙江会展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着力加强会展人才培养。

会展人才是具有一定会展知识或会展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会展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正如被誉为德国“会展行业第一人”的贝恩斯所说:“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其重要原因就是有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会展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黑龙江的会展业就无法真正发展壮大,就无法参与目前会展业发展的日益规范化和国际化。所以,黑龙江的会展业能上一个新台阶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2. 提高全社会对会展人才开发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计划。

事实上,会展行业人才,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培训和艰苦的自我提升才能达到。虽然黑龙江会展界开始意识并重视会展人才问题,但是仍然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形成一种有利于会展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开发规划和实施措施,严格考核,使培训开发与需要结合起来。当前应对现有的会展从业人员加以系统培训,迅速建立起精干、高效、能够承担起会展全过程的、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人员队伍,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3. 充分认识并发挥高校对会展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积极支持鼓励高校发挥特长,建设特色专业,开展错位竞争,确保有重点、高起点地培养会展人才。特别是黑龙江的民办高校,应充分发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走与行业协会和会展公司协作办学之路,共同培养人才。具体可以采用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开办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加师生直接接触会展实践的机会。二是会展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就业取向结合,提前介入职业岗位,高校根据相关信息反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做出适时、必要的调整。三是抓好会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怀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精于会展管理理论、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会展专业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大可,陈刚,王起静.会展经济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2]易明.2006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及前景[M].北京:展览文苑,2007-07.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5

【摘 要】 通过财务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财务管理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单纯看重学历,更注重其是否具有实际能力,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具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生具有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的传统专业,尽管现有的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我国高技能应用人才仍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紧紧围绕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等实用型技能人才的这一培养任务和目标,才能使我们的财务管理人才在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中高级人才需求必然增加。省人才交流中心目前中高级人才储备信息达到11万余份,常年保持联系和沟通的近2万人,具有国家职业经理人资质的高级人才1000多人。从上半年中高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可以看出,各类中高级专业人才洽谈成功率也有所不同,资料显示: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类人才洽谈成功率最高,达到50%以上。本次调查主要选择了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及所属县、石家庄市及所属县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比较,除了直接从事财会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财会知识和能力外,其他各管理岗位,尤其是综合管理岗位的管理人员(如总经理,分厂、分公司经理,计划、审计、证券、投资等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和能力。因此,财会知识和能力,既是专业技术,又是综合管理能力的组成部分。按照企事业单位的类型,财会岗位设置的分布构成一般如表1:

(一)中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大

当问到“您单位最需要以下哪个层次的会计人员”时,在所给的三个选项中,第二个层次(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被选中的次数最多,其次是第三个层次(参与企业对外投资、资本运作等),第一个层次(基本财务工作)被选中的次数最少(仅有7次)。这表明企业都已招聘到基本财务人员,而能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的会计人员缺乏。

(二)会计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当问到“您在招聘人才时,是否关注招聘者的哪些因素”时,在所给的六个方面(学历、经验、口才、分数、外表、职业资格证书)中,经验排第一位,职业资格证书排第二位,其次是学历、口才、分数、外表等。经验代表了能力,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会计人才,这表明单纯注重文凭的时代已过去了。

(三)会计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

对于“您单位期望会计人员应主要具备以下素质”问题,列有七个选项:

1.“财务核算能力”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懂计算机及财务软件”被选中比例为74.6%。这表明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财务软件记账,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

3.“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被选中比例为72.3%。这说明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会计人员也不例外。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银行部门等企业外部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企业内部,财务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与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以顺利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目标。

4.“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6.2%。这表明会计人员的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素质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详细的统计,选择这项的大多是大中型企业,说明管理、决策等职能在规模较大企业的重要性。

5.“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是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6.“懂英语”被选中比例为19.2%。这表明不仅外资企业需要懂英语的会计人员,其他企业由于需要出口商品或者是进口原材料等,也需要懂外语的财会人员。

7.“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2.3%。这表明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考虑的一个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新技术、新的交易手段创造出来,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创新能力。

三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关键因素

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交际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踏实,事业心强,均对企业用人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哪一些因素更为关键呢?72%的用

人单位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决定聘用与否的关键,有64%的企业选择了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另有62%和58%的用人单位认为踏实,事业心强,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对企业也很重要。

在相同条件下企业会优先考虑哪类求职者?有80%的企业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原因是适应期短,工作更容易上手,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用人成本。有32%的企业更青睐于获得各种证书的应聘者,他们认为这类人员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对而言,求职者在校的职务以及外表气质等因素对企业用人取舍的影响力度不是很大,仅占不到10%。从中可以看出,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能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另外企业的技术构成对人才的需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约占50%,对研发型人才的需求约为14%,有48%的企业需要求职者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52%的企业对应聘者工龄有要求。

四 单位现有财会人员的状况

据统计,我省现有各单位拥有的财会人员状况是: 70% 以上的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审计和会计核算的人员中占半数以上是会计核算人员,普遍缺乏综合型财务管理人员。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拥有的会计系列人员中,20% 为中专学历,20% 为大专学历,10.5% 为大学本科,硕士以上学历者不足 0.5%,还有 49% 的人员根本无相应的正规学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55% 用人单位普遍欢迎使用本科生,20% 的单位喜欢用大专生,17% 的用人单位喜欢用硕士生,5% 的用人单位需要中专生。所以说未来人才市场上,低学历的人才供大于求,高学历的人才供不应求,一般性人才供大于求,高素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大有可为,本科生的培养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的紧缺人才,而财务总监被受访企业列为最急需的 6 大财会人才之一,目前我省很多企业的财务高管大部分还是由外国人担任。本土人才仍需弥补知识和经验上的缺陷,才能胜任财务总监。

五 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的评价

由于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导致该专业设置数量和学生培养规模的成倍增加。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质量状况总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调查显示,社会用人单位认为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还是不错的,并且呈上升趋势。社会用人单位对已聘毕业生的评价也相对较好,尤其是对其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比较满意。与此同时,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不太满意。社会用人单位认为,人才培养状况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学校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同时,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历、案例教学方法缺乏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导致培养的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欠缺。财务管理作为工商管理类的一个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不注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学理论很容易流于空泛,所培养的学生很难有所作为。上述报告中社会用人单位对此类专业的总体看法,非常符合财务管理专业的情况。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其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是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质量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今后不懈努力的方向。

六 调查结论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6

一、阻碍黑龙江省技工院校发展的因素

(一)生源逐年递减,影响了技工院校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自2010 年到2015 年,五年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率逐年提高,增幅在年均67%以上,呈现上抛物线状态。黑龙江省可能会更高。初中毕业生逐年递减,有许多初中毕业生是独生子女的子女,仅哈尔滨市2014 年较2013 年初中毕业生由63321 人减少到60321 人,净减绝对额3000 人,按百分比计算应在5%左右;自2000 年到2010 年,十年间龙江净流出人口63 万,年均6.3 万,且15-45 岁年龄段的人员占净流出人口的70%。

普通教育主管部门垄断了初中毕业生资源,使技工院校招生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原本技工教育一直处于尴尬的“鸡肋”状态下,更是雪上加霜。五年间,以哈尔滨技师学院为例,年均招生人数下降26.2%,呈下行抛物线状态。

(二)专业设置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不适应

专业设置应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要么供给老化,要么供给成熟,要么供给不足,缺乏品牌效应,影响技工院校的发展。

全省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市)所在技工院校的招生水平参差不齐。哈尔滨招生人数是大兴安岭市的14.8 倍。

(三)毕业生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影响了技工院校的发展

技工院校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不被社会理解和尊重;技工教育是二流或三流教育的思想在多数校长、老师和学生中间的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吸引力。有的技工院校为了就业而就业,原本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功能得不到发挥,送到千里之外的地区去工作,给学校和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成本。“一年看、二年干、三年向后转”的情形时有发生。再者,所有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90%以上定位在中、小民营或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为目的,什么技术进步、什么技术革新、什么知识产权,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原因是这些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定型产品,大多是来料加工两头在外,处在加工业链条中下游水平,充其量搞些“山寨”产品。这些企业的直接表现就是,把员工看成机器人,有的用一种叫做UPH的东西去设定其每小时的工作量。毕业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收入低、待遇差的同时,又没有技能上的提升,近远期目标非常渺茫,后果是不利于技工院校的发展。

(四)专业设置无特色,院校品牌效应不明显影响了技工院校的发展

全省技工院校103 所,院校均有专业8 个,专业设置总数量836 个,重复专业设置624 个,重叠率74%。优势专业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劣势专业抢占了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影响了技工院校的整体发展和布局。

(五)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技工院校的品牌专业创建

普教部门垄断了优质生源,逼迫技工院校“拿来主义”,不经任何筛选程序,只要你来“热烈欢迎”。这部分生源由这些群体组成:弱势群体的子女;有点“小钱”人群的子女,送到“封闭式,半军事化”的技工院校进行托管,怕子女学坏;普高不要,职高不收的群体;有点“小权”人群的子女,目的是安排个“理想“工作混个证的人群。如果,技工院校不能参与自由竞争,这种状况将会长期持续下去,品牌专业的创建势必受到影响。

(六) 国家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工院校的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起步较晚,也就六十年左右。经过了“一五”的156 项,“二五”的132 项,“三五”的将“一五”和“二五”项目的复制及拓展,基本上建立了有39 个工业大类,191 个工业中类和525 个工业小类的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出现过倪志福、李瑞环、郝建秀等工业巨匠。然而,人们正酣于学技术、搞革新的热潮中,国家提出了“又红又专”批“白专”道路的口号,人们的学技术、搞革新的热情降至冰点;而后又“十年动乱”,进而“洋跃进”,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及国企“租、转、卖”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导向,使大批量的“工匠人才”的梦想一波三折,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学技术、搞革新的气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技工院校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出了不可破解的难题。

自从技工院校脱离企业这个母体进入市场之后,有些技工院校,不知所措,人云亦云,不顾所在学校条件和环境,既无特色,又无品牌,不顾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相对需求过剩和人才的相对不足,这种局面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技工院校品牌专业的建设和工匠平台再造

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是供给角度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这里:A是技术;L是人口;K是物资资本;H是人力资本;N是自然资源;F是外部环境。

当下,我国的生产供给角度出现了新问题:出现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消失,经济效益递减,国内外环境不振。产品质量低下,消费困难,GDP增长受到限制。

在这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升K(物质资本)和H(人力资本),提升K和H,取决于A(技术)的突破。在这里A是自变量,其它都是常量。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要人来搞创新技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面,黑龙江省技工院校应拿出自己的品牌专业,参与竞争,引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实行大而专或小而专,摈弃僵尸专业和学校,建立适合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技工教育新模式。

(一)科学定位,引入市场机制,创建品牌专业

1.技工院校的基本定位是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产业结构有差别。要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亦工则工,亦农则农,亦商则商,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学校定位在科学合理的梯度和层级上面。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技工院校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要建立自己独特的专业品牌。一个品牌的成功,不仅仅依靠内在品质,更重外部形象。应具备六大特征:专业性、价值性、表象性和扩张性及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专业品牌推广前,确定“目标”市场,经过市场细分化,确定“消费”群体,其本质就是专业品牌被求学者所接受和认同,而且让求学者的心理产生强烈的震动,这样的品牌专业才能有价值和生命力。把一校一特色,一院一品牌做为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来落实。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适应市场规律,优胜劣汰;同时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品牌专业,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在发展中完善。

品牌专业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被市场所承认,且不搞终身制。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的适时评估,可上可下。

品牌专业要适时创新,增添新内涵,在完善原有成形专业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把握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关注第一产业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第二产业取消“原”字号,变“原”字号为“化”字号,提高产品附加值;颠覆部分金属冷加工工艺的3D打印技术,这种“增材制造”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第三产业,完善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健康养老业都将给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二) 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的历史机遇期打造培养工匠型人才有力平台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人的作用不可被机器所替代。中国人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企业想脱离某种困境的最佳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

在“中国制造2025”的今天,正大踏步地迈向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上,也是打造培养“工匠型”人才平台的最好时期,“十三五”规划中讲建立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1000 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也应看到培养“工匠型”人才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日本培养一名高级“木匠”需要严格封闭八年;德国培养一名高级“工匠”是一生的事业。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之境界,任何人经过一万小时的努力都可以从平凡到神圣。

那么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 时代的到来,技工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为打造“工匠型”人才培养平台,把终身教育思想贯穿始终。

1.专业界限过于明显,不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数以万计,培养专业人才的思路相对传统,原因是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和岗位分工造成的。

2.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重视可量化、可目测的显性技能,轻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隐性技能,显现出这些人才能力单一,后劲不足。

3.相对封闭的办学形态,难以提供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

4.“双师型”教师好比官样文章,在实践遇到困境随处可见,不适应“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如何打造“工匠型”人才培养平台,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采用“互联网+ 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通过“三通两平台”载体,构建“市、县、校、班、人”五级架构,打造以“课堂、移动、家庭”三位一体模式;形成“电脑、手机、平板、电视”四个终端。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精品资源、精品视频及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是适应“机器换人”培养复合人才,打破专业界限、启动“专业+”模式。培养文化、智能、技术融为一体的专业性“工匠”人才。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应具备的十个素质:意义构建;社会智力;新思维与适应性思维;计算思维;跨文化竞争力;新媒体的读写能力;跨学科能力;设计理念书;认知负荷管理;虚拟协作能力。

三是工匠培养平台建立应有六个方面的结合:强学生与强老师相结合;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工匠精神落实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题教育与日常养成相结合。

天工造物,匠心独运,心到手到。这就是一个真正从内心热爱自己工作而工作的工匠精神,其内涵为: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程序主义、厚实精神。

四是培养“工匠型“人才,师资队伍必须过硬。职教教师不同于素质教育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操行;既要有深厚的学识水平,又要有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精神;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7

1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引起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重视, 尤其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抓住方案中相关信息, 提高个人能力, 包括足球技能、规则、竞赛组织及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等能力。因为在校的这批大学生生正是毕业后走入社会, 去支持和填充到足球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对于我们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 因此高校和教师必须要考虑有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问题。

但是, 有研究者研究得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与社会所需不能很好结合,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正如赵嘉宜, 李广学所阐述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 发展过于超前, 没有跟社会需求相结合;专业点多, 规模小, 小成熟。甚至有的学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是为了扩大招生规模, 对学生的培养存在很多的问题。

2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 课程设置优化, 加大实践课学时比重

蒋钢强的研究中对13个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学时、比例和学分进行统计, 整理发现实践课学时数应该在500学时, 学时数基本上都在200-300学时之间, 可以说实践课学时严重不足。由于实践课是实现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实践学时不足, 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理论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结合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全面对足球改革发展的背景下, 应加大足球运动的教学时数, 细化足球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足球运动技能, 掌握竞赛规则, 竞赛组织。

(2) 理论与实践结合, 注重能力培养

(1) 组织能力

组织是指为了达到共同日的, 有关人员同心协力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组织能力主要要包括协调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 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完成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需要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 亲身去构思、策划、实施具体的竞赛任务, 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最后形成组织能力。

(2) 指导能力

指导是指导教练通过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 使学员掌握健身锻炼方法并能够独立地进行科学体育活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指导能力主要要包括教学能力、制定计划能力、创编能力、咨询能力等, 是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时, 面对的是足球等项目的学员, 必须具备的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

(3) 服务能力

服务是指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服务能力主要包括接待能力、沟通能力、设施使用与维护能力等, 随着体育市场的建立, 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 服务质量已经是吸引体育消费者的重要砝码, 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后几年中, 各个城市会逐渐组建标准或非标准的体育场地、场馆, 包括足球场地。各级各类比赛会按着总体方案中提到的要求, 搞的红红火火, 全民参与度及学生参与度很大提升, 作为将来的教学人员必须具备服务能力。

(4) 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对外的营销和对内的管理。对外注重经济效益, 对内注重企业产品的推出, 人、财、物的管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体育经济学、体育场馆物业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学等有关的课程。这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很快的融入工作岗位, 必须提升营销能力。

综上所述, 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教学中要突出教师的作用, 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真正培养出综合性、应用性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 2009, 30 (4) :103-106.

[2]赵嘉宜, 李广学.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J].学校体育学, 2013, 3 (36) :48, 50.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8

1. 开放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

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惰性, 等上级给项目, 等财政给支持, 靠银行贷款, 缺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跳不出旧的条条框框, 无所作为。有些领导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 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和管理经济, 发展的思路窄, 遇到问题束手无策, 考虑和处理问题带有狭隘的地方观念。

2. 落实与执行出现偏差

政策的制定应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落实与执行政策要求领导者具备对现代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应充分理解和认识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 分析和判断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把握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但有些干部对问题的把握有失水准, 工作方法和思路停留在执行行政命令的模式中, 思维方法没有转变, 导致对中央和省制定的一些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出现偏差, 在贯彻落实执行过程中出现曲解, 从而影响了县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3. 县域经济发展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目前, 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的机制和模式没有建立起来, 又缺乏一批思想解放、懂经济规律、用市场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干部, 导致许多县处于政府主导缺失、市场活跃度低的两难境地, 这是县域经济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 领导层面的原因是县级主要领导变动频繁, 缺乏相对稳定, 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容易诱发短期行为, 不利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黑龙江省县域政策环境的对策建议

1. 营造自力更生的思想政策环境

积极应对新形势, 转变思想, 树立自力更生求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 要看到新的机遇。一是立足观念的转变, 积极应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不能怨天尤人消极等待, 又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二是立足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 积极艰苦创业。克服将发展寄于对上要权、要钱、要人上, 避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三是立足自我潜力的挖掘, 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发展中寻找机遇。四是立足扎实的作风, 谋求发展实绩。学习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 树立“人人都是市场、人人都是环境”的意识, 创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

2. 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一个地区政策环境好的标志就是要有健全的法规体系和执行制度。要在用好、用足、用活上级给予的各项政策的同时, 结合本地实际, 着眼于经济长远发展, 创新各项地方配套优惠政策与措施, 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环境必须要政府政策支持和定位, 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作用, 尤其要制定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

政策的制定应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主要应以积极扶持和有效引导为主, 一方面, 政府应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扶持经济的方式, 通过贴息、担保、补助奖励等方法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经济职能, 政府不仅可以直接集中社会资金进行重点配置, 解决经济问题, 而且能间接起到示范效应, 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

(1) 完善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财政政策方面, 通过政策机制激励地区发展, 加大奖励性转移支付。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 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增加对产粮大县和粮食产业项目财政奖励补贴, 加大水利、农机生态、科技等工程补贴力度, 不断提高支农资金比重。根据这个精神, 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应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 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 给县级政府更多的调节余地。

(2) 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在税收政策方面, 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 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 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 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3) 针对县及县以下给予一定的倾斜

在投资政策方面, 进一步放宽县级政府制定政策的权限, 各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吸引力较强的政策。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三项原则:第一, 由于黑龙江省招商引资在区位、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方面不具优势, 因此政策的制定应比沿海地区更加开放, 更加优惠;第二, 引进外埠特别是外资企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引进资金, 更在于外企以项目为载体给黑龙江省带来新的经营机制、管理经验、发展理念、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管理人才、营销网络和国内外市场。因此, 要不惜让利,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制定优惠政策;第三, 要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国家政策, 在政府扶持、土地使用、金融信贷、投资服务等方面, 实行最为优惠宽松的招商引资政策。

3. 营造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不折不扣地把政策落实到位。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去干, 不因换届而更改, 不因换人而废止, 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而使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1) 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到建设协调、合作机制中

开放与合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打破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 实现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建立邻县、跨县的县际之间开放合作的运作机制。政府要结合实际, 大胆地探索, 制定统筹区域间的大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努力做到规划统一、政策一致、协调推进、利益共享。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和技术合作;积极拓展政策的应用空间, 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 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到构筑优秀县级领导班子上

县级主要领导有思路, 工作作风扎实, 善于抓落实, 勇于攻克经济发展上的难点, 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组织保障:一是要确立良好的用人机制, 打破论资排辈的现状, 以政绩取人;二是规定县级党政主要领导任职时间, 原则上干满一届, 保持县级班子的稳定性和工作思路连续性, 不搞政绩工程, 一本经念到底, 一件事抓出头;三是对发展县域经济政绩实效突出的领导, 实行提级不动职, 稳定干部队伍。

(3) 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到规范权责中

规范权责就是要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科学管理, 运行协调, 避免脱节和疏漏。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县域经济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省政府负责对县域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起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 要亲自抓调研、抓规划、抓落实;其他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 明确分工, 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报审后发布实施;各县 (市、区) 党委和政府全力以赴,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推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4. 营造优质长效的政策环境

政策落实与效用的发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应建立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 营造优质的政策环境。

(1) 营造优质长效的县域经济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体系的主客体

对配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 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对象和实施方式, 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其所属领域的政策措施需要不断完善, 特别是要完善以激励奖励政策和各种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 真正做到“精神上给激励、政策上给优惠、经济上给重奖”, 从而更好发挥政策的效用机制。

(2) 营造优质长效的县域经济政策环境需要保证政策实施的时效性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9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环境

1.1 财政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为更好的支持农业发展,已经为黑龙江垦区下拨了2013年的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5亿元。在发放资金补贴过程中,结合垦区各管理局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更新需求强度、农作物播种面积、补贴工作实施情况、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资金补贴的范围。补贴机具品目范围由总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通过采用择优筛选等办法选型确定。

1.2 金融支持政策

近几年来,银监会、央行对金融机构涉农信贷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秉承“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大投入“三农”信贷,切实满足广大涉农领域的资金需求。与以前农村信用社的一支独大、农村融资渠道单一的状况相比,通过近几年的政策引导、倾斜和鼓励,极大的拓展了农村融资渠道。此外,近年来纷纷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成为获取农村信贷资金的重要渠道。除了传统的人民币贷款之外,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各类农村融资产品[2]。

1.3 科技发展政策

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省就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省时的讲话精神,提出了组建省农机集团的初步构想,并责成省国资委做了专题研究,开展了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重点考察了农机交易市场、农机科研单位、农机生产基地、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件配套企业,同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专家的想法和意见[3]。经过大量的调研,黑龙江省政府于2010年5月10日第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由省发改委等部门编制的《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

1.4 培养人才政策

黑龙江省从2013年开始在省内专门的职业学院开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专业,以加快培养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才,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学员在校学习2a,在合作社生产实习1a。所学课程包括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农机电气系统检修、合作社财务管理、农机化和农业技术等课程。学员修完规定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将获得国家正规高等职业教育证书及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其学费由省政府与合作社共同负担,其中政府出资占2/3。

2 黑龙江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落实不到位

财政支农不能有效投入。地方的财政农业收入增速快于地方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呈现出萎缩状态,不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

财政支农的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的效率不高。据统计,农业投资中仅有一半左右的资金实际用于农业和农村,大概只有支农资金总额的40%直接使用与生产性支出。

财政支农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农项目杂、渠道和管理部门多,项目之间存在相互脱节、交叉重复等问题,由于投入分散,很难发挥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

2.2 金融支持不健全

农村信贷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融资需求。农村资金供给量虽然随着国家在政策上的倾斜以及支农助农机构的增加不断增多,但增长速度远不及农村资金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供求缺口;另一方面,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现在都是以商业化的模式开展经营,主要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表现出重视大项目、追求高利润等取向[4]。

政策性银行的重任并没有被农业发展银行承担起来,政策性金融功能比较有限;大部分农村资金被邮政储蓄抽走,成为分流农村资金的一条渠道;农村担保、保险等机构严重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十分松散,运行不够规范。

2.3 科技知识传播有限

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培训政策可以增加社员的科学知识及技能,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只有少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培训政策,大部分的合作社却只是进行两次简单的培训,远远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的需要,农民无法学到丰富的技术知识。

2.4 无法满足人才需求

关于对农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能单从个体掌握的知识水平出发,而是应该通过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的指导,将各类型人才培养成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人才。农民个体已经无法胜任新代农业产品的快捷丰富、多样复杂的供给职责,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带动农业发展。

3 黑龙江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3.1.1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支农的方式有给予农机具补贴、农业补贴,而忽略或者无法承担对农村社会领域的财政支持,需要出台倾斜被忽略领域的财政政策。目前我国财政支农金额投入范围增加,支持粮食生产、关注农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因而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额逐年递增的基础上,必须优化资金结构,增加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财政预算。

3.1.2公开公正分配资金

根据“分档合理直观科学、定额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补贴对象。科学地分类补贴机具,计算补贴所需资金,要对各个合作社一视同仁。采取信息网络化管理农机购置补贴,加强管理补贴机具牌证。享有补贴政策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在投入使用之前,其所有人向当地相关管理部门申请登记,5a之内可随时提供查阅。政府部门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按季度抽查并通报抽查结果。

3.1.3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深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建立以结果为重心的评价和监测体系。依据农业部关于农业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严格完成各项任务指标,认真做好延伸绩效管理,重视绩效考核评估,及时通报考核成果。完善举报投诉制度,严格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安排专人处理投诉,做到凡报必查、一查到底。

3.2 完善金融信贷扶持政策

3.2.1构建风险防备机制

健全财政对农村金融的补偿机制和投入机制。政府部门采用发行特别国债的形式,用来补充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和拓展新业务的部分资金,建立支农风险基金,用来补偿拓展金融业务发生的呆账和亏损。积极支持建立农业保险及其它担保体系,完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保障,建立农业保险巨灾补偿机制和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加强保险赔偿能力。地方财政采取合资建立信贷保险基金,提供农村贷款的信贷担保,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农村市场。

3.2.2推动农发行横向发展

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方向是政策性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对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性开发信贷支持。依据自身资金实力,引导和扶植当地规模相对较小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确保信贷资金的持续性和充足性。进一步完善健全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增加整体效益,提高效率。出台专门的制度办法针对农发行的监管,重点对农业支持、资金投向、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监督和约束。

3.2.3建设金融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一个非常广阔的民间金融市场,改革民间金融,重点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规范民间金融组织,明确法律监管对象。首先从法律上肯定民间金融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不同类型民间金融进行划分,确保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入第三方监督,引导民间金融逐步合法化、阳光化,积极鼓励民间金融走向正规路线,降低民间融资风险,增强约束力。同时完善民间融资的监管、预警和处罚体系。

3.3 丰富科技进步内容

3.3.1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向合作社的社员普及科技服务知识,为方便农民采取“宣传人员走下去”的方式,制作相关内容的画板或者宣传海报的形式,在合作社办公室或者村委会办公室内进行宣传,画板或宣传海报的设计应以简单文字或者清晰明了的图画为主,内容做到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最后,政府部门组织各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参观优秀合作社,互相学习长处,用最直观的形式达到宣传效果。

3.3.2实施物资鼓励政策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持续以资金作为激励方式,加快合作社的发展步伐。设立专门的鼓励款项,依据合作社每年的社员平均收入、盈利情况等经济指标发放资金,不但起到激励作用,又可以解决合作社资金缺少的问题。另一方面,施行奖励实物的形式带动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首先评估合作社物资拥有情况和盈利水平,掌握合作社主要需要的物资,再根据合作社物资需求状况及盈利水平的排名决定物资所奖励的合作社[5]。

3.3.3出台相应优惠政策

政府应针对个别部门在为合作社办理手续上不但没有效率,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因此,加强管理、明确规范各部门职责,同时出台政策保证合作社顺利办理手续。另一方面,采用鼓励优良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政策,例如,当采用的技术或品种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免费获得相应的技术服务或优良品种,最后,出台针对合作社获取农业信息过程中可能出现障碍的倾斜政策。

3.4 优化人才培养政策

3.4.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划分为三个层次,同时将社员对合作社的贡献将人才也划分成三个层次(见表2)。单一农产品生产人才开发的目标是培养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员运用现代农业生产科技的能力,提高社员生产发展的效率;综合农业生态人才开发的目标是提高管理人员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引进人才,尽最大努力将人才智力转化成现实成果;城乡统筹区域人才开发的目标是培训具有全局意识和宏观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使其具备引导、规划、监督、管理任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平[6]。

3.4.2完善人才培养途径

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利用当地的科学教研院所的场地,运用技术辅导、现场示范等形式指导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使接受培训的人员成为技术应用的推广者、先行者,吸引周围农民的参加。

建立农村科技信息网站。根据区域农业的特色,采用互联网技术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信息系统,开通建设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站、计算机网络信息体系,将农民所需要的致富经验、农业科技、市场信息传播出去,增加对农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3.4.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黑龙江省人才发展环境 篇10

1 黑龙江人才需求的基本状况

1.1 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现象严重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北端, 冬季比较寒冷, 每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 而且每年的11月份左右就进入农闲时间, 很大一部分农民开始“猫冬”。另外, 发挥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的乡镇企业, 由于先天发展不足, 不能有效地吸收剩余劳动力, 而且黑龙江的重工业发展也远超过轻工业, 与农业的拉动作用发挥的不足。综上原因, 造成了黑龙江农村人力资源过剩现象严重。

1.2 城镇劳动力就业率相对偏低

从全国的工业分布来说,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 这很大程度上历史原因。虽然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贡献, 但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由于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大批的企业倒闭,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下岗职工, 由于下岗人员技能单一, 再加上年龄老化, 这些人的再就业相对就很难, 造成了闲置, 直接影响了黑龙江地区的城镇劳动力就业率。

1.3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当前, 我国的劳动力依然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而且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之前就业难大多体现在体力劳动领域, 但如今已经延伸到了脑力劳动领域。从劳动力结构来看, 假设把劳动力暂时分为两类——高素质、低成本、低年龄劳动力和低素质、高年龄劳动力, 那么前者比后者在就业竞争中就会占据优势。黑龙江地区的农业人口相对于非农人口有着较大的比重, 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缺乏高级技术工人, 当地理科高校的毕业生也很多的流动到南方发达地区, 加上劳动力的流动性比较单调, 很大比重上是在省内流动。很多原因造成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状况十分明显。

2 黑龙江地区区域人力需求开发策略

综合前面对黑龙江地区区域人力需求的分析, 提出有利于黑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意见。

2.1 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区域人才开发提供保障

健全的政策法规是实现一切的基础。劳动者的权益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 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伤害, 就业结构就得不到优化, 人才也就不能合理流动, 所以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这样的政策法规应该起到激励、评价的作用, 应该达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层次。我们的政府应该继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政策和法规, 遵循人力资源开发规律, 切实维护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在人才的选用上, 要通过公开、平等、择优的用热机制, 杜绝“感情牌”、“亲情牌”, 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 使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2.2 建立逐级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地区间人力资源机构合作网络;发挥各层次人才中介组织在地区间人力资源交流方面的作用。目前, 全国很多地区已建成就业信息网, 内容涵盖职业介绍、社区平台建设、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再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城镇和农村劳动力管理等业务领域。服务对象包括劳动者、、政府决策机构、学校、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等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黑龙江地区的网络信息覆盖面较窄, 主要的体现就是农业劳动力。虽然乡镇也开始普及了网络,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没有条件获取网络信息, 即使获取到了网络信息, 又不能准确快速的分辨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建立一个广大农民认可的信息服务平台迫在眉睫。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调研, 为农民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2.3 建立规范的人才运行机制, 从自然资源型城市向人力资源型城市转变

想要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才资源结构, 首先要有规范的人才运行机制, 其次是要赋予人才宽松的环境。针对黑龙江区域发展的现状, 先要改变对人才评价的标准。当今社会,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叫人才,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还有一部分拥有很好的潜质和才能的人, 需要我们用一些媒介比如中介机构等方式来培育和扶持他们。当然, 还有给人才培养创造有意的环境, 不仅要发展本地人才, 还要吸引外地的优秀人才来到黑龙江, 完全的尊重他们, 给予劳动力相应的报酬, 充分的把劳动者和生产要素结合起来。

面对大量人力资源闲置的问题, 如何来解决呢?当前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方法就是加大宣传力度。由于黑龙江的农业人口比重较大, 如何让农业劳动力在农闲的时候走出来, 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课题。相关部门要利用好网络和媒体的作用, 通过这个平台把国家的政策和本地、异地的就业信息传达给劳动者, 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劳动者, 让劳动者感到切身的利益, 这样才有可能让劳动力流动起来, 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运行机制。当然, 规范的机制也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 有了法律的保障, 人才机制才能良好、健康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瑞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10) .

[3]邢娣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互动[J].黑龙江教育, 2008 (7) .

上一篇:江苏中小企业下一篇:动态数字出版技术